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傳媒教育:一個新興知識領域的探索(書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傳媒教育:一個新興知識領域的探索(書評)"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傳媒教育:一個新興知識領域的探索

李月蓮*

書 名:Media Education: Literacy, Learning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作 者:David Buckingham

出版日期:2003 年

出 版 社: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 作者李月蓮為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副教授,並任香港傳媒教育協會副主席, e-mail: alicelee@hkbu.edu.hk。

(2)

本書對「傳媒教育」此一新興知識領域的歷史、現況及發展作 了總體分析,並且提出一個新的傳媒教育範型。作者倡議的傳 媒教學法以傳媒製作為主體,尊重年輕人的傳媒經驗及他們享 用傳媒的樂趣。此外,針對日新月異的傳播科技,本書也為傳 媒教育在數位時代的發展提供新方向。 傳媒教育是一門新興學科,近年發展蓬勃,相關書籍也愈來愈多。 David Buckingham 撰 寫 的 Media Education: Literacy, Learning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與一般傳媒教育著作不同,並非教人如何進行傳 媒教育,而是有系統地對傳媒教育這一知識領域作出整理和批判,更為 這門學科的發展勾劃藍圖。

知識領域的成長

踏入廿一世紀,傳媒教育不僅是很多學校廣受歡迎的課程,而且逐 漸成長為一個知識領域(a body of knowledge)。雖然距離成為一門獨 立學術科目(discipline)的路還很遙遠,但已開始有了自己的學術身分 認同。 傳媒教育的國際學術會議近年來陸續舉行,多間大學也成立了傳媒 素養研究中心,大量出版以傳媒教育為題的書籍和教材,不少學者更將 傳媒教育列為學術研究興趣。不過,對這個隱約有了疆界的知識領域却 沒幾個人深入研究、探索它的成長。

Alvarado 與 Boyd-Barrett(1992)多年前編了一本 Media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但因是文集,未能對這個領域作出有系統的分析。而

(3)

Hart(1998)編輯的 Teaching the Media: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在 分析這門新興學科時也缺乏架構。所以 Buckingham 這本書可說是第一 本完整檢視傳媒教育知識領域的著作,從傳媒教育的定義、目標、主要 概念、分析架構、教學法以至發展軌跡都有論述;日後回顧「傳媒教育 學」的發展,此書肯定會被列為經典作品。 最近幾年,台灣也出版了多本傳媒素養的書(成露茜、羅曉南, 2005;周典芳、陳國明,2005;張宏源,2001),大都是關於如何認識 及分析傳媒。外國的相關書籍也差不多,只是概念架構清晰一點,如 Potter ( 2004 ) 。 所 以 在 大 批 實 務 性 及 應 用 性 的 傳 媒 教 育 著 作 中 , Buckingham 此書顯得別樹一幟。 Buckingham 在導言中說,傳媒教育的老師不僅要懂得教,還要思 考為甚麼要這麼教、希望達到甚麼目的、有甚麼理念和指導原則、用甚 麽模式和方法最好。他認為只有在這些問題上想得透徹,教學才有好的 成果;而他這本書主要即在討論這些重要議題。 Buckingham 不甚滿意傳媒教育的現今發展,希望透過對此一知識 領域的通盤省察將問題凸顯出來,再提出他認為理想的教學方案。這本 書是他過去十多年來在傳媒教育研究、教學和思考的心血結晶,對傳媒 教育感興趣的讀者不應錯過。且 Buckingham 是當今傳媒教育界中重要 學者,此書累積了他多年經驗及智慧,提供實踐傳媒教育後輩一個思考 平台,探索一些尖銳的觀點。 熱愛傳媒教育的人閱讀此書應該感到興奮,因為它充滿批判性及挑 戰性,讀者閱讀時也須檢視自己的立場。而一本能夠刺激思考的書,就 是好書!我雖不同意作者的每一個觀點,但他的獨到見解啟發我對此一 知識領域想得更深,也對傳媒教育未來的路想得更遠;看他的書時,有 一股想跟他對話的衝動。

(4)

傳媒教育新範型

這本書內容充實,全書分四個部分:傳媒教育的宗旨及發展、主要 概念及課堂策略、教學方案、數位時代的挑戰及機會。而全書焦點則在 「傳媒教育新範型」(a new paradigm)。作者毫不留情地批判了舊有 的「保護主義」(protectionism)及「批判分析」(critical analysis)的 傳 媒 教 育 取 向 , 大 力 提 倡 以 傳 媒 製 作 為 重 心 的 傳 媒 教學法(media pedagogy)。他的傳媒教育新取向有以下特色: (一)非防禦式:作者認為,傳媒教育的目的不應只是去找傳媒短處, 也不應視年青人為受傳媒操控的受害人; (二)學生為本:尊重年青人已擁有的豐富傳媒經驗,反對教師將「權 威知識」強行加諸學生身上; (三)製作主導:現代數位科技發達,影像攝錄及網頁製作相當普及, 學生可以輕易進行傳媒製作,並透過製作認識傳媒,發揮創意和 表達意見; (四)參與式學習:透過參與製作將被動知識轉化為主動知識,並參與 塑造傳媒文化; (五)重視受眾主觀的傳媒樂趣:讓兒童及年青人在製作及遊樂中認識 傳媒。作者反對過分強調客觀理性的意識形態分析,認為會打擊 學生學習傳媒的興趣,抹殺他們的探索機會,並指出採取批判立 場往往變成自動譴責傳媒; (六)學習過程要保持動感:要反覆作「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傳媒 立場及品味。

(5)

傳媒教育的多元化道路?

新世紀是一個互動的年代,年青人的學習方式也有改變,不再喜歡 單 向 的 講 授 方 法 , 而 是 喜 歡 通 過 參 與 活 動 去 獲 得 知 識 。 所 以 Buckingham 提出以製作為主導的傳媒教育模式,能夠切合時宜。 但我不同意他的「進化」觀點。Buckingham 將「保護主義」、 「批判分析」及「製作模式」的傳媒教育視為一個傳媒教育進化發展歷 程,意味著新的模式應該取代舊的。我卻認為不同的教學模式各有特 點,並不存在進化關係,舊的不一定要被淘汰,各個模式可以改良及並 存,甚至是混合使用。我也不認為世界上只有一種最好、最先進的傳媒 教育教學法。事實上,有很多因素影響傳媒教育模式的選擇,如傳媒性 質、社會環境、及受眾年紀等。 例如,「製作模式」頗適合用於電視、電影及新媒體的欣賞,但若 要分析報章新聞的政治意識分歧,可能「批判分析」方法更適合。再如 日本的傳媒較守規矩,香港及台灣的一些傳媒就喜採煽色腥路線。在日 本,透過傳媒製作來加強傳播者及受眾的溝通是上佳的傳媒教育模式; 但在港台兩地就不一定行得通,因為唯利是圖的傳媒老闆根本沒有興趣 做這些事。而對一些易受不良資訊影響的年幼受眾,採用局部「保護主 義」的傳媒教育也不應受到非議。以香港為例,大量雜誌以揭露藝人性 生活為題,誇張渲染和侵犯隱私的報導充斥街頭報攤,傳媒教育老師建 議小學生小心選擇雜誌甚至拒絕閱讀這些不良刋物是適當作法。 我認為應讓傳媒教育走多元化的道路,根據不同社會環境及不同情 況選擇適合的教學取向。香港目前進行的傳媒教育各種模式均有,由傳 媒製作至批判模式,各自精采;而經多年發展,那些舊的模式其實也起

(6)

了變化。 以「批判分析」模式為例,在香港採用這個模式的傳媒教育工作者 並非只是找尋傳媒背後的負面意識形態,而是引入「評賞」(critical appreciation)概念,建議對渲染失實的傳媒加以批評,對優秀的傳媒產 品則加以褒揚。Buckingham 指出八十年代英國傳媒教育家 Masterman (1980, 1985)提出的「批判分析」法有很多不妥的地方,他並根據這 個英國經驗,將批判分析與享用傳媒樂趣對立。但這實是不必要的,因 Masterman 當年的「批判分析」方法跟現時流行的「批判模式」已經不 同。 此書在審視傳媒教育的發展時偏向採用教育學視角,這與作者出身 教育界有關。如討論上述幾個教學模式時,作者就以教與學的「民主 觀」為中心思想,認為「保護主義」箝制自由享用傳媒,而「製作模 式」則最民主開放。當然他的觀點有獨到之處,但研究傳媒教育知識領 域的發展也不可忽視傳播科技的視角。 在香港,我們研究傳媒教育時就發覺不同模式有不同傳播理論基 礎。「防疫模式」建基於悲觀的「科技宿命論」、「批判模式」建基於 「政經決定論」、「社會參與模式」的理論基礎是「科技社會建構 論」;至於偏重製作的「傳媒遊樂模式」則由「科技賦權論」衍生。如 果作者能在傳播理論方面再深入探討,此書的理論層次可進一步提升。 總的來說,本書氣魄不小,作者對傳媒教育發展的熱忱更令人佩 服。這本書的出版令我們對傳媒教育這一知識領域的印象由模糊轉為清 晰,對我們思考及辯論傳媒教育的方向更具有啟發性。

(7)

參考書目

成露茜、羅曉南(主編)(2005)。《批判的媒體識讀》。台北:正 中。 周典芳、陳國明(主編)(2005)。《媒介素養概論》。台北:五南。 張宏源(主編)(2001)。《媒體識讀:如何成為新世紀優質閱聽 人》。台北:亞太。

Alvarado, M., & Boyd-Barrett, O. (Eds.). (1992). Media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Hart, A. (Ed.) (1998). Teaching the media: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asterman, L. (1985). Teaching the media. London: Comedia. Masterman, L. (1980). Teaching about television. London: Macmillan. Potter, W. J. (2004). Theory of media literacy: A cognitive approach.

(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關於理解和連結的後設認知、以及對數學價值 的賞識態度。包括「為什麼要這樣」、「為什 麼是這樣」等問題的理解。「識」很難被翻譯

關於理解和連結的後設認知、以及對數學價值 的賞識態度。包括「為什麼要這樣」、「為什 麼是這樣」等問題的理解。「識」很難被翻譯

在於是否在「知道」與「能做」之外,還 能「識」。而識的媒介與深度,仍然以實

近年,教育改革強調多元化的㈻習模式和「促進㈻習的評估」 ,從而發

運用想像力、形式/技巧表現一個 的夢境 回憶 的一刻,以形式/技巧,表達 的情 景/情緒。. 從評賞

從物料、媒介和 形式的選擇、技 術掌握、及個別 作品的處理,以 判斷所表現的創. 意及想像力

電台新聞及節目特性 短及一矢中的 必須直接引述精采的說話 較少出現「隱藏議題」. 每半小時或一小時報道新聞簡訊,另有三次新 聞專輯

媒體可以說是內容、資訊最大的生產者,但受制於 國際社交媒體及搜尋平台的經營手法,本地主流媒 體在發展網上業務時,面對不公平的競爭。 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