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合一!劇藝品質/文化品味/劇團品牌的創作追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三合一!劇藝品質/文化品味/劇團品牌的創作追求"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福 建 艺 术

44

FUJ I AN ARTS 2008/ 1 这是一个勉强为之的题目, 也是一个未完成的题目。 从 我 在2006- 2007年 参 与 本 地 剧 场 的 纪 录 来 看, 我 其 实没有资格 谈 这 段 时 间 的 小 剧 场 作 品, 但 从我几年来的观 赏与思考出发, 我却对本地小剧场的走向, 有深刻的忧虑, 并 有提出个人意见的迫切感受。 因此, 虽然题目是这两个剧团的演出, 但我希望表达的, 却是一种或许并不清楚的主观感受, 或许是一个太过些片面 的接触认知之下, 所产生的错误理解。因此, 针对所谓的“本 地小剧场的局限与突破的可能”, 我只是要提出一些个人的 疑问, 希望与年轻的创作者 对话, 或许更希望他们试着了解 一个总感觉“时不我予”的中年男子的忧虑。 这 样 的 忧 虑, 在 观 赏“ 再 一 次 拒 绝 长 大 剧 团 ”的《 宛 如 幼虫》时, 特别强烈。 因为, 相对于创作者所拥抱的尼金斯基、惹内、亚陶、沙 拉肯恩, 我就是导演所说穿上了整 齐洁净的公民服的成人, 可能也不自觉地接受了以“低度社会化”的命名暴力, 遗忘、 遗 弃 、甚 至 压 抑 了 那 宛 如 幼 虫 的 存 在, 和 他 们 所 体 现 的“ 某 种常被压抑的原初情感”, 换言之, 只是被道德标准、录取分 数、有效期限、典范树立所决定地活着。 但 从 演 出 本 身 来 看, 我却 以 为《 宛 如 幼 虫 》的 创 作 者 , 并没有将他对尼金斯 基 、惹 内 、亚 陶 、沙 拉 肯 恩 的 理 解, 以有 效的方式传达给现场的观众。整场演出中, 有许多的激烈的 身体动作, 厉声的嘶喊乐声, 混杂的视觉意象, 但呈现的只是 表面的冲突混 乱, 并没有直接重击观者情感的实质, 被重新 挖掘或呼唤 出 来 的 不 是“ 常 被 压 抑 的 原 初 情 感 ”, 却是因不 断被敲击而疲累不堪的情绪。 《宛 如 幼 虫 》更 大 的 问 题, 其实和创作者所指控的一般 人 们 一 样, 是以一连串的对立 或 模 拟(爱 与 囚 禁 、看 与 被 看 、 爱与死亡、看诊审问之侵犯抢劫、死亡与活着), 将尼金斯基、 惹 内 、亚 陶 、沙 拉 肯 恩, 或 许 也 将 自 己 的 剧 场 加 以 简 化 与 边 缘化。 同 样 是 边 缘 化 的 问 题, 野 墨 坊 的《 乐 淤 逃 离 的 岛 屿 》, 则是从一个“哪能永远不寂寞? 谁能真正不孤独? ”的感慨 开始, 试着描绘一般人(成人)的主观感受, 表现出和《宛如幼 虫》完全不同的面貌 从野墨坊成立以来, 看过他们的几个演出, 一直认为这 是一个颇有发展 潜 力 的 年 轻 团 体, 对于剧场有自己的看法, 对于制作水准也有相当的自我要求,2006年的《乐淤逃离的 岛屿》, 邀请资深剧场人卓明, 带领集体即兴创作, 从“哪能 永远不寂寞? 谁能真正不孤独? ”的感慨出发, 从一些生活在 台北的人们的 观 点, 探索追寻与挫败的本质, 探索在面对灾 难(世界无法避免的走 向 混 乱)时, 人们能够有的反应。台北 生活的场景(捷运), 几个( 身份游 移的) 角色的生活片段, 交 互穿插对照, 让我们看到人在都会生活中的支离破碎、不安 恐 惧 、彷 徨 愤 怒, 最 终 的 逃 离 , 或 许 就 只 是 一 个 自 我 安 慰 的 姿态。 相较于《宛如幼虫》以 过 于 简 化 的 论 述 描 述 现 实,《乐 淤逃离的岛屿》对于身边社会的刻画, 则大半时间只停留在 个人情绪的 抒 发, 无能探究现实表面以下的真实内涵, 孤独 寂寞, 没有实质动人的内在情感, 终究只是一些姿态的展现。 因此, 虽然面对自我的真诚态度十分可贵, 认真玩耍的态度 也无可厚非, 但给予观众更多、更深刻的理性与情感的刺激, 也是创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疯 狂 、社 会 化 、边 缘 化 、原 初 情 感 、都 会 人 的 寂 寞 孤 独 、 年轻的自我, 都是值得论述的题目,《宛如幼虫》和《乐淤逃 离 的 岛 屿 》的 创 作 者 也 都 努 力 地 、试 着 以 有 限 的 资 源, 以 剧 场实践他们对生命的看法。且先不论技术面是否成熟, 但是 否真正深入思考现实( 社会化或边缘化在当代的台湾社会 以什么面 貌 表 现) , 是否尝试 着建立起自己的论述观点( 作 为年轻艺文工作者的自己如何看待他人的寂寞孤独) , 却是 无可回避的严肃课题。如果就技术面来看, 表演者身体的纪 律与能量, 是这两个演出最主要的问题, 也一直是本地小剧 场的共同问题, 似乎任何评 论意见都已经没有再提的必要, 问题的症结可能在于小剧场创作者面对自己的态度, 或者为 自己找到一个观点的必要。 因此, 从《宛如幼虫》和《乐淤逃离的岛屿》, 我们可以 感受到小剧场创作者对剧场的执着, 探索个人生命内里的冲 动, 和尝试各种可能的努力( 形式的、语汇的) , 但我却看不 到创作者突破 自 我 局 限, 突破小 剧场格局的企图心, 看不到 更为踏实宽广的关怀。换言之, 这些创作者在走出剧场之后, 除了一组组如追寻与挫败、灾难与逃脱、社会化与边缘化、幼 虫与成人的简单对比之外, 怎么去看他们身边复杂多变的社 会? 怎么去看决定他们命运的政治? 怎么去看许许多多像我 一样只求平安过日的公民? 是缺乏现实感吗? 是缺少社会关怀的热情吗? 是没有自 己的思考观 点 吗? 可能都是, 但让我最为忧虑的却是: 让剧 场更加的边缘 化, 让剧场更没 有办法对社会发声, 让剧场更 没有办法突破因物质困乏和整体文化趋势而形成的困局。 这 是 我 从《 宛 如 幼 虫 》和《 乐 淤 逃 离 的 岛 屿 》中, 看 到 本地小剧场所受的局限所在。当然, 我们不能要求哪一个时 代的年轻人, 会比任何其它时代的年轻人, 有更多的社会关 怀或现实感, 但剧场的存在 , 不是就在于它和社会整体的密 切关系吗? 边缘化的危机, 似乎需要的不只是以拒绝的姿态 或自我解嘲面对, 而是更深刻而痛苦的思索。 如 文 章 一 开 头 所 言, 这 是 一 个 未 完 成 的 题 目 , 因 为 , 这 篇文章只能提 出 问 题, 至于突破的 可能, 则需要小剧场相关 人士的共同努力。 ( 陈正熙: 台湾戏曲学院剧场艺术学系专任讲师) 责任编辑/ 白勇华

撰文

陈正熙

从两个作品看小剧场的局限与突破的可能

——

—《宛如幼虫》

(再拒剧团)与《乐淤逃离的岛屿》

(野墨坊)

S tudy on the Limit of Mini The a tre a nd the P os s ibility of Bre a kthrough in Two P la ys 国光剧团京剧小剧场《青冡对话》 福 建 艺 术

45

FUJ I AN ARTS 2008/ 1 台湾传统戏曲生态与现况 传 承 自 彼 岸 或 孕 生 于 本 土, 依附于民间信仰与岁时 节 庆, 壮大于商业市场或大众传媒的台湾传统戏曲, 或作为子 弟自娱的业余社 团, 或成为庙 会民戏的外台戏班, 或进军剧 场内台的职业剧团, 或隶属军政文教体制的公家团队等。然 随着时代社会 的 转 型 变 迁, 环系着人文思潮的涵养撞击, 部 分剧种仍承继“ 原 乡 ”的 创 作 理 念 及 艺 术 风 格, 然有些剧种 则已然逐渐型塑 出 台 湾“ 在 地 ”的 剧 种 生 态 、美 学 特 质 与 剧 艺风格。 如来 自 于 福 建 原 乡, 曾经是台湾民间戏曲主流, 叱咤风 云引领剧坛 的 南 管 系 戏 曲 的 七 子 戏 与 高 甲 戏, 以及北管系 戏曲的乱弹戏 与 四 平 戏, 目前都已成为“濒临失传”亟需传 承 的夕阳剧种; 而从清末即可窥见其在台活动的影迹, 但在 战后才大举在台 湾 落 地 生 根 发 展 的 京 剧 、昆 剧 与 豫 剧, 则在 官方扶植与民间 曲 社 耕 耘 下, 逐渐“涵化发展”出本土的组 织生态与剧艺容颜; 至于剧种“元素”根源于闽粤, 但却在台 湾“孕育生成 ”的 歌 仔 戏 与 客 家 戏, 以其活泼年轻的乡土特 质, 以及坚韧宽广的 生 命 活 力 , 孜 孜 营 生 于 民 间 且“ 与 时 俱 变 ”出 各 种 演 出 型 态; 至 于 传 承 自 闽 南 漳 泉 的 偶 戏 , 傀 儡 戏 与 皮影戏的风光 不 再, 前者几乎仅存宗教除煞的祭仪功能, 后者则转向 校 园 学 子 的 薪 传 推 广; 唯有布袋戏仍在民间庙 会 、现 代 剧 场 与 影 视 传 媒 等 场 域 奋 力 征 战, 以 古 典 、金 光 与 跨界等多重风姿纵横游走海内外。 “古老/新生”的创作策略 正 由 于 各 剧 种 在 当 今 所 演 化 的 生 态 网 络 以 及 艺 术 个 性 各不相同, 是故也生发出各自的“因应之道”。如“江之翠剧 场”以“保存薪 传/实 验 创 新 ”的 双 重 路 径 来 传 承 创 作 南 管 戏, 在 传 统 戏 出《 陈 三 五 娘 》的 研 习 根 基 上 , 发 展 出 与 历 史 建筑“板桥林家花园”对话的《后花园絮语》, 在“水榭舞影 /楼台戏梦”中悠然沁透出“梨园歌舞戏”的典雅细腻; 而其 演出的“传统版 ”与“ 舞 踏 版 ”的《 朱 文 走 鬼 》, 前者展现了 传统经典的风华, 后者以“实验小剧场”的形式, 通过与日本 舞踏演员的合作, 在“死亡之姿”的佝偻步伐中, 见证人鬼恋 情与提纯幽魅鬼气。 因此 从 传 统 中 厚 植 能 量, 从经典中淬取活水, 则成为南 管 戏 创 作 的“ 新 生 曙 光 ”; 同 属 于 历 史 悠 久“ 古 老 ”剧 种 的 昆剧, 基本上也是采取了类同的创作策略, 在传统美学的坚 持 与 文 化 品 格 的 继 承 下, 以“ 传 统 折 子 精 品 ”为 主 体 , 或 集 折串演、或打造新折 子 、或 整 理 小 全 本 、或 跨 界 创 新 等, 从复 古风潮中凸显 文 化 底 蕴, 由实验小剧场中激荡创新思维等。 如“ 兰 庭 昆 剧 团 ”复 团 首 演 折 子 串 本《 狮 吼 记 》, 一 方 面 保 留 传 统“ 折 子 戏 ”精 华, 一 方 面 由“ 小 全 本 ”刻 画 戏 剧 人 物 深 度, 铺陈戏剧结 构 张 力 , 以 现 代 人 的 眼 光 揭 示 夫 妻“ 以 和 为贵”、“互信互谅” 的相处 道理, 为古典剧作赋予现实意 义; 而其又以“新古典昆剧”为诉求, 将《牡丹亭》折子重新 拆 解 组 合 为 崭 新 的 叙 事 语 境, 通 过 薄 幔 、书 法 、花 艺 与 灯 光 的气氛 点 染, 在 “梦”( 《游园惊梦》) 、“ 园 ”( 《拾画・寻 梦》) 以及“画”( 《写真・玩画》) 三段戏景中, 将斑驳涂鸦 的“ 华 山 艺 文 特 区 ”与 幽 静 湖 畔 的“ 空 军 十 一 村 ”, 迤 逦 飘 洒出奼紫嫣红/断井颓垣“繁华凋敝”的迷离梦幻。这些具 有历史记忆 的 古 迹 建 筑, 因为表演艺术的进驻而碰撞出新 体温, 戏曲的醇厚更娓娓发酵出沁人的幽思古 韵, 成为新世 纪抚慰心灵的都会桃花源。 至 于“1/2Q 剧 场 ”更 以“ 实 验 小 剧 场 ”为 诉 求 目 标, 先 后 推 出 《 柳・梦・梅 》( 2004年, 皇 冠 小 剧 场 ) , 《 情 书 》 ( 2005, 实验小剧场) ,《小船幻想曲》( 2006, 诚 品 小 剧 场 ) 以及《恋恋南柯》( 2006, 实验小剧场) 四出都是以“经典文 本 ”为 蓝 图, 以“ 传 统 折 子 戏 表 演 ”为 主 核 , 结 合“ 装 置 概 庙口歌仔戏专案蜂拥人潮

三合一

! 剧艺品质/文化品味/剧团品牌的创作追求

撰文

蔡欣欣

Three to be One! In Writing Pursuit of the Artistic Quality, Literary Taste and Theatre Brand

(2)

福 建 艺 术

47

FUJ I AN ARTS 2008/ 1 定 的, 但说 白 则 由 演 员 自 行 即 兴 发 挥 ) , 以 彰 显 演 员 饱 满 的 “腹 内 ”好 本 领 为 主 体, 即 兴 唱 念 的 表 演 功 力 突 出 了“ 演 员 剧场”的艺术特色; 同时在有别于文人视域的民间演出文本 中, 也展示了根源于各地域文化的风土人情, 所内蕴型塑的 经验材料 、 情 感 内 涵 以 及 伦 理 价 值 的 历 史 论 述 传 统 。 这 种 “剧场外台化”的 剧 艺 型 态, 演员 的艺术实力攸关着演出成 败, 戏 剧 节 奏 的 掌 握 、戏 剧 张 力 的 铺 排 、内 心 情 感 的 传 达 以 及 艺术形象 的 塑 造 等, 随着相对亲密且纯粹观演关系的建 构, 都需要比在外台演出时更 精准自如的表演质感, 否则松 散、随意等负面评价, 更容易在此场域中被扩大检视。 至于有些剧团则是“不惜成本”, 以类近在“现代剧场” 公 演 的 制 作 规 模 与 演 出 成 本, 只 是 略 有 繁/简 、大/小 等 人 员与经费的比重不同而已。如“明华园戏剧团”子团惯例在 红楼剧场公演, 以编导、作曲与舞美设计的专业分工, 应用硬 景与胶卷包装 简 单 的 空 台, 结合投影与灯光等剧场技术, 营 造出符合剧 情 需 求 的 舞 台 景 深 与 空 间 层 次 感 。 近 年 来 陆 续 推出以展示“生旦净丑”各行当表演艺术为主核的《青阳 大 大 爷 》、《 鬼 菩 萨 》与《 猩 猩 胆 》等 戏 出, 多 半 是 移 植 自 外 台 庙 会 的“ 活 戏 ”, 即 使 是 源 自 于 内 台 时 期 的 定 本 剧 , 也 都 会 经 由 现 代 编 剧 以 集 中 叙 事/深 化 主 题/强 化 表 演 等 作 为 改 编重点, 重 新修整情节与唱词念白而加以“定型化”。而这 些出戏甚至成为 剧 团 登 堂 入 室, 进军“现代 剧场”的首选剧 目, 形成“外台剧场化”的演出景观。虽说剧团仍需随着场 域条件与观 众 层 次 的 改 变, 而再度加工修整如灯光音效与 舞台设计等, 但已然能够降低演出的制作成 本, 且具有基本 艺术品质的保 障, 由此而开发更多元的观众族群, 对于剧团 的永续经营是有所裨益的。 歌仔戏的民间活力 向 来 歌 仔 戏 便 都 是 自 力 更 生/自 谋 生 计 地 以 “ 庙 会 外 台”与“戏院内 台 ”作 为 主 要 的 舞 台 展 演 空 间( 也曾与影视 传 媒 跨 界 接 轨) , 前 者 与 庙 诞 节 庆 结 合 , 是 歌 仔 戏 维 生 营 运 的主体命 脉, 显现着宗教仪式功能的民间文化传统; 后者依 附于商业机制, 形成了以休闲娱乐为 目的的社会经济行为, 是提升歌 仔 戏 艺 术 体 质 的 重 要 场 域 。 然 近 年 来 在 艺 文 政 策 的扶 植, 补助机制的激活, 以及剧团自我的提振等多重使力 下, 催化也改变了歌仔戏的经营生态与剧艺景观。如庙会剧 场出现“新炉 主 ”,“台湾歌仔戏班”以“福音歌仔戏”为诉 求, 自2002年 圣 诞 节 时 开 始 推 动 歌 仔 戏 走 进 教 会 计 画, 先 后以《桃花搭渡》、《百里名医》、《乱世长江情》、《路得记》 与《逃城》等 剧 目 在 教 会 外 搭 野 台 演 出, 不仅采用了部分圣 经故事作为 创 作 题 材, 基督教 会也扮演起了与宫观寺庙相 同的“请主”脚色。 又如有鉴于庙会剧场生态的恶质化, 严重打击了剧团的 营运戏路与演 出 品 质, 也让戏棚下的观众日趋流失, 因此公 部门也化身 成 为 采 买 与 行 销 等 脚 色 扮 演, 如由国艺会所策 划的“歌仔 戏 制 作 与 发 表 项 目 ”, 谋求企业界的赞助与庙 方 的合作, 整合歌仔戏编导与编曲编腔等创作人才, 以制作严 谨剧艺精良的“ 中 小 型 庙 口 歌 仔 戏 ”为 目 标, 打造适合于庙 会“生态”可 长 期 经 营 的 制 作 演 出 。 故 如“ 春 美 歌 剧 团 ”的 《 古 镜 奇 缘 》,“秀 琴 歌 剧 团 ”的《 范 蠡 献 西 施 》以 及“ 一 心 歌剧团”的《战国风云———马陵道》等都是 由此项目脱颖而 出的优质剧作。 虽 说 此 计 画 本 为“ 改 造 庙 口 戏 ”而 拟 定, 但 也 有 着“ 扩 大观众族群/推广 传 统 艺 术 ”的 演 出 意 图, 因此剧团多半仿 效“现代剧场歌仔戏”的制作流程与组织分工, 有编导演、文 武场与舞美等 专 业 编 制 与 技 术 分 工, 有定型剧本排练、对腔 与走位等制作工 序, 有灯光 音响的配置、布景道具的陈设以 及幻灯字幕的缮打等硬设备。这种类同“文化场/公演式 ” 外台戏曲的演出型态, 以“精致规范的剧艺品质”为诉求, 以 “互动开放的观演空间”为号召, 每每能够吸引数千人, 扶老 携幼呼朋引伴来观赏演出。 这些经过精心制作的戏出, 在题材类型与演出形式上各 有类属, 或为旧戏改编古戏新诠, 或是内外台民戏改编创作, 还有现代题材全新编撰的, 大都都能贴近剧团的艺术特色与 戏路类型, 符合项目为剧团“量身订作”剧目的原始构思并 且 逐 渐 被 定 型 成 为 剧 团 的“ 带 家 戏 ”, 从“ 文 化 资 本 ”过 渡 为“经济资本”, 剧团或用以经营开发大型庙会, 或作为“推 广传统艺 术/打造 休 闲 娱 乐 ”的 艺 文 性 演 出, 甚至于成为进 军“现代剧场”的公演戏码。只是值得关注 的是当“演出场 域 ”转 换 及“ 演 出 性 质 ”变 异 时, 连 带 地 也 会 形 成“ 观 众 对 象”的转移及“文化品味”的差异, 如绎“台湾新剧第一人” 张 维 贤“ 追 寻 爱 情/从 事 新 剧 ”的 心 路 历 程, 将 人 物 形 象 与 历史情境交融合一, 凝聚为理想坚毅执着的台前幕后光影的 “春美歌剧团 ”《 青 春 美 梦 》, 以宛若“新剧”的表演样式与 文本内涵, 呈现出不同于外台歌仔戏的演出景观。然而本剧 的叙事模式与导 演 手 法, 显然于庙口观众“通俗性/草 根 性 /狂欢性”的欣赏习惯有所差距, 此在庙会演出的观众效应, 远不及在现代剧 场 中 公 演, 或是进入校园示范推广的回响 。 因此剧团如何“因地制宜”调整演出型态, 怎样“因人而异” 对应文化品味, 这无疑都是需要更细密地审慎探索的。 所以对于年岁不大的歌仔戏来说, 何妨尊重其民间自发 的 多 元 生 态, 然可 以 挹 注 资 源 提 供 养 分 , 让 其 更 具 有“ 强 化 剧 艺 水 平 ”与“ 活 化 市 场 机 制 ”的 艺 术 资 本, 由 政 府 协 助 护 持传统根 基, 让民间自然生成创新。从20世 纪80年 代 起, 随 着“ 戏 曲 现 代 化 ”的 风 潮 以 及“ 现 代 剧 场 ”的 兴 建, 让 通 过“ 评 审 机 制 ”而 获 得 演 出 权 的“ 现 代 剧 场 歌 仔 戏 ”, 逐 渐 稳固了以剧作 为 起 点, 以表演为依归, 由导演进行剧场艺术 整体构思的制作规 范, 以打造诉求“启迪现代思维/寻 索 人 本价值”的剧艺精品为创作标的。近年来在剧目的选 择上, 不外乎是以古 戏 新 铨 、胡 撇 仔 戏 修 编 以 及 新 编 创 作 为 主, 而 “转换视角”、“ 异 化 拼 贴 ”与“ 穿 越 时 空 ”则 是 经 常 运 用 的 编撰手法。如“ 许 亚 芬 歌 子 戏 剧 坊 ”惯 以 反 烟 毒 、反 诈 骗 与 反贪 污等鲜明色 彩 的 主 题 诉 求, 作为剧团的新戏创作路线; 而“ 外 国 经 典 的 跨 文 化 ”移 植 改 编, 如“ 唐 美 云 歌 剧 团 ”取 材 自《 歌 剧 魅 影 》的《 梨 园 天 神 桂 郎 君 》, 以 及“ 儿 童 歌 仔 戏 ”的 量 身 订 作, 如“ 海 山 戏 馆 ”从 儿 童 绘 本 改 编 的《 叫 我 第一名》等则成为方兴未艾的另类趋势。有鉴于现代剧场的 观众层次多以知识菁英为主, 因此各剧团都试图“思想深化 福 建 艺 术

46

FUJ I AN ARTS 2008/ 1 念”的舞台设计, 通过“观看/被观看”的检场拆解时空, 利用舞蹈、剧场、图画 与装置等各 种 媒 材“ 跨 界 ”组 合, 试图为昆剧开创出“复语声调”的时新演出 风貌。虽说这些以“导演/舞台设计 ”为出发的整体构思, 提供了异想空间与 嬉戏趣味, 构成了各种符码图像的解读空间, 但有时也难免制造出相当程度的 “干扰”, 甚至于与“戏曲程序化”的虚拟、写意与留白与简洁形成差距。 戏曲小剧场的“跨界/实验” 大 抵 标 举 着“ 实 验 ”旗 帜 的 小 剧 场 戏 曲, 为了突破惯性思维, 为了激荡 崭 新创意, 最常出现各式各样的“跨界”组合, 或由“跨领域”制作专业的通力合 作, 或者是拼贴各种表演元素“后设”演出。近年来布袋戏勇于尝试各种跨界 探 索, 如“真快乐掌中剧团”以真 人 与 偶 戏“ 同 台 串 演 ”的 南 管 布 袋 戏《 陈 三 五娘》, 以及“亦宛然掌中剧团”结合现代舞蹈与偶戏的《惊见虹霓 关》等, 从 单一到多元, 从传统到现代, 从 “创作媒材”、“表演载体”、“演出空间”到 “跨领域制 作 成 员 ”等 的 前 卫 探 索, 的确为戏曲碰撞出各种不同的艺术景观。 只 是 这 样 的 合 作 或 转 借, 究 竟 是“ 有 机 结 合 ”还 是“ 意 念 先 行 ”? 对 于“ 原 生 态”各艺术门类的本体是否提升刺激? 还是开启缔造“新艺术类型”的另类生 机? 尤其来自“传统/现代”不同领域的表演艺术, 具有各自的肢体语汇及锻 炼技法, 是否会在“理念/实践”之间产生扞隔与龃龉? 凡此都值得深入观察 与认真思考的。 综 观 传 统 戏 曲 进 驻 小 剧 场, 无 非 是 为 了“ 开 发 市 场 吸 引 年 轻 观 众 ”以 及 “实验 探 索 寻 求 剧 艺 革 新 ”, 诚如王安祈指出“作小剧场, 其实是一种策略”, 因此或从文本出发或用画面取胜, 或是正经说教或为科诨戏弄, 或为生活写实 或是象征虚幻, 或作游戏扮演或为仪式操弄等, 无非是意图在拆解、撕裂、重构 与深化的各种尝试中, 结合新型的语汇、媒介、综合与视听等各种手段, 从不同 角度对戏剧样式、舞台型态、叙述方法、艺术表现进行广泛地试 验, 以探索舞台 表现生活与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甚至于开创 “演员/观众”、“文本/作品”、 “艺术家/时代”的崭新关系。所以具有“自由性/开放性”的戏曲小剧场, 遂 在创作摸索中型塑自我, 乃至于逐渐稳固美学品味与建立演出品牌, 如“国立 国 光 剧 团 ”的 京 剧 小 剧 场《 王 有 道 休 妻 》与《 青 冢 对 话 》, 编 剧 王 安 祈 以 缠 绵 诗意致 的“ 文 学 文 本 ”以 及 细 腻 深 钩 的“ 女 性 心 理 ”, 奠定了 作品的艺术内涵 与演出型态。 当然, 小剧场也有着在“实质型态”上的“小型”特征, 正由于缩小了传递 信息的空间距离, 所以对于演员的表演力度与心理层次, 有着更为细腻、真实、 自 然 与 深 刻 等 艺 术 感 染 力 的 要 求; 甚 而 更 进 一 步 建 构 出“ 观 众 与 表 演 者 之 间 的直接面对面交流”与“观众可以与演员共享演出空间”的观演关系。是故如 非属于“黑盒子”型态, 反倒贴近传统“戏园/茶馆”的规模陈设, 然同样具有 狭小空间及舞 台, 根据“古迹再生/文 化 创 意 空 间 再 造 ”理 念 改 造 的“ 红 楼 剧 场 ”, 便兼具了“外台/开 放 性 ”与“ 内 台/封 闭 性 ”的 双 重 属 性, 既 裨 益 于 情 感的互动交流, 又提供了基本的剧场技术。演员可与观众进行直接互动, 甚至 随意上下台穿梭来去于观众席中; 而戏曲剧团可亦由此接触现代剧场的舞台 技术与制作流程, 成为转战现代剧场的“中介点”。 “剧场外台化/外台剧场化”的演出景观 所以“红楼剧场”遂成为传统戏曲演出的“新兴 ”据 点( 在20世 纪50年 代, 红楼是传统戏曲的演出的重要基地之一) , 如“水磨剧场”连续2005年 以 来每月第一个周 日, 在此推出“歇脚・喝茶・听昆曲 ”的系列演出活动, 实践剧 团“定时定 点 ”展 演 昆 剧 表 演 艺 术 的 构 想, 有不少观众都是在此“首度”与昆 剧邂逅, 进而成为“定期报到”或涉猎更多昆剧乃至于其它剧种演出的观众戏 迷; 而歌仔戏更是此场域的公演常客, 如“唐美云歌剧团”以长期经营方式, 推 出如《董小宛》与《千里送京娘》等《昔日风情今日戏》外台戏出修编系列, 采 用事前排练走 位 等 程 序, 通过“半死戏/半 活 戏 ”的 表 演 型 态( 亦即唱词是固 明华园天字团《鬼菩萨》 河床剧团 Three to be One! In Writing Purs uit of the Artis tic Quality, Literary Tas te and Theatre Brand

(3)

福 建 艺 术

47

FUJ I AN ARTS 2008/ 1 定 的, 但说 白 则 由 演 员 自 行 即 兴 发 挥 ) , 以 彰 显 演 员 饱 满 的 “腹 内 ”好 本 领 为 主 体, 即 兴 唱 念 的 表 演 功 力 突 出 了“ 演 员 剧场”的艺术特色; 同时在有别于文人视域的民间演出文本 中, 也展示了根源于各地域文化的风土人情, 所内蕴型塑的 经验材料 、 情 感 内 涵 以 及 伦 理 价 值 的 历 史 论 述 传 统 。 这 种 “剧场外台化”的 剧 艺 型 态, 演员 的艺术实力攸关着演出成 败, 戏 剧 节 奏 的 掌 握 、戏 剧 张 力 的 铺 排 、内 心 情 感 的 传 达 以 及 艺术形象 的 塑 造 等, 随着相对亲密且纯粹观演关系的建 构, 都需要比在外台演出时更 精准自如的表演质感, 否则松 散、随意等负面评价, 更容易在此场域中被扩大检视。 至于有些剧团则是“不惜成本”, 以类近在“现代剧场” 公 演 的 制 作 规 模 与 演 出 成 本, 只 是 略 有 繁/简 、大/小 等 人 员与经费的比重不同而已。如“明华园戏剧团”子团惯例在 红楼剧场公演, 以编导、作曲与舞美设计的专业分工, 应用硬 景与胶卷包装 简 单 的 空 台, 结合投影与灯光等剧场技术, 营 造出符合剧 情 需 求 的 舞 台 景 深 与 空 间 层 次 感 。 近 年 来 陆 续 推出以展示“生旦净丑”各行当表演艺术为主核的《青阳 大 大 爷 》、《 鬼 菩 萨 》与《 猩 猩 胆 》等 戏 出, 多 半 是 移 植 自 外 台 庙 会 的“ 活 戏 ”, 即 使 是 源 自 于 内 台 时 期 的 定 本 剧 , 也 都 会 经 由 现 代 编 剧 以 集 中 叙 事/深 化 主 题/强 化 表 演 等 作 为 改 编重点, 重 新修整情节与唱词念白而加以“定型化”。而这 些出戏甚至成为 剧 团 登 堂 入 室, 进军“现代 剧场”的首选剧 目, 形成“外台剧场化”的演出景观。虽说剧团仍需随着场 域条件与观 众 层 次 的 改 变, 而再度加工修整如灯光音效与 舞台设计等, 但已然能够降低演出的制作成 本, 且具有基本 艺术品质的保 障, 由此而开发更多元的观众族群, 对于剧团 的永续经营是有所裨益的。 歌仔戏的民间活力 向 来 歌 仔 戏 便 都 是 自 力 更 生/自 谋 生 计 地 以 “ 庙 会 外 台”与“戏院内 台 ”作 为 主 要 的 舞 台 展 演 空 间( 也曾与影视 传 媒 跨 界 接 轨) , 前 者 与 庙 诞 节 庆 结 合 , 是 歌 仔 戏 维 生 营 运 的主体命 脉, 显现着宗教仪式功能的民间文化传统; 后者依 附于商业机制, 形成了以休闲娱乐为 目的的社会经济行为, 是提升歌 仔 戏 艺 术 体 质 的 重 要 场 域 。 然 近 年 来 在 艺 文 政 策 的扶 植, 补助机制的激活, 以及剧团自我的提振等多重使力 下, 催化也改变了歌仔戏的经营生态与剧艺景观。如庙会剧 场出现“新炉 主 ”,“台湾歌仔戏班”以“福音歌仔戏”为诉 求, 自2002年 圣 诞 节 时 开 始 推 动 歌 仔 戏 走 进 教 会 计 画, 先 后以《桃花搭渡》、《百里名医》、《乱世长江情》、《路得记》 与《逃城》等 剧 目 在 教 会 外 搭 野 台 演 出, 不仅采用了部分圣 经故事作为 创 作 题 材, 基督教 会也扮演起了与宫观寺庙相 同的“请主”脚色。 又如有鉴于庙会剧场生态的恶质化, 严重打击了剧团的 营运戏路与演 出 品 质, 也让戏棚下的观众日趋流失, 因此公 部门也化身 成 为 采 买 与 行 销 等 脚 色 扮 演, 如由国艺会所策 划的“歌仔 戏 制 作 与 发 表 项 目 ”, 谋求企业界的赞助与庙 方 的合作, 整合歌仔戏编导与编曲编腔等创作人才, 以制作严 谨剧艺精良的“ 中 小 型 庙 口 歌 仔 戏 ”为 目 标, 打造适合于庙 会“生态”可 长 期 经 营 的 制 作 演 出 。 故 如“ 春 美 歌 剧 团 ”的 《 古 镜 奇 缘 》,“秀 琴 歌 剧 团 ”的《 范 蠡 献 西 施 》以 及“ 一 心 歌剧团”的《战国风云———马陵道》等都是 由此项目脱颖而 出的优质剧作。 虽 说 此 计 画 本 为“ 改 造 庙 口 戏 ”而 拟 定, 但 也 有 着“ 扩 大观众族群/推广 传 统 艺 术 ”的 演 出 意 图, 因此剧团多半仿 效“现代剧场歌仔戏”的制作流程与组织分工, 有编导演、文 武场与舞美等 专 业 编 制 与 技 术 分 工, 有定型剧本排练、对腔 与走位等制作工 序, 有灯光 音响的配置、布景道具的陈设以 及幻灯字幕的缮打等硬设备。这种类同“文化场/公演式 ” 外台戏曲的演出型态, 以“精致规范的剧艺品质”为诉求, 以 “互动开放的观演空间”为号召, 每每能够吸引数千人, 扶老 携幼呼朋引伴来观赏演出。 这些经过精心制作的戏出, 在题材类型与演出形式上各 有类属, 或为旧戏改编古戏新诠, 或是内外台民戏改编创作, 还有现代题材全新编撰的, 大都都能贴近剧团的艺术特色与 戏路类型, 符合项目为剧团“量身订作”剧目的原始构思并 且 逐 渐 被 定 型 成 为 剧 团 的“ 带 家 戏 ”, 从“ 文 化 资 本 ”过 渡 为“经济资本”, 剧团或用以经营开发大型庙会, 或作为“推 广传统艺 术/打造 休 闲 娱 乐 ”的 艺 文 性 演 出, 甚至于成为进 军“现代剧场”的公演戏码。只是值得关注 的是当“演出场 域 ”转 换 及“ 演 出 性 质 ”变 异 时, 连 带 地 也 会 形 成“ 观 众 对 象”的转移及“文化品味”的差异, 如绎“台湾新剧第一人” 张 维 贤“ 追 寻 爱 情/从 事 新 剧 ”的 心 路 历 程, 将 人 物 形 象 与 历史情境交融合一, 凝聚为理想坚毅执着的台前幕后光影的 “春美歌剧团 ”《 青 春 美 梦 》, 以宛若“新剧”的表演样式与 文本内涵, 呈现出不同于外台歌仔戏的演出景观。然而本剧 的叙事模式与导 演 手 法, 显然于庙口观众“通俗性/草 根 性 /狂欢性”的欣赏习惯有所差距, 此在庙会演出的观众效应, 远不及在现代剧 场 中 公 演, 或是进入校园示范推广的回响 。 因此剧团如何“因地制宜”调整演出型态, 怎样“因人而异” 对应文化品味, 这无疑都是需要更细密地审慎探索的。 所以对于年岁不大的歌仔戏来说, 何妨尊重其民间自发 的 多 元 生 态, 然可 以 挹 注 资 源 提 供 养 分 , 让 其 更 具 有“ 强 化 剧 艺 水 平 ”与“ 活 化 市 场 机 制 ”的 艺 术 资 本, 由 政 府 协 助 护 持传统根 基, 让民间自然生成创新。从20世 纪80年 代 起, 随 着“ 戏 曲 现 代 化 ”的 风 潮 以 及“ 现 代 剧 场 ”的 兴 建, 让 通 过“ 评 审 机 制 ”而 获 得 演 出 权 的“ 现 代 剧 场 歌 仔 戏 ”, 逐 渐 稳固了以剧作 为 起 点, 以表演为依归, 由导演进行剧场艺术 整体构思的制作规 范, 以打造诉求“启迪现代思维/寻 索 人 本价值”的剧艺精品为创作标的。近年来在剧目的选 择上, 不外乎是以古 戏 新 铨 、胡 撇 仔 戏 修 编 以 及 新 编 创 作 为 主, 而 “转换视角”、“ 异 化 拼 贴 ”与“ 穿 越 时 空 ”则 是 经 常 运 用 的 编撰手法。如“ 许 亚 芬 歌 子 戏 剧 坊 ”惯 以 反 烟 毒 、反 诈 骗 与 反贪 污等鲜明色 彩 的 主 题 诉 求, 作为剧团的新戏创作路线; 而“ 外 国 经 典 的 跨 文 化 ”移 植 改 编, 如“ 唐 美 云 歌 剧 团 ”取 材 自《 歌 剧 魅 影 》的《 梨 园 天 神 桂 郎 君 》, 以 及“ 儿 童 歌 仔 戏 ”的 量 身 订 作, 如“ 海 山 戏 馆 ”从 儿 童 绘 本 改 编 的《 叫 我 第一名》等则成为方兴未艾的另类趋势。有鉴于现代剧场的 观众层次多以知识菁英为主, 因此各剧团都试图“思想深化 福 建 艺 术

46

FUJ I AN ARTS 2008/ 1 念”的舞台设计, 通过“观看/被观看”的检场拆解时空, 利用舞蹈、剧场、图画 与装置等各 种 媒 材“ 跨 界 ”组 合, 试图为昆剧开创出“复语声调”的时新演出 风貌。虽说这些以“导演/舞台设计 ”为出发的整体构思, 提供了异想空间与 嬉戏趣味, 构成了各种符码图像的解读空间, 但有时也难免制造出相当程度的 “干扰”, 甚至于与“戏曲程序化”的虚拟、写意与留白与简洁形成差距。 戏曲小剧场的“跨界/实验” 大 抵 标 举 着“ 实 验 ”旗 帜 的 小 剧 场 戏 曲, 为了突破惯性思维, 为了激荡 崭 新创意, 最常出现各式各样的“跨界”组合, 或由“跨领域”制作专业的通力合 作, 或者是拼贴各种表演元素“后设”演出。近年来布袋戏勇于尝试各种跨界 探 索, 如“真快乐掌中剧团”以真 人 与 偶 戏“ 同 台 串 演 ”的 南 管 布 袋 戏《 陈 三 五娘》, 以及“亦宛然掌中剧团”结合现代舞蹈与偶戏的《惊见虹霓 关》等, 从 单一到多元, 从传统到现代, 从 “创作媒材”、“表演载体”、“演出空间”到 “跨领域制 作 成 员 ”等 的 前 卫 探 索, 的确为戏曲碰撞出各种不同的艺术景观。 只 是 这 样 的 合 作 或 转 借, 究 竟 是“ 有 机 结 合 ”还 是“ 意 念 先 行 ”? 对 于“ 原 生 态”各艺术门类的本体是否提升刺激? 还是开启缔造“新艺术类型”的另类生 机? 尤其来自“传统/现代”不同领域的表演艺术, 具有各自的肢体语汇及锻 炼技法, 是否会在“理念/实践”之间产生扞隔与龃龉? 凡此都值得深入观察 与认真思考的。 综 观 传 统 戏 曲 进 驻 小 剧 场, 无 非 是 为 了“ 开 发 市 场 吸 引 年 轻 观 众 ”以 及 “实验 探 索 寻 求 剧 艺 革 新 ”, 诚如王安祈指出“作小剧场, 其实是一种策略”, 因此或从文本出发或用画面取胜, 或是正经说教或为科诨戏弄, 或为生活写实 或是象征虚幻, 或作游戏扮演或为仪式操弄等, 无非是意图在拆解、撕裂、重构 与深化的各种尝试中, 结合新型的语汇、媒介、综合与视听等各种手段, 从不同 角度对戏剧样式、舞台型态、叙述方法、艺术表现进行广泛地试 验, 以探索舞台 表现生活与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甚至于开创 “演员/观众”、“文本/作品”、 “艺术家/时代”的崭新关系。所以具有“自由性/开放性”的戏曲小剧场, 遂 在创作摸索中型塑自我, 乃至于逐渐稳固美学品味与建立演出品牌, 如“国立 国 光 剧 团 ”的 京 剧 小 剧 场《 王 有 道 休 妻 》与《 青 冢 对 话 》, 编 剧 王 安 祈 以 缠 绵 诗意致 的“ 文 学 文 本 ”以 及 细 腻 深 钩 的“ 女 性 心 理 ”, 奠定了 作品的艺术内涵 与演出型态。 当然, 小剧场也有着在“实质型态”上的“小型”特征, 正由于缩小了传递 信息的空间距离, 所以对于演员的表演力度与心理层次, 有着更为细腻、真实、 自 然 与 深 刻 等 艺 术 感 染 力 的 要 求; 甚 而 更 进 一 步 建 构 出“ 观 众 与 表 演 者 之 间 的直接面对面交流”与“观众可以与演员共享演出空间”的观演关系。是故如 非属于“黑盒子”型态, 反倒贴近传统“戏园/茶馆”的规模陈设, 然同样具有 狭小空间及舞 台, 根据“古迹再生/文 化 创 意 空 间 再 造 ”理 念 改 造 的“ 红 楼 剧 场 ”, 便兼具了“外台/开 放 性 ”与“ 内 台/封 闭 性 ”的 双 重 属 性, 既 裨 益 于 情 感的互动交流, 又提供了基本的剧场技术。演员可与观众进行直接互动, 甚至 随意上下台穿梭来去于观众席中; 而戏曲剧团可亦由此接触现代剧场的舞台 技术与制作流程, 成为转战现代剧场的“中介点”。 “剧场外台化/外台剧场化”的演出景观 所以“红楼剧场”遂成为传统戏曲演出的“新兴 ”据 点( 在20世 纪50年 代, 红楼是传统戏曲的演出的重要基地之一) , 如“水磨剧场”连续2005年 以 来每月第一个周 日, 在此推出“歇脚・喝茶・听昆曲 ”的系列演出活动, 实践剧 团“定时定 点 ”展 演 昆 剧 表 演 艺 术 的 构 想, 有不少观众都是在此“首度”与昆 剧邂逅, 进而成为“定期报到”或涉猎更多昆剧乃至于其它剧种演出的观众戏 迷; 而歌仔戏更是此场域的公演常客, 如“唐美云歌剧团”以长期经营方式, 推 出如《董小宛》与《千里送京娘》等《昔日风情今日戏》外台戏出修编系列, 采 用事前排练走 位 等 程 序, 通过“半死戏/半 活 戏 ”的 表 演 型 态( 亦即唱词是固 明华园天字团《鬼菩萨》 河床剧团 Three to be One! In Writing Purs uit of the Artis tic Quality, Literary Tas te and Theatre Brand

(4)

福 建 艺 术

48

FUJ I AN ARTS 2008/ 1 /观 念 拓 展 ”主 题 立 意, 突 破 传 统“ 浮 面 式 ”的 说 教 口 号 , 挣 脱绝对“单一式 ”的 价 值 评 判, 而其中 又以对人性试炼的辩 证、女性自觉的书写以及母土意识的关怀等议题的“自我发 声”比重最高。 “打戏路”的自身优势与创作思维 打 戏 路! 这兴许是所有歌仔戏剧团奋力打拼的最高 目 标吧! 无论是基于营运生计经济需求的外台戏班, 或是作为 剧种艺术中坚表征的专业剧团, 或是对表演艺术热爱执着的 业余社团 等, 大都企盼凭借着自身的艺术优势以及创意思 维, 来争取更多元的演出机会, 寻求更丰厚的演出资源。如 由校园学子或社会票友组成, 由业余积极向专业迈进的“海 山戏馆”与“春风歌剧团”等, 一方面积极磨练技艺, 在传统 中 累 积 养 分; 一 方 面 则 大 胆 创 意 构 思 , 在 实 验 中 开 发 活 力 , 前 者 如 重 现“ 艺 霞 歌 舞 团 ”50年 代 台 语 歌 舞 剧 光 影 的《 阿 郎的苦恋 歌 》, 后者则推出标榜双性议题与电音摇滚“混搭 风”的胡撇仔《威尼斯双胞案》。这些年轻的知识分子, 以规 范的制作 态 度 与 专 注 的 敬 业 精 神, 逐渐厚实剧团的演出水 平, 顺利地开启了补助奖助的资源通路。 或许 这 些“ 新 子 弟 ”未 必 能 够 如 外 台 戏 班 资 深 演 员, 具 有深厚的腹 内 功 底 与 丰 富 的 舞 台 经 验, 因此演出作品或有 新意却未必尽 善 。 然 而 所 谓“ 优 质 剧 作 ”的 评 定 标 准, 本就 是个见 仁见智的 问 题, 犹如有人喜欢清粥小菜的可口, 有人 欣赏满汉全席的丰富般。所以或许可将“专业”态度作为出 发点, 由此来观照剧艺品质的优劣得失。由于演出本即是各 种 细 节 相 互 环 扣 而 成 的, 虽 说 外 台 民 戏 局 限 于“ 戏 金 价 码/ 舞台条件”, 无法比照现代剧场的专业分工与制作流程, 因 而仍停留在“讲戏”与“作活戏”的演出传统; 然而其即兴互 动 的“ 感 染 力/亲 和 力/爆 发 力 ”, 却 是 在 是 室 内 剧 场 演 出 中无法向背的; 尤其部分演出剧目 , 经过长年累月的舞台演 出岁月, 几乎形成了“活戏死作”的演出型态, 假若剧团能藉 由“小幅加工”的修整过程, 将其浓缩凝练去芜存菁, 规避匆 忙 交 代 故 事“ 虎 头 蛇 尾 ”的 叙 事 模 式, 应 当 能 够 在 关 键“ 戏 核”处, 让演员有更充裕施展技艺的空间, 而“出人出戏”锤 炼出更多优质民戏来。 尤其我更深切期许, 不少经过文化场与现代剧场洗礼的 外台戏班, 能够将参与公演场/文化场乃至于补助创作的制 作经验,“内化”成为一种生命态度与专业精神, 在民戏演出 时也能够从舞台设置、检场进出到唱念作表等方面尽量要求 到位。民间戏班固然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习性, 然在“世代 交替”的趋势潮流下, 剧团或许也能够由内到外逐渐生发出 一些崭新气息。 因 此, 剧艺品质与专业态度是可视为一体两面的, 从认 真用心中自我鞭 策 不 断 提 升, 将“锤炼传统经典/打 造 现 代 精品”作为剧艺创作的努力标杆; 而网罗各种专业人才与知 识 分子, 引进各种现代化技术与创作观念, 结合行政文宣与 艺 术 制 作 的 专 业 分 工, 虽 说 能 推 动 戏 曲 更 趋 近 于“ 文 人 化/ 精致化”的剧艺风姿, 然亦需意识到“庙会外台/室内剧场” 演 出 场 域 的 区 别 性, 考 虑 到“ 菁 英 文 化/庶 民 趣 味 ”观 众 族 群的差异性, 以便能够在拿捏取舍中有所进退分寸! 而谛览在台湾缤纷多姿的戏曲园圃中, 有些剧团已经逐 渐形成稳固的制作班底, 以稳定的艺术品质与独特的艺术风 格, 奠定剧团的知名度, 建立起行销观众的能力, 像“台原偶 戏 团 ”自 营 戏 馆 剧 场 与 致 力 跨 界 创 作, 如“ 明 华 园 戏 剧 团 ” 的企业化经营与金光戏演出风格等。剧团“品牌形象”的建 立, 强化了自身的剧艺竞争力, 也提高了观众的消费忠诚度, 因而寻索准确且合适的艺术定位, 是剧团自我行销与开发观 众的重要筹码。 虽说传统戏曲生存的主体命脉在于民间, 但公资源的奖 励挹注, 在相对程度下刺激了创作的成长与提升, 而其又在 特 定 时 机 中 反 馈 了 生 态 环 境, 例 如 近 年 来“ 跨 界/跨 领 域 ” 的创作尝 试 。 虽 说 长 期 以 来 文 化 经 费 在 政 府 预 算 中 都 属 于 “边缘性格”, 所以补助款的额度极其有限, 这固然有着“杯 水车薪”入不敷出的困窘感, 但却也回避了强势主导与箝制 干预的权限。只是如何让这些资源能够“适得其所”被充分 运用, 或许可以尝试建立“分级制”的补助机制: 各府会明确 掌控资源预算且区分补助对象, 如官方层级的补助对象, 以 优秀剧团的大 型 制 作 为 首 选, 鼓励多年期的策划筹备, 以登 上国际舞台或进入海内外大型剧院为演出目标, 充分的创作 时间与逐年 的 考 核 监 督, 以积累具有“台湾主体性”的一流 艺术剧作 为 目 标; 而地方的文 化机构, 则具有挖掘与扶植 “当地”特色剧团的职责, 挹注养分护持成长, 厚实剧团自我 发声与向上提升的能力; 至于如“传统艺术中心”等机构, 则 作为“保存 薪 传 ”的 文 化 艺 术 宝 库, 鼓励剧团坚持经典剧目 与表演技艺的 传 承, 而这些养 分可作为“国艺会”各类型创 作 项 目 的 源 泉 活 水, 激 励 具 有“ 观 念 性/典 范 性 ”的 多 元 或 另类 创作 思 考 。 促 使 各 剧 团 认 真 思 考 自 己 的 剧 团 定 位 与 创 作路径, 从补助资源中稳定成长再逐渐拓展跨越。 所以无论在宗教/娱乐、神圣/世俗、民俗/商业、草根/ 精致 等 原 生 态 中 “ 固 守 深 耕 ”, 或是对新兴 演出场域进行 “开发挑战”, 把握着剧艺品质/文化品味/剧团品牌“三合 一” 的创作思维, 兴许有朝一日传统戏曲 “城乡处处是优 场”耶! ( 蔡欣欣: 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 责任编辑/ 白勇华 江之翠剧场舞踏版南管戏《朱文走鬼》 福 建 艺 术

49

FUJ I AN ARTS 2008/ 1 2007年 末 、2008年 初,《 承 上 启 下———一 代 传 人 尹 小 芳 艺 术 专 场 》在 杭 州 、上 海 两 地 先 后 举 办, 来 自 浙 、沪 、闽7家 越剧院团的尹派名家、新秀几乎全部亮相, 演出了 《浪荡 子》、《何文秀》、《汉文皇后》、《张羽煮海》、《浪子成龙》、 《沙漠王子》等 十 几 出 尹 派 经 典 折 子 戏, 为冬季的两 地戏曲 舞台增添了尊师爱幼的浓情暖意。 作为尹派第一代弟子的代表人物, 尹小芳不仅以出色的 舞台呈现继承了尹桂芳的演艺精华, 更以规范的艺术教育培 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对尹派艺术六十多年的传承发扬起到 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专场”举办的意义, 堪称深远。这不仅 因为作为流派发展历程的客观、完整的再现,“专场”能让人 们再度审 视 尹 小 芳 的 艺 术 成 就 以 及 她 在 尹 派 发 展 过 程 中 的 贡献和应有地位, 而且能 让人们从这一案例中, 发现流派成 功延续、与时发展的某些带有规律性的因素。 现在的观众, 尤其是二三十岁的年轻越迷对尹派艺术的 认知大多并不全面, 尤其是对尹派艺术发展的独特过程知之 甚少。他们或许大多知道作为流派创始人的尹桂芳, 更熟悉 现下舞台的当 红 名 角 茅 威 涛 、赵 志 刚 和 萧 雅, 甚至在现代传 媒和新型娱 乐 手 段 的 作 用 下 对 王 清 等 新 生 代 传 人 也 耳 熟 能 详。然而, 在他们之中记得或知道尹小芳的, 相对就少 了许 多。究其原因, 与尹小芳长年为师演出配戏、一生辗转各地、 创作教学交替 的 艺 术 生 涯 有 关, 也与尹小芳不事张扬、甘居 人后的秉性为人 有 关 。 然 而, 默默无闻并不等于碌碌无为, 尹 小 芳 在 尹 派 艺 术 诞 生 后 所 做 的 承 上 启 下 的 枢 纽 作 用, 应 该被人们重视, 被历史记取。 流派承继的前提和关键, 是艺术的忠实。无论从流派发 展的客观规律、尹派艺术的独有特性还是尹桂芳本人的艺术 生命来看, 均证明忠实对于流派承继、生存乃至创新的重要 意义。 从 越 剧 流 派 的 发 展 来 说, 尹派艺术需要一位忠实的 传 人。流派的创立本非易事, 尤其对诞生仅几十年的新生剧种、 对文化水准普遍不高的艺人来说更为艰难。因此, 草创后的 越剧流派唱腔 通 常 显 得 简 陋 、粗 放 和 单 调, 需要通过台上实 践、台下交流等方式加以整固、丰富、充实。这段建设期从早 期姚水娟带头创立“四工调”后越剧唱腔的发展状况即可见 脉络。 尹派深沉委婉、洒脱隽永的唱腔, 清丽高雅、潇洒舒卷的 做工, 将戏曲舞台上男性的阴柔细腻之美展示出来, 吸引了 大 量 观 众; 不 过 在 成 型 之 初 , 还 略 显 粗 糙 , 尚 有 继 续 打 磨 的 要求和丰富成熟的空间。一位越剧评论家说:“流派的创建 不仅是个人的事, 而是几个人乃至一群人的事。”作为一项 长期而艰巨的工 程, 流派建设 不仅需要创始人的亲历亲为, 还需要他人、特别是其第一代弟子的协助与合作。作为一个 深得老师演艺 三 昧 、并 深 得 老 师 信 任 的 弟 子, 尹小芳对尹派 艺术在忠实 再 现 的 同 时 又 加 以 适 当 丰 富 和 拓 展, 忠实地协 助尹桂芳走过了尹派艺术的这段建设期。 从 流 派 的 自 身 特 点 来 说, 尹派艺术需要一位忠实的 传 人。尹派艺术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开放度。所谓兼容性, 谓 其本身吸收了京昆、电影、话剧的滋养, 呈现出多样杂糅的综 合姿态; 所谓开放度, 谓其本身具有向其他艺术再度借鉴吸 收、多向演变的 复 杂 可 能 。 从 艺 术 基 因 讲, 后者是因前者而 生, 以 前 者 为 基 础 和 前 提 的 。 因 此 , 即 使 在 尹 派 成 熟 期 , 曲 艺 、戏曲、话剧、歌 剧 甚 至 流 行 歌 曲 也 能 纷 纷 融 入 其 唱 腔, 且 不失尹派自 身 韵 味 与 风 格 。 这 种 情 况 在 尹 派 第 二 代 弟 子 身 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其中作出探索并获成功者不乏其人。其 实, 尹桂芳本人在唱腔成熟后也并未止步, 而是根据剧情、角 色的需要不断 吸 收 、借 鉴 其 他 艺 术 形 式 以 扩 展 唱 腔, 为后辈

“承上启下——

—一代传人尹小芳艺术专场”观感

撰文

胡宇锦

A Fa ithful Artis tic S ucce e ding

尹桂芳( 左) 与尹小芳

忠实的艺术承继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由三位選手共同集體創作一套事先公開且具創新功能之機械

Original plan and elevation of the Teatro Sabbioneta, Vincenzo Scamozzi.. 文藝復興時期劇場

• 家長表示欣賞子女的作品及創作 過程,並認同藝術發展對子女成

文學 文學 文學 文學 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 品德情意 品德情意 品德情意 品德情意 學習 學習 學習.. 學習 過程 過程

戲曲在元代進入大戲階段,發展成一本四折、一人獨唱,體製

林語堂《論幽默》中有言: 「滑 稽一詞包括低級的笑談,意 思只是指一個人存心想逗 笑。……幽默一詞指的是『亦 莊亦諧』 ,其存心則在於『悲

比較多樣的 視覺及文字 資料,選擇 符合主題適 切性及具美 感的表現形 式,並採用 自我的語言 及角度進行 創作 8.

當中尤以《雷雨》、《日出》及《原野》一系列優秀作品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