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尊、人際關係、復原力與大學生的憂鬱行為表現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自尊、人際關係、復原力與大學生的憂鬱行為表現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4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一章. 緒論. 本章說明本研究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與假設及名詞解釋,作為本研 究之基礎,茲分節敘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 研究動機 一、 大學生的復原力 大學生活是人生的一個新階段,個人從高中升上大學,面臨許多改變與挑戰, 而這些改變與挑戰往往會造成個人的壓力。當個體面對挑戰、困難或是極度威脅. 政 治 大. 的環境時,擁有復原力的人往往較能成功地適應,並從逆境中恢復。然而,國內. 立. 對於大學生復原力的研究並不多,對於其概況的研究甚少,究竟目前國內大學生. ‧ 國. 學. 的復原力之概況如何呢?研究者認為有探討之必要,乃成為本篇研究的重要動機 之一。. ‧. 復原力是由多種能力或保護因子所構成的,包含個體、家庭與社會的資源與. y. Nat. sit. 支持。而從復原力的三種運作模式中,可以發現個人特質、過去經驗、環境的支. n. al. er. io. 持以及個人對壓力事件的知覺都可能促動個人的復原力(許秀雲,2008)。而根. i n U. v. 據復原力之補償模式的運作觀點,保護因子能夠成為一緩衝的力量來減少或隔絕. Ch. engchi. 危險因子所帶來的傷害(陳姿璇,2006)。由此可見保護因子在復原力當中扮演 著重要的角色。 自尊是復原力的一個重要保護因子,且由過去許多關於自尊與復原力的研究, 皆認為自尊在其中扮演著保護因子的角色,提升個體之復原力,使個體調節壓力 甚至提升適應能力,並幫助個體面對並克服困境(周奕伶,2001;曾文志,2007; Dumont and Provost, 1999)。然而,目前國內針對自尊及復原力之相關研究甚 少著墨,且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者亦不多。而之前的研究,最近者為 2007 年曾 文志的研究,距今已過了三年的時間,在現今社會的生活壓力以及時代變遷之下, 究竟大學生的自尊與復原力之情況如何?兩者間的關係又為何?研究者認為有. 1   .

(2) 再確認的必要。因此,亦成為本研究之期望了解之目的之一。 在人際關係方面,許多學者整理過去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多發現與家人、同 儕的良好關係皆為復原力的保護因子(常欣怡、宋麗玉,2007;曾文志,2006; Konrad and Bronson,1997),然而,國內外對於人際關係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 甚少。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中,人們的生活壓力較以往來得大,而人際關係是否與 復原力有相關呢?究竟人際關係較好的人,其復原力是否較高?乃成為本研究極 感興趣的議題之一。 由過去研究結果可發現,自尊的高低會影響復原力的強弱,人際關係亦能影. 治 政 大 響較大、預測力較高?由於目前並未發現直接探討自尊、人際關係與復原力關係 立 響復原力的高低。然而,當自尊與人際關係一起考慮時,究竟何者對復原力的影. 之研究,此問題尚無確定的答案,研究者認為是值得探究的議題。因此,成為本. ‧ 國. 學. 研究另一重要目的。. ‧. 二、 大學生的憂鬱. y. Nat. 大學生從高中進入大學,面臨許多新的壓力與挑戰,因而造成某些大學生產. er. io. sit. 生憂鬱行為。過去有研究指出,大學生之憂鬱情形為輕度憂鬱以上者,約占全體 大學生的 25%(吳元蓉,2005;陳雅卉,2008),但也有學者研究發現大專學生. al. n. v i n 輕度以上憂鬱者接近四成,甚至於超過半數(黃于芬,2007;許雅惠、辛宜津, Ch engchi U 2006)。這些研究結果存在差異,而在現今社會變遷下,大學生的生活壓力也隨. 之發生很大的變化,到底目前大學生的憂鬱情形如何呢?研究者認為有再確認的 必要,乃成為本研究之急欲了解的動機之一。 在性別方面,就不同性別看大學生的憂鬱情形是否有差異,至今各方的研究 結果尚未獲得一致的結果。部分研究認為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其憂鬱情形無顯著差 異(吳元蓉,2005;許雅惠、辛宜津,2006;陳雅卉,2008),但亦有研究認為 有差異(黃于芬,2007)。究竟目前不同性別大學生的憂鬱情形概況為何呢?乃 成為本研究有興趣探討的課題之一。 而不同年級大學生的憂鬱情形是否有所差異,在結果上亦有不同見解。有學 2   .

(3) 者認為無顯著差異(陳雅卉,2008),也有學者認為不同年級大學生之憂鬱情形 是有差異的(黃弘年,2009;Gladstone, T. R. G., & Koening, L. J., 1994) 。 目前,了解不同年級大學生之憂鬱情形概況,乃成為本篇研究另一項想要了解的 重點。 過去有關自尊與憂鬱的研究,大部分皆指出低自尊者較具易具有憂鬱情緒, 高自尊者則較愈不容易憂鬱(劉樹斐,1999;吳紅鑾,1999;顏姿吟,2006;蘇 曉憶、戴嘉南,2008;Rosenberg, 1979;Peden, Rayens, Hall & Beebe, 2001)。 此外,自尊可預測憂鬱,也是一保護因子(劉樹斐,1999;顏姿吟,2006;曾瓊. 治 政 大 且針對自尊及憂鬱之相關研究並不多,研究者認為有再深入研究之必要,因此, 立 禛、徐享良,2006;Smith & Betz, 2002)。然目前國內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了解大學生自尊及憂鬱的關係,乃成為本研究急待釐清的重要項目之一。. ‧ 國. 學. 人際關係和憂鬱兩者是交互影響的。人際關係不佳或缺乏社會支持,易引發. ‧. 個體之憂鬱情緒;個體之憂鬱行為表現也會導致其人際關係不佳或更加惡化的情. y. Nat. 形產生(王黛玉,2004;賴雅純,2005;簡吟如,2006;王春展,2006;王齡竟、. er. io. sit. 陳毓文,2010)。然而,國內針對人際關係與憂鬱的研究甚少,以大學生為對象 的亦不多。大學生離家進入了大學生活,人際關係亦成為大學時期的重要角色,. al. n. v i n 究竟人際關係對大學生的憂鬱行為之影響為何?乃成為本研究期望了解之動機 Ch engchi U 之一。. 由過去研究結果可知,自尊較高者,其憂鬱情緒較低,而人際關係較好也能 降低憂鬱行為的產生。然而,當同時考慮自尊與人際關係時,何者對憂鬱的預測 力較高、影響較大?吳元蓉(2005)研究發現自尊、人際關係與憂鬱間有關係存 在,但國內關於自尊、人際關係與憂鬱之研究僅此一篇,而距今已過了五年,目 前社會情境與五年前已大不相同,究竟對於現今大學生而言,其自尊、人際關係 與其憂鬱行為之關係到底是如何?三者的關係是否有所改變?自尊、人際關係對 大學生憂鬱行為的預測力又是如何?若同時考慮自尊、人際關係對憂鬱行為的影 響,何者的預測力比較高?研究者認為有再確認的必要。因此,成為本研究急於 3   .

(4) 想要探究的重點之一。 三、 大學生的自尊、人際關係、復原力與憂鬱行為 從以上研究結果可得知,自尊、人際關係、復原力與憂鬱皆兩兩互有相關。 國外學者 Carbonell, D. M., Reinherz, H. Z., Giaconia, R. M., Stashwick, C. K., Paradis, A. D. & Beardslee, W. R. (2002)亦提出青少年時期若能有 良好的人際關係,可增加對憂鬱的復原力(吳元蓉,2005)。然而,目前並無研 究將自尊、人際關係、復原力與憂鬱同時考慮。若復原力為抵擋挫折、壓力的保 護因子,那麼復原力是否能在自尊、人際關係與憂鬱行為之間扮演一個調節的角. 治 政 大 自尊程度的人,若是一個人復原力高、一個人復原力低,其憂鬱行為是否會有所 立. 色?若是一個人的自尊較低,但其復原力高,是否造成其憂鬱行為降低?而同樣. 不同?而若是一個人的人際關係較差,其復原力的高或低是否會影響其憂鬱行為. ‧ 國. 學. 表現?關於上述問題,過去皆無人研究過。研究者認為是值得探究的課題,乃成. ‧. 為本研究深感興趣的重點之一。.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4   . i n U. v.

(5) 貳、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的各項研究動機,本研究具體的研究目的說明如下: 一、瞭解大學生復原力及憂鬱行為的概況。 二、瞭解人口變項(性別、年級)不同之大學生復原力及憂鬱行為的差異。 三、瞭解人口變項不同之大學生自尊與其復原力及憂鬱行為的關係。 四、瞭解人口變項不同之大學生人際關係與其復原力及憂鬱行為的關係。 五、瞭解人口變項不同之大學生自尊與人際關係對其復原力的預測力。 六、瞭解人口變項不同之大學生自尊與人際關係對其憂鬱行為的預測力。. 治 政 大 八、瞭解人口變項不同大學生的復原力,能對其自尊與憂鬱行為表現帶來調節的 立 七、瞭解人口變項、自尊、人際關係及復原力對大學生憂鬱行為表現的預測力。. 作用。. ‧ 國. 學. 九、瞭解人口變項不同大學生的復原力,能對其人際關係與憂鬱行為表現帶來調. ‧. 節的作用。.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5   . i n U. v.

(6)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壹、 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本研究之待答問題如下: 一、大學生復原力及憂鬱行為的現況如何? 二、人口變項不同之大學生復原力及憂鬱行為是否有顯著差異? 三、人口變項不同之大學生自尊與其復原力及憂鬱行為的關係如何? 四、人口變項不同之大學生人際關係與其復原力及憂鬱行為的關係如何? 五、人口變項、自尊與人際關係是否能有效預測大學生之復原力?. 政 治 大 七、人口變項、自尊、人際關係及復原力是否能有效預測大學生憂鬱行為表現? 立 六、人口變項、自尊與人際關係是否能有效預測大學生之憂鬱行為表現?. ‧. ‧ 國. 作用?. 學. 八、人口變項不同大學生的復原力是否能對其自尊與憂鬱行為表現帶來調節的. 九、人口變項不同大學生的復原力是否能對其人際關係與憂鬱行為表現帶來調. n. al. er. io. sit. y. Nat. 節的作用?. Ch. engchi. 6   . i n U. v.

(7) 貳、 研究假設 根據前述研究問題,本研究之研究假設如下: 假設一、人口變項(性別、年級)不同之大學生,其復原力及憂鬱行為有顯著差 異存在。 1-1 性別不同之大學生,其復原力及憂鬱行為有顯著差異存在。 1-1-1 性別不同之大學生,其復原力有顯著差異存在。 1-1-2 性別不同之大學生,其憂鬱行為有顯著差異存在。 1-2 年級不同之大學生,其復原力及憂鬱行為有顯著差異存在。. 治 政 大 1-2-2 年級不同之大學生,其憂鬱行為有顯著差異存在。 立 1-2-1 年級不同之大學生,其復原力有顯著差異存在。. 假設二、人口變項不同之大學生,自尊與其復原力及憂鬱行為有顯著相關。. ‧ 國. 學. 2-1 性別不同之大學生,自尊與其復原力及憂鬱行為有顯著相關。. io. er. 2-1-3 女大學生之自尊與其復原力有顯著相關。. sit. y. Nat. 2-1-2 男大學生之自尊與其憂鬱行為有顯著相關。. ‧. 2-1-1 男大學生之自尊與其復原力有顯著相關。. 2-1-4 女大學生之自尊與其憂鬱行為有顯著相關。. al. n. v i n 2-2 年級不同之大學生,自尊與其復原力及憂鬱行為有顯著相關。 Ch engchi U 2-2-1 大一學生之自尊與其復原力有顯著相關。. 2-2-2 大一學生之自尊與其憂鬱行為有顯著相關。 2-2-3 大三學生之自尊與其復原力有顯著相關。 2-2-4 大三學生之自尊與其憂鬱行為有顯著相關。 假設三、人口變項不同之大學生,人際關係與其復原力及憂鬱行為有顯著相關。 3-1 性別不同之大學生,人際關係與其復原力及憂鬱行為有顯著相關。 3-1-1 男大學生之人際關係與其復原力有顯著相關。 3-1-2 男大學生之人際關係與其憂鬱行為有顯著相關。 3-1-3 女大學生之人際關係與其復原力有顯著相關。 7   .

(8) 3-1-4 女大學生之人際關係與其憂鬱行為有顯著相關。 3-2 年級不同之大學生,人際關係與其復原力及憂鬱行為有顯著相關。 3-2-1 大一學生之人際關係與其復原力有顯著相關。 3-2-2 大一學生之人際關係與其憂鬱行為有顯著相關。 3-2-3 大三學生之人際關係與其復原力有顯著相關。 3-2-4 大三學生之人際關係與其憂鬱行為有顯著相關。 假設四、人口變項不同之大學生,自尊與人際關係能有效預測其復原力。 4-1 性別不同之大學生,自尊與人際關係能有效預測其復原力。. 治 政 大 4-1-2 女大學生之自尊與人際關係能有效預測其復原力。 立 4-1-1 男大學生之自尊與人際關係能有效預測其復原力。. 4-2 年級不同之大學生,自尊與人際關係能有效預測其復原力。. ‧ 國. 學. 4-2-1 大一學生之自尊與人際關係能有效預測其復原力。. ‧. 4-2-2 大三學生之自尊與人際關係能有效預測其復原力。. y. Nat. 假設五、人口變項不同之大學生,自尊與人際關係能有效預測其憂鬱行為表現。. er. io. sit. 5-1 性別不同之大學生,自尊與人際關係能有效預測其憂鬱行為表現。 5-1-1 男大學生之自尊與人際關係能有效預測其憂鬱行為表現。. al. n. v i n 5-1-2 女大學生之自尊與人際關係能有效預測其憂鬱行為表現。 Ch engchi U. 5-2 年級不同之大學生,自尊與人際關係能有效預測其憂鬱行為表現。 5-2-1 大一學生之自尊與人際關係能有效預測其憂鬱行為表現。 5-2-2 大三學生之自尊與人際關係能有效預測其憂鬱行為表現。 假設六、人口變項不同之大學生,自尊、人際關係與復原力能有效預測其憂鬱行 為表現。 6-1 性別不同之大學生,自尊、人際關係與復原力能有效預測其憂鬱行為表 現。 6-1-1 男大學生之自尊、人際關係與復原力能有效預測其憂鬱行為表現。 6-1-2 女大學生之自尊、人際關係與復原力能有效預測其憂鬱行為表現。 8   .

(9) 6-2 年級不同之大學生,自尊、人際關係與復原力能有效預測其憂鬱行為表 現。 6-2-1 大一學生之自尊、人際關係與復原力能有效預測其憂鬱行為表現。 6-2-2 大三學生之自尊、人際關係與復原力能有效預測其憂鬱行為表現。 假設七、人口變項不同大學生的復原力會對其自尊與憂鬱行為表現帶來調節的作 用。 7-1 性別不同之大學生,復原力會對其自尊與憂鬱行為表現帶來調節的作 用。. 治 政 大 7-1-2 女大學生之復原力會對其自尊與憂鬱行為表現帶來調節的作用。 立 7-1-1 男大學生之復原力會對其自尊與憂鬱行為表現帶來調節的作用。. 7-2 年級不同之大學生,復原力會對其自尊與憂鬱行為表現帶來調節的作. ‧ 國. 學. 用。. ‧. 7-2-1 大一學生之復原力會對其自尊與憂鬱行為表現帶來調節的作用。. y. Nat. 7-2-2 大三學生之復原力會對其自尊與憂鬱行為表現帶來調節的作用。. er. io. 的作用。. sit. 假設八、人口變項不同大學生的復原力會對其人際關係與憂鬱行為表現帶來調節. al. n. v i n 8-1 性別不同之大學生,復原力會對其人際關係與憂鬱行為表現帶來調節的 Ch engchi U 作用。. 8-1-1 男大學生之復原力會對其人際關係與憂鬱行為表現帶來調節的作 用。 8-1-2 女大學生之復原力會對其人際關係與憂鬱行為表現帶來調節的作 用。 8-2 年級不同之大學生,復原力會對其人際關係與憂鬱行為表現帶來調節的 作用。 8-2-1 大一學生之復原力會對其人際關係與憂鬱行為表現帶來調節的作 用。 9   .

(10) 8-2-2 大三學生之復原力會對其人際關係與憂鬱行為表現帶來調節的作 用。.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0   . i n U. v.

(11) 第三節、 名詞解釋 壹、 復原力 本研究之復原力指大學生所具有的特質或能力,這種能力在個人與環境互 動的動態性過程中能夠幫助個體在面臨威脅或危機的情境下有良好的適應結 果。 本研究採用王紹穎(2007)翻譯自 Friborg、Hjemdal、Rosenvinge、 Martinussen、Aslaksen 與 Flaten(2006)以成人為對象之復原力量表,包含個 人強度、家庭團結、社會資源、社交能力及未來組織風格五個因素,以各分量表. 政 治 大. 及總量表之所得分數做為復原力之操作型定義,所得各分量表及總量表之得分愈. 立. 高,表個體之復原力愈高。. ‧ 國. 學. 貳、 憂鬱行為表現. 本研究之憂鬱指個體的一種情緒狀態,特質包括高度的憂愁、悲傷、無力. ‧. 感、頹喪、消沈等多種不愉快情緒,或是對壓力來源無法應對,並有極度無能為. sit. y. Nat. 力的感覺。. al. er. io. 本研究採用柯慧貞(1989)所編之「柯氏憂鬱量表」,以其得分作為憂鬱之. v. n. 操作型定義。得分愈高,表示其具有較多的負向情緒,反之則表示負向情緒愈少。 參、 自尊. Ch. engchi. i n U. 本研究之自尊係指大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和感受,是其參照自己的內在標準 或外在社會標準,去評價整體的自己或是自己的某一特定能力與特質,並由此產 生對自己的正向或負向感受。 本研究參考陳雅卉(2008)修改、楊家正(1998)翻譯自 Rosenberg(1965) 之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RSES)。以量表上的得分作為自尊 的操作型定義。量表總分愈高,表示自尊程度愈高。 肆、 人際關係 本研究之人際關係指大學生在學校環境中,和同儕經由互動的過程,建構. 11   .

(12) 出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彼此間相互對待的態度和所受到的影響。 本研究改編自王瓊玉(2005)所編制的學校行政人員人際關係量表,將其 得分作為本研究對於大學生人際關係操作型定義之分數。若總分愈高,代表大學 生的人際關係愈好,總分愈低則表示大學生人際關係愈不好。.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2   . i n U. v.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目的在歸納、統整與本研究主題相關的文獻理論及研究結果,以作為本 研究之理論基礎。全章共分四節。第一節說明復原力的概念與內涵,第二節探討 自尊、人際關係與復原力,第三節說明憂鬱的意涵,第四節探討自尊、人際關係 與憂鬱。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復原力 壹、 復原力的定義 復原力被形容為個人在面對危機或逆境時,其內在能產生的健康因應過程,. 政 治 大. 以得到正向的因應結果(Dyer & McGuinness,1996)。在過去的研究中,曾有一. 立. 些不同的名詞用來形容復原力,如:復原力、耐撞性、自我韌性、堅毅力、抗壓. ‧ 國. 學. 性等(張美儀,2005)。國內外亦有許多學者對復原力(resilience)一詞提出 定義。Hauser、Vieyra、Jacobson 與 Wertreib(1985)認為復原力是個體在充. ‧. 滿危險因子的環境中,能夠去克服危機,而且能夠避免負向的結果產生(引自許. y. Nat. sit. 智傑,2007) ;Luther 與 Zigler(1991)則認為復原力指的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n. al. er. io. 包含個體在面對重大逆境時正向調適的能力(引自張昀,2008)。而國內有許多. i n U. v. 學者認為復原力是:「為一種個人具有某種的特質或能力,使個人處於危機或壓. Ch. engchi. 力情境中時,能免於高危機情境、慢性壓力、或是長期嚴重創傷之影響,使個體 發展出健康的因應策略」 (陳佩鈺、林杏足,2004;蕭文,2000;顏郁心,2002; 嚴健彰,2003)。 綜合上述可知,復原力的概念並無統一的說法,研究者針對過去學者對復原 力所提出的定義,整理如下表:. 13   .

(14) 表 2-1. 復原力的定義 研究者. 復原力的定義. Masten(2001). 認為復原力是個體的適應或發展受到重大的威脅,但仍 然擁有好的結果。(引自許智傑,2008)。. 蕭文(2001). 認為復原力為個人具有或學習到的某種特質,這些特質 或行為會因個人與環境的互動而保護個人不受壓力或挫 折情境的影響,使個人重新獲得自我控制的能力並因之 發展出健康的因應行為。. 政 治 大 認為復原力是只在面對壓力與創傷事件的正向積極反 立. Walsh(2003). 認為復原力是能抵抗逆境,及從逆境中具有彈回的能力。. 應,其內涵包括一系列社會與特人內在互動作用,巧妙. 學. 地結合個人特質、人際資源、社會支持、與環境因素, 使人雖處於逆境之中,仍可獲得自我控制的能力,並因. ‧. ‧ 國. 林秋燕(2004). sit. 復原力是一種多方面的能力,它能提供個人、團體或社. io. er. 張美儀(2005). y. Nat. 之發展出健康的因應行為。. 會去預防、減低或克服逆境所引起的損害結果。. al. n. v i n Ch (一)復原力是一種「良好適應」的能力; (二)復原力 engchi U. 郭珮婷(2006). 是一種讓生命繼續「前進」的能力; (三)復原力是一種 動力過程;(四)復原力是一種個人力量。 許智傑(2007). 復原力為個體所具有的特質或能力,這種能力在個人與 環境互動的動態性過程中能夠幫助個體在面臨威脅或危 機的情境下有良好的適應結果。. 張昀(2008). 當個體面對挑戰、困難或是極度威脅的環境時,能成功 地適應的過程或能力。. 資料來源:研究者參酌文獻整理. 14   .

(15) 由上表整理可知,復原力的定義雖不盡相同,但可歸納出下列幾個特徵: 1. 復原力是一種個體具有或學習到的內在力量或特質。 2. 復原力是個體在逆境、壓力中用來適應的技巧或能力。 3. 復原力是一種動態、調適的過程。 4. 復原力是透過與環境的互動過程達到適應成長。 由此本研究以「復原力為個體所具有的特質或能力,這種能力在個人與環境 互動的動態性過程中能夠幫助個體在面臨威脅或危機的情境下有良好的適應結 果」作為復原力的概念型定義。. 立. 學. ‧ 國. 貳、 復原力的內涵. 政 治 大. 一、 復原力的保護因子. ‧. 復原力的力量來自於個人的內在能量與外在環境,這些也就是復原力的保護. y. Nat. 因子(protective factors)。保護因子是一種緩衝機制,保護個體免於受到危. er. io. sit. 險的傷害(吳香質,2004)。Tusai 與 Dyer(2004)將保護因子分為個體內因子 和環境因子:個體內因子包括認知因素和特定能力,如樂觀、智能、創造力、因. al. n. v i n 應策略、社會技巧等;環境因子則是指個體所覺察到的社會支持或聯結感(王淑 Ch engchi U 蓉,2008) 。曾文志(2006)收集了 1970 至 2004 年復原力保護因子的相關研究,. 運用統合分析法計算出保護因子的效果量,分為個人特質、家庭聯結以及外在支 持三個類別(許秀雲,2008),研究者整理列舉如下: 1.個人特質:挫折忍受力、個性氣質、正向情緒、自尊、智能、人際技巧、 內控信念、實際控制期待、自我效能、未來期待、積極因應問 題、自我知覺、自信、自我概念、頓悟、獨立、進取、創造、 幽默、德性、自我動機、控制衝動、延宕滿足、調整情緒與負 向感受、同理他人、對生活有希望、樂觀積極且富彈性的處事 態度(吳香質,2004)。 15   .

(16) 2.家庭聯結:親子關係、父母心理健康、家人支持、教養一致性、父母間的 關係良好、家庭氣氛、父母對教育重視、父母的責任感、對子 女有較高且合理的期望水準、家庭環境、具結構規範的家庭。 3.外在支持:同儕社會性、家庭與外在聯結、成人支持、社會支持網、學校 興趣、正向支持師生關係、明確的規範、清楚目標、照顧支持 的學校氣氛、社區的歸屬感、參與社區事務。 綜合上述可知,對於復原力的保護因子並無一致的看法,但各研究皆同意復 原力的內涵是來自於個人能力與社會能力共同的支持,使個體在面對壓力、危. 治 政 大 Grotberg(1995)認為復原力的內涵包含三個向度:外在支持和資源、內在與 立. 機時,能透過保護因子來對抗,進而突破逆境、重新站起來。. 個人的力量以及社會及人際技巧(王淑蓉,2008)。茲分述如下:. ‧ 國. 學. 1. 外在支持和資源(External supports and resources). ‧. 強調「我有」(I have),個體在發展個人力量前,需要透過外在的支持與資. y. Nat. 源來幫助個體發展安全感,這是復原力發展的核心。 「我有」包含了信任的關係、. 以及健康、教育、福利和安全的獲得等。. al. er. io. sit. 角色模仿的對象、家庭外的情緒支持、家中清楚的規則、穩定的學校與家庭環境. n. v i n 2. 內在與個人的力量(Inner, C h personal strength) engchi U. 強調「我是」(I am),指個體在感受到安全和被保護之後,會逐漸發展、建 構出個人的力量、感覺、態度與信念。 「我是」代表著感覺自己擁有被愛、愛人、 同理他人、自主及負責任的能力,並且充滿希望與夢想,有信心也信任別人(陳 姿璇,2006)。 3. 社會及人際技巧(Social, interpersonal skills) 強調「我能」 (I can) ,指個人在社交及人際互動的能力與技巧,透過與他人 的互動中所習得。「我能」代表有能力與他人溝通、解決問題、控制自我感受及 行為、觀察和判斷他人反應以及能夠建立信賴的關係(許智傑,2007)。 綜合上述,復原力的內涵包含個人內在的力量、家庭情感的聯結與外在環境 16   .

(17) 的資源,個人獲得的保護因子愈多,愈能減緩危機的威脅,且愈能提高個體的復 原力(林亮岑,2001;吳香質,2004)。. 二、 復原力的危險因子 危險因子(risk factors)可定義為一特定經驗或事件,其存在會使負面結果 發生的機率提高(向情瑢,2008)。早期有關復原力的研究大多從危險因子的角 度切入,因為從高危險族群的對象身上才容易看見復原力的展現。復原力的危險 因子包含創傷事件(例如戰爭、貧窮、難民、天災等)以及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事. 治 政 大 秀雲,2008) 。累積愈多危險因子,對個體的負面影響愈大,對身心發展愈不利。 立 件(例如分離、被遺棄、被虐待、疾病、死亡、失去家園或工作、意外等)(許. 這些危險因子來自於個體自身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會環境的不良條件(張昀,. ‧ 國. 學. 2008)。. ‧. 綜上所述,復原力是由多種能力或保護因子所構成的,包含個體、家庭與社. y. Nat. 會的資源與支持。其中,研究者對於自尊及人際關係兩個因子極感興趣,想知道. er. io. sit. 自尊較高或是人際關係較好的個體,其復原力是否也較好?因此本篇研究欲了解 大學生自尊、人際關係與復原力間的關係,以及自尊、人際關係是否能預測其復. n. al. 原力。. Ch. engchi. i n U. v. 參、 復原力的運作模式 從復原力的內涵中可得知,保護因子和危險因子是兩個必要的元素,其互動 是復原力歷程的展現。基於對復原力呈現型態的了解之後,Walsh(1998)進一步 提出了三種復原力的運作模式(陳姿璇,2006;許智傑,2007;許秀雲,2008) : 一、. 免疫模式(immunity model) 免疫模式又稱為條件模式或預防模式(conditional model)(吳香質, 2004),類似預防接踵的概念。過去個人若曾成功解決相類似的困境,會 將上次的成功經驗轉化延伸到目前的困境中,使自己可以較為順利的面對 17 .  .

(18) 及克服危機,就如同打疫苗一般,增進個人面對困境及危險因子的抵抗力。 Fraser 和 Richman(1999)也認為復原力最重要的內涵便是從成功經驗中 學習(林秋燕,2004)。 二、. 補償模式(compensatory model) 補償模式是指個體擁有的內在特質與外在資源能夠保護個人面對危險 情境與壓力事件,亦即保護因子可以緩衝危險因子所帶來的負向影響。就 如同汽車安全氣囊,在高速衝擊之下,會因其緩衝作用,使個體受到的傷 害降低。. 治 政 大 挑戰模式將壓力事件視為一種挑戰,適度的壓力有時反而可以提升個人 立. 三、. 挑戰模式(challenge model). 內在潛能,激起鬥志而想要繼續奮鬥下去。因此,適度的危險因子反而能. ‧ 國. 學. 夠促進個人的復原力。O'Leary 和 Ickovics (1995)也認為人們通常只會. ‧. 覺得高壓力狀況會帶來傷害,其實它可能也是成長的一種契機(引自許秀. y. Nat. 雲,2008)。. er. io. sit. 從上述三種模式中,可以發現個人特質、過去經驗、環境的支持以及個人對 壓力事件的知覺都可能促動個人的復原力(許秀雲,2008)。而根據復原力之補. al. n. v i n 償模式的運作觀點,保護因子能夠成為一緩衝的力量來減少或隔絕危險因子所帶 Ch engchi U. 來的傷害(陳姿璇,2006) 。由此可見保護因子在復原力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然而,復原力在自尊、人際關係與憂鬱行為表現間所扮演的角色為何?復原力是 否能調節各變項與憂鬱行為表現的關係?國內甚少有相關研究,因此,研究者欲 探究大學生復原力在自尊、人際關係與憂鬱行為表現間的關係,以及其所扮演的 角色。 肆、 大學生復原力的相關研究 近年來,復原力的概念在國內逐漸受到重視,相關研究也逐漸增加。常欣怡 和宋麗玉(2007)綜觀國內復原力相關的研究,歸納為三種研究方向:1. 以年 齡為區分,包括兒童、青少年、成人等;2. 以壓力情境來探就復原力,如家庭 18   .

(19) 暴力、離婚、九二一地震、自殺、喪親等;3. 以復原力應用領域來看,包括諮 商輔導、教育、護理、社會工作等。其中,研究數量最多是以重大創傷或特殊境 遇兒童及青少年為對象,顯示國內開始注意復原力對兒童及青少年的影響。國外 的研究從早期傾向以「高危險族群」的兒童或青少年為對象,逐漸將焦點放在保 護因子及復原力概念的探討,並由靜態轉為動態取向,強調去探究個體與環境之 間互動關係(常欣怡、宋麗玉,2007)。 由上述可知,國內外有關復原力的研究極多,且涵蓋領域極廣,然而,多數 研究以兒童或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對於大學生之復原力的相關研究甚少。基於此,. 政 治 大. 本研究將探討國內大學生復原力之情況,將國內外有關大學生之復原力的相關文 獻歸納整理如下表:. 研究對象 4 位大學 生. sit. er. io. al. n. 曾文志 (2007).    . Ch. 大一學生歷經創傷事 件與復原力模式之研 究. engchi 2806 位 大一學生.  . 19   . 1. 貧窮大學生的生活經驗包括機會剝 奪、貧窮心理以及人際經驗三方面。 2. 貧窮大學生所擁有的外在資源包括家 庭、親友、學校和社區四項。 3. 貧窮大學生的自我信念包括內控信 念、樂觀正向、挫折容忍力、對負面事 件的釋懷等。 4. 貧窮大學生復原力的行動包括財務管 理、精打細算、開拓財源、尋求資源以 及行動力五方面。. y. Nat. 復原力在貧窮大學生 生活經驗中之歷程探 究. 研究發現. ‧. 許智傑 (2007). 研究名稱. 學. 研究者. 立. 國內外大學生復原力之相關研究. ‧ 國. 表 2-2. i n U. v. 1. 樂觀、自尊、安全依附是大一學生的重 要資產,有助於提升適應指標。 2. 社會支持和積極因應為增強型保護因 子,隨著危機程度愈高,發揮效果愈 大。.

(20) 表 2-2. 國內外大學生復原力之相關研究(續). 許秀雲 (2008). 大專生參與社群服務 活動對復原力的影響. 486 位 大一至大 三學生. 1. 大專生復原力的力量因有良好關係影 響最大。 2. 學習成效愈高,復原力愈好。 3. 參與社群服務可提升大專生之自我概 念。 4. 有無宗教信仰會影響其復原力。 5. 未來參與意願、參與態度、擔任過幹 部、經歷困境總數、參與動機五個變項 對復原力有預測力。. 王秀希、 許峰、任 云、王博 (2010). 復原力在大學生負性 生活事件與心理健康 間作用機制的探討. 1141 位 中國大學 生. 復原力在負性生活事件與大學生心理健康 間有顯著的調節作用,即復原力減弱了負 性生活事件對大學生的心理困擾或心理問 題的影響。. 郭雪萍、 馮超、張 紅雷 (2010). 大學生復原力的影響 因素研究. 665 位 中國大學 生. 1. 大學生總體復原力較高。 2. 復原力可分為三種類型:高復原力型、 中等復原力型以及低復原力型。 3. 有男、女朋友大學生表現較高復原力。 4. 人格的內外向性與情緒性以及主觀幸 福感皆與復原力有正相關,且是影響復 原力的因素。. Leontopo ulou (2006). Resilience of Greek. 326 位 希臘大一 學生. 1. 大學生的復原力與其認知及行為的心 理資源相關。 2. 具有復原力與適應力的大學生比起不 適應的大學生使用較多的資源,且表現 出顯著較高的正向適應程度。. 學. ‧. ‧ 國. 立. 政 治 大. n. Ch. Role of Locus of Control. and Coping Strategies as. er. io. al. Transition Point: The. sit. y. Nat. Youth at an Educational. engchi. i n U. v. Resources. McMahon (2007). Resilience Factors and Processes: No Longer at. 9 位大學 生. Risk. 資料來源:研究者參酌文獻整理. 20   . 1. 具有復原力的成人,其有能力發展策略 與技巧以適應生活中的壓力,並達到比 原本預期更好的結果。 2. 復原力因子及過程支持大學生的學業 成就。 3. 自我效能、自尊、未來規劃及問題解決 能力共同存在於教育環境內支持、關懷 的關係中,使學生能夠想像成功的機 會,並發展技能以追求其目標。.

(21) 由上表可得知,對於大學生復原力的相關研究主要可分為下列幾個方向:1. 瞭解復原力之概況(許智傑,2007;郭雪萍、馮超、張紅雷,2010);2.探討影 響復原力之因素(McMahon, 2007;曾文志,2007;許秀雲,2008;郭雪萍、馮 超、張紅雷,2010;王秀希、許峰、任云、王博,2010);3.探討復原力對個體 之影響(Leontopoulou,2006;McMahon, 2007);4.研究復原力在不同變項間的 調節作用(王秀希、許峰、任云、王博,2010)。然而,國內對於大學生復原力 的研究並不多,對於其概況的研究甚少,究竟目前國內大學生的復原力之概況如 何呢?研究者認為有再探討之必要,成為本篇研究的重要動機之一。.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1   . i n U. v.

(22) 第二節、 自尊、人際關係與復原力 壹、 自尊與復原力 一、 自尊的定義 自尊(self-esteem)為人格理論與心理諮商治療相關領域中重要的核心構 念,國內外有相當多關於自尊的研究,然而,對於自尊的定義、內涵仍存在著許 多差異(林杏足,2003)。自尊常與自我尊重(self-respect)、自我概念 (self-acceptance)、自信(self-confident)等概念互相重疊(Rosenberg, Schooler, Schoenbach, & Rosenberg, 1995)。研究者回顧過去學者對於自尊的. 政 治 大 張春興(1995)在張氏心理學辭典中,定義自尊為個體珍視、珍惜、讚許或 立. 定義,整理如下:. ‧ 國. 學. 喜歡自己的程度。James(1890,1950)定義自尊為「成就/自我期許」的比率, 自尊反應出個體附帶的自我價值感、自我評價與自我悅納感(徐嫚淳,2006)。. ‧. Rosenberg(1965)認為自尊是個體對自我整體或特定特質評價後,所抱持的讚. sit. y. Nat. 許或不讚許的態度,因此,自尊可以是特定或是整體的態度(溫婉玉,2008)。. al. n. 奕伶,2001)。. er. io. Branden(1994)則認為自尊是個體自認能適應生活及生活所需自備的條件(周. Ch. engchi. i n U. v. 國內學者林杏足(2003)整理過去相關研究,將自尊定義為個體對自己的評 價和感受,是個體參照自己的內在標準或外在社會標準,去評價整體的自己或是 自己的某一特定能力與特質,並由此產生對自己的正向或負向感受(徐嫚淳, 2006) 。林杏足(2003)進而將自尊的特性歸納為下列四項:(1)自尊可看作自我 知覺的結果,包含自我評價(self-evaluation)與自我感受(self-affection)。 (2)個體對自己的評價有其參照標準,可能是個人內在標準或他人及社會的價值 標準。(3)個體自我評價的向度可以是對個人的整體或是根據其特定生活面向去 進行價值評量。(4)自尊屬於人格的一部分,具有穩定性及其可變動的範圍。 綜上所述,本研究以「自尊為個體對自己的評價和感受,是個體參照自己的. 22   .

(23) 內在標準或外在社會標準,去評價整體的自己或是自己的某一特定能力與特質, 並由此產生對自己的正向或負向感受」作為自尊的概念型定義。 二、 自尊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 自尊在過去許多與復原力相關的研究中,常被認為是它的保護因子之一,扮 演著緩衝角色(buffer) ,使個體在面對壓力情境時會表現得較好(周奕伶,2001) 。 Brooks(1994)就指出自尊是影響復原力形成的首要變項(曾瓊禛、徐享良,2006) , 而 Garmezy(1985)也認為擁有良好的自尊是影響復原力很重要的變項。周奕伶 在 2001 年也曾指出,當我們將復原力看作一種改變過程時,個體自尊的提升即. 治 政 大 陳佩鈺與林杏足(2004)指出高自尊的人相信自己能夠面對環境,不為壓力 立. 是復原力的產生。. 所困,此種個人內在資源能保護他們在面對困境時仍擁有緩衝的機制。而低自尊. ‧ 國. 學. 的人較常以消極的方式去因應情緒,自我價值感的低落更使他們習慣以逃避的方. y. Nat. 應等問題。. ‧. 式來面對困境,甚至因此引發憂鬱、焦慮、社會支持滿意度低以及不良的社會適. er. io. sit. 曾文志(2007)以大一學生為對象,探討歷經創傷事件與適應結果的關係, 並了解歷經創傷事件大一學生的復原力機制。結果發現,大一學生的樂觀、自尊、. al. n. v i n 安全依附、社會支持和積極因應會影響適應結果,其中影響適應指標效果值最大 Ch engchi U 的是自尊。歷經創傷事件的大一學生若能擁有高自尊,通常能夠適應得較好,且 較能夠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讓創傷事件影響其正向思考。此外,自尊會引發動機、 堅毅和表現,使歷經創傷事件的大一學生在面對新生活壓力的時候,採取積極因 應的態度,並運用更有效能的策略來追求目標,進而達到正向的適應。 Dumont 和 Provost(1999)研究青少年的復原力,探討其保護因子,發現有 復原力的青少年相較於較脆弱的青少年擁有較高的自尊。在壓力事件下,高自尊 者比較不容易受到傷害而具有復原力。研究結果也顯示高自尊的青少年傾向於對 自己的能力感到自信。 綜合上述可知,過去關於自尊與復原力的研究,多數皆認為自尊在其中扮演 23   .

(24) 著保護因子的角色,提升個體之復原力,使個體調節壓力甚至提升適應能力,並 幫助個體面對並克服困境(周奕伶,2001;曾文志,2007;Dumont and Provost, 1999)。然而,目前國內針對自尊及復原力之相關研究甚少著墨,且以大學生為 研究對象者亦不多。而之前的研究,最近者為 2007 年曾文志的研究,距今已過 了三年的時間,在現今社會的生活壓力以及時代變遷之下,究竟大學生的自尊與 復原力之情況如何?兩者間的關係又為何?研究者認為有再探討的必要。因此, 乃成為本研究之重要動機之一。. 貳、 人際關係與復原力 一、 人際關係的定義. 立. 政 治 大. 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亦即人. ‧ 國. 學. 際相處之道,也可稱為「人我關係」或「人己關係」 (陳麗竹,2009) 。人際關係. ‧. 是不斷在改變的,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人際關係指個人和社會之間的. y. Nat. 交互影響,狹義的人際關係則是指個人和熟人(如親人、同學、朋友、同事等). er. io. sit. 之間的關係(浦憶娟,2010)。張春興(1993)指出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交流互 動時,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結」,這個關係結對彼此都會發生影響。王瓊. al. n. v i n 玉(2005)認為人際關係為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的關係,以任何型態與家人、朋 Ch engchi U. 友、同學及社團的互動關係。它是一種具有影響力的社會化歷程,亦是一種行為 模式,可以透過評量與觀察,或經由學習與訓練來加以塑造而產生改變。薛國致 (2009)認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在共同的時空下進行互動的關係,透過語言或非 語言的方式進行交互作用,達成彼此間的需要與依賴,進而建立的心理關係,並 維持一段長時間的歷程。Heiman(2000)則認為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建立在彼此情 感上能互動,會透露自己的想法、隱私、誠實、敞開心胸和親密感情的行為(引 自龔慧玲,2009)。 由上述可知,人際關係有許多不同的定義與說法,國內外諸多學者亦對人際 關係做過闡述,茲臚列於下表: 24   .

(25) 表 2-3. 人際關係的定義 研究者. 人際關係的定義. 彭炳進(1992). 認為人際關係乃是人與人之間由互相的尊重發展到互 相的理解,乃至互相的信賴,而後更進展到互相協助與 合作之目標。. 陳韻如(1994). 認為人際關係是人透過語言、思想、感情等反應,與他 人交互作用,互相影響的歷程。. 徐西森(1998). 廣義的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兩性關係、手足關係、. 政 治 大 係;狹義的人際關係則指友伴、同儕、同事的人際互動 立 勞資關係、師生關係等人與人之間任何型態的互動關. 關係。. ‧ 國. 學. 蔡培村(2000). 人際關係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將其思想、情感透過. ‧. 各種語言或非語言的行為方式加以知覺、評鑑、反應,. y. sit. 所謂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相處關係,亦即人際相處. io. er. Nat. 林欽榮(2001). 彼此產生交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歷程。. 之道,故亦可稱之為人我關係或人己關係。. al. n. v i n Ch 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少數人,通常指兩個人或三個人之間 engchi U. Heider(1958). 的關係。 Theodosius(1970). 將人際關係視為維持社會互動所產生的一種個人關係 的型態。. Brammer(1993). 認為「人際關係」又稱「人群關係」,意指人與人之間 互相交往、交互影響的一種狀態,它是一種社會影響的 歷程。. 資料來源:引自王瓊玉,2005。. 25   .

(26) 由上表可知,人際關係在各研究中的定義雖不盡相同,但實質上是大同小異 的。歸納上述觀點,人際關係的意涵有以下幾個特徵: 1. 人際關係是由兩個或三個人以上所構成的關係。 2. 人際關係是透過各種語言或非語言方式傳達思想與情感,在人與人之間 產生交互作用、互相影響的歷程。 3. 人際關係為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的關係,包括家人、朋友、同儕、同事 等互動關係。 4. 人際關係為一種社會互動、社會影響的歷程。. 治 政 大 的看法和想法,彼此間相互對待的態度和所受到的影響」作為人際關係的概念型 立 本篇研究以「大學生在學校環境中,和同儕經由互動的過程,建構出對他人. 定義。. ‧ 國. 學 ‧. 二、 人際關係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 y. Nat. 在過去有關復原力的研究中,許多學者發現個體與他人的互動及關係會影響. er. io. sit. 復原力的強度。常欣怡和宋麗玉(2007)整理過往學者對復原力的研究,歸納出 「社交能力」 、 「家庭支持與期待」以及「同儕支持」皆一致被認為是復原力的保. al. n. v i n 護因子。曾文志(2006)分析復原力保護因子的研究,亦發現「人際技巧」及「親 Ch engchi U. 子關係」為復原力之保護因子。國外學者 Konrad 和 Bronson(1997)亦發現「能 有效與他人溝通」 、 「能與他人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皆為復原力保護因子(常欣 怡、宋麗玉,2007)。Brooks 和 Goldstein(2003)認為,一個具有復原力傾向 的人具有與他人有效溝通、有效互動的能力(洪福源,2005)。大陸學者林小丹 (2007)則認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於增強挫折的承受力有積極的作用。 許秀雲(2008)研究大專生參與社群服務活動對復原力的影響,發現在復原 力量表中,「社交能力」及「感受家人支持」兩面向得分最高,顯示出良好關係 對於大專生復原力的影響極大,與他人的關係愈好,復原力會愈強。 綜上所述可知,許多學者整理過去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多發現與家人、同儕 26   .

(27) 的良好關係皆為復原力的保護因子(常欣怡、宋麗玉,2007;曾文志,2006;Konrad and Bronson,1997) ,然而,國內外對於人際關係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甚少。在 目前的社會環境中,人們的生活壓力較以往來得大,而人際關係是否與復原力有 相關呢?究竟人際關係較好的人,其復原力是否較高?乃成為本研究的研究目標 之一。 由上述研究結果可推估,自尊的高低會影響復原力的強弱,人際關係亦能影 響復原力的高低。然而,當自尊與人際關係一起考慮時,究竟何者對復原力的影 響較大、預測力較高?由於目前並未發現直接探討自尊、人際關係與復原力關係. 政 治 大. 之研究,此問題尚無確定的答案,研究者認為有再探討的必要。因此,成為本研 究有興趣探討的課題之一。. 立. 因此,本研究欲了解大學生自尊、人際關係與復原力之關係,以及自尊、人. ‧ 國. 學. 際關係對大學生復原力的預測力。.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7   . i n U. v.

(28) 第三節、 憂鬱 壹、 憂鬱的定義 「憂鬱」一詞具有多種涵義,可以是一種情感現象,稱之為憂鬱感,也可看 作是一種心理疾病,稱之為憂鬱症(蘇曉憶、戴嘉南,2008)。過去有許多學者 對憂鬱加以定義。Meyer 與 Hokanson(1985)認為憂鬱是一種退縮與社會性低度 反應(socially under-responsive) ,易表達負向的語言及情緒,且缺乏自我肯 定,並有情緒性抑鬱(emotionally reticent)(陳雅卉,2008)。 Allen-Meares(1987)表示憂鬱是對失落或壓力的一種回應,代表一種混亂或是一. 政 治 大 亡等(黃于芬,2007)。國內學者張春興(1989)指出憂鬱是包含憂愁、悲傷、 立. 群症狀,症狀項目包括飲食失調、憂傷情感、課業表現不佳、體重改變或想到死. ‧ 國. 學. 頹廢、消沉等多種不愉快情緒綜合而成的心理狀態。藍采風(2000)則認為憂鬱 是一種情緒狀態,特質包括高度的悲傷、無力感,或是對壓力來源無法應對,並. ‧. 有極度無能為力的感覺。. sit. y. Nat. Peterson(1993)等人針對青少年的憂鬱進行文獻回顧,發現憂鬱的研究主. al. er. io. 要分為三大取向:第一是從發展的觀點出發,認為憂鬱是一種在未特定時間中,. v. n. 感到憂傷、不快樂或是沮喪的感覺,代表概念為憂鬱情緒。第二為憂鬱症候群,. Ch. engchi. i n U. 源於多變項分析的觀點,認為憂鬱症候包含了焦慮及憂鬱症狀,且和行為症狀(例 如:抱怨身體不適、注意力問題及問題行為等)有顯著的相關 (Achenbach, 1991) 。 第三為憂鬱疾患或臨床上的憂鬱症,此乃源於精神病理學,認為憂鬱是一種精神 病理的疾患,包含了相關症狀的症候群,且這些症狀增加了個體生活功能損害的 危機,須依照相關症狀的呈現、維持的時間以及嚴重程度來進行診斷(王齡竟、 陳毓文,2010)。 綜上所述可知,關於憂鬱的定義並無一致的說法,研究者針對過去學者對憂 鬱所提出之定義,整理如下表:. 28   .

(29) 表 2-4. 憂鬱的定義 研究者. 憂鬱的定義. Lazarus(1976). 憂鬱是一個人感到所處的情境是無助的,或是認為自己 沒有價值,而且自認必須對問題負責的一種情形(引自 王黛玉,2004)。. Powell(1983). 憂鬱是一種複雜的感覺,包括無助的、低自尊心,並且 內心時常覺得將有不吉利的事發生(陳雅卉,2008)。. Allen-Meares(1987) 憂鬱是對失落或壓力的一種回應,代表一種混亂或是一. 政 治 大 不佳、體重改變或想到死亡等 立. 群症狀,症狀項目包括飲食失調、憂傷情感、課業表現. ‧ 國. 病或臨床現象(陳雅卉,2008)。. 憂鬱是一種處於低調、悶悶不樂的情緒狀態,正常者與. ‧. 高桂足(1974). 憂鬱為一個情緒狀態、反應、徵象、症狀、症候群、疾. 學. Clayton(1987). sit. 緒狀態是短時間的。輕度的憂鬱具有適應功能,可使人. al. v i n Ch 面對試圖避開的感受、思考或意象 e n g c h i U (引自黃于芬,2007)。. n. 張春興(1997). io. (1993). 憂鬱是一種極度悲傷和頹廢的感覺,多數人處在此種情. er. 袁之琦、游恒山. y. Nat. 病態者都有可能有此一現象(楊朝旭,2004)。. 憂鬱屬於憂愁、悲傷、頹喪、消沈等多種不愉快情緒綜 合而成的心理狀態。. 藍采風(2000). 憂鬱是一種情緒狀態,特質包括高度的悲傷、無力感, 或是對壓力來源無法應對,並有極度無能為力的感覺。. 林美芳(2008). 指個體受憂鬱情緒影響後,所產生的一組憂鬱症狀,該 症狀可能包含情緒、認知、生理及行為等層面。. 資料來源:研究者參酌文獻整理。. 29   .

(30) 由上表可知,憂鬱的定義不盡相同,從不同的面向觀之,便有不同的解釋。 有些學者認為憂鬱是一種負面的情緒狀態(高桂足,1974;張春興,1997;藍采 風,2000),也有學者將憂鬱看作一種症狀,包含情緒、認知、生理、行為等層 面(Allen-Meares,1987;林美芳,2008)。有學者認為憂鬱是一種暫時的感受 (袁之琦、游恒山,1993) ,也可能是一組症候群、或是一種疾病(Clayton,1987) 。 本研究為研究大學生之憂鬱行為表現,以「憂鬱是一種情緒狀態,特質包括高度 的憂愁、悲傷、無力感、頹喪、消沈等多種不愉快情緒,或是對壓力來源無法應 對,並有極度無能為力的感覺。」作為憂鬱的概念型定義。. 貳、 憂鬱的相關理論. 政 治 大. 立. 一般而言,憂鬱的理論可從生物觀點、心理動力觀點及認知行為觀點三方向. ‧ 國. 學. 來探討,茲分述如下:. ‧. 一、 生物觀點. y. Nat. 從一般的醫學觀點來看,憂鬱症具有基因遺傳的可能性。而在臨床研究中亦. er. io. sit. 發現憂鬱症患者大部分有家族病史(黃曉雯,2006)。陸汝斌(2002)的研究中 發現憂鬱症患者的腦神經傳導物質與正常人有異,包括血清促進素、新腎上腺素. n. al. 過低等(楊朝旭,2004)。. Ch. 二、 心理動力觀點. engchi. i n U. v. 依據精神分析學派的看法,憂鬱的形成是一種對失落的反應,無論何種性質 的失落,個體因當時情境,喚起對童年時期因得不到父母關愛而失落所產生的恐 懼,也就是將憤怒與不滿內化,而在往後的發展階段中出現憂鬱(黃于芬,2007)。 Gabbard(1995)也認為憂鬱的產生,和個體的早期經驗、失落、防衛機轉、以 及將憤怒指向自我有關(楊朝旭,2004)。 三、 認知行為觀點 (一)Lewinsohn 憂鬱行為模式 Lewinsohn(1974)根據行為學派的觀點,認為憂鬱的某些症狀是由反應— 30   .

(31) 隨機正增強(response-contingent positive reinforcement)的比率減少所 致,亦即當個體在表現一適當的良好行為後,沒有給予適當的正增強,因而削 弱其適當行為而產生憂鬱症狀。Lewinsohn(1974)認為個體所能得到的正增強 受到三個變項的影響,一是個體所能得到增強事件的數目,二是在個體生活環 境中所能得到增強的可能性,三是個體具備與環境有效互動能力的多寡(引自 王黛玉,2004)。 (二)Rehm 憂鬱自我控制模式 Rehm(1977)根據 Kanfer(1970)的自我控制模式加以擴充,認為憂鬱是. 治 政 大 自我評價(self-evaluation)、自我增強(self-reinforcement)三個順序而 立. 缺乏自我控制的結果,個體達成目標的能力是透過自我監控(self-monitoring)、. 完成,而憂鬱的產生是因為缺乏此三種控制能力而導致(黃于芬,2007) 。根據. ‧ 國. 學. Rehm 的自我控制模式,憂鬱的症狀有以下六種:. ‧. 1. 只自我監控負向事件,而將正向事件排除。. y. Nat. 2. 只自我監控行為的短期後果,而忽略長期後果。. er. io. 4. 有不適應的歸因型態。. n. al. 5. 缺乏自我增強。 6. 過度的自我懲罰。. sit. 3. 對自我的行為表現,設定了過嚴的標準。. Ch. engchi. i n U. v. (三)Beck 憂鬱認知模式 Beck(1976)在研究憂鬱症時,根據其臨床的觀察,提出了憂鬱認知模式, 此模式包含三個重點,分別為認知三元素(cognitive triad)、負向基模 (negative schema)以及認知錯誤(cognitive errors),茲分述如下: 1. 認知三元素(cognitive triad) 憂鬱者習慣往消極方向去解釋,對自己、對世界、對未來均持負向的 看法。認知三元素包括:(1)憂鬱者對自己的看法、想法或思考習慣傾向持 消極或負向的觀點,他們自認為無能的、不適當的、有病的或沒有人要的, 31   .

(32) 認為自己欠缺享受幸福的條件。(2)憂鬱者對周遭環境與世界的看法,習慣 性的將目前經驗往消極方向解釋,認為自己是失敗者,存在的問題無法克服 或逃避,世界充滿痛苦與不快樂。(3)憂鬱者對事件的結果或未來的看法, 習慣持負向悲觀的態度,預期未來是悲觀、絕望的,常沉緬於過去的失敗經 驗,而不去正視未來成功的可能性。 2. 負向基模(negative schema) 基模是個體對過去經驗所做的推論,而形成一種穩定而持久的思考型 態或認知結構。Beck 認為憂鬱者具有負向的認知基模,在輸送與處理訊息. 治 政 息時,時常有負向或錯誤的訊息處理歷程。 大 立. 時,易選擇性地只吸收負面或對自己不利的訊息,亦即憂鬱者在處理認知訊. 3. 認知錯誤(cognitive errors). ‧ 國. 學. Beck 認為憂鬱者其憂鬱基模的維持,乃是錯誤的訊息處理所導致,亦. ‧. 即他們有錯誤的邏輯推理,包括以下幾種憂鬱者常見的認知錯誤:. y. Nat. (1) 斷章取義:常根據片段的資料對整個事件下結論。. al. v i n 過度類化:常根據少部分的訊息,對事情下全面性、廣泛性的結論。 Ch engchi U n. (3). er. io. 論或解釋。. sit. (2) 任意推論:常在缺乏證據或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對事情任意下特定結. (4) 誇大或貶低:誇大對自己不利事件的重要性,或是貶抑對自己有利的 事件。 (5) 個人化:常覺得所有事情都與自己有關,將事情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 (6) 兩極化思考:對事物的想法、看法是極端的二分法或絕對主義,不是 好就是壞,沒有彈性可言。 (7) 否定正向事實:否定正向經驗、保持負面的看法。 (四)Seligman 習得無助感理論 Seligman(1975)認為當個體發現自己無法控制事情的結果時,會導 致個體對未來所產生的行為反應與行為結果,作出無關聯的預期,稱之為非 32   .

(33) 關聯性預期(expectancy of future noncontingency)。此種預期會讓個體 產生無助感,而導致其在動機、認知及情緒上的缺陷(楊朝旭,2004)。 Abramson、Seligman 與 Teasdale(1978)提出習得無助感的修正模式, 在非關聯性的知覺階段與對非關聯性的期望間加入歸因過程,分為三個向 度: 1.. 穩定性(stability):若將負向事件歸因為穩定的因素,則易導致慢 性憂鬱,且會預期此負向事件再次發生。. 2.. 廣泛性(globality):若將負向事件歸因為廣泛的因素,則會預期此. 治 政 大 內控性(internality):若將負向事件歸因為內控的因素,則易產生 立 負向事件會發生在其他情境或事件中,憂鬱情形也會較廣泛。. 3.. 低自尊。. ‧ 國. 學. 憂鬱的產生是因為個體習慣地將負向事件歸因為內控、穩定及廣泛的. ‧. 因素,且將正向事件歸因為外控、不穩定及特定的因素,此種歸因型態造成. y. Nat. 憂鬱的持續。. er. io. sit. 綜合以上論點,不同的學派提出不同觀點來解釋憂鬱,可從生物觀點、心理 動力觀點及認知行為觀點三方面來探討。生物觀點著重於憂鬱的基因遺傳;心理. al. n. v i n 動力觀點認為憂鬱與個體早期的失落經驗有關;認知行為觀點則從個體的基模、 Ch engchi U 自我覺察與行為學習來解釋憂鬱的觸發。本研究欲了解大學生的自尊及人際關係 與憂鬱行為之關係,主要從認知行為觀點切入,了解大學生的憂鬱情緒及行為, 並探討大學生憂鬱行為與復原力之關聯。 參、 大學生憂鬱的相關研究 國內外對憂鬱的研究極多,但以生理衛生層面居多。在社會科學與心理層面 之研究,除了對背景變項作直接探討外,也包含對於個人心理特質、情緒因素、 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雙親教養態度等因素與憂鬱之間的相關探討(楊朝旭, 2004)。本研究著重在於了解大學生之憂鬱情形,針對國內外大學生憂鬱之相關 研究,整理如下表: 33   .

(34) 表 2-5. 國內外大學生憂鬱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 研究名稱. 研究對象. 吳元蓉. 大學生憂鬱、人. 1297 位. (2005). 際親密與自尊之. 大學生. 相關研究. 研究發現 1. 大學生憂鬱程度達臨床水準者,占全體大學 生之 25%。 2. 大學生的憂鬱程度在性別與學校體系上沒有 明顯差異存在。而年級變項上雖有顯著差 異,但經事後比較,並無呈現明顯差異情形。. 許雅惠、. 科技大學學生憂. 5876 位. 辛宜津. 鬱情緒之調查研. 大專學生 2. 不同性別之大專學生其憂鬱狀態及自殺意念. 究. 立. 政 治 大 均無顯著差異。. 學生,二專學生其憂鬱情緒高於四技學生。. ‧. 4. 嚴重憂鬱情緒等級者,以人文社會學院及工. 大學生人際壓. y. 學院學生比例顯著高於商業暨管理學院。 379 位. sit. Nat. 1. 雖然多數大學生的憂鬱傾向仍在正常範圍,. er. io. 黃于芬 (2007). 3. 五專學制的學生其憂鬱情緒高於其他學制之. 學. ‧ 國. (2006). 1. 大專學生輕度憂鬱者超過半數。. 但輕度、中度及重度憂鬱的大學生也達 a l大學生 v i n Ch 獨處偏好、獨處 e n g36.7%,快接近四成,且女生在輕度(20.1%)、 chi U. n. 力、自我壓力、. 經驗與憂鬱傾向. 中度(13.7%)及重度(6.9%)憂鬱的百分比皆. 關係之研究. 高於男生,表示仍有高達 1/3 以上的大學生 有憂鬱傾向,且女生更是高危險群。 2. 大學生的客觀與主觀自我壓力、客觀與主觀 人際壓力愈大,在認知-情感與身體的憂鬱傾 向就愈高;大學生獨處時的負向情感愈高、 獨處偏好愈高、思考及解決問題愈低,在認 知-情感與身體的憂鬱傾向就愈高。. 34   .

(35) 表 2-5. 國內外大學生憂鬱之相關研究(續) 3. 就整體憂鬱傾向、認知-情感憂鬱傾向、身體 憂鬱傾向而言,主觀自我壓力、主觀人際壓 力、及獨處經驗之負向情感皆為主要預測變 項。. 陳雅卉 (2008). 大學生自尊、憂. 385 位. 大學生輕度憂鬱以上的比率為 25.5%,研究對象. 鬱程度、社會支. 大學生. 憂鬱程度不會因性別、年級、學院別、家庭社. 持與自殺意念之. 經地位等社會人口學變項的不同水準而有所差. 相關研究-以某 大學為例. 立. 異。 政 治 大. 黃子庭、. 之社會心理影響. 王婉璇、. 因素-以某大學. 生活壓力高、因應策略為消極忍受及少尋求. 新生為例. 社會支持解決問題是其負向思考的重要預測. 2. 自殺念頭、低自尊、依附關係為逃避依附、. y er. sit. 因子。. 男性大學生性別. 1. 男性大學生「憂鬱傾向」的程度為中度偏低。 a l15 位 v i n C h 2. 大學三年級的男性大學生,其憂鬱傾向高於 角色衝突、憂鬱 大學生 engchi U. n. (2009). 大一新生. io. 黃弘年. 1. 大學新生中有負向思考者佔 6.5% 。. ‧. (2008). 1069 位. Nat. 魏真真. ‧ 國. 大學生負向思考. 學. 吳淑偵、. 傾向與社會支持. 四年級男性大學生。. 之相關研究 Gladstone,. Sex differences in. 200 位. 大學女生比高中女生有較低的憂鬱,這與大學. T. R. G., &. depression across. 大學生與. 女生較能知覺到社會支持、有較少的負面生活. Koening, L. the high school to. 325 位. 事件,以及對女生的期望在大學中沒以往的傳. college transition.. 高中生. 統有關,但在大學男生與高中男生上卻無此一. J. (1994). 差異情形(黃于芬,2007)。 資料來源:研究者參酌文獻整理. 35   .

(36) 由上述研究可發現,大學生之憂鬱情形為輕度憂鬱以上者,約占全體大學生 的 25%(吳元蓉,2005;陳雅卉,2008),但也有學者研究發現大專學生輕度以 上憂鬱者接近四成,甚至於超過半數(黃于芬,2007;許雅惠、辛宜津,2006)。 這些研究結果存在差異,而在現今社會變遷下,大學生的生活壓力也隨之發生很 大的變化,到底目前大學生的憂鬱情形如何呢?研究者認為有再確認的必要,乃 成為本研究之急欲了解的動機之一。 在性別方面,就不同性別看大學生的憂鬱情形是否有差異,至今各方的研究 結果尚未獲得一致的結果。部分研究認為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其憂鬱情形無顯著差. 治 政 大 有差異(黃于芬,2007)。究竟目前不同性別大學生的憂鬱情形概況為何呢?乃 立 異(吳元蓉,2005;許雅惠、辛宜津,2006;陳雅卉,2008),但亦有研究認為. 成為本研究另一重要目的。. ‧ 國. 學. 而不同年級大學生的憂鬱情形是否有所差異,在結果上亦有不同見解。有學. ‧. 者認為無顯著差異(陳雅卉,2008),也有學者認為不同年級大學生之憂鬱情形. y. Nat. 是有差異的(黃弘年,2009;Gladstone & Koening,1994)。目前,了解不同年. n. al. er. io. sit. 級大學生之憂鬱情形概況,乃成為本篇研究另一項想要了解的重點。. Ch. engchi. 36   . i n U. v.

(37) 第四節、 自尊、人際關係與憂鬱 壹、 自尊與憂鬱 自尊與憂鬱之間的緊密關係是許多研究一再發現的現象,無論是在兒童、青 少年、成人或者老人的研究中皆是如此(吳元蓉,2005)。Kernis 等人(1998) 指出不穩定的自尊是引發憂鬱的重要因素。Whisman 和 Kwon(1993)也指出高自 尊可被視為免於憂鬱情緒的保護因子(蘇曉憶、戴嘉南,2008)。國內學者劉樹 斐(1999)則從不同面向的自尊來探討大學生的憂鬱,發現不論是整體自尊或是 區分多向度後的低自我喜愛感、低自我肯定感、高自我期望感與高自我懷疑感皆. 政 治 大 有較高程度的自尊時,比較不易產生自殺意念,而憂鬱程度與自殺意念之間具有 立 與憂鬱呈正相關,且對憂鬱均具有預測力。陳雅卉(2008)的研究也發現大學生. ‧ 國. 學. 顯著正相關。. 綜合上述可知,憂鬱與自尊有著密切的關聯,研究者將國內外有關自尊與憂. ‧. 鬱之相關研究,整理如下表:. n. al. sit. 1.. 研究發現. er. 劉樹斐(1999). io. 研究者. y. 國內外自尊與憂鬱之相關研究. Nat. 表 2-6. v. 大學生整體性自尊愈低者,其憂鬱情緒愈容易升高,而自. Ch. engchi. i n U. 尊穩定與否則不會對憂鬱情緒有顯著的影響。 2.. 將自尊區分多向度後,低自我喜愛感、低自我肯定感、高 自我期望感與高自我懷疑感皆與憂鬱呈正相關,且對憂鬱 均具有預測力。. 吳紅鑾(1999). 針對女性臨床護理人員研究,發現自尊愈高的人愈不容易憂鬱。. 顏姿吟(2006). 1.. 高中生自尊與其憂鬱情緒間呈顯著負相關,顯示高中生的 自尊愈高,憂鬱情緒愈低。. 2.. 高中生的自尊對其憂鬱情緒具有 25.8%的解釋量,有極高之 預測力。. 37   .

(38) 表 2-6. 國內外自尊與憂鬱之相關研究(續). 曾瓊禛、徐享良. 學習障礙青少年若整體自尊表現愈好,其憂鬱情緒的反應程度. (2006). 愈低; 「自尊」對學習障礙青少年的「憂鬱」情緒有明顯的緩衝 機制,驗證「自尊」因子的保護作用力。. 蘇曉憶、戴嘉南 (2008). 自尊的四向度: 「學業控制」 、 「家庭控制」 、 「掌控感」以及「無 力感」與「憂鬱傾向」皆達顯著負相關(p<.01)。. 陳雅卉(2008). 大學生有較高程度的自尊與知覺獲得較多的社會支持時,比較 不易產生自殺意念。憂鬱程度與自殺意念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Rosenberg (1979). ‧ 國. ‧. 整體自尊(global self-esteem)是憂鬱最有力的預測指標。. io. sit. y. Nat. Smith & Betz. 可以預防憂鬱的產生。. er. Hall & Beebe. (2002). 低自尊在大學生憂鬱症狀的發展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提升自尊. 學. Peden, Rayens,. (2001). 政 治 大 負向的情緒及焦慮感。 立. 低自尊的人有較大比例是憂鬱、悶悶不樂、缺乏愉悅感、較多. 資料來源:研究者參酌文獻整理. al. n. v i n Ch 由上表可得知,大部分有關自尊與憂鬱的研究皆指出低自尊者較易具有憂鬱 engchi U. 情緒,高自尊者則較愈不容易憂鬱(劉樹斐,1999;吳紅鑾,1999;顏姿吟,2006; 蘇曉憶、戴嘉南,2008;Rosenberg, 1979;Peden, Rayens, Hall & Beebe, 2001)。. 此外,自尊可預測憂鬱,也是一保護因子(劉樹斐,1999;顏姿吟,2006;曾瓊 禛、徐享良,2006;Smith & Betz, 2002)。然目前國內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且針對自尊及憂鬱之相關研究並不多,研究者認為有再深入研究之必要,因此, 了解大學生自尊及憂鬱的關係,乃成為本研究之目的之一。. 38   .

(39) 貳、 人際關係與憂鬱 心理學家佛洛依德認為個體有與他人建立穩固親密關係的需求,如果無法滿 足此需求,則個體在情緒和性格方面都不容易有正常且平衡的發展(王黛玉, 2004)。而過去有許多的研究發現人際間的互動與憂鬱有著密切的關係。憂鬱的 青少年有較嚴重的人際疏離情形(Hammond & Romney, 1995),在社會關係上表 現退縮,難與同儕相互扶持、建立友誼(引自吳元蓉,2005)。也有研究指出, 個體所感受到來自同儕、學校、社會等各方面的支持程度往往與其適應有很大的 相關性(王齡竟、陳毓文,2010) 。Abbey, Abramis 與 Caplan(1985)的研究亦發. 治 政 大 一定程度的生活品質。藍菊梅(2007)的研究亦指出非社會支持反應中的「保持 立. 現,社會支持具有緩衝與保護的效果,保護個體遠離憂鬱、焦慮等症狀,並維持. 距離」、「責備」及「無效的」向度,與憂鬱呈顯著正相關。. ‧ 國. 學. 由上述可知,個體的人際關係對其憂鬱情緒有一定的影響。研究者針對國內. 國內外人際關係與憂鬱之相關研究. 賴雅純(2005). y. sit. 同儕關係與憂鬱傾向具有顯著負相關。同儕關係愈好,有較低. al. v i n Ch 程度之憂鬱傾向;同儕關係愈差,則有較嚴重的憂鬱傾向。 engchi U n. 楊朝旭(2004). io. 王黛玉(2004). 研究發現. er. 研究者. Nat. 表 2-7. ‧. 外有關人際關係與憂鬱之相關研究,整理如下表:. 同儕關係與家庭氣氛對青少年之憂鬱傾向有負向之影響。. 大學生安全依附愈高者,其憂鬱症狀愈低;懼怕型與過度專注 型依附愈高者,其憂鬱分數愈高。. 林米庭(2005). 1. 親子關係愈好,青少年的焦慮、憂鬱情緒愈低;親子關係愈 差,則焦慮、憂鬱情緒愈高。 2. 人際壓力因應會影響青少年焦慮、憂鬱情緒的產生。. 黃惠貞、姜逸群 (2005). 男性、經期困擾少的女性、有運動習慣和人際關係較佳者,其 靈性健康較佳,且知覺壓力和憂鬱程度較低。. 39   .

(40) 表 2-7. 國內外人際關係與憂鬱之相關研究(續). 簡吟如(2006). 同時具有好的問題解決且與他人維持和諧的關係,憂鬱、焦慮 情緒較低,也較能解決人際問題。. 王春展(2006). 1. 高中職生的憂鬱傾向與整體、自我、人際情緒智慧之間呈現 顯著負相關。 2. 高中職生感到心情好的主要原因為人際關係(51.4%),家庭 (12.2%)、異性交往(11.1%)、學業(8.8%),可見人際關係的 正面影響。. 政 治 大 有同儕支持對青少年憂鬱情緒有直接的影響。擁有越多同儕支 立. 黃弘年(2009). 社會支持愈好的男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上為較低。. 王齡竟、陳毓文. 持,青少年的憂鬱情緒得分會越低。. 學. ‧ 國. (2010). Buhrmester (1990) 青少年的友誼親密與焦慮、憂鬱等的心理適應有負相關。 憂鬱青少年的同儕關係較不好,朋友少且較不受歡迎;親子關. Sanders (2001). 係亦不理想,親子間少有口語和身體的親密(吳元蓉,2006)。. ‧. Field, Diego &. sit. y. Nat. io. er. 資料來源:研究者參酌文獻整理. 由上述研究可推論,人際關係和憂鬱兩者是交互影響的。人際關係不佳或缺. al. n. v i n Ch 乏社會支持,易引發個體之憂鬱情緒;個體之憂鬱行為表現也會導致其人際關係 engchi U 不佳或更加惡化的情形產生。然而,國內針對人際關係與憂鬱的研究甚少,以大. 學生為對象的亦不多。大學生離家進入了大學生活,人際關係亦成為大學時期的 重要角色,究竟人際關係對大學生的憂鬱行為之影響為何?乃成為本研究期望了 解之動機之一。 由以上研究結果可知,自尊較高者,其憂鬱情緒較低,而人際關係較好也能 降低憂鬱行為的產生。然而,當同時考慮自尊與人際關係時,何者對憂鬱的預測 力較高、影響較大?吳元蓉(2005)對 1344 位大學生研究其憂鬱、人際親密與 自尊之關係,發現大學生的憂鬱與人際關係、自尊間皆具有顯著負相關,而人際. 40   .

(41) 關係與自尊之間具有顯著正相關。此外,研究亦指出自尊的「價值感」、「控制感」 兩層面以及人際關係的「自我表露」層面可預測大學生的憂鬱程度,「價值感」及「 控制感」有負向預測力,「自我表露」則是具有正向預測力。亦即大學生在自我價 值與掌控上的感受愈負向、愈常揭露個人訊息,其憂鬱程度將愈高。 雖然吳元蓉(2005)研究發現自尊、人際關係與憂鬱間有關係存在,但國內 關於自尊、人際關係與憂鬱之研究僅此一篇,而距今已過了五年,目前社會情境 與五年前已大不相同,究竟對於現今大學生而言,其自尊、人際關係與其憂鬱行 為之關係到底是如何?三者的關係是否有所改變?自尊、人際關係對大學生憂鬱. 治 政 大 預測力比較高?研究者認為有再確認的必要。因此,成為本研究極有興趣的重要 立 行為的預測力又是如何?若同時考慮自尊、人際關係對憂鬱行為的影響,何者的. 課題之一。. ‧ 國. 學. 從以上研究結果可得知,自尊、人際關係、復原力與憂鬱皆兩兩互有相關。. ‧. 自尊和復原力、人際關係和復原力的相關在第二節已有詳述;自尊和憂鬱、人際. y. Nat. 關係和憂鬱的相關則在第四節詳述。國外學者 Carbonell, Reinherz, Giaconia,. er. io. sit. Stashwick, Paradis & Beardslee(2002)亦提出青少年時期若能有良好的人際關 係,可增加對憂鬱的復原力(吳元蓉,2005)。然而,目前並無研究將自尊、人. al. n. v i n 際關係、復原力與憂鬱同時考慮。若復原力為抵擋挫折、壓力的保護因子,那麼 Ch engchi U. 復原力是否能在自尊、人際關係與憂鬱行為之間扮演一個調節的角色?若是一個 人的自尊較低,但其復原力高,是否會造成其憂鬱行為降低?而同樣自尊程度的 人,若是一個人復原力高、一個人復原力低,其憂鬱行為是否會有所不同?而若 是一個人的人際關係較差,其復原力的高或低是否會影響其憂鬱行為表現?關於 上述問題,過去皆無人研究過。研究者認為是值得探究的課題,乃成為本研究重 要之研究動機之一。. 41   .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旨在說明本研究的研究架構、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實施程序以及資料 處理與分析五節,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根據前述之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與相關文獻探討的結果,本研究欲探 討自尊、人際關係、復原力與大學生的憂鬱行為表現之關係,茲提出本研究之架 構圖如圖 3-1。. 人口變項. ‧ 國. 復原力. 憂鬱行為. ‧. 自尊. 立. 學. 性別 年級. 政 治 大. n. al. er. io. sit. y. Nat 人際關係. Ch. engchi. 圖 3-1 研究架構圖. 42   . i n U. v.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ESDA is used by schools to collect and manage self-evaluation data, includ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on-line Stakeholder Survey (SHS), assessing students’ affective and

 Schools can administer APASO-II scales/subscales at diff erent times of the school year to achieve different purpose s, e.g.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vention progra m

 Schools can administer APASO-II scales/subscales at diff erent times of the school year to achieve different purpose s, e.g..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vention progra

Topic 4 - Promo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4CAspects of risk assessment and

community, including the students, teachers, support staff (counsellors, social workers);.. parents and board of governors, are involved in confronting the issue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