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經世與超越:《孔學鉤沈》書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經世與超越:《孔學鉤沈》書評"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東吳哲學學報》第二十期 (8, 2009) , 113-120 © 東吳大學. 書評 (Book Review). 經世與超越: 評林義正著《孔學鈎沈》 林 啟 屏** (Chi- Ping Lin). 林義正著 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年 xi +408pp. 孔子作為中國文化的精神導師,相信在歷來學者的心中,應當是共識多 於歧見。但是,正如空氣之於人的生活,是那麼地平常而不易察覺。孔子之 於中國文化,亦有如斯之現象。是以,在平凡的常識視野下,孔子雖被推崇 為古代之宗師,可是要深刻且立體化的突顯孔子之思想內涵,有時反而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 林義正教授是國內研究《公羊春秋》與孔子之專家,尤其兩者間的義 理參照,更是林教授研究的焦點所在。《孔學鈎沈》一書即相當程度展現其 研究之方向與特色。本書收集了林教授近二十年來的相關孔子研究之論文, 全書總計有十二章,分別以「本論」、「比較」與「歷史」為區隔,探討了 孔子思想的內涵與意義,並以之與先秦其他家派或其他文化區域之主張,進 行比較分析。1 本書十二篇論文雖成於不同之階段,而有不同的論述方向以 及分析切入點。但是,本書卻仍然可以在上述的差異性脈絡中,歸結出兩個 作者所關心的焦點,此即「經世」與「超越」。更進一步地說,林教授通過. *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 1 林義正 (2007)。《孔學鈎沉》。臺北:國立編譯館。.

(2) 114 《東吳哲學學報》第二十期 (8, 2009). 《春秋》以論證孔子晚年思想所表現的「經世」主張,並且具體地分為「常 道」、「王道」與「霸道」的三個階段。2 至於孔子思想的「超越」面向, 林教授則透過《周易》與相關出土文獻的參證,勾勒晚年孔子的「天道性 命」之學。最後,本書再將研究視野置於「先秦儒學」的「流衍」上,重新 思考孟荀的內外之傾向,以及探討孔子之後,孟荀之前的儒門分化問題。 3 基本上,林教授對於孔子思想的分析,雖然建立在「文獻」的義理脈絡 之研究。可是,林教授對於傳世文獻與新出土文獻的比較,仍然有著細膩的 處理工夫。所以,本書在「文獻」與「概念」的互證下,顯得謹嚴而有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其論證的過程中,有一條《論語》文獻的精神,卻 貫串在林教授對於「經世」的討論裡。《論語•雍也》有云:「子曰:齊 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4 這段文獻所論,主要乃關乎孔子對於 「齊」、「魯」二地的治國文化之判斷。所以,朱子便指出「孔子之時,齊 俗急功利,喜夸詐,乃霸政之餘習。魯則重禮教,崇信義,猶有先生之遺風 焉,但人亡政息,不能無廢墜爾。」 5 朱子在本段文獻的釋讀上,顯然包含 了「歷史判斷」與「價值判斷」。因為,齊、魯在古史的發展事實中,自有 其時空的特殊性,《左傳•定公四年》云:6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選建明德,以蕃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 尹天下,於周為睦。分魯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 繁弱,殷民六族,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使 帥其宗氏,輯其分族,將其醜類,以法則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 之職事于魯,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 備物、典策,官司、彝器;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於少皞之 虛。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大呂,殷民七族,陶氏、 2. 此說散見本書之中,請參林義正 (2007)。《孔學鈎沉》,頁75-76,93,118-120。. 3. 林義正 (2007)。〈先秦儒學流衍的再探討〉,《孔學鈎沉》,頁359-393。. 4. 朱熹 (2003)。〈雍也第六〉,《四書章句集注》,頁90。北京:中華書局。. 5. 朱熹 (2003)。〈雍也第六〉,《四書章句集注》,頁90。. 6. 楊伯峻 (1982)。〈定公四年〉,《春秋左傳注》,頁1536-1539。臺北:源流出版社。.

(3) 經世與超越:評林義正著《孔學鈎沈》 115. 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饑氏、終葵氏;封畛土略,自武父以 南及圃田之北竟,取於有閻之土以共王職;取於相土之東都以會王 之東蒐。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誥〉而封於殷虛。皆啟以 商政,疆以周索。分唐叔以大路、密須之鼓、闕鞏、沽洗,懷姓九 宗,職官五正。命以〈唐誥〉而封於夏虛,啟以夏政,疆以戎索。 《史記•齊太公世家》亦云:7 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 民多歸齊,齊為大國。 《史記•魯周公世家》則云:8 魯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魯,三年而後報政周公。周公曰:「何遲 也?」伯禽曰:「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然後除之,故遲。」 這三段文獻分別提到周初封建諸侯時的個別性差異,如《左傳•定公四年》 所云之「商政」、「周索」、「夏政」、「戎索」,9 正是周初為適應封國 條件的不同,因此在許多制度的設計上,必須「因地制宜」規劃的明證。其 中,齊國與魯國立國之初,更是因於個別的條件與環境,其治國方式自然有 調整之必要。所以,「因其俗,簡其禮」與「變其俗,革其禮」即為兩國 「因地制宜」的最佳說明。我們可以說,這種差異的形成,實乃歷史的客觀 因素所影響下的結果。不過,由於兩者正好形成高度的「對比性」。職是之 故,齊、魯的「因地制宜」對於許多儒者而言,便具有某種類型化,甚至是 階段化的意義。就此而言,我們可以說,齊魯之差異本來是一種歷史實然的 現象,並非歷史目的的有意結果。可是,由於歷史被「類型化」與「階段 化」的影響,人們對待歷史的態度,因而產生個人不同的「史實」理解與價 值判斷。這時的「歷史」對於釋讀者的意義,不再以客觀之理解為首出之. 7. 瀧川龜太郎 (1987) 。〈齊太公世家第二〉,《史記會注考證》,頁537。臺北:宏業書局。. 8. 瀧川龜太郎 (1987) 。〈魯周公世家第三〉,《史記會注考證》,頁555。. 9. 杜正勝曾針對此一問題有深入之討論,請參氏著 (1979)。〈西周封建的特質──兼論夏政商 政與戎索周索〉,《食貨月刊》,9, 5/6: 1-23。.

(4) 116 《東吳哲學學報》第二十期 (8, 2009). 務。是以,朱子所見的古史之發展,當然可以有其高下的「評價」。其實, 我們可以說,此種「因事見理」的論述模式,正好體現了儒家歷史觀點的特 性。甚至,更值得注意的是,儒者在論述古代歷史時,「真實性」並不是他 們最在意的部分。所以有時候歷史的「客觀性真實」,會在「教化」的大目 標下,被「有意」地調整。黃俊傑稱此種思維方式的表現,即是一種「反事 實思考」 (counter-factual mode of thinking)。. 10. 意即儒家在批判現實政治的. 目標考量下,「歷史事實」是用來針砭時政而產生其存在價值,故而「建 構」客觀事實,便非急務。我也曾據此進一步推衍: 11 「歷史」,對於儒者之所以產生「意義」,不當是「斷爛朝報」的 逐條逐筆之紀錄,而是隱藏在史事間的「寓意」。這些隱藏的意 義,揭示了儒者在封建時期的理想主義之色彩。所以「紀錄」歷史 事實,其實是隱含著「價值判斷」,釋讀者面對歷史詮釋亦然。此 時,「即事實即價值」。儒者便以此種隱微的「溫柔之教」,行批 判時政的事實。 基於上述的說明,我們可以發現林義正教授對於孔子思想內涵的討論,相當 敏銳地掌握到孔子的「齊」、「魯」、「道」的三變次第,實涵有一「經 世」的理想於其間,這是相當有意思的判斷。 不過,我也必須指出林教授在處理孔子如此的「經世」理想下,「歷 史」的發展被定為一種線性發展的「常道」、「正道」與「霸道」觀點, 是否反而會出現另一種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此即「歷史發展」究竟是何種 樣態?是隨機偶然的事件組合?或是有一絕對的目的可以主導期間的變化軌 跡?如同孔子此處所言的「道」之方向?那麼,在此一歷史發展序列下的人 們,究是一「自由者」的角色,抑或是一「被決定者」之角色?基本上,我. 10 黃俊傑 (2002)。〈儒家論述中的歷史敘述與普遍理則〉,收入氏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 (一)通論篇》,頁403-431。臺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11 林啟屏(2009年2月17日)。〈儒家思想中的歷史觀:以出土文獻為討論起點〉,「第四屆 環中國海國際漢學研討會」論文(環中國海研究學會、長崎中國學會所舉辦),頁2。日 本:長崎大學。.

(5) 經世與超越:評林義正著《孔學鈎沈》 117. 認為先秦儒者的確對於「歷史客觀事實」的興趣不高,因為如同前述所云, 儒者是將「歷史」做為「批判」時政的思想武器之一。歷史是否曾經有發生 過如此這般的事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歷史的過去必須指向未來的理想 方向,才產生價值。是故,時間序列發展的意義與價值,乃在於它對人間事 務的批判,此即林教授所關注的「經世」之理想。但是,如果過度強調「歷 史發展階段」的目的性,是不是必然會合乎儒門之原意呢?因為,如果將歷 史的發展視為有一種目的性的方向,會不會反而墮入一決定論的危險?其 實,從《論語》的「齊」、「魯」、「道」之說的相關文字來看,孔子確實 有劃分三種狀態的傾向,但是否有足夠的證據可以將孔子的說法轉成線性的 歷史發展類型,不無疑問!可是,若將《公羊春秋》所論之「所傳聞世」、 「所聞世」、「所見世」的「三世」說,放進來討論,反而可能使論述焦點 從「批判」的歷史思維轉成「歷史階段分期」。如此一來,是否易使儒學透 過「理想化」古代歷史,進而以批判現實社會的力量大減,從而轉向論述歷 史有無「目的性」的課題呢?此處或許有更進一步再思考的空間。 其次,林教授也相當清晰地論述孔子思想中,並非僅將視野著眼於「道 德主體」的論述而已。他在本書中,透過新出土文獻等新材料,重新審視孔 子與《易》的關係,進而指出孔子思想中的「超越」面向,實乃晚年的發 展。於是「天道」思想的內涵,便不應只是「不可得而聞也」(《論語•公 冶長》)而已,並且《中庸》日後之論「天命之謂性」即與此密切相關。12 當然,林教授在本書中也指出新出土文獻〈魯邦大旱〉的記載,透露出孔 子思想中的「天人感應觀」。13 此種「天人感應觀」是以「德行」之感應為 基,不是強調鬼神筮術的感應,也與自然氣化之感應有所不同。 14 這也是林 教授相當有意思的看法。 事實上,林教授指出孔子晚年思想有「天道」層面的討論,而且是建. 12. 林義正 (2007)。〈論《周易》與孔子晚年思想的關係〉,《孔學鈎沉》,頁195。. 13. 林義正 (2007)。〈孔子的天人感應觀-以〈魯邦大旱〉為中心的考察〉,《孔學鈎沉》,頁 233-266。. 14. 林義正 (2007)。〈孔子的天人感應觀-以〈魯邦大旱〉為中心的考察〉,《孔學鈎沉》,頁 266。.

(6) 118 《東吳哲學學報》第二十期 (8, 2009). 立在《易》的感應思維下的一種新觀點,自有其古代文獻的證據。例如馬王 堆出土的帛書《要》《易之義》《二三子》,以及其他相關的傳世文獻均有 提及孔子與《易》的文字記錄。15 可是,目前學界對於這樣的主張,仍然認 為於理尚有未洽之處。大抵而言,懷疑者對於《論語》之中為何缺少孔子晚 年好《易》的相關紀錄,存有高度疑慮。16 即使新出土文獻有孔子好《易》 的相關記載,恐怕也只是推測多於論證。此外,這些材料所顯示出的具體內 涵究竟為何?其與傳世文獻的思想內涵又有何差異?都有待更進一步的處 理。其實,上述的質疑代表著許多學者的看法。我認為新出土文獻的確對於 宋代以來的「疑經」觀點,17 的確產生一定的挑戰。也就是說,懷疑孔子是 否作《易•繫辭》的論點,甚至因此認為孔子與《易》無關係的說法,實有 重新檢討的必要。當然,我並沒有主張孔子作《易•繫辭》,我以為在更有 力的證據出現之前,此一說法的可信度,的確應採高度懷疑。但是,我也認 為孔子晚年讀《易》與好《易》的可能性,不應完全排除。甚至,孔子是否 在晚年的想法,尤其是「天道」等超越面向的部分,會與《易》有著密切的 關係,應當是今後儒學研究者必須正視的一件事。但是,這並不能馬上推翻 許多學者,如錢賓四、馮友蘭等人經由思想內涵的比較,從而斷定《易傳》 與《論語》在「天」、「道」、「鬼神」內涵的差異。18 因此,林教授針對 「天道」內涵的思考,就顯示出其意義與趣味。 林教授在書中具體地指出,要了解孔子晚年的「天道」思想,必須先 相信《公羊春秋》與〈彖〉〈象〉為孔子所著述或解說。而且,林教授透 過〈彖〉的思想格式如「陰陽」、「剛柔」、「動靜」、「上下」、「健 順」、「內外」等架構之交互為義以表義的方式,說明孔子晚年思想在天道. 15 林義正 (2007)。〈論《周易》與孔子晚年思想的關係〉,《孔學鈎沉》,頁190-191。 16 何澤恆 (2004)。〈孔子與易傳相關問題覆議〉,《先秦儒道舊義新知錄》,頁39-117。臺 北:大安出版社。 17 宋代以來的「疑經」運動,對於《易傳》與孔子的關係有疑慮。如歐陽修的〈易童子問〉即 是顯例。 18 林義正 (2007)。〈論《周易》與孔子晚年思想的關係〉,《孔學鈎沉》,頁182。.

(7) 經世與超越:評林義正著《孔學鈎沈》 119. 的部分有新的發展。19 他說: 20 孔子在〈象傳〉中,以法象的方式論「修己進德、治國安民」的道 理,其要旨當不外「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 序,與鬼神合其吉凶」(〈乾•文言〉)。在〈彖傳〉中,以陰 陽、剛柔、動靜、上下、內外、健順、大小之成對概念,言天地之 交感、比應、隨時之義,而以中正為歸,實通天道性命而為一。 此中最重要的概念即在於「交感」的感通模式。因為,歷來對於孔子思想的 討論,主要是集中在其道德學說上,所以「人道」的關懷高過於「天道」的 理解。而且在《論語》說「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之後,學者對於孔子的 「天道」觀點的解說,總會受限於「不可得而聞也」的文字束縛。即使加以 說解,也多迂迴曲折。所以,林教授此處勇於以〈彖〉〈象〉,以及新出土 文獻〈魯邦大旱〉《要》等古籍之討論為基,指出孔子的「天道觀」可以以 「德行」為「交感」的天人合德之模式為說,便有其意義。 不過,這正是我們可以進一步追問的地方。因為,以「德行」為「交 感」之說,反映的思想究竟是何種型態的「道德哲學」?本書並未有更多的 說明。可是,這實應有更清楚說明的必要。從儒學史的角度來看,過去以來 對於儒學的「超越」面向的理解,多數會從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孟 子•盡心上》)的說法中找其發展線索。所以,孟子的說法會影響到孔子天 道說內涵的理解。是以,孔子晚年思想的變化軌跡,以及孟子發展此一思想 時有無偏離?這都是林教授可以再深入分析的地方。畢竟,只有更清楚地釐 清孔孟的天道思想之變化,我們才能甄別「以孟解孔」的合法性。此外,這 種以「德行」為「交感」的主張,會對於「德」與「福」的關係,主張什麼 立場?也都有再進一步說明的必要。因為「經世」的理想實屬人間幸福的實 踐,其中有「限制」的問題;而「超越」的祈嚮則關乎保證,背後隱含「自 由」之可能。兩者俱存於孔子之晚年,那麼孔子是如何綰合「經世」與「超 越」? 19 林義正 (2007)。〈論《周易》與孔子晚年思想的關係〉,《孔學鈎沉》,頁204-205。 20 林義正 (2007)。〈論《周易》與孔子晚年思想的關係〉,《孔學鈎沉》,頁200。.

(8) 120 《東吳哲學學報》第二十期 (8, 2009). 最後,林教授也討論到先秦儒學的流衍問題。林教授認為:21 孔子思想裡明顯有仁/禮,仁/智,學/思,文/質對待之言,乃是針 對弟子各有偏向而思加對治,以期乎中道、互補之意。儒學發展至 孟子始向內傾、主仁事天,採返思之路,及至荀子終向外傾、主禮 制天,採積學之途,思以對治,此儒學流衍本身亦在無形中走向了 互補之路。後世重孟學,輕荀學,實不知先秦儒學發展之機制也。 其說入情合理,可從。因為,過去以來,歷代儒者或為孟子張目,或為荀子 申冤。大抵在論述的背後,皆隱含一個「對立」形象的假設。也就是說,孟 子與荀子只能在天秤的兩端。而且,二者的理論不存在互補的可能性。可 是,如同本書所觀察到事實,孔子的思想格局有著開放的情形。那麼,為何 弟子或再傳弟子的各得一察以自好的發展,就不能被接受?畢竟,其中存著 互補發展的現象。其實,孔子自是中國文化中的偉大心靈,我們在解釋的途 中並不宜將孔子「縮小」。林義正教授的《孔學鈎沈》一書的撰寫,或許即 基於上述的感受吧!. 21. 林義正 (2007)。〈先秦儒學流衍的再探討〉,《孔學鈎沉》,頁389。.

(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籤 (二)(卅一) 初文意者今家即以三教為滿故對三藏為半簡之 (云云) 所以重敘前諸經者

由於教科書必須考量市場接受度,前述各地區教科書中對於數學文化元素不同的詮釋方式

檢視教科書的 學習材料及活 動,拼音教學 與朗讀訓練同 步施行。. 透過試教及觀 課,觀察學生

說明:本題藉由羅馬史家 Ammianus Marcellinus 描述外族的兩則資料,檢測學生能否觀察

(A)《論語》 :由孔子群弟子編纂,詳記孔子周遊列國的言行事蹟 (B)《史記》 :司馬遷奉武帝之命修撰,以事為綱,推論歷代興亡

為學生提供真實 的學習經歷,從 中了解如何實踐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數學上有很多的定義,也有很多定理,定理是必須經過證明才能確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