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職能評估的角度規劃高職特教班深耕學習服務/ 203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以職能評估的角度規劃高職特教班深耕學習服務/ 203"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以職能評估的角度規劃高職特教班深耕學習服務

張舒雯 新北市立三重商工特教教師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一、前言

新北市高級中等學校集中式特教 班為因應身心障礙學生生活輔導、職 業能力培養及就業轉銜等需求,可利 用課後時間安排職業輔導、生活與休 閒及體適能之課程提供身心障礙學生 深耕學習服務的機會,以激發其學習 潛能,並增進其獨立生活、家庭社會 和 職 業 生 活 適 應 ( 新 北 市 教 育 局 , 2015)。 筆者所任教之高職特教班於 105 年 2 月依新北市教育局來文的深耕學 習服務實施計畫,開設了「職能訓練 加強培養」、「特奧滾球選手培訓」及 「運動有氧體能訓練」三班課後班, 並由校內合格特教教師負責設計課程 內容及執行教學;其中,「職能訓練加 強培養班」開放校內特教班高三學生 自由報名參加,由該屆高三導師進行 教學,而筆者亦為教學者之一。 規劃「職能訓練加強培養班」之 時,三名導師皆提到希望能夠利用額 外的課後加強訓練課程,提升高三學 生的就業力;於是便想到可依據身心 障礙學生職業能力評估的向度來設計 教學內容,為此訂出了明確的教學目 標,也就此展開了一系列為符合學生 就業需求而量身訂做的教學內容。

二、職能評估的意涵

Spencer 和 Spencer(1993)將職 能定義為個體本身具備與工作及其擔 任職務相關的基本特質,這些特質能 夠用以預期個體在工作上的績效和表 現;另外依其提出的冰山模型理論(如 圖 1 所示),又將這些特質分成冰山上 外顯可見特質及冰山下內在隱藏特質 兩種,外顯特質指的是技能和知識, 而內隱特質則包含動機、個人特質及 自我概念,其中外顯特質經過後天的 訓練後遠比內隱特質要來得容易改變 或習得。簡單來說,職能就是個體為 了成功執行某項工作時所應具備的能 力和特質,這些特質是可以透過學習 而逐步養成的,當學習者於教育階段 就接受到一些相關的訓練,將有助於 其建立正向的基本工作特質,進而對 其職能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圖 1 職能的冰山模型 資料來源:Spencer & Spencer, 1993 技能 知識 動機 個人特質 自我概念 外顯 特質 內隱 特質

(2)

職能評估指的是強調以就業為導 向,運用多元而深入的評量方式,去試 圖了解身心障礙者當下的就業特性,且 評估的結果應可直接應用於就業安置 及提供就業相關措施之上(王雲東, 2007)。林珮如(2014)認為評量者可 利用多元的評量方式進行職能評估,從 評量一個人自身擁有與職業相關的潛 能,來了解個案潛在的基本工作特質; 而這些特質因直接與個案未來可能擔 任的工作或職務具關連性,便可進一步 瞭解個案在真實工作情境下運用該特 質時,對其工作行為表現的實際影響或 預期成效。有學者更提到在高中職階段 所進行的職能評估結果,可以蒐集到與 學生相關的各種資料,包括職業興趣、 工作人格、性向、學習型態、生涯態度、 工作行為等,而這些資料皆可提供進行 學生轉銜服務之參考(引自林珮如、謝 佳男、朱尹安、林幸台,2012)。 我國各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轉 銜輔導及服務辦法(2010)第 10 條第 一項即規定:「設有職業類科之高級中 等學校及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應於學 生就讀第一年辦理職能評估」,第三項 更明確規定「第一項學生於畢業前一年 仍無法依其學習紀錄、行為觀察與晤談 結果,判斷其職業方向及適合之職場 者,應由學校轉介至勞工主管機關辦理 職業輔導評量」。林珮如(2014)表示 不論是教育單位提供的「職能評估」抑 或是勞政單位提供的「職業輔導評量」 之最終目的皆是為了進行身心障礙學 生的職業訓練及就業安置,主要用意在 於 藉 此 對 學 生 所 具 備 的 職 能 有 所 了 解,且據評量的結果來擬定個別化教育 目標,更可作為課程規劃及提供轉銜服 務之依據。 而大多數身心障礙學生可能都將 進入高級中等教育階段視為其接受最 後一段正規學校教育。於高中職階段, 學生所接受的教育會以職業訓練為主 要教學重點,冀望藉此引導學生一畢業 後,隨即能運用在校所學順利進入職場 就業;故學校教育人員即可利用職能評 估方式來了解學生的職能發展,進而培 養學生未來就業之相關能力,可見在高 中職階段所進行的職能評估將有助於 學生未來的生涯規劃。

三、高職階段職能評估的向度

文獻結果顯示,身心障礙者進入 職場後,除了會因自身能力受限而影 響到工作成效之外,也會隨之產生其 他方面的工作適應問題;可見職能評 估不僅應評估學生現有的職業技能表 現,也應將學生的工作態度、職業自 我概念及人際互動情形等相關能力納 入評量項目中,只有評量學生多面向 的能力表現,教師才能完整地依據評 量結果,有效調整課程內容及善用教 學策略,進而引導學生規劃畢業後的 生涯進路(林珮如等,2012)。 林珮如等(2012)又經由整理國 內外與職業能力相關的文獻並結合自 身從事特教工作的實務經驗,歸納出 高職階段智能障礙學生職能評估應包 含四大向度,分別為認知能力、生理 功能、工作技能和工作態度,並針對 四個向度分別對應出各自的評量項目 (見表 1),以提供現職特教工作者作 為進行職能評估之參考依據。

(3)

實際上真正進行職能評估時,採 用的評估方式可以有很多種,除了坊 間出版的現有職評工具可以直接運用 之外;教學者還可以對應職能評估所 要評量的項目,另外設計一些教學活 動,透過觀察、學生參與、情境評量 等簡易的評估方式,讓教學者即便是 在沒有標準化的評量工具之下,一樣 能夠在教學情境中評量出想要獲得的 資訊。另外,教學者還能根據所得之 評估結果,設計出相關的職業訓練課 程,用以提升學生的職業潛能,使評 估的結果可以充分運用在教學之上, 發揮其最大之效用。 表 1 高職階段智能障礙學生職能評估向度 向度 項目 認知能力 算術能力、語文閱讀、 空間概念、時間判斷、 分類、記憶、專注力、 聽指令、溝通能力、找 問題、安排工作流程 生理功能 感 官 功 能 、 身 體 柔 軟 度、身體移動能力、肢 體協調、手眼協調、手 部靈巧、手指靈巧、上 肢穩定、抓握力、軀幹 耐力、負重能力 工作技能 工作速度、注意細節、 工 作 耐 力 、 工 作 持 續 力、問題解決能力 工作態度 情緒穩定、工作動機、 獨立自主、合作性、積 極主動、服從性、承受 工作壓力、工作變化的 彈性、挫折容忍力、衛 生 習 慣 、 遵 守 工 作 規 範、工作安全警覺性 資料來源:林珮如(2014)

四、職能評估之應用

林珮如(2014)發展出十一組工 作樣本來作為學校職能評估的工具, 利用明確的操作性活動模擬在真實工 作情境中所必須完成的工作項目,將 評估、教學及智能障礙學生未來可能 從事的就業職種做結合,讓學生利用 一些特定的材料或工具來完成工作任 務,以瞭解學生在完成各工作樣本之 下,所展現出來的職業能力表現。該 工作樣本的設計能提供現職特教教師 在培養學生具備基本職業能力的教學 設計上有個依循的方向,相當具有實 用性,當中所運用到的材料均是容易 取得及設計的,再加上可利用明確的 指導語來進行職能評估,無形之中為 特教教師帶來了許多便利,只要懂得 將職能評估善加運用於教學當中,便 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基本職業能力。 我國雖有辦法明文規定高職特教 班或特殊學校高職部應於學生入學第 一年就辦理職能評估,但這對在教學 現場的特教教師們仍是一項艱難的工 作。主要的原因是來自於多數特教教 師 對 於 職 能 評 估 的 概 念 仍 不 是 很 清 楚 , 且 對 職 評 工 具 的 操 作 亦 不 甚 熟 悉;再加上學校系統本身就因為標準 化的職評工具價格昂貴,以致於難以 添購完善,另外多數的職評工具又欠 缺國內的常模,即便是使用在學生身 上也將難以參照常模來解釋該評估結 果(陳靜江,2002)。 而勞政單位提供職能評估的服務 對象包含高三學生,此項服務措施主 要目的僅是為了瞭解學生的能力以協

(4)

助其順利找到符合其職業能力的工作 之 用 ; 於 高 三 階 段 所 進 行 的 職 能 評 估,往往已相當接近學生畢業離校的 時間,若想要透過專業人士撰寫的職 能評估報告,讓特教教師將評估結果 實際運用於教學之中,就顯得時間過 於倉促,也就難以讓評估結果發揮最 大效用。 基於以上因素,若是想要讓職能 評估於教學上發揮效用,那麼特教教 師理應要對職能評估做一番深入地了 解,不能一心只想著仰賴外在資源或 是其他專業人士來協助其進行職能評 估;學校特殊教育人員可以說是教學 現場的第一線人員,平時就累積許多 輔導學生的實務經驗,再加上因為與 學生接觸頻繁,對學生的能力現況、 學習特質及需求相當清楚,運用職能 評估來了解學生能力理應是學校特殊 教 育 人 員 所 必 須 負 責 的 工 作 項 目 之 一,唯有懂得善加運用校內資源進行 職能評估,才能及時讓身心障礙學生 在就學期間達到合理的教學輔導與安 置。

五、職能評估之實例分享

筆者在高職階段從事特殊教育工 作已邁入第九個年頭,總期望學生能 在教師的教學之下,畢業後順利謀得 一份有穩定薪資的工作;然而若是希 望 學 生 未 來 在 工 作 上 能 有 穩 定 的 表 現,那麼學校所能提供的多元探索教 學活動就顯得相當重要了,教師必須 要 能 夠 清 楚 掌 握 職 業 教 育 的 核 心 重 點,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習得一些與 未來就業相關的技能,培養學生在成 為社會新鮮人之前,就能具備並維持 就業的職能。 而為加強訓練即將畢業的高三學 生,利用在校所剩不多的時間來提升 就業力,在因緣際會之下,便成立了 為期 14 週的「職能訓練加強培養班」, 以結合職能評估的向度與評量項目, 於 各 週 安 排 不 同 的 職 業 技 能 訓 練 主 題,並搭配上一些相關的教學內容, 期望學生在參與課後輔導課程的學習 期間,經由教師引導,能對其在認知 能力、生理功能、工作技能及工作態 度四大層面的能力有所提升,進而使 其畢業後更具有就業力,甚至在就業 之後更可以提高生產力,讓其藉由穩 定就業來肯定自我。 「職能訓練加強培養班」主要是 利用週一至週三放學後的時間進行教 學,每週三次,每次為 1 小時的教學 時間,各週所安排的課程主題及對應 的職能評估評量項目整理如表 2。 表 2 職能訓練加強培養班教學進度 週次 課程主題 職能評估 主要項目 1 圖釘分類、組圖 分類 空間概念 2 圖釘分類、組圖 分類 空間概念 3 報紙找字活動 感官功能 手眼協調 4 點數物品、紙張 算 術 能 力 手指靈巧 5 點數金錢 算 術 能 力 手指靈巧 6 記憶大考驗 記憶 聽指令 7 挖土秤重 手部靈巧

(5)

週次 課程主題 職能評估 主要項目 負重能力 8 綁束帶 手眼協調 手指靈巧 9 體能訓練 身體移動 肢體協調 10 圖形規劃、拔釘 安 排 工 作 流程 11 生活物品分類 分類 12 薪資的運用 算術能力 13 如何進行轉職 挫折容忍 14 休閒生活規劃 積極主動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 「職能訓練加強培養班」經過 14 週的課程後,筆者分別就職能評估的 四個向度瞭解學生之學習成效,以下 茲針對各評估向度整理出教學者觀察 到學生所達成的學習目標。 (一) 評估向度一:認知能力 1. 能依大小、顏色、形狀、圖案、特 徵、功能進行分類。 2. 能利用不同的符號所代表的顏色 來組合圖案。 3. 能進行大小不同紙張的點數。 圖 2 點數物品、紙張活動 4. 能依顧客消費結果計算正確找零 之金額。 5. 能透過眼睛、耳朵記憶數字及圖 案。 6. 能了解轉職之前必須考量的要點。 7. 能安排個人的休閒生活。 (二) 評估向度二:生理功能 1. 能利用視覺搜尋能力,找到所要的 物件。 圖 3 報紙找字活動 2. 能利用手腕翻轉的力量從事挖土。 圖 4 挖土秤重活動 3. 能將 5 公斤重的土搬運至定點。 4. 能利用束帶進行綁袋。 5. 能利用折返跑方式移動工作位置。 6. 能以有氧登階的方式上下樓梯。

(6)

7. 能利用釘書機訂出紙張上的形狀。 8. 能利用除針器將紙上訂書針拔除。 (三) 評估向度三:工作技能 1. 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作。 2. 能對自己的工作成果進行品檢。 3. 遇到問題時,能主動尋求他人協 助。 (四) 評估向度四:工作態度 1. 能和同學分工合作完成工作項目。 2. 能自己完成工作而不依賴他人。 3. 聽到工作指令後能夠馬上工作,不 拖延也不抱怨。 4. 能承受工作難度增加的壓力。 在教學現場,從參與該課程學生 臉上充滿笑容的表情中,可以得知學 生對「職能訓練加強培養班」的課程 內容設計感到相當有興趣,在學習的 過程中,除了訓練到一些基本的職業 技能之外,更強調學生在從事任何一 項工作都必須養成良好的工作態度, 例如聽到教師所下達的指令後就要能 夠馬上去工作;另外,對於在一定的 時間內學生就必須完成工作項目也是 教師所重視的重點之一。種種的職能 訓練課程,不就是希望學生在接受訓 練之下,不僅要懂得將工作做完,更 要將工作做好,甚至願意學習透過一 些工作技巧來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六、結語

長久以來,如何增進身心障礙學 生的就業力一直是特殊教育工作者所 重視的課題;再加上對身心障礙學生 的父母來說,他們總是認為自己的孩 子畢業後能否具備適應職場環境的能 力,要遠比孩子在校內課業表現優劣 要來得更為重要。 林淑玟(2012)提到障礙者的就 業力、工作態度、工作動機以及心理 調適並非短時間內就可以養成的,特 殊教育工作者若是希望能以一己之力 去協助障礙者有機會為自己的生涯發 展做決定;除了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循 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 工作觀念,並提供符合學生需求的教 育與輔導,來強化學生職能之發展, 最終才能讓學生得以順利就業。 因此,讓那群具有就業潛能的身 心障礙學生在高職階段就接受到一些 職業教育,以協助其順利轉銜進入工 作職場或是與勞政單位做到無縫的接 軌,可以說是吾人在特殊教育工作領 域會一直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 王雲東(2007)。從身心障礙者權 益保障法談職業輔導評量之發展方 向。就業安全,6(2),4-8。  各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轉銜輔 導及服務辦法,教育部(2010)。

(7)

 林珮如(2014)。基本職業能力工 作樣本編製及其融入教學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臺北。  林珮如、謝佳男、朱尹安、林幸 台(2012)。建構高職階段智能障礙學 生職能評估內涵與運作模式初探。中 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012, 257-280。  林淑玟(2012)。協助身心障礙學 生做好就業轉銜準備。特殊教育季 刊,2012,1-8。  陳靜江(2012)。高職特教班智能 障礙學生轉銜評量現況與問題探討。 特殊教育學報,10,157-182。  新北市教育局(2015)。新北市104 學年度第2學期高級中等學校集中式 特教班身心障礙學生深耕學習服務實 施計畫。取自 http://www.lkm.ntpc.edu.tw/mediafile/1 410/news/155/2015-12/2015-12-16-12-3 -11-nf1.pdf。

 Spencer, L., & Spencer, M. (1993).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推行為智障學生而調適課程的 特殊學校,可按智障學生的學 習能力和特殊學習需要等,在 2021/22學年或以後盡早調適

本計劃的目的是透過 發展具校本特 色的語文課程,以加強學生在文學 和中華文化的學習。學校可善用課 程提供的「建議篇章」

《評估工具》在中文閱讀(或識字)及寫作(或寫 字)方面的整體表現,以了解整體非華語學生中文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制定校本的「就學政策」 ,以便教職員能按程序及早協助經常遲到/缺課 的學生。(詳情可參閱教育局通告第 1/2009

於 2016 年 12 月發布的《推動 STEM 教育-發揮創意潛能》報告,強調加強學生綜合和應用 不同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STEM)

培養學生掌握 所需的工作技 能和態度,發 展消閒生活,.

• 在「心房」進行課堂或體驗 式學習活動後,學生能以表 情符號表達自己的情緒,令 學生能以多元化的途徑表達 情緒,以便老師深入了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