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縣市長與縣市議員政黨得票的連動關係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縣市長與縣市議員政黨得票的連動關係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3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縣市長與縣市議員政黨得票的連動關係 The Linkage of Party Votes 治 between County. 政. Elections. 學. ‧ 國. 大 立 Magistrate/City Mayoral and County/City Councilor. a l Meng-Wei Lu i v n Ch engchi U. n. er. io. sit. y. ‧. Nat. 呂孟威. 指導教授:俞振華. 博士. Advisor: Eric Chen-Hua Yu, Ph. D.. 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十一月 November, 2016.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 i Un. v.

(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 i Un. v.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 i Un. v.

(5) 摘要 臺灣縣市議員與縣市長選舉的政黨競爭程度不及中央層級選舉,然而相對於 地方首長選舉多數呈現兩黨競爭,地方議員選舉的政黨組成則相對多元,可能是 近似縣市長的藍綠對決,也可以是無黨籍遙遙領先其他政黨,或是由單一政黨與 無黨籍囊括多數選票,這代表政黨在各地區的議員與縣市長得票存在程度不等的 落差。本文即在於尋找能夠解釋議員與縣市長選舉政黨得票連動關係不一的因 素,並以「得票差距」及「得票相關程度」測量政黨得票的連動性。結果發現, 議員選舉選區規模與議員選舉有效票數(縣市人口規模)等「先天結構因素」與. 政 治 大 員參選比例等「政黨本身可掌握的因素」同樣與政黨兩項選舉的得票相關程度具 立 政黨兩項選舉的得票差距具有關聯;除了「先天結構因素」,地方派系與現任議. ‧ 國. 學. 有關係。地方派系在地方選舉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足以解釋政黨議員與縣市長 得票相關程度的變化,不過其與政黨得票差距的關係則未獲得證實,本文推測可. ‧. 能受到派系測量的限制。政黨標籤對地方議員選舉的重要性確實不如縣市長或中. sit. y. Nat. 央層級選舉,但隨著縣市長選舉的兩黨競爭逐漸滲透至議員選舉,其意義已較以. n. al. er. io. 往提升。議員選舉兩黨競爭的出現反映議員選舉政黨化的跡象。. Ch. i Un. v. 關鍵詞:地方選舉、地方派系、政黨標籤、議員選舉政黨化. engchi. 4.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5. i Un. v.

(7) Abstract The party competition is weaker in county/city councilor and county magistrate/city mayoral elections than in central elections in Taiwan. However, Electoral landscape of councilor elections is not the same in districts, rather than competition between two major parties in most county magistrate/city mayoral elections. Some are approximate two-party competition, some are parties lag far behind the independent candidates, others are single party and the independent candidates secure most votes. It indicates that the differences of party votes between county/city councilor and county magistrate/city mayoral elections vary in districts. The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of party votes between county/city councilor and county magistrate/city mayoral elections and uses “difference of party votes” and “correlation of the party votes” to measure the dependent variab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factors which parties can’t determine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difference of party votes between local councilor and magistrate/mayoral elections, such as district magnitude in county/city councilor elections, scale of population in districts. In addition to factors which parties can’t determine, factors which parties can determine.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also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correlation of party votes between local councilor and magistrate/mayoral elections, such as local factions, the proportion of incumbent councilors run for another term. Local factions are the pivot of Taiwanese local elections, and can explain the correlation of party votes between local councilor and magistrate/mayoral elections, but the relationship with difference of party votes can’t be verifi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analysis. It could attribute to the measurement of.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Un. v. factions. The party label is less important in councilor elections than in county magistrate/city mayoral or central elections, but becomes more meaningful when two-party competition penetrates into councilor elections.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wo major parties of councilor elections reflects councilor election towards party competition.. engchi. Keywords: local election, local faction, party label, councilor election towards party competition. 6.

(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7. i Un. v.

(9) 目錄 壹、前言 .................................................................................................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重要性與目的 ................................................................... 3 三、章節安排................................................................................... 5 貳、文獻回顧 ......................................................................................... 7. 政 治 大. 一、地方選舉中「政黨標籤」重要嗎? ........................................ 7. 立. 二、臺灣的政黨體系 ..................................................................... 10. ‧ 國. 學. 三、縣市長與議員選舉的解釋因素.............................................. 14. ‧. 參、研究設計 ....................................................................................... 21. Nat. io. sit. y. 一、研究範圍................................................................................. 21. er. 二、研究架構與變數 ..................................................................... 22. al. n. iv n C hengchi U 三、待驗假設................................................................................. 25 四、變數的定義與測量 ................................................................. 31 五、資料來源與分析方法 ............................................................. 40 肆、實證分析 ....................................................................................... 45 一、地方議員與縣市長選舉政黨得票的差異 .............................. 45 二、縣市議員與縣市長選舉政黨得票連動關係的總體分析 ....... 54 三、地方議員與縣市長選舉政黨得票連動關係的個體分析 ....... 69 i.

(10) 伍、結論 ............................................................................................... 75 一、研究發現................................................................................. 75 二、研究限制................................................................................. 79 參考文獻 ............................................................................................... 81 附錄一、地方首長與縣市議員選舉日期(1989 年至 2014 年) ...... 87 附錄二、地方首長與縣市議員選舉投票率(1997 年至 2014 年)... 88. 政 治 大. 附錄三、總體資料的變數操作與編碼說明 ........................................ 89. 立. 附錄四、個體資料的問卷內容與處理方式 ........................................ 90. ‧ 國. 學. 附錄五、縣市議員與縣市長選舉國民黨、民進黨的歷屆表現 ......... 93. ‧. 附錄六、總體模型的迴歸診斷 .......................................................... 100. Nat. io. sit. y. 附錄七、總體與個體模型的多元共線統計值................................... 114. n. al. er. 附錄八、總統選舉有效候選人數暨立法委員選舉有效政黨數 ....... 119. Ch. engchi. ii. i Un. v.

(11) 圖目錄 圖 1-1. 臺灣民眾政黨偏好分佈(1992~2015.12) ........................... 12. 圖 3-1. 總體層次研究架構圖.............................................................. 24. 圖 3-2. 個體層次研究架構圖.............................................................. 25. 圖 4-1. 議員與縣市長選舉有效政黨數的關係 .................................. 47. 圖 4-2. 縣市長選舉國民黨、民進黨得票率與有效政黨數 ............... 48. 圖 4-3. 議員選舉國民黨、民進黨得票率與有效政黨數 ................... 48. 圖 4-4. 議員選舉無黨籍得票率與有效政黨數的分佈 ....................... 49. 圖 4-5. 國民黨、民進黨得票比值與相關係數的分佈 ....................... 52. 附圖 1. 縣市議員與縣市長選舉國民黨、民進黨的得票趨勢 .......... 93. 附圖 2. 縣市議員與縣市長選舉國民黨、民進黨的席次變化 .......... 99. 附圖 3. 總體模型各連續變數之間的分佈情形 ................................ 100.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al. iv n C hengchi U 核密度估計圖....................................................................... 104 n. 附圖 4. 立. 政 治 大. 附圖 5. 標準化常態機率圖 ............................................................... 105. 附圖 6. 分位圖 .................................................................................. 106. 附圖 7. 殘差與估計值散佈圖 ........................................................... 107. 附圖 8. 地方派系因素 acpr 圖 .......................................................... 109. 附圖 9. 現任議員參選比例 acpr 圖 .................................................. 110. 附圖 10. 縣市長候選人得票表現 acpr 圖......................................... 111 iii.

(12) 附圖 11. 議員選舉平均選區規模 acpr 圖 ......................................... 112. 附圖 12. 議員選舉有效票數 acpr 圖 ................................................ 11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Un. v.

(13) 表目錄 表 3-1. 總體模型各個自變數與依變數的預期關係........................... 44. 表 4-1. 縣市議員、縣市長選舉有效選舉政黨數之摘述(1994 年至. 2014 年) .............................................................................................. 46 表 4-2. 國民黨、民進黨議員與縣市長選舉得票數多寡的分佈 ....... 50. 表 4-3. 國民黨、民進黨議員與縣市長選舉得票相關程度的分佈 ... 51. 表 4-4. 國民黨、民進黨議員與縣市長選舉各年度得票差距與相關程. 立. 政 治 大. 度的摘述 ............................................................................................... 53. ‧ 國. 學. 表 4-5. 國民黨、民進黨議員與縣市長選舉各地區得票差距與相關程. ‧. 度的摘述 ............................................................................................... 53. Nat. 表 4-7. 國民黨議員與縣市長得票相關程度的迴歸分析 ................... 58. sit. er. al. iv n C hengchi U 民進黨議員與縣市長得票差距的迴歸分析 ........................... 63 n. 表 4-8. y. 國民黨議員與縣市長得票差距的迴歸分析........................... 57. io. 表 4-6. 表 4-9. 民進黨議員與縣市長得票相關程度的迴歸分析 ................... 64. 表 4-10. 2010 年臺中市議員暨市長選舉選民投票抉擇之二元勝算對. 數模型 ................................................................................................... 70 表 4-11. 2010 年高雄市議員暨市長選舉選民投票抉擇之二元勝算對. 數模型 ................................................................................................... 71 附表 1. 地方首長與縣市議員選舉日期(1989 年至 2014 年) ....... 87 v.

(14) 附表 2. 地方首長與縣市議員選舉投票率(1997 年至 2014 年).... 88. 附表 3. 總體資料的變數操作與編碼說明 ......................................... 89. 附表 4. 個體資料的問卷內容與處理方式 ......................................... 90. 附表 5. 國民黨、民進黨與無黨籍各縣市議會之席次率、得票率及國. 民黨、民進黨縣市長得票率 ................................................................ 95 附表 6. 殘差常態性檢定(Shapiro-Wilk W 檢定) ......................... 102. 政 治 大 ............................................................................................................ 103 立 殘差變異數齊一檢定(White 檢定與 Breusch-Pagan 檢定). 附表 8. 模型的多元共線統計值 ....................................................... 114. 附表 9. 總統選舉有效候選人數與立法委員選舉有效政黨數(1992 年. ‧. ‧ 國. 學. 附表 7. 至 2016 年) ....................................................................................... 119.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Un. v.

(15) 壹、前言 民主國家的地方選舉受到的關注往往不及中央層級選舉,且隨著職位層級愈 低而越趨明顯,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地方選舉並未涉及國家行政權或立法權的轉 移;儘管如此,地方選舉對於民主政治仍具有意義。從政黨版圖的角度而言,政 黨固然以取得執政權或國會半數以上席次為首要目標,但應該亦不抗拒能於地方 選舉獲得選票與席位,無論職務高低或屬於行政、立法部門。地方選舉是政黨構 築基層實力的途徑,黨籍地方公職人員透過選民服務、資源分享及人脈培植等方 式建立自身的競選動能,這些地方上的政治力量使得政黨的勢力向下扎根。另. 治 政 外,從人才甄補的角度而言,地方選舉通常是新人踏入政壇的起點。中央層級的 大 立 政治人物多數曾經歷地方選舉的洗禮,亦不乏出身地方議員者。地方議會如同各 ‧ 國. 學. 政黨培養國會議員的「農場」,表現優異的議員皆是未來可能前進國會的「潛力 2010, 131)。. Nat. y. ‧. 新秀」,例如美國部分州議會之於眾議院(俞振華. n. er. io. al. sit. 一、研究動機. i Un. v. 選舉因層級高低或職務的重要程度而出現不同的選民結構,原因來自不同選. Ch. engchi. 舉時選民的需求不同,候選人的競選方式與形象風格也不相同(劉從葦. 2003,. 115) 。因此地方與中央選舉參與投票的選民可能不同、政黨在同一地區的得票狀 況未必接近,甚至獨立候選人的得票比例亦不盡相同。這種現象可從總體與個體 層次進一步探討。從選舉結果而言,在非關國家行政權或立法權的選舉中,大黨 表現消退而小黨聲勢看漲(Reif and Schmitt 1980, 9-10),顯示政黨在中央與地方, 以及不同職位的選舉得到的支持並非一致。層級或重要性越低的選舉,整體的得 票分佈可能與中央執政權的大選產生更為明顯的落差。另外,從選民角度來看, 政黨認同(party identification)向來是影響選民投票抉擇的重要因素,但選民在中 央與地方選舉的黨性(partisanship)未必全然相同。具有政黨傾向的部分選民在地 1.

(16) 方選舉時黨性可能減弱,或成為獨立選民,甚至依附其他政黨(Converse 1966a, 219; Jennings and Niemi 1966)。選民在不同層級選舉的黨性變化呼應集體層面政 黨勢力的消長。 臺灣的選舉同樣隨著層級高低或職位的重要性改變政黨得票的樣態,一個鮮 明的對比是涉及國家執政權的總統選舉具有強烈的政黨競爭型態,握有地方立法 權的縣市議員選舉則政黨色彩相對淡薄。整體而言,中央選舉主要由國民黨、民 進黨囊括多數選票與席位,無黨籍人士獲得的公職數量非常有限。然而地方選舉 則略有不同,縣市長選舉容易形成兩強競爭,無黨籍候選人仍可能是具有競爭力. 政 治 大 優勢政黨中脫黨參選的候選人(俞振華、廖達琪與黃志呈 立. 的一方,甚至有勝出的機會。而在藍綠雙方實力差距過大的縣市,則容易出現從 2008, 190),造成無. ‧ 國. 學. 黨籍得票比例增加,政黨競爭形勢減弱。在縣市議員以降的選舉中,除國民黨長 期擁有極大的優勢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無黨籍的得票與席次亦非常可觀;不過. ‧. 近來民進黨得票大幅成長,國民黨與無黨籍的領先地位漸漸流失。另外,國內的. sit. y. Nat. 民意調查並未區別選民在中央與地方選舉的黨性,但根據分裂投票(split-ticket. n. al. er. io. voting)以及地方議員、鄉鎮市長投票抉擇的研究,選民可能在不同層級、職務的. i Un. v. 選舉支持不同政黨,且在議員層級以下的選舉中,其投票行為與中央選舉的黨性 無關(林長志與黃紀. Ch. i 。綜合上述,無黨籍在地方 e n g c h2011). 2007;蕭怡靖與黃紀. 選舉的表現通常優於中央選舉;選民在中央層級選舉的投票選擇受到政黨認同影 響,但地方選舉則未必如此。無論從總體或個體層次來看,地方選舉的政黨色彩 不如中央選舉強烈。 然而,儘管地方選舉的政黨競爭型態與中央選舉並不全然相同,例如縣市長 選舉兩黨對決的強度普遍不及總統大選,地方議員選舉的得票分佈也迴異於常見 的唯有藍綠;但細究個別縣市,卻可發現同屬地方層級的縣市長與議員選舉之間 存在差異。在縣市長選舉的單一選區制下,隨著選民投票經驗的累積以及主要政 黨的操作,策略性投票(strategic voting)(棄保效應)便頻繁出現,促成國民黨與 2.

(17) 民進黨之兩大黨為主的競爭,其餘候選人較難當選,此現象可見於當前多數縣 市。不過,縣市議員的政黨版圖則隨著無黨籍得票的多寡而各有不同:可能是無 黨籍得票率偏低、國民黨與民進黨仍獲得多數選票,接近地方首長選舉藍綠抗衡 型態的地方議會,例如臺北市;也可以是無黨籍的得票率遙遙領先國民黨與民進 黨,與縣市長選舉藍綠瓜分大半選票的態勢不同,例如雲林縣;較為常見的情況 則是無黨籍與國民黨獲得較多票數,而民進黨的得票遠遠遜色於其縣市長的表 現。 因此,地方選舉的政黨色彩固然不如總統選舉濃厚,縣市議員的政黨色彩更. 政 治 大 選舉則帶有深淺不一的政黨色彩。選舉制度的不同或許能部分解釋議員與縣市長 立 不及縣市長選舉;但相較於縣市長選舉近乎一致呈現兩黨競爭,各地的縣市議員. ‧ 國. 學. 選舉政黨得票落差的現象,但全國皆同的地方議員選制無法解釋各地區縣市議員 選舉政黨色彩不同的變異。本文即是在議員選舉政黨氛圍普遍低於縣市長選舉的. ‧. 前提下,進一步延伸出以下問題:何以各地縣市議員選舉的政黨化程度存在差異. y. sit. n. al. er. io. 何。. Nat. (variation)?而這樣的差異將有助於回答政黨在臺灣各級選舉中的意義究竟為. i n C U hengchi 二、研究重要性與目的. v. 中央與地方層級皆有行政與立法部門,縣市議員(議會)作為四個主要政府 部門的一部分,值得更加重視。自 1998 年 12 月 21 日臺灣省議會改制為省諮議 會後,各縣(省轄)市議會成為地方層級最高民意機關;且 2014 年 12 月 25 日 起,近全國 70%人口、選民總數占全臺灣合格選民逾 60%的六個直轄市議會也 成為唯一的地方代議機構。1 縣市議會能否落實地方立法機關的職責,攸關地方. 1. 例外的是,經立法院三讀修正地方制度法部分條文,直轄市轄下的山地原住民區保有區民代 表(及區長)選舉,可見陳正益,2014, 〈地制法三讀 山地原住民區可選區長〉 ,《聯合報》, 2 月 9 日,版 AA3。六個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新北市烏來區、桃園市復興區、臺中市和平 區、高雄市茂林區、桃源區及那瑪夏區)自 2014 年選舉適用之。 3.

(18) 自治發展的品質。另外,如前所述,地方議會是孕育日後立法委員,乃至於縣市 首長的人才來源之一。當發軔於基層的地方議員水準提升,臺灣民主政治的基礎 將更為穩固,促成由下而上的正向發展(自由時報電子報,2004 年 10 月 24 日) 。 2. 另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縣市議員選舉的關注程度清楚反映在研究論文的 比重上。「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Taiwan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TSSCI)收錄的其中六份政治學期刊的選舉類文章中,3 以地方選舉為研究對象的 比例低於中央選舉,且議員選舉又低於縣市長選舉(劉從葦. 2013, 121-122)。. 政 治 大. 同時,既有的地方選舉研究多數僅聚焦於單一縣市,探討選民的投票行為(包. 立. 括分裂與一致投票(straight-ticket voting)、政治效能感(political efficacy)等研究),. ‧ 國. 學. 或是派系在選舉過程的動員過程與效果(蔡佳泓、王金壽與王鼎銘. 2007,. 175-177) 。但全國性、跨時的地方選舉研究則較為少見,此論文正好可以補充過. ‧. 去這方面文獻的不足。本文主要運用總體資料,檢視過去五屆的選舉資料,冀望. y. Nat. al. er. io. (generalization)(Sanders 2002)。. sit. 能系統性解釋不同時間、不同地區的縣市議員政黨化程度,追求理論的一般化. n. iv n C 本文核心在於找尋地方議員選舉政黨化程度不盡相同的解釋因素 ,並以縣市 hengchi U 長得票作為比較的基準(benchmark)(考量各地藍綠基本盤不同),探討兩項選舉 間政黨得票的關聯性。此處「政黨化」的意涵不僅止於議員票集中於政黨,而是 強調同一政黨議員與縣市長得票的連動程度。因為在相同的競選期程與選戰氛圍 下,政黨在議員與縣市長選舉的得票關係應該更為緊密。個別政黨的議員得票特 別突出或落後於縣市長得票,都代表議員選舉未受縣市長選舉政黨競爭的態勢感 染,背後存在其他干擾因素。 2. 3. 王業立,2004, 〈改革,就從地方議會選制做起〉 ,自由時報電子報,10 月 24 日,http://old.ltn.com. tw/2004/new/oct/24/today-o3.htm,檢索日期:2013 年 11 月 25 日。 這六份期刊分別是《選舉研究》、《臺灣政治學刊》、《政治學報》、《政治科學論叢》、《東吳政 治學報》、《臺灣民主季刊》,並不包含國際關係、公共行政與政治哲學領域的期刊(劉從葦 2013, 119-120)。 4.

(19) 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有三: (一) 、哪些因素和政黨在議員與縣市長選舉之 間的得票表現具有關聯。 (二) 、縣市長選舉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競爭態勢是否已滲 透至地方議員選舉,促成議員選舉的政黨化。 (三) 、各地縣市議員與縣市長選舉 政黨得票連動性不同,本文旨在提出可能的解釋。. 三、章節安排 本文的內容分為五大部分。首先從地方選舉的政黨色彩普遍不如中央選舉出 發,導引出雖然地方首長選舉大致呈現兩黨的競爭態勢,各地縣市議員與縣市長. 政 治 大 第貳部分則依序探討政黨標籤在地方政治有無意義、臺灣的政黨體系以及可以解 立. 選舉政黨的得票關係卻不相同的研究問題,並概述研究地方民意代表的重要性。. ‧ 國. 學. 釋縣市長和議員選舉的總體與個體因素,試圖從既有的文獻歸納出回答本文研究 問題的變數。第參部分是研究設計,包括研究架構、待驗假設、分析方法、資料. ‧. 來源。第肆部分依序呈現總體與個體層次實證資料的分析結果。個體資料延續總. y. sit. n. al. er. io. 結論。. Nat. 體分析的邏輯,進一步探討總體層次的變數關係在個體層次是否成立。最後則是. Ch. engchi. 5. i Un. v.

(2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i Un. v.

(21) 貳、文獻回顧 不同時間、層級、職務或制度的選舉本質上即存在差異(劉從葦. 2003,. 115)。地方首長與議員選舉雖是平行的地方層級,但從選民關注程度與選舉制 度,以及投入選舉的政黨數目與政黨得票情形來看,兩者呈現涇渭分明的政治風 貌,也是藍綠競爭存在與否的界線。 以下的討論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中央與地方政治的差異,探討不同層次選 舉政黨標籤的重要性,以及政黨認同是否影響選民地方選舉的投票抉擇。其次討. 政 治 大 後則探討能夠解釋地方首長與縣市議員選舉的總體與個體因素。 立. 論臺灣政黨體系的發展,說明後續實證分析僅聚焦於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原因。最. ‧ 國. 學. 一、地方選舉中「政黨標籤」重要嗎?. ‧. 依選舉的重要性,地方選舉屬於廣義的次級選舉(second-order election),其. y. Nat. io. sit. 政黨競爭不同於涉及中央執政權的大選,可能影響選民參與程度以及政黨的選舉. n. al. er. 表現(Reif and Schmitt 1980)。地方選舉的注目程度不及中央行政權選舉的現象常. Ch. i Un. v. 歸因於職務層級較低,無法吸引曾於大選時參與投票之關鍵的中間選民,造成地. engchi. 方選舉的勝負取決於政黨動員的程度;而選舉結果常見到執政黨遭遇挫敗,原因 不外乎選民對中央政府表現失望,使得不滿意者產生強烈的投票動機,而執政黨 支持者則不願投票或轉投在野黨(俞振華. 2012, 71) 。在選民投票參與程度不高. 的情況下,這股對執政黨不滿的情緒便深刻反映在選舉結果上。不過,執政黨可 能因地方選舉的挫敗而推遲或修正政策,增加下次大選獲勝的機會(林繼文 2009, 214-215)。另外,由於事關國家執政權,中央層級選舉普遍存在選民的策 略性投票。然而,不同於敵對陣營取得政權的高風險,地方選舉時小黨選民則認 為可以投票給自己最屬意的政黨,亦較能容忍最不喜歡的候選人當選。因此,小 黨在地方或期中選舉可以有所表現。 7.

(22) 選民在地方與中央選舉的混合黨性(mixed partisanship)說明不同層級選舉產 生不同的選民結構,促成不同的政黨版圖(Converse 1966a, 219; Jennings and Niemi 1966)。政黨認同被視為是理解選民的政治態度、投票抉擇,乃至於解釋政 治版圖變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是民意調查中常見的測量標的。不過多數的調 查中詢問民眾黨性的題目並未區別何種政府層級,通常指涉的是國家層級的政黨 認同,也隱含選民的黨性無論在中央、州或地方層級應該一致的假定(Jennings and Niemi 1966)。兼具地方與中央的民意調查資料則顯示,部分選民在不同政府層級 呈現不一致的黨性與強度,這種特質的選民比例隨政府層級降低而增加,參與政 治的積極程度不亞於政黨認同皆相同的選民,其投票抉擇不分選舉層級傾向為獨. 治 政 立選民 (Jennings and Niemi 1966; Perkins and Guynes 大1976, 378)。而聯邦體制被 立 認為是促成民眾政黨認同弱化或轉向的主因,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加拿大(Clarke ‧ 國. 學. and Stewart 1987)。. ‧. 我國地方與中央選舉政黨競爭的脈絡與西方國家接近,地方選舉中小黨能夠. sit. y. Nat. 有所斬獲,且無黨籍得票率升高。若以選舉層級區分中央與地方政治,中央層級. n. al. er. io. 的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屬於中央政治,直轄市長、縣市長、議員至基層的村里長. i Un. v. 選舉等地方選舉則皆為地方政治。無黨籍候選人的得票率在縣市議員以降的地方. Ch. engchi. 選舉明顯高於縣市長、直轄市長及中央選舉,4 說明政黨在中央與地方選舉獲得 選民不同程度的支持。另外,政黨認同是影響我國民眾投票抉擇的重要變數,不 論在總統、立委選舉均具有非常強的解釋力(包正豪. 2009;蕭怡靖與黃紀. 2010),但在地方選舉中卻不是選民最主要的考慮因素,其解釋力隨選舉層級降 低而逐漸遞減(林長志與黃紀 2007;蕭怡靖與黃紀. 2011)。綜合上述,我國. 中央與地方政治主要的差異在於選民是否投票予政黨以及是否依黨性投票。. 4. 以 2009 年至 2012 年間的各級選舉為例,無黨籍候選人在總統選舉的得票率是 2.76%,立委 (區域)選舉為 3.85%,直轄市長選舉是 5.59%,縣市長選舉為 6.44%,直轄市議員選舉是 20.72%,縣市議員選舉為 30.76%,鄉鎮市長選舉是 30.87%,鄉鎮市民代表選舉為 61%,直 轄市里長選舉是 60.27%,縣市村里長選舉為 76.21%(中央選舉委員會 2009;2010a;2010b; 2010c;2012a;2012b)。 8.

(23) 政黨標籤在地方選舉的重要性受到質疑,另外一個證據是選民在縣市首長與 地方議員選舉的分裂投票。分裂投票指的是在同時舉行的選舉中,選民未將選票 投給同一政黨。依據選民是主動(支持的政黨在兩項公職選舉均提出人選)或被 迫(支持的政黨在某項公職選舉未提出人選)分裂投票,以及將其中一張選票投 給無黨籍是否稱作跨黨投票而有狹義與廣義之分(黃紀. 2001, 545-547)。觀察. 政黨各縣市首長與議員整體的得票結果,即可發現的確存在分裂投票的現象。常 見的情形是選民支持立場相近的政黨所推薦的縣市長候選人,同時並投票予另一 個政黨或無黨籍的議員候選人。近來因逐年選舉的檢討聲浪而將多項選舉合併舉 行,選民在同一時間擁有兩張以上不同職務、不同選制的選票,分裂投票的情況 越趨明顯。. 立. 政 治 大. ‧ 國. 重禮. 學. 目前地方行政首長與議員的分裂投票研究集中於臺北、高雄兩個直轄市(吳 2008;吳重禮、徐英豪與李世宏. 2004)。然而,一般縣. 2004;游清鑫. ‧. 市與原有直轄市的政治生態並不相同。首先,相對於其他縣市,臺北市議員選舉. sit. y. Nat. 可謂是小黨較能生存的地方議會,新黨、親民黨及台聯均能獲得一定的支持率,. n. al. er. io. 並且取得席次。新黨在全國的支持率雖然低於親民黨與台聯,在議員選舉卻能獲. i Un. v. 得至少 5%的選票,可見新黨在臺北市擁有可觀的支持者。但包括新黨在內的小. Ch. engchi. 黨支持者多數時候沒有機會投給該黨的市長候選人,且不願見到最討厭的大黨候 選人當選,因此必須在市長選舉中策略性投票(吳怡銘. 2001;許勝懋. 2001)。. 其次,由於都市化的關係,地方派系在臺北市與原高雄市的影響力較不明顯,但 在其他縣市卻具有重要的地位,這可從臺北市的無黨籍候選人得票率較低得到證 實。換言之,臺北市與原高雄市的分裂投票可能部分來自小黨選民在市長選舉的 策略性投票;但臺北、高雄市以外的其他縣市主要是國民黨、民進黨及無黨籍的 競爭,其分裂投票類型為民進黨/國民黨支持者,投票支持國民黨/民進黨籍或 無黨籍議員參選人。儘管各縣市的分裂投票情況不盡相同,但選民在議員選舉的 投票抉擇未全然依附黨性或縣市長選舉時的選擇,則為不爭的事實。 9.

(24) 綜上所述,臺灣地方選舉中無黨籍的得票率遠比中央選舉高;選民的政黨傾 向未必影響其縣市議員、鄉鎮市長的投票選擇,但依然支持政黨色彩接近的縣市 長候選人,存在一定程度的分裂投票。因此,政黨標籤在縣市議員層級以降地方 選舉的重要性不如縣市首長與中央層級選舉。. 二、臺灣的政黨體系. 民主化迄今,臺灣的政黨體系呈現多元的變化,並逐漸形成兩黨競爭的態 勢。回顧 1980 年代以來的政黨發展,從國民黨一黨獨大,黨外人士成立民進黨,. 政 治 大. 1990 年代新黨、建國黨的出現,2000 年之後親民黨與台灣團結聯盟相繼成立;. 立. 政黨數目雖然持續增加,國民黨、民進黨基本上仍彙集絕大多數的選票與席位(劉. ‧ 國. 學. 從葦. 2012)。其餘政黨主要從兩大政黨分裂而來,未能維繫創黨初期的政治支. 持,無法居於所屬政治聯盟(藍綠陣營)的主要地位。2000 年之後,國內政治. ‧. 勢力朝向民進黨與國民黨為首的綠藍對抗,政黨體系逐漸形成兩黨制。可從兩個. y. Nat. io. sit. 面向證實上述說法。首先,我國中央層級行政與立法部門的選舉制度促使兩大政. n. al. er. 黨成形。1996 年總統選舉改由全民直選,並採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制。2008 年. Ch. i Un. v. 起立法委員選舉改採混合制(hybrid or mixed systems)中有利大黨的「單一選區兩. engchi. 票並立制」(Mixed-Member Majoritarian System, MMM),5 又單一選區制的區域 立委(73 席)占總席次(113 席)的比例達 64.6%。依照「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 制(plurality system under single-member district or first-past-the-post, FPTP)傾向形 成兩黨制」的學理,小黨支持者具有策略性投票的誘因,形成選區內兩大勢力的 對抗(Duverger 1954)。6 除此之外,政黨需達第二票(政黨票)總票數 5%以上的 5. 6. 並立制的國會議席分別從單一選區與比例代表(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選區產生。日本、韓 國與臺灣皆從單記非讓渡投票制改為此制,但若干規則略有不同。德國的單一選區兩票聯立 制(Mixed-Member Proportional System, MMP)則以比例代表制的政黨票作為分配國會席次的 主要依據,被認為較能確保小黨的生存空間。 小黨支持者基於制度本身不利於小黨的「機械性因素」(mechanical factor),以及避免因真誠 投票(sincere voting)造成最討厭的候選人當選的「心理性因素」(psychological factor),將選票 投給兩大黨中較能接受的候選人。相同的選制效果可以類推適用於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 10.

(25) 門檻限制(electoral threshold)始能分配不分區立委席次(34 席) ,種種制度設計皆 不利小黨生存。7 綜合上述,總統與立委兩項中央層級選舉的制度效果促成兩黨 競爭。 其次,根據 2015 年 12 月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臺灣民眾政黨偏好趨勢 分佈」(圖 1-1),2001 年之後,國民黨與民進黨的支持率總和呈現上升的趨勢, 尤其自 2005 年起兩黨之和絕大多數皆超過 50%。2001 年至 2003 年,親民黨的 支持率皆達 10%以上,2001 年一度超越國民黨,成為支持率第二高的政黨。但 2005 年之後,親民黨、台聯、新黨的個別支持率皆未超過 4%;2006 年以後,三. 政 治 大 政黨傾向出現三項變化:認同兩大政黨(國民黨或民進黨)的選民增加、支持小 立. 個政黨支持率的總和甚少高於 6%。整體而言,2000 年至 2011 年之間,民眾的. ‧ 國. 學. 黨(親民黨、台聯或新黨)的選民減少、未表態或中間選民的比例下降。2011 年至 2015 年民眾政黨偏好出現轉變,國民黨大幅滑落、無特定政黨支持者竄升、. ‧. 親民黨略微增加,民進黨穩定上揚。. n. er. io. sit. y. Nat. al. 7. Ch. engchi. i Un. v. 雖然如此,小黨仍然在國會選舉占有一席之地。2008 年(第七屆)無黨團結聯盟,2012 年(第 八屆)親民黨、台灣團結聯盟,2016 年(第九屆)時代力量、親民黨不僅得到席位,並組成 黨團。惟國會的政黨競爭仍然以國民黨、民進黨為主。 11.

(26)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資料來源: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重要政治態度分佈趨勢圖. ‧. 圖 1-1. 臺灣民眾政黨偏好分佈(1992~2015.12). sit. y. Nat. io. er. 歸納以上所述,無論從選制效果或政黨支持率來看,臺灣中央層級的政黨體 系呈現兩黨競爭的趨勢。雖然無黨籍與其他政黨候選人在歷屆總統、立委選舉的. al. n. iv n C 得票率與席次率各有高低變化,但整體而言尚未躋身中央層級選舉的主要競爭行 hengchi U 列。 臺灣的中央層級政黨體系逐漸形成接近兩黨制的藍綠競爭,由此衍生的問題 是:國家層次的兩黨競爭是因為地方上每個選區均呈現類似的政黨競爭,或是從 兩個政黨各自優勢的選區聚合而成,即地方的政黨體系是否「全國一致化」 (nationalization of party systems)(Chhibber and Kollman 2004; 蔡佳泓、王鼎銘與 林超琦. 2008, 204-208)。倘若存在政黨得票集中化的現象,代表政黨在不同地. 域的支持率具有大幅度的落差,全國層次的政黨競爭未必落實至地方,不利於地 方選舉的候選人將自身視為政黨的代表(蔡佳泓、王鼎銘與林超琦 12. 2008, 205) 。.

(27) 換言之,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在於各地方是否仍有政黨之間的競爭性。 「北藍南綠」 一詞自見諸於報端之後,成為描繪政黨獲票地域的常見說法,後續學界亦有許多 討論(周應龍. 2012;徐永明與林昌平. 否定的意見(洪永泰. 2009;耿曙與陳陸輝 2003),也不乏. 2003)。觀察歷年選舉結果,儘管藍綠政黨在不同地區各. 有擅場,但也曾出現優勢縣市落敗的情形,各地區仍有一定的競爭性。 自 2008 年立委選舉改變選制之後,我國實行複數選區單記非讓渡投票制 (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under Multi-Member District, SNTV-MMD)的主要選 舉為地方議員。8 回顧該制度的政治效果,僅有 Cox(1997)延伸 Duverger 法則,. 政 治 大 人」,即個別選區內具有競爭能力的候選人是 M+1 位,稱為 M+1 法則,但並無 立 提出「在複數選區單記非讓渡投票制下,選票會集中在選區規模(M)加一位候選. ‧ 國. 學. 該選制形成何種政黨體系的定論(Lin 2002)。一般認為,單記非讓渡投票制相較 於單一選區制具有較好的「比例性」(proportionality)(Lijphart, Pintor, and Sone. ‧. 1986),有利於小黨的生存與發展。. y. Nat. io. sit. 雖然國家層級的政黨體系逐漸形成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兩黨競爭,地方議會的. n. al. er. 議員選舉卻彷彿自外於此政治氛圍,即便總統、立委、縣市長選舉均呈現激烈的. Ch. i Un. v. 兩黨對決態勢,且單記非讓渡投票制的特性應該出現較多政黨,但縣市議員選舉. engchi. 卻呈現不同的結果。縱使民進黨是目前兩大政黨之一,並完成首次中央政府的政 黨輪替,但直到 2014 年才扭轉地方議員長期的得票劣勢。中央層級選舉的兩黨 競爭(或藍綠對抗)未明顯反映在地方議會選舉,政黨標籤在議員選舉也不如總 統、立委、縣市長選舉來得重要或有意義。 不過,若因此斷言「地方議員選舉並無政黨化的跡象」則顯得有些言之過早。 可從兩個面向討論。我國地方政治深受地方派系影響,使得派系政治遠比政黨政 治更能解釋地方的政治生態。但民主化之後,歷經政治市場開放、司法體系獨立. 8. 目前原住民立委選舉(平地、山地原住民各 3 席)仍使用單記非讓渡投票制。 13.

(28) 與政黨輪替,派系的影響力已從涵蓋整個縣市逐漸退縮至鄉鎮,甚至消失殆盡(王 金壽. 2004;2006;2007)。因此,部分縣市的地方派系是否仍能操控地方選舉. 值得再次檢視。其次,議員候選人或許可以憑藉自身的實力或派系的力量而當 選,但若有意追求政治上的晉升,特別在強調黨際競爭的立委或地方首長選舉, 從政者便產生加入兩大政黨的強烈動機;一旦該候選人再回到地方上競選議員 時,便已具備黨籍。換言之,隨著地方派系的弱化以及議員候選人政治前途的考 量,政黨力量順勢取代派系原有的地方勢力, 「議員選舉政黨化」未必全無可能。. 三、縣市長與議員選舉的解釋因素. 政 治 大 以下將依「先『縣市長』後『議員』」 、 「先『總體(選區)』後『個體(選民)』」 立. ‧ 國. 學. 的順序討論地方行政首長與議員選舉的解釋因素。 (一)、縣市長選舉中選區層次的解釋因素. ‧. 相對於以個體資料分析選民各項政治態度與縣市長投票抉擇之間關係的論. y. Nat. io. sit. 文蓬勃發展,從總體資料探究選區因素與地方首長選舉的文章則較為少見。其. n. al. er. 中,在 1989 年至 2001 年四次縣市長選舉中可能影響縣市長候選人選舉勝敗與連. Ch. i Un. v. 任的成因,包括主要政黨提名、現任者優勢、從政資歷(立委、省議員)都是影. engchi. 響主政的首長是否更替的因素(盛治仁. 2008)。現任者優勢、從政資歷分別隱. 含了縣市長的行政資源與地方經營的意涵。 (二)、縣市長選舉中選民層次的解釋因素 自從以選民心理面向出發的密西根學派相關理論應用於臺灣的選民投票行 為研究之後,政黨認同成為解釋選民投票抉擇的重要變數之一,亦是理解臺灣民 眾投票的關鍵因素(Campbell et al. 1960; 包正豪 輝與耿曙. 2013;陳陸輝. 2000;陳陸. 2008) 。 「選民將選票投給認同之政黨推薦的候選人」看似平凡無奇,. 但這僅是政黨認同影響個人政治行為的最終表現。由於現代民眾無法蒐集所有政 治資訊以達到古典民主理論所期望的全知全能,僅能著重於自身所關心或感興趣 14.

(29) 的議題。面對其他不了解或缺乏興趣的主題,便以代表其利益之政黨立場為意 見。因此,政黨認同從選民接收外界訊息之際便發揮作用,如觀看與自己政治立 場接近的新聞媒體、放大反感政黨的負面消息以及將內心的期待投射至自己支持 的政黨;並進一步作成政治判斷,例如對抗爭活動的態度、國家經濟的評估以及 政府施政的評價。換言之,政黨傾向不單影響民眾的投票選擇,更是過濾政治資 訊,形成偏好排序的核心。 政黨認同固然具有好的解釋力,但不足以完全解釋選民的投票行為,其影響 力亦有消退的跡象。若選民完全依照自己的政黨傾向,不考量其他因素而投票,. 政 治 大 獨受政黨認同影響。1980 年代至 2000 年之間,許多歐洲國家的政黨黨員人數以 立 稱為常態投票(normal vote)(Converse 1966b)。然而,選民的投票抉擇並非總是單. ‧ 國. 學. 及 選 民 的政黨認同 同時呈現下降的趨勢 (Dalton 2002; Mair and van Biezen 2001),此現象可歸因三點:其一,政黨的部分功能被利益團體與媒體取代。其. ‧. 二,選民容易取得政治訊息,不再仰賴政黨提供的資訊做出判斷。其三,選民不. sit. y. Nat. 滿意政黨的表現(Dalton 2002)。這造成政黨難以型塑選民的政治態度和影響選民. al. n. Biezen 2001)。. er. io. 的投票偏好,甚至喪失動員民眾參與政治的力量(Dalton 2002; Mair and van. Ch. engchi. i Un. v. 選民依據候選人特質而非以政黨依附為主的投票取向,被視為是政黨影響力 減弱的原因之一。民眾可能受到候選人的形象、能力、操守甚至外貌吸引,留下 正面的印象,進而投票支持(李承達與駱明慶 2005;鄭夙芬. 2014;鄭夙芬、陳陸輝與劉嘉薇. 2008;林瓊珠. 2008;黃秀端. 2005)。候選人因素與政黨認. 同皆來自選民的情感依附,兩者可以相輔相成,也可能相互競爭。當民眾的黨性 與喜歡的候選人一致時,選民即能毫無顧慮地投票;但民眾的黨性與喜歡的候選 人不同時,選民便陷入兩難。唯有候選人的特質凌駕於政黨標籤之上,候選人因 素的投票考量才可能出現。因此,具有獨特領袖魅力的「政治明星」能獲得超過 原有政黨基礎的選舉支持。 15.

(30) 地方首長的施政表現亦影響選民的投票抉擇。選民以自身對民選首長的要求 為標準(如治安、環境保護、經濟發展等) ,評斷縣市長任內作為是否符合期待。 換言之,縣市長執政表現的良窳決定選民是否持續支持主政之政黨。國內的研究 證實地方首長選舉時選民皆以現任縣市長的執政績效作為投票支持與否的依 據,例如,在 2006 年北高兩直轄市選舉,高雄市選民相較於臺北市選民更重視 市府的施政表現,實際反映在高雄市選民的投票抉擇(蕭怡靖與游清鑫. 2008) 。. 而 2005 年臺北縣、臺中市、高雄縣三個縣市的選民也同樣會將地方政府的施政 表現列入投票的考量(劉嘉薇. 2008)。. 政 治 大 族認同及省籍,後者則是年齡、性別與教育程度等,皆是解釋選民投票行為的常 立. 另外,臺灣現存的主要社會分歧以及個人的背景因素,前者如統獨立場、國. ‧ 國. 學. 見因素。不過地方選舉的選戰主軸通常圍繞候選人對在地議題的主張或過往較具 爭議的行為上,較少涉及中央層級選舉時常見的國家認同、兩岸關係或政府政. ‧. 策。因此統獨立場、國族認同及省籍等因素不列為地方選舉的解釋因素,僅保留. n. al. Ch. er. io. (三)、議員選舉中選區層次的解釋因素. sit. y. Nat. 選民個人社會背景的變數。. i Un. v. 從總體層次觀之,地方派系是影響地方選舉的關鍵因素。臺灣的派系研究以. engchi. 經濟學與社會學兩種途徑為主。前者從「恩庇侍從」(patron-client)的結構分析派 系政治,國民黨在威權時期透過政治、經濟資源吸納地方勢力,使地方派系相互 競爭,並服膺於政黨之下;後者傾向認為派系來自人際網絡自然發展而成,例如 血緣、地緣關係的聯結,其主要目的不在於獲得政治利益與經濟特權(吳重禮 2002, 84)。地方派系儘管不具備政黨的形式,卻擁有不亞於政黨的組織動員能 力,尤其在當選門檻隨著選區規模(district magnitude)變大而下降的議員選舉,這 種良好的特性使派系候選人更容易當選。當地方選舉完全受到派系主宰,派系之 間可能在反覆競爭下達成共識,譬如雙方輪流把持鄉鎮長與農漁會、或是均分議 員名額,以減少競爭的成本,使基層公職及人民團體成為地方派系的禁臠。 16.

(31) 然而,在民主化後幾次政權輪替以及公民意識日益高漲的今日,長久以來被 視為最有效的選舉動員機器的地方派系其影響力是否不復以往?晚近的研究傾 向認為派系逐漸式微。依社會學研究途徑的概念,地方派系源自於人際之間的社 會網絡,當人員流動頻繁並朝向城市聚集,市區內既有派系的影響力遭到稀釋, 而異地工作的選民也可能因在地聯結的弱化而與家鄉的政治勢力較為疏離。另外 民主化之後,原本受政府控制的公眾事務逐一受到挑戰及檢視,包括民進黨成立 (選舉具有競爭性)、選舉名額增加以及司法獨立,前兩者造成地方派系內部相 互競爭,後者使派系常見的動員方式受到揭發及處罰(王金壽. 2004;2006;. 2007)。又隨著定期的選舉競爭,民進黨陸續取得地方與中央的行政權,執政權. 治 政 的更迭顯得稀鬆平常,迫使派系必須在政黨輪替之間尋求出路。綜合上述,社會 大 立 型態及政治環境的轉變皆不利於派系生存。 ‧ 國. 學. 不過,即便實證研究發現地方派系呈現沒落的趨勢,黨際競爭逐漸取代派系. ‧. 的競逐,但嘉義縣卻是明顯的異例,當派系與政黨的利益相衝突時,地方派系能 2013, 111)。地方. sit. y. Nat. 夠透過轉換陣營的方式持續獲得政治資源(湯京平與陳冠吾. n. al. er. io. 派系憑恃自身的組織與動員能力,遊走於政黨之間以尋求政治利益的現象,說明. i Un. v. 派系非但不受政黨的控制,而且足以翻轉地方上的政黨勢力。. Ch. engchi. 另外,派系在縣市長與議員選舉之間的角色令人好奇。早期地方派系蓬勃發 展時,縣市與鄉鎮層級皆存在派系,兩個層級的派系是隸屬關係或彼此相互結 盟,形成穩定的金字塔結構。當縣級派系逐漸崩解成零碎的地方勢力,原有的從 屬或結盟模式也變得模糊,成為各自獨立運作的鄉鎮型地方派系,如屏東縣的縣 級派系趨於瓦解之際,鄉鎮級派系的支持對象亦不穩定,縣級與鄉鎮級派系的關 係已不是傳統認為的金字塔結構(王金壽. 2004, 186-189)。而在縣級派系對立. 嚴重的地區(如高雄縣),則可發現鄉鎮級(以內門鄉為例)與縣級地方派系存 有互動關係(趙永茂. 2004)。歸納以上兩例可知,縣級派系存在與否是縣市長. 與議員選舉是否連動的關鍵。 17.

(32) (四)、議員選舉中選民層次的解釋因素 選民對縣市議員的投票抉擇是典型的候選人因素考量,並非政黨傾向,原因 來自議員選舉的政黨光環通常不是由一人獨享。2008 年以前的立委選舉與地方 議員選舉同樣採用單記非讓渡投票制,立委行為的研究對理解議員選舉應該有些 啟發。民意代表經由立法問政或選區服務來建立個人選票,對選區服務的重視程 度更甚於立法問政(盛杏湲. 2014)。縣市議員立法問政的過程與成效不容易廣. 受民眾知曉,選民服務的質量更為重要。現任議員完成選民的請託案與陳情案以 累積人脈,長年的民代資歷將形成現任者優勢(王鼎銘與范恩邦. 2010)。地方. 議員擁有個人選票及現任優勢,將有助於在單記非讓渡投票制中脫穎而出,甚至. 政 治 大. 不受政黨標籤有無的限制。. 立. ‧ 國. 學. (五)、縣市長、議員選舉在選區與選民層次的關係. 縣市長與議員選舉規則(electoral formula)的差異造成不同的政治效果,可能. ‧. 改變選民的投票考量,連帶影響政黨在兩項選舉得票的關聯,選區規模(M)的大. sit. y. Nat. 小便是其中一項因素。複數選區的選舉中,選區規模越小,越近似單一席次(M=1). n. al. er. io. 的選舉情境,選民策略性投票的誘因越強。選區規模越大,候選人的當選門檻. v. (threshold of exclusion)越低,9 投入選舉的無黨籍(或小黨)候選人數也越多,. Ch. engchi. i Un. 增添民眾掌握選情的難度,且制度本身的比例性較佳,導致選民無從或認為不需 要策略性投票。因此,政黨在選區規模較大的議員選區,其議員與縣市長得票率 的落差可能較大;進一步影響是,在選區規模普遍較大的縣市,政黨在兩項選舉 的得票差距亦可能較大。. 9. 候選人在選區中篤定當選需獲得. V  1 張選票,但低於此門檻仍可能當選。 M 1. V 是選區內有效票數。 M 是選區的應選席次。 18.

(33) 另外,同時舉行的不同公職選舉可能相互影響。衣襬效應(coattail effect)指 的是較受注目的選舉之政黨候選人,可能連帶拉抬另一個較不受注意的選舉之得 票表現,常見的情形為行政部門的選舉影響立法部門選舉,美國的總統候選人對 同黨國會議員選情的幫助(Campbell 1986),以及在平行的地方層級,州長選舉亦 影響同黨州議員的得票(Hogan 2005)。甚至在不同層級選舉也產生關聯,巴西的 州長選舉決定各州國會議員的候選人數,因為其全國性的政黨體系分化程度非常 嚴重,多數是以州為基礎的區域性政黨或政治聯盟,因此州長選舉反而更為重要 (Samuels 2000)。那麼,是否存在反向的衣襬效應(reverse coattails)呢?以美國聯 邦選舉為例,政黨國會議員的現任優勢無法明顯地提升同黨總統候選人的得票 (Broockman 2009)。.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縣市之間的異質性也可能改變政黨縣市長及議員的得票關係。縣市人口的規 模越大,政黨在兩項選舉的得票落差越大。政黨縣市長與議員票數的多寡反映不. ‧. 同選舉意義。政黨在同一縣市的不同時間,抑或同一時間的不同區域,其得票可. io. sit. y. Nat. 能有所不同。上述變數後續另有說明。. n. al. er. 至於選民在縣市長與議員層級以下選舉的投票行為是否相互影響,不同個案. Ch. i Un. v. 的實證研究呈現不同的結果。在 2005 年中南部某縣市,選民在議員票的投票選. engchi. 擇會影響對縣長的投票考量,但不及政黨認同的效果;而訪談的結果則否定不同 選舉之間相互影響(蔡佳泓、王金壽與王鼎銘. 2007) 。不過,同為 2005 年的臺. 北縣選舉,選民對縣長的投票抉擇同時影響鄉鎮市長的投票行為(林長志與黃紀 2007)。因此,選民在不同公職選舉之間的投票抉擇是否相互影響,端視政黨的 選舉策略及動員方式,或型塑選民投票決定的過程,難以一概而論。. 19.

(3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0. i Un. v.

(35) 參、研究設計. 一、研究範圍 本文嘗試探討臺灣各地區縣市議員與行政首長選舉政黨支持落差不一的現 象,以及議員選舉是否因縣市長的藍綠競爭態勢而趨向兩黨競爭。根據單一選區 制的制度效果,我國中央政治與地方首長選舉將形成兩黨競爭。目前的政黨體系 亦符合理論預期,國民黨與民進黨取得總統、立委與縣市長等重要政府職務,其. 政 治 大 國民黨與無黨籍囊括多數的選票與席次,但觀察個別縣市卻可發現若干縣市議會 立. 餘政黨和無黨籍人士僅能獲得零星的席位。地方議員選舉的全國得票分佈主要由. ‧ 國. 學. 亦有中央政治的藍綠競爭型態,各地議員選舉政黨競爭程度並不一致,顯然並非 選制效果所能解釋。本文目的即在回應上述問題。. ‧. 本文的研究範圍如下。首先,本文的研究對象為地方選舉,聚焦在縣市議員. y. Nat. io. sit. 選舉,並以直轄市長、縣市長為比較標的,主要基於縣市議員與地方首長行使國. n. al. er. 家地方立法權與行政權的重要性,以及地方議員研究普遍受到忽視。政黨是選舉. Ch. i Un. v. 活動的主角,也是歸類選票的主要依據。回顧前面臺灣政黨體系的描述,截至. engchi. 2016 年底,國民黨、民進黨仍是掌握各項選舉(縣市長、地方議員乃至於中央 層級)絕大多數選票與席次的重要行為者(viable players),也是本文僅討論此二 政黨的原因。其次,本文的分析單位為縣市。由於縣市長與地方議會選舉均以縣 市為界,縣市是最能反映地方政黨競爭的單位。在臺中縣市、臺南縣市、高雄縣 市合併之前,全國共計 25 個縣市。連江、金門的議員與縣長選舉主要以泛藍內 部的競爭為主,甚少出現民進黨籍的候選人,不同於其他縣市的藍綠競爭型態, 故予以排除。因此,本文的範圍將限縮在 23 個縣市。10 最後,本文涵蓋的時間 10. 儘管臺中縣市、臺南縣市、高雄縣市已於 2010 年 12 月 25 日合併升格為直轄市,但在此之前 縣、市獨立設治數十年,兩地政治生態的差異應不至於在縣市合併後四年之間迅速消弭。故 2010 年及 2014 年的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選舉仍維持原本的縣市之別。 21.

(36) 為 1994 年至 2014 年六屆直轄市長暨議員選舉,以及 1997 年至 2014 年之間五屆 縣市長與議員選舉。最為理想的狀況應是將縣市長及議員選舉的時間點回推至民 進黨成立後首次參與的 1989 年縣市長、1990 年議員選舉,勾勒出 1980 年代晚 期自威權轉型為民主,以及民主化後迄今地方選舉變遷的完整圖像。惟受限於資 料取得,本文僅能涵蓋五屆地方選舉資料。在排除政黨未提名縣市長候選人的縣 市之後,國民黨共參與 115 個縣市選舉、民進黨則是 111 個。11 需要說明的是,議員與縣市長選舉在 2002 年以前並非同時舉行,不同於直 轄市選舉同日舉辦(選舉日期見附錄一),造成縣市議員與縣市長選舉投票率的. 政 治 大 接近,議員選舉的投票率甚至略高一些;1997、1998 年與 2001、2002 年各縣市 立 不同。直轄市與 2005 年至 2014 年的縣市選舉,縣市長與議員選舉的投票率非常. ‧ 國. 學. 首長與議員選舉的投票率差距較大(可見附錄二)。雖然兩項選舉投票率高低不 一,本文仍傾向將 2002 年以前的議員選舉與縣市長選舉連結,原因在於議員選. ‧. 舉的舉行時間約晚於縣市長選舉二個月,間隔時間並不算太長,仍可能出現受縣. sit. y. Nat. 市長選情影響的花車效應(西瓜效應)(bandwagon effect),意指選民可能傾向投. n. al. er. io. 票給稍早縣市長選舉中獲勝的政黨所推薦的議員候選人。. i n C U hengchi 二、研究架構與變數. v. 本文從議員與縣市長選舉政黨支持的關聯著手,探討議員選舉不同於縣市長 選舉兩黨競爭結構的因素。直接討論兩項選舉關聯性的文獻並不多見,僅能推演 出以下可能和政黨在議員與縣市長得票有關的變數。 (一) 、地方派系因素。地方 11. 在選舉資料可取得的範圍內,1994 年至 2014 年間舉行六屆直轄市選舉,計有 25 個縣市選舉 (2010 年與 2014 年仍區分為「臺中縣、市」、「臺南縣、市」及「高雄縣、市」);1997 年至 2014 年舉行五屆縣市選舉,計有 92 個縣市選舉,兩者合計 117 個縣市。不過,國民黨於 2001 年臺北縣、2005 年臺東縣,民進黨於 2005 年臺東縣、2009 年花蓮縣、2014 年臺北市、新竹 縣與花蓮縣,皆未提名縣市長候選人。另外,民進黨籍參選人雖列名 2005 年基隆市長選舉, 但於選前兩個月宣布停止競選活動,支持台聯候選人,可見邱燕玲、李明賢、王百鍊、吳為 恭,2005, 〈基市王拓彰縣謝章捷退選〉 ,自由時報電子報,10 月 4 日,http://news.ltn.com.tw/ news/focus/paper/37152,檢索日期:2013 年 11 月 30 日。故此次選舉不列入計算。因此在樣 本數上,國民黨有 115 個,民進黨則是 111 個。 22.

(37) 派系具有動員選票的能力,在議員選舉中即便不具政黨標籤亦可勝選,增加派系 候選人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可能性。因此縣市中若存在派系,可能拉大政黨在縣 市長與議員的得票落差。 (二) 、縣市長是否競選連任。縣市長掌控地方的資源分 配,經過首屆任期與議員的互動,可能建立合作關係。 (三) 、縣市長候選人與選 區有無淵源。縣市長候選人曾擔任該地的公職,或在選區布局已久,相對於與地 方毫無淵源的候選人更可能與當地議員建立關係。 (四) 、現任議員參選比例。地 方議員具有現任者優勢,透過選區服務累積選舉能量。一旦現任者轉換跑道或脫 黨參選,政黨推派的新人未必能獲得同樣程度的支持。 (五) 、縣市長候選人得票 表現。黨籍縣市長候選人的選情可能影響同黨議員參選人的得票,特別是受歡迎. 治 政 的縣市長候選人「加持」同黨議員候選人。 大 立 ‧ 國. 學. 除現有文獻曾提及的上述變數外,其他也可能影響兩項選舉的因素,則納為 模型的控制變數。 (一) 、議員選舉平均選區規模。選區規模越大,選民判讀選情. ‧. 的難度越高,策略性投票的動機越弱,與選區規模數為 1 的縣市長選舉氛圍差異. sit. y. Nat. 越大。 (二) 、議員選舉有效票數。主要目的在於控制不同縣市的異質性,例如各. n. al. er. io. 縣市人口數目不同可能影響各地兩項選舉的關係。 (三) 、議員得票與縣市長得票. i Un. v. 的多寡。本文認為政黨在單一縣市內議員與縣市長得票孰多孰少所代表的意義不. Ch. engchi. 同。若將縣市長得票視為政黨在該地的基礎實力,政黨的議員得票不及縣市長票 數,表示議員候選人並未獲得等量政黨支持者的選票,政黨議員選舉的表現未達 基本盤。而政黨的議員得票多於縣市長得票數,代表議員候選人因個人因素而吸 納了政黨基本盤以外的選票。議員與縣市長票數的多寡對政黨兩項選舉的連動性 可能造成不同影響。(四)、選舉年(時間因素)。1997 年至 2014 年之間舉行多 次地方選舉,中央執政權也經歷兩次政黨輪替,地方政治生態應有所改變。 (五) 、 區域(空間因素)。同一地區的選民擁有接近的生活記憶、經濟型態,也處於相 同的政治環境,容易產生類似的政治立場(周應龍. 2012)。因此,不同地區的. 政黨得票關係也可能出現差異。根據上述,建立圖 3-1 的總體層次研究架構。 23.

(38) 自變數 地方派系因素 縣市長參選人競選連任 縣市長候選人選區淵源 現任議員參選比例. 依變數 議員與縣市長得票的連動關係. 縣市長候選人得票表現. 控制變數 議員選舉平均選區規模 議員選舉有效票數 議員與縣市長的得票多寡 選舉年度 區域. 政 治 大. 立圖 3-1. 總體層次研究架構圖. ‧ 國. 學. 另外,在總體層次的基礎上,本文將接續個體資料的分析。總體分析的重點. ‧. 在於議員與縣市長選舉政黨得票的連動性,因此個體分析的依變數聚焦於選民的. y. Nat. io. sit. 議員票與縣市長票是否投給同一政黨,即是否分裂投票。延續總體分析的邏輯,. n. al. er. 個體層次的自變數與總體層次相對應。 「選民對派系的看法」 (對照總體的派系因. Ch. i Un. v. 素)、 「選民對現任縣市長表現滿意與否」(對照總體的縣市長參選人是否競選連. engchi. 任)、 「選民對縣市長候選人的評價」(對照總體的縣市長候選人得票表現)為個 體分析中主要關注的三項變數。但總體層次另外兩項自變數「縣市長候選人與選 區有無淵源」以及「現任議員參選比例」則無法在個體層次納入。 控制變數方面則如前所述,由於縣市選舉為地方選舉,選戰主軸多半不涉及 兩岸關係、國家認同,因此不納入統獨立場、國族認同等臺灣民眾傳統投票行為 上重要的政治態度變數,僅保留選民縣市長票的投票選擇與政黨認同。此處亦將 選民特徵的人口變數納入模型,包括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個體層次之研究架 構如圖 3-2。. 24.

(39) 自變數 地方派系的評價 現任縣市長表現的評價 縣市長候選人的評價. 依變數 分裂投票與否. 控制變數 縣市長票投票選擇 政黨認同 年齡 性別 教育程度. 治 政個體層次研究架構圖 大. 圖 3-2. 學. ‧ 國. 立. 三、待驗假設. ‧. 地方派系因為本身的組織動員能力,配合地方議員選舉制度的特性,即便未. y. Nat. io. sit. 獲政黨奧援,都能在議員選舉占有一席之地。派系的候選人受惠於複數選區單記. n. al. er. 非讓渡投票制的制度效果,獲得足以跨越當選門檻的少數選民支持即能當選,透. Ch. i Un. v. 過任職時建立的現任者優勢,通常能有極高的連任機率。由於議員選舉制度強調. engchi. 候選人因素,有無政黨標籤反而不是勝選的關鍵。派系不必仰賴政黨鼻息,甚至 能以「帶槍投靠」方式遊走於政黨之間,導致候選人轉換黨籍或脫黨參選屢見不 鮮。當縣市層級的派系掌握縣市長的行政資源,對該派系的發展有莫大的助益, 其地方影響力可能凌駕政黨之上。但隨著民眾教育程度提升、媒體傳播發達、都 市化發展、政治市場開放以及司法獨立等因素,多數縣級與鄉鎮級派系面臨崩解 的危機。儘管派系的發展面臨衝擊,但在地方議員選舉的競爭力仍不容小覷。 地方派系對政黨議員與縣市長得票連動關係的影響則需進一步探討。一種情 形是派系加入政黨,派系支持政黨推薦的縣市長候選人,派系成員也獲得政黨提 名為議員候選人。此時,地方派系強化政黨議員與縣市長選舉得票的連動性。上 25.

(40) 述情況可見於民主化初期,當時縣級地方派系多數服膺國民黨,派系的議員候選 人多以國民黨籍參選,使得國民黨議員與縣市長候選人可能均有派系成員。也可 見於政黨輪替之後,縣級地方派系受到國民黨下野等一連串衝擊而趨於崩解,取 而代之的是規模較小的地方派系與各個政黨結盟。另一種情況則是派系於議員選 舉時以無黨籍身分參選,並於縣市長選舉選擇支持國民黨或民進黨。或者派系成 員以政黨身分參選議員,但能獲得縣市長票未投給該政黨的選民支持。此時,地 方派系反而削弱政黨(國民黨或民進黨)議員與縣市長得票的連動關係。 地方派系既可能強化,也可能弱化政黨議員與縣市長得票的連動性,如何認. 政 治 大 黨因地方實力薄弱需要在地勢力支撐等原因,背後共通的理由皆指向派系無法憑 立. 定派系的影響方向?本文認為,無論派系加入政黨是為爭取縣市長候選人或是政. ‧ 國. 學. 一己之力從日益激烈的黨際競爭中勝出。派系若擁有凌駕政黨的影響力,則可依 自身力量贏得議員選舉,甚至以無黨籍身分拿下縣市長,有無政黨標誌並不重. ‧. 要。派系至少須具備與政黨衝突時能以無黨籍當選議員的能力,否則雖有派系之. n. al. er. io. 的地方派系將削弱政黨議員與縣市長得票的連動關係。. sit. y. Nat. 名,卻無異於與政黨融合,僅為政黨內部的次級團體。因此,本文認為具有實力. Ch. i Un. v. 地方派系研究者臚列全臺各地的地方派系及其屬性,可作為理解各地政治生 態的基礎(陳明通. engchi. 1995)。不過相關資料屬於單一時間點的派系現況,無法反. 映派系細微的動態變化,而且派系是否存在與其勢力範圍的界定往往易生爭議。 本文以都市化程度高低作為測量地方派系的工具,避免派系數目及強弱等測量上 棘手的問題。但都市化程度與派系影響力的關聯在全國及縣市的研究結果略顯分 歧。1992 年中央層級的立委選舉中,經濟與政治的變遷影響社會結構的型態, 弱化國民黨的威權體制,連帶衝擊地方派系與國民黨的共生關係,因而斲傷了派 系的發展,故現代化與派系影響力存在負向關係(黃德福. 1994) 。但是在 1998. 年臺北縣議員與鄉鎮市長的地方選舉卻得出相反的結論(高永光. 2001)。值得. 注意的是兩份研究的分析對象並不一致。本文探討地方派系對議員與縣市長選舉 26.

(41) 政黨得票連動程度的影響,係以縣市為分析單位,傾向認同「縣市的都市化程度 愈高,派系的影響力愈弱」。因此,都市化程度越高,選民較不易(會)受派系 動員,而是依照政黨偏好投票,提高兩項選舉之間政黨得票的連動性。依據上述, 建立待驗假設如下: 假設一:都市化程度越高,議員與縣市長選舉政黨得票的連動程度越高。. 下列兩項假設則從「現任者優勢與從政經歷有利縣市長選舉」延伸而來。現 任者優勢指的是在位的縣市長居於核心地位,向縣市議員或更基層的政治人物分. 政 治 大 調縣市長候選人的在地耕耘,經由先前累積的政治資本與歷練,逐漸建立屬於自 立 配資源的過程,藉此拉攏地方勢力,乃是一種由上而下的概念。而從政經歷則強. ‧ 國. 學. 己的人脈與資源,進一步尋求政治路途的晉升,偏向是由下而上的概念。 從選區經營與選民服務的角度而言,缺乏行政資源的議員如何回應選民的需. ‧. 求,並將利益帶回選區,實為能否連任的關鍵。而首次當選的縣市長為了使預算. y. Nat. io. sit. 順利通過以利政策推行,適當運用手中的行政籌碼則顯得十分重要。議員透過陳. n. al. er. 情、建議案等方式向縣市長爭取經費與人事,建立個人的選舉資本。首任的縣市. Ch. i Un. v. 長釋出部分資源給議員,不僅避免得罪議員,也獲得順水人情。議員與縣市長著. engchi. 眼未來選舉,雙方皆有維繫良好關係的驅力。相對於議員,地方首長較具優勢, 因為縣市長擁有分配行政資源的權力,可以選擇主動拉攏議員或被動回應議員的 請託。基於連任考量,縣市長有充分的誘因與同黨議員建立合作關係,相對於同 黨非連任的縣市長參選人,更具有提高與議員得票連動性的優勢。 假設二:競選連任的縣市長,相對於同黨非連任的縣市長候選人,其議員與 縣市長政黨得票的連動程度較高。. 縣市長候選人與地方議員有無關聯也影響政黨在兩項選舉獲票的連動性,尤 其縣市長候選人與地方關係的深淺在非都會區的縣市可能更形重要。一般而言, 27.

(42) 政治人物的養成通常是由較基層的職位逐漸往高階職務發展。地方出身的縣市長 候選人多數曾任當地立委、縣市議員或長期耕耘選區,這些歷練得以累積個人的 政治實力,有助於建立基層網絡的動員模式,甚至與地方議員共享選舉機器,相 對於「空降」的候選人更有提升議員與縣市長得票連動性的可能。根據上述,作 出以下假設: 假設三:縣市長候選人與地方具有淵源,相對於同黨沒有淵源的候選人,議員與 縣市長政黨得票的連動程度較高。. 政 治 大 會均占有可觀的席次,缺乏政黨標誌亦不造成連任的問題。最重要的原因來自選 立. 議員選舉的政黨標籤不如縣市長選舉重要,除了少數縣市,無黨籍議員在議. ‧ 國. 學. 民對議員的投票考量不同於縣市長及中央選舉。就選制本身而言,特別是在應選 席次較多的選區,候選人僅憑政黨標誌無法確定當選,必須追求個人特色,造成. ‧. 同黨候選人之間的激烈競爭,形成以候選人為中心的選舉特色。一旦當選,議員. sit. y. Nat. 藉由選區服務等方式營造出現任者優勢,其選舉支持多半建立在個人表現,而非. n. al. er. io. 政黨情感的基礎上。政黨的現任議員持續追求連任,則能鞏固政黨的議員選票。. i Un. v. 若現任議員不再參選,其選票基礎未必能被接棒(政治第二代、同一團隊)或新. Ch. engchi. 進的候選人完全承接。若現任議員以無黨籍或轉換黨籍參選,代表自認可以帶走 原有的選票,也可能損及原政黨議員的總得票。 假設四:黨籍現任議員的參選比例越高,議員與縣市長政黨得票的連動程度越高。. 議員與縣市長同日舉行選舉,受歡迎的縣市長參選人可能發揮「衣襬效應」 , 帶動同黨議員的得票表現,議員候選人也爭相與黨籍縣市長參選人連結。縣市長 選舉的候選人數較少,重要性卻相對重要,容易受到媒體與選民的注目,所以就 實務而言,坊間母雞(縣市長候選人)帶小雞(同黨議員候選人)的說法是可以 理解的。相反的,當需要「小雞帶母雞」時,代表縣市長候選人的選情相對低迷。 28.

(43) 此時,黨籍縣市長候選人對議員選舉不但未能加分,甚至可能成為累贅。議員候 選人自然以固守自身選舉為重,所以「反向的衣襬效應」未能顯現亦是可以預見 的。依據上述,作出以下假設: 假設五:政黨縣市長候選人的得票率越高,其議員與縣市長得票的連動程度越高。. 另外,控制變數與依變數的關係亦一併討論。首先,議員選舉選區規模越大, 與縣市長兩黨競爭的選舉情境差異越大。若縣市議員選舉各選區的應選席次普遍 較多,也就更可能因選區本身的「機械性因素」影響政黨在兩項選舉的關聯性。 因此,假設如下:. 立. 政 治 大. 假設六:議員選舉的平均選區規模越大,議員與縣市長政黨得票的連動程度越低。. ‧ 國. 學. 其次,縣市的人口數也影響政黨在兩項選舉的連動關係。假設不同縣市之間. ‧. 選民分裂投票的比例皆相同,則縣市合格選民數越多,政黨在議員與縣市長選舉. y. Nat. n. al. er. io. 立下列假設:. sit. 得票數差距越大。考量各縣市投票率不同,此處以議員選舉的有效票數替代。建. Ch. i Un. v. 假設七:議員選舉的有效票數越多,議員與縣市長政黨得票的連動程度越低。. engchi. 再者,不同時間點的選舉,議員與縣市長選舉的關係可能有所不同。例如, 當 2000 年之後兩黨體系成形,2005 年起兩項選舉同時舉行,皆可能導致政黨在 兩項選舉得票的關聯性逐漸強化。 假設八:近期的選舉年度,相對於早期,議員與縣市長政黨得票的連動程度較高。. 最後,地方派系影響臺灣地方選舉甚深,大多集中於中南部地區,譬如臺中 縣、高雄縣皆有知名的縣級派系,都可能影響政黨在兩項選舉得票的差距。相對 29.

(44) 而言,北部派系的影響力較不明顯。因此: 假設九:中部、南部相對於北部,議員與縣市長政黨得票的連動程度較低。. 個體的研究假設同樣延續總體層次的思考模式。假設一指的是,地方派系依 靠自身的力量參與議員選舉,不必政黨挹注與仰賴其光環;或者派系成員以政黨 身分參選議員,但能吸納縣市長票未投給該黨的選民,兩者都可能弱化政黨議員 與縣市長得票的連動關係。上述邏輯若從選民層次思考,則越容易受到派系影響 的選民,越可能出現議員與縣市長的分裂投票,型態為縣市長票投國民黨/民進. 政 治 大 可能被派系成功動員?應該是內心較為依附地方派系的選民族群。因此,相對於 立 黨,議員票投民進黨/國民黨或其他政黨或是無黨籍。至於具有何種特徵的選民. ‧ 國. 學. 選民對派系的認知程度或相關知識的高低,本文傾向認為對派系看法較正面者, 可能是派系成員或其支持者。建立假設如下:. ‧. 假設十:選民對地方派系的看法越正面,越傾向於議員與縣市長選舉分裂投票。. io. sit. y. Nat. n. al. er. 假設二則是現任的縣市長競選連任,經由第一屆任期與同黨議員的互動,可. Ch. i Un. v. 以提升政黨議員與縣市長得票的連動關係。從個體層面思考,縣市長支持者可能. engchi. 因認同縣市長的施政表現,希望縣市長能獲得議會支持,而投票支持與縣市長同 黨籍的議員候選人;地方執政黨議員的支持者若肯定現任縣市長的表現,也可能 將縣市長票投給現任者。相反來說,非現任縣市長的支持者固然可能皆未把議員 與縣市長票投給地方執政黨,但縣市長的支持者可能因不滿意縣市長的表現,缺 乏促成地方行政與立法一致政府的動力,降低支持同黨議員的意願;執政黨議員 的支持者不認同縣市長的表現,也就未必堅定支持縣市長。建立假設如下: 假設十一:選民對現任縣市長表現不滿意,相對於滿意者,傾向在議員與縣市長 選舉分裂投票。.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ubstance) is matter that has distinct properties and a composition that does not vary from sample

縣政府、基隆市政府、新竹市政府、嘉義市政府、金門縣政府、連江縣政府、衛生福

- Informants: Principal, Vice-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 English teachers, content subject teachers, students, parents.. - 12 cases could be categorised into 3 types, based

5.14 With regard to children aged 0 to 3 attending DCs/DNs, we recommend that financial assistance should continue to be available to those with social needs attending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Finally, adding the discussion of cultural causes and the rise of Rome typefa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thic script and the renaissance typeface design for the future study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