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七章 太陽旗下的臺灣社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七章 太陽旗下的臺灣社會"

Copied!
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七章 太陽旗下的臺灣社會 第一節 差別待遇下的社會發展 一、近代教育的推展 (一)基礎教育與差別待遇 1.以初等教育為重點 原因: 統治及建設需要 灌輸忠君愛國的思想 機構:1896年各地設國語傳習所 1898年推行近代教育:隔離政策 臺灣人:公學校(繳費)國語學校、醫學校、實業教育 在臺日人:小學校(義務教育)中學校 1915年設臺中 中學校 2.「日臺共學」與教育推展 背景:1922年頒布新〈臺灣教育令〉 措施: 中學校以上:日臺共學 初等教育:以是否常用「國語」(日語)區分公學校、 小學校1941年皆改為國民學校 義務教育:1943年開始1944年學童就學率超過七成

日、臺籍學齡兒童就學率

部分上流臺人子弟可就 讀小學校

(2)

(二)高等教育的建立 1.由中等教育改制: 醫學校醫學專門學校 國語學校師範學校 2.新設: 農林、工業、商業專門學校 1922年臺北高等學校 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因應在臺日人子弟 的需要 3.臺人海外求學 原因:欠缺進修管道 留學地點:日本為主 主修:醫最多,法政、商、經濟次之 臺灣當時唯㇐的大學 農林專校中興大學 工業專校成功大學 商業專校臺大管理學院 二、社會結構與差別待遇 (一)社會結構的變遷 1.人口與都市發展 1920年代後人口大幅成長 原因:醫療進步,死亡率下降社會安定 數量:1925年超過400萬,1940年超過600萬 結構: A.漢人以農維生 B.在臺日人以公教軍警、技術人員和商人為主

僅占5.3%(1940年)

(3)

2.促進都市發展之因 港口擴建基隆、高雄 縱貫鐵路、公路等臺中 政經中心臺北、高雄、臺南、臺中

1940年臺灣人口分布

2.對士紳階級的籠絡 方式 延攬擔任公職:保正、甲長、議員等 授予紳章:針對有功名、學問或聲望之人 授予經濟特權:特許鴉片、鹽銷售權 代表人物臺北辜顯榮、板橋林家林熊徵

(4)

3.新知識菁英的出現 形成途徑:近代教育、海外留學 建立社會地位:近代高等教育、家世背景、專業身分 (二)臺人與日人差別待遇 1.公家機關:臺人人數少、多為基層、同工不同酬、升遷受限 2.國家政策:偏厚日本資本 3.受教育機會:不平等 職業類別 臺 人 在臺日人 職業類別 臺人 在臺日人 木 工 2.3 3.5 靴 工 0.9 2.2 石 工 1.8 3.5 泥水工 1.6 3.5 縫蓆工 1.8 3.0 臨時工 0.8 1.5 花 匠 2.0 3.0 染 工 0.8 1.7 單位:元/每日 三、爭取自我權益的努力 (一)背景 1.一次大戰後民族自決風潮朝鮮三一運動、中國五四運動 2.日本國內進入大正民主時代

三㇐運動時被逮捕的朝鮮民眾

(5)

(二)社會文化運動的展開 1.早期的政治抗爭 臺灣同化會 時間:1914~1915年 成員:林獻堂等人(板垣退助提倡) 地點:臺北 訴求:臺灣住民應和日本國民享有同樣待遇 新民會 時間:1920年 創立者:林獻堂 地點:東京 訴求:撤廢「六三法」 事實上當時臺灣已於1906 年實施「三㇐法」,但民 眾仍習慣以「六三法」稱 之 早在1907年,梁啟超就建議林 獻堂放棄武裝抗日,尋求日本 菁英支持,爭取臺灣人權益。

林呈祿:在日本統治下成立臺灣議會、追求自治

追求獨立、

保持臺灣主體性?

同化政策、

撤廢六三法、

成為日本帝國㇐部份?

掌握立法權與

預算權

(6)

2.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出發點:在日本統治下,確保臺灣文化特殊性 提倡者:林呈祿 時間:1921~1934年 方式:由林獻堂等人前往東京向日本國會請願要求成立 民選臺灣議會 挫折:1923年的「治警事件」 蔡培火、蔣渭水組成的「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在臺灣 被禁止,於是轉至東京成立 總督府以違反「治安警察法」為由,大肆逮捕相關人員 影響:雖未成功,但激起民眾的政治熱情

(7)

3.臺灣文化協會 成立時間:1921年 地點:臺北 成員:林獻堂、蔣渭水主導,超過千人 目標 引進新思潮 文化活動:演講、讀報、放電影 政治方面:批判總督府體制與不良施政 分裂 時間:1927年 成員思想主張不盡相同 A.蔡培火:主張合法政治抗爭 B.蔣渭水:支持民族運動 C.連溫卿:主張社會主義 結果: A.左派掌權,稱「新文協」 B.林獻堂、蔣渭水、蔡培火等人相繼離開

成立「臺灣民眾黨」

(8)

4.臺灣農民組合 起源:1925年「二林蔗農事件」 訴求:李應章等人號召成立「二林蔗農組合」,向林本 源製糖株式會社爭取甘蔗收購權益 引發集體抗爭,93人被捕入獄 成立時間:1926年 代表:簡吉、趙港等人 過程:由全島「農民組合」 串連成立,持續發 動農民運動 5.臺灣共產黨 成立時間:1928年於中國上海 領袖:謝雪紅等人 訴求: 打倒總督府專制 建立臺灣共和國 發展: 滲入臺灣農民組合 與新文協的王敏川合作,取得領導權

謝雪紅

臺灣共產黨因被日本政府認定為非法組織,乃借助新文協、 臺灣農民組合等合法組織暗中散佈共產主義思想

(9)

6.臺灣民眾黨 成立時間:1927年第一個由臺灣人組成的合法政黨 黨綱:確立民本政治、建設合理的經濟組織、改廢社會 制度之缺陷 活動: 繼續辦演講 向總督府提出改革訴求 蔣渭水組織成立「臺灣工友總聯盟」

1930年林獻堂、蔡培火等穩健派加入「臺灣地方自治

聯盟」,民眾黨分裂

採取趨於左派、激進

的社會運動

日治時期的左派組織

新文協

臺灣工友總聯盟

臺灣農民組合

臺灣共產黨

(10)

7.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成立時間:1930年 倡議人:楊肇嘉 目標:以合法手段追求臺灣自治 發展: 1934年被迫放棄請願活動 總督府回應1935年開放地方自治機關選舉 A.選舉權限制年滿25歲男子,年納稅額五圓以上 B.投票率96%合格選民2萬8千人,僅佔全臺500多萬 臺灣人極少部分 雲林民眾投票情況 半數民選,半數官派

臺灣文化協會

新文協

(走群眾運動路線)

臺灣民眾黨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1921年

1927年

1930年

文化抗日組織的演變

1.宣傳民權、自治 2.爭取勞工權益 3.反對吸食鴉片特許 4.呼籲調查霧社事件 促成1935年臺灣第㇐次

(11)

(三)政治抗爭運動的結束 1.日本內政影響:大正民主時代結束、右派興盛整肅左派 2.中日戰爭影響:高壓統治

臺灣共產黨、臺灣文化協會、臺灣農民組合、臺灣民眾黨

於1931年遭取締結束

臺灣地方自治聯盟於1937年自動解散

第二節 生活變遷與藝文發展 一、生活型態的改變 (一)改良傳統習俗 1.臺灣社會三大陋習:纏足 、辮髮、吸食鴉片 2.改良方式 初期: 纏足、辮髮宣導、放任 鴉片漸禁政策,專賣壟斷 1915年,保甲制度禁止纏足、辮髮人數大減 3.影響:女性投入生產、受教育機會增加婦女地位提升

(12)

(二)引進現代醫療衛生觀念 1.設公立醫院,例:1921年臺北病院(今臺大醫院) 2.公共衛生改善 措施 用水:建造自來水工程、整治地下道 警察協助檢疫:施打預防針、滅鼠、消毒、檢查市場 衛生、強制打掃 成效 天花、鼠疫、霍亂受到控制 死亡率大幅降低 (三)建立法治觀念 1.引進西方近代法律和司法制度:設置法院、律師等 2.依法行事:建立臺灣人法治觀念與守法習慣

(13)

(四)改變生活作息 1.引進時間制:1896年實施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2.完成全臺報時系統:1910年代初期 公私機構作息 鐵、公路等時刻表 3.引進陽曆、星期制:國定假日、星期例假 (五)出現休閒生活 1.休閒設施:臺中公園、臺北新公園 2.休閒活動:棒球、電影、美術展覽、溫泉文化 社交文化(喝咖啡、跳舞) 新式運動(高爾夫球、賽馬) 登山、旅遊臺灣八景 3.百貨公司:臺北菊元百貨、臺南林百貨

(14)

二、文化與藝術的發展 (一)文學 1.傳統文化的延續 管道:書房等私人教育 形式:以漢詩最重要 詩社:1902年霧峰林家成立「櫟社」 連橫《臺灣通史》 體例:仿《史記》 時代:隋代~臺灣民主國 特色:漢人意識強烈

新舊文化衝突與調適

傳統漢人文化

日本文化

西方近代文化

櫟社二十年紀念碑 2.新舊文學之爭 背景:受中國新文化運動和日本近代文學思潮影響 時間:1920年代初 新文學發表園地:臺灣民報 代表人物:曾旅居北平的張我軍 目的:藉白話文推動文化啟蒙

至於如何推動臺灣新文學則未有共識

張我軍 VS 黃石輝

中國的白話文 臺灣話文

(15)

3.新文學的蓬勃發展 背景:社會運動遭總督府壓抑專注於文學 主張:用臺灣話創作貼合社會現實 代表:賴和《一桿「稱仔」》 轉折:皇民化運動改以日文創作仍關懷臺人現實生活 楊逵〈送報伕〉、呂赫若〈牛車〉在日本文壇獲獎 張文環、龍瑛宗也備受注目 佃農秦得參一家生活困苦,為謀賣菜糊口,向鄰居借了一桿稱 仔。年關將近,秦得參因得罪警察,對方把稱仔打斷,後來還 被送到衙門,妻子只好籌錢把他贖回來。秦得參出獄後,內心 感到「人不像個人」的悲哀,最後殺死警察後自殺。 (二)美術 1.新美術運動 背景: 學校教育引進西方美術 部分臺灣人赴日習藝 主流: 東洋畫(膠彩) 西洋畫(水彩、油畫) 推動者:日籍美術教師如 石川欽一郎 〈蕃童〉,黃土水,1918年 ,日本第二回帝展入選(臺灣 藝術家首次入選)

(16)

2.美術展覽的推動 官辦美術展覽  重要展覽 A.1927年由臺灣教育會創辦「臺灣美術展覽會」(臺展) B.1937年改由臺灣總督府文教局接辦「臺灣總督府美術 展覽會」(府展) 重要畫家 A.東洋畫:林玉山、陳進、郭雪湖臺展三少年 B.西洋畫:陳澄波、廖繼春 民間美術展覽1935年開始的臺陽美展

日治時期的美術發展奠定臺灣近代美術基礎

(三)音樂 1.發展背景 學校音樂課程以西方近代音樂為主 引進日本歌謠 2.管絃樂1926年江文也以《臺灣舞曲》榮獲1936年第一屆 奧林匹克國際音樂大賽特別獎

(17)

3.流行音樂

背景:與電影有密切關係

出現:1932年,應宣傳電影〈桃花泣血記〉,王雲峰創作 了臺灣第一首流行歌曲

(18)

(四)戲曲 1.原有類型:南管、北管、布袋戲繼續發展 2.新興劇種 歌仔戲:貼合人們生活 發源於宜蘭 演出場所:戶外(野臺戲)、戲院 新劇:倡導社會改造與教化 知識分子主導 文化啟蒙重要管道 文化協會的文化劇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社會 文化 意圖 手法.

童話 寓言 故事 童謠 童詩 詩歌 散文 戲劇 小說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傳記文學

本書立足中華文化大背景,較為深入系統地分析研究了回族傳統法文化的形成基礎、發展歷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 |英國語文教育| 藝術音樂教育 | STEM 教育 全球意識與文化敏感度 |體驗學習| 接觸大自然

( Religion,Theology, and American Pubilic life, 1993 年)一書中,提出過於私人 化的神學應該具有更多公共性的問題,而西班牙宗教社會學家何塞 •

宋代文化的繁榮與當時人們從文化角度吸收佛教的養分,應用

中文科 宗教教育科 文化/社會層面 個人層面 文化知識和反思

甲、 秦朝的統一及其統治措施 乙、 漢武帝的統治政策與疆域拓展 丙、 昭宣以後的政治與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