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作品4.1b (文化符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作品4.1b (文化符號)"

Copied!
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香港高中視覺藝術

學習成就評估架構研究

(2)

香港第七及第八階段視覺藝術評估架構的案例

能力指標4.1─結合專題符號的表達、再現及表現能力

《什麼能最能代表香港?》:

「時間錦囊」、「地域情境」、「符號象徵」

作品4.1a (感情符號)

學生以過去「滴漏」計時器符號象徵香港人的生活,當中潛存了富有感情的喻 意:計時器中間的窄位,令人面都被擠壓得透不過氣來。扭曲的人面代表了扭 曲的香港人生活,而透明的計時器又象徵無形的時間壓力,以上皆表現了作者 創作智慧的一面。

作品的寓意:香港人似乎沒有反抗的餘力,血肉之軀變得無形。鞋襪是飛脫出 去的,在失重的空間,與金錢一起飄浮。連對金錢的追逐也談不上,似乎香港 人是在無重之下,甘心或不甘心地,接受金錢的牽制。

學生選擇以抽象的空間對比寫實的符號,空間與時間等情境沒有交代,背景一 片空白。以紫色及黃色的互補及對比,凸顯所要表達的主題。而情感更由變形 與扭曲的造形,和大量的弧線中方露出來。

這種創作有其聰明的所在,但較為集中於單一與平面的表現方式,挑戰也較少

。若不以文字交代,無人能猜出該畫所涉及的一定是香港生活。它的內容也可 以代入任何的現代都市,因為趕緊的節奏與生活的壓力,並不是香港獨有的。

針對專題選擇 適當的藝術符 號,以表達個 人多方面的意 念與具個性特 色的情感 7

4.1主題表現 能力

發展及提昇學 生的不同層次 的潛能,以表 現個人意念與 感情的主題

案例 說明

等級 (level) 評估焦點

(3)

作品4.1b (文化符號)

學生運用對稱構圖,令畫面安定而正統。但色彩的對比,淨化,

凸顯背景筆觸質感及動感效果。半透明感與獅子的半剪影,構成 輕與的對比。升上半空的龍,利用彩度的強化與線條的弧度,令 人覺得它比獅子更具力量。比背景的冷色與半透的理性及不明朗

,加強了「龍」的感性與確定的符號形象。

而兩獅吐龍的寓意何在?有點費解之餘,亦加強作品不同層次的 想像空間。這時,評賞對話應可發揮一定的擴散作用,以填補學 生所要表現的主題含意。

相對而言,本作品的符號寓意,則較為豐富及具情境的獨特性。

當中的傳統符號(中國的龍與英國的獅),感性渲染包含了理性的 力量。

針對專題選擇適當的藝 術符號,

以表現個人不同層次的 意念及具理性特色的感 情,

8

[續前能力指標 4.1]

(4)

能力指標4.2─結合形式美的掌握及訊息的傳遞能力

(市井符號)

作品4.2a

作品4.2b

以上是不同學生,針對同一專題先後的不同創作。第二幅作品(4.2b)嘗 試以更適切的媒材、工具與技法來配合主題。

方法與效果: 第一幅(4.2a)的題名則為《來往》,要是作品所暗示的是 蒼白與拼湊、或所謂「後殖民地的香港風格」,但它的內容與形式卻又 顯得格格不入。未能有意向集中地表現這種主題。可見第一幅的作品是 較為欠挑戰性,又無所適從之作。

第二幅作品(4.2b)由第一幅的平面與並列式拼貼,改為立體具深度的處 理。明暗的效果配合了黑暗的社會現象,與邁向光明的對比。作品題為

《向上望》,本身已暗示了作者的良好願望。以偏於上方的半放射結構

,令作品的形式依從了一定的美感原理。雖表現的深度與創意不足,但 相對而言,在形式的選擇上,已比第一幅較為可觀。

參考不同的表 現形式及文字 資料,所選擇 的形式既符合 主題的適切 性、具有一定 的美感 7

4.2 形式選擇能 力

針對意念與感情 的主題,發掘及 選擇精準的視覺 語言;恰當及適 切的媒材、工具 與技法

案例 說明

等級 (level) 評估焦點

(5)

(批判符號)

作品4.2c

作品4.2d

以上是同一學生,針對同一專題,接近的主題訊息(壓力、不安),先後的不同創作。第二幅作品 (4.2d)嘗試以採用較自我的語言及角度進行創作。

方法與效果:

在造型及技法上,作品4.2c與作品4.2d皆不約而同地有摹擬的對象。前者接近一般漫畫,而後者 則有近代中國大陸某些油畫創作者的風貌。亦帶有某些戰爭攝影名作的痕跡。雖然如此,作品 4.2d能借別人的字彙與技法,組成富自我特色的語言結構,更重要的,是明顯地透露作者個人如 何看事物的創作角度。

相較之下,兩幅作品皆意象豐富、焦點凸出,在幾處垂直主線的平衡下,以不同的斜線組合,令 畫面充滿動感。

不同的是,作品4.2c中誇張的表情對比,作品4.2d中木無表情的臉孔,寓意差異。這種木然與過 份成熟的神情,理應不會出現在兒童面上。表情與角色的矛盾處理,形成作品氣氛的不安之感。

在4.2d中兒童臉孔的立體,與背景大廈建築群的模糊,皆經過作者的小心經營,如油畫般的技法

,比漫畫的筆觸,少了浮誇,卻多了深度。因為越是寫實的手法,越顯得香港下一代的超現實的 荒謬(該作品題為《寶寶戰場》)。

4.2d中的色彩處理,亦較4.2c統一,凝煉的工夫與第一幅不可同日而語。其潛在的韌力與生命力

,比之硬撐出來的死力,更足玩味。而4.2d中兒童所手持的,似是文具又像武器的符號,較諸以 小巴之下的時鐘來象徵《香港時速》(4.2c的命題),亦較能令人震撼。

[在此項,老師需提供可供參考的評賞對話或文字資料,來顯示學生的評賞程序與創作過程的互 動性。以便評估學生如何嘗試以更適切的媒材、工具與技法來配合主題,以及如何以更符合美感 及主題適切性的表現形式,以及如何採用較自我的語言及角度進行創作。]

比較多樣的 視覺及文字 資料,選擇 符合主題適 切性及具美 感的表現形 式,並採用 自我的語言 及角度進行 創作 8

[續前能力指標 42]

(6)

能力指標4.3─觀察、聯想、移情、想像、分析、詮釋、解釋、

歸納、綜合等不同層次的能力

作品4.3b (科技或哲學符號)

現代符號的理性意念

亦是利用了色彩對比與淨化,背景筆觸質感亦能產生旋轉的動感效果

。同樣地運用對稱構圖、

半透明感與獅子的半剪影,但未曾構成輕與的對比。符號形象抽象化 及幾何圖形化,不似3.1a的寫實及有機,滲入如電影「二十世紀殺人 網絡」的科技文化,以暗示香港社會的某種人際關係。

能綜合地利用視 覺藝術詞彙與概 念,解釋及應用 (explains and applies)於其他 學科的難題解決 8

作品4.3a (經濟符號) 能利用視覺藝術

詞彙與概念,分 析及詮釋 (analyzes and interprets)其他 學科的生活、歷 史或文化現象 7

4.3 綜合學習能力 綜合不同藝術及他 科學習的視野或經 驗:歸納不同的視 野焦點,分析不同 的表現形式及經驗 特質

案例 說明

等級 (level) 評估焦點

(7)

能力指標4.4─建基於觀察、聯想、移情及想像的理解與批判能力

作品4.4b (政治符號)

將政治口號化為一具體的、活生生的形像 適當地結合想像力

於批判能力,由個 人意念與情感的表 達,發展至對歷史 情感的反思 8

作品4.4a (社會符號)

顯現了不同階級的界限、分化與對立。

適當地結合想像力 於同情心及同理 心,結合個人意念 與情感的表達,發 展至對眾人情感的 理解

7 4.4 情境關聯能力

對週遭生活情景及 歷史情境脈絡之關 懷

案例 說明

等級 (level) 評估焦點

(8)

能力指標4.5 ─ 調適性的反思力

對話/文字4.5a

(延續的對話,參考4.15b)

教師先帶引學生比較同是描寫社區的一組香港本土近代西畫。然後,再讓學生比 較同是描寫社區的兩幅畫:一幅是香港本土近代西畫。另一幅是國畫:宋代張擇 瑞所繪畫的《清明上河圖》,學生的興趣大增,對話反應轉趨熱烈。

教師:試比較剛才所看。

學生A:像從山頂看下來。

學生B:長幅的(橫額)感到不真實。

學生C:很遠很遠,交代了很寬廣的東西。

教師:與西式的繪畫比較……

學生A:(西式的)只交代一截地平線。

學生D:平視的。

教師:從高角度看下來,可見到城內與城外;

我們現再從小巴的窗往外看,景物本是不動的,但因為車在動,外面的景物也動 了起來。

教師:(參考以上兩種空間的表達手法)你們會用甚麼角度來表達現在的居住環境或 社區?為甚麼?如你有選擇的機會,會選那個社區居住?

(註:以上由畫面描述、至空間處理角度的形式分析、到理想居住環境的意義詮 釋。)

學生在香港各區當中,自選理想的居住環境,並 用、窄角、廣角、或流動風景的角度把以上的專 題創作成拼湊的作品,而不限於只用西方的透視

或平視方法。下圖為學生所採用的鳥瞰法來處理都市中的建築,當中擴闊了創作 的視野及空間處理的可能性:

在師生評 賞對話的 互動下,

能擴展自 我的創作 程序、創 作方法 7

4.5互動及調適 能力

在師生及自我 的互動下,令 創作得以改進 及調適

案例 說明

等級 (level) 評估焦點

(9)

對話/文字4.5b

教師帶引學生比較同是以人類關係為主題的一組作品。一組是以《愛侶》(Lovers)為題的西方繪畫、第二組是香 港作者Lam Naam名為《同床異夢》 (Two Dreams in the Same Bed)的裝置、另一幅是豐子愷的中國水墨漫畫,

內容是一對母子企立窗前。

針對《愛侶》的對話紀錄:

教師:畫中的兩人像是嘴對嘴,但你們看見嘴嗎?

學生A:看不見,像是(兩個)沒有臉的陌生人。

學生B:麻木、蒙著臉,看不見對方。

學生C:另一幅以剪刀為造型的,你們覺得怎 樣?

學生D:相愛,糾纏交錯,利害關係。

學生C:相交,但傷害對方。

學生E:(針對另一幅)有一個地球在畫中央,表示尋找另一半,於宇宙或地球之間。

學生F:(再針對另一幅)雙手……

教師:(更正)是兩把螺絲批。

學生A:表示愛到難分難捨。

學生E:愛情是盲目的(回指蒙面的那一幅)。

學生F:(再針對另一幅)愛無處不在,受拘束,

想飛到很遠,但現實則原地踏步。

教師:無題的作品大家反而更多演繹,歸納而言人的關係例如愛,你們認為是甚麼?

學生G:愛是無界限,如「斷背山」,不分界限,

但愛。

學生H:但這種愛當中存在危機。

[註:以上由畫面描述跳躍至符號的意義詮釋,教師在創作提示時,才涉及形式分析的考慮。]

教師:利用以上的矛盾性來創作。如何表達,是藝術創作者的手段。例如改物料,改換它的質感、改變顏色或形 狀等,是否可以增強這矛盾的感覺?

教師:若(以上的)剪刀不是金屬,而是發泡膠;不是尖的,而是鈍的,效果又如何?

[註:結合形式分析及解難。]

學生的其中一幅創作《寄心》(I Post My Heart)便有以下的調節及改進:

「我認為城市的人喜歡以假臉示人,並藉此佔人家的便宜,我很憎恨這種做法,但因為我居住在這個市內,身不 由己地同流合污。於是我(改變眼睛原來的顏色)在眼的周圍塗以紅色,以表示我的不滿,但又無補於事的矛盾。

我又在眼球之內繪上黃色,表達我自己也難免重視金錢與權力,因而對自己也失望起來。」

在師生評 賞對話的 互動下,

能調節及 改進自我 的創作程 序、創作 方式

8

[續前能力指標 45]

(10)

能力指標4.6 ─ 另類的溝通、發表及判斷力

對話/文字4.6a

針對第二組《同床異夢》的對話紀錄:

學生A:表面上兩人走在一起。

教師:為何有兩個床靠?覺得二中感情如何?

學生B:分裂。

學生C:不好。

學生D:無奈。

學生B:分歧。。

教師:分裂與分歧不同。

學生E:布像把兩人分開。

教師:此畫缺少了甚麼?

學生F:沒有床褥。

學生G:沒有交纏。

教師:整體的意義是甚麼?

學生G:由物與物(床與床)可暗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學生H:沒有關係(的感覺)也是一種關係。

(註:以上由畫面描述與符號的意義詮釋,語言密集,反應踴躍。)

利用形式分析的心理效果及象徵意義,例如若把作品的物品,例如加上白色的舖蓋、由木造改為金屬的床靠、簡潔的 造型,會令人有一種節約的冷感。教師提示學生在創作時加以參考,並以對比的視覺效果,例如顏色、質感、形態等 的對比,來達至以下的判準:(1)矛盾:人類關係的衝突與和諧的矛盾;(2)含蓄:利用暗示而非簡單直接的明示來表 現。

繼在課堂中評賞過之後、該生再將有關作品評論,並以課室延續的對話經驗應用於創作:

有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指出:「《同床異夢》的裝置作品,採用了多種物料,更在床靠的左右端上面放了兩隻碗,我 認為它們代表兩個夢。而呼拉圈加上麥芽糖,我把它們聯繫起來看,相信代表了她童年的夢,而這作品可能涉及她童 年的回憶。」[英文中譯)] (該生對其餘作品的評論,參考4.8a)

「我結合了三位雕塑家意念,並把它引進我的創作,而每位創作者皆有其各自的風格可供參考。例如Lam Naam,她 的作品很簡單而富象徵性,在如何象徵化自己的作品方面,給我很大的啟迪。她的雕塑作品也令人感到很舒服,亦有 支持作用。至於對社區現象的關懷,是來自Mok Yat Sun的作品,可惜我不能像他那樣大型,放在公共屋邨便顯得那 個……

該生又指出,她的賭具設計,乃透過牌面大小的選擇,紙牌的互疊、血腥的渲染、大小圈子的互套,反映賭錢活動中 的得與失、勝與敗、輸與贏、樂觀與悲觀、高級與低級、希望與絕路等矛盾,皆可暗示人的欲望、人際關係、以及社 區現象等。

參考教師 所提供的 評估判 準,利用 較廣泛的 視藝術辭 彙和概 念,判斷 自己或他 人作品的 不同表現 質素及主 題啟示 7

4.6溝通 及發表能 透過不同 渠道(包 括口述、

對話與筆 寫)發表 對完成作 品的經驗

、心得及 自評

案例 說明

等級 (level) 評估焦點

(11)

對話/文字4.6b

針對豐子愷的中國水墨漫畫,有以下的對話紀錄:

學生A:易明、直接。

教師:若 我說母親愛子女,無微不至,豈非更 加直接?(「直接」是不是唯一的評估考慮?) 學生B:月亮想起母親的愛惜的細膩。

學生C:(畫中文字)床前明月光,令人想起過往。

教師:要對中國人本身多一些知識,才能對畫面有所了解,

(該藝術創作有含蓄及暗示的一面,也不是那麼直接的)。

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行 發掘評估判準,利用較 另類的視藝術辭彙和概 念,重新反思自己與他 人作品的優點與弱點 8

[續前能力指標 46]

(12)

能力指標4.7 ─ 較符合別樹一格的創造力

作品4.7a (平面設計「活於窗框之內」”Live in the Window”)

直線化及平面色塊的傢俱結構,與鋁窗的幾何化相呼應。是鋁窗的框框把居所給壓扁

、規限了。學生的創作意向是明確而有計劃的,不外乎如實地、以特殊角度表現在都 市生活中的孤獨訊息。而由作者述可知:孤獨感,是她一貫以來的創作風格。

較微觀,採用特殊角度,而簡單而千篇一律的鋁窗花,把很多家居與自我都封閉起 來,正是香港生活的一個慣見的符號。

按學生的自述,「嘗試從重未試過角度觀看我所居住的地方。」(英文中譯)當中包括從 新的角度觀看自己。

「或許你會問我:為什麼窗內沒有人呢?因為我希望如實地表現家中的情況。」沒有 人的沒有人,正亦表示學生要以實在的手法來呈現,同時卻暗示了一個孤獨的我。」

(英文中譯)

「我在作品中想表示:雖然一室都是充滿色彩與舒適的擺設,但我仍然感到孤獨。」

(英文中譯)正如在繁榮多彩的香港都市之中,仍難免空虛、不失孤獨。

在配合主 題的前題 下,技 法、視 點、意象 等選擇有 其定向、

適切、及 獨特的表 現方式,

於不同創 新意念的 探索之間 亦不失確 實自然 7

4.7 創作 實踐能力 整體作品 的呈現

案例 說明

等級 (level) 評估焦點

(13)

作品4.7b

作品題「圓石步行徑」(Pebble Walking Trail)

學生利用了留白的手法,由有暗示無,由無暗示有。也是沒有人 的行路徑,但不失熱鬧的行人,比直接畫人群的想像空間更大。

不同的鞋子代表不同年齡用者,而書包及收音機等也有異曲同 工之妙。

按該生自述的訊息是:「步行於石子路上是疼痛的,也是健康的。

而與友同行卻又是另一番滋味。可見簡的畫面並不簡單,有較為 深度的寓意與人性。也顯示了學生的敏銳觀察與細膩情感。」

(英文中譯)

作者更敏銳的觀察與更廣闊的思索是:「鞋子、書包、玩具、

收音機,甚至主婦的購物袋,反映了不同階級、不同年齡的人士,

平等而無分彼此地共同享用公共設施;同時、大家都很放心地置在 一傍,又表示了香港不失為一個和諧的、安全的地方」(英文中譯) [按:與香港政府近期「小心財物」的宣傳口號唱了反調]。

技術分析

作者一方面採用了較為濃烈的色彩及粗獷的筆觸,尤其是墨綠及橙紅的互補色,充滿熱情與生命 力。但另一方面,又以三組的水平分區為畫面的基本結構,簡單而平穩的構圖令人覺得安定與和 諧。石徑路與鞋物的造型十分近似,是較為溫馨的弧形,再加上內容所暗示的訊息,加強「道是 無情卻有情」的說服力。

在切合主題 的精準下,

技法、視 點、意象等 選擇具獨特 創意及自然 真摰的表現 方式;並敢 於試新、打 破慣性、接 受挑戰;採 用另類的說 法與角度

8

[續前能力指標 47]

(14)

第四學習階段(key stage 4) ─ 視覺藝術評賞與情境

對話/文字4.8a

延續4.6a的課室對話及在課後創作過程間的評賞,學生對有 關作者的同系列作品:《給想飛的人》(To Someone Who Want to Fly)、《給想跑的人》(To Someone Who Want to Run) 、《給想哭的人》(To Someone Who Want to Cry),

有以下的評論:

「在《給想飛的人》中,我看到作者Lam Naam用了輕柔的 物料,令作品有輕型的感覺,像很容易會摔倒的樣子,但亦 有易起飛的感覺,這是想飛的代價罷!」(英文中譯) [註:發 現矛盾]。

「《給想跑的人》是一個十分抽象的作品,只有兩條窄長的 條子,但又因為它佔有了一片空間,故有擴張之感。」(英 文中譯) [註:發現暗示空間的意義]。

在抽象或非抽象作品 當中,發現隱藏細節 與意象特徵的關係 7

4.8對自然現象、藝術 現象及藝術作品的描述 能力

案例 說明

等級 (level) 評估焦點

(15)

對話/文字4.8b

同一學生的評論:「而《給想哭的人》裡面好像有兩條船,像要告訴我們,若要哭 的話,兩行珠淚會給這條船帶走。」(英文中譯) [註:發現詩意]。按李清照的詞有 類似的意境:「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 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英文中譯)

另一組較抽象的作品,是出於另一位香港本土創作者Mok Yat Sun的手筆。「這組 作品十分之鮮明,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傳訊。我亦從這些作品當中學得了溝通之道。

她採取了抽象的手法,將兩種不同的東西或人物聯結起來,這是我要效法的。同 時,我也發現它們通常以公共屋邨為背景,我相信作者所傳播的訊息是:生活於繁 忙的鬧市當中,溝通是何等重要的。」(英文中譯)

在明顯或較 不明顯、抽 象或非抽象 的作品當 中,聯繫元 素與元素、

意象與意 象、焦點與 焦點的關係 8

[續前能力指標 4.8]

(16)

能力指標4.9 ─ 由局部到整體、由表面到深入的感受能力

對話/文字4.9b [文字(1)]

「(在KCR展覽現場的一系列作品)整體上欠缺對香港情感 的表現,很多都只像攝影般,加入技法,把一個景象定格 畫出來,鮮有自己的情感抒發。」

[文字(2)]

Edward Munch 的《吶喊》(Scream)「利用橙與藍的對比,

再加上一些線條,反映出人類的恐懼感。」;而在另一幅

《生命之舞》(The Dance of Life)中,更強烈的黑白對照,

亦對比出快樂與愁思,是Munch大貫的作風。再另一幅

《橋上的女孩》(Girls on the Bridge)利用線描的方法,而女 孩子給繪成冷藍色,令人產生一種冷感。」

「歸納而言,Munch的作品充滿了黑色與憂愁的感覺,

這亦是他的風格,。」(英文中譯) 全面地歸

納整體的 感覺,能 利用較適 切的辭彙 或句式,

深入地傳 遞出來 8

對話/文字4.9a [文字(1)]

「我認為(在KCR展覽現場的一系列作品)欠缺了 強烈感性的表達,難引起共鳴。」

[文字(2)]

「閘門(Gates: 1979-2005),以布織物構成7503度 閘門,放置在紐約中央公園的通道上,而且塗上橙色,

當人穿過這些閘門時,會喚起一種感覺:無論裡裡外 外都可以看透,亦令我覺得充滿神秘感。」(英文中譯 全面地歸

納整體的 感覺,能 利用較精 要的辭彙 或句式傳 遞出來 7

4.9對自然 現象、藝術 現象及藝術 作品的整體 感受能力

案例 說明

等級 (level) 評估焦點

(17)

能力指標4.10 ─ 結合感官經驗、生活經驗、心理經驗、美感經驗及文化符號 的聯想能力(符號的聯想)

對話/文字4.10b

自我的標誌創作(二):

[文字]

學生B:「我愛黑、白、藍。(黑:深沉);白:光明[象徵];藍:(大海 的色彩)[聯想]……我認為大海可以代表我,時而波濤洶湧、時而風平浪 靜,但實質是很深沉。」

利用以上的色彩,以大海為標誌:

學生B:「我像大海之中的其中一物,隨波逐流。」

以書本為標誌:

學生B:「而每個人有不同的故事、有D(些)可能歷盡滄桑、有D(些)風平 浪靜、有D(些)多姿多彩,要打開就可以了解……書要打開就會知道故事 內容。」

以書本為標誌:

學生B:「時而光亮、時而陰沉,最終會熄滅。像人生,有起有跌,有悲 有喜,最終皆要死亡。」

(註:「深沉」與「光明」屬於色彩形式的象徵性;而「大海的色彩」則 涉及日常經驗或實物的聯想。)

教師(歸納):火柴盒、孤島,故事書一樣,希望別人親近、打開,了解

根據視覺元 素和組織的 個性及符號 訊息,分析 及歸納出不 同的創作主 題與形式的 關係

8

對話/文字4.10a

自我的標誌創作(一):

[文字]

學生A:「藍色代表我的畫筆;黑色代表神秘;白色代表平凡。」

[對話]

學生A:選了深藍、黑色、白色,因為火柴盒,關起來不知道裡面是甚麼

,要打開。(在白色及藍色的火柴盒蓋內,可發現黑色而神秘的我。)」

根據視覺元 素和組織的 個性及符號 訊息,分析 創作主題與 形式的關係 7

4.10 對形式 分析作心 理、美感、

及藝術主題 的聯繫

案例 說明

等級

(level)

評估焦點

(18)

能力指標4.11─ 判斷不同時段、不同地域可能發生的事情、成因及其如何足以 影響藝術表現的想像能力

對話/文字4.11a [文字]比較詮釋

「我從萬聯網中嘗試找尋自畫像的資料,發覺藝術家所採用的,不離兩種普 遍畫法。第一種:以寫實的方法表達,當中又不忘為自己的樣子弄得年輕和 美化一點。第二種;為自己的臉容增添情緒與情感,通常這種畫法的模樣會 較模糊,僅可見到頭部的形狀。」(英文中譯)

「我無法決定實正的自己是甚麼,因為我在不同情況下,會有不同的表現。

於是唯有選出一個較為常見的我來表達……我認為要表達人的屬性,可先從 藝術家所採用過的技法及物料著手,但到頭來,仍得參考藝術家受情境影響 下的不同風格。」(英文中譯)

能以口頭或書面 辭彙判斷不同文 化、藝術家、時 代如何影響創作 形式與表現角度 的選擇

7 4.11發現

形式的選 擇與歷史 情境脈絡 的主題相 關

案例 說明

等級 (level) 評估焦點

(19)

對話/文字4.11b

[文字]情境比較(中西的横向比較)

學生從評賞過程中,參考了美國與香港本土的兩位雕塑製置藝 術工作者的作品,焦點在於物料採用與主題的關係。學生注意 到具工業特性的鐵絲金屬,「(作者)既強調鐵絲那持久而堅毅 的力量,對照於大自然的脆弱美感,因而令畫滿充滿戲謔之感

。」(美國處理入世的難題,亦採取了俗人所能理解的姿態。) 而香港的雕塑製置,作者亦同樣地注重物科。「令作品在工藝 品與想像之間,產生詩意的聯繫。水與聲音在作品中扮演重要 角色,以此來呈現作品的空間張力,夢般的景象擴闊了觀者的 想象空間。物料與客體角色的轉化,又令作品於不同情景下,

喚起人們的幻覺。」(英文中譯)

(香港作品以較抽象的元素效應來轉化物質世界,接近中國古 詩古畫的意境。)

能以口頭或書面辭彙 評述不同文化、藝術 家、時代如何影響藝 術視野、創作形式與 表現主題

8

[續前能力指標 4.11]

(20)

能力指標4.12 ─ 弦外之音的理解能力;普遍意義的詮釋能力

對話/文字4.12b

[學生他評與自評:對話]

學生A:畫中物令人想到粵劇,傳統慶節。

學生B:這些喜慶事物對比著後面的一個鎖, 可能有些事物不想回憶,把它鎖住。

學生C:中國傳統的鎖,對比現代的手機,新舊對照。

學生D:是珍惜傳統還是鎖著傳統呢?畫中的含意似乎較亂。

學生E:這種鎖在中國傳統民間有特殊含意,現在不再流行,反而很想保留,不想給科技取 代。

原作者(學生):我主要想表達的,是天星碼頭不被珍惜,被(香港人)遺棄(的感受)。

(以上對話,可見學生能從古今不同情境脈絡,說出詮釋觀點及看法的理由。不過,仍欠提 出視覺元素(表現形式)的支持:例如紅色的喜慶物與鎖的棕灰色對比,而彼此的形狀也有不 同。前者傾向弧形而後者較近方角形,大可顯示自由、約束、傳統(回憶)、夢想、警告之間 的關聯與衝突。)

從視覺藝術 發展的角 度,嘗試批 判不同情境 脈絡的形式 選擇所傳遞 不同層面的 意義,並說 出詮釋觀點 及看法的理

8

對話/文字4.12a

[學生他評與自評:對話]

教師:作者用了兩隻杯的裝置,上面貼有雙喜字,裡面盛有金魚,有甚麼含意?

學生A:色彩偏紅色,有歡樂感覺,中西合璧。

教師:還有補充罷!

學生B:草莓代表……星星應代表願望。

教師:那草莓呢?

學生C:草莓有如壽包(新見)。

學生D:金魚被困著,代表從此不可以把心事告人知。而聖經上說:若結合了,要盡量將心 事告予人知,感覺OK。

學生B:不同意。(否定,但欠理據)

教師:為甚麼?為何不是一隻杯而是兩隻?如此放置,會產生甚麼效果?(帶引新角度) 學生C:分隔了。

學生E:反而成雙成對。(嘗試更正)

原作者(學生):在光明(燈)中找到真我。(思路是由燈轉化成燭、轉化成杯的模樣)。草苺有 甜有酸,代表了我的生活(再更正)。

靈活地及恰 當地運用史 料知識,從 多方的角 度,探究不 同情境脈絡 的形式選 擇,並詮釋 其隱藏細節 所傳遞不同 層面的意義.

7 4.12詮釋

不同形式 的選擇於 不同歷史 情境脈絡 的意義

案例 說明

等級 (level) 評估焦點

(21)

能力指標4.13 ─ 關係及價值的判斷能力

對話/文字4.13b [文字]

(參考4.11b的美國及香港作品圖照)

「我喜歡(美國創作者)Tammy Bickel的作品,她經常製作鐵器與傢俱,十分像真。

鐵花的造型很美,不規則的造型給我特別的感覺,令人有壓抑之感。」(英文中譯) 而另一位香港作者Lam Naam,則能「喚起思考,其中的兩項作品:《給想把自己隱 藏的人》、以及《給想哭的人》,每當我遇到難題不能解決時,大大地覺得的感同 身受。」(英文中譯)

以上文字,「像真」及「喚起思考」是較為客觀的判準,其餘「很美」、「特別的 感覺」、「抑壓之感」、「感同身受」,則屬於主觀感受。至於「很美」是主觀或 是客觀,視乎它是一種理念抑是一種感受,從以上的文字資料難以無謑考。

能自行為配 合不同情境 主題的形式 選擇,列出 主觀的或相 對客觀評估 規準

(criteria) 8

對話/文字4.13a

延續4.5a的對話紀錄:比較國畫《清明上河圖》與本土現代畫的評賞。

[對話](形式比較)

教師:「圖中分為城內與城外,你們喜歡住在哪裡?」(連結古代情境於現代的生 活選擇)。

學生(大多數):「城中」、「市集」。

教師:「為甚麼?」

學生A:「因為較安全」、「多機會購物」。

學生B(只有一位):「城外,因為較寧靜」。

教師:「若在今天的香港,你又會選擇住哪裡?」

學生C:「跑馬地」、「半山」。

教師:「為甚麼不選市集呢?,你們剛才不是多喜歡買東西方便嗎?」

學生D:「因為現代的環境不同了,交通比以前方便得多,即使住在空氣好、寧靜 的地方,也可以不妨礙購物」。[對話]

學生跟著要處理的題目是:「香港:我夢想的居所」,(我─選擇─居住─地方)並 借以上的評賞對話,比較古代的清明上河圖與香港現代生活的情境,作為創作主題 及藝術加工的參考。

能自行判斷 情境主題與 形式選擇是 否恰當的背 後原因(例如 受不同時代 或地域的資 源、視野、

思想、價值 觀等所影響) 7

4.13判斷 不同情境 下,配合 不同主題 形式的選 擇是否恰 當及適切

案例 說明

等級 (level) 評估焦點

(22)

能力指標4.14 ─ 言中有物的溝通能力

對話/文字4.14b

[學生他評與自評的對話]

學生A:作者用了黑色的星星、月亮、太陽,代表了前路茫 茫;

學生B:而前面的一點橙色,代表了光明的一面,互為對比

學生C:前面的光點與天空合成一線……

學生D:木船隨時會下沉,沒有岸、無邊無際似的。

學生A(補充、發現):在後面一片漆黑之間,竟有一隻船,

很突然的組合。

學生B:同時間出現星星、月亮、太陽,是否代表二十四小 時都有煩惱?

原作者學生:大家有沒有留意金色珠片?我以它來表示光明 目標,並不是完全渺茫的。

教師:雖然目標不明顯,但也是有的?

原作者學生:還有,畫中所繪的不是普通的咖啡,而是齋啡

,表示我的硬撐。船要大一些、大船是我的追求。鎖鏈代表 我的家人、學業等,二十四小時對我的束縛。

學生A:是人鎖著船,還是船鎖著人,抑或是一條鎖鏈既鎖 著人、亦鎖著船?

在師生的互動下,結 合描述、分析、詮釋 及評價,為先前的對 話提出批判的意見 8

對話/文字4.14a [學生他評與自評]

教師:作者隱藏身份,並將特別的三角形中包含了人、鎖鏈

、太陽、星星、咖啡杯、船等。有甚麼含意呢?

學生A:船象徵自由、而鎖鏈暗示人要自由,但又反被自由 束約(創新觀點)。三角形有警告、危險的意味,由交通的危 險警告柀聯想起來(生活聯想)。

[對話](一眾學生猜想符號所表達的訊息) 在師生的互動下,結

合描述、分析、詮釋 及評價,為先前的對 話提出創新的觀點 7

4.14 在師生及自我的 互動下,令評賞對話中 的描述、分析及詮釋得 以改進及調適

案例 說明

等級 (level) 評估焦點

(23)

能力指標4.15 ─ 理智、想像及創新的語言能力

對話/文字4.15a

呼應3.12a,在《香港代表:時間囊》的專題教學,涉及畫面描述、形式分 析及意義詮釋的課室對話,當中不乏合理而精湛的語句及對話程序。

教師:試說出甚麼是香港有代表性、歷史性、

紀念性的東西。

學生A:維他奶,有營養的快食。

學生B:煲仔飯,傳統,與無火煮食相對。

它比較慢,依然存在的原因是令人覺得溫馨。

學生C:當舖,雖然有銀行,它依然存在。

教師:快食與慢食、傳統與現代,都隱藏了矛盾,試由形式:例如色彩、質 感等來分析。

學生A:維他奶有盒裝與樽裝,盒裝是紙質的,較輕便,手感較冷。(形式分 析)

學生D:但也有暖的樽裝(為了體貼人)。樽形較厚重,用玻璃造,較不環保

,但可以回樽。(一般詮釋)

學生E:難以發展至下一代,因為不是來自民間,不容易成為傳統。(非一般 詮釋)

學生B:煲仔飯用瓦煲,較中式。(形式分析)

學生F:也較保暖,啫啫聲,有地方風味。(一般詮釋,非一般的形式分析)) 學生A:煲仔飯是香港獨有,是街頭特色,懷舊。又不在家中經常見到,只 能在大排檔中見到。(非一般詮釋)

學生F:比較來自日本的電飯煲,它較易碎……

學生G:為甚麼在科技發達之下,仍要保留它?

教師:煲仔飯是五、六十年代的生活模式,但要堅持本土風味,當中有甚麼 值得我們留戀的?(價值探究)

能利用口述、

對話及筆寫,

合理地發表不 同程序的評賞 語言

7 4.15透過不

同渠道(包括 口述、對話 與筆寫)發表 不同程序的 評賞語言

案例 說明

等級

(level)

評估焦點

(24)

對話/文字4.15b

教師帶引學生評賞一系列有關海及海港的畫作,當中涉及畫面描述、形式 分析及意義詮釋,但在意義詮釋方面著墨較少。[對話]

教師:你對哪一幅的印象最深?

學生A:用色暗沉的最特別。

學生B:煤氣燈,有溫馨感覺。

學生C:有味道,仔細,棚架內的東西也入畫。教師:試比較這兩幅畫的 角度(註:兩幅同是香

港本土的近代西畫)。

學生D:可以打側看。

學生E:由上而下地看,可以「老作」。

教師:試解釋原因?

學生F:因為很少人從上而下看。

學生E:正面看,較現代,古代繪畫會由上而下。

教師:例如國畫的深遠,不是日常生活的看法。

學生F:因為可以打破慣性,故可以「老作」,

較自由地發揮。

教師:(作品)想表達甚麼?

學生G:後面的高樓大廈代表一百年前(香港) 給英人統治(的情況),前景則較模糊……

學生C:很少以透視法來突出建築物,想像空間 (反而)更大。

學生G:萬家燈火,燈很亮。

學生A:很美,有和諧感覺。

教師:不很寫實;

學生A:(但)很真。

能利用口述、對話 及筆寫,突破性地 發表不同程序的評 賞語言

8

(25)

能力指標4.16 ─ 主題及處境的綜合能力

對話/文字4.16a

[文字] (結合本土歷史、社教及藝術設計)

以海報的媒介,綜合香港早期歷史所出現過的宣傳主題。當中包括「馬路安全」、

「衛生安全」、

「七彩繽紛的平安小姐,擺出了不同的姿態來傳遞不同的訊息,以教導普通的衛生常 識。在五十至六十年代期間,平安小姐經常出現於香港政府所出版衛生教育的海 報。」

「隨著新市鎮的發展,交通問題在五十年代成為了香港 一個漸趨嚴重的難題。按1961年的一項調查,有14906宗 交通意外,佔289宗引至死亡,當中有64宗涉及兒童。是 以在眾多宣傳項目中,交通安全被列為首要的專題。從 而帶出了大規模的宣傳運動,藉此教育途人。尤其是學 童:教他們怎樣看交通燈、及如何過斑馬線。在六十年 代,斑馬先生是一個受推廣的漫畫人物,以教導交通安 全。他不僅是交通安全的象徵,也是學童心目中的備受 歡迎的人物。」

除「平安小姐」、「斑馬先生」外,學生亦是到另一位著名的卡通人物是清潔運動中 的「垃圾蟲」。配合家庭計劃中「兩個夠哂數」的口號,

學生再比較中國傳統的招聘海報,因為書寫工具的轉變,令海報的形式也受影響:中 國書法已不再流行,改為用西方傳入的原子筆(或箱頭水筆)。

(研究者按:該學生較注重知識性及資料性的陳述,內容有趣。但沒有從學科特點(例 如卡通人物所採用的視覺元素、造型等),來聯繫它的社會與歷史功能。)

利用專題 教材的分 析及詮 釋,連結 不同學科 在文化或 社會情境 上有何相 通及相異 的信念、

價值觀及 態度 7

4.16綜合不 同藝術及他 科學習的視 野及經驗進 行感通或通 識的評賞

案例 說明

等級 (level) 評估焦點

(26)

對話/文字4.16b

課上評賞:東方與西方的洞穴畫。

從歷史的角度,分析及詮釋藝術創作與「自我」的身份背景、創作行動、創作動機、與創作符號 的關係

左圖:西班牙阿塔米拉洞穴壁畫 約三萬五千年前

右圖:內蒙古烏拉特中旗諾門溫格爾的岩畫「射獵」

教師設問:

「為甚麼在這樣黑漆漆的洞穴中作畫,而不在戶外?」

學生的文字回應:

「想把自己最珍貴、最美麗的東西埋藏深處。」「保留得更加長久。」(紀念)

「想把事情流傳後世,洞中的畫只是一般寫實,他們沒有足夠的色彩,所以他們只能刻在洞穴上

。」(記錄) (歷史知識)

「裝飾自己的洞穴。」

「為洞穴增添色彩。」 (裝飾)

「保護自己所創作的作品,避色風格和作品被其他人抄襲或破壞……或被他人取笑。」「又不怕 被人塗污,毁壞」(保護)

「再加上以前沒有紙,所以便刻於牆上」(現實)(歷史知識)

「我認為當時的古代人類會把某一種動物作為他們敬拜神,在漆黑的山洞裡畫下令人有一種神秘 的感覺。可能以作一個地方讓古人朝拜。因為在外會有可能受天氣的影響令畫受損。」(宗教)

「可能當時這是他們的居所」(居民身份)

「(政治原因)怕被人揭發。」(政治身份)

「因為遠古的人類覺得黑漆漆的地方,將來會有人來探險。」(收藏)

以上對話雖沒有以形式印證,紀念、記錄、或裝飾畫的表現特色,但能援引歷史知識,以示藝術 與歷史現實或功能的密切相關。唯一較貼近藝術知識(例如創作動機及形式分析)的說法如下,顯 示藝術創作與歷史知識之間,仍有不同的考慮:

「認為自己的藝術品不夠完美(不想公開)。」

「洞穴地方較大,發揮較大。」

「(色彩)令黑暗給人的感覺不會恐怖」

「我估計當時壁畫只是記事,(故)較為簡單……但只是雕刻,並沒有顏色。」

「中國的(洞穴)畫比(西方)的分別是前者比較虛幻、而後者比較真實;前者較單調、後者比較有 色彩。」

利用專題教 材及創作實 踐的分析及 詮釋,結合 藝術與不同 學科的視 野,並比較 在文化或社 會情境上有 何相通及相 異的挑戰、

回應及難題 解決 8

(27)

能力指標4.17 ─ 對已發生的事情的創新及超越認知的能力

對話/文字4.17a

「我前往海灘把水和沙混合,築成了一度有30公分高的城堡。再繞城加 建溝壑、再用間尺加入沙粒,在前面構成橋墩……當我第一次完成這件 作品時,它竟然倒塌了,我感到十分難過。本來創作這沙造雕塑的原 意,是叫人開心的,但到頭來反令人傷感。於是我一改當初的用意,讓 它傳遞我的不快。我極目所視,看見沙灘上有些枯枝,便將它拾來,放 在「城堡」上。

為了確切地表達我的不快,我越放越多……把它由快樂轉變成傷心,而 我亦要由此而改進砂雕塑的造法。」

(英文中譯) 參考評賞過

程中的形式 分析及意義 詮釋,為創 作主題進行 藝術的轉化 (解難、調 適) 7

4.17將所 評賞的心 得應用於 創作與生 活

案例 說明

等級 (level) 評估焦點

(28)

對話/文字4.17b

[文字]

「在我的《一顆壓抑的心》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有 四條鎖鏈把心困住。代表這種困窘及操控是難以抗拒 的。為了加強這種效果,我在鎖鏈上塗上黑色,令它 看來陳舊一點。過了一段時間,再在心與鎖鏈的交處 塗上紫色及藍色,表不受壓抑底下的傷痕。而紫色與 藍色常給人有憂傷之感。

而在心的中央,給繫著一條紅色的絲帶,上面繪有红 心的圖案。心本身油上黃色。(亮度高的)黃色令人覺 得愉快,我以黃色來代表對愛的渴求。而紅色絲帶代 表父母的愛,有些父母認為愛會妨礙學習,他們會把 年輕人的渴求移走,像是拆去絲帶一樣。

我又為黑色的座架灑上金粉,代表鎖鏈與心在壓抑糾纏 之間,擠碎出來的破片。我以不同的色彩來處理心臟,

代表不同年齡、不同階級的人都需要愛,但人類卻日漸 麻木不仁。於是我以銀色的珠筆在黑板架寫上了:『給 需要愛的人』,這是在評賞香港作者Lam Naam 後所取 得的意念。」(英文中譯)

參考評賞過程 中的形式分析 及意義詮釋,

為創作主題進 行藝術的提昇 (批判、創見) 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語文素養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基本內涵 和要素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讀寫 聽說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的培養,以

透過適切的活動提升閱讀深度及加強學習連 貫性 —— 優化中一單元中華文化及品德情意 範疇的學習內容

在選擇合 適的策略 解決 數學問題 時,能與 別人溝通 、磋商及 作出 協調(例 如在解決 幾何問題 時在演繹 法或 分析法之 間進行選 擇,以及 與小組成 員商 討統計研

指導語 8:請將以下國語點字標點符號讀出來? (5 個題目). 指導語 9:請將以下英文字母讀出來?

問題及困難,亦懂得適當地為自己訂定清晰的目標。 學者 Grotberg 曾指 出,擁有抗逆力之小朋友 (9 至 11 歲) 能認識自己的情緒、用語言及不傷

比較(可與不同時期、不同藝術家,對同類型/主題創 作的處理進行比較。例:Donatello的《David》)、分

RMI,及 DCOM 這些以專屬 binary 格式傳送資料所不及之處,那 就是對程式語言、作業平台的獨立性--由於是純文字 XML 格 式,

在選擇合 適的策略 解決 數學問題 時,能與 別人溝通 、磋商及 作出 協調(例 如在解決 幾何問題 時在演繹 法或 分析法之 間進行選 擇,以及 與小組成 員商 討統計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