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如何規劃你的科技教育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如何規劃你的科技教育研究"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二○○七年 四十卷 第八期 1

如何規劃你的科技教育研究

游光昭*、朱益賢**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教授兼系主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副教授 有許多生活科技的教師反應,過去的工藝課程雖未受到應有的重視,但也不 致於像現在的生活科技已到被忽略的地步。不被重視,或許與台灣的升學考試制 度有相當程度的關係,但被忽略,顯然是這個學科在現有的教育體系中,出現了 是否需要存在的爭論。做為一位科技教育的研究者,筆者經常思考科技教育到底 需要什麼樣的研究,才能說服社會大眾,視科技教育如同科學、語文、社會等, 是學子們絕對需要的一個學科。 您或許會說,在生活科技的課程目標中,已經明白指出科技教育之目的在培 育學生成具有科技素養的公民,及具備有解決科技社會問題的能力,因此,它絕 對是個必要的學科。但問題是,我們又能提出什麼樣的「證明」,來證實科技教育 可以達到上述的目標。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這個「證明」是需要集合很多的 科技教育研究來完成。因此,在做科技教育研究時,研究者便要思考自己的研究 可以扮演什麼角色,來協助證實科技教育是必要的學科。相對的,如果也用這個 角度來評估一個科技教育的研究,也能判斷出該研究在科技教育領域中的重要性 與其學術的價值性。 圖 1 是科技教育系統的組織因素圖,是筆者參考鄭湧涇及楊坤原(1998)生物教 育系統的規劃,嘗試在科技教育體系中,以系統的角度來分析整個科技教育的組 成因素,而這個組成因素也將是以下據以探討科技教育研究範疇的依據。在這系 統組成圖中,輸入部分探討的是學生的特性、生活科技教師的特性、與學校的教 育資源等三個主要變項;過程部分則有課程教材、教學環境的規劃、及教學品質 等三個變項;而輸出部分則為學生的學習成果。換言之,整個教育系統是藉由分 析學生的特質(如學習型態、先存之科技概念),來幫助研究者探討如何運用過程 變項,以規劃最適當的教學設計(如運用某種課程教材、設計某種數位的教學環 境),使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成果(如習得解決問題的能力、科技創造力)。 科技教育的研究主要分成理論與實務兩大類,理論的研究偏向於科技本質、 科技學習、課程理論等,而實務的研究則可以圖 1 的教育系統圖視之。這兩方面 的研究是須要相互支持與驗證的,亦即,理論的研究成果必須能在教學實務中展 現其可行性,否則,再好的理論研究也無法容身於教育體系中。相對的,實務性

(2)

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二○○七年 四十卷 第八期

2

研究的成果,也可累積而成理論的依據,可說是一種由下而上的理論建構方式。

輸入變項(Input) 過程變項(Process) 輸出變項(Output)

學生背景及特性 學生的科技學習成果 認知學習成就 課程教材的 特性與品質 -MST 整合型課程 -科技系統型課程 -工藝型課程 -•••• -年齡 -性別 -學習型態 -家中科技設備 -先存之對科技的 態度 -先存之科技概念 知識 -•••• -科技概念與知識 -實作技能 -製作過程技能 -•••• 教師特性 高階智能 教學環境之情境 -學校大小 -教室環境 -班級人數 -學校的數位學習 環境 -•••• -問題解決能力 -批判思考能力 -科技創造力 -•••• -年齡 -性別 -教育背景 -教學經驗 -人格特質 -教學能力 -•••• 態度與情意 科技教育資源 教學的品質 -教師的教學行為 -學生的學習行為 -師生的互動 -•••• -科技態度 -對科技的態度 -學習風格 -•••• -教學設施 -科技的教學設備 -經費 -社區資源 -•••• 圖 1 科技教育系統的組成因素分析圖

(3)

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二○○七年 四十卷 第八期 3 對一個新進的科技教育研究者,筆者會建議先從實務性的研究作起。若以上 述的科技教育系統組成來看實務性研究,研究者可藉由分析學生、教師、科技教 育資源等變項,詳實的探討這些輸入變項與科技學習的關係,此正如古云「知己 知彼,百戰百勝」,研究者定要能完全掌握這三個輸入變項的特質,方能有助研究 之規劃。以學生特質為例,研究者若不知學生原有的科技概念與知識認知情形, 又將如何選用適當的課程教材來施教;或者,研究者若不知學生的學習型態,又 將如何設計適當的學習活動來輔助教學。另外,從另一角度來看,對這三個輸入 變項的瞭解,也將有助於研究者在後續的過程變項中的選擇。 從圖 1 內容的顯示,過程變項是以課程教材、教學環境、教學品質等三個變 項為主,這三個變項會受到教師特性與科技教育資源兩個輸入變項所影響,之後 則會影響後續的輸出變項。換言之,一個學校的生活科技教師及其校內的科技教 育資源,會影響到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環境與教學的品質,而這個影響結果則會再 反映到課程教材的選擇,及最後學生在學習上的成效。相對於輸入變項,過程變 項是一個研究者比較容易操弄的變項。例如,研究者可以選擇不同的課程類型來 施教,以測得學生是否會有不同的認知學習成效;或者,研究者可以選擇不同地 區的學校學生,施予不同的課程教材,以測得是否有不同的解決問題能力。也因 此,在過程變項的處理中,便會牽涉到實驗教學,及其後續相關的資料統計分析。 此外,若細部觀察過程變項與其他變項間的關係,教學環境會與教師特性、教室 內的教學品質、課程教材等三個變項產生互動的關係。亦即,教師特性會影響教 學環境,而教學環境則與教學品質及課程教材相互影響,之後,再藉由課程教材 的實施及教室內的教學品質,就會顯現出學生學習的成效。因此,藉由分析這些 變項間的關係與互動,也可以產生一些值的研究的議題。 輸出變項是指學生在完成整個學習過程後所獲得的學習成果,也就是通常大 家所關切的,學生在課程目標下所獲得的學習結果。以現階段世界各國的科技教 育課程來看,其目標已逐漸由傳統工藝課程所著重的手工訓練,逐漸轉變成培養 學生科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亦即是科技的知識、技能、及態度等三方面 之素養(Dyrenfurth, 1991)。但是,如何定義這知識、技能、及態度等三方面之素 養能力,卻也一直是科技教育領域中多年爭論的議題。在圖 1 的分析圖中,筆者 嘗試將多年大家所共識的一些素養能力,分置於三個輸出變項中:認知學習成就、 高階智能、態度與情意,或許可以藉由此輸入—過程—輸出的系統模式,來驗證 科技教育所輸出的變項是否合宜。

(4)

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二○○七年 四十卷 第八期 4 以上所描述的,是藉由科技教育系統的組成方式來分析各種可行性的研究。 對於一個新進的研究人員或研究生,這樣的分析應該可以提供一個概廓性研究架 構,但是,如果比較其他學科的研究內涵來看,上述的研究深度應是不足的。長 久以來,科技教育領域一直對於許多理論性的採用不夠深入,這導致許多後續中 下游的研究缺少理論基礎。例如,這個領域對於學生是如何學習科技、學生的科 技概念及知識是如何建構、為什麼是問題解決的過程而不是建構的過程等認知過 程,均沒有適當的學習理論作為依據。這也導致近些年來科技教育即使作了些研 究,也無法完整呈現整個領域研究的框架。加以,多年來的科技教育的研究設計, 多偏向以量化為主,這也使的在缺少理論架構下,量化資料的解釋缺少實質的意 義與價值。因此,強化學生在學習認知過程的質性研究,將是一個值的耕耘的研 究領域。 科技教育的研究人口原本就不是很多,如果我們仍盲目作些應景的研究,將 會是研究資源的浪費。因此,科技教育研究者更應仔細思考及規劃所進行的研究, 是否能有效的幫助科技教育領域發展學術理論,及提供具體的教學成效證明。以 下以 Zuga (2004)所提的幾點建議,作為資深研究者未來規劃研究時的參考,也作 為本文的結論。 1. 建立科技教育的理論; 2. 探討學生在科技學習活動中所建構及所習的科技概念。; 3. 採用理論性的架構來發展研究設計; 4. 評估科技教育的效益時,應以學生所學習到的科技概念為主; 5. 邀請生活科技教師加入研究; 6. 多採用質性研究。 參考文獻 鄭湧涇、楊坤原(1998)。國中學生對生物學的態度。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3 (2),37-54。

Dyrenfurth, M. J. (1991). Technological literacy synthesized. In M. J. Dyrenfurth & M. Kozak (Eds.), Technological literacy (pp. 138-183). 40th yearbook of the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Peoria, IL: Glencoe Division Macmillan/McGraw-Hill. Zuga, K. F. (2004). Improving technology education research on cognition. International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二、本案中等師資類科學生(特教系以外之學生)修習之「教育專業課程版本」應為106年11月17日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科技教育 設計 模型 製作.

近年,各地政府都不斷提出相同問題:究竟資訊科技教育的投資能否真正 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問題引發很多研究,嘗試評估資訊科技對學習成果 的影響,歐盟執行委員會聘請顧問撰寫的

• (*2017年4 月8 日舉行校本支援服務簡介 會,並包括優質教育基金主題網絡計劃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八月三十日 教育部台(84)參字第○四二七六三號令訂定發布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四月九日 教育部台(86)參字第八六○一七四一七號令修正發布第二條、第三條條文

試驗計劃」 教育局資訊科技教育組 香港大學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藝術教育組.. 你的生活

附錄 1 建議採用的 建議採用的科技與生活科 建議採用的 建議採用的 科技與生活科 科技與生活科 科技與生活科 / 家政 家政 家政 家政科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