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pdf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pdf"

Copied!
4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8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

(2)

軸心國

與同盟國對壘

軸心

以柏林-羅馬-東京為軸 心的軍事集團相互合作

同盟

以英、法為首 隨著戰事擴大,兩集團成員不斷增加 課本第150頁

V.S.

(3)

課本第152-153頁

(4)

大戰前期(1939〜1941)

課本第150頁

1939年9月

閃電戰

英法宣戰但無 立即戰鬥行動

(5)

課本第150頁 1940年 德國入侵丹麥、挪 威、荷蘭與比利時 1940年 英法軍隊赴 比利時救援 被德軍包 圍退守至 敦克爾克 港口

大戰前期(1939〜1941)

(6)

德軍迅速進入法國後,英法聯軍撤退至敦克爾克港口, 以海空方式將人員接應至英國。

1940/5 敦克爾克大撤退

雖然保留住大 部分的軍員, 可是重型裝備 都丟棄在歐洲 大陸上,造成 英國本身的防 衛發生嚴重問 題。

(7)

課本第151頁 1940年6月 德軍進攻法國, 法軍節節敗退 義大利同時侵 入法國南部 1940年6月下旬 法國投降 北部 德軍占領統治 南部 成立親德的極 權政府,法國 第三共和結束

大戰前期(1939〜1941)

(8)

1940年6月德軍列隊經過法國凱旋門。

(9)

課本第151頁 1940年8月 不斷進行英德空戰, 也在北非對抗 1940年5月 邱吉爾成為 英國首相 邱吉爾無與希 特勒妥協之意 德國攻不下英國 有意與英國和解 戰事擴大,動搖美國孤立主義 1941年3月通過《租借法案》 同盟國得到大量援助

英倫大轟炸

大戰前期(1939〜1941)

(10)

倫敦民眾至地下躲 避德軍空襲。

(11)

課本第154頁 延長戰線→誘敵深入→ 冬天酷寒消耗德軍戰力 →準備必要抗爭 蘇聯無力 抵抗德軍 焦土政策 長期抗戰 1941年中 對英作戰不利時, 德國入侵蘇聯

大戰前期(1939〜1941)

(12)

1941年6月德國襲擊 蘇聯,爲因應戰事, 蘇聯號召人民奔赴前 線反擊德軍。徵兵的 海報上寫著「祖國— 母親在召喚! 」

德國入侵蘇聯(1941)

(13)

右方照片中納粹士 兵正在集中營的月 臺上將猶太人分類, 然後再將他們分別 關進不同的集中營 區內。

奧許維辛集中營

位於今波蘭境內,是納 粹建立的最大集中營。

(14)

日本偷襲珍珠港 1937年 盧溝橋事變 亞洲的中日戰場已全面開戰 與中國戰事未能速戰速 決,日本需資源補給, 而將目光轉向東南亞 課本第154頁 以日本為核心 →中國、滿洲 →東南亞、大洋洲和紐澳 大東亞共榮圈

大戰前期(1939〜1941)

(15)

課本第154頁 美國不滿日本 擴張政策 1941年12月 日本偷襲美國在夏威夷的 海軍基地珍珠港 美日談判,但雙方難達成共識 日本決定向 美國開戰 美國加入戰場 美向日宣戰,加入同盟國 歐、亞兩大戰場合流 中、美、英、蘇 V.S. 日、德、義 美國參戰初期軍事行 動並不順利,軸心國 仍處優勢

大戰前期(1939〜1941)

(16)

第1頁/3 1941年12月7日,日軍突擊美軍夏威夷海軍基地珍珠 港,圖為美軍驅逐艦在乾船塢上爆炸的情景。

(17)

美軍呼籲各界提高生產, 以便痛擊德、義、日等 國。 圖8-3

美國作戰宣傳海報

第2頁/2

(18)

大戰後期(1942〜1945)

(一)歐洲戰場 1942年底 同 盟 國 順 利 登 陸 北 非 戰 場 課本第155頁 隔 年 獲 勝

北非戰場

(19)

(一)歐洲戰場

1943年

同 盟 國 轉 向 義 大 利 進 攻 七 月 墨 索 里 尼 政 權 被 推 翻 九 月 義 大 利 新 政 府 投 降

大戰後期(1942〜1945)

課本第155頁 蘇聯也開始反攻德軍 逐漸取得優勢 與 同 盟 國 並 肩 作 戰

(20)

1943年7月,墨索里 尼被義大利國王解 除總理職務及遭軟 禁。9月,德國派員 解救了墨索里尼。 1945年4月,墨索里 尼試圖逃亡的時候 遭逮捕處決。

1945/4/27 墨索里尼的屍體被倒吊示眾

(21)

1943年

戰時國際會議

九 月 義 大 利 投 降 課本第158頁 剩 下 對 日 、 德 作 戰 商討日德問題

1.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 國領袖在埃及開羅會談 2. 加強對日作戰,至其無條件 投降 3. 戰後日本須將東北、臺澎歸 還中國,並讓朝鮮獨立

(22)

開羅會議(1943/11)

第1頁/3 照片中為中、美、英三國領袖的合照,分別是蔣中 正、羅斯福與邱吉爾。 蔣 中 正 中 國 邱 吉 爾 英 國 羅 斯 福 美 國

(23)

九 月 義 大 利 投 降

戰時國際會議

課本第158頁

1943年

剩 下 對 日 、 德 作 戰 商討日德問題 德 黑 蘭 會 議 1. 美、英、蘇三國領袖在伊朗 德黑蘭集會 2. 強化軍事合作以對付德軍 3. 決定在法國北部另闢戰場, 而有諾曼第登陸計畫

(24)

開羅會議結束後,羅斯福、邱吉爾隨即與蘇聯領導人史達 林在德黑蘭會面。

德黑蘭會議(1943/11)

史 達 林 羅 斯 福 吉 爾

(25)

(一)歐洲戰場

1944年

同 盟 國 開 始 向 德 軍 大 反 攻 大戰後期(1942〜1945) 課本第155頁 德國兩面作戰 陷入絕境,無力反擊 諾曼第登陸 成功迫使德軍撤 出法國與比利時 蘇聯持續反攻

(26)
(27)

戰時國際會議 課本第158頁

1945年

時 間 早 晚 問 題 2 月 德 國 投 降 已 是 關 注 問 題 亞 洲 戰 局 成 為 同 盟 國 協商歐洲戰務與戰後政局 雅 爾 達 會 議 1. 德國須無條件投降,戰後英、 美、法、蘇分區占領德國與 柏林 2. 戰後成立聯合國 3. 美、英希望蘇聯對日宣戰, 以求早日結束戰事

(28)

雅爾達會議由美、英、蘇三國召開,照片中左至右依序為 英國首相邱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蘇聯領導人史達林。

(29)

(一)歐洲戰場 四 月 蘇 聯 軍 隊 攻 入 柏 林 大戰後期(1942〜1945) 課本第155頁

1945年

蘇聯攻入柏林 希特勒自殺身亡,數日 之間德軍全面棄械投降。

(30)
(31)

七 月 德 國 投 降 戰時國際會議 課本第158-159頁

1945年

決定德國戰後政治安排 波 茨 坦 會 議 1. 英、美、蘇三國領袖召開 2. 企圖消滅德國再度發動戰爭的 能力 3. 要求日本盡快投降

(32)

左起為剛取得英國首相職位的艾德里、就任美國總統 不久的杜魯門和蘇聯領袖史達林。

(33)

(二)太平洋戰場 襲擊珍珠港〜1942年春天

新加坡

印 尼

馬來亞

菲律賓

泰 國

占領大部 分地區 名義上獨 立的附庸 美國作戰計畫:先歐後亞 大戰後期(1942〜1945) 課本第156頁

(34)

課本第156頁 大戰後期(1942〜1945) (二)太平洋戰場 1945年8月 美國在廣島與 長崎投下原子彈 1942年6月 美國在中途島戰役 中獲勝,逐漸扭轉 局勢 日本無條件投降, 二戰結束 採用跳島戰術 減少軍隊損失, 加速進逼日本 美軍同時也轟 炸日本領地及 其本土

(35)

圖8-7 第1頁/3 太 平 洋 戰 爭

(36)

1945年8月9日當地 時間上午11點2分, 美方在日本長崎投 下原子彈,造成當 地嚴重傷亡和損失。

美國的

原子彈攻擊

(37)

廣島為日本重要的工業、軍事都市,在遭到美國原子 彈攻擊後,都市面目全非,損傷慘重。

(38)

◎表8-2 戰時重要國際會議整理 開羅會議 德黑蘭會議 雅爾達會議 波茨坦會議 時間 1943/11 1943/11 1945/2 1945/7 參與國 中美英 美英蘇 美英蘇 美英蘇 地點 埃及開羅 伊朗德黑蘭 蘇聯雅爾達 德國波茨坦 主要 決議 日須無條件 投降,戰後 歸還中國東 北、臺澎, 並讓朝鮮獨 立 計畫對德國的 最終作戰戰 略、擬定諾曼 第登陸日期 1.德國須無條件投 降,戰後由英美 法蘇分區占領德 國與柏林 2.戰後成立聯合國組3.美、英以東北亞利 權,換取蘇聯對 日作戰 要求日本無條 件投降、德國 分治 五、戰時國際會議 課本第159頁

(39)
(40)

(41)

聯合國

1. 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 2. 促進各國間友好關係 (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和自決原則為基礎) 3.促進國際間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方面的合作 同盟國有成立 「世界性國際組織」的共識 二戰期間 經兩個月討論通過《聯合國憲章》 有51個創始會員國 課本第160頁 1945年4月 於舊金山展開 聯合國籌備大會 1945年10月 聯合國正式成立

(42)

聯合國總部祕書處大樓 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區

(43)
(44)

(一)五國和約

戰後和平條約

義大利 保加利亞

羅馬尼亞

匈牙利

芬蘭

戰勝國

1947年 課本第162頁 對五國懲罰甚輕,主要重點是領土的變更: 1.蘇聯與波蘭的交界 2.德國的東界 3.義大利與南斯拉夫的疆界 4.義大利放棄其在非洲的殖民地

(45)

1. 奧國回復1939年前的領土 2. 向蘇聯支付一億五千萬美元的貨物補償 3. 被劃為永久中立國 戰後和平條約

(二)奧國條約

二戰前被德國兼併 →戰勝國未將其視為懲處對象

奧國

二戰後奧國由美、英、法、蘇 四國分區占領

1955年

四國與奧國簽訂《奧國條約》 奧國恢復獨立 課本第163頁

(46)

以「德國將來不會再破壞世界和平」為基本原則處置 1. 列強審判納粹戰犯 2. 去除德國武裝 →1947年已大致完成解除武裝 戰後和平條約

(三)德國問題

德國

1947年

對德和約始終沒有簽訂 民主陣營與共產陣營衝突升高 德國成為雙方角力的戰場 課本第163-164頁

(47)

圖8-13

德國 紐倫堡大審

1945年11月,波茨坦會議所規定的戰犯審判,在紐倫堡舉行。 德國的領袖們在 一群英、法、蘇、 美各國著名法學 家面前接受審判, 他們不僅被指控 策動與從事侵略 戰爭,還被控以 違犯戰爭法與人 道。

(48)

(四)日本問題

1945年9月3日後6年 日本處於被美 國占領的狀態 戰後和平條約 課本第164頁

1951年

9月8日 1.《對日和約》在舊金山簽訂 2.簽訂《美國與日本安全保障條約》 1950年6月韓戰爆發 美國大力推動《對日和約》 《對日和約》 美國與蘇聯的主張 歧異而難以推展 1. 日本恢復主權 2. 承認朝鮮獨立,放 棄對臺灣、澎湖、 千島群島、庫頁島 等地的主權 3. 須以勞務賠償方式 支付賠款 此點事實上未嚴加執行

(49)

東京大審

1946年5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巴拿馬與中美洲五國自由貿易協定第七章規定,依 GATT 1994 第六條 及第十六條、GATT 1994

美軍登陸塞班島之際,小澤治三郎正執行豊田副武的阿號作戰計畫,詴圖與美軍艦隊決

廿一勝 廿二勝 廿三勝 廿四勝 (廿六). 季殿軍戰(廿七)

教宗格里高利七世於 1076

在世界人權宣言第二條提到:「人人有資格享受本宣言所載的一切權利和

威遠炮臺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古戰場,也是虎門海口防務的主要陣地。炮臺平 面呈月牙形,全長 360 米,高 6.2 米,寬 7.6

威遠炮臺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古戰場,也是虎門海口防務的主要陣 地。炮臺平面呈月牙形,全長 360 米,高 6.2 米,寬 7.6

擁有英國、比利時雙國籍的 19 歲女孩羅瑟福德(Zara Rutherford),2021 年 8 月 從比利時啟程,挑戰獨自駕駛輕型飛機橫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