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兩岸智慧電網管理系統之比較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兩岸智慧電網管理系統之比較分析"

Copied!
1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科技管理研究所

碩 士 論 文

兩岸智慧電網管理系統之比較分析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mart

Grid Management System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研 究 生:胡 智 元

指導教授:徐 作 聖 博士

(2)

兩岸智慧電網產業競合策略之比較分析

學生:胡智元 指導教授:徐作聖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

摘要

當前全球面臨氣候變遷及能源短缺的危機,在對新能源發電尚未普及應用之前,供 需失衡的問題致使油電不只是「價格不斷上揚」,即將面臨的還可能是「有錢也買不到」 的局面。在「不想加蓋核電廠」的前提下,有效解決能源危機已成為全球不得不處理的 課題。目前各國均投入大量資源發展「智慧電網」(Smart Grid),將電力網路的智能化運 用視為解決燃眉之急的新出路。 兩岸無論在地緣、歷史上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兩岸在純經濟領域裡相互合 作,結合台灣所擁有的技術資本與大陸豐沛勞力,再配合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必定能夠 大幅提升台灣與大陸在國際經濟上影響力,進而促進兩岸的經濟繁榮。 建立智慧電網的關鍵就在於如何改變後端之使用者的行為以及提升誘因之用電端 產業,因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在智慧電網價值鏈中,位於後端用戶及管理系統產業之兩岸 競合關係。因產業含量廣泛,因此將專注研究於智慧電錶產業、電表資料管理系統產業、 能源資通訊產業三個產業。利用產業組合分析矩陣產業生命週期以及產業價值鏈(產業 技術能力階段)來分析其個別產業及其子系統產業之定位。希望藉此可以提供我國政府 相關政策之參考建議 分析結果顯示除了智慧電表產業兩岸有明顯的發展之外,其餘在電表資訊管理系統 產業、以及能源資通訊產業皆無明顯之發展,證明兩岸在這兩個產業都還屬於初步萌芽 之階段,雖有自主性技術研發但目前主要技術還掌握在歐美大廠,需與其合作方能建置 成功。 關鍵字:智慧電網、智慧電表、電表資訊管理系統、能源資通訊產業

(3)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opetition strategy in the Smart

grid Industry Across Taiwan Strait

Student : Chih-yuan Hu Advisor : Dr. Joseph Z. Shyu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Aging grid infrastructure, rising energy costs and demand, and new and pending government legislation are some of the factors motivating consumers and utilities alike to seek more energy efficient, sustainable solutions. Smart grid technologies are the key to addressing these challenges and bringing energy management to the masses.

The smart grid is a concept referring to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to the electric power sector. It is not one specific technology. Rather, the smart grid consists of a suite of technologies expect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reliability, and controllability of the electrical grid. Many of these technologies have been employed in other sectors of the economy, such as the telecommunications and manufacturing sectors.

This thesis reports on an analysis of Smart grid management system Across Taiwan Strait, and focus on smart meter, meter data management system, and EICT industry. I hope other companies even government can regard as a reference while making decisions or policie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are except the smart meter industry, meter data management system industry, and EICT industry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are in germination period. The core technologies are still from occident firms so far, cooperate with them will be able to be succeed.

(4)

誌謝

在交大的兩年,收穫良多。感謝科管所教授的指導,讓我體會到科管所與一般企管所 的差異,讓我了解到自己優勢和競爭力在哪裡。感謝徐作聖指導教授,讓我對於智慧電 網以及其他的再生能源產業能深入的了解。 感謝同門的學長姊,能對我提出寶貴的意見,幫助我順利完成此篇論文。感謝佳翰學 長以及王仁聖學長及時伸出援手,在我研究執行遇到困難時,都能為我理出繼續接下去 的頭緒,箴均學姊從研究方向、研究架構至研究模式的執行給予最多的建議,即使去德 國交換學生之餘,仍時時關心我的論文進度及研究方向,實在非常感謝。 感謝同門同學,大家都和樂融融,一起解決問題、到老師家幫忙,能和你們接受同一 位指導教授徐老師的教導,備感溫馨。感謝 MOT99 級的同學們,在這兩年的相處,有哭 有笑,雖然有所不愉快,但大部分的回憶仍會讓我哈哈大笑,珍貴的兩年也讓我結識了 許多好朋友。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和朋友,你們的支持和包容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胡智元 謹誌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技所 中華民國一○一年六月

(5)

目 錄

摘要 ... ii Abstract ... iii 誌謝 ... iv 目 錄 ... v 表 目 錄 ... viii 圖 目 錄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1.1 研究背景 ... 1 1.1.1 環境面 ... 1 1.1.2 技術面 ... 4 1.1.3 市場面 ... 4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 5 1.2.1 研究動機 ... 5 1.2.2 研究目的 ... 5 1.3 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 ... 5 1.3.1 研究方法 ... 5 1.3.2 研究步驟 ... 6 1.3.3 研究架構 ... 7 1.4 研究對象 ... 8 1.5 研究限制 ...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10 2.1 技術能力構面 ... 10 2.1.1 技術的定義 ... 10 2.1.2 技術能力的衡量 ... 11 2.1.3 產業技術演進過程之相關理論 ... 11 2.2 產業價值鏈 ... 12 2.3 產業生命週期 ... 13 2.3.1 技術進步曲線 ... 13 2.3.2 技術純熟度 ... 14 2.3.3 技術生命週期 ... 14 2.4 產業組合分析規劃 ... 18 2.5 競爭策略群組 ... 19

(6)

2.5.1 一般競爭策略的競爭群組 ... 19 2.5.2 產業構面的競爭群組 ... 20 2.5.3 市場領導準則的競爭群組 ... 21 2.6 產業組合分析模式 ... 23 2.7 產業發展模式與優勢理論 ... 24 2.7.1 產業發展階段模型 ... 24 2.7.2 產業競爭優勢理論 ... 25 2.7.3 產業創新需求資源理論 ... 28 2.8 其它產業與策略分析模式 ... 30 2.8.1 五力分析 ... 30 2.8.2 SWOT 分析 ... 33 2.9 創新政策 ... 34 2.9.1 創新政策的基本理論 ... 34 2.9.2 產業政策工具 ... 35 2.10 國家產業組合規劃 ... 39 2.10.1 策略性產業組合分析相關理論 ... 39 2.10.2 策略性產業組合分析規劃模式 ... 40 2.10.3 政策規劃與分析模式 ... 42 2.11 智慧電網產業定義及文獻回顧 ... 42 2.12 智慧電網產業發展趨勢 ... 44 第三章 理論模式 ... 46 3.1 產業定位模型 ... 46 3.1.1 產業生命週期分析 ... 47 3.1.2 產業價值鏈 ... 48 3.2 問卷調查說明 ... 50 3.3 研究分析方法 ... 51 3.3.1 先遣性研究 ... 51 3.3.2 專家訪談 ... 51 3.3.3 專家問卷 ... 51 3.3.4 預期成果 ... 52 第四章 產業介紹 ... 53 4.1 產業簡介 ... 53 4.1.1 產業背景 ... 53 4.1.2 產業定義 ... 53 4.2 產業結構 ... 55 4.2.1 產業價值鏈 ... 55 4.2.2 產業魚骨圖 ... 56 4.3 智慧電表(Smart meter) ... 57

(7)

4.3.1 定義 ... 57

4.3.2 產業概況 ... 58

4.4 智慧電表(Smart meter) ... 59

4.4.1 定義 ... 59

4.4.2 主要功能與架構 ... 60

4.5 能源資通訊產業(Energ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ICT) ... 64 4.5.1 定義 ... 64 4.5.2 產業概況 ... 66 4.6 全球發展趨勢 ... 69 4.6.1 國際智慧電網發展之類型 ... 69 4.6.2 全球發展概況 ... 70 4.7 中國大陸產業發展 ... 79 4.7.1 發展背景 ... 79 4.7.2 政策面 ... 80 4.7.3 產業概況 ... 81 4.8 台灣產業發展 ... 82 4.8.1 發展背景 ... 82 4.8.2 政策面 ... 83 4.8.3 產業概況 ... 84 第五章 實證分析 ... 86 5.1 問卷調查說明 ... 86 5.2 受訪者背景說明與分析 ... 86 5.3 實證模式說明 ... 87 5.5 信度分析 ... 94 第六章 結論 ... 96 6.1 結論 ... 96 6.2 管理意涵 ... 99 6.3 後續研究建議 ... 100 參考書目 ... 102 附錄一 ... 106 附錄二 ... 110

(8)

表 目 錄

表 2-1 技術演進特徵 ... 14 表 2-2 產業競爭與策略特徵表 ... 17 表 2-3 策略群組之營運分類準則 ... 22 表 2-4 科技演進過程 ... 30 表 2-5 SWOT 矩陣策略表 ... 34 表 2-6 政府政策工具的分類 ... 37 表 3-1 生命週期各階段特徵表 ... 48 表 4-1 各國/機構之智慧電網定義 ... 55 表 4-2 ICT 技術與能源消耗的關聯 ... 65 表 4-3 國際智慧電網發展類型 ... 70 表 4-4 美國主要電力公司換裝智慧電錶之計畫 ... 74 表 4-5 義大利全面換裝智慧電錶之時程 ... 77 表 5-1 問卷分佈 ... 86 表 5-2 信度分析表 ... 95 表 6-1 兩岸產業定位比較之T-TEST檢定表(Α=0.05、雙尾檢定) ... 99 表 6-2 兩岸智慧電網產業T-TEST檢定表(Α=0.05、雙尾檢定) ... 99

(9)

圖 目 錄

圖 1-1 大氣層中 CO2 濃度 ... 2 圖 1-2 石化燃料所帶來的排碳量及其分佈 ... 3 圖 1-3 研究步驟 ... 6 圖 1-4 研究架構 ... 7 圖 1-5 產業魚骨圖 ... 8 圖 2-1 細分的產業價值鏈 ... 13 圖 2-2 技術採用生命週期模型 ... 15 圖 2-3 產品研發與製程研發模型 ... 16 圖 2-4 國家產業組合分析 ... 18 圖 2-5 技術後進國家產業組合分析模式 ... 19 圖 2-6 PORTER的競爭策略群組 ... 19 圖 2-7 產業構面的四大競爭策略群組 ... 20 圖 2-8 策略性產業選擇分析模式 ... 24 圖 2-9 國家政策影響產業模式 ... 25 圖 2-10 鑽石結構模式 ... 27 圖 2-11 KOTLER的國家競爭力分析模式 ... 28 圖 2-12 產業競爭的五股作用力 ... 31 圖 2-13 創新過程與政策工具的作用 ... 38 圖 2-14 策略性產業選擇分析模式 ... 41 圖 2-15 國家產業組合分析 ... 41 圖 2-16 技術後進國家產業組合分析模式 ... 42 圖 2-17 智慧電網定義彙整 ... 44 圖 3-1 分析模式 ... 46 圖 3-2 PORTER之價值鏈 ... 49 圖 3-3 細分的產業價值鏈 ... 50 圖 4-1 智慧電網產業價值鏈 ... 56 圖 4-2 產業魚骨圖 ... 56 圖 4-3 AMI 技術與功能發展趨勢 ... 57 圖 4-4 智慧電表內部零組件架構 ... 58 圖 4-5 2010~2015 全球智慧電表預估出貨量 ... 59 圖 4-6 MDMS 系統之資料處理程序 ... 60 圖 4-7 MDMS 架構示意(包含上下傳連接端) ... 61 圖 4-8 主要 MDMS 廠商排名 ... 62 圖 4-9 美國 MDMS 市場規模 ... 63 圖 4-10 能源監控的傳統模式與 ICT 模式之差異 ... 66 圖 4-11 能源資通訊產業鏈 ... 68 圖 4-12 全球主要國家推動智慧電網相關計畫概況 ... 71 圖 4-13 義大利 ENEL 智慧電錶開發計畫 ... 76 圖 4-14 義大利輸配電網路管理系統架構圖 ... 78 圖 4-15 義大利低壓用電戶之電錶與電網管理系統架構圖 ... 78 圖 4-16 國家電網智慧電網三階段規劃 ... 81 圖 4-17 大陸智慧電表產業鏈 ... 82

(10)

圖 4-18 台電智慧電表布建計畫 ... 83 圖 4-19 台灣智慧電網發展時程規畫 ... 84 圖 4-20 台灣智慧電表產業鏈 ... 85 圖 5-1 實證分析 ... 87 圖 5-2 2012 年兩岸智慧電表產業之 MCU、感測元件、通訊模組之定位 ... 89 圖 5-3 兩岸智慧電表之產業定位 ... 90 圖 5-4 兩岸 MDMS 產業之需量反應、資料儲存、負載預測之定位 ... 91 圖 5-5 兩岸 MDMS 產業之定位 ... 92 圖 5-6 兩岸能源資通訊之能源監控、能源管理、節能服務之定位 ... 93 圖 5-7 兩岸能源資通訊產業之定位 ... 94

(11)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環境面

工業革命以來,石化能源與核能的長期開發使用,不斷持續侵蝕自然環境 ,以及 人類的健康與生活品質,1960 年代以前英國倫敦煙塵害,造成多人因呼吸道疾病及併發 症死亡,而核輻射外洩亦釀成恐慌與環境永久的傷害。1960 年代以後科學家發現溫室氣 體排放所導致全球暖化的重大危機,將帶來難以彌補的浩劫。高爾 2007 年所出版的《不 願面對的真相》以及紀錄片《±2℃》中也確實的指出全球暖化帶來的毀滅性後果。地球 的生態環境也由於開發手段的不當而日益惡化,因此人類開始提出並宣導節能減碳之概 念。 為解決全球暖化的議題,全球多國自 1997 年陸續簽署「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希望對溫室氣體排放產生約束和規範,但基於「京都議定書」即將在 2012 年屆滿,為了延續「京都議定書」的約束效力,哥本哈根會議在 2009 年 12 月舉行,主 要議題包括發展再生能源與智慧電網、制定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碳足跡標籤等。但在爭 吵激烈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僅僅通過了一項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協議。這項軟弱的協議 令國際社會感到失望,參加大會的 194 個國家沒有就 2012 年後的全球減排行動、資金 技術支持等方面達成共識。以無約束力協議收場。直到隔年的坎昆氣候會議才有顯著的 共識達成。 但依照統計,目前地球大氣層的二氧化碳濃度還是依舊持續的上升中,屏除各國是 否有確實執行合約內容之問題外,原因是二氧化碳的來源主要就是來自於石化燃料的燃 燒,而燃燒石化燃料的主要目的,便是用來發電。

(12)

圖 1-1 大氣層中CO2濃度 資料來源:CO2Now.org(2012) 除了氣候議題之外,全球也面臨了能源短缺的問題,一次性能源如石油、煤礦以及 天然氣的存量只能再供應人類一百年左右,因此各國在近年來也開始積極地著手發展再 生能源產業以及有效的發電系統,希望就此降低燃燒石化燃料所帶來的碳排放,以及其 消耗速度。自從日本 3 月 11 日發生地震海嘯,摧毀福島核能發電廠,導致大量輻射物 質外洩,嚴重汙染水、土壤、動植物等事件以來,發展分散式再生能源,以取代核能發 電的呼聲再度響起。

(13)

圖 1-2 石化燃料所帶來的排碳量及其分佈 資料來源:CO2Now.org(2012) 近年來倍受各國注目的智慧電網 (Smart Grid),用來解決各類分散型電源加入電力 系統的障礙,是其主要功能之一。因為網絡中整合了新的 ICT 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儲 能技術、升級的自動化電力系統技術、微電網和互操作性技術,以及電壓和需求回應電 力控制技術等,致使其具備多項功能。包括具有自我修復功能, 進而提升系統可靠性; 將各種電能和儲能技術整合在一起,確保供電穩定;用戶端能清楚掌握用電狀況並自我 控管,而供電端能落實時間電價的供電經營模式,有助於電力公司進行需求面用電管 理;並能降低輸配電成本,亦即產能和電網容量擴充的投資成本降到最低,促使力系統 資產運用最佳化、有效化;同時容許大量再生能源電能匯入系統,達到碳排放減量目標。 由於智慧電網功能的多樣性、有效性,遂成為各國積極發展的對象。 建立智慧電網產業從後端的管理系統角度來看,最為重要的就是智慧電表、電表資 訊管理系統、以及能源資通訊技術。此產業從微觀來看,目前相關技術非常多元,產業 現今並沒有建立共同標準。以台灣過去的技術優勢,將是發展「智慧電網」產業的最大 利基,但是本土的市場過小,可能無法產生規模經濟的效果,加上製造業方面,過去台 灣憑藉的是低成本的製造,與產業技術的模仿與改良,關鍵的核心技術往往掌控在其他 歐美大廠,為了避免日後技術必須依賴歐美,目前兩岸也積極地投入當中。

(14)

1.1.2 技術面

上述所提到智慧電網的管理系統主要包含:智慧電表、電表資訊管理系統以及能源 資通訊技術。由於各國政策起飛,近年來越來越多廠商開始投入生產,台灣企業自然也 搭上了這一股順風車。 在硬體設備方面,受到各國巨額投資,電力業者對投資電力設備態度轉趨積極的影 響,全球資通訊設備廠商也吹起了一股智慧電網旋風,零組件包括感測器、控制器、智 慧電表、網路通訊設備、電力監控設備等。 在電表資訊管理系統方面,採用智慧電網後,會遇到資料流量過於龐大的問題,原 因在智慧電表目前是每 15 分鐘會上傳其資訊,但未來的需求可能演進至以秒甚至是 MS 做為時間的單位,因此龐大的資料流量衝擊會大幅延宕原有系統的反應時間和可靠度, 進而影響整體的服務品質。因此在智慧電網的架構下,依靠軟體來進行資料的儲存、分 析、管理、傳遞、和資訊分析呈現等是有其必要。 有鑑於我國 ICT 產業的基礎,應用 ICT 技術於能源領域以拓展能源效率改善空間, 被行政院列為六大新興產業,稱為能源資通訊產業。能源資通訊之範疇包含上游能源監 控、中游能源管理,以及下游能源服務,目前各個領域皆有許多廠商投入。

1.1.3 市場面

2009 年美國政府將智慧電網納入振興景氣方案,並規劃 110 億美元於電力基礎建設 更新;大陸政府亦預計在 10 年內投入人民幣近 5 兆元,打造現代化電力傳輸系統;歐 洲與日本更把目標設定為 2020 年智慧電錶普及率達 80%。台灣在台電和政府的配合之 下,也預計在 2012 開始,陸續投入 1300 億美元以上的資金發展智慧電網。 根據美國能源局(DOE)分析,智慧電網從基礎建設建置到衍生出新商機的時程將超 過 10 年,其商機可分成兩階段: 第 1 階段為智慧電網基礎建設,此階段在電力系統端將著重在電力系統自動化,而 用戶端則重在已智慧電表為核心的先進讀表基礎建設。 第 2 階段為智慧電網基礎建設後所開啟的新產業與新服務,電力端的機會來自於節 能與新能源相關產業的興起,再生能源、電動車、大型儲能應用與新興能源服務都是在 智慧電網架構下的產業,用戶端的機會來自於電網通訊建設完成後,所發展的新服務與 新營運模式建立,預估第 2 階段商機規模將遠超過第 1 階段硬體建設投資

(15)

在兩岸方面,中國大陸將智慧電網納入十二五計劃的重點發展項目,預計可以帶來 上兆台幣的市場潛力。台灣自 2009 年也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智慧電表布建計畫,後續相 關建設也一一在進行中。唯大型電網系統複雜度高,需要與其他廠商長期經營合作才能 成功,除了台灣國內的市場之外,台商也紛紛赴大陸搶食十二五計畫之商機,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1.2.1 研究動機

從環境面來看,目前全球不論是節能減碳議題、能源安全議題,都日漸嚴重及擴大。 其中智慧電網可以有效節能 15%,目前是被視為最佳的解決方案。從技術面來看,目前 電網相關之核心技術大多掌握在歐美。因此本研究想要探討如何延續台灣過去電子產業 的製造優勢,才能發揮競爭優勢。從市場面來看,目前台灣現有的產業結構與國內市場 太小,勢必未能支撐產業足夠的成長。雖然台灣的政府與學界對相關產業所帶來的利益 機會持著正面樂觀態度,但台灣產業似乎還找不到在全球市場中應該扮演的角色及定 位,實際利益機會在哪裡、企業也未明白從何方向切入。面對對岸如此龐大的商機,勢 必可以尋找其產業鏈之缺口切入,來達到利益互補的效果,避免未來必須全數依賴歐美 之窘境。

1.2.2 研究目的

因此,本論文的目的即是希望透兩岸地位置及對於技術上需求不同的觀點,探討大 陸智慧電網產業之競爭力,並與我國智慧型電網產業之發展現狀相互比較,探討兩者之 間的異同,藉以分析我國應如何利用既有的產業定位與技術優勢來塑造良好的產業環 境,並擬定未來的產業發展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智慧電網產業的競爭優勢。

1.3 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

1.3.1 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有定量與定性分析二大項目。一般統計分析之定量研究方法, 對理論架構清楚且欲分辨顯著變數、或變數之間的因果關係時,較為適用,但對於研究 發現不在於說明變數之間的關連,而是將具有複雜關連的變數綜合成最佳類型,或是對 所發生的現象、事件情境加以歸納的研究,則以定性分析的深度訪談研究為佳。

(16)

由於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歸納整理相關理論與政策,分析兩岸智慧電網(Smart Grid) 產業之競爭力,故採用產業資料收集與問卷調查,透過學者理論之分析,採歸納整理之 結果,並經由專家確認,以加強研究之準確性。其方法可細分為下列三項: 1. 次級資料之收集,以政府機構、研究機構及廠商所出版之報告書、年報為主,並 輔以相關網站之蒐尋,以為資料之來源。 2. 參考相關理論文獻,歸納整理產業定位與競爭優勢形成之研究分析模式。 3. 查訪產業專家或資深產業從業員。

1.3.2 研究步驟

圖 1-3 研究步驟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7)

1.3.3 研究架構

圖 1-4 研究架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產業策略群組 與產業定位 產業 生命週期 產業定位模型 全球產業供應 鏈 兩岸 Smart Grid 產業 定位 分析與比較 大陸 Smart Grid 產業 結構與定位 台灣 Smart Grid 產業 結構與定位 兩岸 Smart Grid 產業 互補發展 之分析與結論 台灣 Smart Grid 產業 現況分析 大陸 SmartGrid 產業 現況分析

(18)

1.4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將智慧電網後端管理系統分為:智慧電表(Smart meter)產業、電表資訊管理 系統(MDMS)產業、能源資通訊(EICT)產業、作為研究對象。 圖 1-5 產業魚骨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5 研究限制

限於人力、時間和部份統計及文獻資料不易取得,因而產生了許多研究之限制。主 要的研究限制有下幾點: (1) 從產業價值鏈的角度來看,智慧電網(Smart Grid)產業所涵蓋之層面甚廣且屬於 產業結構未標準化之產業,為顧及研究之深度,本研究僅將後端系統產業部分列入研 究、排除發電、輸電、配電部分。 (2) 不同產業間的技術差異頗大,因此本研究僅探討後端管理系統產業,以產業生 命週期與產業供應鏈做為實證研究的主軸,若欲以此研究結論做為政策制訂的參考依 據,則應要有較為寬廣的思考領域與範圍。 Power supply General purpose Smart meter Micro Processer Backup battery Communication module Energy ICT Energy monitoring Energy servic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rvice Energy management Flexible Billing determinant Demand response management Forecas ting Resource

planning Data storage

MDMS

Smart Grid Revenue Protection

Display

End Customer Analysis Real-time

(19)

(3) 本研究在以產業生命週期與產業供應鏈定位上的衡量,雖力求嚴謹,但在各衡 量構面與衡量指標的認定,專家、學者或從業人員在看法與觀點上或許會有主觀認定的 現象產生,使得產業定位之精準性確認不易。 (4) 資料分析上偏重定性分析,並未以足夠規模之問卷作為結論之支持,因之分析 過程與結論之導出難免會有主觀的成分存在。 (5) 大陸之產業資料取得不易,且統計資料不甚完整,僅能從國內、外之報章、雜 誌和專題等相關文獻彙整成為參考資料,此為本研究最主要之限制。 本研究在整體、長遠、實際的著眼下,難免犧牲部份的客觀與嚴謹。然而,彙總及 貫通諸多學術理論架構與實證經驗,仍使得本研究兼具學術與實務的價值。

(2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架構,回顧並分析與本研究產業組合分析模式相關之文 獻,並回顧產業分析的相關研究,以作更進一步探討,茲分述如下:

2.1 技術能力構面

一般對於技術的定義,多囿於生產技術之範疇,亦即技術係生產要素之一。然而, 有些學者認為現今技術不只存在於產品或製程等硬體知識,更存在於組織的管理制度與 市場的開拓方法等軟體知識當中。對於管理學者而言,技術普遍被認為是策略性資產, 因為技術可以改變產業結構與競爭優勢,形成競爭策略中的重要力量。但技術本身為長 期累積且為無形的差異化知識,很難用具體的指標來衡量技術能力,因此如何分析判斷 技術能力,便成為許多學者研究的課題。本節主要以兩部分來回顧文獻,首先釐清技術 的定義,並進一步探討如何衡量技術能力。

2.1.1 技術的定義

有關技術的定義,Robock & Simmonds(1983)認為應加入據以運用及控制組織性 產出的各項內、外在因素。 Daft & lengel(1986)則認為技術是將投入轉換為組織性產 出的知識、工具或技巧等綜合性描述 Sharif(1988)同樣認為將特定投入資源轉化為所欲產出間的所有主要活動,都可 稱為技術,因此技術不僅可包含轉換過程中所需使用的有形工具、設備,亦包含為有效 使用這些工具、設備所需具備的相關知識。 Branson(1996)認為技術的定義可分為廣義及狹義,廣義的技術指的是「系統化 的知識,凡是有關生產方法或是管理制度,無論其為軟體或硬體知識,均可稱為技術。」 狹義的技術則較偏向生產方面,通常指新的生產方法等硬體知識。

Kast & Rosenzweig (1997)則補充認為技術次系統中應包含機器設備、電腦、工 具、佈置、程式、方法、程式、資訊處理等知識或技巧。

Ping Lan(2000)的研究則連結先前研究,在技術的定義上得到二個結論。首先, 技術是一個專有名詞,根據不同作者及其文章內容而有不同的定義。第二,技術的知識 本質,是藉由學者從不同的方面漸增地著重強調。就技術不同的觀念而論,其定義能歸

(21)

類為以下駟群:技術是科學的應用、技術是一個過程、技術是一個結構、以及技術是知 識。 Steele (2003)認為技術乃是一種有系統的知識,用以控制、組合及創造我們社會環 境之種種因素。 Frankel (2005) 說明技術是一個知識、經驗、祕訣、具體的裝置或設備,而能生產 產品或製造新型的產品或服務。

2.1.2 技術能力的衡量

關於技術能力的比較衡量,以國家之間的相互比較,一般均以:(專利註冊件數+ 技術貿易總額+技術密集製品輸出額+製造業附加價值額)÷4,來做為衡量的基礎(蘇 俊榮,1998)。然而,僅以少數構面衡量容易產生偏差,故 Sharif 為解決此問題,認為 應由組成技術各成份來衡量,並將技術視為四部份: 1. 生產工具及設備(Technoware):包含全部實體建設,如儀器、機器設備與廠 房等。 2. 生產技術與經驗(Humanware):包含所有將投入轉換為產出的必要能力,如 專家知識、熟練程度、創造力與智慧等。 3. 生產事實與資訊(Inforware):包含所有過去累積的經驗與資訊,如設計、客 戶資料、規格、觀察、方程式、圖表與理論等。 4. 生產的安排及關聯(Orgaware):包含轉換過程中所有必要的安排,如分組、 分派、系統化、組織、網路、管理與行銷等。

2.1.3 產業技術演進過程之相關理論

1. 技術進步曲線:技術發展與變化通常呈現 S-curve,可分為四階段,以在技術 上投入的經費、參與研發工作的人數、出版品的數量來做衡量技術進步的指標。隨著時 間的演進,技術的演進可區分為技術發明或概念、快速成長、統合與成熟等四階段。此 種技術環境的變化,可以影響產業發展產品的方式與資源分配的策略。S-curve 顯示產 業對於技術之研發強度及由舊有技術轉換為新技術的時機,使企業在競爭上獲得成功。 因此企業應利用 S-curve 進行核心技術轉換,並利用技術生命週期曲線的概念來協助企 業了解產業環境在曲線上所處的位置,並探討如何應用 R&D 來縮短本公司與其他公司 間技術的差距與解決技術上的問題。

(22)

2. 技術成熟度:在技術成熟度(徐作聖,2003)反應技術績效指標達到飽和的程 度。技術成熟階段可分為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與老化期四階段。技術成熟度可決定 產業成熟度、科技政策與產品差異化的機會。其他學者則認為技術的發展,開始主要是 高度不確定及少數參與者之基本研究,經過高生產力之成長期而達到進展極小的成熟 期,形成一生命週期。 3. 技術生命週期:有關技術生命週期的觀念,依照技術滲透的狀況,亦即技術被 應用於生產之普遍程度,將技術分為技術發展、技術應用、應用萌芽、應用成長、技術 成熟與技術衰退等六階段,可作為技術發展的指引,探討在技術生命週期不同階段,產 品發展與技術發展的關係,促使管理者建立技術組合來發展最合適企業的策略。

2.2 產業價值鏈

「價值鏈」( Value Chain )的概念最早是由 Porter(1985)提出,其觀念是將企業的經 營活動切割為由投入到產出一系列的價值創造活動( value-creating activities )。 價值鏈係指企業創造有價值的產品或勞務與顧客的一連串「價值創造活動」,包括 上游的原料供應商到下游的產品最終購買者為止,其中包含產品設計、生產、行銷、運 輸與相關支援作業等,價值鏈是這些各種活動的集合體(如圖 2-1 表示)。主要是在描 述顧客價值在每一個作業活動累積之情況,目的在於連接那些導致低成本或有差異化的 價值創造活動。Porter 於 1985 年提出「價值鏈」的觀念,作為分析企業競爭優勢與建構 競爭策略的分析工具。其認為競爭優勢無法以「將整個企業視為一體」的角度來理解, 應源自於企業內部的產品設計、生產、行銷、運輸、支援作業等多項獨立活動。而企業 的競爭優勢源自於「它能為客戶創造的價值」,並且此一價值高於其創造成本。 「價值」就是客戶願意為企業所提供服務付出的價格。而價值鏈所呈現的總體價 值,是由各種「價值活動( value activities )」和「利潤( margin )」所構成。價值活動是企 業進行的各種物質上和技術上具體的活動,也是企業為客戶創造有價值產品的基礎,價 值活動依技術與策略來區分可進一步分為「主要活動」和「輔助活動」兩大類(如圖 2-1 所示),利潤則是總體價值和價值活動總成本間的差額。

(23)

企業基本設施 人力資源管理 技術發展 採購 利 潤 進 料 後 勤 生 產 作 業 出 貨 後 勤 市 場 行 銷 服 務 支 援 活 動 主要活動 圖 2-1 細分的產業價值鏈 資料來源:司徒達賢(1994)。策略矩陣分析法基礎。管理評論,第十三卷第二期,1-22

2.3 產業生命週期

經濟成長的基礎可以說是建立在不斷的技術進步之上,技術改變是影響產業演進的 重要因素之一,依一般理論而言,技術的變化會造成產業結構與形態的改變,因此我們 可以從技術變化的動態過程來了解產業的演化。一般有關技術演進的研究大致可歸納三 類,分別是技術進步的 S-curve、技術成熟度與技術生命週期。

2.3.1 技術進步曲線

有關技術變化,O’brien 最早提出技術發展呈現 S-curve,並分為四階段的主張, O’brien 認為以在技術上投入的經費、參與研發工作的人數、出版品的數量來做衡量 技術進步的指標,則隨著時間的演進,技術的進步則有技術發明或概念、快速成長、 統合與成熟等四階段。此種技術環境的變化,可以影響產業發展產品的方式與資源分 配的策略。Forest(1982)提出,S-curve 可應用於決定產業對於技術之研發強度及由舊 有技術轉換為新技術的時機,使企業在競爭上獲得成功。因此企業應利用 S-curve 進 行核心技術轉換,並利用技術生命週期曲線的概念來協助企業了解產業環境在曲線上 所處的位置,並探討如何應用 R&D 來縮短技術差距與解決技術上的問題。

(24)

2.3.2 技術純熟度

在技術成熟度方面,ADL(1981)依技術績效指標達到飽和的程度,將技術成熟階 段分為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與老化期等四階段,其認為技術成熟度可決定產業成 熟度、科技政策與產品差異化的機會。而 Ketteringham & White(1984)則認為技術的發 展,開始主要是高度不確定及少數參與者之基本研究,經過高生產力之成長期而達到 進展極小的成熟期,形成一生命週期。

2.3.3 技術生命週期

有關技術生命週期的觀念,可依照技術滲透的狀況,亦即技術被應用於生產之普 遍程度,將技術分為技術發展、技術應用、應用萌芽、應用成長、技術成熟與技術衰 退等六階段( 表 2-1 ),做為技術發展的指引,探討在技術生命週期不同階段,產品發 展與技術發展的關係,促使管理者建立技術組合來發展企業合適的策略。 表 2-1 技術演進特徵 技術發展 此階段主要是指對於明顯價值的基礎研究,開始進行應用研究 技術應用 此階段主要是將技術具體應用在產品上,也就是一般所謂的萌芽 期。 應用上市 此階段主要是指產品開始出現在市場上。 應用成長 產品開始依市場的需求做局部性或漸進性的改變。 技術成熟 在眾多廠商的競爭下,市場趨於成熟,技術的價值開始下降,企 業的競爭重點在於利用製程來降低產品成本。 技術衰退 在此階段,產品本身已成為陳舊式樣,銷售量成長衰退,技術與 產品僅有少部份的改變。 資料來源:蘇俊榮 (1998) 另一種生命週期的理論,是在 1950 年代末期,根據一項關於不連續創新的相關 調查報告,所推導出來的模式,Moore(1998)利用不同階段的消費群體分佈導引出新 的思維模式,如圖 2-2 所示。 技術採用生命週期有兩個函數,第一種是版圖衝擊,所影響的不僅是市場上的使 用者,也包括所有的支援體系。另一層面是應用的突破,因技術的引進,造成使用者 的角色改變,從而使投資報酬率相對提升。

(25)

高 低 低

純科學

生命盡頭

模型 早期市場 龍捲風暴 康莊大道

保齡球道

鴻溝

技術狂熱者 高瞻遠矚者 保守派 實用主義者 版圖衝擊 應用突破 圖 2-2 技術採用生命週期模型 資料來源:Moore, G.A.(1998) 第一,技術採用生命週期源起於左上角的方框,此時衝擊程度很高,但所帶來的 利益卻不明顯。主要的理由是新技術的相關應用尚未落實,可稱為純科學和模型的時 代,技術狂熱者的興趣因而特別高昂。 第二,在右上角的方框中,我們可看到早期市場的興起。此時為數不多的高瞻遠 矚者眼見新技術所可能帶來的潛在利益,因而挺身資助第一階段的應用突破。但是相 當高昂的代價和風險,使得對市場形成矜持的態度,這便是造成市場出現鴻溝的主因。 第三,進入右下的方框,在這保齡球道市場階段,機敏的行銷可縮短公司通過鴻 溝的時間。此時實用主義者便不約而同的開始採用。由於這類顧客群的蜂擁而入,產 業標準更加成形,使版圖衝擊力道更低,但應用突破的現象則仍然明顯。以上便是龍 捲風暴的運作情況。 第四,當龍捲風暴逐漸褪色,保守派在衝擊力道被充分吸收之後,第一次開始進 入市場。這時,應用突破也已因為時間的過去而成為標準步驟,整個市場已走向康莊 大道,產品加值或加工的改良方案。

依照 Abernathy and Utterback (1982)理論,產品發展過程的科技創新需求區分為三 個階段:浮動期、變遷期和專業期。在產品生命週期不同階段,製造技術與產品開發 技術具有不同的重要性。

(26)

1. 浮動期:在此時期為新產業興起階段,產品的標準沒有訂定,競爭者對於產品 的性質尚屬於實驗的性質,產品能成形的考量重於一切,因此具創新功能的產品不斷 被開發出來,此時比較重要的是產品開發技術,製造效率比較不受重視。故產品研發 頻率較製程研發的頻率為高。 2. 變遷期:在此時期市場的標準產品已經成形,因此產品的研發主要著重功能 強、品質佳、能符合顧客的需求、能被市場接受而成為標準的產品。由於市場已經打 開,利潤極高,因此許多企業加入,市場上會有許多新產品出現加入競爭。為滿足對 產品快速成長的需求,產量的提昇便成為競爭的優勢,故企業加入更多投資於實體設 備建設、增加生產的效率與產能。 3. 專業期:此時期市場已經飽和。對現有的產品需求減低,創新的可能性減少, 產品與製程的研發便只注重細部的改善。此時產業已達到產能過剩的階段,並開始削 減勞工與人力。企業的競爭重點在於成本,市場行銷與經營策略較製造或技術重要, 先進國家的企業即常常在此階段開始往國外發展,以尋求較低成本的製造地點。 圖 2-3 產品研發與製程研發模型

資料來源:Utterback , J.M., “Mastering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4

基本上,技術演變的過程,在導入期時,主要著重於產品的開發,後來逐漸進入 成熟期時,則依賴製程上不斷的改良,而其間隨著階段的演變,技術的不確定性降低,

(27)

且因技術的模彷與擴散,造成技術效益的衰退,從而需有新技術的導入,而這過程便 是因技術改變而形成的生命週期。各階段的演變若對應 Porter 的五力競爭時,會產生 相對的壓力,如表 2-2 所示。 表 2-2 產業競爭與策略特徵表 浮動期之壓力 變遷期之壓力 專業期之壓力 現存競爭 者之競爭 低,產品/技術是具高度 差異化和獨特的特性 仍低,但當最具優勢的產品 /技術出現時,會增加競爭 並導致產業消退 高,產品已是日用品的特 性;也許可透過共謀、勾結 等方式降低壓力 新進入者 之威脅 高,具高度市場與技術 之不確定性,難以建立 進入障礙 低,當領先者保有專有的技 術時;高,當領先者將專有 技術許可給其他人時 低,潛在威脅為替代技術 具較好的價格與性能時 供應商之 議價能力 低,大多使用一般用途 的材料與設備 稍高,較專業化的材料與設 備 高,當主要供應商提供較 專業化的材料與設備時 客戶之議 價能力 高,使用者大部分為領 導型的使用者 稍高,產品/技術不再具獨 特性 稍高,產品/技術已較傾向 標準化 代替品之 威脅 高,尤其當原有的產品/ 技術仍有多種用途時 稍高,產品/技術較為標準 化 高,尤其當代替品具備很 強的侵略性時 相關策略  專注於利基  建立互補性的資產  投資於能影響變遷 期最具優勢的產品 /技術  專注於差異化  為專業期做準備,投資 於產能、品牌廣告和製 程/產品研發  預估專業期的需求,與 設備或特殊材料供應 商簽約  專注於低成本  強調品質  透過廣告和投資於產 能、研發等加強信用 與承諾

資料來源:Afuah, A., “Innovation Management – Strategies, Implementation and Profi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本研究整理

技術生命週期和公司的產品生命週期、進入市場策略、技術策略間有極密切的關 係,如果一個公司所擁有的技術是屬於成熟期或衰退期的技術,則該公司產品在進入

(28)

市場策略上將偏於應用設計和模仿,技術策略上則為依賴性或投機性的策略,此時公 司雖然可以節省大筆的研發費用,但長期來講卻缺乏成長的動力和資源,對企業未來 的發展會有很大的限制。

2.4 產業組合分析規劃

國內外學者對於策略性產業選擇的看法不甚相同,因此所提出的規劃方法與模式也 有所不同,本節中僅討論 Kolter 與 Kim 兩位學者所提出的規劃模式,因其規劃模式較 為完整且已被廣泛使用。 Kolter 認為所謂的策略性產業組合模式是從許多產業之中選擇出合適發展產業組 群,特別是產業附加價值高與國家有實力競爭的產業環節。在發展高價值與高生產力的 產業時,也能淘汰或衰退生產力較低的產業。在策略性產業組合分析過程中,首先必先 定義出決定產業發展的條件,將產業加以定位並設定目標,最後才尋求合適的輔助產業 策略。 如圖 2-4 所示,我們可以從策略性產業組合分析的模式中,每個國家比較自己與其 他國家在競爭條件上的差異後,選擇發展條件最佳的產業。而政府可以透過政策工具的 參與或輔助,局部或全面改變競爭能力的優勢,使得產業更適宜發展。 產業 吸引 力 高 中 低 強 中 弱 國家競爭能力 圖 2-4 國家產業組合分析 資料來源:Kolter, P., “ The Marketing of Nations ”, The Free Press, 1997

Kim 則認為在產業的發展上,技術先進國家與技術開發國家的策略作法應該有所不 同的做法。以技術開發國家而言,在選擇產業發展時應特別注意本國技術的能力與產業 技術的變遷,在產業組合模式的分析上應如圖 2-5 所示。而政府可以依據在每一方塊中 不同的產業需求,制定合理的產業輔導政策。

(29)

技 術 能 力 觀 點 研發 擴散 吸收 浮動期 變遷期 專業期 產業動態觀點 圖 2-5 技術後進國家產業組合分析模式

資料來源:Kim, L., “ Imitation to Innovation : the dynamics of Korea’s technological learning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7

以上兩種規劃模式,皆會定義各區塊中的產業特性,進而將產業定位,然後再研究 相對應的公司政策(公司層級)、產業需求條件(產業層級)和國家創新系統(國家層 級),以應付快速而多變的產業環境。

2.5 競爭策略群組

2.5.1 一般競爭策略的競爭群組

Porter(1990)觀察廠商所採取之策略,利用競爭優勢來源與競爭範圍兩構面訂出一般 競爭策略圖(圖 2-46),認為廠商所採取之競爭優勢包括以下三種: 圖 2-6 Porter的競爭策略群組 資料來源:Porter, M. E. (198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 成本領導(Cost Leadership):產品的主要競爭力為成本的優勢。此時企業之最佳 策略為將產品標準化,並取得規模經濟,創造產品的成本優勢;

(30)

 差異化(Differentiation):若產品擁有特殊功能且滿足顧客(如高品質、創新的設 計、品牌名稱、良好的服務聲譽等),即具有競爭力;  集中化(Focus):廠商之產品集中在某群顧客、某地理範圍、某行銷通路,或產 品線的某一部份。 成本領導、差異化及集中化三種競爭策略,所採取之方法、所需之資源並不同,組 織安排、控制程式也不同,其中成本領導重視製造程式,藉由製程的技術以及優良的管 控將產品成降到最低,以價格戰的方式來做市場競爭。差異化強調行銷能力,透過強力 的行銷,將本產品在消費者的心中跟其他公司的產品有所區別。至於集中化策略則針對 集中目標採取適當之措施。

2.5.2 產業構面的競爭群組

根據 Porter 之架構,徐作聖進一步發展產業構面的競爭群組,產業構面分析根據「競 爭領域」( Competitive Scope )的窄或廣,以及「競爭優勢」( Competitive Advantage )的 來源等兩構面,將產業區隔成四種不同的競爭策略群組,如圖 2-7 所示。 圖 2-7 產業構面的四大競爭策略群組 資料來源:徐作聖 (1999) 國家創新系統與競爭力 以下分別說明四大競爭策略群組及其特色: 多元化經營: 當競爭領域較為寬廣,而企業擁有成本上的競爭優勢時,應採取多元化經營之 策略。多元化經營企業除了擁有本身所處產業的產品及技術外,還擁有其他相關性

(31)

產業的多元性技術,甚至是非相關產業的多元性技術,因而能享有範疇經濟的優 勢。具有多元化經營優勢之企業,資本額龐大並擁有高度的整合型組織,產品以全 球化市場為導向,建立國際化的品牌行銷到全球各地。多元化經營企業之經營型態 以「多角化導向」為主,其競爭優勢在於,該企業能創造不同產業間的技術、生產 或市場的綜效,並藉此擴展經營規模。 市場導向經營: 當產業競爭領域寬廣,且產品具有差異化優勢時,企業應採取市場導向經營之 策略。市場導向經營之企業專注於提供符合顧客需求的產品及新市場、新客層的開 拓,重視企業形象、品牌建立以及產品多樣化。此類企業經營型態以「市場導向」 為主,其競爭優勢在於,成為市場開發與先驅者,掌握進入市場的時效,致力於顧 客滿意,形成其他廠商的進入障礙。 獨特技術能力: 當產業競爭領域狹窄,且產品具有差異化優勢時,此時企業應採取獨特技術能 力取勝之策略。專注於某種專門研發技術的累積及創新發展,並有能力將此種技術 移轉及應用至不同的產業領域,並以企業核心技術參與產業技術規格及標準的制 定,該企業之經營型態以「技術導向」為主,其競爭優勢在於,建立技術研發上的 利基,以技術標準的制定及開發來形成進入障礙。 低成本營運能力: 當產品之競爭空間狹窄,但企業擁有成本上的競爭優勢時,應採取低成本營運 能力之策略。由於成本的降低為該企業最主要的經營重點,因此必須專注於產品的 製造,重視製造時程、品質控制,致力於建立高製程效率及高量產速度的利基。該 企業之經營型態以「生產導向」或「成本導向」為主,而其競爭優勢在於,創造規 模經濟及高製造效率,擁有成本優勢,形成進入障礙。

2.5.3 市場領導準則的競爭群組

Hope J. and Hope T.(1997)提出三種領導企業的原則,包括:產品領導者、營運效能 領導者以及親密顧客服務導向等。在這些不同的廠商經營型態中,無論是企業的管理系 統、營運流程、組織架構以及組織文化等表現亦不相同。以下針對此三種策略群組模式, 歸納出如表 2-3 之分類準則。

(32)

 以產品領導者而言,此群組所需注意的是重視創新功能,也就是技術創新,因 此公司如果想在此群組中脫穎而出,必須以技術為樞紐,努力追求多元化的核 心能力、並在產品的設計與製造上不斷的改良與創新。  追求營運效能導向的企業,較需注重與上游供給鏈關係的維持及公司內部營運 成本的最小化,由於成本的考量因素,因此此群組中的企業主要的經營型態為 推出標準化較高之產品,而非針對不同顧客生產不同產品,因此推出比市面現 有產品價格更低、品質更高的產品為其主要競爭優勢。  而對顧客服務為導向的公司來說,較需注重顧客的服務以及與顧客間溝通管道 的順暢,並與顧客建立長期的關係、願意分享顧客的風險、生產為顧客量身而 作的產品以及提供有價值的服務。 表 2-3 策略群組之營運分類準則 策略群組 群組分類準則 活動項目之範例 產 品 領 導 者 1. 公司較注重產品發展與市場探索等 創新關鍵程式上。 2. 公司採用較彈性之組織結構,並以創 業家精神探索公司潛在發展之領域。 3. 在管理系統上,一般產品領導型公司 多採用結果導向(result-driven)之管 理風格,作為新產品開發之評估準 則。 4. 在公司文化風格方面,公司鼓勵發揮 個人想像力與才藝,以易於常人思考 之邏輯創造未來之遠景。 1. 決定產業標準,例如: Intel 的微處理器; Microsoft 的視窗作業系 統;Sony 的隨身聽等。 2. 不斷激發新產品創意、 迅速商品化,並不斷加 以改良,如:Johnson & Johnson。 3. 透過本身核心能力與顧 客間的緊密連結,達到 公司不斷創新的機制。 營 運 效 能 領 導 者 1. 能將產品從供應商到最終消費者間 的一連串服務活動做最有效率安 排,以降低成本與減少不必要活動。 2. 公司內部之價值活動皆由公司總體 規畫,並以標準化、簡單化與緊密控 制之原則,減少一般員工之決策行為 以提昇整體營運效率。 3. 在管理系統上,透過一定的規範準 則,強調整合、可靠與快速的業務處 理程式。 4. 在公司文化風格上,強調全面成本之 控制,減少不必要之獎賞制度。 1. 有效率之配銷運輸系統 如:Dell 等。 2. 強調低成本、高品質的 產品,如 Dell、GE 等。 3. 利用管理資訊系統透過 「虛擬庫存(Virtual Inventory)」的觀念,與 供應商保持密切的合 作,如:GE、Wall-Mart 等。

(33)

顧 客 服 務 領 導 者 1. 公司主要的活動程式在於幫助顧客 全功能的服務(例如:幫助顧客瞭解 他們真正需要的產品)並維持與顧客 間溝通管道的順暢。 2. 公司採用較扁平之組織結構,並讓第 一線之員工擁有決策的權力以因應 消費者的需要。 3. 在管理系統上,針對公司長期的客戶 創造更高的服務品質。 4. 在公司的文化風格上,希望服務之對 象為特殊且長久維持良好關係之顧 客,而非針對一般普通之顧客。 1. 透過整合資訊系統,使 顧客可隨時追蹤從下訂 單到付費之間的一切流 程,如:Cable & Wireless。 2. 強調與顧客間長期關係 之建立,並給予絕佳之 顧客服務,如:British Airway。 資料來源:徐作聖 (1999) 國家創新系統與競爭力

2.6 產業組合分析模式

早期在 70 年代時,波士頓顧問群( BCG )發展與推廣一套類似組和分析的方法-波士 頓模式( BCG Model ),又稱為成長佔有率矩陣( growth-share matrix );將產品市場佔有 率與相對市場佔有率作為橫週及縱軸,將矩陣分為四個部分,依據此判定公司事業投資 組合是否健全。而後,有學者認為應該加入更多的影響因素,發展出另一種成長佔有率 矩陣-奇異電器模式( GE Model ),又稱為多因子投資組合矩陣( multifactor portfolio matrix ),是由縱軸市場吸引力與橫軸-競爭地位所組九宮格矩陣。

在 90 年代,Jose(1996)提出組合方法( Portfolio Approach ),使用組合分析的方式探 討公司的策略與面對環境間的關係,建構出環境與策略矩陣 ( Environment-strategy matrix ),再運用矩陣所建構出的各種組合方式分析不同時期因環境改變造成的策略定位 修正。 Kotler et al.(1997)認為策略性產業組合是從許多產業之中選擇出合適發展的產業組 群( 特別是產業附加價值高與國家有實力競爭的產業環節 ),並同時也能淘汰衰退或生 產力較低的產業。在策略性產業組合分析過程中,必須先定義出決定產業發展的條件, 將產業加以定位並設定目標,最後才尋求合適的產業策略,在此產業組合分析模式中, 用來檢驗分析產業組合的的函數主要有二大項,如圖 2-6 所示。每個國家比較自己與其 他國家在競爭條件上的差異後,選擇發展條件最佳的產業。而政府可以透過政策工具的 干預,局部或全面改變競爭能力的優勢,使得產業更適宜發展。

(34)

徐作聖(1995)針對產業發展階段模式分析,認為產業在不同的發展時期與環境,應 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只要能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掌握重點需求資源,政府與產業便可依據 產業需求做適當的規劃。

圖 2-8 策略性產業選擇分析模式

資料來源:Kolter, P., Jatusripitak, S., & Maesincee, S., The Marketing of Nations: A Strategic Approach to Building National Wealth. New York, Free Press

而區隔變數的選擇是產業組合分析模式的最大特色,其中產業供需的配合與競爭能 力是區隔變數選擇的重要依據,而產業領先重點與產業競爭優勢來源是選擇供需面變數 的準則。在供給面(X 軸)方面,全球產業之價值鏈或供應鏈是主要的選擇,它代表了在 知識經濟時代全球垂直分工與水平整合的趨勢,同時也兼顧了系統整合的考量;在需求 面(Y 軸)方面,對於已形成的產業與產業結構還在發展中的產業有不同的選擇,前者以 策略定位為主,而後者是以產業(市場)生命週期為主,而這兩種選擇代表了市場結構 之競爭情勢與競優勢爭選擇之考量。

2.7 產業發展模式與優勢理論

有關產業或特定的產業環節之所以能在特定的國家發展的解釋很多,最傳統的說法 便是該產業在當地國家具有較好的比較利益條件,如國家優勢的資本或人力因素。但基 本假設沒有考慮到技術的特殊與生產差異性的因素,與現實情況並不符合,因此許多經 濟學者在理論上便提出了不少的反例與修正。

2.7.1 產業發展階段模型

產業吸引力 高附加價值 核心關鍵產業 未來的競爭力 專門化產業 具有出口潛力 國內市場需求高 國家競爭能力 國家產業潛能評估 國家產業發展能力 國家產業發展

(35)

本節主要討論產業發展階段的概念與相關理論,由於不同國家的自然資源與環境會 強化某些特定產業的競爭力,或者在產業由引進到成熟的不同時期,使用適當的策略與 方法來改善環境與補足不足的條件,產業同樣也可以產生競爭上優勢。因此,如何使國 家與環境能培育出特定且具有競爭力的產業,一直為各國政府研究產業政策的重點。 Porter(1990)以經濟發展的概念來解釋對於產業發展看法,在理論上主要將國家 經濟成長劃分成四種階段:生產因素導向階段,投資導向階段、創新導向階段與富裕導 向階段四個時期,在不同的時期國家會形成不同的優勢條件,因此在各種時期會有不同 的產業興起或衰退。在理論上雖可以解釋國家在不同的時間下多變的產業形態,但是有 些產業不見得在國家進入不同經濟成長階段的時候便喪失競爭力。即使像美國、德國等 先進國家,還是有完全倚賴天然資源而求得競爭力的產業。且國家經濟是由不同類型的 產業結合而成的,每種產業成長的時間與階段都不相同。 以國家經濟發展的模式來解釋產業的發展,在某些觀點上仍有所不足。因此 Kotler (1997) 提出了另一種的產業發展模式(如圖 2-9),如此政府便可以依據各時期不同 的變化來輔導產業。 圖 2-9 國家政策影響產業模式

資料來源:Kotler, P., Jatusripitak, S., and Maesincee, S. (1997). The Marketing of Nations: A Strategic Approach to Building National Wealth. New York: Free Press.

2.7.2 產業競爭優勢理論

政府產業政 策 政府支出 對內投資 本地投資 對外投資 生產 進口 國內消費 出口 輸入 生產 輸出 政府貿易政 策 政府投資政 策

(36)

經濟學者 Heckscher 及 Ohlin 於 1920 年提出要素比例理論,其基本的觀念假設在於 各國的技術相等的情形下,產業優勢的條件會決定於土地、勞動力、天然資源與資本等 「生產因素」的差異,每個國家比較自己與其他國家在生產因素的差異後,選擇發展條 件最佳的產業。而以生產因素的比較利益說明貿易形態確實有它直接的說服力,但是在 許多情況下卻無法解釋產業的實際競爭行為,特別是需要精密技術或熟練勞工的產業。 尤以許多如日本、韓國等相對天然資源條件較差的國家,卻能發展出如半導體、汽車等 技術高度精密的產業。因此若單純以靜態的勞力與資本因素解釋便有所困難。 美國的 Bela Balassa 於 1979 提出階段性比較利益理論。他認為傳統理論大多把靜 態的成本效益與生產因素具象化,但沒有考慮到時間的因素,而理論之所以不能解釋技 術密集產業的原因,以長期的觀點來看,技術會不斷的演進變化,且生產因素可以在國 家之間移動。而國家隨著經濟發展過程,新的產品、生產流程與市場的變化都會促使產 業優勢的形態改變。因此在研究產業發展模式時便不能只考慮靜態的比較利益法則,而 須考慮到技術差異與時間等動態理論觀念。 Porter(1990)在經過分析研究許多國家的產業之後,認為產業的發展有特定因素。不 同的因素相互影響造成產業多變的形態。因此他提出一個細部分析架構來比較且解釋產 業在不同國家的發展情形,此一觀念性架構將產業發展的基本因素分為六個主要部份: 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與支援產業、企業策略結構與競爭對手、機會以及政府(如 圖 2-10 )。 生產要素: 主要為國家在特定產業競爭中有關生產方面的表現,如人力資源、自然資源、 知識資源、資本資源與基本建設等優劣條件。 需求條件: 主要為本國市場對該項產業所提供產品或服務的需求。 相關產業和支援產業的表現: 主要指相關產業與上游產業是否有競爭力。 企業的策略、結構與競爭對手:

(37)

主要為在產業內企業的組織與管理形態,以及市場競爭的情形。 機會: 某些特定的條件出現會改變國家的競爭優勢與產業環境。如基礎科技的創新、 全球金融市場或匯率的重大變化、生產成本突然提高與戰爭。 政府: 政府透過政策工具與手段會改變產業的競爭環境與條件,如政府的補 貼政策 會影響到生產因素、金融市場的規範或稅制會影響到企業的結構。而產業的發展也 會帶動政府的投資意願與態度。因此在分析政府的政策時必須參考其他條件的情 況。 圖 2-10 鑽石結構模式

資料來源:Porter, M.E.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Free Press, New York: Free Press.

在此模式中,Porter 強調產業的優勢在於基本條件的互相影響,藉由這些關鍵條件, 可以評估產業環境的變化與改變的效果。因此配合國家的特有資源條件與優勢,並經分 析及評估,可以提供有用的資料,促使政府制定、執行、控制與規劃最有利於企業的相 關政策。 企業策略 企業結構 競爭程度 相關與支援性產 業 生產要素 需求條件 機會 政府

(38)

雖然 Porter 提供觀念架構來分析產業如何達到競爭優勢,但是並沒有解釋為何在相 似的方式與條件下,有些國家的產業仍無法達到優勢,近來的學者研究則加以擴充,認 為每個國家的總體經濟環境、社會與政治的歷史背景、社會的價值觀也會影響到產業的 競爭優勢。因此 Kotler(1997)再補充提出產業發展因素模式(如圖 2-11),此結構主要分五 部份:政府領導、國家文化、態度與價值、國家的生產因素條件、國家的社會聚合力、 國家產業組織形態。此分析模式的特點為:  此結構包含了社會層面(國家文化、態度與價值、國家的社會聚合力)、經濟 層面(國家的生產因素條件、國家產業組織形態)與政治層面(政府領導)。  在結構因素條件方面有些是屬於固有的,如國家生產因素條件(自然資源), 有些屬於創造出來的,如產業組織形態。  在此架構分析中同樣包含了靜態分析(國家文化、態度與價值)與動態分析(政 府領導、國家產業組織形態)。  在分析的方法上,有些屬於結構面,如國家的生產因素條件。有些屬於行為面 如政府領導。有些則結合兩者,如國家產業組織形態。 因此加入這些因素之後,在分析產業發展時,不但能分析個別結構內個別因素的能 力,而且能探討在因素間的協同作用,藉由各因素相互配合,才可以反映出國家在各條 件的狀態,並評估如何創造並轉化這些力量,成為產業的競爭優勢。 圖 2-11 Kotler的國家競爭力分析模式

資料來源:Kotler, P., Jatusripitak, S., and Maesincee, S. (1997). The Marketing of Nations: A Strategic Approach to Building National Wealth. New York: Free Press.

2.7.3 產業創新需求資源理論

政府領導 國家生產因 素條件 國家文化、態 度與價值 國家的產業 組織 國家的社會 聚合力

(39)

Rothwell 及 Zegveld 針對產業創新造成的影響提出說明,他認為由產業的創新可以 導引至國家各經濟層面的成長。而 Porter 進一步提出新的競爭優勢理論,其將競爭層面 提升到國家層次,並把技術進步與創新列為思考重點。雖然 Porter 的論點已經明確顯示 將產業技術創新對於國家競爭優勢的重要性,但 Porter 的理論卻沒有明顯的指出產業要 如何規劃來達到產業創新。 傳統分析普遍以技術發展相關需求條件,來研究產業創新的相關條件。而近年來, 創新的觀念不僅包括技術與產品的改善,更包括新的產業環節出現或生產因素的改變, 因此影響產業的創新因素便日益複雜。Rothwell 及 Zegveld 歸納出產業創新所需要的因 素,包括技術知識與人力資源、市場資訊與管理技巧、財務資源、研究發展、研究環境、 國內市場、國外市場、國內市場環境、國外市場環境等九種資源條件。其認為國家與企 業可以藉由政策來改變相關的因素與條件來獲得競爭上的優勢,而產業所需求的資源在 不同環境下應有不同的差異。 徐作聖分析產業發展階段模式,更進一步提出科技的演進過程 (如表 2-4 ),其認為 產業在不同的發展時期與環境應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只要能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掌握重點 需求資源,政府與產業便可依據產業需求做適當的規劃。從傳統的觀點來看產業競爭, 國家的生產因素與環境都是固定的,產業必須善用這些固定的條件來獲得發展。而在實 際的產業競爭行為上,創新與變革才是基本因素。與其在固定的生產因素做最大的規 劃,產業應該改變限制條件成為競爭優勢。因此在以新的觀點來看產業競爭行為,我們 所應注重的是如何引導產業的創新來改變限制條件,進而創造出新的競爭優勢。因此創 新結構需求要素( Innovation infrastructure requirement )便是針對產業的創新過程與結構 做更細部的分析與研究,以找出產業創新與發展的基礎需求條件。

(40)

表 2-4 科技演進過程

資料來源:徐作聖 (1985)。全球化科技政策與企業經營。臺北:華泰文化。

2.8 其它產業與策略分析模式

2.8.1 五力分析

經理人為分辨企業所面臨的機會與威脅,必需對其所屬或欲投入的產業進行各種特 性分析,以瞭解該產業之潛在利潤、競爭結構與關鍵成功因素( Key Success Factor )等, 做為策略制定之依據,Porter(1985)的五力分析是常用的分析工具。 發展階段 科技差距 資金需求 資金來源 主要支出 產業結構 主要競爭策略 1 極大 不確定 企業內部 或政府補 助 產品研發 及市調 尚未發展 未確定 2 差距縮小 高 企業內部 產品及製 程開發; 市場開發 市場區隔 中壟斷或 整體完全 競爭 集中差異化 3 差距極小 創新產品 較低;大 宗產品極 高 創投基金 及企業內 部 產品推出 速度及開 發風險 (企業創新 精神) 壟斷或寡 斷式競爭 全面差異化或 成本領導 4 無差距 極高 股市基金 市場開發 與行銷 寡斷式競 爭 全面或集中式 成本領導

(41)

產業競爭者 現有廠商間的 對抗 替代者 替代品的威脅 潛在進入者 新進者的威脅 購買者 購買者議價力 供應商 供應商議價力 圖 2-12 產業競爭的五股作用力 資料來源:Porter (1985) Porter 的五力分析是屬於外部競爭分析的一種,最常用於產業分析。Porter 認為競 爭力是企業經營成敗的核心,而一個產業的競爭,不僅是原有的競爭對手,而是存在著 五種基本競爭力量,分別是:(1) 潛在進入者的威脅;(2) 替代品的威脅;(3) 購買者議 價能力;(4) 供應商議價能力;(5) 現有競爭者的競爭(如圖 2-4 )。這五種力量共同決定 該產業的競爭強度和獲利潛力。五力分別說明如下: 一、潛在進入者的威脅 潛在進入者若進入該產業,會帶來一些新產能,造成供應量的擴大,引起與現在 廠商的激烈競爭,使產品的價格下跌。另一方面,新加入者要獲得資源進行生產,對 資源的爭取可能使資源成本上升。這兩種因素都會使得產業的獲利能力下降。 影響潛在進入者的因素,包括進入障礙和預期收穫。進入障礙是指產業中由於品 牌、生產規模、技術等特性,使潛在競爭者無法進入該產業或進入後無法與現有廠商 競爭。形成進入障礙的因素有:  規模經濟  品牌認知  轉換成本  資金需求  通路取得  成本優勢

(42)

二、替代品的威脅 產業內所有的公司都存在競爭的態勢,他們也同時和生產替代品的其他產業相互 競爭,替代品的存在限制了一個產業的可能獲利,當替代品在性能價格上所提估的替 代方案越有利時,對產業利潤的威脅就越大,嚴重者更可能影響產業的生存。例如傳 統的 CRT 監視器被 TFT LCD 監視器取代極為明顯的例子。替代品的威脅包含:  替代品的價格/功能比  轉換成本  購買者對替代品的購買傾向 三、購買者議價能力 購買者亦即顧客,購買者會透過設法壓低產品價格,爭取更高品質與更多服務來 滿足購買者自己的需求。購買者具有以下特性者,通常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  購買者集中度與廠商集中度高  購買者的購買量佔賣方很大比例  該產品標準化程度高  採購金額大  購買者有充足的資訊  買方的轉換成本低  買方向後整合能力強 四、供應商議價能力 供應商可藉由調高售價或降低品質對產業成員施展議價能力,形成功應商力量強 大的條件,這股力量與購買者的力量相互消長。對某一產品而言,供應商競爭力量的 強弱,主要取決於供應商產業的市場狀況和他們所提供產品的重要性,其主要的決定 因素有:  供應商集中度  市場上是否有其他替代品  供應商產品的差異性及轉換成本  買方是否為此供應商的重要客戶  供應商向前整合的能力

(43)

五、現有的競爭強度 這種競爭力量是產業所面對的最強大的力量,產業內的競爭廠商根據自己的能耐 和優勢,運用各種手段(價格、品質、服務、品牌、行銷、通路創新等)力圖在市場 上占據有利地位,爭取更多消費者當這種競爭行為趨於激烈時甚至會使產業陷入低 迷。現有競爭者間的競爭強度的決定因素有:  產業整體成長速度很慢  產業內競爭廠商數目眾多或存在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  產品差異性低  品牌認知低  顧客的轉換成本高  產能利用率的邊際效益高  高固定成本及庫存成本  退出障礙高 雖然 Porter 的五力分析為管理學界普遍應用,卻有下述兩項不足的部份;第一,五 力分析過於簡化產業結構,將許多外在變數假設為相對穩定,忽略產業競爭往往為一動 態過程。第二,此理論架構指出替代品的供應商是能降低產業競爭者獲利率的競爭力量 之一,但沒有提及不同產品間除了互為替代品外,也有可能為互補品的可能性。

2.8.2 SWOT 分析

Ansoff 於 1965 年提出 SWOT 分析,認為企業必須從內部和外部的角度找出內部經 營所擁有的優勢( Strenth )與劣勢( Weakness )、外部環境所面臨的機會( Opportunity )與 威脅( Threat ),進而擬訂因應策略以提供一套系統分析的架構概念。

SWOT 分析主要目的在尋找能使公司資源與能力可以和所處市場環境相配合的策 略。也就是企業在經由 SWOT 分析後,可以依據自己的核心能力( Core Competence ), 掌握環境與機會,同時針對企業本身的劣勢進行補強,並設法避開外來的威脅。因 SWOT 分析方式概念清晰且操作性極高,而被廣泛應用於各領域。

SWOT 分析後策略之制定,Weihrich(1982)提出 SWOT 矩陣的概念,將內部之優勢、 劣勢、與外部之環境、威脅相互配對,利用最大之優勢、機會,與最小之劣勢、威脅, 以界定出所在之位置,進而研擬出適當的因應對策,分成四種策略型態:(1) SO 策略:

數據

圖  1-1  大氣層中CO2濃度  資料來源: CO2Now.org(2012)  除了氣候議題之外,全球也面臨了能源短缺的問題,一次性能源如石油、煤礦以及 天然氣的存量只能再供應人類一百年左右,因此各國在近年來也開始積極地著手發展再 生能源產業以及有效的發電系統,希望就此降低燃燒石化燃料所帶來的碳排放,以及其 消耗速度。自從日本 3 月 11 日發生地震海嘯,摧毀福島核能發電廠,導致大量輻射物 質外洩,嚴重汙染水、土壤、動植物等事件以來,發展分散式再生能源,以取代核能發 電的呼聲再度響起。
圖  1-2  石化燃料所帶來的排碳量及其分佈  資料來源: CO2Now.org(2012)  近年來倍受各國注目的智慧電網  (Smart  Grid),用來解決各類分散型電源加入電力 系統的障礙,是其主要功能之一。因為網絡中整合了新的 ICT 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儲 能技術、升級的自動化電力系統技術、微電網和互操作性技術,以及電壓和需求回應電 力控制技術等,致使其具備多項功能。包括具有自我修復功能,  進而提升系統可靠性; 將各種電能和儲能技術整合在一起,確保供電穩定;用戶端能清楚掌握用電狀況並自我
圖  2-8  策略性產業選擇分析模式
表  2-4  科技演進過程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刊“99年第3季(7~9月)就業服務統計資訊"主要資料來源為「行政院勞

【5+2產業】亞洲矽谷 電腦資訊技術類 物聯網自動灌溉與排水系統設計班. 【5+2產業】亞洲矽谷

利用 Microsoft Access 資料庫管理軟體,在 PC Windows 作業系 統環境下,將給與的紙本或電子檔(如 excel

亞洲‧矽谷學院 工業技術研究院 資訊工業策進會 產業人才投資方案.

最後特別提出說明,本研究用戶端作業系統為 Win 2000 Professional,伺服 器端作業系統為 Windows 2000 Server 並啟動 Active Directory

圖4 1 整合資訊系統風險 圖4.1 整合資訊系統風險..

利用 Microsoft Access 資料庫管理軟體,在 PC Windows 作業系 統環境下,將給與的紙本或電子檔(如 excel

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EE )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GIPO)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GICE) 電子工程學研究所(GIEE) 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CS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