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史學思潮對清末民初歷史教育的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史學思潮對清末民初歷史教育的影響"

Copied!
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歷 文 教 育 創 列 號 一 九 九 七 早 六 月

新史學思潮對清末民初 歷史教育 的影響

張 心 愷

一 、前

「歷史 」一詞通常有兩種含義 ,一方面指的是人類全部的過去 ;另一方面狎 的是人類對 自己過去的回憶和思考

,是

一種歷史的認知 。歷史教育則是透過 「 教 」一對歷史知識的傳播

,與

「學 」一歷史知識的接納 ,來建立整個民族的 自我 瞭解與 自我認 同 。在這個過程 中 ,重要的不只是研究一般人心中有些什麼歷史知 識 ,而是這些歷史知識 (內容

)怎

麼樣被組織起來

?被

怎樣的歷史思想的架構所 吸收

?有

怎麼樣的價 值意義

l?這

個過程

,往

往帶著 「現 實關懷 」與 「價值意 識 」而建立2。當社會環境變遷 ,價值意識改變 ,人對歷史的認識也就有另一番 不同的解釋脈絡 。

中國是一個擁有悠久而單富歷史的民族

,此一傳統也反映在歷史教育上 。早

在春秋時代 ,孔子修 《春秋》 ,打破學在官府

,開

創私人講學

,歷

史成為主要的

教育內容

,它

的價值與功用在於提供資治的龜鏡 、與道德的勸誠

,這

也是傳統歷

史教育的主要目標 。自十九世紀以來

,由

於受到西方文化的激烈衝擊

,過

去對於

中國歷史的認知

,已

無法因應新局

,發

揮自我認同 、自我瞭解的功能 。然而

,人

是不能沒有歷史意識的

,否

則就如失根的浮萍 、東飄西蕩

,無

法為自已在時間之

流中定位 。中國近代新史學思潮的興起

,便

是在這樣一個舊價值崩潰之際

,知

份子透過歷史的反省與思考

,重

新詮釋中國歷史

,以

建立新價值的努力過程 。此

一歷史意識的抉擇與轉變 ,也深深影響了中國歷史教育的發展 。

過去有關歷史教育的研究 ,較偏向教材與教法的探討

;對

於新史學思潮則較

傾向於思想層面的研究 。畢竟

,思

考歷史教育的本質

,無

可避免地必須回歸到歷

史的意義與功用 。由於新史學並非是一個嚴謹的學派

,而

是歷史學家反傳統或重

(2)

歷 文教育 創9U號 新詮釋傳統的共 同趨 向 ,各有其不同的路徑 。歷來學者如馮友蘭 、周予同將其分 為 「泥古 」 、 「疑古 」 、 「考古 」 、 「釋古 」,或錢穆將它分為 「傳統派 」 、 「革新派 」 、 「科學派 」 。本文並不欲深究其源流發展 、各派異同,僅以清末揭 舉 「新史學 」大旗 的梁啟超 ,以及五四時期翻譯 、引介美國史家魯濱遜lJames HarveyRUbiIlsUnlS63-1936)《新史學 》的何炳松 ,還有曾參與教科書編纂工作 的顧頡剛為主要分析人物 。希望藉 由瞭解近代史學家對歷史的重新反思與建構 , 以及它反映在歷史教育的變遷過程 ,一窺近代中國歷史思想的嬗變 ,以 及 「歷史 研究 」與 「歷史教育 」間有機的互動關係 。

二 、新史學之思想特質

f一)對

傳統史學的的批判

傳統中國視史學為資治的龜鏡

,治

亂的葯石

,道

德勸誠的利器

,「

借鑑」與

「勸戒」便是傳統歷史教育主要的目標 。「借鑑」側重在研究歷代的興衰治亂

,

「勸戒」則說明人倫道德上的垂訓意義

,由

此達到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

下 」的理 想3。在 的歷史思想 」下,「歷史 」這個概念指的是事例 的 匯集

,讀

歷史昇認識事例 ,寫歷史是保存有訓戒意義的事蹟 ,其 中行為的成 敗 、得失

,對

卜有師戒的功能4。把 「歷史 」視為許許多多事件的匯集 ;各 的事件與 事件之

\不

一定有相互 的關聯

,所

有的事件之間更不構成一個關係繫 密 、相互抑制或推動 的完整過程 。匯集這些個別而零散的歷史事件 ,在傳統史學 有兩種最普遍的方式 :一為以年繫事的編年體 ,一為以類繫事的紀傳體5。 表現 在歷史教 育的教材 中同樣是這種精神 ,以宋朝學 子必修 的史書 《通鑑綱 目》為 例 ,其體例如 「匈奴和親 」 、 「諸 呂之變 」 、 「南粵稱藩 」 、 「七國之舨 」‘, 西漢 的幾個現象 ,沒有橫 的關連

,也

沒有直的聯繫 ,只是提供戒鑑或典範的事 例 。

在時代的激烈變遷中

,史

學事例所含的教訓已對學子失去意義 。梁啟超即深

深感慨 「吾生平有屢受窘者一事

,每

遇青年學子叩吾以治國史宜讀何書

,輒

沉吟

久而卒不能對」

,他

懷疑的是讀了二十四史 、通鑑 、三通

,「

其所得者究能幾

?…

即遍讀之亦不能養吾志而給吾求 ,則惟有相率於不讀而已 。」如果繼續這樣下

(3)

新 文 學足 潮對清 末 民初 歷 文教育 的影響 去 ,「恐不及十年而中國史學將完全被驅 出於學 問圈外 。」7因此舊史學 已失去 時代的意義與功用 ,史學的改造是 目前最急迫的問題 。 早在戊戌政變法 之前

,梁

啟超在 《變法通議

.論

譯書 》就提 出 ,中國舊史 「所重在一朝一姓興 亡之所由,謂之君史 」,西國之史 ,「所重在一城一鄉教養 之所起 ,謂之民史 」

8,由

比較之中,開始意識至I中國傳統史學的不足 ,應廣譯 西書取法他人之長 。待戊戌變法失敗後

,流

亡 日本期間

,更

進一步透過 日本譯 著

,吸

收西方史學觀念

,而

後系統性地 、全面反省檢討傳統史學之弊 。於19U1 年和19U2年發表 了震 動一 時的 《中國史敘論 》和 《新史學 》 。在這兩篇史論 中

,他

以痛快淋漓的筆墨 ,對兩千 多年來的傳統史學作了猛烈而有系統的批判 。 梁啟超將舊史學的問題歸納為 「四弊 」 、 「二病 」 、 「三惡果 」 。傳統史學最大

病根在于 「四蔽」

:「

知有朝廷而不和有國家」

,「

知有個人而不知有群體」

,

「知有陳跡而不知有今務 」

,「

知有事實而不知有理想」。緣此四弊

在史學編

纂上

,復

生 「二病」

:「

其一能舖敘而不能別裁 」

,「

其二能因襲不能創作」。

以上弊病對讀者造成 「三惡果 」

:一

日難讀

,土

白難別擇 ,三日無感觸

。他對

傳統史學批判之氣勢雄偉

,鋒

芒犀利

,無

人能出其右 。

他痛斥二十四史不過是二十四姓帝王之家譜

,「

曾無有一書為國民而作者」

,

其中連篇累牘

,記

載的不外是 「有權力者興亡隆替之事」和統治集團間爭權奪利

的血腥殘殺

,「

真可謂地球上空前絕後之一大相斫書也 。」至於以人物為歷史之

材料

,「

本紀列傳一篇一篇

,如

海岸之石

,亂

堆錯落

,質

而言之

,則

合無數之墓

誌銘而成者耳

!」

並指出 「泰西之史

,愈

近世則記載悆詳 。中國不然 ,非鼎革

之後

,則

一朝之史 ,不能出現 。」 「知古不知今

P是

為陸沉」

,而

中國汗牛充棟

的史書

,皆

如蠟人院之偶像

,毫

無生氣 、毫無理想 。同時

,在

編算上

,舊

史大多

「陳陳相因」

,毫

無創新 。這樣的史書

,只

能是以往歷史的呆板記錄

,既

不能罈

合實際

,究

明社會政治 、經濟和文化生活的優劣得失

,以

利民生

,其

上者也不過

充當帝王的 「政治教科書」

,與

國家人民的事業毫無關係

,更

不能顯示群體進化

之理 ,以「鑑既往之大例

,示

將來之風潮 」 。因而 ,舊史不僅不能成為 「益民

智 」之具

,反

而成為 「耗民智」之具

1U。

梁啟超如此毫無顧忌地痛斥傳統史學為 「帝王將相家譜 」 、「相斫書」 、

「墓誌銘」 、「蠟人院 」

,以

上這些對傳統史學的抨擊

,當

然包含有不少偏見

,

(4)

不少言過其實的地方 。然而的確也直陳出傳統史學的不足 ,這些論點猶如撼動舊 史學的 「颶風 」 、 「火山大噴火 」 、與 「大地震 」,在當時的確起了發聵震輯 、 解 放 思 想 的作用

,梁

啟超遂 自比為 「思想界之陳涉 」

l1,登

高一 呼 、揭竿 而 起 ,獲得極大的回響與共嗚 ,新史學革命於焉浩蕩展開 。 ω 確 立 新 史 學 宗 旨 在猛烈抨擊傳統史學的同時 ,也提 出了一系列建立新史學的主張 。這些主張 最重要的是提倡為 「國民 」寫史 ,這也是一切新史觀的出發點 。他之所以特別強 調群眾的重要性 ,實在和他所處的時代有密切的關係 ,當時正是 中國捨棄專制 , 走 向民權的時候 ,國民群眾的地位漸趨重要 η 。因此史學的 目的與功用在於 : 今 日所 需之 史 ,則 「國民資治通鑑 」或 「人類資治通鑑 」而已 。史家 日 的,在使 國民察知現代之生活與過去未來之活息息相關,而因以增加生活 之興味 ,睹遺產之 豐厚 ,則歡喜而 白壯 ;念先民辛勤未竟之業 ,則受然思 所 以繼 志述 事而不敢 自暇逸

;觀

其 失敗之跡與 夫惡果之遞娃 ,則知恥知 懼,察吾遺傳性之缺憾而思所以匡矯之也 。夫如此 ,然後能將歷史納入現 在生活界使生密切之聯鎖 ;夫如此 ,則史之 目的 ,乃烏社會一般人而作 ; 非為某權 力階級或祟智識階級而作 ,昭昭然也13。 這段話

,在

今天看來仍鏗鏘有力 ,是歷史功用 ,也是歷史教育 目標的最高理 想 。史學不再是為帚王統治提供資 ’也不再是為綱常倫理說教 ,而是 「敘一群 人相交涉

,相

競爭

,相

團結之道 」及其 「所以休養生息同體進化之狀 」

14,著

力於探討整個 國家和 民族興衰之故 ,使之成為 「國民資鑑 」,以激發人們的愛國

,教

育團結國民 、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簡言之 ,「歷史者 ,敘述人群之進化現 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 。」lj強調歷史以 「人群 」為中心 ,以「進化論 」貫 穿整體 ,以分析究明歷史發展變化的因果關係 「求得其公理公例 」 。從而達到兩 個效果 :一為 「進步思想 」,進化至 自由 、平等 ;二為 「民族思想 」,史學乃愛 國心之泉源,其將喚起我民族共同之感情1.。 其次 ,在內容上 ,要求突破傳統史學以帚王將相為中心 ,和政治史為主幹的 狹隘格局 ,把記載和研究範圍擴大到智力 、產業 、工藝 、美術 、風俗 ,教育 、交 通等人類生活各層面 ,並說明中華民族在人類全體上之位置及其特性 。即以文化

(5)

新文學足潮對清末民初歷文教育的影響 史取代政治史 。同時 ,必需改變舊史學偏重古史的積習 ,把歷史研究的重心轉移 到與現實生活聯 系更為密切的當代史方面 ,做到 「詳近略遠 」,為人們的現實生 活提供借鑑 。最後

,在

方法上

,要

求突破傳 統史學方法的東縛

,充

分吸收地理 學 、地質學 、人類學 、考古學 、語言學 、政治學 、宗教學 、法律學

,經

濟學以及 倫理學 、心理學 、物理學 、社會學乃至生物 、化學等各種現代科學新成果和新方 法田 。這些論 點在今 日看來

,不

免淺顯且視為理所當然

,但

這正是 「舊史學 」 與 「新史學 」的分水嶺 ,自此歷史學乃趨 向嚴密而精緻之學問 。 梁啟超對我國新史學雖有啟發與倡導之功 ,然而數千年來傳統積習

,絕

非且 夕之間即可摧陷廓清 ,仍須有人繼起提倡 ,才能蔚成風氣 。而在我國史學界新舊 過渡之際

,直

接受過西洋史學訓練 ,且首先介紹西洋史學及其方法於 國內者 ,即 為何炳松1s。五四運動時期

,隨

著 國內民主 、科學思潮的興起

,西

方各種史學 理論 也紛 至沓來

,美

國進步派史家魯賓遜的著作 《新史學 》便在何炳松 的翻譯 下 ,引介至 國內 。透過 《新史學 》的翻譯

,何

炳松有系統地介紹了魯濱 「新史 學 」帥以下觀點 : (1)在研究範圍方面 ,反對傳統史學只注重政治史研究的偏 向,認為人類的活 動決不僅限於政治一端

,舉

凡人類全部過去的活動都應包括在新史學的範 疇之內 。諸如意識的成長 、習俗的構成 、藝術的進步 、自然科學的興起 、 物質文明的演進

,以

及諸種經濟 、社會

:政

治團體友制度的變化等等1’ 。企圖在總體上以進化的觀點 ,重建人類文明史 。 (2)在研究方法方面 ,主張借助考古學 、地質學 、地理學 、人類學 、社會學 、 法律學 、倫理學 、心理學 、經濟學等多種現代社會科學知識

,作

為 「史學 的新 同盟軍 」∞ 。在廣博的基礎上 ,擴充史學觀點 。 lSl至於史學的功用則在於 :「歷史可以幫助我們暸解我們 自已 ,我們的同類 以及人類種種 問題的前景 。」羾在當時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影響下

,新

史 學非常強調史學的實用價值.。新史學的最後 目的就是要把 「歷史變為現在 有用的東西 」η

,研

究歷史是為了幫助人們了解現在和推測未來 。 令人訝異的是

,梁

啟超的 「新史學 」發表於 19U2年,尚早於 19φ年魯濱遜 在美國出版的 《新史學 》,兩者不約而同地提 出了 「新史學 」的 口號 ,且在研究

(6)

歷 文 教 育 創9U號 範 圍與研究方法的主張 ,都不謀而合 。惟在史學功用方面 ,梁是站在民族主義立 場 ,強調歷史得以激發愛國心 ;魯濱遜即強調史學的致用在於 自我瞭解 、啟發智 慧 。這並非巧合 ,而是時代與史學發展之必然 。當工業革命百年之後 ,社會結構 變化 ,工業人 口增加 ,大眾 自覺提高 ,民主政治推展 ,國民教育普及 ,當人人都 要讀歷史 時

,歷

史作 品必須與 「底層活動 」

,與

每個人生活相關羽 °到達此一 新的認識及歷史新的研究方向,在各 國容有過程上的不同 ,然而從英雄偉人 、政 治史為主 「由上往下看 」的歷史

,轉

變成為以人民群眾 、社會經濟文化史為主 「由下往上看 」的歷史 ,其趨向是一致的 。歷史已不再是帝王的政治教科書

,不

再是知識份子在學術殿堂探幽索微 、坐而論道的材料 。歷史學研究的成果 ,應 成為全體 國民的共有財富

,歷

史教育應當成為 國民教育 中不可缺的一環 留 。因

,新

史學派的史家莫不對歷史教育 ,投以相當的關注 。

三 、史家對歷史教育的新認識

(一)歷史 教 材 設 計 的 新 觀 點 戊戌變法前

,康

有為 、梁啟超利用書院或學堂推行維新教育 ,歷史也是其 中 主要課程 ,康有為的萬木草堂 ,就曾設了 「萬國政治沿革得失 」 、「中國政治沿 革得失 」等課 目 。由梁啟超擔任中學總教習的湖南時務學堂 ,諸生除了博觀歷朝 掌故沿革得失 ,還要讀 《日本國志 》 、 《萬國史記 》 、《泰西新史攬要》 。梁啟 超 很注重史學和歷史教學

,並

且進一步論述了歷史學科的重要性 。他在 《新史 學 》中,明確指 出 :「今 日泰西通行諸學科 中 ,為中國所有固有者惟史學 」 。認 為史學是 「最博大 ,最切要的學問 」,能起到 「國民之明鏡 」 、 「愛國心之泉 」 的教育作用 。他說

,西

方 「民族主義 」發達的各 國所以能 「日漸文明 」,「史學 之功居其半 」 。中國要提倡民族主義 ,要使 四萬萬同胞強立于世界 ,本國史學為 人人所當從事者 巧 。故藉歷史促進民眾意識之 自覺 ,以激發愛 國心

,此

一民族 主義立場為其歷史教育的重要 目標 。 此外

,他

對教科書的編纂也十分重視 。19笈

,他

在 中華教育改進社歷史 教育組會議上提 出 《中學 國史教本改造案並 目錄》 。在這篇文章 ,他指 出現行之 教科書及教授法 ,實不能與教育 目的相應 ,其最主要的缺點在於 ,現行教科書仍

(7)

新文學足潮對清末民初歷文教育的影響 偏 向政治史

,且

注重朝代興 亡與戰爭 ,無法說 明政治趨勢之變遷 。有關社會文 化

,雖

於每朝代之後間有敘述 ,然太簡略且不聯貫 。學生受國史教育完全不能得 明確的印象

,對

祖 國不能發生深厚的情愛 。所教授之史蹟與現代生活隔離太遠 , 學 問與生 活打成兩橛 。這些政治現象充滿機許黑暗

,學

生徒增保守性或其他惡 德

,與

民治主義之教育適相背馳 。使得學生對歷史不但不發生興趣 ,且有厭惡的 傾 向 。今為矯正缺點順應時代 ,提出國史教本改造方案 ,並附有他所設計的中學 國史教本二百課 目錄 。這個 目錄欲以文化史取代政治史 ,用縱斷史取代橫斷史 , 將本國史分成 :(l)年(2)地(3)民(4)政(5)社會及經濟(6)文化六大類 ,為編纂 近代歷史教科書規劃 了十分詳盡的藍 圖笳 。從 目錄看

,社

會 、經濟 ‵與文化份 量最重 ,共一○一課 ,占全書一半以上 ,合乎其以文化史取代政治史的意 旨 。只 可惜梁啟超未曾將這一構想付諸實踐 ,以其史學之宏偉 、史識之精闢 、與史才之 文釆動人 ,卻未曾撰寫出一部中國通史 ,實在令人惋惜 。 何炳松所引介之魯濱遜 《新史學 》 ,也相當重視歷史教育 。他強調歷史知識 對培養人的 「智力 」的作用 。該書第五章 「普通人應該具有的歷史知識 」,就是 專論這個問題 。在談到歷史教育與現代工業之間的關係時

,他

指 出 :「歷史這門 學問 ,不但可以使工人得至j一個社會進步和社會未來的觀點 ,並且可對他提供某 些事物的背景 ,使他可以在 自已的環境裡把這種知識利用起來 ,又可以豐富他想 像 力

,把

他的思想擴大到工廠以外 。」2’何炳松在其 《歷史研究法

.緒

論 》中 闡述道 :「歷史最大之用 ,實在其有培養智慧之功 」,「深悉演化陳跡 ,方有解 決之方 。」姑提 出了歷史教育另一項重要的功能 ,通過歷史知識的教育

,可

以 培養人們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透過現象,洞察事物本質的能 力 ,以 提高人的智 力 。此一新史學派重視歷史教育與歷史知識的普及 ,並充分認識歷史 對建設現代化工業國家的關係 ,致力於將歷史著作寫得內容豐富又明 白易曉 ,使 之成為雅俗共賞的讀物 。 何炳松即秉持這一理念 ,投入歷史教學 中 。他在北京大學歷史系講授西洋史 所編譯的教科書 《中古歐洲史 》 《近世歐洲史 》便具體貫徹新史學的觀點 。和以 往的歷史教科書比較起來 ,這兩本書更強調對一般歷史文化現象的描述 ,尤其重 視社會經濟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以及科學技術對人類文明的巨大影響 。在此之 前 國內流行的世界史或歐洲史教科書 ,大多內容粗糙 ,或從 日本轉譯 ,產生的錯 ┘

(8)

歷 文教育 創 9J號 漏誤解比比皆是 。何炳松的這兩部著作是較早直接據歐美史著編成的教科書 ,內 容 完整 有系統 、觀點較新 、言語簡練

,頗

受當時歷史教學界的歡迎” 。其後 , 何氏任上海商務印書館史地部主任多年,並投入中學教科書 「外國史 」的編纂 。 這 四肋 「外 國史 」雖是 中學教科書性質 ,卻能在有限篇幅內 ,簡要敘述範 圍既 廣 、材料又豐富的人類文化演進過程 ,以文化的演進為經 ,過去的事件為緯 。就 人類政治 、經濟 、社會 、學術 、宗教等活 ,作客觀地綜合說明,力求符合新史學 之準則 。不偏失於民族精神

,也

不專重於 大同主義

,不

流於瑣碎

,也

不致於空 疏

,頗

能 言之有物 ,綱舉 目張 。書中搜集適當捧圖 ,繪製地圖年表等 ,以提高教 學效率 。尤其難得者 ,在於其史識 ,不以歐洲為中心

,而

將曾亞洲歷史舞台活躍 過 的匈奴人 、安息人 、突厥人 、蒙古人等

,都

放在世界史上3U。由此

,將

新史 學的史觀具體落 實在教科書的內容中 ,更進一步擴大其影響力 。 另一位活躍於五四時期的新史學史家顧頡剛 ,大家都熟悉他是疑古學派的創 始人 ,又是我 國民俗學 的奠基者 。而他在歷史教育方面的觀念 ,則是較不為人所 知的 。如同其他新史學家 ,他的歷史教育觀 ,也是以 「社會進化論 」為基礎 。他 認為歷史教育的 目的就是為了向青年指 出社會 「進化的跡象 」和社會狀態的 「椎 嬗變遷 」

,有

了這種知識 ,青年便可明瞭怎樣繼前人而去工作 ,或循序而進 、或 改變 方 向

,也

可知道對前人的遺產 ,如何採用和添造31。後來他又為文指 出 , 教歷史要有 「高尚的 目的 」 、 「特殊的使命 」,高尚的 目的就是使青年知道過去 的光榮 ,肩負起承前啟後的責任 ;特殊的使命就是以民族精神為中心思想

,激

發 青年的愛 國主義之心 。同時應用披沙揀金的手段在古代文獻裏把 「人 」找出來 , 並把他的社會經濟背景都找出來笓 。這些教育功用的觀點 ,只是追隨先驅者的 足跡 ,並無新意 。在歷史教育中他最突出的貢獻 ,就是將疑古學說推廣運用到歷 史課本中去

,改

變舊歷史課本神話傳說的開端 。 1922年

,顧

頡 剛因祖母病重 ,向北大請假 回蘇州老家侍親

,經

人介紹在 家中為商務印書館編纂 《中學本國史教科書 》 。對顧頡剛來說 ,這並不是一件難 事

,但

他仍用了很多心思 ,想了許 多法子,希望 「把這部教科書 ,做成一部活的 歷史

,使

讀書的人確能認識歷史的整個活動 ,得到 真實的歷史觀和研究興味 。」 抱著做成 「一家著述 」的意願 。他開始動手編書 。首先便碰到上古史怎麼寫的問 題

,三

皇五帚的系統在他當時的腦 中已被推翻 ,於是打算寫一篇 「蕞早的上古史

(9)

新 文學是潮對清末民Tz9歷文教育的影響 的傳說 」

,作

為開端 。在整理上古傳說史料時 ,發現一大疑賓 ,越是後產生的傳 說 ,其年代越是久遠 。這在上古研究中是一重大發現 ,根據此一發現

,他

提 出了 「古史為層累造成的 ,發現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統恰是一個反背 」的重要假設 。因 此他決定在教科書中不提 「盤古 」,對「三皇五帚 」加上 「所謂 」二字表示並非 真實33。在此以前

,舊

歷史課本都是以盤古開天闢地為開端

.對

三皇五帝深信 不疑 ,在當時考古學尚未解 開上古史的疑賓之前 ,此舉無異對傳統的歷史觀點造 成嚴重挑戰 ,一舉推翻了中國歷史的神聖源頭 ,引起很大的爭議“ 。 由以上所述 ,印証 了 「歷史研究 」與 「歷史教育 」之間有機 的互動關係 。過 去通常認為歷史研究與歷史教學差異在於 :史學的 目的要求真,希望透過史寅的 重建 ,找出歷史發展的規律 ,作為將來人類的將來的借鏡 。歷史教育大體相仿 , 但卻更注重史實中含有的教育意義3s。亦即一以 「求真 」為 目的,重客觀 ,一 以 「求善 」為理想 ,偏主觀 。另一種看法認為 :歷史研究建立對過去有系統的認 識 ,即歷史知識

,歷

史教育的工作是傳播歷史研究的結果鉑 。彷彿歷史研究為 上游製造工廠 ,歷史教學為下游銷售管道 。事實上 ,兩者之間並如此簡單地截然 劃分

,或

機械性地單 向傳播 。就其本質而言

,歷

史研究與歷史教學都是在 「求 真 」的基礎上 ,拓深入類歷史意識 ,加強人類時間深度的 「人文知識活動 」3’ 。何炳松在 「外國史 」教科書中 ,強調亞洲與中國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以此提醒 國人在 國勢衰微 之際 ,不應妄 自菲薄3s。顧頡剛在編纂教材的過程 中 ,意識到 某種隱藏在史實中的 「意義 」,因而刺激他研究工作的新取向,以科學求真的精 神 ,帶著明確的問題意識 ,進入歷史資料之海 ,建構一個有意義的歷史圖像 。如 此 ,從現實的關懷為 出發 ,因教學而刺激研究者的問題意識 ,由研究成果提 出有 意義的歷史解釋 ,成為教學的內容 。如此一來一返之中,「歷史研究 」與 「歷史 教學 」建立並發展出 「有機的互動關係 」及 「詮釋的循環關係 」3’ 。 ω 歷 史 教 學 方 法 的 新 主 張 傳統的歷史教學方法 ,總要求學生記憶大量的史實

,梁

啟超對於這樣的教方 法頗不以為然 。他談到 「國之教人 ,偏於記性者也 。故古地理 、古宮室 、古訓詁 古名物 、纖悉考據

,字

字有來歷 。其課學童也 ,不因勢以導 ,不引譬以喻

,惟

苦 口呆讀

,必

求背誦而後 已 。」的他並舉例說 :「吾昔在友家見一八歲童 ,其父

(10)

1U 歷 文教 育 創 9J號 面試以元明兩代帝王世次及在位年數 ,童對客僂數 ,一無漏訛 ,倘此童而以他朝 同一之事項質客者 ,客惟有忸怩結舌而已 。吾極嘆此童之慧敏

,轉

念如此慧敏之 勞

,而

復以此等一無價值之勞動 ,其冤酷乃 真無極也 。」姐因此他非常重視教 學方法 ,提出了多項 改革 。 首先他強調以 「趣味 」組織教學 。梁啟超最痛恨強制性灌輸的教學方法 ,認 為這樣會使學生 「對師長若獄吏之尊 」,把學習 「視如豚笠之苦 」;必然不受學 生歡迎 ,因而他力行趣味性教學

,做

到 「導之以理

,撫

之以術 」親 。以此引起 學習者的興趣 ,從而達到教學的 目的 。其次在講授方面 ,他推崇其師康有為 「海 潮獅吼 」的講授方式 。康有為講學時,「每論一學一事 ,必上下古今 ,以究其沿 革得失 。……懸一至善之格

,以

進退古今 中外 。蓋使學者理想之 自由 ,日以發 達

,而

別擇之智識

,亦

從生焉 。」們 「其講演也 ,如大海潮 、如獅爭吼

,善

能 振盪學者之腦

,使

之悚息感動 ,終身不能忘 。」“這種古今 中外廣徵博引的講 授方法

,對

學生具有很大的啟發性和強烈的感染力 。此外 ,他認為 「凡遇複雜之 史績

,以

表馭 之

,什

九皆可就範也 。」仍他平生讀書教書最喜造表 ,圖表的運 用對交待錯綜複雜的歷史過程具有十分顯著的教學效果 ,也是梁啟超倡導的教學 方法之一 。 至於何炳松

,他

除了翻譯 《新史學 》外 ,也翻譯了另一新史學派史家享利 . 約翰生(HenryJUhnsUn)所著之 《歷史教學法 》,這是我 國首見有關歷史教學法 的書 。書中主張歷史是進化的 ,反對以歷史作為褒貶或殷鑑的工具 ,尤其反對歷 史教學專事記誦人名 、地名與 日期等瑣碎事項 ,而主張應該注重社會經濟史 、當 代史和科學 的歷史伯 °何炳松在 自已所著的 《歷史教授法》中

,也

認為 「教授 歷史應具科學的精神 。所謂科學的精神就注重普通人同普通的事 。」要求讓學生 了解 「社會整體的演變

,而

不是僅僅以知道一些英雄名士的事跡為滿足 ,同時在 方法 上切 忌死 板

,應

努 力使 得過 去能夠 Γ活現 』出來 」

;如

組 織學生 遊歷 古 跡

,參

觀實物

,注

意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獨立思考能力等,進而逐步引導他們 掌握治史的基本方法η 而顧頡剛則以他親 身的經驗

,對

傳統教學法有非常生動深刻的描述 ,他談到 年幼時雖然對 《左傳 》極有興趣 ,但卻要從難念的經書開始念起 ,老師對他非常 的嚴厲 ,「我越怕讀

,他

越要逼著我讀 。我唸不出時 ,他把戒尺在桌上亂碰,背

(11)

新文學是潮對清末尺初歷文教育的影響

不出時

,戒

尺便在我的頭上亂打 。在這種威嚇和迫擊之下

,常

使我戰慄恐怖 ,結

果把我逼成了口吃 ,害得我一生永不能在言語中自由發表思想 。」

姻後來他讀

《左傳》時相當能夠理解其涵義

,讓

老師十分詫異

,而

誇讚他

:「

這小孩記性雖

不好 ,悟性卻好 。」顧頡剛卻感到 「我雖承蒙他獎讚

,但

已做了他的教育法的犧

牲了 。」

由於這種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病 ,讓他身受其善

,所

以對教學方法格

外重視 。

他認為教師素養比教學方法更重要

,若

教師本身素養不足

,懂

得教學方法也

是沒有用的 。所以教師上課必須充份準備

,在

課堂上補充的材料 「貴精審

,不

蕪濫 」

,要

做到這一點

,需

要有 「深入的眼光和精明的判斷力」

,而

這等能力又

需從博覽和精研中獲得

。博覽是指盡可能地閱讀史實與理論的參考資料

,精

研是指教師能夠提 出 自己的見解 ,以進化論的歷史觀來解釋具體的歷史現象 。至 於怎樣才能 引起學生對歷史課的興趣 ,顧頡剛提 出從 「激發光榮感 」 、 「引起實 用感 」 、 「產生新鮮感 」 、 「從學生的所知入手 」等四方面sl。符合了現代教 學原理 中

,注

意學生的起點行為 ,以新鮮有趣的事例 、與現寅社會相關的問題 , 由近而遠 ,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進而激發學生對過去歷史的光榮感 ,達到民族 主義的情意教學 目標 。 由於這個階段也正值 由傳統村塾 、書院

,轉

化為新式學堂的教育制度 ,由過 去的精英教育擴及為普遍的國民教育 。因此這些新史學派的史家 ,在此新舊過渡 之際 ,莫不共同主張 由過去以教師為權威的注入式教學法 ,改革為以學生為主體 的啟發式教學法 。尤其是歷史為人文知識活動 ,絕不再是強迫學生背誦一大堆年 代 、人名 、地名的零碎事項 ,而是對歷史有通貫性的觀念 ,瞭解到 國家民族與人 類社會整體 的演變 ,發揮 「通人我 」 、 「貫古今 」的功用 ,培養學生具有 「時間 感 」與 「社 會感 」的歷史意識犯 。同時 ,除了關注老師的 「教 」一 教學方法之 外

,更

注意學生 的 「學 」一 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 ,如此更能提 升教學的品質與 成效 。

(12)

四 、清末民初歷教 育反映的新史學思想

(一)清未 的 歷 史 教 育

(光

緒 二 十 八 年 到 宣 統 三 年 西 元

19U2-1911)

二十世紀初

,在

廢科舉 、興學校 ,開民智的熱潮 中

,歷

史教育曾經 大為興 盛

,蔚

為一 時風 氣

,具

體顯現 出中國近代新史學 的趨 向與義意 。光緒二十八年

(西

19U2年

),清

政府 在推 行 「新 政 」中式頒布 的 「壬寅學制 」

,即

所 謂 「欽定學堂章程 」,規定從蒙學院 、初等和高等小學 、中學堂 、高等學堂 (包括 師範學堂)、分科大學堂 、通儒院 、進士館都設有歷史課 “ 。這是歷史教育真 正有系統地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的開始 。清政府所提出的教育方針是 「以四書五經 綱常大義為主 ;以歷代史鑑及中外政治藝學為輔 ……以忠孝為本 ,以中國經史之 學為基礎 。」’其各級學堂歷史教學的內容分別為 : (l)蒙學院 :歷代國號 、帝王世系 、帚王年數 、建元 、歷代興 亡大事 、歷代疆 域及分割之情狀

,兼

授地圖 。 (2)初等小學 :上 古三代之大略 、秦漢之大略 、兩晉南北朝 。 (3)高等小學 :唐五代之大略 、宋遼金元 、明之大略 。 1●l中學堂 :外國上世 、中世 、近世史 、外國史法制沿革大略 。 (5)大學館 、進士館 、師範館 :中國典章制度 、外國典章制度 、中外治亂興衰 (師範館並授以教史學之次序方法

)“

。 由教育方針來看 ,尚未擺脫經史混雜或以經為宗 ,以史為輔的格局 ,並十分 強調綱常 大義與 忠孝之本 。由教育內容觀之 ,仍重視對帝王世 系 、與年代的記 憶 。雖然中外歷史體系大體完備

,但

中國史卻只到明朝便嘎然而止

,對

兩百餘年 的清史隻字末提 。誠如梁啟超批評舊史之 「知有個人而不知有群體 」 、「知有陳 跡而不知有今務 」 。或許是因為中國史學中後代為前代修史的傳統 ,故「非鼎革 之後

,則

一朝之史不能 出現 」的原故

%。

此外 ,此時開始重視外國史的教學 , 顯示滿清政府在一連 串國難之後 ,也願意開眼看世界了 。欽定學堂章程雖在頒布 未久 ,即行廢止

,但

它在教育上仍為我國正式學制之濫觴 ,也是歷史教育較有規 劃與設計之始 。 光緒二十九年 (西元 19U3年

),清

廷又公布 「癸卯學制 」,是謂 「奏定學

(13)

新文學足潮對清木民初歷文教育的影響 堂章程 」

,進

一步明定了各級歷史課程的教育要義 。各級學校其歷史教學 目標與 教學 內容分別為 : (l)初等小學堂的教學要義在 :「略舉古來聖主賢君重大美善之事 ,俾知中國 文化所 由來及本朝列聖德政 ,以養國民忠愛之本源 。尤當先講鄉土史

,採

境 內鄉賢名宦流寓諸名人之事跡 ,令人敬仰歎慕 ,增長志氣者為之解說以 重其希 賢慕善 之心 。」s’ 其教學 內容為 :鄉土之大端 、故事

,及

本地古 先名人之事實 。歷朝 年代 、國號 、聖主賢君 、本朝 開國大略及列聖仁政 58 。 (2)高等小學 堂的教學 要義為 :「陳述黃帚堯舜以來歷朝治亂興 衰大略 ,俾知 古今世界 之變遷

,鄰

國 日多 、新 器 日廣 :尤宜 多講本朝仁政 ,俾知列聖德 澤 之深 厚 ,以養 成 國民 自強之志氣 ,忠愛 之性情 。」”其 教學 內容為 中 國歷史 之大要 。 (3)中學 堂 的歷史教學 內容與 目標更加明確周詳 :「先講 中國史 ,當專舉歷代 帝王 之大事

,陳

述本朝列聖之善政德澤 ,暨中國百年之大事 :次則講古今 忠 良 賢哲 之事跡

,以

及學 術 、技藝 之 隆替 ,武備 之 弛 張

,政

治 之沿 革 , 農 、工 、商業之進境

,風

俗 之變遷等事 。次講 亞洲各 國史… ;次講 歐洲 、 美洲史 ,詳於 大國而略於小 國 ,詳於近 代而略於遠年 。五十年以 內之事尤 宜加詳 ,並示以今 日西方東侵東 方諸 國之危局 。凡教歷史者

,注

意在發明 實事 之 關係

,辨

文 化之 由來

,使

得省 悟 強弱興 亡之故 ,以振 發 國民之 志 虜訊 。 」 ‘U (4)至於培養歷史專業人才的大學堂

,其

研究內容則舉凡歷代 國政 、人民性 質 、物產盛衰 、都會建制 、人文學術 、民間習俗 、兵力強弱 、選舉得失等 幾乎無所不包 。史學研究專為鑒古知今有裨實用而言 ,與貫通古今大勢的 通鑑學近

,精

於一朝的正史學與此縱橫各異 ,故正史學與通鑑學有相資補 助之處 。此外 ,以人類學 、公益學 、教育學 、金石文字學 、古生物學 (即 考古學 )、全國人民財用學 、國家財政學 、法律原理學 。為隨意科 (即選

修科目

)‘1。 由此可見 ,「奏定學 堂章程 」所制定的歷史教育 目標 ,雖然仍非常 強調聖主 13

(14)

14 歷 文教育 創利號 賢君 、歷朝治亂興衰 ,但比較上已吸取了新史學的許多觀點 。在中小學教育中 , 除了政治史的沿革外

,還

擴展至農 、工 、商業與風俗之變遷 。並根據不同年紀與 心智發展 ,由近而遠地從鄉土史而本朝史 、本國史 、亞洲史 、歐美史 。並指出詳 近略遠的原則 ,從現實關懷 出發 ,注重事實之因果關係 ,闡明文化由來與盛衰興 亡;以激發國民之愛 國心與 自強之志氣 。如新史學之史家所希望以民族精神為歷 史 中心

,使

歷史教育發揮 「國民之明鏡 」 、 「愛國心之泉源 」的作用 。而在大學 教育中,則強調通史與斷代史的相互為用

,與

史學鑑古知今的實用性質 。研究內 容幾乎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層面 ,且特別重視文化因素與經濟因素 ,並以人類 學 、財政學 、法律學等其他社會科學為研究輔助 。新史學所主張之歷史之功用 、 歷史研究範 圍 、歷史研究方法皆逐步具體顯現在國家教育章程之中 。 日民初之歷史教育 (民國元年到民國十八年 西元19挖-1929) 辛亥革命不但推翻了二百多年的滿清 ,而且推翻了四千 多年的君主專制 ,實 為 中國有史以來的一個大創局 。從此以後 ,凡從前因緣君主專制制度而存在的典 章和思想 ,均受根本打擊 ,雖然 多數人民對於共和民主政治還未能如法運用 ,但 共和 國的觀念 已深入人心 ,呈現一 片新氣象 。民國成立後

,教

育制度亦隨之改 革 ,民國元年九月

,教

育部公布新學制 ,是為 「壬子學制 」 。此時 ,初等小學未 設歷史課 ,高等小學與 中學才有歷史課 ,十二月又公布各級學校教則及課程表 。 其中,「小學校教則 」第五條 :本國歷史要 旨,在使兒童知 國體之大要 ,兼 養成國民之志操 。本國歷史宜略授黃帚開國之功績 ,歷代偉人之言行 ,亞東文化 之淵源

,民

國之建設

,與

近百年來中外之關係 。教授本國歷史宜用圖畫 、標本 、 地 圖等物

,使

兒童想見當時之實況 ,尤宜與修身所授事項聯絡ω 。 「中學校令 施行規則 」第五條 :歷史要 旨在使知歷史重要事跡 、明於民族之進化 、社會之變 遷 、邦國之盛衰 、尤宜注意於政體之沿革與民國建立之本 。……本國史授以歷代 政治文化遞演之現象與重要事跡

,外

國史授以世界大勢之變遷 、著名各 國之興 亡 、人文之發達 ,及與本國有關係之事跡“ 民國建立後

,興

起一股平民主義的教育思潮 ,認為教育當養成共和 國民建全 之人格 ,亦即從受教者本體著想 ,注重個性 ,立於兒童之地位而體驗之 。由於世 界平民主義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杜威

lJUhnDewey)來

華演講 ,影響更為擴大 。

(15)

id-新 文 學是 潮對清 末 民初歷 文教育 的影響

ually);二

為養成共 同活動 的觀念和 習慣(cU-UperatiUn inactMty)。「智能 的 個性 」就是獨立思想 ,獨立觀察 ,獨立判斷的能力,對於一切制度習俗都能存一 個疑 問的態度

,不

要把耳朵當眼睛 ,不要把人家的思想糊裏糊塗認作 自已的思 想 。 「共同活動 」就是對於社會事業和群眾關係的興趣“ 。這一思潮隨著五 四 時期新文化運動 「科學 」 、 「民主 」的呼聲

,流

風更盛 。影響所及,全國教育聯 合會以為 「施教育者不應特定一種宗 旨或主義 ,以東縛受教育者 。」“因此 , 民國十一年全國教育聯合會提 出學制改革草案 ,十一月由政府公布 ,是為 「壬戌 學制 」 。對於各科僅簡單地設定畢業標準 :小學為 「學習過簡單之本國史地 」, 中學為 「l-l具有較充份之史地常識 ,俾於社會生活有明確之認識者 。ω能進為 有系統研究之基礎者 。」“ 在大學教育方面 ,各大學紛紛普遍設立史學系 ,確立起歷史為獨立科系的地 位 ,其課程設置也 日趨系統化 。一九二○年朱希祖 出任北京大學史學系主任

,對

課程作了進一步改革 ,一面積極輸入歐美現代史學理論和方法 ,一面強調 「以社 會學 、政治學 、經濟學等社會科學 ,為史學基本知識 ,列於必修科……使學生一 改其研究史學之心理

,不

致專以多識史事為史學 。」σ意味著史學研究範 圍的 擴大與 內容的深入 。 由這一發展 ,可看 出新史學的理想更加深切地體現在教育 目標之中,明確 由 過去偏於歷代帝王大事 ,歷朝治亂興衰 ,改為注重民族 、社會 、文化之進化

,呼

應 了新史學所強調 「歷史者 ,敘述人群進化之現象也 」,尤其在中學更重視整體 史的歷史教育 。在小學則具體提到教學方法 ,宜用圖畫 、地圖 、標本 ,以活潑有 趣的方式 ,引發兒童的興趣

,激

發歷史想像力,使歷史活現 出來 。而平民主義教 育思潮正與何柄松所引介之 「新史學 」一樣,同為美國進步主義與寅用主義之下 的產物 ,強調教育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主張歷史的功用在於 自我瞭解 、啟發 知慧

,培

養獨立思考的能 力,並建立在群體之中團結合作的精神 。因此 ,這一階 段 中小學的歷史教育 ,主要注重開闊了學生的知識領域 ,鍛鍊記憶 力和思維推理 能 力 ,並涵養愛國心和道德情操 。透過歷史教育 ,以達到 「養成健全人格 ,發展 共和精神 」的教育宗 旨 。此外 ,在培養歷史研究專業人才的大學教育中 ,更進一 步將各社會科學列為必修科 目,真正確立以社會科學為史學研究的同盟軍 。 然而 ,由於 國家的分裂不安 、帝國主義的侵略 日劇 ,過於著重發展個性的平 15

(16)

民主義教育不足以救 中國,故國家主義的教育思潮漸次取代平民主義 ,以教育建 設救 國 、教育國家化的要求 日益提升 。民國十五年 ,中華教育改進社即依據國家 主義 ,明定教育以養成愛國國民為宗 旨,其要點第一條開宗明義為 :「注意本 國 文化

,以

發揮民族精神 」“ 。這正是歷史教育的重要價值與功用 。到民國

+

七年 ,國民政府奠都南京 ,統一中國後 ,各項政治設施均有刷新 ,教育方面尤多 建樹 。當時教育部約集專家一百餘人 ,組織 「中小學課程標準起草委員會 」,分 別起草中學及小學各科課程準

,稱

為 「暫行標準 」 。此次頒行的 「中小學課程暫 行標 準 」為 我 國中小學正 式訂頒 課程 之始 ω 。至二十一年研究修定為正式標 準

,大

體不離其精神與範疇 。茲以民國十八年所頒定的高中歷史學科本國史的教 育 目標為例 : (l)陳述本 國民族的分合 、政治制度沿變 、民生經濟利病 ,以 說明今 日中國民 族形成的由來與各種政治社會問題發生的源流 ,而闡發三民主義之歷史的 根源 。 (2)注意帚國主義者侵略中國之經過 ,及現代中國政治經濟的變遷 ,以說明中 一國革命發生的背景 ,指示今後中國民族應有之努力,並喚起學生奮發精進 的精神 。 (3)闡明中國學術文化演進的經過 ,昭示先哲堅卓的工夫與偉大的造言旨,以 起學生珍愛本國文化 ,與繼承先業發揚光大的精神 。 f●)注重近代史

,於

古史 中亦注意其有影響於現今政教潮流者 。由歷史事實的 啟示

,研

討政治社會改革的途徑 ,務使歷史事實與現代問題發生密切的關 係 。 lS9指示歷史研究方法 ;養成 「無徵不信 」的態度 ,隨時提 出歷史上未解決或 可疑的問題

,討

論其 真偽或其影響 ,以培養學生 自由研究的習慣 ’U。 此一教育 目標非常強調歷史與時代的結合 ,並具認知與情意 ,知識與人格涵 養的功能

,更

清楚具體地顯現 出新史學所強調與主張的精神和特色 。蓋歷史研究 與歷史教育與時代變遷有極為密切的互動關係 。從注重個性的平民主義教育到強 調群體的國家主義的教育 ,似乎有所衝突 ,實際上兩者並非如此捍格不入 。當代 史學家錢穆先生便認為 ,民族精神教育建立於史學知識的了解與體認之中,只

(17)

17 新 文 學足潮對 清 木 民初歷 文教育 的影響 能 正確 的認 識 歷 史 的演 變 ,自能 培 養 出對 國家 民族與 時代 的關懷 71。的確

,就

歷史教育而 言

,對

國家民族 的歷史是 「知 之切 、則 愛之深 」,情感 的認 同是建立 在 「真實 」的認知基礎 上 。故歷史知識 的傳授 ,既可培養受教者獨立的人格

,理

性 分 析 思考 的能 力

,更

可使 其對 國家民族 歷史 文 化遺產 生 一份溫情 與敬 意η 。 因此 ,歷教 育 實具 有人文教 育與 民族精神教育 的雙重功能 ,這也是新史學思潮所 極 力想達 成的理 想

,透

過歷史教育 ,啟發 國民的 自覺 ,奮力 自強以挽救 國家於 危 亡 。

五 、結

中國近代新史學不僅對傳統史學造成極大的衝擊,而且對清末民初以來的歷 史教育帶來深遠的影響 。傳統史學與史觀已無法對時代的危機與困境提供義意 , 史學喪失其集體認 同 、自我暸解 的功用 ,若不以新的眼光重新詮釋 、理解歷史 , 中國這項最引以為傲的悠久傳統將岌岌可危 。梁啟超在時代環境的刺激下

,致

力 於新史學革命 ,在批判舊史學的破壞之後 ,繼之提 出新史學的要 旨以為建設 。主 張必須建設史學為國民資鑑 ,以社會群體為中心 ,將史學範圍由政治史擴展到杜 會 、經濟 、文化各層面 ,並借社會科學為輔助 。此一史觀乃為當代世界歷史發展 的共同趨 向,以因應工業化經濟發展後 ,大眾社會 、民主時代的來臨 。

歷史研究與歷史教育彼此之間

,存

在著 「有機互動」與 「循環詮釋」的密切

關係 ,當歷史研究的觀念更新後

,當

然也衝擊了歷史教育

;時

代環境對歷史教育

的新需求也刺激了歷史研究的新課題 。因此

,新

史學史家莫不對歷史教育投以高

度的關注 ,也從投入歷史教育工作中獲得新觀念的啟發 。就史家的歷史教育思想

而言 ,梁啟超強調歷史教育的功用在於激發愛國心

,提

振民族精神 。何炳松則偏

向自我瞭解 、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兩者實為歷史教育的一體兩面

,相

輔相成

,

不可偏癈一端 。史家或提出大綱 、或親身參與中學歷史教科書編纂

,將

新史學的

觀念藉此普遍傳佈 。除此之外

,有

新的教學內容也必須配合以新的教育方法 。各

個史家大體皆強調 ,改革過去偏重記憶的注入式教學法

,代之以重視理解 、分

析 、應用 、綜合的啟發式教育

,使

歷史成為一門對生活有用的學問 。

這些理想在他們的努力下

,逐

步獲得具體落實

,並

反映在國家的歷史教育政

(18)

18 歷 文教育 創 9J號 策之 中 。清末庚子後 「新政 」所頒布的 「欽定學堂章程 」,仍十足帶有傳統歷史 教育的色彩 。一年之隔所頒行的 「奏定學堂章程 」,便有大幅度的更新 ,開始有 新史學擴大史學範圍至文化風俗的觀念 。至民國成立後 ,隨著民主 、共和時代的 來臨

,新

史學史觀更能符合時代的需求 。不論是 「壬子學制 」的 「小學教則 」 「中學校令 」,或「壬戌學制 」的 「改革草案 」,以至於 國民政府統一中國後的 「課程標準 」,皆體現 出新史學的歷史教育思想 。其間 ,容或 出現平民主義與 國 家主義的消長 ,但兩者之間正需要藉 由歷史教育的雙重功能取得平衡 。總之 ,由

新史學思潮 ,可看出中國近代思想嬗變之一端

;由

歷史教育的發展則顯現出新史

學思潮由理想而逐步實現的過程

,使

史學再度發揮時代的價值與意義

,其

影響也

需要今日從事歷史研究與教學工作的同仁繼續努力延續與發揚 。

(本

文作者為 台北 市立南雅國中教師

)

胡昌智 〈歷史教育的任務 一 『中學歷史教育』研討會的迴響〉,收於 《息與言》雜誌社 編,《史學與社會科學論集》,台,明文書局,民砲年8月 出版,頁9。 黃俊傑 〈論歷史研究與歷史教學之關係〉,收於 《中國歷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民81年6月 15日出版,頁141。

3

林曉平 〈說史學上的‘ 借 鑒’與‘勸戒’〉 ︳《史學史研究》,北,北京師範大學史學 研究所 ,1993年第1期,頁99。

4

胡昌智 〈由鑑戒式到演化式的歷史思想—— —個 中國近代史學結構變遷的初步觀察

),

《東海大學歷史學報》,台中 ,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民石 年12月,頁 2。

5

同前註 ,頁2-3。

6

李弘祺 ㄑ傳統中國的歷史教育〉,

7

梁啟超 《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

8

梁啟超 〈變法通義.論譯書〉, 月,頁7U。

9

梁啟超 〈新 史學

),收

於 《中國歷 史研 究法》 ,台北 ,里仁 書局 ,民路 年 也 月 3U日初 及 ,頁4.9。

1U

同前註 。 1l 周子同 〈五十年來中國之新史學 〉 ,《中國史學 冬論文選 集》,台北 ,華世 出版社 ,民ω 《史學評論》第l1期,民乃 年元月,頁14。 里仁書局,民SS年也 月3U日,頁π 。 《飲冰室文集》第一冊,台,中華書局 ,民妙 年3

(19)

新文學是潮對清末民初歷 史教育的影響 12 13 14 15 16 17 18 年3月初版,頁4-395。 康虹麗 〈論梁任伏的新史學和柳異謀的國史論〉,收於 《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頁仍4。 梁啟超 〈中國歷史研究法〉,頁η 。 同註

9,頁

5。 同註” ,頁13。 江榮祖 〈梁啟超新史學試論 〉,收於 《中國史學史論文選無》,頁9S6-9S7。 梁啟超 〈中國史敘論 〉,《飲冰室文集》第三冊,頁l。 何炳松(1S9U︸1946),於19比年么費派赴美國留學 ,進入當時美國新史學運動的重鎮一威 斯康辛大學 ,學習史學及政治學 。後於普林斯頓大學專攻現代史及國際政治,取得碩士學 伯L。 J.魯濱遜著,何炳松譯 《新 史學》,台北 ,學人 月刊雜誌社 ,民ω 年1月初版 ,頁1。 同前註 ,頁93。 同前註 ,頁135。 同前註 ,頁l。 胡 昌智 〈對於 史學研 究中價值 問題的若干思考 〉,《史學評論》第四期,民91年9月, 頁 162-163 。 19 2U 21 22 23 25 26 27 28 2° 3U 。戴季陶則說 「沒有三 「學者們 隨意討論是許 19 舛 張廣智 〈近代以來西方史學反省的歷史考察〉,收於 《西方史學散論》,台北 ,淑縈 ,民 帥 年 ,頁” 。 同註

9,頁

3。 梁啟超 〈中國國史教本改造案並 日錄 〉 《飲冰室文集》第十三冊,頁%。

﹉ 同註19,頁142。 何炳松 《歷史研究法.緒論》 ,轉引自胡逢祥 、張文建 《中國近代史學思潮與流派》,上 海 ,華東師範大學 ,199U年6月初版,頁與5。 胡逢祥 〈何炳松與魯濱遜的∥新史學Ⅱ〉,《史學史研究》1987年第五期,北京師範大學 史學研究所,頁S3。 劉德美 〈何炳松與薪史學的提倡 〉,《教學與研究》第四期,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民71 年6月,頁196。

31

金相成 、朱志明 、劉善齡 〈顧頡剛早期歷史教育思想和方法初探 〉,《歷史教學問題》雙 月刊 ,1985年第二期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頁” 。

t

釳 同前註,頁” 。

33

顧頡剛 《古史辨》第一卷 ,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頁7-8。 “ 當時顧頡剛遭Xll山東省 參議 員彈劾 「非聖無法」,要求加以查禁 皇 、五帝 ,就是把全國人民國結一體的要求解散 了,道邁得 了!」

(20)

36 37 38 39 4U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U 51 52 53 54 55 可的 ,至於書店出版教科書 ,大量發行,那就是犯罪,應該嚴辦 。」而以教科書印發一百 六十萬部為理由,判商務印書館罰款一百六十萬元 。最後,經說情免去罰款,但 書仍禁止 發行 。顧頡剛日後回憶 ,稱此事件為‘中華民國’第一次文字獄 。見註 釳 ,頁3U。李國祁 〈史學與歷史教育)《史學與社會科學論無》,台,明文書局,民砲 年8月 版 ,頁2U7-2U8。 同註

l,頁

η 9。 同註

2,頁

144。 同註31,頁1%。 同註

2,頁

151。 梁啟超 〈論法通議.論幼學〉,收於 《飲冰室文無》第一無,頁η 。 同註

7,頁

48。 梁啟超 〈趣味教育與教育趣味

),《

飲冰室文集》第十三集,頁也 。 梁啟超 〈南海康先生傳〉,《飲冰室文無》第三集,頁倪 。 同前註 ,頁“ 。 同註

7,頁

2U8。 劉德美 〈何炳松與新史學的提倡〉,頁192。 胡逢祥 〈‘五四”時期的歷史教學改革述評 〉 《歷史教學問題》1994年第3期,上海華 東師範大學,頁3U。 同註34. 同前 註 。 同註 笓 ,頁31。 同前 註 。 黃俊傑 〈歷史教育與歷史意識的境界〉,收於 《史學與社會科學論祭》,頁21U。 胡逢祥 、張文建 《中國近代史學思潮與流派》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199U年°月,頁8。 同前註 。 璩鑫圭 、唐良炎編 《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 (學制演變)》 ,上海 ,教育出版社,頁 238-239 、 243 、 252 、 266 、 291-283 。 茄 同註

9,頁

5-6。

57

同註

9,頁

295。

SS

同前註 ,頁”7。 ” 同前註 ,頁31U。 ●

U

同前註 ,頁321。

61

同前註 ,頁“U一“l。

(21)

新 文 學是 潮對清 末 民初 歷 文 教育 的影響 ω 朱有餓 《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三輯 ,上冊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199U年6月,頁119。 “ 同前註 ,頁那3。 “ 陳啟天 《近代中國教育史》,台北,中華書局,民SS年1U月出版,頁9。 ∞ 同前註 ,頁219。 “ 同註

%,頁

1U1U-lUl1。 θ 同註47,頁29。

68

同註64,頁21S。 ω 教 育部年 鑑編 篡委 員會 《第五次 中華 民國教 育年鑑 》 ,台北,正中書局 ,民π 年 η 月台 初版 ,頁仍5。

9U

教育部人文及社會科教育指牛委 員會 《中小學人文學科教育 目標研 究報告》,台北,三民 古局,民

%年

lU月,頁194-195。

91

持 引 自前註 ,頁195。 花 同前註 ,頁176。 2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基督教此時早已是羅馬的國教,在東歐地區中可 以說是最有組織與影響力的宗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

新界 新界 鄉 議局議員 議局議員 議局議員 議局議員 廖書蘭博士 廖書蘭博士 廖書蘭博士 廖書蘭博士

隨著經濟實力的衰退,基輔的 公王越來越沒有影響力,而羅斯人 的文化傳統中,沒有固定的家族繼

隨著經濟實力的衰退,基輔的 公王越來越沒有影響力,而羅斯人 的文化傳統中,沒有固定的家族繼

然而另一方面,蒙古人的統治,相對其他文化而

也是金帳汗國與立陶宛公國間的角力。然而,這個時

中國 歷史 歷史 地理 生活與 社會.

常生活的課題,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中 華民族和文化,以及國家發展的興趣;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