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間佛教對全民教育的影響 ──以「人間佛教讀書會」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人間佛教對全民教育的影響 ──以「人間佛教讀書會」為例"

Copied!
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人間佛教對全民教育的影響

──以「人間佛教讀書會」為例

覺培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 佛光山人間佛教讀書會執行長

壹‧前言

所謂「法不孤起,仗緣方生」,隨著台灣經濟成長,政治民主、教育普及、社會多元化,

以及佛教在整個台灣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毅然提出「寺院本土化,佛 法生活化,僧信平等化,生活書香化」[註 1]的呼籲,再次強調「寺院學校化」的理念,期望 寺院不僅提供信眾安身立命的地方,佛教徒在信仰的層次,更需要深入經藏,真正瞭解佛陀 的本懷,使佛法應用在生活中,讓佛教走出經懺的桎梏,以文化教育傳達佛教所應發揮的功 能。

而當代最令人憂心的問題正是失序的社會倫理,自我異化情況日益嚴重,人類在不斷創 造物質文明的世界中,也同時失落了精神文明。憂鬱症、自殺等內在無法突破的心理疾病,

或對於生命存在的價值也漸由沉淪趨於墮落。也因此,產官學界也開始紛紛地展開「終身學 習」的呼籲,鼓勵透過學習以拉近先天與後天的知能差異,並縮小城鄉知識的距離。

星雲大師認為:正當社會結構的轉變,大家庭型態的解體,資訊快速變化,人心惶惶不 安的時代,寺院不能只是信仰的殿堂,更要是心靈補給的加油站。尤其現代人若要迎向人生 多元性的挑戰,唯有仰賴「學習」。是此,「人間佛教讀書會」於二○○二年一月一日正式 在佛光山宗務委員會[註 2]派下成立,將四十餘年來所從事的文化事業,透過國際佛光會[註 3]

全球各分會的組織運作,並結合全世界兩百餘個道場,以及一千多位在各地弘法的出家眾,

群起為「生活書香化」的落實而開跑。短短兩年多讀書會的成立,在文化、教育、組織三足 鼎立的前呼後應下,瞬時成立了兩千餘個讀書會團體。也因此,本篇論文以靜觀二十一世紀 的變化與隱憂為探討的背景,針對社會倫理失序、道德價值觀混淆以及人與人之間冷漠與疏 離,再回到「人間佛教」的理念,提出讀書會對「全民教育」之影響。

人生是生命活動所產生的現象,佛法則是佛陀畢生修行所證悟的真理。佛教以開發般若 智慧、分辨邪正真偽,斷除煩惱,才能自度度人,究竟解脫。「人間佛教」以教育為前導,

(2)

寺院則以發揮學校為功能,讀書會的目的乃結合佛學與人生的關係,從傾聽與對話中展開佛 教同體大悲的精神,藉由「聞思修證」四層次有效思考討論的理論,找到解決現代人的困惑 與煩惱。使佛法融於現時代的生活,為人生帶來安詳自在,為社會帶來尊重包容,為世界帶 來和平無爭。

貳‧靜觀二十一世紀的變化與隱憂

二十一世紀正當世界走向全球化發展的同時,人類也在面臨一場巨大的轉變,這其中的 過程既是經濟發展的過程,也是社會結構、生活方式、道德觀念、行為模式乃至性格不斷變 遷的過程。面對急劇的社會變化,不僅人類心靈狀況呈現出錯綜複雜的局面,其他如思想、

觀念、生活和習俗,也同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此外,自主意識增強,追求獨立人格,

注重自我感受,崇尚個人生活,再加上市場經濟一向以利益為其基本動力,經濟活動為了追 求實效,市場競爭以經濟效益為評判標準。因此,它也明顯的以「功利」為導向,不僅是社 會轉型期人們的新觀念,並成為普遍遵循的價值追求。

一、利益至上,道德衝突

全球化的開放雖然使個人利益受到了應有的尊重和保護,市場經濟的效益觀念、時間觀 念、競爭觀念和創新觀念以及獨立人格觀念等給社會的經濟生活注入了活力,各項政策也都 在於通過利益激勵機制使得對個人的利益和價值予以肯定,但是,當道德功利性過分突顯時,

其消極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例如:一些人除了過分注重道德的功利性和個人行為的功利色 彩,甚至把個人利益置於一切之上,出現了重利輕義、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的拜金主義傾向。

站在關懷生命的立足點,我們不得不省思的是:即便能直接促使人們重視經濟利益,促 進物質文明發展,卻難以直接保證人們重視那些與市場經濟沒有必然聯繫的精神文化、理想 信念,難以保證精神文明的同步發展;即便全球化,市場經濟能直接促使人們重視實利、實 惠,卻難以保證人們的道德情操同時並進。[註 4]一旦社會產生利益至上、倫理失序的現象,

勢必也須付出龐大的成本代價。

二、多元價值,困惑加劇

「多元化」也是現時代的特質之一。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資訊與大眾傳媒和交通工具 已把世界縮小成一個「地球村」,全球交流的日益廣泛和深入,各種文化之間的互相影響、

滲透不斷加強。尊重各種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互相取長補短,成為當前的主流呼聲。

(3)

這種文化多元化的趨勢是世界格局多樣化以及社會從封閉走向開放的反映,而這也是造成道 德價值觀多元化結果。[註 5]

道德多元化的傾向使得這一代對社會道德規範的適應或選擇顯得較以往更加困難和複 雜,尤其現代人需要把社會道德規範併入自身的人格時,充滿了徬徨、痛苦和選擇時的困惑。

根據統計,憂鬱症已成為全球化的趨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四億五千萬 人遭受精神健康問題的困擾,每四個健康的有問題的人之中,就有一個是跟精神疾病有關。

國際勞工組織將憂鬱症列為心血管疾病之後,造成員工失能的第二大原因。在美國,約十分 之一的人受到憂鬱症的折磨,是員工請假原因的第二位,僅次於感冒。[註 6]尤其台灣正從積 極成長進到穩定高原期,社會必須找到活力十足的生態平衡,一種維持穩定而動態的平衡。

因為不同的文化生命階段,社會價值及時代精神正處於重新建立的時期。

也因此,道德環境複雜性的增加,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多種社會文化思潮的匯合,

使道德觀念具有表面化、多變性;而不同的道德體系之間所存在著觀念、內容、評價標準等 差別甚至衝突時,困惑和衝突必然造成不可避免的時代景況。是此,現代人需要注入多元價 值觀,增加人文活動空間,投入不同領域的學習,並追求經濟成功以外的更多成就。[註 7]

三、有限資源,無盡開發

一九九二年六月在巴西里約所舉行的「地球高峰會議」中,聯合國正式發布一份名為「全 球科學呼籲世人的一封信」,內容共來自七十一個國家,一千六百多位資深科學家連同署名,

且歷年來諾貝爾獎得主半數以上通過,內容開頭即說到:

人類與自然正處於迎面相撞的危機,人類的活動,已為環境和寶貴的資源帶來無可挽 回的傷害,嚴重危及人類社會與動植物界的未來,更可能使現在的世界惡化,不再適 合生存……,人類必須立即徹底改變管理地球與生命的方式,否則難逃苦難…… [註 8]

當地球資源在生產至上,不斷被人類的需求所無盡地開採的同時,我們正在進行一項對 全人類生存空間的傷害。站在佛教的緣起思想,人們與一切的生命正生活在一個與大自然相 互依存的關係中,這個龐大的系統,人類及物種每日正在創造著許多倚賴的模式;由於任何 一個現象,皆由許多複雜的條件因素所組合,也因此,持續的工業開發生產,帶來有限資源 的不斷遞減;這當中也反過來深深影響著人類在思考與行為上的模式與改變。現代化的文明,

(4)

如果科技能力與智慧的差距無法縮短,貧富懸殊與城鄉差異不能拉近,那麼生產所提供給人 類未來的期待就漸漸失去了意義。

四、競爭對立,人我疏離

「競爭」是現代化進程中客觀存在的現象,良性競爭可以邁向快速成長,但是過度因競 爭而產生的對立,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包括物質、制度、價值等層面變化的不一致性,也難 免失去了國與國之間、生命與大自然之間,或社會與族群之間的和諧。縱觀世界許多國家的 現代化軌跡,不難發現現代化的過程都同時伴隨道德觀念和行為的急劇變化,尤其是在資訊 越加快速,知識量不斷激增,其動盪程度往往更大,導致整個社會容易形成道德失序、混亂、

真空等局面。

在競爭快速的腳步中,家庭因雙薪工作的需要,使親人朋友之間漸而失去了對話與傾聽 的互動,因為忙錄,「各掃門前雪」的心態也日益增加,再加上長期受到聲光媒體的影響,

孩子與父母的相處時間,已轉為被電腦科技遊戲所取代,疏離與冷漠造成越來越多人的心理 疾病,憂鬱症也幾乎正在襲捲著人類而形成了這一代的文明病。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 所長洪蘭博士認為:現在的台灣處在人與人活在一種互不信任的狀況。

社會信任感降低,社會成本就會提高。人與人找不到一個可以傾吐的對象,什麼事都 自己處理,就是一種壓力的泉源。[註 9]

現代科技文明雖然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繁榮與發展,但是,不可忽視的,它 也同樣帶來了人我疏離、對立的消極影響。

參‧學習型組織的新契機 [註 10]

一、廣學善法,終身學習

曾經當選美國傑出教育家、並擔任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總裁高希均教授,曾在《讀一流 書,做一流人》書中指出:

(5)

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新知識,不學習不只是落伍,根本就變成了「現代文盲」。[註 11]

大部分的人都僅將學校裡的正規教育視為學習的階段,或者僅著重於學程中知識的傳授 而停止了終身延續的學習。事實上,在面對浩瀚的生命課題,要成就完人的教育,就應該視 人生不同的階段為無止盡的學程,無論是團隊或人我之間,都應該彼此互為學習成長的助緣。

當代最具影響力之一的學習組織管理大師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在全球各地演 講時,不斷呼籲在這個充滿變革的年代,唯有透過謙卑的「學習」,凝聚共識,共建願景,

發揮團體力量的觀念,方能具備全球化所帶來挑戰的條件。這位傳遞著「學習型組織」(learning organization) 的概念與「第五項修練」[註 12](The Fifth Discipline)的彼得‧聖吉,為當代 社會所發生的窘境提出了深刻的反省。這其中尤其以「第五項修練」最為受到當代的矚目。

「修練」意指「不斷深思反省練習以修正自己行為之意」,認為不僅針對家庭、學校、企業、

或政府機構、非營利組織,都應該相互反省求真,無論是追求自我超越[註 13]、修正自己的心 智模式[註 14],在團隊間建立起共同的願景[註 15],並學習有根據的說真話,尊重並深度傾聽 不同意見,使大眾參與團隊學習[註 16],激發群策群力的智慧總合,並掌握整個系統思考

[註 17]的原理,瞭解深入因果互動與變化的關係,藉以有效率的處理可能產生的後果。

簡而言之,要因應時代的危機,唯有仰賴「終身學習」(Life long learning),而佛教觀 點下的終身學習必須懂得如何去除種種執著下的盲點,不僅重在學習的內容,以及學習者的 態度,更要不斷檢視反省,並力求改進以達到圓滿人生的修證目標。在佛教裡,磐達特是鳩 摩羅什小乘佛教的老師,但是後來他又拜鳩摩羅什為大乘佛教的老師;大乘小乘互為師,成 為佛教的美談。孔子以項橐為師,因為孔子不恥下問,拜童子項橐為師,故而成其為孔子也!

[註 18]同樣地,現代許多專家認為:「未來在全球經濟中居於領導地位的,將是那些最成功地 提昇知識工作者生產力的國家與企業。」佛教以「廣學一切法」作為菩薩的資糧,從凡夫到 菩薩行證的歷劫緣修乃直至佛果,其內容不僅含括面對生老病死人生四大階段所應持有的態 度,還提出了解脫(自由)最完整的教育課題。尤其宗教以關懷眾生為立足點,前提不僅要 瞭解時代的脈動,為人生教育提出理論,更要注重實務與力行,堅持理念但不可有知識的傲 慢;除了需要提昇這一代的福祉,又要關心下一代的未來。所以,「廣學善法,終身學習」

尤其成為每一位關心眾生者所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

二、尊重包容,同體共生 星雲大師在演講中曾說到:

(6)

在科技進步,來往頻繁的社會裡,「尊重與包容」顯得尤其重要。我們應該尊重他人 的自由,以奉持五戒代替侵佔掠奪;尊重生命的價值,以喜捨布施代替傷生害命;尊 重大眾的所有,以共享福利代替自私自利;尊重天地的生機,以環保護生代替破壞殘 殺。此外,我們更應用人我無間的雅量,包容異己的存在;用淨穢不二的悲心,包容 傷殘的尊嚴;用怨親平等的智慧,包容冤仇的傷害;用凡聖一如的認知,包容無心的 錯誤。如果大家都能以尊重的態度敬業樂群,以包容的心胸廣利眾生,將娑婆建為淨 土將是指日可待之事。[註 19]

與其他宗教相比,佛教不但具備了豐富的人文教育精神,更立足於現世人生,關懷一切 有情生老病死,乃至器世間成住壞空,甚至排除了宿命論與有神論的說教,在人類歷史上也 是第一個超越「神權主義」、「君權主義」、「人權主義」而倡導眾生平等的「生權主義」

[註 20]。正也因此,佛教不僅站在「生命共同體」扣緊生命的關懷與超越苦厄的生死問題,

更依此展開極其豐沛的人文內涵。[註 21]

有鑑於當代社會因競爭、冷漠而產生的疏離與對立,星雲大師在一九九三年國際佛光會 第二次世界大會中,特別提出了「同體共生」[註 22]的呼籲,認為當代人類最需要的不僅是有 良好的科技,更需要懂得如何國與國之間、人與大自然之間、乃至人與一切生命物種之間能 夠和諧相處、共尊共容[註 23]的能力。一旦建立了「同體共生」的觀念,立足全人類與地球間 和諧相處之道時,方能消弭種族或國家本位主義的思考模式。

站在佛教緣起思想的觀點,「全球化」的經驗本來應該使人類覺醒「相互依存」的關係,

只可惜人類卻因為無止盡的欲望而不斷開發,其結果必將使地球有限的資源受到嚴重的破 壞,人類最後得面對的是更大的生存危機。如果因全球化的競爭造成嚴重的對立與傷害,必 然使人類與大自然兩敗俱傷,因為每個因素都是改變現象的重要因子;「蝴蝶效應」正好也 說明了這種潛在、無形卻足以影響著全球系統的變化例子。也因此,致力於解決當代國際或 種族的分裂危機,應該使「尊重包容」成為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或人與大自然之間和 諧相處之導因,而「同體共生」也正好提供了轉危機為轉機的重要方針。

三、理論實踐,行解合一

教育的普及並未使生活品質與道德有所提昇,甚至,高學歷相形使高智慧型犯罪率增加,

人文素養的接續出現斷層,再加上速食文明的取代,教育幾乎成了職業訓練的場所,而非人 格養成的殿堂。這其中包括了家庭、學校、媒體、社會等所呈顯的錯誤示範,在在令人感到 隱憂。

(7)

人類自有工業化的概念以來,便將「一致性」與「生產力」納入了教育的方針,造成給 學習者很大的創傷;人類不是機器,需要追求獨立自主、發揮潛能與多樣化的自然界定律,

絕不是以公式性的訓練就足以製造大量的人才。而人才的定義也絕非只是建立在「知識」而 已。知識若要成為力量,除非得不斷的思考、體驗與踐行;如何在形塑知識的過程中,讓學 習者能真實地認識其世界,並與這個世界產生關聯。

人間佛教的精神著重在佛陀教育的內涵,所謂佛教(Buddha's teachings)意指佛陀的教 示、教法與教導,佛陀所證悟的「諸法實相」稱為佛法,從佛陀圓滿果位的層次而言,此乃 佛陀覺悟的證量;再者,從眾生修證的次第,也就是從有情因地起修的層次而言,佛陀為教 化眾生以成就佛道所宣說的教育法門也稱為佛教。如果運用現代名詞,其所指的就是「教學 原理」,其內容涵蓋勝義諦、世俗諦,並兼顧理論與實踐。然而,就「知識」到「證悟真理」,

無上正等正覺的究竟實相之證悟,雖以知識的探討及思惟作其階梯,然而功德圓滿的佛道必 須在具體的實踐中完成。[註 24]

換言之,佛教應廣義包含修持佛法的具體實踐功夫與佛法義理的智性探求互為表裡,相 輔相成。[註 25]更實質地說:人間佛教是一種教育,其所教的內容,主要離不開戒定慧三學,

在學程的進展中,從學佛過程的「學人」,到修學完成的「無學」,而佛陀被稱為「導師」,

可見佛陀與信眾的關係是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並非神教主人與僕人的關係。[註 26]而佛指的是

「覺者」,佛陀所教育的重點,特別著重在「覺」的課題上,所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成佛是人格教育的究竟完成。太虛大師云:「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 真現實。」這種覺化的完人教育,不僅從知識的傳授,更是實踐體證的覺悟歷程,別於其他 一般只是知識技能的學習,實有一段相當的距離。

也因此,佛教若離開了「實踐」,便無法掌握佛教的精神;以知導行,又以行致知,其 教育方式完全依知而行以明確方向而前進昇華,再依行致知以驗證所知無誤,越行越知,這 種既不偏於理亦不偏於事的教育,可說是理事兼備,事理圓融的生命教育。

在知識解放的年代,人類物質文明的快速與專業化的發展,已經使大部分的人在不知所 以然而為之的生活狀態中,面對龐大的知識量與來不及深思體驗的學習進程,生活與知識最 後往往成了抽象的概念而已。科技文明並沒有教導人類應該如何發展共同學習與互相瞭解的 工具,如前所言,人類並不瞭解自己正是整個生態系統中的一部分,當知識無法變成文明的 象徵,佛教所提出的諸多理論實踐以及行解合一的觀念,正好提供給現代人作為因應知識困 境的學習管道。

四、除弊更新,與時俱進

(8)

二十一世紀到底是向上提昇的文明還是向下沉淪的敗壞?當人類正以各種方法掠奪地球 資源,造成生態破壞、能源枯竭,再加上價值觀的偏頗,經濟市場壟斷、貧富懸殊、甚至種 族分歧、恐怖組織造成生命威脅……失序失衡的境況應該使當代人類做更深度的反省;這其 中,除了需要大刀闊斧的除弊更新策略,不再墨守成規、僵固不化,更要隨時掌握世局,提 出與時俱進足以確實解決人生問題的方法。

「與時俱進」關懷每一時代的眾生,是佛陀所示佛教弘傳的基本原則,更是星雲大師一 生弘揚佛法所堅持的理念。所謂「與時俱進」,不但瞭解當代問題,更要懂得洞察時代的需 要,將佛陀慈悲的教化,以現代人熟悉且樂於接受的方式,揭櫫於大眾。而這樣的理念,正 是人間佛教一貫的原則,星雲大師認為:「佛教不但要與時俱進地瞭解現代人的弊病,還要 提出解決人生問題為其主旨。」[註 27]與時俱進的佛教重視「此時、此地、此人」,度生重於 度死,法樂重於欲樂,生活重於生死,山林寺院走向學校寺院,經殿樓閣走進書店機構,使 佛教資訊化、多元化、國際化、現代化……。

佛教歷史上最具改革代表人物的太虛大師[註 28](一八八九年-一九四七年),正也是在 面對明清以來山林佛教的積弊,重新提倡了「人生佛教」的思想,其所改革的內涵,全然以 重視人生、改善人生為出發點,提出了:「佛學的人生觀,合乎現代思潮」[註 29],以矯正傳 統佛教只重視死後、來生,而忽略現實社會及其生活的流弊。太虛大師認為:中國傳統佛教 的根本問題,並不僅限於思想層面,而是整個思想、制度、經濟交織而成的問題。佛教需要 表現的應從「現實人生化、證據科學化、組織群眾化」著手,也因此,太虛大師提出了學理 革命(人生佛教的理念)、組織革命(僧伽制度的建立)、財產革命(寺產合理化) 之主張。

藉此期望重振當時佛教積弱不振的景況。這位遊學法海又能融會貫通各家學派的太虛大師,

不僅引進了西學之長,更奠定了以出世心積極入世。其一生最具影響力者,正是在於其「與 時俱進」的條件與魄力。

佛教現代化,毋寧說是用現代的方式將佛法「化現代」[註 30],使社會進步、迎新、向上 之意。當社會國家不斷隨時代行進而謀求發展,佛教更要以觀機逗教、契理契機為原則,適 應當代科技、文化,而改進弘傳的方法。佛光山數十年來不斷將佛教弘法現代化,從寺院傳 統講經說法到衛星電台全球同步開放,使佛法自覺教育從「寺院即學校」、「家庭即道場」

到「客廳即教室」皆能處處普及。

綜觀以上對時代危機的觀察與反省,「利益至上,道德衝突」需要除弊更新;「多元價 值,困惑加劇」也需要除弊更新;「有限資源,無盡開發」、「競爭對立,人我疏離」在在 需要結合各種專才的投入與智力一起「除弊更新」。而「與時俱進」,則需要一群著實立足 於人類共同福祉為追求目標,並願意為其理想而堅持到底的人一起共同努力。

肆‧人間佛教讀書會的緣起與發展

(9)

一、創辦緣起

(一)「文化、教育、組織」三足鼎立

「文化」代表精神理念的產物,可從書籍的著作綿延流傳;「教育」代表了人才的培養,

藉由不斷的教育弘傳著文化的使命;若將文化與教育作整體的結合,正好形成了一個有機體 的組織,這個組織有其理念的依據,更有其弘法人才的傳承。西元一九五七年,自從星雲大 師擔任了《覺世月刊》總編輯以來,至一九五九年「佛教文化服務處」相繼展開了整理、翻 譯佛教經論,以及出版、流通,一直到《普門雜誌》、「佛光出版社」[註 31]、「佛光大藏經 編修委員會」[註 32]、「香海文化出版社」[註 33]、《人間福報》[註 34]一一的成立,以及分布 在美國、澳洲、巴西、阿根廷、德國、法國、亞洲等「國際翻譯中心」[註 35]所從事的數十種 外語翻譯佛學著作,四十餘年來為佛教留下了豐富的文化資產。

除此外,佛光山自一九六五年創辦佛學院[註 36],至今已培養了數以千計的佛教青年加入 弘法的行列,如今散布在全球各地,或投入文化編輯工作,或擔任教育弘法,或從事慈善救 濟工作。一千兩百餘位出家人以及百萬在家信徒,藉其所設立的道場作為淨化人心的據點,

並結合佛教文化教育,同步為「人間佛教」的理念而努力。

八○年代,隨著台灣經濟成長,政治民主、教育普及、社會多元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 之提昇,佛教在集改革、創意、教育於一身的星雲大師,毅然跨出寺院、走向城市,並深入 社會,面對群眾,甚至超越國界,弘化至全球五大洲。一九九二年五月十六日,來自歐、亞、

美、非、澳等佛教人士,大家齊聚美國洛杉磯,並正式成立「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註 37]。 會中除了確定國際佛光會的名稱、宗旨、任務、組織章程等主要架構,以及未來籌組工作的 重心、步驟,同時與佛光山的四大宗旨:文化、教育、慈善、修行[註 38]作為其發展方向。

佛光山與佛光會猶如鳥之雙翼、車之雙輪,不但將佛教「僧俗四眾平等」[註 39]的精神作 一明確之落實,更以「人間佛教」的理念為其發展,除了體現佛教國際化的目標,二○○○

年於世界各地同步宣導「生活書香化」的理念。二○○二年一月一日將讀書會納入佛光山宗 務委員會派下的事業單位,正式成立「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註 40],結合佛教文化、弘法僧 才以及佛光會組織的運作,同步在各地成立讀書會,並積極帶動全民閱讀的風氣。

(二)多元化弘法方針

「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這是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開山時立下的宏願。

歷經五十年來的披荊斬棘,佛光山打破了國界、地域、種族的觀念,以同體共生的宇宙觀,

培養了近千餘位的出家弟子,在全球五大洲建立了兩百餘個弘揚佛陀教育的道場,以及百萬 餘名信眾的護持,其內涵以「建立現代教團,發展國際佛教」,並將「傳統與現代融和,僧 眾與信眾共有,行持與慧解並重,佛教與藝文合一」以作為弘法之方向。

(10)

也因此,佛光山所展現的佛法教育,是一種與生活結合的教育,以不離開現實生活的教 育,唯此足以更貼近大眾生活層面的需要。也因此,星雲大師以五十年弘法的歲月,致力於 人間佛教理念的推動,首創青年歌詠隊,帶領著青年從歌詞中領悟佛法,或從星期學校[註 41]、 兒童班[註 42]、光華文理補習班[註 43]、青年學生會[註 44]、民眾補習班[註 45]等,一路首創多 元化的弘法方式後,又紛紛在全球各地展開「都市佛學院」[註 46]、「社教班」、「信徒講習 會」、「佛教冬(夏)令營」、「婦女法座會」、「佛學講座」、「金剛護法講習會」、「教 師研習營」、「生命教育研習營」、「佛教論文學術發表會」、「世界宗教學術交流」、「海 外遊學營」、「松鶴學苑」、「兒童冬(夏)令營」、「善童學園」、「人間佛教學術研討 會」、「人間音緣──佛教歌曲發表會」、「佛教梵唄音樂會」……等無數種類型的弘法內 容,其主要目的無非希望在時代不斷演進的脈動下,與時俱進地提供不同年齡層的需要,讓 佛教徒從多元學習的向度,培養對佛教的認識與樂趣,並透過不同管道以深入佛法,使大眾 隨其根器之不同,皆能在其生活中親嚐佛法的殊勝妙味。

星雲大師認為:雖然數十年來信眾多以聽講作為學習的管道,但是,能夠以自主性取代 被動性的學習方式,應該是人人皆可參與並對佛法提出深度會談的平等式學習,而不是上下 關係所產生依賴性的教育模式。也因此,使人人具體落實「深入經藏」的理想,成了「人間 佛教讀書會」首要發展的工作,透過計畫性的培訓課程,從鄉村到都市,從寺院到學校社區,

也從國內到海外各地,期望將「生活書香化」視為「終身學習」的最佳途徑,同時以循序漸 進的方法,在面對人生不同課題的需要時,皆得以找到斷惑證真的依據與力量。

二、發展步序

在佛光山與佛光會全球基本的組織架構下,人間佛教讀書會正以三階段式的步序,落實

「生活書香化」為其目標:

(一)理念宣導期

人間佛教讀書會的成立,乃經過數十年文化教育的觀念播種,當佛光山正式提出「生活 書香化」的理念時,信眾莫不群起呼應護持,並隨著各別分院道場的法師,以及國際佛光會 全球各分會的督導、會長不斷宣導,使信眾會員們瞭解到成立讀書會之必要。讀書會總部在 全省各地亦同時舉辦宣導課程,使民眾瞭解讀書會的時代意涵以及對個人學習成長的重要性。

(二)方法培訓期

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成立以來,透過一連串對各佛光會幹部與佛光山各道場住持的讀書 會帶領人培訓課程[註 47]後,也同步將其理念方法帶入非漢語系國家,其中包括:日本、澳洲、

美國、加拿大、巴西[註 48](葡萄牙語)、阿根廷[註 49](西班牙語)……等。其中尚有韓國

(11)

一乘寺住持深山法師帶領著三十位韓國信徒代表,在二○○三年一月份前來佛光山接受讀書 會培訓講習,並決定將讀書會帶回韓國。

同年十二月底在三峽金光明寺所舉辦的「寺院管理講習會」中安排讀書會培訓課程後,

台灣共五十餘所佛教寺院亦加入人間佛教讀書會的組織,期望使佛教徒也能廣受讀書會的影 響而自我提昇。根據總部統計,至二○○四年三月份為止,已超過七千人接受讀書會帶領人 培訓課程。而讀書會的成立,除了在全球兩百餘個寺院道場落實外,也同時延伸至家庭、社 區、鄰里、學校、監獄、社團、企業、廣播、衛星電台[註 50]、廣播媒體[註 51]……等,其所 成立的讀書會包括:經典讀書會、藝文讀書會、社區讀書會、鐵窗外春天(監獄)讀書會、

校園讀書會、企業讀書會、雲水讀書會、空中讀書會[註 52]等共有兩千餘個。為了使不同年齡 層獲取其不同的需要,所開發出豐富多元的讀書會類型[註 53]也已形成十餘種之多。

(三)交流成長期

為了使讀書會擁有彼此交流學習的機會,讀書會總部每年固定舉辦一次「人間佛教全民 閱讀博覽會」[註 54],主要使讀書會之間加強觀摩成長的機會,藉由全球各地讀書會的閱讀成 果作品,評鑑年度「模範優良讀書會」,並安排「動態閱讀」[註 55]認識佛教弘法的內容與方 針、以及「佛教文化走廊」以展示上千種各類型讀書會閱讀教材……等。二○○三年八月三 十一日讀書會總部繼與「台灣PHP 素直友會」[註 56]結盟[註 57]後,又受邀與「天下文化讀書 俱樂部」[註 58]結盟,為共同攜手創造全民閱讀風氣為其宗旨。

此外,馬來西亞也以驚人的成長,在同年七月份成立一百七十餘個讀書會,並舉辦八百 餘位大馬各地讀書會帶領人培訓課程,同年十二月,首次創下大馬歷史性集最多人讀書的博 覽會活動[註 59],該國教育部副部長韓春錦拿督親自蒞臨,並擔任大馬人間佛教讀書會召集 人,希望藉此喚醒全國閱讀的學習風氣。

一個卓越的團體,不僅需要強而有力的觀念基礎,更要能夠因將其高深的觀念進行詮釋、

協調、轉化為可被人接受、實際可行的計畫,再將之引進組織。同樣的,人間佛教讀書會需 要一群結合人間佛教思想,又能普及於大眾的需要;要能開發成員們對讀書的樂趣,更要兼 顧時代性與自覺性為其內容;雖然琳瑯滿目的龐大知識量與時代性的脈動隨時變化,但其主 軸始終不離開佛陀教法為其內涵。總而言之,人間佛教讀書會不但源於傳統之佛教,更要與 現代社會結構相契合,其包容性與實用性,必須契時契機地提供現代人在面對不同階段的人 生課題,作一最佳學習成長的管道。

伍‧人間佛教讀書會對全民教育的影響

(12)

知識經濟的時代使社會的變遷也產生了一些特性,例如:資訊的來源太多,無論書籍、

雜誌、報紙、廣播節目、有線電台、網際網路,使現代人面對排山倒海的資訊衝擊,陷入「買 書速度跟不上出書速度」、「看書速度趕不上買書速度」、甚至「看懂速度跟不上看完速度」

的困境與無奈;在學習趕不上變化速度的壓力下,成人要為自己不穩定的前程擔憂,更要為 下一代不確定的未來焦慮。

也因此,「團隊學習」成了當代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團隊」離不開人我關係的互動,

無論家庭、社區或企業團體,建立真實的人際歸屬也成了當代重要的學習課題;尤其大部分 的人因忙碌而感到「時間」不夠用,面對變化多元與快速的社會現象,唯有透過全民閱讀、

終身學習中所產生的共同語言,使家庭或社區降低人我之間的代溝與疏離,使城市到鄉村透 過集體學習的融和效應,拉近貧富的差異。

一、讀書會教育原理

雖然一般人讀書有其清高的情操,但是也有部分讀書的動機卻蘊含濃厚的功利色彩,致 使讀書、考試、就業成了痛苦的三級跳,也致使讀書淪於工具化與世俗化。高希均教授曾經 提出「新讀書主義」:

不是消極地從「苦」讀書中得到「新」樂趣,而是全面改變對讀書的心態。……不再 為考試而讀書,不再為應付就業而讀書。減少讀書的強迫性,就增加了讀書的寬廣性。

[註 60]

也因此,「讀書會」之所以被大眾所能接受,其主要原因來自學習者本身的基本精神必 須擁有充分的「自主性」、「自發性」、「平等性」、「對話性」與「開放性」。大家不再 為考試、就業而讀書,而是去除權力宰制的學習模式,純粹自覺到「學習的重要」而讀書。

(一)以人間佛教特質為依據

稱為「讀」書會而不是「念」(朗誦)或「看」(瀏覽),乃因為「讀」必須多用「心」

去接觸、瞭解與消化,其基本過程是經由與書及讀者的對話,產生雙向及多向的交流,進而 有所收穫,具有「探討、吸收」的意味。而「書」則指的是「有主題、範圍、結構、系統的 客觀材料」,至於「會」則意味著「有目的的交流、討論,並有所領會」。因此,讀書會可 以說是「一群人針對一客觀材料加以解讀、討論、分享的學習型組織」。其中「一群人」指

(13)

「兩人以上」,只要產生對話的動力,而「學習性」組織,則強調讀書會著重在「智性啟發」

的「學習」;也因此「客觀材料的解讀」與「觀點討論、經驗分享」成為讀書會運作的兩大 命脈;只顧前者,容易流於閒談、聯誼,只顧後者,則容易變成演講或上課式的單向傳達,

兩者兼俱方足以發揮讀書會實質的效果。[註 61]

由於讀書會是一種「共同學習」的團體,注重成員的參與,選材非帶領人個別的責任而 是依大眾的決定;因此,不同對象有其背景、程度、時間、興趣及需求的差異,雖言如此,

「人間佛教」讀書會的旨趣仍不離佛陀的教育為其讀書的內容與方向,目的在使學習著重在 對整個世間的教育與度化。[註 62]也因此,選材內容無論從升斗小民所關心的切身問題,或從 生活樂趣、財富豐足、慈悲道德、眷屬和敬,一直到大乘普濟、佛國淨土等理想,以一步步 的導引,以不離現實生活的需求,以更貼近大眾的生活層面為其閱讀的選擇依據。

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曾云: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事實上,佛陀出生在人間,成就圓滿智慧在人間,如果棄離現實世間而旁尋正覺之道,猶如 追求龜毛兔角一般,必然了不可得。這是六祖惠能大師所提倡「人間佛教」的開端。也因此,

禪宗這種「即世間」與「人間化」的思惟,提供了「人間佛教」一堅強而穩固的基本特性。

事實上,從佛陀教育的目標──離苦得樂,我們知道人間佛教的特質除了具備「喜樂性」;

從佛陀示現於人間,自出生、修行、成道乃至度化眾生,看出其「人間性」;就經典義理所 提倡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方法論而言,強調以實用為導向的「生活性」;再從大乘佛教菩薩利 他的願力與實踐,看出人間佛教的「利他性」;從佛陀令眾生入佛知見故出現於世,其真理 使千年來眾生獲得得度因緣,看出其「時代性」;更依平等思想,開展出過去、現在、未來、

此世界、他世界、乃至無量十方法界同登法界的理想,更看出其「普濟性」的特質。[註 63]

整個「人間佛教讀書會」不僅要開發成員們對讀書的樂趣,著重思想交流,更要依自覺覺他 為學習的指標,並以不離「人生」為其課題,將解決人生苦樂的佛陀智慧,作為閱讀討論的 依止,其根本理念,不僅依止於傳統的佛教義理,更與現代社會結合,發揮人間佛教的包容 性與實用性,以作為其整體義理的架構,建立在具有喜樂性、人間性、生活性、利他性等「佛 法生活化」的特質上。

(二)以四攝法為帶領人精神

(14)

要帶領眾生必須具有能力攝受眾生,一個優質的讀書會帶領人,必須廣納十方意見,不 僅要傾聽,還要不預設立場,不將自己的想法視為唯一的答案,不以主觀思惟批判「異見」

者;以這種開放的胸襟力行「布施」結緣,甚至敏銳觀察參與者的感受,使令其參與讀書會 的過程放心、自然、內心無有畏懼地侃侃而談,成為讀書會帶領人的首要條件。

其次,支持參與者的「愛語」不可少。語言不只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媒介,更是具有啟 迪教化的功能。不論討論的議題同意與否,帶領人避免用強勢的語言,甚至用欣賞的角度加 以對待,用不同角度看待彼此與過程中的「發生」,作專注的聆聽,並在其表達後予以反應,

使成員感到被重視,將有助於成員之間的互動與發展。愛語的回應不僅藉透過社會語言、微 笑點頭示意或專注聆聽的神情,都可使成員因為帶領人不卑不亢的風範而提昇表達者的意願 與信心。

讀書會是個有機體,它充滿生命力,會發展也會萎縮,有凝聚也會有失和,如同任何一 個團體或組織,能夠成立、運作,也必須具備有利的因素。而其中「利行」便是讀書會帶領 人的成功要素之一。利行乃殷勤勸導有情,以利益其行持並對其立身處事有所幫助。當讀書 討論過程中,成員出現負面的觀念或思考的困惑時,帶領人以「利行」從旁提醒、引導,協 助成員走出生命的困局,或回導於經典的客觀材料,以作為其生命的導航,可說是所有讀書 會帶領人的重要功能。

此外,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並針對他們的需要應機施教,「同事」成為攝化眾生、建 立良好群我關係的最佳妙方,也是讀書會領眾的重要基礎。讀書會的學習來自成員彼此的貢 獻,為共同目標而彼此激發、支持,一起經歷解惑、釐清、質疑、驗證等互動過程,漸而產 生新的認知與收穫,因此,帶領人在與大眾一同行事中建立成員的信任,並在融入與參與中 成為大眾的表率。事實上,佛陀的十二分教、八萬四千法門,可以說全都是為了要同事攝受 眾生,以期同登法界,共證菩提。

(三)以聞思修證為討論的引擎 [註 64]

一般讀書會帶領人往往會遇到一個瓶頸,就是不知如何有效地提出討論與思考,不知如 何引發成員的發言;也因此,團體成員們會出現冷場,或少數人發言不斷而忽略了其他成員 的參與感。許多讀書會召集人雖然在成立時大費周章地熱心準備教材、慎重考慮讀書的環境、

呼朋引伴地找人加入讀書陣容,可是,一段時間後因為流於形式化的閱讀,最後導致成員們 一一的流失,而原本熱忱服務的召集人也因此受到挫折而打退堂鼓,一旦對推廣讀書會的理 想破滅,鮮少再提起成立讀書會的樂趣,實在可惜。

讀書帶領討論在坊間方法眾多,其中以「聞思修證討論法」為人間佛教讀書會最受歡迎 的理念與方法。「聞、思、修、證」是學佛者從初發心到獲得清淨智慧的四個階段。佛法中 的「聞」,指的就是多聞熏習、勤學佛法;「思」,就是對所聞的佛法,再加以深入思惟,

(15)

彼此會通;「修」,就是將所聞所思的內涵,實際在生活中作不斷的修正,從靜中養成動中 磨練裡瞭解佛法的真義;「證」,就是身口意業經過不斷修正後,最後所體證到的般若實相。

無論學佛再久,聽「聞」佛法再多,若不能深「思」、不斷的「修」正,終究無法體「證」

佛法的真義。這樣的理念,其實正是佛陀在許多開示弟子的經典中,所看到學佛者正確的理 念與精神。人間佛教讀書會為了使大眾能夠在閱讀經典中契理契機,更希望透過成員彼此的 對話,談出每個人一生裡最踏實的修行體驗,總部特別研擬一套以「聞思修證」作為方便理 解的四層次讀書帶領討論法,透過有次第的討論、深度的省思後,使佛學不再拘泥於名相解 釋、談玄說妙,而是能夠將佛法與自己的生命相契,並使自己真正受益於佛教的教理。

1.「聞」:討論直觀客觀性問題

「般若」來自每一個生活細節的洞察中,打從「看到什麼」、「聽到什麼」的直觀性客 觀問題,將最原始的基本材料作初步的消化,才能進入核心的討論。讀書會的帶領中,有些 人往往不敢開口,或不知從何談起,也常因為還來不及對文章作正確的消化與咀嚼,更談不 上其個人的心得學習。但一般常見的帶領方式:「讀後的心得是什麼?」諸如此類令人一下 子無法抓到方向的問話,只有增加成員的心理壓力,漸漸產生害怕與遠離。

也因此,第一層次的「聞」乃是將文章內容所提供的重點轉化成疑問句;文章怎麼說,

帶領人藉疑問句而提問,使參與者很快地進入文章內容的要義,並且毫不畏懼地反應回答,

如此一來,成員不但養成「開口」的習慣,也能讓尚未掌握文章內容的成員很快進入狀況。

尤其一旦是自己回答的話,印象便會特別的深刻。

2.「思」:討論思考感受性問題

所有的文章如果要進入核心,先要讓成員與文章內容起共鳴。一篇沒有產生任何感覺、

感動的文章,勢必無法深入討論,更無法產生與他人分享經驗的動機。所以在第二層次「思」

的討論中,帶領人必須將問題引導至個人感受的層面。例如:「哪一段文字對你的印象最深?」

「你覺得作者所提到的某某人物是怎樣的性格?」「為什麼作者要這麼說?」「如果換成是 你,你會有怎樣的處理或反應」「作者這麼說,你認為呢」?

這些沒有所謂答對或答錯的問題,主要引發參與者的思考力,並且對客觀材料作進一步 的感受與聯想。尤其將人物由平面的名字轉為立體的高矮、胖瘦、性格……增加成員對整篇 文章的覺受力。再從人物的角色對調,使成員自身加入文章所敘述的過程,可加深不同立場 所觀照的反應。一般人對讀書往往只是「讀過」而已,但是讀過不一定「讀懂」,要讀懂作 者的意思,或讀懂客觀材料的深意,必須透過有效的思惟。沒有任何覺受與思惟,讀再多的 書也無法進入自己的生命。

(16)

一本書或一部經典,我們是否看到其時代的景況,或發生過程的生動畫面呢?無論是佛 陀對弟子的開示,或是師徒對話的應機,透過層層的聯想與思惟,可以讓讀者更清晰的掌握 其背後所要闡述的教化精神。一篇文章有了思惟與聯想,可以生動活潑,也可以產生內在的 感動。

沒有感受,不會產生共鳴;沒有思惟,不會有深度的對話。讀書會帶領討論第二層次的 目的正是為了引發更多的感受與思惟。

3.「修」:討論經驗價值性問題

所有的佛法,都必須回到自己的生命經驗來作印證;同樣的,所有文章的主旨都必須扣 緊自己走過的生命經驗,作一番深度的對話。佛陀說得再多,也只是佛陀的體證,如何成為 自己的,就得誠實徹底的自我省覺。很多人在佛教名相的解釋中,堆積了更多的名相,當問 題問到:「你生活中體驗過這樣的道理嗎?」卻無法作答時,就知道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明白。

佛法只有「說」是不夠的,佛法是要被參與者所驗證,而且是不斷地修,不斷地體驗而 證得的。如同「知道」佛法如醍醐妙味是不夠的,「知」的徹底就是實際的親嚐才算數。沒 有親嚐人生酸甜苦辣,無法知道人情冷暖的道理;沒有反省自己走過的路,說過的話,不能 明白身口意的業力原理。文章一旦討論到自己的生命與體驗,就會把整個讀書會的精神帶到 核心。讀書再多,沒有比回到自己價值體系與人生觀來得切實了。這個層次的問題往往是:

「作者這麼說,能不能談談你有過類似的經驗嗎?」「你如何因應當時的情形?」「學佛前 後的你對同樣的事件有什麼改變嗎?」

不斷地給成員回思反省自己走過的經驗,將是學習成長最好的契機。尤其當彼此分享著 生命經驗時,會拉近成員們的瞭解,一旦成員的感情建立在彼此的瞭解互助時,這些人才能 稱得上是真正的「同參道友」。

有些人因為成長背景的緣故,產生負面悲觀的認知,在第三層次的討論時,帶領人正好 可以從對話中藉由較樂觀、正面、積極的發言者,引導負面、消極、悲觀的人重新找回希望。

也因此,有人認為讀書會可以協助只活在象牙塔裡的人,讓他們看到更多的人生、更多不同 的觀念、更多積極面向的思考。對於深入佛法的領域者,我們更要回到實際的生活經驗來作 修正,到底如何修?如何轉染成淨?轉愚為智?轉闇為明?都可以透過第三層次的討論,作 更深入細膩的回應與釐清。

4.「證」:領悟實證性問題

當文章討論到最後,一些人已經找到了新的人生觀念,或者解決煩惱更好的方法。這時 候帶領人問到:「你在這篇文章的討論中,最後悟到什麼?」這是對於討論的過程作收場的

(17)

結論。一旦開放了的討論,必須要在文章的核心價值作深度的對話,一旦對話有了核心,就 能掌握到自己學習中最後的精髓。「請用一句話來告訴我們您今天學習到了什麼?」或者因 為一連串的反思,而找到新的人生觀念或生活態度:「從今天的討論後,對於未來,您要如 何重新規畫自己的生活?」

也因此,帶領人在第四個層次的帶領中最為重要,要將今日討論的重心作一整理、歸納 與回應。當每個人談出他對整篇文章以及討論後所產生的啟發與學習,其實就如「倒吃甘蔗」

的心情一樣,越吃越甜。這個層次討論的目的,是給每個人有了自覺的方向與具體實踐的方 法,對於佛法的體悟,到這裡才算是推上了一步;至於未來如何再修再證?到這裡才有了一 點方向與眉目。

雖然帶領讀書會有其次第模式,然而在真正思考討論過程裡,其層次有時從二至三,偶 爾又會從三而返二,主要不是以「直線性」進行思考討論法,而是以「螺旋式」的過程,依 團體成員的思想流而自然發展,帶領人隨時掌握並匯集共同思想方向而進行。使討論建立在

「接受」與「瞭解」的「肯定」基礎上,進行「有交集、有激盪、有激發」的有意義表達。

當然,許多人將層次學會了,卻忘記了整個讀書會最重要的價值是在其帶領的精神,一個帶 領人若能具備傾聽、接納、尊重、包容等態度,同時以生命的感受去敏銳觀察參與者的感受,

必然使成員敢開口、能開口,而且言之有物。

「討論」對讀書會的重要性,就如同「呼吸」對人維持生命一樣重要;少了「討論」的 讀書會就缺了「會」的意義,容易變成聽課或聽心得的型態,僅止於單向表達或吸收,失去 了雙向或多元的互動與激盪。因此「聞思修證討論法」使讀書會帶領人將內容由淺顯到深奧,

由簡單到複雜,由具體到抽象的概念,使成員發現思考、有效思考,並歸納、釐清、整理知 見的廣度,與沉澱、反思、探悟的「深度」。

(四)嚴土熟生成就教學情境

在論及教育品質或學習成效時,環境往往是影響著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因此,學習 情境也是人間佛教讀書會運作中很重要的條件。佛教裡所謂「嚴土熟生」意指莊嚴佛土以成 熟眾生慧命;例如阿彌陀佛以極樂世界:

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

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 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18)

為使眾生具備成就佛道的場景,阿彌陀佛可以說運用了整個空間與時間的大環境,使法 音自然宣流,讓彼國眾生在殊勝的教育情境中,自然產生學習的效果。

也因此,人間佛教讀書會大部分的成員喜歡以「寺院道場」為讀書會聚集討論的場所,

主要因為寺院內莊嚴與清淨的環境,使成員充分感到安靜、穩定,並且較容易產生敏銳的思 考力。此外,成員亦可以走向大自然,在心情放鬆並得到充分的喜悅時,其討論與互動也隨 之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許多讀書會,先靜坐調身調息,或以多元性主題介紹佛教音樂、

藝術、資訊等三十分鐘的暖身,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形下,拉近學習者與學習空間的距離。

一個成功的讀書會,閱讀場域是一個「家」的感覺,能夠產生「安定」的歸屬感,雖然 偶而可換場地以帶動不同的學習情境,但是仍然以「安靜」為考量因素,以不受干擾及不易 干擾他人為原則。

綜合以上四點人間佛教讀書會的「教育原理」,可知其所帶來的學習不僅僅真正的深入 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核心,在邁向學習社會(learning society)的時代,佛教徒更要提昇不止 於佛學知識的充實,還要具備生活經驗的淬煉,心靈解放與生命關係的開展;透過讀書會的 討論與對話,將過去知識、信仰、價值、以及功能運作的體系,重新創造對生命深度的認知;

使學習不再是客觀的知識與技術的獲得,不再是標準式、一致性的集體行為,而是將知識、

學科、行動、生活連貫成一體,使知識的檢討落實在生活的基礎,讓生命在彼此的不斷學習 中更臻圓滿成熟。

二、全民教育之影響

(一)化解人我疏離關係

如前所言,人間佛教讀書會所重視的教育原理,乃透過思考討論的「對話」本質,允許 不同意見的表達,並鼓勵不同想法的出現,不因資歷深淺、地位高低、或性別差異,在討論 的學習場域,使每一種意見、觀點,無論主流、非主流、成熟、不成熟,都有其存在的位置。

這種建構在平等的對話與互動,以進行式「瞭解」每個人的思惟,不僅建立了「見和同解」

的人我關係,也往往從生命經驗的分享中,化解了參與者過去曾經有過的疏離。

尤其在大家庭解體,小家庭父母忙碌、兄弟姐妹不再成群的今日,親子共讀更是維繫親 情、培養人格的良方。以人間佛教「家庭」讀書會[註 65]而言:許多夫妻或親子間難以啟齒或 長期冷漠的心結,往往在閱讀客觀的材料中,因為提出彼此的觀點,從被傾聽中受到尊重,

在共同塑造與維持「可參與、能接納」的開放風氣中,比較容易客觀地瞭解到個人的執著或 偏頗的盲點,繼而找到化解人我疏離關係的解套方法,使彼此的關係從怒目相視到水乳交融。

(19)

此外,例如「社區讀書會」[註 66],也因為透過團體學習的帶動,改變了曾經是「麻將會」的 風氣,甚至因為透過瞭解與認識,使真正發揮鄰居之間「守望相助」的功能。

這也是為什麼讀書會的學習理論,必須以生活為起點並落實於生活,每一個學習都是生 命的開展,學習者運用先前的經驗做為參考和反思的基礎,透過有效對話與溝通,可以獲得 新的經驗或作較客觀的修正。所以將「學習」建立在一種合作性的行為,以溝通的本質為基 礎,強調對話的學習,在互為主體性的前提下,尋求不同詮釋與信仰的共同基點,也同時藉 此打破僵局、拉近人我疏離的關係。

(二)拉近貧富城鄉差異

為了讓更多未來世代在全球競爭中贏在起跑點,英國布萊爾首相在施政報告中,連續重 覆三遍「教育、教育、教育」以表達對教育的重視,並鼓勵所有英國人要「read on」(繼續 讀下去)。加拿大從一九九七年開始,自西岸的卑詩省發起,二○○二年擴散到全國各地,

所有人共同為了致力於「培養閱讀人」(Raise a Reader)計畫,募款補助各地圖書館、社區 中心、家庭援助中心與原住民、殘障兒童……使閱讀成為「全民運動」。日本全國則展開推 行兒童閱讀年,並引進英國「圖書起跑線」運動,鼓勵新生代父母說故事給襁褓中的孩子聽。

世界各國之所以重視閱讀,其道理除了全球已經進入了知識世紀,一切的競爭基礎都是以知 識為主,而知識的基礎又來自閱讀的開始。專家們指出:二十年後國力強弱及社會進展,在 今日即已注定勝負,對個別的家庭而言亦然。

為了落實全民閱讀「生活書香化」的理想,無論是窮鄉僻壤或者繁華都市,人間佛教讀 書會在這幾年來,積極針對不同族群作不同類型的發展,除了家庭讀書會、社區讀書會,還 走進了寺院、學校、社團、企業、監獄、廣播電台、衛星電視;並依不同年齡層分為:兒童 讀書會、青年讀書會、婦女讀書會、金剛讀書會、松鶴讀書會……等;針對閱讀性質的不同,

分類為藝文讀書會、雲水讀書會、專宗研討讀書會、經論讀書會、電影讀書會……等。我們 希望積極推廣閱讀的風氣,來提昇世界公民未來的能力,將讀書會融入生活的一部分,藉團 隊學習打破先天與後天的不足、城市與鄉村的差異,甚至縮減社會上因教育未能普及所帶來 的貧富懸殊。

(三)建立團體共同願景

無論是安定的社會或和諧的家庭,任何形塑成功的團體背後,必然有良善為其共同願景。

若領導人本身太過強調個人的意願或目標,必然得長期維持一定高度的張力,使領導者不僅 疲倦,效果也未必持久。因為個人往往容易依片段或局部性的思考與行動,而喪失群己的一 體感。如何使個人向心於團體並產生共同意願,形成自主性與自發性的團隊,其關鍵就在於 透過有效的溝通與瞭解,並建立團體的共同目標,使個人融入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工作環 境,產生實現目標的動力,並努力學習、追求卓越。

(20)

人間佛教讀書會以淨化人心為其願景,不僅致力於世間和平,並且從心地和平的修證中 著手;從利益眾生的過程中利益自己的道業,也在成就大眾中完成自成就的圓滿人生。讀書 會在發展中已漸漸發現:當讀書會走向各階層或各社會團體、學校機關時,因為透過共同期 待的願景所形成的凝聚力,使團體激發更大的工作效益。一旦落實於家庭,將使家庭成員產 生互信互助且相互提攜的和諧力;落實於社區,將形成學習型的社區組織;實踐於企業[註 67], 企業必然產生高效率的生產業績;推廣於校園,不僅整合老師之間的教學理念,更可藉由班 級讀書會師生們的共同規畫,使學生們從自主性的參與、評鑑、成果發表中找到閱讀的樂趣。

也因此,讀書會在透過大家集體討論、規畫並凝聚共同理想所形成的學習型團體後,其 所強調的「學習」必須建立在一種合作性的關係上,為真理、為和平、為解脫煩惱的真自由、

為淨化人心的生活修行,形成學習型組織的共同願景,使平等性的溝通成為人我相處的基礎,

也使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理想為其人生努力的目標。

(四)創造新時代的生機

真正的教育不是只有盲從社會的規範,而是強調自覺教育的重要,「教育」的目的是要 引發人心真實的自覺,使人回到內心的原始感受,使價值判斷能通過選擇時自我意識與自我 決定的過程和現實產生互動,久而久之,便成為某種特定的人格。[註 68]星雲大師曾經在〈如 何建設人間佛教〉[註 69]的演講中,提到六點綱要說明建設人間佛教的具體方針:

(一)建設生活樂趣的人間佛教 (二)建設財富豐足的人間佛教 (三)建設慈悲道德的人間佛教 (四)建設眷屬和敬的人間佛教 (五)建設大乘普濟的人間佛教 (六)建設佛國淨土的人間佛教

從社會觀點來看,星雲大師在演講中不斷以顯正為前導,針對「人間佛教的建設」提出 實踐的具體方法,主旨不僅局限在佛教界,著眼於振興佛教,更將之提昇為人類普遍追求的 幸福為目標,提出真正幸福如何可能,人類的財富在何處,並使人們很快瞭解到慈悲與道德 落實的方法。對象以「個人幸福」為出發,最後回歸乃是全體之大眾,跳脫出佛教界內的範 疇,以「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作為人間佛教發展之藍圖。也因此,大師指出:

以更簡要的方式來註解「人間佛教」,應該是──

(21)

(一)佛說的覺悟之道,

(二)人要的生存之道,

(三)人間的淨化之道,

(四)普世的善美之道。

而這也是新時代所期望開創生機的理想目標。為了使佛教真正實踐「從僧眾到信眾,從寺廟 到社會,從自學到利他,從靜態到動態,從弟子到教師,從本土到世界」,人間佛教讀書會 所擴展的範圍,也以突破宗教界內,更甚地將之形成一種更貼切於人類幸福的生活方式,透 過閱讀與團隊的學習,對世人所關心的名位、財富、家庭、感情、道德等,予以釐清、深入 思惟,且正面的引導、安頓。也就是說,人間佛教不再只是理論上的可能,而是建立起可依 循序漸進的步道,使佛法從正確認知到落實於生活,以「行持與慧解並重,佛教與藝文合一」

作為弘法的方針。

佛法離不開人間,離開了生活更談不上修行;根據心理學家Kert Lewin 的研究,有效的 學習將影響學習者認知的結構、態度、價值觀、理解力和行為。然而要人們接受新的想法、

態度和行為模式,是不能支離破碎地進行,必須同時改變那個人整體的認知-情感-行為系 統。也因此,要創造新時代的生機,不是單靠知識的灌輸或口號而已,基本的觀念與態度除 了必須徹底改變,可創造實踐的部分也必須提供具體的方法。而所有歷史都是人類歷史的一 部分,無論在經濟、政治、社會、生態、教育方面……,人類始終在複雜的世界中學習,經 由所發掘出來的潛力,最後將再回到人類自己所創造的世界。因此,人類正不斷地在決定著 自己的未來,在面對著知識經濟的時代,人類也需要透過有效的學習以瞭解過去偏頗的認知 與情感,並回到自己本身的主體上作更深度的改變與開創。

人間佛教讀書會所帶動的「全民教育」正是因應著快速變遷的世界,使人類透過有效的 終身學習以具備更豐富多元的生命內涵,並開創新時代的生機。「創造新時代生機」不僅是 人類所共同企盼,更是實踐人間佛教的共同目標。

陸‧結語

教育是人類傳遞經驗和開展文明的方法;佛陀在弘法四十九年當中,所說的三藏十二部 經,乃至無言的身教,不但是今日教育的典範,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育系統。舉凡世間一 切的知識、德性、思想、技能,都可總攝於佛陀教育範圍之內。佛陀是歷史上偉大教育家,

其「戒學」(法治學)的教育內涵首重言行舉止,「定學」(生命學)則重身心調御,進而

(22)

重視真如自性的開發,即「慧學」(倫理學)。從三學演繹而來的學科,無論是組織管理學 的僧團「六和敬」,「經律異相」的天文學知識,或「緣起性空」詮釋宇宙萬有的關係,「十 二因緣」所提出具體的生死學原理……不僅教材多元靈活,其所栽培的人才更影響了兩千五 百多年後的眾生。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透過人才教育培養,使佛陀的教法得以傳衍至今;今後佛教 的前途發展,更有賴於教育培養後的人才興隆。[註 70]佛光山「人間佛教讀書會」的成長,可 說是星雲大師在結合佛陀教育的理念,五十年來對文化的耕耘、教育的人才培養,加上國際 佛光會、全球寺院道場組織網的執行運作,才有今日兩千餘個讀書會成立與收穫。若從快速 延伸的社會角度來看,其代表了今日的佛教已不同於往昔,佛教在革新的一番洗鍊後,更以 制度化、普及化、生活化、大眾化、藝文化、現代化、國際化的面孔呈現給世界各國,同時 將人間佛教對全民教育的影響,作一更徹底的弘揚與宣導,使大眾透過佛教教育辨別是非邪 正,透過佛教教育瞭解人生意義,透過佛教教育促進社會和諧,未來期望「佛法生活化,生 活書香化」能夠繼續落實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註釋】

[註 1] 「佛法生活化、寺院本土化、僧信平等化、生活書香化」乃是星雲大師在二○○一年四月十九日於南非

「國際佛光會理監事會」時,所提出「四化」的弘法方向。「生活書香化」主要希望佛教徒的內涵經閱 讀而不斷自我提昇。

[註 2]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乃佛光山最高的指導機構,亦為各單位之最高指導。設宗務委員七至十一人,任期 六年一任,由僧眾學士三級以上具投票權而產生之,再由宗務委員推選宗長以擔任佛光山寺之住持,以 對內綜理一切寺務,對外代表本寺。

[註 3] 國際佛光會:為佛光山信眾所組合的團體,同樣推動著社會淨化的工作,除佛事法會及僧團事務不予參 與外,其餘皆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權,與佛光山的關係如鳥之雙翼,同步為淨化社會而努力。

[註 4] 參見浙江大學副教授王東莉,〈社會變遷對青年道德狀況的影響〉,《人文素質論文集》(一九九九年 十二月)第一三五-一四四頁。

[註 5] 同 [註 4] 。

[註 6] 見《天下雜誌》(二○○四年二月十五日)第二九三期,第一三四頁。

[註 7] 王浩威,見《天下雜誌》(二○○四年二月十五日)第二九三期,第一四二頁。

[註 8] 轉自星雲,〈佛教與自然生態〉,《普門學報》第十三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二○○三年元月)

第二四○頁。

[註 9] 洪蘭,見《天下雜誌》(二○○四年二月十五日)第二九三期,第一四一頁。

(23)

[註 10] 學習型組織(learning organization)意指為因應時代變化下所不斷求自我超越的動態學習性團體。

[註 11] 高希均,〈在學習的年代,不做「現代文盲」〉,《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台北:天下文化出版事業,

二○○一年)第一一三頁。

[註 12] 第五項修練(The Fifth Discipline):指的是「系統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 隊學習」五項為全球化所帶來的難題提出的解套方法。

[註 13] 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意指將個人心中最渴望實踐的願景,與目前真實的情形做一比較,發現 其間的落差而力求改進,以達成心中的願望。

[註 14] 改善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運用反思,重新檢視心中對周遭世界的想法是否適切,用以培養較佳 的能力來修正自己的行動與決定。

[註 15] 建立共同願景(Shared Vision):藉著匯聚團體所希望創造的結果,使組織中的每一個人培養出主動投 入的精神。

[註 16] 參與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指團隊互動的修練,經由深度會談和有技巧的討論,團隊得以藉集體 的反思,學習有根據地說真話,並邀請他人檢驗自己的看法,深度傾聽,高度尊重不同意見。這種群策 群力的坦率互動,將可勝過成員智能的總合。

[註 17] 系統思考(Sistems Thinking):系統思考是透過各種工具和技巧,來幫助我們瞭解如何更有效的改變系 統,以及我們的行動如何與大自然環境、經濟情勢等大環境相契合,而避免不利的結果。要深化這些修 練,必須學習深入瞭解因果互動與變化的關係,並經過組織的學習與訓練。

[註 18] 參見〈秦策五〉,《戰國策》卷七。

[註 19] 星雲,〈尊重與包容〉,國際佛光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主題,澳州雪梨達令港國際會議中心,一九九 五年。

[註 20] 參見星雲編著〈佛教問題的探討‧應世〉,《佛光教科書》(高雄:佛光山宗務委員會,一九九九年)

第九冊。佛教提倡「生權」,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有生存的權利,不容許輕易受到傷害。

所以關懷眾生,救度眾生,為天下眾生服務,是佛教徒維護生權的表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根 本教義,就是佛教尊重眾生,重視生權的最佳詮釋。

[註 21] 參見星雲,〈同體與共生〉,國際佛光會第二屆世界大會主題演說,台北,一九九三年。

[註 22] 「同體」,含有平等,包容的意思。人身雖有眼、耳、鼻、舌、手、足等諸根的差異,但是卻同為身體 的一部分;地球雖然有各種國家、民族、地域的不同,但是卻是共同仰賴地球而生存;眾生雖然有男女、

老少、強弱、智愚的分別,但是卻同為眾緣和合的生命體。相狀雖然千差萬別,但是清淨的佛性是平等 一如的。「共生」,含有慈悲,融和的意思。法界一切眾生是彼此互相依附,賴以生存的生命共同體。

佛經有一則譬喻說瞎子、跛子、啞巴,藉著互相提攜幫助,終於安全地逃離火宅。一齣精彩的戲劇,除 了有主角的精湛演出之外,還需要配角的無漏配合。我們生存的社會,也需要士農工商各行各業,貢獻 每一個人的力量,才能建立祥和而共有的社會。慈悲,才能容納對方;融和,彼此才能共生共存。(同 [註 21]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所謂宗教方法,是指 宗教幫助人實現心靈超越 的方法。不同的宗教,其 宗教方法也是不同的。基 督宗教的宗教方法可稱之

Based on Venerable Yin Shun's overall evaluation in his work,“The Taixu Chronicles", it appears that Master Taixu's thoughts in his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the theories of

29 太虛: 〈議印度之佛教〉 (民國 31 年 10 月) , 《太虛大師全書》 ,第 25 冊,雜藏,書評,一 六,頁 48-49。.. 30

從現存史料來看,圓瑛與太虛的第一次會面,可能是在一九○四年冬月間。那時,太虛

有種種性,種種國土人出家,用不正音壞佛經義,願世尊聽我用 闡提之論,正佛經義。佛言:我法中不貴浮華之言語,雖質朴不 失其義,令人受解為要。 14 (《大正藏》第

一九八八年,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六屆大會由美國西來寺主辦,星雲大師在一九八六

誠然,大師提倡人間佛教,但其實並非新創,而是釋迦牟尼佛一脈相承的教法,是從淨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八月三十日 教育部台(84)參字第○四二七六三號令訂定發布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四月九日 教育部台(86)參字第八六○一七四一七號令修正發布第二條、第三條條文