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僑生來臺就學之問題與輔導之建議 / 37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僑生來臺就學之問題與輔導之建議 / 37"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僑生來臺就學之問題與輔導之建議

余懿珊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生

一、前言

根據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對於「僑生」定義:「海外出生連續居留迄今,或 是最近連續居留海外六年以上(申請醫學系、牙醫學系、中醫學系之居留年限為 八年),並且取得當地居永久或長期留證件及能獲得當地政府發給回程簽證者。」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2018)。僑生身分認定,由僑務委員會為之。由於香港、 澳門情況特殊,依規定得維持比照僑生之既有權益,以下所稱之「僑生」,乃「港 澳生」及「僑生」之統稱,且向海外聯招會申請就讀大學者。 教育部官方數據顯示,107 學年僑生之教育等級分布,以大專校院 2 萬 4,575 人(占85.3%)最多,高級中等學校 3,731 人(占 13.0%)次之,國中、小則僅 分別為164 人及 335 人(教育部,2019)。與 100 學年比較,隨法規鬆綁、建立 多元招生管道、增加補助與獎學金及開辦建教僑生專班等措施,107 學年大專校 院僑生人數增加1,0455 人或 74.0%,高中增 3,171 人或 566.3%,國中、小則無 明顯變動。僑生之多,伴隨著是許多因來台所帶來的各種適應問題。 Zhang 和 Goodson(2011)於 1990 年至 2009 年期間利用系統性文獻探討方 式檢視了64 篇有關國際學生在心理跟生活適應上的文獻。結果發現最容易影響 國際生適應的因素包含心理及社會文化的調適。如同國際學生,來自各地的僑 生,其生活、語言、文化與價值觀均不一樣;在台灣生活、學習的過程中,每位 僑生的適應程度又不同(高嘉偵,2009)。筆者由香港赴台升學,身為僑生,深 深感受到妥善的輔導機制對來台就學僑生的重要性。

二、僑生來台適應問題

(一) 語言及學習適應問題 2011 年「高等教育輸出─擴大招收境外學生行動計畫」中就提到招收境外 生的兩點問題:(1)全英語授課課程不足、品質尚有改進空間;(2)免費華文課程 不足(教育部,2011)。雖然大部分僑生來自亞洲地區,對部分僑生來說,中文 的流利程度仍有可能是學習的障礙。例如,雖然筆者在香港也是使用繁體中文, 但同樣是中文,兩個地方所使用的用詞很多時候不盡相同,除了日常溝通以外, 上課時使用的專業術語翻譯也不一樣,加上香港上課普遍使用英語,如學者名字 我們一般不會進行翻譯,當老師講到某個部分時,往往要查找對照一番,增添課 業適應上的難度。

(2)

(二) 生活及文化適應問題 僑生來台不論是在生活型態、飲食習慣、或是風俗民情上,與必需重新適應。 Oberg(1960)稱國際生到新文化環境中感到焦慮的現象為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台灣人的熱情及好客,縱使是如此親切溫暖,也曾讓初到乍來的筆者感 到惶恐及不好意思,久久才能適應,開懷接受大家的熱情。所以僑生在來台的時 候,不難想像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文化衝擊。住宿是僑生第一個受到衝擊的關 口,因為僑生獨自一人赴台留學通常會在學校住宿,而現今宿舍為多人一間的設 計,更有可能遇到來自不同國家的室友,同時需要適應各國文化及生活習慣差 異,造成更大困擾。 (三) 社交及心理適應問題 僑生遠赴他鄉來台就讀,免不了思鄉的情況,同儕之間的鼓勵就變得非常重 要。但假若因語言溝通能力不佳,影響同儕的互動,漸漸容易產生人際疏遠。生 活圈子不一樣,僑生跟本地生之間缺乏共同興趣與話題也會有所影響(韓光俐, 2009)。加上,一般僑生大都投入僑生社團,很少參與本地活動,自成一角,加 深不適應本地生活的問題。筆者身邊不乏只跟僑生活動的朋友,問到他們為何不 跟本地生一起,他們均表示除了跟僑生一起「同聲同氣」,比較自在以外;本地 生有時候也對僑生有一些刻板印象,比如說覺得僑生講話有口音,生活習慣又不 一樣,導致本地生也不會主動接近僑生,增加彼此隔閡。

三、現行輔導機制

就以上問題,「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中指出,在輔導僑生上述各方面 適應上,各校設置專責單位或人員來負責此項工作,訂定僑生輔導實施計畫(教 育部,2017)。在輔導以上三大問題方面,整理出主要包括: (一) 在學習及語言輔導方面 各校定期舉辦僑生新生入學講習、個別輔導、僑生轉系(科)、學業輔導、 寒暑假期課業輔導、講習或集訓及僑生課外活動。對於國語文或基本學科程度較 低僑生,應由各校分科開班實施課業輔導。 (二) 在生活適應輔導方面

(3)

主管機關主辦。 (三) 在協助僑生融入本地方面 規劃辦理全國性之僑生輔導、研習及聯誼等活動。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得 視需要會同相關機關訪視僑生就讀之學校。 而僑務委員會每年將僑生相關法令規章與實用資訊加以梳理及更新,彙編成 「中華民國僑生手冊」,供僑生輔導專責單位或人員參照辦理,讓僑生得到適當 輔導(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2018)。 另外,不同學校也依照「教育部補助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僑生輔導工作實施要 點」,辦理例如僑生新生接待、僑生康樂活動、展覽競賽及參觀訪問、僑生幹部 講習會、研討會及生活座談會、慶典及重要節日聯歡活動、有關申辦戶籍、居留、 辦理入出境證等事項,協助僑生適應在台生活(教育部,2018)。 雖現行教育部已有既定機制,但具體實行方法還是依賴各校自行發揮,因此 有各校做法不一的問題。就形式方面,不同學校有不同方式的輔導,有些學校提 供每週課後輔導,有些則時間無規定;就規模方面,有學校每年舉辦大型全校性 僑生活動,但有些只限於小型僑生社團的活動。由於整體各校在輔導工作上做法 不一,現就上述三大適應問題,希望提出以下建議,讓各校在察覺不足的地方加 強輔導以幫助僑生適應:

四、給大學相關部門的建議

(一) 加強學習夥伴及語言輔導工作 現行輔導機制下,各校除了開設依規定課業輔導課程予僑生課業上的支援 外,在協助僑生融入的部分,各大學可以結合原有的傳統及各種資源,召集各系 所僑生與本地生組成學習夥伴,以小組形式為僑生進行輔導,除了傳統上的課後 輔導協助僑生的課業學習,也可促進僑生與本地生的交流合作。在語言方面,除 增置英語授課課程,僑生入學時可檢視僑生入學時華語文程度,並提供華文課程 予學生進修,以免因語言問題而致學業適應不良。在課堂上,老師也可多加留意 僑生上課狀況,除了應避免使用台語以外,也不應忽略由於各國中文在使用上的 不同而導致的理解落差,適時留意僑生有否跟上教學進度。

(4)

(二) 培訓本地生協助僑生融入當地文化 僑生初到台灣,是他們最需要協助的時候。Lin 和 Yi(1997)就建議國際生 初抵達留學國六個月內,最好能提供接機、搬家、找房等協助。各校除了依照現 行機制規定下辦理新生入學講習,迎新活動等;同時,也可讓本地生經過學校單 位培訓後,負責一部分活動,如協助新生接機,或帶領僑生置入生活用品等。安 排住宿的時候,宿舍長或樓長身為學長姊,更可擔任「小輔導老師」,協助僑生 處理生活上遇到的問題。此外,在學校行政方面,各校僑生負責單位也應與這些 本地生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作為僑生與學校各級行政單位溝通、協調者的角色。 (三) 多舉辦僑生與本地生交流活動 現時雖然學校依照規定為僑生舉辦眾多不同形式的聯誼活動,但如上述所 指,不同學校辦理的方式不一,而且大部分的僑生活動並未包含本地生。因此, 在辦理僑生活動時,學校可多配合不同國家的文化,來舉辦文化交流活動;例如, 可配合各國的節慶來舉辦相關的慶祝活動。由於包含各國,也理應邀請本地生與 其他國際生一同參加,以增進僑生、本地生、國際生的交流互動。如此,除了讓 來自不同國家的僑生更加了解台灣及各國文化,盡快適應與本地學生的相處以 外,也讓本地生多了一個了解其他國家文化的機會,達到雙贏的局面。

五、給來台求學的僑生的建議

僑生來台求學前,也可以先行在前置工作上下點功夫。在本國時應先修習相 關中文語言能力,才可以不受限於語言能力、提升學業成就表現。現今資訊發達, 也可以預先查找關於台灣的資料,例如氣候、飲食、風俗習慣、財務上的預備、 住宿找房、交通問題等等。因為各校給予國際學生的支援、幫助並不相同,應將 可能遇到的情況列入來臺灣前的準備事項,並且與學校有關單位保持緊密聯繫, 有不清楚的狀況盡早了解。當然,來台時所遇到的各種狀況跟真實情況並不盡相 同,出發前應做好心理上的建設、調適。來台以後不僅只依賴學校老師、同學或 是朋友的支持,自己能不能適應在台生活,也十分重要。有賴學校完善的輔導機 制,才能協助眾多僑生度過快樂的台灣學習生涯。 參考文獻 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2018)。僑生輔導手冊(中華民國一百七版)。臺北: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5)

 高嘉偵(2009)。生活適應、學業成就與學生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某大學 僑生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 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7CYUT5031021)  教育部(2011)。「高等教育輸出–擴大招收境外學生行動計畫」。取自 https://www.ndc.gov.tw/cp.aspx?n=3F2D8EF2E5AEC431&s=3C0B36B61E45C975  教 育 部 ( 2017 )。 僑 生 回 國 就 學 及 輔 導 辦 法 。 取 自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00001  教育部(2018)。教育部補助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僑生輔導工作實施要點。取 自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9271  教育部(2019)。107 年大專校院境外學生概況。教育統計簡訊,105,1-3。  韓光俐(2009)。來臺大學國際學生課業學習經驗與學習適應歷程之研究─ 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學部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 系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7NTNU5732016)  Lin, J. C. G., & Yi, J. K. (1997). Asia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djustment: Issues and program suggestions.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31(4), 473-479.

 Oberg, K. (1960). Cultural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 Practical anthropology, 4, 177-182.

 Zhang, J. & Goodson, P. (2011). Predictor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to life in the United States: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5, 139-16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於高中就學期間,參加政府機關或學術研究機構舉辦與該科相關之國際性或全

依據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1070199256 號,辦理國小全英語教學之教師專業成長工作

依據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1070199256 號,辦理國小全英語教學之教師專業成長工作

當時的我,因為行政業務之故,進行相關規畫與申請,在校內辦理相關 的研習、認證及專業社群、教輔任務等。 97

被告為教育人員之性侵害刑事案件,其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或所屬學校得於

一、依行政院一百十一年 一月四日核定國發會 提送之「強化優秀僑 外生留臺工作行動計 畫」 ,將取得我國副學 士學位僑外生納入評 點制適用,並以自我 國產業發展所需之相 關科系畢

第 六 條 主管機關應定期會同有關機關進行濕地生態、污染與

被告為教育人員之性侵害刑事案件,其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或所屬學校得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