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國師資培育之再思/ 71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我國師資培育之再思/ 71"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8,7(2),頁 71-74

自由評論 第 71 頁

我國師資培育之再思

潘宜如 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生 新北市瑞芳區猴硐國民小學教師

一、前言

吳清基(2011)指出,「國家的未 來,關鍵在教育;教育的品質,奠基 在良師」,優良的師資素質,是教育成 功的關鍵。美國教育學家 Dr. Beeby 也 曾指出,教育的品質是教師品質的反 映,沒有優良的老師,就不會有優質 的教育,由於教育專業品質的提高, 教師才會有所進步(周談輝,1985), 由此看來,培育良好的師資才可能有 好的教育,師資培育與教師的專業發 展需要大家共同的關心與支持(郭重 吉,2006)。眼界從國內移至國外,美 國在 2002 年公布「將每個學童帶上來 法案」,強調「有好的教師,才有表現 卓越的學生」;英國也於 1998 年發表 「教師:面對變革的挑戰」(Teachers: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change)綠皮 書,強調「要吸引優秀人才加入教師 的行列,並以教師生涯發展為核心, 規 劃 快速 升遷 的管 道 與教 師分 級 制 度」;李奉儒(2011)還指出,英國教 育部並於 2010 年 11 月發表了「教學 的重要性:2010 學校白皮書」(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The Schools White Paper 2010),主張中小學校校長 與教師是學校進步與學校鬆綁的核心 人物;楊深坑、黃嘉莉(2011)更提 出,歐盟(European Union)為提升歐 洲各國教師素質,建立「歐洲師資培 育政策網絡」(Teacher Education Policy in Europe Network),其於 2009 年和 2010 年年會即分別以「師資培育素質」

(Quality in Teacher Education)和「發 展 師 資 培 育 中 的 素 質 文 化 」 ( Developing Quality Cultures in Teacher Education)為主題,進行研討。

二、我國師資培育的轉變

面對全球各國針對教育領域中, 對教師的培育與素質重視的趨勢,我 國更應全面進行檢討與改進。綜觀我 國師資培育制度的變動(由民國 21 年 「師範學校法」,轉變為民國 68 年的 「師範教育法」,以及民國 83 年的「師 資培育法」,再於民國 92 年進行修 改),李麗玲(2009)依據「師資培育 法」時程順序提出兩階段:(一)師資 培育法法制變革意旨與政策措施(民 國 83 年至 91 年);(二)以取得教師 證書制度變革為主軸之法制變革與政 策措施(民國 92 年迄今)。根據當時 立法院公報的記載,在第一階段中, 法規變革的原因為因應時勢之變遷與 順應教育思潮及充裕師資來源,法規 變革的重點為師徒制、能力本位制與 證照制度,另外,也持續賦予師範教 育體系一定地位與功能,包括:仍為 多元管道之一種選擇、持續賦予教育 學術研究與發展的任務、穩定師資來 源之必要等層面。在第二階段中,最 主要的法規變革為取得教師證書制度 之方法,實習教師必須通過教師資格 檢定考試,才能領取教師證書,且變 更師資培育機構名稱、變動了師資職 前教育課程、教育實習期間縮短為半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8,7(2),頁 71-74

自由評論 第 72 頁 年,另外,也重新界定師資培育範疇、 確立師資培育審議委員會法制化、確 立師資培育審議委員會法制化,以及 配合國家政策專案開辦師資培育專班 等改變。

三、我國師資培育的內涵

根據詹家怡(2008)文章可知, 綜觀我國師資培育政策由一元化培育 方向轉換為多元化、開放方向,主要 之影響思潮為「新自由主義」,由西方 國家引入,追朔其觀點,可由傳統教 育觀(中央集權)、古典自由主義(大 市場小國家)、凱因斯主義(大國家小 市場),轉變為新自由主義(大市場小 而能國家),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在國 家與市場的控制權力中擺盪。在這樣 的思潮之下,師資培育的「開放」觀 點可歸納為:開放性競爭、市場機制、 國家角色為制衡與監督等三項內涵。 環繞此內涵,我國師資培育開放政策 的主張與對其之批判,如表 1。 表 1 師資培育開放與否之解析 師資培育開放 對師資培育開放的批判 1.市場機制:能滿足人們的多元需求 1.教育本質:異於市場邏輯 2.開放競爭:提高自身競爭力、刺激 師資素質提升,有效去蕪存菁 2.社會文化脈絡:以歐美國家的職業 聲望與薪資所得為例 3.符應有志於教職者需求 3.教師素質:不必然吸引優秀人才, 易落於「從一堆不好的蘋果中挑選一 個比較不差的」困境 4.避免師資供求失衡 4.造成過度儲備師資窘境

四、我國師資培育之問題

在上述背景下,張鈿富、吳慧子、 吳舒靜(2010)針對我國目前師資培 育政策規劃,提出衍生之問題: (一) 師資養成 師資培育政策變動不明、師資供 需失調、師資培育機構之審定不夠嚴 謹、師資培育中心定位不清、素質不 一、師資養成課程設計欠佳、師資安 排欠理想、未能嚴格篩選修習學生、 公費名額銳減且過少,產生負面影響。 (二) 實習與檢定 教育實習內容名不符實、新制實習 教師的角色尷尬、教育實習時間太短、 教育實習指導工作流於形式、實習輔導 教師遴聘不易、新制先實習再檢定困擾 多、檢定考試科目的爭議、辦理教師資 格檢定考試的機構有待商榷。 (三) 教師甄選 甄選過程疑有不公、教師甄選市 場並非完全競爭性市場,其「總量」 與「結構」難以平衡、師資甄選市場 的資訊欠缺、讓應徵者疲於奔命。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8,7(2),頁 71-74

自由評論 第 73 頁 (四) 專業發展 在職進修體系不夠完備、教師進 修之誘因不夠、進修效益受到質疑、 個人進修與校務運作衝突、偏遠地區 教師進修缺乏資源。

五、結論與建議

其實,師資培育的開放與否並非 師 培 最重 要的 問題 , 其核 心概 念 應 為,用何種方法(政策規劃)達到目 的(提升師資素質);師資培育多元化 是師資改革的一種手段,其主要目的 在 於 追求 師資 培育 的 專業 化與 優 質 化,而政策的穩定性與持續性將考驗 師 資 培育 的專 業化 與 優質 化( 張 鈿 富、吳慧子、吳舒靜,2010)。故面對 此一現況,政府也提出改善方案: (一) 適量(師資培育數量規劃方案) 1.師範學校:93 學年度至 96 學年 度至少減少師資培育招生數 50%;2. 教育學程:3 次評鑑減少培育量 50%; 3.學士後教育學分班:逐年核減。 (二) 優質(師資培育素質提升方案) 1.師資養成;2.教育實習;3.資格 檢定;4.教育甄選;5.教師專業養成。 不過,教育並非實驗之屬性,應 在規劃前做全盤考量,並在過程中進 行微調: (一) 借鏡 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在師培 開放後造成學科成績下降、「免許狀」 濫發,就業率降低等情況。澳洲現在 的師資培育制度中,大多數的州及領 地對於教師的資格要求至少需具有四 年 大 學 階 段 的 職 前 師 資 教 育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AEI, 2008),此特色雖與我國相同,不過其 在建立實習教師自我探索與良好教師 圖像一方面卻是確實落實(李家宗, 2011);另外,李詠絮(2011)也指出, 芬蘭教師培育提升到碩士學位資格, 且其落實研究取向的教師專業訓練, 都是我國值得學習之處。除此之外, 我國目前現行教師職前教育「教育實 習」階段中,實習輔導教師的訓練並 無標準化過程,根據 Moir(2005)的 研究發現,許多實習輔導教師並不知 道如何輔導實習教師,即使是那些展 現高教學品質的優質教師亦是如此, 因而,孫志麟(2006)也提出對實習 輔導教師的培育的呼喚。故我國應加 強師培生學科素質的培育與教師證發 放的把關。 (二) 政府控制權(有距離的調控) 依據每年出生率、國民生產毛額 來計算所需師資,並計算出「所需」 與「所選」中最適切教師數之倍數, 在政府對師資數的控制範圍中,交由 市場選擇師資。

(4)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8,7(2),頁 71-74

自由評論 第 74 頁 (三) 社會文化 教師的社會地位與聲望,因人本 主義與家長參與而出現轉變,在「權 力」角逐戰當中,政府應做出平衡的 作為,而非放任市場機制選擇,否則 恐在面對教育問題時,政府便以此為 藉口,推脫責任於市場自由之選擇。 參考文獻  吳清基(2011)。各國師資培育制 度與教師素質現況。臺北:教育部。  李奉儒(2011)。英國師資培育 制度與教師素質現況。載於楊深坑、 黃嘉莉主編,各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 師素質之現況。臺北:教育部。  李詠絮(2011)。芬蘭師資培育 制度與教師素質現況。載於楊深坑、 黃嘉莉主編,各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 師素質之現況。臺北:教育部。  李麗玲(2009)。師資培育政策 回顧與展望研究報告。臺北:教育部。  周談輝(1985)。職業教育師資 培育。臺北:三民。  孫志麟(2006)。行動的呼喚: 實習輔導教師的培育。國立臺北教育 大學學報,19(2),83-110。  張鈿富、吳慧子、吳舒靜(2010)。 問題建構分析臺灣師資培育政策之規 劃。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6(2), 207-230。  張慶勳(2011)。未來十年師資培 育政策分析。教育學院報告書。  楊深坑、黃嘉莉(2011)。各國 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現況。臺 北:教育部。  蔣偉寧(2012)。教育部施政理念 與業務概況報告。立法院第8屆第1會 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 103-10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教師有前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規定情事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初階暨進階培訓中心 資料來源

[r]

教師有第一項第三款或第四款規定情形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以

教師有第一項第三款或第四款規定情形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以

教師有前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規定情事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教師有前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規定情事之一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

29 太虛: 〈議印度之佛教〉 (民國 31 年 10 月) , 《太虛大師全書》 ,第 25 冊,雜藏,書評,一 六,頁 48-4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