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實師生活科技課程之影響因素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實師生活科技課程之影響因素研究"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實施生活科技課程之

影響因素研究

*陳長振 **鍾汪宏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副教授 **高雄縣大寮國中生活科技教師 壹、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教育部全面實施九年一貫後,打破由上而下的課程發展模式;以課程綱要 取代課程標準,以學生學習中心取代學科本位,更主張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增 設彈性課程,並鼓勵教師能自行設計課程。而且,課程決策權力由國家層級下 放於學校層級的課程決定,其中教師影響甚巨,因教師層級的課程決定範圍, 如決定教學主題、選擇教科書、教學內容、教法、評鑑等(高新建,1991;游 淑燕,1993);這些皆為影響課程最後成敗之關鍵。至此,教師成為課程決定 者,教師為課程革新之關鍵(簡良平,2004 ) 。 再觀生活科技課程在九年一貫實施後的數年來,發生了一些危機,誠如李 隆盛(2004)指出當前科技教育的五大課題分別為:科技尚未廣為大眾了解、 科技教育被視為從屬科目、科技教育得到的支持不多、學校缺勝任之生活科技 教師、國中合格生活科技教師出走及科技教育的教學系統不協調等。而此五大 課題都顯示出生活科技在九年一貫中的課程、教學及社會支援不足的危機。至 此,吾人應該反省生活科技課程為何發生如此危機?如何轉危機為轉機?這些 都與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的課程決定有相關。因此,本文研究影響教師課程決 定的因素,並針對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的課程影響因素做調查。 二、研究目的 (一)探討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決定不落實生活科技課程的影響因素。 (二)提出協助教師落實生活科技課程的具體協助。 貳、文獻探討 一、課程決定的意涵 決定(decision making),為一種由不確定狀態進入確定狀態的行動(吳清

(2)

山,1989);為一種選擇,再可行變通方案的行動中對抉擇結果的思考(Taylor, 1965);為個體或組織,在面臨抉擇之際,依據一定價值標準或目的的期待, 在可行方案中做選擇的行動過程(吳清基,1975)。 綜合以上,決定為一種做抉擇的心理歷程或行動,做決定者可為一個體或 一組織。而課程決定就是一種對於教學課程的決定;是指一個人、一群人、一 個團體或一個組織就其課程分析、設計、執行或評鑑過程中,從幾個方案中選 擇一個最佳方案的過程(林文展,2002)。 二、教師的課程決定影響因素 教師為課程的執行者、決定者。對於課程的成敗,教師所做的一連串決定 影響甚巨;但在做決定的當時,教師所面臨、考量者是哪些?就值的探討了。 影響課程決定的因素,有眾多的研究,其結果大多指向教師本身及其環境 因素,分別整理於下: (一)教師本身: 影響教師課程決定的教師個人因素,包含教師一般知能(如人格特 質、行事風格等)、教育專業知能(如教學能力、教室管理能力等)、學科 知能(如對教材的熟悉度、認同度)、教學經驗、教育信念、興趣嗜好、 心態及價值觀等(丁金松,2001;鄭文星,2002;王素芸,2000;杜美智、 游家政,1997)。其中以學科知能及教育專業知能為最主要。 (二)環境因素: 影響教師課程決定歷程的環境因素,包含學生因素(包含成績、學習 意願、學習態度、秩序等)、家長因素(包含對學生成績的期許、意見)、 社區(社區資源的支援)、學校(如進度壓力、同事間的共識、兼任行政 工作、行政的干涉、教學資源的提供等)、社會(如社會的脈動)等,其 中內在影響因素的重要性高於外在影響因素(王素芸,2000;杜美智、游 家政,1997;李錫津,2002;沈健明,1995)。 參、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研究流程與研究架構分述如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係採用調查研究法,對母群體以抽樣之方式調查教師之 意見。研究工具為問卷;問卷的編制,乃經由文獻探討後,抽取相關影響教師

(3)

課程決定之因素,逐一編成試題。 二、研究流程 本研究的主要發展程序為:(1)瞭解研究背景;(2)經由文獻探討,探討教 師對課程決定的影響因素有何,以做為本文獻的基礎;(3)編製訪談大綱訪談 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以瞭解其對科技素養教學的影響因素;(4)將訪談資料 及文獻探討的資料,加以分類編制問卷;(5)實施專家效度,以提升問卷之外 部效度及試題品質;(6)預測,以 cronbach’s α係數為依據,確定試題項目之 信度,如信度不高者將以剔除;(7)修正,對試題之描述、文字、格式加以最 後的修正,最後形成本研究之正式問卷;(八)、發放正式問卷。 三、研究架構 本研究的研究架構依文獻探討的內容,畫出研究架構圖,如圖1。 圖1. 研究架構圖 四、研究對象 本研究採分層隨機樣法,抽取高雄縣市公立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教師269 人為樣本;高雄市抽樣 152 份,高雄縣抽樣 117 份,回收情形,有效 問卷高雄縣回收103 份、高雄市 88 份,回收率為 71%。 五、研究工具 (一)工具信度 本研究之信度是採用內在信度,以Cronbach α 值來考驗各層面和整體 外在環境因素 學校層面 社會層面 學生層面 課程層面 教師做出 不落實生 活科技課 程的決定 結果 內在因素 一般知能 教育專業知能 學科專業知能 價值觀 信念

(4)

層面的內部一致性;問卷整體及各層面信度皆有達0.7 以上;依吳統雄(民 74)所言,信度達 0.7,已達可信之標準。 (二)工具效度 本研究之問卷效度經三位學者專家及多位基層教師審查。 六、資料處理 本研究之資料以spss 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處理,採用之統計方法敘述 如下: (一)次數分配、百分比 用以描述受試者個人基本資料,及問卷題目填答情形之次數分配情 形。 (二)平均數 本問卷採用Likert 之五點量表計分,依序為「非常同意」、「同意」、「無 意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等五層次;並依層次給予5~1 分方式, 以作為統計之用。項目得分愈高,表示教師會因該因素影響,而做出不落 實生活科技教學的態度愈強。所以,研究者判定平均數高於3 者,則對該 因素之影響力看法為偏向同意。 肆、研究結果 本研究將影響課程決定的影響因素分為內在與外在因素,各層面因素中各題 平均有超過3 者為學科專業因素及學校因素,問卷回收結果如表 1 所示。 表1 樣本各層面因素統計表 因素 個數 平均數 題數 每題平均數 標準差 1.一般知能 191 14.95 5 2.99 4.52 2.教育專業 191 17.9 7 2.56 5.83 3.學科專業 191 12.64 4 3.16 4.37 4.教師信念 191 10.16 4 2.54 3.17 5.價值觀 191 7.87 3 2.62 2.7 6.學校因素 191 21.07 7 3.01 5.67 7.社會因素 191 14.78 5 2.96 2.15 8.學生因素 191 15.84 6 2.64 4.27 9.課程因素 191 17.8 6 2.97 2.04 而各層面因素中,試題及其影響情形說明餘下: 一、內在因素

(5)

內在因素層面主要包含教師個人特質,如專業、價值觀、信念等,說明於 下: (一)教師一般知能因素 統整領域知能與學習生活科技的經驗等其平均數介於3 與 4 之間,代 表教師認為「會因統整領域知能不足與學習生活科技經驗不足而忽略生活 科技課程」的敘述是居於同意至無意見間的。詳情列於表2。 表2 一般知能因素統計表 一般知能因素 平均數 標準差 1.統整領域相關知識的知能 3.25 1.17 2.社區公共關係 2.79 1.07 3.解決問題能力 2.79 1.15 4.批判思考能力 2.69 1.09 5.學習生活科技的經驗 3.24 1.25 (二)教育專業知能因素 就平均數來說,平均數皆低於3,代表教師對「因教育專業各因素而 不落實生活科技教學」的敘述句是居於無意見至不同意間的,顯示教師的 教育專業知能對於其決定的影響不大。如表3。 表3 教育專業知能因素統計表 教育專業知能因素 平均數 標準差 1.教育專業知識 2.48 1.12 2.班級經營能力 2.24 0.99 3.對學校行政運作的熟悉 2.3 0.98 4.對教學環境的熟悉 2.54 1.06 5.對學生身心發展的瞭解 2.4 1 6.教學資源運用能力 2.96 1.2 7.營造教學情境能力 2.63 1.08 (三)專業因素 專業知能中除生活科技教學評量知能外,其餘平均數皆高於3;代表 教師對「因生活科技專業中的因素不足而不落實生活科技教學」的敘述是 位於無意見及同意之間,也可說教師在做課程決定時其對學科的專業熟 悉、先備知識、及編製教材之能力對課程決定影響頗大;對生活科技的評 量部分,研究者認為這是教師在做課程決定時較不注重評量的結果。如表 4:

(6)

表4 專業知能因素統計表 專業知能因素 平均數 標準差 1.對生活科技內容的熟悉 3.23 1.22 2.生活科技課程的先備知能 3.21 1.28 3.編製生活科技教材的知能 3.16 1.17 4.生活科技教學評量的知能 2.9 1.13 (四)教師信念因素 平均數皆低於3,代表教師信念對不落實生活科技教學影響不高。詳 細列於表5。 表5 信念因素統計表 信念因素 平均數 標準差 1.學生升學期望 2.96 1.2 2.對教師角色扮演的期望 2.37 0.88 3.注重教育引導功能 2.29 0.91 4.課程專業自主意願 2.43 0.99 (五)教師價值觀因素 平均數皆低於3,代表教師評斷生活科技課程的價值觀對不落實生活 科技教學結果,影響不高;描述如表6: 表6 價值觀因素統計表 二、外在因素 影響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不落實生活科技課程的因素中,外在環境因素 有:社會、學校、學生、課程本身等方面的外在環境因素。說明描述於下: (一)學校因素 學校因素統計結果於下表:就平均數來說,有學校行政支援、學校教 學目標、授課時數限制等的平均數高於3,代表學校因素中此三項對不落 實生活科技教學影響高。詳細列於表7。 價值觀因素 平均數 標準差 1.課程內涵對學生未來的影響 2.47 1.05 2.學科重要性排序 2.63 1.13

(7)

表7 學校因素統計表 學校因素 平均數 標準差 1.學校行政支援 3.1 1.05 2.校長理念 2.93 1.07 3.學校教學目標 3.14 1.08 4.各處室主任理念 2.74 1.01 5.領域會議共識 2.93 1.05 6.校內考試方式 2.8 1.06 7.授課時數 3.43 1.09 (二)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統計結果於下表:就平均數來說,有九年一貫實施規定、社 會對教師的期望、學測壓力等平均數高於3,代表社會因素中此三項對不 落實生活科技教學影響力較其他題目高,描述如表8: 表8 社會因素統計表 社會因素 平均數 標準差 1.九年一貫實施規定 3.49 0.92 2.電腦能力的需求 2.44 1.01 3.社會對教師的期望 3.14 0.9 4.學測壓力 3.07 1.04 5.出版商教具的提供 2.77 1 (三)學生因素 學生因素統計結果於下表:就平均數來說,在學生因素中只有學生學 習生活科技意願平均數高於3,代表教師的課程決定影響因素中,教師還 是普遍會尊重學生的學習意願。描述如表9: 表9 學生因素統計表 學生因素統計表 平均數 標準差 1.師生互動情形 2.65 0.94 2.學生學習生活科技意願 3.02 1.06 3.學生家庭經濟 2.48 0.89 4.班級人數 2.57 0.92 5.學生在校學習成就 2.59 0.97 6.學生學習生活科技的能力 2.53 0.93 (四)課程因素 課程因素統計結果於下表:就平均數來說,有生活科技對升學無助 益、工作負荷等平均數高於3,描述如表 10:

(8)

表10 課程因素統計表 課程因素 平均數 標準差 1.生活科技內涵對升學的助益 3.3 1.03 2.工作負荷 3.2 1.03 3.就業壓力 2.84 1.01 4.生活科技與自然的課程相輔 2.9 0.99 5.引起學習動機 2.63 1.02 6.教材數量 2.93 1 依探討文獻的結果,研究者將問卷內容分類為教師內在因素及外在環境因素 兩層面;就內在因素層面而言,影響教師課程決定較高的有:統整領域知能不足、 自身學習生活科技的經驗不足、對生活科技內容的熟悉程度不足、生活科技課程 的先備知能不足、編製生活科技教材的知能不足、授課時數不足及九年一貫課程 實施規定等因素;以上因素大多集中於教師一般知能及教師專業知能層面;就外 在環境影響因素而論,教師考量較多者有:授課時數不足、學生的意願考量、工 作負荷增加、對升學無助益等因素;顯示教師是以自身教學能力、教學環境及學 生前途第一等考量為優先。 此外,研究者發現,影響因素中平均數高者除授課時數不足及對無升學的助益等 因素,可以體會教師們在面對生活科技課程時的確會因升學及趕課壓力,而不落 實課程(上官百祥,2005)。對於九年一貫實施規定的因素,平均值亦高,其中 的確切原因,有待後續研究。 伍、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一)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會因統整領域內科目之難度高,及缺乏主修 專長之外的相關專業能力,而決定不實施生活科技課程。 教師在做課程安排時,對課程的熟悉度,是教師最會考量的因素;尤其 生活科技課程的範圍廣,所牽涉的領域眾多,教師很難對範圍內的知識或技 能熟練,更何況非生活科技專長之教師對課程內容,更是不熟悉,所以,所 做出的課程決定常是略過不教學。基於如此,如果欲達到統整教學的效果, 應加強非生活科技專長教師之生活科技教學知能及專業知能。 (二)授課時數的多寡、學生的學習意願、工作負荷量及生活科技課程的功 能是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課程決定的重要外在影響因素。

(9)

教師的生活科技課程決定影響因素中,較常考量的外在環境因素,有授 課時數的多寡、學生的學習意願、工作量的負荷、生活科技課程功能等,研 究者認為這是教師在做課程安排時必定要考慮的因素。 二、研究建議 (一)教師需加強領域內非專長之科目 從表二之內容,發現教師會因為對於生活科技的內容不熟悉,及對於自 然科與生活科技科的統整能力不足,才做出略過生活科技之決定。所以,如 欲達到九年一貫能力指標之培養,需鼓勵教師進修領域內非本科之科目。 (二)彰顯生活科技與自然科學之統整功效,讓教師認同生活科技對自然亦 有輔助之效 教師們普遍會考量授課時數不足、學生的意願不高、工作負荷增加、對 升學無助益等因素。所以,建議彰顯科技課程與自然科學之相關性,讓教師 認同生活科技之課程功能。 (三)生活科技之研究機構,應提供適當之統整教案,以減輕教師負擔,並 強化教師對生活科技課程的認同。 外在環境對教師課程決定影響較高者,有授課時數不足、學生的意願考 量、工作負荷增加、對升學無助益等因素;顯示需先解決教師對生活科技課 程與升學無關之質疑,並儘量降低教師之備課負荷,生活科技之教學才能正 常。 參考文獻 丁金松(2001)。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課程決定之行動研究。國立 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上官百祥(2005)。課程修訂與生活科技教學。生活科技月刊,38(2),1。 王素芸(2000)。教師課程決定自主性之探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3,235-254。 李隆盛(2004)。科技教育的課題與展望。生活科技月刊,37(7),26-29。 李錫津(2002)。教師-真正決定課程的人。課程與教學通訊,10,1-4。 杜美智、游家政(1998)。國民小學教師的課程決定---社會科教師之個案研究 。 課程與教學季刊,1(4),73-94。 吳清山(1989)。課程決定的理論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12,199-229。 吳清基(1976)。賽蒙行政理論與教育行政。台北市:五南。

(10)

吳統雄(1985)。 沈健明(1995)。參與「目標為本課程」試驗計劃教師的課程決策模式。香港中 文大學論文,未出版。 高新建(1991)。國小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 姜得勝(1997)。課程決定的本質:社會學的觀點。台灣教育,563,7-11。 游淑燕(1993)。國民小學教師課程決定權取向及其參與意願之研究。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鄭文星(2002)。九年一貫課程之「彈性學習時間」的問題與研究。國民教育研 究,10,137-162。 簡良平(2004)。教師即課程決定者-課程實踐的議題。課程與教學季刊,7(2), 95-114。

Tayor, D. (1965). Decision-Making and Problem Sovling. March . J .G .(ed.).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 New York: Rand Mc Nally.

數據

表 4  專業知能因素統計表  專業知能因素  平均數  標準差  1.對生活科技內容的熟悉  3.23  1.22  2.生活科技課程的先備知能  3.21  1.28  3.編製生活科技教材的知能  3.16  1.17  4.生活科技教學評量的知能  2.9  1.13  (四)教師信念因素  平均數皆低於 3,代表教師信念對不落實生活科技教學影響不高。詳 細列於表 5。  表 5  信念因素統計表  信念因素  平均數  標準差  1.學生升學期望  2.96  1.2  2.對教師角色扮演的期望
表 7  學校因素統計表  學校因素  平均數  標準差  1.學校行政支援  3.1  1.05  2.校長理念  2.93  1.07  3.學校教學目標  3.14  1.08  4.各處室主任理念  2.74  1.01  5.領域會議共識  2.93  1.05  6.校內考試方式  2.8  1.06  7.授課時數  3.43  1.09  (二)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統計結果於下表:就平均數來說,有九年一貫實施規定、社 會對教師的期望、學測壓力等平均數高於 3,代表社會因素中此三項對不 落實生
表 10  課程因素統計表  課程因素  平均數  標準差  1.生活科技內涵對升學的助益  3.3  1.03  2.工作負荷  3.2  1.03  3.就業壓力  2.84  1.01  4.生活科技與自然的課程相輔  2.9  0.99  5.引起學習動機  2.63  1.02  6.教材數量  2.93  1  依探討文獻的結果,研究者將問卷內容分類為教師內在因素及外在環境因素 兩層面;就內在因素層面而言,影響教師課程決定較高的有:統整領域知能不足、 自身學習生活科技的經驗不足、對生活科技內容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培養資訊能力 校訂課程~資訊教育 E-B2 蒐集資料 校訂課程~閱讀教育 E-A2、C2 觀察植物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E-A2.

二、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學習

108課綱即將於108學年度開始實施。108課綱中的自然科領域的基本

主辦單位:建國科技大學工程學院 (教學卓越計畫子計畫

初中科技教育學習領域課程資源 課題四 金錢的性質 策略和管理—延伸學習元素.. 單元 E4

附錄 1 建議採用的 建議採用的科技與生活科 建議採用的 建議採用的 科技與生活科 科技與生活科 科技與生活科 / 家政 家政 家政 家政科特別

• 與資訊科技科、常識科、視藝科進行跨 科合作,提升學生資訊素養能力。圖書

科技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 (小一至中三) 於二零零二年發佈並推行至今,初中 課程的學習元素已於二零一三年作出檢視及增潤,詳情請參閱「科技教育學習領 域課程指引課程補充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