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正視新住民子女文化優勢的語文教學/ 77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正視新住民子女文化優勢的語文教學/ 77"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6,5(9),頁 77-79

本土與新住民語文教學 主題評論 第 77 頁

正視新住民子女文化優勢的語文教學

陳得文 國立臺南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一、前言

臺灣史上經歷過許多較大規模的 移民浪潮,近年來臺灣人口結構的主要 變化,除了少子化和高齡化,還有外籍 勞工和外籍配偶的新住民族群。根據教 育部統計,94 學年度就讀國中小的新住 民子女(不含中國大陸)共 39,069 人, 104 學年度則增為 128,177 人,在國中 小總學生數大減八十多萬的情況下,十 年間所佔比例由 1.40%增加為 6.53%(教 育部統計處,2016a, 2016b)。 然而教育部對於新住民子女的統 計,只及於國中小階段,目前碩博士論 文等相關研究,絕大多數也仍聚焦在國 中小階段的新住民子女,極少關注大專 乃至成人階段,但數十年來已有眾多新 住民子女在臺灣成長、就業工作。蔡雅 雯(2011)發現成人新住民子女的「雙 族裔」身分認同、以及努力不懈和重視 教育的態度等,影響到他們在複雜的社 會網絡中,能否找到有利於自己的位 置。至於其他實際生活狀況,少有資料。 面對族群結構的轉變和多元文化 的交會,新住民語言的學習,的確是值 得深思的議題,本文擬由教育就學和勞 動就業階段的角度,分別略述。

二、改善語文不通的兩種觀點

東南亞地區新住民移民至臺灣, 由於語文不通,生活適應上確實可能 面臨相當的困難。過去看待新住民及 其子女,常以文化不利的觀點,主張 同化並強化其國家認同,要求他們適 應環境、放棄原生語言文化、學習臺 文識字以「融入」臺灣社會,早期有 些家庭甚至禁止外籍母親跟孩子說母 語(陳美瑩、周立勳,2006)。 也有以多元文化觀點,主張國民 與新移 民互相學習 彼 此的文 化和語 言,社會乃至所有人都應有所回應而 改變(王世英、溫明麗、謝雅惠、黃 乃熒、黃嘉莉、陳玉娟、陳烘玉、曾 尹彥、廖翊君,2006;游美惠,2006)。 前 述 關 於 語 文 不 通 觀 點 上 的 差 異,影響教育政策的方向。同化觀點 的政策常以優勢文化為主,針對新住 民及其子女進行補救和加強,例如補 救教學方案。多元文化觀點希望溝通 雙方都要付出和改變,但實際上一般 仍以弱勢文化者承擔較多文化保存之 責,例如目前課綱中,所有學生都需 要學習國語、英語、甚至閩南語,但 原住民語、客語等只有相關族裔需要 外加學習。

三、勞動市場的觀點

若視野鎖定在臺灣社會中,固有 語言文化是強勢文化,外來弱勢族群 必須設法調適融入,而原有主流族群 不需改變。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6,5(9),頁 77-79

本土與新住民語文教學 主題評論 第 78 頁 在此情況下,對新住民及其子女的 期望是放棄原族裔文化、或附帶兼顧原 文化,較少考量新住民子女在語言、文 化、以及新住民原生家族之人脈關係網 絡的優勢,而未善用新住民及其子女作 為文化資產和人力資源、以及拓展國家 競爭力的潛力。 然而,在臺灣以外的地區,臺灣固 有語文就未必是強勢文化,例如英語的 重要性普遍受到認可。當國人認定學習 英語能掌握競爭優勢,對於學校教育中 安排英語課程少有異議,甚至覺得不 足,課後自行加強者眾。 同樣的,掌握東南亞語言,在勞動 市場也能掌握更多競爭優勢,而這個觀 點愈來愈值得重視。 在國外,由於臺商進駐東南亞,包 括臺塑集團、富邦集團、中小企業等在 當地提供了就業機會,但限於語言文化 差異,往往傾向聘用華僑或來臺念書的 僑生,甚至提供獎學金,從大學直接延 攬越語人才,擁有越語能力者能獲得較 多機會和較高待遇(陳培思,2012)。 而新住民子女有機會累積雙方面文化 跟語言,企業界早已察覺到這種獨特的 優勢(陳得文,2010)。 在國內,情勢也可能轉變,由於東 南亞移民來臺人數眾多,亦將逐漸擴大 政治經濟影響力。現今相關業務部會的 公職人員招考,已開始將東南亞語言納 入考量,未來在臺灣生活,無論何種族 裔,能擁有新住民語文能力,在公民參 與和消費生產系統中,都應該是一項競 爭優勢。

四、結語

所謂強勢和弱勢語言文化,不如 說是脈絡下的相對優勢,但增強語文 能力總能提高競爭條件,被考量的只 是教育投資成本。 對於國語文的學習,在國民教育 階段,新住民子女或許受限於語文因 素,不利於統一課程與教學的學習適 應,但許多研究顯示,新住民與本地 組子女學業成就,隨年級升高而逐漸 靠攏,且社經背景和城鄉差異超過族 裔區別;國語文表現的差異,也有隨 著年紀增長而縮小的情形(吳毓瑩、 蔡振州,2014;謝佩蓉、曾建銘、王 如哲、郭工賓,2015)。 對於新住民語言的學習,若沒有 經過刻意研修,大多數民眾幾乎完全 不懂新住民配偶語文。近年來許多大 學設立了東亞語學系或課程,也吸引 到學生就讀,主要是因應產業發展, 外派幹部逐漸增加(陳培思,2012), 網路人 力銀行總有 近 千職缺 在 東南 亞,雖然未必要求語言能力,但可以 看出在現代職場上,新住民的語言能 提高競爭優勢。 教育部已將新住民語文納入新課 綱,不應將它視為一種文化保存或認 同而已,未來的規劃實施,應該正視 新住民子女所擁有的多語言優勢,以 及新住民語文的價值,尊重並善用新 住民的文化資源,以增進各族裔的溝 通合作,也提高國家整體競爭力。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6,5(9),頁 77-79

本土與新住民語文教學 主題評論 第 79 頁 參考文獻  王世英、溫明麗、謝雅惠、黃乃 熒、黃嘉莉、陳玉娟、陳烘玉、曾尹 彥、廖翊君(2006)。我國新移民子女 學習成就現況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 究雙月刊,68,137-170。  吳毓瑩、蔡振州(2014)。東南亞 裔新移民女性之子女的學業成就真的 比較差嗎?與本地對照組比較之三年 追蹤探究。教育研究集刊,60(1), 77-113。  教育部統計處(2016a)。國中小 概 況 。 http://stats.moe.gov.tw/files/important/O VERVIEW_M01.pdf  教育部統計處(2016b)。就讀國 中小之新移民子女人數-按父母國籍 分 。 http://stats.moe.gov.tw/files/important/O VERVIEW_M07.pdf  陳美瑩、周立勳(2006)。影響外籍 配偶子女學業成就相關因素之探討:實 踐取向的觀點。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專 題 研 究 計 畫 成 果 報 告 NSC 94-2413-H-415-007。  陳培思(2012)。臺塑越南幹部 年薪140萬元,從外派到考公職 東南 亞語人才吃香。Career職場情報誌 10 月號/2012 第438期封面故事。  陳得文(2010)。我國新移民子女 教育政策之實施與問題之研究。國立 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 論文。  游美惠(2006)。跨國婚姻與反歧 視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47,59-67。  蔡雅雯(2011)。新移民子女族群 認同之敘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 謝佩蓉、曾建銘、王如哲、郭工 賓(2015)。新移民子女國小國語文學 習成就大型評量調查研究。教育科學 研究,60(4),93-1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3 丁得天、杜斗城《甘肅民樂童子寺石窟〈西遊記〉壁畫補錄及其年代新論》,《蘭 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 年第 4 期,第 67–74 頁。. 14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設有文教法律碩士班及原住民文

本課程除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外,還着重加強文學、中華文

中學中國語文科 小學中國語文科 中學英國語文科 小學英國語文科 中學數學科 小學數學科.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

使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優 點,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 尊崇,及培養學生對其他民 族、他們的文化、價值觀及 生活方式,採取一個積極的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 |英國語文教育| 藝術音樂教育 | STEM 教育 全球意識與文化敏感度 |體驗學習| 接觸大自然

主頁 >課程發展 >學習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