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大陸對提升創新能力所採行的科普教育措施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國大陸對提升創新能力所採行的科普教育措施"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國大陸對提升創新能力所採行的科普教育措施

*王光復、**范斯淳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副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研究生 壹、前言 自主創新已成為中國大陸科技發展的重要方向,並以科普教育為主要手段, 以期提昇全民科技素質,加速科技發展。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計畫財務部部長 (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普及部部長)彭友東指出,一個國家科技創新 能力的提升有賴大眾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而科學普及的目的,就在於培育創新 環境、提高國民素質以及培養創新人才(引自吳晶晶、李斌,2005)。因此,中 國大陸在強調科教興國的政策下,科普教育的推展已成為提升創新能力的主要措 施之一,透過相關法規的制訂,以及政府、民間機構的推動,目前科普教育在中 國已有相當可觀的成果。作者擬深入探究其科普教育的做法,包括相關法規、機 構、活動競賽以及教學訓練等面向,以期收到“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效益。 貳、科普教育有關法規、經費 法規的制訂以及經費的投入,對於實施科普教育的成敗,具有關鍵的影響 力,故本段將針對科普教育相關之法規及經費運用情況作一探討。中國以邁向創 新型國家的政策為基礎,大力推動科普教育活動之發展,於 2002 年制訂並公佈 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作為中國科普推行工作最主要依循的法 規。其中針對科普活動的組織管理、社會責任、保障措施以及法律責任等加以規 範,主要目的是為了落實中國科教興國的政策,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提高公 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以及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 普及法》,2002)。 為了更落實其科普教育的推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為基礎, 中國於 2003 年制訂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其主要方針為「政府推動、 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綱要中,以「科技教育之傳播與普及」、「創 新人才」以及「全民科學素質」為主軸,全面推動中國公民科學素質的建設。希

(2)

望透過科學技術教育的發展、傳播與普及,使全民整體之科學素質能有大幅度的 提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所訂頒的(2006━2020 年)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 發展規劃綱要中,指明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 國戰略(Jin, 2008)。其長程目標為 2010 年時,中國國內之科學技術教育、傳播 與普及能有較大發展,公民科學素質明顯提高,達到世界主要發達國家 20 世紀 80 年代末的水準。另外於 2020 年時,形成比較完善的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基礎 設施、條件保障、監測評估等體系,使公民科學素質達到世界主要發達國家 21 世紀初的水準(《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2003)。 這些法規的制訂,促使政府機構、大專院校、以及民間企業等大力投入科普 教育的推行,以經費運用方面而言,在最近公佈之 2006 年度全國科普工作統計 報告中指出, 2006 年中國全國來自政府科普專項、部門自籌和社會贊助等的科 普經費籌集額共計人民幣 46.83 億元,達全國生產毛額的1.42%(Jin, 2008),其 中來自各級政府的財政撥款達到人民幣 32.50 億元,占總投入金額的 69.4%,全 國人民平均科普活動經費為人民幣 1.18 元,由此可看出,中國政府投入大量的 經費支持科普工作之運作,也使得其推動所造成的影響力與相關研究成果以驚人 的速度開始累積並呈現,但在科普資源的分配上,卻也產生城鄉分配不均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2008)。 參、科普教育相關機構 推行科普教育,必需要有專責機構,形成有系統的組織。中國在推行科普教 育的過程中,主要專責的機構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其主要工作一為學術研 究、另一項便是科普教育之推展。透過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規劃,目前中國科普 教育的相關機構與管道主要有:科技館、自然博物館、天文館、青少年科技活動 中心(站)、社區科普工作室(站)、科普畫廊(櫥窗)等單位(吳旭君,2005)。 這些科普機構中,將具有一定規模者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作為其重點推展的 核心。 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設立是於 1999 年展開,當時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選出 了 201 個相關機構,作為第一批的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2003 年,為了提高全國 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服務水準,促進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設、管理與規範。中

(3)

國科學技術協會針對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進行檢查。取消了 13 個未能達 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標準》機構其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稱號。因此,目前中國 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共計有 188 個,其中: (1)自然科學博物館類有 78 個,包括:自然博物館、各類專業科技博物館、 科技館、天文館、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青少年活動場所等,占總數的 41%; (2)國家重點實驗室類有 65 個,包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單位的實驗室或實 驗基地,占總數的 35%;(3)高技術企業和生產基地類有 28 個,包括:科技部門 的技術基地和工業、農業等部門的生產或實驗基地,占總數的 15%;(4)國家級 自然保護區類有 17 個,占總數的 9%。(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無日期) 在這些科普基地當中,除了原本就以教育為目的所設立的科學博物館外,其 中也將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部分高科技的企業納入,並規劃相關活動,開放學 生及民眾進入參觀,拉近社會大眾與高科技研發與產業的距離,在科普活動當中 具有不錯的成效。 肆、科普教育活動與競賽 科普教育的推廣及宣導,可透過實作活動、展覽、競賽、座談會以及演講等 方式進行,以收到推波助瀾的積極效果。中國目前推展之科普教育的活動,因其 地緣遼闊,各級政府與相關單位舉辦的大小活動多不勝數。單以 2006 年而言, 中國全國舉辦過參加人次在 1000 人以上的大型科普活動便達 2.1 萬次(中華人 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2008)。其活動類型相當豐富,例如:科普日、科技週、 科技之春(冬)、科教進社區、科技下鄉、專題展覽、科普惠民農村計畫、青少 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電腦機器人競賽以及科普寫作競賽等,各類型的活動幾 乎都有舉辦,以下筆者將以活動對象作為區分,主要分為針對一般民眾之科普教 育活動、以及針對青少年之科普活動,並列舉出較有代表性的活動加以介紹。 以針對一般民眾所舉辦之科普活動而言,較具代表性者有全國科普日、全國 科技週等活動。以 2007 年的全國科普日活動為例,其活動主題為「節約能源資 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其中的活動有展覽館展出、演講、座談會 等;而在各地方,各級政府也會舉辦自己的科普日活動,配合全國科普日活動進 行各種系列活動。此外,從 2001 年起,每年所舉辦的科技活動周亦為中國重要 的大眾科普活動,單以 2006 年的科技活動周便投入經費高達人民幣 2.21 億元,

(4)

其所所造成之成效亦相當可觀。 另,以青少年為主之科普教學活動而言,除了學校中的社團活動、社區科普 活動,以及科普場館的參觀活動以外,由教育部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所主辦的全 國性青少年科普活動中,較具代表性之活動則有以下幾項:(一)全國青少年科 技創新大賽、(二)奧林匹克學科競賽活動、(三)中國青少年機器人比賽。 (一)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全國性的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探究 項目之綜合科技競賽,為中國科技教育活動中最具規模與代表性的活動。其內 容是由許多競賽項目整合而成,例如在競賽方面,最主要的競賽項目為「青少 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其競賽內容有:發明、創新技術、工程設計和科學研 究論文等,其活動方式與台灣的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科展)類似。此外整 個大賽還設有展示型的活動,例如:優秀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展以及青少年 優秀科技實踐活動展等。 (二)奧林匹克學科競賽活動 中國學科競賽活動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資訊學等五項競賽,是 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所屬之各相關學會所主辦,其目標為普及科學知識,激發 高中生學習學科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為優秀學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學習的機 會。透過每年舉辦之全國學科競賽,選拔優秀的中學生組成國家集訓隊,再由 著名大專院校對學生進行培訓和進一步選拔,最後組成中國代表隊參加國際學 科奧林匹克競賽。 (三)中國青少年機器人比賽 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原名「全國青少年電腦機器人競賽」,於 2001 年開 始舉辦,其比賽的項目逐年增加,以 2008 年第八屆的比賽為例,主要項目包 含:(1)中國青少年機器人設計成果展示與評審、(2)智慧型機器人競技比賽、 (3)2VS2 青少年機器人足球比賽、(4)FLL 機器人世界錦標賽中國賽區比賽、 (5)FVC 機器人工程挑戰中國賽區比賽、(6)即興機器人擂臺賽等六項。在 比賽形式方面,「中國青少年機器人設計成果展示與評審」是由參賽選手根據 題目要求,於賽前進行智慧型機器人創意、設計、研製,而後於競賽當天參與 競賽活動並展示其成果;而其它的比賽形式則是依照固定的比賽規則與要求, 設計機器人參與競賽。

(5)

伍、科普教育之教學與訓練 除了科普競賽活動等推廣宣導工作之外,科普教育之教學與訓練更是整個科 普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小節將針對科普教育之教學活動與人才訓練分別做 簡單的介紹: 一、科普教育之教學活動 在中國推行科普活動的過程當中,科普教育之教學,除了透過科普基地的 參觀、各式競賽等活動加以推行外,也強調學校、社區與研究單位的結合,例 如其中一項「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技傳播行動」,就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每年皆以不同的科普議題為主體,由科技專家與科學家親自透過座談 會、演講等模式,參與中小學科普教育活動,將科學與科技知識傳播到各級學 校以及較為偏遠的地區,其目的在於培養青少年科學實踐及動手做的能力,使 青少年能夠面對面與科學家對話,並在科學家的指導下進行研究活動。藉由這 樣的活動,可讓學生體會到專家學者之人格魅力,感受到科學與科技的力量, 並提昇其科學素養與創新能力(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協會青少年科技中 心,無日期)。 此外,為了因應中國偏遠地區,科普場館及資源缺乏,在推行科普教育的 過程中,也運用了一些在台灣較不常見的方式。例如「科普大篷車」就是一個 很特殊的例子,科普大篷車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設計的多功能流動科普宣傳 設施,其中可以裝載科普站展品、科普資料、科普展覽、放映科普影片等內容。 科普大篷車將參與式與互動式的科技展品帶到城鎮、農村和少數民族等沒有科 技館的偏遠地區巡迴展出,同時進行相關的科普活動,使很少有機會到大城市 科技館參觀的偏遠地區人民,以及青少年能夠親身感受科學技術知識帶來的樂 趣,因此科普大篷車也被稱為「流動的科技館」(劉舒,2007)。 二、科普教育人才之訓練 在中國推行科普教育的過程中,為了推動相關教學活動,提升科普教育品 質,必須培養專業化或發掘兼職人才,建立科普工作者團隊,才能順利進行科 普教育之推展。這些科普工作者稱為「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其主要成員是由 中小學、各級教育科學研究所(室)、校外教育機構(例如:青少年科技館(站)、 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中從事青少年校內外科技教育的工作者,以及相關機 構、團體和企業單位關心參與青少年科技素養提高的社會各界人士所組成。

(6)

目前其科技輔導員之組成人數雖然龐大,但卻缺乏統一的標準培訓與管理 措施,故中國方面也在積極進行《青少年科技輔導員標準》的制訂,希望能提 升科技輔導員的專業素質與能力,以及科普教育之品質,其列出的標準中,包 含品德標準、業務標準以及能力標準。其中能力標準之項目,包含:(1)具有 從科學的角度理解現代科技及科技史概況的能力;具有瞭解最新科技發展動態 以及現代科技教育發展趨勢的能力。(2)掌握探究方法,具有創新思維,培養 青少年創造性地學習。(3)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具備一定的資訊技術應用能 力。(4)科學規劃職業生涯,掌握適合自己再學習的方法和途徑,具備創建學 習型組織的能力。(5)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具有開展課題研究的能力(中國 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2007)。筆者認為這些能力與台灣生活科技教師所具 備的專業能力有許多相近之處,透過瞭解中國科技輔導員的能力需求,應可做 為台灣培育生活科技教師的參考。 陸、結論 提昇全民的創新研發能力,才可能轉變成為創新型的國家。近年來,中國科 普教育之目的,已由傳統科學知識的推廣,轉變為全民科學素養的提升。本文深 入探究中國科普教育之策略及實施現況,並針對其相關法規、經費、機構、活動 競賽以及教學訓練等面向分別提出研究報告,謹歸納為以下幾點結論與建議,以 供科技教育學者專家參考: (1)中國已越來越重視科普教育之實施,但在推行方面,仍有城鄉差距、資 源配不均等問題;(2)其科普活動與競賽形式多元,與台灣之科普活動也多有相 似之處,例如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競賽等;(3)可深入探討其較具特色之活動 方式與內容,作為台灣科普教育之借鏡;(4)其科技輔導員的能力標準與需求, 與台灣生活科技教師所具備的能力相似,應可做為台灣培育生活科技教師的參 考;(5)目前中國科普教育相關資源豐富,建議生活科技教師可善加運用,以作 為教學內容之輔助。 參考文獻 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2007)。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標準解讀。2008 年 5 月 15 日,取自 http://www.cacsi.org.cn/bztl/ShowNews.asp?ID=149

(7)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無日期)。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分佈和分類瀏覽。2008 年 4 月 23 日,取自 http://app03.cast.org.cn:7005/portal/findportal.do#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協會青少年科技中心(無日期)。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 技傳播行動。2008 年 4 月 20 日,取自 http://www.cast.org.cn/n435777/n435799/n676835/n679475/20647.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2008)。我國科普隊伍不斷壯大--2006 年度全國 科普工作統計圓滿結束。2008 年 4 月 25 日,取自 http://www.most.gov.cn/kjbgz/200801/t20080116_58523.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2002)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2003) 吳旭君(2005)。利用社會科技教育資源促進青少年科技素質的研究。上海師範 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上海市。 吳晶晶、李斌(2005)。2005 年中國科技創新與普及並重,實現協調發展。2008 年 4 月 25 日,取自 http://www.gov.cn/jrzg/2005-12/11/content_123785.htm 劉舒(2007)。125 輛“科普大篷車”奔向全國邊遠地區。2008 年 4 月 28 日,取自 http://www.cast.org.cn/n435777/n435799/n1211159/n1211216/45936.html Jin, C. (2008). Innov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The Keys to Achieving the

MDGs in China. UN Chronicle.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科技融入教學社群 PLC 老師持續研討科技融入教學的課程,而在今年 學校基於此良好基礎,爭取參與教育部「行動學習專案」與信望愛基金會 所提供之「Flyer

若從國內的 教育體 系觀之,青 年學子 從國中畢業 開始, 便要對自己 的人 生做第一次的分流 ,選擇高中、高職 、專科、普通高中 、綜合高中等;上

• Merriam-Webster (Gustafson & Branch, 1997)所定義的教室內涵- -班級同學相遇之處,曾是社會大眾普遍認同之一社會派點.. • 工業化時代的產出成果是 靜態知識

一、重視身心障礙者福利及人權,已是當前全球的普世價值觀,各國政府無不將之視為施

相異處 不強調學校能導引社 會變遷 學校應主動的引導社 會改革..

3.8.2 學校自評多以教師和學生的觀感作為成效 指標,流於主觀,學校及科組仍未能完全掌握運

普通話科由 1998 年開始,成為香港中、小學核心課程之一。學

自 111 學年度開始,「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數學考科」將依據 108 學年度 實施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數學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