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自我決定理論探究社經弱勢大學生之生涯決定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自我決定理論探究社經弱勢大學生之生涯決定"

Copied!
3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從自我決定理論探究社經弱勢大學生之

生涯決定

楊育儀

陳秀芬

摘 要

研究目的 本研究採用自我決定理論,主要在檢視「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 挫折量表」對弱勢大學生之適用性,探討社經弱勢大學生的基本需 求滿足和挫折對於生涯決定之影響,同時分析參與生涯促進方案之 效應。 研究設計/方法/取徑 本研究針對參與釣竿自立方案的社經弱勢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n = 375),以結構方程模式分析「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量表」 對於弱勢大學生之適用性,並探究影響生涯決定之因素。 研究發現或結論 首先,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指出,「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 量表」對弱勢大學生的適用性得到支持。此外,與尚未參與方案的 釣竿生相較,已參與方案的釣竿生有較佳的基本需求滿足及較低的 需求挫折感受(= .14, p < .05; = .23, p < .001),但僅有需求滿 足對於生涯決定之正向影響得到支持(= .54, p < .001),而需求挫楊育儀(通訊作者),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電子郵件:p.yang71@yahoo.com 陳秀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投稿日期:2017 年 7 月 5 日;修正日期:2017 年 11 月 6 日;接受日期:2018 年 3 月 1 日

(2)

折對於生涯決定之影響並未達到顯著(p > .05);關於需求挫折如何 影響生涯決定,仍有待後續研究進行探究。 研究原創性/價值 本研究係針對弱勢大學生生涯決定議題進行之探究,除了說明 參與生涯促進方案對於他們在基本心理需求滿足、挫折和生涯決定 的影響以外,同時討論基本心理需求評估在生涯輔導諮商實務及方 案發展之重要性。 關鍵詞: 方案發展與評估、生涯決定狀態、生涯促進方案、弱勢學 生、基本心理需求、需求評估

(3)

CAREER DECISIONS BY

SOCIO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UNIVERSITY STUDENTS ACCORDING TO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ter Yang Siou-Fen Chen

ABSTRACT

Purpose

This study applied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and Frustration Scale (BPNSFS) to socio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university students. Furthermore, it explored the effect of such students’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and frustration on their career decisions, as well as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ir participation in career enhancement programs on said decisions. 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

A questionnaire was distributed to socio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Youth Capacity Building Program (n = 375).”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was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BPNSFS to the disadvantaged students. Finally,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career decisions were analyzed.

Findings

The results of 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validate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BPNSFS to socio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students in the program exhibited higher basic need satisfaction and lower frustration scores than those who did not participate in the program ( = .14, p < .05;  = .23, p < .001). However, wherea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satisfaction on career decisions was significant (β = .54, p < .001), the effect of

Peter Yang (corresponding author),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ounseling,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Chiayi, Taiwan. E-mail: p.yang71@yahoo.com

Siou-Fen Chen, Postgraduate Stud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Manuscript received: July 5, 2017; Modified: November 6, 2017; Accepted: March 1, 2018

(4)

frustration on career decisions was nonsignificant (p > .05). The effect of basic need frustration on career decisions remains to be explored in further research.

Originality/value

This investigation clarified the influence of a career enhancement program on the basic need satisfaction and frustration of socio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university students as well as on their career decisions. In addition, the importance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assessments to career counseling practice and program development was discussed.

Keywords: Program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career decision status, career enhancement program, disadvantaged students,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needs assessment

(5)

壹、研究背景

「社經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SES)對於個體在成長過程中的 影響雖已廣泛被教育工作者探討,然而,過去主要集中在論述青少年成長 階段的社經不利影響,以及家庭環境資源對於在校學習狀態和表現之限 制,例如:中輟傾向(龔心怡、李靜儀,2015;Colton, Connor Jr, Shultz, & Easter, 1999)。國內外相對較少研究以身處成年前期(emerging adulthood) 即將進入職場的弱勢大學生為對象,或聚焦在探究這個階段之學職轉換歷 程以及職業選擇議題(Hsieh & Huang, 2014)。

從 教 育 政 策 面 來 看 , 教 育 機 會 均 等 (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一直是先進國家長期關注之教育議題,而改善弱勢大學生教 育機會不僅應從入學受教育起點的公平性加以檢視,更應致力於提升他們 在高等教育階段參與生涯探索和發展機會之均等。為達到此目的,提供生 涯輔導諮商或推動生涯促進方案即為顧及弱勢學生個別差異、有效發揮教 育功能之重要途徑。在臺灣,教育部自 96 學年度起開始擴大辦理「大專 校院弱勢學生助學計畫」,現階段除了在經濟扶助面持續提供經濟弱勢學 生獲得學雜費減免、生活助學金、緊急紓困金和住宿優惠等就學補助以 外,亦逐年推動在入學管道(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學習輔導及就業準 備等各方面之協助。目前,建立弱勢學生學習輔導機制有待落實,仍須致 力於透過個別化學習輔導,加強專業課程分流並著重和職場就業人才需求 相互結合;然而,確實影響弱勢學生能否獲得社會流動機會之另一關鍵即 和生涯決定議題有關,仰賴於大學校院推動就業準備工作時能否針對這些 學生的需要而有效提升就業競爭力,讓大學期間培養之專業能力和實務經 驗 得 以 順 利 轉 換 成 進 入 職 場 後 建 立 職 業 生 涯 所 需 的 「 就 業 力 」 (employability)(Harvey, 2001; Yorke, 2006)。雖然,教育部自民國 104 年函頒,而後於 106 年 05 月 31 日 修正「教育部辦理大學校院弱勢學 生學習輔導補助計畫審查作業要點」(臺教高(四)字第 1060066983B 號令),使得當前在審查各校所提計畫時著重於協助弱勢學生課業輔導、 提供實習機會,同時也包括了如何強化職涯規劃與輔導、就業機會媒合以 及社會回饋與服務學習等各項工作,不過,迄今仍缺乏足夠實徵研究說明 如何在大學階段有效提升弱勢學生之生涯決定歷程。

(6)

無論就高等教育理論或實務而言,探討成長於社經弱勢家庭的大專校 院學生在成年前期之生涯決定(career-decision making)有著重要性。若 就生涯發展軌跡來看,因為伴隨弱勢社經背景而來的家庭經濟資源不等、 居住環境和身心健康條件不佳、缺乏有助於學涯或職涯發展的社會網絡, 以及長期受到教育機會被剝奪和技能不足等影響,皆可能潛在造成社會排 除現象(social exclusion),直接反映在這個階段必須面對的主要發展任 務之一:職業選擇及生涯決定;此外,此刻面對生涯選擇時的未決定狀態 更有可能影響了進入職場之後的地位取得、就業生活品質,進而限制住長 遠職業生涯發展,以及日後可運用於工作中持續因應職涯挑戰所需的生涯 調適力(career adaptability)(Blustein et al., 2002; Côté & Bynner, 2008; Koen, Klehe, & Van Vianen, 2012)。從心理層面視之,由於身處弱勢處境 而長期存在的低自尊、缺乏自主和控制感,可能導致弱勢大學生面對職業 選擇時比同儕經歷了更多的無法決定、無助、缺乏希望感等心理困境,因 而呈現出矛盾衝突或難以抉擇之現象,顯現在特質性焦慮(trait anxiety), 或因長期的生涯猶豫(chronically indecisive)而影響了生命意義感;換言 之,因為弱勢社經地位而造成的個人生涯決定現象可能相當程度地受到結 構性因素所箝制。諸如這些現象值得高等教育工作者重視,才能從教育政 策及輔導實務面加以改善,並及時提供符合弱勢大學生個別需要之生涯輔 導諮商服務(鄭勝耀、黃瀞瑩,2014;Gordon, 1998; Hodkinson & Sparkes, 1997; Miller & Rottinghaus, 2014)。

在職業生涯建立初期,成長於弱勢家庭的大學校院學生更有可能受益 於生涯輔導諮商或生涯促進方案(以下以「生涯促進方案」統稱之),因 為,透過這些方案的有效支持得以幫助弱勢大學生全面檢視成長經驗,由 此開展出符合個人特性而帶有現實感之轉換途徑,從學涯發展逐漸銜接至 開啟職涯,有效發揮在教育歷程中的學習經驗和培養之專業能力,在「已 決定」的生涯狀態下為謀職預作準備,而後,經由學職轉換途徑順利地在 職場找到適當工作,降低長期受到結構箝制和社會階級不平等之負向影 響;換言之,善用轉換的機會有效地發展資源,用於改善長期以來的經濟 弱勢地位。這般教育效益及深遠影響,在當前生涯研究及教育政策領域逐 漸被探討(Blustein et al., 2002; Hsieh & Huang, 2014; Stephens, Brannon,

(7)

Markus, & Nelson, 2015)。

基於前述脈絡,本研究採用「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Ryan & Deci, 2000a, 2000b),旨在從基本需求觀點探究成長於社 經弱勢家庭的大專校院學生其心理狀態,藉由該理論說明這群學生面對生 涯發展時的已決定狀態,同時檢視生涯狀態差異是否受到參與生涯促進方 案之影響,進而提供大學階段生涯輔導諮商實務建議。由於在探討如何提 供弱勢大學生有效生涯促進方案之前,有必要先建立可用於評估基本心理 需求之工具並確認品質,才能探究心理需求如何影響生涯決定之歷程,因 此,本研究首要目的必須確認用以評估基本心理需求的工具是否適用於弱 勢大學生,而後,接續探究基本需求和生涯決定狀態之間的關係。

貳、文獻回顧

一、從自我決定理論探討影響社經弱勢大學生生涯發展之動機

歷程

深入檢視究竟有哪些內在因素決定了生涯發展之動機歷程,有助於說 明弱勢大學生的心理經驗以及面對生涯決定時準備狀態之改變(Hirschi, Lee, Porfeli, & Vondracek, 2013; Kulik, Kulik, & Shwalb, 1983),同時,可 為生涯促進方案之有效性提出最關鍵之評估指標(Fitzpatrick, Sanders, & Worthen, 2004)。

在近年探討動機歷程之主要理論中,自我決定理論(Ryan & Deci, 2000a)備受關注。由於該理論有助於說明影響生涯發展歷程的動機機制 如何發生,以及滿足基本心理需求對於目標設定可能產生的影響,因此, 逐漸被應用在解釋個體面對職業選擇和生涯轉換時之心理狀態及探索行 為,進而探究動機歷程如何改變(Blustein & Flum, 1999; Guay, Senécal, Gauthier, & Fernet, 2003)。Ryan 與 Deci(2000a, 2000b)認為,個體行為 必須從深層心理需求來理解,影響行為之關鍵因素來自於三大基本心理需 求,包括:自主性(autonomy)、關係 歸屬感(relatedness)、能力 勝任感(competence),而這些需求滿足和生活安適感有關,也影響了在 生涯發展歷程中因應挑戰所需之內在資源與心理韌性(薛凱方,2001;

(8)

Vansteenkiste & Ryan, 2013)。相對於 Hirschi 等人(2013)近期探討動機 型態(motivational patterns)時偏重探究哪些內在因素(例如:自我效能、 知覺生涯阻礙、自主性生涯目標、正向情感)影響展現在外的生涯準備行 動,自我決定理論則一貫強調攸關學生動機發展之自我調節歷程更須從根 本的基本心理需求觀點(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theory)進行瞭解,因 而,該理論被認為相當有助於探討正向自我概念,和生涯決定有關的自我 效能、認同發展,以及影響個人對職涯展望有所期待之正向態度及未來感 (Cheung & Jin, 2016; Laughland-Booÿ, Newcombe, & Skrbiš, 2017; Patton & Creed, 2001)。 由於內在自主歷程對於弱勢大學生正面對的成年前期生涯發展任務 有根本影響,而且和能否滿足基本心理需求有關,因此,在生涯實務工作 中有必要討論如何引導弱勢大學生反思因自身弱勢社經背景帶來之家庭 經濟資源不等和身心健康條件不佳狀態,在這些反思基礎上引發動機,並 尋求方法擺脫過去的心理匱乏狀態而滿足基本心理需求,藉此強化內在動 機之心理賦能、提升生涯實踐行動的自主性,有效改變弱勢學生面對職業 選 擇 及 生 涯 決 定 之 準 備 狀 態 。 過 去 生 涯 學 者 已 指 出 ( Gordon, 1998; Hodkinson & Sparkes, 1997; Miller & Rottinghaus, 2014),因身處弱勢處境 而長期存在的低自尊、缺乏自主和控制感,可能導致弱勢大學生面對職業 選擇時比同儕經歷更多無法決定、無助、缺乏希望感等心理困境,因而呈 現出猶豫矛盾或難以抉擇之現象,或者因長期面對生涯猶豫而影響生命意 義感,因此限制了生涯準備及決定。依循此脈絡,為落實高等教育機會均 等,有必要深入瞭解弱勢大學生心理特性,提出對應其心理需求和動機轉 化歷程之有效生涯輔導諮商實務。

二、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生涯決定之關係

自我決定理論探究自主性、關係感和能力感等三大基本心理需求,主 張個體在基本需求上的滿足程度攸關著身處不同生命階段的發展和適 應,這些需求滿足與否和大學階段生涯決定之間的關聯性值得深入探究。

根據自我決定理論(Ryan & Deci, 2000a, 2000b),自主需求反映出 個體必須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有所把握、能控制外在環境的影響因素,此需 求的滿足來自於個人在情境中的選擇得以自主決定,出自於自己的選擇、

(9)

自發且自願,而非受脅迫的非自願處境。在關係需求方面,個體和別人有 所連結乃每天生活所需,在人際互動中滿足此需求,感受到被在意、也在 意他人的情感表達,當身處於和周遭世界有正向連結的環境時感覺安全, 因歸屬特定關係而從中感受到他人的理解、包容、關心與支持,在和諧社 會情境及擁有社會支持系統等條件下滿足自己歸屬於特定團體之關係需 求。此外,能力感也是心理上不可或缺的,個體需要從經歷挑戰或困難中 解決問題,在完成任務和達到目標過程感受到成就感,更由於成功地達到 設定目標而促成不斷投入之正向心理狀態、對自己產生更多肯定與自信, 得以在勝任特定工作時持續滿足能力需求,感受價值感、體驗到付出是有 意義的。Gagné 與 Deci(2005)指出,這些基本需求之滿足程度和進入職 涯階段時的工作動機有關,先前研究同時也發現需求滿足和教育歷程中的 社會發展及安適感有關(Ryan & Deci, 2000b)。

基本需求滿足觀點是自我決定理論之核心概念,雖然迄今已廣泛被國 內外研究探討,但對於大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三大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生 涯決定之間的關係卻很少被探究。回顧過去主要代表性著作,包括:在自 主需求滿足方面,Guay 等人(2003)發現,來自父母和同儕的自主性支 持,有助於強化大學生面對生涯決定時的自我效能和自主性,進而降低生 涯不確定狀態(career indecision);而在關係需求滿足方面,Blustein 與 Flum(1999)則著重生涯探索態度與行為之內化歷程,他們探討影響職業 興趣發展之關係脈絡,指出了來自家人和朋友的人際支持對於探索工作世 界以及實踐個人興趣有所幫助;和能力需求滿足有關的變項,舉凡自信、 生涯自我效能等,均被認為和大學生涯發展歷程中的目標導向及生涯決定 自我效能有關(Blustein,1989, 1992)。即便國內這幾年採用自我決定理論 探究學生的生涯議題似乎有增多趨勢(例如:薛凱方,2001),但仍很少 有研究同時採用三大基本需求系統地探究影響生涯決定之內在動機歷 程,釐清這些基本需求滿足與否對於大學階段生涯發展之影響。Guay、 Ratelle、Senécal、Larose 與 Deschênes(2006)先前曾同時採用自主性、 社會支持和自我效能全面性地探究大學生涯決定狀態,不過,由於該理論 並非以基本需求滿足為論述基礎,因而缺乏了如何有效引發內在動機之說 明。檢視過去國內外文獻後可發現,奠基在基本需求滿足觀點探究生涯決 定議題之研究,顯然相當不足。

(10)

三、評估基本心理需求滿足之取向及工具

在評估基本需求滿足的工具方面,目前已有許多量表可用於評估自主 性、關係感和能力感各面向需求之滿足程度。雖然同樣源自於自我決定理 論,不過在進行評估時採用觀點、施測對象和適用領域等各有不同。舉例 而言,在職場方面,「在工作中的基本心理需求滿足量表」(Basic Need Satisfaction at Work Scale)可評估職場員工在自主性、關係感和能力感的 滿足程度,總計有 21 題,已被使用在探討領導者與部屬間交換關係(Graves & Luciano, 2013),Deci 等人(2001)先前曾檢視此量表應用在不同文化 時之測量恆等性,例如:美國、保加利亞;而在教育應用領域,「在關係 中的基本心理需求滿足量表」(Basic Need Satisfaction in Relationships Scale)則發展自 La Guardia、Ryan、Couchman 與 Deci (2000),從開 始 15 題而後簡化至 9 題,目的在探究大學生來自重要他人(父母、親密 交往對象、朋友)的基本需求滿足與其依附安全和安適感之間的關係。此 外,「青少年學生在校的基本心理需求量表」(Adolescent Students’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at School Scale)則發展自華人社會(Tian, Han, & Huebner, 2014),量表總計有 15 題,適用對象為就讀 7 年級至 11 年級未 滿成年的國高中生,用於瞭解青少年在學校學習時的基本需求滿足程度; 經過 Tian 等人(2014)檢視,除了國中和高中之間在自主性分量表的題 項截距恆等性(scalar invariance)未獲支持以外,其他測量恆等性大致獲 得了支持,可用於性別和年齡間比較平均數的高低。 不同於這些評估基本心理需求之取向,Chen 等人(2015)發展的「基 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量表」(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and Frustration Scale, BPNSFS)則有些和一般基本心理需求評估工具有別的優 勢所在,而這些優勢能說明不同弱勢學生之差異,有助於自我決定理論應 用在探究他們的內在動機歷程:

首先,Chen 等人(2015)兼採需求滿足(needs satisfaction)和需求 挫折(needs frustration)觀點進行評估,和 Vansteenkiste 與 Ryan(2013) 一致,他們的主張是:低需求滿足通常僅意味著個體成長受限,然而,需 求的挫折則更可能導致心理疾病和失調現象。具體來說,根據過去研究指 出(Chen et al., 2015; Ryan & Deci, 2000a, 2000b; Vansteenkiste & Ryan,

(11)

2013),自主需求的滿足來自於從事特定行為時能否完全自我決定的感 受,不過,外在環境或個人給自己的壓力則不同,更可能導致自主需求上 的挫折;再者,親密關係的建立或與他人有真誠連結的經驗,有助於關係 需求的滿足,然而,在關係中被排斥或孤獨經驗可能使得關係需求受挫。 能力需求係透過在環境中展現自身能力並獲得正向結果,因而從中經驗滿 足,但能力需求的挫折更可能直接來自於懷疑自身能力、無能或因為無法 展現自身能力的經驗所致。由於運用「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量表」評 估基本心理需求時兼顧需求滿足和需求挫折,此量表似乎較能反映出前揭 弱勢大學生在成長歷程中經歷的缺乏資源、必須為家庭作考量而不能隨心 所欲地安排人生,甚至必須捨棄個人目標以努力維持家庭生活穩定等心理 狀態。也就是說,許多來自成長歷程中的經驗不僅無助於基本需求之滿 足,而且因為家庭面對經濟困難或自身危機提早出現,使得這些難題持續 存在而未能解除,造成弱勢大學生內在需求長期受挫,不斷在挫折經驗中 感受到匱乏或被剝奪。因此,兼重滿足和挫折雙向度之需求評估取向應更 能呈現弱勢大學生的心理狀態。 第二,若探討基本需求和生涯決定之間的關係,則可發現需求滿足和 需求挫折可能對於生涯決定歷程有著不同影響。即便這兩者之間有高相關 (Chen et al., 2015),但它們實則反映出不同概念,前者受到支持性環境 (need-supportive environments)的影響較大,後者比較是由於身處剝奪、 讓人受挫環境(need-thwarting environments)而造成的(Vansteenkiste & Ryan, 2013),因而可能對於大學生正面對的不同生涯議題產生彼此有別 之影響。過去在這方面的探討仍不多,今後值得採用雙向度概念及評估方 式持續探究之。 第三,在實際運用「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量表」時,由於 Chen 等人(2015)已進行跨文化研究並逐年累積研究成果,應有助於回應自我 決定理論主張的「基本」心理需求是否具有跨文化性、在不同社會文化之 間是否確實呈現出所謂的「共通」心理現象。雖然他們的研究資料來自美 國、比利時、中國和秘魯等國家的大學生(Chen et al., 2015),但除了檢 驗應用在不同國家時的測量恆等性(measurement equivalence/invariance, ME/I),說明工具本身適用在不同文化以外,其研究指出目前仍存在諸多

(12)

議題值得探討。過去研究主要分析不同國家文化之間的差異(national culture),並未探討社經地位之間的差異以及評量工具用於檢視此差異的 適用性。若能檢驗此量表對於弱勢學生是否適用,則應有助於彌補當前自 我決定文獻普遍未探究社經地位影響效應之現存鴻溝。如果能檢視該理論 關注之三大心理需求及評估工具是否具備更多跨群體之間的適用性,在性 別、年齡、文化以外,這些需求是否也不受到社經地位影響而呈現共通性, 則應有助於瞭解三大心理需求是否確實能被視為是橫跨不同群體之「基 本」需求。 最後,在研究實務現場和輔導諮商工作,簡明而易於施行之量表有其 必要性。「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量表」總計有 24 題,除了量表品質 佳,作答者在回答題項上所需時間不過長,對於日後持續運用該工具在生 涯促進方案發展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Fitzpatrick et al., 2004; Hyun, Quinn, Madon, & Lustig, 2006; Royse, Thyer, & Padgett, 2015),由於這個不費時 且可從事雙向度評估之方式可同時評估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程度,若 能藉由持續評估這兩向度心理狀態的改變,以及伴隨心理狀態改變而可能 如何影響生涯準備與決定過程中涉及之態度、信念和行為等,則對於日後 更有效地設計生涯促進方案內容將有所幫助,有助於長期滾動方案發展歷 程。 綜合上述,本研究提出圖 1 之研究架構,以參與財團法人臺灣兒童暨 家庭扶助基金會(以下簡稱「家扶」)推動多年的「釣竿方案」為研究脈 絡,採用自我決定理論的基本心理需求和挫折觀點為理論架構,旨在探討 三個主要問題: 「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量表」應用在社經弱勢大學生時,由自主 性、關係感、能力感三大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及挫折所構成之雙向度因素 結構能否得到支持?此工具是否適用於社經弱勢大學生? 社經弱勢大學生參與生涯促進方案是否影響其基本心理需求狀態(需 求滿足、需求挫折)以及生涯決定狀態? 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對於生涯決定之影響為何?具體而言,心理 需求滿足是否有助於提升生涯決定狀態?而心理需求挫折能否負向影響 生涯決定狀態?

(13)

圖 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

參、研究方法

本研究根據自我決定理論的基本心理需求觀點,先檢視「基本心理需 求滿足和挫折量表」之因素結構,瞭解參與釣竿方案的家扶社經弱勢大學 生在自主性、關係感、能力感等三大基本需求滿足和挫折狀態,隨後接續 探究有無參與生涯促進方案對於基本需求滿足和挫折、生涯決定之影響。

一、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以參與 104、105 學年度釣竿方案大專生為主要對象(第 11 和 12 屆),每屆釣竿生約為 11 人,全臺各區共 23 個家扶中心,故每屆 可參與本研究最多人數約為 250 人,兩屆共計約 500 人左右。但排除有 3 處家扶中心未參與本研究,而在執行方案期間有參與者中途退出狀況並扣 除無意願參與本研究者,最後,總計有 155 位 104 學年度第 11 屆釣竿生、 220 位 105 學年度第 12 屆釣竿生參與此次調查,本研究之研究參與者總 計有 375 人。 這些研究參與者的背景如下:女性 251 位(佔 66.93%),而年齡皆 在大學一至四年級,遍及在 20 個全臺灣各地家扶中心。由於初始進行研 究時為顧及弱勢身份的敏感性而未蒐集性別以外的背景變項,事後透過各

(14)

家扶中心社工之協助,請協助提供當時參與者之背景資料,包括:參與者 年級、就讀學校類型(學術導向或技職體系大學校院)等,總計得到完整 147 筆資料。初步分析指出,這些參與者女性約佔三分之二左右(101 位, 68.71%),與以 375 人為全樣本的分析結果相似(251 位,66.93%);此 外,多數為低年級學生(125 位非大三或大四,85.03%),約有一半就讀 技職體系者(76 人,51.70%)。

二、生涯促進方案

本研究探討之釣竿方案為「家扶」推動的青年構力計畫之一,著重在 支持弱勢大學生發展勇於追夢、積極投入實踐個人生涯目標之正向生涯管 理態度,係針對身處成年前期而即將邁入職場的大學校院社經弱勢學生所 設計,主要以大學一二年級學生為對象,為針對這個群體特性而規劃進行 為期一年左右的生涯促進方案。根據家扶基金會推動服務方案的整體規 劃,大學三或四年級時可參與另一個以「就業前準備」為主的青年自立協 力方案,這個方案和本研究中以「資產累積」、「充權」為基礎的釣竿方 案,無論在著重服務對象或者在設計理念上均有所差異(晉康恩、蘇映伊、 馬鬱聰、藍元杉,2015;顏伶燕,2012)。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採用的「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量表」(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and Frustration Scale, BPNSFS)總計 24 題(Chen et al., 2015)。在量表發展初期,為了進行跨文化比較研究,當時即經過不同語 言翻譯、回譯和確認測量恆等性等程序,提供包含中文版等多個適用於不 同國家的量表版本。由於該量表經歷多次題項篩選與調整詞意,在量表發 展過程有著高度嚴謹性,因而,先前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Chen et al., 2015)即指出該量表品質高,同時適合應用在以中文為語言脈絡之評估情 境。 在該量表中,對應每個基本心理需求的題項皆有 8 題,各包含 4 題正 向敘述、4 題反向敘述,前者為基本心理需求滿足題項,代表性題項:「對 於我所做的事情,我有可以自己去自由選擇的感覺」(自主需求滿足)、 「我覺得我在乎的人也在乎著我」(關係需求滿足)、「我有信心自己能

(15)

把事情做好」(能力需求滿足);後者題項為心理需求挫折題項,代表性 題項:「我覺得我所做的事情大多都是出於不得已才去做的」(自主需求 挫折)、「我覺得被我想要融入的群體排擠」(關係需求挫折)、「我懷 疑自己是否真的能把事情做好」(能力需求挫折)。原先量表為李克特 5 點量尺形式,但在本研究中調整為 6 點量尺以避免趨中填答趨勢。 本研究採用的另一測量工具為「生涯決定狀態量表」(Career Decision Status Scale, CDSS),該量表題項係蒐集自開放式問卷,由學生填寫的個 人生涯狀態描述中篩選、進而發展成 6 題,為李克特 6 點量尺形式,經先 前研究確認由單一因素所構成。代表性題項,包括:「我知道未來有哪些 工作方向可以讓我抉擇」、「我已經在自己與重要他人的期望中平衡出一 個或少數幾個生涯目標」、「對於未來生涯,我有明確且清楚的目標」。 該量表適用於評估大學生的生涯已決定程度,以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確認 量表品質。 此外,關於「有無參與生涯促進方案」這個變項,由於在進行資料蒐 集時,前後兩屆釣竿方案大專生同時參與調查,而 104 學年度的第 11 屆 釣竿生已結束方案,105 學年度第 12 屆釣竿生尚未開始方案,因此,前 者在本研究中被視為是已參與生涯促進方案者,而後者為未參與生涯促進 方案者。在資料分析之前,以虛擬變項方式處理「有無參與生涯促進方案」 此變項,1 代表有參與方案者(也就是 104 學年度第 11 屆釣竿生)。

四、資料分析與統計方法

本研究採用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確認 量表品質,並進行結構方程模式分析(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使用的統計分析軟體為 Mplus。 在正式進行這些資料分析之前,為瞭解背景變項可能對於本研究主要 變項之影響,研究者依據後續追蹤所得資料進行初步分析。在完整的 147 筆資料中,以參與者性別(女、男)、年級(高、低年級)、就讀學校類 型(學術導向、技職體系大學)為二分類別變項,比較他們在自主性、關 係感和能力感三大基本需求上的滿足程度與挫折程度以及生涯決定狀態 之差異。表 1 呈現的 t 檢定結果指出,這些差異並不顯著,僅出現在女性 比男性在關係需求滿足上較高(p < .05)。

(16)

表 1 背景變項在研究變項之差異檢定 研究變項 背景 變項 平均數 標準差 t 檢定 需 求 滿 足 自主需求滿足 女 4.62 .75 .03 男 4.63 .51 高年級 4.67 .53 .61 低年級 4.59 .72 學術導向 4.58 .72 .33 技職體系 4.62 .67 關係需求滿足 女 4.88 .68 2.56* 男 4.55 .74 高年級 低年級 4.76 .83 .02 4.76 .71 學術導向 4.78 .68 .37 技職體系 4.74 .77 能力需求滿足 女 4.47 .86 1.50 男 4.65 .60 高年級 低年級 4.44 .64 .41 4.52 .83 學術導向 4.60 .81 1.26 技職體系 4.43 .80 需 求 挫 折 自主需求挫折 女 2.84 .97 .86 男 2.99 .91 高年級 低年級 3.17 .83 1.42 2.86 .97 學術導向 2.95 .99 .50 技職體系 2.87 .92 關係需求挫折 女 2.20 .89 .03 男 2.21 .81 高年級 低年級 2.30 .75 .50 2.20 .87 學術導向 2.30 .89 1.17 技職體系 2.13 .82 能力需求挫折 女 2.99 1.05 .34 男 3.05 .92 高年級 低年級 2.99 .89 .08 3.01 1.02 學術導向 2.95 1.05 .62 技職體系 3.05 .95 生涯決定狀態 女 4.20 1.03 .54 男 4.31 1.01 高年級 4.42 .87 .98 低年級 4.19 1.04 學術導向 4.12 .95 1.26 技職體系 4.33 1.07 * p < .05 註:n = 147. 女 101 人、男 42 人(遺漏值 4 人);高年級 22 人、低年級 125 人;學術導向 71 人、技職體系 76 人

(17)

此外,為避免後續追蹤資料不完整可能導致的偏誤,我們以性別為變 項,檢視全體研究樣本(375 人)中有完整背景資料者(147 人)和無完 整背景資料者(228 人)之間的差異,卡方考驗結果指出未達到顯著(χ2 = 1.50, p = .22),因此判斷兩者在背景特性上的差異可能不大。 綜合上述,我們因而未將性別、年級和就讀學校類型等背景變項放入 結構方程模式主要分析架構中;不過,在後續解釋及推論上仍需謹慎。

五、研究倫理考量

為顧及倫理考量,首先將研究計畫送交家扶研究室審核通過(105 年 3 月 21 日,發文字號:台童字第 1050000606 號),以確保家扶與釣竿方 案相關成員的權益和隱私安全。之後,進行量表預試,在確認信度和效度 之後,於民國 105 年 8 月至 9 月進行正式施測,在臺灣各地區家扶中心的 協助下進行問卷調查,並於 9 月中旬回收完畢。在進行調查過程,由於遇 到全臺各地家扶中心釣竿方案結束時間不一,故採取紙本問卷與網路問卷 同時並行,在預期回收時間之後的 7 至 10 天再次委請各地區家扶中心社 工師協助催繳,最後形成本研究分析資料。

肆、研究結果

一、「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量表」之因素結構分析結果

首先,初步結構方程模式分析結果指出,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雙 向度因素結構獲得支持,「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量表」應用在本研究 總計 375 位參與釣竿方案的社經弱勢大學生時符合原先理論架構,適配度 佳(χ2 = 613.99, df = 245; RMSEA = .06, SRMR = .06, CFI = .90, TLI = .88)。隨後,經過適度的模式修飾,因素結構模式之適配度些微提高; 修飾程序的進行,依序包括:增加「關係需求滿足」和「關係需求挫折」 兩個潛在變項之間的關係,以及第 15 題和第 21 題、第 3 和第 9 題、第 1 和第 3 題等測量變項之間的三個關係,這些在修飾模式中被增加的關係都 有合理性,而修飾後的適配度指標更臻於理想(χ2 = 482.03,df = 241; RMSEA = .05, SRMR = .05, CFI = .93, TLI = .92)。

(18)

圖 2 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結構之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 整體而言,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符合 Chen 等人(2015)先前研究結 果,該中文版原量表適用於本研究臺灣社經弱勢大學生之基本心理需求評 估。圖 2 呈現修飾後的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

二、結構模式之分析結果

(一)描述統計與相關分析 表 2 中的描述統計指出,這些弱勢大學生的「基本需求滿足」平均數 均在 4 分以上,其中以能力感需求滿足程度相對較低;而在「基本需求挫 折」方面,三大基本需求的平均數落在 2.06 到 3.38 範圍之間,其中能力 感需求挫折較高,測量題項的平均數幾乎都在 3 分以上,而關係感挫折相 對較低,各測量題項平均數皆在 3 分以下。至於在「生涯決定」方面,多 數測量題項的平均數接近 4 分或在 4 分以上,偏向於同意自己面對生涯時 已經作出決定或有大致方向。 此外,相關係數呈現出各量表內題項之間的關係大致高過於各量表間 題項之間的關係,測量工具有聚斂和區辨效度。 (二)參與生涯促進方案對於基本需求狀態及生涯決定之影響 在結構模式分析方面,分析結果指出實際蒐集到的資料和本研究以自 我決定理論基礎提出研究架構之間的適配度高(χ2 = 892.77, df = 419;

(19)

RMSEA = .06, SRMR = .05, CFI = .91, TLI = .90),不過,其中有些預期關 係並未達到顯著水準。 在後續進行的模式修飾過程中,刪除了未達到顯著關係的兩個關聯性 (包括:有無參與方案對生涯決定之直接影響、需求挫折對生涯決定之影 響),同時增加生涯決定量表兩題項間的顯著相關,並將需求挫折和生涯 決定之間未達顯著的相關設定為 0,以避免 Mplus 軟體預設估計時會將刪 除因果關係之後的需求挫折和生涯決定視為是兩個相關變項進行估計,經 過這些修飾步驟之後的整體模式大致和原先適配度相似(χ2 = 803.20, df =

420; RMSEA = .05, SRMR = .05, CFI = .93, TLI = .92),而且所有估計數值 皆達顯著,如圖 3 所示。 從圖 3 可看到,參與生涯促進方案對於需求滿足有正向影響(= .14, p < .05),同時對需求挫折有負向影響( = .23, p < .001),不過,有無 參與方案對於生涯決定之直接影響並未達到顯著水準(p > .05)。 (三)基本心理需求狀態對生涯決定之影響 關於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對於生涯決定之影響,從圖 3 中的結構 方程模式分析結果可看到,需求滿足有助於提升生涯決定狀態( = .54, p < .001),然而,和原先預期不同,需求挫折對於降低生涯決定狀態之影 響並未達到顯著水準(p > .05)。

(20)

註: Mean 代 表平均 數, Sd 代 表標準 差,緊接 在各題 項後的 括弧數 字是原 量表的 題項編 號。由 於採用 配對刪 除法 (pa ir-wise de le ti on) 以及最 後呈現 數 值經過 四捨五 入,因 此,相 同相關 係數數 值之顯 著水準 可能稍 有不同 。 表 2 測量變項之平均數、標準差和相關係數

(21)

圖 3 結構模式之分析結果

伍、討論

本研究運用「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量表」,目的在探究弱勢大學 生在自主性、關係感、能力感等三大基本需求上的滿足和挫折是否和參與 生涯促進方案有關,同時探究基本需求狀態對於生涯決定之影響。針對本 研究提出問題,進行討論如下。

一、「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量表」之雙向度因素結構及評估

取向

本研究分析結果指出,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雙向度因素結構對於 弱勢大學生有適用性,此研究結果符合先前 Chen 等人(2015)採用此因 素結構進行的研究結果。此外,近年有其他版本的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 折量表被發展(例如:Longo, Gunz, Curtis, & Farsides, 2016),雖然沒有 華文版本,但研究結果也同樣指出需求滿足和需求挫折雙向度因素結構有 必要性,值得後續採用在探究自主性、關係感和能力感三大基本需求對於 各生命階段和發展適應相關變項之影響。

根據這些研究發現,和本研究有關而值得後續進行探究的便是:除了 本研究樣本以外,其他長期身處於經濟剝奪環境中的弱勢學生是否也呈現

(22)

相似的雙因素結構?而其個人需求挫折和需求滿足程度對生涯決定之影 響是否有所不同?由於本研究參與者皆來自參與家扶生涯促進方案之釣 竿生,他們不見得能完全代表所有弱勢大學生,這些釣竿生或許有較高意 願探索生涯議題,因而可能和其他缺乏參與方案動機之弱勢大學生在心理 特性上有些不同。此外,在缺乏一般大學生或非社經弱勢大學生作為對照 組的情況之下,本研究無法進行社經弱勢和非社經弱勢兩組或多組間的比 較分析,同時也缺乏「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量表」在測量恆等上的檢 驗,無法獲知該評估工具應用在不同群體間是否有不同適用性;再者,由 於原先背景變項設計之不足,致使本研究無法更完整地分析背景變項效 應,以及進行更細緻的多組間測量恆等性之分析。舉凡這些研究限制皆影 響了本研究之推論,應用在解釋弱勢大學生基本心理需求狀態時必須謹 慎,仍有待未來研究持續累積這方面研究發現。 Vansteenkiste 與 Ryan(2013)闡釋自我決定理論並說明不同社會環 境對心理狀態之影響有別,基本需求在支持性環境中得以滿足,成長和安 適感因而提升;然而,若身處剝奪、受挫的環境,則可能因持續發生的需 求挫折經驗而導致失能(malfunctioning)。此類觀點也說明了研究目的不 同會讓所需的評估工具有所不同,過去許多研究採用安適感(well-being) 和身心不適(ill-being)分別探究需求滿足、需求挫折各自與這些變項之 間的關係,因而更能說明這兩個基本需求概念在測量和實務應用途徑上的 差異(Chen et al., 2015; Longo et al., 2016; Vansteenkiste & Ryan, 2013)。 在運用於探究生涯議題時,或許可以參考他們的作法,選擇各自代表正向 發展、適應不良的多個生涯變項作為效標(例如:生涯自我效能、知覺生 涯阻礙),持續探究需求滿足與需求挫折兩者在概念上的差異,以及可能 發揮的生涯效應有何不同。

二、參與生涯促進方案對於基本需求狀態及生涯決定之影響

從本研究結果可看到,與尚未參與的第 12 屆釣竿生相較,參與方案 的第 11 屆釣竿生有較佳的基本需求滿足(詳見圖 3,= .14, p < .05)及 較低的需求挫折感受(詳見圖 3,= .23, p < .001)。 首先,由於釣竿方案內容強調參與規劃的主動權,在提供資金協助的 基礎之上讓參與的弱勢大學生擁有可運用的個人資產進行生涯規劃(晉康

(23)

恩等人,2015;顏伶燕,2012),因而讓弱勢學生重新獲得對當前生活和 未來生涯之自主感,同時在風險管理思維下學習如何適度地管理風險、預 作準備,展現出前瞻性之生涯管理態度。這樣的現象充分反映了自主需求 被滿足而後對於生涯準備或生涯態度之正向影響,如同 Hirschi 等人 (2013)的研究指出,這些改變影響生涯決定,其效應可能來自於個體在 自主基本需求上的滿足,以及生活或學習過程可有效降低自主需求受挫之 經驗。 再者,以團體方式進行的釣竿方案特性使得參與過程有頻繁機會與他 人共同合作,需要在溝通、協調和衝突中發展共識以及培養人際間的信任 感,如此才能完成團體必須執行的挑戰性目標與任務內容(晉康恩等人, 2015;顏伶燕,2012)。和同儕之間相似的弱勢背景提供了最基本的信任 基礎,讓這些高同質性的參與者滿足關係需求;而在參與方案期間一起完 成困難任務之後出現的革命情感,則強化了弱勢大學生對彼此之信任,在 面對生涯時感受到自己並非孤獨一人,建立了迎接現階段挑戰和因應壓力 所需的人際資源,也在無形中預留未來克服困境時需要之社會支持來源。 這些參與經驗有助於滿足關係感需求,同時降低在關係需求上的挫折;此 種來自人際互動或透過社會資本而間接地帶來生涯效益之歷程,呼應了 Felsman 與 Blustein(1999)提出的關係取向生涯觀點,主張理性抉擇以 外的同儕關係和情感交流對於成年初期職涯發展之重要性。 而在能力感方面,如同國內外教育及生涯研究指出,由串聯不同課 程、活動與任務所構成的多樣化方案內容(Liu, Huang, & Wang, 2014; Stephens et al., 2015),或藉由反思歷程促成敘說性認同之發展(曾文志, 2013;Lengelle & Meijers, 2014; Lengelle, Meijers, Poell, & Post, 2014)有 助於弱勢大學生走出習慣的生活圈,不斷累積自己可達到更難目標、挑戰 成功之正向經驗,而釣竿計畫可能提供了此類滿足能力感、降低能力感受 挫之學習任務(晉康恩等人,2015;顏伶燕,2012)。雖然因學生個人特 性和主責社工不同而可能有不同的參與經驗,不過在持續檢視個人能力極 限情境下獲得重新認識自己及深度反思的機會,從中經驗到成就感與價值 感,有利強化面對不確定未來生涯時積極迎向挑戰之內在資產。 諸如這些來自參與釣竿方案的經驗並從中改變之需求狀態,皆可以從

(24)

自我決定理論觀點得到支持,說明基本需求滿足之後可能對弱勢大學生的 心理狀態產生影響,促成以內在動機為基礎之目標導向或生涯管理行為, 也就是自我決定理論強調的自主調節(autonomous regulation)和動機內 化過程(Ryan & Deci, 2000a, 2000b; Vansteenkiste & Ryan, 2013)。

在本研究發現中看到的需求滿足對於生涯決定之影響(詳見圖 3, = .54, p < .001),可能正反映了由於需求滿足而強化的自主調節和動機 內化對於弱勢大學生所帶來的正向效應,具體地呈現在本研究探究之生涯 已決定狀態。然而,在研究架構中假定的基本需求挫折對於生涯決定之負 向影響未獲支持(詳見圖 3),針對此結果可能解釋的原因是:需求挫折 對於生涯決定之影響存在於其他機制,可能無法呈現在本研究探討的研究 變項,而更可能反映在生涯未決定狀態或者和其他身心適應議題有關之現 象;如同自我決定論學者指出(Nishimura & Suzuki, 2016),需求挫折相 對於需求滿足,對於心理疾病影響更大,而非生活安適感之主要因素。雖 然這樣的觀點無法直接應用在討論生涯議題,而現有生涯文獻在這部分的 論述仍相當不足,但本研究結果正指出了未來研究宜參考本研究強調的基 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雙向度因素結構,而必須對應提出和生涯已決定 (career decidedness)、生涯不確定(career indecision)或生涯猶豫(career indecisiveness)有關且能反映不同生涯決定狀態之研究變項(金樹人, 2011;Gaffner & Hazler, 2002; Osipow, 1999; Santos, Ferreira, & Gonçalves, 2014),如此方能進行更有系統性地探究。

三、研究限制、未來研究方向與諮商實務建議

本研究著重在以社經弱勢大學生為對象,進行基本需求滿足與挫折之 探討,並分析對生涯決定狀態之影響,除了不宜將研究結果推論至一般大 學生以外,如同前述,本研究僅針對生涯已決定狀態進行探究而無法反映 更完整而複雜的生涯決定歷程。由於缺乏足夠背景效應之分析及討論,因 而相當程度地限制了應用至家扶中心服務對象以外更多社經弱勢大學生 的可能性。因此,在應用研究結果時,宜避免過度推論。 在未來研究建議方面,目前對於三大基本需求滿足或挫敗如何影響動 機內化歷程,以及如何進而轉變成具體影響弱勢大學生的生涯決定,諸如 這些議題仍待釐清,受限於本研究限制,我們在這方面所知仍不多。未來

(25)

研究可採用質性設計探究弱勢大學生在參與方案過程中需求的轉變歷 程,以及這些需求滿足與需求挫敗上的改變如何影響生涯決定或其他和生 涯發展有關的認知、態度與行為,例如:生涯自我效能、知覺生涯阻礙、 生涯自我管理等。 此外,在量化研究設計方面,除了需求滿足和挫折以外,也可以把自 我決定理論中討論的動機內化歷程考量在內,進行自主調節之評估(Ryan & Deci, 2000b; Vansteenkiste & Ryan, 2013),更為具體地探究發生在基本 需求狀態和生涯決定之間的中介歷程。

在理論發展方面,未來研究或可朝向採用縱貫性研究設計,藉由多次 資料蒐集來探討基本心理需求滿足(或挫敗)和生涯決定之間的關係,例 如:進行交叉延宕模式分析(cross-lagg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除了應持續釐清是否存在不同心理機制各自影響了生涯決定或未決定狀 態以外,未來研究可探究變項之間可能存在的因果關係,例如:不同基本 需求是否對生涯決定有不同影響?而對於弱勢大學生而言,三個基本需求 其中何者的滿足或挫敗對於面對職業選擇及生涯準備的影響最大?除了 個別性的影響以外,就像 Hirschi 等人(2013)對生涯動機型態之研究, 不同弱勢大學生是否呈現不同需求滿足和挫折之組合型態?而不同的需 求組合型態又會如何影響生涯決定?尤其,Guiffrida、Lynch、Wall 與 Abel (2013)曾發現,想要滿足自主和能力需求的內在動機和大學生進入大學 之後能否持續學業、學業平均成績(grade point average, GPA)等變項皆 有關,而不同來源的關係需求(和大學同儕、教職員、家人、朋友的關係) 對於這兩者之影響則有些微不同;而和此結果相似,Guay 等人(2006) 先前即指出自主性和自我效能是有效區分生涯已決定、發展性的未決定 (developmentally undecided)、長期慢性的未決定 (chronically undecided) 等不同生涯決定狀態之重要指標。若能將三大基本需求同時納入未來研究 設計,則有助於探討不同需求滿足和挫折對於大學生學習和生涯發展狀態 的不同影響,深入瞭解動機內化之轉變機制(Hirschi et al., 2013; Ryan & Deci, 2000b)。

除此以外,需求強度(needs strength)之評估應有助於這方面之理論 發展。Chen 等人(2015)以需求強度說明需求渴望來自於需求的匱乏,

(26)

而另一種需求強度評估方式則是建立在過去成長歷程中的需求滿足經 驗,正由於先前獲得正向回饋因而強化了個體對這方面的需求重視(needs valuation)。未來研究應可參考他們的觀點,將需求強度納入探討生涯議 題時的基本需求評估取向,更細緻地區辨由需求滿足和需求挫折衍生之兩 個不同心理機制如何應用在生涯輔導諮商過程。若能深入探究需求強度或 需求重視和最根本的需求滿足和挫折之間有何關係,則對於生涯諮商輔導 應用或方案發展將有所助益;究竟必須如何導入歷程性經驗,才能發揮預 期效應?在生涯實務工作中必須著重滿足心理需求,抑或降低過去需求挫 折經驗對弱勢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負面影響?例如:焦慮或脆弱易感性 (social vulnerability)。舉凡這些從本研究發現所衍生的更多研究議題, 實則和基本心理需求評估取向及測量工具發展有關,也和生涯諮商輔導應 用途徑或者生涯促進方案發展實務有關,皆值得後續深入探究。 延續前述研究方向,另一個值得研究的議題和方案成效評估有關,也 攸關如何有效推動以弱勢大學生為對象之生涯諮商實務。具體來說,適用 在弱勢大學生的生涯促進方案,是否必須因為方案設定目標要達到提升需 求滿足或者降低需求挫折的不同而必須著重不同的方案目的?相對於以 強化正向因子或資產為主的方案內容應致力於提升面對職業選擇或決定 時的實踐動力,另一類著重在降低危險因子之生涯方案是否應偏重從基本 心理需求觀點對於未決定生涯狀態下的焦慮衝突心理有所解決,才能有效 降 低 他 們 面 對 職 業 選 擇 時 缺 乏 動 機 或 無 助 之 心 理 狀 態 ? 實 際 上 , Vansteenkiste 與 Ryan(2013)已指出,採用基本心理需求理論觀點或許 可持續拓展至運用正念(mindfulness)以幫助個體面對需求挫折,幫助他 們從中產生覺察(awareness)而能重新看待這些在自身成長歷程中無法分 割的經驗。如同本研究探討的需求滿足和挫折雙向度結構,這兩者是不一 樣的心理歷程嗎?以優勢取向(例如:曾文志,2013)來導入適切的生涯 促進方案,即可讓弱勢大學生發展出正向心理狀態、從中促成生涯決定, 因而在學職轉換過程中更能投入探索,對未來有希望感而可積極從事生涯 準備及生涯管理規劃?還是,如同 Vansteenkiste 與 Ryan(2013)提出之 正念介入取向,在降低需求挫折影響的過程中有機會將負向的需求挫折經 驗轉化為實踐生涯決定和行動之力量來源?未來研究應可參考本研究結

(27)

果,更具體而持續性地探討如何導入滿足需求或降低需求挫折途徑,進而 對弱勢大學生生涯決定產生影響。這方面以弱勢學生群體為對象而結合改 變理論之生涯方案發展及成效評估,將有持續討論之必要性。

最後,參考自我決定理論在特教或其他領域逐漸增多的方案研究發 現,例如:學習障礙者(Field, Sarver, & Shaw, 2003),則有助於深入瞭 解如何導入生涯促進方案以增進弱勢者克服內在自我侷限和外在阻礙之 動機歷程,從而提升在職業技能上的自我效能、自我決定程度,以及對正 向職業結果之預期,包括:體驗式學習經驗、強調反思歷程的學習經驗 (Sheftel, Lindstrom, & McWhirter, 2014; Stephens et al., 2015)。由於自我 決定理論著重從滿足基本需求觀點來探究如何強化面對生涯挑戰和外在 阻礙之內在動機歷程,因此,高等教育實務應可和諮商輔導專業善於發揮 的自我探索及反思歷程相互結合,在當前講究職業媒合的就業力促進工作 以外,同時推動以探究個別差異並滿足不同心理需求為主軸之生涯促進方 案,從更深層的動機心理機制理解生涯未決定現象,才能有助於弱勢大學 生面對學職轉換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挑戰及困難。在這方面,若能有效建構 和區辨學生在面對生涯決定議題時之動機輪廓(motivational profiles) (Vansteenkiste, Sierens, Soenens, Luyckx, & Lens, 2009),則有助於根據 弱勢學生個別差異的不同而提供符合其心理需求之生涯諮商輔導(Paixão & Gamboa, 2017)。 舉凡這些攸關生涯決定之動機機制,仍有待未來提出更嚴謹的研究設 計加以回答,才能更清楚地掌握弱勢大學生心理特性,並能針對服務群體 的不同需要而在生涯輔導實務工作中設計具差異化而有效之生涯促進方 案,同時建立明確的成效評估指標及工具。

陸、結論

本研究發現家扶推動以社經弱勢大學生為對象的生涯促進方案對其 基本需求滿足和降低需求挫折發揮了成效,同時對於生涯決定也產生相當 程度影響,值得從事後續研究持續探討影響生涯決定之動機歷程。 除了在生涯諮商輔導實務和發展生涯促進方案時,可繼續採用「基本

(28)

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量表」以評估不同弱勢大學生在自主性、關係感、能 力感三大基本需求滿足和挫敗等心理特性以外,自我決定理論提供了理解 弱勢大學生內在動機歷程之概念化架構,應有助於分析不同弱勢大學生的 差異化動機型態及探究不同需求組合是否對於生涯決定之影響有所不 同。採用自我決定理論,可作為未來繼續研究弱勢大學生心理特性以及需 求轉變如何影響生涯決定之理論依據;探究弱勢大學生在自主性、關係感 和能力感三大基本需求上的滿足和挫折狀態,有助於呈現不同學生面對生 涯決定之內在動機歷程,值得未來研究持續探究。

誌謝

本研究之進行得到財團法人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及各地區家 扶中心社工師之協助,謹此致謝。

(29)

參考文獻

金樹人(2011)。生涯諮商與輔導(重修三版)。臺北:東華書局。

[Jin, S. R. (2011). Career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3rd ed.). Taipei, Taiwan: Don-Hwa.]

晉康恩、蘇映伊、馬鬱聰、藍元杉(2015)。從效益評估到經驗敘說—家扶基金 會青年自立釣竿方案服務使用者參與之意義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51, 134-144。

[Jin, K.-E., Su, Y.-Y., Ma, Y.-C., & Lan, Y.-S. (2015). From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to narrative experience: Discussion on the meaning of service user participation in the Taiwan Fund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Youth Capacity Building Program.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151, 134-144.]

曾文志(2013)。經濟弱勢大學生的敘事認同與復原力的關係研究。教育與心理 研究,4,1-26。doi: 10.3966/102498852013123604001

[Tseng, W.-C. (2013).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rrative identity and resilience among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 & Psychology, 4, 1-26. doi: 10.3966/102498852013123604001]

鄭勝耀、黃瀞瑩(2014)。我國弱勢教育政策與社會公平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

242,5-16。

[Cheng, S.-Y., & Huang, C.-Y. (2014).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justice and educational policies for disadvantaged students in Taiwan.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242, 5-16.]

薛凱方(2001)。生涯自主動機歷程與生涯定向、學習投入之模式驗證—以自 我決定理論之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Hsueh, K.-F. (2001).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autonomy motivation of career: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顏伶燕(2012)。青年自立釣竿方案參與者經驗之研究—以新竹家扶中心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Yen, L.-Y. (2012). The participants’ experiences of the Youth Capacity Building

Program: The case study of FHP, Hsinchu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Nantao, Taiwan.]

龔心怡、李靜儀(2015)。影響國中經濟弱勢學生之學業表現與中輟傾向之因素: 以「脈絡-自我-行動-結果」之動機發展自我系統模式為取向。教育科學 研究期刊,60(4),55-92。doi: 10.6209/JORIES.2015.60(4).03

[Kung, H.-Y., & Lee, C.-Y. (2015). Influence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dropout on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student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ontext–self–action–eesult” self-system model of motivational development.

(30)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Sciences, 60(4), 55-92. doi: 10.6209/JORIES.

2015.60(4).03]

Blustein, D. L. (1989). The role of goal instability and career self-efficacy in the career explor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35(2), 194-203. doi: 10. 1016/0001-8791(89)90040-7

Blustein, D. L. (1992). Applying current theory and research in career exploration to practice.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41(2), 174–183. doi: 10.1002/j. 2161-0045.1992.tb00368.x

Blustein, D. L., & Flum, H. (1999). A self-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 of interests and exploration in career development. In M.L. Savickas, and A.R. Spokane (Eds.),

Vocational interests: Meaning, measurement, and counseling use (pp. 345-368).

Palo Alto, CA: Davies-Black.

Blustein, D. L., Chaves, A. P., Diemer, M. A., Gallagher, L. A., Marshall, K. G., Sirin, S., & Bhati, K. S. (2002). Voices of the forgotten half: The role of social class in the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9(3), 311-323. doi: 10.1037/0022-0167.49.3.311

Chen, B., Vansteenkiste, M., Beyers, W., Boone, L., Deci, E. L., Van der Kaap-Deeder, J., ... & Ryan, R. M. (2015).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need frustration, and need strength across four cultures. Motivation and Emotion, 39(2), 216-236. doi: 10.1007/s11031-014-9450-1

Cheung, R., & Jin, Q. (2016). Impact of a career exploration course on career decision making, adaptability, and relational support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24(3), 481-496. doi: 10.1177/1069072715599390

Colton, G. M., Connor Jr, U. J., Shultz, E. L., & Easter, L. M. (1999). Fighting attrition: One freshman year program that targets academic progress and retention for at-risk student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Retention: Research, Theory &

Practice, 1(2), 147-162. doi: 10.2190/FTPB-1LQ7-XBUX-J1RY

Côté, J., & Bynner, J. M. (2008). Changes in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in the UK and Canada: The role of structure and agency in emerging adulthood.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11(3), 251-268. doi: 10.1080/13676260801946464

Deci, E. L., Ryan, R. M., Gagné, M., Leone, D. R., Usunov, J., & Kornazheva, B. P. (2001). Need satisfaction, motivation, and well-being in the work organizations of a former eastern bloc country: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self-determin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7(8), 930-942.

doi: 10.1177/0146167201278002

Felsman, D. E., & Blustein, D. L. (1999). The role of peer relatedness in late adolescent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4(2), 279-295. doi: 10.1006/jvbe.1998.1664

Field, S., Sarver, M. D., & Shaw, S. F. (2003). Self-determination: A key to success in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24(6), 339-349. doi: 10.1177/07419325030240060501

Fitzpatrick, J. L., Sanders, J. R., & Worthen, B. R. (2011). Program evaluation: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4th ed.). Boston, MA: Person.

Gaffner, D. C., & Hazler, R. J. (2002). Factors related to indecisiveness and career indecision in undecided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1)

Gagné, M., & Deci, E. L. (2005).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work motivatio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6(4), 331-362. doi: 10.1002/job.322

Gordon, V. N. (1998). Career decidedness types: A literature review.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46(4), 386-403. doi: 10.1002/j.2161-0045.1998.tb00715.x

Graves, L. M., & Luciano, M. M. (2013). Self-determination at work: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leader-member exchange. Motivation and Emotion, 37(3), 518-536. doi: 10.1007/s11031-012-9336-z

Guay, F., Ratelle, C. F., Senécal, C., Larose, S., & Deschênes, A. (2006). Distinguishing developmental from chronic career indecision: Self-efficacy, autonomy, and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14(2), 235-251. doi: 10.1177/1069072705283975

Guay, F., Senécal, C., Gauthier, L., & Fernet, C. (2003). Predicting career indecision: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2), 165-177. doi: 10.1037/0022-0167.50.2.165

Guiffrida, D. A., Lynch, M. F., Wall, A. F., & Abel, D. S. (2013). Do reasons for attending college affect academic outcomes?: A test of a motivational model from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54(2), 121-139. doi: 10.1353/csd.2013.0019

Harvey, L. (2001). 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7(2), 97-109. doi: 10.1080/13538320120059990

Hirschi, A., Lee, B., Porfeli, E. J., & Vondracek, F. W. (2013). Proactive motivation and engagement in career behaviors: Investigating direct, mediated, and moderated effect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83(1), 31-40. doi: 10.1016/j.jvb.2013.02.003 Hodkinson, P., & Sparkes, A. C. (1997). Careership: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career

decision making.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8(1), 29-44. doi: 10.1080/0142569970180102

Hsieh, H. H., & Huang, J. T. (2014). The effects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proactive personality on career decision self-efficacy.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62(1), 29-43. doi: 10.1002/j.2161-0045.2014.00068.x

Hyun, J. K., Quinn, B. C., Madon, T., & Lustig, S. (2006). Graduate student mental health: Needs assess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ounseling service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7(3), 247-266. doi: 10.1353/csd.2006.0030

Koen, J., Klehe, U. C., & Van Vianen, A. E. (2012). Training career adaptability to facilitate a successful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81(3), 395-408. doi: 10.1016/j.jvb.2012.10.003

Kulik, C. L. C., Kulik, J. A., & Shwalb, B. J. (1983). College programs for high-risk and disadvantaged students: A meta-analysis of finding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3(3), 397-414. doi: 10.3102/00346543053003397

La Guardia, J. G., Ryan, R. M., Couchman, C. E., & Deci, E. L. (2000). Within-person variation in security of attachment: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on attachment, need fulfillment,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3), 367-384. doi: 10.1037//0022-3514.79.3.367

Laughland-Booÿ, J., Newcombe, P., & Skrbiš, Z. (2017). Looking forward: Career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temporal orientations of young Australian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01, 43-56. doi: 10.1016/j.jvb.2017.04.005.

Lengelle, R., & Meijers, F. (2014). Narrative identity: Writing the self in career learning.

(32)

Lengelle, R., Meijers, F., Poell, R., & Post, M. (2014). Career writing: Creative, expressive and reflective approaches to narrative identity formation in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85(1), 75-84. doi: 10.1016/j.jvb.2014.05.001 Liu, S., Huang, J. L., & Wang, M. (2014). Effectiveness of job search interventions: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0(4), 1009-1041. doi: 10.1037/a0035923 Longo, Y., Gunz, A., Curtis, G. J., & Farsides, T. (2016). Measuring need satisfaction and

frustration in educational and work contexts: The Need Satisfaction and Frustration Scale (NSF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7(1), 295-317. doi: 10.1007/s10902-014-9595-3 Miller, A. D., & Rottinghaus, P. J. (2014). Career indecision, meaning in life, and

anxiety: An existential framework.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22(2), 233-247. doi: 10.1177/1069072713493763

Nishimura, T., & Suzuki, T. (2016).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and frustration in Japan: controlling for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Japanese

Psychological Research, 58(4), 320-331. doi: 10.1111/jpr.12131

Osipow, S. H. (1999). Assessing career indecision.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5(1), 147-154. doi: 10.1006/jvbe.1999.1704

Paixão, O. and Gamboa, V. (2017). Motivational profiles 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65, 207–221. doi:10.1002/cdq.12093

Patton, W., & Creed, P. A. (2001). Developmental issues in career maturity and career decision status.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49(4), 336-351. doi:10.1002/j.2161-0045.2001.tb00961.x

Royse, D., Thyer, B. A., & Padgett, D. K. (2015). Program evalu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6th ed.) Boston, MA: Cengage

Learning.

Ryan, R. M., & Deci, E. L. (2000a). The darker and brighter sides of human existenc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as a unifying concept. Psychological Inquiry, 11(4), 319-338. doi: 10.1207/S15327965PLI1104_03

Ryan, R. M., & Deci, E. L. (2000b).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68-78. doi: 10.1037110003-066X.55.1.68

Santos, P. J., Ferreira, J. A., & Gonçalves, C. M. (2014). Indecisiveness and career indecision: A test of a theoretical model.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85(1), 106-114. doi: 10.1016/j.jvb.2014.05.004

Sheftel, A., Lindstrom, L., & McWhirter, B. (2014). Motivational enhancement career intervention for youth with disabilities. Advances in School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7(4), 208-224. doi: 10.1080/1754730X.2014.949061

Stephens, N. M., Brannon, T. N., Markus, H. R., & Nelson, J. E. (2015). Feeling at home in college: Fortifying school-relevant selves to reduce social class dispar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 Social Issues and Policy Review, 9(1), 1-24. doi:10.1111/sipr.12008

Tian, L., Han, M., & Huebner, E. S. (2014).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the adolescent students'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at school scal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7(3), 257-267. doi: 10.1016/j.adolescence.2014.01.005

Vansteenkiste, M., Sierens, E., Soenens, B., Luyckx, K., & Lens, W. (2009). Motivational profiles from a self-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 The quality of motivation matt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01(3), 671-688.

(33)

doi: 10.1037/a0015083

Vansteenkiste, M., & Ryan, R. M. (2013). On psychological growth and vulnerability: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and need frustration as a unifying principle.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 23(3), 263-280. doi: 10.1037/a0032359

Yorke, M. (2006). Employ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What it is-what it is not (Vol. 1). York, England: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數據

圖 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  參、研究方法  本研究根據自我決定理論的基本心理需求觀點,先檢視「基本心理需 求滿足和挫折量表」之因素結構,瞭解參與釣竿方案的家扶社經弱勢大學 生在自主性、關係感、能力感等三大基本需求滿足和挫折狀態,隨後接續 探究有無參與生涯促進方案對於基本需求滿足和挫折、生涯決定之影響。  一、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以參與 104、105 學年度釣竿方案大專生為主要對象(第 11 和 12 屆),每屆釣竿生約為 11 人,全臺各區共 23 個家扶中心,故每屆 可參與本研究最多人數約為 250
表 1  背景變項在研究變項之差異檢定  研究變項  背景  變項  平均數  標準差  t  檢定  需 求 滿 足  自主需求滿足  女  4.62 .75  .03 男 4.63  .51 高年級 4.67 .53 .61 低年級 4.59 .72 學術導向 4.58 .72 .33 技職體系 4.62 .67 關係需求滿足 女 4.88 .68 2.56* 男 4.55 .74 高年級 低年級 4.76 .83 .02 4.76 .71  學術導向 4.78 .68  .37  技職體系 4.7
圖 2  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結構之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  整體而言,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符合 Chen 等人(2015)先前研究結 果,該中文版原量表適用於本研究臺灣社經弱勢大學生之基本心理需求評 估。圖 2 呈現修飾後的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  二、結構模式之分析結果  (一)描述統計與相關分析  表 2 中的描述統計指出,這些弱勢大學生的「基本需求滿足」平均數 均在 4 分以上,其中以能力感需求滿足程度相對較低;而在「基本需求挫 折」方面,三大基本需求的平均數落在 2.06 到 3.38 範圍之間,其中能
圖 3    結構模式之分析結果  伍、討論  本研究運用「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量表」,目的在探究弱勢大學 生在自主性、關係感、能力感等三大基本需求上的滿足和挫折是否和參與 生涯促進方案有關,同時探究基本需求狀態對於生涯決定之影響。針對本 研究提出問題,進行討論如下。  一、「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量表」之雙向度因素結構及評估 取向  本研究分析結果指出,基本心理需求滿足和挫折雙向度因素結構對於 弱勢大學生有適用性,此研究結果符合先前 Chen 等人(2015)採用此因 素結構進行的研究結果。此外,近年有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Experiment a little with the Hello program. It will say that it has no clue what you mean by ouch. The exact wording of the error message is dependent on the compiler, but it might

As to the effects of internet self-efficacy on information ethics, students who get high, middle, and low scores on basic computer operation also perform differently on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need of walking to school for middle-grades students and designs related teaching plans.This study firstly conducts a questionnaire

Most of the studies used these theme parks as a research object and mainly focused on service quality,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possible reasons that influence the willingness of

This paper uses learning motivation, educational service quality, learning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as scheme and uses one private university students as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services and whether the

英文:A Study on Increasing Students’ Awareness and Actions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Using the Students at Chung Hua University Taking “Employment Market Analysis” Course as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