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5

伍、結論

一、研究發現

本文探討地方議員與縣市長選舉政黨得票的關係。地方選舉政黨競爭程度不 及中央選舉是各國普遍皆然的現象,臺灣的地方選舉亦依循如此的脈絡。然而,

地方選舉層級的縣市長與縣市議員選舉仍有所差異:各地縣市長選舉多數呈現 Duverger 法則「單一選區傾向出現兩黨競爭」的政治結果;地方議員選舉則未有 一致的政黨競爭情況,無黨籍獲得不同程度的支持,各縣市有效政黨數也不盡相 同。因此形成本文的研究問題:相較於縣市長選舉國民黨、民進黨的競爭,政黨 各地的議員票與其縣市長票卻有程度不等的偏離,如何解釋?另外,縣市長選舉 兩黨競爭的態勢是否滲透至議員選舉,亦是本文關注的焦點。以下將逐一回應本 文一開始的研究目的,包括(一)、可能和議員與縣市長選舉政黨得票連動性有 關的因素。(二)地方議員選舉中,國民黨、民進黨的競爭是否可能,即地方議 員選舉是否有兩黨化的跡象。(三)、議員與縣市長選舉政黨得票連動關係的解 釋。

現有的文獻集中於影響議員或縣市長選舉的個別討論,且縣市長選舉多於議 員選舉、個體研究多於總體研究,但直接探討兩者關係的文獻十分少見。本文根 據相關文獻,整理下列可能因素。(一)、地方派系因素:臺灣的地方派系具有左 右選舉結果的實力,在當選門檻較低的縣市議員選舉,派系候選人憑藉自身的動 員能力便足以當選。而在縣市長選舉,縣級地方派系更是各方政黨勢力拉攏的對 象。(二)、縣市長參選人競選連任:首任縣市首長的最大目標為成功連任,最有 效的手段是分配行政資源、建立自身人脈,藉此與黨籍議員共組選舉機器。(三)、 縣市長候選人選區淵源:從立法委員轉戰縣市長選舉是許多政治人物的從政路 徑。相對於與地方毫無淵源的縣市長候選人,擁有選區政治經歷者更可能與地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6

議員建立密切的夥伴關係。(四)、現任議員參選比例:複數選區下,政黨推薦的 候選人共同分享政黨光環,但仍需樹立個人特色以獲得選票,形成候選人為主、

政黨標籤為輔的選舉型態。因此,具備現任者優勢的黨籍議員脫黨或加入其他政 黨,可能帶走部分選票。倘若現任議員未參與選舉,其選票基礎亦未必能完全轉 移給「接班人」或政黨推薦的其他新人。(五)、縣市長候選人得票表現:就學理 與選舉實務而言,若縣市長候選人具備明星氣息,其光環可能感染同黨議員。上 述五項因素均可能和議員與縣市長政黨得票的連動性具有關聯。

縣市長選舉的政黨競爭型態是否深化至議員選舉,可以從選舉投票資料與政 黨在議員與縣市長選舉得票的關係予以討論。首先,近年縣市議員選舉的全國層 次或個別縣市的政黨得票分佈皆呈現共同的趨勢:(一)、雖然國民黨在 1990 年 代之前的地方議員選舉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但 2000 年之後明顯下滑,目前仍維 持一定的支持程度。(二)、民進黨的得票率穩定成長,並且是各縣市全面性的增 加。民進黨在雲林縣、嘉義縣與臺南市的議員得票率更已連續兩至三屆選舉超越 國民黨,顯示縣市長的主政優勢有助於政黨勢力落地生根(林繼文 2009, 212)。

(三)、全國層次無黨籍得票逐漸萎縮,許多縣市也可觀察到相同的情況。本文 的依變數也佐證部分跡象,從議員與縣市長政黨的「得票差距」及「相關程度」

來看,民進黨議員與縣市長選舉的得票差距逐年減少,相關程度增強。國民黨議 員與縣市長選舉的得票差距儘管略有波動,但兩項選舉得票的相關程度也更為緊 密,以上皆可視為縣市長選舉兩黨競爭型態對議員選舉的滲透。歸納上述三種趨 勢,議員選舉的兩黨競爭態勢或許尚未穩定,但已有朝此方向發展的雛型出現。

若分別從依變數指標討論政黨議員與縣市長得票的連動性,解釋政黨得票差 距與得票相關程度的因素類型並不完全相同:得票差距的解釋因素是「先天結構 因素」,得票相關程度的解釋原因則是「先天結構因素」以及「政黨自身可掌控 的因素」。從得票差距作為依變數指標來看,「議員選舉平均選區規模」、「選舉年 度」和國民黨議員與縣市長選舉的得票差距具有關聯。「現任議員參選比例」、「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7

員選舉有效票數」、「議員得票與縣市長得票的多寡」和民進黨議員與縣市長選舉 的得票差距具有關係。根據上述結果,可以發現「非政黨所能全盤掌控的因素」

(現任議員參選比例除外)和議員與縣市長政黨的得票差距有關,例如議員選舉 的選區規模是選制規範的一部分,議員選舉有效票數則牽涉縣市本身的人口多 寡。再從得票相關程度作為依變數指標來看,「地方派系因素」、「現任議員參選 比例」、「議員選舉平均選區規模」、「議員選舉有效票數」、「區域」和國民黨議員 與縣市長選舉的得票相關程度具有關聯。「地方派系因素」、「縣市長候選人選區 淵源」、「現任議員參選比例」、「縣市長候選人得票表現」、「選舉年度」和民進黨 議員與縣市長選舉的得票相關程度具有關係。可以發現除了先天結構因素之外,

「政黨本身可掌控的因素」同樣和政黨議員與縣市長得票相關程度具有關聯。本 文針對不同的解釋因素粗略作出上述區別。

地方派系長期以來在地方選舉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吸引許多研究者的注 意,值得加以討論。依實證分析的結果,地方派系因素與假設一預期的方向一致,

無論從國民黨或民進黨來看,皆可發現都市化程度越高的縣市(即派系影響力越 弱),政黨議員與縣市長選舉的得票差距越小、得票相關程度越高。從顯著性檢 定的結果而言,地方派系影響力和政黨議員與縣市長得票相關程度呈負相關,但 測量方式換成得票差距後,地方派系與政黨在兩項選舉連動性的關係並未達到統 計上的顯著。針對上述情形,本文認為雖然可以作出「地方派系的力量越強,政 黨得票的連動關係越弱」的結論,但是這樣的結果並不穩健(robust)。

另外,地方派系因素在個體與總體分析的變數方向上並未完全一致,且選民

「對派系的評價」與「議員與縣市長票是否一致或分裂投票」亦未達到統計上的 顯著水準。本文無法據此認定 2010 年臺中市選民對派系評價越高,越可能一致 投票,也無法進一步推測地方派系可能已與政黨結合。同樣地,本文也無法認定 2010 年高雄市選民對派系評價越高,越可能分裂投票,也無法進一步推測地方 派系並未與政黨融合。從個體分析的結果而言,地方派系因素與選民投票行為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8

間並無明確的定論。

本文的脈絡從提出各地區政黨的議員得票與其縣市長得票之間存有程度不 等的落差之現象,同時發現議員選舉隱然呈現兩黨競爭的趨勢,並試圖為政黨得 票連動性的差異找尋可能的解釋,整個過程聚焦於我國議員與縣市長選舉實然面 的討論。最後,本文回應兩個重要問題:一是探討各地政黨議員與縣市長得票落 差的現象及其解釋因素的意義究竟為何?議員與縣市長選舉政黨得票出現落差 的現象,反映政黨標籤的重要性不同。全國各縣市的議員與縣市長政黨得票有所 差距,代表政黨標籤在議員選舉的重要性不及縣市長選舉。但議員選票往國、民 兩黨集中的現象,也顯示政黨標籤對議員選舉漸趨重要,議員選舉出現政黨化的 傾向。至於何以部分縣市的議員選舉政黨標籤的重要性高於其他縣市,則涉及縣 市之間的差異,本文試圖提出若干解釋。

二是議員選舉政黨化對於臺灣民主政治的發展有何重要性?當議員選舉逐 漸走向黨際競爭,將增強議員候選人取得政黨標誌的誘因。若議員具有政黨身 分,則其表現與行為將成為政黨的責任。換言之,選民除定期選舉選擇議員外,

也可透過對政黨施壓而達到即時監督與約束地方議員的功能。另外,由於參選縣 市議員者將加入政黨以求增加勝選的可能,議員選舉可以成為政黨青年工作者初 試啼聲的場域,政黨可在各縣市基層培育新血,經由議員職務的歷練,從中挑選 表現秀逸者競選立法委員,再從立委之中篩選縣市長人選,建立政黨人才甄補的 機制,一方面從此競爭過程對政治人物擇優汰劣,另一方面則可確保政黨的永續 發展。一旦政黨內部民主競爭機制確立,也將吸引更多對政治工作者有興趣的年 輕人加入,有利於提升政黨黨員的質量,形成正面的雙向回饋。議員選舉政黨化 不僅可能為地方政治注入活力,也有助於政黨人才的甄補,對於臺灣民主政治的 穩固應有所助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