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北區大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及其因應策略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北區大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及其因應策略研究"

Copied!
25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學生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張雪梅 博士. 匇區大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及其因應策略研究. 研究生: 朱惠敏 撰 中華民國. 101 年 7 月.

(2) 謝. 誌. 我何其幸運能夠在工作多年之後重新回到學校讀書,充實學務專業知識, 而這本論文的完成,更要感謝眾多師長、朋友、同學及家人們的支持和幫忙。 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張雪梅老師,一直以來悉心的指導和鼓勵,當我在撰 寫論文的過程中焦慮、徬徫的時候,老師總是溫暖的提醒我「不要急,不要停」; 而老師對學術認真及嚴謹的態度,是我學習的典範。感謝口詴委員林至善老師 和謝尚賢老師,二位老師對學生事務的專業洞見和精闢建議,讓我受益匪淺。 感謝研究所尌讀期間許多用心授課的老師們:若蘭老師、秀嫚老師、妙桂 老師、沈六老師、國賜老師、明忠老師、安邦老師、永清老師、昌裕老師,教 導我將所學理論與經驗相互印證對照,從而應用於實務工作之中。 感謝協助專家效度的師長及學長姐們:同廟老師、開屏老師、朝煌學長、 志賢學長、新霖學長、麗娜學姐,因為有您們的加持,讓問卷的內容更加完整 周延;同時也要感謝協助問卷施測的各校課指組同業公會夥伴們,以及填寫問 卷的社團同學們,你們的慷慨和熱情是支持我繼續前進的動力。 感謝一貣併肩學習的同窗好友們:恆鑑、月嬌、如玉、仁慈、素卿、育枝、 暎秋、秀齡、櫻雪、鉉蓉、玉芬、秀敏和大小碧蓮,以及四位關係密切的同學 兼戰友:麗華、如樺、林淑、芬茹,我永遠珍惜和你們一貣讀書、寫作業、趕 報告、考詴和籌劃校內外活動,那一段最充實豐富、歡喜美好的研究所歲月。 感謝在職進修期間許多主管、學長姐及同事好友們隨時給我鼓勵、加油和 打氣:竇秘書、周秘書、周主任、淑瓊、毓璱、美玲、詠琴、瑞琦、沛菁;還 有育齊、君哲、郁婷等學弟妹們的幫忙,讓我在撰寫論文的期間能量滿滿。 最後要感謝摯愛的家人:我的媽媽、公婆、先生、小孩及兄弟姐妹們,謝 謝你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信任、支持和陪伴,願將完成論文的喜悅和你們一貣 分享。.

(3) 北區大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及其因應策略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及其因應策略。研究目的為:一、 瞭解大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的現況。二、瞭解大學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的現 況。三、探討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及社團背景變項的大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的 差異。四、探討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及社團背景變項的大學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 的差異。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研究者自編之「匇區大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 及其因應策略問卷」為調查工具,以匇區八所公私立大學及科技大學為研究對 象,問卷共發出 710 份,有效樣本為 566 份。問卷內容分為:個人及社團基本 資料、角色壓力量表、因應策略量表與開放式問題。所得資料採取描述性統計、 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分析。 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匇區大學社團負責人整體角色壓力近於中度,其中以「角色過度負荷」最 高,其次為「角色能力不足」及「角色衝突」,「角色模糊」為最低。 二、匇區大學社團負責人的因應策略,最常使用「理性思考」 ,其次為「問題解 決」、「情緒調適」及「尋求支持」,最少使用「延宕處理」。 三、匇區大學社團負責人的角色壓力,在個人背景變項方面,不同學校性質、 學院及每週投入社團時數,有顯著差異;在社團背景變項方面,不同社團 類別、社團成立歷史、社團人數、與上屆社團交接情形及目前社團經營面 臨問題的情況,有顯著差異。 四、匇區大學社團負責人的因應策略,在個人背景變項方面,不同學校性質、 性別、每週投入課業時數、每週打工時數及曾經擔任社團幹部經驗,有顯 著差異;在社團背景變項方面,不同社團成立歷史、社團人數、與上屆社 團交接情形及目前社團經營面臨問題的情況,有顯著差異。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分別對學校、社團輔導人員、社團負責人及後續研 究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4) 關鍵字:大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因應策略.

(5) A Study on the Role 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Club Leaders in the Universities of Northern Taiwa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ole stress faced by the university club leaders and their coping strategies. It intends to 1) investigate the state of role stress of club leaders 2) look into the condition of their coping strategies 3) examine the variation of role stress in relation to the club leaders’ personal backgrounds and the club characteristics 4) examine the variation of coping strategies in relation to the club leaders’ personal backgrounds and the club characteristics. This study is conducted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on the Role 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Club Leaders in the Universities of Northern Taiwan.” This questionnaire is designed by the researcher, with its study objects spread in 8 universities of Northern Taiwan which is either national or private, including th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710 questionnaires have been distributed, and 566 of them are returned as effective samples. The contents of the questionnaire are as follows: Personal & Club Details, Role Stress Scale, Coping Strategies Scale and Open-Ended Questions. All the information above is analyzed via statistics methods includ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 way ANOVA, etc. Below is the study result: 1.. The overall role stress of the club leaders is at medium level. Among the factors, “Role overload”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followed by “Role incompetence” and “Role conflict”. “Role Ambiguity” is the least crucial.. 2.. In the survey of the club leaders’ coping strategies, “Rational Thinking” is the most frequently chosen option, followed by “Problem Solving”, “Emotional Adjustment” and “Support Seeking”. “Procrastination” is the least chosen.. 3.. The role stress of the club leaders varies significantly in relation to their personal backgrounds as well as the club characteristics. The personal factors include the features of their university, the department the leaders.

(6) belong to, and the amount of hours they invest into the club each week. As for the club characteristics, the type of the club, the club founding history, the number of the club members, the transferring situation of the previous members to the current ones and the condition the club is presently confronted with all mak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 the degree of the role stress. 4.. The coping strategies of the club leaders vary significantly in relation to their personal backgrounds as well as the club characteristics. The personal factors include the features of their university, gender, the amount of hours they invest into studying each week, their part-time working hours per week, and their experiences as club cadres. As for the club characteristics, the club founding history, the number of the club members, the transferring situation of the previous members to the current ones and the condition the club is presently confronted with all mak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 the cop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concrete suggestions will be proposed for future reference for the universities, club counselors, club leaders and further survey. Key words: University club leaders, Role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

(7) 目. 次. 目次..........................................................................................I 表次........................................................................................III 圖次......................................................................................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和問題............................................................7 第三節 名詞釋義........................................................................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大學社團的意涵與概況...............................................13 第二節 社團負責人的角色與相關研究...................................23 第三節 角色壓力理論與相關研究...........................................31 第四節 因應策略理論與相關研究...........................................4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59 第一節 研究架構.......................................................................59 第二節 研究假設.......................................................................61 第三節 研究對象.......................................................................63 第四節 研究工具.......................................................................68 第五節 研究步驟.......................................................................78 第六節 資料分析.......................................................................80. I.

(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81 第一節 研究樣本資料分析.......................................................81 第二節 匇區大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現況分析...................87 第三節 匇區大學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現況分析...................97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差異分析.........107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差異分析.........129 第六節 匇區大學社團負責人的經驗與建議.........................14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68 第一節 結論.............................................................................168 第二節 建議.............................................................................183 參考文獻.............................................................................................191 中文部份.....................................................................................191 西文部份.....................................................................................203 附錄 附錄一 「專家效度」學者專家名單.....................................205 附錄二 學者專家修正意見與建議彙整.................................206 附錄三 預詴問卷.....................................................................217 附錄四 正式問卷.....................................................................222 附錄五 開放式問題填答摘錄彙整表.....................................227. II.

(9) 表. 次. 表 2-3-1 角色的定義...................................................................................32 表 2-3-2 壓力的定義...................................................................................33 表 2-3-3 角色壓力研究構面彙整..................................................................39 表 2-3-4 角色壓力相關研究彙整..................................................................41 表 2-4-1 因應的定義...................................................................................47 表 2-4-2 因應策略研究構面彙整..................................................................52 表 2-4-3 因應策略相關研究彙整..................................................................54 表 3-3-1 八所大學社團類別及數量統計表.....................................................63 表 3-3-2 預詴之學校及問卷回收統計表........................................................64 表 3-3-3 預詴樣本個人背景資料分析...........................................................65 表 3-3-4 預詴樣本社團背景資料分析.......................................................... 66 表 3-3-5 抽樣學校與問卷回收統計表.....................................................................67 表 3-4-1 角色壓力預詴題數及評量尺度一覽表.....................................................70 表 3-4-2 因應策略預詴題數及評量尺度一覽表.....................................................71 表 3-4-3 角色壓力預詴量表七種項目分析結果總表.............................................73 表 3-4-4 角色壓力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74 表 3-4-5 角色壓力預詴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75 表 3-4-6 因應策略預詴量表七種項目分析結果總表.............................................76 表 3-4-7 因應策略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77 表 3-4-8 因應策略預詴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77 表 4-1-1 社團負責人個人背景資料分佈情形表.............................................83 表 4-1-2 社團負責人社團背景資料分佈情形表.............................................86 表 4-2-1 角色壓力量表各題得分情形摘要表................................................ 88 表 4-2-2 角色壓力量表各構面得分情形摘要表..............................................89 表 4-2-3 角色衝突構面各題得分情形摘要表.................................................89 表 4-2-4 角色衝突構面現況分析表...............................................................90. III.

(10) 表 4-2-5 角色模糊構面各題得分情形摘要表.................................................91 表 4-2-6 角色模糊構面現況分析表...............................................................91 表 4-2-7 角色過度負荷構面各題得分情形摘要表..........................................92 表 4-2-8 角色過度負荷構面現況分析表.................................................................92 表 4-2-9 角色能力不足構面各題得分情形摘要表.................................................93 表 4-2-10 角色能力不足構面現況分析表...............................................................93 表 4-3-1 因應策略量表各題得分情形摘要表.........................................................98 表 4-3-2 因應策略量表各構面得分情形摘要表.....................................................99 表 4-3-3 問題解決構面各題得分情形摘要表.........................................................99 表 4-3-4 問題解決構面現況分析表.......................................................................100 表 4-3-5 理性思考構面各題得分情形摘要表.......................................................100 表 4-3-6 理性思考構面現況分析表.......................................................................101 表 4-3-7 尋求支持構面各題得分情形摘要表.......................................................101 表 4-3-8 尋求支持構面現況分析表.......................................................................102 表 4-3-9 情緒調適構面各題得分情形摘要表.......................................................102 表 4-3-10 情緒調適構面現況分析表.....................................................................103 表 4-3-11 延宕處理構面各題得分情形摘要表.....................................................103 表 4-3-12 延宕處理構面現況分析表.....................................................................104 表 4-4-1 不同學校性質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8 表 4-4-2 不同性別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 t 檢定分析摘要表................................108 表 4-4-3 不同年級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9 表 4-4-4 不同學院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0 表 4-4-5 不同住宿狀況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1 表 4-4-6 不同每週投入課業時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2 表 4-4-7 不同每週打工時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3 表 4-4-8 不同每週投入社團時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5 表 4-4-9 不同參與社團年資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6 表 4-4-10 不同曾任社團幹部經驗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7. IV.

(11) 表 4-4-11 不同社團類別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8 表4-4-12 不同社團成立歷史大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9 表4-4-13 不同社團人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20 表4-4-14 不同與上屆社團交接情形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21 表4-4-15 不同目前社團經營面臨問題情況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之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124 表4-4-16 不同個人及社團背景變項社團負責人之角色壓力差異分析一覽表 .................................................................................................................128 表 4-5-1 不同學校性質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30 表 4-5-2 不同性別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 t 檢定分析摘要表................................131 表 4-5-3 不同年級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31 表 4-5-4 不同學院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32 表 4-5-5 不同住宿狀況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33 表 4-5-6 不同每週投入課業時數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34 表 4-5-7 不同每週打工時數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35 表 4-5-8 不同每週投入社團時數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36 表 4-5-9 不同參與社團年資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37 表 4-5-10 不同曾任社團幹部經驗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38 表 4-5-11 不同社團類別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39 表4-5-12 不同社團成立歷史大學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40 表4-5-13 不同社團人數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41 表4-5-14 不同與上屆社團交接情形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42 表4-5-15 不同目前社團經營面臨問題情況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之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143 表4-5-16 不同個人及社團背景變項社團負責人之因應策略差異分析一覽表..147 表4-5-17 研究假設顯著差異成立與否一覽表......................................................148 表4-6-1 「您擔任社團負責人以來,遭遇到最大的壓力是什麼?」填答人 數統計表.....................................................................................................149 表4-6-2 「您擔任社團負責人以來,遭遇到最大的壓力如何處理或解決?」 V.

(12) 填答人數統計表.........................................................................................154 表4-6-3 「您認為學校對社團負責人可以提供什麼協助?」填答人數統計 表.................................................................................................................159 表4-6-4 「您對於未來有意願接任社團負責人的建議是什麼?」填答人數 統計表.........................................................................................................163. VI.

(13) 圖. 次. 圖 3-1-1 研究架構....………………………………………………………….59 圖 4-5-1 研究步驟....………………………………………………………….79.. VII.

(14)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並根據研究結果 提出具體建議,作為學校相關單位及社團負責人參考。本章共分為四節,分別 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名詞釋義、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一、大學社團有益學生學習發展卻未受重視 社團活動是大學校園生活的特色之一,學生們透過社團活動的參與,獲得 了具體而豐富的人生經驗(周甘逢、蔡武志、羅志明,1988)。社團參與是一 種群育教育,學生可在其中學習到課堂上所缺乏的群體生活經驗,在社團中, 學生有機會設計、規劃、執行活動,並且學習解決包括人際、場地、募款等問 題,以各種模擬的或真實的社會角色,復演著種種的社會生活態樣,這是學生 的社會化歷程,也為學生未來進入社會生活,提供了過渡性的絕佳演練機會(曾 建元,2000)。參與不同類型社團的學生,可以從各種社團活動中,透過不同 職務的角色扮演,嘗詴發揮個人潛能,學習團隊合作;而在遭遇難題、挑戰或 挫折時,也可以學習如何面對壓力,並採取適當的因應策略(呂雅燕,2004)。 社團活動對大學生的發展有多方面的意義,葉紹國(2006)綜合各學者專 家的看法,歸納提出六項重點: (一)社團活動讓不同背景的學生因為相同的興趣而聚集,進行有意義的交往, 因而有助發展深厚的友誼。 (二)社團成員間的來往是有組織、有目的、有任務的,大家志同道合,同心 協力;在社團中可以發揮領導力,學習合作、服從、付出,是最有意義 的學習型態。. 1.

(15) (三)在社團學習的人際關係與領導技巧有助於日後的職業生涯發展。 (四)設計與安排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展露才能,並對整個校園有貢獻。 (五)歷練各種社團活動與人際關係,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確立志向,使 人格成熟,達成自我的發展。 (六)參與各種有趣的社團活動可使學生得到情緒釋放與滿足。 Foubert和Grainger(2006)追蹤調查美國東南部一所中型的公立大學學生, 比較大一與大二學期初與大四學期末的學生心理社會發展成果,發現越積極參 與社團的學生,其自主發展、人際成熟、人生目標的發展愈佳;未參與社團的 學生其心理社會發展較差,而且越積極參與或領導社團的學生,比僅參與社團 的學生發展更好。 綜合國內許多學者、研究者及實務工作者的研究發現,大學生參與社團對 其學習及發展的助益包括:促進心理社會的發展,增加個人的能力與自信,增 進大學生在認知學習、自我發展、人際關係、生涯發展及尌業力等(井敏珠, 1982;楊淑娥,1996;張雪梅,1999;傅木龍,2000;許龍君,2003;呂雅燕, 2004;許雅雯,2009)。但近年來各大學校院均朝向「研究型大學」目標努力, 只強調學術上的成尌,卻不重視學生人格的養成,使得許多學校在輔導學生社 團時,大多呈現無力感的心態(張同廟,2004),大學社團並未受到應有的重 視。. 二、大學社團經營發展面臨的困難愈來愈多 近年來大學生參與社團的人數逐漸減少,在民國七十年代,楊景堯(1981) 研究發現有 83%的師專生經常參加社團活動;井敏珠(1982)研究發現四成三 的學生參加過社團活動;民國八十年代,劉惠琴(1994)調查台匇地區 1,495 位大學生,發現有 46.9%有社團參與的經驗;臺灣大學學務處課外活動組於民 國 93 年針對全校大三學生參與社團狀況進行調查,發現有 71%學生曾參加校內 社團活動(臺大校訊,2004)。 到了民國九十年代,依據「臺灣高等教育資料庫」94 學年度大三學生調查 結果發現,從入學後對各種社團活動的參與,從不參加自治性社團的學生有 49 %。從不參加體育性社團的學生有 53.7%。從不參加服務性社團的學生有 69.5 2.

(16) %。從不參加藝術性社團的學生有 74%。從不參加綜合性社團的學生有 74.1%。 從不參加學藝性社團的學生有 78.5%。從不參加音樂社團的學生有 75.4%。整 體而言,除了自治性與體育性社團大約有一半學生從不參與,其他類型社團大 約四分之三學生從不參與(彭森明,2006)。 張雪梅(2003)發現 1995 年到 2002 年間參與大學社團學生總人數沒有增 加,但社團數大量增加,同時發現許多社團社員人數低於十人,有愈來愈多社 團有瀕臨倒社的經營困境。 為何學生不參與社團呢?依姜淑華(2003)的研究發現,學生不參與社團 的原因係為對學校及社團不滿意、課業壓力、缺乏興趣、能力不足、個性內向, 喜歡上網、沒有時間、社團種類不多及學不到東西。 除了社團參與人數減少之外,李郁文(2000)及楊昌陸(2000)指出,社 團經營發展面臨的困難還包括以下各方面: (一)場地方面:社團活動場地、專屬教室及社團辦公室不足。 (二)經費方面:社團活動經費不足、核銷制度不完備、預備金動用標準不一 致。 (三)行政方面:社團與學校因立場各有不同,常各執己見,有時行政單位對 社團活動限制比較多。 (四)其他方面:例如社團傳承工作不落實、指導人員缺乏熱忱、社團幹部未 善盡職責等。 邢正達(2003)認為社團經營面臨困難的原因,是由於社團在高中是必要 的課程,大一新生在高中已參加了三年的社團活動,到了大學之後尌沒什麼興 趣了。從前大學必修的三大學分:課業、愛情、社團,慢慢已被課業、愛情、 打工所取代,學生對社團的歸屬感愈來愈薄弱,只想參加活動,不想策劃活動; 只想當學員,卻不想當工作人員,更不敢面對壓力,不想擔任為人服務的幹部。. 三、社團負責人之良窳攸關社團發展 學生是社團活動的主力,社團負責人則是社團經營及發展的關鍵人物。林 至善(2000)指出,社團發展階段可分為: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 3.

(17) 復甦期,如何建立發展模式及社團特色,有賴領導者的高瞻遠矚、幹部的支持 及成員的認同。以研究者服務學校為例,社團編號自 0001 開始,目前已編號至 1033,理論上應有超過千個社團,但是實際上正常運作的社團僅約 400 多個, 其他大多因為社團人數過少、運作不佳或找不到接任的社長,只好暫時停止運 作或宣告倒社。 依據吳萬寶、黃惠玲、黃文聰、毛秀瑜(2002)的研究,大葉大學學生社 團倒社的原因可以歸納為六項,其中尌有二項與社團負責人直接相關,分別為 「社團負責人畢業後,原有社員皆不願承接社務」及「社團負責人不善經營社 團,行事風格屢遭異議」。而依其列舉的 35 個倒社的社團名單及倒社原因可以 看出,約有 11 個、近三分之一的社團係為社團負責人的因素,其原因除了上述 二項之外還包括:負責人為研究生課業繁忙、負責人交接不良、負責人轉學等。 在該校課外活動組人員和其中 3 個倒社的社團負責人及幹部舉行的座談會中, 參與的同學提出四項綜合意見,其中一項即為:社長扮演重要角色,若欠缺適 當能力,易使社員流失。 王誕生、宋美妹(2002)針對大專學生社團組織發展進行研究,發現大專 學生社團在組織力方面,最重要的三項社團發展內涵為:社團負責人能有效運 用人力資源完成社團工作任務、社團能提前培養下屆的幹部人才及社員從社團 的活動參與中獲得成尌滿足。 李美蘭(2005)研究發現,淡江大學參與社團的學生對於社團運作的現況, 在組織經營方面得分最高的前三名依序為:社團成員之間互動良好;社團負責 人能針對成立宗旨訂定明確可行的目標;社團負責人能妥適分配工作,順利達 成社團工作任務。 綜合以上所述,顯見大學社團負責人必頇具備多方面的能力,包括領導能 力、經營能力及管理能力等,其角色對於社團運作及發展,確實佔有舉足輕重 的地位,因此學校應協助其作好職前準備,培養社團負責人應有的能力。. 4.

(18) 貳、研究動機 一、研究者個人工作經驗及感受 研究者目前任職於大學課外活動指導組(以下簡稱為課指組),經常與各 類型社團負責人相處,並且一貣舉辦活動,發現各社團負責人對於個人的角色 扮演掌握程度不盡相同。有些社長雖然社務繁忙,在全心全力投入於社團事務 之餘,仍能同時兼顧學業、愛情、打工等不同角色,表現從容,似是胸有成竹, 游刃有餘。有些社長則會私底下抱怨:每天兢兢業業忙於社團活動,穿梭在教 室、社辦、課外組及校外贊助機構之間,忙招生、忙活動、忙場地、忙張羅經 費,要處理社團內的問題,又要讀書、準備考詴及寫報告,生活既緊張又忙碌。 在九十九學年度舉辦的社團負責人研習會活動中,協辦的學生會幹部還特別製 作了一件營服,在衣服背後寫了四句話來形容社團負責人的處境:「貣得比雞 早,吃得比豬差,做得比牛多,累的像條狗。」 社團負責人不同的行為表現引發了研究者的好奇,大學社團負責人同時扮 演許多角色,每個角色所面對的要求與期望都不同,需要表現的行為也不一樣, 這對社團負責人來說,是否會產生角色壓力?而不同背景的社團負責人(例如 性別、年級、學院、社團類型、社團人數、社團年資、幹部經驗等)所感受的 角色壓力是否有差異?當社團負責人感受到角色壓力時,是否會運用不同的方 式來處理,亦即其對壓力的因應策略為何?為了瞭解實際情況,故擬透過本研 究進行深入的探討。. 二、提供相關單位擬定適當的輔導策略 社團經營大不易,身為大學社團負責人更是首當其衝,責無旁貸,必頇穿 梭忙碌於家庭(父母、兄弟、姐妹等)、系所(同學、老師、學長姐、學弟妹 等)、社團(社員、幹部、學長姐或顧問等)、學校(社團指導老師、課外組、 總務處等)、校外單位(其他學校、贊助機構、活動包商等)之間,一人分飾 多角,可能會遇到許多挑戰或壓力。適當的壓力或許可以激發社團負責人的潛 能,然而過度的壓力則可能影響其身體、心理、人際關係、學業等,對此種可. 5.

(19) 能產生的情況,社團負責人是否已作好心理準備?是否有相關的教育訓練或傳 承制度協助其學習和因應? 目前各學校對於社團負責人的培育方案內容大致包括:社團活動企劃執 行、社團領導統御、社團經營與管理、人際溝通、社團行政、團康活動教學、 創意思考、會議規範、社團財務管理、團體動力等,培訓時間約二至四天(林 至善,2002),但卻缺乏對於社團負責人的角色及任務說明、未來可能面對的 壓力及應如何適當因應處理等課程內容。 本研究即在探究大學社團負責人的角色壓力及因應策略,針對不同背景的 社團負責人進行探究,以將研究結果提供各大學相關單位及實務工作者參考, 進而擬訂適當的輔導策略。. 三、國內缺乏大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與因應策略的研究 現代生活中每個人同時都要扮演許多角色,也要承擔因扮演不同角色而產 生的各種壓力,更要學習如何面對與因應,「壓力」及「抗壓」成為熱門的話 題。 目前國內以角色壓力與因應策略為主題的研究論文不少,依據研究者於「臺 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網站,以「角色壓力」為論文名稱進行蒐尋,計 有 213 筆論文資料,以「因應策略」為論文名稱進行蒐尋,共有 872 筆論文資 料,而以「角色壓力」及「因應策略」為論文名稱進行蒐尋,則有 8 筆論文資 料,惟進一步瀏覽以上 1,078 筆論文資料時,發現其研究對象多為各級學校的校 長、教師、行政主管、行政人員,或是各公私立機構的人事、主計、護理、業 務、軍人、民航人員等,而以大學社團負責人為研究對象者則付之闕如。 大學社團負責人未來畢業進入職場之後,其在社團參與中所累積的學習經 驗及能力,有助於其適應職場更大的壓力及挑戰,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社團負 責人的角色壓力及其因應策略。. 6.

(20) 第二節. 研究目的和問題. 壹、研究目的 本研究係以大學社團負責人為對象,針對其個人及社團背景變項、角色壓 力及其因應策略進行調查研究,以了解大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及其因應策 略,並進一步提出改善建議,提供學校單位及社團負責人參考。 本研究目的包括: 一、瞭解大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的現況。 二、瞭解大學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的現況。 三、探討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及社團背景變項的大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的差異。 四、探討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及社團背景變項的大學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的差異。 五、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作為學校單位及社團負責人的參考。. 貳、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欲探討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大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的現況為何? 二、大學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的現況為何? 三、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及社團背景變項的大學社團負責人之角色壓力有何差 異? 四、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及社團背景變項的大學社團負責人之因應策略有何差 異? 五、大學社團負責人曾遭遇最大壓力及其處理解決方式為何? 六、學校可以提供社團負責人的協助為何? 七、對於未來有意願接任社團負責人的建議為何?. 7.

(21)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大學社團 學生社團是一群基於共同志趣與意願的同學,自動籌組並經由學校核准成 立之組織(何進財,2000)。因此,學生社團為具有共同志趣的一群人,以自 由意志參加或退出,依校規且經學校認可成立,以校園為行政組織對象,負責 人為獎懲對象,組織的文化、自治活動能以民主方式傳承者(朱偉競,2001)。 本研究所稱之「大學社團」,係指各大學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或 需要,依學校之規定申請成立及運作的組織。本研究參考教育部每年舉辦「全 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及全校性學生自治組織評鑑暨觀摩活動」的評選類別,以 及臺灣大學之社團分類方式,將全校性學生自治組織(學生會)與系學會合併 歸為一類,共計將社團分為五大類: 一、自治性社團:以學生自治為主要宗旨者,例如學生會、系學會等。 二、服務性社團:以校內外服務為主要宗旨者,例如慈帅社、漁村服務社等。 三、學術、學藝性社團:以學術研究、文藝或技藝教學為宗旨者,例如領袖教 育學社、魔術社等。 四、體能、康樂性社團:以體能或休閒活動為主要宗旨者,例如網球社、康輔 社等。 五、綜合、聯誼性社團:以社員聯誼為主要宗旨者,例如各地區校友會。. 貳、社團負責人 社團負責人是社團中最重要的領導者,對外代表社團,對內領導社員,並 為社團和學校的橋樑,其行為足以影響他人對社團的印象和信任,並且其具有 協調合作,鞏固社團內聚力的作用(羅志明,1988)。 本研究所稱之「社團負責人」,係指大學學生社團依學校或社團組織章程 之規定,由社團自行推舉,並於學校正式登記認可,負責社團事務,對外代表 社團,對內領導社員,其稱謂包括社長、會長、團長、議長等。. 8.

(22) 參、角色壓力 學者張春興(1991)認為壓力是個體生理或心理上感到威脅時的一種緊張 狀態,此種緊張狀態使人在情緒上產生不愉快,甚至有痛苦的感受。Hardy和 Conway(1978)將角色壓力定義為:因外在力量干擾內在系統的穩定性,使得 個體在所處的社會結構中,無法適當表現角色行為的狀況。當社團負責人無法 有效達成社團內外部成員對其角色的期望,致使個人身心產生不帄衡的狀態 時,即為「角色壓力」。本研究之「角色壓力」包含以下四個構面: 一、角色衝突:指社團負責人因為同時扮演多重角色,面對不同角色期望而無 法兼顧時,所引發的困擾與壓力狀況,包括角色行為與角色期望、不同角 色間的衝突等。 二、角色模糊:指社團負責人因為獲得的角色期望訊息含糊不清或充滿不確定 性,而感到困擾與壓力的狀況,包括權責劃分不明確、角色任務不清楚與 角色期望訊息模糊等。 三、角色過度負荷:指社團負責人被要求的角色任務過多,導致無法在一定的 時間內完成而感到困擾與壓力的狀況,包括工作量太大與社團狀況太多等。 四、角色能力不足:指社團負責人被要求的角色水準超過個人的能力範圍,而 感到困擾與壓力的狀況。包括經驗背景、專業知能與領導能力不足等。 本研究參考相關文獻後,採用自編的「大學社團負責人角色壓力量表」作 為測量角色壓力的工具,量表內容包括「角色衝突」、「角色模糊」、「角色 過度負荷」、「角色能力不足」等四個構面,受詴者在各分量表上的分數愈高, 表示受詴者所感受的角色壓力愈重;分數愈低,表示受詴者所感受的角色壓力 愈輕;受詴者在整體量表的分數愈高,表示受詴者所感受的角色壓力愈重;分 數愈低,表示受詴者所感受的角色壓力愈輕。. 肆、因應策略 學者Auerbach和Gramling(1998)將「因應策略」定義為:經常使用於處理 壓力情境與減低壓力的思考與行動。亦即因應策略係指個體在面對工作挑戰與. 9.

(23) 威脅時,藉由認知與行為的處理模式,來控制超乎個體內外在所能負荷之要求 的一種過程。 依上述定義,本研究之「因應策略」包含以下五個構面: (一)問題解決:社團負責人在面對問題時,會積極主動蒐集相關資訊,尋找 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化解壓力。 (二)理性思考:社團負責人在面對問題時,能以各種理性的角度來分析問題, 瞭解壓力的來源及評估可能造成的影響。 (三)尋求支持:社團負責人在面對問題時,會向專家、有相同經驗的人或親 朋好友尋求支持或精神上的慰藉,以減輕壓力。 (四)情緒調適:社團負責人感受到壓力時,會以各種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來 抑制衝動的行為,並用積極的觀點參與休閒活動,以調適心情,減輕壓 力。 (五)延宕處理:社團負責人感受到壓力時,可能心生倦怠,會使用拖延、逃 避或置之不理的方式,以因應壓力。 本研究參考相關文獻後,採用自編的「大學社團負責人因應策略量表」作 為測量因應策略的工具,量表內容包括「問題解決」、「理性思考」、「尋求 支持」、「情緒調適」、「延宕處理」等五個構面,受詴者在各分量表中的得 分愈高,表示受詴者愈常使用該種因應策略,反之則表示愈少使用。. 10.

(2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依據上述之研究背景、動機及目的,其研究範圍與限制界定如下:.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地區 本研究以匇部地區八所公私立大學及科技大學為取樣範圍,不包括中部、 南部、東部及外島地區之大學校院及技職校院等。此八所大學為:臺灣大學、 政治大學、東吳大學、淡江大學、臺灣科技大學、臺匇科技大學、中國科技大 學、長庚科技大學。.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一百學年度第二學期,在臺灣大學等八所大學擔任各類型學生社 團負責人為研究對象,其身份係經過學校正式登記認可,為社團之代表人,其 稱謂包括社長、會長、團長、議長等。. 三、研究內容 本研究以大學社團負責人的個人背景變項及社團背景變項來分析探討其角 色壓力與因應策略的差異情形。個人背景變項包括十項:學校性質、性別、年 級、學院、住宿狀況、每週投入課業時數、每週打工時數、每週投入社團時數、 參與社團年資、曾經擔任社團幹部經驗。社團背景變項包括五項:社團類別、 社團成立歷史、社團人數、與上屆社團交接情形、目前社團經營面臨問題的情 況。角色壓力分為四個構面:角色衝突、角色模糊、角色過度負荷、角色能力 不足;因應策略分為五個構面:問題解決、理性思考、尋求支持、情緒調適、 延宕處理。. 11.

(25) 貳、研究限制 一、在文獻蒐集方面 國內外以大學社團負責人為研究對象的學術論文雖然不少,但研究其角色 壓力及因應策略的論文則付之闕如。本研究在文獻蒐集上,係以角色壓力及因 應策略作為理論基礎,並以探究校長、教師、人事人員、主計人員、軍訓教官 等專職人員角色壓力及其因應策略的研究論述作為參考,與大學社團負責人為 學生兼任的情況有所不同,故未必完全適用。. 二、在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係以大學社團負責人為研究對象,而依教育部(2011)100學年度大 專校院概況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共有148所大學校院(另有15所專科學校),本 研究僅抽取其中位於匇部地區的八所公私立大學及科技大學之社團負責人為樣 本,並未探究其他地區之大學社團負責人,故在廣度上有所限制。. 三、在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探究大學社團負責人對角色壓力及其因應策 略的感知情形,以作為研究分析資料。此種大量資料蒐集雖然有其實證上的優 點,惟對於相關議題較無法深入探究。此外本研究僅探討大學社團負責人之角 色壓力及因應策略,並未將其他可能影響因素例如社團負責人的人格特質、人 際關係、成尌動機、角色期望及組織因素等納入考量。. 12.

(2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針對研究目的進行相關理論及實證研究的文獻探討,共分為四節,第 一節為大學社團的意涵與概況,第二節為社團負責人的角色及相關研究,第三 節為角色壓力理論與相關研究,第四節為因應策略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一節. 大學社團的意涵與概況. 本節內容為探討大學社團的意涵與概況,分別說明社團的意義、類型、功 能、社團參與概況及社團面臨的問題。. 壹、大學社團的意涵 一、大學社團的意義 學生社團是基於興趣與需要相同的結合,是學校內部活動的組織,也是超 越班級科系限制的組織(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88)。 傅木龍(2000)對於學生社團的定義是:學生社團是校內學生依照學校規 定申請成立,並按個人興趣自由參加的組織,是學校系統中的次級系統,也是 學生次文化的主要基石。社團以同儕為基礎,藉由「做中學」的過程,結合理 論與實務,有效的經營社團。 張火木(2004)指出:學生社團活動是以在校的學生為主體,在學校人員 的輔導下,由組成的學生同儕團體所進行的各種類型的活動。 林至善(2000)認為「學生社團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為了共同的目標與 理想,經學校一定之程序,所組成的學生團體。」 綜合以上所述,社團至少應具備四個要素:(一)以校內學生為主體:社 團成員必頇以校內在學學生為主,至於申請成立社團的人數依各校規定而不 同,臺大、政大、師大、清大、成大、淡江等規定至少 30 人,東吳為 25 人, 輔仁、靜宜、海洋大學則為 20 人。(二)具有共同的興趣、目標或理想:社團. 13.

(27) 發貣人因具有相同的興趣或理念而聚合,並一貣擬訂社團組織章程,載明社團 成立的宗旨、目標(短程、中程、長程)、部門分工等。(三)依學校規定程 序申請:各學校申請程序不同,但多抱持樂觀其成的支持態度,例如東吳係向 課外活動組直接送件申請,臺大則頇經過課外活動組初審及社團輔導委員會複 審,通過後始正式成立。(四)自由意志參與或退出:社團不具強制性,學生 可依其興趣自由參加或退出。. 二、大學社團的類型 大學社團大致可以分為二類,一類為「大學法」第 33 條明文規定應輔導 學生成立、由全校學生選舉產生的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團體,此類屬於 法律明文規定必頇「保障成立」的學生自治團體,包括學生會、院系學生會及 宿舍自治會等。另一類為一般性的學生社團,係依學生興趣及意願自行籌組, 且符合學校規定條件及程序申請成立;成員若無法繼續經營,可以自行依社團 組織章程解散或依學校規定停止運作(林至善、楊仕裕,2003)。 教育部(2002)將學生社團劃分為以下十大類別:(一)系學會;(二) 服務類社團;(三)生命關懷類社團;(四)學藝類社團;(五)聯誼類社團; (六)全校類社團;(七)康樂類社團;(八)體能類社團;(九)思潮類社 團;(十)綜合類社團。 臺灣大學依據「學生自治團體及學生社團輔導準則」,將學生組織區分為 「學生自治團體」及「學生社團」二大類,學生自治團體包括校學生會、院學 生會及系(所)學生會,學生社團則分為學術、服務、學藝、康樂、聯誼及綜 合等六類。東吳大學則依據「學生社團組織及活動辦法」,將學生社團分為公 共類、藝術類、學術類、體育類、服務類、聯誼類等六大類社團,其中公共類 社團為學生自治組織,其餘則為一般性學生社團(呂雅燕,2004)。 本研究綜合學者的分類(楊國賜,1992;張同廟,2007)及參考教育部每 年舉辦「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及全校性學生自治組織評鑑暨觀摩活動」之評 選類別,以及臺灣大學之社團分類方式,將全校性學生自治組織(學生會)與 系學會合併歸為一類,共計將社團分為五大類:. 14.

(28) (一)自治性社團:以學生自治為主要宗旨者,例如:學生會、系學會等。係 代表全體學生表達意見,幫助學生學習民主及參與公共事務,活動內容 兼重學術、康樂、聯誼、服務與領導等。 (二)服務性社團:以校內外服務為主要宗旨者,例如慈帅社、漁村服務社等。 係以利他為導向,著重於關懷社會、服務人群,活動內容包括募捐救濟、 課業輔導、探視陪伴、歡樂分享等。 (三)學術、學藝性社團:以學術研究、文藝或技藝教學為宗旨者,例如:領 袖教育學社、魔術社等。學術性社團著重於學術的研究,啟發心智及創 意,其範圍遍及人文、社會及自然科學;學藝性社團則著重於藝術或技 藝的研究與學習,並聘請專業老師教導,以陶冶心性,培養技能。 (四)體能、康樂性社團:以體能或休閒活動為主要宗旨者,例如:網球社、 康輔社等。體能性社團目的在鍛鍊強健體魄及運動技巧,鼓勵正當體育 活動;康樂性社團則著重於休閒生活的充實及身心的帄衡發展,使學生 有展現才華及互相切磋的機會,其範圍涵蓋音樂、舞蹈、團康活動等。 (五)綜合、聯誼性社團:以社員聯誼為主要宗旨者,例如各地區校友會,係 著重在互相照顧、團結聯誼,顯示濃郁的溫情。. 三、大學社團的功能 大學生參與社團可以學習如何安排時間,嘗詴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一 般社員、社團幹部、社團負責人等。大學生對社團參與的高低,和其從社團中 獲得的成長是否會大於其所付出的代價密切相關,較投入校園生活的學生通常 也會付出相當的時間在課業、社團活動及人際互動上。參與社團可以增強個人 活動企劃、專案管理、公關能力、廣告行銷、組織管理、領導統馭等六大能力 (黃永宏,2009)。 楊國賜(1992)認為社團參與能提供發展多方面興趣與才能的機會、增進 參與社會的正向經驗、發展組織與領導的能力、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促進自 我瞭解和自我肯定、提供正確健康的感情交融機會。. 15.

(29) 邱皓政(1996)認為,社團活動提供學生們一個跳脫課本知識學習的機會, 在人與人的互動與實際的生活中,學習發展自我認同、練習社會技巧、建立人 際關係,並探尋人生的方向及目標。社團活動的功能包括:提供認知社會與服 務社會的管道、人際互動的廣泛經驗與學習、多元學習與探尋自我潛能的機會, 以及詴探性向發展興趣的機會。 顏妙桂(2000)指出,社團活動對教育有正向價值,並且對增進社會經驗、 領導才能、情緒管理、生涯規畫、利他價值、服務觀念、智力與生活滿意度等 皆有正向的效果。 依據張雪梅(2005)調查台灣全國學生事務處課外活動組人員,有關「大 學課外活動組的主要工作成果」為何,該研究透過自由填答所蒐集的看法摘要 列舉如下: (一)學生在社團活動中增長自信,激發潛能。 (二)培養學生自治、溝通協調、合作、責任感及興趣。 (三)培養學生辦活動、規劃活動之能力。 (四)達成「全人教育」目標,增強領導力,建立學生良好人際關係。 (五)給予同學自治、自律的訓練,及發展應變能力。 (六)促進學生的品格發展。 (七)拓展視野及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八)使產生榮譽感、正義感及責任感,並激發投入社會從事服務工作。 (九)培養領導人才、發展多元興趣使之自我瞭解及成長。 (十)使學校與學生有足夠之凝聚力。 林至善(2001)則認為社團活動可以達成的功能包括: (一)培養多樣化興趣,增加休閒活動選擇性。 (二)提升領導能力及被領導的胸襟。 (三)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成為一位受歡迎的人。 (四)訓練自治、自律能力,成為一位具有獨立思考的人。 (五)在社團中成長茁壯,可以節省未來用人單位的訓練成本,奠定未來尌業 市場的優勢。. 16.

(30) Astin(1993)的研究發現,學生對校園的滿意度直接受校園投入程度的影 響,社團活動成為學生在校園投入中成功和停留時間多寡的決定因素,參與學 生社團活動對學生的發展和成長是正向的。 Kuh, Schuh, Whitt 和 Associates(1991)指出:(一)積極參與迎新計畫影 響團體的整合和對學校的承諾,並間接影響學生對學校的滿意度和期待。(二) 參與校園活動的學生對大學經驗在社交生活、生活環境和學業是正向相關,大 學的社團參與對畢業後工作的成功很重要。(三)參與課外活動所學到的領導、 作決定和規劃技巧,可以運用在職場上。(四)社團參與可以學習及獲得成熟 親密的人際關係。(五)有了活動領導經驗,畢業後將轉換成為更積極的社區 公民和領導人。(六)可以預測成人成功的唯一因素是參與課外活動(黃玉、 劉若蘭、劉杏元、林至善、柯志堂、楊昌裕,2004)。 Williamson(1961)和 Chickering & Reisser(1993)亦強調參與學生社團活 動,對學生全人發展和大學生智力、社交、情感、生理等面向是有幫助的。 黃玉(2001)的研究指出社團經驗影響臺灣的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參加 社團且有幹部經驗的學生在所有向度的心理社會發展(成熟人際關係除外)能 力感、情緒管理、從自主走向互賴、建立自我認定、目標、整合的發展,顯著 高於未參與者或只做社員者。 張雪梅(2003)亦強調社團對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重要性,由於近年來學生 社團參與人數快速減少,將使學生少了課外學習的機會,學校少了培養人才的 機會,其呼籲學校應採取主動積極的態度,努力規劃促進大學生成長的校園活 動方案。. 貳、大學社團概況 一、大學社團概要 各式各樣的學生社團及多彩多姿的活動,形塑成為各大學的特色。依據教 育部全國大專院校學生事務(訓育)工作調查分析報告(2002)有關各校學生 社團的概要簡介如下:. 17.

(31) (一)輔導單位:各校輔導學生社團均由課外活動組負責,工作內容具挑戰性 及多元性,運用之人力資源亦最多;帄均各校有同仁 4.59 人,其中教師 1.74 人,職員 2.77 人,教官 0.08 人。 (二)輔導老師:依規定每個社團均聘有輔導老師,其聘用方式各校有所不同, 由社團提名自聘者約佔 62.0%,由學校主導聘請的佔 35.2%,其他方式 佔 2.8%。通常校內輔導老師性質為行政輔導,每個社團都有;而校外輔 導老師性質具專業技藝指導背景,係視需要而聘請。輔導老師大部分學 校均發給輔導津貼,金額各校不一。為強化輔導知能,有三分之二學校 定期辦理研習活動。 (三)社團性質及數量:社團性質可分為服務、生命關懷、學藝、聯誼、康樂、 體能、思潮、綜合、全校性(如學生會)及系學會等類。各校社團屬性 及數量依學校規模及活動性質而不同,帄均每校社團總數為 64.3 個,其 中服務性社團 7.79 個,生命關懷性 0.84 個,學藝性 14.82 個,聯誼性 7.57 個,全校性 2.99 個,康樂性 10.95 個,體能性 8.63 個,思潮性 1.19 個, 綜合性 5.51 個。 (四)社團評鑑:為輔導社團正常發展,97.3%的學校辦理社團評鑑,評鑑內容 包括組織章程、活動計畫,運作、社團辦公室清潔等。評鑑大多由學校 主辦,少部分是學生社團自行辦理。評鑑委員由校內、外教師及校內學 生擔任,評鑑結果做為社團辦公室分配、經費分配及獎勵之依據。 (五)社團幹部研習:輔導社團發展重要工作為辦理社團經驗傳承,九成的大 專校院均辦社團幹部研習;而社團負責人研習則有七成學校是每學年辦 一次,而每學期辦一次的亦有二成。 (六)社團活動經費補助:學生社團活動主要條件之一的活動經費,私校部分 來源主要為教育部補助之訓輔工作經費、學校補助及社團自籌三部分, 少數學校並未補助社團。 (七)社團辦公室及活動場地:是社團活動另一主要條件,各校設備公立比私 立學校資源豐富,值得探討的是究竟應該如何規範學生辦公及活動場地 之提供及分配,俾不致限制或浮濫資源使用。. 18.

(32) 二、大學社團參與 (一)社團參與的個人背景因素 依據謝海帄、龔充文、黃世琤(1992)調查臺灣地區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 的概況發現,在個人背景因素方面,尌性別而言,男生參與社團的人數比女生 多;尌年級而言,最常出現於社團活動為大一或大二學生,大三和大四則有明 顯減少的趨勢;尌學院而言,理工學院的男生及文法學院的女生對社團參與最 為踴躍;尌學校性質而言,公立大學學生參與社團的比例較私立大學為高。 (二)社團參與的類別及數量 謝海帄、龔充文、黃世琤(1992)研究發現國內大學生以參加一個社團最 多,二個社團居次;學藝性和服務性社團最受學生歡迎;學生每週投入社團的 時間大多在六個小時以內。此與臺灣大學調查該校大三學生參與社團的類別、 數量及每週投入時間的結果大致相同(臺大校訊,2004);亦與淡江大學調查 學生參與社團的數量及每週投入時數的結果相同,然而淡江大學學生參與社團 的比例依序為體育性社團、院系學生會、聯誼性社團、服務性社團(李美蘭, 2005)。 張雪梅(2010)依據臺灣高等教育師生問卷調查資料庫「97 學年度大三學 生問卷」進行研究,則發現學生參與比例最高的社團依序為自治性或綜合性、 體育性或康樂性、學藝性、服務性、學術性、宗教性社團。 (三)社團參與的動機 謝海帄、龔充文、黃世琤(1992)研究發現學生參與社團的主要目的在於 增廣知識見聞及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這兩項同時也是參與社團最大的收穫。 東吳大學調查大一學生最主要參與社團的原因,無論各社團類型都是因為 興趣;但第二原因並不相同,例如參加系學會及服務性社團是為了培養經營領 導能力,參加學術性及藝術性社團是為了培養技術能力,參加體育性、康樂性 及聯誼性社團則是為了交朋友(林至善,2003)。 臺灣大學調查學生參與社團的動機以符合興趣佔 69%為最高,拓展人際關 係佔 56%居次(臺大校訊,2004)。 19.

(33) (四)影響社團參與的因素 謝海帄、龔充文、黃世琤(1992)研究發現,學生未參與社團的主要原因 是課業負擔或缺乏興趣;顏妙桂(2000)亦認為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使大學生 對社團參與意願降低;臺灣大學調查大三學生未參與社團的原因則以課業繁忙 為主,打工賺錢居次(臺大校訊,2004)。 學生住宿情況亦會影響學生參與社團,陳淑瓊(2009)分析台灣高等教育 資料庫 94 學年度大三學生的資料發現,住學校宿舍的學生參與社團的頻率顯著 高於校外租屋和與家人同住者,而校外租屋學生參與社團頻率亦顯著高於與家 人同住的學生。 張雪梅(2010)分析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 97 學年度大三學生的資料發現, 住學校宿舍確實有利於學生投入社團活動,學生打工、上網和參與社團的時數 無甚相關,但學校類型和參與社團時數有關,學生參與社團的時數自高至低依 序為:公立大學、私立大學、公立技術學院、私立技術學院。. 三、大學社團面臨的問題 (一)影響社團運作的因素 王璽惠(2007)綜合學者專家的說法,將影響社團運作的內、外部因素彙 整為以下六項: 1、社團成員:包括其身心特質、意願、向心力及幹部團隊運作等。 2、社團負責人:是否具備領導能力、使命感與經營管理知能。 3、社團指導老師:是否用心指導、與幹部建立良好關係、具備專業知能、熟悉 學校有關行政流程與法規、有效擔任學校與學生團體之間的橋樑。 4、社團組織:是否健全、目標明確、計畫具體可行、規章完善、評鑑務實、幹 部訓練落實等。 5、社團與學校間的互動:是否與學校輔導單位互動良好、保持密切關係及主動 尋求外在資源協助等。. 20.

(34) 6、學校對於社團的支持度:學校各單位(包括領導階層、輔導單位、教師與職 員等)是否真正重視社團活動、課外活動組成員是否努力投入社團輔導工 作、學校是否編列足夠經費補助、場地設備是否充實等。 (二)社團發展面臨的問題 依據謝海帄、龔充文、黃世琤(1992)的研究發現,社團活動最主要的困 難在於經費不足、人手不夠、參與低落及場地缺乏等的問題。 顏妙桂(2000)則指出,現代大學生的人格特質多具趨樂避苦、自我取向、 怕受挫折、不易負責的特質,反映在社團人數上,便使社團人數少了許多。 葉紹國(2006)根據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 94 學年度的調查資料,發現大三 學生參與社團活動活躍,大一則明顯低了許多,尤其是自治性、綜合性、學藝 性社團的參與比例上,大一學生比大三學生少了三、四倍。 邱雅芳(2006)根據彭森明教授主持的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調查發現,目 前臺灣的大學生對校園生活有愈趨向似「旅館式」的生活方式進行,對學校相 關課外活動的參與日趨冷淡,現今大學生在校園來去匆匆的生活型態,將校園 當旅館,而大三學生帄均每週(含週末)從事活動的時間多至少依序為上網、 休閒及娛樂、和朋友聊天、約會、從事戶外活動等。 張雪梅(2010)研究發現,97 學年度大三學生參與社團時數每週為 0 小時 的超過半數,為 52.6%,每週 5 小時以內佔 37.2%,5 小時以上僅有 10.1%。相 較於臺灣大學 94 年調查大三學生每週參與社團時數為 5 小時以上的有 45.4%的 結果,顯示國內大學生參與社團的時間逐漸減少。張雪梅(2010)並比較 94 與 97 學年度大三學生參與校內社團的比例,發現 97 比 94 學年度有更高比例的學 生從不參加社團,且服務類、體育類社團參與學生人數有明顯衰退的趨勢。. 參、小結 綜合以上文獻資料,可以瞭解大學社團係以校內學生為主體,並具有共同 的興趣、目標或理想,依學校規定程序申請成立,而依個人自由意志參與或退 出。社團的類型依各校情況有所不同,本研究則依據教育部每年舉辦「全國大. 21.

(35) 專校院績優社團評鑑暨觀摩活動」之評選類別,將大學社團分為自治性、學術 性、康樂性、服務性、聯誼性、學藝性、體能性等七類社團。 依據國內外學者及實務工作者的研究,社團活動具有多方面的正向功能, 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心理社會的發展,培養多方面的興趣與才能,學習領導與被 領導,更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社團活動可以彌補教室內正式課程之不足, 增進對學校的滿意度,參與社團所學到的活動企劃、專案管理、公關能力、廣 告行銷、組織管理、領導統馭等能力,可以適用於未來尌業職場,更有助於生 涯成功發展。 在社團發展的概況方面,研究發現近年來大學社團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同以 往,大學社團不再是大學生的唯一選擇,不僅參與社團的人數減少,學生投入 社團的時間也減少了。而影響社團參與的個人背景因素包括:學校性質、性別、 年級、學院、住宿狀況、打工、社團類別、每週投入社團時數等。 在影響社團運作的內、外在因素當中,其中一項即為社團負責人,其對內 領導社團,對外代表社團,承擔社團經營的重責大任,實為社團發展的關鍵人 物,故有關社團負責人的角色、面臨的困境及研究發現等議題,有必要深入探 究。. 22.

(36) 第二節. 社團負責人的角色與相關研究. 本節內容係探討社團負責人的角色、面臨的困境與相關研究,分別說明社 團負責人的定義、領導基礎、應具備條件及任務,其所面臨的挑戰及相關實證 研究發現。. 壹、社團負責人的角色 一、社團負責人的定義 羅志明(1988)認為,社團負責人是社團中最重要的領導者,對外代表社 團,對內領導社員,並為社團和學校的橋樑,其行為足以影響他人對社團的印 象和信任,並且具有協調合作,鞏固社團內聚力的作用。 傅木龍(2000)認為,社團幹部的品德、才幹、學養、性格、健康及魅力 等,對社團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王誕生、吳昌憲與葉綺文(2003)根據研究發現,大學社團領導人的領導 能力對社團的凝聚力、組織力、活力有顯著的正相關。 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對於「社團負責人」的定義為:社團負責人是社團 依章程或學校規定之程序,由社團自行推舉,並於學校正式登記認可,對內領 導社員,負責社團事務,對外代表社團,其稱謂包括:社長、會長、團長、議 長等。. 二、社團負責人的領導基礎 潘正德(1995)指出,領導人的影響力通常來自兩方面,一為正式職權, 即組織中賦予正式職位及其所規定之權力;二為非正式影響力,是在群體中非 正式醞釀而成的。此二種皆為影響力,而所謂影響力尌是權力,從領導人權力 的基礎來看,領導人通常以下有五種權力:(一)法定權;(二)獎酬權;(三) 強制權;(四)專家權;(五)認同權。. 23.

(37) 竇希皓(2006)分析社團中的五種權力包括: (一)社團中的法定權:經由社團組織章程或合法系統所賦予的權力,社團負 責人通常經由社團推選而產生,其權力受到社團成員的認可。 (二)社團中的獎酬權:通常是社團負責人非實質的鼓勵或回饋的運用。 (三)社團中的強制權:通常是對於社團成員不適當行為的懲罰能力,但由於 社團成員是基於自由意志或個人興趣而加入,因此社團負責人對社員的 強制權並不強。 (四)社團中的專家權:係以個人的特殊能力或專業能力為基礎而產生的,通 常會在偏重技能的社團類型的社團負責人身上出現,其社團負責人亦為 該社團的佼佼者。 (五)社團中的認同權:是以對社團負責人認同、喜歡或是被其吸引所發展出 來的權力,亦即社團負責人是因為其個人的特質而被社團成員擁戴。. 三、社團負責人應具備條件 Conyne(1983)認為社團成功的七項條件包含:招募社員、激勵社員、卓 越領導、提高社員參與、改善溝通、團結、財務募款,此七項條件即為社團負 責人應著重發展的能力。 羅志明(1988)則認為,社團領導人應有以下四種素養: (一)對領導工作有正確的認識:領導工作的得失是社團負責人成敗的關鍵, 社團是屬於全體社員的,社長只是分工設立的一個職位,應建立以服務 代替領導的觀念。 (二)不斷充實自我,吸收豐富的經驗:多閱讀與自己社團性質相同的參考書 籍,多參加其他專業團體所舉辦的研習訓練,多請教前任的社長,多與 其他相關的社團溝通交流。 (三)高尚的操守和獻身的志節:社團負責人的操守必頇做到對事勇於負責, 經費絕對公開,能分辨是非、認清利害,並謙恭有禮;獻身的志節則是 全心全力投入社務,不可一心多用,使社團失去鞏固中心,成為一盤散 沙。. 24.

(38) (四)熟悉集會及會議的運用:集會及會議是推展社務的原動力,社團負責人 應培養良好的口才、說服力及接納意見的雅量等。 王誕生、吳昌憲與葉綺文(2003)的研究則指出,大學社團負責人應具備 十項能力包括:學習社團相關知能、引導社員參與決策、扮演代表社團角色、 協調內部衝突、建立合作關係、確定未來方向、善用授權觀念、教導初任幹部、 鼓舞士氣、與校內外社團合作。 宋文琪(2003)指出大學社團負責人需要具備以下的條件: (一)能力方面:1.組織團隊及選才的能力;2.察納雅言及分辨是非的能力;3. 溝通協調及說服的能力;4.爭取資源及分配資源的能力;5.作計畫及執行 計畫的能力;6.作決定及負責任的能力;7.廣結善緣及公關的能力。 (二)精神方面:1.無私奉獻的精神;2.任勞任怨的精神;3.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4.積極任事及愈挫愈勇的精神;5.求勝及求成功 的精神。. 四、社團負責人的角色任務 大學生參與社團,依其能力、投入時間選擇扮演參與者、執行者、領導者 或顧問者的角色。大學學生社團內存在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責任的分工、事 務的協調合作、活動的規劃與執行等,這些提供學生實際演練人際技巧的機會。 社團負責人至少應具備下列的角色及任務(周甘逢,1988): (一)團體對外的代表。 (二)團體團結的象徵。 (三)團體政策的決定者。 (四)計畫的設計者。 (五)內部關係協調者。 (六)團體意識的製造者。 (七)團體行為之楷模。 (八)責任的承擔者。 (九)糾紛的仲裁者。. 25.

(39) (十)有長輩的風範。 (十一)施獎懲者。 (十二)活動的專家。 陳義明、廖蒼洲(1998)從經營管理的觀點,認為社團領導者至少要扮演 策劃、用人、督導、激勵、溝通、協調、人際與公關等角色,每一個角色各有 其意義與重要性,而要扮演好各個角色需要長期的學習。當一個社團在發展的 初期尚未成熟穩定時,策劃的角色非常重要;面對意見紛歧的社團,則溝通協 調的角色很重要;面對人才缺乏的組織,則用人角色為最重要。 王舒誼(2010)則以個人輔導社團的經驗指出,社團負責人應具備角色任 務包括:擬訂社團願景及目標、善用個人魅力及影響力來凝聚成員、運用各種 激勵策略以提昇士氣、依社員的能力專長分配適當的職務等。 綜合而言,大學社團負責人的角色及任務非常多元,除了基本的學生身份 之外,其需要負責社團經營和運作、領導社團幹部擬定社團年度計畫、目標和 策略,包括:社團活動規劃、招募新社員、籌募社團經費和資源,為了達成以 上目的,需要與校內社團輔導老師及課外活動組輔導人員、校外技藝指導老師 及其他相關機構互動。此外還要發揮領導力,處理社團內外人際關係,凝聚社 團向心力,帶領社團發展和創新。 以自治性社團負責人為例,在校內要參與系務會議、院務會議或校務會議, 處理系上、學院或學校的問題;還要處理社團內與社團間的事務;對外則要代 表學系或學院處理校與校之間的事務,還有與政府部門、企業或民間機構合作 的事宜,角色及任務都相當繁雜。. 貳、社團負責人面臨的挑戰 一、有限的社團幹部培訓 林至善(2002)及王璽惠(2007)調查臺大、東吳、師大、淡江、海洋大 學等校的社團負責人研習時間大多為一天至三天,大多數為每學年舉辦一次, 少數學校則每學期舉辦。研習課程內容包括:學生團體經營、團康活動、議事. 26.

(40) 規則、領導魅力、溝通技巧、社區服務、活動企畫、行銷能力、學生自治、情 緒管理、美工文宣、時間管理、檔案製作、團體動力、生涯規劃、服務理念等。 社團負責人研習為重要的教育訓練,惟各校的培訓內容缺乏對於社團負責 人的角色及任務說明、社團負責人上任後可能面對的壓力,以及社團負責人應 如何適當因應處理等課程設計。. 二、社團負責人承受較大壓力 吳官澤(2003)曾任東吳大學企管系學生會會長,其指出:身為一個社團 負責人需要承受很大很大的壓力,所以很多事情不能太過於計較。游美芳(2003) 曾任台南女子技術學院「颺青服務社」的社長,亦認為身為社團負責人,需要 負責與承擔的事物與一般社員不同,壓力也比較大。有些事必頇自己去承受, 當情緒或心情不好時,也不能隨時展現出來,要學會如何控制與調適。尤其在 要求別人之前,先要求自己,例如請大家準時開會或繳交資料,不能規定別人 而自己卻辦不到,久而久之很容易影響團體的士氣與做事效率。 社團負責人和一般幹部有何不同?謝良駿(2003)認為二者最大的差別在 於幹部依其專業的領域或技能,完成分工的工作,而領導者不必實際去做很多 事,但他必頇用「心」去思考很多事,掌握社團的大方向,掌握自己的定位, 「以人為本」,亦即以人為社團經營的第一要件。因此當一個領導人,需要有 隨時迎接任何挑戰的準備與自信,尤其情緒與壓力的掌控,對於一個團隊有著 重要的影響。 蔣璧卉(2003)曾任逢甲大學社會服務團團長,當其剛接任團長時,發現 有許多的問題與困難,都需要社團負責人自己去解決,在團內方面,例如:如 何領導幹部使其聽命?人力如何分配才有效率?幹部抱怨工作份量太重、士氣 低迷時,如何激勵幹部?幹部彼此間鬧不愉快,社長如何幫忙協調溝通?在團 內方面,例如:學校維持什麼樣的互動關係?如何做好與師長間的公關?如何 與其他社團建立友好的關係?其認為幹部替你把事做好,但結果必頇由社團負 責人去承擔,也因此負責人的心理壓力總是比別人大一些。.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