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讓座 讓美德不做作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讓座 讓美德不做作"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喀報第兩百零三期 社會議題 人物 樂評 書評 影評 即時新聞 文化現象 照片故事 心情故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 大事記 交大頻道 記者群 其他刊物▼ 本期熱門排行 媒體歷屆廣告 夢想配方 攝影甜點與咖啡 洪詩宸 ╱ 人物 橙色的季節 唯美「柿」界 陳思寧 ╱ 照片故事 老驥伏櫪 馬躍八方 許翔 ╱ 人物 追本溯源 探究大地之聲 劉雨婕 ╱ 人物 變化自如 幕後的聲音演員 張婷芳 ╱ 人物

讓座

讓座

讓美德不做作

讓美德不做作

2010-11-21 記者陳雅甄文 「讓座,是一種美德。」學習如何禮讓他人,相信是大部分人從小就被家庭、學校灌輸的道德教 育。今年八月才剛發生了在公車上「老翁促讓博愛座,清大生反揮拳」的社會事件,引起群眾、 網友多方面的撻伐與熱烈討論,各電視台也接連幾日頻繁報導類似的新聞事件,並爭相邀請學者 、評論家以及主持名嘴在節目上討論。而近日又再發生有學生於捷運車廂內橫躺,連占了三個位 置,經他人勸說後依然不為所動的報導,使得「讓座文化」成為近來人們探討社會秩序與價值觀 等議題的導引線。 日前11月15日在捷運尖峰時刻發生有工商學生「橫躺」 佔用車廂內3個座椅空間,引發現場民眾不滿。 (影片截圖來源/YouTube) 對於「橫躺哥」事件的另類嘲諷。(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畫新聞) 當清大生不讓座反毆老翁的新聞一曝光後,在BBS(電子佈告欄系統)版上立刻引起喧然大波, 網友開始熱烈地討論,隨即出現了「支持清大生」以及「支持老翁」兩派主要觀點的爭執。前者 認為年長者不應倚老賣老、用一副指責、理所當然的態度吆喝對方讓座,以致該學生當下情緒受 到影響而拒絕讓位,甚至發生後來毆打的情形;後者則認為年輕人本應禮讓老弱婦孺、要有同理 心、出手打人就是不對;也有人持中立看法,覺得當事者雙方都有錯。眾多抱持不同論點的網友 在論壇上筆戰,發表情緒性字眼,戰火不斷,引發各界關注。

各種眼光與壓力

各種眼光與壓力

讓座成煎熬

讓座成煎熬

對於讓座,不同年齡層以及族群,站在自身經驗與論述觀點皆有不一樣的看法,也相信多數人都

推文推文推文推文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變化自如 幕後的聲音演員變化自如 幕後的聲音演員

那些年 爸爸與芭樂的回憶那些年 爸爸與芭樂的回憶    

關余膚色 我想說的事關余膚色 我想說的事 總編輯的話 總編輯的話╱╱郭穎慈郭穎慈 本期共有十九篇稿 件。頭題〈夢想配方  攝影甜點與咖啡〉 忠實刻劃一位科技新 貴勇敢出走,開設一間攝影風格咖 啡廳的歷程和堅持。 本期頭題王 本期頭題王╱╱洪詩宸洪詩宸 嗨,我是詩宸。 雖 然個子很小,但是很 好動,常常靜不下 來。 興趣是看各式 各樣的小說,和拿著相機四處拍, 四處旅行。 喜歡用相機紀錄下感 動,或值得紀念的人事物。 覺得 不論是風景還是人物,每個快門 的... 本期疾速王 本期疾速王╱╱吳建勳吳建勳 大家好,我是吳建 勳,淡水人,喜歡看 電影、聽音樂跟拍 照,嚮往無憂無慮的 生活。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2)

能夠體認「讓座」的解釋與意義,但爲何會有「不讓座」的情形發生?其中的原因除了關係個人 品德觀念不同的問題之外,也涉及到一些複雜的社會現象與特殊因素。例如上班族,因為經歷長 時間的工作和業績壓力;學生族群忙於課業考試,每天揹著厚重的書包上下課,經過一整天的行 程下來身心所產生的疲憊狀態,「讓座」變成了內心煎熬的決定。 「怎麼越讀越多!」 學生族群有時候身上得揹著好幾公斤重的書包上下課。(圖片來源/國際線上) 有時人們也會盡量避免與他人產生不一致的行為,特別是年輕人是容易受到同儕影響、在意別人 眼光,會顧慮到「其他人都沒這樣做,只有自己做這件事會很奇怪」、「不想引起眾人過度注視 」的想法而選擇沉默或者無視。例如前幾天大陸媒體根據網友發帖指出南京七名中學生在公車上 漠視老先生而「集體不讓座」的新聞,顯示出團體間的影響力;而擔任過中學訓導主任的名嘴黎 建南也曾在談話性電視節目上分享道,有學生寫週記時透露,因為某天沒讓座給一位老人家而內 心感到難過,原因竟是「每次一讓座給那位老先生,他都會一直誇獎我到下車,弄得我好難過喔 。」因為害怕「承受過多的人情壓力」而心生膽怯的例子也是有的。 大陸網友發帖的照片,地點位於南京公車上,7名中學生坐在前排兩側座位上, 而前方站著一位老先生。(圖片來源/中國經濟網) 解釋「不讓座」的理由有很多種,但人們也不能一直將這些理由當成是「免死金牌」般地逃避譴 責,因為老弱婦孺確實有著比一般年輕人身體不便之處,需要人們多給予體諒。對於年輕族群來 說,主動禮讓老弱婦孺的行為是被社會所期待的,加諸在年輕人身上的社會道德規範尤其強烈。 而被視為應當受到禮讓的族群,則因為身體上有一定的不便或限制,社會因此給予他們較多的權 利與包容。然而,「讓座」與否在現今社會卻已然成為眾人判斷他人道德高低的片面依據,有時 候所謂的「禮讓」反而變成是「被逼迫的」,不是發於內心,甚至容易成為眾人輿論的焦點。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3)

「請優先讓位給老人、孕婦、行動不便者及抱小孩的乘客」 公車上常見的博愛座標誌牌,提倡公民禮讓的精神。(圖片來源/痞客邦部落格) 「非老人、孕婦、行動不便及小孩者,請勿佔用博愛座」 捷運上的博愛座標誌牌,帶有強制性勸人勿佔位的字眼,使得禮讓的美德 似乎變成是一種「被逼迫的」,是基於明文規範而非發自群眾內心。 (圖片來源/痞客邦部落格)

禮讓文化的激辯

禮讓文化的激辯

真相羅生門

真相羅生門

而對於禮讓的觀念也不應只侷限於年輕族群對於老弱婦孺的單向禮讓行為,不管是在不同族群之 間或者族群之內,都應建立起雙向的互助關係。例如在今年九月時電視台又報導了一則關於民眾 不讓座而雙方爆發衝突的新聞,報導引用網路上流傳一支約國小年紀的小男孩在公車上與長輩互 罵四分鐘的影片(影片來源/Y ouTube),過程中的激烈對話讓人明顯感受到雙方的憤怒,並且 不時地使用情緒性字眼來互嗆對方。看到了年齡相距這麼大甚多的小孩與長輩之間的爭吵情形, 不禁令人感到錯愕及唏噓。 然而,在社會大眾沸沸揚揚地討論最近頻繁報導的讓座相關新聞同時,可以發現到諸如此類的新 聞大多是引用網路資料,一般民眾所拍攝的影像成為媒體記者尋找議題的參考題材,媒體賦予影 像在電視上播放的權利,引領群眾關注該話題;但這卻也使得新聞的真實性與製作過程的嚴謹與 否更受到大眾質疑。 再回到今年八月二十八日發生在新竹的清大生不讓座反毆打老翁事件,二十九日由聯合報記者披 露,引起民眾、網友一片譁然,紛紛撻伐該學生的不是。但隨後在BBS網站的八卦版裡有名網友 發出了一篇名為《記者預設立場不顧事實真相目擊者所看到的讓位衝突》(文章來源/PTT網站 )的目擊者文章,在文章裡作者聲稱自家的「閃光」(「閃光」為網路用語,表示「情人」的意 思)為事發當時的目擊者,並於文章前段說明自己是代為發文者。該文提到事件中的大學生是因 為老人態度不佳、手拿拐杖先攻擊學生,所以該生出於防衛動作而「抱住」那名老人,混亂過程 中導致雙方均掛彩。這則文章與原先聯合報記者所報導的內容有極大出入,引起網友熱烈討論與 轉文。隔日,電視台的某政論性節目中又有民眾Call-in到現場,也是聲稱自己是聽由目擊者朋友 轉述,對事件描述與昨日網友的代發文相去不遠;於是整件事情變成了羅生門。 而後,聯合報記者實際走訪事件發生當時的公車司機並調閱公車監視器畫面,雖然因為拍攝角度 的關係,無法重現事件原貌,但可以確認老翁當時並無持柺杖上車,且能聽到雙方的爭吵聲,到 了三十一日證明網友代發文章的部分內容顯然與事實不符,而學生與老翁也已私下進行和解,讓 事件暫時告一段落。

被製造的事實

被製造的事實

焦點代表了什麼

焦點代表了什麼

藉由這次清大生事件的後續發展,大眾看到了所謂「假事件」是如何被製造(也許都在指述同一 件事,但其中的真實性已備受質疑),即使是非專業科背景出身的人士,在現今網路科技如此發 達,技術資源的取得便利,網路的身份又具有匿名性的條件下,製作出一則可亂真的假事件也並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4)

Powered by

DODO v4.0

關於喀報聯絡我們

© 2007-2014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All Rights Reserved.

變化自如 幕後的聲音演員 變化自如 幕後的聲音演員 資深配音員蔣篤慧,娓娓道來身為臺灣配音員 的酸甜苦辣。 追本溯源 探究大地之聲 追本溯源 探究大地之聲 大地音樂製作人吳金黛,藉著音樂的力量,使 聽者重新審視自我與土地之間的連結,並以尊 重的態度看待生命。 非難事。究竟何者為真、何者為假,儼然變得不再那麼清晰可辨,若是對於媒體操作或者是製作 過程不熟悉的群眾,極有可能隨著訊息製造者的目的而起鬨,甚至影響到整個社會秩序。要如何 判斷是非真相、多方比較,此時就顯得相當重要。 而近日來眾多「讓座」的相關報導出現,人們會因為新聞報導而在網路上尋找事件影像的原始版 本,也凸顯了一種社會現象,就是影像上傳到網路供大家觀看的原作心態為何?像是稍早新聞報 導「無情 捷運2女不讓座孕婦」的偷拍照片,原作者看到兩位妙齡女子不讓座孕婦的情形後,除 了拍下證據,讓他人譴責討論那兩名年輕女子之外,當下是否有規勸幫忙的實際行動?又如那則 在公車上小男孩與長輩互罵的影片,從影片中拍攝者與友人的幾句「你要PO上去喔?」、「PO 上網衝人氣啊!」的對話中便可感受得出拍攝者其實是帶有點幸災樂禍、看熱鬧的態度。這樣的 心態究竟代表著什麼?是冷漠的旁觀者?還是熱心的報導者? 「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或許有人會認為,新聞媒體只會報導片面的事情、以偏 概全,有衝突性、新奇性的新聞才能吸引人們觀看,是對訊息製造者與接收者雙方來說早已司空 見慣的事。許多新聞熱頭一過,若沒有再繼續追蹤報導,從中去引領大家反思實際作為,那麼這 類的新聞充其量也不過是告訴人們「有這件事發生喔!」而已。 許多社會問題的產生,其實都是從各種小事件逐漸醞釀的。如同這幾個月廣受關注與討論的「讓 座文化」,類似的問題絕對不是最近才出現的,只是當討論熱潮過了,漸漸地又會被人們所淡忘 ,等到下一次嚴重的事件又發生時,才再次回鍋來討論。然而,從最近這些例子可以發現,根本 原因還是在於近年來社會價值觀與道德取向的改變。現代社會的個人趨向孤僻和自我封閉,無視 周遭的其他人以及所發生的事情(案例影片中時常看到有人上車就睡覺,或忙於把玩手機)。如 果這些事件真的能夠讓大眾記取經驗與教訓,重新體認到在社會中彼此都應要相互尊重,適時地 給予,也要能大方地接受他人好意,社會才能愈來愈和諧。畢竟,「禮讓」應該是一種讓施、受 雙方都能獲得愉悅的過程。 ▲

TOP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教師有前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規定情事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

教師有前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規定情事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

A2: 「曹沖秤大象」這個故事要解 決的問題,是要怎麼知道大象有多

 以前讓孩子寫劇本,發現會變成一個 人在忙,其他人閒閒沒事做。後來改

 學門審議會評比全部之申請案,參考書面審查 意見、申請書內容及申請人近五年的表現及主 審學術判斷,經整體交叉評比後,由審議會共

教師有前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規定情事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

(五)性騷擾申評會應對申訴案件做出成立或不成立之決議;評議成

正誤題 清單 口頭提問 攝影作品 歌唱 日記及日誌 配對 問卷 口頭訪問 美工展品 舞蹈表演 學習紀錄 多項選擇題 閱讀 說故事 電腦圖像 樂器演奏 作品選輯. 填充題 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