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民間藝術家數位藝術博物館之建置-以楊英風數位藝術博物館為例---總計畫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民間藝術家數位藝術博物館之建置-以楊英風數位藝術博物館為例---總計畫"

Copied!
1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 ※

※ 台灣民間藝術家數位藝術博物館之建置- ※

※ 以楊英風數位藝術博物館為例 ※

※ ※

※※※※※※※※※※※※※※※※※※※※※※※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89-2750-P-009-001

執行期間:89 年 01 月 01 日至 89 年 12 月 31 日

整合計畫主持人:楊維邦教授

整合計畫共同主持人:柯皓仁副教授

子計畫主持人:楊維邦教授、柯皓仁副教授、張恬君教授、

丁綺萍組長、施仁忠教授、朱淑卿組長、張

惠美組長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執行單位:國立交通大學

中 華 民 國 90 年 2 月 6 日

(2)

目 錄

目 錄...I 圖 目 錄... III 表 目 錄... V 摘 要...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 緣由與目的...1 第一節 緣起...1 第二節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概述...2 第三節 成果報告內容概述...4 第二章 創作原始資料編目、典藏管理與數位化...5 第一節 原始典藏資料分析與整理...5 第二節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藏品分類...5 第三節 訂定數位美術館詮釋資料...6 第四節 典藏品數位化...13 第三章 典藏瀏覽與檢索...15 第一節 簡介...15 第二節 瀏覽功能設計...16 第三節 檢索功能設計...18 第四章 虛擬實境導覽...20 第一節 虛擬實境技術簡介...20 第二節 製作方法...21 第三節 計畫執行成果...25 第五章 網站視覺及美術設計...33 第六章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內容介紹...36 第一節 美術館簡介...36 第二節 藝術家簡介...36 第三節 呦呦作品集...38 第四節 虛擬實境區...42 第五節 出版品介紹...43 第六節 作品檢索區...44 第七節 推廣與教育...45

(3)

第八節 知性遊藝園...46 第九節 藝友發聲區與最新消息...48 第十節 網站分工說明...48 第七章 結論與未來發展...51 第一節 經驗分享...51 第二節 未來展望...53 附錄一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詮釋資料著錄手冊 (初稿) ...56 附錄二 詮釋資料之 XML DTD 與資料庫 Schema ...84 附錄三 人文與藝術的禮讚 — 協力擎天 部份腳本...102 參考文獻...105

(4)

圖 目 錄

Figure 1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各子計畫關連示意圖 ...3 Figure 2 典藏數位化、典藏資訊組織、以及典藏瀏覽與檢索間的關連性 ...15 Figure 3 Metalogy 與資訊組織、瀏覽檢索功能間的關連 ...16 Figure 4 四層式瀏覽功能 ...17 Figure 5 呈現於第四層瀏覽網頁的作品基本資料(以緣慧潤生為例) ...18 Figure 6 海鷗實景 12 張相片(英風景觀現交大) ...22 Figure 7 海鷗實景 360 環場相片(英風景觀現交大) ...22 Figure 8 月明實物 18 張相片(以小見大識呦呦) ...23

Figure 9 Build Bot 程式使用範例 ...24

Figure 10 物件編輯器使用範例 ...25

Figure 11 以影像式虛擬實境展示緣慧潤生(英風景觀現交大) ...26

Figure 12 虛擬實境環場操作功能選項 ...27

Figure 13 以影像式虛擬實境展示月明作品(以小見大識呦呦) ...27

Figure 14 虛擬實境環物操作功能選項 ...28

Figure 15 Active Worlds 瀏覽器環境介紹 ...28

Figure 16 YuYuYang World 之入口畫面 ...29

Figure 17 交大校園工程三館一景 ...29 Figure 18 交大校園浩然圖書館一景 ...30 Figure 19 交大校園工程五館一景 ...30 Figure 20 藝術品 - 緣慧潤生(1) ...31 Figure 21 藝術品 - 緣慧潤生(2) ...31 Figure 22 藝術品 - 緣慧潤生(3) ...32 Figure 23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開場畫面 (以 Flash 製作之動畫) ...33 Figure 24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元素展示 ...34 Figure 25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風格展示 ...34 Figure 26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圖騰展示 (1994 福祿) ...35 Figure 27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中文版首頁 ...35 Figure 28 【美術館簡介】單元之美術設計 ...36 Figure 29 【藝術家簡介】單元之美術設計 ...38 Figure 30 呦呦作品集美術設計 ...39

(5)

Figure 31 景觀雕塑分類表 ...39 Figure 32 不銹鋼景觀雕塑創作列表 ...40 Figure 33 月明之詮釋資料 ...40 Figure 34 月明放大圖 ...40 Figure 35 漫畫系列 ...41 Figure 36 闊嘴仔與阿花仔之出乎意料 ...41 Figure 37 闊嘴仔與阿花仔之出乎意料系列的詮釋資料 ...42 Figure 38 科技山水甲天下 – 月明 ...42 Figure 39 【出版品介紹】單元之美術設計 ...43 Figure 40 太初回顧展之詮釋資料 ...44 Figure 41 作品檢索區首頁美術設計 ...44 Figure 42 檢索所有不銹鋼類型創作的搜尋結果 ...45 Figure 43 火鳳凰的故事(片段) – 答對前的畫面 ...46 Figure 44 火鳳凰的故事(片段) – 答對後的畫面 ...47 Figure 45 雕塑藝術電子賀卡範例 ...48

(6)

表 目 錄

Table 1 本計畫主要參與人員 ...4 Table 2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藏品分類表 ...6 Table 3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詮釋資料 (I) ...8 Table 4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詮釋資料 (II) ...9 Table 5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詮釋資料 (III) ...10 Table 6 【範例一】銅雕山水系列-夢之塔... 11 Table 7 【範例二】景觀雕塑-茁生...12 Table 8 【範例三】版畫電腦合成系列-中元祭...13 Table 9 以小見大識呦呦(環物) 執行成果 ...26 Table 10 各界相關評述中收錄之文章(截至 2001/01/29 為止) ...37 Table 11 各界相關論文中收錄之論文 ...38

(7)

摘 要

資訊科技與通訊網路技術的進步已逐漸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型態、社會結 構、和文明的內涵。隨著網際網路與全球資訊網的盛行,全球正掀起一股資訊數 位化的熱潮,尤其數位圖書館與數位博物館的建置計畫,各國均積極進行之中。 民間藝術家的創作最能反映出一個國家的民族性、人民的生命力、以及風土 民情。然而,囿於經費、技術等等的因素,截至目前為止,在國內鮮少有以民間 藝術家創作為主題的數位藝術博物館。值此數位博物館技術發展漸臻成熟之時, 若能運用相關技術,將台灣民間藝術家的創作予以數位化,並透過網際網路傳 播,不僅能喚醒政府及民眾對這群藝術家的重視、培育全民的藝術氣質、充實心 靈涵養,更能長久流傳,為我們這一代的本土藝術與文化作最好的見證,這也正 是本計畫所要達到的終極目標。 本報告的主旨在說明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專案下 89 年度主題計畫之一 — 「台 灣 民 間 藝 術 家 數 位 藝 術 博 物 館 之 建 置 — 以 楊 英 風 數 位 藝 術 博 物 館 為 例 」 (NSC89-2750-P009-001)的執行成果。由於要將優良的藝術文化資產數位化、從 而建置台灣民間藝術家數位藝術博物館並非一朝一夕所能達成,因此在 89 年度 的計畫中,我們先以楊英風數位美術館的建立為目標,從中探索台灣民間藝術家 數位藝術博物館的核心架構和理想形態,作為後續發展的基礎。在 89 年度的計 畫中,我們已然成功地運用了資訊組織與整理、資訊擷取與資料庫、虛擬實境、 網頁視覺與美術設計、多媒體互動等技術建置了楊英風數位美術館,透過網際網 路無遠弗屆的特性,讓楊英風的創作與哲思能傳播到全世界各個角落。此外,本 年度計畫的執行亦奠定了未來持續發展台灣民間藝術家數位藝術博物館的基礎 以及機制。 關鍵詞:數位博物館、詮釋資料、資料庫、虛擬實境、視覺美感設計

(8)

Abstract

The arts created by folk artists significantly reflect the culture and heritage of a country. These arts should be cherished by any country. In Taiwan, due to the limited resources that folk artists can obtain, nearly no digital museums in Taiwan are focused on making the work of folk artists available on Internet. In order to arouse the attention of the public on folk artists, in 1999 National Chiao-Tung University (NCTU) started a project to acquire original manuscripts of Taiwan folk artists. Additionally, NCTU attempts establishing a digital museum called the Taiwan Folk Artist Digital Museum (http://folkartist.e- lib.nctu.edu.tw). The first collection of the aforementioned project is the masterpieces of an internationally well-known sculptor,

YuYu Yang. As well as collecting the masterpieces of YuYu Yang, NCTU builds the

YuYu Yang Digital Art Museum (http://yuyuyang.e- lib.nctu.edu.tw) for exhibiting the work of YuYu Yang on Internet. In 2000, the Folk Artist Digital Museum and YuYu Yang Digital Art Museum were granted by the NSC Digital Museum Program as one of its Theme Project (NSC89-2750-P009-001).

This report present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Folk Artist Digital Museum and YuYu Yang Digital Art Museum in 2000. We hav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the YuYu Yang Digital Art Museum by using an array of techniques, including metadata, database, virtual reality, WWW esthetic design, and interactive multimedia. Additionally, the experiences obtained in implementing the YuYu Yang Digital Art Museum also facilitat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Folk Artist Digital Museum.

(9)

第一章 緣由與目的

第一節 緣起

任何一個國家的民族性與風土人情最能由其民間藝術家的作品(如民歌、民 間藝術等)展現出來,台灣也不例外。數十年來,台灣因著「經濟奇蹟」與「政 治奇蹟」而名揚國際,世人常謂台灣人民堅忍不拔、開創新局的活力與躍動力乃 是觸發此二項奇蹟的重要因素,而從台灣民間藝術家的作品中最能忠實地表現出 這種促使台灣不斷進步的活力。可惜的是,台灣本土藝術家的創作心血長期以來 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成立的私人美術館(如楊三郎、李石樵、楊英風...等)在 營運上亦未得到政府與企業充分的挹注,是以遭到相當的困境。本土藝術家的創 作是台灣全體人民共同的資產,若無法得到應有的重視,勢必逐漸湮滅,甚至無 法讓後世子孫瞭解我們這一代的風土民情與思想。 值此數位圖書館與數位博物館蓬勃發展之際[10][11][16],若能運用相關技 術,將本土藝術家的創作數位化,並透過網際網路傳播,不僅能喚醒政府及民眾 對這群藝術家的重視、培育全民的藝術氣質與充實心靈涵養,使這些本土藝術家 的創作更能長久流傳,為我們這一代的本土藝術與文化作最好的見證。 交通大學向以電機資訊與理工管理等領域著稱,近年來,為均衡校內科技教 育與人文藝術教育的共同發展,使交通大學成為科技與人文並重的高等學府,乃 成立人文社會學院。配合學校此一長程發展方向,並鼓勵校內的藝術研究風氣, 進一步更為傳承國家文化盡一份力,交通大學圖書館於 1999 年開始推動「台灣 地區藝文創作家手稿徵集計畫」(http://folkartist.e-lib.nctu.edu.tw/collection),擬徵 集台灣藝文創作原稿,成立特藏區(包含美術、舞蹈、攝影、漫畫、音樂、雕塑... 等),並將這些創作原稿數位化,建立台灣民間藝術家的數位博物館。台灣地區 藝文創作原稿的蒐藏,除具有保存文化資產、提昇文化藝術氣息的功能外,並可 作為瞭解台灣地區文學與藝術創作脈動之研究,因此更兼具歷史與時代意義。 為積極推動「台灣地區藝文創作家手稿徵集計畫」,我們首先選擇了與交通 大學有深厚情誼的國際級本土雕塑家 — 楊英風教授 — 的作品為主題,並於 1999 年與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共同成立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 楊英風(1926-1997)教授是臺灣宜蘭人,為世界知名的景觀雕塑與環境設 計專家。楊教授之創作本源為中華民族五千年孕育的文化精髓,並以魏晉自然、 樸實、圓融、健康的生活美學為其景觀雕塑的精神核心。楊教授一生創作豐富且 多樣化,除景觀雕塑之外,尚有版畫、繪畫、景觀規劃、建築設計、雷射藝術等 媒材的創作。更令人津津樂道的是,楊教授樂於提攜後進,常與喜愛藝術的同道 互相切磋,且積極地闡揚並推廣中華民族「真實觀照、緣起依存」的文化智慧和 宏觀的生活美學,也因此,楊教授以「呦呦」為字,畢生以和諧分享的襟懷,以 真善美的造型藝術與生活美學,潛移默化為改善人類的生活與未來貢獻心力。 1996 年,楊教授為交通大學百年校慶,製作大型不銹鋼景觀雕塑創作《緣 慧潤生》,從此與交大結緣。楊教授以《緣慧潤生》象徵宇宙、天地間恆常不變 的定律,自然循環不息以厚生萬物,作為長期以來為國家作育科技菁英的交通大 學之表徵。

(10)

1999 年 5 月間,交通大學為支持國家級雕塑藝術家 — 楊英風 — 創作史料之 研究,多次與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商談關於:共同成立「楊英風藝術研究中 心」、闢設「楊英風景觀雕塑公園」、舉辦「學術研討會」、以及規劃「國立楊 英風美術館」等事宜,並決定以楊教授的創作作為「台灣地區藝文創作家手稿徵 集計畫」的首選典藏。經雙方充分討論、交換意見後,乃決定共同成立楊英風藝 術研究中心,直屬於交通大學圖書館,以期能有系統地整理、典藏、研究楊英風 教授數量可觀的、未曾公開的、珍貴的圖文原始資料,重新窺探楊教授一生各時 期的創作風格及特色,編纂楊教授個人藝術創作歷史,以及透過編輯與出版,宣 揚楊教授的藝術創作理念及美學觀,並落實社會藝術教育、促進當代藝術史之研 究,使國家級雕塑家楊英風的藝術成為當代社會共有的文化財。此舉不僅可嘉惠 交大校內、外的莘莘學子,同時,未來此中心的研究成果也將成為國家、社會中 重要的藝術與人文資產。 本計畫的終極目標在於建置以民間藝術家的創作為主題之數位藝術博物 館,但由於要建置此一台灣民間藝術家數位藝術博物館的工程十分浩大,為了能 在最短的時間內獲致一定的成果,以吸引國人注意到這些民間藝術家的創作,在 89 年度的計畫中,我們先以與交通大學關係密切的台灣國際級雕塑家 — 楊英風 教授的創作為數位化的對象,建立楊英風數位美術館,並奠定建置台灣民間藝術 家數位藝術博物館的核心架構,未來再加以延續至其他的民間藝術家,使台灣本 土藝術家的創作真正成為國家的文化財。

第二節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概述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為一架構在全球資訊網下,擁有高質感美術設計,與具備 交談性、親和力強的藝術網站。在楊英風數位美術館規劃之初,即設定其經營目 標在於以保護楊英風教授原始圖文資料、宣揚教授的人文哲思及藝術創作理念為 基礎,建置兼具深度與廣度的藝術、推廣、教育、研究、諮詢等多項服務,為社 會大眾提供一個無遠弗屆的藝術資訊寶庫。此一經營目標的達成有賴於跨領域人 員的積極投入與長期奮鬥,為此,投入設計楊英風數位美術館的合作單位包含: 交通大學之圖書館(數位圖書資訊、採編與典閱三組)、資訊科學研究所、應用藝 術研究所、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以及國家高速電腦中心,而合作人員則涵括下 列專業: (1) 原始資料與文物所屬領域之專業 — 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2) 技術 支援(圖書、資訊、系統檢索) — 交通大學圖書館、資訊科學研究所,以及國家 高速電腦中心;(3) 網站美術設計及文案呈現—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 依據工作性質,楊英風數位美術館的建置共分成四項子計畫來進行,Figure 1 為各子計畫之關連示意圖。其中,子計畫一由交通大學圖書館負責,其任務為針 對楊英風的原始典藏進行整理、數位化,制訂需要的詮釋資料 (Metadata),及對 典藏品編目。子計畫二亦是由交通大學圖書館負責,其任務為利用子計畫一的編 目成果與數位典藏來建立資料庫,並發展資訊檢索系統;此外,楊英風數位美術 館中的互動式程式撰寫亦由子計畫二負責。子計畫四則由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研究 所與國家高速電腦中心執行,以數位典藏為輸入,運用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 技術建置虛擬實境導覽系統。子計畫三則是由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執行,除 設計楊英風數位美術館的網站畫面之外,並在網站中整合子計畫二與子計畫四之 產出。當然,上述四項子計畫皆與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保持密切聯繫,以期計畫

(11)

成果能與楊英風教授之創作風格相符合。在Table 1中列出參與本計畫執行的主要 人員(由於參與人員眾多,在此僅列出主要人員)。 子計畫一:楊英風創作 原始資料編目、典藏管理與數位化 詮釋資料 數位典藏 子計畫二:數位美術館 資訊檢索系統發展 檢索與管理 系統 資料庫 子計畫四:數位美術館 虛擬實境導覽系統設計 3D繪圖式虛擬實境 導覽系統 影像式虛擬實境 導覽系統 子計畫三:數位美術館 網站美術設計與文案呈現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網站 :資料產出 :資料/應用流向 Figure 1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各子計畫關連示意圖 計 畫 項 目 參 與 人 員 服 務 機 關 系 所 職 稱 計 畫 內 擔 任 工 作 楊維邦 交通大學圖書館 館長 計畫主持人 柯皓仁 交通大學圖書館 副教授兼組長 共同主持人 總計畫 王永賢 交通大學 應用數學系 助理 計畫參與人員 楊維邦 交通大學圖書館 館長 計畫主持人 朱淑卿 交通大學圖書館 講師兼組長 共同主持人 張惠美 交通大學圖書館 講師兼組長 共同主持人 子計畫一 徐千棻 交通大學圖書館 助理 計畫參與人員 柯皓仁 交通大學圖書館 副教授兼組長 共同主持人 李曉玲 交通大學圖書館 助理 計畫參與人員 黃崇瑋 交通大學圖書館 助理 計畫參與人員 黃夙賢 交通大學 資訊科學系 博士班研究生 計畫參與人員 子計畫二 余明哲 交通大學 資訊科學系 大學部學生 計畫參與人員 張恬君 交通大學 應用藝術研究所 教授 計畫主持人 子計畫三 王雅青 交通大學圖書館 助理 計畫參與人員 子計畫四 丁綺萍 國家 高速電腦中心 研究員兼組長 計畫主持人

(12)

計 畫 項 目 參 與 人 員 服 務 機 關 系 所 職 稱 計 畫 內 擔 任 工 作 施仁忠 交通大學 資訊科學系 教授 共同主持人 顧靜恆 國家 高速電腦中心 專案副研究員 計畫參與人員 陳毓哲 交通大學圖書館 助理 計畫參與人員 魏德樂 交通大學 資訊科學系 博士班研究生 計畫參與人員 鍾唯禎 交通大學 資訊科學系 碩士班研究生 計畫參與人員 顏秀真 交通大學 資訊科學系 碩士班研究生 計畫參與人員 陳誌睿 交通大學 運輸管理系 大學部學生 計畫參與人員 釋寬謙 楊 英 風 藝 術 教 育 基金會 董事長 顧問 法琛師 楊 英 風 藝 術 教 育 基金會 專案負責人 計畫參與人員 江如海 楊 英 風 藝 術 教 育 基金會 專案負責人 計畫參與人員 楊英風 藝術研究中心 張玉婷 楊 英 風 藝 術 教 育 基金會 助理 計畫參與人員 Table 1 本計畫主要參與人員

第三節 成果報告內容概述

本成果報告之主旨在說明楊英風數位美術館設計工作的執行狀況,報告內容 組織如下:第二章說明楊英風原始典藏的數位化,以及藉由詮釋資料的制定和實 際編目來達到原始典藏組織及管理的目的; 第三章介紹在資訊組織及編目後, 如何運用編目的成果提供網友瀏覽和檢索的功能;第四章闡述如何運用影像式虛 擬實境和 3D 繪圖式虛擬實境的技巧,提供網友在網際網路虛擬空間中身歷其境 地欣賞楊英風的創作;第五章說明楊英風數位美術館的視覺、美術設計;第六章 則是詳細地介紹楊英風數位美術館的網站架構及內容;第七章則為結論與未來發 展方向。

(13)

第二章 創作原始資料編目、典藏管理與數位化

博物館具有蒐集、典藏文物以達到提供教育與傳播知識的功能。隨著通訊技 術與資訊科技的發展,數位博物館也因應而生。數位博物館的目標為提供大眾經 由網路無遠弗屆的功能來認識、觀賞博物館藏品。因此建置數位博物館的首要工 作是將原始資料作有系統的分析、組織與整理並選用適當的方法予以數位化。 楊英風創作原始資料編目、典藏管理及數位化的任務進行上,乃是以交通大 學圖書館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為核心,配合圖書館採編、典閱與數位圖書資訊組 共同執行。其中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負責原始資料的分析與整理;圖書館採編組 及典閱組負責資料編目與典藏,並和數位圖書資訊組共同發展適用於數位藝術博 物館的詮釋資料;數位圖書資訊組則與子計畫四共同配合,負責將原始資料數位 化。主要的工作項目計有:(一) 楊英風教授原始典藏資料的分析、整理;(二) 訂定數位藝術博物館詮釋資料(Metadata);(三) 針對楊英風原始典藏進行編目; (四) 編制詮釋資料著錄手冊;(五) 典藏品數位化。以下茲就工作進行過程與結 果加以敘述。

第一節 原始典藏資料分析與整理

楊英風教授為國際級的藝術家,其創作類型不但多元而且豐富,除了大量的 雕塑作品外,尚包括版畫、漫畫等作品,而從作品的構思、創作到完成,更衍生 出相當多的資料類型,連同創作圖稿等可分為以下幾類:(一)雕塑、版畫、景觀 規劃等創作作品,(二)藏書,(三)期刊,(四)著作及散篇文章、受訪文章,(五)原 始創作圖稿、手札、說明文,(六)紀錄照片,(七) 音、影帶,(八)電腦磁片、光 碟片,(九)書信,(十)早年的日記,(十一)工作週記,(十二)傳記,(十三)往返公 文,(十四)契約書,(十五)相關紀念物 (獎狀/紀念狀/謝狀等),(十六)楊英風美術 館出版品,(十七)參考工具書等,共達數千件。 為了配合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專案「不鼓勵大量資料數位化」的原則,並期使 本計畫能儘早有成效展現,本年度計畫係以前述(一)、(四)、(十六)為分析與整理 的對象;至於其他類型資料的整理則是以放置於本校之緣慧潤生及其相關資料為 起始。

第二節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藏品分類

如何讓大眾有效的瀏覽、檢索數位博物館的藏品,有賴良好的資源組織與整 理系統。傳統圖書館對於資源的組織,中文圖書通常採用中國圖書分類法,西文 圖書則使用美國國會分類法或杜威十進分類法。由於楊英風數位美術館典藏豐 富,為了將作者創作的精神與內涵有系統地呈現出來,本計畫將楊英風教授的作 品依創作使用的素材與目的分為不銹鋼雕塑、景觀雕塑、環境規劃、銅雕、石雕、 繪畫、浮雕、攝影及哲思等九大類,每大類再依創作風格或表現方式,區分為數 個系列,例如:不銹鋼雕塑分為意象系列、鳳凰系列、宇宙系列、龍鳳系列 … 等, 繪畫分為剪紙系列、速寫系列、插畫系列、漫畫系列 … 等,環境規劃分為庭園系 列、建築系列 … 等,石雕分為大理石系列、花崗石系列 … 等,並以此分類方式提

(14)

供楊英風數位美術館網站上的分類瀏覽(【呦呦作品集】單元)。有關前述楊英風 創作的分類架構請參考Table 2。 類型 代碼 分類架構 類型 代碼 分類架構 ├裸女系列 ├佛教系列 ├耶教系列 ├書法系列 ├銅章系列 ├山水系列 ├文物系列 ├獎座系列 ├意象系列 └鳳凰系列 P 繪畫┬剪紙系列 ├速寫系列 ├線條繪畫系列 ├插畫系列 ├漫畫系列 ├水彩系列 ├水墨系列 ├油畫系列 └版畫┬鄉土系列 ├意象系列 ├雷射系列 └電腦合成系列 R 攝影┬雷射系列 └風景系列 S 不銹鋼┬意象系列 ├鳳凰系列 ├龍鳳系列 ├宇宙系列 ├雷射系列 ├動物系列 └鈦合金系列 L 景觀雕塑┬水泥系列 ├石材系列 ├浮雕系列 ├銅雕系列 ├不銹鋼系列 └木雕系列 F 浮雕┬水泥系列 ├石材(浮雕) 系列 ├花崗石金線雕┬鳳凰系列 │ └佛教系列 ├銅雕┬鄉土系列 │ ├鳳凰系列 │ ├獎座系列 │ ├佛教系列 │ └其他系列 └不銹鋼系列 C 石雕┬大理石材系列 └花崗石材系列 D 環境規劃┬庭園系列 ├建築系列 └其他系列 B 銅雕┬鄉土系列 ├人像系列 A 哲思┬專輯系列 └專文系列 Table 2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藏品分類表

第三節 訂定數位美術館詮釋資料

提供了適切的分類系統後,如何讓使用者能按其需求檢索並認識藏品的特性 呢?傳統圖書館通常採用 Chinese MARC、USMARC 等機讀編目格式來描述資源 的特性,並提供檢索之需。但這些機讀編目格式過於繁瑣,對於非圖書館專業的 人員並不易使用[6],加以博物館藏品種類較之圖書館更為多樣,機讀編目格式 亦不足以描述。隨著網路資源的快速增加,各種描述網路資源的系統即 Metadata 遂因應而生[8]。

一 Metadata

在資訊爆炸的網路環境裡,如何快速且正確地找尋資料乃是一重要的研究課 題,這也是Metadata 之概念出現的主要原因。Metadata 通常稱為” Data about data” 或”Data describes other data”,可譯為資源描述格式,或詮釋資料、元資料、超資 料等名稱,本計畫以詮釋資料稱之。一般所熟悉的詮釋資料,是指在經由資訊組 織與整理工作後,所定出的對藏品資源屬性、內容、特色的描述,目的在促進資

(15)

訊系統中對資源的檢索、管理、分析[1][2][3][4][6][7][8][9]。圖書館界使用已久 的機讀編目格式 MARC 即為一種詮釋資料。其他諸如目錄交換格式(DIF)、政府 資訊指引服務(GILS)、都柏林核心集(Dublin Core)等都是應用在不同領域的詮釋 資料。 詮釋資料的制訂需以藏品的特性為首要考量,而資訊交換與取用的互通性亦 不容忽視,在此前提下,本計畫採開放式的系統交換標準,以都柏林核心集(Dublin Core)為制定詮釋資料的規範,並參考由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資源組織與 檢索規範工作小組(ROSS) 所發展的 MICI-D,定義出符合本計畫所欲建立的臺 灣民間藝術家數位藝術博物館特性的詮釋資料。

二 都柏林核心集

1995 年 3 月線上圖書館電腦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OCLC)與 Natio 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 聯合贊助的研討會中, 經過 52 位來自全球圖書館、電腦和網路方面的學者和專家,共同研討制定都柏林核心集 (Dublin Core) [1] [3],目的是希望建立一套能描述網路資源特色的方法,來協助 資源檢索。都柏林核心集(Dublin Core)具有簡單(僅有 15 個欄位)、延伸性強、非 圖書館專業人員亦容易使用等特性,因此目前已為國際所廣泛使用,且成為制定 數位博物館詮釋資料的標準。

三 MICI-DC

MICI-DC 係由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資源組織與檢索之規範工作小組 (ROSS) 所制定的。ROSS 成立於民國 86 年 3 月,主要工作項目包含:探討博物 館藏品之背景與特性、研究國內外現有之詮釋資料格式、探討詮釋資料與資料庫 及整個系統之關係、以及調查潛在使用者的資訊需求與搜尋行為。MICI-DC 是 以 Dublin Core 的 15 個基本欄位為架構,參考 Dublin Core 的修飾語(Qualifier) 與分析博物館藏品之特性而訂定的,MICI-DC 已應用於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專案 計畫中的多個計畫,包括故宮的書畫、器物與文獻的資源描述[7]。

四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詮釋資料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詮釋資料的制定主要依據 Dublin Core 的 15 個欄位,及 參考已應用於故宮的器物、書畫及文獻的 MICI-DC。為考量未來資訊交換與取 用的互通性,本計畫儘可能地使用 Dublin Core 和 MICI-DC 所制定的修飾語,但 亦兼顧楊英風數位美術館藏品的特性另訂適用的修飾語。目前已完成的計有雕 塑、繪畫、創作圖工程圖、幻燈片照片、錄音帶錄影帶、圖書期刊、手稿等詮釋 資料。Table 3 — Table 5列出我們為楊英風數位美術館所制定的詮釋資料。此外, 為了方便編目人員於著錄資料時有規則可依循,我們也訂定了詮釋資料著錄手 冊,附錄一即為著錄手冊的初稿。 在藏品詮釋資料的登錄方面,本計畫是由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實際執行登錄 工作。為兼顧本計畫執行進度成效及建檔人員的學習與適應性,圖書與期刊的著 錄並未採用圖書館通用的機讀編目格式,而以 Dublin Core 為根基的 Metadata 來 描述。詮釋資料建置採用 ROSS 所開發的能兼容各種詮釋資料的 Metalogy 管理

(16)

系統,目前已完成雕塑 209 筆、環境規劃 21 筆、繪畫與攝影 165 筆、圖書期刊 53 筆的資料著錄,絕大多數楊英風教授著名的創作均已完成登錄。Table 6 — Table 8為將創作依照制定的詮釋資料登錄後,在楊英風數位美術館網站之【呦呦作品 集】單元下呈現的範例。

Element

欄位

Qualifier

修飾語

稿 AggregationLevel 藏品層次 單件/合集 V V V V V V V OriginalSurrogate 原件與否 原件/代替物件 V V V V V V V CulturalNatural 文化/自然 文化/自然 V Type 資源類型 DCType 都柏林核心集選項 1 資料組 2 事件 3 影像 4 互動式資源 5 模式 6 個人/團體 7 實體物件 8 地區 9 服務 10 軟體 11 聲 音 12 文字 V V V V V V V Media 作品類型 V V V V V V V 數量 V V V V V V V 尺寸數據 V V V V V V V 尺寸 尺寸單位 V V V V V V V Format 資料格式 Extent 檔案大小/數量單位 材質 V V V V V V Main 主要題名 V V V V V V V Subtitle 副題名 V V V V V V Title 題名 Alternative 其他題名 (如翻譯題名、土語名) V V V V V 方式 V V V V V V 來源 V V V V Acquisition 入藏(取得) 價格 V V V V V PhysicalDescription 稽核項 附件 V Abstract 內容摘要 V V V V V V V 收錄作品 V Description 簡述 SealType 印記種類 作者款識 (款式、作者章印) V Table 3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詮釋資料 (I)

(17)

Element

欄位

Qualifier

修飾語

稿 展覽名稱 V V V 主辦單位 V V V Exhibition展覽 展覽時間 V V V 展覽地點 V V V 展覽說明 V V V 展覽品名 V V 展品尺寸(cm) V V 展覽作品 展品說明 V V Condition保存現況 1 嚴重破損 2 傷缺 3 破損 4 輕度損傷 5 良好 6 遺失 V V V V V V V Grade評等 1 國寶級 2 重要文物 3 一般 V Notes附註項 V V V V V V V 主要主題 V V V V V V V 技術 V V SubjectDescriptor 控制詞彙 風格派別 V V Subject 主題和關鍵 詞 Keywords關鍵詞彙 (非控制詞彙) V V V V V V V PersonalName姓名 V V V V V V V Dynasty年代 V V V Birthplace籍貫 V V V CorporateBody團體/族 群 V V Creator 創作者 Role角色 (著、繪、製、創作、送 … ) V V V V V V V PersonalName姓名 V V V Dynasty年代 V Birthplace籍貫 V CorporateBody 團體/族群 V Contributor 其他貢獻者 Role角色 (著、繪、製、創作、送 … ) V V V Table 4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詮釋資料 (II)

(18)

Element

欄位

Qualifier

修飾語

稿 Publisher 出版者 V V CatalogingDate 編目日期 V V V V V V V FinishDate 完成時間 V V V V V Issued 出版時間 V V Date 日期時間 Modified 最後修改日期 V V V V V V V RecordNumber 記錄識別碼 V V V V V V V CallNumber 排架號 V V V V V V 文物分類號 V V V V V V V AccessionNumber 登錄號 原始編號 V V V V V V V Identifier 識別資料 URI 一致性資源識別號 V V V V V V V 參考文獻 V V V IsReferenceOf 相關參照 相關作品 V V V Relation 關連 IsPartOf 包含於 V V V V V V CatalogingLanguage 編目語 文 V V V V V V V Language 語文 ItemLanguage 作品語文 V V V V V Ownership 著作所有權 V V V V V V Rights 權限範圍 Location 收藏機構(國家) V V V V V V V Table 5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詮釋資料 (III)

(19)

作品名稱 夢之塔 TOWER OF DREAMS 風格派別 銅雕山水系列 尺寸大小 182×50×29 cm 材質 鑄銅 內容摘要 此作原本為關島觀光區規劃的地標建築物,是建築雕塑化的 最好示範,原先的構想,是在八十七公尺高的〈夢之塔〉內 放置電梯、辦公室、遊樂室、展示室……等,材料為鋼筋水 泥與石材配合,外刻鏤中國雲紋,夜間燈火由雲紋中透空而 出,整體造型如夢似幻。有人形容是唯有在夢中才能想像出 來的景觀雕塑建築物,故名〈夢之塔〉。 創作者 楊英風 作品完成時間 1972 年 相關作品 參考文獻 一甲子工作紀錄展 p.30 牛角掛書 p.43.44.73.147 從突破 裏回歸 p.7.8 景觀與人生 p.119 楊英風不銹鋼景觀雕塑 專輯(再版) 楊英風不銹鋼景觀雕塑專輯(初版) 楊英風 景觀雕塑工作文摘資料簡輯 1952-1986 p.43.44.73.147 楊英 風景觀雕塑作品集(一) 圖 55-圖 62 楊英風景觀雕塑版畫輯 要 楊英風景觀雕塑設計版畫輯要 雕塑東西的時空 p.46 靈藝 參展紀錄 雕塑東西的時空(1998) 著作所有權 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 收藏機構(國家) 交通大學(中華民國) 美國關島觀光遊樂設施計劃(美國) 楊英風美術館(中華民國) Table 6 【範例一】銅雕山水系列-夢之塔

(20)

作品名稱 茁生 哲生 BIRTH 風格派別 不銹鋼宇宙系列 尺寸大小 218×186×97 cm 材質 不銹鋼 內容摘要 宇宙浩瀚 星辰羅列 生命之本 希望之源 萬物涵容 族群居 集 象意沃野 綿延千里 自然孕育 生生不息 創作者 楊英風 作品完成時間 1992 年 相關作品 參考文獻 一甲子工作紀錄展 p.6 中國造型語言探討 呦呦楊英風 展 p.52.53 呦呦楊英風豐實的'95 景觀雕塑 p.32 楊英 風'93 個展 楊英風景觀雕塑 楊英風景觀雕塑選輯(夾頁 式) 緣慧厚生系列 簡潔造型演出 參展紀錄 1992 亞洲國際藝術博覽會(1992) 楊英風'93 不銹鋼個展 (1993) 著作所有權 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 收藏機構(國家) 楊英風美術館(中華民國) 交通大學(中華民國) Table 7 【範例二】景觀雕塑-茁生

(21)

作品名稱 中元祭 風格派別 版畫電腦合成系列 尺寸大小 35.5×24 cm 材質 內容摘要 本作品以線條系列「拜拜」畫作為主體,配合電腦合成技術 繪製而成。 創作者 楊英風 作品完成時間 1995 年 相關作品 參考文獻 太初回顧展 p.31 呦呦楊英風豐實的'95 楊英風版畫個展 雕塑東西的時空 p.57 參展紀錄 太初回顧展(2000) 楊英風版畫個展(1995) 雕塑東西的時 空(1998) 著作所有權 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 收藏機構(國家) 楊英風美術館(中華民國) Table 8 【範例三】版畫電腦合成系列-中元祭

第四節 典藏品數位化

典藏品數位化主要是由圖書館數位圖書資訊組和子計畫四負責。由於楊教授 各類型原始典藏資料約達數千件(原始典藏資料的類型請參考第二章第一節),要 將這些原始典藏資料全部數位化絕非一朝一夕得以完成,在本年度計畫中,我們 先針對創作品本身進行數位化。針對不同媒體素材的原始典藏,我們採用不同的 數位化方式: u 除漫畫外之各類原始創作:均以具有高解析度、廣角鏡頭、全景功能的數位 照相機拍攝或翻拍,再依照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專案中「數位博物館資訊規格 建議」分 Archive、Reference、Thumbnail 等三種不同的功能需求儲存成影像 檔。此部份的影像檔案主要做為楊英風數位美術館【呦呦作品集】單元中, 展現創作基本資料(即詮釋資料)、讓網友對楊教授創作有基本認識之用。本 年度共把近 400 件楊教授創作以此一方法數位化。 u 漫畫類創作:以漫畫原稿或其刊登刊物影印稿直接掃描,再依照國科會數位 博物館專案中「數位博物館資訊規格建議」分 Archive、Reference、Thumbnail 等三種不同的功能需求儲存成影像檔。本年度共把楊教授的漫畫創作共 400 件用此一方法數位化。 u 景觀雕塑:由於楊教授的景觀雕塑強調作品與周遭環境、景觀的契合,所以 若單以數位照相機翻拍作品本身,絕對無法呈現出楊教授在作品中所欲表達 的意境。我們採用廣角鏡頭(Fisheye)照相機以不同視角、不同定點拍攝環場

(22)

相片,並配合「影像式虛擬實境(Image-Based Virtual Reality)」技術呈現。 針對每一件創作所擺設的景點,我們拍攝實景,旋轉相機,每隔 30 度拍一 張相片,共拍攝 12 張相片,再將這 12 張相片連接成單張的 360 度環場相片。 本年度我們共針對 28 件創作、以及楊英風美術館製作了環場相片及影像式 虛擬實境導覽(詳細製作過程請參考第四章第二節)。 u 小型雕塑:銅雕和不銹鋼雕塑是楊英風二種重要創作類型。為了讓網友能夠 從各個角度觀賞楊英風的銅雕與不銹鋼雕塑,我們以一般鏡頭拍攝作品的環 物相片,並配合「影像式虛擬實境( Image-Based Virtual Reality)」技術呈現。 對於每件創作,我們旋轉實物,每隔 20 度拍一張相片,共拍攝 18 張相片, 再將這 18 張相片連接成環物影片(AVI)檔。本年度我們共針對 30 件創作製作 了環物相片及影像式虛擬實境導覽(詳細製作過程請參考第四章第二節)。 u 錄音錄影資料:以高品質的 Encoder 將素材數位化,再依照國科會數位博物 館專案中「數位博物館資訊規格建議」儲存為錄音與動態影像資料檔。本年 度我們是將「楊英風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及「楊英風太初回顧展」的部份精 華剪輯成影片檔,總長度將近 1 小時。為了顧及寬頻與撥接用戶不同的需求, 我們製作了寬頻與撥接二種不同的版本,並透過 Microsoft Media Server 的 Streaming 技術,讓網友能邊下載影片邊觀賞其內容。此部份的成果係放置於 網站中【知性遊藝園】之【知性多媒體之旅】單元(第六章第八節)。

u 相片、底片、幻燈片、創作原稿等:以有高解析度掃描器掃描後依照國科會 數位博物館專案中「數位博物館資訊規格建議」分 Archive、Reference、 Thumbnail 等三種不同的功能需求儲存成影像檔。

(23)

第三章 典藏瀏覽與檢索

第一節 簡介

所謂的瀏覽(Navigation),係指讓閱覽者能夠依據特定的順序觀賞數位美術館 的典藏,就如同我們在參觀傳統博物館時逐一鑑賞擺設在各「展覽區」的典藏一 般。我們所設計的瀏覽功能係以楊教授創作的材質為分類來建構「展覽區」,例 如:不銹鋼區、銅雕區、繪畫區等;在每一區之內,則展出該種媒材的所有作品; 對每一件作品,讓網友閱讀關於該件作品的基本資料(即編目人員依照詮釋資料 格式所著錄的資訊)。 所謂的檢索(Query) ,係指讓閱覽者依據檢索關鍵字詞等方式查詢資料庫, 找尋所需資料。由於楊教授的創作眾多,為了讓閱覽者能快速地找到所要欣賞的 作品,強大且便利的檢索功能亦是必須的。 豐富的數位化典藏、完善的典藏資訊組織、以及友善且功能強大的典藏瀏覽 與檢索服務是一個數位博物館系統所不可或缺的。Figure 2為典藏數位化、典藏 資訊組織、以及典藏瀏覽與檢索間的關連性。首先我們需要將典藏品數位化,並 透過資訊組織來描述該數位化藏品的屬性,這一部份是屬於第二章創作原始資料 編目、典藏管理與數位化的任務;其次,將數位化的藏品及其屬性存入資料庫中, 再由程式自動從資料庫中擷取相關資料組成瀏覽的頁面,或提供閱覽者檢索,這 部份即是本章的重點所在。 典藏數位化 典藏資訊組織 瀏覽 檢索 資 料 庫 Figure 2 典藏數位化、典藏資訊組織、以及典藏瀏覽與檢索間的關連性 詮釋資料訂定之後,編目人員即可據以針對楊教授的典藏進行資訊組織、編 目。我們在第二章曾提及編目人員所使用的編目工具為 Metalogy,這是一套由 ROSS 所開發的能兼容各種詮釋資料的數位博物館典藏編目與管理系統,之所以 採用此套系統,主要是因為 Metalogy 已發展到一定階段,且其編目部份功能大 致合乎本計畫的需求,故直接使用 Metalogy 可節省重複開發類似系統所需的人 力、物力、與時間。然而,由於本計畫進行時 Metalogy 的研發尚未完全完成, 故本計畫只使用到 Metalogy 的編目功能。

Figure 3為 Metalogy 與資訊組織、瀏覽檢索功能間的關係。Metalogy 之所以 能夠支援各種不同的詮釋資料,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其採用 XML 做為詮釋資料交 換的機制。當要用 Metalogy 編目之前,首先必須先讓 Metalogy 知道所使用的詮 釋資料種類,為此,在制定完成一種詮釋資料後,我們必須要將其表示成 XML

(24)

DTD (Document Type Definition),再將此 XML DTD 匯入 Metalogy(Figure 3之 Step 1 & 2)。之後,編目人員便可利用 Metalogy 進行編目的工作 (Step 3)。由於 Metalogy 本身所提供的查詢及瀏覽功能並不符合本計畫的需求,因此我們自行設 計此二項功能,為了在此二項功能中運用 Metalogy 的編目成果,我們將編目成 果以 XML 格式轉出,再匯入資料庫主機中 (Step 4 & 5)。 Metalogy 制定詮釋資料 XML DTD格式詮釋資料的 2. 將XML DTD匯入 Metalogy 3. 編目人員 以Metalogy編目 4. 轉出編目結果 XML 格式的 編目結果 1. 將詮釋資料轉成 XML DTD 5. 匯入資料庫主機 供瀏覽與檢索功能使用 Figure 3 Metalogy 與資訊組織、瀏覽檢索功能間的關連 在本計畫中,我們係採用 Microsoft SQL Server 做為資料庫管理系統,因為 SQL Server 乃一關連式資料庫,與 XML 格式並不相同,故我們撰寫了一個程式 將 XML 格式的編目結果轉成符合 SQL Server 資料庫中所訂定 Schema 的格式。 附錄二為我們所制定的各類型原始典藏之 XML DTD 以及對應於關連式資料庫 的 Schema。

第二節 瀏覽功能設計

瀏覽(Navigation)的功能讓閱覽者依據特定的順序觀賞數位美術館的典藏,就 如同我們在參觀傳統博物館時逐一鑑賞擺設在各展覽區的典藏一般。我們所設計 的瀏覽功能為四層式的架構,如Figure 4所示。第一層以楊教授創作的材質做區 分,一共分為繪畫類、浮雕類、石雕類...等九區(分類法請參見Table 2);第二層 則為該種材質作品所劃分的系列,例如楊教授的不銹鋼作品共有意像、鳳凰、龍 鳳...等七大系列;第三層則是列出該系列下所有的作品;第四層則為單件創作的 說明。 在這四層式的架構中,由於第一、二層的內容都已固定,變動的機會不大, 故都是採用手動編輯 HTML 檔案的方式產生;至於第三、四層,則隨著編目進 度會加入新的資料,所以是由程式自動產生,資料的來源為上一節中從 Metalogy 轉出 XML 格式再匯入資料庫主機內的編目結果。

(25)

Figure 4 四層式瀏覽功能

一般而言,前述產生第三、四層的程式有兩種撰寫方式。第一種是利用 Active Server Page (ASP)之類的網頁程式工具撰寫,在網友瀏覽畫面時動態檢索資料 庫,將檢索結果以 HTML 格式呈現;第二種則是寫成獨立(Standalone)的應用程 式,批次(Batch)產生 HTML 檔案。這兩種方法各有其優劣點:第一種能讓網友 每次都觀賞到最符合現況(Up-to-Date)的資料,但是因為每一次瀏覽都必須重複 執行程式,到資料庫中抓取資料,對資料庫主機的負荷較大;第二種則對資料庫 和 WWW 主機的負荷較小,然而資料一旦有修改,就必須重新執行產生 HTML 檔案的程式,才能讓網友看到最新資料。在本計畫中,我們是採用第二種方法。 如前所述,第四層創作基本資料的呈現是依據編目結果產生的,但是因為在 編目時,我們亦輸入了一些與創作管理相關的資料,我們認為這些資料並非一般 網友感興趣的資料,所以在產生第四層頁面時,我們由編目同仁挑選了對網友較 不銹鋼 銅雕 繪畫 不銹鋼 分類 宇宙系列 緣慧厚生系列 : : 第一層:創作媒材概覽 第二層:各系列概覽 不銹鋼宇宙系列 日新又新 月明 ….. …… ….. ….. Next ﹥ 第三層:系列內創作 一覽表 日新又新 主題: …….. creator:楊英風教授 description:………. 尺寸: ….. 材質:…… 地點:…….. 展覽: xxxxxx、xxxxxxx 作品照片集 相關活動照片集 工程圖 創作圖 手稿 參考圖書期刊 : 第四層:單一創作之 基本資料

(26)

有意義的基本資料,Figure 5為呈現在網頁中的作品基本資料欄位,和這些欄位 的內容(以緣慧潤生為例)。

欄位名稱 欄位內容

作品名稱 緣慧潤生 The Wisdom of the Universe 風格派別 宇宙系列 尺寸大小 660*1300*1300 cm 材質 不銹鋼 內容摘要 「智慧」的創造是源於聞、思、修的涵養,大學教育正式提供最好 環境因緣,已科技資訊與人文哲思培育菁英。欣逢交通大學一百週 年慶,特別以期校風特質為內涵,製作不銹鋼群組雕塑,同慶茂齡, 且賦意學子擘至「緣慧潤生」… … … ...詳全文 創作者 楊英風 作品完成時間 1996 年 相關作品 輝耀 水袖 參考文獻 呦呦楊英風豐實的'95 區域文化與雕塑藝術 參與展覽名稱 交大百年校慶活動 參展記錄 著作所有權 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 收藏機構(國家) 交通大學(中華民國) 楊英風美術館(中華民國) Figure 5 呈現於第四層瀏覽網頁的作品基本資料(以緣慧潤生為例)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網站所欲達到的目標之一是對不同背景的閱覽者提供兼 具深度與廣度的網站內容,為此,我們在設計時,除了讓一般閱覽者在觀賞每件 作品時能夠看到該件作品的相片、尺寸、作品說明、創作年代等基本資料之外, 還希望讓想深入了解楊教授創作的藝術科系學生、學者、從業人員,也能夠看到 與該件作品的設計、施工等相關的進階資料,諸如:作品佈置平面圖、作品佈置 位置圖、作品創作圖、景觀工程設計規劃圖、基礎結構平面圖、說明及北向透視 圖、西北東向透視圖、基礎配筋圖、作品說明牌、作品製作期間照片、相關活動 照片...等,目前我們已初步將此部份的功能納入產生第四層網頁的程式中,但因 涉及龐大資料的數位化及資訊組織的工作,故將其定位為下年度擬進行的工作項 目之一,本年度僅先建立緣慧潤生的進階資料。 除此之外,我們也設計了讓網友在閱覽作品的基本資料時,能串連到此作品 在網站中不同格式的呈現,如環場、環物虛擬實境等。以月明為例,我們在楊英 風數位美術館中為其設計了環場虛擬實境(參見第四章第二節)以及虛擬藝術(參 見第六章第四節)的呈現方式,因此在月明基本資料的網頁中,我們提供了與這 兩種呈現方式的串連。

第三節 檢索功能設計

由於楊教授的創作眾多,為了讓閱覽者能快速地找到所要欣賞的作品,強大 且便利的檢索功能亦是必須的。我們所設計的瀏覽功能係以作品為單位,閱覽者 可利用作品的資料類型、風格系列、材質、作品名稱、參展記錄、收藏機構、作

(27)

品創作年代時間等方式進行檢索。在實作上,我們係以 ASP 為程式語言,直接 運用 SQL 指令來檢索底層的資料庫管理系統。

(28)

第四章虛擬實境導覽

傳統(非數位)博物館中,參觀者可以邊走邊欣賞博物館的內、外部,觀賞 博物館的展示品,並透過解說員的說明,更深入地鑑賞與剖析展品。在數位博物 館中,如讓網路使用者能有等同於傳統博物館的觀賞方式、提供身歷其境的視覺 效果,將能加強數位博物館對網路使用者的吸引力;若再進一步輔以適量的語音 旁白、襯景音樂、動態影像的功能來協助詮釋展品,觀賞的深度及選擇性甚至超 過實際到傳統博物館時所能允許之程度。在數位博物館的環境中若要達到前述理 想,虛擬實境的概念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楊英風的景觀雕塑創作強調與周遭環境的密切結合,假若在數位美術館中僅 展示作品本身,勢必無法讓閱覽者對這些作品所欲表達的意涵有真實的體會。在 另一方面,楊英風的銅雕與不銹鋼雕塑在各個角度呈現不同的風貌,若讓閱覽者 從任意角度均能觀賞作品,如同將作品拿在手上把玩一般,更可使閱覽者細細品 味 這 些 作 品 。 在 本 計 畫 中 , 我 們 應 用 了 虛 擬 實 境 (Virtual Reality)[12][13][14][15][17][18]的技巧將楊英風景觀雕塑與周遭環境結合,提供 閱覽者身歷其境的視覺效果;同時,虛擬實境也能夠達到讓閱覽者從各種不同角 度觀賞楊英風銅雕與不銹鋼雕塑。 虛擬實境的技巧大致上可分為「影像式虛擬實境(Image-Based VR)」與「3D 繪圖式虛擬實境(3D Graphics- Based VR)」二種,經評估後,我們認為在現今的 技術下,前者較為可行,是以在建構楊英風數位美術館的虛擬實境導覽時,我們 主要是採用影像式虛擬實境的技術;然則,我們也以後者設計了一些實驗性的作 品,我們深信隨著電腦與網路技術的進步,全球資訊網環境下的 3D 繪圖式虛擬 實境將有一天成為可能。

第一節 虛擬實境技術簡介

一 影像式虛擬實境

為了讓大眾可透過電腦網路,從不同的角度對楊教授的作品進行觀賞,我們 應用了「影像式虛擬實境(Image-Based VR)」的技巧,將各項作品予以數位化, 並建立具有三度空間感的虛擬博物館。藉由虛擬實境的技術,將作品與周遭環境 結合,提供閱覽者身歷其境的視覺效果,讓閱覽者對這些作品所欲表達的意涵有 真實的體會。 影像式虛擬實境的技巧大致上可分為環場和環物二種。利用影像式虛擬實境 的環場技術,可以讓使用者透過瀏覽器,自行控制遊走於高品質(實景) 360 度環 場影像虛擬實境中,亦可用各種角度觀賞特定物件,或與另外製作的 3D 繪圖物 件互動,讓網際網路多媒體網站更精彩與多元化,本年度所完成的環場影像虛擬 實境作品共分為英風景觀現交大、呦呦鹿鳴遊英倫、網裡神遊楊美術館及美哉高 爾夫球場四大部份,包含近 30 件著名的楊英風景觀雕塑。在另一方面,藉由影 像式虛擬實境的環物技術,使用者利用滑鼠即可在螢幕上,從任意角度觀賞作 品,如同將作品拿在手上把玩一樣,本年度共完成近 30 件楊英風不銹鋼雕塑和 銅雕之環物虛擬實境製作。

(29)

二 3D 繪圖式虛擬實境

3D 繪圖式虛擬實境,所強調的重點在於讓閱覽者欣賞到藝術品的立體感, 以及身歷其境地與藝術品有所互動,讓使用者即使沒有在藝術品的現場,也可以 透過網路即時欣賞藝術品。 本計畫在執行時所採用的 3D 繪圖式虛擬實境應用軟體為 Active Worlds,我 們運用這套軟體,建構出藝術品和其周遭環境,讓使用者可以漫遊在網路的 3D 虛擬世界中,不但與藝術品有即時的互動,且場景的真實感都很逼真,呈現精緻 的透明、光影、遮照、起霧等效果。Active Worlds 與其他類似的軟體相較,即時 互動的速度很快,不會因為透過網路欣賞而有所延緩,且 所走過區域內所包含之 藝術品和周遭環境等元件,都會被系統暫存(Cache)下來,下一次就不需要再重 新讀取了,從而也提升了漫遊於場景中的速度。Active Worlds 所支援的 3D 模型 格式雖非標準的 VRML,但相對地具有二項優點:(1) 描繪與著色的速度上較標 準的 VRML 瀏覽器為快;(2) 提供同時上線之閱覽者聊天的功能,讓閱覽者即時 分享對楊教授創作的感想。

第二節 製作方法

一 影像式虛擬實境

(一) 環場虛擬實境製作

在實作上,我們採用 Reality Studio 軟體(http://www.livepicture.com.tw)。運 用影像式虛擬實境技術建構 360 度環場影像時有三個步驟:(1) 實景拍攝環場相 片;(2) 編輯與連接環場相片;(3) 將環場相片輸入影像伺服器建立互動式導覽。 在實景拍攝環場相片方面,我們使用廣角鏡頭(Fisheye)拍攝實景,旋轉相 機,每隔 30 度拍一張相片。對每個景點,共拍攝 12 張相片,Figure 6是我們對 海鷗實景所拍攝的 12 張相片。拍攝相片時,必須先將相機的角架調至水平。若 沒有把角架調至水平,拍攝出來的相片會有高有低,12 張相片將無法連接成單 張的 360 度環場相片。 在拍攝好實景環場相片後,我們必須將這些環場相片連結成單一的 360 度環 場相片,由於廣角鏡頭的特性,相鄰的兩張相片會有 20%∼30%的重覆部份。 利用這些重覆部份的資訊,使用 Reality Studio 軟體,便能將 12 張相片連接成單 張的 360 度環場相片(如Figure 7)。在連接成單張的環場相片之前,必須先對 12 張照片做編輯,編輯相片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因為亮度和對比的不一致,使連接 好的 360 度環場相片中出現連接的痕跡,我們是利用繪圖軟體(如 PhotoShop、 PhotoImpact 等)調整 12 張照片的亮度和對比,使其一致。最後,再將環場相片 輸入影像伺服器建立互動式導覽。為了讓使用者在觀賞環場虛擬實境時能連結到 作 品 的 詮 釋 資 料 , 我 們 還 在 作 品 上 附 加 了 連 接 到 作 品 詮 釋 資 料 的 超 連 結 (Hyperlink)。

(30)

Figure 6 海鷗實景 12 張相片(英風景觀現交大) Figure 7 海鷗實景 360 環場相片(英風景觀現交大)

(二) 環物虛擬實境製作

與環場虛擬實境相同,我們亦採用 Reality Studio 軟體來製作環物虛擬實 境。運用影像式虛擬實境技術建構環物作品時有三個步驟:(1) 實物拍攝環物相 片;(2) 編輯與連接環物影片;(3) 將環物影片輸入影像伺服器建立互動式導覽。 在拍攝環物相片時,我們使用一般鏡頭拍攝實物。我們將楊英風作品放置於 一可旋轉的平台上,旋轉實物,每隔 20 度拍一張相片。對每個實物,共拍攝 18 張相片,Figure 8是我們對月明所拍攝的 18 張相片。在拍攝相片之前,我們必須 將相機的角架調至水平,若角架未調成水平,18 張相片將無法連接成 360 度的 環物影片(AVI 檔),這是因為 18 張相片有高有低的緣故。 在 18 張相片拍攝完畢之後,我們必須先利用繪圖軟體調整 18 張照片的亮度 和對比,使其一致,以便讓 360 度環物影片在播放時能夠順暢。然後使用 Reality Studio 軟體,將 18 張相片連接成單張的 360 度環物影片。最後再將環物影片輸 入影像伺服器建立互動式導覽。

(31)

Figure 8 月明實物 18 張相片(以小見大識呦呦)

二 3D 繪圖式虛擬實境

如前所述,本計畫是使用 Active Worlds 軟體做為 3D 繪圖式虛擬實境的應用 軟體,Active Worlds 為一多人互動虛擬實境導覽軟體。Active Worlds 為主從式 (Client-Server)架構,伺服器端(World Server)儲存場景模型並提供用戶端使用者 線上聊天的功能;用戶端則為一獨立於 WWW 瀏覽器之外的應用程式(Standalone Application),使用者透過用戶端的應用程式連結到 World Server,由 World Server 將場景模型下載至用戶端。

在本計畫中,我們是以擺設在交通大學校園的緣慧潤生不銹鋼景觀雕塑做為 3D 繪圖式虛擬實境的主題。以下我們介紹 3D 繪圖式虛擬實境中場景與藝術品 的建構過程,大致分成幾個步驟:

(一) 3D 模型元件之建構

我們利用 Truespace 以及 3D Studio Max 等 3D 模型建構軟體,來製作出 場景和藝術品的模型。在場景方面,我們建構出交通大學部份校園,包含圖書館、 工程三館、工程四館 … 等。由於這些場景都是要讓使用者即時下載、觀看,所以 在製作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得分析出場景中,哪些基本模型可以重複使用, 然後將場景用這些基本元件建構出來,因為若我們能夠重複使用一些基本模型的

(32)

話,如此當構成場景的基本模型種類愈少時,則下載模型時所花費的時間就愈 少。所以我們建構出來的模型都是一些最常使用到的模型,且構造簡單又能夠表 現出各種景物。在樹木、花方面,由於 Active Worlds 支援 Billboards 的技術,也 就是只要指定樹木、花所要用的圖片,以及一張 Mask 當作 Filter,就可以建構 出像是活動看板一樣,不管閱覽者轉那個方向,都可以正確的看到樹木的正面。 至於藝術品方面,由於我們希望能精細地表達出楊教授多樣性、且富變化 的創作,因此是由較精細的模型建構方法所建構出來的。我們是以楊英風教授的 原始創作圖為依據,重新根據其製作的比例建構出來。 另外,場景中每個東西的相對比例是很重要的,所以在 3D 模型建構軟體中, 都要注意到真實物體的比例,加以建構模型。

(二) 材質貼圖

為了讓建構出來的模型能夠更接近真實的景物,我們在真實世界的交大校園 場景中,選取適當的景物,拍攝照片。在照片數位化後,再利用 Photoshop 對照 片做取樣及修改,製作出適當的圖片,當作模型的材質,進行貼圖工作,讓模型 能夠透過簡單的造型,以及真實的材質,表現出更真實的虛擬場景。

Figure 9 Build Bot 程式使用範例

(33)

Figure 10 物件編輯器使用範例 在製作完成 3D 模型元件和材質貼圖後,我們使用 Build Bot 這個程式,以 基本模型建構出重複性的東西。概念上,我們指定基本模型元件為何、每隔多少 公尺要建構出一個模型、以及往哪個方向有多少個模型要重複,如此可以正確地 將模型置入虛擬場景中。此外,對於場景中的每個模型,我們都可以設定其物件 編輯器,對每一個模型做上下、左右、前後之移動,也可以對它執行旋轉、複製 跟移除等動作。Figure 9為利用 Build Bot 建構 3D 環境的範例,Figure 10則為物 件編輯器的使用設定範例。

第三節 計畫執行成果

一 影像式虛擬實境

我們運用了影像式虛擬實境技術製作了英風景觀現交大、呦呦鹿鳴遊英倫、 網裡神遊楊美館及美哉高爾夫球場四大部份環埸的導覽以及以小見大識呦呦的 環物導覽,這些成果都呈現在楊英風數位美術館的【虛擬實境區】單元中(第六 章第四節)。 u 英風景觀現交大(環場):以擺設在交大校園的緣慧潤生、海鷗、龍賦、水袖、 夢之塔、南山晨曦、祥龍獻瑞、正氣、月明、茁生等十件作品為主題。 u 呦呦鹿鳴遊英倫(環場):以 1996 年英國倫敦皇家邀請展的參展作品:正氣、 和風、回到太初、水袖、常新、龍賦、輝躍、龍嘯太虛、太極、喜悅與期盼、 宇宙與生活、月明等十二件作品為主題。 u 網裡神遊楊美館(環場):以台北市南海路上的楊英風美術為實景,排設其內 所保存的大量楊英風創作,以地下一樓至三樓分樓層呈現。 u 美哉高爾夫球場(環場):以擺設在台中豐原的全國高爾夫球場內之擎天門、 有容乃大、鬼斧神工、造山運動、和風及正氣等六件作品為主題。 u 以小見大識呦呦(環物):完成作品可分為不銹鋼和銅雕兩大部份,如Table 9

(34)

所示:

不銹鋼雕塑作品

宇宙系列 月明、月恆、宇宙與生活、常新、喜悅與期盼、輝躍、銀河之旅 鳳凰系列 天下為公 意象系列 和風、水火同源、分合隨緣 龍鳳系列 祥龍獻瑞、龍嘯太虛、龍賦、飛龍在天

銅雕作品

祼女系列 火之舞、春歸何處、擲 意象系列 南山晨曦、海鷗、太極 山水系列 水袖、正氣、夢之塔、有容乃大、鬼斧神工 鄉土系列 稚子之夢、驟雨(穿蓑衣) 書法系列 石頭 Table 9 以小見大識呦呦(環物) 執行成果 Figure 11 以影像式虛擬實境展示緣慧潤生(英風景觀現交大) Figure 11為英風景觀現交大之成果展示。使用者在參觀交大校園作品時,可 利用右下方的交大校園地圖了解各展品在交大校園擺放的位址。基本上每一個藍 點所在均擺放了一個楊英風的作品,當游標移至藍點上方時,藍點會變紅點並且 在右上方顯示該景點的作品照片,以供使用者預覽。在點選藍點之後,左方電視 造型的區域內會出現該景點的 360 度環場影像,點選環場影像中的作品本身尚可 串連至該件作品的詮釋資料。Figure 11是以緣慧潤生的環場影像為例。 如前所述,我們是採用 Real Studio 軟體來製作影像式虛擬實境。使用者在 觀賞時必須先安裝 Live Picture 的 Plug- in。當使用者進入環場虛擬實境區時,如 果左方電視造型區中沒有出現環場相片,使用者必須先下載 Live Picture Viewer Plug- in,安裝後即可觀賞。剛進入環場虛擬實境區時,電視造型區中的環場影像

(35)

會自動導覽,此時若將滑鼠指標在區域中任何地方點選,將切換至人工操作模 式。點選電視造型區左下方之功能選單鍵,使用者將看到Figure 12之功能選項: u 當滑鼠指標呈現四方箭頭的符號時,表示可按住滑鼠,上下左右環場瀏覽。 u 當滑鼠指標變成手指頭時,代表滑鼠所在位置可供點選,可連結至另一景 點,或連結到作品的詳細解說以進一步觀賞該作品。 u 如果想觀賞更細部的場景畫面,可按住 SHIFT 鍵,放大實景;也可按住 CTRL 鍵,拉遠視角觀賞全景;如果按下 SpaceBar(空白鍵),場景上所有的連結便 會呈現。 Figure 12 虛擬實境環場操作功能選項 Figure 13 以影像式虛擬實境展示月明作品(以小見大識呦呦)

(36)

Figure 13 為以小見大識呦呦的成果展示,使用者可以 360 度觀賞創作物件。 與環場影像區類似,點選功能選單鍵之後,使用者可看到Figure 14之功能選項, 以進一步放大、縮小、或旋轉物件。

Figure 14 虛擬實境環物操作功能選項

二 3D 繪圖式虛擬實境

Figure 15 Active Worlds 瀏覽器環境介紹

開啟 Active Worlds 的瀏覽器後,我們可以從 ”世界列表 “欄中找 YuYuYang world 的 icon,滑鼠左鍵按兩下後,就可以進入 YuYuYang 的虛擬世界中,利用 鍵盤上下左右鍵,可以做前進、後退、左右之移動,上下左右鍵加上 Ctrl 鍵,可

HTML 網頁 3D 場景

文字交談區 3D 世界列表

(37)

以加快移動的速度,上下左右鍵加上 Shift 鍵,可以穿透景物。Figure 15是 Active Worlds 瀏覽器環境之介紹。

Figure 16 — Figure 22為透過 Active Worlds 的瀏覽器所呈現出來的畫面:畫面中是 以藝術品 — 緣慧潤生為虛擬世界的中心點,右手邊是浩然圖書館,左手邊是工程 三館。

Figure 16 YuYuYang World 之入口畫面

(38)

Figure 18 交大校園浩然圖書館一景

(39)

Figure 20 藝術品 - 緣慧潤生(1)

(40)
(41)

第五章 網站視覺及美術設計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的經營目標在於以保護楊英風教授原始圖文資料、宣揚教 授的人文哲思及藝術創作理念為基礎,建置兼具深度與廣度的藝術、推廣、教育、 研究、諮詢等多項服務,為社會大眾提供一個無遠弗屆的藝術資訊寶庫。為達此 一目標,必須從網站的美術與視覺設計,以及網站的內容二方面著手。簡而言之, 在網站的美術與視覺設計上,必須要能夠反映楊教授的風格;在網站內容方面, 則必須深度與廣度並重,兼及藝術欣賞與藝術教育,使一般大眾、藝術相關科系 的學生,以及藝術從業人員均可從此網站上得到不同的收穫。在本章中,我們將 闡述楊英風數位美術館的美術設計風格,而在第六章中我們將說明網站的整體內 容。 優質網站美術設計的必要條件之一是要與其欲表達的主題相契合,楊英風數 位美術館的美術設計亦秉持此一原則,期能:(1) 表達楊教授「天人合一」的宏 觀美學,以及「尊天敬地」與「無我」的哲學思想;(2) 呈現科技、歷史、宗教、 藝術化合的風貌,融合傳統與突破、展現日新又新的藝術精神,以反映楊教授勇 於嘗試各種媒材的精神。在訂定楊英風數位美術館美術風格的步驟上,我們首先 是瀏覽相關數位博物館並收集相關文獻,由這些相關網站及文獻中得到啟發,並 深入了解楊英風的哲思與風格,終於設定楊英風數位藝術博物館基調 — 以親切、 高品質感為目標,再進而草擬網頁視覺構成。 楊教授以最本土的意識型態及最前衛的藝術理念為基礎,創作出兼容自由 的、智慧的作品。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我們終於可將讓楊教授的藝術創作、理 念、作品、美術觀以及相關研究報告能夠廣為流傳,並讓全球人士隨時隨地皆可 取得,故希望來到數位美術館的瀏覽者能以莊嚴而懷念的心情,欣賞這位已故藝 術家豐富而精闢的創作。為此,我們以 Flash 設計了數位美術館開場動畫,開場 的音樂鑼聲一如楊教授震撼人心的雕塑,屏息隆重地拉開楊英風數位美術館的序 幕(Figure 23)。 Figure 23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開場畫面 (以 Flash 製作之動畫) 以下,我們分別就網站的元素、風格、圖騰、機能等各方面來探討楊英風數 位美術館網站之美術設計。 u 元 素(Figure 24):強調自然與人性的結合。網站中的元素多取自楊教授的作

(42)

品、手稿、親筆簽名、照片 … 等相關影像,並運用科技藝術,讓楊教授創作 之既有元素自然而充份地在藝術現代化的網路世界中展現。我們希冀讓網頁 亦能自成一景觀,並且使閱覽者清楚地認識楊教授不同類型作品中所蘊含之 潛在意識與訴求。例如Figure 24為楊英風教授親筆所繪之一份工程圖,不斷 地出現於數位美術館中做為背景圖之用。 Figure 24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元素展示 u 風 格(Figure 25):注重古典的創新與現代化。無論是作品本身、相關文字資 料、應用的影像、增添的色彩、以及必要的資訊活動,均遵循楊教授一貫強 調的自然、樸實、圓融、健康。中國式庭園的素雅為網頁之特色,採用綠、 灰、棕等色調構出寧靜和諧的景境,用以撫平調和人的情緒。 楊教授認為中國人對色彩的追求不在於絢麗燦爛,而主要著眼在光線對景物 的變化,於無色中求色,注重自然界本身的豐富多變。本此原則,我們在設 計時不輕率地將作品搬進網頁中,且運用簡化之架構來彰顯美術館之主題; 透過相關的元素以輝映網頁主題,並取適當色彩觀感及視覺透性、顯揚其作 品與網頁主題特色的手法,來求得傳統古典及創新視覺的平衡點。 Figure 25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風格展示 u 古 典 的 圖 騰 (Figure 26):決定楊英風數位美術館企業識別系統,以呦呦鹿鳴 為 CI,以歷代名書法家集字為標準字。運用楊教授創作之版畫《福祿》(取 「鹿」諧音)為 CIS 圖騰,鹿鳴聲與教授的字「呦呦」是為相仿聲,將其座 落在網頁,隱含簡單互喻的意義和玄機。

(43)

Figure 26 楊英風數位美術館圖騰展示 (1994 福祿)

u 機 能(Figure 27):採人性化設計與視野美化兼顧。以色彩、構圖、字體,將 楊教授作品的種類與數目在導覽時清楚表達,使閱覽者不致迷失,並達佈局 上配置的趣味及妥善,提供使用者豐富充實、有條理的閱覽。

數據

Figure 3為 Metalogy 與資訊組織、瀏覽檢索功能間的關係。Metalogy 之所以 能夠支援各種不同的詮釋資料,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其採用 XML 做為詮釋資料交 換的機制。當要用 Metalogy 編目之前,首先必須先讓 Metalogy 知道所使用的詮 釋資料種類,為此,在制定完成一種詮釋資料後,我們必須要將其表示成 XML
Figure 4  四層式瀏覽功能
Figure 6  海鷗實景 12 張相片(英風景觀現交大)  Figure 7  海鷗實景 360 環場相片(英風景觀現交大)  (二)  環物虛擬實境製作  與環場虛擬實境相同,我們亦採用 Reality Studio  軟體來製作環物虛擬實 境。運用影像式虛擬實境技術建構環物作品時有三個步驟:(1)  實物拍攝環物相 片;(2)  編輯與連接環物影片;(3)  將環物影片輸入影像伺服器建立互動式導覽。  在拍攝環物相片時,我們使用一般鏡頭拍攝實物。我們將楊英風作品放置於 一可旋轉的平台上,旋轉實物,每
Figure 8  月明實物 18 張相片(以小見大識呦呦)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收費原則 :CCC Code前6碼相同者歸為1類 登錄10個類別以 內收費 NT$5,000. 超過10個類別每類加收費 NT$1,000(超過部分)

【5+2產業】亞洲矽谷 電腦資訊技術類 物聯網自動灌溉與排水系統設計班. 【5+2產業】亞洲矽谷

(Auberge de Ganne),今日已經成了一間博物館,館內收藏著一

三、網際網路註冊報名登錄之球衣號碼,不得更改。球衣號碼總教練為 30 號,教練分別 為 29 號及 28 號,行政管理人員為 27 號,球員為 1 號至 22

IRB 編號 SC19025A 計畫主持人 吳明儒 通報次數 1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歷史與文化的縮影,也是認識一座

在數位系統中,若有一個以上通道的數位信號需要輸往單一的接收端,數位系統通常會使用到一種可提供選擇資料的裝置,透過選擇線上的編碼可以決定輸入端

一、成績計算:以術科實作及面試之原始分數計算,術科實作成績佔 70%,面試成績佔 30% (術 科實作原始分數*70%+面試原始分數*30%,分數四捨五入至小數點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