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媒體識讀教育之數位學習教材製作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媒體識讀教育之數位學習教材製作 "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媒體識讀教育之數位學習教材製作

張琬翔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行政與領導研究所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媒體識讀教育之意義與目的,並以「卡通智多星」為主題,設 計學習活動、製作數位簡報軟體,期盼能喚起社會大眾對媒體識讀教育的重視, 並提供學校或相關單位推廣時之參考。 關鍵詞:媒體識讀教育、卡通、數位學習、教材製作、PowerPoint。 壹、前言 電視是近幾個世紀以來一項重要的發明,由於其具有高度娛樂性,運用視覺 影像和聽覺符號來傳播訊息,成為人類接觸多元世界的媒介,它呈現資訊的方 式,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觀看,也不須具備任何技能就可以觀看(蕭昭君譯,1994), 因此電視的的影響力可說是無遠弗屆。陳筑筠(2003)的研究調查發現:台灣兒童 每天都看電視的比例已高達百分之八十,兒童平均每天看電視的時間為半小時至 三小時,假日更高達三至五小時。「看電視」似乎已成為台灣兒童的從小到大最 熟悉、最常接觸的社會媒介了。在這麼頻繁的接觸下,電視媒體的內容題材、人 物角色深刻地影響每位觀眾,更是兒童學習社會化的重要管道之一。 Bandura(1977)認為由大眾傳播媒體提供的符號性模仿是社會學習的重大來 源,從電視示範的效果及廣泛的公眾性來看,許多楷模的行為模式透過廣泛的發 布傳送給每一個觀眾,於是觀眾透過視、聽、閱讀等替代性經驗來了解世界,當 他們從大眾媒介獲得的訊息越多,受到的影響越大(引至周曉虹譯,1995)。然而 現今的電視節目五花八門、內容包羅萬象,其中充斥著肢體暴力、言語衝突、整 人遊戲、性別歧視、種族對立…等不良內容,兒童能否辨別其中的真偽,或是身 陷其中受到電視的宰制,實在令人相當的擔憂。Bandura 和 Walters 曾以實驗法研

(2)

究兒童如何藉由觀察不同的模仿對象攻擊目標後所展現出來的攻擊行為,研究結 果發現兒童在觀賞到暴力內容後,會比沒有觀賞到暴力內容的兒童更容易表現出 模仿暴力內容的攻擊行為,顯示兒童毋須親身經歷暴力經驗便能藉由間接觀察展 現攻擊行為(引至周曉虹譯,1995),原因在於電視媒體提供了兒童模仿的機會, 但卻沒有教導他們哪些是正確的楷模,哪些又是錯誤的示範。此外,Berkowitz(1986) 的研究也顯示出兒童學習模仿對象而展現出來的攻擊行為甚至可以持續好幾個 月,由此可知電視節目的內容對兒童的影響是深遠且漫長的。 雖然家長已經深刻體會到許多電視節目的內容,並不適合兒童觀賞,因此採 取禁止兒童觀看電視或限制觀看的時間的消極手段,希望能降低電視對孩子產生 負面的影響,但往往成效不彰。不如將媒體教育的觀念傳達給我們的下一代,讓 孩子建立批判思考能力及學習質疑媒體內容,例如媒體是否反映真實、不同人對 相同內容的解讀差異…等,這些探討不但對學生解讀電視訊息有所助益,讓孩子 由被動的收看電視到主動的選擇與欣賞電視節目,更可培養其敏銳的觀察力及批 判思考能力。然而這正是目前學校教育相當欠缺的一環,因此本文就在這樣的背 景之下,期盼規劃一套媒體識讀教育學習課程,供廣大的社會大眾與教師參考使 用,希望能對青少年媒體識讀的領域注入新的活力,喚起社會對媒體教育的重視。 貳、媒體識讀教育之內涵 媒體識讀教育是指了解、欣賞電視的形式與內容(Young, 1990),目的在促使 學生運用邏輯批判思考的能力,使學生接收電視所傳遞的訊息時,能夠不輕易受 到電視內容的影響和勸服(Neuman, 1991)。如果以九年一貫課程能力本位的角度 來分析,學生應具備的能力有五種,分別為「瞭解媒體訊息內容」、「思辨媒體再 現」、「反思閱聽人的意義」、「分析媒體組織」、「影響和接近使用媒體」,具體項 目如表 1 所示(教育部,2002)。整體而言,媒體教育以培養具有批判、思考力 的主動閱聽人為最終目標,課程內涵包括收視行為管理、電視特質、節目真實性、 電視製作技術之剖析及批判性觀看技巧培養等,循序漸進帶領兒童解析媒體,幫 助孩子們成為電視的主人。

(3)

表 1、媒體識讀教育的能力內涵 能力層面 具體項目 1.瞭解媒體訊息內容 1-1 瞭解不同媒體的表徵系統(媒體語言與成規)。 1-2 瞭解媒體類型與敘事如何產製意義。 1-3 瞭解並能應用媒體製作技巧與技術。 1-4 瞭解科技與媒體文本的聯動關係。 2.思辨媒體再現 2-1 辨識媒介內容中年齡、性別、種族、職業、階級、 性傾向等面向的刻板印象和權力階級間的關係。 2-2 比較媒介內涵與實際生活中的情境、人物、事件等 媒介與社會真實的關係。 2-3 解讀媒介再現所潛藏的價值意涵與意識型態。 3.反思閱聽人的意義 3-1 反思個人的媒體行為。 3-2 瞭解個人與文本的意義協商本質。 3-3 瞭解文本的商業意涵中「閱聽人」的概念。 3-4 認識廣告工業的主要概念。 4.分析媒體組織 4-1 瞭解媒體組織的守門過程如何影響文本產製。 4-2 檢視媒體組織的所有權如何影響文本選擇與組合。 4-3 瞭解公共媒體與商業媒體的區別。 4-4 檢視資訊私有化的影響。 5.影響和接近使用媒體 5-1 瞭解媒體公民權的意義。 5-2 實踐接近使用媒體。 5-3 區辨被動媒體消費者與主動媒體閱聽人。 5-4 主張個人肖像權、隱私權。 5-5 主張公共資訊開放。 資料來源:教育部(2002)

(4)

參、卡通智多星學習活動設計 電視節目的類型包括:新聞、綜藝、戲劇、卡通、兒童節目、談話性節目以 及生活資訊節目等,其中卡通節目因為具備誇張、充滿幻想、富創意與動感等特 性,提供兒童在現實生活中未曾遭遇的人與事,滿足兒童想像的空間(林妤芳, 2004),因此成為兒童接觸最頻繁、最喜歡觀看的電視節目。吳翠珍(1994)研 究發現兒童最喜歡收看的節目是卡通,而且無論男女兒童都喜歡看卡通;詹國新 (2002)研究更指出國小三年級學童幾乎天天都有卡通陪伴。然而卡通影片的內容 並不一定適合兒童的心智發展與年齡,甚至隱含口語及肢體暴力、性別與種族歧 視等刻板印象,長期觀看這些價值偏頗的卡通,實在令人憂心。因此本文即以「卡 通」為主軸,以五、六年級學生為對象,設計四節課 160 分鐘的學習活動,旨在 教導學生認識卡通的歷史、製作原理、製作過程、特色、暴力與刻板印象等項目, 以期達到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之目的。 一、設計理念 卡通,因為擁有創意、笑料、無俚頭的劇情與人物,一直深受小朋友的喜 愛。但是小朋友們雖然天天觀看卡通,對卡通的人物與劇情也能琅琅上口。卻 並不瞭解卡通的歷史、製作過程、製作原理、製作方法、特色及人物造型。為 了讓小朋友更進一步的認識卡通,特別規劃「卡通智多星」學習活動,讓小朋 友認識卡通的起源與發展、製作過程、呈現特色,使小朋友能從「觀看」卡通 提升到「欣賞」卡通,進而瞭解卡通中蘊含的學問,及製作卡通的辛勞。 二、學習目標 (一)認知目標:1.認識卡通的歷史。2.認識卡通的製作。3.瞭解卡通的特色。 4.認識卡通分級的概念。 (二)技能目標:1.製作「卡通扇」。2.分辨動畫製作方法的優劣。 (三)情意目標:培養性別與暴力的正確價值觀。 三、學習策略 (一)欣賞教學:教師運用本研究製作的簡報教材,以圖文搭配講述的方式, 向學生介紹卡通的歷史、製作原理、製作過程、特色、暴力與刻板印

(5)

象等項目。 (二)分享討論:透過師生、小組討論的方式,強化互動、瞭解不同的想法。 (三)成果發表:透過個人創作實作,發表「卡通扇」、「學習單」等成果, 達到觀摩、激勵、分享、獎賞等目的。 四、課程架構

第一節

起源與原理

第一節

起源與原理

第二節

製作過程

第二節

製作過程

第三節

呈現特色

第三節

呈現特色

第四節

分級概念

第四節

分級概念

活動一

卡通歷史

活動一

卡通歷史

殘像原理

活動二

活動二

殘像原理

引起

動機

引起

動機

活動五

卡通的呈現特色

活動五

卡通的呈現特色

人物造型的類別

活動六

活動六

人物造型的類別

活動三

卡通的製作過程

活動三

卡通的製作過程

動畫的製作方法

活動四

活動四

動畫的製作方法

活動八

刻板印象

活動八

刻板印象

總結

總結

活動七

暴力

活動七

暴力

第一節

起源與原理

第一節

起源與原理

第二節

製作過程

第二節

製作過程

第三節

呈現特色

第三節

呈現特色

第四節

分級概念

第四節

分級概念

活動一

卡通歷史

活動一

卡通歷史

殘像原理

活動二

活動二

殘像原理

引起

動機

引起

動機

活動五

卡通的呈現特色

活動五

卡通的呈現特色

人物造型的類別

活動六

活動六

人物造型的類別

活動三

卡通的製作過程

活動三

卡通的製作過程

動畫的製作方法

活動四

活動四

動畫的製作方法

活動八

刻板印象

活動八

刻板印象

總結

總結

活動七

暴力

活動七

暴力

第一節

起源與原理

第一節

起源與原理

第二節

製作過程

第二節

製作過程

第三節

呈現特色

第三節

呈現特色

第四節

分級概念

第四節

分級概念

第一節

起源與原理

第一節

起源與原理

第二節

製作過程

第二節

製作過程

第三節

呈現特色

第三節

呈現特色

第四節

分級概念

第四節

分級概念

活動一

卡通歷史

活動一

卡通歷史

殘像原理

活動二

活動二

殘像原理

引起

動機

引起

動機

活動五

卡通的呈現特色

活動五

卡通的呈現特色

人物造型的類別

活動六

活動六

人物造型的類別

活動三

卡通的製作過程

活動三

卡通的製作過程

動畫的製作方法

活動四

活動四

動畫的製作方法

活動八

刻板印象

活動八

刻板印象

總結

總結

活動七

暴力

活動七

暴力

活動一

卡通歷史

活動一

卡通歷史

殘像原理

活動二

活動二

殘像原理

引起

動機

引起

動機

活動五

卡通的呈現特色

活動五

卡通的呈現特色

人物造型的類別

活動六

活動六

人物造型的類別

活動五

卡通的呈現特色

活動五

卡通的呈現特色

人物造型的類別

活動六

活動六

人物造型的類別

活動三

卡通的製作過程

活動三

卡通的製作過程

動畫的製作方法

活動四

活動四

動畫的製作方法

活動三

卡通的製作過程

活動三

卡通的製作過程

動畫的製作方法

活動四

活動四

動畫的製作方法

活動八

刻板印象

活動八

刻板印象

總結

總結

活動七

暴力

活動七

暴力

圖 1、課程架構圖 五、活動流程 「卡通智多星」活動分為四節課,第一節「起源與原理」:卡通的歷史— 殘像原理—製作卡通扇—動畫的原理,第二節「製作過程」:卡通的製作過程— 動畫的製作方法(1.撞擊 2.折棒子),第三節「呈現特色」:卡通的呈現特色— 卡通的補助效果—卡通人物造型類別,第四節「分級概念」:播放「幽遊白書」— 卡通的暴力—卡通的刻板印象—總結。詳細流程請參考附件。

(6)

肆、卡通智多星學習簡報製作 一、製作軟體 本文以微軟公司的 Office XP PowerPoint 做為教材製作與播放軟體,因為目 前國內幾乎所有電腦都會配備這項軟體,且為教師最常利用的教學軟體。雖然 PowerPoint 在檔案大小、跨平台性、動畫製作與精細度都不如 Flash,但 2003 年 Brandon-hall.com 的調查顯示,全美兩千大企業中,66%使用 PowerPoint 製作 教育訓練教材,遠高於 Flash 的 45%(引至徐文龍、柯皓仁,2005)。因此本文 選擇簡單、易用、且具互動效果的 PowerPoint 為製作軟體,不但節省時間與經 費,未來要修改重製與推廣分享時也十分便捷,能提高教師自製教材的意願。 二、設計原則 適當的簡報設計,不但能幫助學習者融入情境、提升學習動機,更有助於 學習目標的達成。羅綸新(2005)指出優良的教學網站在「使用者介面設計」 應具備「畫面安排」、「影音效果」、「互動效果」與「學習者控制」等四項要素 與 24 個具體指標。本文從中挑選適合指標,用以作為簡報軟體的設計原則。 (一)提供清楚的內容導覽:在簡報播放之初,就要清楚呈現學習主題,明 確指出適用對象與所需學習時間(圖 2);以「節目表」的形式,清楚 揭示學習內容,降低使用者的迷惑,並指出學習順序(圖 3)。 圖 2、學習主題、適用對象、學習時間 圖 3、節目表與學習順序 (二)畫面安排具整體美感:兒童是透過電視觀看卡通,為營造出相同的氣 氛,簡報以電視機為背景,以提高學習興趣;為保持畫面的簡單與一

(7)

致性,力求扼要清晰,將不同的按鈕放在固定位置。如圖 4 所示,本 簡報中活動主選單、內容標題均固定於畫面左方,內容次選單、跳頁 按鈕則固定於畫面下方。學習評量則在右下方,活動主題則為右上方。

內容次選單

跳頁按鈕

內容次選單

跳頁按鈕

圖 4、畫面安排 (三)使用者自行掌握進度:使用者可以依照自己的步調(self-pacing),瀏 覽目錄、點選內容,不需要重頭開始播放,亦可觀看部分內容。簡報 以橘色按鈕呈現目前的學習內容,藍色按鈕為已學過或尚待學習的內 容(圖 5);同時簡報也顯示目前內容的標題與頁碼(圖 6)。 (四)清楚的互動按鈕:按鈕設計具備互動的功能,當滑鼠移到按鈕上方時, 按鈕將由藍色轉化成橘色(圖 7)。

滑鼠移過

圖 5、以顏色區別進度 圖 6、內容標題與頁碼 圖 7、互動按鈕 (五)可隨時回到首頁或跳頁:每一頁均具備「首頁」、「結論」、「上一頁」、

(8)

「下一頁」、「離開」等跳頁按鈕,提供便捷的操作介面(圖 8)。

上下頁按鈕

上下頁按鈕 內容標題按鈕 首頁與結論按鈕 離開按鈕

圖 8、功能完整的跳頁按鈕

(六)文字敘述適時加入圖片與動畫:考慮到國小高年級學生的心智發展階 段約在具體操作期(concrete operation period),對文字閱讀的注意力較為 缺乏,故大量運用靜態圖片(圖 9)、連續動畫(圖 10)輔助說明, 喚起學習興趣,提供具體可見的替代經驗。 圖 9、圖片輔助 圖 10、動畫輔助 (七)文字口語化、重點標記顏色:簡報的文字敘述應符合高年級學生的語 文能力,內文口語化的描述,降低學生的閱讀困難,免除識字不多的 限制。同時為凸顯重點內容,可將使用不同顏色做為重點標記,讓學 生更快掌握學習內容;如負面論述語句採用綠色,而正面描述用詞使 用橘色(圖 11)。 (八)適當的段落安排:依據 Skinner 的編序學習理論,應採取小步驟(small steps)進行學習;即一次不宜給予大量的資訊,而是循序漸進的呈現(王 文科,2006),單一畫面的文字說明以 100 字以內較為合適。 (九)提供學習評量:學習之後應立即進行評量,以回饋作為增強物(王文 科,2006);因此在每一節結束後,於畫面右下方,提供學習單,檢視

(9)

學習成果(圖 12)。學習單共分為四張,如圖 13、14、15、16 所示。

學習單

卡通

急轉彎

學習單

卡通

急轉彎

圖 11、重點文字顏色標記 圖 12、學習評量 圖 13、學習單(一) 圖 14、學習單(二) 圖 15、學習單(三) 圖 16、學習單(四)

(10)

三、製作經驗分享 (一)圖片編輯:PowerPoint 內建的圖片工具列(圖 17),功能雖然不如 Photoshop、Photpimpact 等專業繪圖軟體強大,但對於教材製作其實已 經十分足夠。當我們插入一張圖片時,只要點選圖片後,按下滑鼠左 鍵,就找到圖片工具列(圖 18)。圖片工具列的功能包含:A 插入圖 片、B 影像控制(彩色、灰階、黑白、刷淡)、C 提高對比、D 降低對 比、E 提高亮度、F 降低亮度、G 剪裁、H 旋轉、I 線條樣式、J 壓縮 圖片、K 文繞圖、L 物件、M 設定透明格式、N 重設圖片等。以下介 紹筆者最常使用的三種功能:剪裁、壓縮、設定透明格式。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圖 17、圖片工具列 1. 剪裁:首先挑選圖片,點選剪裁功能之後,圖片四周會出現「黑粗 線條」,按住上下左右其中一黑線條,往圖片的中心內移,就可以 剪裁圖片,如圖 19 所示。 圖 18、顯示工具列 圖 19、剪裁圖片 2. 壓縮:當在 PowerPoint 中放入大量圖片之後,檔案容量會變得很 大,在開啟、播放、傳遞時都造成不便,所以很多人喜歡改用 Flash, 因為.swf 格式不會占很多磁碟空間。其實只要利用壓縮的功能,就

(11)

可以將檔案容量縮小,且不影響觀看的品質。如圖 20 所示,核選 「文件中的所有圖片」,並變更解析度為「Web 畫面」,這時畫面上 會出現 96dpi;最後核選「壓縮圖片」與「刪除圖片的剪裁區」。 圖 20、壓縮圖片 3. 設定透明格式:在圖片的背景顏色太過搶眼時,我們可以利用「設 定透明格式」來去除背景。如圖 21 所示,點選「設定透明格式」 後,圖片上出現一枝畫筆,我們在原本綠色的背景上點一下,再背 景立刻變成透明。但這功能只適用於單一色彩,背景顏色太過複雜 時,則還需藉助專業繪圖軟體。 圖 21、設定透明格式 (二)互動按鈕:如圖 7 所示,當滑鼠移到按鈕上方時,按鈕將由藍色轉化 成橘色。這種具備互動功能的按鈕,不需要由 Flash 來製作,使用

(12)

PowerPoint 就可以輕易的完成。以下簡單為大家說明步驟: 1. 插入「快取圖片」裡面的五邊形,繪製適當大小的按鈕(圖 22)。 2. 利用「編輯文字」,即可為按鈕加入文字說明,如圖 23 的 NEXT。 圖 22、快取圖案 圖 23、編輯文字 3. 運用「動作設定」,先在「按一下滑鼠」視窗,勾選「跳到下一張 投影片」、「播放聲音」與「模擬按一下按鈕的效果」(圖 24);其 次在「滑鼠移過」視窗,勾選「模擬滑鼠移過按鈕的效果」(圖 25)。 4. 最後利用選擇適合的文字與線條,便大功告成。 圖 24、按一下滑鼠 圖 25、滑鼠移過

(13)

(三)版面固定:由於製作教材需要插入大量的圖片、按鈕、文字等物件, 常常容易造成版面的混亂這時利用「群組物件」的功能就可以將多個 物件暫時群組成一個(圖 25);當需要個別編制物件時,再利用取消 群組,即可回復成獨立的物件(圖 26)。 圖 25、群組 圖 25、取消群組 (四)內嵌字型:教材製作時,常會運用比較特別的字體,例如:流隸體、 海報體、少女體…等,但如果對方的作業系統沒有這些字型,往往還 是只能呈現新細明體或標楷體。以往很多人因此選擇 Flash 來取代 PowerPoint,其實我們可以運用內嵌字型的功能克服這項問題。 圖 26、儲存選項 圖 27、內嵌字型 1. 在「另存新檔」時,點選「工具」,進入「儲存選項」(圖 26)。 2. 在「儲存選項」畫面,勾選「內嵌 TreeType 字型」,在核選「僅內

(14)

嵌使用中的字元」選項(圖 27)。這樣一來不論使用者電腦有無這 種字型,都可以正常的顯示。唯一的限制就是當使用這項功能之 後,檔案大小會爆增,因此建議使用一種特殊字型即可。 伍﹒結論與建議 教育部雖於 2002 年發表「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期盼透過媒體素養教 育的機制,強化全民對媒體的釋放與賦權,建立「健康媒體社區」;但在九年一 貫課程中並沒有規定學習時數,導致實際的推廣效果有限,停留在政策宣示的層 面。筆者建議學校可以利用綜合活動領域、彈性課程、晨光時間推廣媒體識讀教 育,或是提供學生簡報軟體,供其課後自行學習。本文之「卡通智多星」簡報軟 體在設計之初,即同時兼顧教師課堂面授與學生課後自習兩種模式,以師生皆熟 習的 PowerPoint 製作教材;其製作過程簡單易學,且可以放置於網路、或使用電 子郵件等傳送流通,實為一種便捷的學習軟體,可供學校推動媒體識讀教育之參 考。未來期盼能見到關於「綜藝節目」、「新聞」、「談話節目」、「連續劇」、「偶像 劇」等媒體識讀學習活動的出現,讓發育中的孩子,快樂學習、健康長大。

(15)

參考文獻 王文科(2006)。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 吳翠珍(1994)。兒童電視釋義基模初探。新聞學研究,48,1-41。 周曉虹(譯)(1995)。Bandura, Albert 著。社會學習理論。台北:桂冠。 林妤芳(2004)。國小中年級兒童對卡通內容及暴力行為的解讀方式之研究。國 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徐文龍、柯皓仁(2005,10 月)。國中小數位學習教材製作與應用。論文發表於 國立中興大學主辦之「2005 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台中市。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陳筑筠(2003)。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對電視卡通人物之認同與其相關研究。國立 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詹國新(2002)。國小學童收看日本卡通節目及購買卡通相關商品之情形動機及 消費教學成效之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南。 蕭昭君(譯)(1994)。Postman, Neil 著。童年的消逝。台北:遠流。 羅綸新(2005)。網路上教育資源與教學應用之評估。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 67, 75-86。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New York: General Learning Press.

Berkowitz, L. (1986). A survey of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Neuman, S. B. (1991) Literacy in the age. New Jersey:Ablex.

(16)

附件:卡通智多星活動流程 課程名稱:卡通智多星 適合年級:國小五、六年級 學習領域:綜合活動 學習時間:四節課 160 分鐘 單 元 目 標 行 為 目 標 【認知目標】 (一)認識卡通的歷史。 (二)認識卡通的製作。 (三)瞭解卡通的特色。 (四)認識卡通分級的概念。 【技能目標】 (五)製作「卡通扇」。 (六)分辨動畫製作方法的優劣。 【情意目標】 (七)培養性別與暴 1-1 高年級學生能說出美國早期三部卡通影片。 1-2 高年級學生能說出國內早期三部卡通影片。 2-1 高年級學生能瞭解殘像原理。 2-2 高年級學生能瞭解動畫原理。 2-3 高年級學生能說出卡通製作的過程。 2-4 高年級學生能說出動畫的製作方法。 3-1 高年級學生能說出卡通的呈現特色。 3-2 高年級學生能說出卡通人物的造型類別。 4-1 高年級學生能說出卡通節目並非都適合小 朋友觀看。 5-1 高年級學生能做出「卡通扇」。 6-1 高年級學生能畫出動畫的原圖。 7-1 高年級學生能說出卡通中的暴力情形。 7-2 高年級學生能說出卡通中的刻板印象。 壹、準備活動 一、教師準備:卡通智多星簡報教材 二、學生準備:厚紙板、剪刀、竹筷子、膠水、彩色筆。 三、引起動機:教師提問「最喜歡看的卡通是什麼?」,學生經驗分享。

(17)

貳、發展活動 活動一:卡通的歷史 老師講授「卡通的歷史」:美國最早的卡通是西元 1917 年的「妙妙貓」,接著又 推出卡通短篇集,「大力水手」、「兔寶寶」、「太空飛鼠」等。西元 1938 年華德迪斯奈 公司的「白雪公主」卡通,因其動畫水準高,為動畫長片開創了先鋒。迪斯奈公司有 連續推出最具權威的「木偶奇遇記」、「小飛俠」、「睡美人」、「一0一忠狗」,使卡通 受到更多的矚目。中國的早期長片之一有民國三十年的「鐵扇公主」;民國五十五年 的「石頭伯的故事」、「龜兔賽跑」,都曾廣受好評。後來國內陸續推出其它的卡通, 其品質已有很大的進步。 活動二:殘像原理 1. 老師展示「卡通扇」並說明「殘像」的原理。 我們看東西的時候,物體消失之後,會有 1/16 秒的時間,物體的「像」仍遺留 在眼睛裡,這就叫做「殘像」。舉例來說,假設在扇子的正面下方畫一隻老鼠舉東西 的動作,又在該扇子的背面上方畫一隻貓,然後轉動扇子,即會有正反面為同一圖的 「殘像」(老鼠舉著貓)出現。 2. 請學生動手做「卡通扇」。 (1) 學生將厚紙板剪出兩個相同的任意形狀,並各畫出不同的圖案。 (2) 最後將這兩片厚紙板黏在竹筷上即完成「卡通扇」的製作。 (3) 請學生拿出自己的作品上台和同學一起分享,並說明製作的過程與構想。 3. 老師說明動畫的原理。 卡通就是利用上述說的「殘像」原理,用攝影機對準目標拍攝,拍攝時膠卷不斷 地轉動,而拍成的膠卷,產生一格一格連續動作的分開畫面。將這種膠卷裝在放映機, 放映時,當第一格消失而第二格接上的瞬間,前一格的「像」就變成「殘像」遺留在 眼睛裡,讓看的人不會感覺到一格一格的變化,產生人像有在「動」的感覺。 4. 老師發學習單一〈小叮噹闖大禍〉。

(18)

活動三:卡通的製作過程 1. 老師以學習單一〈小叮噹闖大禍〉提問:「說說看卡通的製作過程並說明原因。」 並請學生分組討論、上台發表、並說出其原因。 2. 老師展示圖卡二並說明卡通的製作過程: (1) 卡通製作是集體創作的成果和分工組織的精細產品,所以有許多的步驟。 (2) 教師以圖卡介紹卡通製作過程的步驟。 活動四:動畫製作的方法 1. 老師展示圖卡三並說明動畫製作方法的不同,會有不同效果。 (1) 老師先提問學生圖卡三中,哪張圖比較生動活潑,並說明原因。 (2) 老師說明 A 圖:太呆板,B 圖:稍微活潑,C 圖:有產生力感而生動。 2. 老師展示圖卡四,學生觀察後分組討論發表: (1) 老師先解說此圖卡中的三張圖,讓學生討論與發表「哪一張最生動」。 (2) 老師說明圖卡因製作方法的不同,所以有不同的感覺。 3. 老師發學習單二〈畫說卡通〉。 活動五:卡通的呈現特色 1. 老師提問:「卡通有什麼不一樣的特色呢?」。請學生分組討論發表,並由各組派 一位小朋友上台發表意見,老師將各組相同的答案綜合起來。 2. 老師展示圖卡並說明卡通的呈現特色。卡通的特色有: (1) 劇情和實際生活完全不同,如:七龍珠、鋼彈勇士、幽遊白書都不可能發生 在現實生活中。 (2) 擬人化,如:麵包超人中的土司、紅豆麵包、肥皂、果醬都會說話。 (3) 人物有不死的能力,如:湯姆與傑利中的湯姆貓被鐵鎚重擊只是昏過去,一 下子就又生龍活虎了。 (4) 無俚頭,如:灌籃高手的櫻木花道和流川楓作對時,人會變得矮矮胖胖的, 讓人覺得好笑;城市獵人的獵人被大鐵鎚打了之後,人也會變得矮矮肥肥的。

(19)

(5) 誇張的動作,如:大力水手可以舉起一整輛汽車;小叮噹常常聽完大雄的哭 訴時,有誇張的哈哈大笑的表情。 (6) 有很多的補助效果,如:大雄每次被技安欺負後跟小叮噹哭訴時,都會有像 水龍頭般的眼淚噴出來。 3. 老師展示圖卡六並說明卡通的「補助效果」之特色。 補助效果在卡通中可以讓感情或衝動等效果更加地強化,通常要加入其他不同的 圖案或符號。老師以圖卡舉例說明:大雄的媽媽生氣時,頭上都會長兩隻長長的角, 並發出熊熊火焰;還有上述所說的第六點。 活動六:卡通人物的造型類別 1. 老師提問:「卡通裡的人物通常會有什麼造型呢?」,請學生分組討論,並歸納。 (1) 活潑可愛型,特徵:頭大、眼睛大。 (2) 粗壯暴力型,特徵:粗眉、小頭、細眼、粗壯的手臂。 (3) 痴呆傻瓜型,特徵:下垂惺忪的眼睛、彎腰駝背的樣子。 (4) 陰險狡猾的造型,特徵:以斜眼瞄人、兩肩較高。 (5) 搗蛋鬼的造型,特徵:長長的頸部、細小的腿。 2. 老師發學習單三〈卡通急轉彎〉、學習單四〈卡通英雄傳〉。 活動七:卡通的暴力 1. 老師播放「幽遊白書」卡通,在播放的同時,提醒學生注意幾個重要的畫面。 2. 老師提問:「在幽遊白書這部卡通裡,你觀察到什麼?」,分組討論並發表想法。 3. 老師再問:「同學說的這些想法,有什麼共同點呢?」「哪些卡通裡也會出現同樣 的情形呢?」「這樣的情形有什麼優缺點?」,分組討論並發表想法。 4. 老師說明卡通裡的暴力對學生的影響。 卡通裡有很多的暴力畫面,還會有打鬥的情形,這些有的是為了好玩、或是為 了戰鬥而產生的暴力是不好的,因為我們不可以隨便地動手,要有良好的品德。另 外,隨便地以言語威脅或消遣別人也是不應該的,我們要學習尊重他人,成為一個

(20)

有禮貌的學生。 活動八:卡通的刻板印象 1. 老師提問:「卡通裡的男生和女生扮演的角色、個性與服裝有什麼不同呢?」,請 學生分組討論並上台發表。 (1) 卡通裡的男生常常會有要保護柔弱女生的個性,穿比較休閒或寬鬆的衣服,而 扮演著比較厲害、什麼都難不倒他的角色。 (2) 女生通常是柔弱嬌小、愛哭、需要被保護的個性,穿著華麗的衣服,而扮演著 比較遲鈍、什麼都不會的角色。 (3) 卡通影片中除了男女生會有刻板印象外,上節課介紹的「卡通人物造型」也隱 含著刻板印象。例如:現實生活中搗蛋鬼的造型特徵不一定都是長長的頸部、 細小的腿;而陰險狡猾的人,也不一定都會以斜眼瞄人、兩肩較高。 2. 老師提問:「依據剛剛所討論的卡通的暴力、刻板印象,是不是所有的卡通都適合 兒童觀看呢?」,分組討論並上台說明「是」或「不是」的原因。 3. 老師說明卡通的分級概念。 不是所有的卡通小朋友都可以觀看像是:屬於輔導級的「七龍珠」中打鬥的畫面 很多太過血腥,不適合小朋友看。為了不受到卡通影片的不良影響,小朋友一定要注 意卡通的分級來選擇適合的卡通觀看。 參、綜合活動 老師總結本單元所學:1.卡通的歷史;2.殘像原理;3.卡通的原理;4.製作過程、 動畫的製作方法;5.卡通的呈現特色、補助效果與人物造型類別;6.卡通暴力、刻板 印象與卡通的分級概念。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評分項目 2分 1分 0分 小組討論 1.認真參與討論.

發表好歌詞定義 2.教師引導學生 小組討論曲調旋 律與歌詞的對應

「同儕輔導」是一種教師同儕工作在一起,形成夥伴

 幫助教師掌握跨課程閱讀的理念,規劃實 踐的方法;透過校本經驗分享,促進教師

教師指導 學生自學 個人實踐 小組活動 競爭遊戲 小組協作 詳細解釋

教師指導 學生自學 個人實踐 小組活動 競爭遊戲 小組協作 詳細解釋

• 利用緊扣 課程設計 讓同學做討論,使同學 必須要讀過內容才能針對議題發表意見,這 樣不只讓教師知道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慢

本校教師亦會透過不同形式的評估,如校內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