• 沒有找到結果。

科舉制度中三個重要問題的現代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科舉制度中三個重要問題的現代分析"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科舉制度中三個重要問題的現代分析

周愚文

摘要

'I' 國科舉制度起於階而終於晚清,當 1905 年上諭廢科學時,世人以為影響士 人千年的制度終於走入歷史,考試不再領導教學。然事與願違,長期以來,兩岸 教育制度 'I'依然看到舊科舉的影子。本文肯在從現代的角度,挑卅三個古今都持 續向對的大問題來做探討,希望能夠找們啟示。三個問題分別是,人才供需是否 失調、科學能否促也社會流動、及考試選才方式能否廢除。最後發現在強調社會 公平的傳統價值觀、社會資淑僧多粥少、及人才供需失衡等等因素影響下,類似 過去科學以公開考試取才的方式,仍將續存兩岸。 關鍵詞:科舉考試、社會流動、供需失調、大學聯考 周愚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章教授 電子郵件為 t0

4035@ntnu.edu.tw

投稿日期: 2007 年9 月 17 日;修正日期: 2007 年 11 月 15 日;採用日期: 2008 年 1 月 3 日

(2)

2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March

,

2008

,

Vo

l.

54

No.1

pp.

1-14

An Analysis of the Three Important Issues of

the Civil Servant Examination System in Imperial

China through Modem Viewpoints

Yu-Wen Chou

Abstract

Th

e civil servant examination system in imperial China was started in the Sui

Dynasty and abolished in the late Ching Dynasty in 1905. It was thought that the

sys-tern would not influence scholars any longer. However,

such kind of daily teaching

and learning at schools of Taiwan and China is still conditioned and dominated by the

exa

ll1l

na

t1

on system

Th

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quire the three important issues of the civil

servant examination system in imperial China through modem viewpoints. The three

issues are discussed one by one,

including imbalanced supply and demand of schooling,

the function of examination for promoting social mobility,

and the possibility of

abol-ishing social selection by open examinations

From the study,

it is found that

tI自由nphasis

of social equality,

the scarcity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the imbalance of supply and

d目nand

in human resources still exist

in Taiwan and China. Therefore,

it is considered that such kind of open examination

system similar to the civil servant examination will still be existent in Chinese society

Keywords: civil servant examination

,

social mobility

,

imbalanced supply and

demand

,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Yu-Wen Cho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Nonnal University

E-mail:

t0

4035@ntnu.edu.tw

(3)

壹、前言

i 青光緒 31 年(1 905 年 )9 月上諭,門丙午科起,停止科舉考試(陳學i陶主編,

1986 :

579) 。原本以為 'I' 國士子不再受到「考試領導教學」或是「考試指揮棒」 的影響,可以根據教育鬥的與理想,安心學習。然而事與願違,如今兩岸 'I'小學 生仍持續為升學考試所芹,好不容易擠進大學,以為一躍龍門後,可以平步青雲, 飛黃騰達;但是卻因為大學生人數激阱,造成「文憑貶值 J' 畢業後還要而對另一 波就業市場的激烈競爭,大學生失業(待業)已成為新世紀的常態。另外,原本 清寒子弟,希望十載寒窗育讀,一朝金榜題名後,能夠脫貧致宮,但是卻發現向 上流動的機會,並未出大學錄取名顯附加而大聞。最後,國家能否不再透過考試 來選才?然在競爭人數日晰的情況下,除各級學校入學考試外,連公民營機構聘 任人員時都無法避免採用此法,甚至不得不用。以上種種現代的教育問題,早在 科學盛行的年代,就已經卅現過,且並未出廢除科舉而消失或獲得解決。因此, 本文從現代的角度,挑卅三(同古今皆持續向對的人才培養與任用上的大問題來做 探討,希望能夠找卅啟示。這三何問題分別為,人才供需是否失詢問題、科學能 否促造社會流動問題及考試選才方式能否廢除問題,茲分述如後。

貳、人才供需是否失調問題

許先,關於人才供需是否失調問題,拍的是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產生落差的 問題。如果供不應求,一來會引發民怨,二來會造成社會發展受阻。對於前者, 各國 19 世紀以來,普及教育及實施義務教育的理由之一,即是要滿足各種↑訓。、 階級、背景人民的教育需求,於是義務教育年限(或離校年齡)不斷延長,而普 及教育的範間,由初等教育、 'I'等教育,而逐漸進入高等教育階段, 20 世紀後期, 高等教育已漸由過去的菁英教育向大眾化邁進。然而一且滿街都是讀書人,人人 都望成為的頁階級時,就業市蚓更卅現供;即令求的現象,於是「高學歷、高失業 率」的問題便開始浮現。

(4)

4 教育研究黨刊第 54輯第 1 期 過去人民接受教育!Yj機會非常有限,基本上的問題應是供應不足,何來供需 失詞,供過於求呢?茲以清代為例,說明如後。 周愚文 (2001

:

46-47)會研究發現,在官學生總人數上,門唐以降是逐漸附 加的,亦PIJ讀書人進入官學受教育的機會,在總人數(絕對數)上是I卅日的。但 是如果進一步分析,官學生總數內該朝代總人U 千分比時,亦PIJ計算相對量數時 卻發現是維持在一定的百分比上,比值約在人 U 數的 1%0-2%。惰。根據周愚文

( 1996 : 192 ' 261 ' 263 ; 2001 :

45-46) 初步粗略估算,唐代的比率約在 1.26%叫 74%0 '宋代的比率約在1.39%伊1.75%0 '元代的比率約在1.95%0 '明代的 比率約在 0.53%0- 1.9%0 '清代的比率約在1. 8%0-2.4%0 。 照理以上比率甚低,能夠入官學讀書的總人數仍十分有限,應不會卅現供過 於求的現象,但是實際上明清時期不只卅現,而且問題頗為嚴重。 許先,從供給而看, ;青代地方的府州縣學都有一定學需頁,各地不一,並且有

時亦會出特殊原因而們力口1 至於'I'央國子監生,亦有名賴,但有附有減(清史稿

校註編察小組,

1986

:卷 113 , 313 7)。根據今人張仲禮(張仲禮、李榮昌譚,

1998 :

100) 的估算,清代生員總學需頁,在 1850 年太平天國之前,為 25089 人;之後 30113 人,暫時tfT廣生賴為 484 人。至於實際文武生員總數,太平天國之前為 739199

人,其 'I'文生員 526869 人;之後 920597 人,其 'I'文生員 642537 人。另外國子監

五貢生的名賴,太平天國之前,約為 36200 人,之後約 39900 人之情(張仲禮、 李榮昌譚,

1998 :

129) 。而這些監生、生員,雖然被視為有功名卅段,享有免佫 役、供給予守火、免賦稅及受功名等士子的特權(周愚文,

2001 : 28-32)

,但未來 最大的希望,仍是有朝一日高'I'科學,入朝為宮。然而總數逾110 萬的讀書人, 是否有等量的入仕機會?此點,便涉及需求凹的問題。 其次,就需求同看,清代入仕的主要管道,也就是所謂的「正途J' 主要是透 過科學考試,門清順治4 年 (1651 年)開科以來,每3 年一舉, 268 年間正科加 恩科,共開 112 科,約錄取 26300-27400人,平均每科約240 人(周愚文, 2001

:

1

有關數額可參見崑岡(

189911976

)的《欽定大清會典事例》以及清代官修 (1974 )

《學政全書》。

(5)

37'148)' 其總數略高於明代的 22400-24800 人(平均每科 280 人)(周愚文, 2001

:

148

)。顯然供給同與需求同卅現巨大的幸存差,如果粗略估算,整個清代官學生(舍 生監) 'I'舉入仕的機率約是 2.3%左右。換言之,逾 97%的人一輩子注定與科學絕 緣,如果要進一步了解供需失衡的狀態,可以太平天國後的情形為例,進一步分 析。 當然在當時,除了科學正途外,還有庇蔭、捐官等所謂的「異途」。就當時官 方古巴門能夠容納讀書人的數量,除正式內、外文職官吏約 2 萬人(費正清編、張 玉法主譯, 1987:16) 外,光緒時期各級官學教授(含教授、百 II 導、學正、學諭 等)言十 3017 人(崑祠,

1976

:卷 6 , I)'這也是士子可選擇的卅阱。再不得已者, 則是轉型改習幕,去當師爺,其雖非正式的官員,但是如受東家重視,其影響力 不亞於正式官吏 ;t療費正清統計,十八世紀清代幕府總數約 7500 人(費正清編、 張玉法主譚, 1987:16) 。再不得己的計,未入f士前,地方的生員,如能買入 'I'央

國子監,繼續保昕一個儒生身分,按時領取津貼2也能暫時免於失業,其人數如前

述太平天國之後,約 39900 人。如將以上公部門所能容納士子的總數合計,約 70417 人, i墓的地方生員總數的 10.95% ;換言之,近 89% (約 57 萬人)無法進入仕途, 供過於求的現象是非常嚴重的,再加上清代揭官風盛,更使仕途墾塞。而對如此 龐大一群人,朝廷既無法根本解決其就業問題,甚至未能意識到供需失調所造成 的社會問題,而是放任這些人門謀生阱。對於這一群身無長技而只會八股文的士 子,上焉者可能改行從前,門謀「生理 J 次焉者,衛王塾師,啟迪室蒙,教事寄自胡 υ; 再次者,或仗本身讀書識字,擔任包稅人,或者擔任訟帥,卅入街門,包攬 訴訟。這些工作,雖官府會嚴禁,但無法根絕(費正j 青編、張玉法主譯,

1987 :

136-13 7)。這幾類的人,究竟有多少,並無確切數字可f衣。但可以確定的是,這 些職業應無法消化過剩的逾 50 萬人力。 其他可能的去處,可能是以醫私為生,可能測字算命看風水,也有可能是撰 寫小說戲曲J乳制 U 。像盛清時撰寫《儒林外史》的吳敬梓 (1701-1754) ,以及晚 2

以乾隆時期為例,戶部所發膏火銀,內班生每人每年 24 雨,外班生每人每年 6 兩

(稽璜,

2000

:卷 69

'

5470) 。

(6)

6 教育研究黨刊第 54輯第 1 期 i 青時撰寫《官場現形記》的李伯元(1 870-1909) ,都不應是特例。這些!中處,則 散見在傳記、戲曲或小說 'I' 。其 'I'人物或~虛擬,但卻反恥.'t\社會的現象;至於 漂倒一生 j荒草存異鄉,或無主維生者,恐無法勝計。 歸根結抵,造成此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人才培育與人才選擇及任用陌完全 脫節,仕途窄而學校寬, J抖動't\現瓶頸,人力供;即令求,以清代政府財政力量論, 實無法大們們官設幟,吸納讀書人,以降低失業率;但是它恐怕也不顧意大們刪 減官學生名賴,放棄牢籠天下讀書人的機會,進而激發民怨,如此一來,政府的 決策陷於進退兩難,只得任由問題持續。叉以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言, 'I' 國本屬 農業社會,晚i 青工問活動雖勝於前,但是就業市場恐無法吸納這些過剩的人力(過 度教育的人力)。 光緒時期原本擬以漸進方式,分三科以 10 年時惰,逐步減少科學錄取名賴, 直到廢止,以便能疏散過多的士子。但是迫於內外情勢,以及封疆大吏的逼迫, 最後不得己於光緒 31 年 (1905 年)上諭,門丙午科起,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 各省歲考、科考亦立即停止(袁世凱等,

1905 :

530羽 3) 。亦JJIJ預定門 1909 年的 丙午科起,完全廢除科舉。但是供需失祠的問題,並未出廢科學而解除,反而更 嚴重,因為原本制度變革的 10 年緩街時悶沒有了,當時約有 595600 傳統士人(含 2600 名進士, 8000 名學人, 35000 名貢生, 55 萬名生員)(會重凱,

2007 : 9

7)

,

將何去何從?雖然稍早 1904 年時清廷己頒(奏定學堂章程卜廣設各級西式學堂, 希望這些舊士子能入西式學堂就讀,但是成效如何?根據佇重凱 (2007

: 97-99)

的研究發現, 2600 名進士皆可順利進入官場,廢科學後影響不大,直到滿清結束。 至於近 60 萬生員及貴生,廢科學後,約有 13.3 萬人(,片總數的 22 .43%) 進入西 式學堂就讀, {J::!約有的 64%的人卻沒幸存於新時代'I' 。

參、科舉能否促進社會流動的問題

過去贊成科學者,主要的理由之一是科學制度能促也社會流動,讓'I'下階層 的百姓,透過科學考試,能夠入仕為官,脫胎換呵,向上流動。但是根據不同的 研究,結果卻讓人失望,科學制度愈到明清,發現此種功能叉無法發揮。因為真

(7)

正素寒之家的子弟,能夠 'I'舉的比例愈來愈低。成效如何,學界有正反兩種主張。 但無論去叫可,就門屑至清,錄取總人數言,約在 92150-199797 人之間(周愚艾。

2001 '

148) 。李弘祺(1 982

: 292-293

)指卅宋迄i 青科學卅身者的總數,約市人 U 總數的萬分之三至十悶。王炳照、徐梓 (2002: 70) 則指爪,屑至清歷代科學進 士市總人U數的比率,約在千萬分之三十一至千萬分之六百四十七之陷。由此可 知,就透過科學入仕的總人數,市人 U總數的比例甚低,故其造成的社會流動及 影響就不宜高估。再者,這些入仕的極少數人,也不盡是社會 'I'下階層的百姓。 就卅身而言,限於考試資格的規定,婦女及百工、{~優、皂隸子弟均不許應試(周 愚文, 2001: 155) 。

根據 Ho

3

(1

964:

114) 的研究指卅,明代進士巾,來門三代供無功名家庭的

士子比率,自 1371 年至 1496 年的 58.2% '降至 46.9% (1505-1580 年) ,再降至

28.5%

(1586-1610 年)。清代則由 1652 年至 1661 年的 29.2% '降至 15.8% (1 673-1703 年) ,再降至 15 .5% (1822-1904 年)。至於清代貢生與舉人'I'的比率, 則為 20.1%

(Ho

,

1964:

116) 。換言之,無背景的素寒子弟,在科學考試 'I'錄取的 比率,自明代前期的近六成,降至晚清的一成五。亦即是科學考試對三代有功名 的家庭子弟,愈來愈有利。如果,以科學最頂端狀元的背景看;青代 114 位狀元 巾,在 92 位背景可考者 'I' ,有 45 位卅身於由科學而顯赫的仕宜之家(,片 48.91

%),

21 位來門書香門第(,片28.82%)' 26 位來門父祖無功名的平民之家(,片28.16%)

,

2 位係爾人捐職家庭(,片 2.17%) (吳建華,

1994 :

763) 。如此一來,科學考試不 是在促進社會流動,而是造成社會階級的再製,以致士之子,恆為士,百工之子, 恆為工,科學為世人所詬病,此應是原因之一。

3

何炳棟 (Ho, Pi月-Te) 所著之 (The ladder ofsuee臼s of imperial China: Asp配釘 of

social

mobi占秒 1368-1911) ,為早期以量化分析科舉社會流動的重要著作之一,書中 他分析明清 12226 名進士的資料,具有相當代表性。

(8)

自教育研究黨刊第 54輯第 1 期

肆、考試選才方式能否廢除的問題

科學制度,是過去傳統 'I' 國拔躍人才的方式之一,陪唐以後才漸成為主要管 道。原本培養人才與任用人才分離,學校與科學不銜接,直到明代才開始規定「科 學必由學校,而自學校起家不必由科學 J (張廷玉,

1975

:卷側,

1)

,亦即讀書 人,必先入學取得生員的身分,才有進一步參加科學考試的資格。其選拔人才的 標準,由南北朝以前選舉制度的「才德兼備」或重「德J' 而門陪唐以後改以「才」 為主(周愚文, 2001: 453); 而方式也改由考試為主,包折筆試與而試。至於所 謂「才 J' 不只R間令經善與文學。唐代由於士子入仕,除了通過禮部試外161須通過 吏吉它試,考試內容包折身、言、菁、判四項(周愚文、徐宗林,

1997 : 70-71)

,

因此包折執行政務所需的知識與能力。然而門米以降,廢除史吉它試, c 才」的範閏 限結於1儒家經書;到了明清,更i間令做八股文的能力。既然,此種選拔人才的制 度,無論在考試方式及標準上都備受爭議,而門屑起至;青,歷代幾乎都卅現過改 革,甚至要求廢止的主張與行動,廢後叉再恢復(周愚文,

2006 : 120)

,以致終 無所成。其原因何在?周愚文(2006: 143-150) 會分析其主固有三, 一、就其選擇人才功能言,雖然歷代選拔人才的管道,不I間令科學一途,但 顯然地,除元代外,其餘四朝代科學都是主要管道,而學校或制舉都無法取代之, 為何不能?主要理由如後,許先,就學校言,限於國家財力,因此限制了學校養 士人數,若廢科學,則學校無法吸納全天下的士子,於是相對而言,科學入仕管 道較學校寬。其次,就制學言,除其不定期間科無法提供一個穩定的管道及人數 有限外,誠如劉海峰(1996: 269) 所言,以德取士,無法做到公正客觀。 二、就社會控制而言,科學制度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便是它能協助朝廷進行 社會控制,亦PIJ網羅與籠絡知識紛子。儘管歷代方式不一,門唐以降朝廷更有意 以科學來牢籠天下士子(周愚文,

2001 :

223) 。正因為有效,以致主政者雖明知 其會敗壞天下士子 IG性,但仍繼續保何而不顧放棄此一控制工具。 三、就社會流動言,雖然如前所言,效果有限且漸減,儘管如此不理想,但 是科舉制度卻有三項特徵是學校或制舉等其他管道所欠缺的。(一)在流動方式

(9)

上,科學提供的流動方式,是由所謂的「保薦性流動」轉向準「競爭性流動 J '這 與之前的主言學或九品官人法不同;(二)在數量上,科學提供的管道,與情以前歷 代相比,或之後學校或制學等其他管逅相比,相對而言都較寬物;(三)在選拔方 法與過程上,科學提供了相對於其他管道而言更公開、公平的機會,因此,部分 滿足了平民向上流動的需求。除非學校與制學能同時滿足上述三項條件,否則很 難取代科學既有的功能。相對而言,科學制度雖是個不滿意,但卻是還可以接受 且無法替代的流動管道,這才是科舉制度千年不廢的關鍵原因。 周愚文 (2006

;

136-139) 會總結分析,歷代要停廢科學的原因,除{卅日。因素 外,還有一共同的理由, JJIJ是因為考試方式與內容的不妥,以致無法選拔卅朝廷 所需的人才,所以才欲改行他途。停廢後,除元代外,其餘唐宋明;青四朝代末及 20 年叉紛紛恢復。而恢復理由歷代不一,或國戰亂、或因改革者去職、或因替代 方式無法成為常制。如此一來,造成科學制度持續存在。然為何其能長存而不易 廢除?主要是因為科舉制度提供了競爭性流動、其入仕管道較寬及其選擇方式較 公平、公正與客觀等是三項重要原因。 實施逾千年的科學制度,晚?青廢除後,是否會再恢復,出清朝覆亡,遂無法 判斷若其未亡是否會再恢復舊制。但可見到的情形是,它的幽靈卻仍卅現在兩岸 的各級學校入學考試 'I' ,長期左右了學校正常教學。臺灣門 1999 年及 2000 年起, 升大學及升高 'I'幟,先後實施「多元入學方案 J (周愚文、張鐘i昆、黃辛辛木, 2005

:

230 ' 234)

,當時的教育行政芹長宣稱其舉宛如過去廢除科學,但是日後的變化卻 未見樂觀。因為實施多元入學方案後,學生考試壓力未滅,補習現象變本加厲。 雖然在少子化及廣設高'I'及大學的政策下,學校招生名積已超過可能入學的學生 人數,而且狀況將更惡化,考不上學校比考上更難,但是升學主義未滅,競爭壓 力未滅,對於多元入學不公的批評聲起(教育改革連線,

2003)

,而希望恢復聯rn 之聲 2003 年以後再起。為什麼被推卅門的科學考試幽靈,還會有不少人想再迎何 來? 可能的解釋理由是,在兩岸社會'I' ,仍然保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與「勞心者治人,勞力者;台於人」的傳統價值觀,使得人人都希望扮演領導者角 色。然而在社會分工下,整個社會結構,或各行各業'I' ,管理階層總是在金字塔

(10)

10 教育研究集刊第 54輯第 l 期 的頂端,只限於少數人才能爬上,學校教育則是讓一般平民百姓子弟有機會爬上 頂峰的方法。如何分配教育資源,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照理當學校入學機會大 阱,學生數量大研讀If7後,壓力應會將低,但是日、韓及臺灣之例發現事實不然, 量的領阱,不表示各學校閏質的均等。優劣之間,校際問差距反而加大。社會上 用人不只間有無大學資格,還要向是哪一所學校,公立或私立,以及就讀哪一科 系。因此,大學文憑已不是就業的保證,有些人的文憑較值錢,有些人的文憑則 可能被認為毫無價值。有報導f的卅, 2007 年 7 月 10 萬多名初次尋職者 'I' ,臺、 成、 i育、交等國立大學畢業者尋職相對容易,但是冷門校系則遍寄履歷卻背無ffij 試機會,形成強烈對比。叉指卅有 24%的職場新鮮人連一次問試的機會都沒有(社 論卜 2007) 。於是問題便阿到該如何分配這些受社會重視的大學科系名需頁。原本 多元入學的想法,是基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能力、專長,因此用|刮一種標準去 衡量所有的人,對有特殊天分的人是不注3宜的,因此希望透過推薦甄選的方式, 而非統一考試的方式,以便讓大學及考生都有機會相互選擇。 然而同對人U 眾多、公共資源有限、競爭激烈的客觀現實環境,世人所優先 在意的,可能還是社會選擇機制(考試)的公平、公開與客觀。在價值觀上,筆 者以為臺灣社會還無法接受每何人入|刮一個學系時,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標準;對 於人性上,人們還不能信賴 U 試委員能在而試時,完全不受人情影響,客觀公正 評分。如此一來,以單一標準的統一考試來考選學生(聯考)或選拔公務員(高 普考) ,則叉被納入考量的方式,甚至成為社會各界的最大公約數。換言之,大家 還是無法接受多元、多標準、多管道的觀念與作法,而學願忍受考試領導教學的 種種惡果與弊端,也不顧意容忍、有限而稀少的資諒,被少數特權人士或某一階層 不公平、不公開地分配。

恆、結

至互 H口 經自以上分析可知,科學考試雖是一例老舊而為人詬病的制度,但是其所遇 到「供需失調」、「社會流動難」及「科學廢而不止」三項問題,都對今日教育有 所啟示。

(11)

就第一點言,明內告訴吾人,如政府)~局不考慮人才培養與人才任用闊的平 衡,盲 H 不凹言「學校教育愈多、愈長、愈好」圳股設,或欲以擴充教育機會來討 好人民,結果是都將向對供需失調的背果。當學生拿到的是貶值的文憑,則需用 對大量失業惡景,而社會此時則必須要接受一大批過度教育但眼高手低、缺乏競 爭的「空殼大學生」。以臺將為例, 1994 年四 ~O 民間教改革運動展開時, '廣設 公立高 'I'大學」是主要訴求之一(四 ~O 教育改造聯盟, 1996: 339-401)' 希望 藉此打破升學瓶頸,廢除聯考競爭,解除升學壓力。此後,大學快速附加,公私 立大專院校自 79 學年度(1 990 年)的 46 所, j卅日至 1996 年的所, 2006 年日1用 們至 147 所(其 'I'大學 94 所,學院 53 所,不合軍警及空大合計 9 所)(黃榮村,

2007 : 5)

0 2007 年大學聯考錄取率逾九成,卅現幸存榜比上榜難, 18 分JJIJ可上私立 大學,冷門校系註冊率會低於五成等怪現象(門由時報,

200

7)

,未來可能卅現部 分校系招生不足而被迫退場。樣前教育部長黃榮村(2007

:

6) 推俏,由於!中1生率 減少,門 7 年以後起算的 12 年期間,大學校院的容量將減少三分之一;或者後端 三分之一的學校,將有退場或轉型上的壓力。卅現此種現象,是當初提倡教改者 始料未及的,此種一廂情願的盲 H 擴充,未顧及少子化的趨勢,不僅很快就們現 供過於求的後遺症,而且升學壓力未減反咐,補習風氣並末消失。因為還是很多 人想擠進法律、醫學及電機等熱門科系。這些進入學校的人, 4 年之後還可能用 對就業市場的競爭。依近幾年官方統計數據顯示, 1990 年臺灣的失業率是1. 67%

'

1995 年是1.79%

'

2001 年則tfT至 4.57%

'

2006 年降為 3.91

%

0 2002-2006 年的平 均失業率為 4.52%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2007) ;叉 2006 年失業人 U'I'高學歷(學 士及碩博士) I 片 21% '長期失業人U'I'高學歷市 22% (大學失業率卜 2006)

;

文有報導指們, 2006 年大學生的失業率是 4.36% (臺一月失業率創新低卜

2007)

,比例較高。還有報導指爪,2007 年 9 月,主計處公布|刮年'8 月人力資海 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大學以上學歷失業總人數高達1 1.5 萬,失業率達4.96%((八 月大學以上失業人數卜2007)。換言之,放寬入學門橙,不顧就業市場的供需平 衡,最後就要用對供;即令求、人浮於事的問題。 類似問題也卅現在大陸,1990 年代,每年高校本專科畢業生人數,不及百萬, 當時在初步引入市場機制時就業閃難JJIJ隱然若現,本世紀初以來高校快速擴張,

(12)

12 教育研究集刊第 54輯第 l 期 據統計顯示, 2006 年大學畢業生口附至 413 萬人,但社會職場需求量只有 166.5 萬個位子,換言之,約 6 成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在此情況,部分學生就報考名 校研究所,以爭取更好的工作機會,於是北京卅現了所謂的「北漂考研族 J (U 七 漂沒有根卜 2007) 。類似現象也卅現在臺灣,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畢業生,就繼續 升學。於是研究生人數也大軒I卅日,碩士班自 1996 年的 35508 人, 2006 年時tf7 至 149493 人;博士班由 9365 人們至 27531 人(黃榮村,

2007 :

5) 。此舉可能也 只是延緩失業的消標手段,高等教育供;即令求的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研究所畢 業後,仍有可能用臨失業,因此,廢除入學考試或是放寬以告到宣升學壓力,並無 濟於事。 就第二、三點言,既然兩岸都用對「人U 眾多、機會有限」的壓力,如何選 擇公平合理!Yj昌清選機制,成為許要課題。如果選錯,不只無助於消除社會的不平 等,以及促成社會流動,反而更將使學校及選才制度成為再製社會不合理制度的 幫兇。而對此一情勢,吾人可能被迫兩害不日權取其輕,而再度找阿類似科學精神 的考試方式,用同一種標準、以紙筆考試,衡量各種不同特長的人,不考慮情間, 不考慮特例,一視同仁,而且一試定終身。在臺灣, 2007 年 8 月時,教育部考慮 要將大學甄選入學的名績比例鬆綁,自現行的 40%放寬,甚至到 100% '但是清大、 成大、臺大教務長,則表示不會照做,而仍然訂一定的比例(陳至 'I' 、韓國棟,

2007)

,餘額保F丹東古考試分發入學。換言之,仍需要有一種類似科學的統一考試來 篩選,不只是學校的入學考試而口,如要擔任政府'I' 、低階公務員,則必須通過 公務員的高考或普考,就連公民營業企業要招募員工時,也要採取公開考試方式, 不論筆試或U 試,在精神與形式上,便與科學類似,錄取比例可能是十取其一, 甚至百'I'挑一。如 2007 年暑假華航招考 120 名空服員,卻有逾 6 千人應徽,就採 考試方式,分為初試及複試,複試包折英文聽力筆試與U 試(華航招募空服員卜

2007)

;叉如同年國營事業臺電招考 577 名員工,約有 1 萬 6 千人報名,錄取率

4.77%

'方式 'I'也包折筆試(蘇瑋婷、張翊誌, 2007) 。為何會如此?可能的原因 有二,第一是應考人數眾多,必須要有制式化的程序,才足以出應;第二是為避 免人情的閃擾,用統一的標準,才能客觀遴才。而這些考量與理由,正是過去科 學存在的原因之一。所以最後發現,在強調公平傳統叫買值觀 Eo社會資淑僧多粥

(13)

少、人力供需失衡的現況影響下,類似科學而以公開考試取才的方式,仍將繼續

存在茗,科舉「廢而不止 J '恐怕還要存在一段相當的時間。

參考文獻

八月大學以上失業人數削新高 (2007 , 9 月 2 日)。中國時報, B2 恨。

大學失業率躍居各學歷第二 (2006 , 10 月 31 日)。工商時報。 2007 年 9 月 15 日,取自 http://www.c句 ob.com.

tw/Content

Art

icle.aspx?id= 10

王炳照、徐梓 (2002 )。中國科舉制度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 四~O教育改造聯盟(1 996 )。民間教育改造藍圖: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性變革。墨北市 時報文化。 北漂沒有根,落榜風中柳絮,軍御自 1就l那 (2007

'

8 月 25 日)。聯合報, AI9 版。 李弘祺(1 982 )。科學 院亨唐至可J清的考試制度。載於鄭欽仁(主編) ,立國的宏規 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編(頁 292-293 )。臺北市: m節經。 冷們校系註冊率恐跌破五成 (2007

'

8 月 20 日)。自由時報, AIO 版。 吳建華 (1994 )。第十一章科學制下士的社會結構莉阻織。載於馮爾康(主編) ,中國社會 結構的演變(頁 737-779 )。鄭州河南人民。 周愚文(1 996 )。宋代的州縣學。臺北市閥立編譯館。 周愚文 (2001 )。中國教育史綱。臺北市正中。 周愚交 (2006 )。中閥歷代停廢科學制度的探討。載於李弘祺(編) ,中國與東亞的教育傳 統(- )中國的教育與科舉(頁 119-153 )。墨北市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周愚文、徐宗林(1 997 )。教育史。臺北市五南。 周愚文、張主皇棍、黃春木 (2005 )。教育類國家檔案審選事項委外編訂案期末報告。檔案 管起局委託王草案報告。臺北市作者。 社論 正視高等教育的病態與扭鼎 (2007' 9 月 28 日)。中國時報, A2 版。 袁世凱等( 1905) 。奏柄。載於噱鑫圭(主編)(1 991)' 中國近代教育史料匯編﹒學制演 變(頁 530-533 )。上海:上海教育。 崑開(1 976 )。大清會典事例(影印清光緒二十五年本)。臺北市:新文豐 張仲禮、李榮昌(譯) (1 998) 。中國紳士 關於其在十九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 上海:上海社科院。 張廷玉(1 975 )。明史(新校本)。臺北市:鼎艾。

(14)

14 教育研究集刊第 54輯第 l 期 教育改革連線 (2003 )。終結教改亂象,追求優質教育教改萬言書。 2006 年 2 月 13 日, 取自 http://www.pnwes.com.tw!educhg01.htm 清代官修 (1974 )。學政全書。臺北市廣交。 清史稿校翻箱黨小組(1 986 )。清史稿校註。盡北縣 閥史館。 陳至中、韓閥棟 (2007 , 8 月 13 日)。推甄不設限,大學多支持。中時電子報。 2007 年 11 月 19 日,取自 http://news.yarr】 com!

chinatimes!gardenl20070813598162.html

陳朝旬(主編) (1 986) 。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上)。北京:人民教育。 稽瑛 (2000 )。清朝文獻通考。杭州:斯江肯籍。

會重凱 (2007 )。晚清科學制度廢除後傳統士人的動向( 1905-1926) 。闕立政治大學教育 系教育哲學組碩士論文,未I中肢,墨北市。

華航許可募空服員 6 千人軒~:fr應徵 (2007 )。華航新聞稿。 2007 年 11 月 19 日,取自 http://叭叭N.china-airlines

.com

!hkl

news

hk!

newshk000049 .htm

費正清(編)、張玉法(主譯) (1 987) 。劍橋中國史﹒晚清篇(上) 1800-1911 。臺北市: 蘭夫。 黃榮村 (2007 )。女啊提升大學教育品質。載於墨灣評鑑協會(主編) ,如何落實教學評鑑 與提升教學品質研討會論文集(頁 2-27) 。臺北市:臺灣評鑑協會。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2007 )。中華民國招商網「失業率 J • 2007 年 9 月 15 日,取自 http://investint血wan.nat.gov.tw/:也 tw/env/stats/unempolymentJates.html 蓋一月失業率tiU新低大學生守成失業最嚴重族群 (2007 , 2 月 28 日)。華夏經緯網。 2007 年 9 月 15 日,取自 http:!.治理5

.hauxia.com!xw!tw!2007!005 86053 .html

劉海蜂( 1996) 。科學 考試的教育視角。武漢:湖北教育。 蘇王韋婷、張)l.j院在 (2007 , 10 月 14 日)。閥營事業人人愛,臺電們考搶破豆頁。奇摩新聞。 2007 年 11 月 19 日,取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71

014117!mbri.html

Ho

,

P.

T.

(1964). The ladder ofsuccess of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的I mobili砂 1368-191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綜觀試題的章節分布,第一章到第三章的內容一共占了 70%,比去年高出 28%,大多集中在第壹 部分,有略為偏重。跨章節與跨科題型各占 18%與

教育部為落實總統教育政策,透過跨部會 合作推動 「 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 案」,鼓勵 高中職應屆畢業生 透過

整體而言,題目靈活,文字閱讀量少,計算量適中,只要掌握基本觀念就能作答,難度適中,出 現好幾題不錯的題目(如第

本校完全中學附設職業類科課程係為學術導向 (大學) ,與專門導向 (四技二專或就業) 學生

本校完全中學附設職業類科課程係為學術導向 (大學) ,與專門導向 (四技二專或就業)

圖三 104 年度數學學門研究單位計畫件數分佈.. 民國 104 年 11 月 自然科學簡訊第二十七卷第四期 統計. 統計學門 104 年度大批申請專題研究計畫 共核定通過 118

若從國內的 教育體 系觀之,青 年學子 從國中畢業 開始, 便要對自己 的人 生做第一次的分流 ,選擇高中、高職 、專科、普通高中 、綜合高中等;上

臺灣研究 參考工具 電子期刊 報紙 社會科學 文學 綜合. 國中小 高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