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淺論外用中藥的抗菌作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淺論外用中藥的抗菌作用"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淺論外用中藥的抗菌作用 文/中醫傷科 許世源 醫師 外用中藥,係指應用在體表或某些粘膜部位,具有殺蟲止癢、抗炎止痛、消腫散結、化腐排 膿、生肌收口、收斂止血的一些藥物。外治方藥有膏、丹、油、 水、酒、霜、糊、酊、洗、 搽、散等劑型;用法包括膏貼、塗、敷、摻、熏、洗、浸、浴、點眼、灌耳、滴鼻、吹喉及 藥酊插入瘻管等,依性能不同,有不同之功 效。 近年許多研究針對抗細菌、抗真菌的中藥作了大量篩選,利用體外的抗菌實驗,進一步瞭解 中醫習用的外用藥,其抗菌之藥理作用 1 。 研究中發現黃連、黃柏、黃芩、黃精、廣藿香、 生山梔、牡丹皮、百部、大蒜等對皮膚癬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 2 。其中黃連、黃柏富含生 物 鹼,尤其是 小蘗鹼 ( berberine )對人體病原細菌和皮膚真菌具有廣譜的抗菌活性 3 ,已被 廣泛應用。黃芩主要活性 成分之一為黃芩苷元( baicalein ),對酵母型真菌及新型隱球菌 有抑制活性 4,5 。大黃主要活性成分大黃素( emodin )、大黃酚( chrysophanol )、大黃酸 ( rhein )對格蘭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白喉、枯草、炭疽、傷寒、痢疾桿菌均 有抑制作用。秦艽中之苯併呋喃化合物( 2-methoxyanofinic acid )及其甲酯、 苦參酮 ( kurarinone )苦醇( kushenol )有抗真菌(白色念珠菌)作用 6 。肉 桂的萃出物肉桂醛 ( cinnamaldehyde )有體外抗真菌作用。肉桂醛對酵母菌有較強的抑菌和殺菌作用,對表皮 癬菌及深部真菌有一定的抑菌和殺菌作用 7 。茴香油中的茴香醛 ( anisicaldehyde )、丁香 油中的丁香酚( eugenol )對白色念珠菌、新生隱球菌、深部真菌等有相當強的抗菌作用 8,9 。 五味子、半夏、天門冬、陳皮、 青蒿中的青蒿油 對多種表皮癬菌,如紅色毛癬菌、 絮狀表 皮癬菌較強的抑菌作用 10,11,12 。 金粟 蘭有抗菌消炎、散淤活血功效,其揮發油對絮狀表皮癬 菌、石膏樣毛癬菌、石膏樣小孢子菌均有抑制或殺滅活性 13 。刺參的揮發 油有很強的抗真菌 活性,對常見皮膚癬菌有抑菌和殺菌作用 14 。 以下對常用的幾種外用中藥略作介紹。 ‧ 黃連:『本草備要』:「治腸癖瀉痢,癰疽瘡疥」,具消炎之效。古醫家蘇恭在『唐本草』 中論述:「黃連,蜀道者粗大節平,味極濃苦,療渴為最;江東者節如連 珠,療痢大善」。 自古至今,人們認為黃連為癰疽腫毒之上藥,不亞於近年大量使用之抗菌藥物(抗生素), 如磺胺藥、氯黴素等。 ‧ 黃柏:『本草備要』:「諸瘡痛痒,頭瘡口瘡。殺蟲安蚘」,具消炎、收斂、解熱之效。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桿菌、草綠色鏈球菌、痢疾桿菌、傷寒 桿菌、大腸桿菌 及綠膿桿菌等均有作用。 ‧ 黃芩:『本草備要』:「治癰疽瘡瘍,及諸失血」,具解熱、消炎之效。明‧李時珍回憶 二十歲那年,因患感冒咳嗽,久咳不止,伴有發熱,皮膚如火燎,每日咳痰 碗許,並口渴多 飲,飲食幾廢。當時急壞了老父李言聞。爾後,其父偶見金元名醫李東垣治肺熱如火燎之論 述,原來「煩躁引飲」而晝盛者,屬「氣分之熱」,宜一 味黃芩湯以瀉肺經氣分之火。李時 珍服後,次日身熱盡退,隨後痰嗽皆癒。對此事,李時珍頗有感嘆:「藥中肯綮,如鼓應桴,

(2)

醫中之妙,有如此哉!」現究其病 因,很可能是「大葉性肺炎」、「肺濃瘍」類之肺感染性 疾病。於今之研究,黃芩有廣譜之抗菌作用,可抑制多種病原微生物,對肺炎雙球菌、溶血 性鏈球菌、葡萄 球菌,及痢疾桿菌、百日咳桿菌、大腸桿菌等,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15 。 ‧ 梔子:『本草備要』:「紫癜白癩、皰皶瘡瘍」,具消炎之效。一般認為生於山間者為山 梔,人家園圃種者為黃梔,緊小的山梔方可入藥,顆大者叫「伏尸梔子」, 入藥無力。梔子 在民間幾百年來傳著一種「吊筋藥」,用生梔子研末,與麵粉、白酒和勻調敷,治跌打損傷, 活絡舒筋,有消腫止痛之效。清宮醫案史料載,光緒曾 以「山梔子一兩,用白麵、燒酒、和 勻,作餅貼上」,治療傷痛 15 。 ‧ 牡丹皮:『本草備要』:「療癰瘡」,具消炎之效。 ‧ 百部:『本草備要』:「有小毒,殺蚘蟯蠅蝨」,有殺蟲之效。 ‧ 大黃:『本草備要』:「蝕膿消腫」,具消炎之效。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了大黃的抗菌、抗 病毒、抗腫瘤、降血脂功效,還可增加免疫力、利膽與減肥 16 。 ‧ 丁香 :消腫散結,適用於足癬合併細菌感染 17,18 。 ‧ 青蒿 :『本草備要』:「瘙疥惡瘡,鬼氣尸疰」,具消炎殺蟲之效。西元三世紀名醫葛 洪在『肘後備急方』記載:「青蒿一握,以水三升漬絞取汁,盡服之,治寒熱諸 瘧」。 70 年 代,北京中醫研究院成功分離出青蒿的抗瘧有效成分-青蒿素,並進行六千餘例臨床驗證, 證明青蒿素的抗菌效果,尤其是在救治腦型瘧和抗氯奎惡性瘧方面,已 發展成為抗瘧新藥 19 。 隨著抗生素普遍頻繁的使用,甚至濫用,導致許多病原菌產生了抗藥性。人類迫切需要從其 他途徑中尋找新的抗生素類藥物,傳統的中草藥變成了重要的來 源。植物成分用於人類疾病 的治療已有悠久的歷史,古人用於治病的藥物幾乎都是天然的植物,經過長期的實驗和經驗 累積,配合近代藥理學的迅速發展,許多天然 抗菌藥物得以受到肯定,同時亦證明了傳統中 醫醫籍、藥典及臨床上常用於創面之外用藥,其明確之抗菌功能。 參考文獻 [1] 譚仁祥等 , 植物成分功能 , 科學出版社 , 北京。 [2] 王根彔等 , 1990, 中草藥治療股癬及手足癬 , 中華皮膚科雜誌 , 23: 48 。 [3] 趙曉秋等 , 1992, 小 蘗鹼體外抗真菌作用初探 , 中華皮膚科雜誌 , 6: 80 。 [4] 呂小迅等 , 1996, 黃芩、黃精聯合應用的抗真菌實驗研究 ,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 , 10: 80 。 [5] 楊德坡等 , 2000, 黃芩苷元和黃芩苷對皮膚真菌與細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 中藥材 , 23: 272 。

(3)

[6] Tan R X et al., 1996 。 [7] 席麗豔等 , 1989, 肉桂醛體外抗真菌作用初探 , 中華皮膚科雜誌 , 22: 24 。 [8] 白玫等 , 1995, 茴香醛抗真菌實驗及臨床治療研究 , 中華皮膚科雜誌 , 28: 364 。 [9] 宋軍等 , 1996, 丁香酚抗真菌作用的實驗研究 ,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 , 10: 203 。 [10] 趙曉洋等 , 1992, 五味子半夏等 8 種中藥抗真菌作用 ,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 , 6: 149 。 [11] 方玉复等 , 1997, 陳皮對淺表部真菌的試管抑制實驗報告 , 蘭州醫學院學報 , 23: 32 。 [12] 陳德宇等 , 1990, 青蒿油搽劑抗真菌作用實驗及療效觀察 ,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 , 4: 18 。 [13] 李松林等 , 1992, 五種金素蘭屬植物揮發油成分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 中藥材 , 15: 28 。 [14] 付愛華等 , 1997, 東北刺人參揮發油抗真菌實驗及臨床研究 , 中華皮膚科雜誌 , 30: 310 。 [15] 王煥華 , 儲農 , 倪惠珠 , 中國藥話集 3, 旺文出版社。 [16] 王煥華 , 儲農 , 倪惠珠 , 中國藥話集 1, 旺文出版社。 [17] 中醫雜誌 1984, ( 6 )。 [18] 中醫雜誌 1985, ( 8 )。 [19] 王煥華 , 儲農 , 倪惠珠 , 中國藥話集 2, 旺文出版社。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取得中央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核發之醫事 專門職業證書之醫 師、中醫師、牙醫 師、藥師、醫事檢驗 師、醫事放射師、物 理治療師、職能治療

使金屬離子均勻分散在纖維中而具有抗菌作用。抗菌

※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教師 陳文哲 ※中國醫藥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 學士. ※西園醫院 復健科 物理治療師 陳志偉

IRB 編號 CE19168A-2 計畫主持人 林敬恒 計畫名稱 推動輸血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不良反應之智慧醫療應用 審查意見

評估以 S-649266 或最佳現有療法進行治療罹患抗 Carbapenem 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患者的臨床結果 (包括詴驗用藥 S-649266

總圖 1 樓、2 樓與 4 樓、社科圖 1 樓及醫圖 1 樓均設 有圖書滅菌機,方便讀者就近自助使用。操作容易,.

禮賢會彭學高紀念中學 Rhenish Church Pang Hok Ko Memorial College.. Strive for excellence and bear witness to

孔憲紹博士伉儷中醫藥博物館是香港首間以中醫藥為主題的博物館,主要分為中 醫展覽廳及中藥標本中心。展覽廳內共有六個區域,如「歷代中醫藥展區」 、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