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醫病之間 扶持或猜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醫病之間 扶持或猜忌?"

Copied!
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喀報第兩百零三期 社會議題 人物 樂評 書評 影評 即時新聞 文化現象 照片故事 心情故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 大事記 交大頻道 記者群 其他刊物▼ 本期熱門排行 媒體歷屆廣告 夢想配方 攝影甜點與咖啡 洪詩宸╱人物 橙色的季節 唯美「柿」界 陳思寧╱照片故事 老驥伏櫪 馬躍八方 許翔╱人物 追本溯源 探究大地之聲 劉雨婕╱人物 變化自如 幕後的聲音演員 張婷芳╱人物

醫病之間 扶持或猜忌?

醫病之間 扶持或猜忌?

2011-03-27 記者林映綺文

「醫

「醫學是門不完美的科學」《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作者葛文德這麼說,這句話必定震撼許多

人的心,人們所知的醫學是沒有犯錯空間的工作,醫生則是菁英中的菁英。嚴謹的醫學教育過後 ,醫生們真的不會再犯錯嗎?答案是否定的,而且錯誤不只是醫療,還有體系。 以臺灣為例,就讀醫科的大學生須經過七年的醫學教育,通過醫師執照考試,然後才能成為醫生 。要成為人人景仰的「醫生」,必須經過十年以上的經驗累積,才會被普羅大眾認定。要成為一 位醫生,背後付出的努力當然不言而喻,在求學、在職場都被要求做到最完美,但誰能真正完美 ?作為外科醫生的葛文德甚至認為,醫療失誤層出不窮。在這些壓力之下,很多醫生的心理比生 理早先病了,心理疾病往往是隱形也最棘手,這讓長期處於高壓的醫生更容易發生醫療失誤,惡 性循環下常會斷送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醫者與病人不該只是冷冰冰地醫療對話,而是需要扶持。 (圖片來源/張老師文化讀家心聞網)

人道醫療 醫病不只是供需

人道醫療 醫病不只是供需

科技日新月異,醫療技術的進步有目共睹,醫生與病人之間的糾紛卻時有所聞,《人道醫療》作 者瑪麗.德.翁澤認為:「對於技術過度有信心所造成的反效果,是不再對身體的感官存有信心 ,也不再相信身體所傳達的訊息。」現在的醫療技術使得醫生不再相信自己的觀察,因為機器和 數據提供一切,這看似有道理,但事實上,有很多的並不是靠機器就可以檢測出的,許多隱藏在 機器底下,是需要醫生靠自己的敏銳與經驗去判斷。這些都須醫生與病人間的互動,提供醫生診 斷的依據,冷冰冰的機器多半會讓醫療過程沒有「人情味」,違背了瑪麗.德.翁澤所提倡的「 人道醫療」。 瑪麗.德.翁澤以病人的角度表示:「真正的痛苦不只來自病症本身,也來自周遭不可捉摸的態 度,或者漠不關心、緘默,缺乏資訊、聆聽以及對話。」這句話點破了現在醫療體制的狀況,當 病人需要的不只治療,還有關心及傾訴,醫生及整體醫療系統卻只肯提供制式化的醫療程序,避 免人情上的交流,醫病之間似乎只成了供需關係。當治療只剩下一層的供需關係,那醫療糾紛的 出現也不足為奇,彼此間沒有經過適當的溝通,醫生憑藉著技術、經驗提供他認為病患需要的, 兩者並沒有在對等的關係上,因此病人的抱怨聲四起。 醫療是醫生與病人間的互相配合,兩者站在平等的位置上,病人所不懂的,醫生都應該耐心解釋 ,對於醫生的醫治,病人也要給予相當的信心。醫生這行業,不是人人都能擔當,除了經過專業 訓練,還要有比常人更大的抗壓性,多數人都只是嚮往醫生的高薪水、高社會地位,卻忘了揹負

推文推文推文推文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變化自如 幕後的聲音演員變化自如 幕後的聲音演員

那些年 爸爸與芭樂的回憶那些年 爸爸與芭樂的回憶    

關余膚色 我想說的事關余膚色 我想說的事 總編輯的話 總編輯的話╱╱郭穎慈郭穎慈 本期共有十九篇稿 件。頭題〈夢想配方  攝影甜點與咖啡〉 忠實刻劃一位科技新 貴勇敢出走,開設一間攝影風格咖 啡廳的歷程和堅持。 本期頭題王 本期頭題王╱╱洪詩宸洪詩宸 嗨,我是詩宸。 雖 然個子很小,但是很 好動,常常靜不下 來。 興趣是看各式 各樣的小說,和拿著相機四處拍, 四處旅行。 喜歡用相機紀錄下感 動,或值得紀念的人事物。 覺得 不論是風景還是人物,每個快門 的... 本期疾速王 本期疾速王╱╱吳建勳吳建勳 大家好,我是吳建 勳,淡水人,喜歡看 電影、聽音樂跟拍 照,嚮往無憂無慮的 生活。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2)

Powered by

DODO v4.0

關於喀報聯絡我們

© 2007-2014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All Rights Reserved.

恐怖情人 當深愛變成殺害 恐怖情人 當深愛變成殺害 近年來,情殺案件頻傳的現象,來自於社交媒 介轉換、媒體的連鎖效應及教育體制的根源, 情感問題是大眾關注且必須學習的議題。 多元創意 單一主題同人展 多元創意 單一主題同人展 臺灣的同人誌販售活動日益興盛,更出現限定 特定主題的「單類型同人誌販售會」,顯示同 人活動的多樣面貌。 在他身上的,是無數的生死一瞬。 為《人道醫療》寫序的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陳榮基先生提到:「從前醫師對於頭部外傷的病人, 如果發現顱內出血,病況惡化,會馬上為病人開刀救命。現在的醫師要先考慮手術的危險及後續 照顧的困難,先問問有沒有神經外科加護病房的空床,如果沒有,就安排轉院!」這段話道出了 ,現在醫學面臨最大的困境,不是醫生的醫術,而是醫生與病人的關係。

為了成為更好的醫生,有時候要tell a white lie。(圖片來源/天下文化書坊)

誰當「練習品」?權力關係介入

誰當「練習品」?權力關係介入

醫生與病人是一種微妙的關係,醫生醫治病人,累積經歷才能在往後尋求更好的醫術;病人需要 醫生的治療,才有繼續延續生命的機會,兩者間可以是互利共生,但也可能對立。葛文德在書上 提及現實的狀況,所有的新手醫生都須經過實際診治才能精進自己的醫術,成為所謂的權威大夫 。但是病人通常會選擇有相當資歷的老醫生,不願被年輕醫生醫治,這就出現了矛盾的狀況。因 此,在教學醫院內,訓練住院醫師會先讓他們在主治醫師旁觀摩,等到經過一定時間的累積,主 治醫師就會讓住院醫師處理一些狀況,即使病人不願意,但「善意的謊言」還是必須成立,在很 多狀況下.主治醫師掛名,但治療操作是新手醫生,兩者間的不信任感油然而生。 現實中,當病人可能是其他醫生的親戚或相關人士,他們獲得的,就是由主治醫師親自來治療, 再再地顯示醫療資源上的不公平。沒有病人希望自己的生命,是一個醫生的「練習品」罷了,但 沒有練習,醫生又怎能磨練出更好的醫術?在兩者拉鋸之下,就會出現一些詬病文化,例如:包 紅包給醫生等。但醫生的職責就是盡力醫治病人,而不該有更多的金錢介入,身為醫生也不該有 利用病人賺取更多利益的想法,對於這樣的現象,卻也沒有根本解決辦法,如同葛文德所云:「 有選擇的人必然是關係好的、消息靈通的;有選擇的是醫師他們的『自己人』,而不是外面的人 ;有選擇的是醫生的孩子,不是卡車司機的孩子。如果不能公平分配,還是別無選擇來得好。」 ▲TOP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教師有前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規定情事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

教師有前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規定情事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

A2: 「曹沖秤大象」這個故事要解 決的問題,是要怎麼知道大象有多

 學門審議會評比全部之申請案,參考書面審查 意見、申請書內容及申請人近五年的表現及主 審學術判斷,經整體交叉評比後,由審議會共

教師有前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規定情事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三、雇主有左列第八款情 事,其違反職業安全衛 生法、勞動檢查法、消 防法、建築法或其他相 關法令,致所聘僱之外 國 人 發 生 死 亡 事

教師有前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規定情事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

董事長未依規定召 集,經現任董事三分之 一以上以書面提出會議 目的及召集理由請求召 集董事會議時,董事長 應自受請求之日起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