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科技教師使用行動教學資訊載之接受程度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中科技教師使用行動教學資訊載之接受程度研究"

Copied!
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中科技教師使用行動教學資訊載之接受程度研究

*孫培真、**許楨哲 *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生 基於教育部不斷推展教學科技媒體融入教學,同時行動教學資訊載具的設計 便利性與易用性,讓科技教師可在完整的教育環境中,科技教師能夠在進行電腦 教學時,提升個人的教學品質。而行動教學資訊載具的便利性,讓科技教師在教 學現場上不但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達 到教師學生雙贏的局面。不過,除了行動教學資訊載具的易用性與便利性可以影 響教師的科技接受度之外,其他相關的人文環境因素,也是影響科技教師個人使 用行動教學資訊載具的接受程度。為了瞭解行動教學資訊載具對於目前國中教師 的接受程度,本研究整合了既有的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 TAM)、職業的熟識程度(Job relevance)、學校組織的支援能力(Organization support 、及行為意圖(Behavior invention)等四項因素,並參考相關研究問卷來編整一系列 問卷,希冀能夠瞭解目前國中科技教師對於行動教學資訊載具的接受程度。

(2)

壹、緒論

現代資訊的截取已成為個人的生活需求的一部份,同時科技日趨進步,許多 行動資訊科技如隨身碟(Personal Pack, PP)、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 PDA)、筆記型電腦(Notebook, NB)、以及平板電腦(Table PC)等也逐漸在個人的工 作場所,扮演起主要輔助的角色。並且結合網際網路的無限擴展性與行動資訊科 技的便利性,在個人不同層面的需求上,可以發揮出『即時取得,即時學習,即 時掌握』的效果。另外,教育部也不斷積極鼓勵教師並且編定相當經費與學習課 程,希望教師可以利用行動資訊科技來豐富其教學內容,提升教學品質優化,並 達到『行動即生活,生活即學習』的終身學習的遠景(Fang, 2000; 教育部, 1999, 2003; Wang, 2000; Chung, 2001)。 同時基於教育部積極推行九年一貫的主題課程上,資 訊科技課程的授課必須融入一般教學科目之中,因此教師對於目前的行動資訊科 技也必須有所掌握瞭解,才能將其用之於教學現場上,藉以豐富教學內容以及提 升學童的科技素養(Fang, 2000)。 但是,教師在教學現場上對於科技產品的應用並不如所預期的加強運用在教 習的科目上。據相關研究指出,目前國中教師對於科技產品在教學上仍然具有相 當的排斥程度(Sang, 2001; Fang, 2000; Lee, 1995),同時一些教學資歷較為年長的教 師群,反而認為在教學工作中使用資訊科技產品不但沒有幫助,反而使自己的教 學準備量變多(Lee, 1995)。但新一代的教師群,由於使用資訊科技的習慣已經很 久,同時對資訊科技也多有一定的瞭解程度,對科技產品持有正面肯定評價,認 為在教學上適時的使用資訊科技產品可以有助其教學效果的提升。

許多國外研究論文對於瞭解個體於資訊科技產品的接受程度大部份都採用 TAM 模式,來加以判斷之(Igbaria, 1996; Vanketsh, 1998,2003; W. Hong et al, 2002)。 原因在於 TAM 模式可以針對科技產品的有用性與方便性的兩個外部因素,快速 的提出有效性與準確驗證的預測能力(Mathieson, 1991;Taylor & Todd, 1995)。另 外,多位學者也對 TAM 模式的作了部份強化因素的增設以改進 TAM 的解釋力, 例如提出增加組織的支援度、職業的熟識度、以及對科技產品的相容性等等因素 (Igbaria, 1996; Vanketsh, 1998, 2003; W. Hong et al, 2002)。

因此,為了瞭解目前國中科技教師對於行動教學資訊載具的接受程度,本研 究提出強化 TAM 模式的問卷,其中包含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 TAM)、職業的熟練程度(Job relevance)、學校組織的支援能力(Organization

(3)

support)、以及行為意圖(Behavior invention)共四項因素,編制一系列的問卷題目來 進行相關分析。希望藉由本研究,可以得知目前國中科技教師對於行動教學資訊 載具的接受程度。 為了瞭解此一問卷的有效性,本研究分別從相關理論以及實際問卷調查與相 關分析來進行說明與驗證。在理論的分析上,本研究先從相關科技接受模式進行 討論,藉以瞭解目前單一的科技接受模式的不足之處。之後參考國內外科技教受 模式的問卷來編制適合國內國中科技教師的問卷,希望透過不同層面的問題,能 夠確切瞭解目前國中科技教師對於行動教學資訊科技的缺乏,以及利用行動教學 科技載具在其教學現場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實際施測問卷,調查高雄市 20 所國中 260 位教學電腦相關科目已達 3 年以上教學經驗的相關科技教師,來進行 問卷分析並驗證本研究所提出的假說,藉以瞭解本研究所主張整合模式問卷的成 效是否良好。詳細內容說明如下。 貳、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

一、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

科技接受模式主要有其三個論點,分別是個人認知的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 PU)、認知的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 PEOU)、以及社群壓力(Social pressure)(Davis, 1989; Adam, 1992; Mathieson, 1991)。圖 2-1 可以說明整個 TAM 模式,而 TAM 模式主要解釋如以下兩個主要觀點: 1.個人認知的有用性與易用性: 簡單來說,新的科技產品的使用性與便利性常是作為個人在決定使用該 科技產品的最主要因素。舉例來說,教學上常使用的教學工具(尺規、地圖、 錄音帶等)能夠提供教師在教學現場上,給予學生更大的教學印象、幫助學 生瞭解、提高學習意願、以及讓教師可以更快掌握教學氣氛。同時教學工具 的便利攜帶,可以讓教師可以隨處教學,隨處都是教學現場。這兩項因素讓 教師願意使用教學工具,並且認為教學工具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並且 願意接受新的教學工具。因此,科技產品如果可以達到有效的使用性與便利 性,就能有較高的個人使用意願(Moore, GC., & Benbasat, I, 1999)。

(4)

新的科技產品的使用性與便利性影響著個人的實際使用行為與使用意 願。如果新的科技產品可以增加個人的工作速度以及工作效率,個人就會推 廣該項科技產品來增進工作同伴的工作效率,讓更多人使用並且達到整體的 工作進度。以教師舉例來說,好的教學工具能夠讓教師擁有更好的教學品 質,漸進影響同科教師的教學品質,也能促進全體學校教師的教學品質,讓 學校更具有競爭力以達到作育英才的終極目標(Moore, G.C., and Benbasat, I, 1999)。 圖 2-1. 科技接受模式(TAM) (Davis, 1989) 從圖 2-1 可發現行為意圖主要受到態度的影響,而態度又受於個人認知的 有用性、易用性、以及外部因素的非直接影響(Mathieson, 1991)。例如微電腦洗 衣機的外型、重量、可洗噸數為外部因素,洗衣板面功能紐的簡單操作設計為 PEOU,讓家庭主婦可以針對各項衣服來作不同的洗衣處理能力(PU),避免讓 衣物在清洗的過程中受到不當的損壞(BI & AU)。而個人也可以從科技產品的 有用性,願意多多使用科技產品,並且認為科技產品是容易使用的。例如從古 至今在文件保存上,從最原始的刻板,到今日電腦檔案的數位化,讓每個人能 夠儲存的資訊量大大增加,同時儲存資訊的工具也變得容易使用。 External Variables Perceived usefulnes s (PU) Perceived ease of use (PEOU) Attitude toward using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BI) Actual Using

(5)

TAM 也被廣泛應用於資訊科技相關領域,國內外學者也都證明了 TAM 的有效 性(Adam et al., 1992; Taylor & Todd, 1995; Venkatesh & Davis, 2000),驗證出使用 者對科技的認知有用性(PU)與認知易用性(PEOU)確實會對資訊科技的接受度 有所影響。TAM 以簡單清楚的概念,解釋了個體對科技的接受度,因此非常 適合延伸運用於其他科技接受度的研究。但是以單純的 TAM 來檢視教師不應 該只從教師個人的因素來調察之,教師本身職業的熟練度、教師團體內部互相 影響或是教具的使用,如教育訓練研習課程,學校主管的推廣,這些來自社群 壓力的影響對於教師使用行動教學資訊載具而言,都應有相當的影響力不應該 排斥這些影響因素,因此將從國外相關強化 TAM 模式的研究文獻探討中提出 數個重要因素來整合之。 二、職業熟練度(job relevant) 職業熟練度是指科技產品可以讓工作者更快的熟悉自己工作環境與工作 性質,同時藉由過去舊經驗的引導,對於個人工作而言,科技產品可以更快讓 個體瞭解工作範圍與工作程度,進而加速個人工作效能與工作能力使科技產品 成為個人在工作環境上不可或缺的一部份(Paul J., et al, 2003)。從圖 2-2 可看 出,職業熟練度對於個體的認知感有相當的影響,同時對於使用意圖也有著間 接影響力。以本研究行動資訊載具為例,科技教師藉由投影機與筆記型電腦的 相互配合,不但節省教師抄寫黑板的時間,而可以將多餘時間用於指導學生或 解答學生的疑惑。同時藉由行動資訊載具的使用,可以提升學生的上課注意力 與培養學童的科技素養能力。

(6)

圖 2-2 Paul J., et al,強化 TAM 模式圖(2003)

個人對科技產品越熟練,科技產品也就更容易使用(Magid, Saroj & Jack, 1996)。 而從教師的觀點來看,職業熟練度對於教師而言對於教學工具的熟練越高,可 以提高教師的教學工作能力。一般在選擇教學工具來說,教師必須考慮在教學 上如何提高教學效率,包含選擇適合教習科目的教學工具,與教具搭配良好的 教學方法,以及對教具的熟練程度。同時也由於在教學現場上時間有限,如果 教具設計太過複雜,不僅在使用上難以說明,同時也增加教師熟悉教具的時 間。所以,教師選擇所使用的教具必須便於使用,並依據教師對教具瞭解程度、 喜好、教具的趣味性、以及教師所要教習的知識等,結合這幾項原則,才能在 教學現場上獲得良好反應。 有關於職業熟練度對於科技接受程度的影響已經在許多科技接受模式的 研究中所提及,而在行動教學科技載具方面仍未提出(W. Hong, J.Y.L, W.W. Wong, K.Y. Tam, 2002; Venkatesh, 2002)。因此本研究認為,行動教學資訊載具 可以提高教師對於教學工作的熟練,瞭解教師個人的教學能力,同時經由行動 教學資訊載具的易用性,讓教師可以教學現場上能有更大的助益。 Job relevance Compatibility Perceived ease of use Perceived Usefulness Behavior Intention to use

(7)

三、組織支援(organize support)

Black, Mendenhall, & oddou (1991)指出,組織支援應該包括社會性支援, 與後勤性支援。社會性支援指的是組織內部所提供的資訊,可以減少個體在 工作上的不適應,加快腳步進入工作情緒。而後勤性支援指的是非工作性的 支援,例如教育訓練、居住等等,有助於互動適應與一般適應。 另一方面,從科技教師的教習方法大都利用電腦教學可得知,學校組織 的社會性支援與後勤性支援應該如圖 2-3 所表示。社會性支援指的是『從組 織外部的朋友、供應商、顧問、以及其他教育機構所獲得的資訊。』(Gable, S.L., Reis, H.T., & Eliott, A.J., 2000)透過這些組織外部的協助,可以使組織更容易提 升組織內部的工作效率與員工素養。同時可以看出組織確切的需求與組織內 的限制,設計一系列的規劃與軟體開發,來達到提升整體組織的利益(Gable, S.L., Reis, H.T., & Eliott, A.J., 2000)。

組織的後勤性支援,指的是個人的相關技術的提升,是由內部的教育訓 練所獲得的(Igbaria, M., Parasuraman S., & Jack J. B., 1996)。例如資訊部門所提 供的軟體手冊,簡介,及相關課程訓練等服務。內部的電腦訓練,可以讓使 用者對於資訊科技有更深一層的瞭解,同時也比較願意去使用科技產品。在 訓練的過程中,也能培養較高的使用意願以及正面地接受未來新的科技產品 (Igbaria, M., Parasuraman S., & Jack J. B., 1996)。

圖 2-3 Black, Mendenhall, & oddou 的組織支援圖 (1991) 社會性支援

後勤性支援

個體

工作能力

(8)

許多研究論文指出組織的協助支援在個人對於科技產品的使用性與科技產品 的便利性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以教師為例,在學校體制上主動提供 教師進修相關電腦科技產品的課程,提供教師相關的教學工具新知,以及教 師同儕之間交流協助(Davis, 1989; Igbaria, M., Parasuraman S., & Jack J. B., 1996)。 四、行為意圖(Behavior invention) 行為意圖一般而言的定義,是指個體在需求尚未滿足的情形下,如何去 尋找、評估、使用與處理一項產品或服務所表現的各種行為(Davis, 1989)。 London 與 Della(1993) 學者提出使用評價模式如圖 2-4 所表示,指出科技產 品的預期與是否實際驗證視為影響個體使用滿意的因素。因期望與實際績效 相互作用的結果,個體將會出現滿意或不滿意的使用反應,此使用行為意圖 將會循環影響後續個體使用科技產品的評估決策。

圖 2-4 個體使用評價模式 (Landon & Della B., 1984)

在科技接受模式之中,除了科技產品的使用性影響個人內心因素之外, 科技產品使用的易用性對於個人內在動機也扮演著一個決定性的角色(Ajzen, 1991)。以數位相機而言,使用者除了可以照相之外,同時數位相機提供了快 使用方案評估 使用 過去個體經驗 合乎個體預期心理 或不合乎預期心理 產品預期 滿意反應 不滿意反應 持續使用與否

(9)

速瀏覽與修改的功能,使得個人可以不必經過沖洗而能決定是否要重拍相 片,或者稍作補強效果。而此一方便性的功能,也會間接影響到個人是否繼 續使用數位相機的內在因素。因此,在個人行為意圖上,個人的內在動機、 科技產品的使用性、以及科技產品使用的便利性三者彼此交互影響(Davis et al., 1989; Morris & Dillon, 1997)。

許多科技接受模式的相關研究論文也提出,使用者的接受程度與使用意 圖取決於個人使用該科技產品的時間長短,產品的外部因素(便利性與使用 性),以及個人對於科技產品的知識累積與受訓時間(Ajzen, 1991; Venkatesh & Davis, 1996)。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說 綜合前章所提出的文獻探討,以 TAM 被廣泛應用於資訊科技接受行為之 研究,並具有良好的解釋與預測能力。TAM 具備理論的簡單性,非常適合作 為理論基礎,延伸運用於『行動教學資訊載具』對於教師接受度的研究。 在前章文獻中,萃取出 4 項因素為決定教師對於行動教學資訊載具的行為 意圖,包括『認知易用性』、『認知有用性』、『職業熟悉度』、及『組織支援』 (Igabraia,1996, 1998;Venkatesh, 2000, 2002)。Venkatesh(2002)主要認為,影響行為 意圖的主要因素可以分成下列數個構面:Perceived Ease of Use、Perceived Usefulness 屬於決定性的外部因素。而 Igbaria 等人(1996)則認為除了 PU 之外, Job relevance 也足以影響 PEOU 的需求,以熟練引出工作興趣介而引出自我探 索,進一步影響認知的易用程度。除此之外,Organizational Support 則是認為在 討論 PU 與 PEOU 之外,應該還要額外考量的外部因素,透過組織內部的影響 力與相容層度,可以決定個人使用的意願考量(Paul, et al, 2002)。綜合以上研 究變項,本研究架構模式如圖 3-1 所示:

(10)

圖 3-1: 研究架構圖

綜合前章討論,本研究認為,行動教學資訊載具的有用性與易用性之間, 具有一定的影響程度。而使用 TAM 模式來研究行動教學資訊載具不但可以更 快獲得瞭解教師對於行動教學資訊載具的便利性與使用性,同時也認為行動 教學資訊載具易於推廣並可達成整體教學一致性,因此本研究認為行動教學 科技載具對於教師的使用性與便利性具有一定的影響(Davis et al., 1989; Taylor & Todd, 1995)。另外,職業熟練度對於科技接受程度的影響已經在許多科技 接受模式的研究中所提及,而在行動教學科技載具方面仍未提出(W. Hong, J.Y.L, W.W. Wong, K.Y. Tam, 2002; Venkatesh, 2002)。因此本研究認為,行動教 學資訊載具可以提高教師對於教學工作的熟練,瞭解教師個人的教學能力, 同時經由行動教學資訊載具的易用性,讓教師可以教學現場上能有更大的助 益。同時,教師個人如能從組織獲得的資訊越多,對於工作上的效益與助益 越大。也就是說,教師從學校組織內所獲得的知識越多,在教學現場上除了 可以有效運用行動教學資訊載具,更可以提升教學的品質,達成教育部所推 展的『資訊科技教學融入一般教學科目』之中(Trevino, L.K., & Webster, J., 1992)。對此,本研究提出的主要假說如表 3-1 所示:

本研究假說 主要參考研究問卷 H1:認知易用性->認知有用性 Davis, 1989;Venkatesh, 1996, 2003

H2:職業熟練度->認知有用性 Davis, 1989;Paul Jen-Hwa Hu, Theodore Job Relevance Organization Support Perceived usefulness Behavior intention Perceived ease of use

(11)

H3:職業熟練度->認知易用性 H.K. Clark & Will W. Ma, 2002 H4:組織支援性->認知有用性

H5:組織支援性->認知易用性

Igbaria, Magid, Parasuraman Saroj, & Jack J. Baroudi, 1996; Paul Jen-Hwa Hu, Theodore H.K. Clark & Will W. Ma, 2002 H6:認知有用性->行為意圖

H7:認知易用性->行為意圖 H8:職業熟練度->行為意圖 H9:組織支援性->行為意圖

Davis et al., 1992; Mathieson, 1991; Segar & Grover, 1993; Taylor & Todd,

1995;Szajna, 1996 表 3-1 研究假說與參考問卷 二、資料蒐集與研究工具 1.問卷制作與預試問卷 本研究問卷採自國外研究 TAM 模式,職業熟練度、以及組織支援的相 關論文研究問卷,並加以改編以適用於國內國中科技教師的研究問卷。問卷 內容經過專家考驗,同時在問卷發展完成之後,即進行預式問卷測驗 (Pretest)。進行預測的目的是為了釐清問項內容中是否有語意不清容易造成 誤解之處,而影響到問卷的信效度。本研究選擇預測樣本,以高雄市三所國 中 10 位科技教師為前測抽樣對象,進行試答並審視問卷。在預測後依據試 答教師與專家研討的參考建議,進行問卷修改,完成正式問卷。 2.抽樣樣本 本研究所指的行動教學資訊載具,為一般行動科技產品,例如 PDA、 Notebook、Table PC、以及其他相關性行動科技載具,能讓教師在其教學現 場工作上運用,並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效果或對教師在教習課目上能以更完整 的方式來呈現。另外,本研究主要母群體為高雄市國中科技教師,但由於研 究者經費問題,無法實施全面性測驗,因此採簡單隨機抽樣,選擇高雄市內 20 所國中科技教師為本研究抽樣對象。本研究所定義的國中科技教師,指 的是在國中學校內,擔任電腦科任教師或曾經有使用過行動教學資訊載具經 驗並持有合格教師證的學校教師。本研究一共寄出 260 份問卷,回收 231 份 問卷,有效問卷 215 份。回收率為 88.84%,有效回收問卷率為 82.69%。

(12)

3.研究工具

本研究分析工具主要是用 SPSS for Windows Release 12.0 與 LISREL 8.3 兩套統計軟體來進行數據資料分析,根據每項問項的分數進行多項統計方法 考驗,最後從數據的顯著程度進行假說驗證。 肆、資料分析 本研究主要探討國中科技教師對於行動教學資訊載具的認知影響因素研 究。由於經費限制,選定高雄市 20 所國中學校對其教師進行抽樣調查,共寄出 260 份問卷,回收問卷共 231 份,其中有效問卷 215 份,其餘 16 份無效問卷包括 完全空白或漏答 10 題以上。總計回收率為 88.84%,有效回收問卷率為 82.69%。 本研究回收樣本的敘述如表 4-1 所表示,其他統計分析數據結果如下: 性別 樣本數 百分比 男 96 44.65 女 109 55.35 表 4-1 回收樣本性別統計 變數 組合信度 Cronbach α 認知有用性 0.79** 0.741** 認知易用性 0.92** 0.853** 職業熟悉度 0.84** 0.774** 組織支援 0.70** 0.631** 行為意圖 0.92** 0.832** P** <0.01 表 4-2 內部一致性分析 變數 平均變異量 認知有用性 0.591** 認知易用性 0.641** 職業熟悉度 0.743**

(13)

組織支援 0.765** 行為意圖 0.881** P** <0.05 表 4-3 平均變異量 從上述各表可得知,本研究問卷的問項信度均達到 0.7 以上,同時組合信度 也高於 0.7 以上,顯示本研究問卷在信度上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另外在平均變異 量也高於 0.5,顯示本研究問卷的效度達到具合收斂。而從適合度之衡量來看, 一般常分為『絕對適合度衡量』與『增量適合度衡量』,前者為評估整體的適合 度,後者則用於比較整體模式和虛無模式(Null Model)。本研究問卷調查的整體模 式的適合度如表 4-4,並從由表中資訊可得知,本研究所提出的整合模式比起單 純以 TAM 測試接受程度更高。 絕對適合度 增量適合度 指標 項目 卡方值/自

由度 GFI RMSR RMSEA AGFI NFI NNFI CFI 本研究模式 1.35 0.85 0.061 0.065 0.82 0.90 0.95 0.95 TAM 1.77 0.67 0.073 0.075 0.65 0.69 0.79 0.78 表 4-4 SEM 分析 研究假設 迴歸係數β 假設是否支持 H1 0.44** 支持 H2 0.38** 支持 H3 0.29** 支持 H4 0.45** 支持 H5 0.39** 支持 H6 0.42** 支持 H7 0.46** 支持 H8 0.12 不支持

(14)

H9 0.09 不支持 P** <0.05 表 4-6 研究假設檢定結果 伍、結論 一、假說檢驗 從假說 1 獲得支持來看,行動教學資訊載具的易用性影響著有用性,表示 如果行動教學資訊載具的設計如果便於攜帶、輕鬆使用、或是操作介面簡單 化,可以增加教師的教學效益,教師也可以更容易掌握學生的學習情形,來進 行進一步的教學。 從假說 2 與假說 3 獲得支持來看,職業熟練度對於教師使用行動教學資訊 載具上,在內部動機與認知的有用性上具有相當的影響程度。配合教師所喜好 設計的行動教學資訊載具,能讓教師在教學現場上更得心應手,可以在教學上 搭配教師的教學風格,同時教師也願意使用行動教學資訊載具來輔助教學。行 動教學資訊載具簡易設計,讓教師能夠快速上手,並且結合教師需求,達到教 學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假說 4 與假說 5 獲得支持來看,組織支援對於教師在教學現場上使用行 動教學資訊載具上,行動教學資訊載具的有用性與易用性具有相當的影響程 度。從內部學校安排的課程訓練,或是教師個別進修,可以瞭解目前的行動教 學資訊科技現況,並且選擇適合自己在教學上的行動教學資訊載具。透過教師 之間分享交流使用心得,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愉快,使得教學趣味化,休閒即 教學。 從假說假説 6 與假說 7 獲得支持來看,行動教學資訊載具的易用性與有用 性達到顯著。表示行動產品的外部因素較能吸引科技教師使用行動資訊載具。 而假說 8 與假說 9 的不支持來看,來自社群的其他因素壓力藉由相互影響,對 使用行動科技載具的意圖也居有非直接相關的影響力。也就是說,雖然其他因 素對於使用行動教學資訊載具的意圖不太明顯,但透過直接影響行動教學資訊 載具的易用性與有用性,仍舊可以引發教師的使用意願,進而融為教學內容的 一部份。 二、結論與未來研究方向 本研究提出的強化 TAM 模式對於教師而言,加入了職業熟悉度以及組織

(15)

支援性,從實際調察中得知科技教師對於使用行動教學資訊載具的接受度不只 是單純的從科技產品的外形與有用性,社群壓力與教師對職業的熟練度也有間 接的影響力,顯示未來對於科技產品的教具設計概念也應該從提供教師熟悉職 業性與能給多位教師一起使用的便利來著手。 同時從數據中也得知,認知易用性與認知有用性仍舊具有顯著的影響力。 另外,本研究根據國外其他研究所提出影響 TAM 模式的社群因素如組織支援 與職業熟悉度對於使用行動資訊載具的使用意圖具有非直接性的影響,也可以 讓其他學者在思考編排新的受訓課程時,可以作一個參考。 另外,本研究整合模式的提出解釋力良好,研究變數之間達明顯相關,也 可作為未來其他研究者的參考。由於本研究只有發出 260 份問卷,回收效率雖 然不錯,但目前高雄市內國中科技教師的普遍服務年資大約在於 5 年以上,對 於行動教學資訊載具仍有部份老師不太明白,並且其他非電腦相關科目教師或 綜合中學教師在校內用行動教學資訊載具的情形可能比推論的還小。因此,後 續的研究者應該思索如何增加有效樣本數,另外除了問卷調查之外,也可以考 慮利用面談的方式進行探討。 參考文獻

Adams, D., nelson, R. R., & Todd, P. ”Perceived usefulness, ease of use and usa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replication.”MIS Quarterly (16), 1992,pp.229-248.

Ajzen, 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50),1991, pp.181-211.

Ajzen, I. & Madden, T. J. “Prediction of goal-directed behavior: Attitudes, intentions, and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Journal of Exper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2),

1986,pp.453-474.

Bagozzi, R. P., Gopinath, M., & Nyer, P. U. ”The role of emotions in marketing.”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7), 1999,pp.185-205.

Batra, R., & Ray, M. L. ”Affective response mediating acceptance of advertising.”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3),1986,pp.234-248.

Baker, Julie, A. Parasuraman, Dhruv Grewal and Glenn B. Voss, ”The Influence of Multiple store environment cues on perceived merchandise value and patronage

(16)

inten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66),2002, pp.328-339.

Black J. S., Mendenhall M. and oddou G. “Toward 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international adjustment:An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6),no.2,1991,pp292-315.

Chau, P.Y.K and Hu, P.J-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by individual Professionals: A Model Comparison Approach,” Decision Science, 32(4), 2001,pp.699-713.

Davis.F.D.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13),No.3,1989,pp.319-340

Davis, F.D., Bagozzi, Richard P., and Paul R. Warshaw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 Management Science, 35 (8), 1989, pp. 982-1003

Deci, E. L. “Intrinsic motivation.”New York: Plenum Press,1975.

Ellis,N.E., ”The work-lifeexperience of teachers and orientation toward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New Orliean, LA ,1984,pp.23-27.

Fronell. C. “A Second generation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Vol.1 : Methods”New York : Praeger, 1982

Fishbein, M. and Ajzen, I.,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MA): Addison-Wesley, 1975,pp.120-156.

Gable, S.L., Reis, H.T., & Eliott, A.J. “Behavior activation and inhibition in everyday lif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8),2000, pp.1135-1149.

Hassan M. 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 acceptance of course web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 education(40), 2003,pp.343-360.

Hair, J. F. Jr., R. E. Anderson, R.L. Tatham and W. C. Black.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4th (Eds.) .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NJ:Prentice-hall Inc.,1995. Houle“The inquiring mind: A study of the adult who continues to learn.”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61.

Hung P.S. “An empirical study on predicting user acceptance of e-shopping on the Web”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41),2003,pp.351-368.

(17)

Us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13),1996,pp.127-143.

Igbaria, M., Toraskar, K. “Impact of end-user computer on the individual: An integrated model.”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eople(6:4),1998, pp.271-292.

Itter,Christopher D.,and Lareker D.F.,(1998), “Are non-financial measures leading indicators of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 analysi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36, 1998 , pp.2-46.

Liao, S., Shao, Y.P., Wang, H., and Chen, A.,“The Adoption of Virtual Banking: An Empirical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19), 1999,pp.63-74. Lieberman, J.N. “Playfulness: Its relationship to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7.

London, D.L. and Della Bitta, A.J., “Consumer Behavior: Concept and Application”Vol.4,1993, McGraw-Hill, Inc.

Lou, H., Luo, W. and Strong, D., "Perceived critical mass effect on groupware acceptance."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 9, 2000, pp.91-103.

Mathieson, K. “Predicting user intentions: Compar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with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1991,pp.173-190. Malhota.Y & Dennis.F.Galletta “Extend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o Account for Social Influence: Theoretical Bases and Empirical Vaildation.” IEEE,1999, pp.1-3

Mathieson, K., Peacock, E., and Chin, W.W., “Extending the TAM : The Influence of Perceived User Resources.” The DataBase for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 Vol.32(3),2001, pp.86-112.

Torkzadeh, G., & Koufteros, X.” Factorial validity of a computer self- efficacy scale and the impact of computer training.”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54(3), 1994, pp.813-821.

Mano, H. “Judgments under distress: Assessing the role of unpleasantness and arousal in judgment forma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52),1992,pp.389 – 411.

Magid, I., Saroj, P., & Jack, J. “A Motivational Model of Microcomputer Us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Vol.13(1),1996,pp.127 – 144

(18)

Moore, G.C., and Benbasat, I. “Integrating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and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Models to Predict 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y

End-Users,” in Diffusion and Adop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pman and Hall, London, 1996,pp.132-146.

Morris, M. G., & Dillon, A. “How user perceptions influence software training f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A longitudinal field experiment.” MIS Quarterly(18), 1997,pp.405-426.

Oliver, R.L., “A Cognitive Model of the Antecedent and Consequences of Satisfaction Decisions,” Journal of Marking Research(17),1980,pp.460- 479.

Paul J.H.H, Theodore, H.K. Clark, and Will, W. Ma “Examining technology acceptance by school teachers: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Information of

management(41),2003,pp.227-241.

Rogers, E.M. and Allbritton, M.M.,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Business Organza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32), 1995,pp.175-195. Taylor, S., & Todd, P.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 A test of competing model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6), 1995,pp.144-176.

Trevino, L.K., & Webster, J., “Flow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mail and voice mail evauation and impact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19(5),1992,pp.539-574.

Venkatesh, V., & Speier, C. “Computer technology training in the workplace: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moo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79), 1999,pp.1-26.

Venkatesh, V, “Determinants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 integrating control,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emotion into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11(4), 2000, pp.342- 265.

Venkatesh, V, Speier, C., Morris. G. “User Acceptance enablers in individual decision making about technology: toward an integrated model.” Decision Sciences (33), 2002, pp.297-299.

Venkatesh. V., & Davis, F. D. “A model of antecedents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 Development and test.” Decision Sciences(27), 1996, pp.451-481.

(19)

Venkatesh. V., & Davis, F. D. “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 Management Science, 46(2), 2000, pp.186-204. W. Hong, J.Y.L. Thong, W.W. Wong, K.Y. Tam, “Determinants of user acceptance of digital libraries: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system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18(3), 2002, pp.97-123. W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80, 2000, pp.23-31。

Webster, Jane and Joseph J. Martocchio “Microcomputer playfulness: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with workplace implications.” MIS quarterly 16(June), 1992, pp.201-226. Chung “The stratrgy of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subject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NKNU, 2001,pp 13-40。

(20)

附錄:問卷題目 國中科技教師對於行動資訊教學載具之接受度研究問卷 各位老師,您好: 這是一份了解行動資訊教學載具於教學上情形所作的調查問卷,目的是希望瞭解 目前國中科技教師對於行動資訊教學載具的接受程度。本問卷採不記名的方式填 答,請依照您實際的感受情形來填寫即可。 問卷內容只做綜合分析,不做個別意見的探討,結果僅供學術研究,請您據實回 答。您的意見非常寶貴,請先詳閱填答說明,再逐題作答,謝謝您的支持與合作! 祝身體健康 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 孫培真博士 研究生 許楨哲敬上 第一部份:行動資訊載具介紹 所謂行動資訊教學載具,是指以行動科技產品,例如:個人數位助理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平面電腦(Table PC)、筆記型電腦(Notebook)、以及其他具有無 線上網功能的科技產品。將這些行動科技產品透過校園內外無線網路環境、配合 適當的套裝軟體能讓教師連上校內或校外的教學資料庫、以作為教師於教學上的 各項輔助功能並能增進教師教學策略的行動科技產品,統稱為行動資訊教學載 具。 第二部份:問卷內容 1. 使用行動資訊教學載具可以更有效率的達成我在教學上的目標。 完全不同意 □1 □2 □3 □4 □5 □6 □7 完全同意 2. 使用行動資訊教學載具可以讓我的教學效能改進。

(21)

完全不同意 □1 □2 □3 □4 □5 □6 □7 完全同意 3. 使用行動資訊教學載具可以強化我在教學上的效能。 完全不同意 □1 □2 □3 □4 □5 □6 □7 完全同意 4. 使用行動資訊教學載具可以讓我的教學更輕鬆。 完全不同意 □1 □2 □3 □4 □5 □6 □7 完全同意 5. 我認為行動資訊教學載具對我的教學很重要。 完全不同意 □1 □2 □3 □4 □5 □6 □7 完全同意 6. 我認為行動資訊教學載具對我的教學是必須的。 完全不同意 □1 □2 □3 □4 □5 □6 □7 完全同意 7. 我認為行動資訊教學載具對我的教學具有輔助性。 完全不同意 □1 □2 □3 □4 □5 □6 □7 完全同意 8. 我認為行動資訊教學載具可以對我的教學有專注性。 完全不同意 □1 □2 □3 □4 □5 □6 □7 完全同意 9. 我認為行動資訊教學載具可以成為我的教學的一部份。 完全不同意 □1 □2 □3 □4 □5 □6 □7 完全同意 10. 我可以從教師們或是主管接收到有關行動資訊教學載具的相關。 完全不同意 □1 □2 □3 □4 □5 □6 □7 完全同意 11. 我相當關切行動資訊教學載具是否可以達成其他教師在教學上的效果。 完全不同意 □1 □2 □3 □4 □5 □6 □7 完全同意 12. 行動資訊教學載具的確可以提高教師在教學上的娛樂性。 完全不同意 □1 □2 □3 □4 □5 □6 □7 完全同意 13. 根據學校內所提供的行動資訊,我會想去使用行動教學載具在我的教學上。 完全不同意 □1 □2 □3 □4 □5 □6 □7 完全同意 14. 根據我自身蒐集的行動資訊,我預期我會去使用行動教學載具在我的教學上。 完全不同意 □1 □2 □3 □4 □5 □6 □7 完全同意

數據

圖 2-2 Paul J., et al,強化 TAM 模式圖(2003)
圖 2-3 Black, Mendenhall, &amp; oddou  的組織支援圖  (1991) 社會性支援
圖  2-4  個體使用評價模式  (Landon &amp; Della B., 1984)
圖 3-1: 研究架構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or academic implementation, the casual relationships of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consumption emotion, perceived value, customer satisfaction, customer complaint

This study combines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s its research foundation, added with dimension of perceived value as

(計畫名稱/Title of the Project) 提升學習動機與解決實務問題能力於實用課程之研究- 以交通工程課程為例/A Study on the Promotion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Practical

Dishaw, M.T., Strong, D.M., (1999), Extend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with task-technology fit constructs,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36, pp.9-21. Englewood Cliffs., New

“Examining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Using Physician Acceptance of Telemedicine Technology”,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16(2),p91-112 (1999).

This research refers to UTAUT model of Venkatesh, Viswanath, Michael, Gordon and Fred (2003) and even add the Hedonic Motivation of UTAUTⅡ to investigate the

Y., (1999), “Examin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using physician acceptance of telemedicine technology,”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Vol. and Baroudi,

In this study, we make use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as primary factors, followed by perceived level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