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八四七年大飢荒前後愛爾蘭天主教會的發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一八四七年大飢荒前後愛爾蘭天主教會的發展"

Copied!
4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ㄧ八四七年大飢荒前後愛爾蘭天主教會的發展 127

ㄧ八四七年大飢荒前後愛爾蘭天主教

會的發展

張勝柏Â

摘要

愛爾蘭的天主教僧侶曾經在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1599-1658)征服愛爾蘭 後,成為當地的唯一領袖。其後至十八世紀時,愛爾蘭天主教的發展受到英國殖 民政府的長期壓抑與限制,由於教會無法適時提供愛爾蘭人民的心靈所需,因此 民眾大都與教會的互動不多。到十九世紀初期,超過半數的天主教徒仍然鮮少從 事教會活動,並自認為對天主教的知識及禮儀缺乏瞭解。 天主教與信徒疏遠的情形在 1847 年有了重大轉變,主要原因有二,第一: 當時人民面臨重大災害,教會自然成為人民的信仰及精神中心。第二:英國殖民 政府無完整的救災計畫,在對英國政府失望的情形下,愛爾蘭境內的政治勢力順 勢興起,和整合宗教的力量結盟,產生很大的影響。愛爾蘭的天主教重新獲得人 民的信賴,教會地位大大提升,成為主導愛爾蘭社會的一股強大力量。

關鍵字:愛爾蘭、天主教、大飢荒、政治、大主教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 民96,第 38 卷第一期 127-153 頁

(2)

128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社會科學類

ㄧ八四七年大飢荒前後愛爾蘭天主教

會的發展

張勝柏

一、緒論

國內對於愛爾蘭歷史的研究論文,從民國六十年至今共約有三十多篇,其中 以北愛爾蘭政治相關議題最多,也有探討族群與宗教衝突的論文,但鮮少涉及有 關愛爾蘭天主教發展的論文,這與西洋史其他領域比較起來,愛爾蘭歷史仍有許 多方向需做更多元的探討。國外愛爾蘭史的研究以美國與愛爾蘭為重心,根據美 國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愛爾蘭研究中心 Kevin O’Neill 教授的觀點,1美國的 愛爾蘭史以移民史為重點,例如學者: Thomas H. O’Connor 及 Lawrence W. McBride,這些學者專門研究愛爾蘭移民美國的歷史與美國愛爾蘭裔的發展。也 有些學者研究愛爾蘭的政治發展史及整體愛爾蘭史,例如: Edmund Curtis 及 Duncan Morrow。另外學者 Emmet Larkin 從整體的角度論述十九世紀天主教的發

展,Larkin 雖有論述大飢荒對愛爾蘭的衝擊,但描述大飢荒與天主教的之間的關

係仍略為不足。因此美國在研究大飢荒與天主教的關係的論文則仍是有待開發的 一個議題。愛爾蘭國內的愛爾蘭史研究則非常多元,範疇也很廣,而與此議題較

接近的學者有Desmond Keenan 與 Caitriona Clear。不過愛爾蘭國內在論述十九世

紀天主教的發展,大多探討英國政策與教會組織之間的關連性,大飢荒與天主教 發展的議題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研究愛爾蘭歷史可以擴展國內西洋史的視野,藉由愛爾蘭史的研究,可從不 同的面向解讀英國的歷史。筆者期望未來對愛爾蘭的歷史研究能更多元,並和國 內有志於研究愛爾蘭歷史的學者相互切磋。 1 波士頓學院創立於 1836 年。早期北美地區的愛爾蘭移民因為受到其他族群的歧視,於是在波士 頓創辦此學校供愛爾蘭裔或是愛爾蘭新移民就學,其後這間學校逐漸發展成一所富有學術聲望 的頂尖大學,”愛爾蘭研究中心”是當今美國研究愛爾蘭歷史與文化最重要的機構之一。筆者曾在 2002 年訪問波士頓學院愛爾蘭研究中心,並向 Kevin O’Neill 及其他學者請益愛爾蘭史的研究心 得。

(3)

ㄧ八四七年大飢荒前後愛爾蘭天主教會的發展 129 本文從發生於十九世紀中期的大飢荒著手,探討愛爾蘭天主教的發展。飢荒 事件主要是因愛爾蘭人賴以維生的主食-馬鈴薯產生病變,馬鈴薯產業崩潰導致 愛爾蘭人缺乏食物而造成飢荒,超過一百多萬人因飢荒及傳染病死亡,上百萬人 移居海外,造成愛爾蘭歷史發展的重大轉變。2以往國內學者從政治制度及經濟因 素解釋愛爾蘭的大飢荒問題,對於天主教在愛爾蘭發展的過程甚少著墨。今人多 已將愛爾蘭與天主教畫上等號來解釋愛爾蘭歷史,認為「大多數愛爾蘭人都是虔 誠的天主教徒」,但事實上,在十九世紀中期愛爾蘭發生大飢荒之前,愛爾蘭人並 沒有虔誠的信仰愛爾蘭天主教,而是大飢荒才改變這種情形。本文之研究將著重 於愛爾蘭天主教發展的重要轉折點,耙梳為何天主教與愛爾蘭的命運會互相連結 在一起,及分析為何「愛爾蘭等於天主教」的現象。 十九世紀愛爾蘭仍受英國殖民統治,此時期的發展在愛爾蘭歷史上,有非常 重大的轉變,其中吸引史學家注意的事件,是發生在1847 年的馬鈴薯大飢荒。許 多學者對於大飢荒發生及結束的年代有不同的解讀,如:C. O’Grada,M.Daly 和 S. Brewster 對於大飢荒皆提出不同的看法與辨證,不過現階段將先以天主教的發 展為起始點,待日後有機會再做相關的研究。十九世紀中期前後,愛爾蘭不管在 政治、經濟或是社會都有重大的轉變。大飢荒對於經濟的影響,已有很多相關研 究成果,在國外期刊及網站都有文章可供參閱,本文主要探討1847 年前後愛爾蘭 天主教的發展與轉變,研究大飢荒和愛爾蘭天主教信仰互動的關係。 大飢荒之前,愛爾蘭人民對天主教的認同度不高。雖愛爾蘭的天主教信仰已 有悠久歷史,且具有濃厚的愛爾蘭色彩,但大多數的愛爾蘭人民卻對天主教的知 識及禮儀顯得生疏,超過半數的天主教徒很少參與教會活動,並自認非虔誠的天 主教徒。這種情形的背景主要是英國的殖民造成信徒經濟上被嚴重壓榨,大部分 的愛爾蘭人整天忙於農耕,害怕付不出租金而造成更大的傷害。當時的教會也相 當封閉,傳教神職人員嚴重不足,又不願聆聽信徒的聲音,與世俗生活脫節,造 成信徒參與宗教活動的意願大大降低。3 十九世紀上半葉,愛爾蘭的知名律師也是政治人物的Daniel O’Connell,4運 用天主教的勢力與政治結合創造雙贏的局面,他極力主張愛爾蘭人應該透過法令 的修改來改變自身的地位。在O’Connell 的努力下,1829 年終於通過天主教解放

2 Sarah Burns. (ed.). (1995). The Irish Famine. pp.45-61. New York: Harry N. Abrams.

3 張勝柏,2005 年。十九世紀愛爾蘭天主教的靈魂人物研究- 丹尼爾莫瑞與約翰麥克海爾。白沙 人文社會學報,第四期,10 月,p.188.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4 Daniel O’Connell 出生於 1775 年,從小就資質聰穎,學生時代曾經到法國受教育,後來回到愛 爾蘭想繼續修讀法律。因為是天主教徒的因素,而無法進入英國本土的大學讀書,O’Connell 只 好退而求其次,在愛爾蘭修讀法律課程。他後來順利考取律師執照,並熱衷於政治活動。 參閱 Kevin Whelan (ed.). (2002) Daniel O’Connell. pp.5-20. Dublin: Keough-Notre Dame Center.

(4)

130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社會科學類 法案,他們可以合法進入國會成為國會議員,在國會殿堂上發聲。 O’Connell 對於政治與宗教結合的策略非常成功,他大力鼓吹將「愛爾蘭」與 「天主教」畫上等號,以統合彼此的勢力,此後「天主教化的愛爾蘭」就成為世 人對愛爾蘭的第一印象。1847 年 O’Connell 過世,享年七十二歲,在他有生之年, 所追求的理想─「合法的、真正自主的愛爾蘭政府」卻始終無法達成。但 O’Connell 運用政治與宗教的策略十分成功,他所創立的「天主教協會」(Catholic Association) 確立了愛爾蘭人民的認知,壯大他們在議會的聲音,並強化「天主教」為他們身 分的表徵,且這個組織在 O’Connell 過世後繼續影響愛爾蘭的政治與天主教的發

展,並成功的與約翰麥克海爾大主教(Archbishop John MacHale)合作,繼續提升天

主教的地位。 1847 年的馬鈴薯大飢荒是一項轉折,因原本不涉及政治事件的神職人員在救 災的過程中,屢被英國政府欺騙。這些神職人員在災難發生時發揮博愛精神積極 投入救災工作,英國當局承諾會支持神職人員的救災相關事宜,結果卻沒有兌現, 造成信徒對神職人員產生誤解。再者英國當局不斷對天主教產生猜疑與不信任, 造成天主教神職人員的反感,當時英國政府下令禁止中高階的神職人員直接參與 賑災,也不得擔任賑災委員,又運用國際的影響力向梵蒂岡施壓,希望教宗能約 束愛爾蘭的天主教神職人員,使其不涉及政治層面。約翰麥克海爾大主教不顧梵 蒂岡的反對,積極與政治界領袖合作,展開救災工作,且呼籲全愛爾蘭人民共同 向英國政府抗議,他的英勇行為受到天主教徒的肯定,使愛爾蘭天主教的地位在 大飢荒後大為提升。

二、大飢荒前天主教發展的情形

羅馬教皇阿德瑞安四世(Adrian IV)在西元十二世紀時將愛爾蘭贈予英王亨 利二世(1136~1189),自此愛爾蘭成為英國的領土。5十五世紀時,大部分的愛爾蘭 人以天主教為其宗教信仰。但至英王亨利八世(1491~1547)時,因為離婚再娶問題

與羅馬教皇決裂,自行創立英國國教(The Church of England 或是稱為 Anglican

Church,亦是新教的一種派別)。6亨利八世將英國國教推廣至愛爾蘭,此為愛爾

蘭歷史上天主教第一次重大的挑戰。十七世紀中期,英國發生內戰(1642~1652),

後來由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又稱護國公,The Protector)佐政,展開對愛爾

5 Giovanni Costigan. (1969). A History of Modern Ireland: With a Sketch of Earlier Times. pp.36-38. New York: Pegasus.

6 Frank Welsh. (2003). The Four Nations: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Kingdom. pp. 115-16.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5)

ㄧ八四七年大飢荒前後愛爾蘭天主教會的發展 131 蘭貴族的鎮壓,僧侶取代貴族成為當地唯一的領袖。7十七世紀末期,英王詹姆士 二世(在位時期,1685~1688)因為信仰問題,受到英國貴族及國會的逼迫逃至法國後 再轉進愛爾蘭,他結合愛爾蘭的貴族與天主教徒,和他的女婿威廉所率領的英國 軍隊展開戰鬥,結果慘敗,至此英國對愛爾蘭貴族殘存勢力再度展開鎮壓,並沒 收愛爾蘭人的土地,愛爾蘭貴族的地位形同崩潰,僧侶繼續統領愛爾蘭人民,且 地位超然。8 隨著英國殖民的發展,天主教會受到嚴重的打擊,教徒被迫不得擁有土地, 且喪失投票權。由於教徒屢次向教會反應英國當局對於天主教徒的壓迫,卻僅得 到教會精神上的安慰,於事無補。許多激進的天主教徒揭竿起義反對英國殖民的 迫害,但是來自梵蒂岡的指令,卻是一再告誡僧侶不可參與革命或是支持武力抗 英活動,9由於僧侶無法參與抗英運動,造成天主教僧侶地位逐漸低落。尤其1790

年代愛爾蘭人民以「愛爾蘭人團結協會」(Society of United Irishmen)為主導與英軍

展開長期對抗,1798 年革命在愛爾蘭全面爆發,愛爾蘭人民雖然得到法國的支

援,但是仍然戰敗,估計這場戰爭約有三萬愛爾蘭人民犧牲。10而天主教僧侶因

為受到來自梵蒂岡的指令,不得參與戰役,天主教徒對於教會的行為更是無法釋

懷,致使十九世紀初期時,教會地位更加低落。1847 年,愛爾蘭發生馬鈴薯大飢

荒,許多激進的天主教徒欲結合神職人員喚起愛爾蘭反英運動,卻遭受到丹尼爾 莫瑞大主教(Archbishop Daniel Murray, 1768~1852,1810 年開始就任都柏林教區大

主教)的阻擋。11由於莫瑞大主教是當時愛爾蘭影響力最大的大主教,大多數的神 職人員不敢挑戰莫瑞大主教的地位,致使反英勢力遭受到挫折,也因為莫瑞大主 教的態度,使得許多激進派對於教會感到失望,因此僧侶的地位在十九世紀上半 期地位仍無法提升。 十九世紀愛爾蘭大飢荒,這對天主教的改變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年代。今日刻 板印象中,愛爾蘭天主教保守而熱愛宗教的形象,有其歷史淵源。愛爾蘭僧侶在 7 Ibid., p. 165. 8 Ibid., pp. 181-82. 9 英國當局與梵蒂岡曾多次為天主教徒的權益激辯。以梵蒂岡的立場,保護信徒是他們的使命。 但是英國認為愛爾蘭事務是英國的內政問題,拒絕梵蒂岡的介入,且警告梵蒂岡不得支持任何 愛爾蘭天主教徒的武力活動。於是梵蒂岡只得要求愛爾蘭的神職人員必須遵守誡律不可與武力 叛亂份子合作,且不可逾越界限參與政治議題。

10 Daniel J. Gahan. (1997). Rebellion: Ireland in 1798. pp.9-13. Dublin: O’Brien Press.

11 張勝柏,2005 年。十九世紀愛爾蘭天主教的靈魂人物研究- 丹尼爾莫瑞與約翰麥克海爾。白沙人 文社會學報,第四期,10 月,pp.189-91.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墨瑞大主教,是一位保守型的神 職人員,他認為歷史上愛爾蘭人與英國的對抗導致太多人傷亡,因此主張積極與英國當局配合, 希望藉由兩者之間的互信降低天主教徒所受衝擊。由於他長期與英國當局合作,英國給予正面 的回應,並扶持他的領導權,使他成為十九世紀上半期影響力最大的一位大主教。

(6)

132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社會科學類 克倫威爾征服愛爾蘭後,曾經是當地唯一的領袖,但是隨著英國的殖民政策,天 主教徒地位日漸地落,僧侶地位也受到打擊,但大飢荒後,愛爾蘭天主教徒又重 拾對於宗教的熱忱。大多數愛爾蘭人在大飢荒之前雖已是天主教信徒,但天主教 會的發展卻仍停留在舊社會時期,以至於信徒人數並沒有明顯的增加。大飢荒消 失百萬的人口,信徒總人數卻沒有減少,代表大飢荒後,更多人將精神寄託在宗 教信仰中。 此外,天主教對愛爾蘭人的影響也在此時深入生活中。大飢荒後愛爾蘭人上 教堂的比例明顯上升,但神職人員卻明顯短缺,「當時愛爾蘭的人口六百五十萬 人,只有2150 位神父,每 3000 的人口中,才分配到一位神父」。愛爾蘭的教區按 照人口比例細分為五個教區,每個教區下又細分為若干的小教區,但神職人員卻 相當不足,12姑且不論信徒與神職人員的比例高低,是否會影響愛爾蘭人對宗教 的熱忱,但卻是一項突顯天主教當時弱勢處境的指標。13當時超過半數的天主教 徒都沒有上教堂的習慣,並自認非真誠的信徒。14若將此情形歸罪於天主教會則 有些不適,因以當時如此低的神職人員比例,再加上愛爾蘭人忙於謀求生存,對 宗教的禮儀及知識自然乏善可陳,反應出當時愛爾蘭人面對英國統治與土地淪喪 的消極態度。當時愛爾蘭的社會,對部分人而言,天主教信仰是一種負擔而非心 靈寄託。對天主教越正面的事情,越遭受英國統治者無情的掣肘,因此這些神職 人員受制於英國,無法熱情擁抱他們信徒。15對許多愛爾蘭人而言,參加教會活 動並無法激起內心對宗教的熱情,因為許多由羅馬派來的神職人員無法融入愛爾 蘭人的社會,也就無法在教堂中引起信徒的共鳴。在大飢荒之前,以梵蒂岡的標 準來說,如此宗教表現,很難將愛爾蘭定位為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地區。 在英國統治的政策下,愛爾蘭仍停留在農業化的社會,境內很少工業相關產 業,相較於英國本土與歐洲其他地區,它是一個無法迎上時代潮流的落後地區。16 愛爾蘭教會無法引領愛爾蘭人進步的另一個因素,是愛爾蘭天主教拒絕英國新教 徒政府的補助,因此教會龐大的開支只能仰賴愛爾蘭商人及信徒的捐輸,這對經 濟負擔極重的愛爾蘭人來說,宗教反而是一種負擔。十九世紀的初期,拿破崙戰 爭後,愛爾蘭興起了一批經商致富的商人,但他們的財產,很快受制於英國人而 無法用於拓展事業,以致於經濟慢慢蕭條中。但其中仍有許多人將其財富捐輸給

12 愛爾蘭國家檔案中心(National Archive of Ireland),檔案編號Government Agencies / OS3 及 OS138。 13 Emmet Larkin.( 1972). ‘The Devotional Revolution’,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77. p.627.

Bloomington, IN: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14 Robert Dunlop. (1996). Fearful Realities: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Famine. p.168. Dublin: Irish Academic Press.

15 Larkin,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77, p.627.

(7)

ㄧ八四七年大飢荒前後愛爾蘭天主教會的發展 133 教會,來建立富麗堂皇的教堂,不過在外人統治且缺乏商業利多的環境,大多數 商人在1815 年前後,因沒有更好商機而財富大幅減少。17 十九世紀上半葉,愛爾蘭天主教會內產生一種矛盾。教會的興建經費主要來 自於捐輸與募款,而神職人員的薪資是視其從事宗教服務及活動而來的費用多寡 來決定的,意即神職人員從事宗教服務越多,其薪資越多。故當時人口快速增加, 生老病死及例行宗教活動使得神職人員薪資迅速提升,但相對於教會本身的財務 問題,卻是每下愈況,因為幾乎所有的經費都注入於新教堂的興建,並受到英國 本土的建築風氣影響,設計出美輪美奐的新式教堂。18但這些教堂不斷需要充裕 的經費,使得支持教會的中產階級及商人無力再持續捐輸,教會只好轉向更富有 的人勸募,並向他們示好,但是這些較富有的人常是與中產階級對立的人,許多 更是與英國殖民者有長久利益結合,剝削壓榨愛爾蘭人民的投機主義者,因此教 會的立場更形尷尬。 1830 年前後,天主教會所得到的資源已經逐漸枯竭。史學家 Emmet Larkin 曾說明為何在愛爾蘭幾個重要的城市如:都柏林(Dublin)、科克(Cork)沒有產生 像貝爾菲斯特(Belfast)那樣的工業革命,19他認為這些地方的經濟資源大多匯入 教會,教會得到的資源越多意味著流向商業或是產業的資金也相對縮減。資金流 向教會確實給愛爾蘭教會得到改建的機會以建造新的教堂,但受到英國統治者的 干預,長期以來愛爾蘭教會的建築幾乎呈現停滯,破舊狹小的教堂,常是外人對 當時教會的刻板印象。十九世紀同時期的歐洲許多城市已經逐漸工業化,商業活 動非常熱絡,但愛爾蘭卻仍以緩慢的速度在改變。20

三、大飢荒發生的年代

十九世紀中期的馬鈴薯大飢荒造成上百萬人死亡,加上外移人口的損耗,愛 爾蘭受到比英國本土更大的重創。大飢荒的原因非常複雜,有政治、社會、文化 等等多元因素。大飢荒前,愛爾蘭人口急遽增加,農業生產的速度仍停滯在古老 的農耕技術,大部分愛爾蘭人仰賴農業維生,工業化速度的落後,可用來解釋為

17 Emmet Larkin. (1962). ‘Church and State in Ireland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hurch History 31,p.302. 18 請參閱 http://www.corkcorp.ie/aboutcork/history/19century_architecture.shtml (檢索日期 12 October,

2006)

19 貝爾菲絲特,是北愛爾蘭最大的城市。此地英國裔新教徒人口遠高於愛爾蘭其他地區

20 請參閱 http://www.historia.su.se/urbanhistory/eauh/papers/m12_campbell.pdf (檢索日期 8 February, 2006)

(8)

134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社會科學類 何大飢荒來襲時愛爾蘭會受到如此重創的部份原因。21以往馬鈴薯並非愛爾蘭人 的主食,哥倫布抵達新大陸後馬鈴薯才逐漸引進歐洲國家種植,經過數百年,馬 鈴薯已經成為許多貧窮地區及愛爾蘭的重要食物了。由於英國掌握愛爾蘭的土地 資源,廣大的佃農階級須以價格低廉的食物維生,於是很容易種植的馬鈴薯遂逐 漸成為愛爾蘭人的主食。22一些研究愛爾蘭的史家,將大飢荒前的人口急遽急成 長歸於天主教會的推波助瀾,因為天主教會重視家庭與婚姻的價值,將多子多孫 視為幸福的表徵。雖然很難斷定教會的戒律是否與愛爾蘭人口的增加有關,但是 天主教重視婚姻,適婚男女常有很大的社會壓力,要求他們儘快結婚,離婚更是 天主教地區的禁忌話題,這些或許與人口成長有所關係。十九世紀歐洲工業化程 度不高,仰賴農業的人口極多,醫藥技術進步,幾乎全歐洲都有人口上升的趨勢, 當時愛爾蘭的條件相較於歐洲其他地區顯得相對弱勢。對天主教會而言,人口增 加伴隨而來是教堂數量也需增加以因應之。因此教會運用他們的影響力,向信徒 及商人勸募,許多教會甚至是蓋教堂與募款同時進行,信徒在未完工的教堂內舉 行宗教活動,對教會或是信徒都是一種壓力。23 愛爾蘭的大飢荒引起人民的失望與無助,甚至懷疑自己的原罪,有一首詩這 樣表達出上帝是否因為某種神秘的因素懲罰愛爾蘭人:

O Christhow have we sinnedthat on our native plains

We perish houseless, naked, starved, with branded brow like Cain’s

Dying, dying wearily, with a torture sure and slow

Dying, as a dog would die, by the wayside as we go.24

大飢荒前,如前述諸多因素,使得愛爾蘭人中的信徒比例並不十分高,許多 人對教會失望而無法燃起宗教熱忱,然而大飢荒卻改變了這個情形。大飢荒前的 人口增加很快,飢荒後人口卻大量流失,四年內人口的減少超過兩百多萬。因飢 荒疾病引起的死亡人數才一百多萬人,但引發的移民潮卻是空前的。當時愛爾蘭 幾個主要港口幾乎都被移民所佔據,許多人只想離開這個令人失望的地方。經濟 弱勢的人,選擇對岸的英國本土,25因為該處有廣大的勞力就業市場,當時統計 光是蘇格蘭地區就有約二十萬的人口出生地是愛爾蘭26;經濟條件較優的人則選

21 John O’Beirne Ranelagh. (1999). A Short History of Ireland. pp.110-111.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 愛爾蘭國家檔案中心(National Archive of Ireland),檔案編號RLFC2/Z13210。本編號檔案含有三 十二份報告,內容描述大飢荒前馬鈴薯在愛爾蘭種植的瑣碎相關事宜。另外檔案編號 RLFC2/Z13864、RLFC2/Z14282 及 RLFC2/Z14068 也是紀錄馬鈴薯在愛爾蘭種植的瑣碎事宜。 23 Larkin, Church History 31, p.302.

24 Christopher Morash. (1995). Writing the Irish Famine. p.112.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5 Edward Laxton. (1996). The Famine Ships: The Irish Exodus to America. p.35. New York: Henry Holt.. 26 Patric O’Sullivan(ed. ). (1996). Religion and Identity. p152. London: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9)

ㄧ八四七年大飢荒前後愛爾蘭天主教會的發展 135 擇北美,脫離英國人的陰影,尋求人生的新方向,這對總人口才六百多萬的愛爾 蘭地區,無疑是種傷害。 英國政府對愛爾蘭的天主教教會不懷好感,並極盡所能希望愛爾蘭人民改信 新教,但面對大飢荒的侵襲,百姓傷亡慘重,流離失所,國際上強力譴責的聲音 排山倒海而來,迫使英國不得不改變對愛爾蘭教會的態度。於是英國當局修正對 教會鄙視的心態,開始與神職人員商討救災事宜。27因此英國政府在大飢荒初期, 將救濟物資送往與英國當局友好的教會,由神職人員擔任救援的重大任務,雖然 救援物資源自英國人手中,但透過教會神職人員的安撫,他們仍心存感激。28大 飢荒初期英國人試圖將神職人員視為英國政府與愛爾蘭人民溝通的媒介,但這是 雙面刀,有時也會不利於政策的執行,因為有些教會派系與英國當局友好,反而 很難令英國當局向天主教徒施壓。當時大多數的教會都是資金窘困,少數資金充 裕的教會,在英國政府尚未研議出救濟方案時便展開救濟的工作。當時英國人政 策未明,部分英國人更相信愛爾蘭的馬鈴薯飢荒問題是一種天譴,是上天故意來 使愛爾蘭人改信新教,因此不願積極投入救災工作。29 從一些民眾的書信上可看出,大飢荒發生時,英國統治與大飢荒之間政策上 的矛盾,許多民眾對馬鈴薯疫情感到無奈。書信中討論馬鈴薯疫情的擴大,擔憂 著日後的生活。30英國政府在馬鈴薯疫情發生初期,配套措施尚未完備,災民在 無充裕的食物來源下,只好食用原本要播種用的馬鈴薯。英國政府意識到如此行 為將對愛爾蘭農業造成重大衝擊,因愛爾蘭人以馬鈴薯為主食,馬鈴薯能在很惡 劣的環境中生長,即使是土地貧瘠的劣地,若將播種用的馬鈴薯食用後,以後將 沒有馬鈴薯苗可種。31英國地主坐收良田帶來的龐大稅收,卻逐年提高土地租金 來壓榨愛爾蘭人民,倘若愛爾蘭的馬鈴薯產業崩潰,勢必會影響英國本土的經濟, 所以英國官員只好透過教會,勸導民眾不要再食用播種用的苗種,由此可見英國 政府只在意經濟而不是百姓生命。32

27 愛爾蘭國家檔案中心(National Archive of Ireland),檔案編號 RLFC2/Z5696。這份資料描述救災 委員會在Kilfenora 以及 Kiltoraght 教區與神職人員商討救災事宜。

28 Cormac O’Grada. (1999). Black ’47 and Beyond. pp. 56-57.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9 英國當局或是人民對於愛爾蘭的天主教信仰很不以為意,透過政策限制天主教徒的權利,大飢荒

發生時,當局缺乏應對能力,「天譴說」(God’s punishment)在英國本土廣為流傳,儼然成為逃 避責任的藉口。請參閱 http://www.rethinkingschools.org/archive/20_04/fami204.shtml (檢索日期 25 Mach, 2006)

30 愛爾蘭國家檔案中心(National Archive of Ireland),檔案編號RLFC2/Z15320。本文件描述愛爾蘭 東南部Cork 地區的馬鈴薯受災的情形,及人民對飢荒的無奈。

31 Cecil Woodham-Smith. (1989). The Great Hunger: Ireland in 1845-1849. pp.45-47. New York: Old Town Books.

(10)

136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社會科學類

大飢荒時,愛爾蘭的教會曾竭盡所能地防止暴力事件出現,甚至以他們的影

響力約束民眾脫序的行為,例如有一位來自美國的女教師兼佈道家 Asenath

Nicholson33在大飢荒的年代來到愛爾蘭賑災,她在旅行筆記中寫到一位神父站在

暴民前努力的維持和平,書中描述 “The priest pointed them to the absurdity, the rashness of rising against so formidable an enemy as English.”。 Asenath 的書中也多 次描述到神父擔心愛爾蘭人民因為政治派別的分歧而有二心,期望愛爾蘭人民共 同反抗英國政府避免天主教徒被英國人迫害。34

四、大飢荒對愛爾蘭天主教的影響

大飢荒時,有些新教教會也從事賑災並扮演心靈撫慰的工作,但是改信新教 是一件大事,改信新教的人大多是為了救濟物資,因為許多改信新教者內心大多 忐忑不安,仍然無法在心靈上獲得救贖。況且愛爾蘭的天主教社會極為保守,改 信新教是無法見容於社會的。而由新教改信為天主教的例子也是存在,雖然例子 不多,但很快便在愛爾蘭教會間廣為流傳,這些人有些是英國裔,世代居住在愛 爾蘭,已經對於愛爾蘭產生濃厚感情,因為不滿英國的政策而改信天主教;有些 人則曾經是天主教徒,改信新教後,不忍新教徒對於天主教徒的迫害而再度回到 天主教信仰的。愛爾蘭宗教與階級有密切的連貫關係,愛爾蘭的新教徒意味社會 階層較高,經濟條件也較好,英國人彼此之間差距甚小。反之,英國人對於天主 教的刻板印象就是貧窮、落後與不知進步,因此若偶爾有新教徒改信天主教,無 疑是面對殖民政府抗爭中的勝利凱歌,也是這些被殖民者精神上的勝利。35愛爾 蘭人在經歷大飢荒後更加強自己的主導意識,意味宗教、階級、種族、及社會地 位都要密切的對應,對很多人而言,「真正」的愛爾蘭人必須是天主教徒。 每當獲知有人改信天主教,Freeman’s Journal36這份報紙就會大幅的報導,包 http://www. vincenter.org/97/kerr.html#ie (檢索日期 9 April 2006) 33 Asenath Nicholson, 生於 1792 年,是一位美國人,她是教師,同時也是慈善家,並且熱愛宗教, 她和她先生曾在美國開辦一個慈愛中心,以極低的收費安置貧窮的勞工及新移民。因為許多愛爾 蘭移民給她的啟示,讓她對愛爾蘭這個國家很感興趣。1841 年她先生過世後,她就到愛爾蘭旅 遊,並滲入民間瞭解愛爾蘭文化。大飢荒席捲愛爾蘭時,她提供免費食物給饑民食用,並積極救 助災民。她的紀錄手冊:Annals of the Famine 後來成為研究愛爾蘭大飢荒很重要的史料。 34 請參閱

http://digicoll.library.wisc.edu/cgi-bin/History/History-idx?type=HTML&rgn=DIV1&byte=17819543 &q1=priest%20pointed%20them, chapter 7, pp.179. (檢索日期 22 April, 2006)

35 許多英國人認為愛爾蘭人必須信仰新教才算是得到救贖,也才有未來。 36 十九世紀愛爾蘭都柏林最受歡迎的報紙之一。

(11)

ㄧ八四七年大飢荒前後愛爾蘭天主教會的發展 137 括當事者的姓名及其改信的故事,都巨細靡遺的報導。類似這樣的故事,對被殖 民及社會經濟條件皆為弱勢的愛爾蘭地區來說,可稱上是很好的安慰劑。37這些 改信天主教的故事,在階級意識極為強烈的愛爾蘭社會中顯得很不搭調,但這些 人大多對殖民政府的失望,而轉向回歸到自己同胞的懷抱,因此宗教信仰的改變 也蘊含著政治的因素。人民對於天主教的情感持續增加,在Canon Sheehan 書中 有這麼一段話,描述非信仰天主教的人比天生下來就是瞎子還可悲:

‘But do you know, Daddy Dan, I think he’ll become a Catholic. Isn’t it an awful thing not to be a Catholic, Daddy Dan?38

愛爾蘭大飢荒的爆發為愛爾蘭的政治現象產生一股亂流,有部分原本平和的 派別,後來也難以按捺情緒,而與暴民站在同一陣線。許多人士希望教會超然的 立場能夠平息怨氣,以免在愛爾蘭抗英勢力中自我傷害。愛爾蘭的天主教收到來 自梵蒂岡的訊息,禁止神職人員在他們的教區裏,參與暴力抗英活動或是與政治 事件有所關聯。早在大飢荒發生之前,天主教方面就曾表明不希望涉及爭取政治 上的權益事宜,教會聖堂上不應有任何政治相關的事。39這些行為並不代表神職 人員受迫於英國政府的力量而畏縮,雖然英國政府期望天主教自我約束,但神職 人員真正擔心的是來自於梵蒂岡的不滿。天主教神職人員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固守 中立原則,但大飢荒迫使他們必須表態,或是有所行動。在大飢荒開始的幾年內, 天主教人士相信英國官方會妥善處理災民與社會及經濟問題。所以當大飢荒發生 時,他們面對災民,則盡量維持愛爾蘭境內的安定,並告知民眾,英國政府會出 面解決災害並賑濟百姓。以宗教人士的立場而言,安撫民心是他們職內的工作之 一,許多暴民抗議的場合也常因為神父的出現而平和收場。 大飢荒時期,愛爾蘭南方有一個城市發生激烈的民眾運動,英國政府出動軍 隊及警察仍不能解決,最後由當地神職人員出面才化解了這場危機。愛爾蘭天主 教神職人員在重要的時刻,發揮他們的才能,讓民心得以安撫,化解許多原本可 能會發生的悲劇。不過隨著時間的消逝,災情不但沒有改善,人民繼續受苦,動 搖了天主教神職人員的信心,因為他們知道許多人已經在瀕臨餓死邊緣,言語的 安慰已經讓災民麻痺了,若沒有有效的救濟方案,人民將唾棄教會對他們的承諾。 教會希望愛爾蘭境內不要有暴動事件產生,在情勢所逼之下,他們終於與愛爾蘭 的政治勢力相結合,還公開寫信給英國政府表達抗議。教會對於他們曾相信英國 當局的承諾,並安撫民心的行為感到羞愧,透過寫信運動轉移人民對教會的憤怒。

37 Larkin,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77, p.860.

38 Ruth Fleischmann. (1997). Catholic Nationalism in the Irish Revival. p.65. St. Martin’s Press: New York. 39 Donal Kerr. (2000). ‘Priests, Pikes and Patriots: The Irish Catholic Church and Political Violence from the

Whiteboys to the Fenians’, Piety and Power in Ireland 1760-1960: Essays in Honor of Emmet Larkin, ed. Stewart J. Brown and David W. Miller, p.22. Notre Dame, I. 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2)

138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社會科學類 大部分的神職人員都參與寫信運動,這是一種和平的抗議方式,而且主教的信還 刊登在報紙上,他們所寫的文句都很有誠意,並注重語氣上的禮儀,要求英國政 府應該加快腳步做更多的應對措施,這些信件主要是要求正義並尋求救援,而非 發出信件公開激怒或羞辱英國當局。40 這一事件透過媒體的力量而成為國際新聞,於是許多居住在美國的愛爾蘭裔 紛紛慷慨解囊,或者至愛爾蘭參加救災志工。英國當局在救濟不力的情況,仍不 放棄政治鬥爭,怪罪天主教教會蠱惑民心與英國當局對抗。由於英國當局對賑災 意見不一,雖然當時有提供一些公共事務的工作給愛爾蘭人或是湯食廚房(Soup Kitchen),以減緩大飢荒所帶來的失業衝擊,但這些工作分配極為不平均,許多 偏遠地區更沒有任何官員聞問。41天主教只得到來自英國政府片面拖延之詞,英 國政府對教會的保證已經發揮不了任何作用。 在愛爾蘭天主教神職人員的信件公開發表之後,英國政府對教會一邊拿英國 政府的錢,卻一邊從事詆毀英國形象的動作大感不滿。在知名的宗教會議(Synod Thurles)42後,更加限制宗教人士的賑災活動,該會議決定中高階級的教神職人 員不得從事賑災的直接活動,或擔任賑災委員會的委員。這項決議雖沒有顯示英 國政府是如何看待這項議題的,也沒有直接針對天主教神職人員,而是適用於愛 爾蘭境內的所有的宗教人士。當時天主教徒與新教徒的比例是七比二,新教徒所 處的地區大多屬於城市開發地區,經濟富裕,幾乎沒有災情,而天主教地區災情 慘重,且極需神職人員的幫助,因此很明顯是針對天主教而定的法案。43這可以 理解英國當局的心態,因為擔心所有的救濟資源都轉換成愛爾蘭人對天主教人員 的愛戴,才有這條限制天主教的特殊法令。於是天主教人士發出嚴正的言詞,表 達在艱辛困苦的情況下,英國政府不但不以人民生命為優先考量,而仍將民眾性 命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令人痛心絕望。如此,天主教徒更加認為英國殖民政府 是在懲罰天主教徒及那些在餓死邊緣的民眾,迫使天主教的立場由期待轉為失 望。愛爾蘭的天主教對於英國當局態度的轉變,大部分的原因要歸諸於英國傲慢 無理的要求及毫不體恤愛爾蘭人民的感受。

40 Kerr, The Catholic Church and the Famine. 資料來源 http://www. vincenter.org/97/kerr.html#ie (檢索 日期 15 April 2006)

41 愛爾蘭國家檔案中心(National Archive of Ireland),檔案編號RLFC2/Z480。本資料的作者為當時 的一位英國軍官,他描述提供的工作機會嚴重不足,民眾激烈的抗爭,使他覺得工作機會應該大 量增加才能應付災民的需求。另外檔案編號RLFC2/Z5846 的資料也是描述工作機會太少,引起 百姓抱怨的情形。

42 此宗教會議於 1850 年召開,請參閱張勝柏,2007 年。 庫蘭樞機主教對愛爾蘭的影響。人文研 究期刊,第二期,元月。嘉義:國立嘉義大學。

(13)

ㄧ八四七年大飢荒前後愛爾蘭天主教會的發展 139 對英國政府而言,既無法操控天主教勢力,只好架空其對愛爾蘭人民的影 響,並直接由英國當局統領救濟的大方針,地方上地位小的神職人員則聽示英國 當局的安排參與救災。令人驚訝的是英國當局處處對愛爾蘭的天主教施壓限制, 竟也向梵蒂岡求助,他們要求梵蒂岡要嚴格規範愛爾蘭境內的天主教人士活動, 不要將賑災的資源假借成自己的慈悲,並做出有違英國政府理念的行為。44或許 大部分人士會認為英國當局這樣的要求極為荒謬也不可能達成,但英國在國際的 影響力極大,況且為了在國際上建立自己的形象,對國外天主教及基督教世界的 捐輸往往不遺餘力,影響教會的決策。這項議案在梵蒂岡討論時,英國當局及愛 爾蘭天主教都極力為自己辯護,然而這樣場合的爭論,代表天主教徒與新教徒的 嫌隙更加擴大,英國政府運用了負面的策略來處理其內政問題,實為不智。對天 主教會而言,他們的一貫立場仍是期望愛爾蘭境內的宗教活動能和平發展,神職 人員不要介入政治議題。當時愛爾蘭處於非常時期,天主教徒得不到英國的允許, 梵蒂岡也未明確做出決議性的支持,當地教會只好尋求自己的出路,而選擇與民 眾站在一起。英國當局與愛爾蘭天主教對此事爭執不休,教宗亦無法做出決定, 這項冗長的爭議到了1852 年才有結果,原因是教宗對於英國當局壓迫天主教,表 達希望改進的立場。教宗認為在全英國境內,包含愛爾蘭這塊殖民地,一下子要 改變天主教的地位,似乎不大可能被英國當局接受,因此教宗要求英國當局需保 護並提升天主教徒的權益。結果這項要求讓主政的惠格黨的黨主席 Lord John Russell45大為震怒,認為教宗藉由宗教的影響力干預英國本土的內政問題,無疑 是對英國政府藉機勒索,但愛爾蘭人卻慶幸教宗的決定沒有讓他們失望。46 儘管愛爾蘭天主教徒在這項爭議中居於上風,但結果仍對愛爾蘭人不利,飢 荒的災情仍然持續擴大。愛爾蘭天主教原本與惠格黨成員有政治上的妥協與互惠 活動,但在這次結下的仇恨,讓許多人擔心未來攸關愛爾蘭法案的推動勢必受到 阻礙。英國政府沒有好好利用飢荒賑災的機會,修補與愛爾蘭人的感情,反而逆 向操作,批評愛爾蘭經濟過度仰賴英國並成為他們的累贅,且不滿教宗對於內政 的干預。但若以「干預」的立場而言,英國當局實在站不住腳,因為愛爾蘭的內 政、經濟、社會都被嚴重控制及干預。在這些控訴沒有合理的解釋之前,教宗只 希望天主教徒權利能受到法律的保障。 1846 年開始,愛爾蘭經濟逐漸衰退,馬鈴薯產生奇怪的病變漸漸枯萎,飢荒

44 Larkin, Church History 31, p.304.

45 Lord John Russell 是當時惠格黨在下議院的領導人。他於 1792 年出生於倫敦的政治家庭,1812 年畢業於知名的愛丁堡大學,之後漸漸在政治領域展現才華,並且表現出眾。1820 年代起,漸 漸成為惠格黨的重要人士。

46 Donal Kerr. (1994). A Nation of Beggars?: Priests, People, and Politics in Famine Ireland, 1846-1852. p.241.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4)

140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社會科學類 似乎有蔓延的跡象,當時約翰麥克海爾大主教(John MacHale)面對廣大天主教徒佃 農的困境,也感到難過。此時天主教將飢荒解讀為「上帝已經憤怒了!」,認為天 主教面臨新教的威脅,因為許多天主教徒改信新教而來自上帝的懲罰,由於這種 言論,許多天主教徒也因為擔心上帝的懲罰而不敢改信新教。雖然新教在賑災上 也有些作為,但是新教徒內部意見分歧,有些認為適時救援天主教徒撫慰他們的 心靈,並鼓勵他們改信新教,但也有些人認為愛爾蘭人為次等人類,天主教徒理 所當然要接受這種苦難。 1847 年大飢荒發生後,麥克海爾大主教改變天主教對於飢荒的解讀,他改口 說這是英國殖民的惡果,呼籲愛爾蘭人團結起來向英國政府抗議非人道壓榨式的 殖民主義。由於許多人對於英國政府已經懷恨在心,莫瑞大主教(Daniel Murray) 卻仍呼籲天主教徒忍耐等待英國當局的救災,讓許多民眾對於天主教會極不諒 解。由於莫瑞大主教與英國關係良好,在第一時間爭取到許多救濟物資,英國當 局藉由莫瑞大主教將賑災物資轉送給愛爾蘭災民。英國政府之所以會將物資交由 莫瑞大主教,是希望繼續穩固莫瑞大主教的地位,使天主教徒繼續聽命於莫瑞大 主教並繼續配合英國的政策。然而同時期的約翰麥克海爾大主教卻是走不同的路 線,他一方面呼籲少數經濟能力較好的天主教徒伸出援手援助災民,另一方面則 透過政治人物積極向海外求援,果然引起法國及美國的注意,並陸續獲得國外人 士捐輸。由於麥克海爾大主教積極的作為,果然重新塑造天主教會的地位。 在歷經數十年的改建,大飢荒後許多教堂已經轉型為新式的建築物,教堂的 數量也隨之增加,但是人口數卻迅速的減少,相較於教會的興起與神職人員的增 加,信徒所分配到的神職人員比例也相對提升,正好可以服務當時受創的愛爾蘭 人民,人民為尋求宗教的慰藉,信徒人數大增。47英國殖民政府對大飢荒的政策 搖擺不定,補助亦無效率,雖已設立賑災考察團,但辦法是延用英國的貧民法, 沒有考慮到愛爾蘭特殊的農業制度,且國會議員對於賑災的方式及預算彼此爭 論,尚未得到共識。而馬鈴薯是愛爾蘭人民賴以維生的主食,若沒有另一項食物 來補充馬鈴薯來源的不足,是無法解決飢荒問題,許多議員提議應該緊急從美國 進口玉米當作馬鈴薯的替代品。48對於愛爾蘭飢荒,有些國會議員也紛紛指責英 國對於愛爾蘭的統治,應從基本面改革,擺脫壓榨式的殖民統治。49他們認為愛 爾蘭的土地制度極為複雜混亂,土地無法靈活運用,造成地主與佃農之間的包袱, 47 莫瑞大主教(1768-1852)時期,積極投入教會建築的改建計畫,許多新式的建築都在他的任內完成。 48 愛爾蘭國家檔案中心(National Archive of Ireland),檔案編號 RLFC2/Z13306。本資料描述 Relief

Commission 對於飢荒的處理以 Poor Law 為對策,但沒有顧慮到愛爾蘭農業崩潰的解決方案。 49 參閱英國國會辯論紀錄,. Napier 於1849 年的國會演講稿。Napier’s House of Commons Speech of 13

(15)

ㄧ八四七年大飢荒前後愛爾蘭天主教會的發展 141 英國當局應該從土地改革著手,改善佃農的困境。50由於英國當局沒有用心體諒 愛爾蘭人的處境,貧民法的補助沒有達到愛爾蘭人的期望,更增添人民對英國當 局的怨恨。此時天主教教會適時提出宗教上的關懷,自然得到人民的青睞,教會 的影響力大幅提升。根據統計,在1850 年愛爾蘭的神職人員約有五千人,扣掉當 時大飢荒人口損耗及外移人口,愛爾蘭的人口尚約有五百萬人。至1900 年神職人 員已經超過一萬四千人,而愛爾蘭人口外移的情況並沒有減少,人口又縮減一百 多萬人,顯示天主教已有更充足的神職人員來為信徒服務,這是大時代的轉變, 也是大飢荒所造成的影響。51 大飢荒後人口仍然持續外移,包含教會在內,表面上全愛爾蘭各個層面皆受 到衝擊,但是恢復最快的卻是天主教教會。英國人在大飢荒後給予的,只是斷斷 續續的物質救濟;愛爾蘭天主教給予的卻是源源不斷精神上的糧食,漸漸得到人 民的信賴與寄託,更激發信徒對宗教的熱忱,奠定天主教在愛爾蘭人心目中的地 位。至今天主教教會仍生活中扮演重要的地位,是源於大飢荒後教會健全發展的 結果。大飢荒後的三十年間天主教教會有重大的轉變,信徒對於宗教熱忱大增, 天主教在愛爾蘭人民地位也大幅提升,成為心靈的避難所。大飢荒後,經濟雖受 到重創,但在三十年的恢復期中,人民卻大方將金錢捐給教會,使教會得到有史 以來最充裕的經濟資助。這些湧入的金錢讓教會有龐大的資金可以建設更多的教 堂及神學院,並展現濟世的博愛精神,投入許多重大的博愛事業建設如:學校、 醫院、救濟院、孤兒院 ...等。52 大飢荒後教會致力於社會救助相關活動,這些都與愛爾蘭人的生活息息相 關,更加深愛爾蘭人對教會的好感。由於社會環境與價值觀在大飢荒後有重大轉 變,歷經大飢荒侵襲的愛爾蘭人,體會到物質生活與生命之間的重要性,遠低於 宗教上與心靈的安慰,神職人員在此時巧妙地步出教會深入民間,將宗教的種子 播種在愛爾蘭人民空虛的心靈上,形成緊密而不可分的關係,進而改變天主教在 愛爾蘭人心中重要的地位。53愛爾蘭教會對於人民的救援行動,立刻得到廣大民 眾的贊許,雖然他們的能力有限,但精神上的撫慰是無法以物質來衡量的。當時 大多數神職人員傾全力救助民眾,甚至有神職人員因傳染病、過度飢餓或是營養 不良而殉職,由於神職人員無私的奉獻,天主教的地位大大提升。 50 參閱英國國會辯論紀錄,Hansard, 3rd S, CXXIII, cl, 339. 51 Freeman’s Journal. December 10, 1900.

52 Emmet Larkin. (1967). ‘Economic Growth, Capital Investment, and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in Nineteenth Century Ireland’,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72, .p.854. Bloomington, IN: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16)

142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社會科學類

五、愛爾蘭政治力量與天主教的結合

在討論愛爾蘭政治問題時,宗教是重要且必要的方向。在愛爾蘭人長期與英 國對抗的過程中,宗教是許多人的精神指標,當外在環境包含政治、經濟、社會 文化都被英國當局控制時,宗教是他們最終的心靈庇護所。自十八世紀以來,每 一次愛爾蘭發生抗英運動,或多或少都有教會涉入的紀錄。神職人員更是常常撐 起保護傘庇護,甚至支援愛爾蘭的抗英運動。十九世紀裡多災多難的愛爾蘭,正 好提供一個難得的機會給天主教教會,證明他們永遠站在人民的這一方,面對英 國當局的利誘與威脅,神職人員仍誓言看守住他們的羊群。 十九世紀初期,一位年輕的律師Daniel O’Connell 漸漸在愛爾蘭建立起政治 威望時,愛爾蘭的宗教與政治起了重大的變化且互相結盟運作。Daniel O’Connell 是一位愛爾蘭籍的律師及政治人物,於 1829 年當選為國會議員(The House of Commons)。他懷抱著極高的愛國思想,致力於與英國政府糾纏,修訂有利於愛 爾蘭的法案。因受到英國政府的關切,曾經入獄服刑。O’Connell 競選國會議員時, 愛爾蘭人與英國政府之間衝突不斷,面臨英國當局的攻訐,他努力營造有利於他 的政治情勢,緊密地將政治資源與宗教結合在一起,當時許多活動都顯現宗教與 政治互相結合運作。54 許多重要歷史人物在回憶教會對地下活動的支持時表示,雖然天主教從未鼓 勵宗教與政治結合,但對許多神職人員的涉入,教會卻也默許之。早在1798 年的 一些政治抗爭事件中,當時的教會就明白神職人員無法與政治完全劃分界線,卻 又無法公開支持。55 當時教會擔心英國人在遭遇愛爾蘭天主教的干涉時,會將數 十年來英國政府對天主教容忍的策略調整路線,更擔心整個愛爾蘭會被英國政府 徹底的新教化。而且當時梵蒂岡的代表也表達教廷希望和平解決愛爾蘭的內政問 題,以避免天主教的發展受到傷害。因英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 響,在愛爾蘭被殖民這件事情上,國際間只能以內政問題看待之,甚至連教廷也 認為支持暴力運動將不利於梵蒂岡的整體形象。儘管天主教的立場如此,愛爾蘭 當地仍有七千至八千名神職人員自願性的加入運動,不與英國當局合作。56 英國政府的處理態度,讓這些參與運動的天主教神職人員反而在當地成為英 雄,並深入最基層傾聽人民的聲音,成為抗英勢力的精神支柱。因此愛爾蘭天主 教會,與英國當局關係有兩極化的情形,第一種為教會保持中立,不對英國當局 的要求妥協。第二種就是直接參與抗英運動。顯然愛爾蘭天主教對愛爾蘭政治情

54 K. Theodore Hoppen. (1999). Ireland Since 1800: Conflict and Conformity. pp.22-24. London: Longman. 55 Gahan, Rebellion: Ireland in 1798. pp.9-13.

(17)

ㄧ八四七年大飢荒前後愛爾蘭天主教會的發展 143 勢的影響已經逐漸擴大。Daniel O’Connell 在愛爾蘭有廣大的民眾崇拜他,因為他 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並致力於愛爾蘭天主教地位的提升,反對英國的殖民。他 直率的性情,毫不屈服英國政府的態度,雖然被取消國會議員資格甚至逮捕入獄, 但這對愛爾蘭的民族運動,只是更加激起人民抗英的決心。同時也是律師身分的 O’Connell 深知民眾運動的重要性,但他認為要改變英國對愛爾蘭的政策須從政治 層面著手,因此他鼓吹愛爾蘭的政治勢力應該團結一致,在法案上為愛爾蘭人發 聲。因他在國會的聲音充滿愛爾蘭的民族意識,而處處受到打壓。他也尋求梵蒂 岡的援助,要求梵蒂岡應該更支持愛爾蘭天主教的自主活動,並極力向梵蒂岡表 示愛爾蘭的天主教是人民的信仰中心。今日仍為愛爾蘭人常常放在口頭上的一句 話「天主教化的愛爾蘭」就是他常常運用的政治語言。57 他高分貝的訴求道:「難 道要坐視英國人將愛爾蘭新教化嗎?」要表達對英國政府的消極就是對於愛爾蘭 人民的殘忍。對於O’Connell 而言,對內要增加天主教會的向心力並尋求更多保 守神職人員的加入;對外則增加國際社會的認同。他認為愛爾蘭應該有目標且有 系統的改變,並提升當時的弱勢狀態,而政治勢力可以改變這種不合理的結構, 但政治須有智慧而非盲目暴動,否則自身將陷入另一個困境。 正因 O’Connell 聰慧的思緒及具有說服力的言論,許多神職人員也接受他的呼 籲,漸漸尋求政治力量的合作,這是愛爾蘭境內天主教神職人員與政治人物結合, 為愛爾蘭前途奮鬥的開端。而 O’Connell 本人因有神職人員的擁護,更加深他在 愛爾蘭民族運動的影響力。在與英國當局討論1800年新政府的方案時, O’Connell 高呼愛爾蘭宗教的特殊性應高於英國當局的政治考量,深獲天主教神職人員及信 徒的愛戴。58 O’Connell 認為天主教長期被英國政府打壓,因此呼籲天主教徒應積極爭取政 治地位的提升,因為這不僅會激起愛爾蘭人民的向心力,在國際社會也有立場可 以發言,避免英國政府以內政問題為藉口,阻擋外國勢力介入。天主教徒在1793 年通過的天主教援助法案中得到第一步的前進,該法案對於天主教徒的最大意 義,是天主教徒可以擁有投票權,但仍無法成為正式國會議員。O’Connell 認為當 時通過的這個法案,只是奮鬥的初階勝利而已。思想激進的他,認為應該尋求將 愛爾蘭境內的天主教與政治勢力畫上等號,唯有如此才能穩定整個愛爾蘭政治的 資源。59

57 Larkin,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77, p.649.

58 由於愛爾蘭的自我意識逐漸高升,英國政府透過政治手段施壓,往往得到更激烈的反抗。因此, 英國當局決定將愛爾蘭地區的地位提升至國家級,並將國名改為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59 請參閱 Desmond Keenan. (1983). The Catholic Church in Nineteenth Century Ireland. p.29. Dublin: Gill & Macmillan.

(18)

144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社會科學類 對抗英國當局過程中,影響愛爾蘭命運最深的就是天主教解放法案(Catholic Relief Act)。當時天主教徒雖有投票權及候選人的資格,但那只是選舉條款,實際 上仍禁止天主教徒到上層英國議會行使國會議會成員的工作與職權。這種矛盾的 情形,雖由地方選為國會議員,但天主教徒卻被國會阻擋在外,無法行使國會議 員的工作與職權。這項不合理的法案修正,就成為全愛爾蘭人民關切的重要政治 事件,終於在1829 年通過天主教解放法案,天主教徒可以成為國會議員的成員。 O’Connell 也順理成章成為合法的國會議員。60這項法案的通過在愛爾蘭的歷史上 有重大的意義,O’Connell 在這個事件中結合了以往鬆散的天主教勢力,順利轉化 成為推動愛爾蘭政治地位提升的重大助力,更多的神職人員贊同他的做法而大力 支持,對O’Connell 採取的非暴力抗爭運動,梵蒂岡方面也加以支持與鼓勵。這 種重大的成就,啟發愛爾蘭人的政治敏感性,認為英國議會對於愛爾蘭利益相關 法案的改革,是一種未來更需著重的方向。 O’Connell 的重大成就是帶領了愛爾蘭天主教徒進入國會,使宗教的抗英運動 由地下組織提至國會殿堂,天主教教會在國會有發聲的機會,落實保護天主教徒 的權益,有助於天主教的正常發展,並使愛爾蘭地區政治與宗教互相結合。 O’Connell 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撤銷英國與愛爾蘭的聯邦政府提案,並要求更高的愛 爾蘭自主權。因為當時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的國號只是 表面上將「愛爾蘭」(Ireland)這個名詞放在英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的後面,實質意義有限,愛爾蘭人仍然得面對諸多不合理的政治壓迫與經濟剝削 控制。O’Connell 希望撤銷英國與愛爾蘭的聯邦政府提案,重新討論愛爾蘭的地 位,也期望這次的努力能夠得到以往天主教解放運動時,那樣受到天主教神職人 員的支持。但他的努力並不是很順利,最終還是失敗了,原因就是英國在 1834 年修訂法案,嚴格禁止教會提供場所從事政治活動,而天主教方面則擔心這次法 案的推動,將勢必引起英國方面的更大動作,甚至限制教會的發展,因此神職人 員的配合度與熱情就相對大不如前。611836 年他在國會發表演講,要求英國當局 對愛爾蘭人民應該公平與公義。62 但是英國對於愛爾蘭的政治壓迫不減,且認為 愛爾蘭的民族自主已經嚴重威脅到英國政權。由於英國的施壓以及大環境仍未成

60 Whelan, Daniel O’Connell, p. 27. 尚未修法前的英國法律規定,當選的國會議員必須宣誓自己是新 教徒,且須承認英王是教會最高的領導者。

61 Keenan, The Catholic Church in Nineteenth Century Ireland, p.181.

62 O’Connell 的演講稿請參閱 John O’Connell (ed.). (1856). The Life and Speeches of Daniel O’Connell, v.1, pp.25-27. Dublin.(此書共兩冊,目前典藏於 O’Connell 位於都柏林 Merrion 廣場的故居, O’Connell 過世後其子因為經濟因素將房子賣掉,此屋後來經過幾次轉手由美國的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購得,並在此設立愛爾蘭研究中心以提供該校學生前往愛爾蘭研究愛爾蘭歷史的學 習與研究中心)

(19)

ㄧ八四七年大飢荒前後愛爾蘭天主教會的發展 145 熟,使得O’Connell 領導的改革計畫受到重創,在 1830 年代後期正式宣佈失敗。 在 O’Connell 的政治生涯中,宗教佔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日後宗教也挺身 而出,與愛爾蘭的政治結合成為一股潮流。尤其大飢荒後,宗教人士在尋求英國 當局的援助無效後,與愛爾蘭政治人物互相結合,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了。 也許是愛爾蘭政治人物如 O’Connell 的操縱,愛爾蘭天主教逐漸與政治結合在一 起,但或許是英國人弄巧成拙,不知不覺地讓愛爾蘭天主教與政治相互依存。以 殖民者的立場而言,原本對愛爾蘭的統治不用太過於憂心,可隨心所欲地控制他 們的土地、經濟與社會,但如今卻要面對團結的佃農、天主教神職人員與政治人 物,英國政府要對抗天主教勢力的苦難才正要開始。63 O’Connell 深知媒體力量的影響力,由於他文筆流暢,又具有說服力,常常在 報刊上發表他對愛爾蘭政治的看法,所以媒體將他塑造成一位愛爾蘭新希望的政 治人物。1843 年他在報紙上大聲疾呼,英國當局應該採取更正面的態度統治愛爾 蘭,「過度的輕忽愛爾蘭的權益就如同是一個邪惡的政權」,此話一出立刻引起愛 爾蘭人的認同,也引起英國當局的不滿。64O’Connell 在國會的運作生涯中與英國 的惠格黨有互動合作,這樣合作難免引起惠格黨裡的一些反對的聲音,同樣的, 許多愛爾蘭人也有所質疑。但面對愛爾蘭人在國會的弱勢情形,這種結盟本身就 是政治領域中常被運用的手法,當愛爾蘭的聲音過小時,只好以少數黨的決定票 來獲取政治勢力的重視。而惠格黨也因此受益,因為O’Connell 的明顯立場,本 身就有固定的民意基礎,與O’Connell 合作將更注入許多對愛爾蘭同情,或是愛 爾蘭籍的選票,65兩者皆蒙其利。O’Connell 與惠格黨合作的事件上,對英國人而 言有時也是正面的,惠格黨的解釋是,當O’Connell 要與惠格黨合作,取得愛爾 蘭的聲音在國會受到重視,他們勢必要對支持者的暴動或激烈行為更加規範,以 免引起反感,這也正是O’Connell 要在英國國會中求生存所要採取的策略。 儘管O’Connell 嚴守紀律,只想從法令與政治上的改變來提升愛爾蘭人的政 治劣勢,但他也漸漸與民眾運動脫節,而英國只能在某些法案幫助愛爾蘭人,對 於O’Connell 的最終理想「合法的真正自主的愛爾蘭政府」卻始終無法達成。雖 然他在英國國會的影響力,以愛爾蘭人的身分來說是空前的,但任何對愛爾蘭人 民相關的法案,仍須透過法令的修改並在國會最高殿堂上通過才行。O’Connell 雖然成功推動許多相關法案,藉以保護或提升愛爾蘭人的權益,但若是一但涉及

63 Larkin, Church History 31, p.304.

64 參閱報紙 The Nation, 18, November, 1843.

65 英國境內的天主教徒雖然是少數,但是其比例卻是以極快的速度上揚。隨著十八世紀及十九世紀 人口的持續上升風潮,從1773 年到 1839 年,光是威爾斯地區天主教人口上升了百分之七百三十 五;同時期,英格蘭地區的新教徒人口,卻僅上升百分之二百一十二。請參閱Patric O’Sullivan (ed.), op.cit.,pp.183.

(20)

146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社會科學類 有關愛爾蘭政治地位的改變時,就無法受到英國人的認同。畢竟他只是一位被殖 民的國會議員,無法撼動整個殖民政府英國國會,但是他的奮鬥是令人可敬的, 也是當時愛爾蘭政治人物的表率。由於 O’Connell 的法學訓練使得他認為唯有透 過法令修正才是改變現狀的正道,甚至在英國人佔大多數的國會,他仍深信不疑。 當1840 年代末期馬鈴薯引起的大飢荒在愛爾蘭蔓延開來時,他對國會仍有深深的 期許。1847 年,他在政治生涯中對國會的最後一場演講說到「愛爾蘭就在你們的 手上啊!你們若不去救她,她就無法活下去!」66,這句話顯現出O’Connell 的內 心世界,他一直信任法律與制度,甚至在推動愛爾蘭地區的民法修訂時,神職人

員都會請教他的看法,他則會先徵詢惠格黨領導人Lord John Russell 的看法再做

決定,希望神職人員能平和的勸告民眾,以制定法令的方法來安定愛爾蘭的社會, 但大飢荒的侵襲不但阻斷了愛爾蘭的發展,也將 O’Connell 的理想淹沒了,他雖 然是一位政治人物,但他也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希望天主教的地位能夠繼續 提升。 O’Connell 曾經創立一個基金會來支持與鼓勵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人士,他 們將愛爾蘭定義為一個天主教化的國家,教會是政治活動的處所。教會在天主教 解放法案通過後就淡出政治領域,但當時愛爾蘭或是英國雙方都見識到教會的影 響力。這個經驗在大飢荒發生的年代中,又讓人民回憶到教會影響力的經驗。 O’Connell 在 1847 年過世,享年七十二歲,他長期與教會合作,讓教會成為政治 人物尋求支持的第一對象。大飢荒的傷害對愛爾蘭人來說是空前的,在最困頓無 助時,教會已經不能再消極的面對這個問題了。不管是 O’Connell 的政治生涯, 或是天主教在十九世紀愛爾蘭的發展,兩者是互惠的。O’Connell 藉由教會將政治 生命推向高峰,教會則得到更大的政治保護傘作為後盾,如此緊密的關係漸漸在 愛爾蘭的歷史發展上成為一套規律,提升天主教徒的地位。67要教會完全配合愛 爾蘭民族主義人士的運動,似乎有點難,畢竟它仍然是「宗教」,往往教會是迫於 外在因素才勉強配合,要讓愛爾蘭人民永遠屈服於壓迫他們的英國政府嗎?要讓 這個逼迫天主教會低頭的殖民政府繼續存在嗎?但若是要教會支持革命,那實在 會讓教會感到驚慌失措。愛爾蘭的民族主義確實讓教會不知所措,不管是支持或 是反對,都是具有爭議性的。若只順從人民的意願,則教會將會越陷越深;若不 顧民眾反應,採中立主義,教會則會失去民心。因此在某些程度上,適當的選擇 支持民族主義,至少能讓大部分的愛爾蘭人感到欣慰。因此在1847 年,天主教神 職人員表達愛爾蘭的土地制度不良,造成經濟與社會問題,要求英國當局應該提 供完善的救濟計畫及土地改革。這樣的舉動代表神職人員已經走入人民的現實生

66 Whelan, Daniel O’Connell, p.46. 67 Larkin, Church History 31, p.649.

(21)

ㄧ八四七年大飢荒前後愛爾蘭天主教會的發展 147 活中,並且希望藉由他們的影響力,改變政策的決定。68 十九世紀時愛爾蘭境內有許多的政治流派,幾乎都或深或淺的與天主教有關 係且無法切割。有些人認為民族主義人士藉由人民的力量威脅天主教的勢力,其 實不管民族主義者,或是天主教,最基本的共同點,都是在爭取人民的向心力。 但畢竟宗教的自我規範與道德標準是政治人物所無法理解的,天主教的自我約束 是一種出於宗教上訓示上的規範,對事物不過於強求競爭;參與民族主義人士的 活動則是對信徒被奴役,心生不忍所做的慈悲行為。在1847 年以後,由於大飢荒 凝聚愛爾蘭人民的向心力,民族主義與宗教結合,使「愛爾蘭人」與「天主教徒」 的意識形態互相結合,因為這樣的結合,英國政府在打擊任何一方時,都將面臨 到對愛爾蘭的天主教徒迫害的惡名,受到國際間的譴責。 十九世紀政治與天主教發展的另一位重要人士是約翰麥克海爾大主教 (Archbishop John MacHale, 1792-1881)。愛爾蘭在天主教在十九世紀上半葉時由都 柏林教區大主教-莫瑞大主教(Archbishop Daniel Murray, 1768-1852)的帶領下,試 圖重建天主教對於人民的影響力。雖然莫瑞大主教對於愛爾蘭的天主教有很大的 貢獻,69他在任內積極募款,並興建許多新教堂,成立許多學校及醫院等慈善機 構,所以天主教在莫瑞時期有明顯的進展,但是由於莫瑞大主教是反對愛爾蘭人 與英國對抗的人物,所以天主教的發展仍然沒有太大的突破。70但是與墨瑞大主 教同時期的約翰麥克海爾大主教卻是風格不同的另一位神職人員,麥克海爾大主 教主張積極與政治人物合作,當他於 1834 年就任 Tuam 地區大主教就立即與 Daniel O’Connell 展開密切的互動。但是畢竟麥克海爾是一位神職人員而非革命 家,他主張結合天主教徒的力量向英國當局積極爭取政治及宗教上的權益,反對 武裝暴力活動。儘管如此,麥克海爾的做法已經引起梵蒂岡當局的嚴重關切。麥 克海爾認為愛爾蘭的天主教徒有其被殖民的特殊性,所以常常對梵蒂岡的命令置 之不理,這是梵蒂岡當局無法理解的。由於麥克海爾的言論激起許多天主教徒對 於教會高度的認同感,人民再度對教會寄予高度的期望並積極參與教會活動。1847

年以後,Daniel O’Connell 過世,引起愛爾蘭極大的震撼,由於 Daniel O’Connell 長期以來與宗教人士友好,許多人擔心因為他的過世,造成政治與宗教合作的斷 層,因此政治界與宗教團體認為兩者之間的合作關係更應加強。O’Connell 晚年 時,知道自己生命將達終點,呼籲天主教徒必須在麥克海爾的領導下,爭取天主

68 Thomas P. O’Neil. (1956). The Catholic Clergy and the Great Famine, Reportium Novum I, p.464. 69 張勝柏,2005 年。十九世紀愛爾蘭天主教的靈魂人物研究- 丹尼爾莫瑞與約翰麥克海爾。白沙人

文社會學報,第四期,10 月,pp.185-202.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70 Kerr, The Catholic Church and the Famine. 資料來源 http://www. vincenter.org/97/kerr.html#ie (檢索 日期 5 May 2006)

(22)

148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社會科學類 教徒的權益。因此1847 年時,麥克海爾面臨大飢荒與 Daniel O’Connell 過世雙重 影響下,更加積極整頓天主教會,麥克海爾努力並成功地與Daniel O’Connell 遺 留下來的政治勢力結合,創造政治與宗教雙贏的策略。71莫瑞大主教時期,英國 政府為了壟斷愛爾蘭的教育,72宣佈將在愛爾蘭設立三間以女皇為名的高等學 院,但是麥克海爾大主教積極反對,因為他認為若是英國人控制愛爾蘭的高等教 育,則愛爾蘭的菁英將逐漸「新教化」,屆時愛爾蘭天主教的價值將受到極大的挑 戰。由於麥克海爾大主教積極的反對,最後這三間學院於1850 年由天主教教會接 管,解除教育議題的危機。1852 年莫瑞大主教過世,麥克海爾已經沒有敵手可言, 73更加大力提倡藉由政治力提升愛爾蘭天主教地位,因為麥克海爾的言論比較符 合一般人的期望,與民眾的距離更為接近,順應大飢荒後民意的潮流,並與Daniel

O’Connell 所創立的天主教協會(Catholic Association)結合,成功地統合所有的天主 教政治資源。麥克海爾大主教不顧梵蒂岡的反對,鼓勵神職人員與政治團體互動, 爭取天主教徒的權益。由於麥克海爾的努力使「愛爾蘭人」與「天主教徒」之間 形成濃厚的關係。天主教地位恢復到昔日輝煌的地位,人民積極參與教會活動, 神職人員再度主導愛爾蘭的社會潮流。74

六、結論

愛爾蘭天主教發展,在十九世紀中期有重大的轉變,以往嚴守宗教訓示的戒 律,不涉及政治議題的態度有很大的突破。愛爾蘭的天主教信仰在大飢荒前後有 重大的轉變,由消極的宗教信仰,演變成心靈寄託的對象,甚且是未來政治改革 的希望。雖然梵蒂岡當局多次提醒愛爾蘭當局有關宗教的界線,並期望天主教徒 與政治不要有所牽連,但是英國人對愛爾蘭的殖民政策卻枉顧人命且極為殘忍, 任由大飢荒災情擴大,並推卸責任,認為愛爾蘭人就是不改信新教才會遭受上天 譴,對國際運送救援物質,也有須先送到英國本土再轉運的無理要求。 因馬鈴薯疫情引起的大飢荒,造成上百萬人死亡,百姓紛紛逃離家園,這是 愛爾蘭歷史的一段悲歌,但也正因為愛爾蘭人遭受到英國政府如此無情霸虐無道

71 Nuala Costello. (1939). John MacHale, Archbishop of Tuam. pp.10-15. Dublin: The Taslbot Press. 72 麥克海爾大主教認為英國當局藉由教育摧毀天主教文化及其價值觀,因此反對學校由英國資助。 73 莫瑞大主教與麥克海爾大主教是兩個極端人物。莫瑞主張與英國政府合作以保障愛爾蘭人的利 益;但是麥克海爾卻主張以較激進的方式抗議英國政府長期以來對於天教徒的迫害。 74 關於莫瑞與麥克海爾的相關論述,請參閱,張勝柏,2005 年。十九世紀愛爾蘭天主教的靈魂人 物研究- 丹尼爾莫瑞與約翰麥克海爾。白沙人文社會學報,第四期,10 月,pp.185-202.國立彰化 師範大學。

(23)

ㄧ八四七年大飢荒前後愛爾蘭天主教會的發展 149 的對待,才會激發愛爾蘭人團結一致的精神。十九世紀愛爾蘭的苦難是一個契機, 讓愛爾蘭蛻變成一個堅毅的政治團體,與英國當局對抗。天主教教會在此時適時 扮演重要的角色,統合愛爾蘭境內的勢力,成為愛爾蘭的精神中心,迫使英國殖 民的統治。果然愛爾蘭經歷這段辛酸的殖民苦楚,體驗到唯有自救團結才能改變 命運。 從愛爾蘭天主教的發展可以感到愛爾蘭人的包容力,因為愛爾蘭人雖受到英 國的高壓統治,但天主教的神職人員仍反對以暴力方式解決問題。有些參與政治 人物活動,為愛爾蘭人的前途發聲,但他們大多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決愛爾蘭人 被殖民的困境。愛爾蘭人面對強勢的新教徒及大飢荒的衝擊,轉變宗教信仰的人 仍是少數,有些原本是信仰新教的愛爾蘭人,對於英國當局不人道的行為不滿, 反而改信天主教的。天主教長期以來受到英國當局的壓迫,這種情形並沒有因為 愛爾蘭人採取和平的低姿態而受到英國當局的尊重,反而更加限制天主教徒的權 利。愛爾蘭籍同時也是天主教徒的 Daniel O’Connell,見天主教徒受到嚴重的打 壓,甚至因為天主教徒的身分不能成為國會議員,於是組織「天主教協會」結合 群眾力量與天主教會的資源,為天主教徒的權益努力。 英國當局對於天主教教會的壓迫是長期且持續性的,1847 年的大飢荒是天主 教徒將累積的能量付諸行動的表現,但是英國當局卻沒有在這些事件中得到啟 示,以人道精神對待被殖民的愛爾蘭人。1847 年之後,麥克海爾大主教與「天主 教協會」的成員繼續努力,使愛爾蘭的天主教發展與民族意識相互結合的一股力 量,共同對抗英國的強勢政權。英國強硬的態度,反而促成愛爾蘭天主教徒團結 合作的決心。審視這段歷史,我們看到大飢荒後天主教徒面對逆境產生更積極的 凝聚力,他們的努力是值得後人敬佩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根據冉雲華教授〈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一文的研究,中國佛教從第五世紀後期 到第七世紀初,禪法開始在各地流傳開來,大致發展成四個不同的流派: (一)

一九八八年,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六屆大會由美國西來寺主辦,星雲大師在一九八六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八月三十日 教育部台(84)參字第○四二七六三號令訂定發布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四月九日 教育部台(86)參字第八六○一七四一七號令修正發布第二條、第三條條文

非洲東北部包含衣索比亞、索馬利亞以及肯亞等國家的人民正經歷 1980 年代以來最嚴重的乾旱,高達 1300 萬人陷入飢荒。自 2020

在去年的時候,偶爾會聽到師兄宣傳有關學生大使的活動,那時已對此計

佛教歷史上最具改革代表人物的太虛大師 [註 28]

懷聖寺於元朝至正三年(1343 年)被焚,七年後重 建。現存建築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 年)重建後 的規制。1949 年後,懷聖寺進行過三次較大規模的

1616 年,努爾哈赤建國號金(史稱後金),以七大恨告天,向明開戰。他隨後得 到連串的勝利,包括 1619 年的薩爾滸之役,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