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跨國合作之華語遠距協同教學模式研究—美國高中華語課程之設計與實施--子計畫一:結合線上自學與視訊會談之混合式華語教學法、學習活動與測驗研究(2/2)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跨國合作之華語遠距協同教學模式研究—美國高中華語課程之設計與實施--子計畫一:結合線上自學與視訊會談之混合式華語教學法、學習活動與測驗研究(2/2)"

Copied!
5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期末報告 跨國合作之華語遠距協同教學模式研究—美國高中華語課 程之設計與實施--子計畫一:結合線上自學與視訊會談之混 合式華語教學法、學習活動與測驗研究(2/2). 計 計 執 執. 畫 畫 行 行. 類 編 期 單. 別 號 間 位. : 整合型 : NSC 101-2631-S-003-007: 101 年 08 月 01 日至 102 年 03 月 31 日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華語與文化學系. 計 畫 主 持 人 : 朱我芯 計畫參與人員: 大專生-兼任助理人員:艾喜 大專生-兼任助理人員:黃馨儀 大專生-兼任助理人員:麥敏 大專生-兼任助理人員:戴潔希 大專生-兼任助理人員:閃揚容. 報 告 附 件 :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公 開 資 訊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06 月 30 日.

(2) 中 文 摘 要 : 本研究為整合計畫「跨國合作之華語遠距協同教學模式研究-美國高中華語課程之設計與實施」之子計畫一,主要研究 「線上自學」與「視訊(師生)會談」的教學方法,並發展學 習活動與測驗。兩年以來的執行成果,可分為論文發表與學 習內容發展等兩方面。在論文發表方面,本研究經由語料逐 字稿分析,探討有關同步視訊環境的活動方法、糾誤技巧、 協同學習模式,已發表為兩篇 TSSCI 期刊論文,並出版一本 專書。在學習內容的發展方面,本研究與美國線上中文課程 公司 myChinese360%合作,實施美國高中的初級華語線上課 程,共計完成了 24 課的練習/測驗題、生詞小劇、生詞漫 畫、生詞故事,及課文錄音等學習內容,提供美國高中初級 華語課程,作為非同步線上自學與同步視訊教學之學習活 動。以上教學方法與學習內容等成果,已實際應用於遠距跨 國華語教學,未來並將持續應用,作為視訊華語師資培訓課 程規劃的參考,以有效提升視訊師生互動與線上自學成效。 中文關鍵詞: 線上自學、視訊會談、學習活動、美國高中中文課程、中級 華語。 英 文 摘 要 :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individual component of the integrated project entitled ’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assisted research of the distance collaborative teaching model --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courses for senior high school level in the US’. The study aims to develop Chinese pedagogy, online exercises, activities, assignments and assessments for blended learning, combining two learning environments of online self-study and videoconferencing. Following two years of implement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divided into published findings and course content. Published findings include a book and two TSSCI journal articles, detailing analyses of data transcription, discussion of synchronized videoconferencing methodology, error correction skills and th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model. As for developing introductory Chinese learning content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US, this study collaborated with the US online Chinese curriculum enterprise myChinese360%, designing a total of 24 classes of practice and assessment exercises, vocabulary-building skits, comic strips and reading.

(3) passages as well as audio recordings of textbook content, to be used in both online self-study and synchronized videoconferencing activities. The above teaching methods and learning content have already been employed in actual long-distance Chinese teaching and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video Chinese teacher training, as well as effectively enhance videoconferencing-styl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the efficacy of online selfstudy programs. 英文關鍵詞:. online self learning, videoconferencing, learning activities, American High School Chinese Program, Intermediate Chinese.

(4) □期中進度報告 ■期末報告.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跨國合作之華語遠距協同教學模式研究—美國高中華語課程之設計與實施 The study of distance Chinese teaching model—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courses for senior high school level in the US 子計畫一:結合線上自學與視訊會談之混合式華語教學法、學習活動 與測驗研究(2/2) A Study of Chinese Pedagogy,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Assessment for Blended Learning Combining Online Self-Study and Videoconferencing.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101-2631-S-003-007執行期間:2012 年 08 月 01 日至 2013 年 03 月 31 日 執行機構及系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 計畫主持人:朱我芯 共同主持人:無 計畫參與人員:艾喜、麥敏、黃馨儀、閃揚容、戴潔希 本計畫除繳交成果報告外,另含下列出國報告,共 1 份: □移地研究心得報告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 處理方式:除列管計畫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102 年. I. 6. 月. 25 日.

(5) 目 錄 摘要……………………….……………… ……………………….………………………...... ............III 一、前言……………………….……………… ……………………….………………………...... ........1 二、研究目的……………………….…………………… ……..……………….......................1 三、文獻探討……………………….……………………….. …......……………....................1 四、研究方法……………………….………………………....…..….……………...................6 五、結果與討論(含結論與建議)………………….....…….…………………..........7 參考文獻……………………….……………………….......... …….………………….…....... 12 【附錄1】生詞小劇……………………….……………………….…………………................19 【附錄2】生詞漫畫及練習題……………………….…………………......................22 【附錄3】生詞小劇劇本及練習題………………………...........…………...........46 【附錄4】生詞故事…..………………….………………………................................65 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自評表………………….....…….…...68 國科會補助計畫衍生研發成果推廣資料表………………….....…….…....70. II.

(6) 摘 要 本研究為整合計畫「跨國合作之華語遠距協同教學模式研究--美國高中華語課程之設計與實施」 之子計畫一,主要研究「線上自學」與「視訊(師生)會談」的教學方法,並發展學習活動與測驗。兩 年以來的執行成果,可分為論文發表與學習內容發展等兩方面。在論文發表方面,本研究經由語料逐 字稿分析,探討有關同步視訊環境的活動方法、糾誤技巧、協同學習模式,已發表為兩篇 TSSCI 期 刊論文,並出版一本專書。在學習內容的發展方面,本研究與美國線上中文課程公司 myChinese360% 合作,實施美國高中的初級華語線上課程,共計完成了 24 課的練習/測驗題、生詞小劇、生詞漫畫、 生詞故事,及課文錄音等學習內容,提供美國高中初級華語課程,作為非同步線上自學與同步視訊教 學之學習活動。以上教學方法與學習內容等成果,已實際應用於遠距跨國華語教學,未來並將持續應 用,作為視訊華語師資培訓課程規劃的參考,以有效提升視訊師生互動與線上自學成效。 關鍵詞:線上自學、視訊會談、學習活動、美國高中中文課程、中級華語。. Abstract: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individual component of the integrated project entitled “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assisted research of the distance collaborative teaching model --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courses for senior high school level in the US”. The study aims to develop Chinese pedagogy, online exercises, activities, assignments and assessments for blended learning, combining two learning environments of online self-study and videoconferencing. Following two years of implement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divided into published findings and course content. Published findings include a book and two TSSCI journal articles, detailing analyses of data transcription, discussion of synchronized videoconferencing methodology, error correction skills and th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model. As for developing introductory Chinese learning content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US, this study collaborated with the US online Chinese curriculum enterprise myChinese360%, designing a total of 24 classes of practice and assessment exercises, vocabulary-building skits, comic strips and reading passages as well as audio recordings of textbook content, to be used in both online self-study and synchronized videoconferencing activities. The above teaching methods and learning content have already been employed in actual long-distance Chinese teaching and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video Chinese teacher training, as well as effectively enhance videoconferencing-styl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the efficacy of online self-study programs. Keywords: online self learning, videoconferencing, learning activities, American High School. Chinese Program, Intermediate Chinese.. III.

(7) 一、前言 本研究為整合計畫「跨國合作之華語遠距協同教學模式研究—美國高中中級華語課程之設計與 實施」之子計畫一,主要研究同步視訊會談的華語教學方法,並發展線上自學型態的輔助學習內容及 練習題庫。 本研究借助混合式學習理論,結合「同步視訊」與「線上自學」兩種學習環境與型態,期使網 路世代的美國高中生,一方面得以利用其所熟悉的網路社群環境,以及兼具遊戲趣味與溝通成效的線 上活動,自主而又協同互動地學習中文;另方面也有機會透過同步視訊,與教師及協同學習的同學以 目標語進行面對面的互動交流。對教學機構(美國高中)而言,具備優質學習活動的遠距課程,既能滿 足越來越多家長希望子女學習中文的開課需求,也能以視訊會談輔助語言學習所需的面對面口語互動, 尤其重要的是,還能維持低成本的經費條件。.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之目的包括:第一,調查並分析美國高中生學習華語之動機、目標、策略與風格。第二, 探究美國線上課程設置規範、美國外語教學學會之外語學習準則,與美國中小學外語能力標準等官方 標準,並據以統整出高中線上外語課程應有之學習功能,以及語言分級能力指標。第三,比較線上、 視訊與傳統課堂等三種環境的華語學習條件,及其所影響之聽說讀寫四種技能之學習成效差異。第四, 綜合以上各項研究所得,制定美國高中中級華語線上學習活動、學習測驗、視訊活動之設計原則與檢 核指標。第五,依據前項設計原則與指標,為每日的學習內容編寫出所有的線上練習、課後作業、課 外任務,視訊討論問題、視訊活動、與線上測驗。第六,對照本研究與過去兩年所執行之研究案成果, 比較美國高中生與大學生對於華語學習的動機、目的、風格、策略、主題興趣,與視訊活動偏好與表 現等各方面之差異。. 三、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要涉及的研究範疇包括語言教習活動、口語表達活動、視訊教學、語言學習策略、跨文 化溝通等五方面,以下分論其文獻之研究成果,及本研究擬承繼與應用之面向。 (一) 語言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亦可稱為教學技巧(language teaching techniques),舉凡暖身活動、聽錄音、聽寫、測 驗、抄寫、內容解釋、說故事、角色扮演、遊戲、訪談等皆屬之,其樣式林林總總,由於本章重點在 於視訊活動設計的原則性問題,因此主要關注的是活動類型,亦即活動形式的分類。既有文獻中,較 為重要的活動分類標準約有三種:第一,依活動的型態分類;第二,依自由溝通的程度分類,第三, 依模擬真實生活的程度分類,以下分項詳說之。 1. 依活動型態分類 第一種分類標準是依據活動的型態分類,此方法以 Klippel(1984)為代表,其所設計的口語溝通 活動,依活動型態而分為三種類型:第一,提問與回答(question and answers),意指由教師提問而 學生應答的活動型態。第二,討論與決定(discussions and decisions) ,意指由同儕互相討論協商而做 出決定或結論的活動型態。第三,故事與小劇(stories and scenes),意指由學生分組演說故事或演出 1.

(8) 小型戲劇的活動型態。本章所謂活動「類型」,即以此為概念基礎。 2. 依自由溝通程度分類 第二種分類標準是依據自由溝通的程度分類,此方法以 Crookes 與 Chaudron(1991: 52-54)為代 表,其所彙整的語言課堂活動,按教師的操控程度與學生的自由溝通程度,分為三種類型:第一, 「控 制性」活動(controlled techniques),意指教師操控程度較高,而學生自由溝通程度較低的活動,如 暖身活動、內容解釋、課文朗讀、翻譯、聽寫、測驗等。第二,「半控制性」活動(semi-controlled techniques) ,如腦力激盪、說故事、開放性問題、資訊交換等。第三, 「自由性」活動(free techniques), 如角色扮演、遊戲、報告、戲劇表演、討論、訪談等。其所彙集之活動形式及自由溝通程度的分類概 念,可作為本章活動設計的重要參考指標。 3. 依生活擬真程度分類 第三種分類標準是依據模擬真實生活的程度分類,此方法以 Paulston 與 Bruder(1976)為代表, 其有關句型練習的活動研究,按模擬真實生活溝通的程度,分為三種類型:第一,溝通性練習 (communicative drills) ,意指接近真實生活溝通語境,而使學生能自由發揮的練習活動。第二,有意 義練習(meaningful drills),意指與真實生活語境略為相關,學生在教師設定的練習內容之外,也能 有部份自由發揮的空間。第三,機械性練習(mechanical drills),意指針對語音、語法、詞語等語言 形式進行反覆誦讀或替換練習,學生並無自由發揮的空間。 此外,Brown(2007b)指出,溝通式的學習活動應具有真實性、實況模擬、有意義的任務等特色, 其以此標準而篩選出有利於互動的小組活動包括:遊戲、角色扮演、模仿、戲劇表演、研究方案、訪 談、腦力激盪、訊息差距、拼湊法、難題解決、決策制定、意見交流等。 本章以互動溝通為視訊教學的主要目標,以上文獻中所指出自由溝通程度較高、較貼近真實生活 溝通語境的課堂活動,皆為視訊溝通可參考採用的活動形式。 (二) 口語表達活動 如何引導學生踴躍發言,以維繫課堂的對話熱度,為視訊教學最大的挑戰。李蕓真(1991)曾以 其華語課堂成功引導學生多開口的經驗,建議有助於口語表達的活動如下:第一,猜事或物:由某位 學生用中文向其他學生形容一件事物,但不可以說出該事物的名稱,其他同學在猜測的過程中可以提 問,直到猜出答案。第二,賓果:可用於記憶生詞、簡單詢問等。第三,聽寫:由教師事先準備不同 的生詞學習單,使學生兩人一組,互做聽寫練習,並互相改正。第四,對話:初級的學生,可由教師 先為學生設計幾種對話,請學生據之練習;進階級的學生,可由教師設定題目或情景,由學生分組準 備對話腳本,並交由教師改正潤色之後,於課堂表演。第五,學生自己講語法:教師設計一些問題, 由學生在課本上的語法說明中自己找答案,而後於課堂上互相討論。第六,比手畫腳:由某位學生表 演動作,使其他學生用中文解釋或描述該動作。第七,講自己的事:每次正式上課前,使學生以已知 的詞彙講述生活小事。第八,看圖說話:可從簡單的說出詞彙,到用完整句子編出小故事。第九,唱 歌:利用簡單易學的中國兒歌、民歌或流行歌曲,調節課堂氣氛。第十,錄影:將學生在課堂上的活 動錄影,於學期末時播放,以總結學生的進步情形。 口語表達的重要目的,在於訓練成段表達的能力,吳曉露(1994)曾針對如何訓練學生成段的表 達能力,規劃了如下的教學方式:第一,框架化的構思訓練,比如,表達自己對某件事的看法時,可 採用三階段框架:主題句(提起話題或表明觀點);舉例(如一、二、三……);結束句(概括並重申 2.

(9) 此觀點)。第二,給予句際的組合方法,例如先前、開始、後來,接著、緊接著、最後、總而言之、 綜上所述等適用於句與句之間的連貫語詞。第三,給予與主題相關的詞彙:比如,當主題是「談談人 們的自尊心問題」時,可預先列出詞彙如:自尊、面子、溫和、嚴厲、委婉、即使、尊嚴、發火、吵 架、慎重……,以供學生臨場使用。 在口語教學中,課堂活動最重要的意義在於使學生成為主角,在輕鬆有趣的氣氛中,活用所學語 言與文化知識而與同儕交流。成功的活動設計,可激發學生運用目標語表達見解的意識,如陳雅芬(1991) 曾帶領學生進行華語學習策略的討論,意在使學生藉由交流分享而獲得有益於己的學習方法,其活動 內容包括:第一,請學生寫下平時學習中文所使用的策略;第二,請他們討論學習中文過程中曾經歷 的突破,以及曾遭遇的挫折。該活動實際發揮了強化同儕情誼的成效,自然形成一種相互勉勵的氣氛, 使學生敢於運用目標語,而不怕在同學面前犯錯。 (三) 視訊教學 視訊會談是一種遠距而同步的面對面溝通方式,會談的參與者分別位在兩個以上的地點,透過電 腦、網際網路、網路攝影機與麥克風等設備,視訊各端參與者的即時影像與聲音,便可共現於彼此的 電腦螢幕視窗中。一般會議或教學用的視訊系統,至多可提供十餘個端點的同步會談。除了視訊與音 訊傳輸之外,參與者亦可共享彼此的圖文影音檔資料,甚至各端點的參與者都能在視窗圖文中打字或 畫圖註記,使其他各端點的參與者同步得見(如圖 1)。. 圖 1 本研究之視訊教學(本研究擷圖) 由於遠距師生借助音訊與視訊的即時傳輸,可進行面對面溝通,因此是遠距條件下最接近傳統教 室的上課型態,甚至能彌補大班課堂的師生互動不足問題(Moore, 1996; Roblyer & Doering, 2009)。 視訊教學的興起,使合作教學與合作學習益趨便利,單一教學機構中所欠缺的專業師資,學生透過視 訊一樣可以獲得教導(Clark, 1999)。 近年受惠於網路科技的發展,線上即時視訊與音訊的傳輸品質已臻穩定良好,可選購的互動式視 訊會談系統亦漸多樣,視訊會談在遠距教學上的應用遂益趨普及,比如在遠距教學需求殷切的美國, 已有許多大學與中小學透過同步視訊搭配線上自學,實施正式學分的外語課程,使學校在經費有限且 師資不足的條件下,仍盡可能提供學生學習外語的機會。 3.

(10) 對二語或外語教學而言,視訊會談重要地提供了學生與母語者跨文化溝通的機會,同時也能有效 增進學生的目標語口語能力,特別是在腔調、流暢性與正確性等方面,助益尤顯(Matthews, 2007)。 本書因而在混成式學習的框架中,將同步視訊納入,與多媒體並列為數位或線上學習的兩種重要型態。 以視訊會談方式實施華語文化教學,最為可貴的優點在於,海外的二語學生藉此得以與華語地區 的母語者進行面對面的社會化互動與生活溝通。線上同步視訊系統提供了面對面的視窗環境,海外學 生既無須搭機往返於華語地區,也無須撥打國際電話,跨文化的溝通因而更為直接、更節省經費與時 間,也更具有自主性。1 活潑成功的視訊教學,其原理與一般教室教學大致相通(陳雅芬,2000) 。然而,鏡頭與麥克風畢 竟限制了發言的自由度,且師生相隔兩地所產生的心理距離感,以及透過螢幕,溝通雙方的眼神難以 直接交會等問題,都造成視訊師生之間的互動不足,甚至導致學生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問題(Ware, Olesinski, Cole, & Pray, 1998) 。於此特殊教學情境的條件限制之下,欲求滿意的教學成效,教師的教學 準備必須比一般教室教學更為詳細且熟練,一切教學步驟或備用計畫皆須於課前縝密規劃,且視訊教 學進行時,亦需助理或技術人員在場協助,俾使教學順利進行(陳雅芬,1999;信世昌,1999) 。除此 之外,如 Poley(1998)所強調,視訊教學最忌課堂活動貧乏,因此,如何搭配學習內容,規劃出活潑 趣味、豐富變化,且有意義的教學活動,此實視訊教學設計之要務,亦本章研究之旨。 日本早稻田大學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教學研究所自 2000 年以來,持續進行著成功的華語視訊 會談課程(砂岡和子、村上公一、小川利康、于洋, 2001; 砂岡和子、村上公一, 2003) 。砂岡和子(2002) 透過該項遠距教學合作發現,較能引起發言興趣的會談話題,是與學生日常生活及其興趣相關的事物, 如大學周邊的餐廳,或世界盃足球賽等運動時事新聞。在該項合作中擔任視訊小老師的呂念慈(2003), 提出了適合視訊會談的幾種活動型態,包括:擴展式訓練(包括給詞連句、組句成段、組段成篇) 、聽 述式訓練(學生聽老師敘述一段故事之後複述) 、講述式訓練(轉述或報告一個議題) 、描述式訓練(引 導學生描述人事物的狀貌或場景)、複述式訓練(使學生根據學習內容進行複述)、評述式訓練(發表 意見或看法)、補充式訓練(學生根據教師給予的情境及語段規則,自行發展故事)。以上有關視訊教 學的研究成果,皆為本章發展視訊活動的參考。 (四) 語言學習策略 許多研究者發現,語言學習者運用學習策略,確能有助於其語言學習成效(Chen & Cheng, 2009; Dreyer and Oxford, 1996; Green and Oxford, 1995; Huang, 2008; Park, 1997; Sheorey, 1999; Wharton, 2000)。Fillmore(1989)的研究發現,雙語兒童常利用許多知性的策略和學習技巧幫助語言學習,他們 能從溝通互動中吸收語言資訊,並分析其中的規則,再歸納成文法,進而內化為自我的語言知識;也 能運用歸納、分類、通則化、推論、聯想、記憶等能力,了解更多的語言訊息。因此,認知性的學習 策略與技巧對於第二語言學習確有直接幫助。 Sheorey(1999)曾調查印度的大學使用英語學習策略的情況,發現印度學生學習英語時,喜歡使用 功能性策略以增長其英語溝通能力,也喜歡使用記憶策略以便其於考試取向的教育制度下應付考試。 在學生性別的比較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常使用學習策略;而英語能力較高的學生也較常使用學習策略。 有關學習內容之成就測驗,本研究自歷來語言測驗觀之演變中探索各類題型,以發展適用於線上 1. 雖然免付費的網路電話軟體 Skype 也提供遠距面對面的即時會談功能,但就教學而言,其缺點在於欠缺同步分享文件、 圖片的視訊白板區塊,也無法自動側錄教學過程,因而較適合閒聊或不須共享文件的會談,而不便於師生須共享學習材 料的教學之用。本書之視訊教學研究,以語言教學為主要考量,因此使用的是具有檔案畫面共享、書寫互動、自動全程 側錄等功能的教學/企業會談專用付費軟體,如 Adobe Connect 與 JoinNet。 4.

(11) 自學與視訊溝通之測驗題目。歷來語言測驗觀之演變及其主張題型如下: 著名語言測試(Language Testing,LT)學者 Spolsky (1975),將語言測試理論的發展統整為以下三階 段︰ (1) 前科學語言測試階段(the pre-scientific): 此階段之語言教師對語言尚未有科學性的分析,只將語言視為一門包括語法知識、詞法知識、語 音知識的知識體系。常見題型包括短文寫作(essay writing)、翻譯(translation)、語法分析(grammatical analysis)等,被稱為短文寫作─翻譯法(the essay-writing translation approach),測試結果主要根據教 師的主觀評分(Heaton, 1988)。 (2) 心理測量─結構主義語言測試階段( the psychometric-structuralist)︰ Lado(1964)將語言能力分解為語音、句法、詞彙和文化,認為語言考試可通過說聽讀寫四種方式 測試這些分解成份(components),試題因而設計為「分立式測驗」(discrete-point tests),每題只針對 一個語言點。其主要題型有選擇填空、詞彙填空、語法填空、完成句子、改錯等。 (3) 心理語言學─社會語言學語言測試階段(the psycholinguistic-sociolinguistic): Oller (1979)提出了整體能力假設(unitary competence hypothesis),主張語言使用憑藉的是一種整 合能力,測驗不宜切分為片面成份,因而設計「綜合性測驗法」(the integrative approach),其經典題 型包括克漏字測驗(cloze test)和聽寫測驗(listening cloze tests and dictation tests)。Oller (1979)認為, 克漏字測驗可有效考核整體的語言能力,包括詞彙知識、語法結構知識、篇章結構知識、閱讀技巧與 策略,以及「語用預期語法」(pragmatic expectancy grammar)能力。Oller (1979)所謂「語用預期語法」 能力,乃指依照語言上下文以及語境等線索,適切進行一連串語言理解與表達的能力。聽寫測驗則可 考察語言行為的文法與篇章能力,甚至與其他語言能力都有很高的相關性,包括能聽、能寫、能記, 以及語用預期語法等能力。 (4) 溝通語言測試階段(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sting, CLT): 在以上三階段之後,繼而發展的是順應溝通教學法而產生的溝通語言測試階段。70 年代,美國人 類學家和社會語言學家 Hymes 上提出了「溝通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概念, Hymes(1972)認為,使用語言不但要能按照語法規則產出形式正確的句子,而且還應具有在不同的語境 中合理使用這些句子的能力。交際能力包括四個社會文化因素,即語法的正確性、語言的可行性、語 言的得體性和語言的可接受性。其後, Canal 與 Swain(1980)進一步分析了語言溝通能力主要乃由四種 能力所構成:語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社會語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語篇能 力(discourse competence),與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 90 年代,隨著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研究的長足發展,Bachman (1990,1996)提出了「語言溝通能 力」(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 CLA)。他認為,語言溝通能力便是能結合語言知識與語言使用情 境特點,以表達並解釋意義的能力。其所謂「語言溝通能力」 ,乃由語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 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與心理機制(psychophysiolopgical mechanisms)三部分組成。此三種能 力相互形響、相互作用,形成一種動態過程(dynamic process)。據此,Bacham 認為,語言測試應考察 包括語法、語篇、社會語言能力與策略能力等的語言溝通能力,同時應以真實情境的應用為原則。. 5.

(12) (五) 跨文化溝通 「跨文化溝通」一詞,由 Edward T. Hall 在 1959 年首次提出,當時指的是旅居海外的美國人與當 地人之間的溝通(Hall, 1959: 59),其後則擴大指稱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溝通。跨文化溝通的 研究目的,是幫助溝通者增強跨文化意識,以及在跨文化語境中的訊息溝通能力,以期相互理解和彼 此適應,從而達成有效且得體的良好溝通成效(Fantini, 1995)。 1. 文化差異導致語境誤解 文化的差異往往導致溝通訊息的誤解,特別是 Hall(1976)所謂的「高度依賴語境」 (high context) 文化與「低度依賴語境」 (low context)文化,前者講究自謙與尊人的說話藝術,以直言為無禮,因而 形成較為間接的表達風格;後者則習慣直言其想法,表達風格較為直接。若此兩種文化的人在溝通時 不了解對方的表達文化,便容易以為對方出言無禮或不盡真誠,因而形成負面印象,終而導致溝通無 法成功。諸如此類的文化差異,往往導致跨文化誤解,甚至文化衝突(culture conflict) ,而避免之道, 唯有提升跨文化溝通能力。 2. 提升跨文化溝通能力以避免文化衝突 Levine 與 Adelman(1982)認為,造成文化衝突的原因主要有四:誤解(misinterpretations) 、民 族優越感(ethnocentrism) 、刻板印象(stereotypes) ,與偏見(prejudice) 。為避免形成這些問題,應 培養跨文化溝通能力的核心素養,才能具備良好的跨文化溝通能力。有關跨文化溝通能力的核心素養, 包括心理學、文化研究、應用語言學、語言教學、國際企業管理、人類學等跨領域學者已有豐富的研 究闡述,本研究彙整得出跨文化溝通能力元素約十餘種:訊息溝通技巧、語言能力、自我與他者的文 化知識、自覺意識、尊重他者、同理心、開闊胸襟、樂於接受新知、避免主觀論斷、容忍歧義、思考 與行為具有彈性、抗壓能力等等(Abe & Wiseman, 1983; Byram, 1997; Chen & Starosta, 2005; Cui & Awa, 1992; Gelbrich, 2004; Gibson & Zhong, 2005; Gudykunst, 2004; Hammer et al.; Ting-Toomey, 1999) 。以 上跨文化溝通能力元素已於第一章緒論之第二節詳細分類說明,於此略之。.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用Kaplan & Duchon (1988)、Fraser & Tobin(1991),與Tobin & Fraser (1998)所推 薦結合量化與質性研究的「三角驗證法」(Triangulation),資料蒐集的三項途徑為:問卷調查、訪 談,與觀察。所謂「三角驗證法」,一般是指在研究中同時使用三種研究方法,以便從多種視角檢 視研究結果。如果三種研究方法所得的答案趨向一致,或至少其中兩種方法所得的答案接近,則研 究結果的可信度高;如果三種研究方法的結果嚴重相左,則研究者便須重新設計研究模式或考慮改 換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學習活動的實施成效方面,為確認「情境扮演」與「提問討論」兩種活動類型在視訊環 境中都能有良好的跨文化溝通成效,遂以臺師大 17 名華語進階級的國際學生為實驗對象,透過 JoinNet 視訊軟體,進行了 20 次視訊試教,每次由 1 位教師對應 1 至 3 名學生不等,參與學生共計 38 人次,平 均每人上課 2 至 3 次。試教內容涵蓋 7 課「生活文化」主題,每課實施兩個教學活動,各代表「情境 扮演」與「提問討論」兩種活動類型。研究假設為:如果兩種活動類型皆適用於視訊環境的跨文化溝 通,則:1. 兩類活動的前、後測評量成績應呈現一致性的進步幅度;2. 兩類活動的學生滿意度調查應 呈現一致性的回饋;3. 學生在兩類活動中能主動運用文化詞彙的頻率,應有一致性。使用之研究工具 6.

(13) 包括:活動滿意度問卷、每課的前後測試題,以及每課的文化詞彙表等。實驗取得之研究資料,包括 學生的滿意度問卷回饋、學生的前後測成績、視訊教學側錄檔2,以及經人工轉錄而成的側錄檔語料逐 字稿。以上三種資料的量化統計結果,都同樣呈現出「情境扮演」成效明顯不如「提問討論」的結果, 因而推翻了研究假設。後續又以訪談調查法蒐集師生意見,探究出「情境扮演」成效不佳的原因及改 善之道。 在糾誤方法研究方面,為確認所擬定的跨文化情境糾誤策略確實有良好的糾誤成效,遂以德國海 德堡大學、韓國延世大學、臺師大共 17 名華語進階級的國際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 JoinNet 視訊軟體, 進行了 12 次視訊試教,每次由 1 位教師對應 1 至 3 名學生不等,參與學生共計 25 人次,平均每人上課 1 至 2 次。試教內容為 7 課「生活文化」主題。研究假設為:如果本研究擬定的兩種主要糾誤法——「改 錯指正法」與「知識解說法」 ,在跨文化視訊溝通語境中確實理想而且實用,則這兩種糾誤法將是糾誤 成效最高,且教師臨場使用次數也最多的糾誤法。該實驗取得的研究資料主要為 12 堂視訊試教的側錄 檔,將之轉錄為教學語料逐字稿後,經編碼分析,得出各類偏誤的頻率、各種糾誤法的使用次數,以 及各種糾誤法的回應成效等三種量化數據,其結果顯示,糾誤成效最高且教師臨場使用次數最多的是 「正確重述法」與「知識解說法」 ,此結果推翻了部分的研究假設,同時成為糾誤策略修訂之重要依據。. 五、結果與討論(含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之執行成果主要分為實證成果論文發表,與學習活動發展等兩方面,以下分項敘之。 (一)實證成果論文發表 本計畫經實證研究而發表之論文成果如下: 一、全本專書. 1. 朱我芯(2013.2)。對外華語文化教學實證研究——以跨文化溝通與第二文化習得 為導向(Empirical Research on Teaching Chinese Culture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With Emphasis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Second Culture Acquisition)(ISBN 978-957-752-894-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二、單篇論文 (一) 期刊論文. 2. 1. 朱我芯(2012.9) 。視訊華語文化課堂之口語糾誤有效策略,華語文教學研究(ISSN: 1811-8429),9(3),頁 101-136。(TSSCI & THCI Core). 2. 朱我芯(2012.3) 。對外華語之古典詩歌多媒體「情境再現」教學法。華語文教學研 究(ISSN: 1811-8429),9(1),頁 23-51。(TSSCI & THCI Core). 本研究付費使用之視訊教學系統,具有自動側錄的功能,每次視訊上課的全部畫面過程,皆可由系統完整側錄為影音檔 案,本研究由助理逐字逐句將影音檔的課堂語料寫成逐字稿,便可進行後續之語料編碼分析與統計研究。 7.

(14) 3. 朱我芯(2011.12) 。同步視訊華語文化課堂之活動類型研究。華語文教學研究(ISSN: 1811-8429),8(3),頁 115-152。(TSSCI & THCI Core) (三) 研討會論文. 4. 朱我芯(2013)。同步視訊華語教學之教師提問研究. 21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IACL 21)。中國語言學會主辦,臺 灣臺北,2013.06.07-8。(已接受發表). 5. Tsai, P. S., & Chu, W. H. (2013). Motivating Learn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with Cultural Experience-Sharing Activities in Online Video Conferencing,中原大 學應用華語文系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原大學應華系主辦,臺灣中壢,2013.05。 Chu, W. H. (2012). Approaches to Teaching Chinese Allegory for Understanding. 6. Chinese Cultural Thought and Developing Story Writing Skil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anel of “Integrat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Chinese L2 Instructional Material Design"). Annual Convention and World Languages Expo (ACTEL 2012). Organized by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USA. November 16~18, 2012. Chu, W. H. (2012).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Error Correction in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Via Simultaneous Videoconferencing. In D. B. Xu (Ed.),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Workshops on Technology and. 7. 8.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CLT 7, pp. 82-94). Hosted by Hamilton College, the 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Resource Center (NFLRC) and the 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East Asia at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Hawaii, USA. May 25-27, 2012. Chu, W. H. (2011). How to develop L2 students’ 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 compet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anel of “Enhancing Chinese L2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Annual Convention and World Languages Expo (ACTEL 2011). Organized by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Denver, Colorado, USA. November 18-20, 2012.. 以上已發表之論文中,以視訊教學之活動方法、糾誤技巧、提問模式最具代表性,因而詳述如下。 1. 同步視訊教學活動方法 學習目標語文化的最大意義在於,將文化知識實踐為跨文化溝通能力,亦即在生活情境中應用文化知 識,以此達成有效且得體的跨文化溝通,方可謂習得了第二文化。如此主張,正可呼應溝通教學法所主張 的,教室中應模擬真實社會的溝通情境 (Savignon, 2005; Brown, 2007a, 2007b),以及體演教學法所強調 的,二語學生的文化能力,端視在生活溝通中的表現而定 (Walker & Mari, 2000)。對於在非華語地區學 習華語的學生而言,欠缺教室以外的華人文化生活情境,供其實踐所學,因此,透過線上同步視訊會談方 8.

(15) 式,與華語地區的母語者進行遠距面對面的跨文化溝通,遂成為補救其華語與文化實踐機會的最佳途徑。 然而,視訊環境的溝通畢竟比當面溝通多了一些干擾因素,比如:肢體語言較難施展、話輪轉換 (turn-taking) 較難順暢、遠距師生心理距離較遠等等 (信世昌,2002;陳雅芬,2000),凡此皆為發展 視訊教學時必須考量的因素。如何以視訊會談模擬社會文化情境?如何引導學生應用華語文化知識進行 跨文化溝通?目前華語教學領域對此仍少有探討,本研究因而透過實徵研究,探求有助於發展跨文化溝 通能力的視訊活動方法。 在視訊教學活動設計原則方面,本研究根據視訊環境、口語互動、第二文化習得等特性分析,歸納 得出的活動設計原則包括:活動空間一公尺內、步驟避免複雜、大量口語互動、鋪設生活情境、訓練 比較文化、應用文化詞彙、描述文化特點等。 為探求一小時視訊課堂所需兩個活動的最佳組合模式,本研究將所有活動按其形式分為「提問討論」 與「情境扮演」兩大類型。視訊試教後,透過活動滿意度、前後測成績進步幅度、活動進行順暢度、文 化詞彙使用頻率等四項量化數據,發現「提問討論」之活動成效顯著優於「情境扮演」 。繼而經由師生訪 談進行質性分析,探究「情境扮演」在視訊環境實施成效欠佳的原因,最後提出兩種改善方法:一是將「情 境扮演」內涵融入「提問討論」形式;二是利用視覺圖像輔助學生融入角色情境。 2. 同步視訊口語糾誤策略 跨文化溝通能否成功,關鍵在於能否掌握有效且得體的表達方式 (Fantini, 1997),而所謂有效且得體, 則須於具體的溝通表現中接受檢驗,並不斷改誤為正,才能提升跨文化溝通能力。溝通式教學法認為,正 確性是有效溝通的必要條件,語言的正確性與流暢性互為表裡,不可偏廢 (Brown, 2007a; 2007b; Savignon, 2005) 。因此,二語學生在發展跨文化溝通能力的過程中,亟須技巧性的糾誤 (corrective feedback/error correction/treatment of error) 提點,以提高表達與理解的有效性與得體性。特別是溝通式的課堂,教師 糾誤的分寸格外難以拿捏,因其以鼓勵口語的流暢性為最高原則,稱職的教師既須扮演與學生自然互動的 溝通對象,又必須是具有教學功能的糾正者。當學生話語 (utterance) 出現偏誤,教師在短短數秒之內, 除了要立即判斷該不該糾正、該採取何種糾誤方法之外,更要考慮在提出糾正時,如何不影響學生的表達 流暢性及發言意願?如何在避免打擊學生語言自我 (language ego) 及避免其偏誤變成化石 (fossilization) 之間,取得最佳平衡?凡此皆考驗教師的臨場應變能力,因而成為教學現場的最大變數與難點。 本研究針對視訊環境的跨文化溝通情境,研究理想的口語糾誤策略。在糾誤時機方面,建議教師以維 護自然溝通氣氛為首要考量,只有當偏誤可能造成溝通訊息無法正確、得體傳遞時,才須即刻給予糾誤; 且糾誤應以不打斷學生發言、不傷害學生的語言自我為前提。經 12 堂視訊試教實驗之語料統計發現,國 際學生的口語偏誤以詞彙最多,佔所有偏誤之35.80%;語法偏誤居次,佔28.60%;語音偏誤第三,佔15.18%。 在糾誤方法方面,以上三類頻率較高的偏誤,教師糾誤皆以「正確重述法」最多;就總體糾誤而言,亦以 「正確重述法」之使用比例最高,達 45.83%;其次為「知識解說法」 ,佔 20.83%。另就糾誤成效而言,則 「知識解說法」與「正確重述法」俱佳,得到學生「已修復」之綠燈回應比例各高達 66.25%與 64.20%。 經由使用比例與糾誤成效之綜合評比,得出最為理想之視訊華語口語糾誤法為「正確重述法」 ,其次為「知 識解說法」 。反觀實驗假設時原擬採用之「指錯改正法」 ,則不僅教師使用比例極低(僅 4.16%) ,糾誤成效. 9.

(16) 亦不佳(綠燈回應僅 35.29%) 。據此重要之實證成果,修正了糾誤流程與糾誤方法,最終提出的「視訊跨 文化溝通之口語糾誤策略」 。 對照本研究與英語教學之相關研究,發現不論是「視訊華語」或「教室英語」的內容取向教學, 「正確 重述法」都是使用比例最高的糾誤方法;而且在成人學生的小班制教學中, 「正確重述法」都能引發學生 的積極修正。 本研究之實證成果,可做為發展視訊華語教學與視訊師資培訓之參考,尤其詞彙、語法、語音方面的 口語偏誤頻率較高,教師之教學與糾誤技巧宜特別加強,並應熟練運用「正確重述法」及「知識解說法」 兩種成效最佳的糾誤方法,當可有效提升視訊教學品質。 3. 同步視訊教師提問技巧 透過同步視訊進行遠距教學,師生之間的口語溝通較難借助肢體語言,話輪轉換也不如真實面對 面時順暢,更何況師生之間地理上的距離難免形成心理上的距離,因此,在視訊課堂上,教師如何安 排問題,技巧提問,以引導學生自然發言,樂於回應,遂成為溝通導向的視訊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 且其難度遠高於教室環境。根據英語教學研究文獻,教師良好的提問方法,確能引起學生次數較多且 句式較長的口語回應。本研究因而針對視訊華語教學,探究最具成效的教師提問方法與模式,期使視 訊教學確實發揮提升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功能。本研究主要採用觀察法與內容分析法,將華語視訊課程 的教學側錄檔轉錄為語料逐字稿,而後針對其中的教師提問與學生回應話輪,進行編碼統計,分析教 師理想的提問策略。本研究語料編碼的架構與定義,主要參考 Long and Sato(1983; 1984)實證研究提 出的「展示性提問」(Display questions)與「開放性提問」(Referential questions)。經本研究研究發 現,本研究之視訊語料中,教師的展示性提問次數多於開放性提問,其比例約與英語、華語之課堂提 問研究文獻所載相當,但開放性提問則較能得到學生的成段表達回應,表示其提問成效較佳。此外, 本研究亦發現,教師的提問流程,顯著呈現出展示性與開放式交替輪用的規律模式,具有如此規律特 徵的提問比例,佔提問總數五成以上。每個回合的交替循環,平均接連有四次的展示性與開放性提問, 其模式以「展示性--開放性--展示性--開放性」的提問順序比例最高。 (二)學習活動發展 本計畫與美國線上中文課程公司 myChinese360% (a division of TCG Global, Inc.)進行教學合 作,已發展之學習內容及網站成果,條列如下。 1. 與美國線上中文課程公司 myChinese360%合作,進行「美國高中初級華語」之線上學分課程。課 程一學期共計 15 周,每周 4 小時,周一至周四各 1 小時,其中,每周一、周三為同步視訊教學, 每周二、周四為非同步線上自學。 2. 將同步視訊授課之教學側錄檔轉錄出語料逐字稿,經由語料分析,完成有關同步視訊環境之學習 活動、口語糾誤、教師提問等專題研究,已發表為兩篇 TSSCI 期刊論文,並寫成一本專書。 3. 為本整合計畫之自編教材《美國高中初級中文》,完成 Unit 1~12 共計 24 課之練習/測驗題,每個 Unit 題目各約 80 題,題庫總題數將近 1000 題,每個 Unit 的基本題型如下: (1) Choose one correct pronunciation (2) Choose one correct meaning and usage of vocabulary 10.

(17) (3) Write an appropriate sentence for the picture (4) Reorder the words to make correct sentences (5) Choose one correct grammar - sentence pattern (6) Choose one correct description according to the text of this lesson (7) Fill in the blank with the appropriate answer (8) Write a five-sentence conversation between you and your English teacher 4. 為本整合計畫之自編教材《美國高中初級中文》教材,完成 Unit 1~12 共計 24 課之所有課文(對 話)錄音。 5. 搭配整合計畫之自編教材,發展生詞漫畫共 38 篇,其中單格漫畫 24 篇,四格漫畫 14 篇,總計漫 畫格數 80 格,提供「美國高中初級華語學分課程」做為非同步線上自學與同步視訊教學之學習活 動。 6. 搭配上述生詞漫畫,發展練習問題共約 120 題,提供「美國高中初級華語學分課程」 ,做為非同步 線上自學之練習與測驗之用。 7. 搭配整合計畫之自編教材,發展生詞小劇劇本 10 齣,供子計畫四拍攝為 10 齣生詞小劇,做為非同 步線上自學與同步視訊教學之學習活動。 8. 搭配上述生詞小劇,發展問題練習共約 100 題,提供「美國高中初級華語學分課程」 ,做為非同步 線上自學之練習與測驗之用。 9. 搭配整合計畫之自編教材,發展生詞故事 5 篇,做為非同步線上自學與同步視訊教學之學習活動。 10. 以上學習內容已建置並實施教學於如下網站: (1) 網站名稱: A. CANVAS 自學平台 B. 對外華語線上視訊教學多媒體內容平台 (2) 網址: A. https://language360.instructure.com/courses/790216/modules (帳號: chuwh@ntnu.edu.tw; 密碼:123456) B. http://vclrn.nutc.edu.tw/4ushs(2013/1/31 前無須帳號、密碼即可登入瀏覽) (3) 網站介紹及功能說明: A. CANVAS 自學平台 CANVAS 自學平台系統是與本計畫合作的美國美國線上中文課程公司 myChinese360%之 常態性線上學習網站,本計畫已完成之 Unit 1~12 共計 24 課之所有課文錄音,及練習/測驗題 約 1000 題,皆已逐題上傳至該平台之題庫中,可隨機或由教師設定而形成練習題/試題。 B. 對外華語線上視訊教學多媒體內容平台 11.

(18) 此平台為本整合計畫之共屬平台,本子計畫發展之學習內容、測驗、練習等,皆已上傳 該平台,項目包括: a. 生詞漫畫 25 篇共 50 格,及每篇之練習問題。 b. 生詞小劇 10 齣劇本,及每篇之練習問題。 c. 生詞故事 5 篇。(每篇之問題練習尚待完成). 以上生詞小劇、生詞漫畫、生詞故事及相關練習題等學習內容,詳附錄 1~附錄 4。. 參考文獻 王敏鳳,2002,〈溝通式教學活動的設計和應用〉,《國教新知》,第 1 期,頁 29-40。 白曉晶,2006,〈遠程學習材料中的活動設計〉,《開放教育研究》,第 12 卷,第 4 期,頁 88-91。 朱我芯、王兆華 (2008),〈對外漢語之古典詩歌多媒體教學設計〉,《第五屆國際漢語電腦教學研討會 大會論文集》(Monograph published by: The fifth Conference and workshops on Technology and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21st Century, TCLT5),許德寶、謝天蔚等主編,NY: Hamilton College,第 366-373 頁。 吳曉露,1994,〈論語段表達的系統訓練〉,《世界漢語教學》,第 1 期,頁 52-57。 呂念慈,2003,《華語視訊遠距教學活動設計—以日籍學生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小麗,2001,〈初級階段應重視成段表達能力的訓練〉,《語言文字應用》,第 3 期,頁 37-43。 李利津,2001,《華語教學理念之重塑與實踐—基於日本經驗之行動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利津,2003,〈遠距同步口語課程之教材設計〉,《第三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 518-526。 李秀英、王義靜,2000,〈互動英語教學模式〉,《外語與外語教學》,第 12 期,頁 22。 李虹,2007,〈迷信文化的跨文化比較〉,《廣西社會科學》,第 12 期,總第 150 期,頁 176-178。 李蕓貞,1991,〈動之以情,誘之以趣—引導學生多說漢語的幾種方法〉,《第三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 會論文集 教學與應用篇(上冊)》,頁 77-84,台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李鬱芬(譯); Penny Warner 原著,2001,《從遊戲中學習》,台北:新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周健(主編),1998,《漢語課堂教學技巧與遊戲》,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岳修平、劉芳秀,2001, 〈網路輔助遠距教學互動活動設計之研究〉 , 《教育研究資訊》 ,第 9 卷,第 1 期, 頁 76- 90。 牧田英二、楊立明,2003,〈遠程教學和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參與狀況的對比分析〉 http://www.elet.org.tw/icice2003/main.htm(第三屆全球華文網路教學研討會-論文及摘要)。 信世昌 ,1999,〈使用視訊會議系統做為遠距語言教學之探討〉,《第三屆國際電腦多媒體語文教學研 討會論文集》,頁 387-394。 信世昌,1998,〈遠距教學的需求反思與推動方向〉,《遠距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國立空中大學。 信世昌,2002a,〈基於國際視訊會議方式之華語遠距教學〉,發表於文藻外語學院。 信世昌,2002b, 〈基於社會互動語言觀點的遠距教學原則〉 , 《漢語國際遠程教育的實踐與前景(補編)》, 頁 1-6 ,日本:早稻田大學 CCDL 中國語部會。 信世昌,2008, 〈視訊遠距教學之規畫與實施—針對日本學生之華語文教學〉 , 《數位與開放學習期刊》, 創刊號,頁 1-27,中華民國空中教育學會出版。 砂岡和子,2002b,〈聯結亞洲的六所大學的國際聯合漢語教學的實踐報告—漢語遠程教學所產生的新 12.

(19) 研究課題〉,《漢語國際遠程教育的實踐與前景》,頁 1-14,日本:早稻田大學 CCDL 中國語部會。 砂岡和子,2002c,《漢語國際遠程教育的實踐與前景》,日本:早稻田大學 CCDL 中國語部會。 砂岡和子、村上公一、于洋、梅田雅子、李利津,2003b,〈赴華中文短期研習與利用網路環境的事先 事後學習〉,《第七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教學應用組),頁 11-19。 砂岡和子、村上公一、小川利明、於洋,2001,〈早稻田大學中國語遠程教學演習 Chinese Online〉, 第二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 砂岡和子、村上公一等,2002a,〈早稻田大學中國語遠程演習 Chinese Online〉,《第二屆全球華文網 路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 66-72。 重松淳,2002, 〈國際理解和 TV 會議〉 , 《漢語國際遠程教育的實踐與前景》 ,頁 30-33,日本:早稻田 大學 CCDL 中國語部會 重松淳,2002,《漢語國際遠程教育的實踐與前景》,日本:早稻田大學 CCDL 中國語部會。. 重松淳,2003, 〈將遠程 TV 會議方式應用於實際華語文教學上的幾個問題—與北京大學共同舉辦的 TV 會議的事例分析與研究〉,《第三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 274-281。 唐建軍,2005,〈禮貌原則在網絡言語交際中的適應性調查〉,廣西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 孫德坤,1992,〈關於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研究的一些設想〉,《世界漢語教學》,第 2 期,頁 125。 徐澄,1998,〈插圖在英語口語訓練中的作用〉,《外語電化教學》,第 3 期,頁 10。 高博銓,2002,〈教育研究法:焦點團體訪談法〉,《教育研究月刊》,第 103 期,頁 101-110。 曹春喬,2002,《台北美國學校高中部華語文教學之個案研究:互動語言教學觀詮釋》,台北: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姚真,1999,〈中美視訊會議學環境中互動性距離、滿意與學結果之關係〉,《教學科技與媒體》,頁 40-53。 陳雅芬,2000,〈中文遠距教學:威斯康辛大學經驗〉,《第六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教學 應用組論文集第五冊),頁 334-340,台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陳麗美,1996,〈全方位的互動教學設計〉,《華文世界》,第 89 期,頁 13-18。 陸衛萍、鍾敏,2008, 〈課堂教學互動生成的理論探討與實踐〉 ,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第 29 卷,第 12 期,頁 200-202。 曾怡華、重松淳,2005, 〈將遠距視訊系統應用於語文教學之優缺點—以日本慶應義塾大學「中文表現 技法」課程為例〉,嘉義大學第一屆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術研討會。 森下幸雄,2002, 〈早稻田大學 CCDL 國際遠程事業與漢語交流活動〉 , 《漢語國際遠程教育的實踐與前 景》,頁 15-20,日本:早稻田大學 CCDL 中國語部會。 黃台珠、Aldrige、Fraser,1998, 〈台灣和西澳科學教室環境的跨國研究:結合質性與量的研究方法〉, 《科學教育學刋》,第 6 卷,第 4 期,頁 343-362。 黃榮榮,2005, 〈Tutorial 漢語遠程教學模式中的教學〉 , 《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 第 3 卷,第 5 期,頁 26-31。 楊雪真,2002,《從遊戲中訓練口才》,台北:驛站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廖娟慧,2005, 〈早稻田大學 Tutorial 遠距教學中文課程教師角色探討—「起心動念」的異文化溝通教 學中之文化侵略〉,第四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 裴娣娜,2008,〈基於現代教學觀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 4 卷,第 2 期,頁 1-16。 劉海量、於萬鎖,1998,〈交際能力與口語教學〉,《外語與外語教學》,第 8 期,頁 36。 劉曉雨,2001,〈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總述〉,《語言教學與研究》,第 2 期,頁 27。 樂大維,2007, 〈一對一視訊會議運用於華語教學的評估及其建議〉 ,第五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 蔡雅琳,1988,〈利用故事教說話〉,《華文世界》,第 47 期,頁 63-67。 鄭小芳,2003, 〈外國人漢語學習者交際過程中的調整策略分析---傳統會話課教學與採用電視會議的遠 程教學之比較〉 (http://www.elet. org.tw/icice2003/main.htm(第三屆全球華文網路教學研討會-論文 及摘要)(05/22/2004)。 鄭艷群,2001, 〈課堂上的網絡和網絡上的課堂—從現代教育技術看對外漢語教學的發展〉 , 《世界漢語 13.

(20) 教學》,第 58 期,頁 98-104。 鄭艷群,2004,〈日本早稻田大學 Tutorial 漢語遠程教學模式評析〉,《世界漢語教學》,第 68 期,頁 88-97。 鄭艷群,2005,〈漢語口語多媒體教學的體驗和思考〉,《漢語學習》,第 2 期,頁 61-65。 魯蘇,2005, 〈合作學習理論在遠程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 《雲南金融經濟大學學報》 ,第 20 卷,第 4 期。頁 138-139。 戴悉心,2001, 〈活化初級階段口語課課堂教學活動的策略---口語課課堂教學活動的調查與研究〉 , 《華 文教學與研究》,第 2 期,頁 1-5。 謝天蔚 ,2002 , 〈美國中文遠程教學的問題與探索〉 , 《漢語國際遠程教育的實踐與前景》 ,頁 34-39, 日本:早稻田大學 CCDL 中國語部會。 謝臥龍、駱慧文、趙雅音,1990,〈為什麼用同步遠距教學?--由大學性別教育通識課程談起〉,《性別 研究與通識教育》,頁 45-65。 Ahmet, A. (2007). Teaching Languages from a Distance Through Multipoint Videoconferencing.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40: 311-319. Bennett, M. (1997). How Not to Be a Fluent Fool: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Dimension of Language. In Fantini, A. E. (Ed.) (1997). New Ways in Teaching Culture(New Ways in Tesol Series II). Bloomington, IL: 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 Adapted from “How not to be a fluent fool: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of language” by Bennett, Milton J.. 1993. The Language Teacher, 27(9). Brown, H. D. (2007).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3rd ed. NY: Prentice Hall. Brown, H. D. (2000; 2007a),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4th ed.; 5th ed.)White Plains, 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 Brown, H. D. (1994; 2007b),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1st ed.; 3rd ed.)White Plains, 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 Buck, K. et. al.(1989). The ACTFL Oral Proficiency Interview: Tester Training Manual. Yonkers, New York: The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Byram M. (1997). 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Cai D. A. & Rodriguez , J. I. (1996). Adjusting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The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Mode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VI:2. http://www.trinity.edu/org/ics/ICS%20Issues/ICS%20VI/ICS-VI-2-%20Cai.pdf Celentin, P. (2007). Online Education: Analysis of Interaction and Knowledge Building Patterns Am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21(3): 39-58. Chen, G., and Starosta, W. (2005). 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Cheng, L. and Myles, J. (2003). Managing the Change from On-Site to Online: Transforming ESL Courses for Teachers. Open Learning, The Journal of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18(1): 29-38. Clark, P. (1999). Videoconferencing in education. In Wilma Alexander(Ed.)Videoconferencing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p.6)The Learning Technology Dissemination Initiative and TALiSMA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cottish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were funded by the Scottish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http://www.icbl.hw.ac.uk/ltdi/vcstudies/index.html#PublDetails Crookes, G. and Chaudron, C. (1991). Guidelines for classroom language teaching. In Celce-Murcia, Marianne(Ed.). 1991.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Newbury House. p.52-54. Dorman, J. P. (2003). Cross-national validation of the What Is Happening In this Class? (WIHIC) questionnaire using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 6: 231-245. 14.

(21) Dornyei, Z. (2001).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lkabas, C., Trott, D., and Wooldridge, R. (1999). Contribution of the Cyber Nautical 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Second Languages (L2).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12(3): 241–254. Gruwell, E. and the Freedom Writers Foundation (2007). The Freedom Writers Diary Teacher’s Guide. New York: Broadway Books. Fantini, A. (1995). Language: Its 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dimensions. In Alvino E. Fantini(Ed.). 1997. New Ways in Teaching Culture(New Ways in Tesol Series II). Bloomington, IL: 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 Adapted from “Language: Its 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dimensions.” by Fantini, A. E. (199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9, pp. 143-153. 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Elsevier Science Ltd. Foley, G and Schuck, S. (1998). Web-based conferencing: Pedagogical asset or constraint? 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4(2), 122-140. (http://www.ascilite.org.au/ajet/ajet14/foley.html) Foley, J. (1998). Distance education for American universities and the world.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80(5), 973979 Foster, P. and Ohta, A. (2005). Negotiation for Meaning and Peer Assistance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Applied Linguistics 26(3): 402-430. Fraser, B. and Tobin, K. (1991).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classroom environment research. In Fraser, B. J. and Walbert, H. J. (Eds.), Education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London: Pergamon Press. 271-292. Fraser, B., McRobbie, C., and Giddings, G. (1993). Development and cross-national validation of a laboratory classroom environment instrument for senior high class science. Science Education 67, 115-131. Fraser, B. (1990). Individualized Classroom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 Melbourne: 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Fraser, B. (1998). Science learning environments: Assessment, effect and determinants. In B. J. Fraser and K. G. Tobin (Eds.),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cience Education.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527-564. Fraser, B., Fisher, D. and McRobbie, C. (1996). Development, validation and use of personal and class forms of a new classroom environment instrumen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York, NY. Freeman, Y. and Freeman, D. (1998). ESL/FEL Teaching: Principles for Success. Heinemann. Garner, L. C., Hamlyn, H., and Liskin-Gasparro, J.(Revised 1999). ACTFL Proficiency Guidelines C Speaking.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http://www.actfl.org/files/public/Guidelinesspeak.pdf) Garrett, P. (2002). Learners’ Evaluations of Teacher Fronted and Student-Centred Classroom Activities.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6(1): 25-57. Geisler, M., Kramsch, C., McGinnis, S., Patrikis, P., Pratt, M. L., Ryding, K., et al. (2007). Foreign languages and higher education: New structures for a changed world(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Profession 2007). New York: MLA Ad Hoc Committee on Foreign Languages. Gudykunst, W. (2004). Bridging Differences: Effective Intergroup Communication, 4th ed. London: Sage. Gunn, Cindy L. (2003). 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7(2): 240-258. Gwyn-Paquette, C., Tochon, F. (2002). The Role of Reflective Conversations and Feedback in Helping Preservice Teachers Learn to Use Cooperative Activities in their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86(2): 204-226. 15.

(22) Hamers, J.F. and Blanc, M.H. (1989). Bilingualism and bilingu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tty R. & Carla J. (2005). Onlin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es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Distance Education 6(2): 107–115. Huang, J. (2003). Activities as a vehicle for linguistic and sociocultural knowledge at the elementary level,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7(1): 3-33. Jefferson, G. (1974). Error correction as an interactional resource. Language in Society, 3(2), 181-199. Jefferson, G. (2004). Glossary of transcript symbols with an Introduction. In G. H. Lerner(Ed.)Conversation Analysis: Studies from the first generation(pp. 13-23).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Kanuka, H. and Conrad, D. (2003). THE NAME OF THE GAME: Why "Distance Education" Says It All. Quarterly Review of Distance Education 4: 385-393. Kaplan, B. and Duchon, D. (1988).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a case stud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Quarterly. 12(4). Katz, L. and Rezaei, A. (1999). The potential of modern telelearning tools f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4: 427. (http://www.cjc-online.ca/index.php/journal/article/viewArticle/1115/1021) Kimberly, M. (1999). Cooperative learning experiences: Meeting the needs of culturally diverse students. Journal of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91: 50-53. Kinginger, C. (1999). Videoconferencing as Access to Spoken French.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55, No.4: p468-, EBSCOhost Research Databases 3671599. Kinginger, C. (1998). Videoconferencing as Access to Spoken French. Canadian Modern Journal, Vol. 82: 468-489. Klippel, F. (1984). Keep Talking: Communicative Fluency Activities for Language Teaching. 28th printing 200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rafft, U., and Dausendschön-Gay, U. (1994). Analyse conversationnelle et recherche sur l’acquisition [Conversation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acquisition]. Bulletin VALS/ASLA, 59, 127–158. Krashen, S.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Pergamon. Lantolf, J. P. (Ed.) (2000).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tolf, J. P., and Appel, G. (Eds.) (1994). Vygotskian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Norwood, NJ: Ablex. Lantolf, J. P. and Pavlenko, A. (1995).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5, 108–124. Lee, L. (2007). Fostering Second Language Or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Constructivist Interaction in Desktop Videoconferencing.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40: 635-649. Liang, X. (2004). Cooperative Learning as a Sociocultural practice. 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60(5), 637-668. Lightbown, P., and Spada, N. (2006). How languages are learnt. 3rd Ed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ttlewood, William.1984.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yster, R. and Ranta, L. (1997). Corrective feedback and learner uptake: Negotiation of form in communicative classrooms.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1):37-61. Mason, K. (2006).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First-Year Composition: Opportunities for Authentic Communication among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Teaching English in the Two Year College 34(1): 52-58. 16.

(23) Matthews, J. (2007). Using Video Conferencing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Target Languages. http://www.zdnetasia.com/whitepaper/using-video-conferencing-to-enhance-the-teaching-and-lea rning-of-target-languages_wp-1856105.htm Mondada, L., and Doehler, S. (2004).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s Situated Practice: Task Accomplishment in the French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88, 501-518. Motamedi, V. (2001). A Critical Look at the Use of Videoconferencing in United States Distance Education. Education 122: 386-394. EBSCOhost Research Databases 6352666. Norman, D., Levihn, U. and Hedenquist, A. (1986). Communicative Ideas: An approach with Classroom Activities. Landon: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陳姿蓉、李拓譯,1990,《82 種溝通式英語教 學法:以教室活動為導向的教學法》,台北:文鶴) Poley, J. (1998). Distance education for American universities and the world.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80(5): 973-978. Richards, J. and Rodgers, T. (1986).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ver, W. (1987). Interaction as the key to teaching language. In Rivers, W.M.(Ed), 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3-16. Roblyer, M. and Doering, A. (2009). Integrat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International Edition.(5th ed.)Upper Saddle River, NJ: Allyn & Bacon. Roblyer, M., Edwards, J., and Havriluk, M. A. (1997). Integrat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Upper Saddle River, N J: Merrill. Schumann, J. (1978). The Pidginization Process: A Model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Schumann, J. (1978). The acculturation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Gingras, R. (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rlington, Va.: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Scollon, R. and Scollon, S. (1995).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ach. Cambridge, MA: Blackwell. She, H. (1997). Gender difference i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high and low achieving middle school biology classes. Paper presented at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Chicago, IL. Shie, Jian-Shiung. (2002). Impersonation as Optional Module of Language Teaching Activities: English Teaching & Learning. 27. 2. 97-118. Spencer-Oatey, H. and Franklin, P. (2009). 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Springer, S. & Collins, L. (2008). Interacting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language classroom.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12(1): 39–60. Teemant, A. (2005). Evaluating Socio-Cultural Pedagogy in a Distanc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32: 49-62. Teemant, A., Smith, M., Pinnegar, S. and Egan, W. (2005). Modeling Socio-cultural Pedagogy in Distance Education.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7, No. 8: 1675-1698. The Council of Europe (2007). 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 (CEFR) http://www.coe.int/t/dg4/linguistic/Source/Framework_EN.pdf Ting-Toomey, S. (1999). 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s.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Tobin, K. & Fraser, Barry J.(Eds.).1998.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landscapes of classroom learning 17.

(24) environments. In B.J. Fraser and K.G. Tobin(Eds.),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cience Education.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623-640. Valli, L. and Chambliss, M. (2007). Creating Classroom Cultures: One Teacher, Two Lessons, and a High-Stakes Test.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38(1): 57-75. Van Lier, L. (1996). Interaction in the Language Curriculum: Awareness, Autonomy, and Authenticity. London: Longman. Walker, G. and Mari N. (2000). Remembering the Future: Compiling Knowledge of Another Culture. In Diane W. Birckbichler and Robert M. Terry(Eds.), Reflecting on the Past to Shape the Future(pp. 187–212). Lincolnwood, IL: 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 Walker, G. (2000). Performed Culture: Learning to Participate in Another Culture. In Richard D. Lambert and Elana Shohamy(Eds.), Language and Pedagogy: Essays in honor of A Ronald Walton(pp. 221–236).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Ware, S. K., Olesinski, R. L., Cole, C. M., and Pray, M. L. (1998). Teaching at a distance using interactive video. Journal of Allied Health 27(3): 137-141. Ware, S., Olesinski, R., Cole, C. and Pray, M. (1998). Journal of Allied Health, 27(3):137-41. Winke, P. (2005). Promoting motivation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Clear New 9(2): 1-12. Hada Y., Ogata H. and YaNo, Y. (2002). Video-Based Language Learning Environment Using an Online Video-Editing System.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15(4): 387-408.. 18.

(25) 【附錄1】生詞小劇 總指導:臺師大華語文教學系朱我芯老師 劇本:艾喜(加拿大籍,臺師大華語文教學系學生) 演出: 1. 貝提摩(美國籍,臺師大華語文教學系學生) 2. 艾喜(加拿大籍,臺師大華語文教學系學生) 3. 彭德亮(美國籍,臺師大華語文教學系學生) 拍製:臺中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王兆華老師暨研究生 1. [ 你好嗎? ] http://youtu.be/xPMSz_jMcu8. 2. [ 是...嗎? ] http://youtu.be/HPgRIYI08mM. 3.. [ 你叫什麼名字? ] http://youtu.be/HPgRIYI08mM. 19.

(26) 4.. [ 同學、老師、學生 ] http://youtu.be/oX8CnMzaQ5U. 5.. [ 幸運數字 ] http://youtu.be/3DAVJM8lj24. 6.. [ 電話號碼 ] http://youtu.be/p8vHMuhm9Sg. 7.. [ 你有...嗎? ] http://youtu.be/FFE0CbkTqBg. 20.

(27) 8. [ 跟...一樣 ] http://youtu.be/s3na71T7jI8. 9.. [ 在...工作/在...學習 ] http://youtu.be/_R7JkxOPKfs. 10. [ 電子郵件+上網+電腦 ] http://youtu.be/n3-HP2jl0cg. 21.

(28) 【附錄2】生詞漫畫及練習題(節錄). 生詞漫畫 繪者: 加拿大 艾喜 (臺師大國華系大二). 單格漫畫*14 + 四格漫畫*9 國科會 國家型科技計畫 整合計畫:【跨國合作之華語遠距協同教學模式研究 --美國高中華語課程之設計與實施】 子計畫一:【結合線上自學與視訊會談之混合式華語 教學法、學習活動與測驗研究(1/2) 】 計畫主持人 : 朱我芯 (Wo-Hsin Chu) April 2012. U2-L1【還不錯】. 單格漫畫. U2-L1【還不錯】 . 還不錯!. A. B. C. D.. Hey, I heard you’re at home sick, are you ok?. . Q2. What does "還不錯" mean in the comic? A. B. C. D.. . . bad fine lazy correct. . He felt angry. He felt better. He felt boring. He felt sleepy.. The food tastes goo The food tastes awful. The food tastes too blan The food tastes oerly greasy.. Q 5 .H o w t o w rt ihtee c h a r a c t e r s o f " h á ibú c u ò" ? A. B. C. D.. 22. h á ibú c u ò h á ibù c u ò h u á nbú c u ò h u á nbù c u ò. Q3. What does "the food tastes 還不 錯" mean ? A. B. C. D.. Q4. According to the comic, how did the sick man feel ? A. B. C. D.. Q1.Which one is the correct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還不錯" of " ?. 環不昔 環不惜 還不措 還不錯.

(29) U2-L2【是不是+都不是】1/4 繪者: 加拿大 艾喜 (臺師大國華系大二). OK, Mrs. Brown.. Hello, I’m here to pick up my kids.. U2-L2【是不是+都不是】. 四格漫畫. U2-L2【是不是+都不是】3/4. U2-L2【是不是+都不是】2 / 4 Yo u g u y s w i l l b e g o o d是不是? ,. Billy, your jacket 不是 blue嗎? Cindy, why do you look taller?. U2-L2【是不是+都不是】4/4 . Aaah! These two 都不是 my children!. Q 1 .W h i c h o n e i s t h e c o r r e c t p r o n u n c i a t i o都 n不 o f是"" ? A. B. C. D.. . Q2. What does "tea and coffee都不是 my favorite drinks" mean ? A. B. C. D.. . dū bú shì dū bù shì dōu bú shì dōu bù shì. Q 3 .W h i c h o n e i s t h i s w o m a n ' s k i d in the comic ? A. the taller one B. the shorter one C. both the taller one and the shorter one D. neither the taller one nor the shorter one. I like coffee more than te I like tea more than coffee. I like both tea and coffee . I actually don't like both tea or coffee.. 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教師若於領域學習或彈性學習 課程進行跨領域/科目之協同 教學,提交課程計畫經學校課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

 為協助新來港非華語學生融入學校,教育局 資助啟動課程及適應課程,並為啟動課程畢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及絕大部分專上院 校接納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的「達 標」

為配合中學中國語 文課程的實施,教育局課 程發展處邀請教師、學者 推薦適合中學生學習的材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

主頁 > 課程發展 > 學習領域 > 中國語文教育 > 中國語文教育- 教學 資源 > 中國語文(中學)-教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