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成人依附理論到愛情依附風格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成人依附理論到愛情依附風格

談到依附理論,包含兩位主角人物,一是「嬰兒」,二是「主要照顧者」,本 研究主要以此關鍵字來描述此關鍵人物,替代其他嬰幼兒、幼兒、母親、依附對 象等用語,一方面考量依附理論是在談人類最初的人際關係,二來主要照顧者並 非單指母親。

一、依附理論

Bowlby 於 1969 年正式提出「依附」此概念,意指嬰兒與主要照顧者互動所建 立強烈且持久的情感與身體之連結。是一種愛的連結,不因時間、空間而改變。

Bowlby 認為此內在心理生物性系統是人類一出生便擁有的系統,將其稱為「依附 行為系統」。Bowlby 認為當人類有需求時,它會促使人類去尋求主要照顧者。依附 行為系統亦具演化意義,其促使脆弱的嬰兒與主要照顧者間,維持親密的肢體接 觸,並且為一個基礎的調節功能,幫助人類遠離危險和減緩壓力(Bowlby, 1988)。

也就是說,此系統具備兩種特色,一是「尋求接近性」,二是具有「安全天堂」

與「安全堡壘」之功能(Shaver, Mikulincer, & Feeney, 2009)。安全天堂(safe haven), 是指依附能延伸過去的經驗,在此時此刻呈現出與過去經驗類似的關係樣貌,如 同愛情關係展現了過去與主要照顧者依附關係之樣貌;以及安全堡壘(secure base),則是指依附能招引未來的經驗,過去在此時此刻呈現出的關係樣貌,能夠 做為現在或未來的人際關係經驗為基礎。

當一個嬰兒是健康、警覺的,以及不畏懼的,且主要照顧者在身旁,他/她似 乎便會把注意力放在探索環境上,並能夠和其他的對象建立較好的互動。這時主 要照顧者如同安全堡壘,是嬰兒的安全基地。因為嬰兒心中知道基地的存在,所 以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一定的範圍內,自發的探索。

因此,當嬰兒和其主要照顧者分離時,便會有一連串的情緒反應,如:(1)抗 議(protest),他/她會哭泣、積極的尋找主要照顧者,或是拒絕其他外來的照顧者;

(2)絕望(despair),消極和明顯的難過;以及(3)隔離(detachment),當主要照顧 者回來時,他/她會抗拒和逃避與主要照顧者靠近。這些分離反應似乎可以保護嬰 兒遠離危險並保持和主要照顧者的近距離。但和其他動物相較,人類的小孩不僅 僅只會哭泣,甚至能夠運用眼神的接觸、微笑,以及依偎,鼓勵主要照顧者在其 身邊(Hazan & Shaver, 1987)。

上述嬰兒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型態會內在化為一種認知表徵的發展(Holmes, 1994),會影響嬰兒的自我價值,以及嬰兒建立與主要照顧者互動行為的期待,例 如是否易接近、有回應,以及認為他人是否溫暖且會有所回應的。這樣內在化的 過程會逐漸形成對自我與他人的「內在運作模式」。因此隨著,不同氣質的嬰兒和 不同的主要照顧者所互動下產生的依附關係,會建造出各種不同依附系統的功 能,可分為安全與不安全依附,以下分段描述:

(1)安全依附:當主要照顧者是可接近的,亦即當嬰兒有需要時,他/她是會回 應嬰兒的需求,此時便會促進依附系統最適宜的功能,創造出一個相對穩定的依 附安全感,並在尋求支持上有高度的信心,如同一個壓力調節策略(Bowlby, 1973)。也就是說,一個具有安全內在運作模式的孩子,會預期自己的需求能夠在 親密關係中獲得回應與滿足(Holmes, 1994)。

(2)不安全依附:當主要照顧者並非可接近和支持性,嬰兒無法藉由尋求親近 來紓緩壓力,因此無法獲得依附之安全感,或是主要照顧者強制式、不一致、拒 絕的回應,情感調節的策略便會發展出另一種尋求親近的方式,也就是第二種依 附策略。此第二種依附策略建構在兩種主要的向度上-「逃避」和「焦慮」(Bowlby, 1973)。逃避傾向是指嬰兒對於尋求接近行為過於壓抑,焦慮傾向則是過於激發

(Lopez, 2003)。也就是說,一個具有不安全內在運作模式的嬰兒,對於他人是否 能夠回應自己的需求不太確定。在這種情況下,他/她可能會對親密關係感到較多

的焦慮,或是會逃避親密關係,以保護自己免於被拒絕(Holmes, 1994)。

從上述可發現,依附系統有其個別差異。具有尋求親近的依附系統,在壓力 情境會突顯出來,例如相當著名的陌生情境實驗,由 Ainsworth et al.(1978)所 設計。Mary Ainsworth 是 Bowlby 在美國的合作者,實際應用 Bowlby 的理論。

Ainsworth et al.(1978)利用分離之壓力情境,發現不同嬰兒在面對主要照顧者時,

其依附系統運作結果下,會展現出不同的依附風格。分別為安全依附、焦慮/矛盾 依附,以及逃避依附。

Ainsworth et al.(1978)表示,一個主要照顧者對於嬰兒所發出訊號的回應性 和敏感性,在嬰兒生命的頭一年,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假使主要照顧者較緩慢 且沒有持續對於嬰兒的哭泣保持回應、經常的侵入、打斷嬰兒做其想要做的事,

或是有時給予嬰兒過度強烈的情緒反應,會使嬰兒有較多的哭泣,且較少向外界 探索(即使主要照顧者在場),甚至有許多憤怒和焦慮。

Hazan 與 Shaver(1987)依據 Bowlby(1969)和 Ainsworth et al.(1978)的 理論,認為成人的愛情關係如同幼年的依附歷程,提出(1)成人的依附風格分布與 嬰兒的依附風格分布相似;(2)嬰兒在關係裡頭的經驗反映了他/她們依附的品質;

(3)不同的依附風格便會有不同的關係和自己之內在運作模式;以及(4)依附風格被 認為發展自嬰幼兒時代,因此 Hazan 與 Shaver(1987)認為不同的依附風格應能 回憶起過去與主要照顧者的不同相處經驗。

也就是說,Hazan 與 Shaver(1987)認為具有尋求接近性的依附功能,會在 成人階段展現出不同的依附風格。而不同依附風格主要會在出生後 12 到 18 個月 發展完成,並逐漸成形,並會穩定不變至長大成人(Shaver, Mikulincer, & Feeney, 2009)。兒童時期的依附風格,會透過 Hazan 與 Shaver(1987)所提出的「依附 轉換模式」(a model of attachment transfer processes),逐漸延伸為成人依附風格。

Hazan 與 Shaver(1987)的創舉,創下研究親密關係的里程碑,他們是首度 以依附理論來解釋成人的愛情關係。直到 2011 年,他們的研究在 PsycINFO 已被

引用 1875 次(Campbell & Marshall, 2011)。

約會關係就是其中一種成人的重要依附關係型態之一,而個體在愛情關係中 所展現的依附系統之分類,王慶福(民 89)將其稱為「愛情依附風格」(王慶福,

民 89)。本研究則以「愛情依附風格」來描述主體在愛情關係中所展現的依附系 統分類。

二、成人依附:從類型到向度

從上述可以發現 Ainsworth et al.(1978)將成人依附分成安全、焦慮/矛盾,

以及逃避三種。Hazan 與 Shaver(1987)也沿用此三種,假定可在成人母群體當 中,發現與幼年依附相同的分佈型態。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更分為 Secure(安全依附型)、Preoccupied(焦慮依附型)、Fearful(害怕依附型)和 Dismissing(放棄依附型)四種類型。

而 Brennan、Clark 與 Shaver 於 1998 年,將九篇研究的分量表作大樣本(約 1086 位)的因素分析,得到兩個主要向度,分別為「焦慮」和「逃避」(Armsden

& Greenberg, 1987;Brennan & Shaver, 1995;Camelley et al., 1994;Carver, 1994;

Collins & Read, 1990;Feeney et al., 1994;Griffin & Bartholomew, 1994;Hindy et al., 1989;Onishi & Gjerde, 1994)。也就是說,可從測量多種成人依附風格量表中,

共同取得焦慮和逃避兩大因素。因此採用向度的方式來區分依附風格會比類型來 的更精確,因其未粗略的將人分為三類或四類,每個人依向度來測量,會有不同 的焦慮和逃避分數組合。因此,本研究亦採用向度之方式來測量愛情依附風格。

三、測量成人依附風格之演進

評量成人依附的方法,也隨著分類成人依附的觀點,從類別到向度而演進。

主要有兩大趨勢,一為他評式,二為自陳式。

(一)他評式

他評式,源於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採用晤談法。最著名的 George、Kaplan 與 Main(1985)以 AAI(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探究研究參與者幼年與父母之

互動經驗,請成年受訪者說出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依據訪談結果與評分方式,

將成人的依附風格區分為四種,分別為安全/自律、排除、占據,以及未決定/混 亂四類。AAI 的優點在於能測量到潛意識的互動關係本質,但所需花費的時間長,

且必須經過專業訓練,在實際研究執行上有相當的困難。

(二)自評式

自評式,是使用自陳量表。其源於社會心理學研究,認為使用標準化量尺能 測量出研究參與者的內在運作模式。其符合依附理論的基本假定,認為一個人的 依附傾向是穩定的建構,因此無論使用何種方式測量成人依附,皆可測得。

Hazan 與 Shaver(1987)首先發展出三題測量受試者為何種愛情依附風格。

之後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擴充為四種依附風格,編製成 RQ(The Relationships Questionnaire)。而 Collins 與 Read(1990)以及 Simpson、Rholes 與 Phillips(1996)則各在這期間發展未加以分類的連續式量表。

到了 1998 年,Brennan et al.以因素分析的方式,編製出「親密關係體驗量表

(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簡稱 ECR)」,此量表延續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之概念,認為依附風格由焦慮和逃避兩大向度所組成,可藉由群聚分析 進行依附風格的分組,分成四種類型,如圖 2-1-1 所示。

圖 2-1-1 四種依附風格分類模式

資料來源:Brennan, K. A., Clark, C. L., & Shaver, P. R.(1998). Self-report measurement of adult attachment: An intergrative overview. In J. A.

Simpson, & W. S. Rholes (Eds.), 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 (pp.46-76).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在 1991 年,便曾提及焦慮與逃避兩大依附向度。其 認為焦慮依附向度是以「他人」為焦點的情緒調節策略,逃避依附向度則以「自 我」為焦點的情緒調節策略。焦慮依附向度活動時,個體會將注意力放在對關係 的維繫上。而逃避依附向度活動時,個體會停止對外連結,將注意力放在自我身 上,以自我安撫。

以焦慮和逃避兩大向度來分為四種依附風格的 ECR 量表,廣泛受到矚目與使 用。因為其擁有相當良好的信效度,如 Brennan et al.(1998)以 1086 名大學生為 對象,進行原量表的內部一致性分析,求得逃避分量表Cronbach’s α 值為.94,焦 慮分量表Cronbach’s α 值為.91,可看出其內部一致性相當良好。

ECR 量表廣泛受到矚目與使用,亦可在台灣依附相關研究中發現。台灣依附

ECR 量表廣泛受到矚目與使用,亦可在台灣依附相關研究中發現。台灣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