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開放近用: 非商業學術傳播及其政府角色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開放近用: 非商業學術傳播及其政府角色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6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馮建三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開放近用: 非商業學術傳播及其政府角色分析.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研究生:劉忠博 撰 中華民國一○二年七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i Un. v.

(3) 謝辭. 猶記多年前,一名算命先生跟我說,念博士班很辛苦,奉勸我去工作比較好; 我見他句句展現自信,字字透露玄機,彷彿上帝化身,相信了,也就得永生了。 爾後,我竟不聽信他的話,毅然決然地讀了博士班。這下可好,沒想到那位 先生所言甚是,念書的過程頗為辛苦。尤其讀到最後一年,身心俱疲,想要放棄 的念頭,不時泉湧於心。這種煎熬,旁人難以體會,除非知識前輩與同儕好友的 扶持打氣,否則以一人之力,很難走完全程;人無法孤立於社會而存,大概也就 是這個意思吧。. 立. 政 治 大. 首先要感謝馮建三老師。寫論文時,老師除了常常訓練我思考不同的可能性. ‧ 國. 學. 之外,也時時叮嚀我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現在想想,也許這兩項是從事學術志業 的必要條件,一則於心,一則於身,缺一不可。同時也感謝汪琪老師;在汪老師. ‧. 身上,我學到了避免二元對立的思考方式,而她常常說的 in-between,更是讓我. sit. y. Nat. 自覺可以受益一輩子的思想利器。也非常感謝賴鼎銘老師、吳美美老師、翁秀琪. n. al. er. io. 老師、劉昌德老師口試時提出的問題與洞見,我會銘刻於心。. i Un. v. 其次要感謝許多同儕好友:在學術上時時給我啟發的煜麟學長;賦予我政治. Ch. engchi. 經濟學視野的時健與詩凱;讀書會成員小柯、安邦、金慶、禕妮、王楠與丘壯壯; 一起打球的鴻邦、鴻嘉;有著知識地圖之稱、且江湖經驗老道的暉叔;還有關懷 動物權的培伶。在此階段跟你們一起努力,往後階段也要繼續跟你們一起努力。 再者要特別感謝臧國仁老師。臧老師在學術及生活上都提供我大力協助,讓 我銘感五內,永不忘記。而老人研究群的蔡琰老師、孫曼蘋老師、羅彥傑老師、 玉釵老師、阿朱、婷婷、曉安、大馬、璿琇、與宏、王鶴、政達、晴宇、以及作 研究期間對我大力協助的芮琪,謝謝您們! 最後,也謝謝我的家人,這個學位能夠完成,也是您們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 勵!. ii.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Un. v.

(5) 《摘要》. 上世紀 90 年代末至今,無論東西學界,都出現了力倡學術知識應該開放近 用的聲音。這些觀點,無不認為學術知識乃受公共經費挹注,因此開放給世人實 乃為所當為之事。不過,它們卻忽略了掌握公共經費的政府之角色。簡言之,政 府雖是投注與分配公共經費的行動者,但這不必然與知識的開放近用劃上等號。 社會的發展並非不證自明,政府的所作所為也定當係出有因,本文關注的焦點, 即是政府在思索知識開放近用的議題時,所考量的因素為何,並批判性地反省這. 政 治 大. 些考量是否合理,藉以提供吾人推動知識開放近用的依據。. 立. 本文採以知識公有地的分析方法,分析英國與台灣政府的決策考量。分析後. ‧ 國. 學. 發現,這兩者思考開放近用的議題時,關注的焦點全然不同:前者雖敦促知識的 開放近用,但考量的原因係與中小企業的發展有關;後者則是為了數位出版產業. ‧. 發展,而輕忽知識能帶來社會整體的進步,著實得不償失。基於以上考量,我們. sit. y. Nat. 建議,學術知識的傳播,理應朝向開放近用模式發展,方法是政府務須打造開放. n. al. i Un. 整個社會也才得以共享開放知識所帶來的正外部性。. Ch. engchi. er. io. 近用期刊與完善的公共電子典藏庫,如此知識資源的使用才能發揮極大效益,而. v. 關鍵詞:Finch 報告、知識公有地、開放近用、新聞學研究、期刊資 料庫、學術傳播. iv.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Un. v.

(7) Open access: Non-commerical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government’s role.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scholars, whether from eastern or western in the world, who suggest academic knowledge should be open access and fuel open access movement since the end of last century. The reason of open access is that academic knowledge is funded by public institutions (or by governments), so ideally people can access that knowledge without any restriction. However, governments are not necessary to open that knowledge, although they have power to allocate public fundings.To put it simpely, those scholars who support open access overlook government’s role in the process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so we should think about it’s role seriously. 政 治 大 rather than regard it as neutral actor. In other words, what governments do, and 立 whether they do it or not, in relation to open access should be put it under critical. 學. ‧. ‧ 國. reflection. In this dissertation, we adapt knowledge commons as the main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analysis what UK and Taiwan government’s policy decision when they think about scholar communication, whether they put open access into account or not.. n. al. er. io. sit. y. Nat. The results show that UK government decide to open all public-funding research articles to all people, because it find that those funding articles are beneficial to the whole UK society, especially for develop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while Taiwan government would rather regard public-funding research articles as resources for developing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ies than open to the whole society which can be beneficial to everyone.Based on those results, we suggest that academic knowledge should be opened to all people; that is, open access is the ideal model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what government should do is constructing useful conditions for developing open access model, open access journals and public repositories, which knowledge can be utilized as far as possible.. Ch. engchi. i Un. v. Keywords: Finch report, journal database, knowledge commons,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open access,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vi.

(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i Un. v.

(9) 目錄. 第一章. 緒論:學術傳播與政府角色………………………………………….p.1. 壹、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p.1 貳、替代的學術傳播模式……………………………………………………p.3 參、政府在學術傳播中的角色………………………………………………p.4 肆、研究問題與方法…………………………………………………………p.6 伍、研究目的與研究價值……………………………………………………p.8. 政 治 大. 陸、章節安排…………………………………………………………………p.10. 立. 知識公有地的分析架構………………………………………………..p.13. 學. ‧ 國. 第二章. 壹、公有地的理論傳統………………………………………………………p.13. ‧. 貳、知識公有地的分析………………………………………………………p.15. Nat. sit. io. 知識公有性與開放近用模式的建構………………………………….p.33. n. al. er. 第三章. y. 參、研究架構與方法…………………………………………………………p.22. Ch. engchi. i Un. v. 壹、學術知識的公有性格與其相應的傳播模式…………………………….p.33 貳、學術傳播中的訂閱模式及其社會安排………………………………….p.36 參、開放近用運動及其傳播模式的建構…………………………………….p.41 肆、本章小結:政府的選擇?……………………………………………….p.49 第四章. 政府在知識公有地中的運作角色……………………………………..p.53. 壹、前言:英國學術傳播模式的轉型及其問題…………………………….p.53 貳、既有的解釋及其困境…………………………………………………….p.55 參、以知識公有地分析學術傳播模式的轉型……………………………….p.60 肆、本章小結:開放近用政策為政府協助資本積累的工具……………….p.68 viii.

(10) 第五章. 台灣知識公有地的傳播基礎:從典藏模式到訂閱模式……………..p.73. 壹、前言:台灣既有的學術傳播研究與政治經濟取徑的必要性…………p.73 貳、政府面臨的行動情境與學術知識的使用………………………………p.75 參、台灣的經驗調查與個案研究……………………………………………p.83 肆、本章小結:政府成就訂閱模式的存在條件……………………………p.94 第六章. 結論:邁向開放近用的社會…………………………………………..p.99. 壹、研究問題與發現……………………………………………………….....p.99 貳、研究意涵:知識公有地的理論與經驗………………………………....p.103. 政 治 大. 參、知識與實踐:政策的建議……………………………………………....p.105. 立. 肆、結語:邁向開放近用的社會. ‧ 國. 學. -以 A. Swartz 與 J. Andraka 的例子道尾聲……………………p.111 伍、研究限制與未來建議……………………………………………………p.115. ‧. 參考書目………………………………………………………………………….p.117. io. sit. y. Nat. er. 附錄一:公立機關/學校發行期刊統計……………………………………......p.131. al. n. iv n C 附錄二:TSSCI 資料庫調查……………………………………………………...p.143 hengchi U 附錄三:台灣學術期刊轉型 OA 模式的立基與問題………………………….p.147. ix.

(11) 圖表目錄. 圖一:訂閱模式…………………………………………………………………….p.2 圖二:OA 期刊模式…………………………………………………………………p.3 圖三:典藏模式……………………………………………………………………..p.4 圖四:知識公有地的分析架構……………………………………………………p.19 圖五:全球機構典藏數量暨典藏項目統計………………………………………p.50 圖六:英國知識產業的成長趨勢(1970-2005)………………………………….p.66. 政 治 大. 圖七:研考會發函各機關學校的公文……………………………………………p.81. 立. 表一:財貨的四種類型……………………………………………………………p.17. ‧ 國. 學. 表二:OA 歷史發展事件統計……………………………………………………p.27 表三:TSSCI 收錄的期刊及其傳播模式………………………………………..p.30. ‧. 表四:台灣個案探討與選取理由…………………………………………………p.31. sit. y. Nat. 表五:英國高等教育機構教職員人數統計………………………………………p.64. n. al. er. io. 表六:公共機構所出版的期刊、OA 出版數量與業者所占比例………………p.77. i Un. v. 表七:研考會規範學術期刊傳播的法律…………………………………………p.80. Ch. engchi. 表八: 《新聞學研究》相關支出(2007-2012)…………………………………p.92 表九:《新聞學研究》紙本收入(2005-2011)…………………………………p.93 表十:93-99 年度大學圖書館經費支出………………………………………….p.96 表十一:結論章的結構…………………………………………………………...p.99 表十二:政策建議及其意涵……………………………………………………...p.107. x.

(1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xi. i Un. v.

(13) 第一章 緒論:學術傳播與政府角色. 壹、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筆者於 2008 年一月起,擔任學術期刊: 《新聞學研究》的編輯,負責的業務 除了校對稿件之外,尚需將文章的電子檔,上傳至該期刊的網站,以供學術社群. 政 治 大. 快速地查找知識、使用知識;這份期刊的電子檔分毫未取,以利學術知識「自由. 立. 使用,平等分享,不論疆界」。1. ‧ 國. 學. 由於筆者的業務使然,偶爾會接觸某些出版商的探問,希望我方能交付電子 檔,由其統籌販售,再將營利所得,依權利金比例分配給作者。略為悉知其需求. ‧. 之後,不禁令筆者好奇:出版商在商,必也言商,但我方文章已是自由共享,免. Nat. sit. y. 費近用,如此一來,在商者如何營利?更關鍵的是,期刊文章即是研究者的勞動. n. al. er. io. 成果,而研究者的勞動報酬已由國家支付;倘若出版商將文章販售,是否表示它. i Un. v. 們可避開支付勞動報酬的階段,直接將文章挪用為營利的商品呢?身為科學活動. Ch. engchi. 的公共挹注者,國家又會如何看待此事?. 就科學研究本身的勞動而言,採以公共經費的挹注,是一種歷史的過程。 Synder(2011)認為,19 世紀之前,西方還找不到「科學家」(scientist)一詞, 但已有相關的研究活動。這些從事研究活動的人,19 世紀以前,多由貴族挹注, 或由自己業餘、兼職而為之。換句話說,科學家所作的科學活動,在現代早期並 沒有相應的經濟條件予以支撐,然而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卻對社會具有深遠影 響。例如,W. Whewell 研究潮汐,將其成果(亦即潮汐表) ,免費公開大眾,嘉. 1. 「自由使用,平等分享,不論疆界」 ,這種說法乃沿用自《新聞學研究》於第 100 期(2009 年. 7 月)發行百期紀念光碟時,編輯委員會針對發行此光碟的意義之闡釋。請參見《新聞學研究》 網站,網址 http://mcr.nccu.edu.tw/0100/10.html,上網日期:2012 年 11 月 1 日。 1.

(14) 惠廣大漁民,但他從事研究時的這項勞動本身,卻找不到相應的經濟條件支持。 世人逐漸認識科學研究的重要性之後,公共補助制度也才得以建立。也就是說, 從事科學研究本身,在封建貴族沒落、現代科學發展的早期階段,欲獲得社會上 的經費挹注並非如此容易,科學家也大多只能兼職為之自己的研究。爾後國家承 擔了這種公共經費挹注的角色,某種程度而言,也是確認科學勞動的公共性格。 相對來看,出版商卻對研究生產的階段,簡略看待,轉而直取生產的結果, 充作營利工具,且販售價格水漲船高。據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ARL)的統計,過去十五年來,該國期刊價格飛漲了近 380%, 但旗下圖書館的經費預算,卻跟不上這個速度,故而必須停購原本訂閱的期刊、. 政 治 大. 或刪減其他資源,以支撐學術社群的研究工作。. 立. 目前由出版商傳播學術知識的主流方式,係以訂閱模式(toll access;參見. ‧ 國. 學. 〈圖一〉)為之,在這種學術傳播模式底下,學者係將論文投稿至學術期刊,經 由同儕審查認可後,便交付出版商,予以編輯和出版。接下來,圖書館或個別的. ‧. 訂戶再買回這些期刊,供學者閱讀。. n. al. er. io 學者. sit. y. Nat. 圖一:訂閱模式. Ch. 學術期刊. i Un. 出版商. engchi. v. 圖書館/個 別訂戶. 但是,這種傳播模式不僅會受制於前述經費的議題,知識透過此種模式傳播是否 有效?在知識擴張的時代似乎更顯疑慮。舉例來說,Elsevier 公司的調查報告顯 示,單就 2010 年而言,全球期刊論文的發表量,已超過 190 萬篇,且論文的生 產率逐年提升近 4%,於其中尚不包含研討會、學位論文、或研究報告(Elsevier, 2011;引自 Finch, 2012, p.22) 。由此觀之,試問哪一間圖書館(或任何單一研究 2.

(15) 機構),能夠訂閱這些知識(Suber, 2007)?在訂閱模式下,學術知識無分國內 外,都可能面臨不敷使用的問題;這不免令人憂心,除了訂閱模式之外,我們還 有其他傳播模式可供選擇嗎?. 貳、替代的學術傳播模式. 除了訂閱模式之外,二十世紀末由西方學界發起的知識開放近用運動(open access movement;以下簡稱 OA 運動),借助數位技術與網際網路之便,替學術 社群建構了開放近用的傳播模式(以下簡稱 OA 傳播模式)。依 Suber(2012a). 政 治 大. 之見,OA 傳播可分為「金色」 (gold)與「綠色」 (green)兩種模式,前者係指. 立. OA 期刊模式,後者則是指典藏模式,而此二者最大的差異,在於傳播文章的媒. ‧ 國. 學. 介是不同的:OA 期刊模式用以傳播文章的媒介,乃是透過學術期刊而為之,而 典藏模式的期刊文章,則是藉由典藏庫(repository)來傳播。. ‧. Nat. n. al. er. io. sit. y. 圖二:OA 期刊模式. Ch. engchi. i Un. v. 如〈圖二〉所示,OA 期刊模式,係作者投稿期刊時,經同儕審查認可後,就需 支付(有些期刊則不需支付)投稿費(或稱出版費),爾後交由出版商免費公開 於網路上,以供世人近用。簡言之,OA 期刊模式與訂閱模式天差地別,前者可 能收取(或不收取)作者的投稿費,但對於讀者而言,則是免費近用。 至於典藏模式,則可見〈圖三〉所示。就該模式而言,最初建立在各大學的 機構典藏之中,而在此模式下,投稿者無需支付投稿費,而讀者也無需支付訂閱 費,但論文若要開放近用,則存在某些條件的限制。舉例而言,有些出版商會規 定期刊論文需「延遲開放」 ,亦即經過 6 至 12 個月的期限後,文章才能開放近用; 3.

(16) 或者,有些出版商會規定作者僅能典藏文章的「預刊本」(pre-print),而不能典 藏編輯完成的版本。 有關出版商的授權政策之統計,可見英國諾丁漢大學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所建置的 “RoMEO”網站。2我們將在第三章第三 節繼續介紹這兩種傳播模式。. 圖三:典藏模式.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作為訂閱模式的替代,OA 傳播模式近年來不僅吸引學界的目光,同時也吸 引西方諸國政府的注意。政府作為學術研究資源與經費的挹注者,究竟會如何在. ‧. 訂閱模式、OA 期刊模式或典藏模式作選擇?此即為本研究關注之所在。. er. io. sit. y. Nat. 參、政府在學術傳播中的角色. al. n. iv n C 歐美的學術社群發起知識的h OA e 運動,敦促所有受到公共機構挹注的研究, ngchi U 都能在不受任何條件限制的情形下,進而公開於世人。這項運動不僅建構了學術 傳播的替代模式,而其背後的意義,更是重新喚起學術知識的傳播之重要性。 R. Merton 曾指出,學術知識必須公開交流,錯誤才能矯正,知識也才得以 積累;相反地,若每個科學家都將知識化為己有私產,因而將其封閉,不與外人 道,那麼科學進步定當有限,隨之而來的後果,也將由整個學術社群(和社會) 自負。對此,Merton(1973/魯旭東、林聚任等譯,2009)認為,這種不藏私、 公開交流的知識傳播規範,即學術社群所遵從的「公有性」 (communism) 。換句. 2. 網址為 http://www.sherpa.ac.uk/romeo/browse.php?la=en&fIDnum=|&mode=simple,上網日期:. 2013 年 7 月 25 日。 4.

(17) 話說,只有在開放的環境下,公有性才能得以延續。 如今,關照歐美等國的 OA 運動,其觀點即是認為學術知識的傳播,理應擺 脫訂閱模式的限制,並且讓這些受到公共經費挹注的研究,都能在更開放的傳播 環境下交流分享。但是,該如何作為,才能有更開放的環境?掌握公共經費的政 府,又是否會順應這項運動的理念,繼而採以相關作為?目前歐美國家已刻正思 考,這些受公共經費補助的研究,該如何轉換既有的訂閱模式。特別是英國政府, 去年(2012)決以 OA 期刊模式取代訂閱模式,而該國政府又是基於何種考量而 為之?尤值得吾人加以關注。 反觀台灣,政府對於學術知識的安排,亦有相關作為,值得進一步檢視。然. 政 治 大. 而,這些作為是否能成就更開放的學術傳播環境?國內目前卻沒有相關研究可. 立. 示。就此而言,政府對於學術知識的作為,可分為生產面與流通面二者。首先,. ‧ 國. 學. 就生產面而言,政府投入研究的經費,甚為可觀。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報告 顯示,台灣的研發經費(Research & Development)占 GDP 的比例,2010 年時為. ‧. 2.90%,這個數字略遜於南韓(3.36%)和日本(3.33%),但高於美國(2.79%). y. Nat. sit. 和新加坡(2.35%) 。單看政府投入研發經費的比例,則 2006 至 2010 年之間,政. n. al. er. io. 府占研發經費的比例,在三成一至兩成七左右,略高於美國、南韓及日本,但低. i Un. v. 於新加坡(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1,頁 8-9)。若僅就國內基礎研究3的投. Ch. engchi. 入比例來看,政府和高等教育部門二者,合占了近 97%,企業部門僅占 3%。 如果再加上高等教育部門對於研究獎勵的投入,經費總量更是斐然(參見周 祝瑛,2011;陳伯璋,2004;賴鼎銘,2005) 。4這些資金和獎勵的挹注,其成果 或多或少反映在研究的發表量。例如 2000 至 2009 年之間,台灣學人投稿上國外 資料庫的數量,已成倍數成長(陳育芬,2011) 。5此外,Esevier 公司的統計也顯 3. 根據台經院對於基礎研究的定義,係指實驗性或理論性的工作,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新知. 識,以作為瞭解某一現象或所觀察事實之根本基礎,並未預期在具體的時程內作特別的應用或利 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1,頁 183) 。 4. 例如,周祝瑛以政治大學的商學院獎助辦法為例,若該學院的學人發表於 SCI/SSCI 評比的前. 15%之期刊,每篇可獲得 30 萬的補助;TSSCI 每篇也有 4 萬。 5. 具體而言,投搞至 SCI 的數量,從 9631 篇增至 2 萬 4305 篇,成長 2.5 倍,投上 SSCI 的數量,. 從 2000 年 437 篇,增至 2009 年的 2614 篇,成長 6 倍。但如此的表現,到頭來就如賴鼎銘(2010 5.

(18) 示,2006 至 2010 年之間,台灣研究論文的年成長率為 6.3%,這個數字雖低於中 國(11.6%)和澳洲(6.5%) ,但已超越韓國(6.1%) 、美國(5.6%)和英國(3%)。 6. 其次,以流通面來說,政府(研考會)亦制定《政府出版品管理辦法》,其 中規定公共機構所發行的連續性出版品(包括學術期刊),必須取得作者的電子 檔授權,並繳交給主管機關、或其他資料庫業者進行再利用,目的以求知識的「擴 大流通」。這項辦法雖然規範了學術知識的傳播方式,但能否如政府所願,知識 得以擴大流通?實則不知其然。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已有學人倡言 OA 的觀念與 實作,而透過他們的說法,似乎間接折射了學術傳播並非處於理想的開放環境。. 政 治 大. 舉例而言,有學人認為 OA 期刊的引用率比非 OA 者還來得高,且國內圖書. 立. 資訊學領域推動 OA 的經驗,值得其他學門注意(王梅玲,2010, 2012) ;有學人. ‧ 國. 學. 認為 OA 精神崇高,理應值得關注(毛慶禎,2007);有學人認為學術期刊多為 政府執掌,因此由政府統領轉型為 OA 出版模式,也是理所當然(李治安,2007) 。. ‧. 他們雖然都注意到到學術知識乃受公共經費的挹注,理應全然的開放近用,不過. y. Nat. sit. 政府雖然作為學術資源的重要分配者,但它是基於何種考量而如此作為(即沒有. n. al. er. io. 作出開放近用的決策)、以及如此作為是否合理,這些問題並非不證自明,但相. i Un. v. 關討論反而付之闕如。就方法論的立場而言,OA 運動的推動,除了號召學術社. Ch. engchi. 群的支持之外,亦必須檢視其政治經濟上的根據;若學術知識的規劃掌握在政府 手中,那麼探討 OA 的議題時,就無法只能理所當然地認為,政府乃公共資源的 掌握者,因此就能自動進行學術知識的開放近用。換句話說,政府對於學術資源 的安排,是有自己的目的,檢視其目的是否合理,便是立論或推行 OA 運動的重 要根據。簡而言之,在探討 OA 議題時,我們無法忽視政府在學術傳播中的角色。. 肆、研究問題與方法. 年 11 月 14 日)所言, 「政府出錢鼓勵國外發表,這些成果卻變成歐美資料庫廠商的資產」 。 6. 資料來源:Scopus Data 6.

(19) 總結上述,本研究的提問在於:政府在學術傳播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就此問題而言,歐美的知識開放近用運動之發展過程,或可提供我們相關借鏡; 特別是,英國目前正從訂閱模式,轉型為 OA 期刊模式,這個轉變的過程有其意 義,也值得台灣政府注意。而選取英國作為個案的原因,會在第二章探討理論與 方法時,再行交代。此處先行提及,在前述提問下,我們細分為以下三項子題:. (一)、英國何以從訂閱模式轉換為 OA 期刊模式?立基的考量為何? (二)、在台灣特殊的政治經濟脈絡之下,學術傳播會趨向何種模式發展? (三)、將英國與台灣對照之後,我們可以建構出何種知識傳播政策?. 立. 政 治 大. 在此,我們運用知識公有地的分析取徑,來處理這些議題。公有地(commons). ‧ 國. 學. 取徑處理的關鍵問題,在於:倘若資源是「共享」的,那麼這些資源是屬於誰的? 而其所分析的現象,係指眾多利害關係人士使用共享資源時,所遭遇的困境,並. ‧. 思索如何解決這些困境(Hess & Ostrom, 2007)。這套分析取徑原用於自然資源. y. Nat. sit. (如地下水)的分析,後來成為跨學門、跨學科都會運用的分析架構。如 1980. n. al. er. io. 年代中期成立的「公有財跨國研究協會」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 Un. v. Common Property),即是跨國、跨學門地研究公有地資源(Hess & Ostrom, 2007)。. Ch. engchi. 90 年代中後期,由於數位技術的興起,許多不同領域的學人開始延用公有 地的架構,來處理資訊與知識如何分享的問題。例如資訊科學家關注虛擬社群與 資訊公有地之間的關係(Brin, 1995; Hess, 1995; Kollock &Smith, 1996; Rheingold, 1993) ,另一些學人聚焦於網路上的競爭性和搭便車的問題(Huberman & Lukose 1997; Gupta et al. 1997;轉引自 Hess & Ostrom, 2007, p. 4) 。除此之外,亦有學人 將公有地視為召喚集體行動的語言。如 Kranich(2007)指出,在數位環境下, 圖書館(和圖書館員)應作為推動公有地的「集體行動機構」(collective-action institutions) ,它(他)們應鼓倡知識的開放近用,反對知識的劃地圈限。無獨有 7.

(20) 偶,Bollier(2007)亦將公有地充作一種新語言,用以對抗市場經濟將知識視為 私有財的論述和實踐。 以學術知識作為分析的對象,目前已有知識公有地(knowledge commons)、 資訊公有地(information commons) 、科學公有地(scientific commons) 、以及創 意公有地(creative commons)等並存概念,它們的關注面向雖有些許不同,但 彼此亦有重疊之處,時而交錯運用(Bollier, 2007;Kranich & Schement, 2008)。 它們的共同之處,係將知識視為一種共享的資源,它是集眾人之力,世世代代積 累而成;它無法獨一人所有,也不能狹隘地用私有產權套牢之,進而發生不必要 的近用障礙(另參考吳美美、馮建三、賴鼎銘,2006;翁秀琪,2008;Boyle, 2003;. 政 治 大. Fisher, 2004/李旭譯,2008; Hess & Ostrom , 2003, 2007)。總而言之,站在知識. 立. 公有地的立論基礎,我們視學術知識為一種公有地資源,而這類資源如何在一開. ‧ 國. 學. 放的環境下進行傳播與共享,便是落實知識公有性的關鍵。我們將在第二章繼續 介紹這套分析方法。. ‧. Nat. sit. n. er. io. al. y. 伍、研究目的與研究價值. i Un. v. 西方在面對學術知識資源如何分配的問題時,牽涉不同的利害關係者,舉凡. Ch. engchi. 學術社群、圖書館、出版商、乃至於補助機構和政府,都涉入其中,至今爭議仍 未妥善解決。具體而言,自上世紀 90 年代以降,學術期刊的價格一路飛漲,如 此讓這類資源的訂購者:大學圖書館,苦不堪言。另一方面,與期刊價格上漲併 行的趨勢,則是數位技術和網際網路之進展一日千里,且乍看之下,似乎讓電子 資源更容易近用,但事與願違,技術條件沒有降低期刊價格,同時對於學術出版 的改革,也始終步緩伐慢,不過卻攪動了學術社群、圖書館、出版商、補助機構 和政府的既有關系。約莫二十世紀末、千禧年初,學術社群眼看連自己生產的文 章,都瀕臨無法近用的危機,逐而發起知識的 OA 運動,並針對既有的學術傳播 過程,提出批判性的反省(參見毛慶禎,2007;邱炯友,2006;吳紹群、吳明德, 8.

(21) 2007;詹麗萍,2005;Borgman, 2006; Cummings et al., 1992; Gelfand, 2008; Lougee, 2007; Schatzle, 2007, Suber, 2004, 2007, 2012a)。質言之,他們刻正思考,如何透 過社會行動(如推動立法) 、技術條件(如機構典藏) 、以及建立新的近用規則(如 creative commons,創用 CC),來扭轉局勢。 當然,為確保學術資源的占有,出版商也並非省油燈。一方面,它們順勢使 用法律工具(如 1998 年的《數位千禧年法》) ,保障它們在數位近用的絕對優勢; 另一方面,它們透過「搭售」(bundling pricing;或言 big deal)的商業模式,以 便讓自己在期刊市場中,確保利潤持續不墜。時至今日,這場學術資源的爭奪戰, 仍處於進行式,不過英國政府去年(2012)6 月提出調查報告,指出該國未來的. 政 治 大. 知識政策,欲以 OA 期刊模式(如圖二),取代現有的訂閱模式(Finch, 2012),. 立. 而這也進一步透露出,政府試圖以政策之力,針對知識資源進行重新分配。如此. ‧ 國. 學. 能否解決在知識爆量下的近用問題、甚至落實知識的公有性,仍有待觀察。不過, 英國政府的介入,可供我們檢視其出於何種考量而為之。特別是,作為訂閱模式. ‧. 的替代者,在英國原為典藏模式(如圖三所示),而該模式在英國也早已行之有. y. Nat. sit. 年,不過英國政府最後卻選擇 OA 期刊模式、而非典藏模式,作為學術知識的傳. n. al. er. io. 播基礎,箇中之因,值得探究。質言之,吾人可藉由檢視英國政府的決擇,從中 檢視政府在學術傳播中扮演的角色為何。. Ch. engchi. i Un. v. 除此之外,對於台灣而言,探討知識開放近用的議題,也是有意義的,其因 不僅是由於政府(和高等教育部門)身為學術研究的投資者而已;原因尚有其他 二者:第一,國內學術知識的生產,多仰賴外文文獻作為參考對象,這點又反過 來影響圖書館不得不訂購外文期刊(或資料庫);正因如此,訂閱模式在台灣亦 是影響甚鉅,而國外期刊價格的連年上漲,也連帶影響國內圖書館的採購能力(林 呈潢,2004)。尤以近年來,台灣經濟不振,各大學的經費運用,更顯得錙銖必 較。2007 年,即發生台灣大學圖書館與全台 140 多所大專院校,聯合起身,抗 議 Elsevier 公司的產品(science direct)價格過高,因而排擠其他的資源運用(黃 以敬、凌美雪,2007 年 12 月 31 日) 。不僅於此,台大圖書館亦曾表示,每年續 9.

(22) 訂既有期刊的經費已達 1.4 億,且近年來每年期刊訂費缺口達 8 千萬元,需要各 界慷慨解囊了(參見台大圖書館網站公告;7另參考洪朝貴,2011 年 7 月 24 日)。 退一步思考,即便大學圖書館經費沒有問題,我們也必須對於訂閱模式,進 行批判性的反思:如前所述,全球期刊論文的發表量知識的總量已呈急驟上升之 勢,如此要讓單一機構(如大學圖書館)盡可能地典藏所有期刊知識,無異緣木 求魚;更何況,在經濟條件不佳的情況下,單一機構典藏的知識總量,很可能每 下愈況,而非逆勢上揚。因此,為確保學術社群的研究無虞,我們務須重新思考 知識如何近用的問題,特別是對知識本身所賴以維繫的公有性而言,更應是如 此。就此而言,學術社群早已橫跨不同地域,且台灣學人多參考西方文獻亦是常. 政 治 大. 態,因此思考此問題時,已無法置外於歐美知識開放近用運動的脈絡;歐美國家. 立. 如何思考訂閱模式的轉型問題,在在值得吾人借鏡。. ‧ 國. 學. 其次,此時此刻的台灣,正值產業轉型之際:數位出版產業是政府近年來大 力推動的標的,而有關數位出版和典藏的商業化,更是政策著力的重點;這使得. ‧. (電子)知識的商品化有了發展條件。事實上,以公共服務為主旨的國家圖書館,. y. Nat. sit. 早在政府推動數位出版產業之前,就已針對學術期刊與資源進行數位化,並開放. n. al. er. io. 這些資源於世人。基於此,政府欲推動私部門發展數位出版產業的同時,對於這. i Un. v. 類公共機構有何影響?究竟有利於 OA 傳播模式的發展?還是訂閱模式?由此. Ch. engchi. 便成為思考政府角色而不可迴避的問題。換言之,學術傳播與台灣整體的政經條 件息息相關,台灣面臨產業轉型的此時此際,正好可檢視國家會如何看待學術傳 播的問題。. 伍、章節安排. 接下來的章節,第二章我們將處理知識公有地的理論及方法;知識公有地 (knowledge commons)的理論承襲自政治經濟學中的公有地分析,而這脈理論. 7. 網址為 http://www.lib.ntu.edu.tw/MKT/Friends/journal.htm,上網日期:2013 年 5 月 8 日。 10.

(23) 傳統處理的核心問題在於:當資源發生了何種問題時,行動者會以集體行動的方 式解決。然而,公有地的理論和方法,延伸至分析知識時,就必須作出適當的調 整,第二章即在杷梳公有地的理論傳統,並探討該傳統如何能延伸至知識的分 析。簡言之,第二章主要是建構知識公有地的理論分析架構,以及交代資料蒐集、 個案選取的方法和理由。第三章則是探討知識公有性與學術傳播模式的關連,而 在本章中,將介紹訂閱模式與 OA 出版模式。簡言之,學術傳播模式的形成,背 後是有其社會過程,包括人們如何看待學術知識本身(視其為商品?亦或公共 財?) 、涉及的使用規則(涉及著作權?亦或創用 CC?) 、以及如何傳播世人(採 以訂閱出售?亦或開放近用)。學術知識的公有性,亦必須在 OA 出版的傳播環. 政 治 大. 境中,才得以實踐。學術傳播模式的建立並非渾然天成,不證自明,而是一種社. 立. 會建構的過程,掌握公共經費的政府,也不會無故作出決策;然而,政府究竟會. ‧ 國. 學. 在這些模式中選取何者?我們將在第四章中,以英國為例,思考箇中之因。 第五章則是處理台灣學術傳播發展的趨勢。政府管制學術期刊的方式,係制. ‧. 訂《政府出版品管理辦法》,亦即將學術期刊視為政府出版品的一部分。由於政. y. Nat. sit. 府出版品的電子資源豐富,如何利用,實為關鍵。然而,在發展數位出版產業的. n. al. er. io. 前提下,政府出版品反倒成為促進產業發展的資源。由於學術期刊也鑲嵌其中,. i Un. v. 故而對於學術傳播的影響為何,就必須將它放在此種政治經濟的脈絡下來理解。. Ch. engchi. 由於台灣目前缺乏大規模的調查,諸如一年產出多少期刊文章、以及這些文 章分屬何種傳播模式。因此,我們也試圖統計期刊文章一年產出的數量、歸納目 前有多少期刊被收錄於商業資料庫、以及有多少期刊係屬 OA 出版模式。方法 是,計算那些登記在政府出版品之中、並由各公立機關/學校所發行的期刊。相 關統計,請見第五章〈表六〉,或參見附錄一。 計算這些期刊及其傳播模式,僅限於靜態的描述,無法掌握各期刊的發展狀 況。為了能捕捉動態之勢,我們採以個案研究的方式,檢視學術期刊的發展會趨 向何種傳播模式。在此,我們將三種學術傳播模式─訂閱、OA 期刊、典藏─各 挑選一個個案,而在個案的選取上,我們分別選擇《教育與心理研究》 、 《新聞學 11.

(24) 研究》、以及國家圖書館作為探討的對象,理由亦容或於第二章再行交代。簡而 言之,台灣政府雖未明言其知識傳播政策為何,但檢視其作為,我們亦可探討, 政府的偏好究竟是何種學術傳播模式,並可檢視在此偏好下,會產生哪些後果。 第六章則為結論,而在此章節中,我們分為研究發現、研究意涵與政策實踐三個 部分,其目的除了將前章所言重新結構之外,並希冀透過本研究的經驗發現,藉 此能在理論與經驗、知識與實踐之間進行對話,最後則是提出知識傳播的可行建 議。.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2. i Un. v.

(25) 第二章 知識公有地的分析架構. 地球資源有限,人們所欲無窮,如何公平、合理地針對有限的資源進行分配? 如何讓資源永續使用?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學界。在維持資源永續發展和達成可 欲結果的前提下,學界便開始關心,人們該如何集結起來,組織行動,制定決策, 進而解決問題。公有地分析的立論乃基於此,它不僅關注人們如何集體行動,也 關注如何建構治理資源的規則(Hess & Ostrom, 2003, 2007a, 2007b; Ostrom, 1990. 政 治 大. /余遜達、陳旭東,2012;Poteete, Janssen, & Ostrom, 2010/路蒙佳譯,2012)。. 立. 本章略分三節,要旨在於建構一套知識公有地的分析架構。我們從公有地理. ‧ 國. 學. 論開始著手,第一節探討公有地分析之所以產生的脈絡,以及處理這種理論適用. ‧. 於解決何類問題。第二節係探討如何將公有地理論延用至知識的分析:一方面, 由於公有地的分析著力於傳統的自然資源(如牧草、漁獲量),若將此分析視野. y. Nat. io. sit. 延用至知識層次(亦即將知識也視為一種資源),就分析來說,難免有落差;另. n. al. er. 一方面,數位技術讓知識能更廣為複製、流傳與保存,而這兩方面致使知識公有. Ch. i Un. v. 地的分析更為複雜,必須將既有視野,加以轉換,才能讓理論安其位,司其職;. engchi. 此節的目的在於建構一套分析架構。第三節則是介紹方法,包括說明如何選取、 分析研究材料,以及交待何以選擇英國作為分析個案的原因,並說明如何進行台 灣的經驗資料之蒐集與分析。. 壹、公有地的理論傳統. Hardin(1968)的〈公有地悲劇〉(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宣稱,在 無任何管制、人人皆可放牧的草原上,由於人類自私自利,資源取用會先以自己 的利益為依歸,因此每個人會過度放牧,俾使畜牧量極大化,但此舉會讓這片草 13.

(26) 原,轉瞬間消耗殆盡;下場是,公有地雖對每個牧人開放,但自私自利的行為, 反而造成所有牧人之悲劇。 Hardin 看到的是,個人會鑽取自我的蠅頭小利,但後果卻損及社會整體利 益,因小失大,得不償失。不過,Hardin 論證的漏洞,在於假設人們只會自行其 事,埋首求利,與他人老死不相往來,因而忽略彼此可以透過溝通,合作解決問 題(Hess & Ostrom, 2003)。於是乎,整個問題的關鍵,便轉向公有地該如何設 計一套制度(institution) ,讓利害關係人士攜手合作,讓資源取用導向永續發展, 以避免悲劇發生。那麼,制度該如何設計?Ostrom(1990/余遜達、陳旭東,2012) 認為,傳統的迎刃之法,不外乎有二:其一,將資源交由政府治理,由政府來分. 政 治 大. 配;其二,將資源私有化,亦即採私有產權的形式管理資源。. 立. 不過,Ostrom 指出,此二法各有缺陷,難免掛一漏萬:指望政府,就必須. ‧ 國. 學. 承受政府無法正確規劃制度的風險,包括如何確定公有地資源的總量、如何明確 無誤地安排資源使用、能否監督各種行動、以及能否對違規者制裁成功;另一方. ‧. 面,施以私有產權控制資源,亦會陷入失靈的困境,特別是當資源為流動性時更. y. Nat. sit. 是如此。這是因為,假使資源如地下水或漁場之流,難以量計,私有化便窒礙難. n. al. er. io. 行。在此情形下,將資源交付政府或私人管理,並不見得能收除弊興利之效。反. i Un. v. 觀從社群本身著手,思索他們彼此如何溝通、如何合作,進而建構一套有別於私. Ch. engchi. 有產權制和國家管制以外的可行制度,一直為從事政治經濟分析的學人所忽略 (Hess & Ostrom, 2003, p.117)。 有鑑於此,Ostrom(1990/余遜達、陳旭東,2012)認為,分析公有地時, 由於情境複雜,研究者不能預先以國家或私有產權為解套之法,來檢視公有地資 源的分配;取而代之的是,需以實地考察著手,從經驗中檢視公有地如何治理。 在分析上,Ostrom 先區分三種分析面向,亦即資源、社群和規則:首先,所謂 資源,係先將公有地的資源區分為「資源單位」(resource units)和「資源系統」 (resource system) ;舉漁場為例,資源單位係指捕獲的魚隻,資源系統則是整個 近海漁場,而分析時必須掌握漁民每年平均捕獲量,以及掌握整個系統是由哪些 14.

(27) 人進行取用,也就是涉及資源取用的利害關係人士,必須清楚界定。其次,所謂 社群,就是分析前述的利害關係人士,他們是誰、如何合作、能否及如何建立一 套使用資源的規則;以及,第三,分析規則為何,並分析如何確保規則能順利運 作。這三種分析面向看似獨立,實際上是彼此交錯的。Ostrom 考察世上諸多公 有地資源的治理實踐後,發現從瑞士到日本、從山間林地到牧野草原、從農田水 利到近海漁場,舉凡林地、牧草、水利等資源,都自有一批社群,他們既非政府 官員,亦非施以產權控制形式,成功治理了公有地。8 類如牧草或地下水之類的自然資源,分析尚可如此,然而一旦將知識視為一 種資源,又能否延用公用地的分析?畢竟,知識難以取盡用竭,更何況知識若廣. 政 治 大. 泛流通,為人們所知所用,對於整體社會而言,自然有益無害,或套用經濟學的. 立. 說法,成就正外部性指日可待(馮建三,2007);更甚之者,在於數位技術的發. ‧ 國. 學. 展一日千里,透過此技術,知識能更廣泛的複製、流通與保存,如此一來,只要 網際網路與硬體設備俱在,人人近用就無困難,因此在理論上,便不存在公有地. ‧. 悲劇之憾事。但理論雖如此,實情未必然。從第一章可知,訂閱模式已對知識近. y. Nat. sit. 用形成窒礙,故而知識公有地圖有其名,而未具其實,因此掌握知識公有地的分. n. al. er. io. 析,不僅在理論上需有著墨,經驗現象更是得加以兼顧。. i Un. v. 簡而言之,若用前述 Ostrom 的觀點來看,知識公有地所涉及的資源、社群. Ch. engchi. 和治理規則,已不同於傳統的公有地分析,這也會連帶影響理論的分析架構。底 下,我們行將討論,延用公有地的理論資源來分析知識時,所面臨的議題有哪些。. 貳、知識公有地的分析. 「學術知識」何以能採用公有地的分析框架?此點必須有所交代。依照 Hess 與 Ostrom(2003)的看法,資源之所以係屬於公有地者(common-pool resource) , 8. 以瑞士的 Torble 村莊為例,該村的公有地治理,是由當地村民共同建立一套放牧的規則;根據 這套規則,村民在高山牧地放養的牛隻,有一定的限制,如果超過這個限制,會課以大量罰金, 而監督這套規則的運作,則由當地村民組建的「高山草場協會」委派監督員執行(參見 Ostrom, 1990/余遜達、陳旭東,2012,頁 72-74) 15.

(28) 因為它並沒有必然地對應一套所有權制度;也正因如此,解決這類資源如何分配 的問題,就無法預先決定,究竟是由政府掌理為上策,還是以私有制進行分配為 優先。就此而言,學術知識的所有權問題也是複雜難解。傳統上,學術知識的生 產、同儕審查、以及賦予獎勵等等,係由學術社群為之;此外,學術社群內部也 建構了一套學術傳播制度(如學術期刊),讓社群彼此能共享知識;以此觀之, 學術知識實乃學術社群所有。然而,過往出版商掌握通路,坐擁分配優勢,它們 多與作者簽訂合約,後者將所有權交付前者,以換取知識廣為流通的便利。如今 數位技術使然,知識的流通和分配,理論上已無需假出版商之手,但出版商仍透 過與作者簽訂合約的方式,享有學術知識的所有權。於是,爭議始得湧現:學術. 政 治 大. 知識的所有權,究竟是學者所有?還是出版商把持?. 立. 除此之外,近年來開放近用運動風起雲湧,讓學術知識的所有權更形複雜。. ‧ 國. 學. 例如,美國納稅人聯盟(TaxPayers’ Alliance)就主張,學術知識由於受公共經費 補助,理應為全民所有,知識務須開放近用。因此,當我們宣稱學術知識為世人. ‧. 共享時,此時的「共享」,究竟是誰的?知識資源便如同公有地資源,一時難以. y. Nat. sit. 釐清界定。之所以如此,其中關鍵之因,在於知識作為一種資源,它本身複雜的. n. al. er. io. 特性使然。底下,我們先介紹公有地資源的特性,並以此延伸分析至學術知識。. Ch. engchi. 一、物質資源的特性:耗損與排他. i Un. v. 過往的政治經濟文獻多以財產(property)的形式界定資源,這雖能讓財貨 依據其產權性質,劃分為「公共財」與「私有財」二者,但論及資源如何分配的 問題時,就會陷入不是由政府、就是市場調控的二元劃分:公共財傾向由政府調 控,而私有財則依市場規則分配。直到 1970 年代,除了財產形式之外,學人們 更細緻區分財貨本身的兩種特性:耗損(subtraction)和排他性(exclusion;Hess & Ostrom, 2003, p.119) ,也正由於這兩種特性的出現,讓資源分配的問題不再只 是陷入公私之分,而是更能捕捉現實世界中的複雜性。 16.

(29) 簡而言之,所謂耗損,係指某甲使用某種資源時,會減損某乙的利益。例如, 假設近海漁場每年的漁獲量為 100,當甲捕獲愈多,乙捕獲的就愈少,因此甲的 使用會損及乙的使用,此時魚隻就是耗損性財貨;若甲使用時,不會損及乙,此 時的財貨就具有非耗損性,觀看電視節目即為一例。所謂排他,係指阻止某人使 用某種資源,亦即建立資源使用的障礙,例如餐廳老闆可以透過訂價,將餐盒構 築使用的障礙;換言之,排他性的建立,在於建置排他的成本。若排他性成本過 於龐大,或排除他人非常困難,則為非排他的財貨,例如夕陽美景。依據耗損與 排他的程度高低,可分為以下四種財貨,如下〈表一〉:. 公共財(Public goods) 有用的知識. 公有地資源 (Common-pool. sit. resources) 圖書館 灌溉系統. n. al. 高. er. io 容易. 性. y. 夕陽. 他. 損. 低. Nat. 排. 性. 耗. ‧. 困難. 表一:財貨的四種類型.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付費或俱樂部財(Toll or club goods) 訂閱期刊 看護中心. Ch. engchi. i Un. v. 私有財(Private goods) 個人電腦 甜甜圈. 資料來源:引自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as a Commons(p.9), by C. Hess and E. Ostrom, 2007,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運用這個分類進行知識公有地的分析時,知識又可再區分為「觀念」(如某 個學派的思想)和「表達觀念的形式」 (如承載思想的書籍) ,前者的取用,難以 竭盡,建構某種排除它的成本非常高,而某甲在運用某個學派的思想時,亦不會 妨礙某乙的使用,因此作為觀念時,知識可以是「公共財」(public goods)。然 而,若作為「表達觀念的形式」(如書籍)時,此種財貨則存在使用上的限制, 17.

(30) 例如價格高低、乃至書籍存量,都會影響人們如何閱讀。此時此際,書籍已不若 觀念,它即是有限的資源,需要不同的使用規則、以及各式各樣的典藏 庫 (facility),來加以管理。 就此來說,首先,若典藏庫係指圖書館,那麼在理論上,每個人雖然都可借 閱,但藏書有限的情形下,某甲使用時,某乙就無法取閱,此時必須制定某種使 用規則,來安排閱讀的順序(例如「先來後到」的借用規則)。因此,這類資源 即是耗損性高,但排他性低的「公有地資源」(common-pool resources)。其次, 若典藏庫是採會員制的協會或俱樂部,那麼書籍通常要透過加入該俱樂部後始能 閱讀時,此時會員制即是排除他人使用的手段,而這類財貨在會員之間雖可互通. 政 治 大. 有無(即耗損性低),但排他性卻很高,此即「付費或俱樂部財」(toll or club. 立. goods)。最後,「私有財」(private goods)即是以私有產權形式來界定書籍,使. ‧ 國. 學. 用者必須透過付費或市場交易,始能閱讀。然而,若將數位技術納入考量,情形 則更顯複雜。. ‧ y. Nat. n. er. io. al. sit. 二、數位技術下的知識資源與分析架構. i Un. v. 如前所述,資源系統和資源單位乃公有地分析時的要項,若將此二者應用至. Ch. engchi. 知識資源的分析時,Hess 與 Ostrom(2003)便稍作調整。他們將資源系統視為 典藏庫,資源單位界定為「人造物」 (artifact) ;除此之外,另外還增添了「觀念」 (idea)。就此而言,人造物承載的是觀念,而人造物放置在典藏庫中;若以前 述書籍為例,人造物即是書籍,觀念即是思想,典藏庫則是圖書館。此外,典藏 庫可以統計人造物的數量,以便計算和控制館藏的取用狀況。 數位技術開展後,讓人造物和典藏庫發生重大轉變。論及此時,Hess 與 Ostrom(2003, 2007)將人造物區分為物質性人造物(physical artifacts)與數位 人造物(digital artifacts),前者數量有限,並有其耗損和排他性的使用限制,故而 取用時,可能遵從某項規則而行之(如先來後到);後者可由多人同時取用,因 18.

(31) 此在理論上,耗損和排他性的限制便有克服的可能。典藏庫(即資源系統)的轉 變,亦非同小可。圖書館是傳統的知識資源典藏庫,然而在數位技術的匯流下, 當知識轉換成數位人造物時(例如文章的 PDF 檔),已無非得存取於圖書館之 必要,舉凡網際網路上有一定的空間存量,都可存取這類數位人造物,因此對圖 書館而言,衝擊誠不容小覷,轉型之說,於焉興起(Lougee, 2007)。Hess 與 Ostrom(2003)就說,隨著書籍和期刊價格的水漲船高,圖書館的服務也轉變了: 從擁有(owning)館藏來服務當前與未來的所需,轉變為以使用需求為目的的近 用(accessing)材料。 知識資源已由數位技術將其轉變,為了分析知識公有地的資源分配,Hess. 政 治 大. 與 Ostrom(2007)也建構了一套分析框架,如〈圖四〉所示:. 學. ‧ 國. 立. 圖四:知識公有地的分析架構.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Hess 與 Ostrom 指出,在分析上,這些區塊雖然硬生劃分,但在經驗上,它 19.

(32) 們其實彼此構連;並且,任何一個區塊都可以是分析的焦點所在(例如中間區塊 的行動場域) 。底下我們以實際研究為例,說明此架構的運用方式。Schweik(2007) 曾用此架構分析開放原始碼運動(Free/Libr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 FOSS); 在他的分析中,此運動的物質性資源為電腦軟體,且建構軟體的環境(setting), 乃是一種有利於多人同時合作的模態(modularity) ;而與此資源有關的社群,則 多為程式設計師或志願者。此外,社群使用資源時,須遵從以下規則:軟體的原 始碼須開放,以供其他程式設計師檢視。其他的程式設計師雖可免費使用,然而 如需修改,也必須開放原始碼,以供他人檢視。於是,這種授權規則,就好像病 毒授權(viral licensing)般,一個感染另一個。9. 政 治 大. 以上的物質資源、社群屬性、以及使用規則等等(即〈圖四〉中最左邊的三. 立. 個區塊),會影響「行動場域」(action area)的運作(〈圖四〉的中間區塊)。行. ‧ 國. 學. 動場域則是探討誘發行動者行動的誘因(incentive)為何、行動者何以合作/不 合作、行動者制定決策的情境等等(Hess & Ostrom, 2003, 2007) 。以開放原始碼. ‧. 運動為例,Schweik(2007, pp.284-285)指出,行動者之所以志願地免費貢獻軟. y. Nat. sit. 體,理由可歸納為「技術性」(technological)、「社會政治性」(sociopolitical)、. n. al. er. io. 以及「經濟性」 (economic)等三種類型。首先, 「技術性」係指,使用者參與自. i Un. v. 由軟體開發的原因,是他們認為現行軟體,或因售價高昂,或因不符所需,因而. Ch. engchi. 起身參與軟體開發;此外,軟體開發無法獨一人之力完成,因此參與者也希望借 助他人的技術合作,共同達成目標。次者,所謂「社會政治性」的原因,乃指參 與者信仰軟體應自由且開放的哲學,或認同「自由基金會」(Free Software Foundation)的理念,反對軟體原始碼的封閉壟斷。再者, 「經濟性」的理由,則 是指參與者將投入軟體建構的時間與精力,視為一種投資,藉以累積經驗,有利 未來謀職。 接下來,行動場域的構成,也會連帶影響參與者的互動型態(即圖一中的右 方區塊) 。Schweik 與 Semenov(2003)發現,在參與者共同建構軟體的脈絡下,. 9. 據 Lessig(2004/劉靜怡譯,2008)的說法,開放原始碼運動也啟發了創用 CC 的授權。 20.

(33) 這些合作計畫一開始會歷經「初始階段」 (initiation stage) ,繼而會走到「持續開 放階段」 (going-open stage) ,最後則邁入「成熟階段」 (mature stage;引自 Schweik, 2007, p.280)。階段的分期是以軟體使用或參與人數來決定(或同時以兩者計 算)。不過,即便進入成熟期,參與者也只是形成小規模的群體,彼此合作修改 軟體,以符合自身所需;其他的計畫多半未竟全功,進行途中即偃旗息鼓。儘管 如此,在這些成功的案例中,參與者多半遵從規則,以開放原始碼的方式進行軟 體建構。 繼而,互動型態會影響「成果」(outcome)。依 Schweik(2007)之見,開 放原始碼運動的成果,就是促成參與者之間的合作式生產。不過,Schweik 雖然. 政 治 大. 希望開放原始碼的自由精神,能延用至知識公有地,但放在學術知識的脈絡上,. 立. 他也發現軟體與知識二者,難以同等之,對此也區別箇中的四項差異:. ‧ 國. 學. 1. 資源的差異:軟體可以回溯檢視程式碼(code) ,以檢視其歷史發展的過程,. ‧. 但學術論文發展的歷程,只有作者(們)得以檢視,讀者看到的已是既定成. y. Nat. sit. 果,無法檢視其發展過程。. al. n. 限。. er. io. 2. 社群的差異:FOSS 提供組織外的人士參與,但科學研究的參與者卻人數有. Ch. engchi. i Un. v. 3. 規則:FOSS 的資源使用上,可以自由的授權,但科學期刊則受限制於著作 權,很難自由分享。 4. 成果的立即性:FOSS 的環境適合成果的創新,這是因為,一旦軟體建構出 來之後,隨即放在網路上便可供他人檢驗(此即同儕審查);更甚者,同儕 檢驗完之後,程式碼也幾乎修改完成,於是新的軟體(即成果)也就可能順 勢產生了。學術論文雖然也有同儕審查,但成果不見得能馬上出現。. Schweik 延用 Hess 與 Ostrom 的分析架構,提醒我們軟體與學術知識二者, 在資源屬性、社群、規則及成果上,存在著差異,對於我們累積知識公有地的分 21.

(34) 析經驗時,著實有所助益。然而,就本文的研究目的而言,Hess 等人所論及的 「行動場域」,尤為重要,因為這是探討制度變遷的重要面向。我們將學術傳播 模式的轉型,視為一種分配知識資源的制度變遷過程,而政府本身就是涉及其中 的重要行動者。換言之,探討政府面臨何種行動誘因,致使其推動傳播模式的轉 變,即是本文沿用知識公有地架構來分析學術傳播議題的核心關懷。. 參、研究架構與方法. 本文採行知識公有地的分析架構,來處理學術傳播模式的發展及其轉型問. 政 治 大. 題, 其中有關(一)知識公有地與學術傳播模式的關係,以及(二)分析的步. 立. 驟,必須進行理論性的討論,因此在下文的部分,我們擬就此加以闡述。. ‧ 國. 學. 一、從知識公有地的分析架構看學術傳播議題. ‧ y. Nat. sit. 如前所述,知識公有地的關注焦點,乃在於資源如何透過利害關係人彼此協. n. al. er. io. 商與談判(有時甚至訴諸法律,參見 Ostrom[1990/余遜達、陳旭東,2012]),. i Un. v. 來達成資源的合理分配,而這種協商的過程係針對以下根據而進行的:(一)界. Ch. engchi. 定資源的性質、以及計算知識資源的總量與使用量,而這些基礎的調查作好之 後,接下來就是(二)不同利害關係人的政治談判。簡而言之,這是一種複雜的 社會過程,利害關係人之間,會因為資源的分配問題,因而涉及政治與經濟等議 題,在利益上你來我往,彼此交鋒。在此脈絡下,知識公有地的分析,涉及資源 的界定與利害關係人之間的政治經濟協商,底下我們擬就此二者分述之。. (一)學術期刊與資源單位/系統的界定. 本文探討的學術知識資源,主要係針對學術期刊,這不僅是因為期刊乃學術 22.

(35) 傳播中速度較快的媒介,並且其歷史地位早已建立(例如十七世紀中葉,在巴黎 成立的《學者雜誌》[Journal des Savants],第三章另有介紹);箇中的理由,尚 有以下兩者:其一,由於期刊具備同儕審查的機制,故而在知識大幅增加、乃至 於品質優劣不定的數位時代下,更能彰顯其重要性。其二,期刊本身乃由眾多且 彼此獨立的文章所構成,而這些文章的著作權授權及如何傳播的問題,在數位技 術及網際網路的環境中,較之於其他媒介(例如書籍)則更顯複雜:一方面,由 於著作權中的「公開傳輸權」之規定,讓學術期刊必須取得著作人之同意,始得 於網際網路中公開傳播,於是期刊不僅是刊登文章內容的媒介,同時取得著作人 授權也是它必須的業務;另一方面,透過數位技術,期刊文章可單篇銷售,亦可. 政 治 大. 綑綁多份期刊一起「搭售」(big deal),這便讓學術期刊在經濟上可對出版業者. 立. 產生可觀利益(參見 Borgman, 2007;出版商由於期刊的商業模式而獲得的利潤,. ‧ 國. 學. 可見第三章的介紹)。以上幾項特性,讓學術期刊不僅具有學術傳播的重要性, 同時亦承載了政治經濟的內涵;透過學術期刊的研究,我們便能透視在學術傳播. ‧. 模式轉型的過程中(如英國發生的訂閱模式轉型為 OA 期刊模式),究竟有哪些. y. Nat. sit. 政治經濟因素的複雜角力。. n. al. er. io. 從知識公有地的分析架構來看,依 Hess 與 Ostrom(2003, 2007)之見,她. i Un. v. 們將知識的物質性區分為觀念、人造物、以及典藏庫三者,而學術期刊除了能生. Ch. engchi. 產知識的「觀念」之外,它同時也能生產各種形式的知識(如 PDF 格式的檔案); 基於此,我們將學術期刊視為 Hess 等人界定下的「資源單位」 ,而典藏庫則是能 儲存資源單位的「資源系統」,它能夠計算和分析資源單位的總量及使用量。簡 言之,將資源單位與資源系統的概念延用至學術期刊及典藏庫的分析,此舉除了 可以檢視在學術傳播轉型的過程中,其關鍵的問題會究竟會發生在資源單位?亦 或資源系統?同時在概念的層次上,我們亦可比較英國與台灣在學術傳播發展上 的差異。. (二)政治經濟的協商與學術傳播模式的形塑 23.

(36) 傳播模式的形塑,係在社會關係中發生。依 McQuire 與 Windahl 之見(1993 /祝建華譯,2008,頁 4-5) ,構成傳播最簡單的元素,包括傳送者、訊息、通道、 接收者、傳送者與接收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傳播發生的脈絡及其效果等等。在 McQuire 等人看來,傳播是一種社會關係內部的凝聚力,它鑲嵌在特定的關係結 構中,但並沒有固定的表現形式,而模式則可協助將這組複雜的關係具像化。換 言之,透過模式的表現,我們便可呈現各種利害關係人士之間的複雜關係。舉例 而言,McQuire 等人所言之的傳送者、訊息、通道與接收者之間的傳播關係,我 們亦可將此比附為學術傳播,故而學者就如同傳送者,其所生產的論文就如同訊 息,學術期刊就如同通道,接受者就如同讀者或圖書館。依據「傳送者→訊息→. 政 治 大. 通道→接受者」等傳播模式的概念,我們便可區分為三種學術傳播模式,即訂閱. 立. 模式(參見〈圖一〉) 、OA 期刊模式(參見〈圖二〉) 、以及典藏模式(參見〈圖. ‧ 國. 學. 三〉) 。就定義而言,訂閱模式是以販售為基礎的傳播模式,讀者(或圖書館)必 須支付費用給資料庫業者,始得閱讀作者的文章;OA 期刊模式則是以學術期刊. ‧. 為基礎的傳播模式,作者必須支付(或有些期刊不需作者支付)一筆文章的刊登. y. Nat. sit. 費用給學術期刊,但讀者卻免費近用;典藏模式則是以典藏庫為基礎的傳播模. al. n. 2012)。. er. io. 式,作者將其文章置於典藏庫之中,但文章的傳播遵從一定的條件限制(Suber,. Ch. engchi. i Un. v. 就政治經濟學的觀點而言,我們關心的問題,在於傳播模式係如何構成,包 括誰可以參與政策制訂、誰被允許經營傳播事業、以及在過程中誰是優勢者或劣 勢者(Mosco, 1982;引自程宗明,1997,頁 107)。就此而言,政府作為公共經 費的挹注者,它的政策作為,會牽動模式中的各種利害關係人,而傳播模式則會 在政府考量各種利害關係之下,形塑而成。對於本研究的核心關懷來說,我們的 焦點,座落於政府再進行決策時,其背後所考量的依據為何,並批判性地檢視這 些考量是否合理,藉此作為推動 OA 傳播模式的立論。 至於本文探討的政府,則選擇英國與台灣政府的決策作為分析對象。選取英 國作為考察個案的原因有四:第一,該國正值學術傳播的轉型期,此時政府的實 24.

(37) 際作為,如何將既有的訂閱模式轉型為 OA 期刊模式,值得其他仍處於訂閱模 式、且面臨高教經費有所困難的國家,明以借鑑。第二,英國轉型的經驗,提供 我們考察學術傳播模式與政經條件之間的複雜關係;英國政府準備以政策之力, 促使訂閱模式轉型為 OA 期刊模式,此時我們即可從中觀察,不同模式背後的社 會關係為何、以及模式轉型係因何種政經脈絡使然。 第三,就理論上來說,英國政府的介入,可提供我們觀察政府在知識公有地 運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此而言,過往的文獻多傾向把政府視為資訊或知識的圈 地者,亦即政府透過各種法律手段(如前述的《數位千禧年法》) ,限制人民傳播 或知的權利(Kranich, 2007; Lynch, 1994; Schiller, 1997; Schiller, H., & Schiller, D,. 政 治 大. 1988) 。然而,英國政府的介入,卻是為了讓科學知識開放近用,而非封鎖圈限,. 立. 因此我們便可利用該國的經驗,重新檢視政府如何對待科學知識。. ‧ 國. 學. 第四,從前述公有地的理論預設來看,它假定人們都是自利的行動者,因此 要不斷地溝通、協調,解決之道方能產生。然而,由於數位技術使然,知識已成. ‧. 公共財,只要相關設備具在,任誰都可取之用之。因此,一旦有行動者積極打造. y. Nat. sit. 知識公有地(例如成就全球性的機構典藏),那麼其他世界各地的使用者便可坐. n. al. er. io. 享其利。問題是,誰要第一個擔當這類積極任事者?順此理路,學術知識和期刊. i Un. v. 市場早已是全球性,大型出版商也靠著全球市場,席捲寰宇,利潤持續不墜。此. Ch. engchi. 時此際,英國政府選擇介入,企圖將期刊的訂閱模式,轉型為 OA 模式,假使如 其所願,畢其功於一役,知識便可廣泛流通,如此雖可造福其他國家,但這項積 極任事的成本,卻由英國單獨支付,這麼一來,豈非便宜其他國家?更何況,依 Ostrom 等人之見,政府只是眾多的行動者之一,而公有地的治理,亦非一定要 借助政府之力才能成事。英國政府選擇介入,這類經驗便可供吾人檢視政府介入 的條件為何,藉以回饋知識公有地的理論,俾使理論與經驗得以對話。 反觀台灣政府,雖不若英國,有其明確的知識傳播政策,然而我們亦可檢視, 在政府既有的作為下,學術傳播的發展會趨向何種模式。台灣在上世紀 90 年代 末時,曾由國家圖書館發展出典藏模式,爾後亦有專業學門領域發展出 OA 期刊 25.

(38) 模式(例如圖書資訊學領域)。此外,政府對於學術期刊的規範,明訂在《政府 出版品管理辦法》 ,亦即政府有一套知識資源的使用規則。不過,在 2000 年初期, 這套辦法卻轉而服務於數位出版產業的發展。在此行動情境下,訂閱模式、OA 期刊模式、以及典藏模式又會如何互動?值得加以探究(詳見第五章)。. 二、分析步驟與資料蒐集. 依 Ostrom(1990/余遜達、陳旭東,2012)之見,進行公有地的分析時, 首要之務即是界定和計算資源的總量;接下來,再探討涉及資源的利害關係人. 政 治 大. 士,並分析資源的使用規則。據此,我們的分析步驟,會依資源物質性、社群、. 立. 以及使用規則等三種層次逐一進行。就此而言,本文會在第三章先處理 OA 傳播. ‧ 國. 學. 模式涉及的社群、資源使用方式與規則,以及學術社群如何從 OA 模式來反思訂 閱模式及其產生的問題。其次,第四章與第五章則是討論,政府究竟面臨何種行. ‧. 動誘因,致使其轉變了針對知識資源、社群、以及使用規則的政策。換句話說,. y. Nat. sit. 第四章與第五章則轉而進入「行動場域」的分析,探討英國和台灣政府所面臨的. n. al. er. io. 行動誘因、以及分析她們在學術傳播模式轉型中所扮演的角色。作此分析的預. i Un. v. 設,係因我們將政府視為一種會考量各種利害關係的行動者;在此基礎上,分析. Ch. engchi. 政府究竟是立基於何種考量而推動/不推動開放近用政策,並檢視其考量是否合 理,便是吾人思考政府在知識傳播議題上所扮演的角色為何,也是推動開放近用 政策時的重要依據。 至於本文所蒐集的研究資料,可分為三部分:首先,係以 P. Suber 教授整理 的「OA 歷史發展時間軸」之事件為主。其次,蒐集英國的政策報告。再者,蒐 集台灣的相關資料。底下分別就資料蒐集與處理的方式,逐一說明。. (一)「OA 歷史發展時間軸」之事件蒐集.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tree’s roots can easily find water in the ground and send it up to the leaves.. Because they are wide and thin, leaves lose

The case where all the ρ s are equal to identity shows that this is not true in general (in this case the irreducible representations are lines, and we have an infinity of ways

This kind of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many oth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symmetric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15, 16, 20–22], symmetric

Theorem 5.6.1 The qd-algorithm converges for irreducible, symmetric positive definite tridiagonal matrices.. It is necessary to show that q i are in

Contact information of NGOs or school services that provide mental health support. News articles/video clips relating to this

The remaining positions contain //the rest of the original array elements //the rest of the original array elements.

– Funding liquidity - ability to borrow money to buy securities or make loa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l ecological capacity of 0.003367 / M 2 is a transient population control standards, the survey by the existing facilities that the present fac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