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平面普修流之非線性不穩定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平面普修流之非線性不穩定"

Copied!
5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碩 士 論 文

平面普修流之非線性不穩定

Nonlinear Instability of Plane Poiseuille Flow

研 究 生:洪英棋

指導教授:楊文美 博士

(2)

平面普修流之非線性不穩定

Nonlinear Instability of Plane Poiseuille Flow

研 究 生:洪 英 棋 Student:Ying-Chi Hung 指導教授:楊 文 美 Advisor:Wen-Mei Yang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機 械 工 程 學 系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Instuitut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Scienc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uly 2005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in China

(3)

摘 要

普 修 流 是 流 體 力 學 中 最 基 本 也 是 最 重 要 的 問 題 , 當 學 者 們 發 展 出 新 的 實 驗 方 法 或 是 數 值 方 法 , 普 修 流 為 驗 證 新 方 法 正 確 性 的 依 據 。 本 文 以 數 值 方 法 探 討 普 修 流 在 非 線 性 擾 動 作 用 下 的 行 為,在 數 值 方 法 上,吾 人 先 以 複 數 形 式 的 Fourier 級 數 對 x 方 向 展 開 , 在 y 方 向 則 選 用 具 有 高 精 確 度 及 收 斂 快 速 特 性 的 契 比 希 夫 多 項 式 (Chebyshev polynomials) 來 對 空 間 座 標 作 雙 重 級 數 展 開 , 並 以 Collocation Method 與 Galerkin Approximation 將 方 程 式 轉 換 為 代 數 方 程 式,並 將 代 數 方 程 式 中 時 間 非 線 性 項 利 用 Adam- Bashforth Method 作 離 散 化 , 而 線 性 項 則 採 用 Crank-Nicolson Method 處 理 。 本 文 中 以 改 變 雷 諾 數 的 大 小 來 觀 察 流 場 隨 時 間 的 變 化 , 結 果 發 現 , 流 場 在 低 雷 諾 數 時 擾 動 會 隨 著 時 間 呈 現 快 速 收 斂 , 提 高 雷 諾 數 , 流 場 擾 動 行 為 變 為 劇 烈 , 收 斂 至 穩 定 值 的 時 間 也 隨 之 增 加 。 而 在 臨 界 雷 諾 數 Re =5772.22時 , 擾 動 不 再c 隨 著 時 間 收 斂 至 定 值 , 呈 現 單 一 週 期 性 的 狀 態 。 當 超 過 臨 界 雷 諾 數 在 Re=6000~10000範 圍 內,流 場 會 隨 著 雷 諾 數 的 增 加 使 擾 動 的 行 為 變 為 劇 烈 , 此 時 會 產 生 第 二 個 不 相 干 的 頻 率 , 呈 現 擬 週 期 性 運 動。隨 著 雷 諾 數 提 升 至 11000時,流 場 擾 動 的 更 加 劇 烈,且 呈 現 出 微 弱 的 混 沌 現 象,當 雷 諾 數 為 12900時,流 場 擾 動 混 亂 無 法 判 讀 , 此 時 流 場 混 沌 現 象 更 加 劇 烈 。

(4)

誌謝

本論文可以順利完成,在此感謝指導教授楊文美博士的悉心指導 與督促,特此致上感激與謝意。 承蒙口試委員胡毓仁博士、崔燕勇博士與傅武雄博士於口試期 間,給予論文指正與寶貴意見,使得本論文更為嚴謹與完善,在此亦 表達由衷的感謝。 本研究得以順利完成,感謝同窗好友友約與弘仁,以及實驗室學 長勝文、豪傑和學弟啟豪、秋傑於課業上及生活上的互相提攜,使得 研究生涯更為充實。 最後,僅以本論文成果獻給我敬愛的父母、親愛的家人以及默默 支持我的女友靜宜,感謝你們的關心與鼓勵。

(5)

iii

目錄

摘要………..…………i 誌謝……….ii 目錄………iii 圖目錄……….v 符號說明………...vii 第一章 緒論……….1 1. 1 文獻回顧……….………..1 1. 2 研究目的……..………...3 第二章 數學模式……….4 2. 1 統御方程式………...4 2. 2 無因次化………...5 2. 3 基態解………...5 2. 4 擾動方程式之建立………...6 第三章 數值方法……….9 3. 1 頻譜法………...9 3.1.1 雙重級數展開………..………...9 3.1.2 離散方程式………...………10 3.1.3 代數方程式………...………10 3. 2 數值解的分析法……...……….……….13 3.2.1 時間級數與FFT頻譜分析……….…………. ………13 3.2.2 相平面圖………...13 3.2.3 Poincare映射圖……….1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15

(6)

4. 1 線性擾動方程式及準確度分析……….15 4. 2 非線性擾動方程式及高於臨界雷諾數之流場行為………….16 4. 3 由時間級數與 FFT 頻譜圖探討流場行為……….16 4. 4 由相平面圖與 Poincare 映射圖探討流場的行為…...17 第五章 結論………...20 參考文獻………...21

(7)

圖 目 錄

圖一 普修流模型………24 圖二 當 M=3,dt=0.5,α=1.020545 時不同 N 所得到的臨 界雷諾數………25 圖三 Rec對 M&N,dt=0.5,α=1.020545 時所得到的臨界 雷諾數………26 圖四 當 dt=0.5,α=1.020545 時,速度隨時間變化圖 Re= (a)1000 (b) 4000(c) 5772.22 (d) 6000………27 圖五 當 N=31,dt=0.5,α=1.020545 時不同 M 所得到的 臨界雷諾數………...29 圖六 加入非線性項後 dt=0.5,α=1.020545 時,速度隨時 間變化圖,Re=(a)1000 (b) 4000...30 圖七 加入非線性項後,雷諾數 Re=5772.22,時間 dt=0.2,波 數α =1.020545 的(a)時間級數圖(b)頻譜圖...31 圖八 加入非線性項後,雷諾數 Re=6000,時間 dt=0.2,波數 α=1.020545 的(a)時間級數圖(b)頻譜圖…...32 圖九 加入非線性項後,雷諾數 Re=7000,時間 dt=0.2,波數 α=1.020545 的(a)時間級數圖(b)頻譜圖…...33 圖十 加入非線性項後,雷諾數 Re=8000,時間 dt=0.2,波數 α=1.020545 的(a)時間級數圖(b)頻譜圖…...34 圖十一 加入非線性項後,雷諾數 Re=9000,時間 dt=0.1,波數 α=1.020545 的(a)時間級數圖(b)頻譜圖…...35 圖十二 加入非線性項後,雷諾數 Re=10000,時間 dt=0.1,波數 α=1.020545 的(a)時間級數圖(b)頻譜圖…...36 圖十三 加入非線性項後,雷諾數 Re=11000,時間 dt=0.1,波數 α=1.020545 的(a)時間級數圖(b)頻譜圖…...37

(8)

圖十四 加入非線性項後,雷諾數 Re=12900,時間 dt=0.1,波數 α=1.020545 的(a)時間級數圖(b)頻譜圖…...38 圖十五 雷諾數 Re=5772.22,時間 dt=0.2,波數α =1.020545 的(a)相平面圖(b)Poincare 映射圖...39 圖十六 雷諾數 Re=6000,時間 dt=0.2,波數α =1.020545 的 (a)相平面圖(b)Poincare 映射圖...40 圖十七 雷諾數 Re=7000,時間 dt=0.2,波數α =1.020545 的 (a)相平面圖(b)Poincare 映射圖...41 圖十八 雷諾數 Re=8000,時間 dt=0.2,波數α =1.020545 的 (a)相平面圖(b)Poincare 映射圖...42 圖十九 雷諾數 Re=9000,時間 dt=0.1,波數α =1.020545 的 (a)相平面圖(b)Poincare 映射圖...43 圖二十 雷諾數 Re=10000,時間 dt=0.1,波數α =1.020545 的(a)相平面圖(b)Poincare 映射圖...44 圖二十一 雷諾數 Re=11000,時間 dt=0.1,波數α=1.020545 的(a)相平面圖(b)Poincare 映射圖...45 圖二十二 雷諾數 Re=12900,時間 dt=0.1,波數α =1.020545 的(a)相平面圖(b)Poincare 映射圖...46

(9)

vii

符 號 說 明

符 號

mn a 時間函數 c 常數 f 頻率 H 平行板之間距 N M , 流線函數展開項之項數 p 壓力 Re 雷諾數 t 時間 n T n階chebyshev多項式 v u, 速度分量 y x, 平面座標 φ y方向展開函數 ψ 流線函數(stream function) µ 黏滯係數 ρ 密度 α 波數(wave number) ∆ 2 2 2 2 x y+ ∂ ∂ ∂ 2 ∆ 4 4 4 4 2 2 4 2 x x y y++ ∂ ∂ ∂ ∂ ∂

上標說明

- 基態解 ´ 擾動量

(10)

k 第k個時間間隔

下標說明

(11)

第 一 章

緒 論

1.1 文獻回顧

普修流(Poiseuille flow)是一固定壓力梯度使得流體流動之場。普 修流是流體力學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當學者們發展出新 的實驗方法或是數值方法,普修流這樣基本的問題成為了驗證新方法 正確性的依據。普修流流場中,高低不同的雷諾數產生不同的物理現 象,當雷諾數超過臨界雷諾數時就發生紊流(turbulence)。若新的實 驗或數值方法的結果能夠與物理現象吻合,表示方法為可行,學者們 再以同樣方法為基礎將研究擴展到更複雜的問題上,由此可見其重要 性。 早在 19 世紀末 Osborne Reynolds 以圓管做了普修流的實驗,他 發現層流在雷諾數為 13000 時發生不穩定,而後人發現在實驗物表面 非常粗糙時臨界(critical)雷諾數約為 2000,而若表面為平滑則臨界雷 諾數可達 40000。隨後 W. Orr & A. Sommerfeld(1907)針對平行通道 (channel)內之普修流提出一計算流體穩定性之 Orr-Sommerfeld 方程 式。

Sexl(1927)將在圓管普修流穩定性的問題理論化,他針對軸對稱 之圓管流推導出相關之方程式。之後 Sexl 和 Lessen,Fox, Bhat 以及 Liu(1964)探討了較為複雜的非對稱管流的問題。在實驗以及理論對 照下,他們發現了普修流在受到極微小的擾動下呈穩定,但在一般的 擾動下則呈現不穩定的狀態。 時至 1950-1960 年代,計算機科技初步發展,學者在試著以各種 數值方法探討線性普修流的問題,針對 Orr-Sommerfeld 方程式找出其 發生不穩定的臨界雷諾數。Shen(1955)使用由 Lin(1954)所發表的近

(12)

似 分 析 (asymsptotic analysis) 法 得 到 Rec =5360 , α = 1.05 , Lin並且建立了中性曲線(neutral curve);Thomas(1953)率先以有限

差分法得到Rec =5780,α =1.026;Betchov & Criminale(1967)也以

有限元素法得到Rec=5767,α =1.02。Grosch & Salwen(1968)利用

Chandrasekhar -Reid(1961)正交函數得到Rec=5750,α =1.025。 Orszag(1971)以多項的 Chebyshev 展開式搭配 QR 矩陣特徵值演 算法得到該式臨界雷諾數發生於Rec=5772.22,α =1.02056。他以 Orr-Sommerfeld 方程式中 Im(λ)之正負值判斷解的穩定與否。當 Re =5772.22 時,Im(λ)全為負值,雷諾數超過此值 Im(λ)會有正值出 現。Orszag 的結果具重大的參考價值,證明 Chebyshev 展開式的精確 性及快速收斂的特性,並可節省大量 CPU time,適合用來求解流體 運動的問題。

對 於 非 線 性 Navier Stokes 方 程 式 的 探 討 最 先 為 Meksyn & Stuart(1951),而 Dowell(1969)接續了此研究並更系統化地探討了非 線性項加入對方程式的影響。Dowell 對流場的水平方向採 Fourier 級 數展開,而垂直方向採用符合邊界條件的兩組餘弦函數(cosine)展 開,並使用了多項展開模式(spectral method)試著精確地描述流場現 象。在不含非線性項的情形,Re=80,000,α =2 的條件下,Dowell 使用了四十項 y 方向奇函數展開得到與 Thomas 使用 100 個有限差分 點(finite -difference points)相同的特徵值值,說明 spectral method 的 可行性。在包含非線性項的同樣條件,y 方向取十六項展開的情形, 發現第一階展開項係數對時間解呈 limit cycle,而第二階係數則收斂 至一固定值。Dowell 另外發現垂直方向若有奇函數的展開能引發非 線性的擾動現象,若僅使用偶函數則無法引發此現象。Dowell 以當 時計算機速度無法得到非常理想的結果,並建議在先由線性方程式計 算出合適的 eigenfunction 再代入完整的方程式中,能夠減少使用的展 開項數。

(13)

Fortin 與 Jardak(1994)對於普修流的穩定性分析做了一個完整的 統合。他們將問題分為一維及二維、線性及非線性,首先以數值方法 解出線性的 Orr-Sommerfeld 方程式,得到臨界雷諾數發生於α = 1.020545,Rec=5772.22,與 Orszag 的結果吻合,而後採用疏密不同 的網格,利用有限元素法直接解出非線性的擾動方程式,並且將完整 的流場繪出。結果顯示在低雷諾數(Re=525)時流場呈現穩定的流動, 擾動在一定的時間內達到收斂:在雷諾數提高到臨界值時,時間級數 圖顯示擾動並不隨時間收斂,利用 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及相 平面圖(Phase plane)得知流動行為僅有一組基頻與其倍數頻率的組 合,為單一週期性的運動,稱為週期性流場。當雷諾數提高至 6000 時,出現第二組頻率,流場轉變為擬週期性(quasi-periodic)的運動。 當雷諾數為 8000 至 10000 時流場依然為擬週期性的運動,不同之處 僅在於流動行為更加劇烈。雷諾數提高至 11000 時,流場呈現微弱混 沌現象(weakly chaos),即流場已產生兩組以上之頻率。當雷諾數達 到 12900 時,流場已產生混沌現象,無法由 FFT 及相平面圖解讀其 現象。Fortin 的結果與前人吻合,並在超過臨界雷諾數後有完整的分 析,為近年研究普修流非線性現象的重要指標。

1.2 研究目的

普修流的穩定性問題早在 1970 年代左右已深入地被探討,學者 們從實驗、理論、數值方法切入此問題在不同雷諾數下,是否符合實 際物理現象。而吾人在本文欲嘗試先以 Chebyshev polynomials 及複數 形式的 Fourier 級數對空間座標作雙重級數展開來模擬平面流場在低 於以及超過臨界雷諾數的物理現象。

(14)

第 二 章

數學模式

本文中研究的普修流物理模式如圖一所示。兩平行板距為2H其間充滿黏性流體,定義座標在水平方向為 x,並假設 x 方向為無限 長,垂直方向為 y,水平方向存在一固定壓力梯度(−∂Px=c)。吾 人以此為基礎,建立本章之數學模式。

2.1 統御方程式

考慮不可壓縮之牛頓流體,其直角座標(x,y)的統御方程式如下: 連續方程式(continuity equation): 0 u v x y+= ∂ ∂ ( 2 . 1 ) 動量方程式(momentum equations): 2 2 2 2 ( u u u v u) P ( u u) t x y x x y

ρ

∂ + ∂ + ∂ = −∂ +

µ

∂ +∂ ∂ ∂ ∂ ∂ ∂ ∂ (2.2a) 2 2 2 2 ( v u v v v) P ( v v) t x y y x y

ρ

∂ + ∂ + ∂ = −∂ +

µ

∂ +∂ ∂ ∂ ∂ ∂ ∂ ∂ (2.2b) 上式中P為壓力項, µ為黏滯係數(viscosity),ρ為流體密度(density)。 邊界條件(boundary conditions) : 0 ) , , ( ) , , (x ±H t =v x ±H t = u (2.3)

(15)

2.2 無因次化

定義無因次參數如下: x* x H = * y y H = * u u u = * v v u = * 2 P P u

ρ

∞ = * u t t H ∞ = Re u H v ∞ = 上次中u∞為流道中央處最大速度。將統御方程式無因次化,並除去 上標後,得以下之形式: 連續方程式(continuity equation): 0 u v x y+= ∂ ∂ (2.4) 動量方程式(momentun equations): 2 2 2 2 1 ( ) Re u u u P u u u v t x y x x y++= −++∂ ∂ ∂ ∂ ∂ ∂ ∂ (2.5a) 2 2 2 2 1 ( ) Re v v v P v v u v t x y y x y ∂ ∂ ∂ ∂ ∂ ∂ + + = − + + ∂ ∂ ∂ ∂ ∂ ∂ (2.5b) 邊界條件(boundary conditions) : 0 ) , 1 , ( ) , 1 , (x ± t =v x ± t = u (2.6)

2.3 基態解

考慮流體在基態(basic state)為一維穩態運動,u =u y( )、v=0, 基態速度及壓力梯度可以下式表示: 2 ( ) 1 u y = − y (2.7)

(16)

2 ( ) Re P x = − x (2.8)

2.4 擾動方程式之建立

本文欲探討雷諾數對於一維基態造成不穩定的問題,在基態加上 擾動量如下所示: ( ) ( , , ) u=u y +u x y t′ (2.9a) 0 ( , , ) v= +v x y t′ (2.9b) ( ) ( , , ) P = P x +P x y t′ (2.9c) 並代入統御方程式中,可得到擾動方程式。 連續方程式(continuity equation): u v 0 x y ′ ′ ∂ += ∂ ∂ (2.10) 動量方程式(momentun equations): y u v dy y u d v x u u x u u t u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 1 2 2 2 2 y u x u x P ∂ ′ ∂ + ∂ ′ ∂ + ∂ ′ ∂ − = (2.11a) y v v x v u x v u t v ∂ ′ ∂ ′ + ∂ ′ ∂ ′ + ∂ ′ ∂ + ∂ ′ ∂ ) ( Re 1 2 2 2 2 y v x v y P ∂ ′ ∂ + ∂ ′ ∂ + ∂ ′ ∂ − = (2.11b) 方程式(2.11)為描述擾動量之動量方程式,其邊界條件如下:

(17)

u′(x,±1,t)=v′(x,±1,t)=0 (2.12) 引用流線函數(stream function)

ψ

( , , )x y t 和速度分量之關係,即 y u ∂ ∂ = ′

ψ

x v ∂ ∂ − = ′

ψ

,則(2.11)可表示為: 2 2 2 2 2 u u t y x y y x y x y x y

ψ

ψ

ψ

ψ

ψ

ψ

ψ

++ ∂ ∂ ∂ ∂ ∂ ∂ ∂ ∂ ∂ ∂ ∂ ∂ ∂ ∂ ∂ ∂ ∂ 3 3 2 3

1

Re

P

x

x y

y

ψ

ψ

= −

+

+

∂ ∂

(2.13a) 2 2 2 2 2 2 u t x x y x x y x

ψ

ψ

ψ

ψ

ψ

ψ

∂ ∂ ∂ ∂ ∂ ∂ − − − + ∂ ∂ ∂ ∂ ∂ ∂ ∂ ∂ 3 3 3 2

1

Re

P

y

x

y x

ψ

ψ

= −

+

∂ ∂

(2.13b) 將(2.13a)對y偏微分減去(2.13b)對x偏微分以消去 P′ ,可得以下的方 程式:

x

u

x

u

t

+

ψ

ψ

ψ

ψ

ψ

ψ

ψ

ψ

2

Re

1 ∆

=

+

y

x

x

y

(2.14) 上式中 2 2

dy

u

d

u

=

2 2 2 2 x y ∂ ∂ ∆ = + ∂ ∂ , 4 4 4 2 4 2 2 4 2 x x y y ∂ ∂ ∂ ∆ = + + ∂ ∂ ∂ ∂ 其邊界條件為:

0

)

,

1

,

(

)

,

1

,

(

)

,

1

,

(

=

±

=

±

=

±

y

t

x

x

t

x

t

x

ψ

ψ

ψ

(2.15) (2.14)式中若消去非線性項即為 Orr-Sommerfeld 方程式:

(18)

ψ

ψ

ψ

ψ

2

Re

1 ∆

=

+

x

u

x

u

t

(2.16)

對於 Orr-Sommerfeld 方程式,Orszag(1971)以多項的 Chebyshev 展開式搭配 QR 矩陣特徵值演算法得到該式臨界雷諾數發生於 c Re =5772.22,α=1.02056,而 Fortin 與 Jardak(1994)對於普修流的穩 定 性 分 析 做 了 一 個 完 整 的 統 合 , 以 數 值 方 法 解 出 線 性 的 Orr-Sommerfeld 方程式,得到臨界雷諾數發生於α =1.020545,Rec =5772.22,與 Orszag 的結果吻合。

(19)

第 三 章

數值方法

在 前 一 章 方 程 式 (2.14) 中 除 了 前 三 項 和 等 號 右 邊 項 為 線 性 , 其 餘 二 項 皆 為 非 線 性 , 無 法 直 接 求 得 其 解 析 解 , 所 以 使 用 數 值 方 法 來 求 解 此 類 問 題 。

3.1 頻 譜 法 (Spectral method)

3.1.1 雙 重 級 數 展 開

在 數 值 求 解 中 吾 人 將 流 線 函 數 以 雙 重 級 數 展 開 , 來 模 擬 流 場 的 變 化,由 於 流 場 在 x方 向 以 週 期 性 出 現,因 此 以 複 數 形 式 的 Fourier級 數 展 開,在 y方 向 則 選 用 具 有 高 精 確 度 及 收 斂 快 速 特 性 的 契 比 希 夫 多 項 式 (Chebyshev polynomials),而 展 開 之 係 數 為 時 間 的 函 數 , 則 可 將 流 線 函 數 表 示 為 : mx i m n n mn t y e a t y x

φ

α

ψ

( , , ) =

∑∑

( ) ( ) ( 3 . 1 ) 上 式 中

φ

n是 滿 足 速 度 邊 界 條 件 的 基 底 函 數 , 表 示 如 下 :

⎪⎪

+

+

=

n

odd

T

n

T

n

T

n

even

T

n

T

n

T

y

n n n 1 2 2 2 3 2 2 0 2 2 2

1

3

3

1

3

1

)

1

4

(

4

)

(

φ

) ( y Tn 為 第 一 型 n階 契 比 希 夫 多 項 式 (Chebyshev polynomials) , 其 定 義 如 下 :

(20)

,...

2

,

1

,

0

,

)

cos

cos(

)

(

y

=

n

−1

y

n

=

T

n 其 中 y之 定 義 域 為 [-1,1]。

3.1.2 離 散 方 程 式

在 將 方 程 式 (2.14)加 以 離 散 化 (discretization)過 程 中 , 線 性 項 部 份 , 除 時 間 項 採 用 I mp l i ci t M et h o d外 , 其 它 均 使 用 Crank-Nicolson Method處 理 , 即 2 1 k k f f f = + + ;非 線 性 項 則 採 用 Adam-Bashforth Method處 理 , 即 2 3 − −1 = f k f k f 。 則 未 知 數 之 最 新 一 次 的 值 , 可 由 前 兩 次 的 結 果 求 得 。 經 推 導 出 離 散 化 的 流 線 方 程 式 , 如 下 所 示 : 1 2 1 1 1

Re

2

2

2

+ + + +

+

k k k k

t

x

u

t

x

u

t

ψ

ψ

ψ

ψ

k k k k

t

x

u

t

x

u

t

ψ

ψ

ψ

ψ

2

Re

2

2

2

+

+

=

1 1

2

2

3

+

k k k

x

y

t

x

y

t

ψ

ψ

ψ

ψ

1 1

2

2

3

+

k k k k

y

x

t

y

x

t

ψ

ψ

ψ

ψ

(3.2)

3.1.3 代 數 方 程 式

將 (3.1)式 模 擬 流 線 函 數 的 多 項 式 代 入 (3.2)當 中,在 x方 向 以 Galerkin method處 理 ,y方 向 以 定 置 法 (Collocation methed)

處 理 而 定 置 點 取 為 i N N i yi , 1, 2, 3,... 1 cos = + =

π

, 如 此 可 將

(21)

統 御 方 程 式 轉 化 為 代 數 方 程 式 , 以 矩 陣 表 示 如 下 : 1 , 1 − +

=

kk k

F

AX

( 3 . 3 ) 其 中 , 矩 陣 A的 大 小 為 2 ) (M ×N ,矩 陣 X及 F的 大 小 為(M×N), 其 組 成 如 下 :

mm

A

A

A

L

M

O

M

M

L

L

0

0

0

0

0

0

22 11 1 2 1 +

k m

X

X

X

M

1 2 1 2 1 2 1 −

+

+

=

k m k m k m

H

H

H

G

G

G

F

F

F

M

M

M

其 中 , 矩 陣 A內 各 矩 陣 及 矩 陣 F、 G、 H內 各 矩 陣 表 示 如 下 , ) ( ) ( 2 2 ) ( 2 ) ( 2 2 2 3 3 i j i i j i j mm ij u y i m y t y y m A α φ α π φ α π φ α α π + ∆ − = ) ( ) ( 2 2 ) ( ) ( 2 2 i j i i j i u y i m y t y m i y u t α φ α π φ α α π ∆ ″ ∆ ″ + ) ( Re 2 ) ( Re 2 2 4 4 2 2 i j i j m y t y m t + ∆ ″ ∆ − α φ α π φ α α π ) ( Re 2 2 "" i j y t φ α π ∆ − (3.4)

+ ″ − = n i n k mn n i n k mn m i m a t y a t y F 2 2 2 ( ) ( ) 2 ( )φ ( ) α π φ α α π

∆ − ∆ ″ + n i n k mn i n i n k mn i u y i ma t y t y t a m i y u t ) ( ) ( ) ( 2 2 ) ( ) ( ) ( 2 2 3 3 α φ α π φ α α π

∆ ″ + ∆ + n i n k mn n i n k mn i m a t y t y t ma i y u t ) ( ) ( Re 2 2 ) ( ) ( ) ( 2 2 α4 4 φ α π φ α α π ) ( ) ( Re 2 2 ) ( ) ( Re 2 2 2 "" i n k mn n n i n k mn a t y t y t a m t φ α π φ α α π ∆ + ″ ∆ −

(3.5)

(22)

⎢ ⎣ ⎡ ∆ = ) (

∑∑

( ) ( ) ) 2 3 ( m n mx i i n k mn m i i ma t y e t G α φ α

∑∑

∑∑

− ′ + ⋅ m n mx i i n k mn p q px i i q k pq t y e i ma t y e a p ( ) ( ) ) ( ( ) ( ) ) ( α2 2 φ α α φ α ) ) ( ) ( ( ) ) ( ' " ) ( (

∑∑

+

∑∑

′ ⋅ m n mx i i n k mn p q px i i q k pq t y e a t y e a φ α φ α

∑∑

∑∑

′ ⋅ p q m n mx i i n k mn px i i q k pq t y e a t y e a p iα3 3 ( )φ ( ) α ( ( )φ ( ) α ) ⎥ ⎦ ⎤ ″ ⋅(

∑∑

( ) ( ) ) p q px i i q k pq t y e pa iα φ α (3.6) ⎢ ⎣ ⎡ ′ ∆ = ) (

∑∑

( ) ( ) ) 2 ( 1 m n mx i i n k mn m i a t y e t H φ α

∑∑

− +

∑∑

′ ⋅ p q m n mx i i n k mn px i i q k pq t y e a t y e a p i ( ) ( ) ) ( ( ) ( ) ) ( α3 3 1 φ α 1 φ α ) ) ( ) ( ) ) ( ) ( (

∑∑

1 ″ +

∑∑

1m n mx i i n k mn p q px i i q k pq t y e i ma t y e pa iα φ α α φ α

∑∑

∑∑

− − ′ − − ⋅ m n mx i i n k mn p q px i i q k pq t y e i ma t y e a p ( ) ( ) ) ( ( ) ( ) ) ( α2 2 1 φ α α 1 φ α ⎥ ⎦ ⎤ ⋅(

∑∑

( 1) "'( ) ) p q px i i q k pq t y e a φ α (3.7) (3.4)、 (3.5)是 表 示 為 線 性 項 部 份 , (3.6)、 (3.7)則 是 非 線 性 項 部 份 , 其 中 m=1,…,M, i,j=1,…,N, 如 此 我 們 便 可 以 先 將 線 性 項 部 份 之 解 求 出 後 再 將 非 線 性 項 加 入 , 而 未 知 數 之 最 新 一 次 的 值 , 可 由 前 兩 次 的 結 果 求 得 。 將 求 得 之 對 時 間 系 數 代 入 流 線 函 數 (3.1)中 , 根 據 流 線 函 數 的 定 義 可 計 算 出 速 度 分 量

x

v

y

u

=

=

ψ

,

ψ

(23)

3.2 數 值 解 的 分 析 方 法

3.2.1 時 間 級 數 與 FFT頻 譜 分 析

動 力 系 統 可 藉 由 其 與 時 間 有 關 的 函 數 f(t)或 是 其 動 力 變 數 的 時 間 級 數 (Time series)來 表 示 其 隨 時 間 演 變 的 過 程。而 任 何 時 間 函 數 f (t)通 常 可 以 表 示 為 許 多 週 期 性 分 量 的 疊 代 組 成 , 而 求 取 其 中 各 週 期 性 分 量 的 相 對 強 度 則 稱 為 頻 譜 分 析 (Spectral analysis),而 頻 譜 分 析 為 研 究 混 沌 的 一 個 重 要 方 法 。 在 此 藉 由 傅 立 葉 轉 換 (Fourier transform)來 求 取 各 分 量 頻 譜 強 度 , 將 欲 求 的 時 間 函 數 轉 換 為 一 頻 率 函 數 , 並 分 離 其 分 量 強 度 以 描 繪 我 們 所 需 之 頻 譜 強 度 圖。當 一 個 時 間 函 數 f(t)為 一 週 期 性 函 數 時 , 該 頻 譜 圖 將 會 出 現 一 個 頻 率 , 而 當 時 間 級 數 為 一 非 週 期 性 函 數 時 , 該 頻 譜 圖 則 會 以 振 盪 的 連 續 頻 率 , 而 在 圖 上 為 連 續 曲 線 。

吾 人 在 此 採 用 快 速 傅 立 葉 轉 換 (Fast Fourier transform)(簡 稱 FFT),藉 以 求 取 我 們 所 需 之 頻 譜 強 度 圖,該 演 算 法 是 由 70 年 代 的 學 者 所 提 出 , 其 為 離 散 傅 立 業 轉 換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所 演 化 而 來 , 但 其 運 算 速 率 更 為 有 效 率 , 可 較 快 獲 取 我 們 所 要 的 轉 換 函 數 。 我 們 可 藉 由 轉 換 後 之 頻 譜 圖 來 判 讀 動 力 系 統 的 運 動 形 態 , 若 為 一 個 同 頻 (Synchronous)的 週 期 性 振 盪 , 則 產 生 一 個 頻 率 ; 而 當 次 調 諧 (Subharmonic)的 週 期 性 運 動 時 , 除 了 原 來 的 頻 率 外 將 產 生 第 二 個 頻 率 , 而 對 於 進 入 混 沌 狀 態 的 系 統 , 其 頻 譜 圖 則 是 無 法 判 讀 的 連 續 不 規 則 圖 形 。

3.2.2 相 平 面 圖

Baker 和 Gollub (1990)研 究 中 提 出,動 力 系 統 中 的 相 空 間 (Phase space)是 一 種 數 學 上 正 交 座 標 系 統 下 的 空 間,用 以 確 立 動 力 系 統 中 相 同 瞬 時 狀 態 下 之 各 時 間 變 數 , 而 相 平 面 (Phase

(24)

plane)的 觀 念 則 是 來 自 於 相 空 間。例 如 一 質 點 運 動 於 一 維 座 標 下 運 動,其 位 置(x)與 速 度 (v)則 是 可 表 示 其 狀 態 之 相 空 間,而 此 空 間 為 一 平 面 ; 而 當 質 點 運 動 於 三 維 座 標 下 時 , 則 其 需 要 六 個 維 度 的 相 空 間 來 描 述 其 瞬 時 狀 態 , 其 中 包 含 三 個 位 置 分 量 及 三 個 速 度 分 量 , 而 相 空 間 的 架 構 有 許 多 種 方 式 , 例 如 動 量 可 以 取 代 速 度 分 量 。 對 於 複 雜 參 數 的 動 力 系 統 , 其 相 平 面 通 常 極 為 紊 亂 , 此 時 須 藉 由 其 他 方 法 才 較 為 容 易 判 讀 系 統 狀 態 。

3.2.3 Poincare 映 射 圖

Poincare 映 射 圖 是 一 種 用 來 簡 化 相 平 面 圖 的 方 法,藉 由 固 定 週 期 下 , 對 相 平 面 的 軌 跡 取 一 投 影 來 取 樣 觀 察 (strobe), 而 在 此 我 們 是 以 內 普 修 流 之 非 線 性 週 期 來 做 取 樣 , 使 得 我 們 可 以 清 楚 的 觀 察 動 力 系 統 的 演 變 過 程 。 由 Poincare 映 射 圖 我 們 可 以 得 知 動 力 系 統 自 然 頻 率(ω0) 對 於 取 樣 頻 率 (ωs)的 比 例 關 係 。 當 動 力 系 統 的 自 然 頻 率 為 s ) q p ( ω 時 (p q為 有 理 數 ), 則 於 Poincare 映 射 圖 上 會 顯 現q個 映 射 點 於 一 個 封 閉 軌 道 之 上 , 而 剩 下[q−(p+1)]個 點 則 會 與 先 前 的 映 射 點 位 置 重 複 , 是 故 可 以 忽 略 這 些 映 射 點 。 對 一 個 消 散 (Dissipative) 系 統 而 言 , 其 映 射 點 會 移 動 至 適 當 的 吸 子 (Attractor)而 形 成 一 點,而 當 取 樣 頻 率 與 自 然 頻 率 成 有 理 數 關 係 時,則 會 形 成 散 佈 在 封 閉 軌 道 上 的 點 群,若 完 全 不 相 關 時 , 其 映 射 圖 上 的 點 甚 至 會 填 滿 而 形 成 一 封 閉 曲 線 。

(25)

第 四 章

結果與討論

本章中吾人將探討平面 Poiseuille 流在低於以及超過臨界雷諾數 的物理現象,在線性擾動方程式(2.16)和非線性擾動方程式(2.14)部份 我們改變雷諾數去分析對流場所產生的影響。

4.1 線性擾動方程式及準確度分析

首先吾人考慮平面普修流的線性擾動方程式,在前一章數值方法 中 x 方向與 y 方向以複數形式 Fouries series 及 Chebyshev polynomials

雙重級數展開的項數(M×N)將影響數值計算結果的準確度,因此我們 必需改變(M×N)的項數去尋找準確的臨界雷諾數。理論上,展開項數 取的愈多其結果之準確度愈高,但項數取太多將耗費大量的時間在運 算上,因此取最少的展開項數而能達到相當準確度才是最佳的選擇。 考慮展開項數為(3× 項,5) α =1.020545 時發現臨界雷諾數發生 在 667,然後提高 N 項,一直到(3×31)項,這時可發現臨界雷諾數為 5772.22,且提高 N 項時臨界雷諾數會上下振盪如圖二的結果所示, 當取到(3×31)或(3×33)項時臨界雷諾數都為 5772.22。吾人另外再取 展 開 項 數 為(5×5) 項 ,α = 1.02054 這個結果顯示當展開項數為 ) 31 31 ( × 、(33×33)項的臨界雷諾數也發生在 5772.22 如圖三,展開項 數(3×31)及(31×31)項所運算出來的結果都和 Orszag(1971)吻合,為 了運算時間考量以下取至(3×31)項即可。 流場在低雷諾數時,速度隨時間會呈現快速收斂如圖四(a),與 Fortin(1994)的結果一致。提高雷諾數,流場振盪變得更劇烈,收斂 至穩定值的時間也隨之增加如圖四(b),在物理意義上提高雷諾數代 表擾動使流場的流動情形變得更劇烈,流場需要更長的時間達到穩定

(26)

狀態,因此時間函數收斂的時間增加與實際的物理現象符合。當雷諾 數達到 5772.22 時流場流動的行為並不會隨著時間收斂或發散而以週 期性運動發生如圖四(c),當雷諾數高於臨界雷諾數時則時間對於速度 函數會產生發散行為如圖四(d)所示。

4.2 非線性擾動方程式及高於臨界雷諾數之流場行為

為了解超過臨界雷諾數後流場的行為,吾人將非線性項加入,而 展開項數取(3×31)項,所得到的臨界雷諾數為 5835。再提高 M 項試 著尋找臨界雷諾數,在(7×31)項時得到臨界雷諾數為 5772.22,如圖 五。而流場在低雷諾數時,速度隨時間會呈現快速收斂如圖六(a)。當 提高雷諾數,流場振盪變得更劇烈,收斂至穩定值的時間也隨之增加 如圖六(b)。 以下結果為用在(7×31)項探討超過臨界雷諾數流場的行為,包 含單一週期性(periodic)、擬週期性(quasi-periodic)、混沌 (chaos) 現 象,吾人將結果以時間級數圖配合 FFT 來獲取頻譜圖,而後將時間 級數解投影作成相平面圖與 Poincare 映射圖,藉以瞭解流場之行為。

4.3 由時間級數與 FFT 頻譜圖探討流場行為

圖七為加入非線性項後,雷諾數 Re=5772.22,時間 dt=0.2,波數 α =1.020545 的時間級數圖與頻譜圖,時間級數圖顯示擾動並不會隨 著時間收斂,呈現單一週期性的波動變化,吾人從 FFT 頻譜圖上看 到頻率為單一個頻率 f1=64.1,確為單一週期性運動型態。 圖八為雷諾數 Re=6000,時間 dt=0.2,波數α =1.020545 的時間 級數圖與頻譜圖,在時間級數圖上的波動無法判斷出是什麼形態的運 動,然而從 FFT 頻譜圖可看出有二個不相干頻率出現 f1=64.1,

(27)

2 f =96.4,因此我們可判斷此時流場為擬週期性運動(quasi-periodic)。 圖九、圖十分別為雷諾數 Re=7000、Re=8000,時間 dt=0.2,波 數α =1.020545 的時間級數圖與頻譜圖,吾人在時間級數圖上看到波 動振盪大小增加,藉由 FFT 頻譜圖看到有二個不相干頻率出現 1 f =64.1,f2=96.4,所以我們可判定為擬週期性運動。 圖十一、圖十二分別為雷諾數 Re=9000、Re=10000,時間 dt=0.1, 波數α =1.020545 的時間級數圖與頻譜圖,由於在時間級數圖上看到 波 動 更 加 劇 烈 , 藉 由 FFT 頻 譜 圖 上 看 到 二 個 不 相 干 頻 率 出 現 1 f =64.1,f2=96.4,只是第二個頻率的強度增加,因此我們可判定為 擬週期性運動。 圖十三為雷諾數 Re=11000,時間 dt=0.1,波數α =1.020545 的 時間級數圖與頻譜圖,從在時間級數圖上看到的波動開始呈現微弱的 混亂,吾人無法判讀是為擬週期性運動或者是混沌現象,藉由 FFT 頻譜圖亦無法找到其規則性,這時流場開始產生微弱的混沌現象。 圖十四為雷諾數 Re=12900,時間 dt=0.1,波數α =1.020545 的 時間級數圖與頻譜圖,從在時間級數圖上看到的波動混亂無法判讀, 藉由 FFT 頻譜圖亦無法找到其規則性,這時流場的混沌現象逐漸增 強。

4.4 由相平面圖與 Poincare 映射圖探討流場的行為

圖十五為雷諾數 Re=5772.22,時間 dt=0.2,波數α =1.020545 的 相平面圖與 Poincare 映射圖,我們將圖七與圖十五互相比較,可發 現在圖七(b)中頻譜圖顯示流場當時是處於單一週期性運動狀態,在 圖十五(b)中顯示於 Poincare 映射圖上只有一點,而相平面圖也呈現 一封閉曲線如圖十五(a),所以我們可判斷為單一週期性運動狀態。 圖十六為雷諾數 Re=6000,時間 dt=0.2,波數α =1.020545 的相

(28)

平面圖與 Poincare 映射圖,我們將圖八與圖十六互相比較,可發現 在圖八(b)中頻譜圖顯示流場是處於擬週期性運動狀態,而在圖十六(b) 中顯示於 Poincare 映射圖上有二點,而相平面圖呈現規則性二條的 封閉曲線如圖十六(a)。因此我們可判斷其為擬週期性運動狀態。 圖十七、圖十八為雷諾數 Re=7000、Re=8000,時間 dt=0.2,波 數α =1.020545 的相平面圖與 Poincare 映射圖,我們將圖九與圖十 七、圖十與圖十八互相比較,可發現在圖九(b)、圖十(b)中頻譜圖顯 示流場是處於擬週期性運動狀態,而在圖十七(b)、圖十八(b)中顯示 於 Poincare 映射圖上有二點,而相平面圖呈現規則性二條的封閉曲 線如圖十七(a)、圖十八(a)。因此我們還是可判斷其為擬週期性運動 狀態。 圖十九、圖二十為雷諾數 Re=9000、Re=10000,時間 dt=0.1,波 數α =1.020545 的相平面圖與 Poincare 映射圖,我們將圖十一與圖 十九、圖十二與圖二十互相比較,可發現在圖十一、圖十二中,時間 級數圖看到的波動更加劇烈,頻譜圖顯示流場是處於擬週期性運動狀 態,而在圖十九(b)、圖二十(b)中顯示於 Poincare 映射圖上有二點, 而相平面圖呈現規則性二條的封閉曲線如圖十九(a)、圖二十(a)。因 此我們還是可判斷其為擬週期性運動狀態。 圖二十一為雷諾數 Re=11000,時間 dt=0.1,波數α =1.020545 的相平面圖與 Poincare 映射圖,我們將圖十三與圖二十一互相比 較,可發現圖十三中時間級數圖上看到的波動開始呈現微弱的混亂, 頻譜圖上的頻率出現些為的雜亂,而圖二十一(b)中顯示 Poincare 映 射圖則形成無數點的狀態,而相平面圖則由雜亂的封閉曲線所組成如 圖二十一(a)。此時流場已經進入微弱的混沌狀態。 圖二十二為雷諾數 Re=12900,時間 dt=0.1,波數α =1.020545 的相平面圖與 Poincare 映射圖,我們將圖十四與圖二十二互相比 較,可發現圖十四(b)中頻譜圖上的頻率雜亂無法判斷,而圖二十二(b)

(29)

中顯示 Poincare 映射圖則形成無數點的狀態,而相平面圖則由更雜 亂的封閉曲線所組成如圖二十二(a),此時已無週期性可言流場已經進 入混沌狀態。

(30)

第 五 章

結 論

本文以 Chebyshev polynomials 及複數形式的 Fourier 級數對空間 座標作雙重級數展開來模擬平面普修流在低於以及超過臨界雷諾數 的物理現象,藉由改變雷諾數的大小來觀察流場形態,根據第四章的 結果可歸納以下幾點結論: 1. 流場在低雷諾數時,速度隨時間會呈現快速收斂,當提高雷諾 數時,時間函數收斂至固定值的時間增加,且時間函數振盪的 幅度較低雷諾數時大,與 Fortin(1994)的結果一致。 2. 在臨界雷諾數(Re =5772.22)時,所觀察到的流場行為顯示,時c 間函數並不會隨著時間而收斂,呈現單一週期性的狀態,與 Orszag 及 Fortin 的結果一致。當雷諾數至 6000~10000 範圍內, 流場流動行為愈來愈劇烈,並開始產生第二個不相干的頻率呈 現擬週期性運動。 3. 當雷諾數為 11000 時,流場擾動的情形更加劇烈,且呈現出微 弱的混沌現象,當臨界雷諾數為 12900 時,我們看到流場擾動 混亂而無法判讀,這時流場的混沌現象更加劇烈。

(31)

參 考 文 獻

Baker, G. L. and Gollub, J. P. 1900 Chaotic dynamics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renghi, C. F. and Jones, C. A. 1989 Modulated Taylor-Couette flow. J. Fluid Mech. 208, 127-160.

Betchov, R. and Criminale, W. O. Jr., 1967 Stability of parallel flows.Academic Press.

Chandrasekhar, S. 1961 Hydrodynamic and Hydromagnetic Stability. 637-642.

Chock, D. P. & Schechter, R. S. 1972 Critical Reynolds number of the Orr-Sommerfeld equation. The Physics of Fluids. 16-2, 329.

Davey, A. and Drazin, P. G. 1969 The stability of Poiseuille flow in a pipe. J. Fluid Mech. 36, 209-218.

Davis, S. H. 1976 The stability of time-periodic flows. Ann. Rev. Fluid Mech. 8, 57-74.

Fortin, A. and Jardak, M. 1994 Old and new results on the two-Dimensional Poiseuille flow.J.Computational Physics. 115, 455. Grosch, C. E. and Salwen, H. 1968 The stability of steady and

time-dependent plane Poiseuille flow. J. Fluid Mech. 34, 177.

George, W. D. and Hellums, J. D. 1972 Hydrodynamic stability In Plane Poiseuille flow with finite amplitude disturbances. J. Fluid Mech. 51-4, 687.

Georgescu, A. 1985 Hydrodynamic stability theory.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32)

Jimenez, J. 1990 Transtion to turbulence in two-dimensional Poiseuille flow. J. Fluid Mech. 218, 265.

Kuhlmann, H. 1984 Model for Taylor-Couette flow. Phy. Rev. A 32, 1703-1707.

Lessen, M. Fox, J. A. Bhat, W. V. & Liu, T. Y. 1964 Stability of Hagen-Poiseuille Flow. Phys Fluids. 7, 1384.

Lin, C. C. 1954 The Theory of Hydrodynamic Stability. Cambridge Monographs On Mechan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Nobutake Itoh, 1977 Nonlinear Stability of parallel flows with subcritical Reynolds numbers. Part 1. An asymptotic theory valid for small amplitude disturbance. J. Fluid Mech. 82-3, 455.

Orszag, S. A. 1971 Accurate solution of the Orr-Sommerfeld stability equation. J. Fluid Mech. 50, 689.

Reid, W. H. and Bart, S. 2002 On the spectral problem for Poiseuille flow in a circular pipe. Fluid Dynamics Research 33, Issue:1-2.

Shen, S. F. 1955 Calaulated amplified oscillations in plane Poiseuille and Blasius flow. J. Aero. Sci. 21, 62.

Soibelman, I. and Merion, D. 1991 Finite-amplitude bifurcations in plane Poiseuille flow: two-dimensional Hopf bifurcation. J. Fluid Mech. 229, 389.

Stewartson, K. 1971 A non-Linear instability theory for a wave system in plane Poiseuille flow,J. Fluid Mech. 48, 529.

Thomas, L. H. 1953 The stability of plane Poiseuille flow. Phy. Rev. 91, 780.

Wolf, L. Jr. and Lavan, Z. and Nielsen, H. J. 1978 Numerical Computation of the Stability of Plane Poiseuille Flow. J..Applied

(33)

李鎰清 2001 圓柱之流場-一種改良 Lorenz 模型. 國立交通大學碩 士論文.

林紀元 2004 水平同心圓柱間自然對流之分歧現象.國立交通大學 碩士論文.

(34)

圖一 普修流模型

dP

c

dX

=

X

Y

2H

(35)

N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Rec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圖二 當 M=3,dt=0.5,α=1.020545 時不同 N 所得到的臨界雷諾數

(36)

M&N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Rec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圖三 RecM &N ,dt=0.5,α=1.020545 時所得到的臨界雷諾數

(37)

(a)

(b)

圖四 當 dt=0.5,α =1.020545 時,速度隨時間變化圖,Re=

(38)

(c)

(39)

M 1 3 5 7 9 11 Rec 5720 5740 5760 5780 5800 5820 5840 圖五 當 N=31,dt=0.5,α=1.020545 時不同 M 所得到的臨界雷諾

(40)

(a)

(b)

圖六 加入非線性項後 dt=0.5,α =1.020545 時,速度隨時間變

(41)

(a)

(b)

圖七 加入非線性項後,雷諾數 Re=5772.22,時間 dt=0.2,波數α =

(42)

(a)

(b)

圖八 加入非線性項後,雷諾數 Re=6000,時間 dt=0.2,波數α =

(43)

(a)

(b)

圖九 加入非線性項後,雷諾數 Re=7000,時間 dt=0.2,波數α =

(44)

(a)

(b)

圖十 加入非線性項後,雷諾數 Re=8000,時間 dt=0.2,波數α =

(45)

(a)

(b)

圖十一 加入非線性項後,雷諾數 Re=9000,時間 dt=0.1,波數α =

(46)

(a)

(b)

圖十二 加入非線性項後,雷諾數 Re=10000,時間 dt=0.1,波數α =

(47)

(a)

(b)

圖十三 加入非線性項後,雷諾數 Re=11000,時間 dt=0.1,波數α =

(48)

(a)

(b)

圖十四 加入非線性項後,雷諾數 Re=12900,時間 dt=0.1,波數α =

(49)

(a)

(b)

圖十五 雷諾數 Re=5772.22,時間 dt=0.2,波數α=1.020545

(50)

(a)

(b)

圖十六 雷諾數 Re=6000,時間 dt=0.2,波數α=1.020545

(51)

(a)

(b)

圖十七 雷諾數 Re=7000,時間 dt=0.2,波數α=1.020545

(52)

(a)

(b)

圖十八 雷諾數 Re=8000,時間 dt=0.2,波數α=1.020545

(53)

(a)

(b)

圖十九 雷諾數 Re=9000,時間 dt=0.1,波數α=1.020545

(54)

(a)

(b)

圖二十 雷諾數 Re=10000,時間 dt=0.1,波數α =1.020545

(55)

(a)

(b)

圖二十一 雷諾數 Re=11000,時間 dt=0.1,波數α =1.020545

(56)

(a)

(b)

圖二十二 雷諾數 Re=12900,時間 dt=0.1,波數α =1.020545

數據

圖 目 錄  圖一    普修流模型…………………………………………………24  圖二          當 M=3,dt=0.5 , α =1.020545 時不同 N 所得到的臨  界雷諾數……………………………………………………25  圖三          Re c 對 M&N,dt=0.5 , α =1.020545 時所得到的臨界  雷諾數………………………………………………………26  圖四          當 dt=0.5 , α =1.020545 時,速度隨時間變化圖 Re=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一線性規劃問題的可行解區域為坐標平面上的正 八邊形 ABCDEFGH

莊子美學中所呈現的「開放性系統」, 試圖來彌合菁英系統與庶民 系統之間的落差, 因為社會的穩定維繫於庶民教育體系的建立。毫

 相關係數﹕顯示兩個隨機變數之間線性關係的強度和方向,數值介乎-1 和 1。方向以符號劃分,正值表示相同,負值表示相反。強度則以絕對值 大小衡量,一般而言,小於

《數學摺 紙計畫 : 30 個課程活動探索》[1] 針對子母線性質提供初步探討, 在正方形的簡 單架構下, 得到 「子母線性質」 十分漂亮以及簡潔的結論,

[r]

對於每一個重數為 的特徵值,求一組有k個線性.

在上 一節中給出了有單位元的交換環 R 上的模的定義以及它的一些性質。 當環 R 為 體時, 模就是向量空間, 至於向量空間中的部分基本概念與定理, 有些可以移植到模上來。 例如 子

Chebyshev 多項式由 Chebyshev 於 1854 年提出, 它在數值分析上有重要的地位 [11], 本文的目的是介紹 Chebyshev 多項式及線性二階遞迴序列之行列式。 在第二節中, 我們先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