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找回消失的名字》企劃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找回消失的名字》企劃書"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創作論述

《找回消失的名字》企劃書

林筱娟 施勗皓 鄭巧琪

林筱娟就讀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evaeva0325@gmail.com 。 施勗皓就讀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j2915956@yahoo.com.tw。 鄭巧琪就讀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ciao0720@gmail.com。

(2)

一、片名:找回消失的名字

二、創作動機:

  2010 年七月,一群原本被大多人認為已經消失的原住民族群—平埔族, 為了爭取正名,而把台灣政府告上聯合國,原因是政府不承認他們的原住民 身分。他們是一群隱藏在漢人文化下的原住民族,幾十年前,因為歷史因素 和政府疏失,讓他們喪失自我認同,被迫與漢民族融合。諸多原因,導致平 埔族的傳統文化和母語逐漸消失,最後一位會說平埔巴宰語的老太太,也在 2008 年離開人世。   現在他們要努力找尋自己族群的根源,但這條路卻走得很辛苦,連最應 該伸出援手的政府都不願意承認他們。但平埔族人的聲音卻絲毫沒有減弱, 努力為正名的路繼續奮鬥。透過找回、拼湊母語,恢復舉辦傳統祭典,讓許 多忘記自己是平埔族的後代族人,能夠漸漸找回對祖先的認同。   平埔族群中以台南的西拉雅族人口最多,其次比較常出現在各活動中的 族群包括巴宰族、道卡斯族、馬卡道族、巴布拉族、噶哈巫族。近幾年來, 他們不停地推動傳統文化的復甦,舉辦各種祭典儀式,也努力將文化傳承給 下一代。而在檯面上,平埔族各族代表更不遺餘力地奔走在各式聲明場合中, 為自己的族群發聲,甚至發動抗爭活動,誓言要捍衛平埔族人的權力。 導演本身是南投埔里的巴布拉族後裔,深入了解平埔族群後,對自我 認同更加深刻,也因此激發這部片的產生。從族人的觀點來拍攝和採訪,想 藉由紀錄片的方式,喚起族群內部的認同感,並讓其他社會大眾了解平埔族 群遭遇到的困難。

(3)

三、影片主旨:

平埔族的歷史與現況   以實際訪問,請平埔族長輩描述自身經歷過的歷史演變,分享小時候的 傳統生活,證實平埔族真的存在,且也曾經與有高山原住民類似的生活方式。 並輔以歷史影片或資料,簡單介紹平埔族群過去的發展和遷移,沿著歷史脈 絡,說明在國民政府遷台後,平埔族為何喪失原住民身分,以及文化沒落的 原因。接著闡述今日平埔族在正名路上的處境和困難。希望藉此讓觀眾對於 平埔族有最初步的認識,才能對於本片的探討議題引起共鳴。 推動平埔正名的契機和理由   近幾年來族群認同的觀念興起,許多平埔族人的自我意識也跟著抬頭, 也開始往回找尋自己的根,其中不乏許多高知識分子。他們逐漸聚集起來, 除了與族人一起努力留住自己的傳統文化,也與其它平埔族群相互聯絡、交 流,並對外發聲,希望日漸增加的力量,能夠讓平埔族的名字被大家看見。   由於原住民身分已被政府奪走,導致平埔族群在推動文化保留的過程中, 受到許多限制。例如獵捕動物為祭典的一環,但沒有原住民身分即不能合法 擁有獵槍,又不能暗自打獵;但喪失打獵能力,卻又被政府視為失去傳統文化; 相互矛盾的在傳統文化與現行法規,讓他們倍感困擾。 正名運動所遇到的困難   對於平埔族提出的正名請求,政府表示將進行評估並舉辦公聽會,但也 僅只於此,十多年來遲遲不願正視這項要求,政府不斷地用各種理由來阻撓 平埔正名運動,拒絕承認平埔族的原住民身分。   外界也因為不夠了解平埔族,而對平埔族產生誤解和偏見,誤以為他們 進行正名運動,是為了想要與高山原住民一樣,享有在考試、選舉等各方面 的福利;但其實平埔正名運動的初衷,是希望能恢復自己的身分、加速文化 復興與傳承,也讓社會了解平埔族的存在。   部分高山原住民,正因為害怕平埔族加入後,會造成資源、利益的分配 問題,瓜分他們原有的福利,而否定平埔原住民;但針對這個問題,政府應 該做的,應該是保留更多資源給高山及平埔原住民,而非以此挑撥、分化高 山與平埔原住民。畢竟當平埔人數增加後,漢人人數便相對地減少,因此, 適量地調撥漢人元有的資源給原住民,也是合情合理的。 未來推動計畫和目標   請平埔族人談談,在未來在政策面上,將計畫以什麼方式,來協助推動 正名運動及傳統文化復興,或將其推至更高的境界。另外,也討論不論正名

(4)

成功與否,在文化復興與傳承的部分,該如何持續進行,讓平埔族傳統文化 得以延續下去。

四、訪談人物角色與背景說明:

平埔族代表   萬淑娟 台南西拉雅族人,目前為西拉雅協會理事長。身為人數最多 的西拉雅族人,萬淑娟是平埔正名運動中最具代表性人物之 一,常常出席各公開場合,也致力於西拉雅族的文化復興, 努力透過古文書來拼湊母語。 段洪坤 吉貝耍文化史工作室負責人,台南西拉雅族人,專攻人類學, 對於平埔西拉雅的文化非常了解,也積極參與平埔正名的相 關活動。 張麗盆 拍瀑拉發展促進會理事長,埔里巴布拉族人,鑽研巴布拉族 與大肚王國的歷史資料,積極想找回巴布拉族的根源,對平 埔族的歷史和文化有深入的研究。 潘正浩 噶哈巫文教協會執行秘書,埔里噶哈巫族人,噶哈巫頭目之 子,積極參與平埔族正名運動,為自己的族群發聲。 潘紀揚 台灣平埔權益促進會理事長,埔里巴宰族人,為巴宰族之代 表,努力推動平埔族正名運動,甚至到聯合國控告台灣政府 對平埔族不公,對巴宰族之文化復興也不遺餘力。 多位平埔族人 訪問多位平埔族人,包含噶哈巫族與西拉雅族,藉以更加了 解他們的生活形態與歷史發展。      專家學者 蔡志偉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泰雅族人, 為莫那魯道遺族,為原住民族中第一位法學博士。 官大偉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助理教授,泰雅族人,至夏威夷留學 時,攻讀原住民相關議題。 陳張培倫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布農族人, 亦長期投入原住民相關研究。

(5)

五、文獻考察資料:

影片資料 1. 公視《有話好說》2010/05/26—平埔族控告聯合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BFUldBRKJQ 2. 台灣的原住民族—台灣平埔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02o-tgbjWY 3. 《新聞挖挖挖》2010/06/08:平埔族的故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S6f-IlYot4 4. 公視《我們的島》誰愛平埔族—西拉雅之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ULrGDZoGKo

六、田野調查階段發展:

  首先在網路上,以「平埔族」及各族群為關鍵字,搜尋平埔族的歷史和 文化。了解平埔族的文化淵源後,開始找尋平埔正名運動的歷程,並且透過 影音平台網站,蒐集新聞片段和歷史資料。接著再到平埔族地區的部落,拜 訪當地居民與學者,深入了解平埔族運動的實際情況,以及平埔族的現存文 化和傳統。

七、影片長度:

34 分鐘

八、影片規格:

拍攝格式:NTSC/DVCam 或 HDV

九、器材:

1. 攝影器材: 攝影機:PD170 與 SONY HDV 腳架、標準鏡頭 2. 剪接軟體:Premiere、Edius

十、影片衝突結構與角色扮演:

1. 平埔族人進行抗爭性活動,與官方產生衝突,各自表達雙方立場。平埔 族代表宣示平埔正名的權利,對抗政府單位的阻撓。 2. 法律學者則解釋目前法條中,平埔族的正名相關法律,以及該如何在法 律上進行修訂,讓平埔族能夠成功正名。

(6)

3. 族群學家則以專業知識,支持平埔族原住民的血緣、文化和語言獨立性, 進而替平埔正名的理由背書。

十一、表現形式:

  透過歷史畫面與資料,以及實地拍攝、參與傳統祭典,介紹平埔族之歷 史脈絡與文化。對平埔族人和學者進行專訪,並到平埔正名活動現場執行實 地拍攝,表現大致劇情內容,讓觀眾了解平埔正名運動的經過及面臨的困難。

十二、預計採訪之名單:

  同第四點,人物角色與背景說明。

十三、預計訪問之預設題目:

1. 解釋平埔族群對於正名的實質必要性。 2. 敘述早期的平埔生活形態、傳統文化等。 3. 簡介平埔各族群的現況和發展。 4. 對政府單位的阻撓作出回應。

十四、訴求對象:

  關心原住民文化者、支持平埔族群正名運動者。

十五、預期效果:推廣計畫

  希望本片拍攝完成後,能在公廣集團等電視頻道播出,使更多關心公共 議題的人能夠聽見平埔族的聲音,了解政府如何抹煞他們對族群認同的權益, 以及平埔正名在文化歷史上的重要性,進而認同平埔正名運動,也更尊重各 原住民族。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教育成為一種具有政治的 文化行動,這種文化行動 意圖讓那些身處文化邊陲 與經濟不利地位的學生都

 武術 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源可追溯至五 千年前原始社會時期,起初是人類為求生存而進行獵殺

隨著經濟實力的衰退,基輔的 公王越來越沒有影響力,而羅斯人 的文化傳統中,沒有固定的家族繼

隨著經濟實力的衰退,基輔的 公王越來越沒有影響力,而羅斯人 的文化傳統中,沒有固定的家族繼

第一章:宋元 經濟蓬勃與民族關係發展的時代 課題

  此外, 圖書館亦陸續引進英美文學、外語學習與研究等 相關資料庫,如 19 世紀以前出版的經典文學名著 Literature Online, Early English Books Online 與 Naxos

來自加拿大世界知名的太陽劇團成立不過數年,靠著創新與堅持締造了無數佳績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