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泰北圖書館事業發展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泰北圖書館事業發展之研究"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DOI: 10.6245/ JLIS.2013.391/600

泰北圖書館事業發展之研究

陳詩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

E-mail:697150094@ntnu.edu.tw

關鍵詞:泰國;泰北;圖書館事業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從多元面向了解泰北圖

書館事業,包括泰北圖書館的發展歷史和泰北

圖書館的發展現況,一則希望能引起臺灣對泰

北圖書館事業的興趣,從事比較圖書館學的研

究,二則希望能提供給未來前往泰北從事圖書

館服務的青年志工參考。因此提出兩個研究問

題:泰北圖書館事業有哪些發展歷史?泰北圖

書館事業的發展現況為何?本研究採質化研

究方法,對泰北圖書館的發展歷史以歷史文獻

分析法分析,對泰北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現況以

歷史文獻法、實地觀察法,及焦點小組訪談法

收集及分析資料,構成三角檢驗法的三種資料

來源,檢驗資料的一致性與相關性。本研究結

果為:(一)泰北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歷史,由

泰國圖書館事業的歷史軌跡來探索過去泰北

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源流,可得知泰國的圖書館

事業始於泰北,並且泰國圖書館事業發展可明

顯化分為初始化、現代化,及政策化三個時

期;(二)泰北圖書館現況中,各類型圖書館

不若泰中豐富。泰國國家圖書館清邁分館為泰

北唯一的國家圖書館,然而,泰國國家圖書館

清邁分館的館藏及服務對象均有公共圖書館

化的現象。

緒論

泰國位於亞洲中南半島的中心,是鄰近我國西南 方的一個國家,其政治上為君主立憲制度,宗教上 篤信傳統佛教。其所屬的泰北地區有位於泰國、寮 國、緬甸三國交界的金三角地區,是國共戰爭之後 游擊隊的駐所,在邊境地區有許多華人學校和華人 文化傳統。過去泰國的排華政策已不復見,近年來 則在全國各地推廣華語教學,特別是在泰北地區的 中小學的課程中加入華語並成為必修課程,因此在 兩國之間交流日漸普及友善,並有我國行政院外交 部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簡稱「國合會」)、僑務委 員會(簡稱「僑委會」)、青年發展署(簡稱「青年 署」)[1]的志工計畫,促進兩國友誼。 研究者於98 年度參與第 13 屆國際合作發展基金 會海外長期志工派遣計畫,駐在泰北地區的泰緬邊 境兩年,深感對於泰國圖書館學的了解對促進兩國 圖書館事業的交流十分重要,因此,希望研究泰國 圖書館事業。又因駐在地為泰北,希望先從泰北圖 書館事業加以探討。

研究背景與動機

泰國國內行政上劃分為四個區域,從中部曼谷地 區向昭披耶河(แมน้ําเจ้ําพระยา, Chao Praya River)

上游前進約200 公里,就是泰國歷史文化悠久、地 理位置特殊的泰國北部地區,簡稱「泰北地區」。泰 北地區總面積約佔國土的30%,數個鄰國中,左為 緬甸、右為寮國,柬埔寨則與中部與東北部接壤, 著名的金三角地區位於泰、緬、寮三國交界的清萊 省(เชียงราย, Chiangrai)。

泰北地區的歷史與社會

13 世紀建都於泰北地區的素可泰王國,是泰國開 始有歷史記載的朝代。在此之前,泰北地區其實已 歷經數個王國,但由於史料不全,因此泰國視建都

(2)

於泰北地區的素可泰王國為創始王國。素可泰王國 的 黃 金 時 期 , 是 第 二 任 國 王 蘭 開 亨 大 帝 (พอขุนรํามคําแหงมหํารําช, King Ramkhamhaeng the Great)在位期間,建立了完整的行政、律法、軍事、 文化制度,及以農為主的經濟發展,並且引進小乘 佛教(Theravada Buddhism)。由於當時佛教是來自 吳哥王國,其所使用的吉蔑(Khemer)文,由蘭開 亨大帝改變為素可泰王國的文字,並篆刻在寺廟, 後來就逐漸發展成為今日的泰文(顧長永,2010)。 時至今日,小乘佛教成為泰國的主要宗教,泰文成 為泰國官方語言,可知素可泰王國在泰國歷史中之 重要性,以及素可泰王國所在的泰北地區對泰國文 化的深遠影響。 圖1 泰國歷代王國簡圖 由圖1 整理泰國的歷代王國可得知,泰北地區由 歷代王國的首都自北向南遷移,由15 世紀開始,形 成現今以泰中為主的發展模式。泰北是泰國歷史文 化最悠久的地區,雖然,自大城王國(The Ayutthaya Kingdom, 1351-1767)開始,泰北地區成為泰國的次 要開發地帶,但同時也使得泰北地區得以緩慢地接 受現代化的洗禮,並承接泰國保存傳統文化的重要 使命。 1438 年,素可泰王國被南方興起的大城王國所吞 併。自此,歷經吞武里王國(The Thonburi Kingdom, 1767-1782)及最後定都曼谷的卻克里王國(The Chakri Kingdom, 1783-1932)(葉明德,2003),泰國 北方納入南方歷代王國的領土,逐漸形成現在的泰 國版圖。1932 年,軍方勢力強大,迫使泰國從「君 立專制」改為現在的「君主立憲」政體。

泰北地區的地理與民族

地理環境上,泰北地區是泰國境內林地資源豐富 的內陸地帶,面積是臺灣的四倍之多,而人口卻只 有臺灣的一半。不僅人口數少,高山地形亦造成泰 北地區相較其他泰國境內其他區域人口分散,當地 人口的組成除了主要的泰人(Thais)外,仍有多支 少數民族,例如:孟族(Mons)、吉蔑族(Khemers) (顧長永,2010)、華人、撣族(Shans)、阿卡族 (Akha)、克倫族(Karen)、傈僳族(Lisu)、拉祜 族(Lahu)等等。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長期居住在遙 遠偏僻的山區,較少與外界互動及聯繫,經過一段長時 間之後,仍保持原始傳統的文化、語言,及生活方式, 如今這些少數民族已經成為泰國獨特的文化資產。

臺灣與泰北地區的交流活動

泰國境內的華人來自中國各省,佔泰國總人口的 14%,然泰北地區的華人多來自雲南省,是東南亞 中唯一從中國內陸因政治因素南移至泰國及緬甸的 華人族群(顧長永,2010)。早期泰國政府僅允許泰 北華人留在山區,僑民生活相當困苦,我國國民政 府及民間團體派人至當地了解僑民生活,當地華人 結合臺灣的資源,於僑民所在的高山地區設立僑 校,輔導種植高山農作物,如茶葉等經濟作物,使 人民生活漸漸改善。後來泰國政府政策開放,泰北 華人子女同時學習泰文及中文的情形普遍,經過數 十年的教育薰陶,泰北地區的華人在保有傳統民族 思想下,融入泰國社會,其本身所具備優越的華語 能力便成為這支少數民族在泰國發展的一大優勢。 吞武里 王國 素可泰王國 大城王國 卻克里王國 泰國 現在 15 世紀 18 世紀 20 世紀 孟王國 清盛王國 吳哥王國 蘭納王國 建都於泰北地區 建都於泰中地區

(3)

目前,我國的國合會、僑委會,以及青年署的志工 計畫,每年定期派人前往泰北地區,服務範圍擴及泰 北地區的多所僑校。志工業務內容除了國合會及僑委 會派任的長期及短期志工教師以外,青年署志工多為 大專學生在寒暑假期間,擔任僑校圖書館短期志工。 除了官方的志工定期派駐,還有中華民國救助總 會、天主教明愛會、泰華文教基金會、慈濟文教基 金會等民間團體,每年也會定期選派志工協助僑校 的教學與活動。由此可知,臺灣政府及民間團體對 泰北地區的投入與交流非常頻繁,關係也相當密切。 研究者在2009 至 2011 年間,於泰北僑校從事資 訊教學工作,鑑於有越來越多的大專志工投入寒暑 志工服務,任務包羅萬象,涵蓋資訊、教育、及圖 書館工作等等,並有感於臺灣與泰北的淵源與交流 頻繁,研究者期盼以先投入者的身分,將泰北當地 的社會文化及圖書館概況,整理給國內未來從事泰 北志工的後繼者,能在前往服務之前,可先掌握泰 北當地的圖書館事業發展情況。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研究者撰寫泰北地區的圖書館事業研究目的可 分為: 一、 從多元面向,了解泰北圖書館事業,包括泰 北圖書館的發展歷史。 二、 了解泰北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現況。 本研究一方面希望能引起臺灣對泰北圖書館事業 的興趣,甚至大範圍至泰國、東南亞、及其他各國 的圖書館事業,從事比較圖書館學研究。另一方面, 則是希望給未來前往泰北從事圖書館服務的青年志 工借鏡與參考。 確立研究目的之後本研究之研究問題包括: 一、 泰北圖書館事業有哪些發展歷史? 二、 泰北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現況為何?

研究方法

本研究期望了解泰北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歷史與現 況,採歷史文獻分析法、實地觀察法及焦點小組訪 談法收集資料並以質化取向分析。研究問題與研究 方法的關係如表1。 表1 研究設計說明 研究問題 研究方法 歷史文獻 分析法 實地 觀察法 焦點小組 訪談法 泰北圖書館事業有 哪些發展歷史? 9 泰北圖書館事業的 發展現況為何? 9 9 9 第一個研究問題,泰北圖書館的發展歷史採用歷 史文獻分析法,為了探究歷史問題,研究者收集自 1971 年至現今的泰北相關文獻資料,然而,其中與 泰北圖書館事業相關的中英文資料過少,遂擴大查 找範圍至泰國圖書館歷史及泰國、泰北歷史文化的 文獻,分析了專書六冊及文章七篇,其中有三冊/篇 是泰文的內容。為了確定翻譯正確,研究者請泰國 友人協助審閱翻譯內容,確定翻譯無誤,研究者才 引用該文獻。 第二個研究問題中,泰北圖書館事業發展現況, 探討現在的泰北圖書館事業發展,研究者先從2010

年出版的《Directory of Asia Pacific libraries》,選擇 泰北的圖書館後,再與泰國教育部網站核對,確定 泰北的國家圖書館及各所大學圖書館後,再逐一查 找網頁,列出圖書館清單。其次,從泰國國家統計 資料找出公共圖書館在全泰國分布情形,分析說明 後,希望使讀者能對泰北地區的圖書館有數字上及 規模上的基礎概念。文獻分析的對象中,關於圖書 館現況、各類型圖書館有20 篇,圖書資訊學教育四 篇,泰國圖書館學會兩篇,內容以英文為主。除了 收集前人文獻以外,研究者駐地兩年的時間,對泰 北 15 所圖書館進行實地觀察來收集資料,包括影 像、描述文字,及簡短的問答,經由這個方法實際 採集到的資料包括影像、現況記實、感受描述,及 研究者對現象的發現與解釋。最後,研究者與泰國 國家圖書館人員進行焦點小組訪談,轉為逐字稿 後,進行編碼與分析。因此,本研究針對第二個研 究問題,實施了歷史文獻分析法、實地觀察法、及 焦點小組訪談法,三方來源的資料互相驗證,構成

(4)

三角檢驗法的來源,試圖透過這三種研究方法發現 泰北圖書館事業發展現況中的一致性與相關性。

歷史文獻分析法

歷史文獻分析法是一種對社會現象的間接觀察方 法,應用科學方法尋找歷史資料,檢驗歷史紀錄, 研究社會變遷及其規律性的方法。它包括對歷史資 料的收集、檢驗、分析等內容。對各種文獻資料進 行收集和分析,可以探索歷史發展過程中新的社會 現象產生的規律性,掌握社會在歷史時期所具有的 準則和價值,獲得了解社會現象的歷史因素(葉至 誠,2000),是一種回顧性的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 收集的研究對象是從過去到現在的次級文獻資料, 探討過去的歷史事件與演變的過程,整理出共有的 特徵與現象。

文獻選擇

本研究回顧泰北圖書館事業相關研究、論文、網 頁,以及政府的行政組織、政策、法規、及統計資 料中,試圖發掘泰北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歷史、泰北 圖書館的發展現況。採用此研究方法的優點是,可 以從前人的研究中得知泰北圖書館事業的歷史緣 由與重要的事件,並可據此延伸資料查找的範圍, 掌握更多關鍵的圖書館發展事件及與其相應的社 會背景。

分析比較

雖然本研究主要是泰北地區的圖書館事業,但因 為泰國本身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亦與泰北地區的圖 書館事業之發展有影響,故撰寫時將泰北相關的資 料全數列出,找出其與泰國的關連,刪除泰國圖書 館事業文獻中與泰北圖書館事業較無直接相關的內 容後,歸納整理出可以代表的面向後,依研究問題 列出研究結果撰寫的大綱,內容則為研究者嘗試以 當地人的角度分析該圖書館現象,在文獻的敘述 後,加上研究者觀點、加以解譯,並找出共通點。

佐證和品質

歷史文獻分析法中,因為資料範圍與形式非常廣 泛,不論資料的來源,研究者盡可能地找出可以佐 證的資料,透過不同資料的類型與來源,來驗證內 容,當遇到內容有出入的地方,研究者必須多方判 斷其來源的正確性及權威性來選擇該使用的資料, 如果無法判斷又非必要的文章,研究者只能選擇不採 用。例如以1986 年公共圖書館條例為例,Le(1994) 提到泰國教育部在「1968」年為公共圖書館建立「標 準」,而 Lerdsuriyakul(1999)於第 65 屆 IFLA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年會中發表〈Public Library in Thailand〉 一文中提到泰國教育部在「1986」年公布公共圖書 館條例,而 Boonyakanchana(1991)在《School Libraries》的〈Thialnd〉篇及李濱(2001)的〈泰 國的學校圖書館〉中,皆提到泰國教育部的非正規 教育部於「1968」年公布小學及中學圖書館「標準」, 而且是泰國第一個圖書館標準。綜合以上四篇文 章,在公共圖書館條例的公布年份是有不同的說法 的,研究者以文章發表的媒體、場合及撰文者的背 景來判斷內容的權威性,解讀結果是1968 年公布小 學及中學圖書館標準,並於1986 年公布公共圖書館 條例。 除此之外,因為本研究是跨國、跨文化的緣故, 為使研究者對文獻資料的解讀正確,特尋求泰國友 人的協助,確認翻譯內容,並詢問其所知的泰北地 區圖書館相關事項,期增加論文內容的可信度,並 提升研究品質。

實地觀察法

實地觀察研究著重細節描述與歸納探索,研究規 模可能不若問卷調查廣泛,而是以豐富的細節與描 述來探索事件發生的社會環境所傳遞和生成的社會 意義,以文字及圖片資料為主,運用質性分析作出 主觀判斷和說明。透過與研究對象的互動與觀察 中,推展出嘗試性的結論,並啟發進一步的觀察、 再觀察,並修正結論,允許研究工作有彈性(朱紅 文,2002)。實地觀察法的資料收集主要是觀察紀 錄,觀察的紀錄內容應包括觀察到的事實和對觀察 的解釋,也就是知道和認為的社會過程(朱寶璋, 2008)。實地觀察法依研究者與涉入研究對象的程 度,可分為參與式觀察與非參與式觀察,兩者的差 異在於研究者是否進入研究對象的社會關係中,與 其一起從事研究對象所從事的工作事項。同時,不 論是參與式或非參與式觀察,皆有干擾式和非干擾 式的方法。在本研究中,觀察對象是圖書館及圖書

(5)

館活動,研究者參與使用圖書館、觀察圖書館,也 觀察進行各項圖書館服務,同時,在參與觀察後 才進行與研究對象的詢答,屬於非干擾式的參與 觀察。

選擇場域

質化研究中,研究對象挑選主要在於與研究主題 的關聯性(Flick, 2006),因此研究者所在的泰北地 區五大類型圖書館為實地觀察法的觀察對象,以立 意抽樣的方式,挑選各類型圖書館觀察。在研究進 行之前,無法選擇似量化研究般選擇具代表性的對 象進行觀察,而僅能從研究者所處的清萊省及泰北 行政中心的清邁(เชียงใหม, Chiangmai)省兩省的圖 書館為主,再加上與前述兩省為鄰的難(นาน, Nan) 省及美楓頌(แมฮองสอน, Maehongson)省的圖書 館,進行實地觀察。五大類型圖書館中,從國家圖 書館開始,因泰北僅一所國家圖書館,故將國家圖 書館清邁分館優先列為觀察對象。以 Wareesa-ard (2004)對泰國大學圖書館分為六種,分別是公立 大學圖書館(Libraries of public universities)、皇家 大學圖書館(Libraries of Rajabhat University)、科技 大學圖書館(Libraries of Rajamangala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私立高等教育機構圖書館(Libraries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特殊國立大學 圖書館(Libraries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for special purposes),以及公辦民營大學圖書館(Libraries of government-supervised public universities)。本研究 選擇清邁大學、清萊皇家大學及皇太后大學分別代 表公立大學、皇家大學及公辦民營大學的觀察對 象。學校圖書館中,選擇的是研究者居住的村子中 的鄰近小學及中學各一所。公共圖書館有七所,省 立公共圖書館三所、縣立公共圖書館兩所、鄉鎮公 共圖書館一所,及省議會的火車圖書館一所。最 後以清邁大學泰北資料中心及醫學圖書館為專門 圖書館為觀察對象。共15 所圖書館,詳細清單見 附錄1。

進入場域

研究者進入研究場域,除了學校圖書館外,研究 者盡可能與研究對象從事一致的圖書館活動,包括 依閱覽規則入館、書庫瀏覽、公用電腦館藏目錄查 詢、參考諮詢等,對觀察的對象有了基本的閱覽行 為的概念後,同時產生疑問(如:清邁大學的Living Library 計畫為何),進一步收集影像與文字資料, 研究者向館方人員揭露身分並告知觀察目的,得到 記錄影像的許可,並求證先前的認知與疑問後,進 行觀察的文字書寫與意義發掘。研究者採取事後告 知的目的在於一開始的參與式觀察中能保持研究對 象的新鮮度,提出疑問,並且透過事後的詢答,能 得到解答。觀察的主要項目包括:圖書館外觀、館 內空間配置、館藏資料、以及讀者使用行為。

撰寫觀察紀錄與分析

研究者所觀察圖書館、記錄觀察的日期、時間、 圖書館外觀、館內空間配置、讀者使用行為等,還 包括研究者在當時館內所觀察的事項也一併加入詳 細的描述。藉由觀察紀錄的書寫及分析,找出泰北 地區每一個圖書館類型內的通則與意義,並嘗試解 釋現象。研究者透過實地觀察的過程,了解位於泰 北地區的各類型圖書館現況,以文字和影像記錄所 觀察的結果,試圖回應第二個研究問題來了解泰北 地區圖書館的現況,並結合先前文獻分析的結果, 發掘出能描繪泰北地區圖書館事業發展現況的幾 個面向,盼能融合文獻的客觀及研究者主觀的觀察 結果,使讀者對於泰北地區圖書館能有更深一層的 了解。

品質查核

為顧及研究品質與倫理,研究者以未帶假設的立 場觀察,進入研究場域成為觀察對象的一份子,以 不影響研究場域原始的讀者活動為優先考量。但是 累積疑問後,就試著以研究者和觀察對象共通的語 言,包括泰文及英文,主動告知身分與目的進行求 證,並徵得同意才進行影像紀錄。

焦點小組訪談法

焦點小組訪談是研究者藉由口頭的訪問,向一組 有互相關連的對象詢答,並且觀察研究對象互動的 過程,記錄及分析對話、情境內容,是研究者有目 的、有計畫地向研究對象了解社會事實或個體對社 會事實的態度和方法(朱紅文,2002)。訪談一般 可分為結構式訪談、半結構式訪談及非結構式訪

(6)

談。結構式訪談為問卷式訪談,問題固定、回答具 一定的內容限制,此法的優點為適合在訪問完做量 化的分析;半結構式訪談是使用訪談大綱,研究者 可以視受訪者的情況,調整順序或發問的方式等; 非結構式訪談則沒有訪談大綱,研究者只有腹案和 提示,且可能隨時調整。半結構式訪談和非結構式 訪談,一般稱為「深度訪談」(林本炫,2007)。雖 然非結構式訪談比其他質性研究方法能收集到更 廣泛的資料(Fontana & Frey, 2007),研究者在訪 談前決定採用半結構式的訪談,希望受訪談大綱的 引導,使訪談的進行仍可以維持一定的方向與系 統,同時向研究對象探索出更多的已知項目以外的 事實。

研究對象

本訪談進行步驟為在經歷初步實地觀察及閱讀書 面資料的前提下,選擇以泰北地區唯一的國家圖書 館為優先考量,因為本研究探討的是泰北圖書館事 業,希望藉由中央單位的訪談能得到切合研究目的 的內容。研究者與泰北地區的泰國國家圖書館清邁 分館電子郵件連繫,並得到英文訪談許可,才進行 訪談大綱的擬稿。連繫過程中,僅得知有一位館員 可以協助翻譯,對其他的受訪對象並未深入討論。 直到訪談進行當天,才得知受訪對象是館長及三名 館員,其中一個館員兼任泰英即席翻譯。

訪談大綱

研究者根據研究目的,以訪談主題清單當成本次 的訪談大綱,並提供範例問題於每個主題之後。訪 談主題清單完稿後,先行寄給泰國國家圖書館清邁 分館連絡人,此舉一方面讓受訪單位能先行了解本 訪談的內容與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協助受訪者與 研究者關係的建立,如信任感。訪談主題包括泰北 地區的圖書館分布情形、泰北地區圖書館與泰國其 他各區的差異,以及國家的圖書館相關政策對泰北 地區圖書館的影響。

資料收集

研究者在訪談進行中,因為與受訪者訪談的情境 與收到的回應,研究者並非照著訪談大綱的順序與 問題逐一提問,反而使用了非結構式訪談中追問的 方法,依受訪者的回答來繼續追問細節,一方面為 了使受訪者願意回答更豐富及詳細的內容,一方面 也希望能獲得研究者遺漏的主題。

資料分析

當研究者在分析時,並未使用訪談的主題清單來 進行分類與編碼,而是使用逐字稿來進行主題分 析。分析的步驟參考國內學者高淑清(2008)的主 題分析法,從資料中找出共同的主題,並嘗試用最 適切的文字來表達這些共同主題的意義。分析流程 為(1)整體閱讀與反思,研究者以逐字稿的內容反 覆閱讀,進行初步的思考;(2)部分分析及歸納, 將逐字稿中意義相近的句子劃記(標記),將這些句 子組合後給予一個粗略的概念(加註、編碼),一個 概念一個段落,並依概念中的句子反覆閱讀,確認 相關主題的內容聚合在同一概念之下,將原始概念 修飾為一個較完整代表該段落的標題(比較、歸 納);(3)整體理解與詮釋,再次閱讀並調整順序, 標題下加上訪談對象所敘述的內容,並加上來源句 子在逐字稿中的行號,成為紀錄來源,便於查找及 對照原始對話內容,結果置於國家圖書館的內容 中。逐字稿內容為焦點小組訪談法收集而來的文本 素材,在分析階段以開放式編碼來進行分析,開放 式 編 碼 是 一 種 對 現 象 做 命 名 和 分 類 的 分 析 方 式 (Babbie, 2009)。雖然研究者僅收集到一所圖書館 的焦點小組訪談紀錄,但另外有研究者與教育局督 學的訪談筆記。訪談筆記由研究者友人擔任即時中 泰口譯人員,研究者以中文提問,督學以泰文回答, 研究者即時記錄、分析內容、加上標題,並寄給督 學檢閱。

研究結果

由歷史文獻分析法,可得知泰國的圖書館事業可 明顯劃分為三個時期,1950 年代以前為泰國圖書 館事業的初始化時期;1950 至 1980 年間,西方文 化進入泰國,影響泰國的圖書館事業發展的現代化 時期;1980 年後,泰國政府開始有計畫地推動圖 書館事業的政策化時期,依時間順序說明各時期的 圖書館事業發展歷史,並說明泰北圖書館事業發展 歷史。

(7)

1950 年代以前─初始化時期

泰北地區17 省中,歷史上可分上泰北與下泰北, 上泰北包含現今八省屬於蘭納王國,下泰北9 省為 素可泰王國。位於上泰北的蘭納(ลานนา, Lanna) 王國,以清邁為首都,因為和當時的元朝相鄰,其 佛像及藝術品,皆帶有中國的元素(Penth, 2000), 也因為與泰國中部的泰族地理相距較遠、文化差異 較大,且被北方的緬甸佔領一段時間,故僅位於下 泰北的素可泰王國才被歸入是暹羅史的一部分。下 泰北的素可泰王國被視為暹羅史上的「北朝」,至 15 世紀被「南朝」大城王國吞併。圖書館的相關歷 史,僅能追溯至13 世紀的素可泰王國。 當時,泰國以石碑、洞穴壁畫、雕刻等形式記錄 歷史。拼音文字發明後,又從岩石、金屬片、樹皮、 貝葉、手工紙,或建築物的外牆上,找到當時的史 實與知識(Chavalit, 1999)。這些散落於自然環境及 各個媒介中呈現的紀錄,都記載著泰國的歷史及文 化,只是這些自然環境及媒體中的紀錄,並不利於 傳播。當現代化的印刷術及製書技術引進泰國,把 這些古代於自然環境中的紀錄印製成現代便於傳遞 的圖書形式,不僅加速了知識的傳播,也促成了泰 國藏書館的崛起。 這種「藏書」以供隨時取用的概念,如歷史遺跡 所揭露的,約始於素可泰王國中期。當時,由皇宮 或寺廟管理的藏經閣,如名為 Ho Trai(หอไตร)、 Ho PhraDharm(หอพระไตร),或 Ho Pitaka(หอปฎก), 僅限皇室成員及寺廟僧侶使用,寺廟中的經文被用 來授課及典藏,這是泰國藏經閣的濫漡。另外,在 皇宮中,有皇家圖書館「Ho Lung(หอหลวง)」典藏 本國資料,如史書、律法、天文、及檔案。不論是 寺廟藏經閣或皇家圖書館所典藏的資料,在該時期 都是書寫在貝葉及手作紙上的珍貴手稿資料(Chavalit, 1999)。更重要的是,西元 1345 年,蘭開亨大帝的 孫子立泰王(พระมหาธรรมราชาที่1 或 พญาลิไท, King LiThai)所著的「三界論」(เตภูมิกถา, Tribhumikatha), 是泰國極為重要的宗教文學作品(จินดา จิตเพียร, 1993; ประวัติหองสมุดใน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นับแตอดีตเปนตนมา, 2010)。後來,藏經閣沒落,姬翩認為是在素可泰王 國政權交替之際,乏人悉心照顧,而王國後期開始 有學校供人學習,寺廟不授課,藏經閣也不再為人 所重視(จินดา จิตเพียร, 1993)。 17 世紀大城王國時代,那萊王(สมเด็จพระนาราย ณมหาราช, King Narai)曾命令朝中文官將法律和宗 教文獻典藏在大城皇家圖書館(Royal Library in Ayuttaya)中。但是,因為當時戰事頻繁,皇家圖書 館與首都大城一樣,都在1767 年因緬甸的入侵而破 壞殆盡(Le, 1994)。 曼谷王國時代(西元 1782-1932 年),擁有歷史 手稿的收藏家,將其藏書捐給1905 年成立的國家圖 書 館 ─ 密 支 蘭 納 圖 書 館 (หอพระสมุดวชิรญาณ, Vajiranana Library)。當時,國家圖書館委員會展現 極大的收藏誠意,不論是佛教僧侶或平民,各方的 捐助大量湧入(Chavalit, 1999),促使國家圖書館的 館藏量大增。 拉瑪三世是第一位開放大量館藏給一般民眾使用 的君主(Chavalit, 1999)。在 1832 到 1849 年間,拉 瑪三世下令將臥佛寺(วัดโพธิ์, Wat Pho)整修,該廟 擁有傳統古老的藏經閣,這所藏經閣對拉瑪三世重 修這間寺廟產生了影響。拉瑪三世體會到這些珍貴 的手稿資料是早期教育上及資訊傳播上不可或缺的 工具。於是,拉瑪三世下令將所有可表達的知識刻 在寺廟的外牆上,供大眾閱覽。知識的內容包羅萬 象,包括佛法、醫療、運動、傳統禮俗及與泰國相 鄰的國家介紹。其中有些知識是用繪圖的形式表 達,更有些醫療方面的知識,如:利用運動來治療 身體病痛的療法,則是用雕刻來呈現。這是泰國圖 書館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當時識字率低的情況下, 能以民眾可以理解的閱讀方式接收資訊、吸收知識, 進而傳播知識。於是,臥佛寺就是泰國第一所公共圖 書 館 (ประวัติหองสมุดใน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นับแตอดีตเปนตนมา, 2010)。 19 世紀,西風東漸,學術、商業及教育的管道自 西方國家傳入,特別是英國和法國。許多西方國家 的書籍、印刷技術及建立圖書館館藏以供民眾使用 及基本教育的觀念,漸漸地被泰國民眾所接受,「圖 書館」漸漸在泰國的傳統社會裡開花結果,同時也 遭遇到一些問題。

(8)

泰國圖書館學者Chavalit(1999)認為,當時泰文 圖書種類的不足,是第一個問題。泰文圖書的學科 種類裡,對於公共行政、經濟、科技發展、教育等 都相當缺乏。部分的外文書,彌補了這方面的需求, 文史類的泰文圖書雖然多,但仍有數量上的需求。 第二個問題,是缺乏資格符合的館員舉辦現代化的 圖書館活動。當代西方文化的圖書館事業,已發展 至一定程度,當一個「先進」的觀念與做法欲在一 個相對「落後」的地區施行,勢必需要一些較有經 驗的人來帶領、執行這些現代化的圖書館活動。另 外,委任丹麥、英國和法國的圖書館員來到泰國, 同時用獎學金的方式派遣泰國國家圖書館和朱拉隆 功大學的館員到國外進修。利用如此雙向交流的國 際活動,目的在解決第二個缺乏專業館員的問題。 1905 年,當時的國王拉瑪五世為了慶賀拉瑪四世的 百歲生日,下令將現存的三所皇家圖書館合併入密 支蘭納圖書館,並提供給大眾使用(National Library of Thailand, n.d.)。並且,這三所皇家圖書館原收藏 不同類型的館藏也集中在一起,拉瑪五世盼密支蘭 納圖書館能成為一般民眾的學習中心,同時也成為 今日泰國圖書館的典範(ประวัติหองสมุดในประเทศไท ยนับแตอดีตเปนตนมา, 2010)。 除此之外,拉瑪五世還實施了影響圖書館發展的 出版與教育計畫。出版計畫是以西方的紙本型式重 製一些特選的手稿資料。在這個計畫下,版權及呈 繳制度的法令也陸續公布。這項計畫的施行,紓 解了當時圖書館藏書中學科缺乏的問題。在20 世 紀初期的國家教育計畫中,其中一項為設立一所 教師訓練學校,圖書館管理課程亦包含在內,其 主 要的目的是為了使畢業生可以管理學校圖書館 (Siriwongworawat, n.d.)。 1915 年,拉瑪六世以拉瑪五世之名設立了朱拉 隆 功大 學 (จุฬาลงกรณ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該校圖書館被視為是泰國最古老且館 藏量最多的大學圖書館,有180 多萬冊之豐。從此 之後,陸陸續續才有越來越多的大學圖書館成立。 1916 年,泰國教育部(กระทรวงศึกษาธิการ, Ministry of Education)在曼谷成立了三所公共閱讀室。這 三所公共閱讀室,被視為是泰國公共圖書館的開始 (Lerdsuriyakul, 1999)。然而,前述之臥佛寺亦被其 他學者認為是第一所公共圖書館。這兩者的差別, 可以從泰國 2007 年所公布的公共圖書館標準的定 義來區分兩個宣稱的差異,標準中述及「公共圖書 館是一個終身學習的場所,提供資料、資訊,及知 識給社會中的每一個族群,還包括弱勢、偏遠地區、 及少數民族。」以使用方式與定義對照,第一所公 共圖書館為臥佛寺,當時作為公開講學授課的場 所,是基於定義後段「知識傳播」的立場。然而, 1916 年泰國教育部設定的三所公共閱讀室為公共圖 書館的開始,則是基於定義前段「圖書館為終身學 習場所」的社會意義上來認定。隨著時代更迭,可 得知現代泰國境內公共圖書館的任務,將定義融 合,奠基於公共知識傳播與終生學習的基礎上。 到了 1949 年,泰國教育部設立更多的公共圖書 館,並制定相關法案,使全國於1950 年累計達 64 所公共圖書館(Lerdsuriyakul, 1999)。甚而,公共圖 書館的數量到了1970 年代,全泰國約有 330 所公共 圖書館,多數的圖書館只有小型閱覽室及為量不多 的 藏 書 , 圖 書 館 工 作 人 員 亦 尚 未 接 受 正 式 訓 練 (Dhutiyabhodhi, 1975)。從1949 至 1970 約 20 年的 時間,公共圖書館數量增加了近20%,換言之,在 全國各地約一年成立一所公共圖書館。 1925 年,拉瑪七世奠基,為了紀念他的哥哥泰皇 拉瑪六世,他下令將密支蘭納圖書館分出另一分館, 以拉瑪六世命名為密支蘭吳圖書館(หอพระสมุดวชิราวุธ, Vajiravudh library),來專門收藏現代化的圖書資料, 如:泰文及外文的書籍、報紙、和圖片,而位於皇 宮內的密支蘭納圖書館則典藏珍善本資料,如篆刻 的碑文、手稿、受贈的圖書資料(National Library of Thailand, n.d.),以及成套的佛教經典(สํานักหอสมุด แหงชาติ, n.d.)。自此,兩所皇家圖書館開始發展了 各自的館藏特色。1932 年 5 月,根據泰國文化部 (กระทรวงวัฒนธรรม, Ministry of Culture)文藝司 (กรมศิลปากร, the Fine Arts Department)公布的法 令,密支蘭吳圖書館及密支蘭納圖書館成為泰國國 家圖書館,自此泰國國家圖書館交由泰國文化部文 藝司管轄(National Library of Thailand, n.d.)。

1950 年代以前,泰國圖書館事業中的五大類型圖 書館都已出現,包括國家圖書館、大學圖書館、學 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都已具雛形,而在更早以前

(9)

的寺廟藏經閣及皇家圖書館,則可視為專門圖書館 的前身。在此時期,國家教育計畫中的圖書資訊學 的教育亦從師範院校裡開始實施。換言之,在西方 勢力大量進入泰國前,各類型圖書館已經在泰國各 地萌芽,但仍停留在「典藏」的階段,尚未與圖書 館「利用」有更進一步的接觸。

1950 至 1980 年代─現代化時期

1950 年代泰國開始與西方國家進行貿易,現代化 的圖書館才開始出現在泰國境內。1952 年,縣市級 的 公 共 圖 書 館由 泰 國 內 政 部(กระทรวงมหําดไทย, Ministry of Interior)設立,經費由教育部核撥。此時, 公共圖書館共分為省立公共圖書館、縣市立公共圖書 館及農村地區的圖書巡迴車(Lerdsuriyakul, 1999)。 除了西化促進了泰國政府設立圖書館外,另外一 個值得注意的是影響圖書館發展的是外來的援助 計畫。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後,泰國也 像其他國家一樣受了戰爭的侵襲,極需外援的介入 與協調。在數個外援的計畫中,傅爾布萊特計畫 (Fulbright Program,1951-1952)與圖書館最為相 關,因為它包括了圖書館學的教育與訓練。這個計 畫補助泰國圖書館館員到美國進修,也支持美國教 師到泰國來開設短期的訓練課程計畫。美國教師來 泰開設為期六個月的進修課程,包含六門課,分別 是:圖書館資訊服務(Introduction Information on Library Services)、分類與編目(Classification and Cataloging)、參考服務(Reference Services)、圖書

選擇(Book Selection)、進階分類與編目(Advanced

Classification and Cataloging)與圖書館管理(Library Administration)。另一個援助圖書館硬體設備的計 畫是 1954 年 USAID(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和 USOM(United States

Operations Mission),出資給詩納卡寧威洛大學圖書

館(สํานักหอสมุดกลาง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ศรีนครินทรวิโรฒ, the Library of Srinakharinwirot University)建造一棟 圖書館大樓,該圖書館在當時被視為極現代化的圖 書館大樓(Wareesa-ard, 2004)。1965 年,亞洲基金 會(Asian Funds)為學校圖書館的改善工作撥了一 部分基金,用以改善學校圖書館,計畫由泰國圖書 館學會(Thai Library Association, TLA)根據 Knapp 學校圖書館計畫(一項美國的示範計畫)修改而來。 計畫內容是由教育部選擇一些學校圖書館,改善為 模範圖書館,目的是為泰國的學校圖書館建立標 準、調查並解決圖書館管理的問題,以及在未來建 立更多模範學校圖書館(Boonyakanchana, 1991;李 濱,2001)。 在學校圖書館方面,1956 年,泰國政府設立圖書 館部門,負責學校圖書館創辦、監督和指導。1958 年,地區教育發展五年規畫(1958-1962)開始實施, 改善當時的教育單位和學校圖書館(Boonyakanchana, 1991)。而在 1962 年,教育部成立學校圖書館委員 會,與泰國圖書館學會合作,舉辦圖書教師的在職 培訓。此時還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以 下簡稱「UNESCO」)的圖書館管理專家葛方(Morris A Gelfand)博士專程來到泰國,協助泰國的學校圖 書館。1968 年,學校圖書館的標準分為小學圖書館 標準和中學圖學圖書館標準兩個級別,對於每個級 別圖書館的大小、設備、圖書、期刊,以及人力資 源的基本數量都作了規定。這是泰國最早的圖書館 標準,在新版2009 年的學校圖書館的標準裡,合併 了小學及中學的圖書館標準,詳細說明了館長、館 員、讀者及設備的標準及評核方式。1972 年到 1976 年的泰國第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計畫的教育類圖書 館發展中,教育部向學校指派了以下的工作:(1) 增加大量的學校圖書館;(2)每個學校要為圖書館 提供兩間教室大小的地方以放置足夠的圖書館相關 設備(李濱,2001)。 圖書資訊學教育在這段期間也有了舉足輕重的發 展。泰國圖書館學會在泰國進行了一系列圖書館學 在職培訓課程後,於朱拉隆功大學文學院開設了圖 書館學認證課程,當時是1955 年,雖然一開始開設 的是認證課程,但是在四年後,朱拉隆功大學正式 授予圖書館學文學學士的學位(Siriwongworawat, n.d.)。1964 年,法政大學開辦了圖書館學學士學位, 朱拉隆功大學開設了碩士學位課程,課程中還包括 了「圖書館自動化」。這堂課是由華裔圖書館學者李 華偉於1968 到 1975 年派駐泰國亞洲理工學院(As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時,應邀到朱拉隆功大學講 授的課程,這在亞洲還是最早開設的圖書館自動化 課程(汪雁秋,1999)。1964 至 1967 年間在國家

(10)

經濟計畫裡,為了促進國家的經濟及社會發展,成 立了三所區域大學,分別是位於北部的清邁大學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เชียงใหม, Chiang Mai University)、東 北部的孔敬大學(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ขอนแกน, KhonKaen University)和位於南部的宋卡王子大學(มหาวิทยา ลัยสงขลานครินทร,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這 三間大學的成立,不僅促進了高等教育的地方發 展,也帶動了圖書資訊學教育在地方上的發展。以 泰北地區的清邁大學為例,於既有圖書館學系大學 部的基礎上,在1990 年時提供了圖書館學碩士學位。 1970 年代,已有五所大學提供圖書館學學士學 位,包括朱拉隆功大學於1959 年開始授予、法政大 學於 1964 年、清邁大學於 1967 年、蘭開亨大學 (Ramkhamhang University)於 1971 年及詩納卡寧 威洛大學帕拉桑敏校區(Srinakharinwirot University, Prasarnmit campus)於 1967 年開始授予圖書館學學 士學位。清邁大學不僅是唯一位於非曼谷地區的圖 書資訊教育提供單位,也是泰北地區的第一所圖書 資訊學教育單位。1980 年代結束前,所有的師範院 校皆提供圖書館學課程(Siriwongworawat, n.d.)。 2003 年由孔敬大學提供資訊科學博士學位。在 1973 年時,泰國政府已賦予公共圖書館教育的任務。下 令將公共圖書館升級為基礎教育部(現稱「基礎教 育委員會」)成人教育組(Adult Education Divis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Department)的一個教育單位,並 具有提供非正式教育服務給一般大眾、倡導閱讀及 學習習慣、提供大眾即時的資訊及知識、對民眾宣 導及提出知識性意見、推廣及傳播文化、鼓勵民眾 善用休閒時間的功能(Lerdsuriyakul, 1999)。1979 年,非正規教育部(the Department of Non-Formal Education,現稱「非正規教育委員會」)成立,省 立公共圖書館轉移至非正規教育部,各省的非正規 教育部即依照1986 年通過的公共圖書館條例,依 法執行更多、更有效率、更符合當地需求的圖書館 活動。 除了前述的西化影響與外援計畫,泰國亦不乏以會 員的身分參與的國際交流活動。1961 年,泰國圖書 館學會加入 IFLA,1974 年開始,泰國圖書館學會 為東南亞圖書館館員大會(Conference of Southeast Asian Librarians, CONSAL)的會員。泰國圖書館學

會融入國際色彩,將全國各地的圖書館事業與活動 與國際接軌。 1965 年,國家型圖書館發展計畫裡有一整套圖書 館標準,為了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計畫整合,還包 括圖書館學教育標準。但當時因缺乏中央協調機 制,該計畫遂無法囊括在國家發展計畫裡。然而, 圖書館計畫及相關標準已被部分圖書館及學校圖書 館所採納(Siriwongworawat, n.d.)。 1974 年的一項統計中,泰國圖書館學系大學部學 生總人數為267 名,碩士研究生有 98 名。據 UNESCO 專家葛方博士的報告,泰國將任用國內數千名圖書 館員,單以每一所學校圖書館置一名館員為例,就 有近2 萬 5 千名之多。然根據 1972 年的一項調查, 針對朱拉隆功大學 1955-1970 間畢業生就業狀況統 計顯示,極少數的畢業生參與公共圖書館工作,致 當 時 的 公 共 圖 書 館 極 缺 乏 有 資 格 的 專 業 人 員 (Ambhanwong, 1974)。當時的公共圖書館分屬在成 人教育局、社會與成人教育處、及教育部監督之下 並不理想,因為缺乏受過訓練的館員。圖書館館員 是公務員中地位最低者,所有的藏書與雜誌也都是 過時的或不適用的。圖書館預算短少,實不足使公 共圖書館達到教育部所希望的標準(Dhutiyabhodhi, 1975)。國家圖書館在這個時期,除了在 1962 年核 撥預算擴建位於曼谷的總館以外,同時也不斷地在 各國各地設立分館,終於在1978 年成立泰北地區第 一所國家圖書館南奔(ลําพูน, Lumphun)分館。 1950 至 1980 年代的圖書館事業,西化帶來了國 際交流,也加速了泰國的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學校 圖書館標準是在泰國施行最早的圖書館標準。在這 段期間,圖書資訊學的畢業生進入職場,圖書館專 業的人力資源得以分析,也反應出當時圖書資訊學 系畢業生的就業環境概況,統計結果也指出當時公 共圖書館人力的缺乏與其館員地位的低落。

1980 年代至今─政策化時期

泰國圖書館學者 Siriwongworawat(n.d.)針對 1980 年代影響泰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事件,其中 政 府 在 1988 年 設 立 泰 國 國 家 資 訊 系 統 (ระบบสารสนเทศแหงชาติ, 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其影響的範圍擴及國際書目控制,目的

(11)

在改善國家書目品質以符合國際標準,和便於不同 國家之間的書目交換(วรพจนนวลสกุล, n.d.)。除此 之外,在圖書資訊學教育裡,圖書館學的發展已進 入到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的領域。另外,全國各 地設立國家圖書館的同時,包括已成立的國家圖 書館南奔分館,隨後在1989 年設立泰國國家圖書 館清邁分館(หอสมุดแหงชาติรัชมังคลาภิเษกเชียงใหม, Ratchamangkhalaphisek National Library Branch, Chang Mai province),清邁分館是泰北的最重要的國家圖 書館,也是後來僅存於泰北地區的國家圖書館,為 泰北史籍文獻的國家級典藏中心。

依照 1999 年的泰國《國家教育法案》(National

Education Act)及 2002 年的《政府組織重組法案》 (Bureaucratic Reform Bill),主要的行政改革在於 將大學事務部(the Ministry of University Affairs) 及國家教育委員會辦公室(the office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Commission)二個機關整併入單一的教育 部裡,經過此大規模的行政組織改革,大學圖書館 的管轄單位為教育部底下的一級單位高等教育委員 會(Office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Commission)。

基礎教育部(現稱「基礎教育委員會」)在 1982 至1986 年間實施了一項全國性的計畫,每年有 120 所國民中學,四年共計480 所學校參與。在這項計 畫中,學校圖書館得到了兩方面的支援:(1)每年 為120 所學校提供價值為 200 萬泰銖的圖書(主要 的參考書和教師手冊);(2)每年為 120 所學校的圖 書館員舉辦在職訓練。1986 年全國約有 31,250 所學

校,國民基礎教育辦公室(The Office of the National Primary Education)為全國各小學圖書館提供一筆預 算,將七到十個學校組成聯盟,聯盟中輪流使用一 批圖書,使每個學校的學生都能有機會閱讀到這些 圖書。這是一個持續五個財政年度的計畫,每個省 都奉命參與這項計畫(Boonyakanchana, 1991;李 濱,2001)。 除了館藏和人力方面,學校圖書館的增設在1986 年後,也得到政府的政策推動。當時,每個省要求 每個學校要設立一個圖書館,提供知識、促進學生 和社會人士閱讀、教師在學習和教學活動中也能得 到充分的利用,並且希望為全國每一個圖書館提供 足夠的圖書、資料、輔助教學材料和學生自學的設 備。1987 年,正規教育部(現稱為「基礎教育委員 會」)支持中學圖書館注重用現實的學術資源促進學 校圖書館的學生服務。在第六國家經濟發展計畫中 (1987-1991),有一項為38 個省的貧困農村地區擴 大接受初中教育的機會。提出來這些小型的學校圖 書館中,向公眾傳授知識,改進圖書館,也讓學生 們可以為他們的家長借書(李濱,2001)。除此之外, 教 育 委 員 會 提 出 國 家 教 育 標 準 、 拉 瑪 九 世 提 出 e-school 計畫,以及 2003 年的一縣市一實驗中學計 畫等等,2004-2006 年間每個實驗中學獲得 500 萬泰 銖以推動發展圖書館、實驗室、電腦,及學習教材, 以輔助教育與學習(Tanapollerd, 2008)。 1990 年代早期,政府及大學本身資金的大量挹 注,使得泰國的大學圖書館快速增加。泰國將大學 圖書館分為公立大學圖書館、皇家大學圖書館、科 技大學圖書館、私立高等教育機構圖書館、特殊國 立大學圖書館,以及公辦民營大學圖書館六大類。 在1990 年代末期,大學圖書館漸漸開始以聯盟方式 合作,如PULINET、THAILINET-M、ThaiLIS,以 及Journal Link(Wareesa-ard, 2004)。

PULINET(The Provincial University Library Network)

是1986 年由清邁大學所帶領的公立大學圖書館圖書

館聯盟,目的是在同一省中的公立大學圖書館建立聯

合目錄及資源共享的網路。因為PULINET 的成功,

使泰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圖書館發展委員會在 1993 年成立 THAILINET-M(Thai Library Network

Metropolitan),成員是曼谷地區的公立大學。1997 年

泰國金融風暴造成公立大學圖書館經費縮減,大學事

務局將PULINET 和 THAILINET-M 合併為 ThaiLIS,

企圖促成全國的公立大學圖書館的合作,使會員能 夠從單一介面檢索每個會員圖書館的光碟資料庫和 其他資源,仍延用至今。Journal Link 是 1998 由朱 拉隆功大學理學院所創立的期刊聯合目錄,後交由 泰國科技部下的TIAC(Technical Information Access Centre)繼續經營(Wareesa-ard, 2004)。 1992 年,半正規教育司修訂公共圖書館條例,指 出公共圖書館應為社區資訊中心、提供學習資源、 舉辦活動,並建立學習網絡,並將公共圖書館依規 模大小分為三種類型,大型、中型,以及小型公共 圖書館:(1)大型公共圖書館,當時全國共分為 73

(12)

省,每個省份皆有省級的公共圖書館,隸屬於省級

的非正規教育處管轄,並提供空中大學教材12,其

中三間公共圖書館由皇家設立;(2)中型公共圖書 館,泰國皇室詩琳通公主設立的公主千歲公共圖書 館(Chalermrajagumari Public Libraries),負責溝通

地方人民、政府及私人單位,當時全國共有79 間; (3)小型公共圖書館,縣市、鄉鎮立公共圖書館, 屬於省內的圖書館單位網絡,686 所縣市立公共圖 書館,鄉鎮立公共圖書館共 50 間(Nimsomboon, 2003)。西元1980 到 2000 年公共圖書館在這段期間 蓬勃發展,政府的政策間接表達了政府對圖書館的 重視,當時全國每個縣市裡幾乎在這20 年間都成立 了公共圖書館,服務全國人民。 相較於其他東南亞國家,泰國的圖書館事業發展 較早且也較為先進(Le, 1994)。IFLA 將亞洲及太平 洋洲的區域辦公室移至泰國,並讓泰國在1999 年舉 辦了全世界的圖書館大型會議──IFLA 年會,這說 明了泰國當時圖書館事業顯著的進步,國家經濟社 會水準也足以承辦這樣的一個圖書館盛會,對於泰 國圖書館事業邁入 21 世紀給予一個強而有力的保 證。2011 年泰國的首都曼谷,提出了多元計畫,包 括特別強調年輕人和非主流族群,及大眾的閱讀發 展,因而被選為2013 年的「世界圖書之都」,參與 評 選 的 單 位 包 括 國 際 出 版 商 協 會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Associations, IPA-UIE)、國際書商聯盟 (International Booksellers Federation, IBF)、IFLA 及 UNESCO(UNESCOPRESS, 2011)。這個獎項雖然 沒有實質的獎金,但是它可以讓得獎的城市發想出 更多關於圖書和閱讀的活動與計畫。 由歷史文獻法可看出泰國圖書館事業劃分為初始 化、現代化、及政策化三個時期,研究者將各時期 重點整理如表2: 表2 泰國圖書館事業重點整理 1950 年代以前─初始化時期 13 至 19 世紀,大部分的圖書館僅存在於寺廟或皇室中。 1345 年,蘭開亨大帝的孫子立泰王所著的「三界論」,是泰國極為重要 的宗教文學作品。 1832 到 1849 年,拉瑪三世下令整修臥佛寺,使其成為泰國第一所公共 圖書館。 1916 年,泰國教育部在曼谷成立了三間公共閱讀室,亦被視為是泰國 公共圖書館的開始。 1905 年,成立的國家圖書館─密支蘭納圖書館。 1950 至 1980 年代─現代化時期 1952 年,縣市級的公共圖書館由泰國內政部設立,經費由教育部核撥。 1951 至 1952 年,傅爾布萊特計畫(Fulbright program)提供了圖書館 學的教育與訓練。 1954 年,USAID 和 USOM,出資給詩納卡寧威洛大學圖書館建造一棟 圖書館大樓。 1955 年,朱拉隆功大學文學院開設了圖書館學認證課程。 1956 年,泰國政府設立圖書館部門,負責學校圖書館創辦、監督和 指導。 1961 年,泰國圖書館學會加入 IFLA。 1962 年,教育部成立學校圖書館委員會,與泰國圖書館學會合作,舉 辦圖書教師的在職培訓。 1964 至 1967 年,在國家經濟計畫裡,成立了三所區域大學,包括泰北 的清邁大學。 1965 年,亞洲基金會(Asian Funds)出資協助改善學校圖書館。 1968 年,公布小學圖書館標準和中學圖學圖書館標準。 1950 至 1980 年代─現代化時期 1972 年至 1976 年,泰國第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計畫中,教育部計畫增 加大量的學校圖書館。 1970 年,泰國國內有五所大學提供圖書館學學士學位。 1974 年,泰國圖書館學會為東南亞圖書館館員大會(CONSAL)的 會員。

(13)

表2 泰國圖書館事業重點整理(續)

1980 年代至今─政策化時期 1986 年,清邁大學帶領公立大學圖書館圖書館聯盟 PULINET。 1993 年泰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圖書館發展委員會成立 THAILINET-M。

1997 年,泰國大學事務局將 PULINET 和 THAILINET-M 合併為 ThaiLIS。 1988 年,設立泰國國家資訊系統。 1989 年,設立泰國國家圖書館清邁分館。 1982 至 1986 年,基礎教育部為全國 480 所學校圖書館提供每年 200 萬 泰銖的圖書,並舉辦在職訓練。 1992 年,半正規教育司修訂公共圖書館條例。 1998 年,朱拉隆功大學理學院所創立的期刊聯合目錄 Journal Link。 1999 年,泰國舉辦 IFLA 年會。 1999 年,實行教育改革及 2002 年的政府組織重組法案,使泰國各類型 圖書館獲得整併。 2003 年,由孔敬大學提供資訊科學博士學位。 2011 年,泰國的首都曼谷,被選為 2013 年的「世界圖書之都」。 經過 2002 年的政府組織重組法案的整併,與 1999 年後的教育改革,21 世紀裡的泰國國家政府 分成 20 個一級單位,同時也重整了圖書館事業的 行政隸屬。 圖2 中,泰國國家圖書館任務是典藏國家文獻資 料,歸到泰國文化部文藝司管轄,而大學圖書館、 學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歸到教育部。泰國教育部 依教育程度分等五個次級部門,其中常任祕書處掌 管非正規教育委員會(舊稱「非正規教育部」),而 非正規教育委員會利用全國各省立、縣市立公共圖 書館與遠距教學來推動終生學習,並賦予「準備資 訊與通訊網路、教育廣播、電視站台、地方電台、 科學中心、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社區學習中心和 其他學習資源的使用優點,目的是為了推廣學習, 並持續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質」的任務,目標是塑造 一個學習型社會;泰國的基礎教育委員會包括學齡 前教育、小學教育與中學教育,學校圖書館的服務 範圍從小學到中學12 年的時間,皆需有學有專精的 學校圖書館員或圖書教師來支援,大學圖書館隸屬 於高等教育委員會管轄;而專門圖書館行政上亦由 母機構管轄,由泰國圖書館學會輔導支援。 圖2 泰國五大類型圖書館行政隸屬圖

(14)

21 世紀的泰國圖書館事業在政府組織重組後,各 類型圖書館有了所屬的管轄單位,各自發展,也互 相影響。現今的泰北圖書館單位受所屬機關管轄, 也在當地政府及母機構的需求下設立、逐年成長。 泰國國家圖書館隸屬於泰國文化部文藝司管轄, 泰北地區僅清邁分館一所。泰北地區原來還有一所 國家圖書館南奔分館,現已因財源不足而關閉。泰 國國家圖書館清邁分館位於清邁省清邁市中心,是 由政府及民間出資建造完成,於西元1989 年開放給 民眾使用。訪談結果得知,泰國國家圖書館清邁分 館館藏具有國家典藏與服務大眾的任務,包括一般 圖書、童書、盲人點字書、珍善本書,以及清邁大 學學位論文電子檔等等,另外,泰國國家圖書館清 邁分館的服務對象是「每個人」。泰國國家圖書館清 邁分館的館員,每年約有七次到偏遠地區的中小學 舉辦圖書館活動,包括手指木偶秀、兒童遊戲、以 及閱讀推廣活動。目前,泰國國家圖書館清邁分館 以國內的單向交流活動為主。最後,泰國國家圖書 館清邁分館盼藝術司能增加預算使圖書館的服務滿 足每位讀者的需求。 由泰北地區 20 所大學的圖書館名稱來看(附錄 2),僅八所圖書館採用「圖書館」來為圖書館命名, 餘12 所圖書館名稱中皆加入「教學資源」、「圖書館 資源及教學媒體」,與「教學資源及資訊科技」為名, 推測以非圖書館命名的學校,是與校中其他教學支 援單位配合教學活動所致。而純以圖書館為名的大 學圖書館,則多為規模較大的綜合性大學。另外, 有 20 所大學中有七所大學曾與臺灣師範大學締結 姐妹校,由此可知臺灣及泰北亦有學術交流活動。 並且,由研究結果得知,清邁大學可視為泰北地區 的大學圖書館中心。 學校圖書館由教育部基礎教育委員會管轄。泰北 地區不若泰中在 1990 年代八成以上的學校即設有 圖書館,雖然各級學校依學校圖書館標準亦設有圖 書館,但仍有規模大小的不同。大多數的中學,都 有一間圖書室,面積約兩間教室,每週每班有兩至 三次的圖書館時間。 公共圖書館由教育部常任祕書委員會下的非正規 教育委員會管轄。教育部2009 年地理、經濟、政治

及社會資料的統計(Ministry of Education, Thailand, 2009),依大型、中型、小型的分類,全國共有 75 間大型的省立圖書館、54 間中型的皇家公主公共圖 書館、及694 間小型的縣市級圖書館。以研究者實 地走訪的幾間泰北的公共圖書館,在節日活動時, 會有圖書巡迴車服務來支援。經由觀察的結果推測 省立公共圖書館具有雷同的建築設計與格局,皆備 有電腦與網路,一般民眾皆可使用。泰北地區五大 類型圖書館觀察的結果,發現泰國國家圖書館清邁 分館的館藏及服務對象與公共圖書館有重疊之處; 大學圖書館的圖書館服務中,融入了在地文化,以 不同的色彩區分不同的閱覽區,以及提供讀者席地 而坐的閱覽需求;學校圖書館與校內課程結合,每 週安排兩至三次到圖書館查找作業或使用館藏;公 共圖書館多典藏有空中大學的教科書,另外,三所 省立公共圖書館外觀上具有一致的建築格局;研究 者所觀察的兩所專門圖書館在泰北地區極具代表 性,清邁大學泰北資訊中心以數位化典藏泰北當地 館藏、清邁大學醫學圖書館居泰北地區醫學學術資 源領導地位。由此可知,泰北地區雖距離泰國中部 的首都800 公里,圖書館不若泰中豐富,然而各類 型圖書館仍持續穩定發展。 泰國圖書館事業的明顯改變,始於1950 年代泰 國為西方文化打開門戶的時候。當時西方世界的圖 書館學已經發展到一個階段。參與過泰國圖書館從 業人員及教學工作人員的外國援助計畫有:亞洲協 會(The Asia Foundation)、傅爾布萊特計畫(The Fulbright Program)、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 )、 UNESCO 、 可 倫 坡 計 畫 ( Colombo Plan),以及英國圖書館學會等單位。在這些計畫下 已有數以百計的泰國學者在外國完成了圖書館學專 門教育(Sangchai, 1971; Ambhanwong, 1974)。透過 這些國際上的學術交流,使泰國的圖書資訊學教育 與圖書館實務工作上,拓展了新的面向。

泰北圖書館事業發展之歷史

泰北地區在歷史上經過奠定泰國歷史文化基礎的 素可泰王國,及中部泰族屢屢無法攻克、而晚了素 可泰王國300 多年歸化泰中的蘭納王國,更因為鄰 近中國和印度的緣故,文化多元、佛教盛行,貝葉 經、碑文等紀錄,收藏於當時的藏經閣中,用於典

(15)

藏佛學經典與講學。泰北圖書館事業始於寺廟裡的 藏經閣,也是泰國圖書館事業的開始。換言之,泰 國圖書館事業始於泰北,而泰北的圖書館事業始於 寺廟的藏經閣。 素可泰王國末期藏經閣沒落的原因,第一是政權 交替,乏人悉心照料;第二是因當時政府設立學校, 人們不需再到寺廟中求學,藏經閣的重要性也隨之 降低;第三印刷術取代了傳統雕刻的貝葉經,加速 了現代化圖書的產生;第四,西方文化進入泰國社 會。雖然現在藏經閣已看似沒有藏書及講學的功用 (จินดาจิตเพียร, 1993),然而泰國是一個寺廟林立的 國家,可以從全國寺廟的數量與素可泰王國開始寺 廟對人民生活的影響,來推知藏經閣在當時社會中 的重要性。 泰北原有兩所國家圖書館,南奔分館原址位於清 邁,是當地一所學校所提供的場地,但後來於1955 年關閉。後來,南奔省的南奔廟(วัดพระธําตหุริภุญชัย,

Wat Phradha Haripunchai)提供了絲禪帕大樓(Srichampa building),1978 年國家圖書館南奔分館正式開館。 然而,據泰國國家圖書館清邁分館館員告知,目前 南奔分館已因經費及人力不足已不再提供使用。 1988 年,為了祝賀拉瑪九世領導而來的泰國盛世, 泰國政府和民間合力建造了泰國國家圖書館清邁分 館。建築本體為兩層樓,樓地板面積共 3,300 平方 公里,而其建築設計則套用了泰北的傳統蘭納式房 屋的特色,於1989 年正式開放使用。現在,國家圖 書館清邁分館是僅存於泰北地區的國家圖書館分 館,身負為泰北史籍文獻典藏的重任(Siriwongworawat, 2000)。 1964 至 1967 年間在國家經濟計畫裡,為了促進 國家的經濟及社會發展,成立了三所區域大學,其 中唯一一所位於泰北地區的是清邁大學,由拉瑪九 世特許而成立於1964 年。清邁大學不僅是泰北第一 所高等教育院校,也是全國第一所省立大學(Chiang Mai University, 2009)。1967 年,清邁大學設立圖書 館學學士學位,一直到1990 年才設立碩士學位。清 邁大學不僅是泰北最古老的大學,也是泰國國內具 高研究質量的綜合性大學,在1980 年代帶領泰國國 內大學圖書館成立PULINET,是現在泰國學術資源 整合的 ThaiLIS 的前身。清邁大學可視為泰北地區 大學圖書館的中心。泰北地區的公共圖書館和學校 圖書館,多由政府的政策和計畫所設立。Le(1994) 曾指出,泰國的公共圖書館始於1940 年代,他們的 發展是緩慢的,因為直到1990 年代,全國僅 300 間 公共圖書館,且大都集中在曼谷地區。1950 年代末 期,依循著當時的教育計畫改善學校圖書館,1960 年 代有泰國圖書館學會的在職培訓和 UNESCO 葛方博 士來泰促進學校圖書館的發展,並且在1968 年,泰國 政府頒布了小學及中學圖書館標準。到了1980 年代, 政府實施了全國性的學校圖書館改善計畫,包括增 加館藏和館員訓練,使泰北的學校圖書館也受惠。

泰北地區圖書資訊學教育概況

全國有 13 所大學提供圖書資訊學學士及碩士學 位,泰北有兩所。泰國提供圖書資訊學教育的學校 多集中在中部的曼谷地區,然而,泰北地區提供圖 書資訊學教育的高等院校,只有清邁大學及素可泰 空中大學,皆設有學士及碩士課程,另外,泰北尚 有五所皇家大學,目的在於培育學校圖書館的人 才。泰國的教育中有許多實務操作的課程,尤其是 理論與實務並重的圖書資訊學系,多與鄰近的社區 或學校舉辦相關的活動,除了清邁大學圖書資訊學 系的學生到國家圖館清邁分館實習,尚有東北地區 的孔敬大學與瑪哈沙拉堪大學、中部的詩納卡琳威 洛大學等大學的圖書資訊學系學生到鄰近地區進行 的圖書巡迴服務(Cheunwattana, 2003)。

泰國圖書館學會是政府的圖書資訊代表單位

泰國圖書館學會Thailand Library Association,簡

稱TLA,是泰國唯一的國立圖書館組織。在國內, TLA 持續每年開設圖書館專業培訓課程、每年定期 舉辦的圖書館週(Library Week)對民眾推廣閱讀、 公開表揚對圖書館有貢獻的個人及團體、舉辦泰國 圖書館年會並協調、監督及設立全國的各級圖書 館、制定、修訂,及公布圖書館相關法規及標準及 準則、參與國際組織,如全球的 IFLA 及東南亞為 主的 CONSAL、NLDC-SEA,及 NLG-SEA。因為 這些貢獻與活動,TLA 被泰國視為政府的圖書資訊 代表單位。 自1961 年開始,TLA 即為 IFLA 的會員。在 1989 年四月的IFLA 會議中決議,將 IFLA 亞洲與太平洋

(16)

洲區域辦公室(Regional Office for Asia and Oceania, 以下簡稱RARO)移到曼谷,可看出泰國在圖書館 事業上發展的潛力。TLA 為東南亞圖書館館員大會 的會員,先後在1978 年及 1993 年主辦了東南亞圖 書館館員大會,並在1999 年,TLA 則在曼谷舉辦 了第65 屆國際圖書館聯盟年度會議。1978 年,由 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五個國家 的國家圖書館成立東南亞國立圖書館文獻中心,透 過合作協定,交換、互借、複印各國的文獻,及國 家書目的編製和使用。後來因各國圖書館行政制度 稍有變革,東南亞國立圖書館文獻中心遂轉變為 「 東 南 亞 國 家 圖 書 館 集 團 (National Libraries Group-Southeast Asia, NLG-SEA)」,其中一個重要 目標為增進東南亞地區國家圖書館的合作,並使這 種合作關係正式化持續下去(曾淑賢,1995)。

結論

經由以上的研究結果,泰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歷 史可追溯自泰北的素可泰王國,而泰北的圖書館肇 始於寺廟中的藏經閣。此外,泰北圖書館現況中, 各類型圖書館不若泰中豐富,說明如後:

泰國圖書館事業始於泰北

泰北地區位於奠定泰國歷史文化基礎的素可泰王 國及蘭納王國的泰國北部區域,因為鄰近中國和印 度文明的緣故,文化多元、佛教盛行,貝葉經、碑 文等紀錄收藏於當時的藏經閣中,用於典藏佛學經 典與講學。泰北圖書館事業始於寺廟裡的藏經閣, 也是泰國圖書館事業的開始。換言之,泰國圖書館 事業始於泰北,而泰北的圖書館事業始於寺廟的藏 經閣。泰國國家圖書館清邁分館建築設計則套用了 泰北的傳統蘭納式房屋的特色,於1989 年正式開放 使用。現在,國家圖書館清邁分館是僅存於泰北地 區的國家圖書館分館,身負為泰北文獻史料典藏的 重責大任。 透過國家經濟計畫,清邁大學成立於1964 年,不 僅是泰北第一所高等教育院校,也是全國第一所省 立大學。1967 年,清邁大學設立圖書館學學士學 位,一直到1990 年才設立碩士學位。清邁大學不僅 是泰北最古老的大學、也是泰國國內具高研究質量 的綜合性大學,在1980 年代帶領泰國國內大學圖書 館成立 PULINET,是現在泰國學術資源整合的 ThaiLIS 的前身。因此,清邁大學可視為泰北地區大 學圖書館的中心,在全國大學圖書館中亦居於領導 地位。

泰北各類型圖書館不若泰中豐富

從泰北圖書館事業現況中得知,國家圖書館隸屬 於泰國文化部文藝司管轄,泰北地區僅清邁分館一 所。泰北地區原來還有一所國家圖書館南奔分館, 現已因財源不足而關閉。泰國國家圖書館清邁分館 位於清邁省清邁市中心,是由政府及民間出資建造 完成,於西元1989 年開放給民眾使用。然而,國家 圖書館清邁分館的館藏及服務對象均有公共圖書館 化的現象。 大學圖書館以清邁大學為中心發展,學校圖書館 由教育部基礎教育委員會管轄。泰北地區不若泰中 在1990 年代八成以上的學校即設有圖書館,雖然各 級學校依學校圖書館標準亦設有圖書館,但仍有規 模大小的差異。公共圖書館中,省立公共圖書館具 有相同格局的設定,推測為中央統一建設,且都館 藏有空中大學的教材,為社區學習及資訊中心。

致謝

由衷感謝指導教授吳美美教授耐心指導與支持、 學位考試委員黃鴻珠教授及邱銘心教授的細心教導 與建議,以及匿名審稿委員的寶貴意見,並為協助 本研究受訪的泰國學者、協助審閱翻譯的泰國友 人,以及提供論文閱讀建議的臺師大同學們,致上 謝意。

附註

[1] 原為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簡稱青輔會,民 國102 年改制為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簡稱青年署。

參考文獻

Ambhanwong, S.(1974)。泰國各學校圖書館學教育 實施狀況(謝佳倫譯)。教育資料科學月刊, 7(5/6),36-37,30。

(17)

【Ambhanwong, S. (1974). Taiguo ge xuexiao tushuguanxue jiaoyu shishi zhuangkuang (Jia-Lun Xie, Tran.). The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Media Science, 7(5/6), 36-37, 30.】

Babbie, E.(2009)。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The

basics of social research)(邱泯科等譯)。台北市:

雙葉。(原著出版年:2002)

【Babbie, E. (2009). The basics of social research (Min-Ke Qiu et al., Trans.). Taipei: Yehyeh Book.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2002)】

Boonyakanchana, C. (1991). Thailand. In J.E. Lowrie & M. Nagakura (Eds.), School librarie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2nd ed.) (pp. 293-301). London: The Scarecrow Press.

Chavalit, M. (1999). Libraries in Thailand: General scenario. Library Times International. 16(1), 1,16. Cheunwattana, A. (2003). Mobile and outreach library

services in Thailand.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19(1), 23-28.

Chiang Mai University. (2009). Our found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cmu.ac.th/about_eng.php? menu=50

Dhutiyabhodhi, U.(1975)。泰國圖書館現況(李木

蘭譯)。教育資料科學月刊,7(2/3),21-24。

【Dhutiyabhodhi, U. (1975). Taiguo tushuguan xiankuang (Mu-Lan Li, Trans.). The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Media Science, 7(2/3), 21-24.】

Flick, U. (2006).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Lodon: Sage.

Fontana, A., & Frey, J. H.(2007)。訪談:從結構式 問題到引導式話題。在經驗資料收集與分析的方 法(鄧津(N.K. Denzin)、林肯(Y.S. Lincoln)

主編,頁683-712)(定性研究,3)。重慶:重慶

大學。

【Fontana, A., & Frey, J. H. (2007). The interview: From structured questions to negotiated text. In Jingyan ziliao shouji yu fenxi de fangfa (N.K. Denzin & Y.S. Lincoln (Eds.), pp. 683-712) (Dingxingyanjiu, 3). Chongq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Le, B.P. (1994). Thailand. In W.A. Wiegand & D.G. Davis, Jr. (Eds.), Encyclopedia of library history (pp. 619-620). New York: Garland Pub.

Lerdsuriyakul, K. (1999, August). Public library in Thailan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5th IFLA Coouncil and General Conference, Bangkok, Thailand. Retrieved from http://archive.ifla.org/IV/ifla65/papers/106-79e. htm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ailand. (2009). Geographical,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data, 2009. Retrieved from http://www.en.moe.go.th/index.php?option=com _content&view=article&id=433&Itemid=96 National Library of Thailand. (n.d.). History. Retrived

from http://www.nlt.go.th/en_about.htm

Nimsomboon, N. (2003). The role of public library in Thailand as the learning center for rural communiti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kc.tsukuba.ac.jp/colloqium/ 030219a.pdf

Penth, H. (2000). A brief history of Lan Na. Chiang Mai: Silkworm Books.

Sangchai, S. (1971, January). The role of library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Thailan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Library Seminar on Southeast Asia, The Twenty-Eigh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Orientalists, Canberra, Australia.

(轉載自Ambhanwong, S.(1974)。泰國各學校圖

書館學教育實施狀況(謝佳倫譯)。教育資料科學

月刊,7(5/6),36-37。)

Siriwongworawat, S. (2000).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Thailand. [Bangkok]: National Library of Thailand, Fine Arts Dept.,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riwongworawat, S. (n.d.). LI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ailand: An overview. Retrieved from http://www. britishcouncil.org/es/indonesia-information-lisbench mark-speaker-suwakhon.pdf

Tanapollerd, S. (2008). Schools libraries in Thailand. Retrieved from http://www.tla.or.th/document/Schools %20Libraries%20in%20Thailand2.pdf

UNESCOPRESS. (2011, June 29). Bangkok designated world book capital 2013. Retrieved from http://www. unesco.org/new/en/media-services/single-view/news/ bangkok_designated_world_book_capital_2013/ Wareesa-ard, A. (2004). The role of academic libraries in

developing an automated library network in Thailand.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30(6), 502-506.

數據

表 2  泰國圖書館事業重點整理(續)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eveloping a signal logic to protect pedestrian who is crossing an intersection is the first purpose of this study.. In addition,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reduce delay of

Developing a signal logic to protect pedestrian who is crossing an intersection is the first purpose of this study.. In addition,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reduce delay of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study i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orrelative between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job satisfaction for employees in the Irrigation Associations, by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