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體驗教育融入校訂必修課程之規劃與實施 / 79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體驗教育融入校訂必修課程之規劃與實施 / 79"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體驗教育融入校訂必修課程之規劃與實施

張文耀 臺中市立長億高級中學學務主任

一、 前言

體驗教育在臺灣已經實施20 多年,在公司行號的企業增能及大學端人才培 育,針對團隊合作、溝通信任都有不錯的成效(謝智謀、許涵菁,2011)。近些 年學校課程也把體驗教育融入於課堂中,但多屬於活動性質,雖在短時間的反應 極佳,但長時間對學習的具體成長就有待商榷。體驗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學習者 經歷一個活動或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活動內容,在活動過後或活動中經由引 導者或老師的引導,讓學習者透過活動情境去反思,然後產生學習,進而 應用在現實的生活裡面(謝智謀、王貞懿、莊欣瑋,2007)。 本文將介紹完全中學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以下稱新課綱),將 「體驗教育」融入於校訂「探索冒險」特色課程中,結合探究實作精神展現出第 四與第五學習階段的學習內容,以實踐「志工學習」與「社區服務」的校訂六年 一貫學生圖像,形塑學校教育願景及強化學生適性發展。另外分享課程發展歷程 與團隊發展脈絡,六年一貫校訂課程規劃,課程規劃困境與解決方法,課程實施 評量與成效,作為個教育單位將「體驗教育」融入於新課綱之參考。

二、 課程發展歷程與團隊發展脈絡

課程發展動機緣起於升學導向的年代中,學生被動、抗壓力差、怕冒險、 韌性不足、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相繼產生。團隊體悟到要改善目前學生被動、抗 壓差、缺少冒險等特質,就必須重頭開始並導入不同的課程元素來刺激學生的改 變,讓課程能走出教室。因此開啟「體驗教育」在校園內深耕茁壯的歷程,進一 步結合九九課綱與十二年國教理想,規劃出提升學生主動、冒險、珍惜與挑戰精 神,展現出第四與第五學習階段的學習歷程與多元表現。 團隊歷經 99 課綱的銜接,100 學年度起以高中多元選修出現在校園中,經 「醞釀期」將大學端攀爬課程帶進校園,引起學校老師們關注。102 學年正式成 立2 人教師專業社群團隊,由領頭老師協助教導團隊成員教學能力,邀請國內專 家到校指導,並以公開觀課與議課方式做教學增能,進行課程的規劃與安排,經 歷「發展期-第五學習階段-六大能力養成」與「轉型期-第四學習階段-品德教育 之班級經營」,讓六年一貫課程實施更加成熟。 團隊所發展的課程於103 學年度參加全國高中「學校本位特色選修課程教學 計畫及實施」徵選活動中,獲選為優良範例課程教學計畫,104 年榮獲教育部教

(2)

學卓越團隊組佳作、105 學年榮獲 KPT 國際課程認證特優獎、106 年榮獲臺中市 政府教學卓越團隊第三名。團隊成員也從2 位教師增加至 107 學年度 9 位教師進 行專業社群運作,至今課程已至「成熟」階段。為了搭配新課綱的課程精神,於 108 學年度起演進成為「一步體驗、挑戰超越」六年一貫課程,課程的精神以「深 度體驗、高度挑戰」為基石,結合「高感性、高體會」的感知為發展重點,培養 學生「自發」、「互動」、「共好」的挑戰力。 團隊認為因應新課程所面臨的困難,提供解決方案最好要引進外部資源。因 此自103 學年度起首先與大學做課程合作與諮詢,也引入戶外探索機構做課程交 流與師資訓練,105 學年起又與學校鄰近大學人資系做人才育成與授課教師證照 考照,為了讓團隊充分有試煉課程機會,106 學年度起協助中部知名大學推廣教 育中心,進行偏鄉探索體驗教育推廣合作。

三、 六年一貫校訂課程規劃

課程發展緣起於100 學年高中多元選修課程,精進至 108 學年度的第五學習 階段,並結合第四學習階段的彈性學習課程,從「現代公民」轉換成六年一貫「終 身學習者」,將「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主軸,進而將自主學習、溝通互動與 社會參與的學習帶出課堂外,將體驗教育的「做中學、學中覺、覺中做」的操作 方式,設計出「五大核心素養」的養成,且結合校訂學生圖像,實踐「服務志工」 與「社區參與」為課程目標。課程經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討論與審查通過後,於 108 學年起成為六年一貫特色課程,正式將「體驗教育」實施於校園中。 圖1 學生圖像 課程的素養規劃在落實十二年國教終身學習者的精神,以學習經驗為導向, 藉由實作學習中去建構經驗,將隱性特質轉換成具體能力,強調六年一貫五大素 養能力建構,並能對應出新課程核心素養、校本素養及課程學生圖像,讓學生能 在第四、五學習階段能留下學習歷程與多元表現。其五大核心素養內涵說明如下:

(3)

探索力:培養學生「勇於接受各項挑戰」。 ◆ 合作力:培養學生「互助完成挑戰」。 ◆ 關懷力:培養學生「關心小隊夥伴之挑戰」。 ◆ 表達力:培養學生「發表挑戰成果」。 ◆ 解決力:培養學生「帶領小隊完成挑戰」。 第四學習階段課程設計以鼓勵自主學習、同儕互學與團隊合作為主軸,能理 解與關心社區、社會、國家、國際與全球議題。課程採議題探究班級經營與團體 動能為主題方式,實施每學期八堂課,融入於彈性學習課程中,主要在讓國中端 同學在體驗時的溝通與合作,相互關懷支持並解決問題,藉由活動中鍛鍊身體的 靈敏與協調能力並在自我探索與合作的過程中達成班級經營成效,進而提高班級 向心力與榮譽感,並結合新課綱「道德教育與公民意識」,培養學生民主素養與 法治觀念,主動參與公益活動,關懷生命與生態環境。 圖2 第四學習階段課程架構 第五學習階段課程設計則以學生的學習銜接、身心發展、生涯定向、生涯準 備、獨立自主等,精進所需之核心素養、專門知識或專業實務技能為主軸,設計 系統化的課程模組,來培養高中端學生養成五大核心素養能力,促進學生自我探 索、互動合作、關心關懷、表現自我、解決問題等能力養成。實施於校訂必修二 學分,同時也在幫助學生去執行自主學習規劃,並建構課程中的多元及豐富學習 歷程檔案。

(4)

圖3 第五學習階段課程架構

四、 課程規劃困境與解決方法

課程規劃主要考量完全中學六年一貫課程統整與學生特質,教學團隊體悟到 要改善目前學生被動、抗壓差、缺冒險等特質,必須重頭開始並導入不同的課程 元素來刺激學生改變。因此結合十二年國教推動,重新訂定校訂課程的發展願景 及學生圖像,最終以實踐志工服務與社區參與為目標。 課程實施運用了探究實作的方式,結合體驗活動精神,搭配挑戰冒險遊戲為 課程的內容,在數年課程實行與規劃中,也面臨許多的困難:例如108 課程鷹架 如何搭建?課程是否符合學生未來升學進路?團隊所規劃的課程,內容是否符合 學生需要?課程架構應該如何形成?課程與新課綱的素養如何結合?教學環境 與設施是否足夠?評量尺度是否客觀事實?外部資源如何去挹注課程實施?是 否要請專家諮詢提供意見?課程實施時學習紀錄編寫是否具連貫性與課程目標 是否一致?六年一貫課程規劃師資是否足夠等問題?師資的培育與養成?行政 團隊是否能提供教學所需之資源?學校教師如何去看這門課程? 團隊認為要解決上述問題,最做好的方法就是成立教師專業發展社群,廣邀 具共同理念的老師加入社群中,在長時間的社群運作下,藉由邀請大學端或業界 的專家學者協助課程開發、諮詢,讓團隊師資增能,同時團隊也運用每週2 節共 備時段進行備課、觀課及議課,針對所面臨的問題或狀況,充分討論,排列出優 先順序,以尋求解決方法,也邀請學校行政團隊與會參加,協助解決行政上的問 題,例如:共同備課時間、經費如何提供、場地如何增建等協助,提供我們解決 問題的最佳方法。 同時團隊也利用專案計畫的申請與執行,注入經費,逐年擴建教學場域與設 施,添購教學器材與設備,有計畫安排團隊增能並試煉教案與教材,並定期與大

(5)

學端學者及業界專家討論。教學團隊從 103 學年起至今 108 學年度藉由社群運 作,共同產出與課程教學手冊,內容從平面課程、低空課程而到高空課程,也重 新建構教學環境與設施,設置高、低空學習場域及平面創課教室,進而將六年一 貫課程發展成為學校特色課程,也邀請鄰近學校師資加入團隊,共同一起推動「探 索體驗教育」。

五、 課程實施評量與成效

學生學習評量採用五大核心能力指標雷達圖,依據客觀評量結果展現出學生 學習成果,讓學生充分瞭解自已所擁有的能力指標高低,每一核心能力向度刻劃 出5 等級,每一等級 4 分,合計 20 分,內容區分為課程小評量 6 分、活動小評 量6 分及總結性評量 8 分,組成一個核心能力向度量尺分數。搭配五大核心能力 雷達圖所展現的成績,延伸落實實踐「志工服務與社區參與」志工服務學習,並 將學習的能力轉換於日常生活中,因此規劃出學生在校時間完成30 小時以上的 校內、校外或國外服務學習紀錄,藉由服務學習紀錄的落實,以精進學生面對自 我探索、合作互動、關懷環境、溝通表達、解決問題的五大核心能力養成與精進。 新課綱之精神以「自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 的學習者。為了能讓課程更加貼切新課網之精神,鼓勵自主學習、同儕互學與團 隊合作,課程強調學生整體的學習歷程,產出多元的學習紀錄與作品,團隊規劃 出課程學習單、闖關單、考驗單或書面報告。在第四學習節段的學習成效中,主 要以學生的起點行為為出發點,記錄學生課前與課後體驗心得,並追蹤學生一個 月後的延宕情形,同時也設計學生與家長共同填寫的回饋單,充分讓學生與家長 了解課程實施並觀察學生改變的情形。 圖4 第四階段課程學習問卷暨家長回饋單

(6)

第五學習階段的學習成效則在展現「五大核心素養」,藉由課程的實施詳細 記錄課程小評量、活動小評量與總結性評量的實施脈絡與紀錄,學生的反思也是 課程操作的重要回饋,留下學生初期與最終之改變。在學習過程中上傳18 份學 習成果,以符合大學端人才需求。同時為了實踐校訂的願景「志工服務與社區參 與」,讓學生能在自主規劃中投入志工學習,特別安排國內、外學習場域,讓學 生以具體的行動投入社區服務,希望學生能將學習的能力轉換於日常生活中,以 具體行動去關懷環境與社會,成為具有社會適應力與應變力的終身學習者。 圖6 第五階段課程學習學生作品暨學習歷程檔案

六、 未來展望與省思

課程的開發,從一個人到一群人一起走,有歡樂、疑惑,也有想放棄的時候, 團隊總是在每堂課程實施後,從孩子們的眼神中,看到歡悅與鼓勵,也從師長們 對課程的支持與肯定,給團隊往前邁進的動力,沒有孩子們與全校師長的陪伴, 很難走到今天。所以為了孩子們,團隊會持續經營六年一貫校訂特色課程,擴大 團隊的成員組織,並持續透過共備社群,進行課程反思與改進。 未來課程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團隊希望從「強化課程精緻、推動跨校 合作、課程永續經營」三方向來推動進行,以具體的策略是從素養能力的培養與 精進為目標,讓學生能將能力帶著走,並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同時結合鄰近學校 進行師資與課程合作交流,推動跨校選修課程。已經有許多學生希望我們可以提 供實練的學習內容與海外探索實查,這部份在109 學年度起我們將進行八所偏鄉 國小服務學習計畫,將學校課程所學核心能力內化至服務學習計畫中,執行偏鄉 課程推廣及提供學生實作演練機會。 新課綱實施,對學校帶來極大衝擊,必須從學生的需求中找到方向,從團隊 的合作找到發展路線,也從實際的運作中開發出學校本位課程,課程也已經成為 校訂六年一貫課程的開發模式,更已經感染到學校其他學科領域,累積的經驗可

(7)

以提供其他領域一起迎接新課綱的實施,團隊也非常願意將課程推廣至其他學 校,讓大家一起來轉動教育,共同拓展出更多元、更符合未來教育需求的課程。 (本文已經取得團隊同意公開刊登) 參考文獻  謝智謀、王貞懿、莊欣瑋(2007)。體驗教育從 150 個遊戲中學習。臺北: 亞洲體驗教育協會。  謝智謀、許涵菁(2011)。體驗教育從 150 個遊戲中學習Ⅱ。臺北:亞洲體 驗教育協會。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如善用學時、課程和教學上運用「有機結合、自然連繫」等)設計學習任務外 [ 詳見分 章一︰學校課程持續更新──深化成果 迎變求進及分章二︰學校整體課程規劃──有 機結合

校本文化 文化 文化及 文化 及 及文學課程 及 文學課程 文學課程整體規畫 文學課程 整體規畫 整體規畫 整體規畫.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STEM 教育課程領導學習社群 參與者 每所參與學校的核心教師團隊成員 每所參與學校的 2-3名課程領導

可承認之非 本系學分數 上限包含外 系學分、課 程規劃中未 有之本系課 程、超修的 本系專業選 修學分或校 訂必修及選 修學分。.

可承認之非 本系學分數 上限包含外 系學分、課 程規劃中未 有之本系課 程、超修的 本系專業選 修學分或校 訂必修及選 修學分。. 四、

可承認之非 本系學分數 上限包含外 系學分、課 程規劃中未 有之本系課 程、超修的 本系專業選 修學分或校 訂必修及選 修學分。. 四、

可承認之非 本系學分數 上限包含外 系學分、課 程規劃中未 有之本系課 程、超修的 本系專業選 修學分或校 訂必修及選 修學分。. 四、

包含外系學 分、課規劃 中未有之本 系課程、超 修的專業選 修或校訂必 修學分. 四、企管系 (四日) 畢業資格審查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