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齡失智者友善社區環境設計準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齡失智者友善社區環境設計準則"

Copied!
20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高齡失智者友善社區環境設計準則

內 政 部 建 築研 究 所 委託 研究 報 告

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2)

高齡失智者友善社區環境設計準則

受 委 託 者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研究 主持 人 : 蔡淑瑩 協同 主持 人 : 李美慧 研 究 助 理 : 尤品雅、陳宜煒、歐政煌 研 究 期 程 : 中華民國 105 年 01 月至 105 年 12 月 研 究 經 費 : 新臺幣九十萬元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委託研究報告

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本報告內容及建議,純屬研究小組意見,不代表本機關意見)

(3)

I

目次

表次 ... III

圖次 ... VII

摘要 ... XI

第一章

緒論 ... 19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19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20

第二章

文獻分析 ... 25

第一節

名詞解釋 ... 25

第二節

國內外高齡失智症相關政策 ... 27

第三節

國外失智友善社區規劃原則 ... 33

第三章

案例調查 ... 47

第一節

問卷分析 ... 47

第二節

GPS 路徑調查分析 ... 80

第四章

工作坊及專家座談 ... 85

第一節

設計工作坊 ... 85

第二節

專家座談 ... 93

第五章

高齡失智者友善社區環境設計準則 ... 101

(4)

II

第一節

一般設計原則 ... 101

第二節

社區環境 ... 10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19

第一節

結論 ... 119

第二節

建議 ... 121

附錄一、評選審查意見及廠商回應一覽表 ... 123

附錄二、期中審查會議記錄及回應表 ... 125

附錄三、期末審查會議記錄及回應表 ... 129

附錄四、日本新橙色計畫 ... 133

附錄五、英國失智友善社區特點查核表 ... 137

附錄六、高齡失智者友善社區環境設計問卷 ... 139

附錄七、專家深入訪談逐字稿 ... 143

附錄八、里長深入訪談逐字稿 ... 167

附錄九、專家座談會簽到表 ... 173

附錄十、專家座談會逐字稿 ... 175

參考書目 ... 201

(5)

III

表次

表 2-1 WHO 已開發國家因應失智症照顧政策與行動 ... 27

表 2-2 各國生活圈設施比較表 ... 42

表 2-3 各國失智友善社區規劃原則比較表 ... 43

表 2-4 高齡失智者社區環境評估指標比較表 ... 46

表 3-1 個案基本資料表 ... 49

表 3-2 受訪者性別項目表 ... 50

表 3-3 受訪者年齡項目表 ... 51

表 3-4 受訪者教育程度項目表 ... 51

表 3-5 受訪者病程表 ... 52

表 3-6 受訪者發病時間表 ... 52

表 3-7 受訪者退休前的職業表 ... 53

表 3-8 受訪者與照顧者關係表 ... 53

表 3-9 受訪者出門的頻率表 ... 54

表 3-10 受訪者最長與誰外出表 ... 54

表 3-11 受訪者居住區域有無社區表 ... 55

表 3-12 受訪者居住地的類型表 ... 55

表 3-13 受訪者居住的時間表 ... 56

表 3-14 受訪者目前的病徵表(複選) ... 56

(6)

IV

表 3-15 受訪者出門的時段表(複選) ... 57

表 3-16 受訪者可否自行回家社區環境中找到回家的路表 . 57

表 3-17 受訪者對於社區環境的滿意程度表 ... 57

表 3-18 受訪者感到滿意的原因表 ... 58

表 3-19 受訪者感到不滿意的原因表(複選) ... 58

表 3-20 受訪者對於社區環境的滿意程度表 ... 59

表 3-21 受訪者對我國政府推動的政策了解表(複選) ... 60

表 3-22 受訪者實際使用過服務表(複選) ... 61

表 3-23 受訪者沒有使用的原因表(複選) ... 61

表 3-24 受訪者政府應該提供哪些資源表(複選) ... 62

表 3-25 受訪者覺得我國推動政策困難點在何處表(複選) .. 63

表 3-26 受訪者出門的原因為何表(複選) ... 64

表 3-27 受訪者生活最重要的場所設施(複選)... 65

表 3-28 受訪者最常去的場所設施表(複選) ... 66

表 3-29 受訪者社區環境認為何者最需要改善表(複選) ... 67

表 3-30 受訪者對社區辨識性-1 滿意程度 ... 68

表 3-31 受訪者對社區辨識性-2 滿意程度 ... 68

表 3-32 受訪者對社區辨識性-3 滿意程度 ... 69

表 3-33 受訪者對社區辨識性-4 滿意程度 ... 69

(7)

V

表 3-34 受訪者對社區安全性-1 滿意程度 ... 70

表 3-35 受訪者對社區安全性-2 滿意程度 ... 70

表 3-36 受訪者對社區安全性-3 滿意程度 ... 71

表 3-37 受訪者對社區安全性-4 滿意程度 ... 71

表 3-38 受訪者對社區安全性-5 滿意程度 ... 72

表 3-39 受訪者對社區社會支持性-1 滿意程度 ... 72

表 3-40 受訪者對社區社會支持性-2 滿意程度 ... 73

表 3-41 受訪者對社區舒適性-1 滿意程度 ... 73

表 3-42 受訪者對社區舒適性-2 滿意程度 ... 74

表 3-43 受訪者對社區舒適性-3 滿意程度 ... 74

表 3-44 受訪者對社區舒適性-4 滿意程度 ... 75

表 3-45 受訪者對社區熟悉性-1 滿意程度 ... 75

表 3-46 受訪者對社區熟悉性-2 滿意程度 ... 76

表 3-47 受訪者對社區熟悉性-3 滿意程度 ... 76

表 3-48 受訪者對社區可及性-1 滿意程度 ... 77

表 3-49 受訪者對社區可及性-2 滿意程度 ... 77

表 3-50 受訪者對社區可及性-3 滿意程度 ... 78

表 3-51 受訪者對社區可及性-4 滿意程度 ... 78

表 3-52 GPS 信義某中心之案例 ... 80

(8)

VI

表 3-53 GPS 生活半徑之案例 ... 81

表 3-54 GPS 信義某中心瑞智學堂之案例 ... 82

表 3-55 失智長者所經過之場所設施 ... 83

表 4-1 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 86

表 4-2 模型組合介紹 ... 87

表 4-3 設計工作坊活動過程 ... 89

表 4-4 高齡失智者社區環境 500 公尺內所需的活動場域 .. 90

表 4-5 高齡失智者社區環境 800 公尺內所需的活動場域 .. 90

表 4-6 高齡失智者社區環境 1000 公尺內所需的活動場域 . 91

表 4-7 高齡失智者社區環境 1500 公尺內所需的活動場域 . 91

表 4-8 專家基本資料表 ... 93

表 4-9 專家座談會專家基本資料表 ... 95

(9)

VII

圖次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23

圖 2-1 日本改革後提供醫療、照顧服務的體制樣貌 ... 31

圖 2-2 台灣長期照護服務型態架構 ... 32

圖 2-3 美國失智友善社區規劃原則圖 ... 34

圖 2-4 英國失智友善社區規劃原則圖 ... 37

圖 2-5 日本日常生活圈網絡照顧系統架構 ... 39

圖 2-6 日本關於社區區域系統的構築 ... 40

圖 2-7 日本千葉縣船橋市的輕度女性高齡失智者 ... 41

圖 2-8 日本千葉縣船橋市高齡失智個案社區概況 ... 41

圖 3-1 信義某社區 1500 公尺區域範圍 ... 47

圖 3-2 革新公園 ... 48

圖 3-3 雅祥公園 ... 48

圖 3-4 雅祥公園 ... 48

圖 3-5 通化夜市 ... 48

圖 3-6 興雅診所 ... 48

圖 3-7 興雅里辦公室 ... 48

圖 3-8 雅祥里社區發展協會 ... 48

圖 3-9 福德宮 ... 48

(10)

VIII

圖 3-10 信義某中心 ... 48

圖 4-1 高齡失智者 1500 公尺活生活場域工作坊彙整圖 .... 92

圖 5-1 a.清楚之指標系統 ... 103

圖 5-2 b.道路標誌... 103

圖 5-3 c.可見道路盡頭 ... 103

圖 5-4 d.街道具特色 ... 103

圖 5-5 a.街道具主次層級 ... 104

圖 5-6 b.寬敞順暢之人行道 ... 104

圖 5-7 c.自行車與人行道分離 ... 104

圖 5-8 e.防滑無反光鋪面... 105

圖 5-9 f.無複雜配色或花紋之鋪面 ... 105

圖 5-10 g.轉角處視覺穿透少遮蔽物 ... 105

圖 5-11 h.照明充足 ... 105

圖 5-12 i.道路有充足人行穿越秒數 ... 105

圖 5-13 a.友善商店 ... 106

圖 5-14 b.失智症宣導 ... 106

圖 5-15 a.座椅 ... 106

圖 5-16 b.環境元素不複雜... 106

圖 5-17 c.具行道樹遮蔭之街道 ... 107

(11)

IX

圖 5-18 d.黑色鋪面(應避免) ... 107

圖 5-19 d.均勻之鋪面 ... 107

圖 5-20 a.國父紀念館 ... 107

圖 5-21 b.連接公園之步道... 107

圖 5-22 a.日照中心具第二個家之空間氛圍 ... 109

圖 5-23 b.商店風格明顯 ... 109

圖 5-24 c.標誌性機能場所(宮廟) ... 109

圖 5-25 a.診所 ... 110

圖 5-26 b.交通便利之市場... 110

圖 5-27 a.關懷據點 ... 111

圖 5-28 c.咖啡廳提供高齡失智症諮詢服務 ... 111

圖 5-29 e.博物館 ... 111

圖 5-30 a.歷史建築四四南村 ... 111

圖 5-31 b.傳統商店街 ... 111

圖 5-32 a.蟲鳴鳥叫 ... 114

圖 5-33 b.各色植栽 ... 114

圖 5-34 a.植栽與花台(抿石子)增加觸覺刺激 ... 115

圖 5-35 b.友善商店 ... 115

圖 5-36 a.捷運站... 115

(12)

X

圖 5-37 a.宗教場域 ... 116

圖 5-38 b.高齡失智者與學童互動 ... 116

圖 5-39 c.社區農場 ... 116

圖 5-40 a.公共廁所 ... 116

圖 5-41 b.公車候車亭 ... 116

圖 5-42 a.公共藝術 ... 117

圖 5-43 b.公園環形動線 ... 117

圖 6-1 高齡失智者友善社區居住環境服務圈 ... 120

圖 6-2 信義某社區高齡失智者友善社區居住環境服務圈 121

(13)

XI

摘要

關鍵詞:高齡失智者、友善社區、公共空間、環境設計 一、緣起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資料顯示,我國 2015 年 65 歲以上患有失智症長 者約為 24.4 萬人,到民國 145 年(2056 年)時,國內的失智人口數將會超過 72 萬 人,大約平均每 10 個高齡者中就有 1 人患有失智症。但高齡失智者照顧環境標 準有別於一般的高齡友善社區,如果能夠提早針對此課題,因應未來高齡失智者 照顧問題,可提供於既有社區環境中,讓高齡失智者得以繼續使用社區設施並持 續參與社會活動,能減緩失智者病況,並可讓失智者與照顧者有最友善的使用空 間。 高齡失智者照顧環境標準有別於一般的高齡友善社區,高齡失智者友善社 區環境設計準則之訂定理念,為考慮高齡失智者所需之社區安全與便利空間, 及國內高齡者生活習慣和環境條件…等特性,面對高齡失智者照顧問題時,可 提供於既有社區環境中,讓高齡失智者得以繼續使用其社區設施以及公共空 間,並可持續參與社會活動,如此將能減緩失智者病況,並讓失智者與照顧者 有友善的社區環境。 二、研究方法與過程 本研究計畫考慮失智高齡者所需之社區安全與便利空間及國內高齡者生活 習慣和環境條件等特性,並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及設計手冊與指南等,訂出高 齡失智者社區環境設計準則,本計畫採用文獻回顧法、觀察法、深入訪談法、 設計工作坊、問卷法和 GPS 記錄法。 三、重要發現 1.高齡失智友善社區環境評估分為六大指標,包括辨識性、安全性、可及 性、社會支持性、舒適性和熟悉性。 2.依據問卷調查結果,高達 71%之高齡失智者無法自行回家,對高齡失智 者而言重要的場域前三名依序為日間照顧中心、公園綠地和市集。 3.根據設計工作坊之結果,距自宅半徑 500 公尺(約步行 15 分鐘)的範圍 內,應有夜市(20%)、宮廟(16%)、公園(16%)和市場(16%)。 4.建議高齡失智友善社區居住環境服務圈,距自宅半徑 100 公尺為必要公 共服務設施,須有公車站、街角公園、便利商店、市場…等,500 公尺範 圍內,則應有公園、日間照顧中心、咖啡店、宗教場域…等, 而 500 公 尺外需有醫院、捷運站和火車站。 5.高齡失智友善社區環境準則可分為「街道布局」、「建築型態」和「環境

(14)

XII 線索」共三大要項,可以讓高齡失智者在熟悉友善社區環境中,受到尊 重,達到安心與安全的生活。 四、主要建議事項 綜合問卷、GPS 路徑調查和設計工作坊的結果,從分析中得知失智長者對於 社區環境中場所設施有一定的需求,但仍缺乏許多適合失智症患者活動之場所空 間,故未來台灣社區環境在道路系統、指標系統、交通網絡、鋪面、環境辨識性 (包含地標和五感刺激)、失智友善商店、歷史場域、宗教空間…等方面,除了通 用設計的考量,應在色彩和材質上有更細膩的處理,從高齡失智者的角度規劃設 計,另外,機能場域之友善設施應考量到,失智症之相關病程,如:輕度失智者 可能因體能較好,能夠自行行走,因此我們必須藉由社區環境的友善營造,達到 輕度失智者病程之延緩。此外,在我國政策面上,我國應思考如何提升民眾對於 失智症相關資訊及政策公開透明化…等皆是重要之議題。本研究也提出下列具體 可行的建議事項: 建議一 可編製成「高齡失智者友善社區環境設計手冊」,供環境規劃者、建築師、 社區總體營造、社區發展協會、照顧者…等改善社區環境時參考:立即可行建議。 主辦機關:衛生福利部。 協辦機關: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 本研究觀察高齡失智者於社區環境之行為特性,歸納整理所需之環境需求, 建議可編製「高齡失智者友善社區環境設計手冊」,讓環境規劃者、建築師、社 區總體營造、社區發展協會、照顧者…等人員,改善社區環境時可做參考。 建議二 未來針對療癒性環境用於高齡社會之評估進行研究:立即可行建議。 主辦機關: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協辦機關:衛生福利部。 本研究針對高齡失智者之居住環境服務圈,提出社區中應有公園、美術館、 博物館、圖書館、友善商店…等設施,可提供適合高齡失智者的展覽或活動,增 加失智者與大眾交流的機會,並藉此增加一般民眾對失智症的認識,進而成為失 智友善之社會。未來可針對療癒性環境進行研究。 建議三 未來針對閒置空間活化為高齡者日間照顧據點進行研究:立即可行建議。 主辦機關: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協辦機關:衛生福利部。 本研究成果可作為後續研究之參考,並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與設計指標或手

(15)

XIII

冊,針對閒置空間活化為高齡者日間照顧據點進行研究,提供更加多元的照顧選 擇,進一步達到高齡者安全且安心的生活環境目標。

(16)
(17)

XV

ABSTRACT

Keywords: seniors with dementia, friendly community, public space, environmental design

1. Background

According to the data, now a day the population of seniors with dementia is nearly to 230.000 in Taiwan. When 2056 the population of seniors with dementia will growth to 720.000, and there is one seniors with dementia in every 10 seniors. In addition, the age friendly environments for dementia is different form the aged friendly community. In the future when we facing the problem with care for the seniors with dementia, we should provide more friendly facilities and services in the community. Therefore, the seniors with dementia could use the facilities and join the community activities that can slow the disease of dementia.

The standard of care environment for senior of dementia are different as regular aged friendly community, and dementia friendly environment community are considering about the safe and convince space for senior with dementia, also the dementia friendly environment community considers about the living habit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seniors in Taiwan. Provide the community space with facilities, public space, and activities that for senior with dementia, can reduce the sickness of dementia, also can make the senior with dementia and their caregivers has the better community environments.

2. Research methods and process

This research considers about the safety and convince in the community for the seniors with dementia, also considers about the lifestyle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Taiwan, and references relevant literatures. This research result could create a design principle about the aged friendly environments for the seniors with dementia, which can be used as a renovation reference for ordinary people,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is research using the Literature review, observation, in-depth interviews, design workshops, questionnaires and GPS recording.

3. Key Findings

a.Dementia friendly community’s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tools are including identification, security, accessibility, social support, comfort and familiarity. b.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questionnaires there are 71% of senior of dementia

(18)

XVI market.

c.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workshops, 500 meters away from home radius should have nights market(20%), temple(16%), park(16%) and market(16%).

d.Friendly community living environment service circle for senior with dementia should have the bus stop, concern park convenience stores and markets in radius of 100 meters away from home, should have park, day care center, coffee shops, and religious fields in radius of 500 meters away from home, and out of 500 meters should have hospital, MRT station and train station.

e.There are three main elements of Dementia friendly environments community such as "street layout", "architectural style" and "environmental clues”, can make the senior with dementia feels safe and secure in the familiar and friendly community.

4.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questionnaires, workshops and GPS records, the senior of dementia needs the locale facilities in community environment, but the activities space for the dementia are still not enough. Therefore, in the future should have the Universal design, and consider about the user angle senior of dementia to use the color and materials on the road systems, indicator systems, transport networks, pavement, environmental identification (including landmarks and five senses), dementia-friendly stores, historical sites, religious spaces. Besides that, the friendly facilities of the functional space should consider about the stage of dementia, such as senior with mild stage of dementia might have the better physical function, that can walk alone, so creating friendly environments could make the disease stay at the same stage. Also, on the national policy have to consider promote the knowledge of the dementia et al., this research also list the specific Possible recommendations.

Suggestions 1

To create a design guide book of “friendly communities for senior with dementia” that can have used as a renovation for Environmental planners, architects, community general builders,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s, caregivers: immediately viable recommendations

Organizer: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Co-Organizer: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 MOI, Union international des architects.

This research study the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seniors with dementia, and analysis their needs in the environment. Using the research to create a design guide book of “friendly communities for senior with dementia” that can have used as a

(19)

XVII

renovation for Environmental planners, architects, community general builders,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s, caregivers.

Suggestions 2

In the future can using the healing environment to analysis the aged society: immediately viable recommendations.

Organizer: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 MOI. Co-Organizer: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This research study the residential service circle of senior with dementia, and suggestion should have the park, art galleries, museums, libraries, and friendly shops et al., in the community., and have the activities for senior with dementia, to create a chance of communications for dementia and people, and improve the knowledge of dementia for the general public. Therefore, to create dementia friendly society. In the future can using the healing environment to analysis the aged society.

Suggestions 3

In the future using the Idle space to change into day care center for senior: immediately viable recommendations.

Organizer: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 MOI. Co-Organizer: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This research result can use as the reference in the follow up study, and reference to relevant literatures or design principles. using the Idle space to change into day care center for senior research, and provide the multiple care selection. In the end, create the safe and secure living environment for the senior.

(20)
(21)

1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壹、研究緣起

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ADI)於 2015 年 8 月,發佈 全球失智症報告,推估當年將有 990 萬新增失智症案例,平均每 3 秒就有一人罹 患失智症。2015 年全球失智症人口為 4680 萬人,到了 2050 年人數將高達 1 億 3150 萬人。反觀我國 2015 年總人口數約為 2335 萬人,而失智的人口約 24.4 萬, 大約占總人口比率之 1.04%。台灣失智症協會邱銘章理事長(2015)表示,台灣失 智人口快速增加,當前首要任務是建立民眾的正確認知,從年輕就開始努力降低 失智症風險,強化基層醫療失智症診療知能,讓失智者得以早期診斷治療;去除 社區對於失智症污名化及負面標籤,建立失智症友善社會。 隨著人口高齡化,全球越來越重視老年人口相關疾病的議題(例如:糖尿病、 高血壓、心臟病、聽視力問題、衰弱、憂鬱、認知功能問題、失禁、壓瘡……), 失智症即為其中之一。近年世界各國極力推廣「在地老化」與「友善社區」的概 念,比利時在 2011 年 6 月主辦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會議時,就已結合歐洲失 智症聯盟起草 2020 年健康宣言,其中一項就是推動失智症友善城市(巫瑩慧, 2012);國際失智症協會在 2015 年 4 月於澳大利亞的年會中,提到致力於提高對 失智症的認識,並營造失智友善社區。 失智症患者之症狀有知覺受損、行動遲緩、耐力減低、方向感錯亂、短暫記 憶喪失、顏色辨別上較有困難、對於交通號誌感到困惑…等問題,例如:短暫忘 記號誌燈顏色、秒數太短導致沒有足夠時間給予失智症患者判斷時間,以及街道 過於繁華或是車道速度過快,皆會造成失智症患者在「方向決策」時感到困惑, 因此需了解失智症患者在戶外空間的環境品質,並且分析失智症患者困難之處, 加以改造社區環境。 高齡失智者照顧環境標準有別於一般的高齡友善社區,高齡失智者友善社區 環境設計準則之訂定理念,為考慮高齡失智者所需之社區安全與便利空間,及國 內高齡者生活習慣和環境條件…等特性,面對高齡失智者照顧問題時,可提供於 既有社區環境中,讓高齡失智者得以繼續使用其社區設施以及公共空間,並可持 續參與社會活動,如此將能減緩失智者病況,並讓失智者與照顧者有友善的社區 環境。

(22)

20

貳、研究目的

由於人口高齡化與少子化的趨勢,失智症患者比例也隨增長,在地老化是現 在高齡福祉的最高原則,因此高齡友善社區的需求因此增長,但有關高齡者失智 者社區環境的改善計畫至今仍相當缺乏,高齡失智者行為能力與一般民眾有所不 同,例如:失智症患者行動遲緩、顏色分辨障礙、聽覺受損、分向感較差…等, 因此必須提出具體之高齡失智症社區規劃設計準則,以因應高齡社會發展需求, 並且落實提供在地老化之友善社區。 本研究目的如下: 1.跨領域探討高齡失智者在社區行為特性與一般人差異。 2.透過建築、醫(護)及社政等專家學者座談與討論會議,歸納高齡失智者在社區 活動之障礙問題及心理或生理之空間需求。 3.針對失智症照顧者及其被照顧者社區環境進行改善,提供社區之設計準則建議。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壹、 研究方法

本研究計畫考慮失智高齡者所需之社區安全與便利空間及國內高齡者生活 習慣和環境條件等特性,並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及設計手冊與指南等,訂出高齡 失智者社區環境設計準則,本計畫採用文獻回顧法、觀察法、深入訪談法、設計 工作坊、問卷法和 GPS 記錄法,詳細操作方式如下: 1.文獻回顧法:蒐集彙整相關文獻,了解失智症相關病況、可能產生之心理和行 為特性,以及認識社區環境應提供的基礎設施、物理環境如何改善、需提供 之支持服務…等,並以此為基礎整理社區環境評估項目,進一步設計問卷檢 核現有社區環境。 2.觀察法:研究團隊自 2015 年 11 月至 2016 年 08 月共為期 9 個月,到信義某中 心以擔任義工方式,實際陪同高齡失智者參與活動,觀察中心 18 位高齡失 智者於社區中活動所遭遇之困難,做為未來改善建議之參考。 3.深入訪談法:透過與專家學者、高齡失智者、照顧者及家屬進行深入訪談,並 舉行專家座談會以了解專家學者、照顧者與家屬的需求和想法,以利提出高 齡失智者友善社區環境設計準則。 4.設計工作坊:邀請日間照顧中心的高齡失智者實際參與設計工作訪,以步行距 離和時間分為距自宅 500 公尺、800 公尺、1000 公尺及 1500 公尺四區,讓 高齡失智者實際操作模型,表達其對社區環境的需求和願景。彙整高齡失智

(23)

21 者所排放之社區概念模型,統計分析做為未來台灣高齡失智友善社區環境模 型之基礎。 5.問卷法:依據文獻回顧、深入訪談與觀察法,歸納整理高齡失智者於社區環境 中應具備的資源,以建立問卷內容,調查年滿 65 歲之高齡失智者,加入在 居家生活/未到機構活動的高齡失智者,共完成 31 份問卷,經由統計分析現 有社區環境的問題或障礙點。 6.GPS 記錄法:以 GPS 記錄高齡失智者外出路徑,總共完成 13 份 GPS 路徑調查。

貳、 研究範圍與對象

台北市是全台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同時也是北台灣高齡人口最多的都市 (65 歲以上人口佔 14.76%),人口高齡化的衝擊將會最大。因此本研究: 1. 研究對象 以信義區到日間照顧中心及周圍社區高齡失智者,為失智非失能且具行動能 力之個案為研究對象。 2. 地理研究範圍 以台北市作為研究範圍,而其中信義區為最新的行政區,因信義計畫區的開 發,而成為現今大台北地區基礎建設最為完善之區域,同時台北市政府、台 北市議會、台北世界貿易中心皆於信義區內,是台北市的中心商務區(CBD), 但對於失智者所需之社區環境尚未完整考量,故選定台北市信義區調查。 台灣的都市紋理與社區發展,與西方國家有相當大的差異,本計畫以失智照 顧機構作為社區中心,依據明治大學理工學部建築學科的園田真理子教授的日常 生活圈網絡照顧系統模型,交通方式以半徑 1500 公尺為研究範圍,探討社區環 境如何成為高齡失智友善社區。

參、 研究限制及解決途徑

1.時間限制 失智症具有知覺受損、行動遲緩、耐力減低、方向感錯亂、短暫記憶喪失、 顏色辨別上較有困難、交通號誌感到困惑…等問題,所以研究團隊需到日照中心 與高齡失智者長時間相處,以建立信任感,故於進場 4 個月後才進行問卷調查及 GPS 路徑調查。

(24)

22 2.溝通限制 訪談與問卷填答方面,失智者可能時序錯亂或語言表達能力降低,因此由研 究人員說明題目及選項,協助受訪者理解,部分調查內容須由高齡失智者之家屬 /照顧者完成。 3.個案限制 日照中心中部分失智者為機構配合之專車接送,家屬接送者也多為汽車或機 車代步,致使 GPS 路徑調查結果以步行活動於社區中之個案較少。除此之外失智 者假日鮮少出門,不易取得假日期間之 GPS 路徑調查樣本。故本研究透過專家、 顧問、志工和里長協助收集個案,調查有意願配合研究之高齡失智者個案。

肆、 研究步驟

本研究定位為技術推廣,將以研究結果的實用性與可行性,提供台灣高齡 失智者空間感知與設計準則。其研究步驟如下: 1.依據研究動機與目的,擬定研究目標與內涵。 2.相關文獻檔案研究,涵蓋:高齡失智者照顧相關的研究文獻資料,以及國內外 高齡友善社區的政策與規劃設計理念。 3.確定研究範圍與架構。 4.了解高齡失智者所需之生活空間課題,執行現有高齡失智者照顧單位調查訪談 工作,舉辦焦點團體。 5.台灣高齡失智者友善社區環境設計準則問題分析,將初步研究成果向委託單位 作期中報告、修正。 6.研擬台灣高齡失智者友善社區環境設計準則改善目標與策略。 7.確定台灣高齡失智者友善社區環境設計準則設計方案。 8.擬定台灣高齡失智者友善社區環境設計準則改善規劃設計圖說,舉辦專家諮詢 會議。 9.研究成果期末報告與修正。 10.完成研究報告。

(25)

23

伍、 研究流程

圖 1-1 研究流程圖 擬定研究目標與內涵 高齡友善社區 規劃設計理念 高齡失智症患者長期 照顧相關文獻檔案 社區相關 研究文獻資料 高齡失智者社 會支持議題 研究動機 研究目的 確定研究範圍與架構 了解高齡失智症社區環境 設計現況與課題 高齡失智症社區環境 設計問題分析 研擬改善目標與策略 高齡失智症社區環境設計方案 擬定高齡失智症設計 參考社區設計準則及設計圖說 完成研究報告 專家諮詢會議 初步研究成果 期中報告與修正 研究成果 期末報告與修正

(26)
(27)

25

第二章

文獻分析

第一節 名詞解釋

壹、 高齡失智者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之定義,超過 65 歲以上之人為高齡者,而我國老 人福利法第 2 條定義,老人指年滿 65 歲以上之人。失智症(Dementia)不是單一項 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症候群),它的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 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有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 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 覺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邱銘章、湯麗 玉,2009)。 失智症的核心症狀是指因大腦細胞受到破壞而直接引發,由於受到核心症狀 的影響,導致失智症者無法正確辨識事實。核心症狀包括記憶障礙、定向力障礙、 理解和判斷力障礙以及執行力障礙。而周邊症狀則讓失智者無法適應正常的生活, 失智者之精神行為症狀(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 其中精神症狀包括妄想、錯認和幻覺,行為障礙則有攻擊行為、睡眠障礙、迷路、 重覆現象、徘徊遊走、貪食行為、病態收集和不適當性行為。

貳、 失智友善社區

依據澳洲維多利亞公司阿茲海默症與相關疾病協會的定義,失智友善社區是 指人們與失智者一起生活,並支持生活在高品質、有意義、有目的和價值的地方 (Alzheimer's Disease and Related Disorders Association of Victoria Inc., 網站資料引 自 2016.06.03) 。 而 英 國 阿 茲 海 默 症 協 會 則 表 示 , 失 智 友 善 社 區 是 個 方 案 (programme),它促成整個英國建立失智友善社區。從政府和衛生局到地方商店 和理髮店的每一個人,都具有部分責任確保失智者感到被理解、重視和能對社區 有所貢獻(Alzheimer’s Society, 網站資料引自 2016.06.03)。

英國 AESOP 財團是一個建議當地衛生和社會照顧系統改革的組織。他們一 直密切與失智者合作,定義出失智友善社區能夠(Local Government Association and Innovations in Dementia, 2012):

在他們的地區/社區/城市找到他們的方式和感到安全。

到達他們會使用的地方設施(例如:銀行、商店、咖啡店、電影院、郵局以及健 康和社會照顧服務)。

(28)

26

綜合上述提出本研究之高齡友善社區的定義如下:讓高齡失智者在熟悉友善 社區環境中,受到尊重、安心與安全的生活,以社區支援的角度分為兩個面向, 1.社區中提供足夠的設施給予高齡者使用,2.社區提供足夠的居家服務支援,使 高齡失智者感受到歸屬感和能對社區有所貢獻。

(29)

27

第二節 國內外高齡失智症相關政策

壹、 理念緣起

國外失智症的人口,經濟和負擔分析迫使各國政府發展與改善失智症的照護, 尤其強調早期診斷、提供社區的支持;於 2012 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整理了近年來已開發國家的政策與計畫,提出各國的行動方針, 進一步的改善高齡福祉友善社區,並且確切落實在地老化。 表 2-1 WHO 已開發國家因應失智症照顧政策與行動 國家 計畫名稱 期程 行動方針

澳洲 The Dementia Initiative:Making Dementia a National Health Priority 2005 ~2013 1.社區照顧套組 2.老年照顧者訓練 3.失智症行為問題處理建議服務 4.提供支持與訊息給病人與家人 5.贊助研究(法) 6.社區支持經費 法國 French Alzhrimer’s Disease Plan 2008

~2012 1.增加對照顧者的支持 2.強化照顧團隊整合 3.病人與家人能有居家支持的選擇 4.改善就診與照顧管道的獲得 5.改善安養機構照顧品質 6.好的照顧技巧與訓練 7.投入學術研究 8.流行病學資料的監測與追蹤 9.提供與大眾相關訊息 10.提供倫理考量與人道對待 11.失智症為歐洲優先議題 日本 Emergency Project for

Improvement of Medical Care and Quality of Life for People with Dementia 2008 ~2011 1.探討目前的處境 2.加速研究與發展 3.早期診斷與提供足夠的醫療照顧 4.各地的照顧與支持 5.年輕型失智症的注意 荷蘭 Caring for People with

Dementia 2008 ~2011 1.創造符合個案需求與期待的照顧選擇 2.照顧者能夠有足夠的指引與支持 3.照顧品質指標的評估 4.確保持續性的照顧

(30)

28 丹麥 NationalDementia Action Plan 2011

~2015 1.早期診斷 2.提升診斷品質 3.改善跨領域溝通 4.提供病人與照顧者的照顧 5.提高對疾病的了解,尤其是更好的 6.照顧計畫與培養未來的照顧者 北愛 爾蘭

Improving Dementia Services in Northern Ireland 2011 ~2015 1.降低發病機會或延緩發病時間 2.提高大眾意識 3.早期發現、早期診斷 4.病人與家屬的支持 5.制定法律

(資料來源:整理自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2012;失智症照護,2015)

貳、 美國高齡失智症相關政策

美國老人全包式照顧計畫(Program of All-inclusive Care for the Elderly, PACE)為 一在美國發展 30 多年的居家及社區整合性長期照護模式,提供一切必要的預防、 初級、急性和長期護理服務,讓老年人能繼續生活在社區。

該照顧模式起源於加州舊金山市的廣東裔社區,由於華人文化及觀念上較不 能接受將長者送到護理之家接受照顧,因此發展出社區日托及醫療照護的結合機 制。1973 年開始於中國城設立非營利組織「安樂老人健康服務」(On Lok Senior Health Services),仿照英國的日間醫院程序,提供長者妥善的全方位照護。剛開 始只在舊金山一帶提供社區內的長者所需要的社區日托服務,並包含醫療、復健、 營養、交通接送、臨托喘息照顧、日常生活服務等。之後,這個方案被其他地區 的長期照護或醫療服務機構學習模仿,開辦類似的服務計畫,逐漸擴大至全美, 並以 PACE 為名成立全國性的專業協會(National PACE Association)(行政院衛生署 中央健康保險局,網站資料引自 2015.12.28)。 PACE 協會服務內容包括成人日間保健中心的初級照護與治療、醫學專家的 專業治療、門診服務、24 小時隨傳隨到的初級保健醫生服務、家庭健康和家庭保 健服務、住院服務、交通運輸服務、提供處方和過度的非處方藥、家庭/照料者支 持服務以及提供康復和耐用醫療設備。 55 歲以上且居住在 PACE 服務區,並通過國家認證需要養老院照顧等級,便

(31)

29 具有參與 PACE 計畫的資格。目前 PACE 計畫的受照顧者平均年齡 80 歲、75%為 女性、具有 7.9 項醫療症狀(多為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失智症、冠狀動脈疾 病、腦血管疾病……)、3 項日常活動限制,其中 49%為失智症患者。儘管這些受 照顧者需要較高要求的護理條件,約 90%的受照顧者仍可繼續居住其社區,7%居 住於養老院中。 老人全包式照顧計畫營運模式與成功因素,可歸納成以下幾點,分別為提供 有效有需求的服務、積極的市場因素,包括對慢性病的重視以及可負擔醫療法案 (Affordable Care Act, ACA)成立、各州的強力支持、完善的付款機制,配合相關醫 療補助計畫、持續的組織能力和規範以及充足的資本。(National PACE Association, 網站資料引自 2015.12.28)

參、 英國高齡失智症相關政策

根據 2012 年阿茲海默症國際報告(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report of 2012)英國約有 81 萬人患有失智症,人數正穩步上升,大約占全英國的人口 1.3%, 並有 67 萬護理人員照護失智症病患。在 2003 年時,英國全年需花費 7740 萬英 鎊(約 37 餘億元台幣)在醫療心理以及精神問題的疾病上,而在 2009 年時已經增 長到 1 億 500 萬英鎊(約 50 餘億元台幣),並占國內生產總值(GDP) 5.3%。而估計 在 2026 年,相關疾病花費將會佔國內生產總值 10.1%(Rahman, 2014)。目前英國 失智症患者當中約有 1/3 生活在安養機構,其餘的則是生活在社區當中。阿爾茨 海默症協會認為,若要擁有完善的失智症照顧,現在就需要宣導並訂定相關的社 會支持服務與提供完善的護理政策。 在 1948 年之前,醫療保健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的奢侈品。直至 1977 年國家 衛生服務法案要求國家衛生服務機構和地方當局確保和推動英國的健康與福利, 應提供之服務包括:醫院住宿、醫療、牙科、護理和急救服務及其他服務,為診 斷和治療疾病的服務。他也給地方政府提供一些服務,包括日間中心和家庭的幫 助和洗衣服務──這是地方政府的能力與責任。其後在國家健康服務和社區照顧 法 1990 年內容包括推動社區照顧。各地方政府逐一制定並公布一項計畫,在他 們的地區提供社區服務,並不斷改善其社會服務的範圍。社區護理 1996 年法令: 如果當地社會工作部門有此方案,人們可以申請護理照顧的服務費用。 在 2012 年時英國建立高齡失智友善社區報告,目標是讓 York 城市成為更適 合失智者以及照顧者使用的社區。其中設計包括:(1)地點,如何讓物理環境、建 築、社區、交通可以給予失智者支持。(2)人,如何讓照顧者、家人、朋友、鄰居、

(32)

30

健康和社會專業諮詢者、更甚至是整個社區的人給予失智者支持。(3)資源,對於 失智者特殊的需求、社區中的服務及設施是否適當可以滿足他們,失智者是否可 以在社區中得到他們的資源。(4)網絡,社區中是否有可以滿足失智者社交、合作, 這可以提供給失智者最好的幫助(Cramton, Dean & Eley, 2012)。同年英國國家衛生 署針對失智者環境歸納出設計重點項目,其中包括公共空間、前院、後院、室內 空間…等設計建議(Rahman, 2014)。

肆、 日本高齡失智症相關政策

日本政府為了改善高齡失智症有更好的生活環境,日本厚生勞働省於 2015 年 1 月 27 日,以公開會議形式推進高齡失智症之政策,為促進全面策略發展, 提出了「新橙色計畫」的失智症措施。作為一種新的策略,並取代目前所採取的 高齡失智症推動的五年計畫的「橙色計畫」,是由 12 個相關政府部門跨領域的措 施所進行。 日本政府預計十年後的 2025 年,推估失智症人口將增加到 700 萬人。四個 高齡者中就會有一位老人可能患得失智症的預測說法。新橙色計畫的主要目標為 「讓高齡失智者被尊重,在社區之範圍內,盡可能建立失智長者於熟悉的環境之 中,設定良好的環境,且能夠持續生活的社會實現」,其內容如下(日本衛生署, 網站資料引自 2016.06.03,新橙色計畫增加之項目,以下以新增標示): 1.關於失智症的理解深度進行宣導、啟發之推進 2.針對失智症的及時醫療護理與照顧之提供 3.強化早發性失智症的措施 4.失智症的照顧支援 (1)減輕醫護者(介護)照顧失智者的負擔。 (2)醫護者(介護)的家庭支援。 (3)醫護者(介護)的工作以及醫護兩方兼重。 5.新增推動執行涵括高齡者的失智者的友善區域 (1)生活的支援(軟體) (2)生活便利環境(硬體)的整頓 (3)就業與社會參與支援 (4)確保安全 6.新增高齡失智者的預防、診斷、治療、復健、照顧等研發成果以及普及化之 推進 推動全國展開高品質效能的研究。 建構容易登錄失智者研究的機制。

(33)

31 推動開發以及普及支援機器人的技術或 ICT 技術的活用機器等。 開發預防失智症的大量資料庫之取用方案。 7.重視失智者和親屬的觀點 新增建立與實施以失智者的角度讓社會理解的運動。 新增掌握初期階段的失智者生活支援。 新增失智症的策略之企劃、立案或評估,需藉由失智者與失智症的家庭 的參與規劃。 圖 2-1 日本改革後提供醫療、照顧服務的體制樣貌 (資料來源:整理自園田真理子,2015)

(34)

32

伍、 國內高齡失智者相關政策

2007 年至今我國行政院提出「長期照護十年計畫」,失智症經過評估後判定 失智程度,選擇居家照護、社區照護、日間照顧、喘息服務…等等類型照護,計 畫提供老人多元連續服務、在地老化、全人照顧的願景。 圖 2-2 台灣長期照護服務型態架構 (資料來源:行政院-台灣長期照護服務資源型態,2007) 根據 2007 年內政部台灣長期照護十年計畫推估,我國在機構式的量已經達 到飽和,但是在有關日間照顧及日間照護等社區式居家支援服務中心的設置在現 況則是相當缺乏。我國參考已開發國家有關失智症的延緩及照護,於 2013 年推 動「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及照護」,綱領包含了「提升民眾對失智症防治及照護 的認知」、「完善社區照護網絡」、「強化基層防治及醫療照護服務」、「發展人力資 源,強化服務知能」,「強化跨部門合作與資源整合」、「鼓勵失智症相關研究與國 際合作」、「保障權益」等七項,其「完善社區照護網絡」上面政府推動,社區據 點主動提供照護資訊及打造友善社區、配戴愛心手環註記病患狀況及聯絡方式。 政府推動相關失智症照護社區,分為「失智失能混合服務」與「失智專責服務」, 並且與民間機構設立許多關懷點……等服務;民間社團台灣失智症協會,積極籌 辦「瑞智互助家庭」,以「家」的理念打造友善的失智症居住環境。

(35)

33

第三節 國外失智友善社區規劃原則

壹、 美國高齡失智友善社區規劃原則

依據美國失智友善組織(Dementia Friendly America)中,明尼蘇達州的 ACT on Alzheimer’s 提出成為一個明智的、安全的並尊重的失智友善社區,應具備提高對 阿茲海默症的認識及態度、提升其生活品質、支持照顧者與家庭、包括不同的社 區以及促進有意義的參與社區生活。其失智友善社區概念各地方支持應提供之服 務內容如下(Dementia Friendly America, 網站資料引自 2016 年 06 月 07 日): 1.住宅─獨立生活和有意義的參與:包括在家中的安全,簡單的居家環境改善能

幫助解決失智者的行為問題。有意義的活動接觸包含記憶咖啡的活動、阿茲 海默症咖啡廳(11 個咖啡館參與調查全國各地的阿茲海默症相關意見)、時間 倒流培訓(創作故事)、故事團(Memory Loss Initiative 建立一個資料庫記錄記 憶喪失者的生活和故事)、小型失智博物館(研究了解失智症早期到中期對健 康的影響,並建立因應策略)…等。 2.市政府─緊急預防準備與救援:政府單位應準備防災工具包(在高齡失智者處於 緊急狀態時提供明智的決策)、創建失智友好公共空間、急救員培訓計畫以 及提供相關資訊……。 3.市政府─方便、人性化的交通與環境:應由醫生評估建議失智者停止駕駛,並 提供相關交通運輸系統。公共空間方面,採取以人為本的政策推動失智友善 之設計,建立查核表核對失智友好的戶外環境,塑造對失智者而言易於理解 的物理環境。 4.超市─失智友善企業顧客與員工支持:失智友善企業有教導如何幫助高齡失智 者的員工手冊,並且員工訓練中有失智症相關課程。 5.診所─早期診斷與優質照顧/病人與照顧者支持:診所應有初級保健醫療評估 認知障礙的高齡者、以人為本的關懷失智者、醫療保健年度健康考試…等, 提供良好失智友好的護理資源。 6.長期照顧中心─專業記憶力減退支持與服務:除了失智症專業護理,機構有完 整的培訓及管理,並關心員工的狀況。此外,提供失智友好的環境和資源, 包括設計失智護理空間、失智開發人員設計支援(審查各種資源)、開放式學 習的活動安排…等。 7.專業服務─失智自覺和響應客戶服務:其內容包含高級護理計畫、法律和金融 層面,幫助並保障失智者權益。 8.教堂─歡迎和支持的精神環境:透過信仰教堂包容失智者,且促進失智者與社 區間的連結與互動。

(36)

34

圖 2-3 美國失智友善社區規劃原則圖

(資料來源:整理自 http://actonalz.org/community-resources)

根據美國 Wisconsin’s Healthy Brain Initiative Project(2015),城市規劃者或建 築師試圖創造些新的或改造現有結構時,保持高齡友善與失智友善設計是很重要 的。一個失智友善社區,包括具明顯機能的地方和建築,隨時間為小規模的變化 或擴建,且建築特色與街道家具的設計是長者熟悉或易於理解的。環境中包括在 視覺端點具潛在定位線索(尤其在岔路),例如:路口和彎道入口,地方或建築為 清晰可見且明顯的,使得易於到達。失智友善社區設計應確保都市、歷史建築和 市民建築,具有獨特的結構和活動場所。在這些社區中,具有各種歡迎(到訪)的 開放空間,包括廣場、公園和遊樂場、多樣風格且色彩與材料具變化的特色建築, 以及各種美學和實用的功能(例如:樹和街道家具)。 而市長、里長或社區主委是重要的領導者,包括倡導推行失智友善社區。他 /她支持增加地方公共服務的機會使環境成為失智友善。這些服務包括公園、公 共交通運輸、老人中心、博物館、社區花園和公共活動。市長也可以協助宣傳並 創造社區意識(Wisconsin’s Healthy Brain Initiative, 2015)。

(37)

35

的設施、公共交通系統、圖書館、老人中心、博物館、社區花園和學校與中學教 育,從硬體基礎設施到加強民眾對失智症的認識,皆有相關論述,其內容如下 (Wisconsin’s Healthy Brain Initiative, 2015):

1.公共牌誌:對失智者而言,很難在公共區域辨識方向。在失智友善的環境中, 在岔路設置牌誌,牌誌上應精簡放置必要的資訊,具有大的圖示和寫實的符 號,且與背景為對比的顏色以便於閱讀,深色字配淺色背景為佳。方向指示 牌應在單一立柱上,設置在重要地方和建築物的指標應為垂直貼於牆上,且 牌誌為無眩光及無反射的表面。 2.街道與人行道:迷失在熟悉的環境是阿茲海默症和失智症常見的症狀。失智友 善的街道和人行道設計,可以減緩對當下位置和前往其目的地的困惑情形。 在失智友善社區中,具有層次分明的街道類型,例如:主要道路、次要道路、 巷道和通道。街廓形式應是具有不規則的網格系統,且是短而窄小的街道, 並於開放空間的周圍有建築物圍繞。在失智友善設計中,街道良好串聯微彎 的街道口使視覺連續。三岔路口或丁字路比十字路口常見。 3.公園:包括步行道路系統,清楚標示易於理解的方向指標,是創造失智友善公 園的第一步。提供多個地點的地圖,確保步道平順且無障礙,以及提供許多 可坐著休息的空間,都是落實失智友善概念的方式。涼亭、廁所和運動場應 有明確界線和指標,以便於辨識和定位。 4.公共交通:公共交通運輸對沒有開車的成人而言是很關鍵的,讓他們可外出完 成必要的日常活動。對失智者來說,導航(navigate)公共運輸是非常具有挑戰 的。營運者和司機需要特別注意失智者,以及察覺可能需要幫助的人。微小 的幫助就能造成不同的結果──迷路或安全抵達其目的地。失智者可能需要 協助確認他們在正確的旅行路線上,也可能有失智者忘記他們旅行的目的地 或目的,因而需要協助。 5.圖書館:圖書館是許多社區核心的一部分,且可以提供支持失智友善社區的倡 導。圖書館提供會議空間、公眾教育場地以及與更大社區溝通的管道。它是 舉辦公眾意識活動、記憶咖啡和其他活動的地點,特別是針對失智者和其照 顧者,這有助於招募志工和使相關單位加入倡導。 6.老人中心:老人中心是提供社區訊息和安排針對老人活動的場所。它很自然的 是發展失智友善社區的一員,可提供會議空間和素材、領導委員會以及分享 倡導資訊。 7.博物館:已經建立特別的計畫幫助博物館在針對參觀者失智友善規劃的發展。 這些計畫提供藝術欣賞的機會,和透過失智者到博物館參觀使其社會化(增 加與大眾的參與)。 8.社區花園:社區花園成為友善應確保其可及性,以及讓失智者有機會對花園做 出貢獻。失智者具維護花園的能力,並可帶來相關經驗和眼光。舉辦失智友 善社區活動可展示社區花園的效益。 9.學校與中學教育:在國中和高中健課中提供失智症教育,可幫助學童理解當家

(38)

36

庭成員有失智者時如何與其建立有意義和愛的關係,並可改善學童與失智者 的生活品質。

貳、 英國高齡失智友善社區規劃原則

英國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Society)提出「建立失智友善社區」(Building dementia-friendly communities: A priority for everyone, 2013)報告中指出,在整個 英國威爾斯(Wales)和北愛爾蘭(Northern Ireland)接近 50 萬人患有失智症生活在 社區中,其中有 1/3 獨自生活。對許多人來說,讓失智者生活更好和擁有良好生 活品質仍然是個遙遠的夢想。但改變正在進行,在各個社區我們開始看到微小且 實際改善的變化。 為了讓失智友好社區得以成功,任何考量和決定必須切中失智者和其照顧者 的看法與意見。這份報告提供從失智者觀點的失智友善社區的實證。它探討人們 面對其社區的障礙,他們如何在當地執行和取得這樣做的支持。 英國阿茲海默症協會致力於推動失智友善社區,設計問卷調查,有超過 500 位失智者回覆,內容包括失智者和其照顧者的訪談。它還包括由超過 2200 位英 國成人透過 YouGov 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最後提出 10 個重點讓社區成為失智 友善,其內容如下(Alzheimer’s Society, 2013): 1.讓失智者參與:讓失智者可以在社區中滿足他們的需求,且聆聽照顧者的意見, 每個社區都有不同的人群,必須理解他們的人口變化的需求、其中包括他們 的地理區域。 2.改變對失智症的刻板印象並增加認識與理解:增加社區中老年癡呆症的認識和 理解。 3.行動不便能參與的社區活動:提供有組織性的活動、且合符合失智者的需求, 並有足夠的服務娛樂活動,具有包容性可以適合失智者使用。 4.認同失智者的貢獻:確保失智者也可以知道他們在社區貢獻上是有的,讓他們 感受到民眾對他們的肯定與包容。 5.確保早期診斷:確保早期與後期的診斷治療以及社區支持,包括一些社會保健 服務等。 6.實質支持使失智者能參與社區生活:提供一個友善的服務包括實際支持,確保 失智者可以從事社區生活。獲得情感支持。 7.以社區為基礎的解決方案:支持失智者的護理設置。可以讓失智者保持居住在 原本的房屋中,並保持獨立性、且住宅是具有包容性,跟高度照護性質的。 8.一致且可靠的交通選項:讓失智者可以安心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並尊重他

(39)

37 們的需求。 9.易於定位導航的環境:確保環境是適合失智長方便理解的。 10.尊重和推廣企業服務:讓失智者可以認識所有的商店並了解其服務內容。所有 工作人員可以理解失智症的特性,可以識別他們的症狀以維持他們的服務。 圖 2-4 英國失智友善社區規劃原則圖 (資料來源:整理自 http://www.actonalz.org/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Dementia_friendly_commun ities_full_report.pdf) 英國在 2011 年由 Department of Health 召開第一次專家會議,並由專家跟 失智者和照顧者提供意見,找出社區中什麼是對失智者有益的,討論出未來可 改善空間,最後提出 5 個面向討論高齡失智友善社區:

(40)

38 1.物理環境(physical environment) 2.當地設施(local facilities) 3.支持服務(support service) 4.社交網路(social network) 5.在地社群(local groups) 另外,失智者提出的建議包括(Rahman, 2014): 1.增加人們對失智症的了解跟提高意識(社會支持與心理認同)。 2.有更多當地的社團是可以提供給失智者跟他們的照護者參與的(社會支持貢 獻)。 3.提供更多的訊息,以及更多當地服務以及設施的訪問資訊(資訊系統)。 4.讓當地的設施環境可以讓更多失智者使用(可及性)。

(41)

39

參、 日本高齡失智友善社區架構與個案

一、日本高齡失智友善社區架構

依據明治大學理工學部建築學科的園田真理子教授整理自 2010 年衛生署(日 本厚生労働省老健局)的資料,生活圈網絡照顧系統以中學校區等級為單位,容 納約 2 萬人,其中高齡人口佔 25%,由 2 個小學校區等級區域構成,每個區域內 包括高齡住宅、小規模多機能據點、失智者團體家屋、失智症日間照顧中心等(如 圖 6 所示)。此失智友善社區概念模型,可作為未來社區環境規劃設計之重要參 考內容。 圖 2-5 日本日常生活圈網絡照顧系統架構 (資料來源:整理自園田真理子,2010) 由於機構照顧無法完全的提供給目前的社會高齡者人口,未來更凸顯出高齡 失智者在區域內生活的支持以及社區區域的系統構築的重要性。以高齡者世代為 75 歲以上,2025 年為目標,重度的且需要照護之狀態,在自宅且住習慣的區域 能夠自已持續生活到最終,藉由醫療、照護、預防、居住、生活支援等整體,提 供且實現地域上的支援系統構築。

(42)

40 圖 2-6 日本關於社區區域系統的構築 (資料來源:整理自園田真理子,2015)

二、日本千葉縣船橋市高齡失智個案

千葉縣近 50 年內老年人口高達 80%,成長最多且老化速率最快;其中船橋 市老年人口數為千葉縣中排名第二,約有 14.5 萬餘人(截至 2016 年 4 月),但是 地理位置靠近東京市,較位於市中央核心之都市(中核市),所以本研究選擇調查 船橋市之高齡失智個案。 關於日本船橋市社區照顧支援服務,長期到宅訪問之架構包括到宅「照顧」 訪問以及到宅「照護」訪問兩部分,說明如下: 1.到宅「照顧」訪問(「介護」協助日常照顧) 身體保健:協助換衣、協助沐浴、協助如廁、協助陪伴到醫療…等。 生活支援:烹飪、衛生打掃、購物…等。 2.到宅「照護」訪問(「看護」協助醫療相關護理) 照護項目:病理觀察、醫療設備管理、傳達病患症狀給主治醫生參考…等。 本研究團隊於 2015-2016 年實地調查日本千葉縣船橋市的女性輕度高齡失 智者,84 歲,發病 4 年,已長期獨居約 35 年,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符合 在地老化的概念,其生活週期為每週一、三和五白天到日間照顧中心參與活動, 晚上為家屬照顧;星期二由居家照顧員到家中陪伴失智者;星期四由照顧者陪伴 患者採購物品;週末則輪流由二女兒和大女兒陪伴失智者。此個案自宅到日間照 顧中心(私營單位)距離約為 1.2 公里,以汽車往返,路程約 10 分鐘。其社區周邊 具有南部地域包括支援中心、船橋市南部在宅介護支援中心、日照中心、小規模

(43)

41 多機能機構和團體家屋等支援單位,本研究團隊因日本文化特性,泡湯為生活中 相當重要的部分,具有社交成分之活動據點,故特別標註錢湯(澡堂)位置。可見 透過完善的社區照顧支援服務,能讓高齡失智者維持其獨立的生活,並達到在地 老化。 圖 2-7 日本千葉縣船橋市的輕度女性高齡失智者 (資料來源:本研究拍攝) 圖 2-8 日本千葉縣船橋市高齡失智個案社區概況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1 公里

(44)

42

肆、 小結

本研究整理香港、英國和日本關於高齡者生活圈之文獻,綜合各國文獻適合 高齡失智者之居住環境服務圈範圍,步行半徑應為距自宅 500 公尺,交通半徑為 1500 公尺,離住家 500 公尺內應有公園、診所、藥房、銀行、郵局、便利商店和 超市。 表 2-2 各國生活圈設施比較表 文獻 中心點/起始點 (對象) 生活半徑 距離 設施 Burton& Mitchell(2009), Inclusive urban design: Streets for life (英國) 老人住宅 (高齡失智者) 500 公尺 (必要公共 服務設施) 公車站、保健醫療門診、銀行、郵局、 食品店、醫療中心。 800 公尺 (次級服務 設施) 公車站、休閒設施、圖書館、保健醫療 門診、社區公共設施、開放空間、教堂。 竹原義エ,小池志保 子(2009),これから の居住スタイル,エ イ ジ ン グ ‧ イ ン ‧ プ レ イ ス 超 高 齢 社 会 の 居 住 デ ザ イ ン (日本) 獨棟住宅/集合 住宅/高齡者住 宅 / 老 人 之 家 / 團體家屋 (高齡者) 100 公尺 朋友的家、郵局、醫院/診所、超市、喫 茶店、理髮院/美容院。 500 公尺 小孩的家、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老 人中心、小規模多機能、日間照顧中心、 老人看護保險設施、墓園、學校、神社 /寺院、公園。 園田真理子(2015), 國 土 交 通 省 檢 討 會 (日本) 自宅 (高齡失智者) 服務 30 分 鐘 內 可 到 達 醫療 1.日常醫療:有床位的診療所、社區關聯 醫院、牙科、藥局。 2.醫院:緊急救護、療養、慢性醫護。 照顧 1.居家照顧系統:訪問照顧、訪問看護、 短期照顧、小規模多機能型居家照 顧、短期入住機構生活照顧、複合型 (小規模多機能型居家照顧與訪問 看護)。 2.照顧預防 3.設施與居住系統:照顧老人福利設施 (日間照顧中心、團體家屋)、照顧老 人保險設施、失智症共同生活照顧、 特定設施入住者生活照顧。 生活支援/照顧預防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45)

43 美國、英國和日本在失智友善社區要項中,對失智症皆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為基礎,並提供適宜的照顧及護理,美國和英國更強調對失智者的社會支持,內 容包括失智友善企業、教堂提高精神支持、增加大眾對失智症的認識和理解、讓 失智者認識其貢獻以及透過社區使失智者能保有獨立性。 美國和英國將失智友善社區以獨立議題方式探討,而日本則由高齡者角度出 發,再細分出以高齡失智者為對象設立相關政策與設施。日本不同於美國和英國 特別強調民眾的社會支持,但設施與服務卻非常詳細且多元,在食衣住行各方面 皆有完善的資源,讓高齡失智者甚至能獨自居住於自宅,達到在地老化的目標。 表 2-3 各國失智友善社區規劃原則比較表 國家 美國 英國 日本 單位 美國失智友善組織 (Dementia Friendly America) 英國阿茲海默症協會 (Alzheimer’s Society) 園田真理子教授(明治大 學理工學部建築學科) 失 智 友 善 社 區 面 向 醫療 診所:早期診斷與優質 照顧/病人與照顧者支持 市政府:緊急預防準備 與救援 確保早期診斷、個性化 及常態綜合護理 高度緊急醫療醫院、緊 急救護醫療、復原期病 院和慢性護理醫療 照顧 長照中心:記憶力減退 服務與支持 營造滿足失智者需求與 照顧者意見的社區 義工協助失智者參與社 區生活 特別養護老人機構、老 人保健設施、小規模多 機能據點和失智者團體 家屋 交通 市政府:方便人性化的 交通與環境 適當合宜的交通運輸 易於定位導航的物理環 境 鼓勵搭乘大眾交通運輸 工具 失智友 善商店 超市:失智友善企業顧 客與員工支持 響應服務失智者的企業 友善商店宣導 自主環 境 住宅:獨立生活和有意 義的參與 通過提供以社區為基礎 的解決方案保持獨立性 中規模高機能社會保障 的高齡失智日常生活圈 (中學校區等級) 自身貢 獻 讓失智者認識其貢獻 資訊 專業服務:失智自覺和 響應客戶服務(金融保險 規劃諮詢) 改變對失智症的認知及 理解 國小宣導教育 具引導輔助資格之教育 訓練(橘色手環) 精神支 持 教堂:歡迎和支持的精 神環境 確保活動包括失智者 宗教信仰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依據英國學者 Mitchell, Burton & Raman (2004)提出的內容,將對高齡失智 者友善之社區環境分為街道布局、建築型態、標誌和環境線索,本研究將標誌 併入環境線索中,共三大要點。街道布局是失智症長者重要的指南之一,該指

(46)

44 南應為簡單、清楚的布局,同時需搭配有良好的視覺通路,如:良好的視覺通 路與無死角或是急彎的道路。建築型態是由於都市的更新與改變,皆是建築樣 貌改變的原因之一,但對於失智症長者新穎的建築樣貌往往造成難以理解的狀 況,造成高齡失智症者無法在社區中找到回家的路,因此建築型態應減少複雜 的設計、新與舊應混合、加強建築的自我特色。如:建築屋頂輪廓、瓦片、煙 囪、窗戶樣貌…等,皆是使失智症長者在社區環境中找到回家的路的元素。至 於環境線索,因為環境中的標誌與指標是提供失智症長輩最直接的導航線索, 所以環境中應提供有利於失智症長輩在社區中活動得有利線索與刺激,例如標 誌能清楚的表達並給予指引的道路、在社區環境中給予自然的提示音,使失智 症長者能在環境中自然得到刺激,減緩病程。詳細說明請見第五章之內容。

英國學者 Burton & Mitchell(2009)分析英國失智高齡者的退化過程與環境使 用關係探討中,失智者隨著記憶力、認知與身體機能的退化,所需之環境特性也 應針對其失智者進行改善,並提出包容性城市設計之議題(Inclusive Desgin)。除了 可以減少失智者空間障礙,並可以維持自理生活能力、提高失智者生活品質進而 達到減少照顧者負擔、減少社會成本與醫療負擔。其中列出六大戶外環境設計原 則,包括熟悉性、易讀性、獨特性、可達性、舒適性、安全性。其目標為滿足讓 所有使用者可以使用、理解並享受的社區街道。 1.熟悉性:社區環境、街道、建築等辨識度是透長期關係所建立的。 2.易讀性:幫助高齡者定位、確定路線、標誌清晰有明確可見的特徵等。 3.獨特性:不同形式、元素、材料的形式反映出地區特色與建築功能。 4.可達性:街道與公共服務設施的連接性。 5.舒適性:人們可以順暢到達目的地,並以享受戶外與公眾服務設施。 6.安全性:人們使用外部環境時不必擔心會絆倒或遭到襲擊。

Anderson, Fraley &Green (2007)分析英國高齡失智者社區機構環境設計,並提 出個別機構之優點,主要包含之設計性質如下: 1.辨識性:指引性的環境,包含指標等 2.環境刺激性:社區提供視覺辨識性與觸覺感知 3.社會支持:失智者可與社區環境活動,包括商店、遊樂空間 4.獨特性:建築具有獨特性包含門廊、入口等 5.安全性:包含材料以及符合高齡失智者高度的設計。 美國學者 Marcus& Franci(1997)分析美國高齡者住宅,並提出設計高齡化之 議題,其中包含提出重視對於失智症患者所需採取之措施,主要包含社會聯繫、 私密性、個人空間、安全、社區流動性、安全性、舒適性、環境刺激、獨特性。 其後英國學者 Rahman(2014) 整理英國高齡失智相關之議題,包含政策與設

(47)

45

計手法等層面,並提出針對不同空間的失智症環境設計要點,其中所含之議題包 含辨識性、安全性、環境刺激性、可及性、舒適性、熟悉性與獨特性。

Rowles & Bernard (2013) 強調環境設計應讓環境具備職能治療的目標與機制, 讓失智高齡者的照顧環境成為支持性環境,其主要目的是讓環境設計應具備治癒 性環境功能(Environmental therapy),並提出八項專門針對失智者照護環境的治療 項目,包括安全保障、支持功能、最大限度提高認知與方向、社會接觸、隱私性、 環境刺激、自我控制、自我連續性。而後被日本 PEAP 及 TESS 使用為評定環境特 徵品質,其內容與美國學者 Tersi,Holmes&Ory(2000)所提出失智者所需之生活設 施評估八大項目類似。 1.安全保障:生理安全與心理安全之維護 2.支持功能:支持身體機能不要退化 3.最大限度提高認知與方向:有時間及方向的辨識線索 4.社會接觸:促進社交機會 5.隱私性:維護隱私、尊嚴透過視覺和聽覺提高環境特性 6.環境刺激:適當環境刺激與感官體驗 7.自我控制:提升自主化與選擇權 8.自我連續性:維持過去信念及偏好 PEAP 為日本兒玉教授(2010)所提出,其特性在於不只是提出環境上的評估構 面,還針對機構內之生活機能與營運理念等進行規範比較,主要設定目標是著重 塑造,對於高齡失智者友善之特別環境,並強調對於建構失智長輩之環境需達到, 像在生活在家中的感覺,而非一般既定印象中的冰冷機構。其中包含了 8 個評估 構面,34 個評估項目,145 個評估內容所組成。 彙整上述文獻,本研究因獨特性與辨識性雷同,故併入辨識性中。原辨識性 著重於物理環境的辨識度,環境刺激性則強調透過五感刺激而作為辨識之依據, 加上考量台灣的社區環境,故將環境刺激性亦併入辨識性中。本研究提出失智友 善環境評估要項分為六大指標,包括辨識性、安全性、可及性、社會支持性、舒 適性和熟悉性。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develo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sign and the feature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senior secondary level;..  gain an insight into the

The entire moduli space M can exist in the perturbative regime and its dimension (∼ M 4 ) can be very large if the flavor number M is large, in contrast with the moduli space found

Summarising the whole study,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with the evidence, a liberal-arts mathematics course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he discipline can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space, this paper only deals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by referring to the `sutras` and

Upon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Senior Secondary (NSS) academic structure in the 2012/13 school year, and with the aims of enhancing the support for the

• Guidelines can help commissioners and purchasers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nd provide managers with a useful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reatment costs...

• You can make good use of this opportunity and become mo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information texts with an explicit emphasis on understanding the features of academic

本會從 2013 年開始推動失智友善社區,包含了失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