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篆體應用於繪畫之創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篆體應用於繪畫之創作研究"

Copied!
20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ҳᇃᢊৱጒσᏰछ೚Ᏸ‫ف‬ിρੲछ೚ഺհ౩፣ಢȞЫᏎหȟ. ിρ፣М. ጔᡝᔖҢܻᛲหϞഺհं‫ـ‬. ! A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seal characters in paintings. ࡾᏲఀ௲Ȉ‫؃‬ਏ݂ఀ௲ ࡾᏲఀ௲Ȉแф୚ఀ௲. ं‫ـ‬ҡȈ఼Ы৫υእ ϛ!๼!ҕ!୽!ΑɒϤ!ԑ!ϲ!Т!!.

(2) 謝 誌. 本創作論述得以順利完成,首先誠摯地感謝指導教授李振明教授和程代勒教 授,兩位指導教授給予我在論文撰寫與作品創作上很多很受用的指導,讓我在創 作及論文撰寫上的思考有很大的幫助。李振明教授傳授設計理論知識之外,老師 及師母都非常關心並關照我這個異鄉生活的外籍生。程代勒教授教導書法以及書 學理論,特別是課堂間的研究與實踐的互動過程,對我的創作頗有啟發作用。 從論文大綱審查到論文學位口試,感謝黃光男國策顧問、王友俊教授、林章 湖院長、李振明院長、程代勒主任的諄諄教誨,提出論文內容上各項遺漏及未曾 注意到的細節與缺失,讓我能適時地加以補充與修正,也特別感謝審查教授們的 鼓勵與肯定讓我在論文撰寫有完善的成果。 感謝在博士班修業期間每一位任課老師的教導,感謝美術學系系圖廖姊的照 顧。感謝學弟威丞協助論文的校正,感謝學長姐、同學與學弟妹的相伴與互勉。 都是我一位外籍生求學期間最溫暖的依靠,深深銘感在心。 感謝在創作過程每一位給我建議的前輩朋友。關於跨領域作品,感謝蔡志榮 老師的寶貴意見。在影像創作中硬體、軟體的技術實踐,感謝連英德先生的幫忙。 感謝敦煌畫廊主人洪莉萍小姐、賴志明先生對我的重視提供協助。每一位都是對 我個人的創作給予鼓勵與肯定,讓我感動不已。 大量閱讀文獻撰寫論文,對我中文不是母語的日本人而言是歷盡艱辛,並且 同時籌劃,德群畫廊與敦煌畫廊兩地同步開展的畢業展覽作品,以及進行挑戰自 己的大幅作品創作〈千文字畫〉,這一整個過程雖然體力上倍感疲憊,但在自己 創作上的收穫,卻是受益無窮。感謝助理莉潔在寫論文及整個創作歷程的幫忙。 感謝我父母,支持我走上藝術這條路,感謝我夫君金興先生與小兒吉男, 陪在身邊給予最大的鼓勵與支持肯定,讓我無後顧之憂的完成博士班學業與創 作。再次向所有幫助過我,給予我支持鼓勵的人致上最誠摯的敬意與謝意。 本論文的完成,就是我未來創作的開始。. i.

(3) 論文摘要. 本研究主題為「篆體應用於繪畫之創作」,透過文獻探討縝密爬梳所提出之 觀點,作為實踐作品之參考,以「小篆應用於繪畫之創作」與「印篆應用於繪畫 之創作」為題,進行個人創作思維與實踐。 本文分為八大部分,第一章緒論內容包含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內容與流 程、研究方法與範圍、名詞釋義及文獻探討。第二章分為以趙孟頫、趙之謙以及 吳昌碩為例,對以「以書法的筆調融入之繪畫」的創作方式來做深入的研究。第 三章搜集古今各種以漢字為元素之傳統圖案,希望透過其料彙整與分析,對於個 人創作有參考。第四章分別以呂佛庭、陳正雄、李錫奇、程代勒四位台灣的藝術 家為例,對以書法為元素之繪畫創作來做研究。第五章,回顧「藝中求同 / 2009 華文漢字設計週」為例,呂勝中在《意匠文字》上所提出的概念作為切入點,透 過現代設計領域之「以漢字為元素之設計」,所提出之觀點進行探討其思維與表 現方法,作為後續個人創作研究之參考。第六章,透過文獻探討縝密爬梳所提出 之觀點,作為實踐作品之參考,以「小篆應用於繪畫之創作」為題,進行個人創 作思維與實踐。第七章,從印篆的見解為創作思維,以「印篆應用於繪畫之創作」 為題,透過路徑於電腦排字、修潤,以及運用水墨、膠彩、貼金箔等筆者善用的 表現技法,混搭並用,進行「印篆應用於繪畫之創作」研究與實踐。 最後第八章結論的部分,透過本研究「篆體應用於繪畫之創作」,才能將曾 經受美術教育的基礎,以及自我創作脈絡變成個人「面貌」,透過個人創作實踐 反覆地推敲和修改,「面貌」串成自己的風格,鮮明地提出自己的新觀點。. 關鍵字:水墨創作、以書入畫、書畫融合. ii.

(4)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seal characters in paintings. Literature study is performed to examine and summarize various ideas as a reference for practical creation. Furthermore, personal creative thinking and practice are proceeded with by the them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mall Seal Script in paint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eal characters in painting.”. The thesis consists of eight sections. The Introduction explains the motive, purposes, content, method and scope of the study, as well as the glossary and literature study. In Section Two, the works of Meng-fu Zhao, Zhi-qian Zhao and Chang-shuo Wu are referenced as examples for in-depth deliberat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calligraphic styles into paintings as a means of creation. For Section Three, ancient and modern traditional images based on Chinese characters a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in hopes to build a reference for personal creations. Calligraphy-based painting is discussed in Section Four with the examples of Taiwanese artists Fo-ting Lu, Zheng-xiong Chen, Xiqi Li and Dai-le Cheng. Section Five reviews the 2009 Chinese Character Design Week from the perspective argued by Sheng-zhong Lu in his book “Yijiang Wenzi; Design and Characters,” and probes into Lu’s concept and expression techniques through the perception proposed through the “design based on Chinese characters” within the realm of modern design. Reflections are examined for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Ideas from literature study are specified in Section Six as a reference for practical creation, while personal creative thinking and practice are proceeded with by the them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mall Seal Script in painting.” Section Seven describes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seal characters in painting” based on the notion of seal characters. The creation theme is fulfilled through digital typesetting and enhancement, as well as a combination of various artistic techniques the author has mastered, including watercolor, Eastern gouache and gold leaf gilding.. Section Eight draws conclusion tha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seal characters in painting,” one may turn the art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personal creation context into unique “features.” Vivid new perspectives may be presented after an individual style is constructed with such “features” through repeated contempl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one’s creative practice. Key words: Ink Painting creation, Calligraphical Painting, Integration of Calligraphy with Painting. iii.

(5) 目次. 謝誌 …………………………………………………………………………………… i 中文摘要 ……………………………………………………………………………… ii 英 文 摘 要 …………………………………………………………………………… iii 目次 …………………………………………………………………………………… iv 圖像資料目次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流程 …………………………………………………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 6 第 四 節 名 詞 釋 義 ………………………………………………………… 7 第 五 節 文 獻 探 討 ………………………………………………………… 8 第二章 以書法的筆調融入之繪畫 …………………………………………………10 第一節 文人畫-以趙孟頫為探究中心 …………………………………10 一、趙孟頫生平與時空背景 …………………………………… 10 二、趙孟頫書法之探源 ………………………………………… 15 三、趙孟頫之以書入畫 ………………………………………… 20 第二節 金石畫派-以趙之謙為探究中心 …………………………… 26 一、趙之謙生平與時空背景 …………………………………… 26 二、趙之謙書法之探源 ………………………………………… 30 三、趙之謙之以書入畫 ………………………………………… 37 第三節 金石畫派-以吳昌碩為探究中心 …………………………… 44 一、吳昌碩生平與時空背景 …………………………………… 44 二、吳昌碩書法之探源 ………………………………………… 47 三、吳昌碩之以書入畫 ………………………………………… 52 第三章 以漢字為元素之傳統圖案 ……………………………………………… 62 第一節 瓦當上的漢字圖案 ……………………………………………… 62 iv.

(6) 一、 瓦 當 ……………………………………………………… 62 二、 施 於 宮 殿 類 建 築 的 文 字 瓦 當 ………………………… 64 三、 施 於 官 署 類 建 築 的 文 字 瓦 當 ………………………… 65 四、 吉 語 類 的 文 字 瓦 當 ……………………………………… 67 第二節 民間剪紙中的漢字圖案 ………………………………………… 72 一、文字(單字裝飾圖案) ……………………………………… 73 二、文字(吉祥用語) ………………………………………… 74 三、文字與文字組合(筆畫的互相借用或共用) …………… 75 四、文字與文字組合(以文字組圖) ………………………… 75 五、文字與圖案組合(用諧音的圖案) ………………………… 76 六、文字與圖案組合(吉祥圖形、圖案)……………………… 77 第三節 福祿壽喜字圖案 ………………………………………………… 79 一、福 …………………………………………………………… 79 二、祿 …………………………………………………………… 81 三、壽 …………………………………………………………… 83 四、喜 …………………………………………………………… 85 第四章 以書法為元素之繪畫創作-以台灣藝術家為例 ………………………… 89 第 一 節 呂 佛 庭 …………………………………………………………… 89 第 二 節 陳 正 雄 ………………………………………………………… 100 第 三 節 李 錫 奇 ………………………………………………………… 116 第 四 節 程 代 勒 ………………………………………………………… 127 第五章 以漢字為元素之設計-以 2009 華文漢字設計週為例 ………………… 136 第 一 節 勝 井 三 雄 ……………………………………………………… 140 第 二 節 白 金 男 ………………………………………………………… 143 第 三 節 游 明 龍 ………………………………………………………… 147 第 四 節 韓 秉 華 ………………………………………………………… 151 第六章 小篆應用於繪畫之個人創作 …………………………………………… 158 第一節 以「莊子藝術精神」的角度來探討 ………………………… 158 一、 創 作 思 維 ………………………………………………… 158 二、 創 作 實 踐 ………………………………………………… 160 v.

(7) 第 二 節 以「 經 營 位 置 」 的 角 度 來 探 討 …………………………… 168 一、 創 作 思 維 ………………………………………………… 168 二、 創 作 實 踐 ………………………………………………… 172 第七章 印篆應用於繪畫之個人創作 …………………………………………… 180 第 一 節 畫 外 求 畫 ……………………………………………………… 180 一、 創 作 思 維 ………………………………………………… 180 二、創作實踐 (2013-2014 年)……………………………… 180 三、創作實踐 (2015-2016 年)……………………………… 189 第 二 節 千 文 字 畫 ……………………………………………………… 199 一、 創 作 思 維 ………………………………………………… 199 二、 創 作 實 踐 ………………………………………………… 202 三、 千 字 漪 漣(影像作品)………………………………… 207 第 八 章 結 論 ……………………………………………………………………… 211 參考文獻 …………………………………………………………………………… 213 附錄: 一、小篆應用於繪畫之創作作品 ……………………………………… 223 二、小篆應用於繪畫之創作作品 ……………………………………… 238. vi.

(8) 圖像資料目次 圖 2-1-1:趙孟頫,〈雙松平遠圖〉,無紀年,紙本墨筆,26.7 x 107.3cm,美國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圖片資料來源: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繪畫全集 第 7 卷 元 1》。 ………………………………………………………………………… 12 圖 2-1-2:趙孟頫,〈鵲華秋色圖〉,1295,紙本水墨,17 x 22.4cm,台北故宮博 物院藏。圖片資料來源: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繪畫全集 第 7 卷 元 1》。 ………………………………………………………………………………………… 13 圖 2-1-3:趙孟頫,〈幼輿丘壡圖〉,無紀年,絹本設色,27 x 116.8cm,美國普 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藏。圖片資料來源: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繪畫全集 第 7 卷 元 1》。 ………………………………………………………………………… 14 圖 2-1-4:趙孟頫,〈書趵突泉詩〉,1295,紙本墨書,33.1 x 83.3cm,台北故 宮博物院藏。圖片資料來源:台北故宮博物院,《精彩一百 國寶總動員》,頁 229。 ………………………………………………………………………………… 15 圖 2-1-5:趙孟頫,〈蘭亭帖十三跋〉,1310,紙本墨書,33.2 x 24.4cm,東京國 立博物院藏。圖片資料來源:東京平凡社,《書道全集 第十七卷》,頁 46。…… 17 圖 2-1-6:趙孟頫,〈尺牘 與中峯明本六札 - 長兒帖〉,1311,紙本墨書,29.7cm x 橫式尺寸不詳,藏於日本。圖片資料來源:東京平凡社,《書道全集 第十七卷》 , 頁 54-55。 …………………………………………………………………………… 18 圖 2-1-7:趙 孟 頫,〈仇 鍔 墓 碑 銘 稿〉,1319,紙 本 墨 書,37.2cm x 橫 尺寸不 詳,京 都陽明文庫藏。圖片資 料來源:東京平凡社,《書道全集 第十七卷》,頁 58。…20 圖 2-1-8:趙 孟 頫,〈秀石 疏林圖〉,1299,紙 本設 色,27.5 x 62.8cm,北 京故宮博物 院藏。圖片資料來源: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繪畫全集 第 7 卷 元 1》。… 21 圖 2-1-9:趙孟頫,〈二羊圖〉,無紀年,紙本墨筆,25.2 x 48.4cm,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圖片資料來源: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繪畫全集 第 7 卷 元 1》。…………… 22 圖 2-1-10:武則天,〈題額 昇仙太子碑〉,唐代,拓片,58 x 40cm。圖片資料來 源:日本:二玄社,《唐 則天武后 昇仙太子碑》,頁 4-5。…………………… 23 圖 2-1-11:趙孟頫,〈雙松平遠圖〉局部,無紀年,紙本墨筆,34 x 108cm,美 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圖片資料來源: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繪畫全集 第 7 卷 元 1》。……………………………………………………………………… 24 圖 2-1-12:趙孟頫,〈古木竹石圖〉,無紀年,絹本墨筆,108.2 x 48.8cm,北京 故宮博物院藏。圖片資料來源: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繪畫全集 第 7 卷 元 1》。 ……………………………………………………………………………… 24 圖 2-2-1:趙之謙,〈績溪湖澍川沙沈樹鏞仁和魏錫曾會稽趙之謙同時審定印〉- 白文 印 1863。圖片資料來源:上海書畫出版社,《趙之謙印譜》,頁 24。………………… 33 vii.

(9) 圖 2-2-2:趙之謙,〈餐經養年〉- 白文印,1864。圖片資料來源:重慶出版社,《中國歷 代印風系列 趙之謙印風《(附胡钁)》,頁 34。………………………………………… 33 圖 2-2-3:趙之謙,〈以分為隸〉- 白文印,無紀年。圖片資料來源:上海書畫出版社, 《 趙 之 謙 印 譜 》, 頁 24。 ………………………………………………………… 34 圖 2-2-4:趙之謙,〈節潛夫論勸將篇〉,1868,紙本墨書,131 x 31cm x4,私人藏。 圖片資料來源:徐建融,《藝術珍品賞析 清代系列 趙之謙》,頁 15。……… 35 圖 2-2-5: 趙 之 謙,〈 行 書 班 固 答 賓 戲 文 四 屏 〉,1870, 紙 本 墨 書,147 x 374cm,私人藏。圖片資料來源:台東区立書道博物館,《趙之謙の書画と北魏 の 書 》, 頁 46。 …………………………………………………………………… 36 圖 2-2-6:趙之謙,〈楷書四言聯〉,1881,虎斑箋墨書,127.6 x 32.6cm x2,私人 藏。圖片資料來源:台東区立書道博物館,《趙之謙の書画と北魏の書》, 頁 71。………………………………………………………………………………… 36 圖 2-2-7:趙之謙,〈蔬果花卉圖冊〉,1861,紙本設色,23 x 27 cm,廣東省博 物館藏。圖片資料來源: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美術全集 繪畫編 11 清代 繪畫下》,頁 184。………………………………………………………………… 38 圖 2-2-8:趙之謙,〈花卉圖四屏〉,1861,紙本設色,133.2 x 31.5cm x4,東京 國立博物館藏。圖片資料來源:台東区立書道博物館,《趙之謙の書画と北魏 の 書》,頁 10。 ……………………………………………………………………… 39 圖 2-2-9:趙之謙,〈行書五言聯〉,1858,紙本墨書,135 x 31.2cm。圖片資料來源: 台 東 区 立 書 道 博 物 館,《趙 之 謙 の 書 画 と 北 魏 の 書 》,頁 8。 ……………… 40 圖 2-2-10:趙之謙,〈蘆花芙蓉圖軸〉,1860,紙本設色,135.2 x 32.2cm,個人藏。圖片 資料來源:台東区立書道博物館,《趙之謙の書画と北魏の書》,頁 9。…………… 40 圖 2-2-11:趙之謙,〈瓶梅燈鼠圖〉,1865,紙本設色,尺寸不詳,故宮博物院藏。 圖片資料來源: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古代繪畫名作輯珍 趙之謙畫集》, 頁 81。………………………………………………………………………………… 41 圖 2-2-12:趙之謙,〈花卉四條屏之三〉,1867,紙本設色,168.4 x 42.8cm,故 宮博物院藏。圖片資料來源: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古代繪畫名作輯珍趙 之 謙 畫 集 》,頁 4。 ………………………………………………………………… 41 圖 2-2-13:趙之謙,〈富貴眉壽圖軸〉,1868,紙本設色,135 x 265cm。圖片資料來源: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畫名家作品粹編 趙之謙畫集》,頁 40-41。…………… 42 圖 2-2-14:趙之謙,〈墨松圖〉,1872,紙本墨筆,176 x 97cm,故宮博物院藏。圖片資 料來源: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古代繪畫名作輯珍 趙之謙畫集》,頁 26。… 43 圖 2-3-1:吳昌碩,〈墨梅圖冊之一〉,1879,紙本水墨,17 x 22.4cm,西泠印社藏。圖片 資料來源: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吳昌碩作品集 - 繪畫》。……………………… 53 圖 2-3-2:吳昌碩,〈冷香圖軸〉,1880,紙本水墨,93.5 x 39.5cm,朵云軒藏。 圖片資料來源: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吳昌碩作品集 - 繪畫》。……………… 53 viii.

(10) 圖 2-3-3:吳昌碩,〈寒梅圖〉,1885,紙本水墨,115 x37cm。圖片資料來源:青 山杉雨,《吳昌碩の畫と贊》,頁 2。……………………………………………… 53 圖 2-3-4:吳昌碩,〈梅枝圖〉,1888,紙本水墨,88.7 x 29.2cm,天津人民美術出 版社藏畫。圖片資料來源: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吳昌碩畫集》。………… 53 圖 2-3-5:吳昌碩,〈雪景山水〉,1892,紙 本水墨設 色,126 x 55cm,天 津人民 美術 出版社 藏 畫。圖片資 料 來 源:天 津人民 美術出版社,《吳昌碩 畫 集》。……… 54 圖 2-3-6:吳 昌 碩,〈桃 石 圖〉,1896,紙 本 水 墨 設 色,102 x 41.8cm,中 央 工 藝 美 術 學 院 藏。圖 片資 料 來 源:錦 繡 文化,《中國 近 現代 名 畫 家 吳昌 碩》。…… 54 圖 2-3-7:吳昌碩,〈集石鼓文對聯〉,1885,紙本墨書,尺寸不詳。圖片資料來源: 青山杉雨,《吳昌碩の畫と贊》,頁 214。……………………………………… 56 圖 2-3-8:吳昌碩,〈臨石鼓文幅〉,1919,紙本墨書,尺寸不詳。圖片資料來源: 青山杉雨,《吳昌碩の畫と贊》,頁 214。………………………………………… 56 圖 2-3-9:吳昌碩,〈臨石鼓文幅〉,1926,紙本墨書,尺寸不詳。圖片資料來源: 青山杉雨,《吳昌碩の畫と贊》,頁 215。……………………………………… 56 圖 2-3-10:吳 昌 碩,〈幽 蘭 頑 石 圖〉,1897,紙 本 水 墨,126.2 x 33.3cm,天 津 人 民 美術出版社 藏畫。圖片資 料 來 源:天 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吳昌碩 畫集》。… 57 圖 2-3-11:吳昌碩,〈楚騷遺意圖軸〉,1917,紙本水墨,130.5 x 65.5cm,西泠 印社藏。圖片資料來源: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吳昌碩作品集 - 繪畫》。…… 57 圖 2-3-12:吳昌碩,〈歲寒三友圖〉,1914,紙本水墨,137 x 65cm。圖片資料來源: 青山杉雨,《吳昌碩の畫と贊》,頁 70。……………………………………… 58 圖 2-3-13:吳昌碩,〈梅花圖〉,1918,紙本水墨,131 x 33 cm。圖片資料來源: 青山杉雨,《吳昌碩の畫と贊》,頁 122。……………………………………… 58 圖 2-3-14:吳昌碩,〈梅花圖〉,1920,紙本水墨,132 x 33cm。圖片資料來源: 青山杉雨,《吳昌碩の畫と贊》,頁 174。……………………………………… 59 圖 2-3-15:吳昌碩,〈壽〉,1926,紙本墨書,103 x 37cm。圖片資料來源:李霖燦, 《中國美術史稿》,頁 299。………………………………………………………… 60 圖 2-3-16:吳昌碩,〈紫藤圖軸〉,1926,紙本水墨設色,106 x 35cm,壽崇德藏。 圖片資料來源: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吳昌碩作品集—繪畫》。……………… 60 圖 3-1-1:〈盜瓦者死〉,西漢,瓦當,尺寸不詳。圖片資料來源:伊藤 滋,《中 國古代 瓦の美》,頁 73。………………………………………………………… 63 圖 3-1-2:〈永受嘉福〉,西漢,瓦當,當面徑 15.5 cm,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圖片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73。……… 63 圖 3-1-3:〈在「千秋萬歲」瓦當上的「千」之佈置〉。圖片資料來源:伊藤 滋,《中 ix.

(11) 國 古 代 瓦 の 美 》, 頁 8。 ………………………………………………………… 63 圖 3-1-4:〈年宮〉,西漢,瓦當,當面徑 16 cm,鳳翔馬家莊與南古城間採集。 圖片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294。………… 64 圖 3-1-5:〈蔪年宮當〉,西漢,瓦當,當面徑 16.7 cm,鳳翔孫家南頭採集。圖片 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293。……………… 64 圖 3-1-6:〈甘林〉,西漢,瓦當,當面徑 15.2 cm,淳化涼武帝村採集。圖片資 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04。……………… 64 圖 3-1-7:〈羽陽千歲〉,西漢,瓦當,當面徑 15.6 cm,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圖片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00。………… 64 圖 3-1-8:〈羽陽千秋〉,西漢,瓦當,當面徑 16.6 cm,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圖片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01。………… 64 圖 3-1-9:〈鼎胡長壽宮〉,西漢,瓦當,當面徑 16 cm,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圖片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03。………… 64 圖 3-1-10:〈齊一宮當〉,西漢,瓦當,當面徑 15.6 cm,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圖片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05。………… 65 圖 3-1-11:〈齊園宮當〉,西漢,瓦當,當面徑 15.6 cm,咸陽長陵附近採集。圖 片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06。…………… 65 圖 3-1-12:〈齊園〉,西漢,瓦當,當面徑 15.5 cm,咸陽長陵附近採集。圖片資 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07。……………… 65 圖 3-1-13:〈上林〉,西漢,瓦當,當面徑 17 cm,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藏。圖片資 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18。……………… 65 圖 3-1-14:〈上林〉,西漢,瓦當,當面徑 14 cm,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藏。圖片資 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19。……………… 65 圖 3-1-15:〈宗正官當〉,西漢,瓦當,當面徑 14.5 cm,漢城遺址採集。圖片資 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16。……………… 66 圖 3-1-16:〈右將〉,西漢,瓦當,當面徑 16 cm,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藏。圖片資 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13。………………… 66 圖 3-1-17:〈右空〉,西漢,瓦當,當面徑 16.5 cm,漢城遺址採集。圖片資料來源: 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14。……………………… 66 圖 3-1-18:〈都司空瓦〉,西漢,瓦當,當面徑 16 cm,漢城遺址採集。圖片資料 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15。………………… 66 圖 3-1-19:〈衛〉,西漢,瓦當,當面徑 16.4 cm,淳化涼武帝村採集。圖片資料 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88。………………… 66 x.

(12) 圖 3-1-20:〈衛〉,西漢,瓦當,當面徑 14.5 cm,淳化涼武帝村採集。圖片資料來源: 徐 錫 台、 樓 宇 棟、 魏 效 祖,《 周 秦 漢 瓦 當 》, 頁 389。 …………………… 66 圖 3-1-21:〈衛〉,西漢,瓦當,當面徑 16 cm,淳化云陵採集。圖片資料來源: 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90。………………………… 66 圖 3-1-22:〈衛〉,西漢,瓦當,當面徑 16 cm,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藏。圖片資料 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91。………………… 66 圖 3-1-23:〈上林農官〉,西漢,瓦當,當面徑 16 cm,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藏。圖 片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17。…………… 66 圖 3-1-24:〈華倉〉,西漢,瓦當,當面徑 16 cm,華陰華倉遺址採集。圖片資料 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08。………………… 67 圖 3-1-25:〈京師倉當〉,西漢,瓦當,當面徑 15.5 cm,華陰華倉遺址採集。圖 片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09。…………… 67 圖 3-1-26:〈京師庾當〉,西漢,瓦當,當面徑 15.8 cm,華陰華倉遺址採集。圖 片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10。…………… 67 圖 3-1-27:〈京師庾當〉,西漢,瓦當,當面徑 16.5cm,華陰華倉遺址採集。圖 片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11。…………… 67 圖 3-1-28:〈萬歲〉,西漢,瓦當,當面徑 18 cm,三橋南採集。圖片資料來源: 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33。………………………… 67 圖 3-1-29:〈無極〉,西漢,瓦當,當面徑 17.5 cm,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藏。圖片 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34。……………… 67 圖 3-1-30:〈大富〉,西漢,瓦當,當面徑 15.5 cm,華陰華倉遺址採集。圖片資 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65。……………… 67 圖 3-1-31:〈千秋萬歲〉,西漢,瓦當,當面徑 15 cm,華陰華倉遺址採集。圖片 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26。…………… 68 圖 3-1-32:〈與華無極〉,西漢,瓦當,當面徑 14 cm,華陰華倉遺址。圖片資料 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29。…………………… 68 圖 3-1-33:〈與華相宜〉,西漢,瓦當,當面徑 16 cm,華陰華倉遺址採集。圖片 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31。…………… 68 圖 3-1-34:〈長生無極〉,西漢,瓦當,當面徑 18 cm,陝西考古研究所藏。圖片 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39。…………… 68 圖 3-1-35:〈長生未央〉,西漢,瓦當,當面徑 17.7 cm,淳化涼武帝村採集。圖 片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43。…………… 68 圖 3-1-36:〈長樂未央〉,西漢,瓦當,當面徑 20 cm,陝西考古研究所藏。圖片 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56。…………… 68 xi.

(13) 圖 3-1-37:〈永奉無疆〉,西漢,瓦當,當面徑 17.4 cm,陝西考古研究所藏。圖 片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60。…………… 69 圖 3-1-38:〈延年益壽〉,西漢,瓦當,殘,陝西考古研究所藏。圖片資料來源: 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62。…………………………… 69 圖 3-1-39:〈延年益壽〉,西漢,瓦當,當面徑 16.2 cm,陝西考古研究所藏。圖 片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63。………… 69 圖 3-1-40:〈永保國阜〉,西漢,瓦當,當面徑 16.5 cm。圖片資料來源:徐錫台、 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67。…………………………………… 69 圖 3-1-41:〈富貴萬歲〉,西漢,瓦當,當面徑 14.5 cm。圖片資料來源:徐錫台、 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68。…………………………………… 69 圖 3-1-42:〈利昌未央〉,西漢,瓦當,當面徑 16.5 cm。圖片資料來源:徐錫台、 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69。…………………………………… 69 圖 3-1-43:〈百 萬 石倉〉,西漢,瓦當,當面 徑 16 cm,陝 西省 考古研 究 所 藏。圖片 資 料 來 源:徐 錫台、樓 宇棟、魏 效 祖,《周秦漢 瓦當》,頁 370。………………… 69 圖 3-1-44:〈加氣始降〉,西漢,瓦當,當面徑 18.6 cm,興平茂陵採集。圖片資 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76。……………… 69 圖 3-1-45:〈八風壽存當〉,西漢,瓦當,當面徑 16.2 cm,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圖片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72。……… 70 圖 3-1-46:〈千金宜富貴當〉,西漢,瓦當,當面徑 17.2 cm,淳化甘泉宮採集。 圖片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66。……… 70 圖 3-1-47:〈千秋萬歲與地毋極〉,西漢,瓦當,當面徑 16 cm,西安市文物管 理委員會藏。圖片資料來源:錢君匋等,《瓦當彙編》,頁 77。…………… 70 圖 3-1-48:〈長樂未央千秋萬世昌〉,西漢,瓦當,當面徑 15 cm,西安市文物管理委 員會藏。圖片資 料來 源:徐 錫台、樓宇棟、魏 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57。… 70 圖 3-1-49:〈延壽萬歲常與天久昌〉,西漢,瓦當,當面徑 15 cm,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圖片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58。………………… 70 圖 3-1-50:〈長樂未央延年永壽昌〉,西漢,瓦當,當面徑 16.8 cm,漢城遺址採集。 圖片資料來源:徐錫台、樓宇棟、魏效祖,《周秦漢瓦當》,頁 359。…… 70 圖 3-1-51:〈天地相方與民世世永安中正〉,西漢,瓦當,當面徑 21.4 cm,興平茂陵 採集。圖片資 料 來 源:徐 錫台、樓 宇 棟、魏 效 祖,《周秦漢 瓦當》,頁 374。 … 70 圖 3-2-1:〈圓 壽 圖〉,現 代,剪 紙。圖 片資 料 來 源:潘 魯 生,《中 國 漢 字 圖 案》, 頁 221。……………………………………………………………………………………… 74 圖 3-2-2:蘭福梅,〈剪紙龍字〉,剪紙。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 xii.

(14) 頁 207。 ……………………………………………………………………………… 74 圖 3-2-3:蘭福梅,〈剪紙虎字〉,剪紙。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 頁 207。 ……………………………………………………………………………… 74 圖 3-2-4:陳魯夏,〈鶴鹿同春福字圖〉,剪紙。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 漢字圖案》,頁 221。………………………………………………………………… 74 圖 3-2-5:〈六合同春〉,現代,剪紙。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 頁 212。 ……………………………………………………………………………… 75 圖 3-2-6:〈四季平安〉,現代,剪紙。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 頁 212。 ……………………………………………………………………………… 75 圖 3-2-7:〈元享利貞〉,現代,剪紙。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 頁 212。 ……………………………………………………………………………… 75 圖 3-2-8:〈雙喜萬事如意圖〉,現代。剪紙,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 字圖案》,頁 221。………………………………………………………………… 75 圖 3-2-9:〈黃金萬兩〉,現代,剪紙。圖片資料來源:趙應潮,《剪紙藝術欣賞》, 頁 88。 ……………………………………………………………………………… 75 圖 3-2-10:〈日進金斗〉,現代,剪紙。圖片資料來源:趙應潮,《剪紙藝術欣賞》, 頁 88。 ……………………………………………………………………………… 75 圖 3-2-11:〈喜氣滿堂〉,現代,剪紙。圖片資料來源:杭間、何潔、靳埭強,《歲 寒三友:中國傳統圖形與現代視覺設計》,頁 365。…………………………… 76 圖 3-2-12:〈福祿壽〉,現代,剪紙。圖片資料來源:李蒼彥,《中國吉祥圖案》, 頁 58。………………………………………………………………………………… 77 圖 3-2-13:〈富貴有餘〉,現代,剪紙。圖片資料來源:李蒼彥,《中國吉祥圖案》, 頁 85。………………………………………………………………………………… 77 圖 3-2-14:〈富貴有餘〉,現代,剪紙。圖片資料來源:李蒼彥,《中國吉祥圖案》, 頁 85。………………………………………………………………………………… 77 圖 3-2-15:〈富貴長命〉,現代,剪紙。圖片資料來源:趙應潮,《剪紙藝術欣賞》, 頁 13。………………………………………………………………………………… 78 圖 3-2-16:〈壽〉,現代,剪紙。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 頁 168。 ……………………………………………………………………………… 78 圖 3-3-1:〈民間倒「福」字〉,剪紙。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 頁 158。 ……………………………………………………………………………… 80 圖 3-3-2:〈多子多福〉,壁飾貼花。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 頁 208。 ……………………………………………………………………………… 80 xiii.

(15) 圖 3-3-3:〈福字壺〉,現代,山東博山。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 頁 13。………………………………………………………………………………… 80 圖 3-3-4:〈龍鳳福字盤〉,清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 《中國漢字圖案》,頁 169。………………………………………………………… 80 圖 3-3-5:〈五福捧壽〉,清代,民間刺繡。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 圖案》,頁 189。……………………………………………………………………… 80 圖 3-3-6:〈剔紅「福」字窩角盤〉,明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資料來源: 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頁 53。…………………………………………… 80 圖 3-3-7:〈建築裝飾的福字圖案〉,清代。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 圖案》,頁 147。……………………………………………………………………… 80 圖 3-3-8:〈枕巾福字圖案〉,民間印染。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 頁 193。 ……………………………………………………………………………… 80 圖 3-3-9:〈花布上的福字圖案〉,民間印染。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 字圖案》,頁 199。…………………………………………………………………… 80 圖 3-3-10:〈福祿壽〉。圖片資料來源:李蒼彥,《中國吉祥圖案》,頁 58。………… 81 圖 3-3-11:〈五子奪魁之祿字圖案〉。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 頁 158。 ……………………………………………………………………………… 81 圖 3-3-12〈景泰藍器具上的「祿」字裝飾〉,清代。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 國漢字圖案》,頁 168。…………………………………………………………… 82 圖 3-3-13:〈戲曲服裝「祿」字圖案〉,清代。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圖 案 》,頁 53。 ……………………………………………………………………………… 82 圖 3-3-14:〈錦緞中的「祿」字圖案〉。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 頁 201。 ……………………………………………………………………………… 82 圖 3-3-15:〈圓壽字圖案〉,清代。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 頁 180。 ……………………………………………………………………………… 83 圖 3-3-16:〈長壽〉。圖片資料來源:李蒼彥,《中國吉祥圖案》,頁 96。… 83 圖 3-3-17:〈剔紅「纏蓮壽字」圖案的寶座〉,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資料來源: 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頁 38。……………………………………………… 83 圖 3-3-18:〈剔紅「萬壽永年龍紋」圖案盒〉,明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資 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頁 54。…………………………………… 84 圖 3-3-19:〈民居建築影壁上的漢字裝飾〉,清代,北京石景山區莫式口。圖片資 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頁 8。…………………………………… 84 圖 3-3-20:〈五福捧壽〉,北京戲裝。圖片資料來源:李蒼彥,《中國吉祥圖案》, xiv.

(16) 頁 10。………………………………………………………………………………… 84 圖 3-3-21:〈壽字雲紋織錦緞〉,明代。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 頁 183。 ……………………………………………………………………………… 85 圖 3-3-22:〈壽紋絲織品圖案〉,明代。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 頁 184。 ……………………………………………………………………………… 85 圖 3-3-23:〈花布上的壽字圖案〉,民間印染。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 字圖案》,頁 199。…………………………………………………………………… 85 圖 3-3-24:〈百壽壁毯圖案〉。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頁 203-205。……………………………………………………………………………… 85 圖 3-3-25:〈民間剪紙喜花〉,現代,剪紙。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 圖案》,頁 220。……………………………………………………………………… 86 圖 3-3-26:〈民間剪紙喜花〉,現代,剪紙。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 字圖案》,頁 219。………………………………………………………………… 86 圖 3-3-27:〈喜鵲登梅團花〉,現代,剪紙。圖片資料來源:趙應潮,《剪紙藝術 欣賞》,頁 18。……………………………………………………………………… 86 圖 3-3-28:〈喜鵲鬧梅〉,現代,剪紙。圖片資料來源:趙應潮,《剪紙藝術欣賞》, 頁 52。………………………………………………………………………………… 87 圖 3-3-29:〈龍鳳呈祥雙囍圖〉,現代,剪紙。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 字圖案》,頁 219。…………………………………………………………………… 87 圖 3-3-30:〈歡天喜地〉。圖片資料來源:李蒼彥,《中國吉祥圖案》,頁 182。………87 圖 3-3-31:〈喜字棚花〉,現代,剪紙,魏本合。圖片資料來源:趙應潮,《剪紙 藝術欣賞》,頁 93。………………………………………………………………… 87 圖 3-3-32:〈「囍」字棚頂花圖案〉,現代。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字 圖案》,頁 20。……………………………………………………………………… 87 圖 3-3-33:張建花,〈「卐囍」組合繡花鞋墊〉,現代,山東。圖片資料來源: 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頁 20。…………………………………………… 87 圖 3-3-34:陳魯夏,〈「囍」字繡花鞋墊〉,現代,山東。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 國漢字圖案》,頁 19。……………………………………………………………… 87 圖 3-3-35:〈花布上的喜字圖案〉,民間印染。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 漢字圖案》,頁 199。……………………………………………………………… 87 圖 3-3-36:〈雲南白族桃花喜字圖案〉,現代。圖片資料來源:潘魯生,《中國漢 字圖案》,頁 192。…………………………………………………………………… 87 圖 3-3-37:〈喜壽福祿織錦圖案〉。圖片資料來源:李蒼彥,《中國吉祥圖案》, xv.

(17) 頁 16。 ……………………………………………………………………………… 88 圖 3-3-38:〈木版年畫條屏「福祿壽禧」〉,清代,山東濰坊。圖片資料來源: 潘魯生,《中國漢字圖案》,頁 13。…………………………………………… 88 圖 4-1-1 呂佛庭,〈高枕石頭眠〉,年份不詳,尺寸不詳。圖片資料來源:呂佛庭, 《中國文字畫研究》,頁 23。……………………………………………………… 91 圖 4-1-2 呂佛庭,〈天下大亂〉,年份不詳,尺寸不詳。圖片資料來源:呂佛庭,《中 國 文 字 畫 研 究 》, 頁 22。 ………………………………………………………… 91 圖 4-1-3 呂佛庭,〈馬蕭蕭〉,年份不詳,尺寸不詳。圖片資料來源:呂佛庭,《中 國文字畫研究》,頁 42。…………………………………………………………… 92 圖 4-1-4 呂佛庭,〈碧水青山家萬里〉,年份不詳,尺寸不詳。圖片資料來源:呂 佛庭,《中國文字畫研究》,頁 39。……………………………………………… 92 圖 4-1-5 呂佛庭,〈壽〉,年份不詳,尺寸不詳。圖片資料來源:呂佛庭,《中國 文字畫研究》,頁 50。……………………………………………………………… 92 圖 4-1-6 呂佛庭,〈彝〉,年份不詳,尺寸不詳。圖片資料來源:呂佛庭,《中國 文字畫研究》,頁 52。……………………………………………………………… 92 圖 4-1-7 呂佛庭,〈柱礎〉,年份不詳,尺寸不詳。圖片資料來源:呂佛庭,《中 國文字畫研究》,頁 53。…………………………………………………………… 93 圖 4-1-8 呂佛庭,〈喜字藻井〉,年份不詳,尺寸不詳。圖片資料來源:呂佛庭, 《中國文字畫研究》,頁 55。…………………………………………………… 94 圖 4-1-9 呂佛庭,〈寺字藻井〉,年份不詳,尺寸不詳。圖片資料來源:呂佛庭, 《中國文字畫研究》,頁 57。…………………………………………………… 94 圖 4-1-10 呂佛庭,〈昌字壁頂〉,年份不詳,尺寸不詳。圖片資料來源:呂佛庭, 《中國文字畫研究》,頁 60。…………………………………………………… 94 圖 4-1-11 呂佛庭,〈下字壁頂〉,年份不詳,尺寸不詳。圖片資料來源:呂佛庭, 《中國文字畫研究》,頁 61。…………………………………………………… 95 圖 4-1-12 呂佛庭,〈龍字壁頂〉,年份不詳,尺寸不詳。圖片資料來源:呂佛庭, 《中國文字畫研究》,頁 62。…………………………………………………… 95 圖 4-1-13 呂佛庭,〈癸字織花〉,年份不詳,尺寸不詳。圖片資料來源:呂佛庭, 《中國文字畫研究》,頁 77。…………………………………………………… 95 圖 4-1-14 呂佛庭,〈虎文織花〉,年份不詳,尺寸不詳。圖片資料來源:呂佛庭, 《中國文字畫研究》,頁 79。…………………………………………………… 95 圖 4-1-15 呂佛庭,〈封面〉,年份不詳,尺寸不詳。圖片資料來源:呂佛庭,《中 國文字畫研究》,頁 81。…………………………………………………………… 96 xvi.

(18) 圖 4-1-16 呂佛庭,〈文字畫〉,1976,水墨紙本,129 x 69cm,國立臺灣美術館 典藏。圖片資料來源:倪朝龍,《翰墨 ‧ 禪心 ‧ 呂佛庭》,頁 110。…… 97 圖 4-2-1:陳 正 雄,〈窗 系 列 之二〉,1992,複 合 媒 材、畫 布,60.5 x 73 cm,台 北 陳 洛沂先生藏。圖片資 料來源:臺北市立美術 館,《陳 正 雄回顧展》,頁 239。…102 圖 4-2-2:陳 正 雄,〈窗 系 列 之 三〉,1994,複 合 媒 材、畫 布,72 x 100 cm,台 北 張 盈泉先 生 藏。圖片資 料來 源:臺北市立美術 館,《陳 正 雄回顧 展》,頁 241。…103 圖 4-2-3:陳正雄,〈窗系列之四〉,1996,複合媒材、畫布,97 x 130 cm,台北 李太乙先生藏。圖片資料來源:國立歷史博物館,《陳正雄繪畫 50 年回顧展》, 頁 174-175。………………………………………………………………………… 104 圖 4-2-4:陳正雄,〈窗系列之六〉,1997,複合媒材、畫布,117 x 117 cm,台 北駱錦明先生藏。圖片資料來源:國立歷史博物館,《陳正雄繪畫 50 年回顧展》, 頁 179。 …………………………………………………………………………… 105 圖 4-2-5:陳正雄,〈窗系列之九〉,1999,複合媒材、畫布,97 x 145.5 cm,桃 園詹惠真小姐藏。圖片資料來源:國立歷史博物館,《陳正雄繪畫 50 年回顧展》, 頁 186-187。 ……………………………………………………………………… 106 圖 4-2-6:陳正雄,〈窗系列之十一〉,2005,複合媒材、畫布,130 x 192 cm, 台北陳柏廷先生藏。圖片資料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陳正雄回顧展》, 256-257。 …………………………………………………………………………… 106 圖 4-2-7:陳正雄,〈窗系列之十二〉,2006,複合媒材、畫布,89.5 x 130 cm, 台北張書泓先生藏。圖片資料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陳正雄回顧展》, 頁 259。……………………………………………………………………………… 107 圖 4-2-8:陳正雄,〈玉輪系列之一〉,1998,複合媒材、畫布,73 x 100 cm, 廣州廣東美術館藏。圖片資料來源:國立歷史博物館,《陳正雄繪畫 50 年回顧 展》,頁 185。……………………………………………………………………… 107 圖 4-2-9:陳正雄,〈窗系列之十三〉,2006,複合媒材、畫布,97 x145.5 cm, 台北吳清義先生藏。圖片資料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陳正雄回顧展》, 頁 260-261。………………………………………………………………………… 109 圖 4-2-10:陳正雄,〈窗系列之十六〉,2011,複合媒材、畫布,112 x 162 cm, 台北林蔚東先生藏。圖片資料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陳正雄回顧展》, 頁 266-267。………………………………………………………………………… 109 圖 4-2-11:陳正雄,〈數位空間系列之一 (雙聯畫)〉,1999,複合媒材、畫布, 130 x 192 cm,台北私人藏。圖片資料來源:國立歷史博物館,《陳正雄繪畫 50 年回顧展》,頁 190-191。………………………………………………………… 111 圖 4-2-12:陳正雄,〈福爾摩沙頌 (三聯畫)〉,2006,複合媒材、畫布,192 x 130 cm,台北陳柏廷先生藏。圖片資料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陳正雄回顧展》, 頁 293。……………………………………………………………………………… 112 圖 4-2-13:陳正雄,〈法蘭西頌 (四聯畫)〉,2006,複合媒材、畫布,163 x xvii.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re taken from Understanding Integrated Science for 21 st Century Book 1A published by Aristo Educational Press Limite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Students are ask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including materials from books, pamphlet fro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etc.) of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pollution on our

The temperature angular power spectrum of the primary CMB from Planck, showing a precise measurement of seven acoustic peaks, that are well fit by a simple six-parameter

For the CCSD(T) calculations, the correlation energies in the basis- set limit are extrapolated from calculations using the aug-cc-pVTZ and aug-cc- pVQZ basis sets. The

Most experimental reference values are collected from the NIST database, 1 while other publications 2-13 are adopted for the molecules marked..

The subjects for the present study are 495 first-graded students from five Taiwanese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270 freshmen from the Department of

A=fscanf(fid , format, size) reads data from the file specified by file identifier fid , converts it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ed format string, and returns it in matrix A..

Nurturing Pupils’ Creative Thinking in the Upper Primary English Classroom is a resource package produced by the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Section, Curricu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