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校推動代間活動對社區居民之影響─以臺中市何厝國小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學校推動代間活動對社區居民之影響─以臺中市何厝國小為例"

Copied!
15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 環境教育及管理碩士班 碩士論文. 學校推動代間活動對社區居民之影響─以 臺中市何厝國小為例. 指導教授:劉思岑 博士 研 究 生:蔡玉如 撰. 中華民國一○一年元月.

(2) 謝 誌 熬了三年半,終於等到這一個時間點,YA!畢業了! 在研究所的期間一邊修學程,一邊寫論文,好不容易撐到現在,終於 可以鬆了一口氣準備邁向新的旅程的道路。一路上,很謝謝一直以來都默 默支持我的父母,謝謝您們辛苦的工作讓我有機會讀書。 本論文之所以可以順利完成,首先非常謝謝林振春教授、林明地教授、 林歐貴英教授、林素華教授、林明瑞教授、劉思岑教授,感謝您們在論文 的寫作過程中,給予學生許多寶貴的指導。 謝謝思岑老師: 「謝謝老師一直以來就像朋友一樣關心我,在老師的身邊 學習研究真得收穫很多;您總是鼓勵我,給予許多正向的能量,把一個沒 有自信心的我,培育成現在可以獨當一面的自己,這一切的轉變真得很不 可思議;謝謝老師您悉心指導資質愚鈍的我,讓我可以克服種種難關順利 完成論文,且還要感謝她平日的關心與體諒,讓我在研究所期間也可以順 利完成學程,完成我的另外一個夢想;讓我可以堅持到底,沒有放棄。感 謝婆憂家族的大小婆憂們,每週二的組咪的指教與關心,婆憂!婆憂!讚。 謝謝環教所每一位老師的惇惇教誨、謝謝品詩學姐總是為我們付出, 辛苦你了。謝謝桂美校長、何厝國小的紫心校長、東光國小的志平校長、 家妤學姐、雅芬學姐、幸穗老師、慶聲主任、士立主任、雅惠主任、謝謝 何厝庄的(秀暖奶奶、山陽爺爺、何月圓理事長、月桂奶奶、淑惠大姐、瑜 惠大姐、炎郎爺爺、月姜女士、錦坤爺爺、家政班所有人、Apple 媽媽、 ii.

(3) 警衛大哥),感謝您的幫助,能認識您們真的是我的福氣,謝謝您們熱心的 支持。還有我的好室友(小半、琦琦、璉璉、青青) 我們就像好姐妹一樣, 一路相挺、一路扶持到至今,不管是喜怒哀樂我們總是一起開心度過,謝 謝你們我的手帕交,有你們真好。謝謝(阿孟、胖胖、易達、jay、wewe、 靖芸姐、馨緻、鳳姐、筱苓姐、昭岑師)你們總是一直關心我,讓我的心情 可以安定。另外還要感謝一路陪伴我的同學亮榮、芝嬿、正昌、宜曄、堯 暉、冠忠、嘉偉、廷甄、敏如、佳青、鴻諭、素貞、敬凱、瑞芳、天琦、 春憲,與大家相處的時光真的很棒!謝謝、宜鈴、雅婷、彤彤、昱翰、冠宏、 林靖、律維、育澤等等,研一、研二、研三學弟妹們祝福您們順心。 最後,謝謝新北市終身教育資源中心的淑慧大姐: 「謝謝您特地寄期刊 給我,讓我在研究的過程可以順利進行,如果沒有您的熱心,我想我的文 獻可能沒辦法寫那麼多豐富的內容」。 想要感謝的人真的太多了,玉如沒有辦法一一對你們表達更多的感謝 的話語;能與您們大家相遇真的就是緣份、每一次的見面總會激盪出許多 的火花,而這些火花也變成精彩的故事。 感謝您們陪我走過人生的道路,因為有您們的存在,所以讓我的生活 變得更精彩,我愛您們我的朋友。祝福您們 平安 喜樂 順心 蔡玉如 謹誌 2012 年元月. iii.

(4)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學校運用社區高齡人力資源進行代間鄉土活動對社區 居民之影響,探討學校長期辦理代間鄉土活動,對(一)社區居民在社區意 識、(二)社區活動參與及(三)對老人的態度等方面是否有直接或間接的影 響。以臺中市何厝國小及所在社區的社區居民為研究對象,採質量並重的 方式做研究。 研究結果發現:(一)代間鄉土活動的辦理與「社區意識」具有相關性; 社區居民在參與代間鄉土活動,參與頻率越頻繁,其不論是整體的社區意 識及各面向(社區關懷、社區認同、社區參與、社區親和)的意識,也就明 顯著的越好;(二)參與代間鄉土活動越多,也越參與其他社區活動;社區 居民在參與代間活動時,若參與的次數越多,可能會提升他們在社區其他 公共事務的參與度;(三)參與代間鄉土活動與社區居民「對老人的態度」 有相關性;參與代間活動越頻繁的人,對老人的整體觀感的確有持較正面 的態度。若再進一步探究「對老人的態度」不同面向,可發現除了「相處 面」和「與其他人的差別」兩個面向外,居民在其他六個面向的態度都會 被參與頻率有所影響。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則包涵:(一)可針對代間鄉土活動對耆老家庭的影 響進行研究,如對「耆老的家庭」成員做深入性的訪談;(二)後續可以隨 機抽樣決定施測的社區民眾進行研究;(三)可針對已經畢業並曾參與過代 間活動的學生做後續追蹤;(四)可針對核心教師到新學校辦理代間活動的 情形進行研究。 關鍵字:社區意識、社區活動參與、老人態度、代間活動. iv.

(5) The impact of the local intergenerational activity held by school through community’s elderly resources on the residents – taking Hecuo Elementary School as example..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the local intergenerational activity held by school through community’s elderly resources on the residents and discuss the effects of the school’s long-term arrangement of the local intergenerational activity on (1) the sense of community (2) th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3) direct or indirect impact on the attitude toward the elderly. The community surrounded by Hocuo Elementary School was taken as research target and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were used to conduct research. The findings of research showed that (1) the arrangement of local intergenerational activity is correlated with “sense of community”; the higher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overall sense of community as well as other senses of community (community care, community identity,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ity harmony. (2) Higher participation of local intergenerational 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participation of other community activities; the greater number of time that the residents participated in local intergenerational activity can also improve the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in other community activities. (3)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sidents who have participated in local intergenerational activity and the “attitude toward the elderly; those who have been frequently involved in the intergenerational activity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ir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 their overall perception on elderly. According to a further study about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the “attitude toward the elderly”, only the “interac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perspectives were not affected by the frequency of involvement. The frequency of involvement has an impact on the attitude of other 6 perspectives. This study suggested future study can include (1)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the local intergenerational activity on the elderly family such as conducting an in-depth interview of the members from the “elderly family”. (2) a follow-up study using random sampling method to select sample community. (3) a follow-up on the graduated students or the students who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intergenerational activity. (4) a study on the intergenerational activity arranged by new core teachers.. Keywords: Sense of Community,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ttitude Toward The Elderly, Intergenerational Activity. v.

(6) 目次 目次.................................................................................................................................. i 表目次............................................................................................................................ iii 圖目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5 第三節名詞釋義..................................................................................................... 6 第四節研究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7 第一節 社區與社區意識 ...................................................................................... 7 第二節 社區活動參與的內涵 ............................................................................ 20 第三節 代間教育的概念與發展 ........................................................................ 26 第四節 代間活動與老人態度的關聯 ................................................................ 38 第五節 何厝國小代間鄉土活動之介紹 ............................................................ 5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3 第一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 63. 第二節 研究架構 ................................................................................................ 6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 64 第四節 研究工具與資料蒐集 ............................................................................ 67 第五節 研究者角色 ............................................................................................ 74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74 第七節 研究倫理 ................................................................................................ 7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78 第一節 社區居民參與代間鄉土活動之情形分析 ............................................ 78 第二節 參與代間鄉土活動頻率與社區意識之關係 ...................................... 102 第三節 參與代間活動頻率與社區活動參與之關係 ...................................... 105 第四節 參與代間活動頻率與對老人的態度之關係 ...................................... 107. i.

(7) 第五節 探討社區意識、社區活動參與、對老人的態度的相關性 ...............111 第六節 其他研究發現 ...................................................................................... 11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6 第一節 結論....................................................................................................... 116 第二節 建議....................................................................................................... 118 參考文獻..................................................................................................................... 122 附件一......................................................................................................................... 134 附件二......................................................................................................................... 135 附件三......................................................................................................................... 136 附件四......................................................................................................................... 137 附件五......................................................................................................................... 138 附錄一......................................................................................................................... 139 附錄二......................................................................................................................... 140 附錄三......................................................................................................................... 141 受測問卷..................................................................................................................... 141. ii.

(8) 表目次 表 2-1 社區定義要素彙整 ........................................................................................... 10 表 2-2 社區意識之構面 ............................................................................................... 17 表 2-3 社區意識量表之內容 ....................................................................................... 18 表 2-4Kogan 老人態度量表 ........................................................................................ 51 表 2-4(續)Kogan 老人態度量表 .................................................................................. 52 表 3-1 資料索引代碼與研究對象的編號原則 .......................................................... 75 表 4-1 居民在代間鄉土活動上的參與頻率 .............................................................. 78 表 4-2 參與代間鄉土活動的動機分析 ...................................................................... 79 表 4-3 沒有參與代間鄉土活動的原因分析 .............................................................. 81 表 4-4 參與代間鄉土活動訊息的來源分析 .............................................................. 82 表 4-5 參與代間鄉土活動的主要活動內容之分析 .................................................. 84 表 4-5(續) 參與代間鄉土活動的主要活動內容之分析 ........................................... 85 表 4-5(續) 參與代間鄉土活動的主要活動內容之分析 ........................................... 86 表 4-6 社區居民參與何厝代間活動後之看法 .......................................................... 87 表 4-6(續) 社區居民參與何厝代間活動後之看法 ................................................... 88 表 4-7 「年齡」與社區意識各構面之關係 .............................................................. 89 表 4-8 「年齡」與社區活動參與各構面之關係 ...................................................... 90 表 4-9 「年齡」與老人態度各構面之關係 .............................................................. 91 表 4-9(續) 「年齡」與老人態度各構面之關係 ....................................................... 92 表 4-10 「居住時間」與社區意識各構面之關係 .................................................... 93 表 4-10(續) 「居住時間」與社區意識各構面之關係 ............................................. 94 表 4-11 「居住時間」與社區活動參與各構面之關係 ............................................ 95 表 4-12「居住時間」與老人態度各構面之關係 ...................................................... 96 表 4-12 (續)「居住時間」與老人態度各構面之關係 .............................................. 97 表 4-12 (再續)「居住時間」與老人態度各構面之關係 .......................................... 98 表 4-13「有無子女就讀何厝國小」與社區意識各構面之關係 .............................. 98. iii.

(9) 表 4-13「有無子女就讀何厝國小」與社區意識各構面之關係 .............................. 99 表 4-14「有無子女就讀何厝國小」與社區活動參與各構面關係 .......................... 99 表 4-15「有無子女就讀何厝國小」與老人態度各構面之關係 ............................ 100 表 4-15(續)「有無子女就讀何厝國小」與老人態度各構面之關係 ..................... 101 表 4-16 參與代間鄉土活動之頻率與社區意識各構面之關係 .............................. 102 表 4-16(續) 參與代間鄉土活動之頻率與社區意識各構面之關係 ....................... 103 表 4-17 參與代間鄉土活動頻率與社區活動參與之關係 ...................................... 106 表 4-18 參與代間鄉土活動頻率與老人態度之關係 .............................................. 108 表 4-18(續) 參與代間鄉土活動頻率與老人態度之關係 ....................................... 109. iv.

(10) 圖目次 圖 2-1 代間互動深度 ................................................................................................... 30 圖 2-2 代間活動層次 ................................................................................................... 31 圖 3-1 研究架構 ........................................................................................................... 63 圖 3-2 研究流程圖 ....................................................................................................... 66 圖 3-3 訪談操作流程 ................................................................................................... 72 圖 3-4 質性資料整理過程 ........................................................................................... 75. v.

(11) 第一章 緒論 在一次的偶然際遇,陪同筱苓學姐一起到臺中市西屯區的何厝國小參觀了 一場代間鄉土活動。教室裡傳來一陣陣的喧鬧聲,這樣的聲響吸引我們的注意。 在教室裡,看到一位白髮蒼蒼、活力充沛的老人家聲音很高亢,非常熱絡的為 學生在講解,介紹傳統的鄉土文物給大家認識。 原來以前從沒看過的風鼓、簑衣是長這樣,原來古早的物品,每一個都有 屬於它的名字、它的歷史、它的故事的由來,而這些走過一甲子的人生歲月, 還有誰的生活經驗比他們豐富、精采?這也是第一次將我引領到這個充滿趣味 性和故事性的地方。 當時心想這位爺爺怎麼那麼厲害,可以將這些平凡沒有生命的器具,添增 許多精采故事。聽著、聽著,不僅讓我對老人家的印象有了不同的觀感,原來 老人家也有能力去服務別人、並且教學生認識新的事物。 後來才得知這樣的活動形式,就是所謂的「代間學習」(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代間學習」指的是一種強調成人與兒童雙向學習的教學活動方式, 透過世代間的互動讓老少成員都有所收穫與成長。這樣的觀念在國際上備受重 視,並開始不斷發展將其融入各式活動中(劉思岑、歐家妤,2005;Kaplan,2002)。 學者 Hatton-Yeo 和 Ohsako(2000)即曾分析指出,代間學習在世界各地的蓬 勃發展是由於全球許多國家正共同面臨,高齡人口的遽增、 老年人的角色貶損、 家庭結構改變、終身學習興起、代間隔閡擴大以及對代間融合議題之重視等社 會趨勢使然。而臺灣也不例外,恰巧,在這一所學校中,也發現到運用代間的 蹤影。 美國教育學博士杜威曾說: 「生活即是教育,教育即是生活」從日常的生活 經驗中來學習,這就是教育。而代間教育其實也算是一種從生活中來學習不同 年齡層面的人、事、物的學習領域。 1.

(12) Couper, Norsman and Sulick 在1999年 提起在學校的課堂中運用退休教師和 高 齡 者 是 很 棒老 的化 教 育 工 具 而 且 是 一 個 有 意 義 的 代 間 活 動. (引自. McGuire ,Klein, Council ,2005)。 學校運用一群生於斯長於斯的社區高齡者,辦了一系列的代間鄉土活動, 有北管、布袋戲表演、當地信仰的老二媽回娘家活動、認識社區老樹、作粿, 還有何奶奶趣味的謎語……等。平常看似無所事事的老人,原來他們多年所藏 的智慧寶庫是如此豐富。你知道北管樂團最少要有幾個人才可以組團演奏?平 常隨手一丟的廢棄物,你知道它可以搖身一變,變成好玩又環保的童玩?你知 道元宵節猜謎故事的由來?校門外那一整排三棵黑板樹的年齡?這一系列的代 間鄉土活動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劃入我們的心坎裡,幾次活動的參與下,慢慢 地與這所學校和這群耆老結下一份緣,因而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親密接觸……。 學校引進社區高齡者的過程,可說是動員社區夥伴的力量,打開學校與社 區間的藩籬,而在這些活動辦理過程的人與活動的參與者是否有激起不一樣的 火花? 有一天我們也會變老,如果可以將以前的文化保留下,那麼是否可以填補 過去我們沒有參與到的那份遺憾? 有家鄉才有土地,對於你我都生長在這片土地的人來說,多少對於土地的 關懷情感,而這份情感乃是建立在人們上。沒有人就不會對這片土地產生情感, 更別說對土地產生一份濃厚的地方認同。研究者不僅感到好奇?更想要探究代 間鄉土活動在這些年來是否有直接或間接影響到這些參與活動的人?它的影響 又會帶來一個什麼樣的結果?還滿值得去深究。讓我們拭目以待。. 2.

(13)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全球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高齡人力資源的運用受到各國關切。面對現 今少子、高齡化的趨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貝斯強生基金會於2000 年,邀請 各國學者研討與代間方案相關之公共政策與國際發展方向,並為文宣稱代間方 案的重要性(Ohsako, 2002;引自林麗惠,2003)。 代間活動的目的是將兩個世代的人聚在一起的組織性活動,主要是為了改 變人們的態度(Chapman, & Neal,1990, p.825-832.)。孩子對老人及老化的態度可 以透過增加接觸、討論和互動而改變(Newman , Smith & Wilson,1997)。 Hatton-Yeo & Ohsako (2000)曾說:代間活動可以重建社會網絡,對社區有 所發展,透過活動方式,創造一個具有包容性和不同年齡層的社會環境;國際 知名的代間活動專家 Kaplan 和 Chadha (2004)指出代間活動所涉及的層次涵蓋 到個人、家庭、社區;而這三個層次分別所涵蓋的意思為(一)個人層次:指小 孩和老人個別影響關係和兩者的互動影響關係;(二)單位層次:包括對家庭、 學校和機構組織的影響;(三)社區層次:則是涵蓋整個社區範圍而這些層次在 過去研究中發現。針對「個人層次」的研究以往多以小孩和老人為主題的探討 居多(林美珍,1987;Ingman,Benjamin, Lusky, 1998-1999;Hatton-Yeo,2000;黃 津文,2002;林歐貴英,2004;陳澤寶,2004;陳美如,2006;曾菁宜,2007; 吳宜蓉,2008)。從個人層面來看代間活動對於小孩跟老人的影響,在還沒接觸 代間活動時這些小孩和老人都對彼此不熟悉、缺乏對彼此的認識,容易造成負 面的刻板印象;而雙方透過互動後就比較容易改善不熟悉的感覺。另外從「單 位層次」來說:有研究者就利用不同的單位組織來進行活動,如南投集集特有 保育中心、老人照護中心、學校、幼稚園、基 金會 …等(宋羅蘭,2009;凃嘉新, 2004;劉思岑、吳許暉,2007;Ballntyne, Fien, & Packer, 2001)來進行互動;一 般在做代間教育的相關研究僅著墨於較小的層次,如針對某一個研究場域或是 3.

(14) 僅探討老人與小孩之間的互動關係;而對「社區層次」而言,因為社區層次包 涵前面兩者的層次,由於層次範圍涉及較廣,目前國內的研究較少進行探討。 當長期持續地辦理代間活動時,則其影響有可能會廣布至社區層面。有學 者提到若社區居民的凝聚力不高,將會導致社區居民的社區意識降低 (李增 祿,2004;林瑞欽,1994;許忠文,2003;蔡祈賢,1996)。Kaplan 和 Chadha (2004) 也曾經提到,若能在社區辦理代間活動,應可改善社區的低靡與疏離感,增加 社區意識,並且可以改善居民對老人的態度。 不過若要完整的探究代間活動各層次的影響,將牽扯極廣的對象與範圍, 所需時程亦久,故在過去的相關研究中發現,國內、外多數的代間研究範圍僅 落在個人和組織的層次,而就「社區層次」而言,目前國內的研究並不詳盡。 臺中市何厝庄有一句俗諺說:「鳥仔若要飛過何厝庄,不死也要掉三根羽 毛」 ,可見當時社區居民向心力之強。但因臺中都市更新計畫,使得這個舊社區 的面貌已變遷太多太快,導致新移入的新住民與何厝庄舊居民間互動太少,早 已無昔日社區一家的感覺了(李昂、劉克襄、林文義,2008)。 早在 2005 年臺中市何厝國小的何校長發現到何厝庄居民社經地位不一,使 得居民的凝聚力不如預期,家長及學童對學校、社區的認同和參與度不高。 為解決社區低迷的問題,決定從學校的角度出發,進而走入社區,鼓勵學 校教師及學生進到社區、體驗社區生活。加上學校教師在教授鄉土課時,往往 因非在地人,而無法深入介紹在地文化歷史;恰巧,該學區內仍保有近百年歷 史之北管樂團「新樂軒」 、多個布袋戲團及為數不少的耆老,是個兼具現代與傳 統特色的社區。但因近年傳統藝術逐漸式微,社區資源未能有效整合等因素而 不利於學童對何厝鄉土的學習;學校決定從社區的觀點,去開發社區相關資源 (引自歐家妤,2007)。最後由一群對教學非常熱忱的教師向民間團體申請社區 一家親的活動經費,有了經費學校的教師便從社區尋找耆老進到課堂上。 4.

(15) 從找經費到社區老人進入校園,這期間歷經多少的磨合階段;最終以代間 方案的形式辦理了,一系列有關鄉土型的代間活動,這一辦到現今 2010 年已經 邁向第五年;代間活動的發展到至今逐漸成熟;過去也有研究者歐家妤在 2007 年以研究對象針對學童,以瞭解代間活動對學生在「學習興趣」 、 「鄉土認同感」 以及「對高齡者的態度」等方面的影響。隔年 2008 年陳筱苓,同樣是分析該校 運用社區高齡者進行環境鄉土教學的發展歷程,並進一步探討參與者(教師、高 齡者與學生)間的互動情形,以及對於教師與高齡者的影響。 前面 Kaplan (2001)所提及到代間活動的三種層次,何厝國小在前兩年的主 題,即為探討代間活動對前述兩種層次的影響,但並沒針對社區層次的相關研 究,關於社區層次在國內並沒有相關的研究進行探討。 此外代間活動在國外對於社區層面的影響,是有可能改善居民的社區意識 和社區活動的參與度 (Kaplan,2001);研究者想持續觀察長期性參與代間活動是 否會提升社區的社區意識及社區參與?代間活動參與的頻率越高是否就代表居 民對社區參與的頻率就越好?其對老人的態度是否有改變? 基於這樣的原因,本研究想進一步探討長期辦理代間活動,對於社區層面 的影響,包括社區居民的「社區意識」 、 「社區活動參與」及其「對老人的態度」 等面向。過去研究指出,若欲達成全方位探討代間活動三種層次之影響,牽扯 對象與範圍阻闊,且所需時程亦久,因此不論國內、外都少有文獻完整記載, 故本研究有其實務及研究之價值。.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以上動機背景,本研究預探討代間活動對社區居民的影響;擬定的研 究目的及其對應之假設如下: 一、探討參與代間鄉土活動對社區居民的「社區意識」之影響。 二、探討參與代間鄉土活動對社區居民的「社區活動參與」之影響。 5.

(16) 三、探討參與代間鄉土活動對社區居民的「老人的態度」之影響。. 第三節名詞釋義 一、高齡者(elder) 1956 年聯合國指出高齡者指的是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本研究之高齡者是 指六十五歲以上健康有能力參與社區活動的老人。文中高齡者的代稱包括「高 齡者」 、 「高齡人力資源」 、 「耆老」 、 「老人」 、 「長者」與「長輩」這些用語呈現。 二、 社區意識(sense of community) 林瑞欽(1995)從認知的觀點,認為社區意識是個人對於所處的社區所建構 出的一套正面或負面的認知系統,具正面認知者會認知和喜歡社區、參與社區 活動、關心社區事務;負面者會逃避、疏遠社區,對社區事務採冷漠、不參與; 社區意識的高低,便是社區凝聚與發展的指標。 三、對老人的態度(attitude toward the elderly) 本研究依據謝廣全、楊國德(2009)學者之研究與論述,將「對老人態度」 界定為:個人根據其對老年人老化過程之認知與瞭解,對老年人所形成之一種 相當一致且持久之好惡傾向,包括與老年人互動時之心理認知狀態、對老年人 之好惡感受以及與老年人實際接觸時之具體行為表現。. 第四節研究限制 因限於人力、物力及時間上的不足,本研究在問卷抽取部分採立意抽樣而 非隨機抽樣,故研究結果未必能推論至所有社區和學校,但研究者儘可能把所 面臨的狀況與過程客觀及完整呈現,並提供此案例給其他類似的學校做為學習 的參考。. 6.

(1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第一節首先探討社區與社區意識的定義,第二節介紹社區參與的內 涵;第三節探討代間教育的概念與發展,第四節探討代間活動與老人態度的關 聯,第五節介紹何厝國小的代間鄉土活動,各節分別說明如下:. 第一節 社區與社區意識 1970 年代,臺灣的產業面臨轉型,從早期的農村社會邁入了工商業的社 會,都市化的結果導致了人際關係的疏離以及冷漠(蔣玉蟬,2004),社區中守 望相助的功能漸漸喪失,社區組織漸漸弱化。 過去的社會文化裡,都是以大家庭為居多,親戚間的互相幫助、左鄰右舍 互通有無的人際關係,讓社會的結構因為「敦親睦鄰」的社會氣氛而穩固,但 現在的社會卻多以小家庭為主(林振春、王淑宜,2004)。在忙碌的工作與住商 混合情形下,居民白天工作,晚上門窗緊閉,鄰里互通情形逐漸喪失,加上現 在資訊網路的流通,人們透過網路、MSN、Facebook 等社群就能和遠在地球另 一端的國外朋友聊天,卻不識一牆之隔的鄰人,導致「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的情形發生(林瑞欽,1994;顏雅華,2010)。而且人際關係的冷 漠往往造成社會問題的一大成因,如果以小家庭之間能夠互相扶持、照顧便可 以成為一個大家庭,而在這個大家庭可稱作為「社區」(林振春、王淑宜,2004)。 社區是人們群居生活的最小單元,雖然是最基礎、規模最小的單位,卻是 國家社會建設最重要的基礎(李增錄,1995;李聲吼,2005)。以下先對社區定 義進行整理,接著介紹社區意識的原則與內涵,後論述影響社區意識的因子, 最後進行社區意識之測量的概念加以說明。. 一、社區的意義 Community,其字源起於拉丁文,意指伴侶或旨共同的關係及情感(郭銀 7.

(18) 漢,1995)。Community 一詞的用法,相當的頻繁,不同學者分別都給予不同的 定義,以下就針對社區一詞之意義加以說明: 內政部在 1991 年五月頒訂「社區發展工作綱要」綱要裡的第二條,對社區 所下的定義如下: 「本綱要所稱社區,係指經鄉(鎮、市、區)社區發展主管機關 劃定,供為依法設立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發展工作之組織與活動區域。」(內 政部,1991)。. 根據社會工作辭典解釋,「社區」是一社會的單位,而非法定的行政單 位。社區應包括三個要素,(1)有一定的地理區域關係;(2)它是居民具有地緣 的感覺或某些集體意識和行為,具有歸屬感,大家均感相互隸屬,相互依賴; 大家建立有共同的目標,並能採集體行動,以其實踐;(3)它有一個或多個共 同活動或服務中心(蔡漢賢,2000)。 學者李增錄(1995)整合各國社區發展專家的觀點,他認為社區應包括下列 幾種含義: (一)側重地理的、結構的、空間的與有形的社區─指居住於某一特定地區 的一群人或這些人生活所在的地區。 (二)側重心理的、過程的、互動的與無形社區─指共同利益、共同命運、 共同願望、共同背景、共同職業等之人群,如「大學城」、 「科學園區」等。 (三)側重社會的、組織的、行動的與發展的社區─指基層自治自決的行動 單位或稱地方性社區,如市鎮幾個鄰里可作為集體行動共同建設者、或以某一 項工作計畫為中心,可以採取集體行動者。 林掁春(1995)認為社區的概念為(1)社區是一個地理位置,其大小可分為: 村落、城鎮、都市、大都會區等。(2)社區是一種心理互動的團體組織,可以沒 有固定的地理疆界,如:學術社區、宗教社區、文化社區等。(3)社區是一個包 含各單位功能的系統,這些組成社區系統的單位可以是正式的團體,如:社區 8.

(19) 理事會;或非正式的團體,如:學校、醫院等,這些社區單位在社區內互動, 其功能在為社區居民提供各種服務。 林瑞欽(1994)認為社區具有共同關係,社會互動及服務體系的一個人群。 由居民,人與人間,人與鄰居間或團體間之互動,產生認同、樂於參與社區活 動的群體。 徐震(1992)將社區定義為:社區是居住於某一地理區域,具有共同關係, 社會互動及服務體系的ㄧ個人群。也就是,這群人居住在社區,居民彼此互相 照應、彼此相互支援與合作,共同維護社區裡各種問題,而產生共同的社區意 識,具備這些或其中ㄧ部分條件或其潛力的ㄧ個人群,即可稱之一個社區。 陳其南(1995)指出社區可以是一個村莊、一棟公寓、一條街道、一個街區、 一個小鎮、一個城市等等,但是唯一條件是居住在這個有限範圍內的民眾必須 具備共同體社會的認同意識。 黃富順(1996)認為社區必須包括的基本條件為(1) 民眾對社區有歸屬感;(2) 民眾有共同的目的;(3)必須要有某些情況使民眾結合起來。 郭銀漢(1995)認為社區是居住於某一地理區域,具有共同關係,社會互動 及服務體系的一個人群。社區生活是一種共有、共享、共治的生活。有了社區 的組織,人類才能透過聚居,合作、公用的服務體系,相互得到利益。 蔡祈賢(1996)認為社區是指居住於某一地理區域,具有共同關係、社會互 動及服務體系的一個人群。 Hiemstra(1972)認為社區是個人最熟悉的週遭環境,其範圍可由鄰居推及同 一村里或市鎮。社區裡的居民分享當地的利益義務和認同其行為的形式,這是 一種整個社區間人與人、人與團體、團體與團體間之關係和動力。 英國學者 Jarvis(1990)認為社區應包括五種基本的意識:(1)一群住在一起或 工作在一起的人;(2)有其居住的地理區域存在;(3)在該區域中,居民有互動情 9.

(20) 形;(4)在教育機構之外實施教育活動;(5)對居民的生活與工作的祥和做理想的 安排。因此,社區可視為在一個特定的地理區域中,居民在心理上相互認同, 並且相互來往,產生互動,彼此之間有共同的利益、問題與需要,並可結合一 致採取行動來解決問題及滿足需要(引自黃富順,1996)。 對於社區,各家定義有所不同,以下匯集文獻將社區定義中所蘊含的社區 要素加以歸納整理如下表 2-1。 表 2-1 社區定義要素彙整. 社區要素 社 團 文 會 體 化 互 組 歷 動 織 史. 一 群 人. 地 理 範 圍. Hiemstia(1972) Jarvis(1990) 徐震 (1992). ◎ ◎. ◎ ◎ ◎. ◎. ◎. ◎. ◎ ◎. ◎. ◎. ◎. 林瑞欽(1994). ◎. ◎. ◎. ◎. ◎. 要素 文獻. 認 同 意 識. 黃富順(1996) 李增錄(1995). 歸 屬 感. 共 同 的 目 標. 服 務 體 系. 教 育 活 動. ◎. ◎ ◎. 共 同 關 係. ◎. ◎. ◎. ◎. ◎ ◎. ◎. ◎. ◎. 林掁春(1995). ◎. ◎. ◎. 陳其南(1995). ◎ ◎. 郭銀漢(1995). ◎. ◎. ◎. ◎. 蔡祈賢(1996). ◎. ◎. ◎. ◎. ◎. ◎.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合上述的觀點,社區的組成要素必須包含一群人、具有地理範圍、對社 區的共同意識與活動場所,以及共同的目標(如社區綠美化),社區居民彼此之 間的社會互動、團體組織(如村里辦公室、社區發展協會)、共同服務社區,喜 10.

(21) 歡自己的社區、認同社區並具有歸屬的感情在,自然形成一個與其他的地區不 同的地域。而一個社區的向心力強或弱就可以從社區意識中來進行探討,以下 將會對社區意識開始做介紹。. 二、何謂社區意識 「社區意識」(sense of community)是相當社會化的名詞,它一直是心理學 與社會學理論中深深影響都市發展的中心概念(林瑞欽,1994;侯錦雄、宋念謙, 1998)。所謂的社區意識(sense of community),就是自己對於所居住的社區,具 有一定的情感和忠誠度。簡單的來說,就是我們對社區的感覺(we-feeling),有 信任感、有共同的目標、彼此之間可以互相合作、有自我的社區意象,對社區 具有共識(郭銀漢,1995)。 (一)社區意識的定義 國內學者徐震(1992)將「社區意識」定義為:居住於某一地區的人,對此 地區及其它相鄰居民有一種心理上的認同與融合,即所謂的歸屬感。 林瑞欽(1994)把社區意識定義為:指個人對於所處之社區,經由感覺與知 覺而建構之一套涵蓋情意因子之認知結構系統,認知系統具有正負價,具有正 價者對社區的態度是正面的,他會認同社區、喜歡社區、參與社區活動、關心 社區事務;具有負價者則反是,他會逃離、疏遠社區,對社區事務冷漠、不參 與。因此認知結構所具有之正負價, 便對該社區產生親近或逃離的態度或行為。 社區意識之高低,便是社區凝聚與發展之指標。 黃富順(1996)認為所謂的社區意識,是指社區居民對社區具有歸屬感。這 種歸屬感主要是來自社區居民具有共同的利益、服務、問題、需求、共同的居 民環境,而產生的共同意識。此種心理是社區建設的原動力,也是社區發展的 基石。 11.

(22) 從社區發展的觀點而言,社區意識指的是個人對所處社區所擁有的歸屬 感,此歸屬感根植於個人對社區的知覺與態度,同時表現出個人對社區、關懷、 親密忠誠、滿足及參與等心理作用(林瑞欽,1994;Wilson and Baldassare,1996)。 (二)社區意識的重要性 都市生活疏離,所帶來社區意識薄弱與式微的衝擊,鄰里關係的冷漠感以及 對社區事務的漠不關心,對於一個社區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林瑞欽,1994;侯錦 雄、宋念謙,1998)。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雖然變得更加緊密,生活 環境也變的朝夕相關,但是見面時總少了一份熱絡的表情(Wellman,1979)。使得 人們社區意識即對社區公共事務的關心程度薄弱而喪失,於是,在自掃門前雪的 心態下,實在難以形成社區意識(Fischer,1984;Popenoe,1985;林瑞欽,1994; 侯錦雄、宋念謙,1998)。 然而,社區時代已經來臨,社區意識是守望相助的關鍵,也是形成生命共 同體的要素,唯有居民具有高度的社區意識,才會認同、親近社區,並主動參 與社區的事務,亦即居民對社區具有認同和貢獻的心,好以面對都市中社區情 感淡薄,社區意識的凝聚實為社區發展的首要之務。 (三)社區意識對社區的態度 林瑞欽(1994)認為社區意識的本質是一種態度,社會心理學家視態度為一 種假設性的概念,態度是人們對於自己心理是借中某種事物、人、現象及符號 所形成的各種不同反應。 Alpport(1961)更進一步指出「態度決定每個人他要看、要聽、他要思考以 及他想要做的事」 。而態度的組成,涵蓋了認知、情感與行動三種層面(林瑞欽, 1994;Krech , Crutchfield, Ballachey.,1962;Rosenberg. & Hoviund,1960):(1). 在認知層面,則顯示個人對該社區事務、環境所擁有的知覺與信念;(2)在情意 層面,則顯示個人對該社區的喜愛程度及各種情緒與感受;(3)在行動層面,則 12.

(23) 呈現個人對於社區事務的參與程度。. 因此,將社區意識視為個人所持有的一種態度時,約可包括下列三個 元素:(1)社區認知-社區認知、社區觀念;(2)社區情意-社區關懷、社區情 誼、社區親和;(3)社區行動-社區參與、社區贊助。 (四)社區意識是社區認知表徵 一個人對環境的知覺,是以感覺為基礎。就認知心理學的觀點,社區意識 是個人對於所處的社區,經由感覺、知覺,而建構的一套涵攝情意因素的認知 結構系統。此認知結構系統,如 Makaus and Zajone(1985)所提到的涵蘊著情意 的成分。這樣的定義將包括社區感受。個人對社區的認知結構,是對應到社區 的整體環境。首先,它是建構於對社區自然與物理環境的認識與知覺,形成個 人對社區地理空間的認知圖(cognitive map)。對社區地理空間的認知結構的改變 是緩慢的,其性質更是主觀的。這也是個人對社區念舊懷思的主要依據,譬如 社區的廟宇、大榕樹、水溝、特殊的建物…等等 (引自林瑞欽,1994)。 基本上,個人對社區的認識、記憶、知覺、情感、評價都將有其個別差異。 若這些個別差異逐漸減少時,就顯示社區的區民對社區有一致性的態度,這將 會增加個人對社區的認同、參與、親和與關懷,而有高凝聚的社區氣氛出現, 有助於社區整體的發展。假如社區的認知結構是正價的,則個人對社區的態度 將是正面的,他會認同社區、喜歡社區,參與社區的事物與活動;反之,其認 知結構是負價的,那麼它會表現出不喜歡社區、逃離、疏遠社區,對社區的事 物活動,將採取冷漠不參與的態度。 (五)社區意識是凝聚情感的動力 社區意識,不僅僅是社區發展的原動力,它還被視為是可以處理現代社會 疏離的要素之一。Seymour Sarason 在 1974 年的<社區心理意識>一書中就有提 13.

(24) 及,社區意識被視為是處理現代社會疏離或是脫序行為的基礎,它是人們對於 社區的歸屬感,以及社區所形成的隱性社會規範與道德約束,當人們鑲嵌在整 個社區的脈絡情境之時,其集體意識的形成,將成為社區整體表現的力量(引自 黃源協、蕭文高、劉素珍,2007)。 社區意識的凝聚,可透過教育的手段來讓民眾認識社區、瞭解社區,改變 其對社區的態度與看法,從而促使對社區的歸屬感,產生榮辱與共的心理,進 而透過社區組織的方式,來解決社區的問題,共同創造社區的利益,並透過社 區居民的情感交流與聯繫,而建立生命共同體的感覺(黃富順,1996)。 三、影響社區意識的因素 影響社區意識的因素有哪些?不同學者有不同的研究,其結果如下敘述: 林瑞欽(1994)針對臺中市某社區的居民進行問卷調查,以社區認同、社區 關懷、社區親和、社區參與這四個構面做為測量其研究結果發現:女性、年齡 大、居住社區時間較長者、教育程度較高者,具有較高的社區認同感;收入較 高、年齡較低、教育程度較低者,其社區參與感較低;居住社區時間較長者, 教育程度較高、信仰道、佛教者具有較高的社區關懷感;年齡較高、已婚者具 有較高的社區親和感;受試居住在社區時間較長、年齡較大、女性等,具有較 佳的社區參與。 從林瑞欽(1994)的研究結果中發現,對社區意識的影響,分別有性別、年 齡、婚姻狀況、教育程度、職業類別、居住社區時間、宗教信仰、家庭同居世 代、家庭月總收入,這些因子都會間接影響社區意識的程度。 林暉月(2001)以臺南市為例,採問卷調查法探討臺南市居民的社區意識與 社區公共事務參與態度及方式之關係,發現性別、職業、教育程度、婚姻狀況、 宗教信仰、家庭平均月收入、個人社區地位有無及住宅權屬等八項,分別對不 同社區公共事務參與態度、參與方式類型及社區意識組成因素構面達到顯著水 14.

(25) 準;年齡與居住時間則在參與態度類型達到顯著水準。 林瑞穗(1978)針對臺灣地區都市社區鄰里關係之社區團結和鄰里互動,探討 其社區意識和社區發展之間的關係,主要發現:鄰里關良好、鄰里互動較強之社 區居民其社區意識及社區認同較高,而且在推動社區發展項目時亦較容易。 宋念謙(1997)在「都市居民社區意識與景觀管理維護態度關係之研究—以 臺中市黎明社區為例」研究中,以問卷調查臺中市黎明住宅社區居民,居民背 景屬性與社區意識高低類群有顯著關係。以年齡較高、已婚、居住時間越長、 具有未成年孩子、自己擁有房屋和土地、擁有社區頭銜、個人居家空間有隱私、 居住密度低者有較高的社區意識。 國外學者Wilson & Baldassare(1996)以洛杉磯近郊橘邵為例,研究都市郊區域 之社區居民其個人穩私權的保有、對地方的偏愛的程度以及都市化的程度是否對 社區居民社區意識的凝聚有明顯影響,結果發現居民: (一)社會接觸廣泛;(二) 活動參與頻繁;(三)擁有適度的隱私權及個人空間;以及(四)對居住滿意度高為增 進社區意識之主要因素,另一方面,背景變項中性別、年齡、居住時間、年家庭 收入、教育程度、家中孩子數均為影響社區意識凝聚主要因素。 歸納以上所述,社區意識的影響因素研究相當多,包含個人背景變項、鄰里 關係、社區變項等,大部份研究都支持系統模式,亦即居民在一鄰里間居住時間 越久,社會關係連結越多,則社區認同感越強。 四、社區意識之測量 關於「社區意識」如何經由有效的問卷測試,轉換成為可度量的數據,最 早的研究發展是由環境心理學家所提出「場所認同」(place-identity)的相關測度 問 項 (Puddifoot,1996) , 由 社 會 學 家 與 社 區 心 理 學 家 發 展 的 社 區 意 識 量 表 (Sarason ,1974;McMillan & Wandersman ,1986)。而最後更融入於「社區滿意度」 (community satisfaction)問項(Hughey & Bardo,1984)。使得社區意識的測量,具 15.

(26) 備專家效度而形成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環境心理學甚至於社區心理學多項專 業領域所使用之「社區意識量表」 。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Gllynn(1981)最早將社區意識建構成量表他使用 120 個 「Likert-type」問項,測 度社區居民對社區環境認知的描述同意程度,其中包含 了一半是測量居民對於實質社區環境的認知,另外一半則是讓居民預測並且描 述其理想中的社區環境來檢測個人的社區認同和社區意識。 並利用分數加總將所得觀察值區分成不同社區意識類群,提出「心理學社 區意識」(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的 PSOC 社區意識量表,讓社區意 識 相 關 研 究 成 為 可 量度 的 科 學 方 法 ; 爾 後 Chavis 、 Hogge 、 McMillan & Wandersman(1986)參酌 PSOC 量表,加入「社會因素」並縮減部份問項,發展 出「社區意識檢索表」(Sense of Community Index),使得社區意識量表的建構 和效度稍具規模。 之後 Buckner(1988)簡化 PSOC 量表中的「環境認知」問項,加入「鄰里聯 繫」單元,使得社區意識量表更具規模性和結構性。故社區意識量表先後經由 Glynn、Sarson、McMillan&Chavis、Chavis、Hogge、McMillan&Wandersman 等 人先後投入心力研究而成;而後由 Hughey&Bardo(1984) 加入「社區滿意度」 (community of satisfaction)問項,使得社區意識量表為多項專業領域所使用(引 自侯錦雄、宋念謙,1998;張立科,2002)。 林瑞欽(1994)視社區意識為一種態度,而通常測量態度的方法有問卷、量 表、查核表、晤談等。本研究以最常被使用的量表做為測量社區意識的工具, 「Likert-Type」量表法,主要的特徵是每一個態度項目都具有同等量值,並且 受試者態度強烈程度可充分表達,所有項目均依據受試者反應同意與不同意(五 點量表)程度給予分數並且加以總計所有項目分數的總和即為個人的態度分數。 國內學者林瑞欽在1994年針對臺灣都市社區所編制的「社區意識量表」,以 16.

(27) 社區關懷、社區認同、社區親和(疏離)、社區參與,這四個構成要素做為測試(如 表2-2社區意識之構面) 所示,採納國外學者的量表及配合國內社區環境編製而 成。 表 2-2 社區意識之構面. 面向. 內容. 「社區關懷」 指居民對社區之人、環境、及公共事務的關心,其社區關懷之得 分愈高,則社區居民愈關心社區,反之,則表示其對社區愈冷漠。 「社區認同」 指社區居民對於自己社區居民身份的心理認定程度,得分愈高, 居民越認同社區,反則越疏離社區。 「社區參與」 指居民對於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意願度,得分愈高表示愈願意參 與社區活動,反之,則意願愈低。 「社區親和」 指個人與其他社區居民之彼此互動往來的心理熟識度,因此社區 親和之得分高,則社區居民之心理熟識度為高,反之,則為低。 本量表採用林瑞欽(1994)社區意識量表。. 經由相關問項所得總分的高低,在經由正反面敘述轉換計分後,整個量表得 分愈高,即代表其社區意識感愈強,亦即表示受測者愈喜歡其所居住之社區,愈 認同其社區,並愈能參與社區相關活動或組織;反之得分愈低,亦即表示受測者 愈不喜歡、愈不認同、愈不熱心參與其所居住社區之各項事務與活動,而有關社 區意識的內容,如表2-3社區意識之內容所示:. 17.

(28) 表 2-3 社區意識量表之內容 面向 內容 社區關懷 1.我知道我所居住的社區名稱 2.我相當留心社區的環境整潔 3.我很少跟社區裡的居民打招呼 4.我常主動與社區其他居民討論有關社區的事情 社區認同 5.我感到社區少有的爭端發生 6.我覺得我屬於社區中的一份子 7.社區中的公共事務最好不要找上我和我的家人 8.我所住社區是個讓人喜歡的社區 社區參與 9.我所住社區若有需要我效勞的事情,我會盡力幫忙 10.我樂意參加社區的志願性服務團聚 11.我不願意分攤社區公共事物所需的經費 12.我鼓勵家人參加社區的各項活動與事項 社區親和(疏離) 13.我認識很多社區鄰居 14.我覺得社區裡的居民彼此來往熱絡 15.我所住的社區組織能發揮社區互助的功能 16.我所住的社區居民普遍有自掃門前雪的心理 資料來源:林瑞欽(1994)社區意識量表。. 本研究以林瑞欽(1994)「社區意識量表」做為測量依據,再依本研究之個 案的基地特性修改成為適合研究目的和主題之問項,以進一步檢視結果。 六、社區活動有助社區意識的提升 林家永(2001)以學校社區、社會網絡與社區意識的研究中發現,社區活動 與組織參與,發現參與較多的社區活動項數(包括是否參與村里民大會、村里辦 的活動、學校辦的活動、廟辦的活動、教會辦的活動)以及參與較多的社區組織 項數(包括是否參與組織辦的活動、擔任社區組織的幹部),有利於提高社區意 識。 李秀玲(2006)以臺中市某社區大樓住戶進行社區意識之研究,結果證明透 過社區休閒活動的參與將有助於大樓住戶社區意識之凝聚。 18.

(29) Hunter 學者(1975)也認為居民對社區活動與組織參與愈頻繁,可強化個人 對社區的情感認知,有利於提高社區意識。 社區意識可增進居民對社區的正確認識,產生熟悉而濃郁的情愫與強烈的 認同感與凝聚力,這種心理作用,會改變社區組成份子內在的觀念、價值與態 度,促進居民參與社區活動的動機,提高參與的意願,同時又能促動社區生活 的本質的改變與文化的協調進步(黃仁峰,2003)。 從上述可知,社區居民在參與社區活動的過程中,參與頻率越高,對活動 有認同感是有助於社區意識的提升,而本研究將會以這樣的結果進行探究,針 對研究者的對象來進行調查,以確認社區活動是否會提升社區意識。 七、何厝庄的社區意識 臺中市何厝庄,位於西屯區東南方,一個由何氏姓氏所組合而成的村莊。 「鳥仔若要飛過何厝庄,不死也要掉三根毛……」(李昂、劉克襄、林文義, 2008)。這是昔日何厝庄的諺語,意思是如果你不是何厝庄的人,就算你是一隻 小鳥想要進到這裡,這隻小鳥沒有死掉,羽毛也會掉的差不多;雖然有點誇張 但可見當時社區居民向心力之強。當有外人進入這個村莊,左鄰右舍的人都會 非常注意,看這個陌生人進到這個地方是要做什麼,大家都會互相幫忙,社區 凝聚力有一定的功能存在。 隨著臺中市都市發展與土地重劃的關係,何厝庄附近陸陸續續蓋起新建大 樓,因而形成新舊社區的特殊景觀(歐家妤,2007;陳筱苓,2009);也因為都 市發展與土地重劃的關係,外地人紛紛移居到這,左右鄰居漸漸不認識,使得 這個舊社區的面貌已變遷太多太快,導致新移入的新住民與何厝庄舊居民間互 動太少,已無昔日社區一家的感覺(學校社區一家親系列活動成果專輯,2007; 李昂、劉克襄、林文義,2008)。 何厝庄的社區意識從最初具有強烈的社區凝聚力,遭受環境變遷逐漸改變 19.

(30) 當地居民的社區意識,產生冷漠、自掃門前雪情形發生,居民的凝聚力不如預 期,家長及學童對學校、社區的認同和參與度不高(學校社區一家親系列活動成 果專輯,2007)。何厝國小的校長為解決社區低迷問題,校長基於教育的理念, 營造學校社區一家親的精神,決定從社區著手進行,鼓勵學校教師、學生走入 社區。而社區本身具有多位的耆老,對在地文化歷史相當了解,為了讓學生更 認識社區,從最貼近生活的社區老樹做為第一個活動;由耆老口述歷史,學生 拿紙筆記錄,慢慢辦理一系列的代間鄉土活動(綠巨人傳奇─社區故事全記錄, 2006)。 在辦理過程中,有研究者歐家妤在 2007 年以這所學校為研究,發現運用 社區高齡人力資源辦理代間活動具有一定的成效,對教師、學生、耆老三者間 的影響結果為對教師而言除了可減少備課時間外,有益於教師本身鄉土知能的 成長;其次,學生對高齡者的正向態度會隨著接觸次數的增加而提升,而高齡 者本身也產生自我認同和內在的成就感。 從上述可知代間活動對學校師生和耆老是有一定的影響力,那麼若長期辦 理代間鄉土活動是否會改變當地居民的社區意識?基於上述所談論之因素,本 研究將會把結果呈現在第四章。. 第二節 社區活動參與的內涵 承上節可知,社區意識的概念之中蘊含社區參與的觀念(Glynn,1981)。 參與(participation)是一個人在一個團體之中,投入個人思想、行為及資源, 以使團體受到影響,而產生某種預期結果的活動(轉引自吳宜蓁,1996) 。 參與 一詞應用相當廣泛,研究者關注的重點在於何厝國小辦理代間鄉土活動社區居 民的參與情形,因此,其概念近似於「社區參與」或「活動參與」 。 參與(participation)是一個人在一個團體之中,投入個人思想、行為及資源, 20.

(31) 以使團體受到影響,而產生某種預期結果的活動(轉引自吳宜蓁,1996)。參與 一詞應用相當廣泛,但研究者所關心的是社區居民對於學校運用社區資源後, 社區居民對學校抑或社區裡的公共事務是否會繼續參與社區的活動及參與情 形,因此,其概念近似於「社區參與」或「活動參與」 。 一、社區參與的內涵 Putnam (2000)社區參與原本是社會學與政治學的主要用語,指的是個人參 與社區內的組織或事務,透過社區參與所形成的網絡,不僅可以讓個人獲得生 活所需,也是累積社會資本的重要管道(引自黃源協、蕭文高、劉素珍,2007)。 社區參與除了是社會資本的重要管道外,它其實就是一種共同體概念的具 體表現;只要有共同的利害和引起共鳴的議題,一群人就可以激盪熱誠、投注 心力,並付諸實際的行動來增進共同的利益,實踐共同的理念(林淑娟,2002)。 施教裕(1997)認為「社區參與」是有目標、組織和行動導向的過程與投入, 尤其是在某特定的地理區域內,結合社區成員以及有共同利益的相關組織團 體,藉以凝聚社區意識與提高社區生產力,以及提升社區成員生活品質,或設 法解決社區的各種困難與問題。居民參與社區活動是表示對社區事務的關切與 興趣。而社區居民乃是社區的基本組成要素,社區民眾的互動和參與是社區發 展的必要條件,沒有民眾參與,也就沒有社區發展(南玉芬、陳與嘉,2002)。 蔡宏進(1985)認為社區參與是一種主要的社區行動方式,社區居民參與各 種社區中的活動,表示其對社區事務的關切與興趣。一個人參與某一種社區性 的事務或活動表示其投入了社區的一種行動,而社區中多數人參與同一社區的 事務或活動表示這種事務或活動具有社區的代表性。 簡單來說,社區參與其實是社區裡的成員預期社區進步與發展,而願意投 入個人有形或無形的資源(陳怡如,2000)。 二、社區參與的條件 蔡宏進(2006)將社區參與的具體行動分成五種。一是捐助財物;二是擔任 21.

(32) 社區服務工作;三是關心、認識、發掘與引導解決社區問題;四是從事社區的 發展工作;五是參與社區事務與活動。 蘇葵玲(1998)也認為參與必需有三個條件,一是居民要有參與的自由;二 是居民要有參與的能力;三是居民有參與的意願。 也就是說,社區居民在參與活動的主要條件,在於居民在參與活動所扮演 的角色為何者(如:捐獻者、領導者、協助者、被動者)等,參與活動也具有彈 性的時間和自由度,在能力所及的範圍下較能吸引居民參與社區活動。 三、影響社區參與的原因 社區居民在參加社區活動參與的過程中,活動內容的良瓢,吸不吸引社區 居民前來,能否引起社區居民的共鳴,如何激發社區居民的需要感(felt need)及 參與感(participation),這一些對於社區活動參與的辦理是相當大的挑戰,也是 社區工作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李宗派,1997;南玉芬、陳與嘉,2002)。而所 謂的需要感指的是一種參與社區活動的動機,而參與感則是需求或是意見是否 有被採納的感受。因此透過社區參與,可以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李宗派,1997)。 陳昭郎(1986)認為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工作的原因,有以下幾個原則:1.有 否適當的組織、2.利益的獲取、3.生活威脅、4.激發義務感、責任感、5.具豐 富的知識與技能、6.在團體有舒適感和滿足感。所以在地的居民需要是要必考 慮進來的。 蔡宏進(1985)認為影響社區參與的原因很多,職業、收入、教育、年齡、 性別、婚姻狀況、居住時間等重要個人個素,團體的性質,包括領導方式等則 是重要的非個人因素。 陳茂祥(1985)也認為收入也會影響居民的參與,例如收入高的居民,能以 捐款做為參與的開端;高收入者,通常教育程度、職業種類、地位都較好,因 而在參與社區活動時,可享有較優的報償。相反地,低收入者,需花較多時間 22.

(33) 在謀生工具上,較缺乏時間參與社區的事務。而居住在該社區時間為影響社區 活動參與的因素,因對社區認同愈強,愈認知社區問題,也會對社區事務愈關 切,而有較高的參與意願(林勝義,1990)。 林勝義(1995)整理相關研究顯示,社區居民對社區活動的參與並不平均, 往往集中在少數社區菁英,一般民眾的參與率較低,而且有性別、權力結構上 之差異,其中參與者又大多數為女性、老人,男性和年輕人較少參與。 林瑞欽(1994)在「都市新興社區居民之社區意識的發展研究—以臺中市松 安社區為例」研究中,以問卷調查臺中市松安社區內二十歲以上男女,發現女 性、年齡大、居住時間較長、教育程度較高者、家庭主婦、退休者具有較高的 社區認同感;收入較高、年齡較低、教育程度較低者、其社區參與感較低;居 住時間較長者,教育程度較高者、信仰道、佛教育者具有較高的社會關懷;年 齡較高、已婚者具有較高的社區親和感;居住社區時間較長、年齡較大、女性, 具有較佳的社區意識。 林暉月(2001)以臺南市為例,採問卷調查法探討臺南市居民的社區意識與 社區公共事務參與態度及方式之關係,其將參與分為事務參與、場所認同、鄰 里親和、社會聯繫、環境認知等五個組成因素構面,發現性別、職業、教育程 度、婚姻狀況、宗教信仰、家庭平均月收入、個人社區地位有無及住宅權屬等 八項,分別對不同社區公共事務參與態度、參與方式類型及社區意識組成因素 構面達到顯著水準;年齡與居住時間則在參與態度類型達到顯著水準。 四、社區活動參與的重要性 「社區活動參與」是一種社區居民自我覺醒的過程,也是居民對於周遭生 活環境關心與投入程度的標誌。透過社區活動與公共事務的參與,除了可拉近 彼此的心理距離,也可改善現代都市社區的冷漠面貌。 社區活動參與的重要性,以下將案例做為分享:王順美、沈珊珊(1999)曾 23.

(34) 研究北部社區的環保媽媽透過打掃街道、整理公園、綠美化環境,實地改善生 活環境的實際行動,使鄰居不敢或不好意思製造髒亂,間接得也感動一些居民 效法參與。雖然,這些居民並非是直接參加社區綠美化的成員,但長期看到這 群環保媽媽的用心,漸漸的改變原先亂丟垃圾的這群人,反而也開始會關心社 區裡的環境。 在日本有一個社區叫作「石打」 ,人口約 2500 人,家庭戶數大約有 660 戶, 這是一個非常小的農村,石打社區在 1950 年就建設一個滑雪場,此建設對當地 的經濟帶來許多商機,讓原本貧窮落後的農村搖身一變成滑雪勝地。隨著居民 的生活逐漸改善後,慢慢也延伸許多問題,人與人的感情變淡薄,把大自然當 作是賺錢的工具,因為有了金錢很多人都在家裡看電視很少與人往來,原有的 社區文化歷史等傳統是為貧窮的象徵一一拋棄,造成小孩不在社區遊玩,居民 也不在關心社區、不愛社區,所以漸漸的與外界的相處和社區的關係就消失了。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當地的人決定重新社區的定位,以「石打的兒童和 社區營造研討會」的活動方式進行,由社區的居民擔任講師,把社區特有的文 化歷史做為號召,居民找到 18 個大家公認的文化遺產,18 棵老樹並沒有被破 壞,把這樣的資產記錄起來,並邀請社區裡的耆老解答社區謎題的一本書。居 民與小孩們共同完成這本書,使得居民對自己的社區有了認同(引自 1997 社區 終身學習國際研討會)。社區裡的人藉由活動方式改善居民對社區活動的參與, 同時也提升居民的社區意識。木尾島邦江教授(1997)曾說當透過一個環境活 動,可以讓參與的人感到很有活力,使參與的老人、大人、小孩感到生活有活 力。 林振春(1994)曾提及辦理社區活動的重點不在於人員參與多、媒體報導 多、經費申請多、活動舉辦多、獲得獎項多、一人出力多;而是在於創造一個 利於學習、適合成長,能發揮潛能,能開發經驗的情境,要讓人人有參與的表 24.

(35) 現、有表現的機會、有創新的機會、有反省的機會、有學習的機會、有團體支 持的機會、有被接納包涵的機會、有發展獨立思考批判能力的機會。 社區活動參與意指在生活在特地區域內的一群人,透過結合社區成員或組成 組織型態之下,願意將自身心力、能力、財物等投入在社區事務中,並藉由參與 的過程中,個人可滿足自我需求,增進對社區的認同及提升社區生活品質(吳珮 雯,2003)。而本研究中的社區活動參與是屬於範較小的直接參與型態,是指社區 居民從事社區中某種活動而言。 五、社區參與與社區意識的關聯 Wilson & Baldassare(1996)研究發現,當社區居民對地方參與有較高的滿意 程度時,其整體社區意識亦會相對提高。 國內學者林振春(1994)指出社區居民對社區具有認同感和貢獻的心,這是 社區功能良好的最佳指標,使得社區居民願意對社區的事務盡心盡力。而且由 個人參與社區活動和事務的頻率和程度,可加深個人對社區的認同(陳其南, 1995)。這種認同又可轉化成個人對社區環境的情感認知,也就是說,個人參與 程度愈高,代表對社區的認同程度愈高(林瑞欽,1994)。 徐震(1995)指出個人對社區產生情誼及歸屬感與認同感,他對於這個社區 問題會感到關心,而對於這個社區建設成就也會感到高興。於是他對於此一社 區的許多公共事務乃可能由關心而參與,由參與而感到有一種榮譽感與責任心。 侯錦雄、宋念謙(1998)指出社區意識的高低與當地社區居民感受到個人生 活的快樂以及社會環境、實質環境和生活方式的滿意程度明顯相關,更進一步 與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活動以及公共事務的程度密不可分。 社區居民意識的凝聚有助於增進社區居民對公共事務的投入,蔡祈賢(1996) 認為社區意識增進居民對社區正確的認知,產生熟悉而濃郁的情愫與強烈的認 同感,此種心理作用,足以改變社區組成分子內在的觀念價值與態度,促進居 25.

(36) 民參與社區活動的動機,提高參與的意願。 江明修(1991)提出透過公民參與,以推動社區發展,當可有助社區意識的 形成,也可以減少社會疏離感,其理念是,透過民主參與公共事務的過程,使 個人更加融入社會活動,個人對社會的疏離感將日漸降低,社區意識也終得以 滋生。 陳麗華(1997)亦有相同的看法認為透過社區問題或爭議議題有關的知識學 習,展開各種試驗、探索、價值澄清、問題解決和做決定的學習過程,從而凝 聚社區共同意識。 許忠文(2003)在學校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研究中發現:參與社區活動愈頻 繁和社區組織項數越多時,可強化個人對社區的情感認知。 小結:社區居民社區意識之強烈感,其會以更具熱忱與開放的心態去參與社 區事務,此對於社區終身學習活動之參與有很大的幫助,社區意識強的社區,其 社區活動就愈興盛愈熱絡(葉舜華,2010)。. 第三節 代間教育的概念與發展 因應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聯合國大會於 1991 年通過「聯合國老人綱領」, 以獨立、參與、照顧、自我實現、尊嚴,這五點為目標 (聯合國老人綱領,1991)。 在全國注目下,宣稱 10 月 1 日是國際老人日;繼之,1992 年通過「老化宣言」 並指定 1999 年為國際老人年,共同邁向「一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社會」願 景,行動綱領中提及「個人一生的成長、家庭和社會變遷中多世代之代間關係 的議題,強調經由學校社區媒體之代間關係進行對話」(聯合國老人綱領,1991; 黃富順,2004;老人政策白皮書,2006;林如萍,2008)。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教育委員會(UNESCO/UIE)曾為代間學習宣讀重要性, 26.

(37) 與貝斯強生基金會共同合作,於 2000 年邀請各國學者研討與代間方案相關之公 共政策與國際發展方向,並為文宣稱代間方案的重要性(引自林麗惠,2003)。 一、何謂代間學習 為因應高齡化社會以及家庭結構改變所造成的世代疏離問題所應運而成的 策略。所謂代間學習,是指將年輕世代與高齡世代聚集在一起,可以分享經驗 和互相學習,並改變對彼此原來的認知,在學習上他們是平等的夥伴,共同學 習、向對方學習(Granville,2002)。 黃富順(2004)指出,代間學習(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係指安排不同世 代,一起進行學習活動。它強調在不同情境中進行溝通、互動、分享彼此感受 與意見,藉此彼此合作,而完成有意義的任務。 Ohsako(2002)指出,代間學習產生的條件有三點:1.至少是兩個非相鄰是代 的共同學習;2.至少是兩個不同世代共同學習其所處之世界(與它們重要的關連 的歷史、社會事件、人物);3.兩個不同年齡的團體分享學習經驗/接受訓練,為 了發展和準備服務的技能以貢獻社會。 二、何謂代間方案 代間方案係指能促使年輕世代與老年世代在一起互相得利的任何活動或教 育計畫。另一種對代間方案的描述為強調製造代間聚會的機會,用於提升存在 兩代人間相互作用、支持,並且提供彼此照顧(Kaplan,2001)。 林麗惠(2003)提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同代間策略的重要性,便以實際的行 動 方 式 在 2002 年 4 月 辦 理 (The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for Intergeneratinal Programmes)簡稱ICIP的座談會,座談會中採用Hatton-Yeo(2000)所提出之定義。 Hatton-Yeo(2000)認為代間方案是指二代之間(包括年少者和長者)為了個人及社 會的利益,所進行的一種有意義的,而且是持續性的交換資源和學習的途徑。在 此界定之下,形成了四種型態的代間方案,包括(一)年長者服務年少者;(二)年少 27.

(38) 者服務年長者;(三)年長者和年少者共同服務;(四)年長者和年少者一起參與非正 式的學習活動。 林歐貴英(2003)也指出,代間方案是藉著不同世代的人有目的地合作以支 持和滋養彼此而提供的一種機制。在這樣的合作當中,老人、幼兒與年輕人每 個人都假定有一個特殊的角色,角色的設計是用來提供一個正向和相互獲利的 機會。 三、何謂代間教育 代間教育是連結老年世代和年輕世代(包含幼兒、兒童、青少年和青壯年) 在一個動態的情境下,交換價值、資源、傳統,並相互鼓勵與關心其強調不同 世代依計畫,透過持續性、系統性與規則性的基礎達到有意義的學習與社會經 驗交流的一種教育方式(Berenbaum and Zweibach,1996)。 有關「代間」的各名詞雖然寫法上有所不同,但其所要表述的均為相同理 念;指的是藉由活動設計,增進不同世代間的互動,並從此互動中改善關係, 刺激學習。其中「代間學習」 、 「代間教育」表示的是一種學習的方式, 「代間方 案」指的是用以促進代間相互學習的活動計畫(劉思岑、歐家妤,2005)。 四、代間學習的起源 關於代間學習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美國總統甘迺迪在位時(1961-1963), 特地為兩代間成立國家服務社團(National ServicesCrops),儘管這一個提案遭到 國會駁回,卻也為代間方案立下基礎 (林麗惠,2003)。1980 年左右,代間學習 在政府支持下更為蓬勃發展,無論是幼兒及成人的日間照顧中心、小學及中學、 青年旅舍、大學院校、老人中心、醫院、護理之家及教堂等地皆加以進行,並 且此期間相關的研討活動、專 論、文章和通訊等紛紛針對此主題進行探討(林宜 穎,2006)。 1980 年到 1990 年代間方案則是把重心投入於解決社會相關議題,讓社會 28.

(39) 大眾知覺到代間學習的社會價值。2000 年以後,代間學習獲得國際間的認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力推動代間學習的多元運用,讓整個代間教育發展趨於國 際化、成熟化,其運用的範圍更廣,如:醫療保健、公共服務、教育、社區發 展 …等,可以幫助更多需要的人。這些都是由於社會大眾覺知到代間教育的社 會價值,代間教育所提供的經驗是其他活動難以取代的(許素梅、許麗伶,2009)。 五、代間學習的類型 代間學習的類型,Kaplan(2007)倡導以互動深度做為分類的依據,可以更 有效解釋代間文獻的正面或負面學習結果。它將互動程度分為七種,由淺而深 分別是: (一)學習其他年齡群體:並未真正接觸,只是從次級資料的傳播中了解, 例如書籍。 (二)有距離的看見其他年齡群體:雖然互相看到,但並未走進彼此生活。 (三)互相見面:少數次的見面。 (四)週期性活動:週期性的聚會。 (五)示範計畫:更密集的互動,例如各種代間方案的實施。 (六)永續性的代間方案:組織之間長期合作,持續性推出代間方案。 (七)創造代間社群:為達永續發展,成立代間互動的機制環境,包括硬體建 設,例如廣場,以及代間社群,例如組織與人員,促使不同世代可以自然相處。.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Enhancing Assessment Literacy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at the Secondary Level: (I) Reading and Listening Skills. • Enhancing Assessment Literacy in the English

•providing different modes of support in learning tasks (e.g.. You are a summer intern in the publicity team of Go Green, a non- 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 committed to

• To enhanc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major update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under the ongoing renewal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 To

 Literacy Development  Using Storytelling to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 A Resource Package for English Teachers 2015  Teaching Phonics at Primary Level 2017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ng language use in English texts (e.g. text structures and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