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選擇與轉換:報紙新聞中的電視政治新聞專訪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選擇與轉換:報紙新聞中的電視政治新聞專訪"

Copied!
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期末報告

選擇與轉換:報紙新聞中的電視政治新聞專訪(第 2 年)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9-2410-H-004-240-MY2 執 行 期 間 : 100 年 08 月 01 日至 101 年 12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計 畫 主 持 人 : 江靜之 計畫參與人員: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周筱梵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林宜潔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范瓊云 大專生-兼任助理人員:江鈺鈴 大專生-兼任助理人員:易皇凱 公 開 資 訊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03 月 27 日

(2)

中 文 摘 要 : 廣電新聞訪問是當代重要的媒體事件,也常成為新聞報導的 對象。將廣電新聞訪問轉製成新聞報導的例子屢見不鮮,更 重要的是,它凸顯兩個當代極為重要的理論問題,一是互文 性,二是媒材轉換,包括從「新聞訪問」到「新聞報導」的 文類互文與轉換,以及從「口語」訪談到「文字」或「影 音」新聞的媒材互文及轉換。因此,本研究聚焦於報紙新聞 及電視政治新聞專訪,關心「報紙新聞如何透過選擇與轉 換,將電視政治新聞專訪製成新聞報導」。本研究為兩年期 計畫,第一年採文本分析,探析報紙新聞選擇及轉換口語訪 談資料有何偏向及產生何種意義改變;第二年採深度訪談, 探究記者選擇及轉換電視新聞訪談之過程、相關考量與規 劃。本研究第一年期計畫從 2010 年 7 月至 2011 年 4 月止已 蒐集 20 場電視政治新聞訪談,同時蒐集國內四大報以此 20 場電視政治新聞訪談為主要報導對象之相關新聞 62 則。而為 聚焦分析,研究者選擇 2010 年五都市長候選人之電視新聞專 訪,共 6 場電視政治新聞專訪及 19 則報紙新聞報導,作為分 析個案,探析報紙新聞如何選擇及轉換電視口語訪談素材。 第二年期計畫則從 2012 年 6 月至 10 月止,訪談台灣四大報 與中央通訊社共 13 位政治記者,了解其接觸、蒐集廣電新聞 訪問消息來源資料之過程,以及選材、呈現上的考量及策 略。 中文關鍵詞: 文類、引述、政治新聞、情境、電視政治訪問、選擇、轉換 英 文 摘 要 : 英文關鍵詞:

(3)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期中進度報告

■期末報告

選擇與轉換:報紙新聞中的電視政治新聞專訪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 99-2410-H-128-030

-MY2

執行期間:

99 年 08 月 01 日至 101 年 12 月 31 日

執行機構及系所: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計畫主持人:江靜之

計畫參與人員:

碩士班兼任助理范瓊云、周筱梵、林宜潔;大學部兼任助理江

鈺鈴、易皇凱

本計畫除繳交成果報告外,另含下列出國報告,共 ___ 份:

□移地研究心得報告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

處理方式:除列管計畫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3 月 29 日

(4)

壹、 前言

訪問(interview)是記者取得新聞材料與資訊的主要方法,可謂現代新聞工作的基礎(Schudson, 1994),而將訪問變成新聞故事更是新聞工作的核心技藝(Bell, 1991, p. 253)。根據 EkstrÖ m(2001) 與 Nylund(2006),將訪問素材轉製成新聞報導如引述,涉及兩大步驟:首先記者將訪問素材抽離原 始訪問情境,將之「去情境化」(decontextualization),然後再經由裁剪(edit)、框架(frame)及混合 其他材料,將之「再情境化」(recontextualization),製成新聞成品。更重要的是,本研究認為此過程涉 及兩個新聞工作的核心能力,一是選擇,亦即如何在訪問素材中選擇可用材料,將之製成具新聞價值 的報導;二是轉換,包括將「口語」訪問轉製成報紙「文字」或電視「影音」新聞的媒材轉換(Clayman, 1990; EkstrÖ m, 2001; Nylund, 2003, 2006),以及將「訪問」轉製成「報導」的文類轉換(Prior, Hengst, Roozen, & Shipka, 2006)。

雖然將訪問素材轉製成新聞報導是新聞工作的核心能力,更是所有記者再熟悉不過的日常工作, 可惜如同九0年代便有學者指出,媒體研究不是偏向分析新聞訪問這端,便是著重探討新聞報導那端, 相對忽略訪問與報導之間的關係(Bell, 1991: 210; Clayman, 1990: 79)。時至今日,探究記者如何將訪 問轉變成新聞報導的研究仍屬少數(Clayman, 1990; EkstrÖ m, 2001; Nylund, 2006; Eriksson, 2006)且多 分析以蒐集報導素材為主的新聞訪問,如記者與消息來源訪談,未曾探究以訪問本身為目的廣電新聞 訪談如何被轉製成新聞。

之所以特別關注廣電新聞訪談如何被轉製成新聞報導乃因:第一,廣電新聞訪談已是當代重要的 媒體事件(Clayman, 2004),為現代「訪問社會」(an Interview Society)中不可或缺的一環(Atkinson & Silverman, 1997),也成為現代記者新聞來源之一。第二,能否成為之後的新聞已成為評估廣電新聞訪 談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McNair, 2000, pp. 100-101),故訪問者精心設計訪問,無不希望此刻的訪問能 成為新聞,延續其設定議題的力量。第三,公開播放的廣電新聞訪談是眾家記者共享的資料來源,面 對相同素材,不但「選擇」與「轉換」能力高下立現,更可從中一窺異同奧妙。 在廣電新聞訪談中,電視政治新聞訪談最常被引述報導,轉製成新聞。一來因為電視新聞的普及、 收視及影響力皆比廣播高;二來因為廣電新聞訪談偏好訪問「新聞事件中具有權威發言權的人和對專 題問題有研究的權威人士」(徐業平 & 丁小燕,2005,頁 276),政治人物是最常接受廣電新聞訪談的 「權威消息來源」;三來政治人物在政治論述、政策執行及輿論走向上有較大影響力,而且廣電新聞訪 談屬於互動式表演(interactive performance),已成為政治人物向大眾展示自我的重要舞台(Corner, 2003: 77-78)。 有鑑於此,本研究選擇電視政治專訪與報紙文字新聞為研究對象,第一年採文本分析法,對照分 析此二者,了解從電視政治專訪到報紙文字新聞,哪些情境、言談互動與文句等被選擇及省略,以及 發生哪些轉換;第二年採深度訪談法,訪問曾經以電視政治轉訪為主要題材撰寫文字新聞之政治記者, 了解其選擇與轉換的考量與過程。

貳、 文獻探討

如前所述,要將電視政治新聞訪談製成新聞報導包括「去情境化」及「再情境化」兩大步驟,隱 含「選擇」與「轉換」兩大能力。透過此過程,EkstrÖ m(2001, p. 571)指出,記者不但提高新聞報導 的價值,創造一個有連貫性的故事,也能在吸引閱聽人的同時維持新聞的客觀及批判立場。以下先討

(5)

論新聞如何選擇談話素材,接著檢閱新聞引述轉換的重要面向。 一、選擇 針對本研究關注的電視政治專訪,報紙文字新聞之「選擇」涉及訪談「內容」與「形式」兩個層 面。以下分述之。 (一)內容層次 根據文獻,新聞媒體會使用某些固定論述框架報導政治事件與人物。一般來說,政治新聞強調差 異和兩極化衝突(Clayman, 1995; Nichols, 2003, pp. 174-176),或是「策略性政治溝通論述」(the discourse of strategic political communication),將政治形塑成各方為爭取選民支持而相互競爭的策略性行動 (HorsbØl, 2010)。

在政治新聞論述中,選舉新聞自成一類,有特殊的新聞框架及影響。其中最常見者莫過於「賽馬 式報導」,亦即將政治選舉比喻成賽馬競賽(horse race)活動或遊戲,著重競賽表面性、戲劇化的輸贏 拉鋸過程,關注選舉的輸贏、策略及運籌帷幄,而非選舉議題的背景資訊,或候選人的政策立場及領 導特質等實質(substance)問題(Broh, 1980; Patterson, 1980; 彭家發, 1995,頁 108-109)。Broh(1980, pp. 527-528)曾直言,賽馬式報導雖然可能增加閱聽人對選舉新聞的興趣,但也可能使閱聽人將注意 力放在令人興奮卻無關選舉的部分,忽略複雜的政策議題。 King(1990)與 Johnson(1993)指出,「賽馬式報導」聚焦於競選計畫、選舉財務、組織動員的 力量、競選策略與活動、選票分析、選民輪廓、民調結果誰輸誰贏、比賽狀態、選舉氣氛或氣勢 (momentum)及主要政黨人員的支持度(endorsements)等,反之,「政策議題報導」則著重候選人政 策立場與公共政策。但美國及台灣的選舉研究皆指出,選舉新聞採「賽馬式報導」的比例遠高於「政 策議題報導」(陳義彥、陳世敏,1992;李蕙怡,2008;張卿卿,2002;King, 1990; Hallin, 1992)。 不過,Esser(2008)研究美、英、德、法四國選前四周的電視選舉新聞,卻發現美國電視新聞最 常使用攻擊選舉對手的「攻擊式語藝」(attack rhetoric),其次是「政策或新聞事件的議題討論」,之後 才是與尋求成功、支持、策略與氣勢有關的「競選活動(campaign)陳述」,亦即所謂的「賽馬式報導」。 相較之下,德法兩國電視新聞反而出現最多的「競選活動陳述」,而英國電視新聞則比其他三國使用更 多「辯護式語藝」(defensive rhetoric),亦即報導候選人如何為自己在爭議性議題上角色進行辯護。 上述選舉新聞框架研究主要分析報紙、電視及雜誌新聞報導,鮮少比較新聞報導與政治新聞訪談 的差異。唯一例外是 Just, Crigler 與 Buhr(1999)針對美國 1992 年總統大選,進行報紙與電視新聞、 電視訪談節目、競選廣告的比較研究,重要發現有三:第一,由於電視訪談節目將焦點置於受訪候選 人,所以候選人比較有機會透過話語和畫面表達意見(p. 30),讓閱聽人聽見自己的聲音。而且,電視 訪談不但出現比較多的候選人宣稱,候選人也有機會在訪談最後形成自己的結論(p. 34)。第二,電視 訪談比(報紙與電視)新聞報導更聚焦於候選人的政策議題立場(p. 32),而且花較多時間討論候選人 屬性(attributes),包括人格特質、背景、領導能力與政治經驗等,較少用賽馬式報導討論選戰的輸贏 或策略(p. 35)。因此,與新聞報導相比,電視訪談較無厭倦、悲觀色彩,或描繪自我利益動機的犬儒 主義(cynicism)。第三,與電視新聞及訪談相比,報紙新聞主要提供政治資訊,而非政治論辯(political arguments)(p. 33)。

(6)

(二)形式層次

雖然截至目前尚未有研究直接探析何種訪談形式特徵較易成為之後的新聞素材,但根據現有文獻 可知,新聞報導偏重受訪者答案,相對忽略訪談的問答互動過程。以瑞典電視新聞為例,EkstrÖ m(2001) 分析指出高達八成的新聞以受訪者答案作為開頭,而且有六成只出現受訪者答案,沒有原來訪問者提 問的問題(p. 569)。Kroon Lundell 與 Eriksson(2010)的研究也發現瑞典電視新聞運用某段受訪者答 案(soundbite)的比例明顯高於連串的問答。值得注意的是,新聞報導僅呈現受訪者答案易將受訪者 形塑為自動發言的印象(Clayman, 1990; EkstrÖ m, 2001),然而若記者「刻意」在新聞中同時呈現訪談 的問題與答案,Clayman(1990)指出,這除了要透過問題說明受訪者的答案,還有三種作用:第一, 凸顯受訪者並非自願發言,而是在記者提問的壓力下作答;第二,展現受訪者的某種態度,例如受訪 者是立即回答問題或有所遲疑;第三,強調受訪者沒有作答。 跨時來看,Eriksson(2011)發現早期(1978 年)的瑞典電視新聞運用政治訪問材料時,對原有訪 問情境有較多說明,反之,晚近(1993/2003 年)電視新聞中的受訪者答案多被去情境化,成為新聞故 事的一部份。因此,政治訪問原有的連續互動被切割得更加破碎,而且受訪政治人物的答案與其他新 聞文本交織在一起,也讓電視新聞更為「對話化」(dialogic)。如此轉變連帶使得報導的記者及被引述 的政治人物角色有了變化,Eriksson 指出,電視記者從中介者(mediator)或提問者(interrogator)轉 變成解釋者(interpreter)與批判的提問者(critical interrogator),而電視新聞中的政治人物角色也不再 是傳遞論點、政策或提案,而是確認記者的分析或解釋是可信的。 此外,並非所有受訪者答案都會受到記者青睞,成為新聞素材。Nylund(2003)研究指出,電視 新聞大多摘取符合其原有新聞論述的訪問片段,鮮少呈現受訪者在訪談過程中展現的抗拒(resistance) 及重新表述(reformulation)。而且,將談話轉換成文字,記者一方面不免加入隻字片語及標點符號, 另方面也常省略口語聲音的語調、停頓、猶豫、未說完或文法不完整的句子等,使得新聞報導喪失隱 含於口語談話中的話語行動或情感意義(Waugh, 1995, pp. 155-156)。以電視政治新聞訪談為例,由於 電視特別擅長傳遞政治人物的情緒智商,而且政治人物在訪談中的反應及態度都可能透漏更多訊息 (Johnson, 2005/蔡夢璇,2007,頁 118-119),故關於訪問「怎麼說」的重要問題是,何種談話特徵容 易被摘取成為新聞? 對此,探究何種政治人物談話特徵較易成為新聞之研究便值得參考。舉例來說,Clayman(1995) 分析美國 1988 年副總統電視辯論指出,以下三項談話特徵較易成為新聞素材:(1)論述相關性(narrative relevance),亦即越符合新聞故事框架的談話越容易被挑選出來製成新聞,因為有時記者只是拿這些談 話資料填補早已設定好的新聞框架。(2)顯著性(conspicuousness),亦即明顯與背景不同的談話段落 較易被抽取出來成為新聞,例如使用有聲有色的隱喻、運用列舉三方、對比式的說法(three-part lists and contrasts),或是違背既定互動規範的行動(如受訪者拒絕回答)等,都會增加談話的顯著性,提高被 新聞引述的機會。(3)易擷取性(extractability),亦即越不需要背景說明的談話越容易被選擇成為新 聞材料。 Atkinson(1984)也發現政治人物運用對比、列舉三方的說法較易被報紙及廣電新聞引用,尤其是 報紙新聞標題(p. 136)。而且,記者也常用現場觀眾的反應來評估政治人物的談話效果,所以能引發 現場觀眾熱烈反應(如鼓掌喝采的頻率或時間較長)的談話也能吸引記者注意,登上新聞版面(p. 137)。 然而,針對上述 Clayman(1995)提出三項較易成為新聞素材的談話特徵,Kroon Lundell 與 EkstrÖ m (2010)從日常新聞產製觀點出發,卻提出不同看法。首先,就論述相關性來說,他們發現記者不一

(7)

定會先決定敘事角度再選取訪問素材,因為一般時候,記者會先尋找消息來源,獲取訪問材料後再決 定說甚麼樣的新聞故事。易言之,記者也會看食材(訪問材料)再決定菜色(新聞故事),不全然如 Clayman 所說,是先決定菜色再選擇食材。其次,電視編輯工具讓記者可以提高談話顯著性,如插入 旁白或改變話語順序,無須完全依賴談話者道出高顯著性的談話。最後,Kroon Lundell 與 EkstrÖ m 認 為「易擷取性」不一定是記者選取談話片段的重要考量,因為記者也會選取易擷取性低但可連結旁白 的談話片段,何況隨著電視科技的發展,記者擷取談話片段既容易又看起來自然,故再無須考量該段 談話的易擷取性是否夠高。 綜上所述,何種新聞訪談問答互動較易成為新聞報導素材是本研究的分析重點。至於「記者的新 聞論述框架與訪談素材的選擇孰先孰後」,本研究認為,對以訪問為目的之廣電新聞訪談來說,若某則 廣電新聞訪談只是被當成眾多新聞來源之一,則可能新聞論述框架在先,訪問素材的選擇在後;但若 某則廣電新聞訪談成為新聞主要報導的對象或題材,如本研究討論的焦點,那麼新聞報導的論述框架 自然取決於訪談素材,亦即訪談素材某種程度來說已框限了新聞報導框架的範圍。 二、轉換 被選出的訪問素材要成為新聞還得經過「再情境化」的過程,包括裁剪、框架及混合其他材料(Linell, 1998;轉引自 Nylund, 2006, p. 150)。雖然「再情境化」是個複雜過程,但卻具體而微地展現在廣電新 聞訪談的「引述」(quote)上。 引述通常帶有目的,是為了某一群特定聽眾而做,沒有一個引述只是單純轉引他人所言(EkstrÖ m, 2006)。尤其新聞引述又更為複雜,因為記者不但得考慮閱聽人,還得顧及被引述的消息來源、新聞組 織(如編輯)及記者自己(Killenberg & Anderson, 1993, pp. 48-49)。換言之,轉製廣電新聞訪談為報導 的記者並非傳輸訪問內容的「導管」(conduit),而是帶有意圖,得向其主要服務對象——閱聽人——負 責的傳播者或語藝者(rhetors)(Killenberg & Anderson , 1993)。根據 EkstrÖ m(2006, p. 29),新聞工作者 可透過三個層面影響引述,分別為情境(context)、字詞和句法的選擇,以及媒材及論述技術(modalities and discursive techniques),以下分述之:

(一) 情境

由於情境會影響言談意義,故形塑不同情境便會影響引述之語。舉例來說,使用直接或間接引述 會型塑出不同意義(EkstrÖ m, 2006, p. 30)。直接引述指記者直接引用消息來源所言,如「總統說:『我 覺得很好』」,間接引述則是記者複述(paraphrase)消息來源的話,如:「總統說他很好」(Hengst, Neuman-Stritzel & Gannaway, 2005)。在新聞報導中,直接引述有強化事實、營造真實感、使新聞更生 動、引發閱聽人涉入等功用(Bell, 1991, pp. 207-209; Kuo, 2001),既可讓記者與被引述的消息來源及 其所言保持距離,又可藉此強調可信(authenticity)及重要性(Kuo, 2007, p. 292)。而且,與間接引述 相比,讀者通常比較注意直接引述中的個人證詞(Gibson, Hester, & Stewart, 2001, p. 68)。不過,間接 引述讓記者可以為了節省篇幅等修改引述之言(Waught, 1995, p. 159),常被用來澄清資訊或訂正錯誤 (Kuo, 2001)。

此外,根據文獻,新聞報導若僅出現受訪者的答案,未提及其回應的問題,容易將受訪者形塑為 自動發言的印象(Clayman, 1990; EkstrÖ m, 2001)。反之,當記者刻意在新聞中同時呈現問題與答案, Clayman(1990)認為這除了要透過問題說明受訪者的答案之外,還有三種功能:第一,凸顯受訪者是

(8)

在記者提問的壓力下作答,而非自願發言;第二,展現受訪者的態度,例如受訪者是立即回答問題或 是有所遲疑;第三,強調受訪者沒有作答。 (二) 字詞和句法 在此最重要者莫過於記者常以不同的報告動詞如「說」、「批評」等,重新界定他人所言(Nylund, 2003),形塑出不同於原談話的新情境。根據 Caldas-Coulthard (1994: 306),新聞中描述言說的動詞可 分四種:(1) 中立的報告動詞: 指介紹說的動作,未做明顯評論者,如說(say)、告訴(tell)、問(ask)、回 答(reply)等。(2) 語行動詞(illocutionary glossing verbs): 形容言說動作的動詞,可分後設語言

(metalinguistic)如敘述(narrate)、引述與講述(recount),以及後設命題(metapropositional)如解釋、贊成、 接受、控訴及發誓等。(3) 描述性動詞(descriptive verbs),與再現互動有關的動詞,如喊叫(yell)、喃喃 自語(murmur)、笑(laugh)等描繪言者說話方式與態度。(4) 論述標示型動詞(discourse-signalling verbs) 雖然並非報告動詞,但卻經常伴隨直接引述出現,標示出引述與其他部分論述的關係或發展,例如重 複(repeat)、增加(add)、停頓(pause)、繼續(continue)等。

而且,引述者常配合情境改變引述的字彙及句法,即使直接引述也不例外(EkstrÖ m, 2006)。因此, 無論運用直接或間接引述,記者都面臨是否要改變原談話的用字遣詞及句法,有時這可能是個極重要 的抉擇,因為如同 Rundblad, Chilton 與 Hunter(2006: 73)強調,即使字詞差異再微小也可能引發讀者 的不同理解。此外,值得提醒的是,直接引述也不表示新聞工作者是一字不差,一句不漏地再現消息 來源所言(Rundblad, Chilton, & Hunter, 2006, p. 72; van Dijk, 1991, p. 152),例如報紙編輯常為了符合新 聞標題形式,改變引述的字詞及句法(EkstrÖ m, 2006, p. 29)。更重要的是,Waught(1995, p. 156)指 出,新聞直接引述通常只能在字詞及文法結構的內容層次上原文照引,但在對話風格及方言使用上便 不一定如此。 (三) 媒材及論述技術 將口語談話(如新聞訪問)轉換成書寫文字(如報紙新聞)涉及媒材轉換及不同論述技術的運用。 舉例來說,口語談話透過重音(stresses)或語調、語速等副語言信號(paralinguistic signals),而報紙 新聞文本則透過字的大小(size)和字體(typeface)等論述技術影響言談意義。根據 EkstrÖ m(2006, p. 41),文字媒材有四種可讓引述更尖銳及戲劇化的論述技術,包括:(1)放置的位置,例如將引述放在標 題或頭版要比放在文中更有戲劇化效果;(2)印刷設計,例如透過字的大小、顏色及字體創造對比;(3) 字詞及句法的選擇,例如選擇尖銳用語或簡單句法,讓引述看起來非常清楚且具戲劇性;(4)連結引述 與新聞文脈的關係,例如在新聞報導旁邊放置受訪政治人物照片,或引述其他訪問內容創造虛擬對話 等。以瑞典電視新聞為例,EkstrÖ m(2001, p. 570)的研究指出,約三成新聞會將兩場或兩場以上訪問 所得的答案放在一起,形成假對話(pseudo-dialogue)。尤其將談話轉換成書寫,Waugh(1995, p. 155-156) 指出,記者一方面不免加入隻字片語及標點符號,另方面卻經常省略口語聲音語調、停頓、猶豫、未 說完或文法不完整的句子等。然而,將上述口語聲音特徵省略或清除之後,卻容易喪失原來內容中所 隱含的話語行動或情感意義。 此外,EkstrÖ m (2001)曾提出電視新聞將政治人物回應「再情境化」的四種策略:(1)記者以旁白 重新闡述答案回應的原始問題,而這可能影響我們對政治人物答案的詮釋;(2)記者描述政治人物作 答時的所思所想,甚至所為,偏向將政治人物的答案塞入既定的新聞故事架構中;(3)將政治人物的 答案概化或簡化,例如將某黨政治人物所言當成該黨意見(即使受訪者在訪問中說明這是個人意見也

(9)

不例外),然後被形塑成與政府相衝突的意見;(4)將不同訪談獲得的答案放在一起,形成虛擬對話, 如此不但可以建立一個想像的對話或辯論,也為記者創造出一個表面中立的平台。

參、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究將電視政治訪談當成主要報導對象的報紙新聞,如何自口語訪談中取材及進行轉 換,將之製成報紙文字新聞。第一年採文本分析法,蒐集電視政治專訪與相關報紙新聞,對照分析此 二者之差異;第二年採深度訪談法,訪問曾將電視政治專訪撰寫成文字新聞稿之記者,了解其選擇與 轉換的考量與過程。 一、文本分析法 研究者自 2010 年 7 月開始,每月月底從國內四大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聯合報》及《蘋 果日報》之電子報資料庫中,蒐集出現「電視訪問」、「電視訪談」、「電視專訪」、「訪問」、「訪談」、「專 訪」等關鍵字之新聞報導,再以該則新聞是否載明消息來源為電視訪談、是否為政治訪談,以及電視 訪談是否為其主要報導對象作為判斷標準,選出至少三大報將之當成主要報導對象之電視訪談。自 2010 年 7 月至 2011 年 4 月止,本研究共蒐集 20 場電視政治新聞訪談,以及 62 則相關報紙新聞。 本研究蒐集之 20 場電視政治訪談形式包括一(名訪問者)對一(名受訪者)、一對二與多對一, 時間長度為三十至九十分鐘不等。為了聚焦及提高個案顯著性,研究者從中選擇 2010 年五都市長候選 人之電視新聞專訪,共 6 場電視政治新聞專訪及 19 則報紙新聞報導,作為分析個案。研究者先將 6 場 訪談內容製成逐字稿,然後與相關新聞報導進行比較分析。分析新聞報導時,本研究將之區分為標題、 導言及內文,分析時對照原始電視訪談過錄稿,分析出自原始訪談內容之每句引述(以句號斷句作為 判斷,並排除 2 句無法在訪談過錄中找到相近資料者), 包括哪些訪談素材被選擇,以及該句話(1) 使用直接、間接或混合引述:直接引述為上下引號引述之語;間接引述為有報告動詞,卻無上下引號 之語;混合引述則為間接及直接引述兼具。(2)是否包含原始問題情境。(3)引述答案內容及問題情 境如何改變等。 二、深度訪談法 研究者自第一年蒐集的個案資料庫中,選擇出現較多次數的政治記者,進行連絡訪談。再以滾雪 球法,邀訪曾經針對電視政治專訪撰寫文字新聞之記者。本研究共成功訪談 13 位政治記者,包含中央 社記者 1 位、自由時報記者 2 位、中國時報記者 4 位、聯合報記者 4 位及蘋果日報記者 2 位。訪談時 間每位平均 1.5 至 2 小時不等,研究者事先準備受訪者屬名的相關新聞稿,請受訪者以此為例,回答 下列問題:(1)如何選取哪個專訪作為新聞報導的消息來源? (2)選定訪談後,如何選取素材?包含 如何判斷訪談重點、如何記錄、如何在字數限制下決定使用哪些素材等。(3)在呈現上,如何決定是 否要寫出節目(訪問者等)名稱、直接/間接引述的策略或規則、如何決定是否要引述問題、電視專訪的 標題字幕及影像會不會影響擷取重點等。(4)選材與呈現是否會受報社(組織)政治立場的影響等。之後, 研究者將訪談內容進行逐字過錄,以利分析。

肆、 結果與討論

(10)

以下分別說明本研究之兩年研究成果。 一、報紙文字新聞之選擇與轉換 (一) 選擇 如文獻所述,選擇涉及言談內容與形式兩層面。以下針對分析個案特質分述之。 1. 選舉論述內容

比較電視新聞訪談與報紙新聞之選舉論述發現四點不同。第一,不同於 Just, Crigler 與 Buhr(1999) 的研究結果,台灣電視新聞訪問者關注「賽馬式報導」(105,33.2%)的比例,較「政策議題報導」(65, 20.6%)多了約一成三,而且也比報紙新聞「賽馬式報導」(22 ,19.3%)所佔比例高。在「賽馬式報 導」上,電視新聞訪談與報紙新聞皆未出現「選舉財務」、「組織動員的力量」及「選民輪廓」三類 內容,電視訪談討論「選票內容」也未成為報紙新聞之素材。電視新聞訪問者於「賽馬式報導」(105 個問題),特別關注「主要政黨人員支持度」(18,17.1%)、「比賽狀態」(18,17.1%)及「競選 策略或活動」(16,15.2%),但報紙新聞選擇「賽馬式報導」素材(22 個分析單位)卻偏重「競選 計畫及態度」(6,27.3%),其次才是「主要政黨人員支持度」、「民調結果誰輸誰贏」及「選舉氣 氛或氣勢」,比例皆為 13.6%。 另方面,電視新聞訪談之「政策議題報導」(65 個問題)中,約四成一關注於市政相關「公共政 策」(27,41.5%),其次為「候選人屬性」(16,24.6%)與「候選人政策立場」(11,16.9%),但 報紙新聞(20 個分析單位)卻有五成五報導「候選人屬性」(11,55%),其次為「對政治或政黨看 法」(5,25%)與「上任期許」(2,10%)。這顯示報紙新聞選材較不注重「公共政策」及「候選人 政策立場」,而且不同於 Just, Crigler 與 Buhr 的研究發現,台灣新聞報導反而比電視訪談節目更偏重 「候選人屬性」。 第二,報紙新聞比電視訪談偏向「攻擊式語藝」。這除了顯示報紙新聞的選材偏好外,也因受訪 候選人常在訪談過程中「化被動為主動」,攻擊競選對手,提供報紙新聞更多素材。至於「訪問者評 論或批評」未出現於報紙新聞,乃因本研究分析報紙新聞單位是以受訪者答案為主,故在報紙新聞中, 「訪問者評論或批評」內容分散至受訪者回應訪問者的「檢討自己執政表現」、「受訪表現」(如鞠 躬道歉)或其他類別。 第三,受訪候選人的「未來政治動向」是當時電視訪談重點(23,7.3%),更是新聞報導的重要素 材(26,22.8%),因為在 2010 年五都市長選舉中,新聞媒體特別關注當時五都市長候選人朱立倫、蔡 英文與蘇貞昌是否可能參選 2012 年總統大選。而且,此類問題即使未獲得受訪候選人的正面回應,也 會成為新聞,例如報載蔡英文「語帶玄機地說」:「至於二○一二年若被勸進參選總統?蔡英文語帶玄機 地說,『這不是個人問題,是國家問題』,她並不會超前做決定」(聯合報,2010.9.30: B1)。 第四,出現在電視新聞訪談中的候選人「私領域之事或個人感受」(18,5.7%)較難成為之後新聞 報導的素材。在本研究報紙新聞個案中,唯一例外是以下《自由》對蔡英文的報導,而且它被放在最 後一段,顯示其重要性最低。

(11)

整體言之,文字新聞選材多忽略訪談互動過程,更少呈現受訪者的抗拒(Nylund, 2003),例如《聯 合》僅從上述訪談,挑選一開始的問題及最後的答案,再以論述標示型動詞「追問」描述過程:「主持 人謝震武追問,前總統陳水扁若交保要站台?蔡英文說,『一個有經驗的政治人物,自己會考量各種 因素,不需要過度提醒』」(聯合報,2010.9.30: B1)。 2. 訪問言談互動與情境 之前文獻提及,電視新聞訪談主要由訪問雙(多)方以問答方式進行互動,但新聞報導重點通常 置於受訪者身上,較不重視問答情境。以下詳細分析報紙新聞如何選擇受訪者答案及問題情境。 (1) 受訪者的語言及非語言行動 受訪者雖然是報紙新聞的選材重點,但其言談內容重要性顯然高於言談行動,這可從本研究分析 報紙引述受訪者的 122 個報告動詞中,超過五成(54.1%)使用「說」、「表示」及「回答/回應」等「中 立的報告動詞」看出。不過,報紙新聞並非完全忽略受訪候選人的言談行動,本研究發現,「言談行動 動詞」包括「強調」、「坦言」及「承認」等,佔近三成(27.0%)比例,若再加上以副詞形容報告動詞 者(10.7%),如「『斬釘截鐵地』說」、「『語帶玄機地』說」及「『不客氣地』批評」等,則有近四成的 新聞單位,當受訪者言談行動當成材料之一。 相較之下,凸顯受訪者所言與前後談話關係的「論述標示型動詞」,如「(隨即)補充」、「(不斷) 重申」及「二/數度」等,在報紙新聞中僅佔 6.6%,而且,描繪受訪者再現互動的「描述性動詞」只出 現 2 次(1.6%),包括「微笑說」與「高分貝反擊」。顯示報紙新聞選材偏重受訪者「個人」言談行動, 較少著眼於受訪者身處之訪談「論述情境」及受訪者的「互動」表現。 此外,不同於 Nylund(2003)研究指出,電視新聞鮮少呈現受訪者展現的重新表述及抗拒,本研 究發現,受訪候選人在電視新聞專訪中表現的抗拒是台灣報紙新聞選材的重點之一。首先,就主題內 容來說,在本研究分析 114 個新聞單位中,「辯護式語藝」與「攻擊式語藝」所佔比例約二成一(25, 21.9%)。前者通常起於訪問者引述他人對受訪候選人的批評,促使受訪候選人為自己辯護,反駁對自 己不利的說法,因而成為新聞素材,例如「也有部份 Call in 民眾質疑郝龍斌在保護部屬、幫部屬講話, 郝則說:『我沒有護短,是危機處理沒做好。』」(自由時報,2010.9.1: A2);後者則常起於受訪候選 人在回答過程中,化被動為主動地攻擊對手,被報紙新聞選為報導重點,例如「郝龍斌強調,花博是 台北走向國際舞台的機會,蘇的說法太過悲觀,格局不夠、國際觀也不足」(聯合報,2010.6.25: B1)。 其次,本研究發現,受訪候選人「抗拒」訪問者的提問也會被當成新聞素材,尤其報導受訪候選人「未 來政治動向」時,它正可凸顯受訪候選人對此類問題的態度。 (2) 問答互動情境 雖然受訪候選人的「答案」多是回應訪問者提問,但新聞報導卻常省略訪談問題及問答互動過程。 與 EkstrÖm(2001)研究瑞典電視新聞的結果相似,本研究分析報紙新聞也發現,超過六成五的新聞單 位僅引述受訪者答案(A),約三成二選擇「問答語對」(Q-A),只有兩個單位引用「問答語串」包括 「Q-A-Q-A」與「Q-A1-A2-A1」。進一步,對照電視新聞訪談稿可知,即使受訪者答案是透過多個問 題(但不一定是連續問題)追問而得,報紙新聞也偏向將之「濃縮」成一個答案,或一組問答語對。

(12)

此外,本研究發現,由於報紙新聞每段字數有限,過長的問答內容須分段描述,因此,新聞會使 用「追問」等論述標示型動詞,強化問答互動情境:在 39 個問答語對(串)中,出現 8 個如「追問」、 「一直逼問」等,形容提問論述情境的論述標示型動詞,其中 5 個出現於「Q-A」,3 個出現於「Q-A-Q-A」 及「Q-A1-Q-A2」互動。進一步,報紙新聞報導電視新聞專訪之焦點在於受訪者(答案),且受限於篇 幅,自然無法完整呈現問答過程,因此,值得探討的問題便成為,報紙新聞選擇「問答互動」素材, 欲表達或強調何事? 而且,雖然三成四的新聞單位挑選問答語對(串)作素材,卻不表示文字新聞呈現出等量的「問 答互動」,有三種情況:第一,僅述提問內容,讀者無法判斷受訪者為被動回應或主動發言;第二,使 用訪問者轉述他人之言,型塑受訪者直接回應他人之貌;第三,在本研究分析個案中,約有三成四的 新聞單位選取問答語對(串)作為報導材料,但在這比例不高的問答互動素材中,卻有超過五成八的 問題情境(包括僅引述問題內容及使用訪問者轉述),將訪問者隱身於(問題)資訊之後,似乎將訪問 者視為傳遞及蒐集資訊的管道,間接強化新聞訪問者中立客觀的傳統形象。 (二) 轉換 1. 口語詞句的轉換 根據文獻,記者受限於報紙新聞篇幅,引述口語談話常省略對話開場白、結語、重疊、修補、用 來交流情感的話語(phatic communion),並且簡化一來一往的對話過程(Caldas-Coulthard, 1993, p. 200; 1994, p. 297)。Waugh(1995, pp.155-156)則指出,記者引述口語談話,除了去除聲腔語調、停頓、猶 豫、未說完或文法不完整的句子,也依書寫需要而添增標點符號,甚至加上隻字片語。 (1) 省略口語強調,降低凸顯程度 在口語訪談中,訪問雙方要強調所言,有聲音及語言媒材資源可資運用,前者例如透過重音或較 大音量,後者則可利用重複、重述,或用「絕對」、「一定」等詞彙,表示強調。不過,本研究發現, 文字新聞引述多省略這些口語表現。進一步,引述呈現口語強調或談話態度多以「強調」、「承認」、「納 悶」等「言談行動動詞」,描繪訪問雙方的「言外之意」;或在「中立的報告動詞」如「說」、「問」旁, 加上副詞或另一動詞,形容訪問雙方「如何」說;另有少數報導以問號、驚嘆號等標點符號,表現口 語含義。 然而,報紙新聞引述受訪者談話,近七成(69.7%)使用「中立的報告動詞」,其中又以「說(出)」 (50.8%)最多,「表示」(10.7%)次之、「回答/回應」(4.1%)排名第三(表三)。而加上副詞或動詞, 如「高分貝回擊」、「語出驚人」、「語帶玄機」及「隨即補充」等,形容中立報告動詞的比例也只有 23 個。這些皆顯示文字新聞引述雖著重於受訪者談話,卻不常描繪受訪者的口語行動與態度。 (2) 更換人稱代名詞與稱謂,改變關係 報紙新聞常因引述需要,改變訪問雙方使用的人稱代名詞及稱謂,例如將「我」改成「他」,或直 接省略。重要的是,許多時候,當文字新聞省略、改變人稱代名詞,也因此轉變了訪問雙方於訪談中 建立的定位與關係。此外,文字新聞更換訪問雙方稱呼對方、或指稱他人的稱謂,也會改變訪問雙方 於訪談中建立的關係。例如訪問者問詹:「那夫人,那如果說縣長沒有當選,你鼓勵他投入 2012 嗎?」, 從以「夫人」尊稱詹,以「縣長」指稱蘇(蘇曾任台北縣長),顯見訪問者對受訪者採下對上的正式關

(13)

係。但兩則報導,第一則使用間接引述,以報導問題意義為主,未彰顯訪問雙方的人際關係;第二則 使用直接引述,卻以「蘇貞昌」取代「縣長」,將原來訪問者採取較為尊敬有禮的下對上關係,轉變成 平等關係。 進一步,新聞引述更換受訪者指稱他人的稱謂,也可能改變受訪者與他人的關係。舉例來說,郝 尊稱馬英九為「馬總統」,但被新聞改為「馬英九」:「郝龍斌說……他與馬英九可直撥電話溝通……」 (自由時報,2010.6.25: A12),抹除郝在訪談中建立與馬英九的下對上關係。另方面,更改人稱代名詞 與稱謂,有時也同時影響訪問雙方在口語訪談中,營造自己與其指稱之人,以及自己與觀眾的關係。 例如《中國時報》間接引述:「蔡英文說,即便在大台中市,蘇嘉全在這一個多月以來……」(2010.7.23: A4),將蔡形塑成評論蘇嘉全的「他人」,截然不同於蔡在訪談中,以「我們的候選人」指稱蘇,後者 透露出她與蘇為同一陣營的團結感,及其可喚起觀眾對「『我們的』候選人」之認同感。 (3) 避免情態詞,強化事實性 本研究發現,文字新聞引述多刪除受訪者用來表示個人認知的情態動詞,包括「相信」、「覺得」、 「認為」、「想」等,以及表達不確定性的情態副詞,如「可能」、「大概」、「也許」。篩除這些 情態詞,新聞報導得以提高引述的確定性,並將之形塑成「事實」(Fairclough, 1989)。此外,省略 情態詞,也能將受訪政治人物的「打算」變成「承諾」,例如朱立倫在訪談中論及個人未來的政治規劃: 「……我這四年喔,把這個光榮使命做出來,讓新北市民覺得很驕傲很光榮,也許那個時候,最值得 我光榮退休的時候。」但記者使用混合引述,刪除「也許」兩字,顯露朱做完四年新北市長,就要光 榮退休之意:「他說……可以的話,打完新北市這一仗,『會用四年的時間把光榮使命做出來』,那時就 是『我最值得光榮退休的時候』。」(聯合報,2010.7.23: A16)。 再者,在廣電新聞訪問中,訪問者常以「認為」及「覺得」為動詞的間接問句提問,因為如此可 提升受訪者的作答意願,降低被拒答機會(江靜之,2007; Jucker, 1986)。不過,因著其主要功能為促 使受訪者回答,所以往往容易為新聞報導所省略,即使直接引述也不例外,例如《中國時報》之例:「陳 雅琳追問:『所以(你覺得)妳比(這個)朱立倫宏觀(就對了)?』」(2010.7.23: A4)。最後,當大部 分文字新聞引述省略情態詞,那麼,保留情態詞之引述報導反而值得注意。在本研究分析資料中,《自 由時報》(2010.9.1: A2)引述郝龍斌於訪談 4 的兩段談話,特意保留郝使用的認知情態動詞「覺得」及 「相信」,凸顯郝所言只是他個人的認知及斷定,而非事實。 2. 訪問情境的改變 在訪問情境上,有以下幾點轉換值得注意。 (1) 去除或濃縮口語互動,轉化為受訪者答案 由於廣電新聞訪問是為閱聽人而作,故訪問雙方常在訪談中對閱聽人(或為閱聽人)說話,包括 訪問者的開場白、結語與小結(江靜之,2009),以及受訪者用來引發閱聽人涉入的人稱代名詞,包括 「你」及「含括的我們」等,皆是如此。不過,這些話語絕大部分都被記者刪除,例如郝在訪談 4 中 向閱聽人說道,「大家」應該記得之事:「……那個時候兩年前大家應該記得,金融海嘯的過程中間, 物價漲得非常高。」,在之後新聞引述中,只剩下事件本身:「因金融海嘯、物價波動」(自由時報,2010.9.1: A2)。此外,本研究發現,記者慣於將訪問者的問題或為閱聽人作的小結,濃縮成為受訪者之語,亦即

(14)

新聞引述的內容其實是口語互動的結果,而非受訪者「主動」發表之說。 另方面,受訪者在訪談中延續訪問者的話語,強化自己答案與問題之間的關連性,也常被記者當 成受訪者之語,型塑受訪者自主發言的表現。而且,本研究分析報紙新聞標題,在對照每篇新聞內文 後發現,新聞標題大多去除問題情境,增添答案內容,如此卻往往讓受訪政治人物談話顯得更直接, 例如內文報導:「被問到是否思考參選總統的問題,他語出驚人說:『說沒想過,那是假的。』」到了標 題成為:「朱立倫:不是沒想過選總統」(蘋果日報,2010.7.23: A12)。即使保留問題情境,也都將其簡 化,甚至不使用完整句子,而以問號表現問題,如「選總統? 蔡英文:不會超前做決定」(中國時報, 2010.9.30: A4)。 (2) 修改問題的對立程度,影響答案意義 文獻提及,言談意義與情境息息相關,故改變問題情境,可能影響引述的受訪者答案。本研究對 照原始訪談發現,40 個被引述的問題中,約四成七(19, 47.5%)經過引述,問題的敵意明顯增強,比 例高於削弱問題對立程度的兩成二(9, 22.5%)。改變這些問題的敵意程度,也與之後引述的受訪者答 案有關。 本研究認為,新聞引述的問題對立性之所以高於原來訪談,部分原因在於新聞引述比原來問題簡 短許多,且直搗問題核心,因此顯得較為尖銳,也連帶增加之後答案的衝突性。其次,記者也利用報 告動詞,提高問題對立性。例如《中國時報》形容主持人「一直逼問」,受訪者只好「不斷重申」:「主 持人一直逼問蘇貞昌,是否有考慮參選二○一二年的總統?蘇貞昌則不斷重申……」(2010.9.1: A2)。 其三,將問題轉換成直述句問句,同時去除對受訪者的尊稱等,也會提高問題的預設及對立程度。最 後,報社記者也常引述訪問者轉述他人的說法,但去除訪問者的「緩衝」,且併用「批評」、「質疑」等 報告動詞,型塑他人與受訪者直接對壘之貌,提高訪談的衝突性。 另外,本研究分析資料中,約兩成二的引述問題喪失原有的對立性。有的問題變得毫無敵意,例 如提問者直接問郝龍斌是否認為趙少康是「唱衰花博的人」,欲挑起國民黨內部衝突,是個含有敵意的 問題:「趙少康講到說,如果是他的話,像花博這麼大的活動,他不會在選前來辦。這樣他也算是唱衰 花博的人嗎?」但新聞報導去除提問者,並使用中立的報告動詞「表示」及「認為」,將趙的發言型塑 成客觀事件,將問題從「對趙的看法」變成「對趙所言的回應」,也抹除問題原有的敵意。值得注意的 是,記者引述削減問題敵意之際,也連帶去除受訪者的迴避之語,如此,甚至看不出受訪者原為「答 非所問」。 (3) 書寫組裝與版面安排 根據本研究統計,報紙新聞引述訪談雙方談話,在跨越不同問答組裝的數量上有顯著差異(χ²=9.87, p < .01)。在 40 個訪問者提問中,僅有 3 個(7.5%)由不同問題內容重新組裝成一個問題;但新聞引 述的 122 個受訪者答案中,卻有高達 67.2%是由回應不同問題的答案組織而成。而且,本研究對照原 始訪談,首先發現,報紙新聞不但引述問題情境的比例不高,有時報載的問題也非受訪者原來回應的 問題情境,亦即產生錯置問答的情況。其次,文字新聞將摘取的問答,前後排列在報紙版面上,易將 受訪者形塑成直接作答,未能展現受訪者迴避、甚至挑戰問題的過程。最後,報紙新聞將引述做不同 的選擇與排列,也會產生不同意義,尤其納入其他消息來源或資料,更型塑出特殊的新聞文脈及意義。 以下例來說,記者先描寫在民進黨造勢場合中,現場「氣氛沸騰」及蔡英文自信發言,之後再引述蔡

(15)

在訪談中,根據民進黨黨內民調,做出對五都選情的樂觀評估,使得後者成為支持蔡英文在民進黨造 勢場合中,道出:「第一屆(新北巿)巿長一定是我!」的信心來源。 此外,在受訪政治人物談話之後,放置其他消息來源說法,為之前引述下評論,也會改變原意。 例如《聯合報》在引述郝龍斌言談之後,加上謝長廷「吐槽」(郝龍斌?),削弱郝「聲稱」花博效益 的可信度:「郝龍斌聲稱花博將創造 168 億利益、6 萬多就業機會,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在廣播節目中 吐槽說,平均 1000 億才能創造 10 萬人就業,北市現在有 6 萬多人失業,難道花博辦完,北市就沒人 失業了?」(聯合報,2010.9.1: B1)。 二、報紙文字記者選擇與轉換之考量與過程 以下分別針對報社政治記者獲取資訊來源、電視新聞專訪選材及呈現考量進行分析說明。 (一) 獲取資訊來源 受訪政治文字記者皆表示,廣電新聞訪問作為一種消息來源,其數量較多發生在選舉期間,因為 政治人物較會利用廣電新聞訪問作為曝光管道。而且,在選舉期間,候選人接受廣電新聞訪問之「行 程」是文字記者一定要跟進的消息來源。獲知管道可能來自候選人競選辦公室或幕僚、舉行專訪之電 視台,或從同業之處得知。進而,若專訪單位(電視台)開放,文字記者可能能夠在現場觀看,其中又分 在攝影棚現場,或由電視台提供現場電視轉播;若電視台不願意開放的情況下,文字記者只能跟一般 閱聽人一樣,在播出時間收看。有時電視台也會提供錄音檔,方便文字記者提早作業。 所有受訪者皆表示,在接收與處理資訊上,進棚觀看(例如早上錄影)比透過電視轉播(例如晚上播 出)較佳。原因包括:(1)處理資訊時間較長,能夠進行新聞規劃; (2)電視預錄播出已經經過剪輯, 不像在現場,可觀察政治人物在節目上與中間休息時間之言談與表現,甚至與幕僚人員的互動; (3) 文字記者有機會能夠在訪問結束後追問受訪政治人物; (4)無須等預錄播出,較有時效性。 有些受訪者表示,有時能夠透過管道獲取非現場播出的電視新聞專訪逐字稿。有位受訪者認為逐 字稿能夠方便其作業,另有位受訪者則認為,將逐字稿當成資料來源有其風險,因為逐字稿不會清楚 標示誰說了甚麼,而且,透過逐字稿也無法獲知受訪政治人物接受訪問之神情與動作等(非口語內容)。 而政治人物在訪問中表現的神情、動作,以及說話語調、停頓等,是所有受訪者都承認的重要資訊。 (二) 選材偏向 大部分受訪政治文字記者表示,在聽取廣電新聞訪問時,皆先紀錄訪問內容,再從中選擇素材, 而非先決定新聞框架再進行選材動作。此外,受訪政治記者多數不認為自己會與其他同業在選材上有 太多歧異,他/她們認為差異主要產生於切入點,以及之後報社決定篇幅的大小,例如受訪者 A 說道: 「什麼東西是新的,比較特殊的東西,同業文字記者之間的看法其實相當一致……各報在下筆,在寫 作,撰寫新聞的時候,切入的角度會有所不同」。也有記者提及,若訪談「太平淡」,不同報社記者也 只好「各取所需」(受訪者 H)。 本研究認為,對於廣電新聞專訪此種消息來源,政治文字記者與其說是「取材」,不如說是「過濾」, 亦即刪除舊的資訊後,剩下哪些新資訊。受訪者 A 說得很明白:「我們在看他這一段專訪的時候。我們 就會算是會篩選,講過的聽過的沒有新的,我們就會剔除、刪除刪除。我們只會一直篩選,篩選到最

(16)

後就是我們認為比較新的、比較重要的,一般的做法是這樣。」至於哪些是新,哪些是舊,由於政治 記者長期經營路線,掌握線上政治人物所有相關訊息,故判斷相對容易。例如受訪者 D 論及吳敦義接 受訪問時:「其實在電子媒體之前也好,也有一波平面媒體的,其實都有問,就直接問,這個接班人就 是在那時候他(吳敦義)被挑為副手的時候就已經炒過了,炒過一輪了,然後他的回答都沒有變,那既然 沒有變就不用為了他這個回答浪費版面,它不是最新的東西。」 除了「舊聞」,受訪政治記者通常認為自己不需要為受訪政治人物做宣傳,所以政治人物在訪問中 述及有利自己的論點或事蹟,通常不會被採納,例如受訪者 I 說:「自吹自擂的東西,我們通常都比較 不愛」;受訪者 A 也說某位政治人物受訪「不斷地在做政令宣導的時候,我們當然是不要」。進一步綜 合訪問結果,本研究發現,在選舉期間,針對政治候選人的廣電新聞訪問,文字記者選材大多聚焦於: (1)重要政策宣示或具政策影響之發言。 (2)有延續或發展性的議題。 (3)具衝突性,例如候選人之間的交鋒或對主要競爭對手之攻擊,尤其與當時新聞議題有關者。 (4)具新聞性,例如受訪政治人物第一次發表對某議題的意見等。不過,受訪政治人物接受廣電新聞 訪問發言之效果在報紙上的效益會因其重複性高而遞減,例如受訪者 I 以 2012 年宋楚瑜接受年代 專訪為例指出:「如果看收視率來講的話,他的幾次訪談收視率都很高,可是你回頭去看它(專訪) 變成文字的時候,篇幅是越來越小,因為很多東西他(宋楚瑜)其實已經不斷的重複又重複又重複」。 (5)人情趣味,例如馬英九提及周美青的態度、蔡英文的感情生活等; (6)受訪政治人物在訪問現場的互動表現,尤其當該場專訪「沒有梗(新聞點)的時候,而且(沒有梗) 機率還蠻高的,這個東西是很好的背景」(受訪者 H)。 (7)訪問交鋒,尤其訪問者(或其代表的組織)立場與受訪政治人物有明顯不同時。 (8)受訪政治人物說出出乎意料之語,或表現出與平常不同之神情或動作等。 (9)能支持整體新聞稿論調之發言。 然而,上述方向還是在某些情境下有所取捨,而有所偏向。首先,版面篇幅對選材有極大影響, 例如受訪者 K 直言:「選材我覺得應該會有差,因為你可以塞到 800、1000(字)的話,你有一些東西你 就可以塞進來,如果 600(字),你要取捨,就有時候會天人交戰」。而在選舉時期,在新聞「平衡」考 量下,有時即使某位候選人接受廣電專訪無太多新意,記者也要幫找出得以撰寫的角度(受訪者 I)。其 次,報社政治立場也會影響記者選材,例如《中國時報》與《聯合報》較注重兩岸政策(受訪者 C, M), 自由時報對周美青的正面訊息會忽略不用(受訪者 A)。 (三) 引述考量 在處理廣電政治專訪素材時,在時間許可下,報紙文字記者會運用純淨新聞、特稿、側記或新聞 幕後等不同新聞類型,處理不同性質的素材,例如以「側記」寫受訪政治人物與訪問者之間的「唇槍 舌劍」(受訪者 D)。但就新聞本身來說,受訪政治記者皆強調,新聞還是以受訪政治人物的發言內容為 主,力求正確。例如受訪者 K 直陳:「一般我們(寫稿)是會把那個主持人抽離。變成說我跟那個受訪者, 變成我跟他這樣,會變成比較直接……除非他(主持人)問得很好,或者問的題目是極特殊的,我們才會 (將主持人)列為新聞事件的當事人,讓他有參與的空間。」

(17)

那麼,何時將受訪政治人物所言做直接引述?受訪者 I 說得好:「直接引述的資訊量一定要比無直 接引述來得高。」歸納整理研究訪談可知,文字記者使用直接引述有以下用意: (1) 強調重點,例如受訪政治人物向對手喊話。 (2) 受訪政治人物對對手的批評對質。 (3) 凸顯受訪政治人物的情緒、語氣或態度,例如:「休什麼兵呀,有什麼幫助?」 (4) 引用生動、有趣之話語,增加文稿鮮活程度,例如:「李前總統最近喜歡哪些,不喜歡哪些」像在 繞口令(受訪者 D)。 (5) 受訪者使用特殊用語、成語,或新的解釋、說法。 (6) 增加現場或臨場感。 (7) 提醒讀者受訪政治人物所言可能有問題,例如受訪者 A 說:「根據我們的了解來講,但是(受訪政 治人物所言之)事實並不是這樣。所以……他愈是這麼說,我們就特別地幫你框起來。」 (8) 為了提高上下文的連貫性。 (9) 避免爭議或法律問題。 此外,雖然報紙文字新聞提及訪問者問題的比例不高,但只要出現,必有其功能。綜合本研究訪 談可知,文字記者在以下情況會特別述及訪問者問題: (1) 凸顯受訪政治人物實問虛答、啞口無言或動怒等反應。 (2) 說明受訪政治人物的答案。 (3) 文脈所需,例如用問題分段落。 (4) 訪問者的問題是一般人(大家)都想問的,或是當時的態勢。 (5) 凸顯這是場訪問報導,而非演講等。 (6) 使新聞稿能夠生動活潑。

伍、 計畫成果自評

整體而言,本研究有以下四項理論及實務貢獻: 第一,連結新聞訪問與報導兩端:之前指出以往媒體研究不是偏向分析新聞訪問這端,便是著重 探討新聞報導那端,相對忽略訪問與報導之間的關係(Bell, 1991: 210; Clayman, 1990: 79)。時至今日, 探究記者如何將訪問轉變成新聞報導的研究仍屬少數(Clayman, 1990; EkstrÖm, 2001; Nylund, 2006), 且多分析以蒐集報導素材為主的新聞訪問,如記者與消息來源的私下訪談,未曾探究以訪問本身為目 的廣電新聞訪談如何被轉製成新聞。本研究以電視政治新聞專訪為例,完整蒐集原始電視新聞專訪及 四家報紙新聞報導,進行詳細的分析比較,不但可清楚瞭解報紙新聞與原始訪談之間的差異,更可比 較四報新聞報導,一探各報在選擇及轉換上的差別。 第二,探究廣電新聞訪問與報導之互文關係:我們知道能否成為之後的新聞已經成為評估廣電新 聞訪問成功的重要標準(McNair, 2000: 100-101),但卻鮮少有研究分析何種訪談資料容易被擷取出來 成為新聞,以及記者如何轉換廣電新聞訪談資料,將之製成新聞報導。本研究正可補此缺憾。 第三,探析文類及媒材的選擇與轉換:將訪問變成新聞故事是新聞工作的核心技藝(Bell, 1992: 253),而其中凸顯的文類(從訪問到新聞報導)及媒材(從口語訪談到文字新聞)選擇與轉換,更是 未來數位新聞工作所需之關鍵能力。大部份新聞教育者及工作者都認為,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未來 新聞工作者應具備整合媒體及使用多種媒材說故事的能力(Deuze, 2001; Kraeplin & Criado, 2005), Berkeley(2009)更疾呼傳播教育應及早培養學生運用及整合多媒材的能力。

(18)

第四,以往新聞引述研究多以文本分析,探析新聞引述用法或新聞的意識形態等,相對忽略新聞 工作者進行引述之考量與行動過程。本研究第二年研究結果正可補足此部分的不足。 簡言之,本研究分析報紙新聞如何透過文類及媒材的選擇及轉換將電視新聞訪談製成新聞報導,一 方面探析口語、文字及圖/影像等媒材特質,另一方面研究新聞工作者如何因應新聞報導的文類特徵進 行選取、轉換及設計。這些研究結果可深化我們在新聞實務工作及教育上的討論。 最後,研究者將此份研究結果寫成研討會及期刊論文予以發表。在國內外學術研討會上,目前已 發表中文兩篇,英文一篇,分別投稿至中華傳播學會,以及 12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在期刊論文方面,研究者已發表三篇論文於 TSSCI 期刊(兩篇已刊 登,一篇已被接受),目前正著手將第二年研究成果寫成研討會及期刊論文,繼續投稿發表,以期與社 群有更多對話,增加本期研究之影響力。 參考書目 徐業平、丁小燕(2005)。《新聞採訪》。北京:新華出版社。 彭家發(1995)。〈台灣也流行「賽馬式新聞」〉,汪琪(編),《世界傳播「媒介白皮書 1995」》,頁 108-111。 台北:遠流。 蔡夢璇(譯)(2007)。《開機:電視、電腦、電玩占據生命,怎麼辦?》。台北:早安財經文化。(原書. Johnson, S. 2005. Everything bad is good for you: how today’s popular culture is actually making us smarter.)

江靜之(2007)。〈新聞訪問個案(四):廣播新聞訪問之問句句型〉,臧國仁、蔡 琰 (編),《新聞訪問:理論與個案》,頁 157-193。台北:五南。

江靜之(2009)。〈廣電新聞訪問之機構情境與訪問設計〉,《新聞學研究》,99: 119-168。

Atkinson, M. (1984). Our masters’ voices: the language and body language of politics.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Atkinson, P., & Silverman, D. (1997). Kundera’s Immortality: the interview society and the invention of the self. Qualitative Inquiry, 3(3), 304-325.

Bell, A. (1991). The language of news media. Oxford: Blackwell.

Broh, C. A. (1980). Horse-race journalism: Reporting the polls in the 1976 presidential electio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4, 514-529.

Berkeley L. (2009). Media educ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a case study of major curriculum change within a university media degree. Journal of Media Practice, 10 (2&3), 185-197.

Caldas-Coulthard, C. R. (1993). From discourse analysis to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differential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and men speaking in written news. In J. M. Sinclair, M. Hoey, & G. Fox (Eds.),

Techniques of description: Spoken and written discourse (pp. 196-208). London, UK.: Routledge.

Caldas-Coulthard, C. R. (1994). On reporting reporting: the representation of speech in factual and factional narratives. In M. Coulthard(Ed.). Advances in written text analysis. London, NY: Routledge.

Clayman, S. E. (1990). From talk to text: newspaper accounts of reporter-source interactions.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2, 79-103.

Clayman, S. E. (1995). Defining moments, presidential debates, and the dynamics of quotabilit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5(3), 118-146.

Clayman, S. E. (2004). Arenas of interaction in the mediated public sphere. Poetics, 32, 29-49.

(19)

restyling of politics: consumerism, celebrity and cynicism. (pp. 67-84) London: Sage.

Deuze, M. (2001). Educating 'New' Journalists: Challenges to the Curriculum.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56(1), 4-17.

EkstrÖm, M. (2001). Politicians interviewed on television news. Discourse & Society, 12(5), 563-584. EkstrÖm, M. (2006). Interviewing, quot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news journalism : a study of the

Swedish press 1915-1995. In Mats EkstrÖm, Å sa Kroon & Mats Nylund (Eds.). News from the interview

society. (pp. 21-48) Sweden: Nordicom.

Eriksson, G. (2006). Framing of politicians’ answers and the mediazation of politics. A historical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discourse practice of framing in news stories. In Mats EkstrÖm, Å sa Kroon & Mats Nylund (Eds.), News from the interview society. (pp. 185-205) Sweden: Nordicom.

Fairclough, N. (1989). Language and Power. London & NY: Longman.

Gibson, R., Hester, J. B., & Stewart, S. (2001). Pull quotes shape reader perceptions of news stories.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22(2), 66-78.

Hallin, D. C. (1992). Sound bite news: television coverage of elections, 1968-1988.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2(2), 5-24.

Hengst, J., Frame, S. R., Neuman-Stritzel, T., & Gannaway, R. (2005). Using others’ words: conversational use of reported speech by individuals with Aphasia and their communication partners.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 48, 137-156.

HorsbØl, A. (2010). Experts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e construal of communication expertise in prime time television news.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 9(1), 29-49.

Jucker, A. H. (1986). News interviews: A pragmalinguistic analysis. Amsterdam, Netherlands: J. Benjamins.

Just, M., Crigler, A., & Buhr, T. (1999). Voice, substance, and cynicism in presidential campaign media.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6, 25-44.

Killenberg, G. M., & Anderson, R. (1993). What is a quote? Practical, rhetorical, and ethical concerns for journalists.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8(1), 37-54.

King, E. G. (1990). Thematic coverage of the 1988 presidential primaries: a comparison of USA Today and the New York Times. Journalism Quarterly, 67(1), 83-87.

Kraeplin, C., & Criado, C. (2005). Building a Case for Convergence Journalism Curriculum.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60, 47-56.

Kroon Lundell, Å ., & EkstrÖm, M. (2010). “Interview bites” in television news production and presentation. Journalism Practice, 4(4), 476-491.

Kroon Lundell, Å ., & Eriksson, G. (2010). Interviews as communicative resources in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broadcasts. Journalism Studies, 11(1), 20-35.

Kuo, Sai-Hua (2001). Reported speech in Chinese political discourse. Discourse

Studies, 3(2), 181-202.

Kuo, Sai-Hua (2007). Language as ideology. 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Communication, 17(2), 281-301. McNair, B. (2000). Journalism and democracy: an evaluation of the political public

sphere. London: Routledge.

Nichols, S. L. (2003). Public journalism: evaluating the movement’s trajectory

through institutional stages of development in the journalistic fiel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20)

stories. Discourse Studies, 5(4), 517-533.

Nylund, M. (2006). Journalism’s vitality: on the narrative functions of quotes. In Mats EkstrÖm, Å sa Kroon & Mats Nylund (Eds.). News from the interview society. (pp. 147-164)Sweden: Nordicom.

Patterson, T. E. (1980). The mass media election: How Americans choose their president. New York: Praeger. Prior, P., Hengst, J., Roozen, K., & Shipka, J. (2006). ‘I’ll be the sun’: from reported speech to semiotic

remediation practices. Text & Talk, 26(6), 733-766.

Rundblad, G., Chilton, P. A., & Hunter, P. R. (2006). An enquiry into scientific and media discourse in the MMR controversy: authority and factuality.

Communication & Medicine, 3(1), p. 69-80.

Schudson, M. (1994). Question authority: a history of the news interview in American journalism, 1860s-1930s. Media, Culture & Society, 16, 565-587.

Waugh, L. R. (1995). Reported speech in journalistic discourse: the relation of function and text. Text, 15(1), 129-173.

分析資料來源 聯合報,2010.9.30: B1 聯合報,2010.6.25: B1 聯合報,2010.7.23: A16 聯合報,2010.9.1: B1 自由時報,2010.9.1: A2 自由時報,2010.6.25: A12 中國時報 2010.7.23: A4 中國時報,2010.9.30: A4 中國時報 2010.9.1: A2 蘋果日報,2010.7.23: A12

(21)

國科會補助計畫衍生研發成果推廣資料表

日期:2013/03/10

國科會補助計畫

計畫名稱: 選擇與轉換:報紙新聞中的電視政治新聞專訪 計畫主持人: 江靜之 計畫編號: 99-2410-H-004-240-MY2 學門領域: 新聞

無研發成果推廣資料

(22)

99 年度專題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彙整表

計畫主持人:江靜之 計畫編號:99-2410-H-004-240-MY2 計畫名稱:選擇與轉換:報紙新聞中的電視政治新聞專訪 量化 成果項目 實際已達成 數(被接受 或已發表) 預期總達成 數(含實際已 達成數) 本計畫實 際貢獻百 分比 單位 備 註 ( 質 化 說 明:如 數 個 計 畫 共 同 成 果、成 果 列 為 該 期 刊 之 封 面 故 事 ... 等) 期刊論文 3 3 100% 與 本 計 畫 有 關 之 三 篇 期 刊 論 文 皆 刊 登 ( 或 已 被 接 受)於 TSSCI 期刊。 研究報告/技術報告 0 0 100% 研討會論文 3 3 100% 篇 論文著作 專書 0 0 100% 申請中件數 0 0 100% 專利 已獲得件數 0 0 100% 件 件數 0 0 100% 件 技術移轉 權利金 0 0 100% 千元 碩士生 3 3 100% 博士生 0 0 100% 博士後研究員 0 0 100% 國內 參與計畫人力 (本國籍) 專任助理 0 0 100% 人次 期刊論文 0 1 100% 目 前 正 在 撰 寫 一 篇 英 文 期 刊 論 文,預計今年投稿 至 SSCI 期刊。 研究報告/技術報告 0 0 100% 研討會論文 1 2 100% 篇 已 發 表 一 篇 國 外 研討會論文,目前 正 在 撰 寫 第 二 篇 英 文 論 文 研 討 會,預計今年完成 投稿發表。 論文著作 專書 0 0 100% 章/本 申請中件數 0 0 100% 專利 已獲得件數 0 0 100% 件 件數 0 0 100% 件 技術移轉 權利金 0 0 100% 千元 碩士生 0 0 100% 博士生 0 0 100% 國外 參與計畫人力 (外國籍) 博士後研究員 0 0 100% 人次

(23)

專任助理 0 0 100% 其他成果

(

無法以量化表達之成 果如辦理學術活動、獲 得獎項、重要國際合 作、研究成果國際影響 力及其他協助產業技 術發展之具體效益事 項等,請以文字敘述填 列。) 發表於國內外研討會之中英文論文可與國內外研究社群共同分享研究成果,有 益於深化研究社群對新聞領域的了解。此外,刊登於國內 TSSCI 之三篇期刊論 文,也有助深化國內社群在新聞核心能力上的研究。本人也預計將研究成果寫 成英文論文,投稿至 SSCI 期刊,擴大學術影響力。 成果項目 量化 名稱或內容性質簡述 測驗工具(含質性與量性) 0 課程/模組 0 電腦及網路系統或工具 0 教材 0 舉辦之活動/競賽 0 研討會/工作坊 0 電子報、網站 0 目 計畫成果推廣之參與(閱聽)人數 0

(24)

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自評表

請就研究內容與原計畫相符程度、達成預期目標情況、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

值(簡要敘述成果所代表之意義、價值、影響或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

、是否適

合在學術期刊發表或申請專利、主要發現或其他有關價值等,作一綜合評估。

1. 請就研究內容與原計畫相符程度、達成預期目標情況作一綜合評估

■達成目標

□未達成目標(請說明,以 100 字為限)

□實驗失敗

□因故實驗中斷

□其他原因

說明:

2. 研究成果在學術期刊發表或申請專利等情形:

論文:■已發表 □未發表之文稿 □撰寫中 □無

專利:□已獲得 □申請中 ■無

技轉:□已技轉 □洽談中 ■無

其他:(以 100 字為限)

3. 請依學術成就、技術創新、社會影響等方面,評估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

值(簡要敘述成果所代表之意義、價值、影響或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以

500 字為限)

本研究分析電視政治新聞訪問如何被轉換成報紙新聞報導,此研究主題在學術研究上尚無 人探究。本研究之研究成果也可提供學術界連結新聞訪問與報導兩端,瞭解新聞記者在媒 材及文類限制下,如何進行選擇與轉換,具理論貢獻。此外,研究者至今已發表三篇相關 TSSCI 期刊論文,目前尚有一篇正在撰寫中,欲投稿至 SSCI 期刊。最後,在實務應用價值 上,本研究成果也能提供記者於實踐反思之用,增進新聞核心能力。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相關新聞刊登於 中廣新聞網、YAHOO奇摩新聞】. 2019年1月30日

[r]

1、曾擔任以國家、重要城市為名,至少以二個版面以上刊登國際 新聞,且發行對象以全國或全球讀者為目標之平面媒體或通訊 社(例如:《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料表 專家社群 或研究對 象訪談表 研究問題

二、貨品之加工、製造或原材 料涉及我國與其他國家或 地區共同參與者,以在我 國境內產生最終實質轉型

• 有許多MS Office2007之後的新功能轉換成ODF是會出 錯的,而ODF功能與MS Office2003相容度較高,所以 建議先將MS

日本九州 4 日遭到鋒面滯留的強降雨侵襲,截至 13 日止已造成 72 人死亡,其 中又以九州境內的熊本縣為重災區,死亡人數高達 64 人。根據《朝日新聞》報

視聽 材料 新聞 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