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國中____學年度_____學期 ____年___班 座號_____ 姓名:_____ 自然(6-3.6-4) 得分: 一、單選題:每題4 分、共 100 分 ( )1. 小莉的暑假作業是觀察氣溫變化與體溫變化的關係。已知某日小莉居住環境的氣溫變化 如附圖所示,若當日小莉身體狀況良好並記錄了自己的體溫變化,則下列何者最可能是 她的體溫測量結果? (A) (B) (C) (D) 答案:D 解析:人是屬內溫動物,體溫不受外界氣溫所影響,約維持在36 度左右,故答案是(D)。 出處:歷屆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應用 能力指標:1-4-5-2 ( )2. 下列何種動物屬於內溫動物? (A) 眼鏡蛇 (B) 蜥蜴 (C) 吳郭魚 (D) 麻雀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了解 能力指標:2-4-2-2 ( )3. 早晨到野外常可發現蜥蜴懶洋洋地趴在石頭或地面上晒太陽,但到了日正當中時卻幾乎 都躲到洞穴或石頭下,這種行為有何生存上的意義呢? (A) 蜥蜴需躲避過多的紫外線,以免皮膚受傷 (B) 蜥蜴是內溫動物,需利用外界的環境 來維持體溫恆定 (C) 蜥蜴是外溫動物,需利用外界的環境來維持體溫恆定 (D) 蜥蜴為 了躲避天敵,故日正當中時必會在洞穴中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了解 能力指標:2-4-2-2 ( )4. 下列何種動物的體溫會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明顯的改變? (A) 人類 (B) 海豚 (C) 麻雀 (D) 鯉魚 答案:D 解析:依體溫恆定方式可將動物分成二大類:內溫動物─鳥類、哺乳類,外溫動物─魚類、兩生類 爬蟲類。 出處:歷屆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記憶 能力指標:2-4-2-2 ( )5. 下列哪一項是外溫動物適應溫度的方式? (A) 流汗 (B) 顫抖 (C) 肌肉收縮 (D) 休眠 答案:D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記憶 能力指標:2-4-2-2 ( )6. 請問一般哺乳動物,在天氣炎熱的時候會如何? (A) 食慾上升,活動量增加 (B) 食慾上升,活動量降低 (C) 食慾下降,活動量上升 (D) 食慾下降,活動量下降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了解 能力指標:2-4-2-2 ( )7. (甲)皮膚的血管擴張;(乙)皮膚的血管收縮;(丙)排汗;(丁)顫抖;(戊)吹電扇。以上哪些 作用能將體熱散失? (A) 甲乙丙丁戊 (B) 甲丙丁 (C) 甲丙戊 (D) 丙丁戊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應用 能力指標:2-4-2-2 ( )8. 夏天時,狗常伸出舌頭用力喘氣,主要原因為何? (A) 求偶 (B) 幫助呼吸 (C) 發散體溫 (D) 幫助排泄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了解
能力指標:2-4-2-2 ( )9. 體內有體溫調節中樞,使體溫能維持一定的是: (A) 魚類和兩生類 (B) 兩生類和爬蟲類 (C) 爬蟲類和鳥類 (D) 鳥類和哺乳類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2-2 ( )10. 因生病而發燒導致體溫升高,一旦發汗之後體溫便逐漸下降,關於此一現象,下列敘 述何者正確? (A) 排汗過多,刺激體溫控制中心,所以降低體溫以調節生理機能 (B) 汗液溼潤皮膚 表面,體溫便不再繼續升高 (C) 汗液蒸發會吸熱,所以體溫隨之蒸發而散失 (D) 汗 液帶走過多的水分,導致細胞內「水分─溶質」的平衡破裂,所以體溫下降 答案:C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2-2 ( )11. 小美參加學校 400 公尺接力賽後,氣喘如牛、臉部潮紅,下列有關體溫的調節何者錯誤 (A) 皮膚的血管會擴張,增加散熱 (B) 食量減少,以減少體熱來源 (C) 皮膚內的汗 腺會分泌汗液,加速排除體熱 (D) 肌肉顫抖,以增加散熱 答案:D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了解 能力指標:2-4-2-1 ( )12. 「在寒風中,衣著單薄的小男孩,, ,。」若以調節體溫恆定的正常生理反應判斷,上 述畫線處何者的描述不合理?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C 解析:當天氣寒冷時,(甲)皮膚的血管收縮,使流到皮膚的血液減少,以減少體熱散失;同時食 慾較佳(丁),加速細胞呼吸作用,增加體熱的產生。若太冷時,某些動物甚至出現肌肉不自主的顫 抖(乙),如此也可以增加體熱的產生。而流汗現象(丙)是散熱,故不合理。 出處:歷屆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2-1 ( )13. 植物成天晒太陽,為何不會熱死?是因為它們能行: (A) 循環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散作用 (D) 代謝作用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了解 能力指標:2-4-2-2 ( )14. 沙漠缺水的環境中,駱駝如何防止水分散失?
(A) 長滿鱗片 (B) 長滿厚毛 (C) 夜間才活動 (D) 完全不排尿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記憶 能力指標:2-4-2-2 ( )15. 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是: (A) 脂肪 (B) 蛋白質 (C) 葡萄糖 (D) 水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記憶 能力指標:2-4-2-2 ( )16. 美美利用顯微鏡觀察陸生植物的葉片,發現在葉的下表皮有很多的氣孔,上表皮則幾 乎沒有氣孔,其原因應該為何? (A) 防止水分散失過快 (B) 避免昆蟲產卵 (C) 避免下雨積水 (D) 方便吸收二氧化碳 答案:A 認知歷程向度:記憶 能力指標:2-4-2-1 ( )17. 人體調節體內水分的主要機制,是攝入水分的數量與: (A) 呼氣 (B) 排汗 (C) 排便 (D) 排尿 答案:D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2-2 ( )18. 早晨常在葉的邊緣或尖端發現有許多水珠,其原因何在? (A) 蒸散作用所逸出的水蒸氣太多 (B) 根部吸水速度快速或空氣的溼度過高 (C) 呼 吸作用產生的水分太多 (D) 光合作用產生的水分太多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應用 能力指標:2-4-2-2 ( )19. 植物從根部吸收的水分不經由氣孔蒸散,而從葉的邊緣或尖端泌出,是因為: (A) 根部吸水太慢 (B) 空氣中溼度太低 (C) 蒸散作用無法進行 (D) 氣孔數目太少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2-2 ( )20. 溼熱的午後,常可發現植物葉片的尖端和邊緣有許多透明的小珠子,如附圖所示。下列 關於這些小珠子的敘述,何者最正確? (A) 這是停留在葉面的雨水,會讓氯化亞鈷試紙變藍色 (B) 這是植物分泌出來的蜜汁, 會讓混濁石灰水變澄清 (C) 這是植物放出氧和雨水形成的水滴,會讓澄清石灰水變混 濁 (D) 這是植物體內的水分因為來不及蒸散而泌出,會讓氯化亞鈷試紙變粉紅色 答案:D 解析:在外界環境溫度低、溼度大時(如清晨),由於無法行蒸散作用,因此體內多餘水分由葉
緣水孔泌出,此為泌溢現象。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2-2 ( )21. 工廠發生大火的事件頻傳,許多無辜的工人因逃生不及,造成皮膚大面積嚴重燒傷, 留下難看的疤痕,甚至死亡,請問造成工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為何? (A) 皮膚受到破壞而無法防止水分向外流失 (B) 消化系統受傷而無法吸收補充水分 (C) 排泄系統受傷而排出大量水分 (D) 燒傷過程中,水分大量蒸發而流失 答案:A 出處:各校試題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2-2 ( )22. 下列何種狀況較易見到公園裡的植物體內過多的水分由葉脈末端(葉緣或葉尖)處排 出? (A) 艷陽高照的中午 (B) 黃昏時 (C) 剛下過雨的清晨 (D) 風很強的上午 答案:C 解析:當植物體內水分過多,且無法大量自氣孔蒸散時,水會從葉脈末梢排出。 認知歷程向度:了解 能力指標:2-4-2-2 ( )23. 有關生物體內水分調節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 植物體內水分主要是由氣孔蒸散流失 (B) 為了散熱方便,沙漠植物葉片表面的角 質層比一般植物薄 (C) 爬蟲類的鱗片與骨板具有保護功能,也能防止水份快速散失 (D) 人體血液中水分減少時,腦部發布命令使唾液分泌減少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應用 能力指標:2-4-2-2 ( )24. 當人體內水分缺乏時,下列何者不是調節水分恆定的方式? (A) 血液刺激腦部,引起「渴」的感覺 (B) 腦垂腺分泌激素,調節腎臟減少尿量 (C) 血液刺激腦部,引起「餓」覺,促進進食 (D) 喝水量增加 答案:C 認知歷程向度:創造 能力指標:2-4-2-2 ( )25. 觀察陸生植物葉片的上下表皮組織,發現「氣孔大都分布於下表皮」,請問此特性對陸 生植物而言有何意義? (A) 防止水分由氣孔的蒸散速率過慢 (B) 防止水分由氣孔的蒸散速率過快 (C) 使保 衛細胞無法行光合作用 (D) 加快氧的吸收速率 答案:B 認知歷程向度:分析 能力指標: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