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為 1994 年至 2014 年六屆直轄市長暨議員選舉,以及 1997 年至 2014 年之間五屆 縣市長與議員選舉。最為理想的狀況應是將縣市長及議員選舉的時間點回推至民 進黨成立後首次參與的 1989 年縣市長、1990 年議員選舉,勾勒出 1980 年代晚 期自威權轉型為民主,以及民主化後迄今地方選舉變遷的完整圖像。惟受限於資 料取得,本文僅能涵蓋五屆地方選舉資料。在排除政黨未提名縣市長候選人的縣 市之後,國民黨共參與 115 個縣市選舉、民進黨則是 111 個。11

需要說明的是,議員與縣市長選舉在 2002 年以前並非同時舉行,不同於直 轄市選舉同日舉辦(選舉日期見附錄一),造成縣市議員與縣市長選舉投票率的 不同。直轄市與 2005 年至 2014 年的縣市選舉,縣市長與議員選舉的投票率非常 接近,議員選舉的投票率甚至略高一些;1997、1998 年與 2001、2002 年各縣市 首長與議員選舉的投票率差距較大(可見附錄二)。雖然兩項選舉投票率高低不 一,本文仍傾向將 2002 年以前的議員選舉與縣市長選舉連結,原因在於議員選 舉的舉行時間約晚於縣市長選舉二個月,間隔時間並不算太長,仍可能出現受縣 市長選情影響的花車效應(西瓜效應)(bandwagon effect),意指選民可能傾向投 票給稍早縣市長選舉中獲勝的政黨所推薦的議員候選人。

二、研究架構與變數

本文從議員與縣市長選舉政黨支持的關聯著手,探討議員選舉不同於縣市長 選舉兩黨競爭結構的因素。直接討論兩項選舉關聯性的文獻並不多見,僅能推演 出以下可能和政黨在議員與縣市長得票有關的變數。(一)、地方派系因素。地方

11 在選舉資料可取得的範圍內,1994 年至 2014 年間舉行六屆直轄市選舉,計有 25 個縣市選舉

(2010 年與 2014 年仍區分為「臺中縣、市」、「臺南縣、市」及「高雄縣、市」);1997 年至 2014 年舉行五屆縣市選舉,計有 92 個縣市選舉,兩者合計 117 個縣市。不過,國民黨於 2001 年臺北縣、2005 年臺東縣,民進黨於 2005 年臺東縣、2009 年花蓮縣、2014 年臺北市、新竹 縣與花蓮縣,皆未提名縣市長候選人。另外,民進黨籍參選人雖列名 2005 年基隆市長選舉,

但於選前兩個月宣布停止競選活動,支持台聯候選人,可見邱燕玲、李明賢、王百鍊、吳為 恭,2005,〈基市王拓彰縣謝章捷退選〉,自由時報電子報,10 月 4 日,http://news.ltn.com.tw/

news/focus/paper/37152,檢索日期:2013 年 11 月 30 日。故此次選舉不列入計算。因此在樣 本數上,國民黨有 115 個,民進黨則是 111 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派系具有動員選票的能力,在議員選舉中即便不具政黨標籤亦可勝選,增加派系 候選人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可能性。因此縣市中若存在派系,可能拉大政黨在縣 市長與議員的得票落差。(二)、縣市長是否競選連任。縣市長掌控地方的資源分 配,經過首屆任期與議員的互動,可能建立合作關係。(三)、縣市長候選人與選 區有無淵源。縣市長候選人曾擔任該地的公職,或在選區布局已久,相對於與地 方毫無淵源的候選人更可能與當地議員建立關係。(四)、現任議員參選比例。地 方議員具有現任者優勢,透過選區服務累積選舉能量。一旦現任者轉換跑道或脫 黨參選,政黨推派的新人未必能獲得同樣程度的支持。(五)、縣市長候選人得票 表現。黨籍縣市長候選人的選情可能影響同黨議員參選人的得票,特別是受歡迎 的縣市長候選人「加持」同黨議員候選人。

除現有文獻曾提及的上述變數外,其他也可能影響兩項選舉的因素,則納為 模型的控制變數。(一)、議員選舉平均選區規模。選區規模越大,選民判讀選情 的難度越高,策略性投票的動機越弱,與選區規模數為 1 的縣市長選舉氛圍差異 越大。(二)、議員選舉有效票數。主要目的在於控制不同縣市的異質性,例如各 縣市人口數目不同可能影響各地兩項選舉的關係。(三)、議員得票與縣市長得票 的多寡。本文認為政黨在單一縣市內議員與縣市長得票孰多孰少所代表的意義不 同。若將縣市長得票視為政黨在該地的基礎實力,政黨的議員得票不及縣市長票 數,表示議員候選人並未獲得等量政黨支持者的選票,政黨議員選舉的表現未達 基本盤。而政黨的議員得票多於縣市長得票數,代表議員候選人因個人因素而吸 納了政黨基本盤以外的選票。議員與縣市長票數的多寡對政黨兩項選舉的連動性 可能造成不同影響。(四)、選舉年(時間因素)。1997 年至 2014 年之間舉行多 次地方選舉,中央執政權也經歷兩次政黨輪替,地方政治生態應有所改變。(五)、 區域(空間因素)。同一地區的選民擁有接近的生活記憶、經濟型態,也處於相 同的政治環境,容易產生類似的政治立場(周應龍 2012)。因此,不同地區的 政黨得票關係也可能出現差異。根據上述,建立圖 3-1 的總體層次研究架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圖 3-1 總體層次研究架構圖

另外,在總體層次的基礎上,本文將接續個體資料的分析。總體分析的重點 在於議員與縣市長選舉政黨得票的連動性,因此個體分析的依變數聚焦於選民的 議員票與縣市長票是否投給同一政黨,即是否分裂投票。延續總體分析的邏輯,

個體層次的自變數與總體層次相對應。「選民對派系的看法」(對照總體的派系因 素)、「選民對現任縣市長表現滿意與否」(對照總體的縣市長參選人是否競選連 任)、「選民對縣市長候選人的評價」(對照總體的縣市長候選人得票表現)為個 體分析中主要關注的三項變數。但總體層次另外兩項自變數「縣市長候選人與選 區有無淵源」以及「現任議員參選比例」則無法在個體層次納入。

控制變數方面則如前所述,由於縣市選舉為地方選舉,選戰主軸多半不涉及 兩岸關係、國家認同,因此不納入統獨立場、國族認同等臺灣民眾傳統投票行為 上重要的政治態度變數,僅保留選民縣市長票的投票選擇與政黨認同。此處亦將 選民特徵的人口變數納入模型,包括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個體層次之研究架 構如圖 3-2。

自變數

地方派系因素

縣市長參選人競選連任 縣市長候選人選區淵源 現任議員參選比例 縣市長候選人得票表現

依變數

議員與縣市長得票的連動關係

控制變數

議員選舉平均選區規模 議員選舉有效票數

議員與縣市長的得票多寡 選舉年度

區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圖 3-2 個體層次研究架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