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四節 代間活動與老人態度的關聯

Chapman 和 Neal(1990)認為代間活動的目的即是「將兩個世代的人聚在一 起的組織性活動,目的是為了改變人們對老人的態度。」

為什麼需要透過代間活動來改變人們對老人的態度?那是因為一般人對老 人都存有許多負面的刻板印象(McTavish, 1971)。隨著家庭結構轉變,傳統敬 老尊 賢的觀念逐漸式微,大多數人將老人視為不事生產,只會造成社會的負擔,忽視 老人的正向意義與價值(吳宜蓉,2008;陳瓊玉,2003;范蓓宜,2007;林雙吟,

2010)。老人的態度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些態度會影響到一般人與老人互動的意 向 (Bennett & Eckman, 1973),唯有藉由代間活動的方式,引導國民對老化及老年 生活有適切的認識,協助年輕世代能以正確合宜的態度面對老年人;施以中年人 退休生涯規劃教育,以期提早規劃未來的老年生活 (吳宜蓉,2008)。而什麼是老 人態度,以下將會細說分明。

39

一、何謂老人態度(attitude toward the elderly)

所謂的老人態度,Kogan(1961)定義為個體對人的信念與感受,心理學家則 是把這種感受視為一種感覺。

心理學專家張春興(1998)將它定義為,所謂的態度,是指個人對人、事、

物以及周圍世界,憑其認知及好惡所表現得一種相當持久的、一致性的行為傾 向,而它也是社會心理學家一直探討的重要概念。而蘇琬玲(2007)則認為,所 謂的態度是個人對特定目標所持有之一種知識、觀念、價值等綜合傾向。

簡單的來說,就是自己對老人的一種感覺和印象,喜歡或厭惡,就在第一 眼看到老人時,心理層面所產生的喜惡的感覺(危芷芬,2006)。

王慶福、洪光遠、程淑華、王郁茗(2006)認為態度有分正向、負向、矛盾、

無動於衷、漠不關心等情緒。而大多數的學者將態度分為認知、情感、行為,

三個部分(危芷芬、顏綵思、陳舜文、王紀涵、陳昭伶,2008;袁之琦、游恆山,

1988;徐光國,1996;張滿玲譯,2003;陳皎眉、王叢桂、孫倩如,2006;葉 肅科,2007;謝廣全、楊國德,2009;Eagly & Chaiken (1998)。

綜合上述論述,「對老人態度」是個人根據他對老人的認知與理解,在情感 上形成一種對老人喜惡評價與信念,在行為上表現出喜歡之正面傾向或厭惡之 負面傾向;其內涵包括對老人與老化之認知成分、對老人好惡之情感成分與對 老人之接納或拒絕之行動成分在內。

二、老人態度的相關研究

回顧文獻,針對老人態度的相關研究對象所涵蓋之年齡層已從學齡前、國 小、國中學童至高中、大專生乃至托兒所教保人員、社會成人、銀髮族、媒體 等,以下將會介紹不同年齡層對老人態度的研究結果。

(一)以幼稚園學童對老人態度的研究

臺灣學者林美珍(1987)針對兒童做有關老人態度的調查,以同一人在四個

40

不同年齡階段(20-35 歲、35-50 歲、50-65 歲、65-80 歲)的四張畫像,以及一份 訪問問卷,對 270 位由學前到國小六年級的兒童進行個別訪視以探討兒童對年 齡與老的知識、對老人的感受,以及對老人所表現的互動型態與行為。結果發 現如果兒童有和老人相處的經驗,則對老人的態度較趨於正向,如:老人是快 樂的、是慈祥的、是幸福的、是和藹可親的。

(二)以國小學童對老人態度的研究

Hickey 與 Kalish(1968)請國小三年級學童撰文描述對老人的看法,結果最 常被提到的形容詞是「仁慈」(kind)和「卑鄙」(mean),還有寂寞、有閒、古 怪、行動不便、虛弱等。

陳美如(2006)以 296 位屏東縣國小二年級學生為觀察,結果發現學生對老 人的態度,會因性別而有所異,且女童比男童對老人的態度來的正向。

曾菁怡(2008)以苗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對老人態度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苗 栗縣國小學童對老人的態度為正向;學童的性別、語言不會對老人態度有影響;

高社經家庭的學童對老人的態度顯著高於低社經家庭的學童;父母教養態度屬 於「權宜型」的學童,其對老人的態度顯著高於「威權型」者;學校因素與學 童對老人的態度呈現顯著正相關;與老人相處經驗與學童對老人的態度呈現顯 著正相關。

(三)以國中生對老人態度的研究

林如萍、蘇美鳳(2004)以大臺北地區公私立的國中生針對老人的態度進行問 卷調查,研究發現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為正向,主要是因國中生幼年時與老人互 動接觸的經驗所延伸而來的親密感有關。

陳智昌(1985)以問卷調查了國中生和大學生,發現學生對老人的態度大致是 正向的,但隨年齡增加,態度卻漸趨負向,大學生的態度就比國中生負向。但家 中若有同住老人,則學生對老人的態度較為正向

41

陳澤寶(2005)以臺南縣市國中二年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結果國中生 在對老人的態度上,會因個人背景與對老人經驗變項之交互作用的影響而有顯著 差異;國中生個人背景以居住在鄉村、女生、有宗教信仰、目前與祖父母同住、

雙親家庭、中高社經家庭、與老人接觸經驗愈多、及自覺與老人相處情形愈良好、

與祖孫關係愈親密、且將來願與老人同住等交互影響,對老人的態度則愈佳,整 體而言臺南縣市的國中生對老人態度為正向。

(四)以高中職對老人態度的研究

黃郁芬(2006)以高職女生老化知識與對老人態度影響為研究,她以臺北縣一 所高職學校幼保科一年級學生(九十四學年度)為研究對象,全部都是女生進行,

研究結果發現,一、高職幼保科女生的老化知識在教育介入前偏低,對老人態度 在教育介入前則已偏向正向;二、實施老化教育教學活動後,對受試對象的老化 知識有顯著的提昇,但在對老人態度上則無顯著差異;三、老化教育教學課程的 介入,不受學生個人背景不同而有影響;四、老化教育課程的實施,以多元設計 課程並結合生活經驗的課程設計能有效提昇學生的學習成效及興趣。

陳瓊玉(2003)以臺北市某家商的學生對老人的態度和行為意象的因素進行調 查,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得到的結果是家商的學生對老人態度整體而言是趨於 正向;其中老人家庭生活、社會價值、人格特質方面呈現正向態度;唯有在老人 生理特質上為負向態度。另外,從背景變項來看性別、就讀科別、籍貫、宗教信 仰皆會影響其對老人的態度;而與老人互動經驗中的與非家中老人相處時間、曾 照顧老人經驗、照顧老人的時間會影響其對老人的態度。

而與老人互動經驗中之與老人同住時間、與家中老人相處時間、曾照顧老人經 驗、照顧老人的時間會影響其對老人的行為意向。整體而言「對老人之態度」與

「對老人之行為意向」之間有顯著正相關(p<0.05),即對老人之態度愈正向者 其對老人之行為意向愈正向。

42

(五)以大專院校學生對老人態度的研究

林美珍(1993)以國立政治大學323名學生為施測對象,以含有二十五個句子之 句子完成測驗為研究工具來調查他們對老人的態度。結果發現受試對老人的態度 有無數正向因素的描述,認為老人的友誼是持久、深遠、可貴、純真的;老人的 外表是慈祥和藹的:祖父母是受尊敬、被撫養的;老人是閱歷豐富、具有高深智 慧;與祖父母的關係是滿意的,對老人有興趣,願幫他們做些事。在性別差異方 面,女性受試比之男性受試對老人的態度是較為正向的,她們對老人的友誼較少 以負向的形容詞來描述;對不認識的老人也比較以積極、感興趣的反應來對待:

同時女性受試也比較強調老人與家庭的關係、心理的需求、以及情緒的層面。有 與老人相處經驗比沒有與老人相處經驗的受試者對老人的態度是較為正向的,他 們認為老人的外表並不重要,認為是自然老化現象,並認為老人慈祥、可親、充 滿智慧與成熟,與祖父母的關係是滿意的。整體而言,研究結果顯示出受試者對 於老人的態度是趨於正向的。

洪金瓶(2011)以中部某國立大學的大學生對老人態度與服務老人意願研究,

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對老人態度與服務老人意願呈現顯著負相關,顯示對 老人態度刻板印象愈高,服務老人意願就愈低。

洪淑媚(1998)運用焦點團體討論的方式,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四個學院的二 十三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焦點團體成員認為的「老人」在「生 理方面」主要以外表、行動能力以及健康狀況等來判定;對老人生理方面的態度 上則認為老人的身體因為「生理機能的退化」,導致許多功能衰退,像是行動緩 慢、重聽等;同時因為生理機能的退化,造成老人身體脆弱,嚴重時甚至會喪命;

在「老人的生理與心理」整體方面而言傾向負面的態度。

謝麗紅(1996)以深度訪談的方式,瞭解準諮商員(彰師大輔導學系四年級學 生)對老人的態度,結果顯示受訪者在生理方面持負向的態度,認為老人身體衰

43

弱、常有病痛、臥病在床,且隨時面對死亡。

謝廣全、楊國德(2009)以技職校院學生老化知識、對老人態度與服務老人意 願關係之研究,結果發現女生、參與社團、修讀老人學與老人心理學課程有助於 學生對老人表現正向態度,並增進服務老人意願。

另外針對護理系學生進行調查發現,護生對老人的態度趨向於正向的佔 65.28%,無意見之中性反應者佔34.72%,並無負面態度,可見護生對於老人的 態度是趨向於正向(魏玲玲,1995)。

(六)以社會成人對老人態度的研究

陸洛、高旭繁(2009)以臺灣民眾對老人態度進行調查,以(國中生、高中生、

大學學生含研究生及社會成人),分成四個不同年齡層的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其

大學學生含研究生及社會成人),分成四個不同年齡層的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