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研究結論及對相關研究之探討,研究者提出下述建議,以提供有意從 事進一步活動之實務者和研究者參考。

119

一、 對辦理代間型鄉土活動的學校之建議

過去代間型鄉土活動的成效一直都有不錯的結果,無論是對學生、高齡者 或是教師都有一定的影響層面;目前該校的領航者(原核心教師)離去,代間活 動的辦理曾有一度停滯,希望曾與核心教師共事的老師可以持續將代間教育的 理念延伸下去。例如:辦理代間活動相關課程、培訓代間教育種子教師、培養 愛心志工人員加入,減輕教師授課負擔、利用晨間時間或綜合時間辦理活動、

培養學生到社區服務高齡者、建立高齡者人力資料庫可與課程做結合。現階段 就靜候彩虹的到來。

二、 對社區居民的建議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你我都同住在這個社區的人,社區的環境、整潔 衛生、人際互動,都是攸關你我的生活品質。養活家計固然重要,但是可以陪 伴自己的小孩或父母一起走過、認識這個社區的機會卻只有短短的時間,孩子 們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機會,年邁的長者一生的精彩故事,也將伴隨歲月痕跡 逐漸凋零,代間活動的辦理不僅僅只是單純的活動,真正的意涵是要我們多關 懷身邊的人、事、地、景、物。

多參與社區或學校舉辦的活動,可以減輕人與人相互猜忌冷漠的感覺,藉 由活動可以從中獲得不一樣的成就感與心的感動。如:假日共同掃街、參與社 區裡的節慶活動、到老人院或育幼院當志工、走讀社區活動。

三、 對代間活動的建議

辦理代間活動的時間,可以多辦在假日時段,可以減輕平日上班的居民無 暇參加活動的負擔,並增設日常生活當中居民較有興趣的活動內容,可以吸引 更多的社區居民和家長一同來參與代間鄉土活動。如:舉辦食物類型的代間活 動(長者可介紹傳統的食物、年輕的可介紹現在流行的食物,雙方可以互相交 流)、辦理資訊型代間活動(利用電腦功能,如〝非常好色〞軟體,可以製作祖 孫的照片)……等。辦理代間活動的內容,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

120

都能辦理,根據活動時間的多寡決定活動的類型。

代間活動的進行,並不一定只是老人服務小孩而已,它其實還可以由小孩 服務老人;抑或老人與小孩共同服務這個社會;而家長或是社區居民則是可以 從旁協助幫忙;這一些都是代間活動具有其他類型的社區活動所不見得能達到 的益處。

四、 對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

(一) 後續可針對代間鄉土活動對耆老家庭的影響進行研究:

未來在辦理代間鄉土活動時,可以深入不同層面性的探究,如對「耆 老的家庭」做深入性的訪談。因為,耆老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具 有一定的身分,加上參與代間活動的過程中,多少還是會跟家中成員有所 互動;長期下來或許會間接影響家中成員對耆老產生認同;抑或對代間活 動本身產生興趣……相信會得到很多異想不到的結果。

(二) 後續可以隨機抽樣決定施測的社區民眾進行研究:

未來在推行代間鄉土活動時,可多方考量不同年齡層面的人來進行活 動,其一,增加不同年齡層對老人態度的看法,其二,對社區有不同層面 的認同感;可以做為後續研究。

(三) 後續可針對已經畢業並曾參與過代間活動的學生做後續追蹤研究:

雖然這些學生過去曾參與過代間活動,但不知道長期接觸代間活動是 否對他們日後對於社區及老人態度有所改變,值得探討。

(四) 後續可針對核心教師到新學校辦理代間活動進行後續追蹤研究:

過去曾是何厝國小辦理代間活動的幾位核心教師,面臨教師超額的問 題,不得不離開舊學校到新的學校任教,但到了新學校是否還會持續再推 行代間活動?值得深入研究。

121

五、 其他研究建議

拜訪社區居民時,可以事前與對方做接洽,將目的跟對方講明需求,再請 求對方的協助與幫忙;另外,可以多幫忙他們做事情(如陪他們聊天、有活動主 動幫忙),建立彼此之間的隔閡,常常關心他們,多跟他們博感情有助於研究的 進行,且也可以建立個人的人際網絡,這都是在研究上所得到的益處。

122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內政部社會司 (1991)。內政部社區發展工作綱要。(2010.10.08)。

http://sowf.moi.gov.tw/06/new06.htm

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2005)。學校與家庭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 公司。

方淑玉(2003)。國民中學實施青少年與老人代間方案之成效研究─一個行動研 究之取向。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王明鳳、黃誌坤、陳晏禎、姚淑吟(2009)。青少年志願服務充權方案實施─以 育幼院院生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25,394-407。

王順美、沈珊珊(1999)。自發性社區環境行動個案探討。師大學報:科學教育 類,44,17-30

王慶福、洪光遠、程淑華、王郁茗譯(2006)。S. S. Brehm., S. Kassin., & S. Fein 原 著,社會心理學。臺北:雙葉書廊。

危芷芬(譯)(2006)。A. Anastasi & S. Urbina 著。心理測驗。臺北:雙葉。

危芷芬、顏綵思、陳舜文、王紀涵、陳昭伶(譯) (2008)。N. R. Carlson.,C. D. Heth., H. Miller., J.W. Donahoe., W. Buskist., & G.N.Martin(2008)原著,心理學(6 版)。臺北:華騰。

何志平編著(2008)。走讀臺中─西屯區:臺中識鄉土校外教學導覽手冊─分區 系列(初版)。臺中市:臺中市政府。

何厝國小代間互動網(2009.10.17)。http://dns.hces.tc.edu.tw/igl/cate08-2.htm 何厝國民小學愛心義工隊部落格。(2010.03.11)。

http://tw.myblog.yahoo.com/jw!f73XoGGaHxQZUrpEtaq3jehgP_hgLw--/article

123

?mid=167

吳肖琪、洪燕妮、黃俊哲(2009)。高齡化及少子女化衝擊下的健康照護。社區發 展季刊,125,75-90。

吳宜蓉(2008)。老化教育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老人態度影響之研究。嘉義縣:

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李奉儒譯,Michanel Quinn Patton 著(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嘉義 縣市: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宋念謙(1997)。都市居民社區意識與景觀管理維護態度關係之研究-以臺中市 黎明住宅社區為例。臺中市:私立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羅蘭(2009)。幼兒與社區老人之代間課程-以一個幼稚園的主題課程為例。

臺北: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碩士班。

李宗派(1997)。探討志工服務與社區營造之關係。社會福利,133,38-45。

李昂、劉克襄、林文義(2008)。上好一村─18 個充滿 Sun 與 Hope 的小鎮故事。

臺北:天下雜誌。

李增錄(1995)。論社區意識、社會建設與國家發展。社區發展季刊,69,21-24。

李聲吼(2005)。從文化之觀點探討社區意識型態與社區發展的關係。臺灣社會 發展研究學刊,6,148-163。

林如萍(2008)。搭起世代的橋梁─祖孫代間方案之發展與推動。載於中華民國 家庭教育學會(主編)人口結構改變與家庭教育,頁 37-57。臺北市:師大書 苑有限公司。

林如萍、蘇美鳳(2004)。青少年的祖孫關係與其老人態度之研究。中華家政學 刊,35,75-90。

林美珍(1987)。兒童對老人態度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0,85-104。

林美珍(1993)。大學生對老人態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16,

124

349-384。

林家永(2001)。學校教育、社會網絡與社區意識。臺東: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振春(1994)。整建社區社會,凝聚社區意識。社教雙月刊,61,31-39。

林振春(1995)。凝聚社區意識,建構社區文化。社區發展季刊,69,25-39。

林振春、王淑宜(2004)。社區營造與傳播。臺北市:陽昇教育基金會。

林淑娟(2002)。婦女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影響因素之分析。高雄市:國立中山大 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林勝義(1990)。老人參與社區發展之研究。臺北: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林勝義(1995)。運用社會資源之策略。社教雙月刊,70,8-10。

林暉月(2001)。居民的社區意識與社區公共事務參與態度及方式關係之研究-

以臺南市為例。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林瑞欽(1994)。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與提振策略。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1-21。

林瑞欽(1995)。社區意識凝聚之道。社會福利,118,8-17。

林歐貴英(2003)。建構代間關係的橋樑-幼兒與老人代間方案之概念與發展。載 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新紀元,頁241-264。臺北:師大書 苑。

林雙吟(2010)。國小學童對老人態度量表編製及應用之研究。家庭教育雙月刊,

26,36-48。

林麗惠(2003)。運用代間方案推動社區成人教育。成人教育,72,46-49。

胡小玫(2009)。高齡教育者老化知識、工作價值觀、對老人態度與專業承諾關 係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錦雄、宋念謙(1998)。臺中市黎明住宅社區居民社區意識之研究。建築學報,

24,51-65。

凃嘉新(2004)。幼兒與安養機構老人代間關係發展歷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

125

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少鋒(1996)。臺中地區古史雜詠。臺中市:臺中市政府印。

施教裕(1997)。社區參與的理論與實務。社會福利,129,2-8。

洪沛庭、許雅茹(2006)。社區小學玩具工坊。社教雙月刊,135,45-49。

洪金瓶(2011)。大學生對老人態度與服務老人意願研究-以臺中市某國立大學為 例。南投:私立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碩士論文。

洪淑惠(2008)。南投縣國民小學實施代間教育之研究。南投:私立南開科技大 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碩士論文。

范家榮(2010)。創意老化方案執行與分析:以代間藝術方案為例。臺灣老年學 論壇,6,1-25。

范蓓宜(2007)。從高齡少子化社會探討─臺灣高齡者就業之必要性。http:

//sowf.moi.gov.tw/19/quarterly/data/116/9.htm 徐光國(1996)。社會心理學。臺北:五南。

徐震(1992)。社區與社區發展。正中書局。

徐震(1995)。論社區文化建設。社會福利,18,19-22。

袁之琦、游恆山(1988)。心理學名詞辭典。臺北:巨流。

張立科(2002)。國民小學教職員工社區意識與學校社區化態度關係之研究以屏 東市國民小學為例。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立科(2002)。國民小學教職員工社區意識與學校社區化態度關係之研究以屏 東市國民小學為例。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