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之學生流動研究-以一所科技大學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之學生流動研究-以一所科技大學為例"

Copied!
17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臺灣師範⼤學教育政策與⾏政研究所碩⼠論⽂. 指導教授:⿈乃熒 博⼠. 我國⾼等教育國際化之學⽣流動研究 -以⼀所科技⼤學為例. 研究⽣: 沈家甄 撰 中華民國⼀○五年⼀⽉.

(2) 謝誌 隨著論⽂即將付梓,漫⾧的研究所求學⽣涯終將畫上休⽌符,回⾸過往四年 時光,在⼯作之餘兼顧研究所課業固然⾟苦,但能利⽤公餘時間將⾝分轉換成坐 在教室中的學⽣,⼜何嘗不幸福。每週⼀天往返於臺中-臺北間的公假進修雖然 奔波,但聽著教政所⽼師們的教育理想,總是能給我滿滿的⼒量,重拾內⼼踏⼊ 教育領域的初衷,回到職場再出發。⽽在課堂上的同學們,更是就讀研究所的美 好收獲,包括詩涵、雅莉、俊賢、欣怡,還有中教⼤的曼菁、⽶糖…等,很⾼興 能在研究所的求學階段認識你們。 研究所學業的完成,要感謝的⼈太多。⾸先要感謝初⼊公⾨第⼀個服務單位, 仁愛國中的⾧官同仁們,特別是當時⼀起在教務處奮⾾的⼤家,謝謝你們對我的 ⽀持與包容。此外,更要感謝⽬前任職單位裡校⾧室與秘書室的⼤家,謝謝李校 ⾧、連主秘、陳主秘、許主任、簡組⾧、秀鳳秘書、何姐、淑芸、勻廷、逸萱、 慧慈、純珊、喻甄,因為有你們的⿎勵與⽀持,我才能無後顧之憂的將論⽂完成, 也因為有你們,秘書室總是那麼溫暖與快樂。在論⽂寫作的過程中,則要特別感 謝國際事務處的瀅⽵以及所有受訪同學的幫忙,謝謝你們無私的分享與協助! ⽽研究所學業與論⽂能順利完成,最要感謝我的指導⽼師,⿈乃熒教授。從 碩⼀的教育⾏政倫理課堂,⽼師提醒我莫忘初⼊公⾨的純真與初衷;102 年辦理休 學時,猶記⽼師勉勵著回臺中後也要將學業完成;⼀直到過去⼀年以來的論⽂研 究,因為有⽼師的無限包容與⿎勵,讓我能堅持到最後。當然,也要感謝宋秋儀 ⽼師與王錦雀⽼師的指導,兩位⼝委對論⽂的寶貴建議,讓論⽂能更臻完善。 最後,要感謝⼀直陪伴在我⾝邊的好友與家⼈,⼗年友誼的⽥宜庭、王韻雅、. i.

(3) 邱瓊儀,很幸運有妳們⼀起經歷⼈⽣許多階段,因為你們讓我的⽣活充滿歡樂, 且更加多彩。⽽我的家⼈與欣翰,則是我最堅強的後盾,你們的⽀持、包容與⿎ 勵,陪伴我渡過每⼀個⽇⼦,你們永遠是我最珍貴也最珍愛的⼀切。 沈家甄 謹誌 2016 年 1 ⽉. ii.

(4) 我國⾼等教育國際化之學⽣流動研究-以⼀所科技⼤學為例 摘要 在全球化的影響之下,⾼等教育的國際化已為必然之趨勢,科技⼤學⾝為我 國技職體系之⾼等教育機構,⾃無法置⾝於此浪潮之外;⽽在推動⾼等教育國際 化的過程中,學⽣國際流動為我國招募國際學⽣與⼈才培育的重要環節。是故, 本研究在此背景之下,致⼒於探討我國⾼等教育國際化之學⽣流動,並以我國⼀ 所科技⼤學為研究範圍,以校內⼗四位具國際流動經驗之本國學⽣與國際學⽣為 研究對象,運⽤訪談⽅法進⾏半結構化訪談,並輔以⽂件分析法探討個案科技⼤ 學學⽣國際流動之決定因素、困境與策略。 綜合研究分析與討論,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 境外國家之學術聲望與學術品質為影響我國學⽣國際流動之主要決定因素。 ⼆、 母國缺乏⾼等教育⼊學機會,以及低經濟成本因素為影響國際學⽣來臺流動 之主要決定因素。 三、 本國學⽣進⾏國際流動所⾯臨之主要困境為⾼昂的經濟成本、學分採認困難、 外語能⼒限制以及國際流動資訊不⾜。 四、 國際學⽣來臺流動所⾯臨之主要困境為國際流動資訊不⾜,導致學⽣選擇⾼ 等教育機構與系所時⾯臨困難。 五、 暢通國際流動管道與資訊、強化學⽣外語能⼒,並提供經濟補助應為推動我 國學⽣國際流動之⾸要策略。 六、 發展⼤學專業學術領域與招⽣特⾊,並提供完善的⼊學資訊為招募國際學⽣ 之⾸要策略。 關鍵字:⾼等教育國際化、學⽣流動、國際學⽣. iii.

(5) . iv.

(6) Student Mobility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A Case Study in 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Under the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s now a growing trend, and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surely involv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 mobility is the key of recruit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nurturing talents.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determinants,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strategies of student mobility in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public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aiwan was intentionally chosen as a case study, and the research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ing fourteen students who have the 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 mobility. The major research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Academic reputation and quality are main determina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f students in Taiwan. 2. The opportunities and the affordable tuition of Taiwan’s higher education are main determinants attracting foreign students. 3. Financial cost, credit recognition, language ability and lack of information are main barriers of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f students in Taiwan. 4. Lack of information is the main barrier of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f foreign students.. v.

(7) 5. Strengthen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offer scholarships, and provide more international mobility information and opportunities are key strategies of encouraging students in Taiwan to study abroad. 6. Develop universities’ own academic features and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are key strategies of recruiting foreign students.. Key wo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 mobility, international students. vi.

(8) ⽬次 第⼀章 緒論 .................................................................................................................................................... 1 第⼀節 研究動機 ...................................................................................................................................... 1 第⼆節 研究⽬的與待答問題 ...............................................................................................................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4 第四節 研究⽅法與步驟 ........................................................................................................................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9 第⼆章 ⽂獻探討 ......................................................................................................................................... 11 第⼀節 ⾼等教育國際化之意涵 ......................................................................................................... 11 第⼆節 ⾼等教育國際化之學⽣流動意涵 ...................................................................................... 20 第三節 我國⾼等教育國際化之學⽣流動困境 ............................................................................. 42 第四節 我國⾼等教育國際化之學⽣流動概況 ............................................................................. 45 第五節 ⾼等教育國際化之學⽣流動相關研究 ............................................................................. 5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69 第⼀節 研究⽅法 .................................................................................................................................... 69 第⼆節 研究對象 .................................................................................................................................... 71 第三節 研究實施流程 ........................................................................................................................... 73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74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 77 第六節 研究倫理 .................................................................................................................................... 7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 79 第⼀節 A 科技⼤學教育國際化學⽣流動之背景脈絡 ................................................................ 79 第⼆節 A 科技⼤學教育國際化學⽣流動決定因素之分析與討論 ......................................... 81. vii.

(9) 第三節 A 科技⼤學教育國際化學⽣流動困境之分析與討論 ................................................ 107 第四節 A 科技⼤學教育國際化學⽣流動策略之分析與討論 ................................................ 12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41 第⼀節 結論 ........................................................................................................................................... 141 第⼆節 建議 ........................................................................................................................................... 144 參考⽂獻....................................................................................................................................................... 149 附錄 ................................................................................................................................................................ 157 附錄⼀ 訪談同意書 ............................................................................................................................. 157 附錄⼆ 訪談⼤綱 .................................................................................................................................. 158. viii.

(10) 表次 表 2-1. ⾼等教育國際化之定義………………………………………………………16. 表 2-2. ⾼等教育貿易的四種提供模式………………………………………………22. 表 2-3. 國際學⽣流動類型……………………………………………………………28. 表 2-4 國際學⽣流動之定義…………………………………………………………30 表 2-5 ⾼等教育國際化之學⽣流動效益……………………………………………34 表 2-6 影響學⽣選擇國際流動⽬的地因素…………………………………………40 表 2-7 影響國際學⽣流動之決定因素………………………………………………41 表 2-8 影響國際學⽣流動之障礙因素………………………………………………42 表 2-9 近年⼤專院校境外學⽣在臺留學、研習⼈數………………………………50 表 2-10 97-102 學年度境外學⽣主要來源國家 ……………………………………51 表 2-11 ⾼等教育國際化相關研究結果整理 ………………………………………56 表 2-12 國際學⽣流動相關研究結果整理 …………………………………………62 表 3-1. 訪談學⽣⾝分編碼……………………………………………………………72. 表 3-2. 受訪本國學⽣背景資料………………………………………………………72. 表 3-3. 受訪國際學⽣背景資料………………………………………………………73. 表 3-4 訪談逐字稿輔助符號意義表…………………………………………………75 表 3-5. ⽂件分析資料編碼表…………………………………………………………76. ix.

(11) . x.

(12) 圖次 圖 1-1 研究步驟………………………………………………………………………8 圖 2-1. ⾼等教育國際學⽣流動⼈次…………………………………………………23. 圖 2-2 2012 年⾼等教育國際流動學⽣來源地區分布圖……………………………24 圖 2-3 2012 年⾼等教育國際學⽣流動地主國分布圖………………………………25 圖 2-4 學⽣國際流動的決定因素……………………………………………………37 圖 2-5 技專校院國際化⽬標…………………………………………………………45 圖 2-6 技專校院國際化策略…………………………………………………………46 圖 2-7 98-101 技專校院國際合作情形………………………………………………48 圖 2-8 94 學年度⾄ 101 學年度境外學⽣⼈數………………………………………49 圖 2-9 我國 1998-2013 學⽣出國留學⼈數 …………………………………………52. xi.

(13) . xii.

(14) 第一章 緒論 本章緒論主要在陳述本研究之動機、研究目的、待答問題與重要名詞釋義, 並說明本研究之研究方法與步驟、研究範圍以及可能之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壹、全球化脈絡下的高等教育 在全球化的影響之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已為必然之趨勢,我國教育部亦就 高等教育國際化推動許多相關政策,例如積極招收國外學生與鼓勵我國學生出國 留學等。然而,我國多數高等教育國際化之政策皆以普通高等教育為主,高等技 職教育明顯居於弱勢地位,忽略我國技職體系亦需與國際接軌,以及透過教育國 際化,促進國際學生流動,並強化高等技職教育之國際交流與合作,以提昇我國 技職教育之品質。此外,在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之相關文獻中,亦少有以高等技 職教育為研究對象。因此,研究者欲探討在這一波全球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浪潮下, 我國科技大學教育國際化之學生流動的現況為何?又其所面臨之國際學生流動困 境為何?此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貳、全球人才移動 教育部於民國 102 年 12 月頒部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並在白皮書序言中指 出教育是人才培育的搖籃,教育可以將人力轉化為具備專業技術與能力之人才, 是個人發展、社會進步、經濟富庶、國家永續的基礎,並期許未來十年我國的人 才能具備「全球移動力」 、 「就業力」 、 「創新力」 、 「跨域力」 、 「資訊力」 、 「公民力」 等關鍵能力,以提升我國之國際競爭力(教育部,2013 a)。而高等教育肩負我國 人才培育之重要環節,高等教育學生的國際流動能力也成為人才培育的重點;而. 1.

(15) 科技大學為我國技職體系之高等教育機構,其學生國際流動的情形是如何?而為 強化我國科技大學之學生國際流動,自應先探討影響我國學生流動之決定因素為 何,方能立基於此,進一步提出強化我國科技大學學生國際流動之相應發展策略。 因此,本研究企圖探討我國科技大學本國學生進行國際流動之決定因素為何?又 影響我國科技大學國際學生來臺流動之決定因素又為何?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參、少子化的挑戰 受到少子化趨勢影響,教育部為確保我國高等教育品質,於 104 年 3 月發布「高 等教育創新轉型方案」 ,以協助各大專校院未來之發展轉型,該方案強調重新整合 高等教育資源,並鬆綁現有法令,鼓勵大專院校發展辦學特色、運用高等教育之 高階人力協助我國產業升級、協助退場學校正向發展,以提升我國高等教育之國 際競爭力。本方案內容包含「高階人才躍升」 、 「退場學校輔導」 、 「學校典範重塑」 及「大學合作與合併」等四大執行策略。其中, 「學校典範重塑」之政策規劃面向 包括「強化產學合作」 、 「國際合作辦學」 、 「多元實驗教育」與其他創新策略面向。 而在「國際合作辦學」面向,教育部的建議方向包含境外辦學、與外國大學合作 在臺辦學以及擴大境外生內涵等執行方向,旨在強化我國高等教育之國際化程度, 增加高等教育資源的運用版圖與影響力,進而順利接軌國際,吸引鄰近國家學生 來臺就學。擴大境外生內涵之理念目標即為創造誘因,以擴大境外生類別,提供 穩定之國際生源,教育部建議大專校院結合我國產業發展或學術領域的優勢,透 過短期交換課程或學習方案、華語文學習、連結技職教育訓練的課程或專業實習 等多元方式擴大招收境外學生,以創造國際學生來臺就學之磁吸效應(教育部, 2015)。據此,本研究企圖探討我國科技大學在教育部政策的鼓勵之下,就積極招 收境外國際學生,推動國際學生流動面向,將來可能之具體發展策略為何?此為. 2.

(16) 本研究動機之三。.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如下: 壹、研究目的 本研究之具體研究目的有以下三項: 一、 了解個案科技大學教育國際化學生流動之決定因素。 二、 探討個案科技大學教育國際化學生流動之困境。 三、 探討個案科技大學教育國際化學生流動之發展策略。 貳、待答問題 依據前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之待答問題如次: 一、 個案科技大學教育國際化學生流動之決定因素為何? (一)影響個案科技大學本國學生國際流動之決定因素為何? (二)影響個案科技大學國際學生國際流動之決定因素為何? 二、 個案科技大學教育國際化學生流動之困境為何? (一)個案科技大學本國學生國際流動之困境為何? (二)個案科技大學國際學生國際流動之困境為何? 三、 個案科技大學教育國際化學生流動之發展策略為何? (一)個案科技大學教育國際化本國學生流動之發展策略為何? (二)個案科技大學教育國際化國際學生流動之發展策略為何?. 3.

(1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茲將本研究之重要名詞說明如下: 壹、 高等教育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本研究所指之高等教育國際化為一國家之高等教育為因應全球化時代 的來臨,將國際向度與多元文化向度融入高等教育之教師、學生、課程、 教學、研究與服務等歷程,其目的在於提升國家高等教育之競爭力,並促 進國際合作關係與多元文化間的相互理解。 貳、 學生國際流動(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本研究所指之學生國際流動為學生跨越國界,前往自己不具永久居民身 份的國家參與學習活動,其流動類型可以歸納為以取得學位為主的流動、以 取得學分為主的短期流動,以及其他短期流動態樣(如:參與研究、實習、 研討會等)。而本研究所探討之學生國際流動包含本國學生流動至境外國家, 以及國際學生流入我國。 參、 決定因素(Determinants) 本研究所指之決定因素係指影響高等教育階段學生決定進行國際流動之 關鍵影響因素,以及在選擇國際流動國家與高等教育機構時之關鍵影響因素。 本研究依文獻探討結果將影響學生國際流動之決定因素歸納為經濟層面、學 術層面、社會文化層面,以及政策層面等四大面向。 肆、 本國學生 本研究所指之本國學生為具中華民國國籍之臺灣居民,且就讀於我國科 技大學之學生。. 4.

(18) 伍、 國際學生(International Student) 本研究所指之國際學生係指前往自己不具永久居民身份或不具公民身份 之國家或地區,接受高等教育輸出之服務,包含正式攻讀學位、短期修讀學 分、交換學生、短期研修生、學習語言或參與研討會等各種國際交流活動之 學生。 陸、 母國(Home Country) 本研究所指之母國係指國際學生具永久居民身份或公民身份之國家,通 常為國際學生取等中等教育資格之國家。 柒、 地主國(Host Country/Destination Country) 本研究所指之地主國係指國際學生前往母國以外地區接受高等教育之目 的地國家,且國際學生不具該目的地國家之永久居民或公民身份。. 5.

(19)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節將說明本研究所運用的研究方法與步驟,茲分別說明如下: 壹、 研究方法 為達成前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下列研究方法: 一、 文件分析法 本研究採用文件分析法探討個案科技大學教育國際化學生流動之發展脈絡與 現況,其文件分析主要包含兩個部份: (一) 個案科技大學教育國際化之發展脈絡。 (二) 個案科技大學學生國際流動之發展現況。 二、 訪談法 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本研究之主要研究母群體為個案科技大 學具國際流動經驗之本國學生與國際學生,由於研究母群體較小,因此選擇使用 質性研究之訪談方法進行研究。選用訪談方法做為主要研究方法,除考量本研究 之研究母群體稀少,並不適合進行量化調查研究以外,亦希望深入了解影響個別 學生國際流動之背景脈絡,藉以真實描繪我國學生國際流動之圖象。因此,本研 究採用半結構化訪談法訪談個案科技大學具國際流動經驗之本國學生與國際學生, 以了解個案科技大學教育國際化學生流動之現況、困境以及可能之發展策略。 貳、 研究步驟 本研究之實施步驟可分為下列六個步驟: 一、 確立研究主題與目的 在與指導教授討論後決定研究範疇為我國科技大學教育國際化,研究者在進. 6.

(20) 行相關文獻的閱讀以後,進而將研究主題聚焦於學生國際流動面向上,企圖從學 生國際流動面向切入,探討我國科技大學教育國際化之現況與發展。 二、 蒐集並探討相關文獻 在確定研究主題與目的之後,即著手蒐集國內外與高等教育國際化,以及學 生國際流動之相關資料,文獻蒐集類型包括期刊論文、書籍、研究報告、官方資 料以及學位論文等,並依相關文獻進行分析探討,了解高等教育國際化與學生國 際流動之發展背景、效益與趨勢,並撰寫研究計畫,建構本研究之基礎架構。 三、 擬定訪談大綱與訪談指引 依研究計畫之文獻探討結果,擬定訪談大綱與訪談指引,經指導教授審核修 訂後定稿,作為本研究之訪談工具。訪談指引係針對本研究之目的與待答問題, 清楚界定「高等教育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學生 國際流動(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決定因素(Determinants)」、 「國際學生(International Student)」、「母國(Home Country)」、「地主國(Host Country / Destination Country)」之定義,使受訪者清楚了解各項名詞在本研究之 定義。 四、 尋找受訪對象與進行訪談 進入研究現場,並以e-mail、電話及面訪等方式邀請個案科技大學具國際流動 經驗之本國學生與國際學生接受訪談。訪談過程中將遵守研究倫理,經受訪者同 意後使用錄音器材,並同時以訪談同意書之書面說明與口頭告知本研究之研究目 的、受訪者個人資料將以匿名方式處理,以及訪談內容僅做為學術研究分析之用 途。. 7.

(21) 五、 進行訪談資料分析 將訪談結果製作成逐字稿後,請受訪者確認訪談內容之正確性,隨後開始著 手進行資料的編碼,以及進一步做研究資料的歸納整理,並透過與文獻的不斷對 話,檢核與分析訪談資料。 六、 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 根據文件分析與訪談結果,進行綜合歸納及整理分析,以做成本研究之結論, 並且據以提出對個案科技大學教育國際化學生流動發展策略之建議,完成本論文 之撰寫。. 確立研究主題與目的. 蒐集並探討相關文獻. 擬定訪談大綱. 尋找受訪對象與訪談. 進行訪談資料分析. 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 圖1-1 研究步驟. 8.

(22)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節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說明,第二部分為本研究之 研究限制,茲說明如下。 壹、 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為我國某一科技大學,簡稱為 A 科技大學。 貳、 研究限制 一、文獻資料蒐集之限制 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之官方統計資料以普通高等教育 居多,較少高等技職教育國際化之相關統計資料,且我國官方多數高等教育國際 化之統計資料並未特別區分出技職體系之數據資料。此外,有關高等技職教育國 際化之官方資料多以技專院校為單位做統計,並未特別區分科技大學之統計資料。 據此,本研究在進行科技大學教育國際化現況探討與發展沿革時,恐較難呈現精 確之統計數據。 二、研究對象之限制 在研究對象方面,受限於本研究之可接近母群體為中部某國立科技大學,僅 以一所科技大學做為研究對象,研究樣本未能涵括全臺灣之科技大學,故研究結 果在推論上有其侷限性。. 9.

(23) . 10.

(2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高等教育國際化之意涵. 壹、 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背景 隨著資訊科技的高度發展,各國之間的交流不再受限於地理上的藩籬,互動 越來越密切,今日已為全球化的時代,國際間的競爭亦日益加劇。楊朝祥(2009) 指出全球的發展與進步已將大學帶入國際化與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國高等教育所 面臨的挑戰之一即為全球化的衝擊。不同於全球化,國際化所重視的是國家的獨 特性,因此,國際化可以視為個別國家對於全球化所產生影響的因應策略,而高 等教育的國際化則可謂是各國回應全球化衝擊的一種方式(Knight, 1999)。 我國於 2002 年 1 月 1 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以後,高等教育市場的開放更是無可避免。「世界貿易組織」迄 1994 年烏拉圭回 合談判結束時所達成之多邊及複邊貿易協定與附屬之法律文件,共分為四大類(經 濟部國際貿易局,2011),其中貨品貿易多邊協定中的服務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簡稱 GATS)所規範承諾開放的服務業則包括商業、 通訊、營造及工程、行銷、教育、環境保護、金融、健康及社會、觀光及旅遊、 娛樂文化及運動,以及運輸等十一大類服務業(經濟部國際貿易局,2001),意謂 我國的教育市場需對「世界貿易組織」的所有會員國開放,我國目前教育服務業 實施市場開放承諾部份包括開放外國人來華設立高中以上之學校、開放遠距教學、 設立短期補習班以及留學服務業等四大項(經濟部國際貿易局,2002)。教育市場. 11.

(25) 的開放,使我國的高等教育必需面對國際間競爭所帶來的招生、經營等壓力,我 國高等教育自無法再置身於國際化的浪潮之外。 我國教育部(2007 a)於 94 至 97 年度中程施政計畫中指出我國加入 WTO 將 對國內高等教育將產生重大的衝擊,高等教育必須加速提升運作效能,掌握在亞 洲甚至世界的競爭優勢,以迎接國際競爭的挑戰。我國教育報告書中亦說明在面 臨全球化及市場開放的趨勢下,我國高等教育必須朝國際化發展,以提升國家的 競爭力(教育部,2011)。 此外,學者也相繼指出教育市場的國際化已成為近來教育政策的重要方向之 一,高等教育的競爭日漸激烈,國際化無疑是高等教育必需面對的問題與發展方 向(Knight, 2003;蕭霖、馮丰儀,2006;馮丹白、熊亮原、張銘華,2007;楊朝 祥,2009)。而高等技職教育的定位一向重視實務與技術表現,因此,更需要深思 全球趨勢對未來臺灣社會所帶來的衝擊(吳靖國、林騰蛟,2010),面對國際處境 不斷的變化與進步,顯現我國高等技職教育體系導向國際化的必然性(馮丹白等 人,2007)。. 我國教育部為因應高等教育國際化亦陸續訂頒許多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之施. 政方針、政策與方案等。教育部(2001)於 2001 年頒布之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即 指出我國大學問題之一為國際化程度不足,隨即在 91 至 94 年度中程施政計畫將大 學追求卓越列為優先發展課題之一,施政計畫中提及大學必須面對國際的競爭, 政府應協助國內高等學府與國外學術機構建立實質的合作關係,融入國際學術主 流,進而提升我國的整體學術研究水準與教育品質,增進國際學術地位與能見度 (教育部,2002),可說是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的開端。教育部 94 至 97 年度 中程施政計畫中,則將與高等教育有關之優先發展課題明訂為提升高等教育國際. 12.

(26) 競爭力,將外語環境的建構及學生外語能力增強列為高等教育國際化之重點,持 續辦理吸引外國留學生、鼓勵國外留學,並將推動高等教育卓越化、國際化,促 進產學合作訂為策略績效目標之一(教育部,2007 a) 。教育部於 98 至 101 年中程 施政計畫中除了延續先前施政計畫之高等教育國際化目標,持續強化我國國際競 爭、鼓勵國際交流與參與國際服務之外,更加入推動兩岸交流之目標,以漸進方 式推動大陸學歷採認與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就讀(教育部,2009)。而在教育部 101 年公告之 102 至 105 年中程施政計畫中,提升國際競爭力仍為我國高等教育之重要 目標,持續推動我國高等教育輸出、鼓勵學生出國留學及研習,並進一步將打造 東亞高等教育重鎮為當前之施政重點(教育部,2012)。 自教育部各項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政策中,不難發現高等技職教育的國際 化發展同樣受到重視。為提升技專院校的國際競爭力,教育部自 1999 年起成立技 職教育國際合作諮詢委員會與國際合作工作小組,分別負責指導國際合作之相關 政策,以及推動執行技專院校之國際學術合作與交流(教育部,2006)。而為鼓勵 技專校院辦理國際合作,教育部自 2001 年起訂定要點補助技專校院規劃執行國際 合作計畫,並自 2003 年起持續辦理技專校院學生外語能力提升計畫。在招收外國 學生方面,則配合行政院擴大招收外國學生策略,訂定補助技專校院招收國際留 學生計畫申請要點(教育部,2007 a)。而教育部在 2004 年 10 月推出的「技專校 院國際化整合方案」亦為技專校院推動國際化的重要策略。此外,於 98 至 102 學 年度的科技大學評鑑中,國際化成果亦為評鑑指標之一,足見教育國際化已成為 我國高等技職教育發展中不可或缺之重要環節。. 13.

(27) 貳、 高等教育國際化之定義 Yang (2002)曾指出「國際化」並沒有一個簡單、獨特或是能完整涵括所有面 向的定義。多數人對國際化的認識都來自於不同的國際化活動類型,包括國際化 的課程發展與課程創新、教師與學生的跨國流動、跨文化的研究…等。Altbach (2002) 將國際化定義為一個國家、學術機構或教育體系,用特定的政策與機制回應「全 球化」的方式。Altbach對國際化的定義與Knight在1999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國際化 定義相似,Knight同樣認為國際化為世界各國回應全球化衝擊的一種方式(Knight, 1999)。我國學者對國際化亦有類似的定義,呂木琳、徐昌慧、馮莉雅與張佳玲(2014) 將國際化定義為國家政府為因應全球化的環境,對內調整各項法規制度,加強對 多元文化之認識及接納;對外強化與其他國家之合作關係,以提升國家及國民國 際競爭力的歷程。由此可見,我們可以將國際化視為國家在面對全球化時代的一 種因應策略。 而在瞬息萬變的當代世界,我們確實能從各種不同的觀點來詮釋「國際化」 一詞(Yang, 2002),因此,要為高等教育國際化下一個精確的定義確屬不易之事。 Knight (1999)曾指出面對不同的國家與相異的文化,要給高等教育國際化一個精確 的定義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世界各國之間,除了文化各具特色以外,教育體制、 政策內容亦不盡相同,因此,高等教育國際化至今仍難以有一放諸世界皆準的精 確化定義。高等教育國際化所涵蓋的範圍廣泛,包含教師、學生、課程、研究、 價值觀念等,從橫向面來看,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為影響主因;如就縱向面而言, 即使是相同的國家政府,自學校單位以至個人對教育國際化都可能有不同的認知 與解讀。此外,在知識經濟快速變動的社會下,亦為高等教育國際化難以定義的. 14.

(28) 原因之一(王保進、林妍好,2010)。Frølich (2006)從宏觀、中觀和微觀等三個不 同層次來描述高等教育國際化,從宏觀的角度而言,國際化指的是變動環境對於 高等教育政策制定、高等教育機構、教學活動與研究所產生的影響;從中觀的角 度來看,國際化係企圖整合高等教育機構與研究活動中的國際面向;若以微觀的 角度出發,則國際化所指的是國際合作、國際性的出版品以及學生的國際流動等 國際性活動。 此外,學者對於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定義顯示高等教育國際化應為動態歷程之 概念。Knight 與 De Wit (1995)即將國際化定義為將國際的與文化間的向度融入高 等教育的教學、研究與服務的過程。Knight 在 2003 年重新為高等教育國際化下定 義,但仍將焦點置於將國際化、跨文化與全球面向統整入高等教育的目標、活動 的過程(Knight, 2003)。Yang (2002)認為高等教育國際化係透過教學、研究以及服務 等面向,與多元文化產生互動與覺知,以達成跨文化間相互理解之最終目的。 Harman (2004)亦提出相同的觀點,認為國際化就本質而言,是一種將國際的或跨 文化面向統整於高等教育機構的教學、研究及服務等功能的歷程。 雖然國際化仍欠缺一個精確的定義,但通常會將下述四類活動視為國際化, 分別為學生或教職員的國際流動、高等教育課程的國際化、國際的研究聯繫與開 放的學習計畫、國際間(含雙邊的、區域的)的高等教育資格互相認可(Harman, 2004)。 我國學者的研究也提出類似的看法,認為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主要可以從學生、教 師、課程及研究等四個領域來進行,其面向包含學生的國際化、教師的國際化、 課程與教學的國際化,以及研究的國際化等四個面向(戴曉霞,2004;吳素菁、薄 占宇,2010) 。Oyewole (2009)則將大學國際化分為兩個面向,第一個面向為「國內 的大學國際化」 ,指的是在高等教育機構內的教學國際化、研究國際化,以及開設. 15.

(29) 國際化的課程,讓學生在國內學習就能具有國際觀;第二個面向則為「跨國的大 學國際化」 ,讓教師、學生、課程可以跨越國家的界限,進行跨國流動。因此,高 等教育國際化在面向上應可大致區分為教師、學生、課程與教學、以及研究等四 個面向。在教師國際化面向上,具體採行的策略包括促進教師的國際交流以及聘 任外籍優秀教師;在學生國際化的面向上,則以學生的國際流動為主,包括招收 外國學生或增加我國學生留學人數;課程與教學的國際化則是將國際化的精神融 入課程與教學當中,或是透過遠距或網路教學方式,開設國外高等教育機構之課 程,並建立國際間資格的相互認證制度;在研究國際化的面向,則可透過辦理國 際研討會、推廣研究成果、期刊學術交流等方式促進國際間的研究連繫。 學者為高等教育國際化所下之定義,皆強調歷程的概念,且其定義多包含對 全球化的回應、將國際向度與跨文化向度(或多元文化)融入高等教育機構之教 學、研究與服務歷程中,而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面向則以教師國際化、學生國際化、 課程國際化以及研究國際化等四個面向為主。以下即以表 2-1 歸納國內、外學者對 高等教育國際化之定義。 表 2-1 高等教育國際化之定義 要素 回應全 學者 Knight and De Wit(1995) Altbach(2002). 球化. 國際向度. 跨文化 向度. 融入大學之教. 教師、學生、. 學、研究與服務 課程與研究面 等歷程. ✔. ✔. ✔. ✔. 向. (續下頁). 16.

(30) 要素 回應全 學者. 球化. 國際向度. 跨文化 向度. 融入大學之教. 學、研究與服務 課程與研究面 等歷程. 向. ✔. ✔. Knight(2003). ✔. ✔. ✔. Harman(2004). ✔. ✔. ✔. Frølich(2006). ✔. Oyewole(2009). ✔. ✔. Yang(2002). 呂木琳、徐昌 慧、馮莉雅、張. 教師、學生、. ✔. ✔. ✔. ✔. ✔. ✔. 佳玲(2014) 戴曉霞(2004) 吳素菁、薄占宇 (2009).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學者的研究與討論,本文認為高等教育國際化應可定義為國家之高 等教育為因應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將國際向度與多元文化向度融入教師、學生、 課程教學、研究與服務等歷程,以提升高等教育之競爭力,並增進國際合作關係 與跨文化的相互理解。 參、 高等教育國際化之效益 蕭霖與馮丰儀(2006)指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主要目的有二,分別為高等教育 服務輸出,以及高等教育的區域合作。高等教育服務輸出係從經濟競爭力著眼, 將高等教育視為經濟貿易服務業的一環;高等教育的區域合作則是試圖齊一不同. 17.

(31) 國家間的高等教育水準,減少不同學制在國家間轉換的困難,降低學生區域流動 的困難。張欽盛(2006)則認為教育國際化的目的應為培養學生國際競爭力、提升 教育水準與教育地位、增進與各國實質教育合作與交流關係,促進國際友誼等三 個主要目的。戴曉霞(2004)指出高等教育國際化具有多重目標,其目標包含擴大 本國學生的國際經驗和視野,增進對他國語言和文化的認識,培養學生之「全球 能力」 、提昇外國學生對於地主國的瞭解和感情、建立長期的國際人際網絡,強化 外交、經貿關係、吸引外來人才,提昇學術品質和國家競爭力、擴大本國高等教 育規模,解決供需失調、招生不足等問題以及輸出高等教育,賺取貿易順差。 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確實具有多重目標之特性,而這些目標主要為促進國際合 作與交流,強化國際外交經貿關係、輸出高等教育,吸引外國學生等目標,以擴 大高等教育規模、推動高等教育區域合作、提昇學生之國際競爭力,培養具全球 流動能力之學生,以及透過實現上述目的,最終實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品質之效 益。 我國學者姜麗娟(2009)曾從高等教育機構的立場探討國際化的效益,她認為 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動機包涵提升學校的國際品牌(亦即學校的國際名聲) 、增加學 校收入、改善學生及教職員發展、以及策略聯盟與生產知識等效益,此一論點係 將經濟效益與提升國際競爭力效益作為高等教育國際化之主要動機。Knight (2008) 指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動機包含社會文化、政治、學術、經濟等四類因素,而在 全球化的影響下,高等教育的競爭越演激烈,加上跨國高等教育機構的出現,高 等教育的國際名聲競爭也成為高等教育機構國際化的動機之一。王保進與林妍好 (2010)的研究亦有類似觀點,認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動機應可從學術發展、政治 因素、社會文化交流與經濟因素等四類因素來探討。. 18.

(32) 由此不難發現,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動機因素主要為學術動機、社會文化動機、 政治動機、經濟動機等四大類動機因素,就學術發展動機而言,高等教育自 12 世 紀大學成立開始,即肩負知識交流傳遞之任務,知識的國際化一直存在於高等教 育的發展歷史當中,透過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提升學術品質;就社會文化動機而 言,在全球化的潮流中,透過國際化能展現各國不同文化的獨特性,亦能進一步 促進國家之間文化的交流,尋求多元文化的相互理解;至於政治動機則是藉由高 等教育的國際化,提升國際政經關係,強化外交關係,增加各國在國際間的影響 力;若以經濟動機角度切入,高等教育的國際化能吸引更多國際學生就讀,除可 帶來可觀之貿易順差之外,亦能在少子化的今日,為我國高等教育增加生源。 . 19.

(33) 第二節 高等教育國際化之學生流動意涵. 壹、 高等教育國際化之學生流動發展背景 楊朝祥(2009)於其研究中指出教育產業化已日漸成型,市場的需求將刺激大 學的發展。高等教育發展具相當品質之國家,如美國、英國、日本、澳洲等國家, 以產業化的型態經營高等教育,挾其豐沛的高等教育資源進行高等教育輸出,積 極招收外國學生,賺取可觀的外匯。國際學生流動發展的脈絡為經濟的全球化與 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隨著交通工具與資訊科技的革命性發展,自1990年代開始,世 界已成為一個相互聯結的地球村,全球化的時代宣告來臨。而全球化的現象不僅 擴大了國際學生流動的規模,也突顯了國際學生流動的重要性 (Li & Bray, 2007; Naidoo, 2007;Knight & Madden, 2010)。 教育部預估我國 105 學年度的大專校院新生將降為 25.2 萬人,較前一學年度減 少 2 萬人;另一波明顯降幅將出現在 109 學年,預計將較前一學年度減少 2.8 萬人。 教育部預估在未來的 10 年間,大一新生人數預估將減少 8.7 萬人;至 112 學年度, 大專校院學士及專科學生總數預估為 82.2 萬人,將較 102 學年減少 31.5 萬人。以 公立大學每一學年學費 5 萬元、私立大學每一學年學費 10 萬元估算,高等教育在 112 學年度將較 102 學年度減少 300 億元的學費收入(教育部,2015) ,意即將來可 能會有許多高等教育機構面臨倒閉與退場的困境,而我國高等教育面對目前少子 化的衝擊之下,亦需認真思考透過教育產業化,招收外國學生,以拓展學生來源。 高等教育的輸出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發展面向之一(蕭霖、馮丰儀, 2006)。. 20.

(34) 除了高等教育的輸出,我國學生參與各種國際交流活動,以及留學等跨國流 動亦為高等教育國際化中之發展重點。蕭霖與馮丰儀(2006)指出在全球化的發展 之下,資本與勞動力將會在世界上尋求最有效益的運用;而相同的情況也將發生 在教育領域當中,人才的競爭早已跨越國家疆界限制,高等教育所培育的人才必 須能夠達到國際水準才有意義,人才應具備在國際間流動之能力。學生如果具備 在國際間流動的能力,將來的發展就不會受到單一國家的範圍所限制。 專業人才的國際流動日益頻繁,跨國求職就業的情形也相當普遍,因此,國 際知能與跨國流動已成為高等教育學生所需具備的能力(姜麗娟,2009) , 「具跨國 經驗」的人力資本(transnational human capital) 越來越重要(Zweig, 2004)。 教育的本質應回歸至學習主體,對學生而言,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即為協助 個體之生涯發展,因此,培養學生具備永續發展的職業能力應當為高等教育的重 點之一(吳靖國、林騰蛟,2010)。而技職教育的學生具備專業技術,面對國際人 才流動的趨勢,亦十分適合前往國外就業發展(張國保、李寶琳,2013)。 面對高等教育產業化以及少子化的浪潮,使我們不得不重視高等教育招收國 際學生的重要性;而在人才國際流動頻繁的今日,為提昇我國學生在國際間的競 爭力,高等教育應培養學生的國際流動能力。除此之外,依 WTO 的服務貿易總協 定(GATS)第 1 條第 2 款之規定,提供服務貿易的主要方式有四種,分別是自一會 員境內向其他會員境內提供服務、在一會員境內對其他會員之消費者提供服務、 由一會員之服務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會員境內以設立商業據點方式提供服務、由一 會員之服務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會員境內以自然人呈現方式提供服務等四種方式, 此四種方式在教育領域的服務提供方式如下表 2-2,由表 2-2 可以看出目前高等教 育貿易主要為境外消費模式,亦即本國學生進行跨國流動,至其他國家接受教育,. 21.

(35) 因此,WTO 的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對我國造成較顯著影響的,應屬學生國際流 動部份。 表 2-2 高等教育貿易的四種提供模式 模式. 特點. 類型. 規模. 跨境服務 服務本身跨境,. l 遠距教育. 目前規模相對而言還不. 提供者和消費者. l 網路教育. 大,但隨著通訊技術和. 都無須跨境。. l 虛擬大學. 網路的普及,發展可 期。. 境外消費 消費者到他國接. 傳統的留學. 受服務。. 是目前高等教育國際市 場中最主要的部份,且 繼續成長。. 境內商業 服務提供者到服. l 分校. 澳洲和英國在中國、香. 據點服務 務消費地建立據. l 雙聯學位課程. 港及東南亞國家最常採. l 授權(franchising. 取的方式,是僅次於傳. 點以提供服務. arrangements). 統留學的主要市場。. 境內自然 個人前往消費者. 教師及研究者應聘國. 除了歐盟的交換方案. 人服務. 外。. 外,目前多屬小規模或. 所在地,提供短 期性的服務。. 個人性活動。. 資料來源:引自戴曉霞(2004)。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亞太國家外國學生政策之比 較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0:2,61。. 22.

(36) 學生的跨境流動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招募非本國學生已成為 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過程之一。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方式主要涵蓋價值流動、課程流 動、教師流動、學生流動,甚至是校園流動,許多國家為了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化, 紛紛推動雙聯學制、招募國際學生、舉辦國際研討會、雇用非本國學生、進行跨 國研究計畫等高等教育國際化策略,其中,促進學生國際流動為當代高等教育國 際化最受矚目之高等教育國際化現象(Chan, 2012)。學生的國際流動不論是對學術, 或是對經濟而言都有重要的意義,可以預期的是,學生國際流動的市場將持續的 成長,而目前學生國際流動的主流多是從開發中國家或是新興國家流動至已開發 國家(Li & Bray, 2007)。高等教育國際化之學生流動在過去的40年來有大幅度的成 長,自 1970 年代開始,學生國際流動的數量便穩定的持續成長(Beine, Noël & Ragot, 2014)。. 500 450. 萬人. 420. 440. 450. 2011. 2012. 400 350. 300. 300 250. 210 170. 200 150 100. 80. 110. 110. 1980. 1985. 130. 50 0 197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圖2-1 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人次 資料來源:“Indicator C4: Who studies abroad and where?”, in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4: OECD Indicators (p. 344), by OECD, 2014, Paris: OECD Publishing. 23.

(37) 在過去的十到十五年間,國際學生流動逐漸成為全球高等教育重視的一部份, 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的數量至 2005 年已超過 270 萬人。在2012年,已經有超. 過 450 萬的學生在母國以外的國家接受高等教育,且超過53%之國際流動 學生來自亞洲地區,其主要來自中國大陸、印度與韓國等國家(OECD, 2014)。. 圖2-2 2012年高等教育國際流動學生來源地區分布圖 資料來源:“Indicator C4: Who studies abroad and where?”, in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4: OECD Indicators (p. 351), by OECD, 2014, Paris: OECD Publishing 在過去,九成以上的國際學生皆以流動到OECD國家為主,其中美國、英國、 德國、法國以及澳洲的國際學生即佔國際學生總數的七成。然而,自2001年以來, 亞洲國家開始致力於發展高等教育國際化,力圖成為區域的高等教育中心,並宣 誓對於招募國際學生的決心,讓過去傳統以歐美國家為主(美國、英國、澳洲等) 的留學地主國不再專美於前(Verbik, Hobsons & Lasanowski, 2007)。近年來,受到 經濟成長、國家競爭力與區域發展等因素的影響,東亞地區的學生流動越來越頻 繁,在中國、日本與南韓等國家流動的學生數量即有明顯地成長(Hou, 2014)。OECD. 24.

(38) (2014)的調查研究顯示招收多數國際流動學生之地主國—美國,其國際學生人數 2000 年佔全球國際學生之 23%,至 2012 年,其國際學生比例已降至全球國際學 生之 16%;在同一期間,德國的國際學生數量也減少了約 3 個百分點。相反的, 同一時期的韓國與紐西蘭所招收之國際學生人數則增加了至少 1個百分點,英國 與俄羅斯聯邦招收之國際學生數量則大約增加 2 個百分點。. 圖2-3 2012年高等教育國際學生流動地主國分布圖 資料來源:“Indicator C4: Who studies abroad and where?”, in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4: OECD Indicators (p. 345), by OECD, 2014, Paris: OECD Publishing. 25.

(39) 貳、 高等教育國際化之學生流動定義 本研究所指涉之「高等教育國際化之學生流動」係指在高等教育國際化過程 中之學生國際流動面向,因此,在為「高等教育國際化之學生流動」下定義之前, 應先在高等教育的框架下探討「學生國際流動(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之意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將外國學生(foreign student) 或流動學生(mobile student)定義為學生若前往自己不具永久居民身份的國家求學, 即為外國學生或流動學生;並將國際流動學生(internationally mobile students)定義 為跨越國家界限就學,或是參與國外的遠距學習課程的學生,且學生非屬留學地 主國居民或不具地主國公民身份(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2014)。 國際大學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與歐洲大學協會 (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對學生國際流動的定義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似, 同樣強調學生國際流動的跨越國家疆界特性。國際大學協會將學生國際流動定義 為學生前往其他國家(another country)就讀高等教育階段的各種學習方案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2015)。歐洲大學協會則將學生國際流動定 義為學生在取得高等教育入學資格或有永久居留權以外的國家就讀高等教育 (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 2015)。在 Gordon 與 Jallade(1996)的研究中,歐盟 各國定義學生國際流動的標準包括:學生須具備外國中等教育學歷、學生須具備 外國永久居民身份、具備海外學生(overseas student)身份。 部份高等教育機構亦試圖為學生國際流動下定義,英國的格拉斯哥大學 (University of Glasgow)將學生國際流動定義為學生在大學或是研究所階段,到國外. 26.

(40) 工作或是求學的各種機會,而這種學生國際流動可以是雙邊交換的流動,或是單 向到國外求學的流動(University of Glasgow, 2013)。歐洲斯洛維尼亞的普利摩斯卡 大學(University of Primorska)將學生國際流動定義為學生在國外的求學階段,並於 完成該學習階段後返回母國。其定義進一步將學生國際流動區分成兩種類型,一 為水平流動(Horizontal mobility),一為垂直流動(Vertical mobility),水平流動指的是 學生在特定的一段時間前往其他國家求學,垂直流動則指學生在其他國家求學並 取得學位(University of Primorska, 2015)。 Rivza 與 Teichler (2007)亦在學生國際流動定義中加入學生流動類型的探討, Rivza 與 Teichler 依學生國際流動之目的將國際學生流動區分為四種不同類型,第 一種學生國際流動為垂直流動,指的是學生為了尋求母國所無法提供的較高品質 之專業領域教育,而至國外擁有良好聲望的高等教育機構求學,此類型的學生流 動自 19 世紀開始就已經存在,且學生多將此種垂直流動當作將來移民的跳板。第 二種學生國際流動是水平流動,指的是學生選擇至鄰近國家求學,這種流動類型 以歐洲地區的歐盟國家最常出現,通常被視為用來增進區域間的共同理解與和諧 關係,以進一步促成區域整合。第三種學生國際流動類型是至外國短期進修,此 一類型學生流動之目的,通常在於了解與學習其他國家的文化與學術發展,其常 見的流動形式為短期的學生交換。第四種學生國際流動類型則是來自大學為了增 加經濟收益,透過制定相關政策吸引外國學生,以收取外國學生的高學費。 為學生國際流動歸納流動類型的學者尚有 Junor 與 Usher、Knight 與 Madden 等學者。Junor 與 Usher (2008)將學生國際流動定義為,學生在高等教育階段的所有 學術流動;學生國際流動的時間長度,可能是一個學期,或是完成一個學程或學. 27.

(41) 位的時間,並能將學生國際流動依目的區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以取得學位為主 的流動,一種則是以取得學分為主的短期流動。 Knight 與 Madden (2010)曾將學生國際流動歸納為兩種主要類型,一種是在母 國以外的國家攻讀學位課程,一種則為學生的學籍仍在母國,至國外進行短期的 國際流動(參與專業課程或訓練、蒐集資料、參與合作研究計畫或田野調查、參 與國際研討會、參與語言課程)。 Knight 於 2012 年進一步將學生國際流動定義為,學生到國外攻讀學位、到國 外參與一學期或是一年的短期課程,或是參與國際間的合作計畫,如:雙聯學制、 產學合作等皆屬學生國際流動的範疇。且 Knight 認為學生國際流動不僅止於至國 外攻讀學位或是參與課程,學生至國外參與研究、田野考察、到國外實習、遊學、 參與短期工作坊等活動皆屬於國際學生流動, Knight 進一步將學生流動歸納為六 種類型(表 2-1),分別是一、參與國外完整的學位課程(取得國外高等教育機構 學位) ;二、參與國外短期的學分課程(僅取得國外高等教育機構學分,高等教育 學位仍由學生母國頒發) ;三、參與跨國的學位合作計畫(同時取得不同合作國家 之高等教育機構學位) ;四、參與國外的研究或田野調查;五、參與國外實習訓練; 六、參與國外遊學課程或工作坊(Knight, 2012)。 表 2-3 學生國際流動類型 學生國際流動類型. 描述. 一、完整的學位課 學生前往留學地主國完成學位課 程. 頒發學位資格或學分之機構 學位由外國高等教育機構授. 程並取得學位。此類學生通常被稱 予 為國際學生(international student)、外國學生(foreign student) 或留學簽證學生(visa student)。 (續下頁). 28.

(42) 學生國際流動類型. 描述. 二、短期的學分課 學生在母國就讀學位課程的過程 程. 頒發學位資格或學分之機構 學位由母國高等教育機構授. 中,短期流動(一學期或一年)至 予(國外修讀之學分通常可 國外的高等教育機構或是母國高. 被母國高等教育機構採認). 等教育機構之國外分校修讀學分 課程。 三、跨國學位合作 學生參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高等. 依不同的跨國合作型式而有. 教育機構所合作的跨國高等教育. 不同的學位授予方式。其類. 學位課程,其形式包括:雙聯學制 型可能包含: (twinning program)、授權課程. 由外國高等教育機構授予學. (franchise program)、聯合學位(joint 位 degree program)、雙學位或多學位 由外國與母國之高等教育機 (double or multiple degree)、三明治 構共同授予學位 課程(sandwich program). 取得兩個或兩個以上高等教 育機構之學位. 四、研究、田野調 研究或田野調查為完成母國學位. 查. 課程的一部份. 五、實習訓練. 可能是必要或選修之實習課程,為 母國學位課程的一部份。. 六、遊學課程、工 可能是必要或選修之遊學課程、暑 作坊. 期課程、文化或語言課程、研討 會、工作坊。. 資料來源:修改自“Student Mobil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trends and tribulations” by J. Knight, 2012, Research in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7(1), 25. 綜合以上學者對國際學生流動的定義,可以發現國際學生流動的定義多包含 跨越國家疆界,部份學者更強調「跨國」指得是學生前往自己不具公民身份的國 家求學,而流動的類型則涵蓋學位課程、短期學分課程、國際學位合作、參與研 究、國外實習、遠距課程、參與研討會或工作坊…等,以下即以表 2-4 歸納學者對 國際學生流動之定義。. 29.

(43) 表 2-4 國際學生流動之定義 定義. 學者. 跨越 國界. 前往非. 前往取得中. 公民身. 等教育學歷. 份國家 以外國家. UNESCO Institute for. 學位. 短期學. 課程 分課程. 其他短期流動 (研討會、工作 坊、研究、實習). ✔. ✔. . ✔. ✔. ✔. ✔. ✔. ✔. ✔. ✔. ✔. ✔. ✔. ✔. Statistic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 Universities European University. ✔. ✔. ✔. ✔. ✔. Junor & Usher . ✔. Association University of Glasgow University of Primorska Gordon & Jallade Rivza & Teichler. Knight & Madden Knight. ✔. ✔. ✔.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上所述,國際學生流動應可定義為學生跨越國界,前往自己不具永久居民 身份的國家參與學習活動,其流動類型可以歸納為以取得學位為主的流動、以取. 30.

(44) 得學分為主的短期流動,以及其他短期流動態樣(如:參與研究、實習、研討會)。 而高等教育國際化之學生流動,則指學生在高等教育階段跨越國界,前往自己不 具永久居民身份的國家參與學習活動,其流動類型可以歸納為以取得學位為主的 流動、以取得學分為主的短期流動,以及其他短期流動態樣。 參、 高等教育國際化之學生流動效益 近十年來,高等教育的服務貿易模式在亞洲越來越興盛,亞洲各國政府已然 意識到,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的重要性及其對國家經濟發展之影響,其不僅止於能 為國家帶來貿易收入,更能夠在今日的競爭激烈的全球環境中增進國家的軟實力, 也因此,越來越多的亞洲國家都致力於發展高等教育國際化,以成為區域的高等 教育樞紐 (hub) (Mok, 2012)。上述因素為國家帶來的效益,亦為促使亞洲各國致力 於國際學生流動發展的關鍵原因,以下即分別以國家層次、高等教育機構層次以 及學生個人層次論述高等教育國際化之學生流動效益。 以國家層次而言,學生國際流動已被廣泛地認為有助於跨文化的學習、促進 國家經濟發展(Oleksiyenko, Cheng & Yip, 2013),以及增進國家的國際競爭力(Chan, 2012)。透過教育的影響力,地主國能透過國際學生散播該國的文化、經濟與政制 體制規範(Beine, Noël & Ragot, 2014)。而與競爭力息息相關的還有國際人才流動的 議題,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人才(talent)成為國家經濟發展與強化國家實力的 關鍵因素(Wei, 2013)。學者指出高等教育之學生國際流動是人力資源國際化,以及 國際人才流動的重要面向,學生國際流動對於知識的轉移有正面的效果,其能促 進知識與人力資本的跨國轉移,達到全球知識分享(Knight & Madden, 2010),進而 強化國家之世界經貿地位。各國也因此日益重視國際人才流動與高等教育的服務. 31.

(45) 貿易取向(Wei, 2013),紛紛以吸引國際人才,特別是國際學生,做為增強國家知識 經濟實力的策略(Findlay, 2011),且學生國際流動與高級人才外移有高度的相關性, 國際學生在完成學業後,有很大的可能性會選擇留在地主國工作(Beine, Noël & Ragot, 2014)。Pokarier (2006)將國家層次的動機區分成經濟因素、軟實力、國際地 位、相互理解;Knight (2008)則指出國家層級之效益包含人力資源發展、策略聯盟、 增加貿易收入、國家與機構的發展、社會文化發展與相互理解等。 以高等教育機構而言,隨著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招募國際學生能為高等 教育機構帶來可觀的收益(Findlay, 2011),已開發國家對於招募國際學生不遺餘力, 主要的原因即包含國際學生能為高等教育機構帶來豐沛的收入。許多OECD國家正 面臨高等教育學生來源不足的困境,因此透過招收國際學生紓解國內生源不足的 問題,此外,國際學生的學費通常較本國學生高,因此能有效挹注大學的學費收 入來源(Beine, Noël & Ragot, 2014),招募國際學生就許多國家而言,已成為增進高 等教育機構經濟收入的主要管道之一(Chan, 2012)。而國際學生的招募不旦能視為 一種經濟投資,同時也能擴展本國學生的視野,Knight與Madden(2010)即指出高等 教育機構不旦可以夠過學生國際流動增進國際知名度與尋求國際學術合作夥伴, 自外國流動返回母國的學生,更能將不同的國家文化與觀點帶回校園。Junor與 Usher (2008)亦提出相同的觀點,自留學地主國返國的本國學生以及來自國外的國 際學生能為課堂增添多元文化與多元觀點的面向,提升整體學習環境。就高等教 育機構層次而言,學生國際流動的效益包含國際品牌形象效益、教育品質提升、 增加收入、學生與教職員的發展、策略聯盟、知識生產(Knight, 2008)。 就學生個人層次而言,國際流動可以幫助個體發展全球知覺與連結,並使個 人在研究及工作場域更具競爭力(Knight & Madden, 2010)。學生的國際流動不僅能. 32.

(46) 夠促進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更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觀點、職業發展以及生活態度等(Li & Bray, 2007)。從國外良好聲望之高等教育機構所獲得之高品質學歷資格,常被認 為是國際流動學生返回母國後獲得良好的經濟、生涯與專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Oleksiyenko, Cheng, & Yip, 2013)。學生亦認為國際流動的求學經驗能夠強化他們 的個人發展、學術機會或事業前景,此外,豐富的國際流動經驗讓他們更有自信 心、更成熟,同時也有益於學生的語言能力與學術發展(Junor & Usher, 2008)。 綜而言之,高等教育國際化之學生流動所產生之效益,依受益對象的不同可 以區分為國家層次、高等教育機構層次,以及學生個人層次。就國家層次而言, 高等教育國際化之學生流動能促進國家文化、教育及政治體制的散播,增強國家 的軟實力,以及促進不同國家文化的相互理解;透過招收國際學生吸引國際人才 流入;進而強化國家經濟發展並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就高等教育機構層次而言, 高等教育國際化之學生流動能為大學帶來可觀的學費收入,同時解決國內學生來 源不足之窘境,並能透過招收國際學生增加高等教育機構在國際的曝光與知名度, 進而獲得更多與國外高等教育機構策略聯盟之機會;同時,亦能擴展本國學生的 國際視野,提升國內之高等教育學習環境,進而促進知識生產。就學生個人層次 而言,國際流動經驗能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影響學生看待事物的觀點與生活態 度,使學生更有自信、更成熟,並有助於學生語言能力、專業知能的提升,以及 將來學術及職業生涯的發展,全面提升個人競爭力。. 33.

(47) 表2-5 高等教育國際化之學生流動效益 效益 高等教育國際化之學生流動效益 層次 * 增強國家軟實力,透過國際學生流動散播國家之教育、 文化與政制體制。 國家層次. * 增加貿易收入,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 透過國際學生流動吸引國際人才流入。 * 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 * 促進國際間的相互理解與合作。 * 解決高等教育生源不足之窘境。 * 增加高等教育機構之學費收入。. 高等教育機構層次 * 增加國際間的策略聯盟與學術合作機會。 * 提升高等教育機構之國際品牌形象。 * 提升高等教育機構之學術品質與學習環境。 * 增進學生語文能力。 * 提升學生專業領域知能。 學生個人層次. * 學術生涯發展。 * 職業生涯發展。 * 強化個人競爭力。.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34.

(48) 肆、 高等教育國際化學生流動之決定因素(Determinants) 在高等教育市場開放以後,國際間的高等教育競爭日益激烈,學生的國際流 動就國家層級而言,能增強國家的軟實力、吸引國際人才流入,並提升國家整體 競爭力;對高等教育機構來說則可以為學校帶來可觀的收入、解決少子女化問題、 提升高等教育之學習環境,以及增加大學的國際的知名度等效益。因此,學生國 際流動之議題越發受到世界各國重視,紛紛制定相關政策以吸引外國留學生。 政府與高等教育機構之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與相關方案的制定,即與高等教 育國際化之決定因素息息相關(Knight, 2008)。在高等教育國際化之學生流動面向, 最常被用以探討學生國際流動決定因素之理論即為推拉理論(push-pull theory)。推 拉理論原本是用來解釋人口遷徙的決定因素,該理論認為影響人口移動的因素可 以分為推力因素與拉力因素,推力因素係指原居地令人不滿意的因素,例如缺乏 工作機會、治安不佳、交通不便利等因素;拉力因素則是指所欲遷徙地的吸引力, 例如所得水準高、居住品質佳、社會安定等因素。而人口的遷移就是受到原居地 的推力因素以及遷徙地的拉力因素,兩者交互作用下而形成的(吳政達、湯家偉, 2009)。 Mazzarol與Soutar (2002)即以推拉理論來解釋影響學生國際流動之決定因素。 推力因素來自國際流動學生母國,促使學生決定至國外求學;拉力因素則來自國 際流動學生之地主國,拉力因素為吸引國際流動學生決定至該地主國求學之因素。 Altbach (2004)亦以推力與拉力因素說明影響學生國際流動之決定因素,Altbach主 張各種來自母國的推力因素促使學生往國外的高等教育機構流動,例如:母國缺 乏高等教育入學機會、或是入學機會競爭激烈、無法提供某些專業領域學門課程. 35.

(49) (通常發生於碩、博士階段)等因素,皆促使學生尋求國外高等教育就學之機會。 學生至海外高等教育機構求學的費用,相較於在學生母國就學而言是較高的支出, 因此,學生國際流動通常發生在學生母國的高等教育無法滿足學生需求的情況。 此外,許多發展中國家在高等教育的碩士、博士階段之就學名額十分稀少,且其 學術品質亦難與國際一流學府競爭,因此,世界各國頂尖的學生經常為了至世界 一流高等教育機構求學而產生國際流動。Mazzarol與Soutar(2002)亦指出高等教育的 不普及,是許多亞洲及非洲國家學生選擇至國外接受高等教育之決定因素。 在拉力因素方面,Mazzarol 與 Soutar(2002)以國際流動學生母國與地主國之間 的殖民關係與歷史因素等聯結,來解釋學生選擇留學國家的決定因素,並提出其 他影響學生國際流動的決定因素,包括語言的共通性、母國與地主國間的地理距 離等因素。除此之外,地主國的規模、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薪資所得差距、 地主國的氣候、地主國與母國的關係、對於該國文化的熟悉度、學生對高等教育 機構與留學方案的認識、高等教育品質、生活開銷等因素也都會影響學生國際流 動之決定(Mazzarol & Soutar, 2002;Rodríguez González, Bustillo Mesanza, & Mariel, 2011;Beine, Noël & Ragot, 2014)。 Naidoo (2007)進一步將影響學生國際流動的因素分為三大類(圖 2-4),分別是社 會文化因素、經濟因素與政治因素,社會文化因素包含語言、地理位置、文化特 性、治安等;經濟因素則包括消費水準、學費與就業機會等;政治因素則包括當 地的留學生政策、獎助學金等。. 36.

(50) . 學生對國際流動的需求. 社會文化因素. 經濟因素. 政治因素. 例如: * 母國與地主國 的關係 * 學術聲望 * 移民機會 * 地理距離、文 化差異. 例如:. 例如:. * 學費. * 宣傳國際政策. * 匯率. * 透過教育援助. * 留學生活開銷. 強化國家發展. 根據:. 根據:. 根據:. * 人力資本與教育文獻. * 學生需求研究. * 互賴理論. * 消費者行為文獻. * 傳統需求理論. * 世界體系理論 * 發展理論. * 移民文獻. * 跨文化文獻. 圖 2-4 學生國際流動的決定因素. 資料來源:翻譯自“Research on the flow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UK universities. determinants and implications.” by V. Naidoo, 2007, Journal of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6(3), 291. . 37.

(51) Mazzarol 與 Soutar (2002)則指出學生在選擇國際流動地點時,其做決定的過程 可以概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學生必須決定在國內接受教育或是至國外接受 求學,在這個階段,學生的決定會受到國內的推力因素影響。若學生決定至國外 求學,則進入第二階段,決定留學國家;在第二階段,留學地主國的拉力因素則 成為影響學生決定的關鍵因素。第三階段為決定高等教育機構,影響此階段決定 之拉力因素包括高等教育機構的聲望、教育品質、課程多樣性、聯盟學校、海外 教學方案、教師的專門領域、資訊科技的運用、學校資源、校友規模、市場效能 等因素。 在影響學生第一階段(選擇流動至國外高等教育機構求學)的因素,可以歸 納為四大因素,一、國外的高等教育品質較國內佳;二、學生無法進入母國的高 等教育機構(含學生無法進入母國的理想高等教育機構或理想科系) ;三、了解西 方文化;四、希望獲得移民機會。. 在影響學生第二階段(決定留學國家)之拉力因素,可以歸納為六大因素,. 一、學生母國對留學地主國的認識及地主國在母國的學術聲望;二、親友對留學 地主國的偏好;三、成本支出,包含經濟成本(學費、生活費、交通費、打工機 會)、社會成本(種族岐視、治安、安全性);四、環境因素,包含氣候、生活方 式;五、留學地主國與母國的地理距離;六、社會網絡(親友居住在留學地主國, 或親友有至該國之留學經驗). 在影響學生第三階段(決定高等教育機構)之拉力因素,亦能歸納為六大因. 素,一、高等教育機構之學術品質聲望;二、高等教育機構之聯盟學校;三、高 等教育機構高聲望之教師;四、高等教育機構之校友規模;五、高等教育機構之 學生數量;六、對學生相關學歷資格之採認。. 3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畢業於國際學術機構 QS 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或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 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 Informants: Principal, Vice-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 English teachers, content subject teachers, students, parents.. - 12 cases could be categorised into 3 types, based

refined generic skills, values edu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