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當愛情有了智慧型手機之詮釋現象學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當愛情有了智慧型手機之詮釋現象學研究"

Copied!
16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鄔佩麗 博士. 當愛情有了智慧型手機之詮釋現象學研究. 研究生:林涵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一月.

(2) 誌謝詞 寫了論文之後,才知道謝誌的意義。原來,這一條路上,沒有您們的幫助, 我不可能克服所有的萬難。 首先,要感謝本論文的支柱,我的指導教授鄔佩麗老師、口試委員孫頌賢老 師,以及洪雅琴老師。感謝鄔老師願意在百忙之中,閱讀學生的論文,回覆信件, 給予學生具體的建議和方向,以及許多資源,此總能讓學生知道下一步應該怎麼 走。 謝謝孫老師對於依附主題之大力協助,在您開朗和鼓勵的信件裡,學生總是 被感動著,並擁有繼續往前走的力量。口試時,孫老師的循循善誘,幫助學生釐 清論文最大的困惑,誠摯感謝老師的溫暖與支持。 謝謝雅琴老師對本研究主題的關注、鼓勵和指導,讓學生理解研究之意義何 在,並以詮釋現象學的哲學觀,幫助學生抓取論文背後的概念化。您與學生一同 看見論文的龐雜和多重元素,對學生來說,是很深的同理,謝謝老師。 謝謝鄔老師的論文團隊,每個月一次的討論,以及在 Facebook 中的支持和分 享。你們的願意、鼓勵和建議,都是雕塑本論文的重要一刀。 謝謝小凡,總是聽我抱怨,並在你自己辛苦勞累的時,仍不忘給我鼓勵、刺 激和建議。因為我時常心中有太多想法與感受,你的傾聽和陪伴便格外重要。 謝謝我的二妹,謝謝你在我時常巴著你問一大堆小問題時,你仍然用一些話 語幫助我更加釐清研究動機、研究問題,以及幫助我思考研究結果,你真是如同 我的第二個指導教授阿!謝謝妳讓我有緣型塑這個主題。謝謝我的母親,假使沒有 您的刺激和督促,我想我不可能用這麼快速的腳步完成論文,也不可能從這麼大 的焦慮和挫折中,看見自己的能耐。謝謝我的父親,謝謝您總是堅定而溫和的, 一致給予我支持,並且願意讓我一而再的慢慢的寫。謝謝我未來的老公,因為有 你,你的支持、陪伴,涵容我的大哭,再繼續督促我,並不時給我具體建議,我 很榮幸,可以擁有一段這麼珍貴的愛情關係。謝謝我的小妹,因為我們倆總是嚷 i.

(3) 著要一起休學,讓我心中多了許多支持。 謝謝益欣,謝謝妳幫我修訂摘要,補足我語句不通順與英文能力的不足。謝 謝妳在我痛苦時,陪在我身邊,並且在口試時給我力量,讓我相信自己。 謝謝靜婷,謝謝你總是溫和一致的給我鼓勵、陪伴,具體的資訊和建議,甚 至幫助我建構研究結果。台北國有你,是學業、人際關係、愛情,以及婚姻的好 夥伴阿!謝謝乃連、璧君、思嘉,研究生之苦只有你們懂阿,謝謝你們與我在師大 日子的陪伴、歡笑、苦中作樂,以及口試時的大力協助。謝謝欣怡和阿強,你們 時不時的鼓勵和資源的提供。我真的很開心能在實習那一年認識你們,更別說不 時的可愛明信片了!謝謝嘉琳,你的論文、你的口試,甚至是你平常寫論文的生活, 都是我循規蹈矩的典範,再加上你平常給我的支持、鼓勵和信心,讓我相信我也 可以做得到,謝謝妳!謝謝力榛,不時能夠在 Facebook 遇見你,互相鼓勵和支持, 讓我感到不孤單。 謝謝育萱,謝謝您在我處於焦慮的幽谷時,幫我點一盞燈,讓我學會相信自 己,讓我知道我正在學習的事,並為自己產生希望感。謝謝禎慧和玲慧,沒有你 們在前面引領我,我還真是不知甚麼是心理師考試和論文阿! 謝謝小婷、阿炫、曹、洋、小白,以及愛倫,能定期和你們出遊和大吃,你 們對我的愛和直接的關心,把我從論文的苦拉出來,看看這世界其他值得我專注 的事物。 謝謝小黑,有小黑溫和而堅定的可以詢問,讓我知道行政流程該如何處理。 您就像是論文的關主般,每走一關,都有您的加持。謝謝瑩玲助教,每每看見您, 您都溫和的告訴我該如何做,並給我一些小秘訣,謝謝您。 謝謝 Facebook 的發明,讓我能夠和平常較少交集的朋友們,在每個早晨、每 個焦慮、每個不知所措,以及每個需要協助的時刻,能獲得他們的支持和鼓勵, 謝謝 Facebook 好友們。 謝謝師大,當初我拼了命想要進來,現在拼了命想要出去,然後在這裡逐漸 習慣你的紅磚頭、樹木,以及雅致的街道。謝謝妳讓我學會如何長大並當個大人。 ii.

(4) 最後,謝謝所有的研究參與者和您們的伴侶,您們的愛情故事是這本論文的 核心靈魂,因為您們的願意和敘說,讓我以及更多人能夠細緻的去了解,智慧型 手機在愛情關係中之意義。 也謝謝我自己,謝謝自己沒有真的在任何一刻脆弱、焦慮,或低落時放棄, 並努力尋找這階段的意義,相信未來的可能性和希望感,並試圖往外看看這世界。. iii.

(5) iv.

(6) 中文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了解智慧型手機對愛侶間的情感關係是否產生影響,且形 成何等關係。以期了解智慧型手機在愛情關係中之地位與意義。 本研究採孫頌賢(民 95)之成人依附特質量表篩選出五名研究參與者(四女, 一男) ,其中三名為焦慮/矛盾依附風格,另兩名為安全依附風格。在未知研究參 與者之愛情依附風格的狀態下,研究者訪談他/她們使用智慧型手機之愛情故事, 並試圖以詮釋現象學來了解其「愛情關係」和「智慧型手機」間之關係,以「置 身所在」來了解每位研究參與者在其「位置」中之愛情經驗。 本研究發現,智慧型手機在愛情關係中之地位與意義如下: 一、智慧型手機是促進彼此聯繫,亦徒增監控彼此之效果; 二、智慧型手機可提供伴侶多種溝通管道; 三、智慧型手機可增添愛情關係之話題與情趣;以及 四、在兩人約會時,使用智慧型手機會造成未使用者之不舒服的感受。 本研究針對上述研究結果作進一步之詮釋,認為智慧型手機或將促進伴侶連 結,抑或將增加監控之效果。其主要影響因素為兩人之「信任」以及「渴望確知 3W 之頻率」 。當信任較穩固且渴望確知 3W 訊息之頻率較低時,智慧型手機在愛 情關係中之意義,則為促進伴侶連結。當信任較不穩固且渴望確知 3W 訊息之頻 率較高時,智慧型手機在愛情關係中之意義,則為增加監控之效果。 根據上述發現,本研究最後針對心理治療之實務應用進行討論。不同依附風 格者在建立「信任」關係之能力和過程不同,此部分可藉由回溯研究參與者過去 與其主要照顧者之間的關係來試圖修復。另一方面, 「渴望確知 3W 之頻率」在心 理治療的立即操作上,可就外在行為來控制,降低因「關心」伴侶而演變為「監 控」伴侶之行為。 關鍵字:愛情關係、智慧型手機、詮釋現象學、成人依附特質量表、3W v.

(7) vi.

(8) A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study of the way to manage the romantic relationship by using smartphones Lin Han Abstract The author intends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using smartphon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vers by a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study. It is expected to expand the research of smartphones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 In this study, with the use of the 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Scale (Sun, 2006), the author invited five participants (female 4, male 1), three with anxiety-ambivalent attachment types and two with secure attachment types. Without knowing their romantic attachment types, the author interviewed all participants about the use of smartphones for their romantic relationship.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is presented as follows: 1. The smartphone might promote the intimacy between the lovers each other or result in the monitoring situation between them ; 2. The way to use smartphone provides the lovers with multi-ways to communicate each other ; 3. The smartphone is helpful to share with the other person and also make more fun in their relationship ; 4. When the lovers met each other, one of them using smartphone will result in the other’s bad feeling. It is assumed that the smartphones might be helpful to the linking with each vii.

(9) other or result in more monitoring situation, regarding to their trust to each other and the frequency of the eagerness for 3W issues. When they trust each other more and the frequency of the eagerness for 3W message is less, the smartphone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lovers to get close each other. Based on the findings above, the study also discussed possible applications in psychotherapy. Clients with different romantic attachment styles may have different interaction when it come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rust". Therefore, therapists can backtrack clients’ past experiences of the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primary caregivers to repair this kind of issue. On the other hand, the frequency of eagerness for 3W might be intervened by external behaviors to decrease the need for "caring" about the lover and evolve into "monitoring" the behavior.. Key words:romantic relationship, smartphone,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the 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Scale, 3W. viii.

(10) 目次 誌謝詞 ............................................................................................................................... i 中文摘要 .......................................................................................................................... v 英文摘要 ........................................................................................................................ vii 目次 ................................................................................................................................. ix 表次 ................................................................................................................................. xi 圖次 ............................................................................................................................... x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 ..................................................................................................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成人依附理論到愛情依附風格 .............................................................. 7. 第二節. 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之相關研究 ....................................................... 14. 第三節. 智慧型手機的時代 ................................................................................ 16. 第四節. 嫉妒、監控與信任:愛情關係與智慧型手機之關係 ........................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 31.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 3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37.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 41. 第五節. 現象學分析的可能判準 ........................................................................ 43. 第六節. 研究倫理 ................................................................................................ 44. 第四章 研究結果:研究參與者之經驗及初步詮釋 ................................................ 47 第一節. 圈圈之愛情故事 .................................................................................... 47 ix.

(11) 第二節. 小圓之愛情故事 .................................................................................... 62. 第三節. 米蘇之愛情故事 .................................................................................... 70. 第四節. 婷婷之愛情故事 .................................................................................... 78. 第五節. 小 a 之愛情故事 .................................................................................... 91. 第六節. 智慧型手機在愛情關係中之地位與意義 .......................................... 103. 第五章 綜合詮釋普遍結構 ...................................................................................... 107 第一節. 智慧型手機促進伴侶連結,抑或是增加監控 .................................. 107. 第二節. 約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未共同處於當下 ...........................................112. 第三節. 各種 App 在愛情關係中之位置 ..........................................................114. 第四節. 與成人依附理論對話 ...........................................................................11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21 第一節. 我們想要一直「在一起」 .................................................................. 121. 第二節. 反思與對話 .......................................................................................... 122. 第三節. 限制與建議 .......................................................................................... 125. 參考文獻 ...................................................................................................................... 129 中文部分 .............................................................................................................. 129 英文部分 .............................................................................................................. 132 附錄 .............................................................................................................................. 139 附錄一. 親密關係體驗量表 .............................................................................. 139. 附錄二. 研究工具使用同意書 .......................................................................... 143. 附錄三. 訪談大綱 .............................................................................................. 144. 附錄四. 研究邀請函 .......................................................................................... 145. 附錄五. 研究參與同意書 .................................................................................. 148. x.

(12) 表次 表 3-1-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 32. 表 3-2-1. 參與親密關係體驗量表網路版研究對象之基本資料一覽表 .................. 34. 表 3-2-2. 研究參與者關係基本資料 .......................................................................... 36. 表 3-2-3. 訪談時間與地點 .......................................................................................... 37. 表 3-3-1. 研究參與者之愛情依附風格分數 .............................................................. 39. 表 3-4-1. 資料分析編號表 .......................................................................................... 42. 表 3-4-2. 意義單元的拆解與改寫 .............................................................................. 42. xi.

(13) xii.

(14) 圖次 圖 2-1-1. 四種依附風格分類模式 ...............................................................................11. 圖 2-3-1. LINE 的獨家貼圖 ........................................................................................ 25. 圖 2-4-1. Facebook 的嫉妒反饋迴路圖示 .................................................................. 28. 圖 4-1-1. 圈圈愛情經驗結構圖示 .............................................................................. 61. 圖 4-2-1. 小圓愛情經驗結構圖示 .............................................................................. 70. 圖 4-3-1. 米蘇愛情經驗結構圖示 .............................................................................. 77. 圖 4-4-1. 婷婷愛情經驗結構圖示 .............................................................................. 90. 圖 4-5-1. 小 a 愛情經驗結構圖示 ............................................................................. 103. 圖 5-1-1. 焦慮與安全依附風格者在瀏覽伴侶 Facebook 動態之行為圖示 ............ 111. 圖 5-4-1. 研究參與者焦慮和逃避分數在四種依附風格分類模式之位置 .............119. xiii.

(15) xiv.

(16)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是一項新的領域,試圖以詮釋現象學來探索智慧型手機在愛情關係中 之地位與意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愛情有時甜如蜜,有時讓人恨入骨。從古至今,各領域的學者皆試圖理解愛 情之神祕,但卻無法獲得統一的解答。研究者也受愛情的獨特所吸引,且在諮商 專業實習時,觀察到許多來到諮商中心的大學生,大多困頓在愛情裡。在諮商歷 程中,當研究者進一步探索案主與其伴侶之間的愛情關係時,發現愛情關係與其 主要照顧者的關係是如此相似。因而,諮商目標也逐漸朝向處理案主的依附需求 議題。 在當前快速變遷的社會環境中,處處可見的是一個又一個低頭族,他/她們不 斷用手滑著手上的智慧型手機。此時時刻刻可以上網的時代,似乎正改變了人們 的生活方式。回顧文獻,有關智慧型手機的研究,大多將焦點置於智慧型手機的 成功因素(周子堯,民 101),或是網路對人際的影響(歐貞廷,民 93)。 Bowlby(1973)表示,個體在遭受壓力時,其依附系統會被刺激出最強的活 動效果,進而可評估其依附風格。因此,研究者試圖初步探索智慧型手機是否對 不同的愛情依附風格有不同的影響,並了解「智慧型手機」與「愛情關係」間之 關係。以下詳述本研究之研究脈絡與背景: 一、處處可見的低頭族:寂寞與親密 智慧型手機的出現,讓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出現一種新的相處方式。也就是 一方可能在使用智慧型手機,另一方未在使用。侯吉諒在 2012 年,以詩細膩的刻 畫,欲與低頭族對話,詢問到底手機螢幕與身旁的人,哪一個才是人們最渴望接 觸和建立深層關係的對象。. 1.

(17) 尤其是在重視親密的愛情關係裡,伴侶們肩並著肩,但「我最想要認識的你, 雖然就在我身邊,卻不斷盯著手機螢幕。」Turkle(2011)為此提出解釋,認為 「人們其實很寂寞,卻又很害怕親密。」 親密與孤獨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項發展任務,主要是在成年前期(Corey, 2001) 。因此,研究者將研究對象置於成年前期,欲了解在重視親密的愛情關係裡, 若多了智慧型手機,這項創造人們緊密卻又孤獨的物體,會對愛情關係產生何種 碰撞。 上述似乎認為智慧型手機這項科技產品,製造了一個矛盾且困惑的空間,既 親密又孤獨。當進入到重視親密的愛情關係裡,不知會激盪出如何的漣漪。因此, 研究者試圖探索「智慧型手機」和「愛情關係」間之關係。 二、輕連結,強控制:WhatsApp、LINE 黃思齊(民 100)以「輕連結,強控制」來詮釋現代社會下,以手機為主要 通訊方式的交往關係,會織出一種可以永恆聯繫的網子。手機的方便性,促使伴 侶能夠輕易與對方取得聯繫,使愛情關係出現一種輕連結的新聯繫形式。在輕連 結裡,溝通內容似乎不再是重點,主要是要透過每一次的聯繫,來確認彼此是互 相連結,並讓彼此處於一種保持連結的狀態。 研究者認為,智慧型手機的出現,讓上述輕連結變得更加便利與頻繁,像是 WhatsApp 與 LINE 等通訊軟體,它提供許多方式讓伴侶可保持連繫與互動,例如 可時時刻刻以文字、圖片、影音的方式,與伴侶互傳訊息;或是利用免費通話與 視訊,在網路狀況穩定下,可隨時與伴侶通話等。 也就是說,雖然伴侶雙方在地域上是脫離的,但有了手機之後,並不需要經 歷坎坷的等待,人們可以比以往有更多機會可以知道伴侶的日常生活細節(黃思 齊,民 100) 。像是即時的情緒、當下所需要的協助、有意無意的揭露、同步彼此 的行蹤之外,甚至透過手機的紀錄功能,伴侶們還能獲得許多能夠了解伴侶的其 他生活圈和交友圈的機會(黃思齊,民 100)。 2.

(18) 然而,每一次的連結亦意味著對連結關係之檢驗。各種不連繫可能會引發伴 侶的衝突(黃思齊,民 100) 。尤其是智慧型手機的一些功能,形同客觀的刺激般, 可能會增加確認連結關係的行為,例如可觀察伴侶上下線的時間,上線是否與自 己互動;或是可以知道伴侶是否曾閱讀過自身所傳遞之訊息等。 以上似乎認為,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不僅讓伴侶能夠建立更緊密的輕連結, 同時也可能引發檢驗、控制以及爭吵。但面對智慧型手機多種功能之使用方式, 受主體本身的人格、其愛情關係的樣貌,以及交往互動品質等所影響,進而衍伸 出意義與使用行為。而探討此主題的研究少之又少,鮮少有研究深入探索智慧型 手機對愛情關係之影響。因此綜上所述,本研究欲使用詮釋現象學,聚焦於成年 前期,深入並擴展智慧型手機在愛情關係中之地位與意義。 三、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的不安 Ainsworth、Blehar、Waters 與 Wall(1978)以陌生情境實驗把依附理論實際 應用,發現依附風格可區分成三種,為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焦慮/矛盾 依附(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以及逃避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本 研究主要聚焦於焦慮/矛盾依附,因研究者在諮商專業實習時,遇見許多焦慮/矛 盾依附風格的案主。其愛情關係,是十分糾纏,需要許多線索來獲得保證,以持 續確認愛情關係的存在。 對上述經驗,研究者也能感同身受,在自身與伴侶交往初期,總會陷入一連 串的困惑,包含愛是否真切存在、愛是否永恆不變,以及到底誰比較愛誰的競爭 中,因此研究者認為監控和保證似乎可以一點一滴的築出安全感,但同時可能也 會帶來許多懷疑與猜忌。 先前曾提及,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不僅讓伴侶建立更緊密的輕連結,同時智 慧型手機的許多功能,可能會引發檢驗、控制以及爭吵。但目前研究智慧型手機 的相關研究,大多在討論智慧型手機的功能、如何增加購買行為、網路對人際關 係的影響,或是網路戀情的發展,未同時將智慧型手機和愛情關係進行探索。 3.

(19) 因此,本研究將研究對象置於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其較誇大的情緒 (Mikulincer & Florian, 1998)、負向的歸因(Collins, 1996),以及對依附對象的 敏感(Mikulincer, Gillath, & Shaver, 2002)等特性,能更加彰顯智慧型手機在愛 情關係裡之地位與意義。並同時蒐集安全依附風格者之愛情故事,以作為研究結 果詮釋之對照。. 第二節 問題意識 李維倫以「置身所在」來闡述,人的研究必須關注「人」與「世界」的互動 關係。研究應將「人」放在一個主體,去考察主體在落入世界之後,他/她如何與 世界對話,如何置身其中(李維倫、賴憶嫺,民 98)。也就是說,如果研究者關 注智慧型手機對愛情關係的影響,就必須以主體性的觀點去看研究參與者的愛情 關係,並看到主體是如何置身於「愛情關係」與「智慧型手機」之中,他/她又是 如何在這兩者之中採取了某些特定的態度。 總而言之,研究者要考察的是主體在置身於上述兩個面向時的感知、抉擇與 作為,由這樣的觀點,本研究有下列提問: 「智慧型手機在愛情關係中之地位與意 義為何」。. 第三節 名詞解釋 本節將針對本研究提及重要的名詞提出說明與界定,以劃分本研究之範圍: 一、智慧型手機 本研究採用拓墣產業研究所通訊研究中心研究經理徐玉學,對智慧型手機之 定義,「智慧型手機除了原本的語音通訊功能之外,還應具備有開放式的作業系 統,以及足夠的處理能力,讓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其應用軟體,以擴充多樣化, 甚至無限的功能」(引自陳芝菁,民 100)。因此只要智慧型手機可安裝開放式作 業系統,並擁有行動上網之功能,無論何種國際廠牌製造,皆符合本研究之範圍。 4.

(20) 二、愛情關係 愛情關係(romantic relationship),指目前正在談戀愛且尚未分手之成年前 期,以及愛情關係至少維持一個月以上。主觀認定正在與另一半談戀愛為主,而 此親密關係尚未形成法定的婚姻關係。 三、愛情依附風格 Bowlby(1969)提出依附理論,描述人類首次的人際關係,嬰兒與主要照顧 者共同產生的親密連結。Ainsworth et al.(1978)實際應用其理論,發現三種依附 型態,分別為安全依附、焦慮/矛盾依附,以及逃避依附。Hazan 與 Shaver 則在 1987 年,認為幼年的依附風格會持續穩定至成人,提出成人依附理論。約會關係 就是成人的重要依附關係型態之一,而個體在愛情關係中所展現的依附系統之分 類,則可稱為「愛情依附風格」 (王慶福,民 89) 。本研究是以愛情依附風格為理 論依據,來彰顯智慧型手機在愛情關係中之地位與意義。. 5.

(21) 6.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成人依附理論到愛情依附風格 談到依附理論,包含兩位主角人物,一是「嬰兒」,二是「主要照顧者」,本 研究主要以此關鍵字來描述此關鍵人物,替代其他嬰幼兒、幼兒、母親、依附對 象等用語,一方面考量依附理論是在談人類最初的人際關係,二來主要照顧者並 非單指母親。 一、依附理論 Bowlby 於 1969 年正式提出「依附」此概念,意指嬰兒與主要照顧者互動所建 立強烈且持久的情感與身體之連結。是一種愛的連結,不因時間、空間而改變。 Bowlby 認為此內在心理生物性系統是人類一出生便擁有的系統,將其稱為「依附 行為系統」 。Bowlby 認為當人類有需求時,它會促使人類去尋求主要照顧者。依附 行為系統亦具演化意義,其促使脆弱的嬰兒與主要照顧者間,維持親密的肢體接 觸,並且為一個基礎的調節功能,幫助人類遠離危險和減緩壓力(Bowlby, 1988)。 也就是說,此系統具備兩種特色,一是「尋求接近性」 ,二是具有「安全天堂」 與「安全堡壘」之功能(Shaver, Mikulincer, & Feeney, 2009) 。安全天堂(safe haven) , 是指依附能延伸過去的經驗,在此時此刻呈現出與過去經驗類似的關係樣貌,如 同愛情關係展現了過去與主要照顧者依附關係之樣貌;以及安全堡壘(secure base),則是指依附能招引未來的經驗,過去在此時此刻呈現出的關係樣貌,能夠 做為現在或未來的人際關係經驗為基礎。 當一個嬰兒是健康、警覺的,以及不畏懼的,且主要照顧者在身旁,他/她似 乎便會把注意力放在探索環境上,並能夠和其他的對象建立較好的互動。這時主 要照顧者如同安全堡壘,是嬰兒的安全基地。因為嬰兒心中知道基地的存在,所 以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一定的範圍內,自發的探索。. 7.

(23) 因此,當嬰兒和其主要照顧者分離時,便會有一連串的情緒反應,如:(1)抗 議(protest) ,他/她會哭泣、積極的尋找主要照顧者,或是拒絕其他外來的照顧者; (2)絕望(despair),消極和明顯的難過;以及(3)隔離(detachment),當主要照顧 者回來時,他/她會抗拒和逃避與主要照顧者靠近。這些分離反應似乎可以保護嬰 兒遠離危險並保持和主要照顧者的近距離。但和其他動物相較,人類的小孩不僅 僅只會哭泣,甚至能夠運用眼神的接觸、微笑,以及依偎,鼓勵主要照顧者在其 身邊(Hazan & Shaver, 1987)。 上述嬰兒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型態會內在化為一種認知表徵的發展(Holmes, 1994) ,會影響嬰兒的自我價值,以及嬰兒建立與主要照顧者互動行為的期待,例 如是否易接近、有回應,以及認為他人是否溫暖且會有所回應的。這樣內在化的 過程會逐漸形成對自我與他人的「內在運作模式」 。因此隨著,不同氣質的嬰兒和 不同的主要照顧者所互動下產生的依附關係,會建造出各種不同依附系統的功 能,可分為安全與不安全依附,以下分段描述: (1)安全依附:當主要照顧者是可接近的,亦即當嬰兒有需要時,他/她是會回 應嬰兒的需求,此時便會促進依附系統最適宜的功能,創造出一個相對穩定的依 附安全感,並在尋求支持上有高度的信心,如同一個壓力調節策略(Bowlby, 1973) 。也就是說,一個具有安全內在運作模式的孩子,會預期自己的需求能夠在 親密關係中獲得回應與滿足(Holmes, 1994)。 (2)不安全依附:當主要照顧者並非可接近和支持性,嬰兒無法藉由尋求親近 來紓緩壓力,因此無法獲得依附之安全感,或是主要照顧者強制式、不一致、拒 絕的回應,情感調節的策略便會發展出另一種尋求親近的方式,也就是第二種依 附策略。此第二種依附策略建構在兩種主要的向度上-「逃避」和「焦慮」 (Bowlby, 1973)。逃避傾向是指嬰兒對於尋求接近行為過於壓抑,焦慮傾向則是過於激發 (Lopez, 2003) 。也就是說,一個具有不安全內在運作模式的嬰兒,對於他人是否 能夠回應自己的需求不太確定。在這種情況下,他/她可能會對親密關係感到較多 8.

(24) 的焦慮,或是會逃避親密關係,以保護自己免於被拒絕(Holmes, 1994)。 從上述可發現,依附系統有其個別差異。具有尋求親近的依附系統,在壓力 情境會突顯出來,例如相當著名的陌生情境實驗,由 Ainsworth et al.(1978)所 設計。Mary Ainsworth 是 Bowlby 在美國的合作者,實際應用 Bowlby 的理論。 Ainsworth et al.(1978)利用分離之壓力情境,發現不同嬰兒在面對主要照顧者時, 其依附系統運作結果下,會展現出不同的依附風格。分別為安全依附、焦慮/矛盾 依附,以及逃避依附。 Ainsworth et al.(1978)表示,一個主要照顧者對於嬰兒所發出訊號的回應性 和敏感性,在嬰兒生命的頭一年,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假使主要照顧者較緩慢 且沒有持續對於嬰兒的哭泣保持回應、經常的侵入、打斷嬰兒做其想要做的事, 或是有時給予嬰兒過度強烈的情緒反應,會使嬰兒有較多的哭泣,且較少向外界 探索(即使主要照顧者在場),甚至有許多憤怒和焦慮。 Hazan 與 Shaver(1987)依據 Bowlby(1969)和 Ainsworth et al.(1978)的 理論,認為成人的愛情關係如同幼年的依附歷程,提出(1)成人的依附風格分布與 嬰兒的依附風格分布相似;(2)嬰兒在關係裡頭的經驗反映了他/她們依附的品質; (3)不同的依附風格便會有不同的關係和自己之內在運作模式;以及(4)依附風格被 認為發展自嬰幼兒時代,因此 Hazan 與 Shaver(1987)認為不同的依附風格應能 回憶起過去與主要照顧者的不同相處經驗。 也就是說,Hazan 與 Shaver(1987)認為具有尋求接近性的依附功能,會在 成人階段展現出不同的依附風格。而不同依附風格主要會在出生後 12 到 18 個月 發展完成,並逐漸成形,並會穩定不變至長大成人(Shaver, Mikulincer, & Feeney, 2009)。兒童時期的依附風格,會透過 Hazan 與 Shaver(1987)所提出的「依附 轉換模式」 (a model of attachment transfer processes) ,逐漸延伸為成人依附風格。 Hazan 與 Shaver(1987)的創舉,創下研究親密關係的里程碑,他們是首度 以依附理論來解釋成人的愛情關係。直到 2011 年,他們的研究在 PsycINFO 已被 9.

(25) 引用 1875 次(Campbell & Marshall, 2011)。 約會關係就是其中一種成人的重要依附關係型態之一,而個體在愛情關係中 所展現的依附系統之分類,王慶福(民 89)將其稱為「愛情依附風格」 (王慶福, 民 89)。本研究則以「愛情依附風格」來描述主體在愛情關係中所展現的依附系 統分類。 二、成人依附:從類型到向度 從上述可以發現 Ainsworth et al.(1978)將成人依附分成安全、焦慮/矛盾, 以及逃避三種。Hazan 與 Shaver(1987)也沿用此三種,假定可在成人母群體當 中,發現與幼年依附相同的分佈型態。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更分為 Secure(安全依附型)、Preoccupied(焦慮依附型)、Fearful(害怕依附型)和 Dismissing(放棄依附型)四種類型。 而 Brennan、Clark 與 Shaver 於 1998 年,將九篇研究的分量表作大樣本(約 1086 位)的因素分析,得到兩個主要向度,分別為「焦慮」和「逃避」 (Armsden & Greenberg, 1987;Brennan & Shaver, 1995;Camelley et al., 1994;Carver, 1994; Collins & Read, 1990;Feeney et al., 1994;Griffin & Bartholomew, 1994;Hindy et al., 1989;Onishi & Gjerde, 1994)。也就是說,可從測量多種成人依附風格量表中, 共同取得焦慮和逃避兩大因素。因此採用向度的方式來區分依附風格會比類型來 的更精確,因其未粗略的將人分為三類或四類,每個人依向度來測量,會有不同 的焦慮和逃避分數組合。因此,本研究亦採用向度之方式來測量愛情依附風格。 三、測量成人依附風格之演進 評量成人依附的方法,也隨著分類成人依附的觀點,從類別到向度而演進。 主要有兩大趨勢,一為他評式,二為自陳式。 (一)他評式 他評式,源於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採用晤談法。最著名的 George、Kaplan 與 Main(1985)以 AAI(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探究研究參與者幼年與父母之 10.

(26) 互動經驗,請成年受訪者說出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依據訪談結果與評分方式, 將成人的依附風格區分為四種,分別為安全/自律、排除、占據,以及未決定/混 亂四類。AAI 的優點在於能測量到潛意識的互動關係本質,但所需花費的時間長, 且必須經過專業訓練,在實際研究執行上有相當的困難。 (二)自評式 自評式,是使用自陳量表。其源於社會心理學研究,認為使用標準化量尺能 測量出研究參與者的內在運作模式。其符合依附理論的基本假定,認為一個人的 依附傾向是穩定的建構,因此無論使用何種方式測量成人依附,皆可測得。 Hazan 與 Shaver(1987)首先發展出三題測量受試者為何種愛情依附風格。 之後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擴充為四種依附風格,編製成 RQ(The Relationships Questionnaire) 。而 Collins 與 Read(1990)以及 Simpson、Rholes 與 Phillips(1996)則各在這期間發展未加以分類的連續式量表。 到了 1998 年,Brennan et al.以因素分析的方式,編製出「親密關係體驗量表 (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簡稱 ECR)」,此量表延續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之概念,認為依附風格由焦慮和逃避兩大向度所組成,可藉由群聚分析 進行依附風格的分組,分成四種類型,如圖 2-1-1 所示。. 圖 2-1-1. 四種依附風格分類模式. 資料來源:Brennan, K. A., Clark, C. L., & Shaver, P. R.(1998). Self-report measurement of adult attachment: An intergrative overview. In J. A. 11.

(27) Simpson, & W. S. Rholes (Eds.), 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 (pp.46-76).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在 1991 年,便曾提及焦慮與逃避兩大依附向度。其 認為焦慮依附向度是以「他人」為焦點的情緒調節策略,逃避依附向度則以「自 我」為焦點的情緒調節策略。焦慮依附向度活動時,個體會將注意力放在對關係 的維繫上。而逃避依附向度活動時,個體會停止對外連結,將注意力放在自我身 上,以自我安撫。 以焦慮和逃避兩大向度來分為四種依附風格的 ECR 量表,廣泛受到矚目與使 用。因為其擁有相當良好的信效度,如 Brennan et al.(1998)以 1086 名大學生為 對象,進行原量表的內部一致性分析,求得逃避分量表 Cronbach’s α 值為.94,焦 慮分量表 Cronbach’s α 值為.91,可看出其內部一致性相當良好。 ECR 量表廣泛受到矚目與使用,亦可在台灣依附相關研究中發現。台灣依附 相關研究大多使用 ECR 量表來測量成人依附風格,每篇研究依據其不同的目的和 研究對象稍微對於題目採取不同的修訂。 例如,最早期林佳玲(民 89)直接翻譯並修訂 Brennan et al.(1998)量表, 之後許多研究皆以此版本來修訂。此研究以已婚夫妻為研究對象,所得逃避與焦 慮在信度 Cronbach’s α 值,分別為.89 與.85(N=314) ,以 SEM 結構方程模式進 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得到逃避與焦慮量表的因素負荷量介於.31~.74 之間,顯示 此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 孫頌賢(民 95)修訂林佳玲的版本,共 36 題。其在兩個不同時間點,對大 學生伴侶施以 ECR 量表,可發現兩個時間點的 Cronbach’s α 值非常良好,介於.89 ~.94,顯示 ECR 量表的測量結果是可信的;吳文嘉(民 95)亦修訂林佳玲的版 本,共 36 題,但反向題和孫頌賢之版本有些許的不同。以 95 位老人為研究對象, 修訂後的量表進行內部一致性分析,求得逃避分量表 Cronbach’s α 值為.85,焦慮 12.

(28) 分量表 Cronbach’s α 值為.92。 李靜如(民 96)則是修訂 Wang 與 Mallinckrodt(2003)之版本,此版本亦 修訂自 Brennan et al.(1998)量表。李靜如(民 96)刪減成 9 題。研究對象為大 學生,其分成兩個階段來篩選題目,第一階段進行項目分析,保留 36 題,並修訂 兩題題項。第二階段,首先以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素,並以 Promax 進行轉軸, 刪去因素負荷量小之題項,逃避分量表剩 9 題,焦慮分量表剩 8 題。再以潛在變 項探究測量模式,最後得出理想模式,逃避分量表剩 5 題,焦慮剩 4 題。最後修 訂版本的逃避依附分量表之 Cronbach’s α 值為.74,焦慮分量表 Cronbach’s α 值 為.71,總量表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值為.68。 近期許伶楓(民 99)沿用孫頌賢研究當中之版本,研究受試者共 469 人,所 得逃避與焦慮信度 Cronbach’s α 值分別為.90 與.84,顯示 ECR 量表的測量結果具 可使用的信度。 從上述四篇研究,其修訂 ECR 量表之信效度考驗可發現,孫頌賢(民 95) 的信效度似乎最理想,其研究對象和本研究亦較相符,因此本研究採用此版本作 為評估成人依附風格之量表。 成人依附量表詳細之修訂狀況,從翻譯量表名稱便有所不同。原先 Brennan et al.(1998)的 ECR 量表,林佳玲(民 89)將其翻譯為中文,並稱為「親密關係 體驗量表」 。近幾年孫頌賢(民 95)修訂林佳玲此版本,稱其為「成人依附特質 量表」。 在測量範圍上,上述三位學者亦有相異。Brennan et al.(1998)與林佳玲(民 89)此版本主要希望測得成人依附「普遍」之風格,孫頌賢(民 95)則聚焦於「目 前」此段關係的依附風格,此與本研究相似,本研究欲關注於成年前期,「目前」 此段關係的依附品質為何,並探討智慧型手機的介入和使用行為是否會影響兩人 愛情關係之品質。因此在題項上,亦使用「對方」或「目前伴侶」 ,而非使用「伴 侶」。 13.

(29) 小結 本研究視愛情關係如同依附歷程,因此從依附理論、成人依附理論,到愛情 依附風格一一陳述其相關研究,並以焦慮/矛盾依附風格為主要研究對象,以凸顯 智慧型手機在愛情關係中之意義與地位。. 第二節 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之相關研究 Bowbly 最初其實是對於犯罪青少年有興趣,包含其第一份出版便是聚焦在犯 罪議題。他發現許多犯罪青少年,曾經失去母親、多次與母親分離、換過許多主 要照顧者。因此他重寫他精神分析的理論,他把人類性和攻擊的驅力,置於早期 和家人相處的經驗,並假定此經驗會影響一個安全、不安全,以及攻擊的人格特 質(Shaver, Mikulincer, & Feeney, 2009) 。本研究亦以不安全依附風格為研究焦點, 以能凸顯智慧型手機在愛情關係中之地位與意義。 焦慮依附,指的是嬰兒對於主要照顧者是否可接近感到不確定(Bowlby, 1969) 。當不安和懷疑逐漸形成,嬰兒內在會發展出一個「不確定母親的可接近性 (uncertain maternal availability)」運作模式,並在未來親密關係中時常抱持懷疑 (Cassidy & Berlin, 1994)。 Bowlby(1969)提及這樣的內在運作模式,可能會有以下之狀況:(1)嬰兒會 持續的關注主要照顧者是否可接近,會不斷的觀察主要照顧者的一舉一動,並時 時刻刻察覺環境的線索是否與主要照顧者離去有關;(2)嬰兒會增加能促進依附的 行為,這些行為能夠讓個體獲得主要照顧者的注意;(3)因為嬰兒都把注意力放在 主要照顧者是否在身邊,因此會減少向外界探索之行為。 透過依附轉換模式,嬰兒在兒童時期的依附風格會逐漸延伸為成人依附風格 (Hazan & Shaver, 1987)。在成人依附風格中,愛情關係是本研究之焦點,因此 下述將呈現焦慮/矛盾依附風格,在愛情關係中的樣貌,包含:誇大的情緒反應、 較多的負向歸因、對依附對象的敏感,以及追逃型配對伴侶痛苦的長跑愛情。 一、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在愛情關係的樣貌:高度警戒的搜尋 14.

(30) (一)誇大的情緒反應 當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不開心時,他/她們傾向誇大他們困境的嚴重性,腦 中不斷縈繞著覺得自己即將要失去自己伴侶之想法,並且有較強烈的負向情緒 (Mikulincer & Florian, 1998)。焦慮會快速且劇烈的激發他/她們情緒狀態,使他 /她們迅速陷入憤怒的情緒中,而失去情緒控制,甚至有可能會產生衝動性的攻擊 行為(Gormley, 2005)。 (二)較多的負向歸因 當伴侶對自己不好,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傾向給予其伴侶較多的負向歸因, 認為伴侶很自私、無法理解自己的處境,或是懷疑伴侶的愛等(Collins, 1996)。 (三)對依附對象的敏感 從詞彙決定任務的研究發現,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能夠很快速的叫出依附對 象的名字,且對於可接近性相關的字詞,能夠較快速的辨認出來。為此Mikulincer、 Gillath 與 Shaver(2002)認為依附對象的形象其實早已逐漸的刻畫在個體心中, Mikulincer、Birnbaum、Woddis 與 Nachmias(2000)亦認為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 對於和依附相關的思考與擔心,早已在其心中慢性的活化,因此焦慮/矛盾依附風 格者能夠快速的將其從記憶中提取出來。 (四)追逃型配對伴侶痛苦的長跑愛情 許伶楓(民 99)稱焦慮/矛盾依附風格和逃避依附風格的配對伴侶為「追逃 型配對伴侶」,在其研究中可發現,追逃型配對伴侶都認為對方忽視自己,也都 認為對方表現較多的攻擊行為。焦慮/矛盾型依戀風格者似乎是透過保護對方來照 顧關係,但逃避型依戀風格者容易感受到對方表現較多的責備、攻擊,以及忽視。 但 Kirkpatrick 與 Davis(1994)卻發現和安全依附風格伴侶相比,焦慮/矛盾 依附風格女性和逃避依附風格男性之伴侶,能夠維持較長時間的關係。因焦慮/ 矛盾依附風格和逃避依附風格的互補性,讓兩人能夠維繫長期的關係,但是此種 配對伴侶是其他配對伴侶中,痛苦指數最高的。 15.

(31) 焦慮/矛盾依附風格在愛情關係中是如此痛苦,依附風格是否存有改變的可能 性呢?以下將試圖呈現相關研究: 二、焦慮/矛盾依附風格改變之可能性:以安全為主的詞彙,可中和痛苦感 從認知觀點來看,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對於關係的威脅性具有高度警覺,並 且心中對於依附對象的不可接近性之主題易被誘發(Mikulincer & Shaver, 2005)。 也就是說,對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來說,會威脅到關係的相關主題,無論是潛意 識、想像的,或是真實存在的威脅主題,皆會誘發依附系統之活化(Campbell & Marshall, 2011)。 然而近期研究發現,是有一些方式能夠促使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之痛苦感較 不容易被誘發。Cassidy、Shaver、Mikulincer 與 Lavy(2009)以詞彙來測試焦慮 /矛盾依附風格者內在依附系統被活化的狀況。一開始,先給予焦慮/矛盾依附風格 者安全為主的詞彙,例如愛、安全、情感的。再詢問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當被 伴侶傷害時,他們的反應是甚麼。 研究發現,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竟然回答出較少的哭泣、被拒絕的感受、負 面情緒,以及較少的破壞性回應。也就是說,以安全為主的基模被誘發時,是可 中和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面對威脅其愛情關係的心理痛苦。 小結 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在愛情關係中的樣貌,包含情緒反應的誇大、負向歸因, 以及對依附對象的敏感等,因此本研究選定矛盾/依附風格作為研究參與者,以能 夠彰顯智慧型手機此刺激,在愛情關係中所產生的影響。. 第三節 智慧型手機的時代 本節首先論及智慧型手機引領風潮的背景和由來,其次介紹網際網路的推波 助瀾,使得智慧型手機如同人手一機的小電腦,帶領人們觸及全世界。最後,陳 述人們大多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功能,包含 Facebook、WhatsApp,以及 LINE,討 論人們與其之間的關係。 16.

(32) 一、智慧型手機的智慧 智慧型手機,一個超出傳統功能的手機(Feature Phone) ,以及個人行動裝置 (PDA),並同時兼具兩者功能的 Smartphone。顧名思義,其非常的智慧,可以 在手機內安裝相應的開放式作業系統,像是 Symbian、Windows Mobile、Linux, 以及 Palm(陳冠名,民 96)。 一般而言,智慧型手機除具有基本通訊功能外,還具有以下功能或裝置:(1) 較大尺寸的 LCD 面板,通常採用 TFT 或是 LTPS 規格的技術;(2)加強無線傳輸 功能,如藍芽、WiFi、IrDA,並具備與個人電腦進行資料同步化之能力;(3)容量 較大之內建記憶體,如 ROM、RAM,以及外接式的儲存裝置,如外接記憶卡; (4)採用開放式作業系統,可搭配各種應用程式,如多媒體播放、遊戲、記事本、 行事曆、影音錄放、文書處理,或數位相機等(陳冠名,民 96)。 在智慧型手機如此豐富的功能當中,最受大家歡迎的功能為何。許芷浩(民 100)指出台灣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約有 43%的人每天使用行動搜尋服務,將 近 40%的人喜歡瀏覽社群網站,另外有 20%的使用者會透過手機觀賞影片。 Google 亦表示,民眾普遍喜愛「在地搜尋(local search)」之功能,包括查詢店家 地址、服務資訊,以及網路購物等(許芷浩,民 100) 。由此可知,人手一機的低 頭族,已成為人們生活方式之一,是街頭的一抹新圖像。 邱秋雲(民 91)認為現代的人們面對社會過度組織與分工精細的影響,人際 間的疏離感加深,親密感的需求與滿足似乎更難獲得解決管道;而網路的出現與 其特有的匿名性互動,以及社會性功能正提供了世人另一個滿足親密需求之管道。 二、網際網路:讓全世界皆在你手上 如今,在台灣隨處可見電腦的存在。上網是現代社會極為普遍的行為,如財 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顯示,截止至 2012 年 5 月 27 日為止,全國地區上網人口約有 1,753 萬,上網率達 75.44%(陳世鴻、姜柔萍, 民 101)。 17.

(33) 近年來可攜設備的普及,以及電信業者紛紛提供各種搭配服務方案的影響, 智慧型手機的廣泛使用,使越來越多的網友願意選擇使用無線或行動上網的服 務,使無線及行動上網已逐漸成為上網方式的主流。在 2012 年的調查數據亦可發 現,在曾經上網人口中,有超過 4 成 4 的人口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來上網。 (陳世 鴻、姜柔萍,民 101)。 智慧型手機加上無線上網,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行動上網,就像是隨身攜帶一 台融合電腦、手機、遊戲機、電子辭典,以及衛星導航的高科技產品,人們獲取 知識,或是與社群網絡交流,變的快速、容易且輕便。因此本研究之研究參與者 須擁有智慧型手機且搭配 3G 上網功能,可隨時隨地上網,即符合本研究之範圍。 三、App App,其實是 Application 的簡稱,意指現在盛行的智慧型手機裡安裝的行動 應用軟體。智慧型手機和以往功能型手機的不同在於:功能型的手機裡的「目錄」 已經顯示這台手機的固定功用有哪些,而智慧型手機可以隨使用者的喜好,去增 減裡面的行動應用軟體(林捷安等人,民101)。 在智慧型手機中,人們可在 App Store 去瀏覽和搜尋 App,並可自行下載免 費或自費的 App。Distimo(2010)發現 App Store 最受歡迎的前十名免費軟體為 Facebook(社交連結類)、skype(社交連結類)、talking Tom cat(遊戲類)、ibook (書籍類)、Windows Live Messenger(社交連結類)、angry birds lite(遊戲類)、 google mobile App(搜尋類)、twitter(社交連結類)、paper Toss(遊戲類),以 及solitaire(遊戲類)。由上可知,人們大多喜好社交連結類和遊戲類的App(引 自李煉祥,民100)。 研究者認為人們下載何種 App ,以及如何使用之,對每位主體來說,會有 不同的意義和使用方式,因此本研究在訪談大綱中,以開放式問句來探索研究參 與者如何使用之,以及如何看待各種App進入他們的愛情關係。以下將呈現人們最 喜愛的三種 App,分別為 Facebook、WhatsApp,以及LINE: 18.

(34) 四、Facebook(臉書、非死不可) 本研究聚焦在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行為,因此人們大多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何種 功能便是一項重點。許芷浩(民 100)指出台灣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將近 40% 的人喜歡瀏覽 Facebook。因此,以下將呈現 Facebook 之相關研究: (一)瘋臉書:Facebook 的熱潮 Facebook 自 2004 年創立至 2007 年,僅在短短三年便成為全球最大的社群網 站。從創立至今,Facebook 已超過 9 億的使用者。在台灣,使用社群網站率達 67.62%,為其他使用項目之冠,亦能發現 Facebook 的熱潮(陳世鴻、姜柔萍,民 101)。 Facebook 之所以能很快成為一陣旋風,席捲全世界是來自於一股連鎖反應的 社群力量。透過口耳相傳、好友間互相推薦,以及電影的推波助瀾,Facebook 成 為家喻戶曉的社交網站。當人人都在 Facebook 而惟獨你未加入,你便會產生落於 社群之外的疏離感(鄧嘉文,民 101)。 林羿妏與陳昭秀(民 101)亦提及 Facebook 吸引人的原因,是因為它的便利、 互動、即時、以及易接近等特性。如(1)可以讓使用者便利的統整朋友群;(2)可隨 時觀看朋友的最新資訊及動態,便於相互聯繫;(3)可分享心情及照片、上傳影音 及照片、留言,以讓朋友了解自己;(4)也可在照片上標籤朋友、輸入姓名即可搜 尋到包括朋友在內的任何人;(5)對朋友發佈的動態按讚;以及(6)成立社團等,藉 此和朋友與家人保持連絡。 (二)臉書的由來和功能 Facebook 是由就讀哈佛大學,創辦人馬克路克柏(Mark Zuckerberg)於 2004 年 2 月 4 號成立。Facebook 的名字是來自傳統的紙質「花名冊」(也稱作「通訊 錄」),以往美國的大學把這種印有學校社區所有成員的冊子,發放給新入學,或 新入職的學生和教職員,協助大家認識學校內其他成員(維基百科,民 101) 。馬 克路克柏使用網路聯誼,創辦 Facebook 以促進人與人間的分享,希望能夠連結全 19.

(35) 世界。 最初,Facebook 的註冊僅限於哈佛學院的學生。如今,在全球範圍內,只要 有合法電子信箱的人都可以註冊(維基百科,民 101) 。另外也可透過信箱、通訊 軟體(如 MSN、Skype)等原有軟體的通訊錄,輕鬆的邀約朋友加入。Facebook 頁面會自動搜尋你可能的好友,使你的人際網路迅速連結起來,甚至包含你過往 很久沒見面的同學,或是朋友的朋友。Facebook 上述之特性似乎滿足人們的社交 需求,且提供一種更便利的方式,因此許多人紛紛加入 Facebook 的行列(林羿 妏、陳昭秀,民 101)。 Facebook 社群網站目前開放的基本功能包含:塗鴉牆、狀態、活動、禮物、 市場、戳、開放平台上的應用程式、以及視訊等功能(維基百科,民 101) 。最常 「使用」以及最「喜歡」的 Facebook 功能為在塗鴉牆回覆訊息,以及按「讚」, 占 82.2% 和 72.6%(林羿妏、陳昭秀,民 101)。 (三)臉書的相關研究 林羿妏與陳昭秀(民 101)曾整理目前 Facebook 的相關研究,包含商業類、 人文類、教育類、理工類、法律以及傳播類,共六種類別。研究者搜尋目前相關 研究,發現目前研究 Facebook 大多屬於商業類,為了促使科技業能夠更了解目前 使用者使用 Facebook 的狀況,使智慧型手機能夠更加進步,或是推出新的方案。 但此議題並不包含在本研究中,以下僅陳述人文類與教育類相關之研究,探討使 用 Facebook 之心理變項,並試圖將與問題意識相符之主題納入訪談大綱: 1.Facebook 為營造自我意象的方式之一 Facebook 是一個可以表現個人特色來獲取他人注意的社群網站。因此在使用 者特質下,常會論及自尊與內外向性,並可以從上傳照片、發佈狀態,以及朋友 多寡來推斷使用者如何經營自我意象。 在自尊方面,Wallace 與 Baumeister(2002)指出通常具有自戀特質的人喜歡 自誇和談論自己的事來獲得他人稱讚,以提高自尊。Soraya(2010)指出,高自 20.

(36) 戀傾向的 Facebook 使用者,在上傳照片、大頭照和更新動態三方面,有較多的自 我宣傳。而低自尊的 Facebook 使用者則只有在上傳照片時會有較多的自我宣傳, 且會被挑選過此些照片,以掩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期能塑造他們希望呈現的自 我形象(Soraya, 2010)。 回到愛情關係上,Facebook 同時也是伴侶對外塑造其愛情關係形象之平台。 例如,當我們聽到一個人的關係狀態設定是單身,我們可能會猜想他或許有興趣 在 Facebook 尋找一個新對象(Young, Dutta, & Dommety, 2009)。因此本研究欲 了解伴侶是如何在社群網站上,對外界塑造兩人愛情關係的形象,期能了解伴侶 在社群網站塑造此形象之意義為何。 2.Facebook 使用動機:休閒娛樂、維持和老朋友的關係 從人們在 Facebook 上之使用行為,可推測人們之使用動機,林羿妏與陳昭秀 (民 101)研究發現,台灣人們大多在 Facebook 分享文章(33.3%) ,如散文、故 事、笑話等(47.9%)。主要是覺得好玩有趣(32.0%),以及欲讓大家知道新知 (31.5%) 。也就是說,多數人主要以休閒、輕鬆的方式來看待文章訊息,並想讓 朋友們可以更快速獲得最新資訊。 另外,人們主要利用 Facebook 來維持人際關係。Facebook 的使用是面對面 互動的衍生行為,可拓展使用者的人際連結,強化現存友誼(Carlyne, 2011) 。因 此雖然使用者也會用 Facebook 來認識陌生人,但使用者大多仍利用 Facebook 和 已認識的朋友保持聯絡。 回到愛情關係上,Facebook 提供一個平台讓伴侶雙方皆可以穩固自己與老友 之友誼,或是建立和新朋友的關係,因此本研究欲了解對於伴侶來說,好友名單 在其愛情關係中之地位與意義為何。 3.Facebook 對使用者的影響:提升自尊、幸福感 當使用者收到 Facebook 朋友的正面回饋時,使用 Facebook 是可提高使用者 的社會自尊(Valkenburg, Peter, & Schouten, 2006) 。Junghyun 與 Jong-Eun(2011) 21.

(37) 認為,Facebook 的自我呈現可以讓正面自我形象被肯定,快樂感隨之提升。而低 自尊的使用者,則可受益於 Facebook 帶來的廣大社交機會(Ellison, Steinfeld, & Lampe, 2007)。 交友名單的朋友人數亦和主觀幸福感有正向關係(Junghyun & Jong-Eun, 2011) 。使用者可從交友名單中的數量,感受到自身的社會連結,而獲得肯定,以 提升自我價值(Gonzales & Hancock, 2010)。 五、WhatsApp 與 LINE WhatsApp 為一個透過網路傳遞訊息的 App,是一種行動文字簡訊,訊息內容 可包含文字訊息、圖片、照片,以及影音檔案。其功能簡單明瞭,如 MSN 般無 須任何費用,因此能節省許多傳統簡訊的費用。 不同於 Facebook,是以網路 email 帳號管理好友名單。WhatsApp 是以手機電 話簿內的名單管理好友,也就是說,假使你擁有對方的手機號碼,便可加入對方 之 WhatsApp。相對於網路上的帳號,通常更有交集的朋友才會有彼此的電話資 料,也就是說,WhatsApp 所組成的關係,可能代表兩人有更親近的關係(鄧嘉 文,民 101)。 除了 WhatsApp,還有其他像是 Viber 或 LINE 等 App,後兩者不僅能提供文 字、圖片、照片,以及影音訊息,尚能提供網路通話功能,但目前通話功能會因 網路收訊狀況而干擾,因此尚無法取代手機通話之功能。 無論是 WhatsApp 或是 LINE,皆是一種行動文字簡訊,葉玫君(民 93)曾 整理行動文字簡訊之特徵,研究者將之結合至愛情關係當中,摘述如下: (一)行動文字簡訊之行動通訊特徵 1.流動性模糊界線 行動電話改變了人們的種種想像,也打破了生活的種種疆界。因行動電話是 個人與個人之間聯繫,而非地點對地點聯繫的工具(葉玫君,民 93)。因此,你 不會真切的知道對方是在何種情況下發送訊息。此特性影響人們的感知和界線, 22.

(38) 改變人們獨處時的生活經驗。使得人們在獨處時,也不會有隔世獨立之感(Plant, 2002)。 由行動電話改良後的智慧型手機,和過往的簡訊相較,擁有更加便捷的行動 文字簡訊功能,像是 WhatsApp 或 LINE。因行動電話的流動性,使人們模糊彼此 界線之特性,在 WhatsApp 中亦可看見。 研究者認為當 WhatsApp 進入愛情關係,其似乎創造了一個模糊且自由的空 間,使用者擁有更大的隱私空間,亦即使用者可以在咖啡店傳送訊息,但是卻告 訴你,他人在家裡。也就是說,你無法真確知道伴侶是在何種狀況下傳送 WhatsApp 給你,你也無法知道伴侶在何種時刻和情境下,與其朋友以 WhatsApp 聊天。 這種存於愛情關係中模糊且自由的空間,在較不信任的愛情關係裡,可能會 引發伴侶許多不安、焦慮,以及矛盾。因而引發伴侶較多的衝突,或是需要溝通 和建立信任感之狀況。 但同時,智慧型手機尚有手機定位之功能,此功能似乎消弭這樣的不確定性, 意即使用者可以使用定位之功能來確切了解對方人目前在哪。手機定位功能或許 能夠幫助伴侶消弭不安全感,提供客觀存在的線索,恢復地點與地點的聯繫。也 就是說,本研究欲了解主體在面臨上述之狀況時,其感受、想法與行為為何,並 探索 WhatsApp 在其愛情關係中之地位與意義為何。 2.即時性:與你分享腦袋一閃而逝之想法 由於行動電話具備高度的移動性與隨身攜帶性,因此只要在正常開啟行動電 話、收訊良好,以及將網路開啟的情況下,行動文字簡訊即具備隨時隨地接收訊 息的特性。倘若在未開機的情況下,所傳出的簡訊也會被儲存在系統端,等收訊 者一開機即會傳送到收訊者隨身的手機。而且收訊者在接收下來後,即便沒有時 間閱讀,亦可先將訊息儲存下來,等到方便的時候在作閱讀或回覆(Takana, 2002) 。 因行動文字簡訊隨時隨地可接收的特性,讓使用者亦能隨時將腦袋中的想法 傳遞出去。Tanaka(2002)的研究指出,行動文字簡訊的溝通雖然看似瑣碎而無 23.

(39) 意義,但傳訊者能夠「隨時」將腦袋中想到的事傳出去,收訊者也很高興能夠收 到這些訊息(即便那些內容本身並不重要)。如同 Soukup、Juckley與Robinson (2001)所說,能夠參與這樣的溝通活動,往往比溝通內容還要重要。此似乎能 讓伴侶保持在持續不斷的輕連結中,腦袋一閃而逝的感覺,皆能隨時與伴侶分享、 哈拉。因此,研究者欲了解主體在上述與伴侶使用WhatsApp時,其獨特愛情關係 之對話。 3.方便多了,還是控制多了? 行動電話具有隨時隨地可聯繫的貼身性固然便利人的生活,卻也造成人與人 之間的界限模糊、相互穿透與重疊,以及控制性的產生(葉玫君,民93)。像是 在愛情關係中,伴侶已利用行動文字簡訊建立了一些「規定」,例如:在睡前「一 定」要以行動文字簡訊像伴侶道晚安,以示兩人關係的確定性與親密性。當然這 可能讓許多人感到十分有壓力與約束,卻又必須遵守(Taylor & Harper, 2002; Grinter & Eldridge, 2001)。 行動電話具有隨時隨地可聯繫的貼身性,同時也隱含著一種預期,預期可隨 時聯絡到對方。Haddon(1998)認為,行動電話所促成的這種隨時可以聯絡到的 預期,無疑對個人的自主與獨立空間是一種壓力。Taylor 與 Harper(2002)研究 受訪者明確提出,倘若對方沒有立即回覆會讓他們感到被忽略,甚至有人會直接 以電話詢問對方為何沒有回覆訊息。由此可知,行動通訊的即時性與貼身性塑造 了以身體不在場為基本特徵的全新人際交往模式,卻也在人際關係的互動中同時 帶來了控制性(葉玫君,民93)。 綜上所述,本研究欲了解智慧型手機的貼身性,在愛情關係中所帶來的影響 與意義。 (二)行動文字簡訊之電子中介傳播特徵 1.以圖片取代面對面溝通線索 行動文字簡訊溝通的過程,無法呈現所有細微的肢體動作或聲音線索,畢竟 24.

(40) 並非是在面對面對話下。Ylva(2002)即指出,人們為了表情達意,因而發展出 各式各樣表示情緒的創新策略,利用簡單的方式讓文字溝通具有情緒性。 吳國豪(民88)研究網路聊天室發現,以文字來表情達意,可使用既有的符 號排列組合來表達語氣,如:一連串的「!」或「?」可強調表達語氣;「……」 這種連續性的句號,則通常是代表「靜默」或猶豫不決;「~~~~~」通常加在狀聲 詞之後,則表示聲音拉長或加大(吳國豪,民88);或者直接在文字後面加註可 明確表達情緒或肢體動作,如「你好帥啊(小鹿亂撞中)!」與「你好帥啊(邊 說邊吐)!」。 WhatsApp 與 LINE 為此有更進一步的創新,其內建包含許多可愛的小插圖, 如下圖 2-3-1 所示。可用於各種情境,例如大晴天、撐傘的雨天、騎機車中,甚 至是各種表情圖案皆由不同主題來呈現,如熊、女人,以及兔子等。此廣受年輕 族群喜愛,甚至流行至夜市皆出現許多 WhatsApp 與 LINE 的玩偶。因此本研究 欲探索伴侶使用文字和圖片之內涵為何,以了解行動文字簡訊在愛情關係中之地 位與意義。. 圖 2-3-1. LINE 的獨家貼圖. 資料來源:LINE 官方網站(民 101 年 9 月 22 日) 。傳送有趣的獨家貼圖,與 LINE 體驗歡樂的溝通時刻【官方網站】 。取自:http://campaign.naver.com/linesticker/zhhant. 2.文字變異 行動文字簡訊由於字數上的限制,以及即時性的強調,因此縮寫或一些近似 語音的數字代碼,將有助於使用者在輸入內容時增加效率(葉玫君,民93)。例 25.

(41) 如:中文裡「醬」等於「這樣子」、「釀」為「那樣子」等。還有像以前一樣有 字數限制的傳呼機(B. B. Call)所流傳下來的數字代碼,如:「881」代表「再見」、 「5201314」代表「我愛你一生一世」等。 綜上所述,本研究欲了解主體在使用WhatsApp 和 LINE 時,如何使用文字 和圖片來表達情意,並在愛情關係中之地位與意義為何。 3.輕連結斷了聯繫,對愛情關係之影響 Grinter 與 Eldridg(2003)則提出,行動文字簡訊可分為雙向的,以及單向式 的傳遞。單向的行動文字簡訊內容包括了:提醒、道歉或解釋、通知與祝賀,並 不預期任何的回覆;雙向的行動文字簡訊則為一些暗示或明示,需要對方回覆, 而其要求的回覆又分為急迫,和非急迫性的。 再加上智慧型手機中,使用者是否閱讀 WhatsApp 訊息,以及在 WhatsApp 上下線時間皆會顯示在對話旁,LINE 也可看見對方是否「已讀」訊息,因此可 能會在伴侶溝通上,產生一種矛盾之感受。例如當你認為此訊息為雙向的傳遞, 但你發現對方已閱讀過訊息,卻未回覆訊息,你便會產生一種矛盾和困惑之感。 因此,研究者欲了解當行動文字簡訊為雙向式傳遞時,伴侶卻未回應,主體之經 驗為何。 小結 本節試圖從智慧型手機可能對人們產生何種影響,逐漸聚焦於對愛情關係之 影響。智慧型手機使人們生活越來越便利,但智慧型手機所提供的即時性和流動 性似乎也為伴侶引發新的議題,本研究試圖以詮釋現象學來探索其在愛情關係中 之意義與地位。. 第四節 嫉妒、監控與信任:愛情關係與智慧型手機之關係 目前研究智慧型手機在愛情關係中之地位與意義的相關文獻少之又少,又因 Facebook 風行較早,Facebook 在愛情關係裡所引發的嫉妒與監控之相關文獻逐年 26.

(42) 增加,本研究將分述如下: 一、 嫉妒的誘發 「某人與我的女(男)友交談」、「當我打電話給女(男)友時,她(他)沒 有接電話」 、 「女(男)友有網友或筆友」 、 「我的女(男)友與她(他)的前男(女) 友見面或連絡」 、 「女(男)友與他人打電話的時間比與我打電話的時間還長」 、 「女 (男)友對另一個人傾訴心事」,以及「某人與我的女(男)友打情罵俏」。上述 與智慧型手機有關之情境,會誘發愛情關係中之嫉妒感(程淑華,民 99)。 程淑華(民 99)研究嫉妒發現,專一性是現今大學生在愛情關係中依舊在意 的事情,他/她們企圖從伴侶在愛,以及性的專一行為中,肯定彼此的承諾。為伴 侶某一行為吃醋是愛情關係中的恒常定律,特別是當伴侶顯現出任何與性有關, 或無關的不忠誠行為時,例如:同時與他人交往、發生性行為,或是與舊情人連 絡等,皆會引發嫉妒者生氣、難過,或是害怕的情緒。 所誘發的嫉妒感強弱與否,會受到主體在愛情關係中之安全感和依賴感影 響。也就是說,安全感和依賴感會影響主體是否將當下情境解釋為一項威脅(程 淑華,民 99)。 當有了智慧型手機之後,智慧型手機多種功能的便利性和開放性,也可能誘 發主體在愛情關係中之嫉妒感,如下列 Facebook 可能會增加監控伴侶的行為之相 關研究: 二、Facebook 會增加監控伴侶之行為 在 Facebook 本身的設計上,Facebook 便可能會增加人們的監控行為。因 Facebook 使用者可透過 Facebook 來追蹤某人的信念、行動和他所屬的團體之興 趣(Lampe , Ellison , & Steinfield, 2006) 。Facebook 如同一個中介,可監控某人在 哪,甚至是跟蹤,在社群網路中都被視為可接受的(Kennedy, 2009)。 研究發現,當人們對於 Facebook 的喜好程度較高,以及可以感受到較大的社 群壓力者,其監控伴侶行為會較高(Darvell, B.Behav.Sc., Walsh, & White, 2001)。 27.

(43) Stern 與 Taylor(2007)亦指出大部分的學生,也就是 Facebook 的主要使用者, 會時常搜尋伴侶的資料,以確認伴侶是否對其不忠,例如:搜尋是否有不適切的 訊息,或是照片之存在。 人們為何會透過 Facebook 來監控伴侶呢?藉由監控伴侶的狀態更新、塗鴉 牆、交友名單、照片,以及活動邀請,能使用一種資料蒐集的策略,來幫助主體 減緩愛情關係之不確定性,試圖增進信任感(Tokunaga, 2011)。但在期待能夠增 今信任感的同時,也可能會增加誘發嫉妒感之機會。 Muise、Christofides 與 Desmarais(2009)研究也發現,當 Facebook 使用頻 率增加,嫉妒的感受和行為會增加。也就是說,假使時常去確認伴侶的動態和檔 案,同時也對伴侶在 Facebook 上的活動存有更大的疑心。 也就是說,當主體花越長的時間在 Facebook 上,便會被誘發更多的嫉妒感, 而此嫉妒感又會使主體再回到 Facebook 上,搜尋和愛情關係相關之資訊。因此, Muise、Christofides 與 Desmarais(2009),認為此為一個反饋迴路。研究者整理 如下圖:. 圖 2-4-1. Facebook 的嫉妒反饋迴路圖示. 上述之反饋迴路或許能透過穩固愛情關係中之「信任感」來中斷。也就是說, 當主體對伴侶的信任越高,監控行為則較少。Darvell、B.Behav.Sc.、Walsh 與 White (2001)亦發現愛情關係交往時間較長,監控行為則較少。此或許與關係交往時 間長,對於伴侶較信任有關。 三、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Facebook 高監控 Muise、Christofides 與 Desmarais(2009)更發現,在愛情依附風格裡,焦慮 28.

(44) /矛盾風格者可能在 Facebook 上有更高的監控。因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以較負向 的方式看待自我,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 他們相信,伴侶將有一天會為了某個人而離開他。因缺乏信任,使得嫉妒感 容易被誘發,因此如上述之 Facebook 的嫉妒反饋迴路,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會 較常的去確認伴侶 Facebook 的頁面。當模糊的訊息被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解讀 為威脅性,便會引發強烈的焦慮、嫉妒,進而落入不信任的循環中(Marshall, Bejanyan, Castro, & Lee, 2012)。 同時,因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在嫉妒感被誘發時,會較敏感的、憤怒的,以 破壞性的方式去處理伴侶的「不適當」的 Facebook 活動。因此相對地,伴侶對關 係的承諾性也隨之減低,反過來證實了原先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對於此愛情關係 的負向期待-「我是不值得被愛的,伴侶終有一天會離開我」(Downey, Freitas, Michaelis, & Khouri, 1998)。 但是無論何種愛情依附風格,愛情關係中之親密與承諾是能夠抵消 Facebook 的嫉妒感和監控行為。因親密和承諾讓人處於信任關係中,因此親密和承諾在愛 情關係裡如同基石般重要。 小結 綜上所述,透過本章文獻探討,可發現目前研究領域擁有充沛的文獻在探討 依附理論和愛情關係之關連。同時,隨著科技進步趨使,逐漸出現一些文獻試圖 探討 Facebook 對愛情關係之影響,但似乎仍不夠全貌,因此本研究試圖結合智慧 型手機和愛情關係,期能以整體來探索此之間關係為何,人們如何在這樣的經驗 裡,並產生何種詮釋。. 29.

(45) 30.

(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一、研究取向:詮釋現象學 現象學是探討萬物現象、人類經驗和其所在的生活世界之人類科學性研究, 現象學著重於現象深層描述性的解讀與說明。詮釋學則是根據一群訊息與多重面 相而提出一種意義的建構,藉由探索人類如何主觀經驗他們的社會世界,進行深 入理解歷程,以達到詮釋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澄清意義,然後透過主客體間交互 同意的辯證歷程,將人的存在與意義推向更深層的自覺,以達到自我了解的意識 狀態。 同時融合現象學與詮釋學的詮釋現象學,是研究人類如何解釋他們的生活, 並且為那些他們所經驗的部份給予意義。是生活經驗的探究,人們主觀的經驗世 界的概念,以及他們經驗的意義(Cohen, 2000)。 因此,本研究採用詮釋現象學的哲學觀,主要是希望藉由對研究參與者對其 「置身所在」作豐富、詳細和具體的描述(李維倫,民 93),使其達到「厚實的 描述」 ,像讀者開啟一個世界,讓讀者也能了解所研究的現象,並在閱讀分析結果 後,能對於現象的意義和重要性作出讀者自己的詮釋(Patton, 2002)。使得讀者 能夠更加深入的進入不同愛情依附風格者其愛情世界,內心的一切甘與苦,了解 智慧型手機在愛情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二、對照與控制:納入兩名安全依附風格者 Bechhofer 與 Paterson(2000)認為對照與控制是良好研究設計的中心,對質 性研究或量化研究皆是如此。本研究在研究設計中,納入兩名安全依附風格者作 為對照,試圖更加彰顯焦慮/矛盾依附風格者,在愛情關係中之樣貌。 訪談前,考量伴侶的交往時間、交往階段或是伴侶雙方在此段愛情關係中, 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長度等因素,皆可能會影響主體愛情故事之內涵,或其面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riends and family: A cross-cultural investigation of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In order to apply for a permit to employ Class B Foreign Worker(s), an Employer shall provide reasonable employment terms and register for such employment demands with local

substance) is matter that has distinct properties and a composition that does not vary from sample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Monopolies in synchronous distributed systems (Peleg 1998; Peleg

ESDA is used by schools to collect and manage self-evaluation data, includ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on-line Stakeholder Survey (SHS), assessing students’ affective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