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中歷史教學的理想與實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中歷史教學的理想與實際"

Copied!
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歷史教育第 14 期 2009 年 6 月

63

陸ι

高中歷史教學的理想與實際

一以晚清時期 (1840-1911 )的

課網與教學現場為例

曾患櫻*

所謂晚清時期(

1840- 1911)

,時間斷限以開歐近代中國 之變局的鴉片戰爭開始,至辛亥革命成功建立中華民國為止0 多年來'j;自於晚清時期的學術研究成果已然推陳出新,多元的 歷史書寫亦不斷被強調,本文擬研究高中教育中如何規劃晚清 時期的歷史教學,筆者從高中歷史教育最高指導原則 課綱 出發,自「課綱」、「課綱與教科書的對應」與「試題」三方 面,分析台灣的高中歷史教育對於「晚清時期」的教學實況與 變遷,討論課綱與教科書如何編寫晚清歷史,學校的試題內容 是否真的適當測驗出晚清時期的歷史概念。 關鏈詞:歷史教育、歷史教學、晚清時期、清末、近代中 國、課綱、課程標準、教科書、試題 *國立新化高中歷史科教師

(2)

64

曾患櫻

畫、前言

歷史教育第 14 期 自國立編譯館的統編本教科書消失後,歷史教育、歷史教 學、教科書的編寫,不斷被討論,各自表述意見,有主題卻難有 共識;近幾年,九五暫綱與九八課綱公佈之後,更是引發軒然大 波。 過去關於中學歷史教育的討論,在統編本時期,焦點主要在 於「教科書編寫原則 J '諸如國高中教材重複性高、銜接未盡妥 適、教科書的編輯時間太短,匆促完成難以達成目標、政治史未 刪減、應增加現代史、社會經濟史的比重。到了民國 88 年審定本 教科書使用後,對於歷史教育的討論,則集中於教育理念的不同

闡釋,例如「歷史該如何被書寫」、「歷史教育且,標為何」、

「史學方法與歷史文獻是否列入」。九五課綱與九八課綱頒訂 後,歷史教學現場與社會各界紛紛質疑「去中國化」、「政治 化 J '而高三選修課程的規劃,更是造成第一線教師正反兩面不 同看法,目前正處於適應、摸索的階段。 高中歷史教育改革的討論眾多,紛擾不斷,因此本文擬回歸 基本面,從高中歷史教育最高指導原則一一課綱出發,檢驗課綱 與教科書和試題三者之間互相配合之程度,討論其在歷史教學現 場的相關性和落差,而分析範圍則鎖定晚清時期(

1840

1911)

,即以開歐近代中國之變局的鴉片戰爭開始,至辛亥革命 成功建立中華民國為止。 多年來,關於晚清時期的學術研究成果已然推陳出新,多元 的歷史書寫亦不斷被強調,高中歷史課綱如何規劃晚清時期的歷 史教學?如何呈現「近代中國」的面貌?所呈現的是何種面貌?

(3)

高中歷史教學的理想與實際 以晚清時期(1 840-1911 )的課綱與教學現場為例 的 背後又如何反映台灣政治、社會與學術氛圍的轉變?而教科書又 如何編寫晚清歷史?學校的試題內容是否真的適當測驗出晚清時 期的歷史概念?本文將從「課綱」、「課綱與教科書的對應」與 「試題」三方面,討論台灣的高中歷史教育在「晚清時期」的教

學實況與變遷。

貳、「近代中國」的架構:從課綱談起

關於「近代中國」的定義,一般史家有幾種說法,其中一派 認為應始於西元 1840 年至 1842 年的鴉片戰爭,因為對中國來 說,鴉片戰爭為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開始,對西方國家來說,鴉 片戰爭打破了中國的孤立防線。而其之所以稱為「近代中國」 特性則有三呀,其一、中國屢次被外國打敗,屢次振起,使近代 中國的歷史變為挑戰與應變、屈辱與自強的交替過程;其二、中 國認清傳統文化的弱點,於西藝、西政、西學大力講求,西方的 政治和社會制度大量移植到中國;其三、中西接觸頻繁,使中國 由亞洲的中國變為世界的中國。至於中國近代史結束的斷限,中 國近代史與現代史之間很難找到一個分界的年代,勉強以辛亥革 命作為斷代的依據,主要是從政治史上的考量。 l 由上述可知,晚清時期在中國歷史發展的定位上被視為是

「近代」的開始, ,.近代中國的變局」成為通用的名詞與說法。 2

然而,台灣高中歷史教育一開始是這樣定位晚清時期的歷史教學 嗎?規劃的教材大綱可以看出中國走向近代的歷程與思考其中轉 l 張玉法. <自序) • <中國近代現代史} (台北:東草書局.

1978)

.頁 1-3 。 2 重要學術著作皆是這樣的說法,例如郭廷以. <近代中國的變局} (台北:聯 經.

1987)

;陳三井. <近代中國變局下的上海} (台北.三民書局.

1996

)。

(4)

66

曾患櫻 歷史教育第 14 期 變嗎?筆者將從統編本、審定本、九五課綱與九八課綱來分析。

一、從統編本到審定本

民國 41 年至 72 年的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為統編本時期,但因 歷次修訂變化極小,因此本文僅舉民國 72 年的課程標準為例;而 民國 84 年開始則為審定本時期 o 整理民國 72 年與 84 年的課程標 準,其針對晚清時期所明定的教材大綱,列表如下: 俄國的東侵 3

-教材大綱 十八、西方列強的侵陵 清的中衰 鴉片戰爭與英法聯軍 十九、太平天國及拾亂回變 太平天國的興起 太平天國的覆亡 拉亂與回變 二十、憂患中的自強運動 時勢的認識與前期洋務 列強勢力的深入 洋務的繼續推展 中日甲午戰爭與臺澎的割讓 二一、救亡圖存的維新運動 知識份子的覺醒 列強瓜分的危機 戊戌變法 二二、立憲與革命 庚于事變與東北危機 清季的立憲運動 國父創立興中會 革命的再接再厲 拾奎、外力衝擊與晚清變局 一、不平等條約與領土喪失 二、內部動亂 三、自強變法與革命 民國 72 年 統編本 民國 84 年 審定本 表 1 民國 72 年與民國 84 年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晚清時期教材大綱 時代 資料來源:教育部中等教育司, {中學課程標準> (台北:正中書局,

1983)

,頁 90-98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 {高級中學課程標 準> (台北:教育部,

1996)

,頁 92-97 。

(5)

高中歷史教學的理想與實際一以晚清時期(1 840-1911 )的課綱與教學現場為例 的 由上述教材大綱,我們歸納出當時高中歷史教育對晚清歷史 的教學一定會有下列內容: 戰爭 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俄國侵略、中法戰爭、甲午戰爭、藩 屬喪失、瓜分風潮、八國聯軍、日俄戰爭 條約 中英南京條約、中英法天津條約、中英法北京條約、中俄瓊 璋條約、中俄天津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中日馬關條約、辛 丑和約 內亂 白蓮教之變、川楚教亂、太平天國、拉亂、雲南回變、快甘 回變、新疆回變

改革

自強運動、戊戌變法、庚子新政、立憲運動、革命運動 首先我們會發現,台灣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對晚清歷史發展的 介紹偏向「藏治史 J '著重於外力入侵與政局變革,關注的焦點 在於中國主權的損害、領土與藩屬的喪失。清末的歷史因此成為 歷屆學生的最痛與最怕,因為教科書字裡行間總是充斥著數不清 的戰爭與條約、人名與事件,龐雜的記憶性知識成為他們的負 擔。即使到了民國 84 年新課程標準公佈'進入審定本時期,強調 多元與開放,教科書內容改為專題式編寫,授課時數、章節編排 大幅更動,晚清歷史的教材由五章縮減為一章,然而課程架構卻 與統編本時期依然相差無幾,大綱依然不出此範圍,審定版的教 科書只是過去內容的精簡、濃縮、再呈現。 其次,我們從表一的課程標準與教材大綱看出,早期台灣高 中歷史教育的晚清歷史教學同時也反映下列特色: 第一、為早期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成果。關於中國近代史研 究,最初是羅家倫、蔣廷敝等人從海外歸國後的致力,他們主要 的貢獻是:指出中國近代史的重要性,使學者注意中國與外國的

(6)

的曾患櫻 歷史教育第 14 期 新資料,尤其是蔣廷敵的中國外交史成就,如中英關係、中俄關 係、中日關係與中國近代化等,以科學的方法開研究檔案風氣之 先,以國際法原理解釋史實。後來繼承者 郭廷以先生(

1904-1975)

,將這個理念落實,繼續投身中國近代史研究,他在 1955 年成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成為倡導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學 術機構,並獲得清末民初總理衛門及外務部(1860-1927) 的大宗 外交史料,晚清商部、民國時期實業部、經濟部大批的原始經濟 檔案,奠定既重檔案又提示重大議題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基礎。他 一開始便揭舉研究目標:研究重心放在十九世紀以來外交政治、 軍事、經濟、社會、學術思想等方面,特別留意中國受西方影響 所引起的反應,包含自強運動、維新運動、及革命運動,檢討其 努力經過、成敗得失、結果及影響,以為今人之借鑑If> 基於此, 中研院近史所的主要工作是蒐集及整理史料,進行專題研究,以 十九世紀下半葉為主軸,以堅實的史料立論,對晚清中西接觸 後,中國政治、軍事、經濟、社會與學術變遷的重要問題提出論 證與解答,研究成果備受肯定,國際學界稱為「中國近代史學

派 J '或逕稱為「南港學派J

0 3 郭廷以先生個人著述《近代中國史綱> '按時間先後敘述史 實,考證嚴謹,建構中國近代史的發展。而美國學者費正清 (John

K.

Fairbank) 所主編的〈劍橋中國史﹒晚清篇> '從鴉片戰爭、太

平天國、自強運動、辛亥革命,也大致是這樣的大綱。

4這些敘述

3 李金強, <傳承與開拓一一九四九年後台灣之中國近代史研究〉﹒收在香港中 國近代史學會編, <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新趨勢}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4)

,頁 37-76 。 4 費正清(

John K.

Fairbank) 主編,張玉法校訂,李國祁總校訂, <劍橋中國 史﹒日免清篇} (台北:南天書局,

1987)

,第 10 冊。

(7)

高中歷史教學的理想與實際一以晚清時期(1 840-1911) 的課綱與教學現場為例 的 方式因此成為我們耳熟能詳不斷傳習的一種中國近代史觀,亦為 教科書中晚清歷史的主要架構與內容。 第二、反映了台灣早期的黨國史觀與民族精神教育。國民政 府遷台後,鑑於政局的轉變,認為中國近、現代史的教學對於國 民教育殊為重要,故在大學課程方面,教育部於民國 41 年及民國 62 年先後規定中國近代史、帝俄侵華史、中國現代史為大學各科

系必修學科。 5而高中課程方面亦是如此,觀察統編本時期的課程

標準'我們可以發現教育目標明定為「反共抗俄、加強民族精神 教育 J '或是「特別注重光榮偉大的史實與文化成就,以歐示復

興民族之途徑及其應有之努力」、「明瞭世界文化之演進及現代

國際大勢,確立我國對國際應有之態度與責任 J , 6因此在這樣的

教育目標之下,高中歷史課程標準與教材大綱直接以政治史的概 念建構晚清歷史的主線,傾向於述說外力入侵對於中國的損書, 意圖激發國人的愛國心與民族情緒,並以「滿清的腐敗 J '強化 了自興中會、同盟會、國民黨以降的革命正統史觀,以「資治」 作為歷史主題的認識。其結果自然就造成此種史觀有如學術中的 「政治正確 J '成了台灣高中歷史教育中對於近代中國唯一的論 述主軸。 民國 84 年審定本時期的課程標準公佈,隨政治情勢改變與兩 岸對峙氣氛減緩,過去政府希望透過歷史教育培養民族精神完成 反共復圓的目標已無必要,因而反映在歷史課程的安排上,政治 干預因素減少,課程設計回歸專業規劃,因此教育目標開始著重 「敢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俾能主動學習歷史、學習歷史經驗、 5 李金強, <傳承與開拓 一九四九年後台灣之中國近代史研究) .頁 37-76 。 6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 {中學課程標準> (台北:正中書局.

1983)

.頁 90­ 98 。

(8)

70

曾惠櫻 歷史教育第 14 期 增進人文素養;引導學生了解歷史知識的特質,使其認清歷史變 遷對時代重要性,以強化其思考與分析能力;引導學生思索人 我、群我的關係,以培養學生對社會、民族、國家的認同感與責 任心;培養學生具有開闊的胸襟及世界觀,使能以更寬廣的角度

思索中國歷史文化在世界歷史文化中之地位。」 7可惜,審定本時

期的課程標準與教育目標即使大幅調整,但對於晚清時期的教材 大綱仍未依時代演進適度調整,依舊是政治史為主的主軸敘事。 五十多年來,隨著現實政治環境的變化與思想自由,有助於 中國近代史研究領域的擴大和新觀點的呈現。近年來學術界已有 相當多新的研究成果,如經濟方面有新式企業、買辦商人的興 起,社會上有新知識份子、新式社團與傳播媒體的出現,救亡陰

影下的國家與種族認同,晚清婦女地位與生活的轉變苦。 8我們可

以發現,除了政治變局的單一主軸敘述之外,如何著眼於晚清時 期現代化的進展/傳統的解體,西方先進文明的學習/中國舊文 明的批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傳統農村于工業的衰微

等, 9 中國民間社會或知識份子面對西方的衝擊如何反應,中國內

部有何聲音與轉變,如何與西方哩界互動,人民的生活有何變 7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 {高級中學課程標準} (台北:教育部.

1996)

.頁 92­ 97 。 8 張玉法. <近代中國婦女史的研究趨勢)• {歷史講演集} (台北:東大,

1991 )

.頁 59-62 。游鑑明. <近二十年來大學研究所有關中國近代婦女史研 究概況(台灣地區) ) • {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 •

8 ( 1989)

.頁 73-82

; 11

( 1991)

.頁 208-221 0 呂芳上.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計劃)• {近代中國 史研究通訊} •

14 ( 1992)

,頁 90-92 。 9 例如中研院近史所與師大歷史研究所於1973 年合作進行中國現代化區域集體 研究計劃,對方?;青末民初沿江沿海十個省份之政治、經濟、社會變遷進行研 究,帶動台灣學術界對於經濟社會與區域史研究之風氣,開拓出對中國各省之 都市史、地方自治、農村經濟與社會、士紳與省民性格等各種課題之研究。

(9)

高中歷史教學的理想與實際 以晚清時期(1 840-1911 )的課綱與教學現場為例

71

遷、環境有何變化等, 10從這幾個方面思考晚清時期之所以成為

「近代中國」的涵義,才是較適當的。 II 而這樣的反省與改變,在

九五暫綱與九八課綱有較明確的呈現,有助引導晚清歷史教學的 方向。

二、九五課綱與九八課綱

九五課綱與九八課綱對於高中階段「晚清歷史」的教學提出 了新的規劃,由於九八課綱中的歷史科部份尚未定案,因此本文 選擇以目前實施中的九五課綱作為討論對象。九五課綱對於晚清 歷史教學的安排,列表如下: 表 3 九五課綱中晚清歷史的章節規劃與內容說明 ~ 單元 第四章近代的衝擊 ti戶 主題 重點 說明 第 ﹒民變與地方 1-1 十八世紀後期以來,傳統的朝代循環模式漸漸 勢力的幅起 瓦解,新的、西方的因素介入,再加上大規模的民 民IJ 變,整個帝國的傳統格局面臨傾顏的命運。就帝國 帝 內部而言,此時期大規模的民變,多有宗教提供理 國 論依據與動員力量。 的 關於晚清重大民變,可以太平天國為探討重 傾 頹 心,它既與先前民變一般,具備固有文化的基礎, 10 例如李長莉、閔杰、羅檢秋, ~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 (杭州:漸江人民 出版社,

1998)

;李長莉, ~晚;青上海社會的變遷:生活與倫理的近代化〉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0 II 張玉法也主張近代史研究應從「法統史觀」走向「多元史觀」。張玉法, <近 代中國史學的困局> ' ~歷史講演集}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1 )

,頁 68-7] 、 73 。

(10)

72

曾惠櫻 歷史教育第 14 期 但又借用了西方的基督教義,它雖挑戰滿清的統 泊,但因對於儒家及民間信仰的攻擊,而招致仕紳 的反對;大亂最後靠地方團練與督撫平定,地方勢 力卻也因之帽起,成為十九世紀中葉之後大約一個 世紀明顯的歷史特色。 關於太平天國,九年一貫教材已有述及,本節 探究主軸在於民變的形成原因,以及政府與民間社 會,特別是仕紳階級的理解和因應;關於戰爭或民 間宗教的細節,不宜著墨太多。 ﹒西力衝擊與 1-2 關於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八國聯軍等,九年 西風東漸 一貫教材已有述及。本節應著重於探討西方為何要 打開中國門戶,以及條約體制取代朝貢制度之後, 中國本土所遭受的各種影響,與被迫進入西方主導 的國際社會和政法秩序之時,所面臨的處境。 西力衝擊與西風東漸未必都是負嘻的,因此須 從不同層面,予以探究和評估 o 第 ﹒興洋務以自 2-1 在西力衝擊之下,中國的現代化從洋務運動開 強 始,由國防科技,漸及於交通、經濟、文教等建 節 設。 「自強運動」的內容,九年一貫教材已有述 現 及,本節應著重晚清初期回應西力入侵的幾種方 代 式,及其轉變的關鍵。 1卡U ﹒圖變法以保 2-2 自強運動重點多止於器物、技術層面,晚清後 的 期的因應,則逐漸擴及制度、思想層面,康梁變法 開 正代表此時期部分士人的重大轉向,以及對於傳統 端 文化、政治格局的再批判;而立憲運動中朝野立場 的折衝與最終的分裂,則闢係著晚清情勢發展的結 局 o 戊戌變法與立憲運動,九年一貫教材已有述 及,本節探究以維新變法為主的因應方式,尤須著 重其之所以產生的歷史背景,影響與歷史意義。

(11)

高中歷史教學的理想與實際一以晚清時期(1 840回 1911 )的課綱與教學現場為例

73

單元 第五章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第 ﹒孫中山與辛 1-1 辛亥革命,九年一貫教材已有述及。本節應著 亥革命 重於革命之所以成為回應西力衝擊主要方式的歷史 節 脈絡,同時應思考討論辛亥革命的得失成敗與歷史

意義。 J口K口 關於孫中山的個人經歷與主張,應該簡要說 血Z 明,而各省立憲派人士在辛亥革命中所扮演的角 建 國 色,也應該提出來討論。 至於革命過程的細節,則不宜縷述。 第 2-2 本節應著重於探討二十世紀初期的城市生活 ﹒大眾文化 與大眾文化,城市可以上海和北京為代表,分析其 節 現代化之所以出現的原因,以及變遷的過程與特 新 色。

吋it 關於市民文化,可以上海為例進行研究。此時 血Z " 期都市地區和鄉村地區大眾文化的差異,也應該兼

.1

思 顧,重點在突顯出城市中國與鄉土中國已然形成鮮 潮 明的對比。 資料來源:歷史科(必修)課程 95 暫行綱要內容,歷史學科中心網址

http://203.68.236.93/xoops2/(97.12.11 )

九五課綱對於晚清歷史的規劃,標題訂為「近代的衝擊 J 綱要有三,首先是「帝國的傾頹 J '分別從內部因素「民變」與 外部因素「西力衝擊」兩方面討論清帝國何以走向衰敗,而民變 又造成了地方勢力的 d蝠起,西力衝擊則造成西風東漸;其次是 「現代化的開端 J '即我們所熟知的自強運動、戊戌變法、立憲 運動、庚子新政、革命運動,這些是晚清時期的重要事件,因此 與過去課綱的差異不大,比較值得注意的是,課綱中明確說明應 著重探討這些改革運動的「背景、影響、歷史意義、轉變的關

鍵 J '注意立憲運動中朝野立場的折衝與最終的分裂、立憲派在

(12)

74 曾惠櫻 歷史教育第 14 期 辛亥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在顯示進行晚清歷史教學時,應著 重於教導學生思考其變遷的歷程與因素。另外,九五課綱因應學 術研究面向的開展,增加晚清時期社會文化的主題,介紹清末民 初的城市生活與大眾文化出現,企圖在政治變局外,也讓學生了 解近代中國的社會風貌,並知道西力東漸不盡然都是負面影響, 理解了清末民初中國社會的轉變,進而探究近代中國何以是「近 代」之意。 九五課綱與九八課綱中明白表示高中歷史的教學目標為「培 養歷史學科的方法,藉由歷史問題的探討提升學生的思維;建立 學生對於世界上各種文化的基本認識和理解,養成包容並欣賞多 元文化的開闊胸襟;激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以充實其生活的內

涵。」 12因此,新課綱對於晚清歷史教學的規劃,主要的改變在於

內容的精簡與思考能力的培養,對於過去我們習以為常的政治史 不再是詳細交代,而是挑幾個重要主題加以剖析, I 思考為什 麼」比「知道是什麼」更重要。 然而,有一奇怪現象是:九五課綱與九八課綱的精簡,並沒 有反映在教科書的實質內容上。筆者檢閱各版本教科書發現,各 家版本對於晚清歷史的編寫,除了加入新的社會文化之外,大多 仍是從早期中英關係一直鋪敘到辛亥革命,不脫統編本時期所提 到的內容,造成教科書份量依然可觀;而且,各家版本差異不 大,名為一綱多本,實質內容卻幾乎形成「一綱一本」。筆者初 步觀察所得原因是:考試領導教學!因為,儘管九五課綱與九八 課綱已然精簡、並明定了主題,然而,課綱所指導的教學主題與 12 歷史料(必修)課程 95 暫行綱要內容,資料來源、:歷史學科中心網址

http:/

/2

03.68.236.93/xoops2/(97

.1

2

.1

1 )

(13)

高中歷史教學的埋怨與實際 以晚清時期(1 840-1911) 的課綱與教學現場為例

75

方向,未必就是大考的主題與方向。因此,在學測與指考的壓力 之下,各家教科書的編者對於晚清時期都盡量做完善的編寫。加 上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多年,國中歷史內容精簡、授課時數減少, 借課、補課的情形早已不是新聞,為了讓學生對於晚清時期有較 完整的背景知識與清楚的時序概念,同時也減輕教師授課時額外 補充重點的負擔,各家出版社為了獲得教師選書時的青睞,與各 家出版社之間彼此競爭,深怕獨漏,因此盡力完整編寫、互相參 照仿效,已是固定模式。 由此可見,課綱的規劃與教科書編寫兩者之間出現了落差, 九五課綱與九八課綱原先也許立意良善、具有理想,然而,反映 在教科書的編寫則未必如此。至於教學現場,則深受教科書所制 約,教師亦難自行發揮課綱所提示的教學精神,從晚清時期這一 部分的課程即可看出。這正是新課綱引發爭議的原因之一,也是 課綱委員必須正視的問題。

參、另一種知識:試題的再思考

前一部份,筆者分析統編本、審定本與九五課綱對於晚清時 期歷史教學的規劃與轉變,然而,要進一步追查的是:這些新方 向是否反映在試題的修正上? 晚清時期的歷史其實是國高中學生,甚至是成人們非常喜愛 的主題,加上過去民間流傳的宮廷秘辛、市面上相當多的歷史劇 與歷史小說,在在都引人入勝。遺憾的是,晚清歷史中龐雜的戰 爭與條約,卻依然是學生心中的最痛與最恨。何以致此?筆者從 現行教科書出版社所提供的題庫光碟中,蒐集了若干不恰當的試 題加以分類,藉由剖析這些試題,檢驗相關試題是否隨著課綱的

(14)

76

曾息中嬰 歷史教育第 14 期 改變作適時的修正、是否落實了課綱意圖引導的教學方向?13

一、無意義的時序性題目

九五課綱中提到,學生應具備的核心能力之一為「時序觀 念」。所謂的「時序 J '既是先後相接的時間順序,亦是人為安 排的時間秩序。時序觀念是發展學生歷史理解的基礎,也是歷史 作為一門學科所特有的性質,歷史事件、人物唯有置放在時間架 構之下,才能顯現出意義與價值。發展時序觀念,就是讓學生依 照時間順序建構事件之間的意義與關連性,理解歷史上諸如變 遷、延續、發展、進步、倒退等觀念的意義,並對事件提出合理 的歷史解釋。而時序觀念有一重要層面具「區別過去與現在的不 同、兩個或更多時代之間的差異,並建立過去與現在的關連

性 J '能以時間順序的架構說明某一個歷史發展或現壘,例如法

國大革命的發生。 筆者從出版社的題庫光碟搜集到若干題目,如下: 1.自強運動前後三十餘年,歷經清朝哪三位皇帝?

( A

)道 光、成豐、同治

( B

)成豐、同治、光緒

(

c

)道光、 同治、光緒

(

D

)同治、光緒、室統。 2. 清政府發布上諭,宣布: r 自丙午( 1906 年)料為始,所 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請問:這 是在哪一年?

( A

)光緒二十年

( B

)光給二十九年

( c

)光緒三十一年

(

D

)光緒三十三年。

13 現行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出版商有康熹、三氏、南一、泰字、龍磯、翰林、全華 等七家,但要先說明的是,筆者並未蒐集到全華與泰字所出版的題庫光碟,因 此這兩家出版社的題目末在下列文章討論之列,而非這兩家出版社所提供的題 目完全沒有疑義 o

(15)

高中歷史教學的理想與實際一以晚清時期(1 840-1911) 的課綱與教學現場為例

77

3.

I 一、崇拜皇上帝;二、不好拜邪神;三、不好妄題皇上帝 之名;四、七日禮拜頌讚皇上帝恩德;五、孝川頁父母;六、 不好殺人害人;七、不好奸牙~ ~孟晶L ;八、不好偷竊劫搶; 九、不好講謊話;十、不好起貪心。」請根據上文,回答下 列問題:提出上述主張的組織或團體,先後歷經那幾個皇 帝?

(

A

)道光→成豐→同治

(

B

)成豐→同治→光緒

( c

)成豐→道光→同治

(

D

)道光→同治→咸豐

(

E )

同治→成豐→光緒

4.

I 取消各地書院,改設學校,創辦京師大學堂。」此為何時

之事?

(

A

)光緒五年(

1879 )

(B) 光緒二十年

( 1894 )

(

c

)光緒二十三年(

1897 )

( D

)光緒二十

四年(

1898

)。

5. 清代面強運動介於哪兩次戰爭之間?(A) 鴉片戰爭一甲午

戰爭(

B

)英法聯軍一中法戰爭

(

c

)鴉片戰爭一英法聯 軍

(

D

)英法聯軍一甲午戰爭。 6. 自強運動期間,清廷除興辦洋務外,還須應付哪些外患?

( A

)英法聯軍

(

B

)八國聯軍

(

c

)甲午戰爭

(

D )

中法戰爭

(

E

)日軍侵臺。 14 我們可以發現,上述三題試題的測驗內容顯然違反了「時序 觀念」的意義。再者,關於自強運動與庚子新政等改革運動,九 五課綱明白揭示「須著重其產生的歷史背景,影響與歷史意 義 J '而不是記憶其歷經哪幾朝皇帝、發生在哪一年?有關太平 天圓的教學重點不是歷經道光、咸豐、同治三朝'的而是它既與先 14 1-3 題出自南一題庫光碟,第 4 超出自龍騰題庫光碟, 5-6 超出自康熹題庫光 碟。 15 試題 2 亦有疑義。太平天國雖起於道光三十年,但其時道光皇帝已死,是成豐

(16)

78 曾 4畫、櫻 歷史教育第 14 期 前民變一般,具備固有文化的基礎,但又借用了西方的基督教 義,它雖挑戰滿清的統治, {旦因對於儒家及民間信仰的攻擊,而 招致士紳的反對;大亂最後靠勇營與督撫平定,地方勢力卻也因 之帽起,成為十九世紀中葉之後大約一個世紀明顯的歷史特色。 民變的形成原因,以及政府與民間社會,特別是士紳階級的因應 才是教學重點、測驗重點,關於戰爭或民間宗教的細節,不宜著 墨太多,當然也就不宜作為測驗內容。 二、不恰當的基礎知識 筆者搜集若干試題,與內亂有關的題目如下:

1.

I 三點晴藏革命宗,入我洪門其通風 O 養成銳勢從仇日,誓 滅清朝一掃空。」請問:這是下列哪一組織的誓詞?

( A

)天地會

(

B

)白蓮教

(

c

)拜上帝會 立 D) 天理

教 2. 乾隆帝統治的時間很長,但日兔年吏治不善,諸弊叢生,社會 動盪不安。當他讓位給兒子嘉慶的時 11妾,正是洶北口口口叛 變之時,清朝統治由盛極走向表微。請問:口口口應填入何 者?

(A

)白蓮教

(

B

)天地會

(

c

)太平天國

( D

)小刀會。 3. 下列那個清代的亂事不是在同治年間所平定?

(

A

)太平 天國

(

B

)新疆回變

(

c

)雲貴回變

(

D

)俠甘回變 4. 清代那一個皇帝在位時,始終有太平天國之亂?

(

A

)道 光

(

B

)成豐

(

c

)同治

(

D

)光緒 16 皇帝在位。不可問「歷經哪幾個皇帝? J 如此間,答案則只能有成豐和同治。 16 1-3 題出自南一書局題庫光碟,第 4 題出自三民書局題庫光碟。

(17)

高中歷史教學的理想與實際 以晚清時期(1 840-1911 )的課綱與教學現場為例

79

九五課綱認為晚清中國的內亂應以太平天國為探討重心, 「天地會」、「白蓮教」並末在課綱所列之內,因此為減少學生 學習上的負擔,也減輕教師授課時額外補充的負擔,也許可以略 過不提。至於測驗學生哪些內亂在同治年間平定,哪些不是同治

年間平定,似乎不太有意義。

另外,在外力衝擊的部份,不恰當的基礎知識試題有: 1.俄國趁著第二次英法聯軍之役,脅迫清廷簽訂什麼條約 7

( A

)還哩哇至'L

(B) 主但基金

(

C

)蛙且具哇,也

(

D) 瓷缸版1的

2. 素有東方明珠之稱的香港,已於 1997 年 7 月 1 日回歸中 國,但香港實際上並沒有租借期限的問題,租約到期的是九 龍界限街以北的新界,試問香港與九龍的割讓分別在那個條

約?

~賣主鐘也一豆豆坦坦仁豆迪拉圭建姐一@墜空建設

(A)

eD

@

(B)@

G)

(C)

G)

@

(D) eD。

3. 俄國趁著第二次英法聯軍之役,脅迫清廷接訂什麼條約?

( A

)登壁挂鉤叭

(

B

)至是皮也

(

C

)金主且直血

( D

)遣草皮革建墊

4. 滿清在那一次條約中,將烏蘇里江以東的土地割讓給俄國?

( A

)星空空蛙鼓

(

B

)接空1位立

(

C

)這噎丟哇哇鉅

( D

)遣食生支援對

5 近代北京第一次淪陷,是那個戰爭所引起的'l

(

A) 第一 ;欠英法聯軍

(

B

)第二次英法聯軍

(

C

)甲午戰爭

( D

)八國聯軍 6. 清成豐年間,俄國輕易地掠奪中國東北大半領土,其面積較 現在東北為大,這些領土的喪失像因為先後簽訂那些條約所 導致'leD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 。恰克圖條約 @竣王軍條

(18)

80

曾患櫻 歷史教育第 14 期 約 @尼布楚條約

(A)0@

(B)0@

(C)@@

( D) @@)

7.

I 六三禁煙節」的由來,乃是由於林則徐在何地海灘銷妞鴉 片?

(

A) 澳門

(

B

)虎門

(

C

)黃埔 ( D) 上海 8. 烏蘇里江以東為中國割予列強的失地之一,下列有關該地的 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甲)喪失於道光年間(乙)是清季 失地中,面積最大者(丙)該地的割讓與恭親王有關(丁) 該地的喪失與太平天國之亂有關(戊)俄國獲得該地後,中 俄以烏蘇里江為界(

A)

(甲) (乙) (丙)

(

B )

(甲) (乙) (丁)

(

C)

(乙) (丙) (戊)

(

D )

(丙) (丁) (戊)。 9. 清末中國面臨內憂外患的困境下,雖亦曾欲變法圖強,但仍 無法阻止藩屬的喪失,天朝上圓的形象亦日益謂解,下列藩 屬: (甲)朝鮮(乙)琉球(丙)緬甸(丁)越南,依其喪失 的先後順序排列,正確者為何?

(

A)

(丁) (丙) (乙)

(甲)

(

B)

(乙) (丁) (甲) (丙)

(

C)

(丁)

(丙) (甲) (乙)

(

D)

(乙) (丁) (丙) (甲)

0 17 諸如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八國聯軍等,課綱著重於探討 「西方為何要打開中國門戶,以及條約體制取代朝貢制度之後, 中國本士所遭受的各種影響,與被迫進入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和 政法秩序之時,所面臨的處境。」因此,哪一條約割讓哪些土 地、開放哪些港口、藩屬喪失的先後次序等,應是次要的知識, 條約瑣碎的內容不應該是測驗的重點。 17 1-4 超出自南一書局題庫光碟. 5-7 超出自三民書局題庫光碟,第 8-9 題出自翰 林書局題庫光碟。

(19)

L 高中歷史教學的理想與實際 以晚清時期(1 840-1911 )的課綱與教學現場為例

81

在社會文化變遷部份,不恰當的基礎知識試題如下: 1.英國商人美查在 1884 年在上海創辦一份畫報,且是中國最 早與最重要的畫報之一。請問:這是哪一份畫報?

(

A )

〈新青年畫報))

(B)

{點石齋畫報}

(

C)

{申報畫 報))

(

D)

{良友畫報》。 2. 民國十五年創刊,民國三十四年停刊,且是中國第一本綜合 性大型畫報拍的是下列何者?

(A)

{新青年畫報》

( B)

{點石齋畫報))

(c)

{申報畫報))

(D)

{良 友畫報》。 3. 試比較北京和上海的異同?

(

A

)上海是華洋雜處的新興 都市,北京是中國政治童心

(

B

)上海迅速發展為現代化 的都會,北京的現代化是在逐步進行中

(

c

)以交通工具 而言,,ti上海跑的是電車,而北京則是驢車及車夫拉的黃包車

( D

)上海有便利的公用設施和現代化的設施,北京民眾仍 保持較傳統、較悠間的生活方式

(

E

)上海有現代設計風 格的高樓大廈,北京仍是傳統的胡同及四合院民居,並沒有 太高的 4垂房。 1 日 九五課綱提到,二十世紀初期中國出現了城市生活與大眾文 化,城市可以上海和北京為代表,可分析其現代化之所以出現的 原因,以及變遷的過程與特色,市民文化可以上海為例進行研 究,兼及討論都市地區和鄉村地區大眾文化的差異,了解城市中 國與鄉土中國已然形成鮮明的對比。然而,對照上述試題,卻發 現試題本身是在測驗畫報何時出現?北京與上海住宅形式的不 同、分別使用哪些交通工具? 18 1-3 超出自南一書局題庫光碟。

(20)

82

曾惠櫻 尚有其他試題,整理如下: 歷史教育第 14 期 主題 題, 1864 年美國標準書《萬國公法》之中譯本出版後,直接輸 入日本。明治初期的日本毆蒙思想家福澤諭吉說 r 百卷 外交 之萬國公法,不若數門大砲,幾冊和親條約,不若一僅彈 藥 o J 一語道破武力為國際法後盾的本質。請問:這本 《萬國公法〉的作者是誰? (A) 赫德

( B

)惠頓 (C) 蒲安臣 (D) 海約翰 清末與偉烈亞力 (A. Wyl時, 1855-188 7)合譯〈幾何原本〉 西學傳入 後九卷,完成徐光顧、利瑪竇未完之工作的是誰?

(

A) 嚴復 (B) 魏源 (C) 李善蘭 (D) 郭嵩熹。 其他 F 列哪位近代歷史人物曾經來過臺灣? (A) 孫中山 (B) 羅福星 (C) 林則徐 (D) 沈保禎 (E) 劉銘 傳。" ;~ ~ 大考中心管美容博士曾經為文(試題的再思考:如何編製一 份試卷(一)

)

,其中提到試題改進構想,在「基礎知識」的測 驗部份,她認為「能明暸重要的歷史名詞、事件、人物制度和學 說,能指出歷史事實的因果、延續、變遷及趨勢的重要概念 J ' 20 所要測驗的基礎知識必須是「重要的J '否則可能將學習與測驗 扭曲為繁瑣事實的堆積,進而使歷史淪為「記誦之學」。因此, 比較不重要的、枝節的、可翻閱得知的事實,不應列入評量考生 基礎知識的範疇。 我們都知道,歷史事實是歷史知識的重要部分,但不是歷史 19 出自南一書局題庫光碟O 20 管美容, <試題的再思考﹒如何編製一份試卷(一)

> .

{96 年歷史科進階研 習手冊» .頁 140-17 卜

(21)

高中歷史教學的理想與實際一以晚清時期(1 840-1911 )的課綱與教學現場為例 的 知識的全部,歷史學習的重點應置於我們對於過去事實的「理 解」上,而不是歷史事實本身,也就是「理解」比「記憶」重 要。因此命題要把握的原則是:測知考生能否理解重要概念,而 不是記住細微的事實。歷史不是「背科 J '理解活動的開展是最 直接且關鍵的證明,重點在於如何將歷史事實的「記憶」接引、 提升至「理解」層次,並且能夠對史實的歷史脈絡與意義加以掌 握。 晚清時期的歷史脈絡,在於近代中國之變,九五課綱已然揭 棄這樣的教學方向,可情教學現場仍有若干試題未能配合修正。 課綱的轉變,意味著教科書編寫、教師授課方式與測驗試題也將 隨之調整,前述引用的不恰當試題皆是取材自目前教科書各家出 版商所提供的題庫系統,相信第一線的教師有足夠的智慧與學養 挑選適合的眉目,勿讓不合時宜的試題,成為誤導學生錯誤學習 的殺于。再者,目前許多教學現場的老師們每每設計出優良的學 習單,建議教科書出版商可以向其徵稿納入題庫光碟中,將試題 汰舊換新,也讓從事歷史教學的工作夥伴得以分享與交流,減輕 命題的負擔,同時也提升試題的品質。

肆、結語

回顧台灣的高中歷史教育,我們發現統編本時期的課程標準 為強調民族精神與愛國教育,立基於「外力入侵對中國造成主權 喪失」編排主軸,在政治變局的部分作了鉅細靡遣的描述,意圖 使學生明暸與感受近代中國的創痛 o 因此,教科書上對於晚清的 歷史的編寫,著重於西力入侵下,中國主權、領土的損害與喪 失;而清廷腐敗,農村經濟破產、國家財源枯竭,致使改革及革

(22)

84

曾患櫻 歷史教育第 14 期 命的興起。一場場接連而來的戰爭、一次次條約的國家主權損 害,將巨變的焦點著重於清廷政府與外國勢力對抗的過程,這樣 的敘述方式固然勾勒了中國近代史發展的線索,卻把敘述的重心 擺在政治變局與因果論上。 21 然而,許多學生對於政治上的流水帳不感興趣,對中國的屢 受挫敗感到複雜厭煩,失去學習的信心。從統編本到審定本,我 們細細思考,在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太平天國、自強運動之 外,還有因時代需要而推陳出新的嗎?我們如何看待這些變局? 所謂的近代中國究竟是何種風貌?西力衝擊對於近代中國社會造 成何種影響,當時的民間、社會有何轉變?慶幸的是,從審定本 時期到九五課綱與九八課綱,我們可以看到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遷 開始呈現於教科書內容之中,而晚清的歷史發展,環事相扣、緊

密結合,因此引導學生分析與思考應是進行教學時最重要的工

作。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若干教科書內容與試題並未與新課綱呼 應。教科書為求內容完整卻造成份量可觀,好處是減輕了教師授 課時補充的負擔,但另一方面則是教師必須更仔細的挑選課綱所 強調重要議題進行教學,以免淹沒於教科書龐大內容之中,造成 師生雙方的沉重壓力;而一般坊間所命試題或是相關的題庫,現 今仍有不盡理想的題目,需要教師把關、篩選,避免因不良試題 將學生帶往錯誤學習之路。最後,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新課綱 的實施,與實際的教學現場產生落差,教科書與試題的問題即是 某種程度的反映,或許課綱委員也必須針對此一情況作後續的處 21 林載爵, <中國近代史的另一種敘述方式一後殖民論述與後現代主義影響下的 中國近代史教學) , {近代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中國近代史學會、 政大歷史象,

1997)

,頁 1-14 。

(23)

高中歷史教學的理想與實際 以晚清時期(1 840-1911) 的課綱與教學現場為例 的

理,了解並找出改善之道。

(責任編輯:林益德校對:江宜頤)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課程綱要總綱已於103 年11月28日由教育部

數學是科學研究的基本工具,科技發展是臺灣保持國際競爭力的命脈。因此 當今年 2 月,教育部公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一、為辦理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八款至第十一款

A-1-1參照課程綱要 與學生特質明定教 學目標,並研擬課 程與教學計畫或個

108課綱即將於108學年度開始實施。108課綱中的自然科領域的基本

民國 104 年開始,身障生考試歷史考科將依據 101 學年度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 綱要」之「歷史課程綱要」(簡稱「101 課綱」)命題

自 111 學年度開始,「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數學考科」將依據 108 學年度 實施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數學領域」

中國 歷史 歷史 地理 生活與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