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女性自助旅行經驗對自我性別意識的建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女性自助旅行經驗對自我性別意識的建構"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女性自助旅行經驗對自我性別意識的建構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1-2412-H-002-016- 執行期間: 91 年 08 月 01 日至 92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計畫主持人: 畢恆達 計畫參與人員: 唐筱雯、林倬立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2 年 11 月 1 日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 ※

女性自助旅行經驗對自我性別意識的建構

※ ※

※※※※※※※※※※※※※※※※※※※※※※※※※

計畫類別:X□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91-2412-H-002-016

執行期間:91 年 8 月 1 日至 92 年 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 畢恆達

共同主持人:

計畫參與人:唐筱雯、林倬立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執行單位: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中 華 民 國 九十二 年 十 月 三十一 日

(3)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女性自助旅行經驗對自我性別意識的建構

The Construction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in Backpacking Travel for

Women

計畫編號:

NSC91-2412-H-002-016

執行期限:91 年 8 月 1 日至 92 年 7 月 31 日

主持人:畢恆達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一、中英文摘要 近年來,隨著資訊的發達、媒體的傳 播、社會的變遷,愈來愈多台灣女性加入 自助旅行的行列。既有的旅遊研究指出, 旅行的活動與經驗均具有性別化特徵,透 過旅行論述的建構,也同時建構了男女兩 性上不同的權力位置。然而女性主義學者 一再強調女性的旅行經驗不但和男性有所 不同,不同女性間的旅行經驗也有所差 異,女性的旅行經驗對個人生命意涵而言 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從以下 三方面對女性的自助旅行經驗和性別意識 間的關係進行探討:1. 學歷、婚姻狀態及 生命階段對旅行活動的影響。2. 旅行過程 中性別權力關係的衝擊與轉變。3. 旅行跨 界經驗作為個人能力資源的積累。 關鍵詞:旅行、自助旅行、性別意識、空 間跨界 Abstract

Trave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leisure activity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 in modern society. Recently, more women participated in backpacking travel due to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and the change of society. Studies on travel have indicated that the activity and experience of travel is gendered. In addition, feminists focused not only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 travelers but also the difference among women travelers. Travel experien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or women. However, how gender consciousness is reconstructed through the experience of traveling has not yet been studied. This study tries to explicate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from the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 perspective. 1. How a woman’s life experience and gender consciousness

influence her expectation and image of travel. 2. How the experience of crossing boundaries in the experience of traveling influences the woman traveler’s gender identity? 3. After the conclusion of travel, how the experience of travel influences her construction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in her home country?

Keywords: travel, backpacking travel, gender

consciousness, boundaries crossing 二、緣由與目的 空間中的跨越與流動一直在人類的歷 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交通與資訊不便 的早期,「旅行」常帶有探險與征服的意 味,不但是對異地文化風景的探尋與蒐 集,更是地位階級的宣示與炫耀。旅行活 動往往與政治、宗教、經濟、知識的力量 緊密結合,這些力量支持探險家往未知之 地不斷前行,同時也藉此將權力的版圖向 外擴張與延伸(Feifer, 1985),此時的旅行不 但是發現,更是征服(詹宏志,1998)。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旅遊、觀光、 度假已和工作、學習、飲食一般,成為現 代人生活的一部份,甚至可視為是現代社 會的重要特質之一(Urry, 1990)。當旅遊成了 人人都可為之的活動時,早期旅行所帶有 的探險色彩逐漸淡化,轉而成為擺脫生活 與工作壓力的「休閒」活動,透過和日常 工作生活空間上的區隔、社會關係的暫時 解離,人們享受忙裡偷閒的愉悅。同時透 過商品化的包裝,大眾旅遊強調的不再是 新事物的發現,而是商品、空間與階級的 消費(Shields, 1990)。 旅遊活動在西方社會中的發展與轉變

(4)

進程也同樣出現在台灣社會。在經濟貧窘 的早期台灣社會,工作賺錢、養家活口是 日常生活的重心,再加上台灣當時特殊的 政治氛圍,出國旅遊更是一般人想都不敢 奢望的活動。隨著海外觀光限制的開放、 經濟的起飛,海外大眾旅遊已是當代台灣 社會主要的休閒活動之一。旅遊的地點與 旅遊行程有著越來越多樣化的選擇,一方 面滿足各社會群體對休閒旅遊不同的需 求,一方面也吸引社會大眾對旅遊活動的 再次消費。然而資訊的快速流通與全球化 的發展過程,使得地方間文化的差異性逐 漸縮小,疆域的區隔日漸模糊,我們對於 一地的認識來自於媒體的閱讀可能更甚於 自身的實際經驗(Auge, 1995),因此文化研 究學者 Appadurai(1991)指出,當代社會 的生活中,每個人不論願不願意都已成為 旅人,我們不需移動自己,但世界卻在我 們眼前轉動著。特別是媒體影像的強勢傳 播,逼使我們不得不與所處空間之外的其 他地方、人群、生活發生關連。我們不需 移動身體,只要坐在家中,打開電視機, 外面的世界與訊息就一波波不斷地向我們 襲捲而來。即使我們不打算出門旅行,也 已經被迫成為另一種型態的旅人,在這個 大家都處在移動狀態下的現代社會裡,人 們其實正安居於旅行之中(dwelling-in-travel) (Clifford, 1997)。 除了整體的大環境氛圍發生改變,回 到個人旅遊的層次上,不可否認的,在這 個視旅行為時尚的時代裡,旅行不再是某 些人才有的特殊生命經驗。有太多的移動 形式都以「旅行」為名,從參加走馬看花 的觀光旅行團到三、五好友結伴同行的自 助旅行,甚或是一個人揹著背包深入蠻荒 之地的探險之旅,都是現代旅行所涵蓋與 指涉的範圍。旅行在現代成了所有「離家 出遊」活動的代名詞。另一方面,科技的 進步與資本的發展已經讓現代旅人不需承 受太多風吹日曬之苦便可完成他的旅程。 但是Boorstin (1964)卻指出,在旅遊商 品化的趨勢下,旅遊者其實是身處在「環 境泡泡」(environmental bubble)裡,只要願 意花錢、騰出時間,旅行社自會幫旅遊者 打點好一切,即使身處異地也不需擔心語 言不通、食物不合口味,國際連鎖飯店甚 至可讓人每晚都睡在熟悉的環境裡。因此 我們並未真正與自身原有的環境脫離,也 未經歷異文化的洗禮,我們更不覺得自己 是個陌生的他者。隨處複製的建築與空間 形式,弱化了人與土地之間的連結,也讓 旅行經驗的驚奇性不斷地被削薄;快速流 通的旅遊資訊更是讓旅人在出發之前就已 認識了目的地(Auge, 1995)。觀光和旅遊成 了一種「表演」的觀看,觀光勝地的人們 表演我們所欲看到的部分,而我們也只將 我們的目光投注在我們所欲觀看的部分, 彼此其實都是置身在「虛假」的事件之中, 但我們卻以為經歷到了「真實」(MacCannell, 1976)。 因此在旅遊愈來愈大眾化的時代,我 們該如何滿足個人在旅行過程中的探險欲 求,如何在旅遊過程中去尋求不同的空間 與文化經驗?胡晴舫(2001)認為在旅遊活 動如此頻繁普遍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已經 愈來愈難像哥倫布一樣在旅行的過程中 「發現」什麼,旅行的特殊性轉而來自於 個人主觀經驗的差異,旅行者個人的空間 體驗成為旅行過程中愈來愈重要的成分與 特質。因此在大眾旅遊日漸普及盛行的現 代社會中,有人寧願採取更具自主性的自 助旅行方式以獲取不同的文化與空間經 驗。 雖然自助旅行在西方社會已經是相當 普遍的旅行方式,但是台灣社會卻是在近 二十年才逐漸興起自助旅遊的風潮(曾煥 玫,2000)。一部份由於資訊與網路的發達, 讓有志於從事自助旅行活動的人們可以更 容易獲得相關訊息,相互串連或提供經驗 交流。另一部份原因則是人們認為自助旅 行比參加旅遊團更能對旅遊國的文化與人 民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同時也可訓練自己 的膽識與獨立性(聯合報,1998.09.09)。 在這股自助旅行的風潮中,最引人注 目則是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自助旅行的 行列。相較於以往認為女性體能柔弱、缺 乏挑戰性、冒險性的性別刻板印象,女性 的旅遊活動總是與商品的消費脫離不了關 係(楊芳枝,2000),然而在女性自助旅行的 相關報導中,卻不乏充滿挑戰性與冒險性 的例子:例如以 922 天騎單車環遊世界的 林姬瑩與江秋萍(聯合報,2002.01.21),耗時

(5)

五個月行走絲路之旅的杜蘊慈、黃惠玲(杜 蘊慈,2000),或是在七年間累積六次海外 攀登經驗,終於登上南美最高峰的林乙 華、李美涼(聯合晚報,2001.02.16)。這些女 性不論是旅遊行程的選擇、旅行的目的、 或是所採用的旅行方式,都絕非是逸樂享 受的單純消費,而是心智與體力的雙重挑 戰。 以上的女性旅行現象提醒我們不能再 將女性的旅行活動僅視為是單純的休閒與 消費,透過「旅行」活動的發生與進行, 女性在旅行活動過程中不但跨越了文化與 地域的疆界,同時也跨越了公私領域的二 分,透過移動工具的掌握、身體的自主、 個體的獨立,彰顯出女性亦有可能成為旅 行活動中的主體。王志弘(1997)便指出「自 助旅行」做為一種移動或流動的實踐,乃 是提供了最佳移動能力轉換性別關係的範 例之一。「自助旅行所引發的對既定性別權 力關係的挑戰與衝突,使得移動能力與流 動經驗的領域,成為性別政治的角力戰 場,並且在這個動態過程裡,凸顯了性別 認同的議題,以及對於性別差異與歧視的 省察和起而行動。」(p. 100)因此本研究將 從性別與空間的面向出發,企圖瞭解女性 的自助旅行經驗,如何影響旅行者個人對 於自我性別意識的建構。 社會科學中關於旅遊的研究多數將之 置於休閒理論的脈絡下進討論,將旅行視 為休閒方式的一種,因此關心的主題在於 生活或工作型態對於旅遊行為的選擇(如鄭 明松,1993)、旅遊的市場區隔(如吳國順, 1992),或旅遊者(消費者)對旅遊的滿意程度 (如張皆欣,1998)。在這樣的理論脈絡之 下,旅行成了相對於「工作」的另一種人 類行為,成了工作餘暇時才得以進行的活 動。社會學者 Urry (1990)即認為觀光旅遊 (tourism)相對於工作而言,具有以下數種特 徵:1. 旅行活動是相對於常態工作而言的 休閒活動;2. 旅行的目的選擇與工作並無 直接的關係,並非為了完成工作,甚至是 與工作目的相對立;3. 雖然旅行最終的終 點仍是要回家,回到日常的生活工作之 中,但是在旅行的短暫「時段」中,人們 乃是暫時脫離常態生活與工作環境。 從以上 Urry 對於旅行與工作的敘述 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將旅遊置於休 閒脈絡下討論時所存在的工作/休閒、生產 /消費二元對立關係,旅行成了一種純粹的 消費行為,消費著空間、時間與金錢。然 而,此種二元對立的論述方式也產生了幾 項問題,首先它預設了「旅行者」必須是 一具有生產性的個人,因此方能在工作之 餘,消費其工作之生產成果。而且這個常 態、正當的旅客主體其實乃是一個男性、 青壯者、異性戀者、肢體功能完整的人, 其他的旅客相對之下便淪為了邊緣與殘餘 (林佑甄,2000)。在此以青壯異性戀男性為 主體的休閒論述下,女性往往是以旅行陪 伴者的姿態出現,而非旅行的主體(Rojek & Urry, 1997)。此外,它也忽略了旅行所具有 的「生產」性質,不論是伴隨觀光產業發 展所帶來的實質經濟利益(成露茜、熊秉 純,1993),或是知識上的生產(Ames, 1992)。 當然,更無法充分解釋與分析男女旅行經 驗上的差異,楊芳枝(2000)認為生產與消費 二元對立的旅行論述其實正強化了男女之 間不平等的空間結構:公領域(外在世界) 是屬於男性的,具有生產性;女人則是屬 於私領域(家庭),具有消耗性。在此論述之 下,女性的休閒必須建立在完成生產性工 作的時間與金錢剩餘上,但女性的家務勞 動卻不被視為生產的一部份,因此對女性 休閒旅遊的研究經常以具有有給工作的職 業婦女為討論的主體(如張慧美,1986;許 雅琛,1992;許瑛玲,1994;戴智慧,1985), 而家庭主婦的休閒生活則往往不被列入休 閒討論的範疇之中(曾煥玫,1998)。此種以 強調生產領域和工作倫理的男性觀點所建 構出的休閒理論,顯然忽略了女人每天的 生活經驗,與女性的休閒特質,剝奪女人 享受休閒的權力(Green,1990/1997)。 關於旅行與休閒活動中所存在的性別 議題,在近年來日益受到關注。Wolff (1995) 一再強調不論在實踐或意識形態的層次 上,旅行或是觀光活動皆是被性別化的, 女性不是被排拒在旅行活動之外,就是成 為旅行活動中被動的客體,透過活動空間 的限制與參與角色上的區隔,再次複製了 社會文化中兩性不平等的權力關係。 Morris (1988)指出在傳統以男性為主 體的旅行文學作品中,「家」常常被描述為

(6)

貧瘠乏味的空間,藉以彰顯旅行經驗所具 有冒險性質,但女人卻被排拒於這些探險 活動之外,許多文化中都咸信女人的參與 將為探險帶來不幸。而此種性別與公私領 域區隔的連結關係在工業化之後的資本主 義社會中更形明顯,女人總是與家庭生產 緊密連結,而男人則是活躍於公共空間; 出現在公共空間中的女人不是被認為是妓 女,就是被認為將遭致危險,需要被保護 (Craik, 1997)。即使當女人敢於跨越公私領 域劃分的疆界,傳統父權對於女人移動能 力的規範,依舊潛伏在生活的四周,對於 選擇從事旅行冒險性活動的女性,社會往 往抱持著同情觀望的態度,同時女性旅行 者也必須承擔比男性更多的困擾(林姬瑩, 2000)。王志弘(1997)便指出,女性即使能離 開家,離開私領域的束縛到另一個完全不 同的地方,但並不意味著男性的空間支配 與限制觀點就此消失,因為國外的環境正 如國內一樣,也是由男性支配且以男性價 值和需要為主軸的空間。旅遊活動裡既定 之性別藩籬與性別規範的痕跡,仍然所在 多有,可以區分為以下三個方面:(1). 男性 化的旅遊空間:女人在男性佔優勢的公共 世界裡,作為一個「異類」而存在,因而 有種種的不便、約束、敵意,以及安全顧 慮;這些狀況不因出國而改變,甚至在某 些地方,對於女性的約束更多(例如回教國 家);(2). 男性化的旅遊觀點:例如各旅遊 景點、紀念物等多是男性歷史的紀錄以及 由男性解釋的歷史,而缺乏女性的事蹟和 觀點;(3). 父權價值對女性旅遊的限制和批 評。因此,許多從事旅行冒險的女性往往 必須向外界(尤其是男人)證明自己能夠如 同男性一般具有同樣的勇氣、體力,不會 成為團體或旅行途中他人的負擔(聯合晚報 2002.02.16),或者是將自己塑造成中性或男 性化的形象,以避免在公共空間活動時可 能發生的風險(吳瑾嫣等,1997)。但是這樣 的應變策略卻往往只是再次強化了男性價 值觀點下的女性形象以及對女性身體的規 範。 除了父權觀點的空間意識形態使得女 性的旅行活動處處受限之外,過於強調旅 行活動中發現與征服的價值意識形態,也 使得女性在旅行活動中成為邊緣的弱勢 者。在強調男性氣概的旅行論述中,男性 是具有力量的行動者、發現者、征服者、 擁有者,女性則是被動的、被觀看的,甚 至被擁有的。因此Craik (1997)批評 Urry 所 謂「旅人的凝視(The Tourist Gaze)」其實乃 是「男人的凝視」。旅人(特別是男性旅人) 透過對異文化景物、人們生活的窺視滿足 了旅行活動中觀看的慾望,同時也透過了 觀看與被觀看的關係,反映出不同的性別 意象。因此,Rojek 和 Urry (1997)指出,若 我們將旅行視為一種對差異的追尋,從男 性的觀點看來,「女人」本身相對於男性而 言就是一種「差異」,因此男性離家旅行的 冒險過程是含括了「性」的冒險--發現一個 女人(finding a women)。可是對於女性旅行 者來說,「發現一個男人」的愉悅恐怕還不 及對於性侵害與性騷擾的擔憂。女性在旅 行過程中渴望獲得的是關係的建立,而非 征服(Wearing, 1998)。 由於兩性不論在旅行的動機、行動、 經驗上都有顯著差異(Pearce, 1982),因此有 愈來愈多的女性主義學者開始提出以女性 經驗為出發,嘗試建構女性觀點的旅行研 究。Swain (1995)便主張,我們不能僅將女 性視為旅遊研究中的一個依變項而已,而 應將女性視為旅行活動中的行動者。她同 時提出四項旅遊研究中應進一步發展的性 別議題:gendered tourists、gendered hosts、 gendered tourism marketing、gendered tourism objects。而女性主義地理學者 McDowell (1996)進一步指出,除了兩性間的差異外, 更應強調不同女性之空間經驗的差異性與 主體性,關注人與人以及人與空間之間的 互動關係。故Wearing (1998)主張我們不應 再從工作/休閒、生產/消費的二元對立角 度思考女性旅行與休閒的課題,她引用 Foucault 對於微權力關係的分析概念,認為 應從相對自由與權力的角度思考女性的旅 遊與休閒,將女性的休閒視為相對於日常 生活的放鬆,是一個可拓展的個人空間, 在此間同時包含了自由與限制。此一分析 概念除了呈顯出女性與男性不同的生活、 休閒經驗之外,也同時彰顯了不同位置女 性在休閒、旅遊活動中所受到的不同限 制,及其所抗爭的空間。 然而,除了 性別分析 觀點的缺乏之

(7)

外,以往對於旅行經驗的研究也常將旅行 的空間經驗進行片斷化的處理,使得旅行 經驗與日常生活空間經驗間產生了斷裂。 但 Fridgen (1984)指出旅遊也有自己的生命 週期,通常可分為五個時間階段:(1)期待, (2)抵達目的地,(3)在目的地的行為,(4)返 歸,(5)回憶(引自 Gifford, 1987/1991)。胡錦 媛亦認為,和其他大規模及長時期的流動 方式相較,旅行(travel)與「流放」(exile)、「流 離」(diaspora)或「移居遷徙」(migration)不 同之處在於旅行者終究將回到原先所出發 離去的「家」。「家」的存在與回歸是旅行 的觀念得以成立的前提;如果不返回家 鄉,不管理由是什麼,都無法被理解為旅 行,而是「流放」、「流離」、「移居」或「流 浪」(wandering)。「家」也是旅行者得以衡 量整個行旅過程的得與失的秤頭(劉虹風, 2000)。因此對於旅行經驗的研究必須要回 歸到旅行者的生命經驗脈絡中,才能更清 晰地看出旅行經驗對個人自我認知的作用 與影響。 國內現有研究中,黃振富(1996)指出女 性自助旅遊者透過智性學習及獨特的旅遊 體驗(大量心智和體力的付出過程),往往讓 旅行者領略了相當豐富的生命意涵,同時 藉由這個自我主導的通過儀式,也讓旅行 者提升了對自我的肯定與信心。 綜上研究所述可知,旅行的活動與經 驗具有性別化特徵,透過旅行論述的建 構,也同時建構了男女兩性上不同的權力 位置。因此女性主義學者一再強調女性的 旅行經驗不但和男性有所不同,不同女性 間的旅行經驗也有所差異,女性的旅行經 驗對個人生命意涵而言更扮演著重要的角 色。但是女性旅行經驗對自我性別意識的 建立會造成怎麼樣的影響與相互回饋卻是 一個尚未被深入探討的提問,而這也是本 研究所關懷的重心。本研究即試圖從此角 度切入,希望能藉由女性對個人自助旅行 經驗的敘述與詮釋,試圖瞭解: 1. 女性個人的生命經驗及性別意識是 如何影響自助旅行活動的進行與經驗。 2. 旅行的空間跨界經驗對女性自助旅 行者在性別認同上的衝擊與改變。 3. 自助旅行的跨文化、跨地域經驗又 如何影響女性日常生活中性別意識的建 構。 三、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透過在網路張貼公告尋找自願 受訪者及人際網絡介紹或受訪者介紹滾雪 球的取樣方式,深入訪談9 位(8 位女性、 一位男性)年齡介於24-40 歲之自助旅行者 (詳見附表一)。這些受訪者包括初次從事 自助旅行者(FS2、FM3),也有從事自助 旅遊十年以上的經驗豐富者(FM1),甚或 因喜愛旅行而從事旅遊業者(FS4)。旅行 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歐美、日本等地。旅行 時同行人數,有獨自一人也有到最多四 人,但自助旅行的同伴數目,常隨著個人 自助旅行經驗的積累而逐次減少,由初始 與友人結伴同行或是參與他人所舉辦的半 自 助 旅 行 漸 次 轉 化 成 個 人 獨 自 出 遊 (FM2、FS4、FS5)。訪談的進行皆在受訪 者完成旅行之後,因此主要請受訪者回溯 個人的自助旅遊經歷以及對個人性別意識 進行自我陳述。僅有一次出國自助旅行經 驗者,我們通常會和受訪者就該次旅行經 驗進行較細緻的討論;出國自助旅行經驗 豐富者則會針對研究所關注的性別議題, 請受訪者分享其旅行經驗中曾遭遇的事 件,或是隨著旅行經驗漸豐所產生觀點的 轉變,以及這些旅行經驗如何轉化成為日 常生活中性別意識建構的力量與資源。 雖然女性受訪者自助旅行的經歷有所 差異,但目前的訪談結果顯示出女性的學 歷背景、婚姻狀態,得別是自身所處的生 命階段對於自助旅行活動的進行與否及採 行的方式影響極大。而旅行過程中性別權 力關係的衝擊與轉變最容易發生在與親密 伴侶(男友、丈夫)共同結伴出遊的旅程 中。在異國的空間文化脈絡中,雖然跳脫 了日常生活的種種羈絆,但也與原有社會 資源發生斷裂,男女兩性需共同面對旅途 中種種的問題,在此情況下,男性在原有 社會經由文化建構所累積起來的性別優勢 削減,女性平常隱而未顯,不被社會或男 性價值觀所肯定的能力,反而可能在此獲 得凸顯並成為正向資源,調整旅行中雙方 的權力關係,轉變女性對於性別權力關係 的原有認知。此外,不論旅行出發前是否

(8)

獲得家庭或是社會人際網絡的支持,當這 些女性成功的完成自助旅行歸來之後,因 著旅行而開闊的眼界、增長的經驗、挑戰 的克服,不但是對自我能力的肯定,同時 也成為個人能力資源的積累,提升家人或 是周遭社會網絡對其看法與評價。 1. 學歷、婚姻狀態及生命階段對旅行活動 的影響 周義隆(1993)和黃振富(1996)對國 內自助旅行者所進行的研究指出女性、未 婚、年齡在 20-39 歲、具專科以上教育程 度、所得在兩萬元至四萬元之上班族為最 國內典型的自助旅行成員。雖然本研究的 受訪者許多自學生時代即開始從事自助旅 行,但其學歷背景及婚姻狀態上,仍大致 符合既有的研究結果,多數有碩士以上的 學歷(FS1、FS2、FS3、FM2、FS4、FS5), 或有海外求學的經驗(FM1、FS4、FS5)、 或在外商公司工作(FM3),因此在英語能 力上都有一定的程度,有些受訪者甚至除 英語外尚具有第二外國語的語言能力(FS2 會法文、FM1 會日文、FS4 則會少許的德 文、法文、義大利文)。且在從事自助旅行 活動時多為單身未婚的狀態(僅FM1 在婚 後仍繼續從事自助旅行)。本研究曾嘗試在 旅遊網站上張貼尋找年齡高於35 歲或已婚 受訪者的啟事1,結果只找到兩位自願受訪 者(FM1、FM2),其中 FM2 在婚後僅進行 過兩次出國旅遊,一次是和先生出國度蜜 月,一次是偕同丈夫參加公司舉辦的半自 助旅行。FM1 雖和先生每年仍會定期出國 自助旅行,但她也表示是因為目前尚無孩 子的羈絆及房貸的經濟壓力,一旦買房子 之後勢必將改變目前的旅遊模式。FM2 則 認為結婚對於自助旅行的影響不大,頂多 讓她「單獨」出遊的機會變小,因為先生 總是會成為當然的「旅伴」。孩子的出生才 1 我們在椰林、ptt等使用者較多的BBS旅遊版上張貼啟 事,尋找符合以下任一條件:「已婚、年齡35歲以上、以 非都會地區或是非大眾觀光路線為主要旅行目的地」的 女性自助旅行者。結果立即有人在版上質疑是否有可能 尋找到具此條件的受訪者。可見、年輕、未婚仍是我們 一般大眾對於自助旅行女性的想像,然而另一個可能的 原因,則是35歲以上自助旅行族群,或許並不是網路的 慣常使用者。 是造成出國自助旅行活動中斷的主要因 素。在孩子年紀尚小,處處需要大人照料, 也無法隨同大人出國旅行,即使出國旅行 也只能安排短期(一週內)的行程,孩子 托育照顧的問題讓她難以像單身時可從事 長達一個月或是半年以上的旅行。可見婚 姻狀況、子女的有無與經濟能力,對於女 性自助旅行活動能否進行確實具有影響 力。 Gibson 和 Yiannakis(2002)以北美洲 旅行者為研究對象進行旅行需求與生命歷 程的相關研究中曾指出,女性在旅行活動 的進行上較男性更明顯受到家庭角色、育 兒責任等因素的影響,往往需等到五十歲 末期,以上的種種限制逐漸減緩後方有可 能透過旅行進行對外界事務的探索。本研 究雖未直接訪問到五十歲以上的女性自助 旅行者,但受訪者 FS5 於訪談中表示自己 會從事自助旅行活動,主要是受到母親的 影響與鼓勵。和Gibson 等人的研究結果相 符,其母親也是五十幾歲時才開始和鄰居 結伴至歐洲自助旅行,並自此開展自助旅 行的出國旅遊方式。受訪者FM2 雖未表示 自己從事自助旅行是受到母親直接的影 響,但母親自她就讀國中時即開始參加海 外騎車社團活動的經驗,卻提供她接觸自 助旅行相關資訊的機會,同時也在她決定 獨自出國自助旅行時,提供支持的力量。 因此她現在也會希望孩子能盡早獨立,自 己才能夠繼續從事自助旅行。 2. 旅行過程中性別權力關係的衝擊與轉變 女性自助旅行者對性別權力關係重新 思考,一方面來自於旅途中和其他女性自 助旅行者的接觸(FS1、FS2、FS4),另一 方面則來自於和男性結伴自助旅行的經驗 (FM2、FS2、FS4、FS5)。前者往往激發 女性自助旅行者「有為者亦若是」的感受, FS1 在歐洲自助旅行時,曾遇到一位六十歲 仍獨自到歐洲自助旅行的美國老太太,獨 自旅行的老太太不但挑戰她原本對自助旅 行者年齡的限制和性別的想像,同時也讓 她對自身產生期許,希望自己到六十歲時 仍能享受自助旅行的樂趣。FS4 則是在尼泊 爾遇見一位獨自徒步旅行的日本女性,相 較於一般大眾對於日本女觀光客打扮光

(9)

鮮、喜愛購物、享用美食的刻板印象,這 位刻苦耐勞的女性自助旅行者,不但讓她 跨越文化刻板印象看到另一種日本女性自 助旅行者的面貌,同時也讓她相信女性的 體能並不足以作為限制女性出門旅行方式 的障礙。這些與其他女性自助旅行者遭逢 的經驗,不但為這些已經在旅行路上的女 性帶來鼓舞與精神上的支持,同時也讓她 們看到不同女性典範的出現,激發她們重 新省思自己原生社會所具有的性別意識型 態。 除了其他女性自助旅行者所帶來的刺 激外,另一個衝擊這些女性原有性別權力 關係思考的來源則是來自於和男性結伴出 遊的互動經驗。 如 同 之 前 許 多 旅 遊 研 究 者 ( 如 : Graburn, 1989、Rojek & Urry, 1997)已經提 出過的觀點,旅行的重要特質之一是相對 於日常生活的暫時解離與跳脫。透過空間 上的距離,我們脫離日常生活的繁瑣與羈 絆,同時我們也跳離原有社會網絡加諸在 個人身上的種種規訓與限制。原有的束縛 不再,但我們可能也同時喪失在原有社會 脈絡中所具有的資源與能力。面對與原生 文化殊異的環境、語言、社會風俗、文化 習慣,旅行者往往同時遭受語言能力的喪 失以及社會位階的失落,以及伴隨而來的 種種優勢。而這種衝擊對原來位居優勢位 置的男性所造成的影響遠較女性更為明 顯。FM1 便表示在國內出門一向是先生帶 路,但到了國外,兩個人對當地環境同樣 陌生,先生即使看地圖也要看半天,還不 如她自己去開口問人還快一些。FM1 的先 生 MM1 也坦承到了國外太太的空間能力 似乎比他還好,只要走過一次的路,太太 都記得,而且太太的日文能力也比她好, 因此兩夫妻到日本自助旅行的時候,跟著 太太走就對了。不只是FM1 發現先生認路 能力與語言能力的喪失,FS5 和男性同行的 經驗也改變她對男性體能優勢既有的看 法。 但是並非所有男性都能有 MM1 的自 覺,當男性出國之後仍要用國內既有的方 式與女性同伴互動或是維持原有的權力位 階,往往會造成彼此間的衝突。受訪者FS5 表示在出國旅行之前,一直都以為男性的 體力會比較好,周遭的人也會建議女性出 國自助旅行有個男伴在身邊會比較安全。 結果到了西班牙之後,同行的男伴卻成了 其他女性伙伴旅行中的負擔。男伴既不願 開口問路,又一天到晚喊累,不做準備工 作,卻又一直抱怨。若不是為了維持旅行 途中大家心情的愉快,她實在很想對這位 男性破口大罵、分道揚鑣。FM2 也表示和 先生出國旅行,先生不願意負擔資料收集 的細瑣工作,但到了旅遊地卻又喜歡抓著 地圖帶頭走,迷路時不肯承認又不願開口 問路,直到FM2 忍受不了而翻臉,先生才 交出地圖和帶路的權力。 相對於男性在異地社會優勢的消減,女 性在日常生活中被視為不值一提的「能力」 與「知識」,此刻卻可能成為她與男伴進行 權力協商時的籌碼與資源。FS2 的法文能力 即讓她與男友同遊法國時獲得行程和活動 參與上的決策權與主導權,而不至於成為 只是跟在男友後面跑的小女人。FM1 的日 文能力及對日本美食資訊的熟悉的,也讓 她在出國旅行時以此為籌碼和先生交換行 程的決定權。然而不論是 FS2 對語言的學 習能力,或是FM1 對日本美食的知識,在 台灣既有的生活脈絡和男性價值中,往往 僅是以工作之外的餘暇嗜好視之,甚至認 為是女性消費的藉口,並不足以獲得男友 或是丈夫正面的肯定。然而就如同 FS4 所 說的,女人這些日常生活能力,其實正是 旅行過程中,解決各種生活問題所最需要 的能力與資源。因為在旅行過程中,最重 要的挑戰就是如何讓自己可以在異國環境 下仍能將基本生活運作順暢。只是在台灣 的環境脈絡下,男性即使不會其他外語、 不願開口問路、不會洗衣燒飯、不會上市 場買菜、不會選購合適的禮物,仍然有許 多外在支援網絡可以幫助他們的生活順利 運作。但是在國外的環境中,男女兩性同 時切斷了原有外在支援網絡,兩性間在生 活能力上的差異立刻彰顯出來,男性在此 能力上的低落除了一方面使得女性重新對 既有的男性價值及男性能力進行評價,另 一面也肯定自己所具有的能力。在此相互 評價調整的過程中,女性旅行者常能積累 更多的自信與能量,並以此挑戰既有的性 別權力關係。

(10)

3. 旅行跨界經驗作為個人能力資源的積 累。 當男性旅行者將旅行視為對外在世界 的探險與發現(蔡文杰, 2001),這些在原 有社會脈絡下處處受到壓抑或是否定的女 性自助旅行者,一旦背上行囊、踏出國門, 不僅是看到一個更開闊的外在世界,同時 也是對自我能力的探索與肯定。FS5 在獨自 到英國自助旅行之後,第一次發現自己竟 然可以獨力完成那麼多事情,並且如此享 受旅途中獨處的時光以及與當地人的互 動。FM2 則從旅行開始肩負十幾公斤行 李,舉步維艱,到旅行結束時身背三十幾 公斤的行李仍能健步如飛,而發現自己竟 有如此驚人的體力。這些女性身上所具有 的能量,或是如前所述不被既有社會價值 所肯定,或是女性根本沒有去探索與嘗試 的機會。像FS2 雖然學了好一陣子的法文, 但對自己的法文能力從未具信心,直至到 法國自助旅行一趟之後,才發現自己的法 文並沒有自己所以為的那麼糟糕。FS1 從小 就被告誡外面的世界壞人很多,女性出門 千萬要小心。然而在歐洲遇到暴露狂的經 驗,卻也讓她發現自己其實是有保護自己 甚至反擊的能力。 旅行的跨界經驗除了做為自我能力的 發掘與肯定之外,幾乎所有的受訪者均認 同出國自助旅行的跨界經驗也讓她們得以 在社會或家庭網絡中獲得正面的肯定與評 價的提升,並進而改變在家庭中的權力位 置或是性別權力關係。。 本研究中,受訪者 FS4 生長在重男輕 女的家庭,相較於弟弟肩負著家族的期望 及做為家庭中眾人注目的焦點,她則一直 是被忽視的成員。但是出國自助旅行的經 驗,不但增長個人閱歷,同時也改變她在 家中的位置。因為父母認為她連獨自出國 生活都沒問題了,進而肯定她作為獨立自 主的個體存在,會開始在家庭事件上徵詢 她的意見。而相較於 FS4 做為家族中被忽 視的成員,FS1 則是從小就因性別而受到嚴 密的管束與規訓。當家族中其他兄長可以 自由到同學鄰居家玩耍、過夜,母親卻對 她在行動上與生活上處處設立規則,即使 離家念書,仍三不五時會接到家中的電話 查勤,因此她在念大學前從未想過自己有 一天可以離家到海外進行自助旅行,家人 也不會允許她這麼做。因此當她嘗試和友 人結伴出國自助旅行時,除了是對外在世 界的探險,同時也挑戰家人認為女性不適 合出遊的價值觀。從和家人斡旋出國事宜 到旅行平安歸來,雖然父母並未直接給予 正面的肯定,但 FS1 感覺得出父母對她的 態度已經發生轉變,特別是當她要再度出 國自助旅行時,父母已經不會在像第一次 出國自助旅行時持負面態度,而她在國外 的旅行經歷甚至成為父親在家族中談話並 引以為傲的話題。而FM2 在決定獨自出國 自助旅行 8 個月時,父親對她的能力充滿 懷疑,但是當旅行歸來之後,父親不但肯 定她獨力自主的能力,同時也對她日後生 命中的重大決策不再干涉,包括她決定與 交往僅半年的男友結婚時,父親也認為她 已經可以自己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而交由 她自己全權決定。 除了改變自身在家庭中的位置或是家 人對其作為獨立個體的態度。回到社會上 的性別脈絡中,自助旅行的經驗與完成也 影響到她們對性別意識及權力關係的看 法。FS4 就認為在旅行回來之後,感覺台灣 男性雖在社會脈絡中佔有優勢地位,但其 實是活得相當辛苦且貧瘠的一群,不斷被 工作與養家的責任所捆縛,只能在物質與 金錢上相互競逐。女性原本劣勢的位置, 反而替女性開展另一扇窗,較有可能將工 作所得做為自我的投資,而女性出國自助 旅行的經歷會成為女性的一個隱性資源, 讓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和男性有更多權力協 商的籌碼。以她個人來說,她的旅行經驗 一方面回饋到她的工作上讓她能更靈活處 理客人對她的質疑與挑戰,另一方面她也 在兩性關係上要求更公平的關係,不認為 男性必須扮演保護者或是權威者的角色。 就目前的訪談結果,女性的旅行活動與所 處的生命階段關係密切,婚姻狀態和育兒 責任仍會影響女性自助旅行的進行。而海 外旅行的時空間隔所造成生活脈絡的斷 裂,除了讓人脫離既有束縛之外,也失去 原有的社會支持網絡和社會位階。然而在 資源與位階失落的同時,也開啟了另一個 審視兩性能力與權力關係的契機。綜而言 之,旅行經驗對於女性對自我能力的肯

(11)

定,確實有正面的助益。在旅行途中對困 難或突發狀況的解決,不只是對自我能力 的肯定與自信的增強。從某個角度來說, 這些女性的自助旅行經歷,就像是她們在 家族中的成年禮。藉由旅行的完成,家人 認可她們作為一個獨立自主個體的地位與 存在。而她們自助旅行的閱歷也成為其所 具有的隱性資源,在日常生活中和男性進 行權力協商,尋求更平等的兩性關係。 由於本研究的訪談對像主要仍是年輕 未婚的女性為主,因此尚無法瞭解五十歲 以上卸下育兒及家務責任的女性是如何看 待自助旅行活動,以及自助旅行經驗對其 意義和影響。此外,不同世代的女性自助 旅行者,在旅行經驗和性別意識上是否有 明顯的差異?而現今這些未婚的女性自助 旅行者在進入婚姻關係之後,會對兩性關 係或是子女教養有何影響?皆是值得繼續 深入探討但本研究尚未處理的問題。 四、計畫成果自評 有關旅行與性別意識之研究目前尚屬 新興議題,相關理論及經驗研究不多,本 研究對此現象已有掌握,但仍有待進一步 深入研究。 五、參考文獻 王志弘 (1997). 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台 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成露茜、熊秉純 (1993). 婦女、外銷導向成長 和國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 14 期, 頁 39-76。 吳國順 (1992). 國人出國旅遊市場區隔及消費 者行為分析。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吳瑾嫣等 (1997). 都市婦女人身安全設計準 則。性別與空間研究室通訊,第 4 期,頁 1-74。 杜蘊慈 (2000). 地圖上的藍眼睛。台北:大塊 文化。 林佑甄 (2000). 文學以外的旅遊。婦女與兩性 研究通訊,第 54 期,頁 8-12。 林姬瑩 (2000). 女性與旅行。婦女與兩性研究 通訊,第 54 期,頁 1-4。 周義隆(1993) 國人出國自助旅行目的地選 擇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 究所碩士論文。 胡晴舫 (2001). 旅人。台北:新新聞。 張皆欣 (1998). 金門觀光產業服務品質與遊客 滿意度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張慧美 (1986). 製造業未婚女性職工休閒之研 究--以中部地區兩廠為例。東海大學社會 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雅琛 (1992). 服務業職業婦女休閒活動之研 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瑛玲 (1994). 女性公務人員休閒生活之研 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煥玫 (1998). 休閒研究中婦女休閒之探討。 台大森林研究所專題討論書面資料,未出 版。(引自 http://140.112.82.233/ntuforestry/ 老師與研究室.htm) 曾煥玫 (2000). 女性自助旅行者的旅行經驗研 究。台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振富 (1996). 自助旅行者的真實建構--以台 灣旅歐女性自助旅行者為例。東海大學社 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芳枝 (2000). 離「家」出「遊」:論旅行的性 別政治。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第 54 期, 頁 5-7。 蔡文杰(2001) 反思旅行。台北:生智。 詹宏志 (1998.7.28). 書寫與影像的旅行日記─ ─我看 BBC 的《大旅行》,中國時報,45 版。 劉虹風 (2000). 「旅行文學」--在追尋/驗證、 真實/虛構之間。誠品好讀,第一期,頁 22-25。 鄭明松 (1993). 國人出國旅遊行為之研究--以 台北市地區居民為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智慧 (1985). 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與休 閒型態,婚姻滿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 及工作滿意五者的關係。政治大學心理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結伴自助遊,台北人天涯若比鄰。(1998.9.9)。 聯合報,20 版。

(12)

兩 個 台 灣 女 生 , 922 天 單 車 騎 遊 世 界 。 (2002.1.21)。聯合報,5 版。

超越顛峰,她們攀上 6962 公尺。(2002.2.16)。 聯合晚報,4 版。

Ames, M. M. (1992). Cannibal tours and glass boxes: The anthropology of museums.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Appadurai, A. (1991). Ethnoscapes: Notes and queries for a transnational anthropology. In R. G. Fox (Ed.), Recapturing Anthropology: Working in the Present (pp.191-210). Santa Fe, NM: 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Auge, M. (1995). Non-Places. London: Verso. Boorstin, D. (1964). 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 New York: Harper.

Clifford, J. (1997).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raik, J. (1997). The Culture of Tourism. In C. Rojek & J. Urry (Eds.), Touring cultures: Transformations of travel and theory (pp.113-136). London: Routledge. Feifer, M. (1985). Going Places. London:

Macmillan.

Gibson, H. & Yiannakis, A. (2002). Tourist roles Needs and the Lifecours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9(2), 358-383. Gifford, R. (1987/1991). 環境心理學 (蕭秀

玲、莊慧秋、黃漢耀譯)。台北:心理。

Graburn, N. H. H. (1989). Tourism: The Sacred Journey. In V. L. Smith (Ed.), Host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pp. 21-36).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Green, E., et al. (1990/1997). 公共與私人領域 的社會控制過程(殷寶寧譯)。性別與空間 研究室通訊,第 4 期,頁 81-99。

MacCannell, D. (1976).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leisure class. London: Macmillan. McDowell, L. (1996). Spatializing feminism:

geographic perspective. In N. Duncan (Ed.), Bodyspace: Destabilizing geographies of gender and sexuality (pp. 28-44). New York: Routledge.

Morris, M. (1988). At Henry Parkes Motel. Cultural Studies, 2, 1-47.

Pearce, P. (1982).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ourist behavior. Oxford: Pergamon Press. Rojek C. & Urry, J. (1997). Transformations of

travel and theory. In C. Rojek & J. Urry (Eds.). Touring cultures: Transformations of travel and theory (pp. 1-22). London: Routledge.

Shields, R. (1990). Places on the margin. London: Routledge.

Swain, M. (1995). Gender in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2, 247-66.

Urry, J. (1990). The tourist gaze: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 Sage.

Wearing, B. (1998). Leisure and feminist theory. London: Sage.

Wolff, J. (1995). Feminist sentences. Oxford: Blackwell.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表十四:被訪旅客對旅行社服務的評價 表十五:被訪旅客對飲食服務的評價

表十四:被訪旅客對旅行社服務的評價 表十五:被訪旅客對飲食服務的評價

目前台灣的觀光旅遊漸趨向不以量取勝,強調精緻、深度、探索的優質旅行,因此旅行

(七) 本賽事投保公共意外險,參賽單位及選手依個人需求,可自行投保旅遊平安

重建社會 社會改革

男女面對不同的健康與疾病問題。根據香港衞生署資料 9 ,在2008年,本港

• 少年人自願或同意 與他人進行性活動 亦有可能 是有人利 用本身與少年人之間 權力差異 的特殊地位而對少年人在

歐盟於 8 日表示,每當歐洲男性賺進一歐元時,女性從事同樣的工作僅能賺進 0.86 歐元,為了消除女性與男性的薪資落差,歐洲國家訂定 1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