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兒園的死亡教育 / 69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幼兒園的死亡教育 / 69"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10),頁 69-72

自由評論 第 69 頁

幼兒園的死亡教育

陳莛翊 新北市三重國小附設幼兒園教師 林文保 新北市三重國小教師

一、前言

在 傳 統 文 化 及 社 會 習 俗 的 籠 罩 下,國人對於「死亡」二字一直視為 忌諱。除了認為談論死亡是觸霉頭、 不吉祥的事情而避之唯恐不及外,對 於「死亡的概念」更是模糊曖昧、各 自表述。在這樣的氛圍下,年幼的孩 子受到耳濡目染的影響,加上在家庭 中因為忌諱而無法與家中成員一同談 論關於死亡的議題,自然也就對於死 亡感到疑惑與恐懼。 幼兒園對於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 的學前教育階段,有許多認知、行為 與社會化規範的初步養成,都在這個 時期發生。而幼兒也將幼兒園視為學 習知識的場所,因此有許多在家中可 能無法公開談論與獲得解答的議題, 在 幼 兒園 都可 以自 然 開放 的互 相 討 論。所以幼兒園對於幼兒學習死亡教 育、了解死亡的正確概念,是非常理 想的環境。

二、評論與建議

張淑美(1996)提到了幼兒時期 對生命或生死的認知,將影響他們未 來人格的形成與發展。如果幼兒能從 小就對於死亡有正確的認知,對於其 人格發展來說是有助益的。因此在幼 兒園階段與幼兒討論死亡的議題,建 立關於死亡的正確概念是重要且必要 的。 以下將針對死亡的概念,與幼兒 園教師在進行死亡教育時應掌握之原 則進行探討,希望能提供幼兒園教師 在實施死亡教育時作為參考。 (一) 死亡的概念 為了協助幼兒培養對於死亡的正 確觀念,使其在自我生命的發展歷程 中能更加積極而完整,幼兒園教師在 進行死亡教育之前,自身必須先對於 死亡的概念有正確的認知。 本 文 所 說 的 「 死 亡 概 念 ( death concepts)」,係以 Speece 與 Brent 所 提出的三個死亡的次概念:「不可逆 性 」( irreversibility )、「 無 機 能 性 」 ( nonfuntionality )、「 普 遍 性 」 (universality)等(Speece & Brent, 1984)為基礎,並參酌由美國「校園 危機與喪親國家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School Crisis and Bereavement 〔NCSCB〕)所編製的訓 練教材,統整出四項關於死亡的基本 概念。茲分述如下。 1. 死亡是不可逆轉的 幼兒經常在電視節目或卡通裡, 看到劇中的人物「死掉了」又活過來, 因而將死亡誤解為「暫時的分離」。有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10),頁 69-72

自由評論 第 70 頁 時大人也會因為對於死亡有錯誤的認 知,或不願與幼兒開誠布公地談論死 亡的議題,而以諸如「出門遠行」此 類的說法,來應付或敷衍幼兒對於死 亡的一連串疑惑,使得幼兒認為死亡 的「狀態」是可以改變或逆轉的。 有時在面對死亡事件發生時,幼 兒 也 會誤 以為 只要 做 某些 事情 ( 例 如:乖乖聽話)或不要做某些事情(例 如:不要再跟妹妹吵架),就能讓死者 再度「復活」。更有甚者,幼兒會將死 者的「不願意」復活,視為是自己遭 到了「遺棄」。 因為缺乏死亡不可逆的概念,而 無法接受死亡的發生,無法認知到死 亡狀態的「恆常」,也就無法開始進入 「悲傷(grief)」的歷程。因此,讓幼 兒學習到死亡是不可逆的概念,是非 常重要的。 2. 死亡時所有的生命機能完全結束 幼兒必須要知道,死亡時所有的 生命機能都會隨之結束,否則,他們 會 對 去世 的人 懷有 不 必要 的憂 慮 。 (National Center for School Crisis and Bereavement〔NCSCB〕,2005) 有些大人會告訴幼兒,去世的人 正在天堂守護著他,或者告訴幼兒要 聽話,否則去世的人會難過或擔心。 對於死亡時所有生命機能完全結束這 個概念還不瞭解的幼兒,會對死亡或 去世的人感到困惑或受到驚嚇。他們 也可能擔心去世的人會痛苦、飢餓、 口渴、害怕待在棺材裡或被埋葬,因 此而變得執著於關心去世的人身體上 的痛苦。 唯 有 當 幼 兒 能 夠 瞭 解 死 亡 的 時 候,所有的生命機能會隨之結束,才 能幫助孩子知道過世的人是不會痛苦 的,進而減少幼兒在面對死亡事件時 的憂慮及不必要的擔心。 3. 所有的生命終究會死 死亡是生命過程的最終結果,只 要是有生命之物,終究有一天會面臨 到死亡。所以應該要幫助幼兒瞭解, 所有的生命終究會死。否則幼兒可能 會相信,他們與他們所愛的人永遠都 不會死,因而對於死亡為什麼會發生 感到困惑,甚至誤以為死亡的發生, 是由於自己做了什麼壞事或沒有做到 某些事情,而這樣的誤解經常導致幼 兒在面對死亡事件時,會有令人沮喪 的愧疚感產生。 瞭解生命終究會死這個概念有另 外一個積極的作用---愛惜自己的生命 及所擁有的一切。對死亡的未知與恐 懼是驅使人類生存的動力之一,因此 在談論死亡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尋求 生命的意義及價值。生命終將一死, 唯有把握僅此一次的生命,才能讓自 己活得更積極、更有價值。這也正呼 應了前述的「如果幼兒能從小就對於 死亡有正確的認知,對於其人格發展 來說是有助益的。」 4. 人們死亡的實際原因 幼兒經常將死亡做錯誤的歸因。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10),頁 69-72

自由評論 第 71 頁 他們有時候會認為親人的去世,是因 為 自 己做 了或 沒有 做 某些 事情 。 例 如:幼兒可能將重病父親的去世,與 自己和父親頂嘴連結在一起,進而認 為父親的死亡是自己所造成的,於是 在心理產生了難以承受的愧疚感。 不論是何種原因所引發的死亡事 件,在幼兒錯誤的歸因下,都會使死 亡本身變得複雜化,而妨礙了幼兒順 利度過悲傷的歷程。在適當的時候, 幼兒園的教師可以用簡短、簡單的話 語 幫 助孩 子瞭 解死 亡 事 件 的 實際原 因。重要的是,避免描述細節,尤其 是因為暴力而導致的死亡。 幼兒園階段,是建立幼兒對於死 亡具備正確觀念的重要時期。在幼兒 園教師進行死亡教育教學之前,必須 先對於上述的死亡概念有一定程度的 認識及理解,方能協助幼兒建立正確 的死亡觀念。 (二) 死亡教育的教學原則 幼兒園教師對於死亡教育的實施 可參考下列原則,以免對幼兒造成誤 導或排斥的反效果。 1. 以坦誠的態度與幼兒討論死亡的 議題,不以模糊、曖昧的字眼或 詞句(例如:去世的人只是睡著了) 來告訴幼兒。任何試圖迴避的說 法,或許其動機是善意的,卻只 會讓幼兒產生誤解,像前述的例 子可能會使得幼兒因為害怕死亡 而不敢睡覺。 2. 接納幼兒對於死亡原有的認知及 疑惑,用真誠的態度去面對。如 果教師覺得難以招架的時候,不 妨就讓幼兒們互相討論,教師只 須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唯有讓他 們自己去感受、了解,他們才能 自己去追尋死亡真正的意義。 3. 注意幼兒的個別差異。幼兒對死 亡 的 態 度 , 受 到 很 多 因 素 的 影 響,其對死亡的情緒反應也不相 同,不應以某些必然模式去處理 或 對 待 不 同 幼 兒 的 情 緒 或 反 應 (張淑美,2001)。 4. 不強迫。如果幼兒因某些因素而 拒絕或排斥參與死亡議題的討論 時,教師應嘗試去瞭解其背後真 正的原因並協助化解,而非強迫 幼 兒 一 定 要 加 入 對 於 死 亡 的 討 論。 傳統文化及社會風氣對於死亡的 話題,總是以迴避的態度來面對。幼 兒來自於不同的家庭,本身就因為受 到家人的影響,而對於死亡帶有一些 先備的或先入為主的概念。幼兒園教 師唯有掌握上述的原則來進行死亡教 育的教 學,才能避 免 出現負 面的效 果,也才能讓幼兒學習到正確的死亡 概念。

三、結語

「 死 是 生 的 開 頭 , 生 是 死 的 起 點。」(釋證嚴,1990),生雖然值得 喜悅,死卻亦無須恐懼,因為這些都 是生命必經的過程。在幼兒園階段的

(4)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10),頁 69-72

自由評論 第 72 頁 幼 兒 如果 能盡 早建 立 正確 的死 亡 概 念,不僅能減少其本身對於死亡的困 惑 , 也能 幫助 幼兒 的 人格 朝向 更 積 極、更樂觀的方向發展。 而在進行死亡教育的教學之前, 幼兒園教師本身應對死亡具有正確的 概念,並把握死亡教育的教學原則, 才能使死亡教育的教學遂行,而不至 於誤導幼兒,或導致幼兒對於死亡產 生更大的排斥或反感。 本文並未針對死亡教育的教學方 法多所著墨,因為筆者認為,多元及 多樣的教學方法是幼兒園教師本身就 具有的能力,而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 的機會能將生命教育或死亡教育融入 於教學之中。只要教師用心規畫與處 處 留 意, 死亡 教育 的 教 學 契 機及場 所,其實是無時不刻、無所不在的。 參考文獻  張淑美(1996)。死亡學與死亡教 育。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 張淑美(2001)。兒童「生死教育」 之 理 念 與 實 施 。 研 習 資 訊 , 18:3 , 31-39。  釋證嚴(1990),證嚴法師靜思 語。臺北市:九歌出版社。

 Speece, M.W. & Brent. S. B. (1984).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ath: A review of three components of death concept. Child Development, 55, 1671-1686.

 National Center for School Crisis and Bereavement. (2005). Children andBereavement : How Teachers and Schools Can Help. Available from http://www.stchristophershospital.com/p ediatric-specialties-programs/specialties/ 69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3.10 按出生體重、死因(3位數類目表)及性別統計之圍產期嬰兒死亡數目 ...80 Óbitos perinatais, segundo o peso à nascença, por causas de morte ( lista de categorias a 3 algarismos )

3.10 按出生體重、死因(3位數類目表)及性別統計之圍產期嬰兒死亡數目 ...80 Óbitos perinatais, segundo o peso à nascença, por causas de morte ( lista de categorias a 3 algarismos )

3.10 按出生體重、死因(3位數類目表)及性別統計之圍產期嬰兒死亡數目 ...82 Óbitos perinatais, segundo o peso à nascença, por causas de morte ( lista de categorias a 3 algarismos )

3.10 按出生體重、死因(3位數類目表)及性別統計之圍產期嬰兒死亡數目 ...80 Óbitos perinatais, segundo o peso à nascença, por causas de morte ( lista de categorias a 3 algarismos )

3.10 按出生體重、死因(3位數類目表)及性別統計之圍產期嬰兒死亡數目 ...82 Óbitos perinatais, segundo o peso à nascença, por causas de morte ( lista de categorias a 3 algarismos )

張杰、劉小明、賀育龍與陳永勝 (2007) 以 1970 年至 1992 年中國交通事故之十萬 人口死亡率數據,利用 ARIMA 模型預測 1993 年至 1997 年交通事故之死亡率的。.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 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

4.6 現時日間育嬰園及日間幼兒園的幼兒工作員與兒童的法定比例,分 別是 1:8 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