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書評》透過稜鏡探究Enid Zimmerman 的著作光譜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書評》透過稜鏡探究Enid Zimmerman 的著作光譜"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透過稜鏡探究 Enid Zimmerman 的著作光譜

THROUGH THE PRISM

LOOKING INTO THE

SPECTRUM OF WRITINGS BY

ENID ZIMMERMAN

林仁傑

Jenchieh Lin

壹、序言

Enid Zimmerman 是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榮譽退休教授,目前她仍繼 續扮演藝術教育教師和學術研究者的角色。基於研究與推展台灣美術資優 教育的需要,筆者早在 1986 年與 1987 年撰寫台灣美術資優教育的相關論 文時,就閱讀了許多 Enid Zimmerman 和她夫婿 Gilbert Clark 的論著。當 時只聚焦於她們在美術資優教育方面的論述,因此他們的專著 Educating Artistically Talented Students 和 Resources for Educating Artistically Talented Students 是當時筆者最關注的兩本書。1997 年 9 月至 1998 年 7 月,筆者 帶職進修於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校區,選修了三門博碩士生合 開的課,也隨著他們夫妻倆一同參加印第安那州美術教育協會(The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Indiana, AEAI ) 年 會 和 美 國 美 術 教 育 協 會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NAEA)年會、參觀當地中小學美術 教學實況。2002 年 8 月,筆者以訪問學者身分再度造訪印第安那大學, 除了選修三門碩博合開的課程之外,也應 Zimmerman 之請,義務介紹個 人在台灣美術資優教育領域的研究成果,引導該校研究生認識台灣國中小

林仁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兼任教授 電子郵件:lin.jenchieh9@gmail.com

書評資料: Sabol, F. R., & Manifold, M. C. (2009). Through the prism: Looking into the

spectrum of writings by Enid Zimmerman. Reston, VA: The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2)

美術教科書的內容,並安排東方書畫研習活動。2008 年,筆者仍以訪問 學者身分第三次造訪印第安那大學,除了介紹東方書畫藝術與台灣美術資 優教育的個案研究之外,並將 Clark 與 Zimmerman 的著作 Teaching Talented Art Student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譯為中文本,交由台北心理 出版社出版。

2009 年,《透過稜鏡探究 Enid Zimmerman 的著作光譜》(Through the

Prism: Looking into the Spectrum of Writings by Enid Zimmerman)這本書由 普渡大學的 F. Robert Sabol 和印第安那大學的 Marjorie Cohee Manifold 共 同編輯,總計邀請了十八位學者撰文介紹和論述 Zimmerman 的學術成就。 總言之,這本書是十八位學者共同合作撰寫的成果,而歸結此一學者 群的論述,已明確說明 Zimmerman 既是卓越的學術研究者、視覺藝術教 育家,也是美國藝術教育界的重要領導者之一。透過這本書的評析必然有 助於認識這位西方教育學者的學術發展軌跡與其學術貢獻。

貳、Enid Zimmerman 的生平

透過〈我的老師增長了我的智慧:Enid Zimmerman 的生平履歷〉 (From All My Teachers, I Grew Wise: A Biography of Enid Zimmerman)這

篇文章(pp. 9-25),印第安那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Marjorie Cohee Manifold

描述她與 Zimmerman 相處、相知三十多年的印象。Manifold 刻意引用 Zimmerman 童 年 熱 愛 栽 種 向 日 葵 的 經 驗 , 以 向 日 葵 的 成 長 歷 程 描 述 Zimmerman 的一生。全文內容共分〈培土和生命開端〉(Preparing the Ground and Life Beginnings)、〈勁風和柔雨〉(Harsh Winds and Gentle Rain)、〈縱有風暴依然成長於陽光下〉(Growing in Sunshine Despite Some Dark Storms)、〈躍向太陽〉(Springing Toward the Sun)、〈含苞待放〉 (Sunflower Buds Ready to Bloom)、〈面向太陽盛開〉(The Bloom Opens Toward the Sun)、〈女性領導才華的增殖與撫育〉(Propagation and Nurturance of Women’s Leadership)、〈異域開花〉(Growing and Blossoming in Foreign Field)、〈栽得更深長得更高〉(Digging Deeper and Growing Taller)、〈自己開花也助人開花〉(Nurturing Blossoms to Bloom for

(3)

Others)、〈隨風播種〉(Ripening Seeds Scatter in the Wind)、〈遙望盛

開的向日葵〉(Sunflowers Seen Blooming from afar)等小節。最後一節「庭

院所見」(The View from the Courtyard),Manifold 所描述的內容,若是 曾經造訪過 Zimmerman 和 Clark 位於 Bloomington 郊外的住家,就更能體 會其中情境。因為他們的住家後院是一片翠綠的坡地,野鳥、野鹿、山林 生物悠遊林間,最能反映她們自印第安那大學退休之後的悠閒生活。

有關 Zimmerman 的重要事蹟,依據筆者整理所得,重點說明如下面 段落。

1941 年,Enid Zimmerman 出生於紐約,時值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她 是第一代和第二代美國人 Benjamin Deutchman 和 Ann Kaplan Deutchman 所生下的第一個小孩。她的爸爸和伯父都是當時社會主義與政治激進份 子。 1961 年(20 歲),她取得藝術學士學位和教師資格,並在藝術學生 聯盟學畫。 1962 年(21 歲)那年,她嫁給第一任丈夫 Frederick Zimmerman,開 始擔任紐約公立小學教師。 1966 年(25 歲),她生下第一個小孩 Laura,並取得漢特學院(Hunter College)的藝術碩士學位。 1969 年(28 歲),丈夫 Frederick 擔任紐約市特殊教育教師,並在印 第安那大學攻讀教育心理博士學位,於是隨丈夫離開喧鬧的紐約城市生 活,移居印第安那州的 Bloomington。她在那兒修習藝術教育課程並擔任 支薪的藝術教育計畫研究助理。當時她帶著女兒 Laura,肚子裡還懷著第 二個孩子 Eric,因此她並沒有認真考慮進修藝術教育博士學位。然而,當 她已累積許多課程學分時,就可以很快完成學位,因此決定繼續她的學 業。這一年,Frederick 取得博士學位成為心理學家並在紐約 Ihaca 醫院心 理災害服務中心擔任主任職務。Enid Zimmerman 則繼續留在印第安那大 學隨 Jesse Loveano-Kerr 修習研究所的獨立研究課程。此時,她也轉而專 注於建立一所成功的紐約 Ihaca 社區視覺藝術學校。 1970 年(29 歲)夏天,她帶著兩個小孩回到印第安那州,同時為了 取得博士學位而註冊夏季課程。丈夫 Frederick 因掛念她和小孩而辭掉紐

(4)

約的工作,來到 Bloomington,並在這個安靜而又充滿學術氣息的大學社 區購置第一個房子。就在這一年她與提倡女性平權的領袖、知名藝術教育 教授 Mary Rouse 密切交往。很不幸的是,她的第一任丈夫 Frederick 來到 Bloomington 團聚才幾個月,就在感恩節之前,突然因心血管疾病引發心 臟病而辭世。於是她帶著小孩回紐約和家人一同處理喪事。數周後再度回 到 Bloomington。此時,她發現那位亦師亦友的 Mary Rouse 也因病陷入昏 迷,不久之後也辭世了。在此情狀下,她眼前的陽光彷彿頓時全然消失。 然而,她從痛苦深淵中,鼓起勇氣和決心,繼續努力進修。身為博士生又 是兩個小孩的單親媽媽,在 Elizabeth Steiner 指導下繼續她的學術研究工 作。博士學位進修期間,另一位藝術教育女性領導者 June King Mcfee 的 理論成為她博士論文的研究對象,論文題目為〈麥克菲知覺描述理論的解 釋與擴充:藝術教育發展理論的典範〉(Ex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Mcfee’s Perception-Delineation Theory: An Exemplar for Art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ory)。1979 年博士論文口試前,她和 Mcfee 在美國美術 教育協會(NAEA)年會見過面。她受 Mcfee 的影響甚深,Mcfee 不僅是 智慧上的嚮導,也成為她日後指導博士生的榜樣。上述這四位女性領導者 Lovano-kerr、Rouse、Steiner 以及 Mcfee 都是她的學習典範,並在她身上 產生深遠的影響。 或許是由於較早適應國際性文化環境的影響,Zimmerman 對於區域 性民族社群的多樣性研究特別感興趣。她在教育學院的多元文化學系擔任 助理教師,同時也在女性事務辦公室主任 Lovano-kerr 那兒擔任專案計畫 助理。此一計畫由多元文化學系贊助,目的是提供小學教育主修者有關弱 勢學童教育需求的技巧。就讀研究所的最後一年,她被聘為客座講師,隨 後成為多元文化學系全職教師。每週五在 Indianapolis 城區學校觀察通才 教 育 教 師 的 教 學 法 。 她 運 用 此 一 經 驗 作 為 她 的 研 究 場 域 , 並 首 度 與 Lovano-Kerr 發表文章介紹此一計畫的執行成效。 1978 年(37 歲)與 Gilbert Clark 結婚,當時雖然已開授基礎課程, 也在印第安那大學藝術教育課程和教育學院多元文化學系授課,但並非專 職工作。她與 Clark 第一次合作的計畫是編寫教科書《藝術設計:視覺傳 達》(Art Design: Communicating Visually),這本書出版時,她正進行完

(5)

成博士論文。他們的第二次主要共同研究是〈走正確的方向:視覺藝術教 育 模 式 〉 ( A Walk in the Right Direction: A Model for Visual Arts

Education)。這篇文章帶給美國《藝術教育研究》(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這本期刊前所未有的顯著貢獻,並因此取得 Manual Barkan 紀念研究獎。 1979 年(38 歲)完成博士學位後,繼續擔任助理教職,期待最後能 受聘為藝術教育課程專職教師。他們為了共築一個學術家庭而未接受其他 大學的教職。最後因印第安那大學藝術教育課程師資擴編而一同成為印第 安那大學藝術教育課程的專職師資。 1982 年(41 歲)與 Guy Hubbard 共同撰寫教科書《藝術串:個別化 藝術教學計畫》(Artstrands: A Program of Individualized Art Instruction)。 此一教科書提供印第安那大學通才教育師資培育的基礎藝術教學技巧 (Hubbard & Zimmerman, 1982)。

1984 年(43 歲)與 Clark 合著《藝術資優學生教育》(Educating Artistically Talented Students)。此書廣泛論述美術資優教育概念、學生鑑 定、教師特質與教學策略、美術資優教育課程內容、教學環境與行政處置、 未來的發展等議題(Clark & Zimmerman, 1984)。

1987 年(46 歲)與 Clark 合著《藝術資優學生教育資源》(Resources for Educating Artistically Talented Students)。此書共分四章。首章著眼於 介紹美國各州的藝術資優教育的政策與計畫,第二章提供藝術資優班設班 的必備文件資料,第三章詳細介紹藝術資優學生的鑑定程序,第四章提供 藝術資優教育的教材(Clark & Zimmerman, 1987)。

1987 年(46 歲)與 Clark 和 Marilyn Zurmuehlen 合著《了解藝術測驗》 (Understanding Art Testing)。此書內容從早期兒童藝術能力談起,隨後 介紹兩位重要的藝術能力與藝術測驗研究者—Norman C. Meier 和 Leta Stetter Hollingworth。最後整理出有關兒童繪畫能力和藝術能力測驗研究 的出版年表(Clark, Zimmerman, & Zurmuehlen, 1987)。

2004 年(63 歲)與 Clark 合著《藝術資優學生教育原則與實務》 (Teaching Talented Art Student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6)

參、Gilbert Clark 心目中的 Enid Zimmerman

Gilbert Clark 是 Zimmerman 的第二任丈夫,他為這本書撰寫的序言 裡,自稱為 Zimmerman 的朋友、同事、愛人、丈夫。他在引文中回憶 Zimmerman 發表於 2005 年的藝術教育期刊《藝術教育研究》(Studies in Art Education)的文章,指出 Zimmerman 就學於中學時曾有志於成為醫 生,同時也想從事藝術創作和藝術史研究。因為她媽媽的反對,她走上視 覺藝術研究之路,並且大約從 1975 年就成為美國藝術教育的重要引路人。 Clark 在印第安那大學第一次遇見 Zimmerman 是在她回紐約為第一任 丈夫奔喪之後。當時他剛離開南加州的區域工作室來到印第安那大學任 教 。 他 們 的 履 歷 不 同 , 但 他 們 因 藝 術 教 育 而 結 緣 。 他 在 序 文 中 提 及 Zimmerman 曾在國內外專業期刊發表過 225 篇文章,也擔任過超過 75 項 編輯相關的任務,這一切都足以證實她成為藝術教育領導者的專業發展。 自從她和 Clark 應邀參加荷蘭 Rotterdam 的那次研討會之後,他們到世界 各地旅遊、演說、輔導過的國家已超過 45 個。

肆、十八位學者論述 Enid Zimmerman 的

學術研究貢獻

此一專著除了序言和導論之外,主要內容包含社區本位的藝術教育、 性別議題與藝術教育、藝術資優教育、多元文化教育、課程與教學、評量、 師資培育、學術研究與藝術教育、主編與 Zimmerman 對談等九部分,分 別由十八位學者撰文。 第一部分由兩位學者探究 Zimmerman 的社區本位藝術教育相關論 述。

辛辛那提大學 Flavia M. C. Bastos 撰文〈Enid Zimmerman 對社區本位 藝術教育的貢獻〉(Enid Zimmerman’s Contributions to Community-Based Art Education)。文中討論 Zimmerman 和 Clark 的社區本位藝術教育運用 策略與倡導模式,描述巴西教育家 Paulo Freire 在巴西所執行的社區本位 藝術教育。喬治亞州立大學 Melanie Davenport 撰文〈我不曾忘記在 Etziekame 發現視覺文化那一天〉(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Etziekame

(7)

Discovered Visual Culture !),文中討論 Zimmerman 的多元文化論和社會 再建構理論如何影響她在墨西哥瓜達拉哈那城附近的 Huichol 地區兒童公 辦學校的工作。 第二部分由三位學者論述藝術教育的性別議題。由於 Zimmerman 長 期倡導性別議題並探究藝術和藝術教育裡的性別角色。北伊利諾大學 Doborah L. Smith-Shank 撰文提出一系列有關性別的問題和各種不同性別 觀點的了解。她以職前藝術教育者的自我檢測和角色鑑定來檢視當前正面 臨的衝擊,所報導的某些事是發生於 Zimmerman 課堂上的博士生身上 (p. 6)。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Mary Stokrocki 則透過 Red Hat 社團檢視女性 主義現象及性別角色對該團體會員所造成的衝擊。台灣嘉義大學陳菁繡則 運 用 Thurber 與 Zimmerman 的 「 增 能 / 領 導 模 式 」 ( Empowerment/ Leadership Model)探究 Zimmerman 的領導角色。陳菁繡發覺她個人和專 業的成長都深受影響。她同時發現領導力的發展猶如充滿活力的網路,具 有互動、關係複雜的多元角色。她提到:「Zimmerman 為藝術教育而推 展此一模式,並像藝術家似的運用此一模式讓其他人看到、感覺到,並體 察到她的理念的真實性。」(pp. 63-71)。 第三部分聚焦於藝術資優教育。Zimmerman 是最受肯定的藝術資優 教育學者之一。她和 Clark 經常在國內外學術研討會分享他們在美術資優 教育的喜好與學術研究成果。台灣自 1981 年開始將藝術資優教育納入學 校教育體系裡,Zimmerman 和 Clark 的學術研究成果經由筆者的引介,不 論是美術資優生鑑定程序、鑑定工具之研發、學生的安置或課程與教學模 式的規劃與應用,都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資源。F. Robert Sabol 在〈障礙物: 一些阻礙視覺才能發展的因素〉(Stumbling Blocks: Som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Preventing Development of Visual Arts Talent)(pp. 7586) 專文引述 Zimmerman 和 Clark 的觀點,說明美術資優教育與一般教育的關 連性以及推展美術資優教育所面臨的的障礙。 第四部分著眼於多元文化藝術教育的關懷。Manifold 認為 Zimmerman 在她的研究和論著中已經探究多元文化藝術教育的應用與成果。她認為藝 術教育這個學門已經很自然的多元文化教育產生連結。Manifold 檢視藝術 教師的種族特性對課堂上的藝術教學,進而建構多元文化藝術教育課程。

(8)

第五部分論述課程與教學。在 Zimmerman 和 Clark 所出版的許多著 作中,對於藝術教育課程的建構與教學執行策略都有具體實用的論述與範 例。就一般學生的藝術教學而言,Zimmerman 與 Hubbard 共同撰寫的教 科 書 《 藝 術 串 : 個 別 化 藝 術 教 學 計 畫 》 ( Artstrands: A Program of Individualized Art Instruction),其豐富的教學單元設計確實提供藝術教師 最佳的教學範例。就藝術資優學生的課程與教學而言,她和 Clark 共同出 版的《藝術資優學生教育》(Educating Artistically Talented Students)和 《藝術資優學生教育資源》(Resources for Educating Artistically Talented Students)已足以印證她們累積三十餘年的耕耘成果。威斯康辛大學 Jeanne Nemeth 從博物館教學的角度,引述 Zimmerman 的論述,M. R. Stoermer、 Tami Beth Katz、Christine Wiesenhahn 則表明她們受到《藝術教育研究方 法與方法論》(Research Methods and Methodologies for Art Education)這 本書的影響與激勵。

第六部分著眼於論述 Zimmerman 在藝術教育評量的貢獻。評量已經 成 為 當 代 藝 術 教 育 重 點 工 作 , 當 人 們 尚 未 熟 悉 藝 術 教 育 評 量 之 時 , Zimmerman 擴大了藝術教育評量的認知。Mary Hafeli 敘述 Zimmerman 如 何推薦教師引導課堂上的真實評量(authentic assessment)。

第七部分強調 Zimmerman 在藝術教育師資培育方面的貢獻。亞利桑 納大學 Lynn Beudert 撰文〈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Zimmerman 對藝 術教育師資培育的影響〉(Our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Enid Zimmerman’s Influences as an Art Teacher Educator),威斯康辛大學 Kimberly Cosier 以 自身的經驗為基礎進而調查 Zimmerman 的博士生,藉以了解她們受到

Zimmerman 學術成就的影響。賓州州立大學 Mary Ann Stankiewicz 則以「女

性教師就是充滿愛心的專業人員」為中心,論述師資的性別差異。透過三 位學者的論述,閱讀者得以了解 Zimmerman 成功地培訓了數千位藝術教 師,Zimmerman 和他的出版物提供了教師儲的資源。

第八部分著重於學術研究與藝術教育的討論。中央佛羅里達大學 Kristin G. Congdon 以〈藝術教育美感層面的協同工作和工序〉(Processes and Aesthetic Dimensions of Collaborative Work in Art Education)為題撰述 她與 Zimmerman 共事於美國藝術教育協會會議小組的心得和體驗。在結

(9)

論裡提到,1990 年 Korzenik 曾指出美國的藝術教育史上的男性偉人包含 Walter Smith、Arthur Wesley Dow、Viktor Lowenfeld 以及其他許多學者。 至 於 女 性 方 面 則 包 含 June King McFee 、 Laura Chapman 以 及 Enid Zimmerman。另一位學者水牛城州立大學 Mary Wyrick 在〈藝術教育本身 的 史 料 編 纂 、 信 賴 和 協 商 〉 ( Historiography, Authenticity, and the Negotiation of Identity in Art Education)專文裡提到:「Enid Zimmerman 鼓勵藝術教育者建立藝術教育的研究體系,藉以進行文件研究,並評估多 元文化和全球觀點的教學成效」(p. 197)

最後一部分是本書主編 Sabol 和 Manifold 與 Zimmerman 的開放性對 談。訪談時間是在 2007 年的六月間,地點就在 Zimmerman 的家裡。在討 論過程中,Zimmerman 回答許多研究議題和研究方法論。她巧妙地提供 建議和智慧給學術研究界的老手、新手和教師們。

伍、結論

「未能付之行動的學術成就是死的。」(Scholarship without action is dead.)。本書的兩位主編在導論裡都曾提及 Zimmerman 所談過的這句話, 足見 Zimmerman 格外強調學術理論探究與其實際應用的必要性,從事學 術研究者當以其建言自我勉勵。至於 Zimmerman 的為人處事態度,其夫 婿 Clark 在序言裡,以朋友、同事、情人、丈夫的身分描述她在藝術教育 理論與實務層面獲得高度肯定的緣由。Manifold 則以共事三十多年的同學 和同事立場,詳細介紹 Zimmerman 的生平履歷、師生相處之道。提供學 術界或傳記研究者最真實、最直接的參考資料,提升了這本書的無限價 值。十八位學者針對 Zimmerman 的學術研究貢獻所提供的專題論述,導 引人們懷著嚴謹的態度充分了解當今影響全美國甚至全球藝術教育發展 的教育學者。 筆 者 是 美 術 資 優 教 育 理 論 與 實 務 的 研 究 者 , 也 熟 識 Enid Zimmerman。最近因熟讀這本書而更了解 Zimmerman 的生平履歷以及她 所發表過的專書和文章。

(10)

參考文獻

Clark, G., & Zimmerman, E. (1984). Educating artistically talented students. Syracuse, NY: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Clark, G., & Zimmerman, E. (1987). Resources for educating artistically talented

students. Syracuse, NY: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Clark, G., Zimmerman, E., & Zurmuehlen, M. (1987). Understanding art testing.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Hubbard, G., & Zimmerman, E. (1982). Artstrands: A program of individualized art

instruction. Long Grove, IL: Waveland Press.

Sabol, F. R., & Manifold, M. C. (2009). Through the prism: Looking into the spectrum

of writings by Enid Zimmerman. Reston, VA: The National Art Educatio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學門審議會評比全部之申請案,參考書面審查 意見、申請書內容及申請人近五年的表現及主 審學術判斷,經整體交叉評比後,由審議會共

檢視教科書的 學習材料及活 動,拼音教學 與朗讀訓練同 步施行。. 透過試教及觀 課,觀察學生

本計劃的目的是透過 發展具校本特 色的語文課程,以加強學生在文學 和中華文化的學習。學校可善用課 程提供的「建議篇章」

人群分裂成不同的光 譜,我們堅持正治不 入校園,製定全面關 顧學生的指引,讓學 校成為⼀塊平和的⼟.

「那麼國民黨和 共產黨是否志同 道合?有否合作 空間?」(學生 可就一己所知作 答,然後再細閱 工作紙的資料作

閱讀劇本 了解劇情 文學賞析 音樂欣賞 創作背景、 配器法等 不同版本 深入探討 與原著的 關係 作出評論.

進行 18 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口算 學生須透過口算解主要以圖像闡述的應用 題,並以橫式作記錄。.. 加法和減法的直式在學習單位 1N4

透過文學的學 習,引導學生 感受語言文字 和思想內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